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教师论文

历史教师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历史教师才学识论文

什么是才、学、识?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所谓史才,是指搜集、鉴别和组织史料,并驾驭这些史料用以叙述历史事实和撰写文章的能力。史学,是指掌握丰富史料、历史知识和与历史有关的各种知识。史识,既包括见解和观点,又包括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等等。传统史家的这些素养很重要,固然是我们应当借鉴并加以具备的。但是,作为新时代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才、学、识又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有更新的内容和科学标准。

第一,史才,包括动口才能和动笔才能,即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和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素质将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败,以语言为先。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

书面表达能力,确切地说,应为教学研究能力,它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总结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我们的历史教师真正拿起笔来从事一些专业写作者人数极少。究其原因:一是工作负担重,没有精力去从事教学研究;二是作为检验历史教师的标准是学生的高考成绩,而不是发表多少文章;三是资料不足和信息不便。但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只要我们自己做有心人,在搞好历史教学的同时,挤出一定的时间,对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是完全能做到的。正如著名史学家郑天挺先生曾说的那样:“在中学教书必须有扎实的准备,学生在他教的过程中前进了,他自己也在备课的过程中前进了,这就是教学相长。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之余从事一些专题的学术研究,也同样会做出成绩的。”

第二,史学,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

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也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学大纲、教本,理清线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只有把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前些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居高不下,许多问答题给学生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无所适从感,许多教师抱怨试题超纲、超本、太偏、太难。这种情况反映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导向给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许多高考命题和研究专家提醒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注意经常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经常翻阅历史新著,及时了解新的科研信息和成果,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吸取新知识营养,以期深化中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深化对高考目标的研究,努力达到或接近高考命题人员认识中学教材的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尽管这些要求是针对高考而提出的,但它充分说明了历史教师应当注意更新专业历史知识并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三,史识,指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法理论等等。

在任何一所学校,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者,也就是说,其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历史教学的主要思想教育任务,正如《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本)所指出的那样:“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同时还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历史教学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学会初步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起码要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原理,把握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现象和本质、量变和质变等各组矛盾的辩证关系以及人民观、英雄观、发展观、宗教观、民族观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能够以正确的立尝观点和方法去讲解、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中。例如1994年高考试题的第43题:“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与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试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还有1995年高考试题的第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其中1994年试题中的“恩格斯观察历史的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以及1995年试题中的“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这几问都是考查学生基础理论分析的,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事实求是、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这些试题对学生基础理论的考查,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历史教师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的检验。如果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能够自觉运用正确的史学观点、史学理论来分析教材、解答疑难、指导学生,那么,学生对这些试题就能轻而易举地作答。很难想象,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史学理论不甚了了的历史教师,能培养出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学生来。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的同时,还必须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有所涉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在我们许多学校里,某一位教师上课时,学生很安静地听,而另一位教师上课时情形就很坏,这决不是因为一个教师有才能,另一个教师无才能,这是因为一个教师有教育上的技巧,而另一个教师没有教育上的技巧。”这里的“教育技巧”就是“怎么教”的艺术问题,既包括教学程序和方法,更重要地是还包括严肃而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原则、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方法等一系列重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问题,使我们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教育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切实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全文阅读

历史教师才学培养论文

什么是才、学、识?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所谓史才,是指搜集、鉴别和组织史料,并驾驭这些史料用以叙述历史事实和撰写文章的能力。史学,是指掌握丰富史料、历史知识和与历史有关的各种知识。史识,既包括见解和观点,又包括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等等。传统史家的这些素养很重要,固然是我们应当借鉴并加以具备的。但是,作为新时代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才、学、识又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有更新的内容和科学标准。

第一,史才,包括动口才能和动笔才能,即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和时序性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特点,要求历史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素质将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和真情实感,甚至可以说,教学之成败,以语言为先。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主要的创造工具”。

书面表达能力,确切地说,应为教学研究能力,它以探索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大纲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总结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而我们的历史教师真正拿起笔来从事一些专业写作者人数极少。究其原因:一是工作负担重,没有精力去从事教学研究;二是作为检验历史教师的标准是学生的高考成绩,而不是发表多少文章;三是资料不足和信息不便。但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只要我们自己做有心人,在搞好历史教学的同时,挤出一定的时间,对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是完全能做到的。正如著名史学家郑天挺先生曾说的那样:“在中学教书必须有扎实的准备,学生在他教的过程中前进了,他自己也在备课的过程中前进了,这就是教学相长。在这个基础上,在教学之余从事一些专题的学术研究,也同样会做出成绩的。”

第二,史学,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

历史贯穿于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而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形成。因此,我们历史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最后学历取得时的知识水平,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也要经常钻研大学教材,以便“温故而知新”,同时,还要经常了解史学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历史学科和史学专著的高度来研究教材,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而不能把自己的认知水平停留在与教科书相同的浅层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学大纲、教本,理清线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识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居高临下、旁征博引、厚积薄发和深入浅出,使课本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和整体化。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作自己教学科目的主人,让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只成为你最基本的知识,如同字母表对于已掌握修辞学奥妙的人一样。”只有把知识的百分之一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前些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难度居高不下,许多问答题给学生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无所适从感,许多教师抱怨试题超纲、超本、太偏、太难。这种情况反映了高考命题改革的导向给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许多高考命题和研究专家提醒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注意经常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经常翻阅历史新著,及时了解新的科研信息和成果,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吸取新知识营养,以期深化中学教学内容的研究,深化对高考目标的研究,努力达到或接近高考命题人员认识中学教材的水平,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尽管这些要求是针对高考而提出的,但它充分说明了历史教师应当注意更新专业历史知识并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三,史识,指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法理论等等。

在任何一所学校,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者,也就是说,其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历史教学的主要思想教育任务,正如《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本)所指出的那样:“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同时还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历史教学要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学会初步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起码要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原理,把握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现象和本质、量变和质变等各组矛盾的辩证关系以及人民观、英雄观、发展观、宗教观、民族观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能够以正确的立尝观点和方法去讲解、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中。例如1994年高考试题的第43题:“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与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试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还有1995年高考试题的第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其中1994年试题中的“恩格斯观察历史的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以及1995年试题中的“据此,你认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这几问都是考查学生基础理论分析的,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事实求是、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这些试题对学生基础理论的考查,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历史教师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的检验。如果历史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能够自觉运用正确的史学观点、史学理论来分析教材、解答疑难、指导学生,那么,学生对这些试题就能轻而易举地作答。很难想象,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史学理论不甚了了的历史教师,能培养出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学生来。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的同时,还必须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有所涉猎。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在我们许多学校里,某一位教师上课时,学生很安静地听,而另一位教师上课时情形就很坏,这决不是因为一个教师有才能,另一个教师无才能,这是因为一个教师有教育上的技巧,而另一个教师没有教育上的技巧。”这里的“教育技巧”就是“怎么教”的艺术问题,既包括教学程序和方法,更重要地是还包括严肃而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如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原则、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方法等一系列重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问题,使我们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教育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选择切实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全文阅读

历史教师素质分析论文

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全方位的问题,不可或缺地包括师德、专业素质和工作方法等多方面,作为一名教师,这几方面自然是缺一不可的,尤其是师德方面更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具备的起码素质,这一点许多老师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论述,就不再赘述了。在此仅就笔者在几年的历史学科教学中体会最直接的关于“师才”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谈一点认识。

作为所谓“副科”教师,一般一周只与学生接触两节课,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培养师生情感,并进而培养起其学科兴趣,比起语、数、外等学科教师来,我们的难度相对要大些,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做文章。以笔者的认识和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师才”可在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1.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与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接触和交流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恰恰是最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和专业性的。一些被学生反映为“不会教书”或“教得不好”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专业不过关,凭课本和教参“照本宣科”,既无合理的教材处理也无深入浅出的教材分析,一俟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或涉及学科新成就和较深层次的问题就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久而久之,在学生中就失去了威信和信任。况且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影响下,学科的多元化趋势也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这种联系性无论是在教学过程的教材处理中还是在高层次的考试中都处于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特别是在这几年的高考中文科的语文、政治和历史三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要求之高历史上尚无出其右者。

比如,在讲述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这一章中,你会发现历史课本上的内容远不及语文课上的《陈涉世家》来得丰富,有时在预习语文书上的内容后再进行授课,效果会更好些。再如,对于文化部分的文学诗歌的讲解,倘若没有足够的文学功底,一节45分钟的内容一定会显得枯燥无味。在看过福州二中倪江山老师的《封建文化高峰光耀千古的文学》一课的录像后,认为这节课成功的奥妙之一就在于授课者有不浅的古诗词基础,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词及韩愈、柳宗元的散文等作了十分精辟的演绎,使学生在获得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增长了许多古汉语知识,由此可见历史与语文的联系之密切了。

而政治与历史间的联系则更进一步,历史课上所传授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等即是政治课的内容,尤其是现代史部分,由于紧扣时代脉博,如果历史教师对政治学一知半解或有反向的理解,则会给历史教学的客观性产生导向上的副作用。

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仅列出语文、政治两科与历史学科的联系,其实历史课上也经常涉及美术、音乐甚至数理化的内容,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只有具备比中学教材更高深和广博的多的知识,也只有对教材内容有着十分深刻的认识,善于进行教材分析,才能居高临下,正确处理教材,更加准确地讲解教材,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全文阅读

教师文化研究历史论文

[摘要]近年来,教师文化成为学校管理和教师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回顾国内学者的教师文化研究。其呈现出从文化现象领域到学校管理领域,再到课程领域和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宏观、中观层次,再到教师行为方式的微观层次的趋向。教师文化研究在内容和思路上逐步深化,但也存在疏漏之处,这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教师文化;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整个学术背景看,“文化”一词成为学者们重点讨论和思索的问题。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分支,文化问题自然引起了教育学界学者们的关注,由此产生了他们对教师文化的研究。纵观以往学者们的教师文化研究,可以看出他们比较认同的教师文化内涵系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此,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两个维度成为诸多学者教师文化研究的思维定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文化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它对学校的师资队伍管理、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有学者所言:“没有教师文化的深层次改革,任何教育改革都是表面的和临时的。”由于教师文化属于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研究,探究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们重新理解教师文化特征和重新审视教师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教师文化研究的历史追溯

回顾国内学者的教师文化研究,就会发现他们研究的历史脉络大致为从文化现象领域到学校管理领域,再到课程领域和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研究层次上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其中宏观和中观层次主要有四个方面,微观层次的研究则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的观察与分析。

(一)宏观与中观层次的研究

1、文化现象领域中的教师文化研究

研究教师文化的学者们离不开对文化的认识,这些认识主要包括对文化概念、分类以及文化理论模式的理解和运用。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并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其进行划分。例如:按照结构分类标准可以有纵向和横向两种划分,其中纵向上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横向上包括社会主导文化、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因此,有学者从横向的文化角度来理解教师文化,认为教师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教师群体在共同的学校教育环境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此外,从文化的形式表现特征还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据此,有学者提出教师的职业意识、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属于显性文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属于隐性文化。鉴于文化现象本身的复杂性,还存在诸多分类标准,在此不一一赘述。但无论按照怎样的划分标准,它们都是从不同角度印证了教师文化的深层次因素。

全文阅读

学术论文研读与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

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主要有开设研究生课程班、组织教师岗位进修和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等等。这些培训活动,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历史教师的不同需求,但是它们一般都采用学历培训的课堂授课形式,注重知识传授,没有真正将着眼点转向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方面上来。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现在已由学历教育为主进入以继续教育为主的新阶段,这就需要历史教师的培训要迅速转变观念,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显然已不太适应新形势下继续教育的要求。当然,必要的讲授还是要的,但决不可局限于此。时代要求我们努力探索一些崭新的、尤其是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形式。只有这样,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质量才能产生质的飞跃。

近阅台湾最新一期《清华历史教学》杂志,上面介绍了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的专家采用“学术论文研读”的形式培训中学历史教师的做法,读后颇感耳目一新。我以为这种形式值得我们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时参考。本文即以台湾同行的经验,并结合个人对学术论文研读与历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考察,提供一隅之见。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举办中学历史教师暑期进修班已有多年。为使工作卓有成效,该所专家不断总结经验,锐意改进教学形式。l999年暑假,尝试开展《资治通鉴》阅读与研讨活动。主讲教授张元先生在数月前就针对将要研读的内容,设计了若干重要问题交给历史教师,要求他们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问题,并予以解答。经历较长时间的准备,到暑假开学之时,他们“无不摩拳擦掌,胸有成竹”,“课堂上呈现出一股活泼的气氛和高亢的学习情绪”。经过相互切磋探讨,他们除感到获益匪浅外,仍觉得意犹未尽,均认为这种教学形式值得继续采用和推广①。

有了这次成功经验,2年夏天,张元教授又接着主持了“中国古代史学术论文”研读。他从海内外着名史家的文章中,选出23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供历史教师学习和研讨。其中有《夏商时代的国家形态》(杜正胜)、《试论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和村社组织》(杨宽)、《论春秋时代之道德精神》(钱穆)《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周一良)、《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陈寅恪)、《元代的儒户》(萧启庆)等等。要求历史教师先仔细阅读这些论文,并写成摘要。每次讨论3-4篇,共分7次。

讨论的经过是这样的:张元教授先要求历史教师每人拿出一张纸,记下要回答的问题。等他们思考片刻后,便以收上来的字条中的观点作为课堂讨论的开始。课堂讨论的气氛既紧张又活泼。张教授针对学员研读论文产生的一些疑惑,层层逼问,启发点拨。譬如他问学员:陈垣写《关渔山的生平》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与《元西域人华化考》相比较,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因为此前历史教师反映这篇文章难懂,也不知道关渔山为何许人。经过一番点拨解答,大家恍然大悟。除了探讨学术论文的谋篇布局、论证方法外,张元教授还对文章作者作一些深层介绍和评述,不时插些相关的士林掌故,使研读活动变得趣味盎然。历史教师普遍感到有收获,觉得这种形式对他们的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

作为继续教育的一种教学形式,学术论文研读之所以受到历史教师的欢迎,我以为这是由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术论文研读的特点所决定的。

全文阅读

教师人格魅力历史教学论文

一、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背景因素是初中历史教师的人格修养

历史教师的人格修养不仅指人的文化水平还包括教师对相关文化的研究能力。历史学科对人类的文明、社会的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历史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它的文化资源是取之不尽的,所以历史教师的人格修养,就应该首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素养,再次是具有思考历史的思维能力。一个具有优秀人格的初中历史教师,本身要具有深厚的史学功底,而且更应懂得其他学科的知识;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应该有所研究;在政治思想上,要了解世界的形势,把握各种政策及其走向,能以自己独特的历史思维来解释和分析现代生活以及生活中的现象。因此,要想自己的历史课堂有实效性,自己应该多储备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驾驭课堂,才能使历史教学得到升华。一位具有优秀人格的历史教师,他的知识水平是深厚的。底蕴深厚的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有着理想和抱负。有追求的历史教师展现出来的人格和形象往往都是完整的。精神焕发的历史教师,他的精力是充沛的,他的性格是坚毅的。遇到困难,他能够乐观向上;生活中处处给人以正能量。在这样的历史教师的影响下,他的学生也会不知不觉形成坚强的意志,因而更加善于思考,勤教师学苦练。

二、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历史教师的良好史德

历史教师要抱着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研究历史和尊重历史,所以他应该是一个为人正直、公正的教师。无论是谁都知道,过去的就是过去的,都已成为历史,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有人想改变也是无法改变的。如果说有人发挥想象力,虚构人物情节,那这绝对不是历史,这是文学。历史是就是历史,不是任何人想象的,也不允许想象。我们都承认,实事求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历史学界的传统。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要以求实的态度搜集史料,以公允的态度解释和运用史料,这样才无愧是一名真正的历史教师。历史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而且其可塑性强,那么初中历史教师就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史德,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在评价历史的时候要客观公正,不能随便下结论。不能捏造历史,随心所欲地想当然,更不能用虚假的“事实”给学生讲解。另一方面,一个初中历史教师在真实地讲述历史的同时,自己对历史的感情也应该是真实的。历史教师的情绪,他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对历史中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流露。教师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这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因素是历史教师的博大情怀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爱心,有责任心。初中历史教师更应如此。在此基础上,初中历史教师还要有自己独特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这在孩子们的心中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有自己的历史眼光,还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工作中要跟大家团结协作。万物不是独立存在的,历史学科也要与其他学科相整合,用自己远大的眼光和博大情怀同其他学科相结合,这也是自己博大情怀的体现,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的教学。有爱心和责任心才有人格魅力,教师是这样,历史教师也不例外,我们要爱护学生,与学生关系融洽,愿意与学生经常沟通,更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以心交心。初中生不是大人,更需要朋友,教师把他们当朋友看待,这就是一种博大的情怀的体现。这样的历史教师学生怎能不喜欢不爱戴?这样的教师的教学效果怎能不提高?一个博大情怀的历史教师,会表现在方方面面,把他的爱心和责任心无形融入课堂。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正能量,它会使整个历史课堂生动起来。小而言之,提高了教学效果;大而言之,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四、影响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因素是历史教师的教学艺术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历史课程是门基础课程,它通过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静下心来想,我们现在提倡的是主体性教学,不就是让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起来吗?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如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首先,历史教师要灵活教学,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因为自己喜欢而去学习,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历史教师就要鼓励和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可以在课上多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再次,历史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什么是因材施教,什么是教无定法,同样的课堂,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学生,那产生的课堂效果是绝对不同的。我们都看过《实话实说》和《百家讲坛》,他们的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众不同,这样深深地吸引着广大观众。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艺术拿到课堂,一定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也许很难,但只要我们讲究方法,一定会做到的。教无定法,只要教师多思考,总有艺术方法,应用于历史课堂的教学。历史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历史课堂教学。以上四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实践,踏踏实实地做,而不是空想。凡事都有自身的发展过程,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好。可以成为一名具有人格魅力的初中历史教师。

全文阅读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师;素质;提高

【论文摘要】:农村初中历史教师队伍堪忧,加上各种教学条件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学生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课改,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农村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是学生发展的最大机遇,同时,新课程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机遇。作为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第一次重大改革,新课程对教师生存状态的冲击是巨大的,在新课程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生成长的知心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迅速转变观念,提高专业水平,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是每一位教师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蓬勃开展的今天,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实现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自我发展,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现状分析

1.各校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不必赘述。但在实际工作中,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在中学教学过程特别是初中阶段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作为中考当中进行开卷考试,且在与政治课进行合卷时只占总分的30℅的历史科,引不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学校在师资配备和教师培训方面也将其放在陪衬位置,即使是师范院校历史专业毕业的教师,也往往兼任着政治、语文等其他科目。长期以来,历史教师普遍缺乏,好多学校的历史教学由课时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以达到满工作量的要求。或由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大多未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对理论的学习研究不积极,不接触历史教学理论,也就无法从理论角度来审视、指导、改进自己的教学。其中有部分教师,由于对教材的生疏,甚至把握不了所教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要求。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知识,许多历史教师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运用。

2.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

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旧教材,并且是从其他学科的旧教材中成长起来的,旧教材、旧教法在他们脑子里打上了很深的烙印。长期以来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方法。广大教师形成了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无保留、无差错地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观念。在历史教学中,忽视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情感目标的培养。学生历史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其记忆力强不强,会不会背,他们难以参与课堂活动,很少,甚至没有问难、质疑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性很强的学科。这些都不符合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影响历史教学质量。

全文阅读

历史教师史艺理解论文

一、对“史艺”的理解

“史艺”一词是我国历史教学法专家赵恒烈先生在总结章学诚“史家四长”之说的基础上首先提出来的,赵先生关于“史艺”概念的解释,简而言之,就是历史教学的技艺。主要指历史教学的技能和方法。

世间成就万事,无不讲求方法,培根曾将方法比做照路的灯笼。主席曾将方法举喻为过河的“桥”和“船”。可见,“方法”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历史教师也必须研究传授历史知识的恰当方法,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教学有法,并无定法。如果不因地因人而宜,一味抄袭照搬别人的方法,就难免出现“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笑话。清人顾嗣协诗云:“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教学方法亦是如此。讲述、讲解、讲读、谈话、图示等方法各有所长,能否针对教学对象和教材内容,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不仅要看历史有无扎实的业务功底,?关键还在于历史教师是否具备了“吏艺”才能。

二、“史艺”的秘诀

历史千头万绪,方法多种多样。欲使讲授史实感人肺腑,分析史实一针见血,学生听讲兴趣盎然,举一隅而三隅反,历史教师必须掌握“史艺”六字秘诀,即博、爱、导、精、新、巧。

1.傅览书籍,具备一个“博”字

历史教材几百页,记述中外历史二三百万年,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仅就文化方面而言,又包括了天文、历法、数算、文史、医药、化学、建筑等等。复杂的社会现象,浩繁的历史典籍,加之当今不断涌现的新发现、新成果,都需要历史教师去阅览,并根据教材的取向去搜集、鉴别、整理。

全文阅读

本科毕业论文: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行,高中教学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新的课程理念呼唤新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而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又靠扮演者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迅速转变角色,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角色应如何转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

一、由重知识结论的灌输者转为重学习过程的谋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教学中十分突出的问题。传统的教学的主要活动就是讲述、板书和布置练习。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看成了接受器,课堂中的问答多半是复述教材中的文字,教师充当了知识和结论的灌输者的角色。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对教师“主导“的要求更高了。就历史课而言,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何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何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能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如何淡化“教”突出“学”,把教学过程变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使教师自身由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活动,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才能;如何使班级、小组合作和个体学习各环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达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

如在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时,课前预习1、你知道多少岳飞的故事?你知道岳飞《满江红》吗?2、南宋有岳飞、韩世忠等历史名将,为何北伐不能胜利呢?这两道预习题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启发他们分析思考能力,避免学生在课堂上仅仅靠教师灌输的学习的被动局面。上课时在沉郁激越的《满江红》背景下,学生的情绪异常激昂,他们急于要把自己知道的岳飞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有的学生还拿来了在将军山拍摄的岳飞“还我河山”的图片。教学中师生互动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有的提出:“老师,不是说落后就要挨打吗?可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均落后于北宋的金为什么竞能灭宋呢?”学生们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激烈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辩能力。这样的课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表现了学生丰富的创造力,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要求。

二、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

在传统教学理论中,课程(包括教材)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过问,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这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很容易使教师走上“照本宣科”的教学老路。新课程给了教师发挥的空间,倡导教师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向课程的开发利用者转变,为基础教育改革又提供一条探索之路。如在上唐朝历史时,我们给学生布置的分析讨论题:观点一:“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杨贵妃足以败之”。观点二:说:“唐玄宗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学生必须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史实归类,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问题做出分析评价。经过深思熟虑,学生纷纷发言,说了很多,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令我很受触动。

三、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全文阅读

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论文

一、历史课堂结构必须要严谨

任何一门课程教学都要有章有序,不能是一盘散沙,历史课堂教学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历史课堂结构的重要性,把握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好历史的关键,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和在严肃、紧张的气氛中学习,其效果是不同的。历史教师要有驾驭课堂气氛的能力,既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又必须有张有弛,拿捏自如,做到有“严”有“活”。具体来讲,历史课堂的“活”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在讨论历史问题的时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严”指的是历史课堂上要有严格的纪律,在教师讲解问题时,学生要认真听讲;在参与小组讨论时,学生不能无拘无束,信口开河,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回答问题。

(二)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在这一理念下,历史教学不但要注重教给学生历史知识,让学生懂得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判断、比较、归纳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创设情境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

(三)准确把握“疑”与“释”的关系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突破疑问的过程,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要注重“设疑”,更要注重“释疑”。这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渴望中。例如,在讲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教师可先不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材料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通读材料后去思考,教师只需给予适当点拨即可。当然,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保证学生能够在讨论和充分的探究以后找出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这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学手段必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优美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任何课程的教学,对教师语言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教学语言的成功与否对于课堂效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历史教师要注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让历史课堂的语言充满趣味性,这样学生就会对历史课堂充满期待,喜欢上历史课。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历史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知识储备量,并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此便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画龙点睛的小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好奇心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