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员工管理制度

老员工管理制度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谈新薪酬制度下国有企业老员工的管理

【摘 要】 本文探讨老国有企业实行新的薪酬制度后,如何调动老职工的积极性: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新的薪酬管理制度对老员工情绪影响的重要性;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薪酬制度的“两面性”;充分认识激励手段在新薪酬管理制度下管理老员工的意义;要善于采取多种有效途径激励员工。

【关键词】 老国有企业;老员工;企业管理;激励措施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老字号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老员工的管理问题始终是企业管理者面对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新的薪酬制度下,尽管大家的薪酬普遍都在涨,但在以岗定薪、岗位工资与新员工平等对待的现实面前,许多老员工的情绪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波动,出现不安甚至沮丧、失落,工作积极性也有减弱。鉴于此,如何认识、管理和对待新薪酬制度下老字号国有企业老员工就成了一个主要课题。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社会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以绩效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主线的新的薪酬制度下,老员工出现情绪变化的现象是正常的,这是给企业管理者和持续健康发展发出的一个明确的信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老员工的管理要区别对待,正确认识老员工情绪变化现象的必然性。一方面,他们伴随企业历经十多年或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有一定的感情和依赖心理,如果一下子让他们与刚刚进入企业的新员工享受“平级平座”的薪酬待遇,会让他们的自尊心或面子接受不了,感到自己“年龄大了、没用了”,产生一种失落感,所以我们要客观公正对老员工进行评价和区别。如何才能客观公正评价和区别一个人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应把握两点:本分与不本分人、可塑与不可塑人。笔者以为,大部分老员工是本分的,他们和企业一路走来,除了具备一般人的道德底线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子女的成长,知廉耻、顾脸面的思想越来越强,这些人通过平常的为人处事和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判别出来;在区分可塑之人与不可塑人时,除了看他的工作态度和上进心外,最主要的是考察他的悟性和适应性,如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训、学习、奖惩、降级等措施,在本职岗位上工作态度、效率仍没有较大变化的,这种人就是不可塑之人。

在新的薪酬管理制度下,要消除老员工情绪变化的矛盾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和对待。

一、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新的薪酬管理制度对老员工情绪影响的重要性

薪酬问题关系员工切身利益,是企业发展的大问题,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企业中,工龄在十年以上的职工就算是老员工。老员工在企业员工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对企业的发展、稳定举足轻重。总书记在二O一一年“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这说明发展与稳定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没有孰轻孰重之分,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一切敌对势力千方百计破坏我国改革开放、安定团结的复杂形势下,稳定大局则尤为重要,稳定压倒一切。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考虑企业发展、出台重大政策、举措时,应把维护企业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去认识、去对待,积极预防、化解和消除“老员工情绪变化”等一切矛盾因素,努力营造“齐心协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薪酬制度的“两面性”

全文阅读

搞定老员工,推行新制度

经销商的未来发展有两个既定方向,一是对外经营品牌化,二是对内管理企业化。对内管理企业化尤为重要,这是因为一切经营性问题的根源都是管理问题,只有在做好,内部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上,才能开展有效的对外经营工作。

经销商的内部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其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就是各类规章制度的起草颁布与落实工作。经销商公司从没有规章制度,到出台各类管理制度,再到规章制度的更新换代,这是经销商老板做好管理工作时的必经过程。不过,规章制度的起草不复杂,颁布也容易,要实际推行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员工对新制度的接受度有限,执行起来不可能完全到位,尤其是老员工更会出现明显的排斥甚至抵触情绪。最要命的是,老员工的抵触有可能引发其他员工的观望态度,若是老员工出现抗拒执行的状况就会导致整个员工队伍的抵触情绪。而作为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章制度的存在则是必然的,对现行制度的更新换代也会持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若是员工对规章制度不能接受,再完善的制度建设也发挥不了作用。

从经销商老板角度看,新规章制度的出台是管理进步及走向正规化的表现。这些规章制度不仅是老板管理员工的工具,更是员工进行自我管理和工作事务管理的工具,作为员工理应以欢迎的态度来接受公司新颁布的管理制度。而对于老员工来说,放弃早已习惯的旧规章制度,重新接受新颁布的规章制度,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从自身利益出发,老员工往往认为新规章制度的出台意味着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标准,也意味着自己将要付出更多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从另一个角度看,规章制度的不断出台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否定老员工过去引以为荣的个人经验,这更是令老员工难以接受的事情。

因此,老员工抵触新规章制度的状况,核心原因是老板和员工双方对规章制度的价值认定不一样。再加上有些老板在规章制度的颁布问题上考虑欠妥,尚未设计完成便急于公布执行,然后再朝令夕改;或者是现行的规章制度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导致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处处为难等情况发生,都会使员工产生对新制度的厌烦情绪。要解决新规章制度的落实与老员工有可能出现的抵制执行,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从老员工的角度看待新规章制度

老板是老板,员工是员工,不同的职业定位导致两种人的思维模式有着很大差异。老板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看法来取代员工的感受,应当学会设身处地站在老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说,经销商老板可以找一些在其他公司上班的老朋友或老同事(自己手下的员工往往因为顾虑太多不敢说实话),了解他们从打工者的角度如何看待新规章制度的实施。从而保证有的放矢,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新制度。

讲明新制度的利益回报点和定期更新性

老板总认为新制度的出台会给员工带来更多的利益和方便,但是从老员工的角度出发,必然觉得自己要为适应新制度付出更多的代价。所以,在颁布新制度的同时应详细讲明其将给员工带来的利益回报点在什么地方,这样会更有利于老员工的接受。同时,新制度的设计和颁布应当尽可能地实现一定的规律性,需要明确规定定期进行现有制度的更新,以及全新制度的设计起草工作。一方面让员工在心理上有所调整,能够提前做好参与制度更新的准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员工对制度更新换代产生的负面想法,因为是定期更新,即便是对现有的规章进行修改,员工也会认为这是例行的优化提升性工作,而不会认为是老板反复无常的朝令夕改。

全文阅读

农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规范化探究

【摘要】随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深入开展,同时为了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衔接转换,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统一,迫切需要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问题研究,解决目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规范化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体系。

【关键词】新农保;档案管理;研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是继农村地区取消农业税、开展农业直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农村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遵循的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至此,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同步开始建立和开展起来。

一、新农保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意义

1.有利于维护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实施规范化的新农保档案管理,是保证全体参保农村居民利益的最好保障。农村居民参保新农保,需要提供个人相关证明资料并经审核通过才可参保,需要定期交纳参保费用并留存信息,参保资金合法使用计息并归入相应帐户,养老资金依法支付并核算收支状况,各环节管理均要制定规范化的程序和制度,才能维护参保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参保农民的档案信息是证明农民参保、付费并享有养老保险待遇的主要依据,是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的重点,因此,在档案管理全过程中要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使新农保档案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让参保农民放心,令参保农民信服,才能更好地保障全体农民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城乡养老保险的统一和公平

开展规范化的新农保档案管理,是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和保障。2014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我国三项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合并,首先需要的就是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完善,还需要详尽的档案信息资料、相似的档案管理方法、一致的档案管理模式以及相同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都有利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我国三项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步推进,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农民的重视,体现了在社会保障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

全文阅读

福利院管理工作总结材料

区社会福利院是敬养老合为一体的养老机构,现位于区龙山乡西辽海村,全院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固定资产420万元,床位120张。现已收养员109名,其中农村五保老人26人,城市三无老人17人,孤儿1人,自费养员65人,工作人员21人,田园10亩。

几年来我们区社会福利院在市区民政局的正确领导下,本着市民政局局长提出的民政工作要“想新的、凭真的、干实的”九字方针,按区民政局对养老工作提出的“办院要上等级、管理要上水平、服务要上质量、设施要上档次、创收要上效益”的要求,把院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岗位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职工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实行院务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规范化。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要想抓好规范化管理首先认识要高,规章制度要全,院内管理要严,岗位责任制落得要实,从根本上要彻底摆脱敬老院原有的“老人三个饱一个倒”的旧的运行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和社会老人、五保老人、城市孤寡老人的需要,要把以人为本贯穿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覆盖管理工作每个细节,院内的设施、居住环境完全适应老人的心理和生理变化,保证老人的正常生活。只有不断地加大管理力度才能使养老工作达到管理科学化、服务规范化、居住宾馆化、庭院花园化、设备现代化、康复疗养一体化。

一、领导重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年我们区民政局把改建福利院作为社会福利事业的一项重大改革,是落实“三个代表”体现民政工作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本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立足高标准,着眼社会化,体现人性化的原则,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抓基础设施建设,抓长远规划,把改扩建福利院纳入了区委、区政府为人民办好的十件大事之一。区委、区政府等五大领导班子亲临福利院进行视察,市、区民政局长、主管科长,龙山乡主管乡长,经常深入福利院,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在没有资金,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帮助我们院里争取资金,创造条件,新建高标准养员楼2100平方米,工程投资2205,900元,设备投资29万元,新建的养员楼分高中低档,以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需要,室内装修达到了标准化,家具现代化,地板,地热。每个养员室实现了三通:即通闭路,通电话,通呼叫铃。每个楼层实现了四有:有活动健身室,图书室,医务室,理疗按摩室。同时全院实现了自动给水,安装了电饮水机,保证24小时供应开水,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用水难,用开水更难的问题。

扩大了食堂、浴室及锅炉房的面积,新建的太阳能浴室将给老人,特别是瘫痪老人提供极大的方便,随时洗浴方便卫生、快捷。食堂全部实现了电气化,购置了蒸饭车、合面机、豆浆机、肉馅机、切菜机、烙饼机,冰箱、冰柜、消毒柜,灶台、食品操作台按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全部实现了白刚化,达到了最现代、最卫生、最清洁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主副食操作分开,生熟分开的原则,同时配备了主副食物品库,达到食品存放整齐,干净,卫生,分门别类。对老人的就餐环境进行了重点的装修,更换了餐桌、餐椅、餐具,餐厅宽敞明亮,冬暖夏凉,满足了老人就餐要求,给老人提供了良好的就餐环境。

二、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在工作安排和要求上我们紧紧围绕在养老服务,例如:人员安排上向生活护理岗位倾斜,减少办公室专职人员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证护理的质量,膳食服务上我们为老人提供需要口味适合的饭菜,作到品种多样,花样翻新,以满足不同层次老人的饮食要求,总之养老工作每一项管理行为都应是以老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讲求工作效率,明确岗位责任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是实现以老人为本管理的重要途径,工作效率取决于科学安排,责任界定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及技能,院里的工作管理是否到位,规范还体现在养员家属的满意率,家属和养员的满意率是最直接的评价。因此,管理工作既要讲实效,更应重视养员及家属对各项服务工作的综合评价,我们院定期组织听取家属意见,并填写征求意见表。

全文阅读

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员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模式下护理员管理体系的建立。方法采用护理部-护士长-护理班长-护理员共同参与的组织管理模式,从护理员聘用、培训、工作运行及监督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规范化护理员管理体系。结果经过一系列护理员管理体系建设,我院人员构成比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护理员职业素质及职业规范得到全面提升,护理工作中事故发生率明显减少,管理效率大大提高,护理员文化生活得到丰富。结论我院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成功建立了一套适应“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护理员管理体系,队伍建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医养结合;护理员;管理体系;规范化管理;常态化

目前,世界各国已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为老年人群,尤其是失能老人提供优质的照护服务,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1]。养老护理员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适应时展需要应运而生的新兴职业。与此同时,养老护理员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也日益成为养老机构医务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其养老护理员管理体系建设日趋完善[2]。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相对较晚,在护理员队伍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管理体系。我院自2009年成立以来,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一套适应失能、失智老年人群照护需求的护理员队伍建设管理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护理员管理体系的建立

1.1建立护理员聘用管理机制

为了建立一支适应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需求的合格的护理员队伍,本院对前来应聘护理员岗位的人员一律进行面试,并制定准入标准:①富有爱心和耐心;②具有一定观察和沟通能力;③年龄在58岁以下,性别不限;④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⑤体检合格,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无严重皮肤病。面试且体检合格者,须进行为期2个月的试用期学习,并取得《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合格后,与本院签订合同协议书,聘用期限为2年。

1.2建立护理员培训管理机制

本院向每位新入职的护理员发放员工手册,从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奖惩规定等方面组织护理员进行系统学习,使其明确工作导向,工作有章可循。手册内容包括:护理员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行为规范,职业技能规范,职业安全规范;护理员服务规范、环境规范、语言规范以及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规范等。我院实行边学边干和一对一的带教制度,由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护理员以传帮带的形式对新入职及业务能力欠缺的护理员进行日常照护工作指导。同时,我院规定每周二、三为护理员学习培训日,结合《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通过理论授课、举办讲座、观看示教片、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组织护理员轮流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技能培训。主要包括:老年常见病相关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和抢救原则,防跌倒、防坠床、防压疮全程监护,鼻饲、留置导尿护理,气管切开护理,约束带皮肤护理等;将规范洗手[3]、灭火器使用、噎食急救、Ι级压疮预防护理、床到轮椅之间安全转移、更换床单、老人穿脱衣裤等7项操作规程列为重点培训内容。此外,护理部针对日常工作薄弱环节及时点评,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工作。本院还定期组织护理员进行业务考试和比武活动,以夯实护理基础;积极开展对外业务交流,定期邀请相关专家来我院授课,同时选派优秀护理员赴新加坡、香港、济南养老机构参观学习,开阔眼界,与兄弟单位切磋业务,取长补短。

全文阅读

敬老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精选】

加强敬老院安全管理工作,杜绝一切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落实责任,确保安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敬老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敬老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范文(一)

为切实加强敬老院安全管理工作,杜绝一切安全责任事故发生,落实责任,确保安全,特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一.敬老院责任

1.敬老院应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院长是敬老院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应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制度,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对院民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在院民中培养和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的意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每半月进行一次安全工作大检查,及时排查院内设施设备、地质灾害、防洪度汛、危房等安全隐患,发现安全隐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及时整改。

2.敬老院应强化消防安全,杜绝火灾事故。要按规范要求配置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保证消防通道畅通,定期检查,确保完好。建立义务消防队伍,加强日常演练,确保能拉得出,用得上。

要对汽油、烟花爆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做到专室专人管理,严禁供养人员和工作人员私自拥有和带入宿舍。电器设施专人统一管理,严格按照用电规范和要求用电,院内不得存在线,严禁私拉乱接电线。房间物品及生活用品应整齐摆放,不得堆放其他杂物,严禁院民私自开火做饭,严禁供养人员吃倒床烟,防止失火、触电等事故发生。

3.敬老院要强化食堂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敬老院不得聘用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从事炊事工作,炊事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不符合要求者,应调出炊事工作岗位或解除聘用合同。

全文阅读

中心敬老院管理制度

为更好发挥中心敬老院管理人员和五保对象的潜力,规范提升中心敬老院管理工作,县民政局敬老院管理中心制定印发《县中心敬老院管理制度》,便于中心敬老院操作,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会议制度

每月召开一次院务委员会议,由院长主持,院务成员和管理服务人员参加,做好会议记录。主要听取供养人员对院务工作的批评和建议,分析院内生活、生产、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总结并研究布置工作。传达上级文件或会议精神,解决生产、生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检查评比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意见。研究财务开支、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事宜,公布财务收支情况,总结、布置工作

二、财务管理制度

1、实行民主理财,每月按规定式样公布一次收支情况。

2、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做到专款专用,严禁用公款(物)请客送礼。

3、院内一切收支均须使用管理中心印制票据(原始凭证作为附件),手续健全,账据相符。

4、除伙食费外,支出在300元以内的由院长批准;300元以上1000元以内报敬老院管理中心批准,1000元以上书面形式报县民政局批准。

全文阅读

市政办敬老院队伍建设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乡镇敬老院机构队伍建设,完善管理运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根据《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等有关政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乡镇敬老院机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乡镇敬老院是政府兴办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为五保供养对象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优质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乡镇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五保供养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五保集中供养率大幅度提高。但是,乡镇敬老院机构和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乡镇敬老院机构性质不明确、管理运转经费缺乏保障、管理服务人员力量薄弱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五保供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各级各有关部门对此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加强乡镇敬老院机构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克服困难,强化措施,尽快理顺乡镇敬老院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乡镇敬老院管理运行工作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努力实现乡镇敬老院规范化建设新突破,促进农村五保供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切实加强乡镇敬老院机构队伍建设

(一)依法为乡镇敬老院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根据《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乡镇敬老院作为政府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属于公益性非营利组织,要按照我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二)配备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按照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不低于1:10的比例配备。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由管理人员(主要指院长、会计)、服务人员组成。管理人员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编正式工作人员担任,从现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调剂。对乡镇敬老院院长的选聘,要综合考虑年龄结构、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个人总体素质,特别要考察对五保供养事业的热爱程度,新聘院长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院长人选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报市民政局审核同意。

(三)建立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选聘制度。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制定《乡镇敬老院工作人员选聘实施方案》,按照精简效能、按需设岗、公开公平的原则,招聘热爱社会福利事业、年富力强、有爱心的人员作为专职服务、医护、炊事、保卫等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要逐步向专业层次发展,重点招聘从专业技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加入乡镇敬老院服务管理队伍,提高乡镇敬老院服务管理的专业化、知识化、规范化水平。招聘的工作人员经过考试、考核和体检,符合条件的方可正式上岗。乡镇敬老院招聘的服务人员需年富力强,年龄不得超过50周岁。

全文阅读

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体制分析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并且在不断加速重度老龄化的进程[1]。长期以来国家对养老保险体制的建设和实施工作十分关心。随着社会发展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体制的实施也迫切希望和国有企业的养老保险步调一致。社会养老保险对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绩效工资量化到公路养护人员薪资

根据国家政策的规定对公路养护单位的工资结构进行调整,按照公路养护单位按劳分配的工资分配制度,对原有的岗位工资制度进行变动,对工资结构中的薪资工资和津贴补贴进行了结构调整,由于公路养护单位内部结构复杂,先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调整工作的进行先从基本的工资制度到随后的绩效考核都会慢慢到位。随着公路养护单位人员工资的提高,工作水平基本保持平稳,另外,进一步规范了津贴绩效工资的内容,公路养护人员的工资分配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按照公路养护单位的调整进一步健全了公路养护单位人员的工资分配额度,符合公路养护单位的特点要求,特色性的绩效考核得到了体现。公路养护单位的管理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优化了公路队伍建设,合理调节公路养护单位和社会保险保障部门的关系。国家在调节过程中力度要适当,逐渐形成公路养护人员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公路养护部门之所以实行绩效工资目的是为了整合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不断完善绩效工资,采取激励性的津贴补贴,优化公路养护单位工资机构,严格把控好绩效工资的整体水平和分配情况,达到有效地机制激励。对退休的公路养护人员要给予成果共享。有关的财务管理要廉洁透明。配套政策的完善很重要。对高层次的公路养护人员要采用激励的措施。政府补贴是主要的,补贴的方式分一次性的奖励补贴和灵活性补贴。灵活性补贴主要是针对工资的分配形式和方式,对公路养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实行最大程度上的报酬,对公路养护单位的领导采取激励措施,进行有效约束。公路养护单位的主管人员根据不同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工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不同的岗位类型以及一些其它方面的因素采取恰当的分配方式对有关人员进行分配。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调节和筹资机制

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工资增长情况和物价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公路养护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调整机制,最大限度的保障公路养护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满足社会保险保障机制的要求。公路养护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该按照国家的规定,及时缴纳相应的养老保险金额。养老保险的征收机也要履行自身的职责启动养老保险的征收工作。政府部门要调整好自身的财政机构,优化财政结构,在养老金的发放上要及时和到位,对职业年金制定过程中的费用也要划拨到位。将公路养护单位养老金的发动落实到位,推动养老金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三、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和监督

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体制关乎着公路养护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养老保险体制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工程,有国家强制力的保护。各社会保险保障机构做好自身的领导工作,对养老保险体制的实施进行精心策划,及时向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的最新动态和国家养老保险的调控政策,对公路养护人员进行正确引导,确保养老保险体制的顺利进行。各地方社会保险保障机构不按照国家决议提出的实施办法,备案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公路养护单位的管理实行社会化的管理,提高公路养护单位的管理水平,在全国公路养护单位中普遍发放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做好公路养护单位养老金的发放工作。加强社会上的一些基础社会保障平台,应以立法鼓励社会和个人参与养老资金的筹集,促进多元化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以实现养老资金保障的社会化[3]。为退休的公路养护人员提供有关跨级服务。各地政府根据地方公路养护单位中养老保险存在的实际需要和制度要求,加强对社会保险保障机构的建设,加强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人力资源设备保障部对职业年金资金实行统一的受理。京外的地方政府对所管辖的公路养护单位养老保险实行属地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切实做好养老金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其中包括做好对公路养护职工人员参保的登记工作,还包括公路养护单位员工养老保险的申请流程和离开公路养护单位后养老保险的关系转移工作。公路养护单位的员工在缴纳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还要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公路养护单位为员工缴纳一定比列的职业年金份额,工人自己缴纳一部分。当公路养护单位员工退休之后,每月还可以领到公路养护单位发放的职业年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量化工作过程中的透明信息,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对管理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集中管理,达到信息管理的规范化,高效化,提高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的质量。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实行有效的监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统一的省级管理,不具备管理条件的,可以先进行部分的基金调剂,各政府部门务必明确自身在管理过程中的职责。基本养老保险要建立独立的账户,纳入社会保障基金的门下,在养老金的征收和支付过程中实行两条路线,基本养老保险的专项资金实行专门的使用。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力度,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

四、结束语

全文阅读

“老板化”是企业成功的障碍

一家战略得当、管理制度完善、薪酬体系颇具竞争力的企业却屡屡深陷业绩不尽如人意,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的泥淖,其中的原因何在?

A企业是一家小型商业地产公司,其产品战略是以持有型物业稳定增长公司的资产规模,以销售型物业源源不断地提供现金流,产品定位于高端客户群。A公司整体战略定位较为准确,产品方向明确、专注,发展速度比较稳健。因此,从商业模式和产品战略来看,A企业具备良好的成长性。

从管理方面来看,A企业请外脑重新设计过公司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授权体系、薪酬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计划管理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整个管理体系比较完善。

剥茧抽丝,发现问题

即便如此,A企业在管理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员工离职率居高不下(超过40%)。二是工程运作经常不能按计划周期进行,即便强行抢工能仓促完成,工程质量也往往会有一些瑕疵。三是销售业绩不尽如人意,即使在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的2008年和2009年。

看似颇具增长潜力的A公司,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管理问题?

从A公司所处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来看,都是无可挑剔的。在当下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即便称不上蓝海,也不存在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因此,房地产企业存在的问题更多源自内部。那么,A公司的管理出了哪些问题?

A公司的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所有离职的员工没有抱怨过公司的制度,相反,很多员工却将公司的管理制度列为选择在这里就职的主要理由之一。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