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调研论文

科技调研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技期刊基金论文诚信状况调查研究

[摘 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科研诚信是我国实施该项国策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科研课题的主要成果之一――科技期刊基金论文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高校科技期刊科研论文的诚信状况,发现大部分科研基金论文有着良好的学术诚信,检测重复率比较高的文章多是对自己相关成果的重复。期望本项研究对科研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所帮助。

[关键词] 科研论文 诚信 调查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6-0043-03

Investigation on Credibility and Integrity of Fund Papers in the Journal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n Zhongqin Liu Wei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110032)(Hubei Finance & Taxation College,Wuhan,430064)

[Abstract]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ate policies in China. The research credibility and integrity is the base of building the innovative country.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honesty of research papers in universities which are the main achievements of researches and found that most research papers had good academic credibility and integrity. The papers with high repetition rat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ir own studies. This investigation is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setting up the new scientific research polici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Research paper Credibility and integrity Investigation

全文阅读

国土资源领域科技论文生产力及影响力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统计分析1998~2009年国土资源部相关科技机构在SCI上的数量及引用情况,以及在SCI所属学科领域情况,得出了“国土资源领域论文生产力总体提高、论文影响力大幅提升、高质量高影响力论文所属领域不均衡”的结论,并为提升国土资源领域论文生产力及影响力提出了一些建议,如重视科学研究、加大科技投入、重视人才培养、坚持观念创新、重视量的积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等。

【关键词】国土资源;论文生产力;论文影响力

评价科研机构的科研力,可以从其科学研究的成果入手,而学术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科研机构的科研生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不仅要发表大量高质量的论文,更重要的是要大力提高论文的被引用数量,也就是提高论文的影响力,使论文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驱动力。本文就国土资源部建部以来各相关科技机构在SCI发表情况及论文被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各年度、各单位及各领域的论文生产力、影响力,并为提升国土资源领域论文生产力及影响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国土资源部相关科技机构论文被SCI收录及引用情况

SCI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之一,而且在该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中,以SCI最为重要。SCI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在选用的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它所择取的80万篇论文,可以说是集各学科之精萃。因而,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

1.1998~2009年国土资源部相关科技机构在SCI期刊上情况

1998~2009年,国土资源部相关科技机构在SCI(科学引文索引)-CD版期刊上共计539篇,各年度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国土资源部相关科技机构在SCI-CD版数量近几年呈增长趋势,国土资源领域论文生产力在不断增强。

1998~2009年,在SCI期刊上数量排名前10的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原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宜昌地质调查中心(原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原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除这些单位外,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原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原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原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机关)、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国土资源部机关(机关)、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原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等也都在SCI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全文阅读

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2002~2010

摘要:本文基于大量的研究文献,统计了2002~2010年度中,国内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论文,分别从时间、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这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研究的现状,给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研究成果,并对国内有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Abstract: Based on the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from 2002 to 2010 in China is analyzed from the time,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research content respectively. Further more, some representative research papers are given und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Finally, our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类;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Key words: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categories;research method;research content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005-02

0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一直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使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我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复杂的系统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分析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创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型,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这些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基于众多研究,郭晓川[1]曾对国内11种科学与科技管理专业期刊1989~1994年间发表的有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198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论述;原长弘等[2]也对1994~2002年间发表的243篇相关研究论出了分类统计和分析,这些阶段性的总结回顾对于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全文阅读

浅析医学科技论文的科研诚信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科研诚信内涵及特点的分析进行了研究,简要概述了科研诚信的认知。笔者根据当前存在的科研不端行为,以在医学科技论文中的体现从科技论文的数据造假、抄袭拼凑、一稿多投、草率发表四个方面主要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结合实际阐述了医务人员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针对其原因提出了完善科研诚信精神、广泛科研诚信教育、健全科研管理机制、提高科研能力四方面的改善措施,摆正科研不端行为,让医务科研人员对科研领域得到更好的认知。

[关键词] 医务人员科研诚信科技论文

一、医学科研诚信认知的概述

对医务人员来说,科研诚信就是在学习和科研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医学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人类知识产生的主要途径,医务研究人员知识的获取和交流都是以诚信为基础的。科研诚信,也可称为科学诚信或学术诚信,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Academic Integrity, CAI)将学术诚信定义为即使在逆境中仍坚持诚实、信任、公正、尊重和责任这五项根本的价值观。[1]

二、科研诚信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对于医务科研人员,在对医学科研项目的目标、意图、方法及程序阐释要诚实;对科学研究要真实可信,有关交流必须合理而充分;对事实要能被证明,在处理数据时要透明。科研人员都有对人类、动物、环境或研究对象关爱的责任。在提供引用文献和介绍他人研究的贡献时必须表现出公平。 同时还要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同时通过科学研究,也在创造着生命奇迹。

三、科研诚信研究的意义及在科技论文中的体现

科研诚信直接影响科研环境,而科研环境对医学创新水平和医务科研人员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其与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大力推进,才可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传播记载科技信息的重要手段。[2]但在医学科技论文中也是科研不端行为存在的主要载体。

全文阅读

“文化科技对文化创新驱动力”调研报告

按语:文化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创新驱动发展中占有核心地位。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落实、文化部大调研专项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组成了以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教授为组长,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教授等5人为成员的“文化科技对文化创新驱动力”调研组。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寻找好经验、好做法,了解真问题、难问题,真诚倾听人民群众和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对当前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围绕文化科技对文化创新的驱动力这一前沿性议题,询政于实,问计于民,以期推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进一步突破,为打造文化建设升级版积累第一手决策资料。调研组从文化科技发展的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几大关键环节出发,主要调研了我国东部代表性地区江苏省、中部代表性地区河南省和东北代表性地区辽宁省的区域文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包括文化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现状与特点、主要做法与经验、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发展思路与愿景、政策需求等方面的情况。经过本次深入调研,调研组认为,一是要建议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广泛开展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知识普及,增强全社会对文化科技驱动文化创新的价值认同感,动员更多的媒体和专家就文化科技驱动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基本规律和探索实践等进行全方位讨论,营造文化科技融合与文化创新的社会氛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智慧,形成合力,以理论先导推进文化自觉,以文化自觉引领文化创新。二是要建议强化制度设计,尤其要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将文化科技融合及其对文化创新的有效驱动,提升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层面给予制度安排。三是要建议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激励人才,撬动项目,引导更多文化科技企业实现研发升级,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可持续稳步推进。四是要建议着力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平台,彰显“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破解文化与科技“两张皮”难题,着力形成文化科技融合战略优势。五是要建议将已经实施的各类文化科技融合项目做大做强,增加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强化支持有效性。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合会商制度,形成行政合力,由文化部门与财政部门共同主导。要较大幅度提高“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的资金规模与项目支持力度,按照适当的年度递增比例,力争到“十二五”时期末不低于1亿元的年投入规模,使相关国家工程能名符其实地真正发挥引导调节功能。

同时,在整个调研过程中,调研组获得了一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现实教育,深刻感受到当代中国现实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重大变化,感受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正全面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质,感受到科技对文化发展的创新驱动正从选择性介入走向深度融合,感受到文化科技创新正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领域带来强大创新驱动效应,以及深刻感受到整个社会正以一种高度文化自觉姿态致力于文化科技驱动文化创新的探索实践。调研组在深入调研、反复讨论、精心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本篇相对成熟和完整的调研报告,并作为专项调研课题的最终成果形式推出。

本刊编辑部刊发本篇调研报告,目的在于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当前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深刻把握文化科技发展与文化创新驱动力关系的时代脉博,增强我们对于文化科技驱动区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认同,同时也是对学界特别是艺术理论建设中亟需的现实把握和深层积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以及进一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按语:文化科技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创新驱动发展中占有核心地位。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落实、文化部大调研专项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组成了以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教授为组长,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教授等5人为成员的“文化科技对文化创新驱动力”调研组。调研组深入基层一线,寻找好经验、好做法,了解真问题、难问题,真诚倾听人民群众和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对当前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围绕文化科技对文化创新的驱动力这一前沿性议题,询政于实,问计于民,以期推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进一步突破,为打造文化建设升级版积累第一手决策资料。调研组从文化科技发展的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几大关键环节出发,主要调研了我国东部代表性地区江苏省、中部代表性地区河南省和东北代表性地区辽宁省的区域文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情况,包括文化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现状与特点、主要做法与经验、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发展思路与愿景、政策需求等方面的情况。经过本次深入调研,调研组认为,一是要建议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广泛开展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知识普及,增强全社会对文化科技驱动文化创新的价值认同感,动员更多的媒体和专家就文化科技驱动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基本规律和探索实践等进行全方位讨论,营造文化科技融合与文化创新的社会氛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智慧,形成合力,以理论先导推进文化自觉,以文化自觉引领文化创新。二是要建议强化制度设计,尤其要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创新体制,完善机制,将文化科技融合及其对文化创新的有效驱动,提升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层面给予制度安排。三是要建议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激励人才,撬动项目,引导更多文化科技企业实现研发升级,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可持续稳步推进。四是要建议着力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平台,彰显“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破解文化与科技“两张皮”难题,着力形成文化科技融合战略优势。五是要建议将已经实施的各类文化科技融合项目做大做强,增加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强化支持有效性。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合会商制度,形成行政合力,由文化部门与财政部门共同主导。要较大幅度提高“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的资金规模与项目支持力度,按照适当的年度递增比例,力争到“十二五”时期末不低于1亿元的年投入规模,使相关国家工程能名符其实地真正发挥引导调节功能。

同时,在整个调研过程中,调研组获得了一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现实教育,深刻感受到当代中国现实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重大变化,感受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正全面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品质,感受到科技对文化发展的创新驱动正从选择性介入走向深度融合,感受到文化科技创新正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领域带来强大创新驱动效应,以及深刻感受到整个社会正以一种高度文化自觉姿态致力于文化科技驱动文化创新的探索实践。调研组在深入调研、反复讨论、精心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本篇相对成熟和完整的调研报告,并作为专项调研课题的最终成果形式推出。

本刊编辑部刊发本篇调研报告,目的在于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当前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深刻把握文化科技发展与文化创新驱动力关系的时代脉博,增强我们对于文化科技驱动区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认同,同时也是对学界特别是艺术理论建设中亟需的现实把握和深层积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以及进一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

“文化科技对文化创新驱动力”调研报告作者简介:本调研组共由6人组成,组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教授,调研组成员为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于平教授,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科技处处长陈樱同志,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科技处副处长宁伟群同志,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共文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列生博士,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蒋伟博士。本次调研完成时间为2013年5月20日。

全文阅读

毕业论文的类型和结构

一、撰写研究论文的意义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研究人员长年累月辛辛苦苦地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许多有创造性的成果,但往往由于他们没有重视研究论文的撰写,使这些研究成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术界的承认,没能适时地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发挥作用。

教育技术研究论文是教育技术研究工作过程的反映,是教育技术研究结果的文字记载。研究论文写得不好,研究结果就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出来。因此,认真撰写教育技术研究论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着教育技术研究的成果,展现着我国的教育技术研究水平,并永久性地保存于人类科学宝库之中。

进行教育技术交流,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由于研究论文是对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表述,它一经发表,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传播,因而它是进行教育技术交流、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好工具。

通过研究论文的撰写,可以进一步检验已发现的教育技术研究成果,使之更加充实、完善。并且,极有可能帮助科研人员根据现有的成果发现新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甚至开拓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锻炼教育技术研究人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系统性、明确性。教育技术研究本身,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逻辑严密、说服力强的研究论文,它需要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加以整理,组织成论文。因此,撰写研究论文,是提高科研人员分析、归纳、演绎、判断、推理能力的一种好手段。

二、研究论文的类型

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包括繁多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因此,研究论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调查报告,如对某个教育技术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后,写成的报告即为调查报告。它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在掌握大量事实、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实验报告,如对某种教育技术应用问题进行科学实验后,写成的报告即为实验报告。它主要是通过实验找出规律,提出经验、办法、建议,并得出应有的结论。

全文阅读

SCI论文在医院价值认知中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SCI热”现状,探讨SCI在医院正确的价值定位。方法 通过电话形式调查18所医疗单位是否将SCI列为职称评估、奖励的重要指标;以问卷形式调查其中4所医院221名医疗技术人员对SCI论文作为评价指标的看法、收录数量与医疗水平关系以及临床实践转化的认知程度。结果 18所医疗单位均将SCI列为职称评估、奖励的重要指标;221份问卷调查中,50.7%的人员撰写SIC论文是为职称、考核做准备;59.3%的人员认为SCI作为评价指标有合理性但不是唯一;49.7%的人员对SCI的实践转化不了解。结论 SCI在医院的价值定位存在过度神化、盲目崇拜、扭曲价值本质等问题。国家应注重科技政策导向,医院要辩证看待SCI利弊,制订出科研与临床绩效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成果与转化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SCI论文;医院;价值定位;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2(b)-0162-03

Investig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n the value cognition of SCI papers in hospitals

LUO Juan1 JIANG Pan1 LI Sun-fei1 WU Ying-chao2

1.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the 150th Hospital of PLA in Henan Province,Luoyang 471031,China;2.Scientific Research Office,the 150th Hospital of PLA in Henan Province,Luoyang 47103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SCI fever" and explore the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in in hospital.Methods Through 18 medical units of telephone survey,whether SCI was list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professional title evaluation and reward.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attitude of SCI as evalueting indicato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medical papers and the medical level,and cogni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transformation among 221 medical technicians in 4 hospitals.Results In 18 medical units,SCI was list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professional title evaluation and reward.In 221 questionnaires,50.7% of the staff wrote SIC papers,which was prepared for title and assessment;59.3% thought that SCI was reasonable but not only,49.7% of the staff did not know the practice transformation of SCI.Conclusi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CI in the hospital has excessive deification,blind worship,distort the essence of value and so on.The stat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olicy orien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hospital should trea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CI scientifically,and made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combine of research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the combine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the combine of achievement and transform.

[Key words]SCI papers;Hospital;Value orientation;Evaluation index

全文阅读

2008—我国高校五人制足球研究方法运用分析

摘要: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对2008-2011年的优秀硕士论文进行总结归纳,从论文科研方法及应用的

角度出发,结合理论知识与研究结论,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硕士这一群体研究高校五人

制足球的科研现状及体育科研方法的实际应用中存在发文数量少、选题缺乏创新及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本文

立足扬弃、不落窠臼,提出了加强科研工作、拓宽研究领域、强化方法的学习等建议,以期为撰写高校五人制

足球方向的硕士论文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中国知网;高校五人制足球;硕士论文;科研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6-0094-04

五人制足球运动是一项健康、富有朝气、充满激

全文阅读

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三题

[摘要] 通过回顾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相关文献,研究某类微观性具体科创作品的选题、写作及评审标准。以实践性竞赛活动为分析载体,对比第十二届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特等奖作品,给出相关结论。研究表明,大学生进行课外学术作品选题应当遵循“小、新、实”三方面特征,作品的写作过程应当注重科研思维、科研基础理论与科研方法并重,评审学生作品标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量化评定标准。

[关键词]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选题;写作;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3?0103?06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大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性的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挑战杯”竞赛活动在较高层次上展示了我国各高校的育人成果,推动了高校与社会间的交流,已作为学校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成为高校与社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方式以及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大连海洋大学作为应用型高校,在定位自身与职业类院校和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差异时,格外重视“挑战杯”竞赛活动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日前举办的校级第九届赛事为例:2012年12月,大连海洋大学校团委开始组织学生申报课外科技立项项目,全校共申报213项,1000余名学生参与了立项工作,2013年3月,作品开始进入评审阶段。作为立项项目指导教师与项目成果评审教师,笔者参与了该校级赛事的整个过程,拟以社科类学术作品参加该赛事的态度、行为等过程情况及提交参赛作品和评审结果为研究对象,对如何提高学生实际科研训练能力做一些实证性系统探索,以窥“挑战杯”竞赛活动意义之一斑。

既往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的研究,可分理论探讨和实践调研两大类。从理论验证性文章来看,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或科技活动宏观概述性分析较多,涉及微观具体问题和细节性问题分析较少;宣讲本学院或本校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工作开展状况论文较多,对比分析高校间相关论文工作较少;笼统阐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论文较多,针对高校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类型区分相关论文较少。实践调研类论文又可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整体运作情况的聚类分析。另一类是以作者所在高校为中心进行的科技作品竞赛或活动的宣传性介绍,这一类论文典型特征是自我宣讲或表彰,对竞赛或活动自身存在的问题鲜有涉及。

基于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来看,以微观性的某类具体作品为切入点,并结合某具体高校实践性竞赛活动为分析载体进行探究性研讨实有必要,且能为竞赛或活动的质量提升起到动力推动作用,此点亦是本文写作的重要逻辑原点。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因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所涉问题过多,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无非有三:一是对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选题的探究;二是如何做好作品写作的过程控

制;三是如何科学合理评价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质量。

一、对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的选题

全文阅读

核技术与核工程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探索

摘要 文章介绍了笔者在核技术与核工程课程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尝试。重点介绍了以粒子加速器和核反应堆为代表的大型核科学平台以及在其上建立的应用广泛的重要核技术。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当代核技术及应用最新进展。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尝试了课程论文、业余科研和毕业设计三种实践模式,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核技术 核工程 教学研究 毕业设计

1 课程简介

基于核物理原理而发展起来的核技术和核工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以来,笔者在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为物理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了核技术与核工程这门专业选修课,目的是使高年级本科生对核工程技术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为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或继续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由于核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广泛性,不可能在一门课程中面面俱到地加以介绍。在有限的课时内,为避免泛泛而谈的科普性介绍,必须对授课内容有所取舍。笔者通过自身的工作经历认识到,核反应堆和粒子加速器是当代核技术和核工程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科学装置,利用这些装置和在其上建立的各种核技术,既可以开展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也可以在工业、农业、医学、国防等极为宽广的领域开展各种应用。因此,本课程以粒子加速器和核反应堆这两类代表当今核工程技术水平的大型科学装置为主线,介绍了它们的原理和技术实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在这两大类科学装置上发展起来的各种核技术原理、设备和应用。鉴于本院物理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百分之八十以上继续攻读研究生,本课程重点介绍了多种当今主流的实验技术和最新的重要成果,大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并直接把学生带向学科前沿。

本课程在讲授中强调理论、技术和应用三者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文献调研和专题研究论文的撰写,对一到两种核技术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结合笔者科研项目的需要,带领有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业余科研活动。对于选修过本课程的学生,在毕业设计时帮助其进行选题和研究指导,为其以后从事核科学技术工作或在核科技领域进一步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

2 课程内容设置

本课程的授课内容参考了多位前辈和专家的教学和科研著作,介绍了最新的国内外文献和会议报告等所报道的研究成果,也融入了笔者多年从事核技术及应用研究的一些科研成果。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简列如下:

(1)核物理基础:原子核的基本性质、核衰变、核反应、核结构、核裂变、核聚变、中子物理、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这些基础知识并不是集中在一章中介绍,而是融入到各个章节之中,在需要了解各种核技术的相关背景和物理基础时加以介绍。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