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中医

老中医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老年鼻衄中医

鼻衄,又称为鼻出血。是中老年人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老年人由于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变,使鼻衄的诊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老年人组织器官的进行性衰退,血管壁弹性和脆性增加,鼻腔粘膜逐渐萎缩、变薄,而且鼻黏膜是人体最浅、最薄、最易破裂的血管,脆性大,常因干燥,皲裂,外伤及血管压力突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中老年人常并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更是加大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据报道:以高血压为病因的鼻出血占10%~25%。为老年人鼻出血之主因。因此我们在临床诊治老年人鼻衄时要紧紧抓住高血压这一主因,然而也不能以偏概全,要全面细致运用中医望、闻、问、切,才能准确辩证施治。现把常见之辩证分型介绍如下。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证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情致不遂,肝气郁结化火上炎,循经蒸逼鼻窍,脉络受损,发为鼻衄。亦为《灵枢》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治当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病案举例:叶某,女,56岁,几年前发现有高血压且对其诸多忌讳,素来脾气不好,常因生活琐事而烦恼发火,近3天来,鼻腔出血,血色黯红,血量不多,感头痛,目眩,耳鸣,两胁呼吸引痛,时感口苦,两颧潮红。察其舌红,脉细弦数,血压:160/100mmHg。证属肝气不舒,木郁化火,且有阴虚之象。治宜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草15g、柴胡6g、钩藤12g、川贝、栀子、牛膝、赤芍各10g、藕节12g、旱莲草10g、女贞子15g。每日1剂,水煎服。2剂后,鼻衄渐止,再服2剂痊愈。

按:本案肝气郁结,肝失条达,郁而化火,火势上炎,迫血妄行,损伤阳络而成斯证。治以龙胆泻肝汤加减获愈。中老年患者体质虚弱,且高血压病程长,多伤及气阴,故临证不可过用寒凉。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

肝体阴而用阳,主藏血,肝阴不足,不能敛阳,阳气上越,蒸逼鼻窍,失其藏血之职故发为鼻衄。治当滋阴养肝,平抑肝阳,以平为其,复其疏泄和藏血之职。

病案举例:李某,男,64岁。高血压5年,反复鼻出血2个月,于2天前在家吃完火锅后次日早晨突然出现鼻部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势急,后用棉球压迫止血,刻诊:眩晕,耳鸣,失眠,头目胀痛,颜面潮红,舌红苔黄,脉细弦,血压:165/110mmHg。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宜平肝潜阳,滋阴养液,清风熄火。天麻12g、钩藤10g、石决明10g、栀子、牛膝、丹皮、赤芍各10g、藕节12g、侧柏叶10g、旱莲草12g、女贞子15g。每日1剂,水煎服。2剂后,鼻出血量较前减少,效不更方,续服10剂痊愈。

全文阅读

中医衰老机理

【关键词】 衰老;肾/病理生理学;脾/病理生理学;津液;精(中医)血虚  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能够有效地延缓衰老,减少各种由衰老引起的机能下降及疾病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而要延缓衰老首先要探讨衰老的机理。祖国医学对人体衰老机理的研究较多,有代表性的衰老学说有七、八种之多,可概括为主虚说和主虚实说两大类。

1 主虚说

1.1 肾虚与衰老

肾虚与衰老相关学说源于《内经》,明代虞抟与清代叶天士等对此多有精湛见解。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内寓元阴元阳,故与人体衰老的速度、寿命的长短密切相关,肾气虚损是衰老的根本原因。肾中精气是生命机体的原始物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始动力。现代医家大都认为肾虚是衰老之主要原因,并运用西医学理论和实验进行充分论证[1]。

1.2 脾虚与衰老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一身气机升降的枢纽,是长养五脏六腑之根,是一身正气的源泉,是人体抗邪防病、愈病康复、保养生生之气、延年益寿的根本。脾虚可导致脏腑虚损、气血虚弱,从而导致和加速衰老的进程,由此得出结论:脾虚乃衰老之根,抗衰防衰就需要补脾,脾胃健旺则元气充沛,枢机升降有序,自可抗老延年。近年有研究表明中医脾胃学说中蕴含的现代免疫学思想十分丰富,理论体系比较系统、完整。

1.3 脾肾两虚与衰老

宋代以来,传统中医多以“脾肾虚衰致衰老”为基本观点。“肾为先天之本”,在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素问》精辟的论述了肾气随年龄的增长逐渐由弱到强,又由盛转衰的过程。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气血互根,气能生血,亦能行血,气足则气血流通,病不得生。李千[2]对清之前历代抗衰老方剂的统计表明,补肾补脾和脾肾双补的方剂占同时期抗衰老方剂的90%左右。

全文阅读

爷爷老来迷中医

爷爷七十多岁了,越活越有精神。退休以后,从太极学到广场舞,他乐此不疲。这不,他最近又迷上了中医。

一年前,我买了一本厚厚的《本草纲目》放在书架上,日子久了,我也没怎么翻动。一天,我看见爷爷正戴着老花眼镜,捧着那本《本草纲目》津津有味地读着。看到我回来,爷爷放下书意犹未尽地说:“这本书真是好看!我决定了,我要开始学习中医,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啊!”

自打那天起,爷爷买了很多有关中医的书回来,《黄帝内经》《伤寒论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不一而足,还买了一个中医人体针灸模型,整日研究人体脉络。学习之余,爷爷每天奔波于各大中医讲堂,并买了智能手机,天天和中医爱好者微信聊天,交流哪里有讲座,比我们这些上班的人还忙碌。

时间久了,爷爷也会向我们传授一些中医理念,什么“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六腑以通为补”“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也时常提醒我们饮食要清淡、作息要规律,我们都对此笑笑不当回事。有一次,奶奶落枕几天没好,疼痛难忍,就在家人一筹莫展之际,爷爷用指腹在奶奶肩颈周围按了几分钟,症状马上就得到了缓解。按摩完之后,我凑到爷爷身边请教,爷爷得意地眨眨眼睛说:“落枕是因为你奶奶常年体虚,近日变冷又受风寒之邪,以致气血停滞,经络闭塞。刚刚我按的是肩井、风池、大椎、身柱等穴,有利于气血畅通,但是要根治还得调理体虚的毛病。”我听得云里雾里,但对爷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家有个会中医的爷爷的消息不胫而走,左邻右舍都上门来讨教。爷爷从来都不厌其烦,总是倾尽全力帮助他们缓解痛症,有时候碰到难题,他还会偷偷发微信向老师求助,倒也很像那么回事。时间久了,爷爷开始自满,不再热衷于讲座,书也看得少了,还迷上了打麻将,每天与对门的张伯吆五喝六找牌搭档。

有次爷爷被拉去听讲座,回来之后满脸愤懑,开始闷在房间,吃饭都要叫他好几遍,甚至连上门讨教的邻居也闭门不见。细问之下才得知,爷爷听讲座时和另一位老先生就某一病症在课堂上大声争辩,落得下风,他对此十分不服气,这才下定决心苦读。我们怎么安慰也不管用,知道爷爷的“倔脾气”又上来了,索性随他去。

自打这件事后,爷爷又开始花大量时间博览医书,收看中医节目,丰富自身知识。闲暇之余还会跟着老师们一起去采药,以前热衷的麻将再也没碰过了。对于采药事件,家人总担心爷爷一把“老骨头”,万一磕着碰着可怎么得了。爷爷笑着说:“不活动活动筋骨可更加老得快哩,我们大家会互相照顾的,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会做危险的事情。”

爷爷自打迷上了中医,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也经常和朋友外出活动,心情特别好。爷爷虽然没有成为精通医学的大家,但在他的调理督促下,奶奶体虚问题得到很大改善,以前常犯的小毛病也没再犯了。爷爷还乐于将知识与大家分享,经常看他在公园和老人家侃侃而谈,连张伯都成了他的铁杆粉丝呢!

全文阅读

名老中医谈养生

李仲愚,男,汉族,生于1921年2月。系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对针灸、杵针、气功尤为擅长,现任四川省针灸学会会长。李先生自幼受先祖父教诲,对气功修炼数十年而不辍。1978年与1979年因两次车祸造成脑外伤后遗症,经习练气功而愈。李先生认为:修身养生,修性养生,要在养心。养心与养身两者不可偏废。而习练气功既可修身,又可养心。李先生一生对气功钻研尤深,曾著《气功灵源发微》一书,再版四次,供不应求。现将李先生的养生方法与对气功的认识介绍给广大读者,以冀气功学步入正途。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藏中的一颗明珠,养生学包括气功学、食疗学、心理卫生和心理治疗学等。中医养生学易学、易行、易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其学术思想已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其中中国气功尤受青睐。目前国内气功门派众多,习练气功者不计其数,但其中也不乏不明门径而盲目习练者,所以有“练功者如牛毛,成功者如牛头”之说。

我自幼受先祖父春庭公教诲,先祖父长于内养功法,他认为:养生修性之秘在于处柔,即老子《道德经》之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寿终时年108岁。

正派气功,要在修炼上做到信、勤、坚、恒。我在四川省曾举办多期气功学习班。1986年成都市科委组织专家鉴定,认为气功有明显抗衰老作用。

我每天早晚坚持修炼气功,午眠半小时以静观内养。平时除应诊、讲学外,空暇之际则兴谈古今佛道儒和医易诸学。

修身养生,修性养生,要在养心。要注意身体与精神双重修养。即重在修养性功和命功,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触。精气神为命功三宝,慎则精气内藏。

凡遇不顺畅的事莫要烦恼,调节心理可按《卫生宝鉴》的方法: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视荣华富贵如行云流水。最近赠四川某方丈楹联足可窥修养之一斑:“六道升沉如儿戏,一心不住正菩提。”

七十年代因车祸脑外伤后继发糖尿病,依靠内修功法,练功为主控制糖尿病,未发现并发症或继发病症。

全文阅读

人都是老中医

广州人善吃全国闻名,但吃风不俗,体现为“吃而有法”:深入研究食材,讲究搭配原理,加工手段巧妙。他们用来蒸煮的陶器、瓷器完全可以编出一本广州厨房器皿史。善“吃”者手艺之精细让人叹为观止。一旦和广州人坐一起聊吃,你光说白己吃过啥没意义,要说出怎么吃才能博得满堂彩。

这和广州人注重养生的观念有关。别说养生经验丰富的师奶和阿婆,就是你办公室邻座一个看起来胎毛未褪的广州小女生,也能煞有介事地对你说出“车前草”利尿、“薏米”祛湿的养生常识。广州人养生理念和中医原理趋同:用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从而延年益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也谨遵此令。这里说的“各种方法”其中之一就包括研究食材性质,琢磨相互搭配,很符合中医的“配伍”理论。广州人做饭钟爱用新鲜食材,市场也对此做出了呼应,街头巷尾总有乡下人挑担卖鲜货,这也是羊城温馨街景之一。

这个城市的土著们,人人都是老中医,个个可以编汤谱,家家都有厨房秘籍。一个外地人定居广州,生活圈里要是长期保有几个广州师奶,她的厨房工作很快就可以达到顺风顺水的境地。从外人的视角看,广州人通晓食材性能和材料搭配功夫俨然是一门偏冷的江湖手艺。他们对食材的研究像极了丈母娘相女婿,没查出你祖宗十八代的来龙去脉绝不放心使用。我从小接受“有病吃药天经地义”的家庭文化熏陶,爸妈至今坚持小毛病白己治理,大问题才去医院的生活原则。当你在家刚说出今天觉得哪疼,话音未落他们就能立刻给你开出处方,准备充分的还转身回屋拿出几盒药,什么药一次吃几片都背得滚瓜烂熟。这在广州人眼里简直不可原谅:仅凭私人经验动辄“乱”吃药,这无异于慢性自杀,其生命治理精神与广州人崇尚的养生方法显然不一致。

食疗食补是深人广州人骨髓的生活精神,他们的养生之道通过食材春风化雨,亲尝过他们手艺的人就明白,人家手法确实得当:“食”和“药”组合精妙,厨房出品的每一味菜和汤都不见药苦只闻气香。广州人在中医经验生活化的路上付出的努力经久不息,这让他们在任何身体调养问题面前都举重若轻,借此形成的方法论也成了日常生活习惯和厨房基本法。他们谈起食材药理和保健效果,就像谈论一次气象简单的天气,轻松得像他们生下来就知道这些。生活传统的长久积淀,最后变成了稳定的遗传,你无法不认为,广州人,个个都是老中医。

最让人信服的是,广州人仍在这个领域乐此不疲,经验一直在增长,在如此积极地寻找面前,也成就了广州的独特餐饮。每一个到过广州和还没来广州的人,现在已经开始对广州食物念念不忘了。

全文阅读

中华老年医学

重视老年人肺结核问题 马屿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问题应受到重视 蔡柏蔷

胰腺血管活性肠肽瘤一例 张锦,侯永生,崇魏

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34例临床分析 王燕,陈光瑾,李云生

134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耐药情况分析 岳立成,王英年,张可佳

如何在Internet网上检索老年医学文献

老年人哮喘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的探讨 张庆,何权瀛,丁东杰

呋塞米吸入治疗对老年慢性哮喘患者肺功能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车洪柱,单兆运,罗凯利

全文阅读

老人饮食中医观

历代医家都认为:老人饮食最重要的是,要清淡、要定时定量而有节制。《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意思是,人生命之本在于进食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食物;又说,“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即,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食物的合宜调摄,可使人皮肤健康,筋骨壮盛,气血流通而致长寿。《内经》中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意思是说,人若想获高寿,就需做到饮食有度,起居有常,精气不耗。朱丹溪说:“因纵五味,五味之过,疾病蜂起,”又说:“山野贫贱,淡薄是谱,动作不衰,此身亦安。”他用鲜明的对比说明了过食之害和节食之益。上述饮食经验的总结是很宝贵的。

除饮食有节之外,祖国医学对饮食过于偏嗜者的害处也早有论证,并总结了一套有关病证的饮食宜忌等注意事项。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肥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又进一步指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里,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就是说,饮食五味,虽可滋养身体,但多食、偏食,便可使脏腑受损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祖国医学认为,饮食得当,还有疗效。《本草纲目》中把五谷、鱼、肉一类食物,如莲肉、谷芽、麦芽、牛肉、羊肉、猪肉等列为药物。古代流传至今的食疗方剂真不少,如汉代张仲景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是治疗病后血虚的补血方;明代李时珍的冬虫夏草炖公鸡,可治老年性哮喘、高血压和肺气肿;此外,民间还有食补养生方药,如苡米汤主补阴,治肺热;扁豆红枣汤专补脾胃;桂圆肉汤补心脾等,食疗时,须注意:属阳热体质的老年人,不宜再多给温性食物,如蔬菜类中生姜、大蒜、大葱等;果品类中的荔枝、胡桃、乌梅、栗子、李子等。属阴寒体质的人不宜多进凉食物,如西瓜、黄瓜、茄子、芋头、梨、枯子、甘蔗、菱角、藕等。谷食中的切面、蚕豆、酒、醋等均为性温之品。老人热病时不宜吃;绿豆、豆腐、豆浆、荞麦等性寒,阴寒体质的老人宜少进。生李性温,可助生痰;生桃性燥,可助热生毒;猪肉性虽干和,但多食也可有动痰之患。故老年人的饮食和食疗要根据其体质和食物的属性斟酌选用。

全文阅读

老中医教你面诊

正常人的鼻梁微白,面部稍红。如果鼻子出现颜色异常,则是一种病态。科学研究发现,鼻子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多种疾病,很多内脏疾病都可以从鼻子上看出来。所以,中医把鼻子视为望诊的重要部位。

鼻子变白警惕慢性病

如果鼻子颜色变白,说明此人可能贫血,同时也可能是其他慢性疾病。

中医认为,鼻部集中了五脏的精气,其根部主心肺,周围候六腑,下部应生殖。鼻为肺之门户,呼吸之气出入于鼻,为气体交换的通道。而且鼻与脏器通过脉络相连,所以鼻能够反映肌体内部的微小变化。鼻头色白,则气虚血少,如果是儿童出现了这种症状,则脾虚泄泻、乳食不化。鼻头色白如枯骨者,肺绝,往往难以治愈,但如果色泽为润,则有治愈的希望。

“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就是中医对鼻的作用的论述。鼻毛变白多见于老年人,是肌体衰老的象征。

鼻子变黑警惕消化系统疾病

如果鼻子变黑,则说明此人消化系统有问题。

肝胆不仅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对人体免疫机能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肝功能下降时,对人体的代谢产物的分解合成作用和消化吸收功能也会随之下降,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厌食等症状,慢性肝炎还可引起面部的黄褐斑和眼眶周围、鼻部发黑等。

全文阅读

老中医的新IT

将IT应用与中医业务深度结合,并不容易。牛晓和他的团队却知难而上。

在牛晓的办公桌前有三个电脑屏幕,指向不同的IT系统。“医院的IT不能出一点问题,必须时刻盯着。”他说。

行走于现代IT技术与古老中医技艺之间,牛晓常常会思考一个问题,信息化对中医的传承到底会有怎样的帮助?

在他看来,计算机的运算基础是0和1,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和阳,0和1是绝对的概念,阴和阳是相对的概念,挖掘数据,探索中医奥秘,研究的越仔细,问题越多,难度越大,对数据分析的技术要求也越高,而结果并不乐观。

当然,这不妨碍牛晓和他的团队,用信息化来提升整个医院的运营和管理水平。牛晓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自2007年负责信息化以来,主持了80多个信息系统的实施工作,涵盖了医院业务和管理各个领域。

北京中医医院信息系统也实现了从以收费为中心向以医嘱为中心的转变。

简而言之,医嘱是所有业务的发起点,以医嘱为流程管理的原点,包括患者的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住院、治疗等所有诊疗环节,医院的医生、药品、物流、费用、影像、质控等所有运营管理环节,都将被串联起来,形成脉络清晰、细节明了、环环相扣、权责清楚的现代医疗体系。在北京中医医院,一个医嘱流程所产生的附属信息达到了30多项。

牛晓说,统一数据平台是关键。北京中医医院的所有系统都实现了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不同系统针对不同的主题,可在同一个数据仓库,进行数据交互。

全文阅读

外公是个老中医

外公从医几十年,精心收集了最古老、最齐全、最给力、轻松扫除日常小病的经典老偏方。

饭后吃香蕉,高血压中风全让位

外公有个朋友姓张,暂且称他张爷爷吧。几年前他就患上了高血压,平时都是靠吃降压药控制血压的。张爷爷为了控制血压,日常饮食非常清淡,可人一上了年纪,本来品味儿的能力就比较差,总是这样清淡饮食也着实难受。

外公听到张爷爷这么说,给他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控制血压的方法,既能够吃得有滋有味,又可以很好地控制血压,那就是每天吃过咸味食物后再吃根香蕉,这样既可享受美食,又可以稳定血压。

张爷爷一听这样就能控制血压,乐开了花,从那之后,每天饭后都会吃上一根香蕉,后来张爷爷回到山东之后继续用这个方法。再后来张爷爷打电话到外公家里,告诉外公自己的血压平稳多了。

外公嘱咐张爷爷,除了吃香蕉,平时也可以多吃些小白菜、油菜、雪里蕻、豌豆、毛豆、土豆、橘子、蘑菇、紫菜、黑木耳等,因为这些食物均有一定的平稳血压的功效。

外公说,多吃钾除了能够降血压,还可防中风。曾经有调查结果显示,每天摄入钾较低者,中风的危险性会显著增加,若每天钾的摄入量在1500毫克以上,中风的发生概率就会下降很多。因为钾元素具有降血压之功,血压控制得当,中风的发生概率自然会下降。

双耳鼓气,远离耳鸣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