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师教育论文:国内老师教育的发展简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师教育论文:国内老师教育的发展简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伏干 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在当代,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主题是构建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制框架。[8]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谈到:“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教育发展需要的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努力造就一支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储皖中认为,人的主体性就是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根本特性,具有这种特性的人不仅能自由自觉地支配、占有外界事物,而且也能自由自觉地把握自身,成为自然界、社会和自身的主人。[9]教师教育发展只有遵循教育主体中人的主体性发挥,灵活自觉地利用资源,富于创造,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综上所述,从最初的洋务大学堂到当代社会的多层次多局面的教师教育培养体制;从单一教学到复合结构的培养内容;从封闭到开放,每一时代变迁都体现出了教师教育主体的独特性。教师教育应努力为教育实践活动培养优质的教育工作者,以适应新时代给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与任务,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教师专业化的提出与推进,带来了教师教育的转型和变革,一方面取得了一些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从教师教育的主体角度反思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受教育者生源质量下降原来各地师范教育大多是提前招生,许多优秀的中学毕业生被吸纳为教师教育的对象,但近10多年来,对师范生的相对优惠政策取消,削弱了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的积极性。加之近年来,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给人的负面印象大于积极的一面,导致了社会上存在对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完全与传统上教师是受人尊重与爱戴的职业形象相悖。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感降低,影响了学生和家长对教师教育的选择。在一项对未来职业进行选择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想成为教师的青少年儿童很少,而且家长愿意送孩子上师范院校的人数也非常少。虽然根据调查认为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的多达93%,而认为好教师不常有的人却占大多数。[10]这一现象正反映了当前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受教育者自身质量的重要性,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二)教育者主体积极性不高近年来,教师教育与一般性大学教育在教育模式上相混合。教师教育不再是师范类院校的特产,其他综合性大学或高校都可以培养师资,另一方面师范类院校又不再出产单一的中小学师资力量,而是求全求大,在专业设置和教学重心上都有所偏移。吴遵民在《我国30年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嬗变与反思》中指出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存在师范特色的弱化与泛化。[5]一些重点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的发展的转型期为了追求综合化,舍弃自身教师培养优势的趋势,一味盲目地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这又丧失了其基本的独立性。可见师范院校正在逐渐摒弃“师范特色”搞综合化,不仅使师范教育的特色渐渐泛化与弱化,而且在非师范教育方面也会遭到不断的挑战与挤压。这必然使得教师专业化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却反而下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重建教师教育制度正在成为现实的必然。顾明远在谈及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未能取得预期发展设想时提出以下原因:我国的教师职业还没有成为一种让社会尊重而羡慕的职业;教师的劳动工资制度受到限制;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学校都想把自己办大办高。政策上有值得商榷之处,特别表现在中等师范学校的消亡上,直接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师资水平。[11]另外从某种程度上看,在政策导向上的教师教育现状确实是打破了原先封闭僵化的教师培养模式,有利于教师教育逐渐转向多元与开放的形态。但因为学校氛围的不同和教师教育主体性资源的相对缺乏,其拥有的学科优势一时还不能体现,实际效果也不容乐观,有学者甚至认为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着虚化的危险。[12](三)教育模式决策的僵化教师教育模式可以理解为教师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和运行方式,包括:从事教师教育的教育者和培训主体;受教育者和培训主体;管理主体之间为教育与培训教师而构建的教师教育理念、目标、政策;教育中介物等之间形成的复杂的交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称之为教师教育模式四要素。[13]在社会快速转型期,经济在发展,教育日益深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任务的教师教育也在总结经验,探索符合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教育模式,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在教师教育模式中,国际上常用的是“定向教师教育”和“非定向教师教育”,也即封闭与开放式教师教育。这两种模式之间的变化,实际上就是构成教师教育模式的四个要素本身的内容或客体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13]通过教师教育100多年的发史来考察,教师教育模式的变迁历程更多地体现出了以下几点不足:第一,行政色彩主导过浓[14],国家对参与教师教育培养的机构和准入标准都有明确的政策规定。第二,重心仍是新教师的培养教育,忽视教师的在职教育和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脱节,是一种静态的师范教育体系。[15]第三,教育主体的教育活动空间受限。教师教育的主体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更多地还是依赖于学校的课堂,在这里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所谓的技能课通常也是在教室里完成,即使给你模拟的中小学环境,也不能与真正的教学场景相匹配,因此,习得的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不能适用,或是不能灵活掌握。第四,学制与学历模式的提升不足。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提升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将达到10%。[16]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配置离规划还有很大的距离,如何培养这部分高学历的教师需要在教师教育培养的模式上进行调整,实行职前职后有机协调。只有克服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教育中教育主体性的创造、能动和自主的功能。我国教师教育必然围绕教育主体性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教育主体性的核心建构

2007年国际教师教育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与会者从六种视角论及中日教师教育的现状及其特征:从终身学习看教师教育;从学生就业看教师教育;从心理辅导看教师教育;从教师培训看教师教育;从信息技术看教师教育;从课程比较看教师教育;致力于新型教师养成。[17]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教育是事关民族发展的伟大事业,这种发展必须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必须是围绕教育主体性的一种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教师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在培养教育者的过程中要回答好“教育为谁发展,教育靠谁发展?”围绕教育的主体性,以人为本来探求教师教育的新的发展趋势,这是新一轮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具体体现在:(一)以生为本以生为本首先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走向“学生本位”的教育实践;其次还体现在教育目标设置上,应当以师范性为目标,走向“能力本位”的教育。在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中教育主体的教育活动空间过分受限,学生只在课堂或教室里接受知识,这种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全部课以教室为操作间,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也没有考虑到学生也是教育的主体之一,只有使受教育者积极能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教师教育应当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师资,但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能力提高的过程是通过实践不断的积累的过程。教师教育应用发展的观点针对学生的知识需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目前,有学者提出“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教师教育模式,所谓的“顶岗实习”是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责任感,提前置换为教师的角色,让学生提前进入教师的状态,全面体验一个教师在现实中应从事的所有工作,完成被顶替教师所有的教育教学任务。这种实习机制的实施,就是以学生为本的体现,使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16](二)以师为本在北大百年校庆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提倡的;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从教育的角度提倡的。学校的各项工作是要教师具体去做的,只有落实了“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师为本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尊重教师身份,提高教师的地位。教师职业是具有奉献精神的职业,教师的地位每年都在提高,但是真正使教师地位提高,不仅体现在经济地位,更体现在学校管理体制下,教师的政治地位与民利的提高。第二,了解劳动性质,制定激励机制。教师的劳动具有主体示范性、群体协作性、独特创造性、长期连续性。教师劳动不仅在课堂上体现,更体现在课堂前的准备、课堂后的反思。对教师的激励要充分体现教师劳动的内隐性。第三,强调师德建设,培养优质师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几乎是学校的普遍校训,教师的品德力量的影响,胜过了知识灌输对学生的作用。重视师德建设,可以培养出色的教师,更能影响出色的学生。第四,鼓励教师主体性发展,建立新型的教师观。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强势文化由于社会文化的异质情境的冲击而被弱化,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被赋予,而是在情境互动中需要被认同和理解的一个引领者。[18]应鼓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效果进行反思,确立研究课题,并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培养探究世界的能力。同时,做专家型教师,积极主动地发展自我,增强教师自发的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19](三)以教师教育的科学发展为本教师教育承担着为未来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培养教育者的重任,这关系到未来教育事业发展和民族兴旺。应围绕教师教育的主体以科学发展观思想制定政策,并不断完善教师教育的体制,构建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如教师教育学科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教师教育财政制度、教师教育招生制度、教师教育课程制度、教师人事制度、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等,不断完善教师教育的制度建设。[20]有了制度体系的支撑,还要坚持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设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师资培养的质量,现阶段课程体系还有许多不太完善的方面,如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对特色课程(或专业化课程)重视不够,学科教学知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职前教育课程与职后培训课程设置不能一体化、教育实践课程不足等。[21]针对这些不足,应当进行教育市场需求的调研。21世纪以来,中小学教育面对受教育主体是在信息异常丰富、经济较快发展、家庭教育优化等与以往时代相比具有独特性的新一代。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收获教育效果,因此,在制定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时,除了克服现存的不足,还应充分考虑新教师应具备面向未来的素质。另一方面,教师教育面临的受教育者的主体是90后,这一代年轻人本身就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点,因此,围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进行课程设置也是应时之须。传统的教育模式虽几经变革,但仍需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去审视。针对存在的不足如行政化色彩过浓、学制设置存在问题、静态培养、教育活动空间受限等,实行开放化、大学化、一体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既要体现师范性的专长也要进行学术性的培养。[22]要整合资源,吸取国内外教师教育经验、开放教育模式,完善体制发展,突显教师教育的主体性发展,为我国未来中小学教育事业培养有思想、有能力、有发展的专业化、学术化的复合型师资。教师教育发展必然和教育的主体性紧密相联,教育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时代精神通过教育的主体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