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作者:辛朋涛工作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教师劳动创造性“实然”与“应然”间的关系并非总是趋近一致。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后现代场域下,教师劳动创造性的“实然”与“应然”间是一种贴近性均衡,内、外力的作用指向于人的充分发展。在不完全以人为本的专断条件下,教师劳动创造性的“实然”与“应然”间则多呈背离形态,教师所受内、外力的作用甚至有悖于职业诉求。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教师劳动创造性“实然与应然”的背离也有其力学原理:外部主要缘起于习得性无助,内部则受困于动力的式微。外部:习得无助外部习得无助是指教师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态,其最常见的表现是:教师没有意志力去战胜困境,且相当依赖他人的意见和帮助。如果无法从外部获助,教师就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进而放弃继续尝试的努力。教师在创造性工作中的习得无助主要体现为引导机制引领不够、教师互助开展艰难。一是引导机制。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教育督导员对辖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和评估。校长同样肩负指导和引领教师的重任。唯有成为教师的教师,“人们称之为塑造人的灵魂的艺术的东西,才会在你面前一点一点地展开新的境界”[3]465。然而,随着“外行”入主教育,学校校长由“外行”出任已不是个案,他们把学校当企业经营,热衷于制造表象效应,教育督导就愈发显示出“指导不足”的病症。督导者更多关注教师外在行为的约束,很少注意教师个人内在品质的修炼和培育,而教师只能在建构教学知识过程中扮演一个沉默的客体的角色,无法享有合法的知识创造空间和地位。不可否认,部分教育行政领导也曾是教师“出身”,但因教学与管理分属不同的社会艺术,教学能手未必是管理行家,这样,一线教师走上领导岗位后就不乏因循守旧的情形。在业务指导上,他们更多是从旧经验中寻找启示。另外,一些教师走上领导岗位后疏于钻研业务已是不争事实,这样,在教师开展创造性工作时,他们就无法因势利导,提出中肯意见,从而把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推向孤立无援的困境中。二是互助机制。同伴互助是教师赖以创造的支架之一。当代社会,教师群体的共同利益使人与人之间必须构成以积极的互动关系为经纬的社会支持网络,很少有人能不依赖同伴的支持而得以独自发展。美国学者肖恩(B.Showers)和乔伊斯(B.Joyce)开展的研究发现,让教师组成小型的同伴互助小组有助于教学实践的改善,教师可以与同事或同伴保持互相信任和依赖的关系,他们共同规划教学活动、互相提供反馈意见和分享经验,拥有“同伴互助者”的教师比那些独自工作的教师更容易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相对于管理层和学生提供的教师评价而言,来自同伴的评价更有助于教师改善自我教学行为。[5]但统计显示,为了维持专业优势,62.0%的教师表示不会轻易将自己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与他人共享。[6]身处“排名”“奖惩”等竞争氛围中,教师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难以完全脱离个人利益的考虑而真诚互助,因为互助意味着“优势”教师要牺牲部分物质或精神利益。由于教师并不从观念上认同这种安排,当互助合作时,优势教师就会表现出一定的排斥性。内部:动力式微内部动力式微是指教师遇到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所表现出的信心涣散、态度消极的心理倾向。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教师职业的伟大不断激励入职者探求未知的问题域,从而改造和完善自己的行为。但必须看到,在外部功利主义、习得无助的影响下,加之教师认识的局限性,教师的创造内驱力正面临严峻的考验。一些教师不再追求对教育精深的分析、研究,而是随波逐流,墨守成规。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专业自信不足。不少教师虽然教了多年书,但每当上公开课时,就显得语无伦次,不知所措;对于课堂偶发事件,要么无限放大,要么置之度外;对于因材施教,更是苦无良策。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很多,但缺乏专业自信是主要原因之一。在2008年河南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培训者试图以魏书生、刘永宽等特级教师作为参训学员的榜样,但近100位参训学员中约97%的人认为“魏书生等名师高不可攀”。魏书生、刘永宽仅为高中文化,而参训教师60%以上已获大专及以上学历,这怎会高不可攀?没有来由的自信是一种自负;没有来由的不自信则是一种自卑。2009年初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恢复与再投资法案》(AmericanRecoveryandReinvestmentActof2009),要求各州通过激励资金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强化教师的专业自信。[5]这些旨在提升教师专业自信的努力,在本土化视域下,也可为我国同类改革提供有益借鉴。二是事业忠诚不强。论及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很多人认为这是套话、空话。一些教师想要的是:通过一、二次的培训,从专家那里拿来“短”“平”“快”的技巧,而不想精心劳作,更不想保持永恒的忠诚与责任。例如,被告知“让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是注意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积累训练”,教师会感叹:“这是多么麻烦呀!”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凡在教师职业中有所建树的人,无不以教育为己任。许多人“看空”的忠诚与责任,在名师身上无不具体而实在。魏书生是一个离开教书就无法生活的人,即使升任教委主任,他依然承担一个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固然教学有法,但“法”外仍须教师的不懈努力。对于名师来说,忠诚与责任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他们行动的准则与指南。能否履行教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换言之,欲成名师,赋予教师工作以创造性和价值,必须落实工作的责任感与事业心。
在外部“习得无助”和内部“张力式微”的合力下,教师会发生“伤身”性形变,而且易引发职业倦怠和前进的“抑制”。为此,无论是从保护教师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出发,都必须对教师劳动创造性“实然与应然”的背离作出调适,这需要领导示范、教师自觉、同伴合作三方面的努力。领导示范领导示范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信心示范。“教育领导的秘密之一,就在于激发起教师探索的兴趣和分析本身工作的兴趣。”[3]465领导要敢为教师之先,给教师以信心示范。领导的信心示范主要包括对行为难度的外在认知、情绪和意识三个方面所起到的表率作用。第二,行为示范。没有榜样,教师便难以知晓“如何创造”。领导的行为示范通常要经过“发现问题”“探讨原因”“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四个环节。领导的行为示范即是无声的命令,它自始至终发挥着引领教师前进方向的职能。第三,近身指导。领导需向参与的教师提供反馈,告知其行为表现程度,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应该坚持,这些都应作出说明。第四,应用规划。领导要设立改进目标,明确可应用关键行为在实践应用中的作用,并让参与者做好面对可能阻止他们应用关键行为的环境因素的准备。作为规划的一部分,参与者之间还要定期沟通,讨论应用关键行为的经验与教训。教师自觉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3]507教师要自觉将研究思考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一要自觉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问题。我们不断地从理论上强调因材施教的价值,倡导教育实践者践行这一原则,也形成了因材施教的诸多经验和有效形式(如小组教学),但在实践中如何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些策略,则没有明确的规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细加揣摩,结合实际加以创造。二要自觉研究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运用限域,要富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实现教学方法的整合,既不能一讲到底,也不能甩手不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用教法要根据实际统一酌虑。三要自觉提升教学机智的运用技巧。恰当运用教育机智,离不开情绪自控力、敏锐判断力和随机应变力三种核心能力的培养。当学生言行不能吻合教师的思维模式时,教师需用智慧去分辨,用知识和经验去化解,用“情绪自控力、敏锐的判断力、随机应变力”去应对。唯有如此,才能因势利导,化“意外”为契机,推动教学稳步前进。四要自觉建构立体化知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非理。现代课堂仅靠浮浅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这意味着,教师的知识储存应立体化,不但要掌握学科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还要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只有在多种知识经验间建立了丰富联系,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广泛迁移。同伴合作同伴合作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模式具有独特的意义。同伴合作中,教师不仅从自身的反思性实践中得到学习,而且教师在相互尊重各自观点的同时取长补短。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其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交流,包括信息交换、经验共享、教研讨论。信息交流指通过信息会、读书汇报会交流自己获得的重要信息;经验共享主要指举行经验总结会,互通教学得失;教研讨论一般是教师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看法。二是协作。协作是指教师共同完成某项研究任务,在协作中,既有共同目的,又有各自的研究责任。集体备课、听课和评价是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反思的最主要实践,是学校促进教学的有效内部组织形式。三是帮助。帮助是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言传身教,帮助教学能力急需提升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和环境的要求。教师合作对象由教师自选或由学校安排,既可以是同学科的教师,也可以跨年级、跨学科组合,其层次可以涉及新教师、老教师,也可把校外的专家作为同伴进行合作。教师的劳动具有无限的创造性,这不但是教师灵活、独特地行使职业权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职业被他人赞誉而引以为荣的重要所在。教师永远是在创造中成长和发展的,因为创造是伴随人始终的不可缺少的品性。
作者:谢延龙 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对教师流动问题高度关注,199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九五”期间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积极进行教师定期交流。打破在教师使用方面的单位所有制和地区所有制,促进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和地区之间的交流。要建立教师流动的有效机制,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从城市到农村,从强校到薄弱学校任教。通过实行教师定期交流,促进教育系统内部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缓解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这意味着教师流动机制的建立在我国迈出实质性步伐的时机已经成熟。不合理的教师流动是困扰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难题,良性的教师流动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背景下,教师流动机制如何建立,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城乡教师流动的实践困境及其解析
当前城乡教师流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教师向农村流动,二是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对于城乡教师的这两种流动方式,笔者对宁夏不同地区的部分城乡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与这些学校的教师、管理者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和座谈,发现在实践操作和现实效果上,这两种流动方式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一)城市教师向农村流动的困境城市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是以特殊政策为主导进行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短期性的,如轮岗、支教、挂职等短期的政策性措施。二是较长期的,以特岗教师为代表。这两种城市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师资失衡的矛盾,部分地促进了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但就整体而言,其在实施过程中效果有限,且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短期性流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从教师方面看,被流动到农村的教师很多都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而被迫流动,从调查结果看,这些流动到农村的教师,大多并非出自内心的需要去帮助农村学校,而是因为教育行政部门把到农村学校进行一定时期的任教与教师个人职称评定挂钩,迫使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其结果是这部分教师把到农村任教看作是敷衍应付的差事。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流动到农村的教师无归属感和幸福感,无法真正融入到农村学校中去,认为自己是编外人员,是“客人”,只管上课,对学校的其它事情不敢也不愿发表见解。调查还发现,流动到农村的城市教师面临着家庭生活的极大困难,城市教师交流到交通不便的农村,很难照顾家人和孩子,无法安心在农村执教。其次,从派出学校来看,有相当部分城市学校因为害怕自己学校教学质量会受影响,在选派教师方面重形式轻质量,只做表面文章。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城市学校总是想方设法把真正优秀的教师留下,而将教学水平一般或闲置人员交流到农村学校,甚至有的学校用按人头排序的办法来确定要流动的教师。调查结果还显示,对于流动到农村去的教师,派出学校在流动期间一般是不管不问,认为既然该教师不在岗,就无法也无需对其进行考核。第三,从农村接受学校来看,对从城市流动来的教师很难管理。调查表明,农村学校认为这些城市来的教师是来帮扶的,自然是优秀的,而且又是短期在农村执教,不能和本校教师一样进行管理,而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调查还发现,交流到农村的城市教师的衣食住行,已经成为农村学校的一项负担,并且派到农村的教师都是短期执教,教师更换频繁,使学生难以适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特岗教师是一种较为长期性的向农村学校进行教师流动的措施。特岗教师政策的实施给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师资短缺和师资质量问题。虽然在数量上,特岗教师暂时缓解了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但特岗教师的质量却令人堪忧。在调查的157名特岗教师中,非师范毕业生竟有87名之多,占总人数的55%,本科学历的仅有37名,占总人数的23%,非师范生充斥,学历层次整体不高,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更令人揪心的是,特岗教师队伍极其不稳定,在调查的157名特岗教师中,有143名表达了在任期内有离职的可能性。而且,农村的特岗教师在满三年服务期后,绝大部分都想方设法调离农村,在访谈中,一位农村校长不无感慨地说道:我们学校就是特岗教师培训基地,辛辛苦苦培养三年,结果都调到城市学校成了那里的骨干,去年到期的14名特岗教师,只有一人留了下来。(二)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的困境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大致有两种,一是政策性的流动,二是市场性的流动。政策性的流动是教育行政部门以政策的形式从农村选拔优秀教师到城市任教,选调政策是一种常见的选拔方式。对宁夏不同地区15位农村学校校长的访谈中发现,教育行政部门定期选调农村教师到城市是目前农村优秀教师流失的主要途径。一位校长谈到,学校经过多年培养,打造出了物理、英语两个较强的学科,不料去年县里把这两个学科最优秀的教师全部选调走,不但造成这两个学科教师的突然短缺,而且使这两个学科出现了巨大滑坡,至今难以弥补,数年的辛劳毁于一旦。有校长指出,县里为了集中办一两所优质学校,三年内将本校业务强、潜力大的老师几乎全部选调走,使本来就缺乏优秀教师的农村学校更是“雪上加霜”。政策性地从农村选调优秀教师进城,虽然能为部分优秀教师进城发展提供了机会,但却人为地加大了城乡教育差距,加重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一位农村校长不无感慨地说,培养一位农村优秀教师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但却被选调到城市中去,这极大地伤害了农村学校和农村孩子的感情。随着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市场化机制在教师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市场性流动也成为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市场性流动以趋利为根本原则,由于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较差,市场性驱动的城乡教师流动只能是农村教师向城市进行单项流动,流动到城市的大多是学历高、工作能力强的农村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一位校长在访谈中谈到,我们现在不敢让学校的优秀教师参加县市的公开课,因为一些城市学校的校长经常在公开课上发现优秀的教师后,直接把这些老师带走。市场性流动还带来了教师的隐性流动需求,即受利益的诱惑,随时可能找机会流向城市的教师,据对15所农村学校的调查显示,这些学校最低有56%、最高有87%、平均为74%的教师有流动到城市的倾向。市场性流动直接威胁到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造成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滑坡,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流动目标定位
现实操作中的困境并不在于操作本身,而是有着更加深层的教师合理流动机制问题,困境的突破也不是某些权宜之计的对策措施所能从根本上奏效,需要的是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制度化的长效解决机制,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的提出为教师流动走出困境带来了契机。目标是使命、依据和指南,明确目标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流动合理机制建构的前提,也是实现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属。“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是实现城乡教育公平”,[1]教育公平也就成为教师流动的首要目标。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等,由于城乡师资的差距归根结底是师资质量上的差距,而师资质量表现的是一种结果差距,因此城乡教师流动所追求的公平就是一种结果公平。由此,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流动目标首要的就是师资质量公平。但是,师资质量公平并不意味着将城乡教师质量绝对等同化,达致城乡师资绝对公平。因为师资质量公平还要以效率为前提,受到效率的限制,故城乡师资质量公平只能是一种差异性公平,是效率基础上的公平。效率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成为教师流动的另一目标。由此,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流动目标可定位为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流动目标之下,还要处理好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个体价值是指在城乡教师流动中要充分尊重教师个体的流动选择,为教师个体追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需要提供条件和机会。社会价值是指城乡教师流动必须以满足整个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和对整个城乡教育进步的促进。社会价值是以城乡教育整体发展的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它要求教师流动要服从城乡教育的整体发展与进步的需要。个体价值具有个人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教师个体流动主要以能否满足个人切身需要和体现自己生存意义作为选择。在城乡教育条件仍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教师流动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矛盾,个体价值必然会导致农村优秀教师选择向城市流动,社会价值又要求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尽管从长远看,社会价值的实现有助于个体价值的最终实现,但从局部和暂时来看,教师流动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就会出现不协调甚至相悖的现象。因此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流动机制的建立就需要协调、兼顾和融通教师流动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以社会价值主导,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又要积极找寻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结合点,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师个体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流动机制选择
就目前现实状况来看,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流动的核心问题是农村教师质量问题,是如何向农村流动优质教师问题。因此,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流动机制本质上是一种以农村为导向的教师流动机制,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农村教师流入机制、农村教师稳定机制和农村教师培训机制。(一)农村教师流入机制总体而言,农村教师流入机制的建构要遵循以长期流入为主导,以短期流入为补充的原则。因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的流入问题,就必须具有长效的长期流入机制,而鉴于目前农村优秀教师普遍短缺的现实,短期的城市优秀教师流动到农村任教又确实能给农村学校带来巨大帮助。农村教师流入长效机制设计的出发点是,大量具有较高素质的新教师长期流入农村。这就需要从农村师资的培养上入手,以常态化的倾向于农村的教师政策设计为根本,由此出发,需要在国家层面出台专门针对农村的农村师范生政策,招收那些对农村教育有感情的、真正热爱农村教育的人接受师范教育,大学毕业后到农村去教书。在调研中发现,农村校长普遍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现在很多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大学生不理解农村、对农村教育没有感情,甚至有抵触情绪,以在农村教书为耻,天天想着怎样才能调离农村。农村校长们都非常渴望懂农村、爱农村、真正愿意在农村扎根的师范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因此,实施农村师范生政策,才是解决农村教育师资短缺的治本之策。另外,就特岗教师政策而言,是目前教师流入农村学校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的农村教师流入政策未实施之前,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特岗教师政策,其核心就是围绕着如何让特岗教师转岗后仍然能够安心在农村工作进行政策完善。对于短期的城市优秀教师流入农村任教问题,要改变“一些地方制定的教师流动政策多属于鼓励性政策,号召和鼓励教师流动到偏僻地区”的状况,[2]而以更加完善、严格和系统的制度进行规范。(二)农村教师稳定机制鉴于目前农村的基本生活条件与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要求教师树立为农村教育服务的崇高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至关重要,“但如果期望这样的教师大量涌现,以至此种局面成为常态,却难免过于理想化”。[3]为了使流入农村的教师能够留在农村,有必要建立农村流入教师的稳定机制。农村教师的稳定机制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发展性机制,二是消极的抑制性机制。发展性机制起到的是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为农村教师创造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氛围的机制,其主要包括物质条件、政治待遇、精神激励等内容,提供这些条件的主体主要包括人事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所在学校等,这一机制要紧紧围绕农村教师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展开,切实解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各个阶段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比如农村教师的编制问题,职称晋升问题、薪酬福利问题等。抑制性机制起到的是消极的约束作用,抑制机制并不仅仅是一些限制性的政策,而是对农村教师随意、无序流动的一种规范,是在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农村教师流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制度化的规约。抑制机制针对的对象,一是教师,对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给予限制,避免出现教师个体在自身利益驱动下进行无序流动,但这并不意味着禁止,必须要给农村教师适当的流向城市的空间;二是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抑制机制避免教育行政部门从农村任意进行教师的“选调”。就稳定机制的两个方面而言,发展性机制是主导,抑制性机制是补充。(三)农村教师培训机制在对农村校长的访谈中,普遍谈到农村教师年轻化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特岗教师大量涌入农村学校造成。而对这些年轻教师,农村校长们一致认为,培训是面临的最大问题。而已有的培训模式,目标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完全是“城市化”培训模式的复制,无法适应农村教师的需求。针对目前农村教师的特点,对农村教师培训要遵循三个基本的原则,一是要针对年轻教师的特点,二是要针对农村的特点,三是要有专门的农村教师培训规划。以此为基础,农村教师培训机制的建构要围绕以下方面进行:培训目标上,要以教师农村教育教学素质的发展为目标,农村学校和农村学生有其自己的特点,流入到农村的教师很多都是在城市中成长起来的,缺乏对农村教育的理解,这就要求以农村教育教学素质为培训目标,才能真正使他们切实成为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教育者。培训管理上,要以农村教师的需求为根本,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要积极听取农村教师的意见,以师为本,充分尊重农村教师的主体作用。培训课程资源上,要贴近农村教育现实。培训课程的设计要基于农村教师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内容应以农村教师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认识问题、实践问题、自我提高问题等为基础进行设计。培训师资的选择上,关键的是必须要有真正懂农村教育、真正在农村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参与。培训教学上,方式要多样化,要真正实现面向农村教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针对农村教师特点可采用集中面授,专题性应急培训,送培下乡,服务到校,实践实习、观摩讨论等教学方式。培训评价上,要进行长期性的跟踪评价,评价与培训相结合,评价中发现问题,就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补救措施。
作者:伏干 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在当代,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主题是构建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制框架。[8]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谈到:“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教育发展需要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努力造就一支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储皖中认为,人的主体性就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根本特性,具有这种特性的人不仅能自由自觉地支配、占有外界事物,而且也能自由自觉地把握自身,成为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主人。[9]教师教育发展只有遵循教育主体中人的主体性发挥,灵活自觉地利用资源,富于创造,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综上所述,从最初的洋务大学堂到当代社会的多层次多局面的教师教育培养体制;从单一教学到复合结构的培养内容;从封闭到开放,每一时代变迁都体现出了教师教育主体的独特性。教师教育应努力为教育实践活动培养优质的教育工作者,以适应新时代给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与任务,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教师专业化的提出与推进,带来了教师教育的转型和变革,一方面取得了一些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从教师教育的主体角度反思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受教育者生源质量下降原来各地师范教育大多是提前招生,许多优秀的中学毕业生被吸纳为教师教育的对象,但近10多年来,对师范生的相对优惠政策取消,削弱了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的积极性。加之近年来,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给人的负面印象大于积极的一面,导致了社会上存在对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完全与传统上教师是受人尊重与爱戴的职业形象相悖。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感降低,影响了学生和家长对教师教育的选择。在一项对未来职业进行选择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想成为教师的青少年儿童很少,而且家长愿意送孩子上师范院校的人数也非常少。虽然根据调查认为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的多达93%,而认为好教师不常有的人却占大多数。[10]这一现象正反映了当前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受教育者自身质量的重要性,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二)教育者主体积极性不高近年来,教师教育与一般性大学教育在教育模式上相混合。教师教育不再是师范类院校的特产,其他综合性大学或高校都可以培养师资,另一方面师范类院校又不再出产单一的中小学师资力量,而是求全求大,在专业设置和教学重心上都有所偏移。吴遵民在《我国30年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中指出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存在师范特色的弱化与泛化。[5]一些重点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的发展的转型期为了追求综合化,舍弃自身教师培养优势的趋势,一味盲目地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这又丧失了其基本的独立性。可见师范院校正在逐渐摒弃“师范特色”搞综合化,不仅使师范教育的特色渐渐泛化与弱化,而且在非师范教育方面也会遭到不断的挑战与挤压。这必然使得教师专业化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却反而下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重建教师教育制度正在成为现实的必然。顾明远在谈及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未能取得预期发展设想时提出以下原因:我国的教师职业还没有成为一种让社会尊重而羡慕的职业;教师的劳动工资制度受到限制;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学校都想把自己办大办高。政策上有值得商榷之处,特别表现在中等师范学校的消亡上,直接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师资水平。[11]另外从某种程度上看,在政策导向上的教师教育现状确实是打破了原先封闭僵化的教师培养模式,有利于教师教育逐渐转向多元与开放的形态。但因为学校氛围的不同和教师教育主体性资源的相对缺乏,其拥有的学科优势一时还不能体现,实际效果也不容乐观,有学者甚至认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着虚化的危险。[12](三)教育模式决策的僵化教师教育模式可以理解为教师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和运行方式,包括:从事教师教育的教育者和培训主体;受教育者和培训主体;管理主体之间为教育与培训教师而构建的教师教育理念、目标、政策;教育中介物等之间形成的复杂的交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称之为教师教育模式四要素。[13]在社会快速转型期,经济在发展,教育日益深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任务的教师教育也在总结经验,探索符合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教育模式,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在教师教育模式中,国际上常用的是“定向教师教育”和“非定向教师教育”,也即封闭与开放式教师教育。这两种模式之间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构成教师教育模式的四个要素本身的内容或客体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13]通过教师教育100多年的发史来考察,教师教育模式的变迁历程更多地体现出了以下几点不足:第一,行政色彩主导过浓[14],国家对参与教师教育培养的机构和准入标准都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第二,重心仍是新教师的培养教育,忽视教师的在职教育和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脱节,是一种静态的师范教育体系。[15]第三,教育主体的教育活动空间受限。教师教育的主体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更多地还是依赖于学校的课堂,在这里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所谓的技能课通常也是在教室里完成,即使给你模拟的中小学环境,也不能与真正的教学场景相匹配,因此,习得的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不能适用,或是不能灵活掌握。第四,学制与学历模式的提升不足。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提升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将达到10%。[16]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配置离规划还有很大的距离,如何培养这部分高学历的教师需要在教师教育培养的模式上进行调整,实行职前职后有机协调。只有克服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教育中教育主体性的创造、能动和自主的功能。我国教师教育必然围绕教育主体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教育主体性的核心建构
2007年国际教师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与会者从六种视角论及中日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其特征:从终身学习看教师教育;从学生就业看教师教育;从心理辅导看教师教育;从教师培训看教师教育;从信息技术看教师教育;从课程比较看教师教育;致力于新型教师养成。[17]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教育是事关民族发展的伟大事业,这种发展必须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必须是围绕教育主体性的一种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教师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在培养教育者的过程中要回答好“教育为谁发展,教育靠谁发展?”围绕教育的主体性,以人为本来探求教师教育的新的发展趋势,这是新一轮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具体体现在:(一)以生为本以生为本首先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走向“学生本位”的教育实践;其次还体现在教育目标设置上,应当以师范性为目标,走向“能力本位”的教育。在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中教育主体的教育活动空间过分受限,学生只在课堂或教室里接受知识,这种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全部课以教室为操作间,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也没有考虑到学生也是教育的主体之一,只有使受教育者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教师教育应当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师资,但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能力提高的过程是通过实践不断的积累的过程。教师教育应用发展的观点针对学生的知识需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目前,有学者提出“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教师教育模式,所谓的“顶岗实习”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责任感,提前置换为教师的角色,让学生提前进入教师的状态,全面体验一个教师在现实中应从事的所有工作,完成被顶替教师所有的教育教学任务。这种实习机制的实施,就是以学生为本的体现,使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16](二)以师为本在北大百年校庆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提倡的;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从教育的角度提倡的。学校的各项工作是要教师具体去做的,只有落实了“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师为本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尊重教师身份,提高教师的地位。教师职业是具有奉献精神的职业,教师的地位每年都在提高,但是真正使教师地位提高,不仅体现在经济地位,更体现在学校管理体制下,教师的政治地位与民利的提高。第二,了解劳动性质,制定激励机制。教师的劳动具有主体示范性、群体协作性、独特创造性、长期连续性。教师劳动不仅在课堂上体现,更体现在课堂前的准备、课堂后的反思。对教师的激励要充分体现教师劳动的内隐性。第三,强调师德建设,培养优质师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几乎是学校的普遍校训,教师的品德力量的影响,胜过了知识灌输对学生的作用。重视师德建设,可以培养出色的教师,更能影响出色的学生。第四,鼓励教师主体性发展,建立新型的教师观。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强势文化由于社会文化的异质情境的冲击而被弱化,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被赋予,而是在情境互动中需要被认同和理解的一个引领者。[18]应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效果进行反思,确立研究课题,并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培养探究世界的能力。同时,做专家型教师,积极主动地发展自我,增强教师自发的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19](三)以教师教育的科学发展为本教师教育承担着为未来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培养教育者的重任,这关系到未来教育事业发展和民族兴旺。应围绕教师教育的主体以科学发展观思想制定政策,并不断完善教师教育的体制,构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如教师教育学科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教师教育财政制度、教师教育招生制度、教师教育课程制度、教师人事制度、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等,不断完善教师教育的制度建设。[20]有了制度体系的支撑,还要坚持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设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师资培养的质量,现阶段课程体系还有许多不太完善的方面,如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对特色课程(或专业化课程)重视不够,学科教学知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职前教育课程与职后培训课程设置不能一体化、教育实践课程不足等。[21]针对这些不足,应当进行教育市场需求的调研。21世纪以来,中小学教育面对受教育主体是在信息异常丰富、经济较快发展、家庭教育优化等与以往时代相比具有独特性的新一代。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收获教育效果,因此,在制定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时,除了克服现存的不足,还应充分考虑新教师应具备面向未来的素质。另一方面,教师教育面临的受教育者的主体是90后,这一代年轻人本身就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点,因此,围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进行课程设置也是应时之须。传统的教育模式虽几经变革,但仍需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审视。针对存在的不足如行政化色彩过浓、学制设置存在问题、静态培养、教育活动空间受限等,实行开放化、大学化、一体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既要体现师范性的专长也要进行学术性的培养。[22]要整合资源,吸取国内外教师教育经验、开放教育模式,完善体制发展,突显教师教育的主体性发展,为我国未来中小学教育事业培养有思想、有能力、有发展的专业化、学术化的复合型师资。教师教育发展必然和教育的主体性紧密相联,教育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时代精神通过教育的主体而实现。
1根据对象的不同
安排不同的体育项目在小学体育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体育老师会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比如,集体跑步,集体跳远等。老师组织这些活动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但是与此同时却也忽视了学生的想法。小学生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体育项目,很难在体育课中快乐学习。举个例子,小学的体育课经常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上课的,一个班级里面有男生也有女生,男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和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不一样的。如果小学体育老师将他们放在一起共同进行一项体育运动,难免会有一些人是不情愿的,不开心的。这就要求老师根据学生性别的不同将他们进行分类。比如说,男孩子可以进行一些打篮球,踢足球的活动,女生则可以进行踢毽子,跳皮筋等。根据学生的性别将学生分开,这样有利于根据学生不同的喜好让他们尽量去做自己喜欢的运动,从而在体育课中找到快乐。再比如,很多体育老师会喜欢组织男生进行打篮球或者是踢足球,似乎篮球就被贴上标签一定是男孩子喜欢的体育运动,而跳绳踢毽子只能是女生喜欢的项目,在实际教学中,难免会有一些特殊的学生,他们跟大多数人的喜好是不一样的,作为小学体育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类运动的同时,千万不可以实行“标签主义”,这样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所以说,快乐的体育运动一定要是适合学生的,学生喜欢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其中感受到快乐。
2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
很多小学体育老师可能认为,体育课就是要运动。其实不是这样“,快乐体育”的推广就是告诉广大小学体育老师,生动的教学语言也是小学体育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学生训练时,体育老师给予分享和鼓励,在学生遇到挫折时,老师给予安慰和支持,当学生感到无助时,老师给予帮助,当学生厌学时,用生动的语言魅力吸引他们的兴趣••••••这些都是小学体育课中语言的魅力。举个例子,当学生之间发生冲突,老师进行劝解时,可以说:古人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男子汉大丈夫要有气度。同学们一起看看,今天谁要是再打架,那就是小气鬼。这么一说,两名生气的学生都不想当小气鬼,就能够破涕为笑。再比如,某位学生跑步很有天赋,总是跑得很快。老师可以说,某某同学真是“身轻如燕”,跑步快得都快要飞起来了,老师都赶不上你啦。这位被夸奖的学生受到鼓励和赞扬会觉得备受鼓舞,从而更加投入练习。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就告诉我们,作为小学体育老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用生动活泼积极向上赞扬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无论出于哪一种情绪下,都能够在课堂中感受到快乐。
3利用运动器材和场地吸引学生
适当的体育器材能够激发学生一定的好奇心。在很多小学体育课中,很多老师仅仅只会组织学生进行跑步以及跳远之类的常见的运动项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体育老师可以适当地利用一些新颖的体育器材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比如说,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老师可以带来一根长绳,让两名学生负责摇绳,其他学生从左往右一次跳,到谁那里跳掉了,就要受到惩罚。再者,老师可以适当变换学习的环境,比如说扔铅球时候需要沙场等。这些体育课程地点和器材上的微小变化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投入到教学中去,让小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中去,并且在课堂中找到快乐。
4结语
“快乐体育”更注重对小学生思想上的要求,相比于运动技巧上的训练,这一教学要求更具有主观性。这也就要求小学体育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让小学体育课程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又能够让学生在其中快乐学习。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达到“快乐体育”这一教学目标,这有待于全体小学师生的共同努力。
一、设置老年教育专业的现实条件已经具备
根据我国老年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师范院校开设老年教育专业具有可行性。从师范院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出发,依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可在老年教育专业开设有关老年人的管理、医疗、娱乐、体育、心理及法律等方面课程,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优化这一课程结构。开设的课程因为面向实际,具有可行性。掌握了老年养护和老年教育这些实用技能的学生,老年机构包括民政部门和其他涉老的政府机关都可以成为他们的分配去向。有了人才支撑,提升我国老年机构的养老质量、管理质量、教育质量和科研质量就有了可靠的保障。由于老年产业的庞大,能够支撑产业体系的人才队伍需求也必然庞大,数以亿计的老年人对专业人员的需求,保守估计也会产生多达千万的就业岗位。所以找准市场方向,建立老年教育专业,一定是有市场前景的专业、确保学生学有所用的专业,一定是政府鼓励和支持的专业,一定是能让学生找到体面工作的专业,一定是家长认可的专业,它既有市场的前景,又有政府的支持,还有家长的认可,这么好的专业如果不能尽早开发,有关部门就值得反思了。笔者认为,师范院校设置老年教育专业,条件具备,正逢其时。
二、老年教育专业设置滞后的原因
老年产业的发展红红火火,多样化的老年机构越办越多,设置老年教育专业的客观条件也趋向成熟,但高校中老年教育专业的设置却相对滞后,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育主管部门并未针对市场的变化情况,对中国老年产业的发展,提前做出战略预判。
给老年机构培养人才,应在未进入老龄社会之前做准备,遗憾的是,在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产业发展越来越快,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的时候,当大家有目共睹,养老越来越成为问题的时候,主管单位把心思过多地用在了撤销、合并、升级、改造和建立世界一流大学上,管的事情确实不少,但着实忽视了老年产业发展急需人才这个现实问题。现在,虽然提出了老年产业的概念,认识到由于老年人人口激增,发展老年产业的重要,也切切实实采取了一些推动老年产业发展的措施,但谁为老年产业培养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仍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
2.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较为保守,宁愿面向过去、面向国外,也不愿面向现实;
宁愿使用“长了胡子”的老旧专业,因循守旧,也不愿探索新知,建设新专业。一句话,宁愿省心,不愿费力。关起门来办教育,这也是直至今日尚未出现老年教育专业的一个客观原因。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因人设课,或者听从指令设课,或者根据计划设置专业,这些都无可厚非,但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依然走老路,步后尘,落窠臼。对市场供求反应迟钝,甚至麻木,不能不说是缺少了学术研究的敏感性。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尽管老年人是夕阳红,但涉老产业一定是朝阳产业,一切为老年人服务的机构,包括老年教育这一块儿从现在算起至少40年都将充满生机和活力。面对如此现实,高校应予重视。
本文作者:张博伟1,2吕立杰1作者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2吉林大学
指导教师的选拔与培训
(一)指导教师选拔
如何选拔指导教师,古德里奇、费曼南瑟、克拉克等都提出了相应的标准[9],总结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方面,指导教师必须掌握卓越的课堂教学技能,拥有充足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科知识,能够成为实习生效仿的榜样。2.指导过程与方法方面,指导教师应该和实习生在教学年级或学科领域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实习生专业知识掌握的水平和需要哪些方面的援助;指导教师要有良好的交流技能,擅长同实习生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当指导教师和实习生就某些问题交换意见时,不用担心这些问题的探究会影响他们的关系。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指导教师必须自愿参加实习生的指导工作,愿意同实习生分享教学经验,对实习生的工作和生活感兴趣。此外,奥德斯基等研究者还指出,要尽量避免选择学校的领导承担指导实习生的工作,因为学校领导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实习生,同时,由于领导的特殊身份,实习生会感到拘束,从而影响实践活动的开展[10]。我国教师教育资源紧张,中小学实习学校课业压力大,教学工作繁忙,目前基本没有正式的实习指导教师选拔标准,大学指导教师通常由大学从事课程教育专业的教师甚至是研究生来承担,中小学指导教师也通常是由中小学校长随机指定某些教师担任,通常假定所有拥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都具备指导教师的资格[11],但是,好教师不一定是好的指导教师,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胜任指导教师的工作。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些指导教师并不情愿承担这份工作,他们担心实习生打乱已经建立起来的明确的、潜在的课堂规则[12];因为学生的升学压力,一些指导教师不愿意让实习生承担教学工作,担心实习生的教学会影响学生成绩;指导教师不善于同实习生交往,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实习生解决遇到的难题;指导教师工作繁忙、负担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对实习生的指导工作。上述因素都影响实习生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教育实习初期,要对指导教师进行选拔,挑选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人格素质的教师承担指导教师工作。
(二)指导教师的培训
指导教师岗位培训除了能够促进实习生有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以外,还有助于指导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技能训练能力,恢复教师工作的活力。恰当的指导教师岗位培训课程能帮助指导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增强指导教师的工作技巧,提高指导工作的效果,接受过正式培训的指导教师比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指导教师更加擅长鼓励实习生的教学活动,而实习生指导工作的失败通常是因为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得不够充分[13]。指导教师培训活动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围绕实习生指导活动开展研讨会活动,来自大学和中小学的指导教师可以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意见,通过会话,增强工作技能;大学开设专门的指导教师培训课程,挑选经验丰富的大学和中小学指导教师担任培训教师,还可以开设指导教师技能培训课程,鼓励指导教师学习指导技能和指导方法;倡导指导教师自我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知识和教学观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尽管学者们普遍认同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有利于指导教师更好地引导实习生,但是指导教师的培训内容和方式的研究还不确切。目前,我国一些师范院校已经开展了指导教师培训课程,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培训对象单一。我国指导教师培训课程的培训对象主要是中小学指导教师,培训课程主要由师范类高校教师教育部门承担,而大学指导教师通常被默认为实习生指导的专家,能够承担实习生指导工作。2.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以D师范大学为例,该大学每年会为实习基地的中小学教师开设教师短期培训课程,目的是提高基地教师参与教育实习的积极性,提高中小学教师指导实习生的水平。然而在实际培训中,由于实习基地的现实条件、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和参与培训教师的特点,培训内容多倾向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指导教师培训课程内容无法顺利开展。3.指导教师间缺乏沟通。我国教育实习工作中,一名指导教师需要指导几名甚至十几名实习生,此外还要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工作时间紧,压力大,一些教育实习基地,尤其是师资条件相对较弱的学校,对教育实习重视程度不够,很少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流,指导教师缺少沟通、反思的机会。
指导教师的指导策略
教学实践同教学理论学习不同,教学实践的对象———实习生以及教学实践的情境不断变化,新的教学问题不断涌现,指导教师只有实施有效的指导策略才会降低不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促进实习生获得专业知识,提高个人能力。1.弗雷德•科萨根认为,教师主要通过三个层面构建个体教学角色,即格式塔、模式和理论[14]。教师的个人体验与感知是出发点,通过经验和感知,教师形成最初的教学格式,该格式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验证,形成某种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进一步反思,形成个人教学理论。教育实习中需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指导教师要尊重实习生的个人体验,学会处理实习生由于个人经历、个性差异、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不同而体现出的差异性,换句话说,每个指导教师需要根据实习生各自的教育以及生活经历构建具体的教学指导策略。2.帕杰克认为,教师的教学风格存在个体性差异[15]。教育实习中,指导教师同实习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呈现各自的特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指导效果,指导教师同实习教师呈现的角色应该具有相似性。指导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和实习教师的教学角色特征,分析二者的相似性;其次,如果指导教师同实习教师的差异较大,为了提高实习生教学活动的效果,指导教师应当调节自身的教学角色或者考虑重新对实习教师和指导教师分组。3.格尔克认为保证实习指导效果的诸多策略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是为实习生、大学和中小学指导教师提供充足的自由空间。格尔克提出如果想要取得良好教学指导效果,指导教师和实习生需要有足够的自由空间,他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可以开展对话、协商;互相尊重,承认各自的差异,在大学指导教师同中小学教师的关系方面,中小学指导教师传统的“帮助实习生摆脱大学教师们教导的不切实际的教学方法”的观点会妨碍教师间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观念的沟通,建立合作、信任的教师关系会加快教育理念的更新,丰富指导教师的工作方法[16]。我国教育实习中,一些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也会积极地为实习生搭建深层次思考和反思的平台;还有一些指导教师能够将正式引导和非正式引导两种工作方法相结合,帮助实习生融入质疑、假设、调查、想象、辩论的情境中,鼓励实习生分析、评价、反思教学经历,构建教学法和行为准则;积极参与教育实习的指导教师会对实习生的课堂进行观察和分析,观察前,指导教师和实习生要确定观察的目标,观察后,在轻松、友好的氛围下,针对教学,指导教师和实习生进行建设性的会谈,共同探讨实习生教学的优、缺点以及影响教学的因素,并提出帮助实习生克服缺点和问题的方法。然而,目前还有绝大多数指导教师不明白究竟应该如何引导实习生开展教学实践,他们常采用的指导方法包括:(1)个人经验型。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指导教师完全忽视实习生的个人体验,把自己的个人经验作为指导实习生活的核心,认为实习生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对自己的模仿;(2)无微不至型。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面面俱到,这种方式看似是关心实习生的发展,实质上却完全剥夺了实习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指导教师工作的重点也不突出,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容易导致实习生对自身专业发展的缺陷认识不清。(3)放任自流型。这种指导方法在办学基础较差的实习基地较为普遍,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实习生能够承担大量的教学实习工作,但是由于指导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以及实践基地学校教学情境的限制,实习生遇到困难时无法及时获得帮助和解决。上述几种指导方式都不能够有效地促进实习生的专业成长。
作者:郭云龙 施勇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在每个学院(部)以随机的方法选取青年教师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52份,回收率为87%,有效问卷52份,回收有效率为100%。从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来看,60%的青年教师对教育技术相关理论已有所了解和掌握,曾经尝试做过教育技术的整合应用。整体上青年教师教育技术态度和意识很强,具有主动应用教育技术获取教学资源的意识,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必要组成部分,认为教育技术相关理论与技术对教学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缺乏相应的鼓励和推动政策,青年教师现阶段具备的教育技术理论与技能稍显不足,信息化教学软件资源比较匮乏,信息化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不够等是制约青年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主要困难因素。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要明确符合教育技术培养的目标对高职院校而言,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技术实际应用能力,使青年教师能够在教学和科研中自觉运用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是培训的主要目的。(二)要规范青年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要从青年教师教学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特点与需求,加强时效性和针对性,把教育技术技能培训与教育技术理论教学和专业教学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要能够解决青年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三)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和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通过组织教育技术示范公开课,教育技术成果展示会,教育技术等级培训,专家专题讲座,本校青年教师到外校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校本培训。传统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主要以现场面对面集中授课为主,这种培训模式能够使教师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系统的知识,技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更新,但这些教师在培训结束后的教学上却往往并没有明显和持久的改进[4]。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站、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平台、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等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作为集中授课学习模式的补充。在培训过程中,要尝试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示范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远程教学等。(四)要建立学科教师、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共同组成的合作共同体以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建立一个基于教育技术的合作共同体———“专家在线平台”,及时解决青年教师在应用教育技术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交流处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分享合作的心得体会,促进共同提高。(五)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积极参加协会培训和交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通过积极参加各省、市教育技术(电教)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等行业协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的教育技术培训与交流,可拓宽视野并了解到最新的教育技术行业发展信息,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要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领导是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者和组织者,他们的观念将决定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制度的建立。实施培训需要一定的经费、时间和场地,这离不开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另外,培训要想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如人事处、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的通力合作[5]。(二)应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进修的制度建立一个好的培训制度是保证培训得以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高职院校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管理规范》等一系列培训规章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应用教育技术,对教育技术成果予以认可,将培训工作作为学校师资培养和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将青年教师是否参加并通过培训作为教师上岗、教学评优和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6]。(三)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奖励政策通过开展各种教学资源开发应用活动的评比奖励工作,树立榜样,奖励先进,调动青年教师参与培训和应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四)采用全新的评价理念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评价是培训工作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要采用全新的评价理念与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人为本,以评促学,注重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技术性评价。可采取传统评价和应用信息化工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受训青年教师既能学到知识和技能,又尽量减少考核压力,确保培训评价的实用性和准确性。(五)建立培训后跟踪回访制度和流程采用问卷调查、电话回访、沙龙座谈、QQ群和博客答疑交流等多种形式,设法了解接受培训的青年教师参与培训后的感悟和体会,获取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效果和问题等反馈,以便今后进一步改进培训的内容与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中的薄弱环节,促进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身上肩负着传承文化、引导文化、批评文化、创新文化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仅具有教育理论素养和本学科教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科知识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之中,这样才能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只有不断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作者:王康钱 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一些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是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发挥缺乏较为科学的规划要求,导致“新瓶装旧酒”,没有因为新的学习方式的出现而制定出同步趋进的教育教学规范,使他们对学生情况的系统分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等研究较少。具体体现:由于数字技术发展非常快,相应的培养目标变化较快,而目前的教学内容及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形式普遍落后;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不能够动态调整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教学方式及方法;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仅注重基本信息能力的培养,缺乏逻辑思维方面的创新培养,等等。农村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中教师的主体意识发挥不够,被动地适应数字化教学。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异常迅速,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模式多种多样,教师很难自己动态适应这些变化情况。因此,如何结合数字化技术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应用保障支撑体系,变得尤为突出重要。但是,目前普遍缺乏系统的、有效的应用保障体系以及教师培训体系。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往往只重视了学科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适应性改革。
明确教师的教育技术态度对其数字化学习中教育技术的理解和运用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教育技术态度决定其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态度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对教育技术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倾向和反映,它由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因素构成。其中,认知因素指教师本人对教育技术这一事物的了解和评价,是对教育技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情感因素指教师本人对教育技术这一事物的一种内心体验,表现为一种情感体验,即对教育技术有关原理、媒体、手段、方法喜爱或厌恶的程度。意动因素指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决定的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反应倾向,也就是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它指导教师本人对教育技术的理论、媒体、手段、方法等作出某种反应,表现为“做不做”、“怎样做”的行动指令。教育技术态度的这三个因素,相互协调一致。教师应有良好的教育技术态度,包括需要正确对待教育技术工作,主动运用、主动研究、主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多类知识,不断提高中小学生参与数字化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对农村现职教师教育技术积极态度的培养
教师是否会使用、愿使用、能善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制约和决定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及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起码的认识和评价,那么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因此关注和研究中小学现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态度,加强对他们教育技术态度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1)采用举办讲座等多种培训形式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宣传力度。省级电大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培训方案,下发各地市电大、县级电大,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后所产生的教学方法、手段、模式、效果的巨大变化及与传统教育教学的巨大反差,引导中小学教师逐步转变教育观念,以全新的视野审视当前教育技术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同时反思和认识传统教学方法的陈旧、手段的落后以及模式的局限,用新的认识,拓宽自己的视野。(2)各级电大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到提高自身教育技术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倡导积极使用所学教育技术,为学生学习的深入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支持服务。建议采取的措施:一是制定教师学习计划。引导他们主动地学习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使用和操作,学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选择和设计各种教学软件,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二是做好教学激励工作。各电大教学单位可经常开展优秀教学软件的演示、展播和评比,对积极使用教育技术媒体、手段和方法,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师及所教课程大力宣传,积极推广。在公开教学、观摩教学、讲课比赛中,将教育技术媒体、手段、方法的应用和效果作为评价的一项基本条件等。(3)中小学校各级领导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工作,重视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要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供支持条件并形成制度,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开展。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按教师的需要及他们在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请电大有关专业人员对教师们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及不同内容的培训,使教师们学会用活的同时,养成一种使用教育技术的习惯。(4)各级电大应抓好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校外培训,解决本单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可以选送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高等院校的教育技术学系(电化教育系)或专业班进修学习,然后以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示范、榜样和言传身教,带动教研组甚至整个学校的教育技术学习和应用活动,在“做中学”、“学中做”,逐步培养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摘 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分数对教学水平进行划分,虽然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要求实施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具备重要作用。所以本文对班主任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品德教育渗透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品德教育
小学是学生形成是非观、价值观等理念的重要时期,对其以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品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倍受重视。在实施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是进行品德教育的基础,因为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逻辑真理,更加重视情感交流,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作用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具备其自身的特有情感,是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班主任老师需要起到领头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增长,但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阻碍,不能进行有效开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具有其必要性。而大部分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只是对基本知识进行教授,更不要说对品德教育进行渗透,此时班主任就需要进行介入,引导老师实施品德教育。此外,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条件有限,只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接受品德教育,无法得到理想效果。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品德教育效果,而且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良好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
1.语言赏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字进行解析,然后对文字所组成的语言进行欣赏,以达到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同时小学语文教学材料中课文都具有很美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并充满了情感,包含了很多积极、正面的思想品德。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对课文语言进行赏析,然后深入全文,使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更加形象、深入地进行记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完美地渗透品德教育。但是班主任在渗透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分清主次,是在良好实施语文教学时渗透品德教育,不是专门地开展品德教育。如果不分清主次,不仅不能很好的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造成严重影响。
当代语文教育研究专家陈菊先教授,1959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1980年由武汉四中调入华中师范学院文学院,任语文教学法教师。来自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她,来到大学后,真正做到了王国维所说的,“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句话,也可以说正是陈菊先作为语文教育专家的学术与教学特色所在。
一
1982年,陈菊先老师发表了她在大学任教后的第一篇论文《语文教学要着眼于教育的整体性》(《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6期)。1982年是怎样的一个年份呢?一方面,结束不过6年,过度强调语文教学之所谓正确思想性的“左”的思想影响仍然不可小觑;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因工具理性获得解放,许多人在语文教学上又走向了只重升学应试的极端,将语文切割成一堆考试用得上的知识点。陈菊先老师针对语文教育的这种现状,深为不安。她在文章中鲜明提出语文教育应该造就“真正的人”;语文学科除了工具性和思想性外,更应有社会性、综合性、文学性、时代性;语文教学应该变成“人学”。陈菊先老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界中很早认识到语文教育整体性问题的专家之一。这篇文章的发表,在当时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后来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1980—1989)优秀学术成果奖论文一等奖。
语文教育,应该着眼于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应该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这一思想逐渐在陈菊先老师的心中成型。如何为这样一种对语文教育之本质与规律的理解寻求更为坚实的基础,更为丰厚的资源?抱着为当下语文教学改革服务的目标,陈菊先老师将眼光投向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法的诞生与发展过程,成为新时期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先行者。通过对黎锦熙、王森然、阮真、袁哲、蒋伯潜等“五四”后三十年间几代语文教育研究者思想和论著的梳理,陈菊先老师为我们揭开了在当时已被尘封多年的宝藏。如袁哲之《国语读法教学原理》中提到的学生应有之“读解力”的五项具体内容之一“洞察作者心境的能力”——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何尝真正培养过学生的这种能力?所谓作者的心境早就被规定了,比如杜甫就是忧国忧民,朱自清就是为社会时局所苦闷,何须学生洞察?重温这些前辈的思想和经验无疑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拓展视野和更新思路的价值。因此1984年陈菊先老师发表的《“五四”后三十年语文教学法研究鸟瞰》(《华中师院学报》1984年第6期)又一次在语文教育界引起了热烈反响。正如陈菊先老师自述:“从这时起,我踏上了学术道路上的三股跑道:理论道、历史道、现实道。理论让我有了翅膀,历史让我有了话语的分寸感,现实让我有了效能感。三道作用,我的思维不断扩展深化,呈发射状态,网络化,我的视知觉开始有了穿透性,手中的资料‘活了’。”由是,陈菊先老师对于语文教育史的研究不断深入。《前半世纪语文教学法研究简论》(《东北师大学报》1986年第2期)发表后,当代杰出的语文教育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原理事长朱绍禹教授及著名语文教育家,一、二、届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顾黄初教授均给予高度评价,称誉此作“立论都建立在宏富的资料基础之上,而高度的精确的理论概括,又显示出您足够的理论素养(教育学的、哲学的、心理学的)。”(顾黄初语)
陈菊先老师的语文教育史研究史论结合,对语文教学法的历史作了具有穿透性的勾勒,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梳理了语文教学法的研究对象、范畴体系和规律体系,由此又反作用于陈菊先老师对当下语文教育现状的深入剖析。这也正是陈菊先老师所说的“理论道、历史道、现实道”之间的相互激发。发表于1988年的《加强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科学性、可行性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是一篇着眼当下语文教学重大课题的有分量的文章。陈菊先老师在文中将当时正在审定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放置于语文教育和世界母语教学的大背景下,通过横向比较“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对语文教学所涉及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原则性的意见:“‘送审稿’虽然摆正了文道关系,但是也没有将文道关系中涉及的知识、能力、智力以及思想教育等多层关系揭示出来。事实上,对这些多层关系的进一步揭示,有助于加强教学目的的科学性。”这篇文章获得了当年度的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论文奖。
二
在经历了近10年的积淀之后,陈菊先老师的语文教学研究将向着一个新的目标迈进了。这便是为语文教育奠定一个更为现代、更为丰富、更为深厚的学科背景。陈菊先老师是推动上世纪90年代初语文教育研究的学科转向——由语文教学法转向语文教育学的转向——的重要推动者之一。这一转向拓展了并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涵,构建了新的适应于素质教育目标的新的学科体系。1992年发表的《语文教育学理论形态的立体观照》(《华中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提出:“学科教学法向学科教育学变化,其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从历史进程看,是社会多种因素的作用;从学科的逻辑进程看,是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的结果。”这篇论文从分别从源流、走向和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探讨,深入揭示了语文教育学科的发展规律。该篇论文获得了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1990—1993年“璀翠杯”优秀学术成果奖论文一等奖。
1994年,陈菊先老师主编的《语文教育学》出版。在这部著作的“绪论”中,她全面阐述了由语文教学法而来的语文教育学的学科定位及其内涵:“语文教育学以素质教育为理论的支撑点,语文教学法以教学论为理论的支撑点”、“语文教育学……成为具有众多不同质、不同量、不同层次的多种内容的统一体……在其形成的体系中,要增进许多新课题,如语文能力、语文教育能力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语文教育中的五育关系,以及如何以这两个问题为中心点向原有课题开掘,如语文教学目的论、课程论、教材论、教学论、学习论、过程论、教法论、考核论、教师论等开掘,由此展现出语文教育整体功能的有机的立体的网络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陈菊先老师提出了语文教育学的三大总体特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为灵魂的语文教育论”、“具有大系统理论基础和现代新型语文能力的全景式的语文教育”、“世界性与民族性,开拓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语文教育”。在“绪论”中,她最后详尽阐述了语文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突出强调了语文教育学应建立“大系统的综合科学基础”,应重视对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的研究。在她主编的这部著作中,“绪论”之后紧接的两章研究的正是教师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