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空经济

临空经济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谈临空经济与临空经济区的发展

内容摘要:临空经济,这样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我国已被学者们广泛关注。本文以临空经济存在的载体临空经济区为研究重点,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分析了临空经济区产生的动因,讨论了临空经济区的三种概念和环状结构,并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大量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发展临空经济区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 临空经济 航空港 空港产业

后工业化时代的新型经济模式—临空经济。指的是依托机场(尤其是国际性、枢纽性大机场),利用航空港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资源,以机场为核心,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临空经济这种新的经济现象被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是缘于临空经济区这种集聚现象在航空港幅地不断加强。临空经济区是指由于机场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经济影响,促使在航空港临近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可达地区出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聚集,从而产生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了具有多种性质和功能的经济区域。它以空港为核心,发展与空港产业相关的产业集群,大多集中在空港周围15km范围内。

据20世纪90年代国际机场协会(aci)的研究调查数据显示,每年100万航空旅客运输量将产生1.3亿美元的经济收益和增加2500个就业岗位,机场规模越大,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就越大。因此,国际机场协会将机场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带动的就业岗位是巨大的。因此临空经济区是目前我国工业化加速时期客观的经济发展需求。

临空经济区产生的动因

归纳起来,临空经济区产生的动因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讲,航空港所在国家和城市经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快速发展。临空经济真正发展是后工业化时代。临空经济本身的出现,就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只有进入工业化加速的时期,人民生活摆脱贫困、进入小康的时候才可以谈临空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否则可能有航空现象,但根本谈不上临空经济。我们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60%多到2004年40%略多一点,gdp突破10万亿元,人均已经达到1000美元,处于小康水平。2030年之后整个中国经济开始明显体现后工业化时代的特点。因此,我国临空经济发展大有前途。

从中观角度讲,空港及临空经济产业本身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规模扩大。机场提供了一种快速安全的交通方式和遍布全球的航空网络,这种资源是临空经济区所占有的独特资源,无法在区域之间流动,其他区域无法仿制,从而形成临空经济产业存在的独特性和垄断性。因此机场的产生和发展是临空经济产生的根本动因,缺少机场作用的经济模式不能界定为临空经济。但并不是所有的机场都存在临空经济,中心机场的客流量和货流量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这个地区才会形成临空经济。2003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总量已经达到8759万人次,货物运输总量达到219万吨,在全世界排名从1978年第33位上升为第5位。根据专家的预测,2015年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民航强国。所以在我国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是切实可行的,见图1。

全文阅读

把脉“临空经济”

近年来,我国各大机场周边相继聚集了一大批与航空相关的产业,并形成了具有一定辐射功能的经济区域。这种被称为“临空经济”的新现象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临空经济”在我国起步

中国最大的航空港――北京国际首都机场坐落在顺义区。从1998年开始,北京市顺义区坚持“依托机场、服务机场、发展顺义”的方针,大胆借鉴国际机场周边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在国内率先发展“临空经济”。目前,顺义区已有312家中外航空及相关企业,投资总额达182亿元,其中包括国航货运公司、中国航油集团公司、中国航材集团公司、中国新华航空公司、首都机场集团等一批航空企业。依托首都机场优势规划建设的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空港工业和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已经成为拉动北京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3年,顺义区实现生产总值183亿元,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完成属地财税收入33.9亿元,在北京各郊区县中保持领先地位。

中国民航现有143个有航班运营的机场。受机场的影响,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等生产力要素逐渐向机场周围聚集,从而形成了具备多种功能的经济区域。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机场所在地区正在制定“临空经济”发展规划,我国“临空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北京市顺义区区长李平介绍,随着首都国际机场的扩建,到2008年,年客运能力将由目前的3500万人次提高到6000万人次,年货运能力由现在的78万吨提高到180万吨,这将为顺义区“临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前景。目前,顺义区已制定了“临空经济”发展规划和设想,并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一起对首都机场及周边地区进行高层次的深度开发,重点研究规划以首都机场为核心、以发展临空产业为主导、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首都航空产业综合服务区”。同时,按照“港区联动、港区一体化”的原则,正抓紧申建空港保税区,实现物流基地与机场货运区“无缝对接”,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

投资二百多亿元的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已经投入运营。机场所在地的白云区充分利用机场的带动效应,提出了“圈层规划、集聚发展、由近及远、带动全区”的发展思路。一是圈层规划,因势利导。对规划确定的机场核心区和不可建设区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决不允许经济成分的无序发展;对不可建设区以外的区域,特别是“临空经济”的重点发展区域,则实施适度的规划控制。二是及早布局,集聚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好的空间留给好项目,积极发展无污染、高档次、世界级的空港产业。三是由近及远,带动全区。大力发展空港相邻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高可达性地区通常集聚的产业,促进全区经济发展相对不发达的中北部地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步伐。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国际机场。为了充分依托空港优势,带动机场周边运输、物流、会展、信息、房地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咸阳市渭城区政府两年前进行了周密调研和充分论证,在积极借鉴北京天竺空港工业区等成功经验基础上,在南距机场2.7公里处规划了总面积11.7平方公里的陕西咸阳航空港产业园。目前,陕西咸阳航空港产业园已被咸阳市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项目。预计到2007年,园区开发面积将达到三平方公里左右。

坐落在哈尔滨市道里区的太平国际机场是国内十大机场之一。近年来,道里区紧紧依托太平国际机场优势,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圈(带)”,全力构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廊大道工程,即从太平机场沿机场高速公路到中央大街,纵向达38公里沿线,贯穿两侧5公里地带,建立特色工业加工区、观光旅游区、都市农业生产区。近期启动的空港工业园区项目,将重点发展信息、电子、医药、物流、绿色食品加工等空港配套产业。目前,新发蔬菜市场、正阳河调味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群力冷冻水产品批发市场等一批项目已初具规模;投资5亿元的汽车主题公园和投资8000万元的麦德龙物流区也正在规划中。

全文阅读

临空经济 14期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业的迅猛发展,机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愈来愈强,临空经济正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黑龙江省近几年先后在省内一些资源型城市建立了新的支线机场,这将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黑龙江省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出发,以发展临空经济作为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充分发挥临空经济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作用,实现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临空经济;作用

[中图分类号] F630 [文献标识码] A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强烈的资源依赖性。东北地区将近一半的资源型城市位于黑龙江省。据统计,表1所列举的黑龙江省7个资源型城市的数量仅占全省城市总数的54%,但是工业增加值却占到全省的70%。但是,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资源面临着逐渐枯竭的境地,直接影响到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因此,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需要研究的问题。由于临空经济是一种新型产业,具备了现代化服务性以及新经济时代特征。其服务上的特性和空间、时间上的优势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资源型城市的现有产业结构,为其转型提供有力的保障。

随着大庆飞机场的通航,大庆临空经济正式起步。黑龙江省在现有7个机场的基础上,2009年还建成了鸡西、伊春2个新的支线机场,并筹建抚远、加格达奇、五大连池3个支线机场。5个新的支线机场全部通航后,黑龙江省将拥有12个机场。届时,黑龙江省民航机场数量将跻身全国前5名。不仅如此,几个支线机场的建成将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起到重要作用。

一、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省资源丰裕,资源型城市一直开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开采速度不断加快,资源耗竭严重,给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资源逐渐枯竭,开采成本提高

全文阅读

国内外临空经济思索

临空经济作为依托机场资源的一种新兴高端区域发展模式,率先出现在发达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航业的发展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对区域的辐射作用也越来越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临空经济的理论研究都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都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拟从国内外关于临空经济的含义与发展模式出发,回顾和总结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找出不足并分析原因,为今后的研究找到新的方向并提供参考。

1对临空经济内涵的研究

国外关于临空经济的发展与研究相对于国内来说起步较早,最早的临空经济开始于1959年在爱尔兰香农国际航空港成立的自由贸易区,该区利用外资发展出口加工业。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机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越发显现,因此,研究热点逐步转向机场经济,即临空经济。

1.1对“临空经济”的多维理解

国内外的学者将临空经济从产生到发展的原因与形成机理按照理论背景、适用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为主线,从新经济地理学、分形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三方面来解释。

(1)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解释克鲁格曼将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经济学空间维度的研究领域称为“新经济地理学”,新经济地理学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经典的建模技巧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它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当规模报酬递增时,将历史上的偶然事件放大并呈现出一定的依赖。国外最早关于临空经济含义的研究开始于美国著名航空专家麦金利?康维(MckinleyConw-ay)[1]。在1965年麦金利?康维在其发表的“TheFly-inConcept”文章中提出了“临空”的概念,提出未来在工商产业区的设计以及城市和大都市区的规划等方面,临空经济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麦金利?康维关于临空经济的思想总结在其1970年出版的《航空城》一书中,在1993年出版的最新修订版中该书书名变更为《航空城:21世纪发展的新概念》,是目前关于临空经济研究的最权威著作。麦金利?康维提出了航空综合体(AirportComplex)的概念:以机场为核心综合开发航空运输、物流、购物、休闲及工业开发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机场综合体。曹允春(2009)提出基于机场资源的临空经济定义:依托机场设施资源,通过航空运输行为或航空制造活动,利用机场的产业聚集效应,促使相关资本、信息、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向机场周边地区集中,以机场为中心的经济空间形成了航空关联度不同的产业集群,这种新兴的区域经济形态称之为临空经济[2]。

(2)分形理论视角的解释数学家曼德布罗特(Mandelbrot)将组成部分与整体具有的某种自相似形式称为“分形”,最先创用了“分形”一词,英文是fractal。分形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社会活动中广泛存在、无序而又具有自相似的复杂系统,借助相似性原理进行研究。整体与局部的相似性是研究临空产业集聚时引入分形理论的主要出发点。临空产业区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其演化和发展在结构上具有分形特征。临空产业集聚规模表现为精细的层次结构,因此其区内的企业(分形元)生产经营的实施及运行过程也表现出层次结构的相似性,从而使临空经济具有分形的特征。Lrwin,Kasarda(1991)[3]认为机场在吸引了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同时也对大量的公司总部、区域办事处以及咨询等需要长距离出差的职业产生了强烈吸引。Testa(1992)[4]认为,由于广告、法律、数据处理、会计审计以及公共关系等服务业需要利用便捷的交通和客户进行经常性的沟通,这些行业的特点使得机场的可达性对其产生了深深的吸引。O’Connor(1995)[5]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性大大提高,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是全球可达性,并且,航空公司能对许多产品实现直接运输,因此机场在知识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overtson(1995)[6]对英格兰东南部的机场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了这样的结论:大多数电子、药品、IT和金融业机构倾向于选择在离机场较为近的商务园设置产业。Bowen(2000)认为,航空工业(AerospaceIndustry)主要是指飞机机架和发动机制造以及飞机维修和组装等,这些航空工业多数也布置在机场临近地区,尤其在枢纽型机场表现更加明显。约翰?卡萨达(JohnKasarda)认为临空经济的发展结构模式应该是廊道加集群的航空大都市的空间结构发展形式。刘武君(1998)[7]认为,国外机场地区综合开发的地域特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九种功能,并总结了这些功能的空间分布规律。三个大层次的功能是机场基础功能、机场相关功能和机场强化功能。九种具体细化的功能分别是:基础功能、物流功能、交流功能、产业技术功能、商务功能、信息功能、疗养娱乐功能、文化、艺术及体育功能、学术研究功能。欧阳杰[8]总结了三种类型的临空产业(直接为航空运输业服务的产业、利用机场运输优势发展的高附加值产业和利用机场区位优势发展的相关产业),并提出临空经济空间布局结构布局模式是一种主要由机场陆侧地区、空侧地区、邻近地区和地区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布局模式。《发展北京临空经济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2006)课题组认为临空经济是一个多层次的圈层结构的空间布局模式。

(3)发展经济学视角的解释发展经济学中比较著名的是二元经济论,1954年刘易斯开创了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模型,把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划分为现代部门和农业部门。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也指出不同等级的增长极与其腹地构成地域空间的核心———腹地结构单元,这就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为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空港已经并仍将经历从传统的机场空港或市区空港向机场外港的迁移。空港外迁的国际趋势意味着新建的空港区往往处于远离城市中心但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临空经济区由于和市区相分离,具备二元结构的特征、增长极特征和产业梯度特征。杨雪萍(1999)研究了浦东机场临空经济地区临空经济的发展情况。佛山市三水区临空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2007)对佛山市三水区空港经济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战略性的举措来发展佛山市三水区的空港经济。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专家曹允春教授针对中国北京、天津、广州、重庆、昆明、成都、青岛、呼和浩特、佛山等九个城市临空经济的发展编制了发展规划。曹江涛(2007)[9]对临空经济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梳理和评价了国内外临空经济区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方法和进展情况;归纳和总结了临空经济区的空间特征、产业特征、功能分区和演进过程;并且对临空经济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作了宏、微观上的理论分析,对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较为完整的研究,并针对顺义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孙久文教授(2006)认为,在发展临空产业时必须根据每个空港所依托区域的不同特点来协调发展,应该统一规划临空产业与当其产业的发展,使区域的协调发展得到实现,否则临空产业区就很容易变成一个“孤岛型”的产业区。

全文阅读

临空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一、临空经济区的概念

随着经济大潮的发展,知识经济在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航空运输这种相对最快速的运输方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航空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程度的加深为城市的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而基于机场便利的交通而建立起来的临空经济区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里的临空经济区可以利用城市机场极其便利的交通来吸纳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市场、技术等发展要素,通过辐射、带动、贸易的方式来扩大临空经济区在周围的影响力,从而提高临空经济区的规模和发展水平。

二、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

1.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的宏观影响机制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临空经济区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无论何时临空经济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之上的。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要素有很多,譬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本流动量、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外政策,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而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一旦受到制约,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又阻碍了城市中上列因素的完善和发展。

2.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的微观影响机制

可以说,城市机场是我们临空经济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没有机场条件就没有临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而企业则是我们临空经济区运行的主体,企业的发展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居民的需要则是临空经济区转型的方向,只有更好地适应了本城市居民的需要,临空经济区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机场因为有着相对便利的交通方式,机场所在区域往往人流量和资金流量都比较大,这就是机场为临空经济区提供的条件和便利,这些区域往往企业聚集,人口众多,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而人口对基础设施等的需要又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导向。

三、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文阅读

大连临空经济发展策略

提要 近年来,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机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临空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大连市已把发展临空经济列入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临空经济圈,把临空经济打造成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本文运用SWOT方法对大连发展临空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大连发展临空经济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临空经济;发展;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临空经济,也叫空港经济,是指以空港为中心所带动的周边一定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机场周边地区投资、消费、劳务等方面。临空工业、临空服务业和临空仓储业等临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形式。

美国旧金山大学的H.Weihrich教授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首先提出利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战略分析。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调查分析,将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按照一定的次序以矩阵的形式一一列举,并将系统分析的思想与排列的矩阵因素相结合,系统分析各种因素的匹配组合,从而找出发挥优势、利用机遇、改善劣势和应对威胁的战略方案。本文将利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大连市临空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大连市临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战略思路。

一、大连临空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大连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连发展临空经济的优势越发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位优势。大连机场是首都国际机场指定的国际航班备降机场,位于我国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大连,为大连及邻近东北腹地提供航空运输业务。大连是东北地区主要的港口,也是货流集散的中心。20年的改革开放,使大连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外商投资环境。目前,大连已形成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保税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七贤岭高新产业园区、大连双D港等具有相当规模、多层次的全面开放的格局。大连市是不仅拥有东北地区的航空枢纽,也拥有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区位条件优越,加上良好的投资环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具备了发展总部经济和临空经济的基本条件。这些都为大连市发展临空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世界级临空经济区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全文阅读

文化视角下的临空经济

【摘要】我国正处于发展临空经济的起步阶段,不少地区发展临空经济盲目仿效国外的成功案例,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各种要素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使得临空经济区无法发挥最大的效用。一味的从经济的角度可能看不出问题的所在,本文从文化的视角解释了不同临空经济区的差异性和规律性,提出了临空文化的概念,并阐述了临空文化对于解决现存问题的意义。

【关键词】临空经济 临空文化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的发展,依靠的是区域内的各种要素流动并实现合理的配置,而各种要素在区域空间内实现流动是通过交通运输系统来完成的,现在,速度经济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凸显出来,空间效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需求,临空经济顺应时代的要求,已经逐渐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临空经济作为一种基于客流和货流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形态,目前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流形态之一,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临空经济区。纵观国内外正在发展临空经济的地区,可以发现虽然都在发展临空经济,但是没有哪两个地区发展临空经济的模式是相同的,每个地区的临空经济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不论是规模、主导产业的选择、园区的空间布局,各个地区的临空经济都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一个地区从临空经济的形成开始就有许多差别,如经济腹地的发展状况、原始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产业类型、交通状况、人口数量、就业程度、以及政策的支持等许多方面。这些都是临空经济形成的基础因素,正是这些因素引导了一个地区临空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及扩张模式。这些因素是经过很长时间形成的,属于某一个地区的原始禀赋,所以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特殊的禀赋,这也可以从狭义上理解为一个地区发展临空经济所依托的文化——“临空文化”。

事实上,经济和文化是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的,在一个经济?——文化体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往往是先于经济而存在的,是一个地区固有的成本,正如我国正在推行经济改革,不同地区所具有的文化成本不同,改革的步伐也需要调整,这两者道理是一样的。同样,在经济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经济又会促进文化的革新,会改变这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两者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临空文化是先于临空经济存在的,是影响临空经济形成的基础因素。从狭义上,我们可以把临空文化理解为以下五个方面:①、思想观念文化,指的是地区区域内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②、地理区位文化,指的是地区区域内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交通通达性等;③、经济文化,指的是地区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类型、人口密集程度、就业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④、制度文化,指的是地区区域内的区域性制度体系、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指向性政策等;⑤、科学技术文化,指的是地区区域内的科学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人口受教育程度等。

从狭义的临空文化中可以看到,狭义的临空文化指向的是区域内部,比较强调一个特定范围、特定区域,是一个局部的概念,这正是不同地区临空经济呈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如果用哲学的辩证法中个性与共性思想来看,临空文化作为特定地区的一种资源,具有个性是必然的,再次纵观国内外的众多临空经济区,我们不难总结出一些属于临空经济发展的共性的东西,如临空经济的演进机理、临空产业结构的调整模式、临空经济的布局模式等方面,不同地区的临空经济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可以理解为临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我把它们合并归结为广义的临空文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临空经济区从建设伊始,到成熟完善,都会经历一个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的过程。新机场刚刚建成,各项基础设施不够齐全,能够支持飞机和机场持续发展的航空公司、航空制造业、航空服务保障产业、以及航材航油等产业应该作为主导产业;在临空经济步入成长阶段后,一些具有临空偏好的企业会向临空经济区聚集,这类企业大部分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航空物流产业、总部经济、会展经济等,这个阶段一般会出现一个或多个龙头企业,引领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在临空经济的成熟阶段,依旧是发展高附加值的临空关联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临空经济集群形成,临空经济区向临空都市区发展。大部分临空经济区都会经历这样的产业调整模式。

那么了解临空文化的意义何在,还是让我们回归开始提出的问题。就拿我国来说,自从21世纪以来,我国民航业进入旺盛增长的时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机场总数将达到244个,将形成北方、中南、西北、西南、华东五大机场群,对于临空经济来讲可谓是巨大的机遇。但是对于临空经济的发展程度来说,我国从整体来说是落后于世界水平的,北京顺义机场、上海虹桥机场两大临空经济区由于发展较早,已经步入成熟期,其他很多地区都处于临空经济的形成和成长阶段,在规划和建设阶段或多或少的出现了重复建设、盲目效仿、规划不切实际等问题,导致临空经济区同质化严重,浪费机场资源,制约了临空经济的发展。所以地方政府在建设临空经济区的时候一定要对本地区的临空文化有整体上的了解,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来规划建设,并且对于其他地区临空经济的发展也要有清晰的认识,知道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借鉴适合自己的经验,扬长避短,依托地区的优势资源,围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进行规划。

临空文化是临空经济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我们见证了临空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关注临空文化的发展,推进临空文化升级,将对我国临空经济的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

上海临空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徐爱萍(1987-),女,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摘要:上海是全国第一个拥有“一市两场”的城市,虹桥与浦东两大机场的建立同时也带动了临空经济的发展。分析了临空经济产生的动力机制、阐述了上海发展临空经济的园区规划、未来发展,同时,在结合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政府如何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临空经济; 产业集群; 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082-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进一步深化, 航空运输这种快速的运输方式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机场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影响力愈来愈强。国际上将机场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可见机场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影响是显著和重要的。而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随着2010上海世博会的顺利召开,上海两大机场的客货吞吐量也迅猛增长。外向型经济、服务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迫切促使上海需要大力发展临空经济。

1 上海两大机场发展现状

上海拥有浦东、虹桥两座大型国际机场,是中国第一个拥有两座机场的城市。虹桥国际机场历史悠久,浦东国际机场于1999年正式通航。2002年10月,所有国际和港澳地区航班移至浦东机场起降。

在虹桥机场方面,为满足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峰值运量需求增强对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能力, 虹桥机场于2010年完成了扩建工程。目前建成2条近距离平行跑道, 东、西互为卫星厅的两座航站楼。规划终端目标为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100万吨。虹桥机场的飞行区将按照4E标准建设,可保障各种大型飞机起降。

全文阅读

建设临空经济核心区

目前,机场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影响越来越大,不少机场周边地区已形成相关产业聚集区,成为特殊经济发展区域,即临空经济区。随着首都机场东扩,进而形成大型航空枢纽,不仅带动了本区域经济发展,而且通过航线网络和机场周边产业集聚,产生了新的经济形态,形成了最具代表性、具有先导意义的首都临空经济区。

临空经济区建设理论基础

临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运输(人流、物流)为指向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形成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不断引致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在机场周边形成经济发展走廊,形成临空型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集群,进而形成以临空产业为主导、各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

依据国际机场的空间结构模式,可大致将临空经济区分为四层空间结构:

中心机场环:范围在机场周边1公里内。包括机场的基础设施和直接与航空运输业相关的产业,如飞机后勤、旅客服务、航空货运、停车场和航空公司的办事机构。

商业服务环:范围在机场周边的1至5公里内。主要是商业服务区,为空港运营、航空公司职员和旅客提供相关的商业服务,例如住宅、大型超市,金融机构、生活服务设施等。

制造配送环:范围在机场周边5至10公里内,或15分钟车程可达范围内。主要是利用机场的交通和口岸优势所发展的高时效性、高附加值的相关产业,如资金和技术密集性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用机场的区位优势所发展的物流配送产业。此外,还包括旅游博览、办公会务等第三产业。

环:范围在机场周边的10至15公里内。随着与中心机场距离的加大,所受影响力逐渐减弱,直到中心机场对幅地的影响力消失。在此以外的区域,不受空港影响。

全文阅读

临空经济 鸟瞰中国

几年以前,“临空经济”还属于陌生的名词,短短几年的时间,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和新兴的经济形态,“临空经济”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拉动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这种以“机场”为轴心,辐射城市、连接区域新经济模式,已经逐步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成为了推动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力军。

21世纪是航空运输的世纪,以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成为了推动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力军。随着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产品形态及产业组织结构的飞速变化,临空经济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为新兴经济形态,已经逐步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

近年来,我国临空经济区得到了较快发展,这一方面是航空大都市概念的引入,另一方面和目前盛行的地产经济有直接的关系。截至2012年底,我国规划了54个临空经济园区,涉及到51个机场。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为依托的临空经济区为中心,以成都、重庆、西安、深圳、武汉、杭州、青岛等省会或重点城市的特色临空经济区为骨干,其他城市相继顺势规划发展临空经济的基本格局。

武汉:打造中部航都,建设‘两型新城’

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天河机场1990年12月16日开工建设,1995年4月15日作为国家一级民用机场正式开航启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武汉天河机场已建设成为4E级国际机场,是国际民航组委会(ICAO)备案的定期航班机场和A380备降机场、华中地区重要的航空运输枢纽、中南地区第二大飞机维修基地。

紧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一片面积达6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几乎每个月都有过亿元的项目将目光投放于此。总投入超300亿元,形成以航空运输业、航空物流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柱的临空高新产业集群——在武汉,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武汉临空经济区。

武汉临空经济区位于黄陂,借助位于黄陂天河镇的天河机场,该区提出“打造中部航都,建设‘两型新城’”的宏伟目标,而临空经济区便是该区抢占临空经济制高点,成为武汉新的增长极的关键区域。

上世纪80年代建沌口汽车城、90年代建东湖高新区科技城、2000年建阳逻港口城后,此次在黄陂新建的临空经济区,是武汉第四座产业城,其规模比前者都大。而黄陂临空经济园区内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它率先开辟出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产业示范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黄陂速度”:投资50亿元的周大福珠宝落户、中国兵器集团天威新能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武汉航空产业园、海航集团蓝海产业园、新华光硅LCOS显示芯片、爱帝服饰产业园、普洛斯保税物流园、华博通讯、康顺减速机等一批优势产业纷纷布局黄陂……截至7月底,包括兵装天威、中航、北车、周大福等19个过10亿元项目已经或即将落户黄陂,半年引资过百亿。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