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论文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精选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1.1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组织形式

从联盟主导(即联盟发起人)角度来看,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以龙头企业主导和以科研院所主导两大类。除设施农业联盟和国际合作服务联盟以科研院所主导外,其余均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即以龙头企业主导的科技联盟是目前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中最主要的联盟构建模式。从构建目标角度来看,联盟的组织形式可分为横向产业联合和纵向产业联合。首都食品安全科技服务联盟和首都籽种产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均以完善产业链条为目标,属于产业链合作联盟模式,即纵向联合模式,前者由从事食品安全生产、加工、储运、流通等方面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服务机构等联合发起成立,后者由从事籽种研发、应用、推广和营销的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等联合发起成立。其余几个联盟的目标均为解决产业共性问题,属于技术攻关合作联盟,即横向联合联盟,其是北京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最常见模式。从组织形式看,除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在民政局进行了社团法人注册而具有法人实体地位外,其余均为契约模式形成的联盟组织。

1.2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

好的联盟伙伴是联盟成功的前提,是决定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从与联盟理事长的座谈中了解到,农科城中大多数联盟对于伙伴选择均有一定的筛选过程和筛选标准,具体来说:一是申请人需具有一定的业绩和影响力,自身能力要强。这种联合或是强强联合,或是优势互补,进入门槛较高。多数联盟要求成员必须为从事与联盟技术和产业方向相关联业务的骨干企事业单位,所关注的指标为企业销售额和净利润;二是申请人需要具有一定的诚信度,这样其他成员才愿意与其合作;三是申请人要与联盟的战略相近、文化相容,也就是说价值观取向要一致。联盟成员之间只有具有相近的战略目标和文化价值取向,才能消除联盟参与方的异质性,从而维持联盟的稳定和持久性。例如,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联盟建立初期就有严格的筛选过程,有意加盟的企业或院所需要提交申请表,之后由联盟理事会通过开会讨论进行初步筛选,重点考核申请者的业绩。通过初步筛选的企业或院所作为预备会员,在参加1~2次联盟组织的活动后,再由理事会判断其价值观取向与联盟是否一致。目前,每年申请加入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盟的企事业单位大概有40多家,但经过这样的严格筛选后,一般能获得审批的只有两三家,而现有联盟中主要为中央在京的科研院所和主要龙头企业。

1.3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开展的工作

目前,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开展的工作包括两大类,一是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二是创新服务,目标在于推动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

1)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一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和技术研发,广泛聚集产学研等创新资源,联合攻克制约产业发展中具有共性的关键和核心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开展成果转化及产业发展促进,建立项目发现和筛选机制,实施能较快形成较大产业规模或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并建立首都生物饲料创新平台、首都育种平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等,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2)开展创新服务。一是为相关领域和行业服务,引导其就服务资源开展合作,加强相关领域和行业的共性技术研发服务、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二是为联盟成员服务,包括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论坛、组织联盟成员参展,推介成员单位成果、开展行业政策研究、人才培养等,为联盟成员提供行业信息,促进产学研之间的行业交流与协作配套。

2北京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联盟主体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由于企业是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主体,因此龙头企业担当风险的能力、战略眼光、社会责任心是联盟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运行较为松散,龙头企业及成员过多考虑自身利益,缺乏对联盟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视。

2.2联盟战略研究与发展规划欠缺

农科城中很多联盟没有制定合作的整体规划和实施计划,没有认真研究和分析联盟和其自身对行业的具体定位,导致联盟工作路线不清楚,联盟整体呈松散状态。事实上,一个好的联盟必须认真考虑通过联盟形式能解决行业发展的哪些关键和共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不能与联盟成员的现有业务形成竞争。

2.3联盟驱动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力度不够

目前,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开展的工作内容虽然集中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创新服务,但联盟对行业的产业创新作用尚未有效发挥。虽然联盟集聚了中央在京的科研院所和主要龙头企业,科技力量雄厚,但仍缺乏较好的协同创新机制。此外,调研发现,理事长单位能否承担产业创新的重任,是否具有发展的战略眼光也是推动联盟产业创新的重要因素。

2.4缺乏专门的联盟管理机构和高素质专职管理人才

对于联盟的管理,不依附于某个企业,以中立第三方的形式成立专门的联盟管理机构,更能保证联盟的公平和公正性;同时,由于联盟的作用是推动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决定了联盟的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战略性,更需要高素质的专职人员对联盟事务进行管理。农科城中现有的联盟管理机构多挂靠在联盟理事长单位,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高素质专职管理人才,而且大多数联盟秘书处挂靠在政府单位,对此,政府应转变职能,逐步退出联盟管理,转向为联盟服务。

2.5战略联盟工作尚未深度开展

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整体处于发展初期,所开展的工作也在不断的探索中。整体上看,联盟目前所开展的工作仅限于开展联合攻关和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发展促进、行业领域服务等层面,有少部分联盟仅为申请项目而存在,一旦项目结束,联盟工作趋向松散。与国家对产业技术联盟所要求的工作内容相比,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在标准制定、联盟品牌建设、国际化合作等方面的工作进展缓慢,而这些不仅是联盟需要开展的实质性工作内容,也是衡量联盟建设绩效的重要方面。

3北京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发展建议

3.1基本思路

3.1.1联盟的目的,即为什么结盟只有首先明确联盟的出发点,建立联盟明确的目标定位,才能指导整个联盟的运行方向。北京市现有180多家行业联盟,绝大多数联盟的工作停留在申报项目这个层,未能真正发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联盟的自身定位不清,缺乏对目标和工作内容的定位。对此,各方在决定参与战略联盟之前,应明确加盟的目的,即希望从联盟中获得怎样的利益。同时,要注意学习吸收联盟伙伴的优点,分享战略成果,争取在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努力提升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竞争能力。

3.1.2联盟的伙伴,即与谁结盟战略联盟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联盟伙伴的选择,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兼容性(各方资源的优势互补)、能力和价值取向,慎重选择联盟合作伙伴。一般而言,兼容性高、发展能力强的企业应为战略合作伙伴的首选,而在战略一致性和文化一致性上都达到较高水平的个体也是最佳的联盟合作伙伴。联盟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性越好,联盟自身能力越强,联盟成员的价值取向越为趋同,联盟的绩效就越大。

3.1.3联盟的形式,即怎样结盟持久的联盟必须找到各方利益契合点和进行合理的分工。第一,联盟首先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应以满足合作各方的内在要求和共同利益为基点。在对中国饲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调研中发现,该联盟至今已持续运行10年,原因关键在于联盟发展过程中不断寻求联盟成员的利益契合点。例如,联盟秘书处积极组织成员参展,对外宣传成员产品,并为成员联合培训中高级管理人员,节省单个企业对员工的培养成本,还建立了非常规原料数据库,为联盟成员降低采购成本等。第二,持久的联盟需有合理的分工。根据联盟目的,即从事横向技术攻关合作或是完善产业链条合作等,按照优势互补原则进行合理分工,共同承担联盟的开发任务。一般情况下,技术原创性研究和小试研究,以参加联盟的大学、科研院所为主导,工程类公司参与;中试、工业示范和大型工业化装置以生产企业为主导,大学、科研院所和设备制造企业参与;融资机构则提向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和支持。

3.2正确认识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的特殊性

3.2.1联盟创新任务具有阶段性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创新任务应紧随行业发展不断变化,这是联盟保持活力,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例如,国家饲料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初期主要任务为饲料研发,随着饲料行业的发展,其不断创新合作任务,目前已经形成了联合研发、创新平台使用、成果转化、联合采购、统一宣传策划、提升信誉、争取项目等多项功能。该联盟成员从最初的8家扩大到现在的400多家企业和饲料科研单位,联结了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单位。之所以有成员源源不断地加入,在于联盟成员看到了在其中的成长前景。

3.2.2农业技术成果具有准公益性农业投资的边际效益低于非农产业,且技术创新周期较长、创新风险较大。因此,农业吸引资金的能力相比其他产业明显不足,也导致企业向农业技术创新投资的意愿相对较低,与其他行业相比,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意愿较低。同时,农业技术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具有较强的外部正效应,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后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其知识产权保护难度较大。

3.3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发展的制度设计

3.3.1联盟发展的内部沟通和指导基于联盟演变理论,联盟运作具有阶段性特征。成立初期,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需要成员之间进行磨合。当成员间合作关系持久,信任水平提高,合作会具有一种惯性,使得合作的稳定性得到增强。农科城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尚处于磨合期,因此,需要建立完整的信息沟通网络,加强联盟成员间的沟通、协调和信任,了解成员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此外,联盟应为其发展设计阶段性目标,做好短、中、长期规划。

3.3.2政府对联盟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在联盟成立初期,需要科技项目的引导与支撑,为联盟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证。对此,政府应建立支持和鼓励创新的外部环境,通过项目、资金和政策加以引导;搭建为联盟成员服务的公共平台,利于联盟聚集人气;支持联盟建立国际合作渠道,走出去,与国外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同时,通过国家项目推动,在竞争过程中实现优胜劣汰,促进优化形成联盟的核心团队。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至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此问题,经济理论界的研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Smith(1776)认为资本、劳动和土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一经济思想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被大家广为接受。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变革,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传统经济增长因素理论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经济现象就是国民收入的增长除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贡献之外,还出现了一个“余额”。那么这个国民收入增长的“余额”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经济学家经历了长期探索。Solow(1957)认为这个因素就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经济突破传统模式增长的根本原因。Denison(1962)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另一类就是提高生产要素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即广义的技术进步。以Lucas、Romer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通过建立人力资本溢出模型(Lucas,1988)和知识溢出模型(Romer,1990),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的内生变量纳入了增长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认为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是由其技术进步水平差异所致。因此,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要想实现经济赶超,必须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创新。之后,以Young(1991)为代表的技术扩散模型,Aghion、Howitt(1998)为代表的Schumpeter主义增长模型等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拓展,深化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Kydland和Prescott认为宏观经济的波动是技术的冲击变化所引起的。迄今为止,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已成为人们的普遍性共识,并深深影响着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十二五”规划也强调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未来将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国学者更多的研究焦点不是侧重从理论上阐释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更多的是围绕着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估算,进行量化研究。如,刘伟、张辉(2008);袁堂军(2009);胡宗义(2010);陈诗一(2010);高昌林等(2012);何锦义(2012);张浩然、衣保中(2012);邹心勇、赵丽芬(2013),以及周绍森近几年的一系列成果等。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由于学者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测算函数形式不一、科技进步的内涵界定不一、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假设的前提不一,以及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不一,导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估算结果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大多数测算结果都在30%-50%之间,这一方面进一步说明经济增长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不同侧面的贡献,能起到互相补充或交叉验证的作用。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演进的理论研究进展

产业升级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产业结构逐步高级化的一个过程。Clark(1940)通过经验分析揭示出了三次产业逐步演进的内在规律。那么这个规律是如何形成的呢?Clark研究发现这个规律形成的原因除了需求因素之外,不同产业的技术进步效率才是关键。Schumpeter(1942)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并认为科技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在时间上也不呈均匀分布,先是一些企业科技成功创新,领先市场,之后是大多数企业争先跟进、模仿;产业发展的实质就是由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一个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内部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破坏过程。20世纪50-60年代,Kuznets在研究产业演化规律时指出单一产业部门的兴衰往往是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的;Rostow(1963)认为主导产业部门是区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指标,而由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产业持续增长则是这些产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导产业部门的一个关键原因。Porter(2008)认为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专有知识的扩散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产品的创新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实现产品差异化,进而增加企业利润;过程创新或者工艺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专有知识的分享或扩散则会影响到整个产业或行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产业演进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更多学者对科技创新作用和影响产业演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以1978年哈佛大学的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Utterback提出的描述产业技术创新分布形式的A-U创新过程模型最为典型。Abernathy和Utterback指出创新类型和创新程度取决于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形成了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产业技术创新分布规律。A-U模型为我们更好理解技术创新和产业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它不仅考虑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关系,而且指明了在单一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应如何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变迁。吕明元(2009)运用A-U模型对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成长的路径及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特点,应该结合产业的自身属性以及特定的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A-U模型。除此之外,众多学者还探索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如,张倩男(2008)、赵玉林(2012)等;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如,施建军(2009)、江可申(2011)、孙冰(2012)等。近年来,个别学者开始从科技创新的需求侧,即从需求空间、需求异质性和需求条件、需求约束等视角出发勾连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孙军(2008)、孙晓华(2012)等,从而改变了以往过于侧重如何改变技术创新的供给,进而推动产业发展的传统研究范式或路径。从上述研究文献可知,学者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演进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不同产业的创新演化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还应该结合产业的属性以及特定国家和历史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三、现代科技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进展

以“文化产业”、“文化与科技”、“文化产业与科技”为关键词进行CNKI检索,之后再经过筛选,发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聚焦在文化产业概念的层系研究(段莉、胡惠林,2013);文化产业集群的研究(雷宏振,2012);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朱智文,2013;冯根尧,2014);文化产业国际比较研究(郭玉军,2012);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研究(金元浦,2012),等。仅有部分文献围绕文化产业和现代科技的融合问题进行了一般研究,但大多是理论的可行性辨析,或者散见于数字产业、内容产业等新兴文化业态的零星论述中。如,胡惠林(2007)就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革命和发展的主导性力量,正是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与突破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解学芳(2007)、张培奇(2010)、祁述裕(2011)等在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重要性。解学芳(2010)进一步深入地对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逻辑演进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现代科技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形成了互动和谐的逻辑关系;但短期内,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现代科技进步之间往往存在时滞性,现代科技的反文化特性以及管理主体的利益之间会存在明显的时间差。顾江(2010)通过构建赫芬达尔指数对我国大多数省域的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了测算。张京成(2011)、朱自强(2012)等在研究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等过程中纷纷认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是这些新兴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典型特征。近两年,个别学者还对文化产业的科技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如郑世林和葛珺沂(2012)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起步晚,统计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收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总体来看,当前国内外有关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交叉研究的文献规模相对而言较少,且比较零散,亟需开展系统化的研究。当前研究更多侧重于理论可行性辨析,实证研究还非常薄弱,也有待今后加强。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新技术创新是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它包括生产技术的创新,技术信息的创新,而技术信息则是技术创新的关键,技术创新必须得到技术信息的支持。否则会造成信息闭塞导致项目的重复开发,防止因技术上难以逾越的困难导致新产品不能顺利的开发,从而导致创新的失败。科技查新它是一种文献查证的信息服务,从文献的角度对所查证的科学技术内容作出新颖性判断。按照科技查新规范操作,以文献检索为立足点,信息分析为支撑手段,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宏观角度,通过检出文献的客观事实来对项目的新颖性做出相关结论。查新机构应充分发挥掌握大量科技信息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全面优质的信息服务,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科技情报部门的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设备资源为自身的技术创新服务。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大大促进科技查新机构与企业间的联系,共同促进查新机构的发展以及加快企业的快速发展。

2科技查新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2.1科技查新可以帮助企业科研立项正确选题

正确选题是企业科研项目立项顺利展开的关键所在,科技查新可以帮助委托企业了解所属行业领域内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企业如果想研发出某种产品,首先要看其是否有无新意,这样科技查新检索机构即可利用自身数据资源与专业优势,多方面多角度检索文献及市场信息,并进行筛选、加工和综合分析,为企业提供具有价值的情报信息。选题的好坏,课题是否重复,立项课题水平的高低,只有通过查新才能知道。科研项目的申请在尚未正式投入开展时,均可修改。这时企业科研人员往往需要科技查新机构对科研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新颖性判断,进而避免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发生。

2.2科技查新可以为企业成果鉴定提供科学分析

科技查新报告为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成果的鉴定及评价中提供客观的科学决策依据,提高科技成果的鉴定水平。科技查新是以检索出的文献结果为依据,通过将相关文献与课题查新点进行对比分析来对项目的新颖性做出相关结论,这样的查新报告能为科研成果的先进性评估提供客观事实依据,为专家评议和科研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进而保证了科技成果评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企业在成果鉴定、奖励、转让、技术转化前最好请权威的查新机构进行全面的检索和综合分析,科技查新能为企业充分提供所需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到达胜利的彼岸。

2.3科技查新可以为企业专利查新提供依据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专利信息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所追求的积极重要的竞争资源,它几乎覆盖了全世界90%以上的最新科学技术成就和相关动态信息。随着国内大多数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国内外专利信息的服务需求也日益增强。几乎每个企业或者个人研发出新技术或新工艺之后,都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专利申报,或是发明专利,或是实用新型专利或是外观设计。因此,绝大部门企业在申报专利之前都要进行科技查新。因为通过查新,企业可以避免因产品项目的重复研发给企业造成人力、物力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也可避开对方发明点,使申请的专利能够顺利通过。综上所述,在科技查新的基础上开展企业专利信息服务,企业可以利用科技查新对专利信息加以灵活的运用,使自己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2.4科技查新可以引导企业发展方向

企业的发展方向,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能力。现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把创新作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借助科技查新机构可以说是便捷、高效的方法,也可作为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科技查新机构可利用自身具备的丰富信息资源、各种数据库资源以及专业查新检索人员等优势,对各领域的检索都能做到有的放矢,提供全面而先进的科研项目相关信息,特别是国内外最新前沿与研究动态,避免走弯路,为企业提供翔实准确的信息情报,确定企业自身发展目标,引领企业向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

2.5科技查新可以为企业建立竞争情报系统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十一五”以来,宜宾市农科院获得部省级、市级科技成果奖31项,其中一等奖8项;在粮油作物研究上,育成国家审定水稻品种8个,各省级审定的水稻、玉米、油菜品种115个,其中突破性品种13个,被列入国家主导品种和各省市区主导品种分别为2个、24个。在粮油作物研究方面:水稻科研成效特别显著,《水稻高品质高配合力骨干不育系宜香1A的创制与应用研究》经鉴定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组配的宜香系列优质高产组合已有58个通过品种审定,在我国南方稻区已累计推广1.3亿亩以上,其中合作育成的文富7号、宜优1988稻米品质达到国颁1级米标准,一举打破四川省科研单位选育的三系杂交稻品种无国颁1级优质米品种的局面。宜香1A因在水稻新型不育系创制、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填补了1项空白、实现了2个突破、解决了2个难题、创造了3个第一,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该研究成果于2012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宜香系列优质高产杂交稻的推广应用》成果于2013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一等奖。在特色经济作物研究方面:市农科院开展了烤烟、茶叶、蚕桑作物研究,烤烟研究上成效明显。从2008年组建至今,取得市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烤烟追肥技术改进研究与应用”“、丘陵山区烤烟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烟蚜茧蜂繁育与烟蚜防治技术研究”3项成果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而“川南烤烟青枯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有望实现宜宾烤烟省政府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在成果转化与应用方面:授权许可隆平高科、丰乐种业、敦煌种业、中种集团等40余家国内知名种业企业使用“宜”字头水稻、玉米、油菜等新品种,在全国年推广应用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

2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

2.1重大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少

现阶段宜宾市农科院农业科研成果虽多,但成果的质量和结构都存在问题。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类成果多,而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的技术类成果少,能够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大奖的也只有1项;结构问题主要是粮油作物类成果多、经济作物类成果少。

2.2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农业科研自有的长期性和公益性属性决定了农业科研单位很难通过其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需要政府财政持续稳定支持。就目前宜宾市农科院的人均公用经费仅有5000元,而好些项目实施都要求自筹部分资金,同时大多项目研究时间短、经费少,研究和成果转化无法纵向深入展开。

2.3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

目前,宜宾市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还比较薄弱,许多新成果开发程度较低,这已经成为制约宜宾市农科院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因素。从技术源来看,虽然在粮油品种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应用型研究重视度不够,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脱离生产需求的情况。从转化方式看,采用合作股份制企业(宜字头种业公司)和授权其他种业公司开发2种方式。但是现在合作股份制企业(宜字头种业公司)的运行体制和机制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其他种业公司在尊重知识产权方面做得很差。从转化渠道看,还较单一。宜宾市农科院多年来虽然与当地区、县农技部门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也与龙头企业签订有科研、示范等合作协议,但成效不明显。目前成果转化仍以自主转化为主,缺乏农业科技成果大协作共赢的转化格局。

3对策与建议

3.1加强原始创新和重大成果培育

农业科研成果的大小与农业经济增长速度紧密相关,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贡献率不高很大程度上缘于部分科研与市场的脱节,为此国务院自2011年以来连续3年出台文件部署种业发展,四川省颁布了《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人才、资源、技术等要素依法有序向企业流动,培育壮大种业创新主体,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宜宾市农科院结合四川省种业改革发展要求,于2013年底与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以股份制方式建立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促进重大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培育,一是采用兼职兼薪、短期受聘方式鼓励支持科研人员深入种子企业,多角度了解生产需要、市场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由此立项,并采用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以提高自身成果应用于生产的绝对优势;二是单位自筹科技基金,以持续稳定支持一批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宜宾市农科院首次于2014年筹备40万支持10位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三是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对获得了政府奖励的重大科技贡献者,单位可配套再奖;四是拓宽授奖面,设立科技创新单项奖。

3.2建立多元化的科研投入格局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投入保障。一是要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使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优秀科技人员和优势科研团队得到稳定支持;二是与种子企业成立股份制合作研发机构,将种子企业的资金优势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科研单位的科技、人才优势相结合,既有利于重大科技成果的培育,也有助于成果的产业化发展;三是采用利润分层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进而形成以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投入格局。

3.3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效率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DEA模型

论文摘要:以DEA模型为理论工具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总体评价,并利用Tobit模型对区域创新无效率的影响因素予以识别,最后对研究结论的相关政策含义予以阐释。

在全球化的竞争新时代,区域正以多种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全球的资源、市场、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的争夺和较量,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区域层面的竞争力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现。随着区域竞争的不断升级,目前区域竞争模式已经从资源、资本要素导向型转变为科技创新导向型。无论是区域内产业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长期创新累积的结果。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乃至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重要驱动力。因此,区域创新绩效评价显得非常重要。

区域创新效率是区域科技创新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了区域创新系统对资源的配置能力与使用效率,是形成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对于效率研究而言,Coelli(1996)指出两种方法最具代表性,一种是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另外一种就是随机边界法(StochasticFrontierAnalysis;SFA)。与SFA相比,DEA方法无需指定生产函数形态,更加适用于评价具有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位的生产效率。区域创新活动错综复杂,具有典型的多投入一多产出生产关系特性,因此本文将选择DEA方法对我国区域创新效率予以定量评价。

1理论模型与数据来源

1.1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DEA模型最早由Chames等(1978)提出,称为CCR模型,假设条件为规模报酬不变,CCR模型计算所得的效率称为综合技术效率;后来,Bnaker等(1984)对CCR模型进行延伸,提出规模报酬可变的假定,即BCC模型,该模型计算所得的效率称为纯技术效率,综合技术效率除以纯技术效率即可得到规模效率。由此可见,DEA模型不仅适用于评价决策主体(DecisionMakingUnit;DMU)之间的相对效率,而且可以将综合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视角进一步解构综合技术效率。此外,DEA模型还可以用于效率优化研究,分析每个DMU的闲置投入与产出亏空,进而指出其投入规模、产出规模的调整方向与具体程度。

DEA模型具有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两种基本形式:投入导向模型力求在现有产出条件下使投入最小化,而产出导向模型则力求在现有投入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针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投人具有灵活可调整性的特征,本文拟采用投入导向型DEA模型。对于DEA的数学原理本文不再赘述,主要评价DEA模型的优点与不足。概要地讲,DEA方法对投入、产出的价格信息不具备严格要求,投入、产出变量的权重由数学规划根据样本数据产生,不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关键是该方法无需指定生产函数形态,因此适用于评价具有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位的生产效率。DEA方法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无法分离随机因素和测量误差的影响。综合考虑DEA方法的特点和区域创新系统的特性,本文认为应用DEA方法研究区域创新效率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1.2Tobit回归分析模型

Tobit回归模型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amesTobin(1958)率先提出,又称截断式回归模型(CensoredRegres.sionMode1)。该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被解释变量为截断数据,即被解释变量都大于或者小于某个确定值。由于区域创新效率值介于0与1之间,区域创新无效率(效率值的倒数减1)则为从0到无穷大之间的左界截断数据,若以普通最zb-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将是有偏且不一致的。鉴于此,本文选择Tobit回归对我国各区域创新无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证明用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出的Tobit模型参数将是一致估计量。

1.3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科学合理地选择投入与产出指标对于有效地使用DEA模型十分重要。依据生产函数的基本变量,区域创新活动的投入指标应该主要从资本和劳动两个角度去衡量。鉴于数据可得性,本文拟采用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数量代表劳动指标、科技经费代表资本指标,这两个指标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专题统计数据。从区域创新产出的视角来看,本文拟选择专利申请数作为产出的衡量指标,按照专利的不同类型,具体由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三个指标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的产出指标。这三个指标的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本文将以我国31个省(直辖市)作为决策评价主体,以2005年度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2实证研究

2.1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基本评价——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从各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平均效率来看,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如表1所示),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仅为0.66;与此同时,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71,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93,这表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中同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纯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规模效率值远高于纯技术效率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综合技术无效率主要来源于纯技术无效率,虽然规模无效率也存在,但它并不是影响综合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因素。

综合技术效率是对决策单位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源使用效率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衡量与评价。从综合技术效率值来看,天津、上海、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值为1,是CCR模型的有效决策单位,位于CCR模型的有效生产边界上,这表明对于这些省市而言既不存在纯技术无效率,也不存在规模无效率。除上述五省市之外的其他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综合技术无效率,尤其是山西、安徽、内蒙古、四川、、陕西、青海、宁夏等省份的综合技术效率值均小于0.5,明显偏低。

纯技术效率用于衡量决策主体以既定投入资源提供相应产出的能力,与决策主体的管理水平直接相关。从纯技术效率来看,除天津、上海、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市之外,地区的纯技术效率也为1,表明其位于BCC模型的有效边界上。这表明地区综合技术无效率的根源主要在于规模无效率,也就是说该区域创新无效率主要是由于创新资源投入规模不当所引起的,该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改善主要依赖于规模效率的提升。

规模效率用于衡量决策主体现有生产规模结构与最优生产规模结构之间的差距。由表1可知,除天津、上海、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市之外,山东、山西、江西、陕西等省份科技创新的规模效率也为1。这表明山东、山西、江西、陕西等省份的区域创新系统并不存在规模无效率,这些省份创新无效率的主要根源在于纯技术无效率,其效率的改进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除了上述提及的天津、上海、广东、贵州、新疆、、山东、山西、江西、陕西等省市之外,其他省市的区域创新系统同时存在综合技术无效率、纯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这些区域科技创新无效率主要源于纯技术无效率和规模无效率的双重作用,其效率应该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管齐下。

2.2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

为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发展差异,本文分别考察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状况,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研究发现,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2005年东部地区科技创新的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0.80,远高于中部(0.62)和西部(0.56),这说明东部是我国创新效率最高的区域,中西部地区次之。从纯技术效率来看,东部地区为0.84,仍然明显高于中部(0.64)和西部(0.65)。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对于东部还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区域创新活动的规模效率均明显高于纯技术效率,这表明纯技术无效率是三大区域科技创新无效率的共同根源所在。

2.3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改进

效率优化是效率评价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效率改进的定量研究,分析各区域创新活动的产出增长潜力与投入松弛量,指出其投入规模、产出规模的调整方向,从而为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可以借鉴的数据支持。

(1)投入效率目标值状况

根据投入导向型BCC模型所设定的效率边界标准,我国大部分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现有产出不缩减的前提下,投入应该大幅度降低。本文将分别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等不同层面①来考察我国区域创新活动的投入目标改进状况,

如表2所示,如果全国各区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均达到BCC模型所设定的效率前沿,那么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区域创新活动保持现有产出不降低的前提下,科技经费平均应该降低27.13%,科技人员数量应该降低32.73%。这表明目前我国区域创新活动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投入拥挤,即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情况。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对比研究来看,就科技经费而言,东部地区拥挤程度最低(20.10%),西部地区拥挤程度最高(51.46%),已经超过了50%,中部地区居于两者之间(35.07%);就科技人员数量来看,东部地区拥挤程度也是最低的(21.01%),中部(49.96%)和西部(49.46%)拥挤程度基本上相当,均接近50%。由此可见,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资源的拥挤程度远高于东部地区。

(2)产出效率目标值状况

根据产出导向的BCC模型所设定的效率前沿标准,我国各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在既定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出应该大幅度增加,

从全国各区域的平均水平来看,在现有投入不变的前提下,当所有区域均达到产出导向BCC模型的有效边界时,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应分别增加50.1%、41.83%、125.18%。这说明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出增长潜力很大,但从另一个层面也表明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在现实状态下存在大量的产出亏空。

从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对比分析来看,东部地区潜在产出增长比例相对最低,这与该区域目前相对较高的区域创新效率有关;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各项产出均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尤其是中部地区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要增长3倍以上(345.78%)才能达到效率边界,而西部地区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则分别至少要翻一番,才能达到效率边界。这说明我国各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出亏空现象,中西部地区产出亏空程度远远高于东部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各区域均应努力提高对科技创新资源的管理能力、配置能力和使用效率,这将十分有效地改善该地区科技创新效率,进而大幅提升该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出。

2.4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无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鉴于被解释变量的截断性特征,本文将以Tobit回归模型作为理论工具,分别从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资金、人员)、区域经济发达程度(地区生产总值)、区域外商投资状况(外商投资总额)、区域技术市场发展状况(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方面考察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无效率的影响因素,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inefficency表示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综合技术无效率值;c表示常数项;GDP表示地区生产总值;FI表示地区外商投资总额;Market表示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Investment表示地区科技活动经费;Staff表示地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β1一β5分别为自变量的回归系数,

在区域科技创新无效率的Tobit回归式中,常数项和地区生产总值、地区外商投资总额、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等解释变量具有统计显著性。

地区生产总值、地区外商投资总额以及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所阐释的是外部环境对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效率的影响。首先,随着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区域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将逐步由要素、资源主导阶段转向科技、创新主导阶段,区域经济对于创新的要求更加强烈,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将更加有动力投身于科技创新活动。换言之,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提高将为区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其次,随着地区外商投资总额提高,有利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改善。这说明在地区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外资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的注入,其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将强烈地影响着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此外,地区技术市场交易额提高,表明该地区创新成果产业化的途径更加便捷,这将对该区域科技创新活动产生驱动力,促使其在同等投入下得到更多的产出,有效提升区域创新效率。

地区科技活动投入经费和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是从投入的角度考察其对区域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科技活动投入经费不具备统计显著性,而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的增加将有可能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这一统计结果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视角再次验证了前文的结论——我国区域创新活动中存在严重的投入闲置与产出亏空现象。这说明虽然地区科技活动投入经费、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的增加可以带来区域创新活动产出的增加,但是由于目前区域创新活动中存在严重的投入闲置与产出亏空现象,因此投入的增加很可能会由于加重投入闲置现象影响创新活动的规模效率,进而带来区域创新效率的降低。

3研究结论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1、无形之手的市场驱动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始终奉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经济,市场是指引行业发展的风向标。近年来,随着美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以及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高新技术给予文化产业的巨大推动,文化产业在美国成为了最具投资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产业之一,吸引了大型财团和巨额资金的涌入,网络文化产业、影视产业等这些与科技结合最为紧密、附加值最高的文化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地处旧金山的斯坦福大学、硅谷一带是我们重点参访的目的地之一,这块并不起眼的狭长地带,云集了苹果、facebook、英特尔、谷歌等全世界极为重要的科技型公司,占据了全球软件、手机互联等产业的半壁江山。培训期间,教授们多次提及亚马逊,这家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最开始只是基于网络经营书籍销售业务,之后,依靠技术革新力量和商业创新模式,不断扩张,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商品品种最多的网上零售商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2、无所不在的创新意识在笔者参加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伯克利分校的讲座中,教授们十分自豪地告诉我们,美国的历史就是开放、创业、创新,不等待不依赖。的确,在只有200年历史的美国,创新是最为强大的力量,驱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以创意作为基本特征的文化产业领域,无处不在的创新意识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腾飞,影响着世界文化产业的走向。加利福尼亚自然科学博物馆坐落于旧金山的金门公园内,除了其众所周知的天文馆、非洲馆等内部单元之外,还有极负盛名的环保屋顶,展现出文化与科技、建筑等各领域的结合与创新性设计。它是被美国环保建筑委员会认可的白金级环保建筑物,被公认为世界上最“绿色”的博物馆,从空中俯瞰,其圆形的屋顶就像巨大的绿色冰淇淋凸出地面,确保了整个建筑采光、通风、隔热的优良。

3、无孔不入的技术介入美国拥有着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团队,创造了卓越的技术创新成果,且几乎以同步的速度在文化生产领域加以应用和转化。这种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有机融合,使得美国的文化产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最高端,无论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还是文化消费方式都引领世界潮流。苹果手机是美国文化与科技的产品载体,它改变了传统手机单一联络的功能,运用技术手段加入了诸多创意元素,赋予了手机用户全新的体验,也随之带来了手机动漫、手机游戏等一系列文化新业态的产生。在传统文化产业及服务中,技术的力量也不可小觑,以受众在博物馆的参观体验为例,手机APP软件、互动软件等的运用,丰富了馆藏文物的价值推介手段,提升了观众的观赏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成就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物流技术、新型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全方位地影响着美国和全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激光照排、电脑特效、互联网信息交互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逐渐普及,美国文化产业在文化内容、生产、形式、消费、服务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现出丰硕的成果。

1、推动传统文化样态的升级与革新在高新技术的裹挟下,诸如演艺、电影电视、出版、博物馆藏等传统文化样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度出现萎缩,然而,当它们也学习利用技术手段来更新换代时,这些传统产业逐渐在市场中获得了更好的效应和更高的利润。参访中,我们看到,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面,盖蒂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等机构采取数字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图像、渲染、动画等技术手段再现文化遗产原貌,对古籍图书、胶片、录音、艺术图片等进行收集整理,实现数字化保护与展现。在数字影视方面,好莱坞的节目制作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变,催生出高清数字电视、数字电影、3D电影等广受欢迎的样态。在百老汇戏剧等传统演艺行业,LED灯光、舞台机械等的广泛应用使文艺演出的场景布置美轮美奂,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提升了艺术表现力。

2、加速新兴文化业态的兴起与发展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文化内容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派生出网络游戏、网络视听、手机文化、网络出版、数字节目、三维动画等一系列新的业态,为文化艺术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使文化的内容更加引人入胜,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迅速,文化的影响力更加深远辽阔。总部位于硅谷的谷歌公司,以搜索引擎的发展为核心,不断扩展其内容和服务方式,不断取得经济上的极大收益。

3、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入了一个更高更广的境界,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使得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始终处于引领和创先的地位。我们所参访的洛杉矶环球影城,其前身是环球影业的拍摄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了再现电影主题的游乐公园,诸如史瑞克4D影院、侏罗纪公园、水上世界等,都是依托畅销电影的主题,加以特效的精心营造,为观众带来技术的极大震撼和全新体验,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游客。而与此同时,环球影城所进行的相关电影衍生品的制作与销售,也带动了影视产业链条的全球化营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润。

三、启示经验

尽管美国的文化管理政策并非完美无缺,尽管某些领域里过度的技术运用削减了文化本体的艺术感染力,但是,瑕不掩瑜,美国在不遗余力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将会给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工作带来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1、加强政策指引,健全法律保障文化与科技融合是近年来文化建设的新命题,无论是政府、科研机构,还是企业、市场都处在摸索中前进、探寻中发展的阶段,相关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并不多见。为了解决目前相关管理体制上的流弊,突破文化、科技两张皮的难题,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文化科技融合,包括文化部在内的各层级政府部门,应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在全社会尤其是在文化领域,营造崇尚创新、注重研发、加强高新技术应用的良好环境。此外,还要学习美国在财税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法律保障方面的严密、细致与全面,导流社会资金、人才、技术成果,加大对文化创意产品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升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形成核心竞争力。

2、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调动企业的自主能动性市场的需求是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与美国的创新型企业相比,中国的许多企业依然停留在拷贝、山寨的低端层面,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技术成果的转化吸收再利用的能力不强。文化部门可以通过项目引导、平台对接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市场灵敏度,捕捉市场需求,创新文化样态,拓展传播途径,提升文化产品质量与品质,使之成为文化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政府也可以在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给予倾斜与帮扶,促其良性发展。

3、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载体建设人才是文化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关键,既懂技术又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极为缺乏,严重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要加强文化科技载体建设,通过认定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工作,加快人才培养计划,多措并举培养适应多种产业环境需要的文化技术人才、数字软件开发人才、媒体产业管理人才等。

4、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技术的创新成果几乎同步于文化产品的生产当中,与之相比,我国文化科技的更新速率要缓慢得多。建议文化部门要学习科技部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功经验,探索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在文化领域转化的有效途径,引导和调动各级各类单位通过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起消化吸收再创新,持续增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速率,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7篇

(1)科技创新中的自我管理型学习者当前,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离不开知识的不断创新和积累,这些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知识不断的创新发展,经过长时间的沉积的爆发,才为我们社会及人类文明的提升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想要获取充足的理论知识,就要不断的学习。自我管理型学习者可以为科技创新者积累足够的理论知识,大家扎实的基础。一般自我管理型学习者具有以下特征。能明确自我价值观念,管理自己的长处,经营自己的优势;能确定最佳的表现方式、谋求最好的贡献;能对学习、工作任务实施有效的计划、分析、监控和修正;能对成功达到某种特定结果具有坚定的信念;能对目标和任务有强烈的主人翁感、责任意识和义务感;能尽力寻找和运用深度学习、研究策略来完成学习、工作任务,不浅尝辄止;能通过比较、日志能形式对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实施有效调节。通过以上特征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创新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如果是一位成功的自我管理型学习者,创新人员不仅可以积累相应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可以对其他两个系统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对整个创新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不仅是从书本获取知识,更要向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学习,以及整个科研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2)科技创新中知识的应用如果不实践,知识反而等于零。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科技创新人员,切忌做马谡,当有了想法后立马付诸行动,要知道,任何科技成果的产生,都是在科技创新者的双手下产生的,而不是脑海中。自我管理能力对创新者知识结构的构建有着实质性的影响,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个人知识在输入与输出上的效率,而且决定了只是元素的组合能力及知识结构的再生能力。输入输出本身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只有输入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才能输出到实践当中去,而在实践当中的经验与教训又变成了新的知识输入到创新者的大脑中,就是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使得一颗颗创造之星冉冉升起。

2、科技创新者知识的再生产和创新能力的再提高

(1)激发科研兴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兴趣是科研进步的推动力。很多科学家都是由于对某个方向有着浓厚的兴趣才有所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兴趣使科技创新者在总带着积极主动的状态和情绪进行创造性活动,乐其所为,不觉疲劳。而且促使创新者在创新时激发更多的灵感,获得触动,使他们的创新思想想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同时,广泛的兴趣有助于创新者建构广博的知识储量,扩大他们的创新视野。

(2)创新意志与坚持科技创新者在创新过程中应该不惧怕失败,因为有时候失败的经验比成功更有意义,同时要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勇敢地选择具有社会价值和一定风险性并且无人敢尝试的创新选题,并能屏蔽和抵制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干扰和困难。创新活动不仅需要创新能力,更基本的前提条件是需要有创新欲望。对于每一科技创新者来说,完成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除了需要资源配置系统的优化运行,还需要有动力发动系统的持续支持。而保证动力系统运转的主要动力源是个体的兴趣,外界压力虽然也能迫使个体形成一定的动力,但不仅爆发力有限,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有限。动机系统的高能量则是创造力迸发的支撑。

3、结论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8篇

1.20世纪初至60年代的大企业封闭式科技创新鉴于大企业与科技创新间的紧密关系,及其实践、理论重要性的多重强调,使得这一时期针对科技创新的研究基本上都以大企业为研究样本。如,熊彼特在提出科技创新理论时就认为大企业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实中,基于这一时期经济、科技环境的局限,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的确更有可能吸引、提供、负荷和合理利用科技创新所需的大量资源[3]。最为典型的表现是大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如1925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成立的贝尔实验室。此外,Maclaurin(1954)通过对美国1925—1950年13种工业发展情况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从理论上明确了大型企业在构建美国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大企业科技创新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创新专利带来的巨大利润和企业间的激烈竞争使得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具备了另一个显著特征:封闭。如,Turner(1954)在对191个企业科技创新境况分析后发现,大部分企业以自身内部资源为支撑,很少吸纳或借助外部资源开展合作创新。这也决定了这一时期科技创新研究思路基本立足于单个企业本位组织内部及其对外部环境的被动适应上,即如何通过自身条件调整(包括组织及其所拥有的创新要素)适应外部环境,以实现企业科技创新效能的最大化。所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企业外部环境对其内部科技创新的线性影响研究,二是企业所拥有的创新要素及其自身组织安排对科技创新的线性影响研究。

3.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式科技创新进入20世纪70年代,科技创新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向,具体表现在:创新参与主体不仅由大企业拓展至中小企业,而且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他主体也参与进来;突破组织边界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式战略思维撬动尽可能多的创新资源;创新过程不再是机械、线性的,而更趋于非线性和复杂系统性;创新不再满足于1+1=2的线性结果,而是努力获取1+1>2的协同效应等。总之,科技创新模式由大企业封闭式创新步入多元主体参与的开放式创新,且形成了名目繁多的细化科技创新模式,其中已被广泛认可且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合作创新模式。20世纪50年代开始,科技创新就已经面临所需经费日益庞大、研发过程日益复杂的现实,单兵作战的创新模式已不适应发展需求,Arnold(1954)当时就认为合作研发(cooperativeresearch)可成为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Arnold详细分析了4类从事研发的团体及9种出资团体,冲破了单个企业独自研发的组织路径选择,开拓了研究科技创新多组织(单位)合作创新模式的先河]。但是之后合作创新研究并未受到重视,直至70年“I/UCRC”(Industry/UniversityCoop-erativeResearchCenter)的提出,合作创新研究才受到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合作创新新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是Franks(2000)将供应链思想引入创新领域提出的“供应链创新”模型和Etz-kowitz等(2000)构建的大学、政府及产业“三重螺旋”创新模型。

二、创新系统模式

1.基本科技创新单元间的合作具有偶发性,为了使合作创新更具稳定性和可预见性,需要相应的系统予以持续培育和支持。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创新系统模式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且形成了三个代表性流派:以Free-man(1987)、Lundvall(1992)和Nelson(1993)为代表的国家创新系统,他们从国家层面关注创新过程,认为创新的实现与一国的具体国情具有内在逻辑性,并构建了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模型[9-11];以Cooke(1997)和Braczyk(1997)为代表的区域创新系统,他们批评国家创新系统概念过于模糊,并用区域予以取代,将分析对象具体化,这为分析一国国内不同地区创新能力的差异提供了分析框架;在吸收“三重螺旋”创新模型的基础上,以Malerba(2002)为代表的部门创新系统也已形成,他们将分析对象定位于更为微观的“部门”(sector)。可见,创新系统更加侧重科技创新宏观层面,其对顶层设计的重视为有效规避合作创新偶发缺陷,促进合作创新持续进行提供了系统保障。创新网络模式。为使系统性创新更具有可操作性,创新网络应运而生。创新网络最先发轫于Imai和Baba(1989),Freeman(1991)在引证并接受了两者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正式采用创新网络这一名称,是指“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网络构架的主要连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Gemiinden等(1996)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企业为核心,以管理机构、供应者、协同供应者、研究与培训机构、竞争者、批发商、客户、咨询者为合作者的创新网络参与主体模型

2.明确了创新网络的主体构成。Sheffi于1985年提出的超网络(Supernetwork)已被引入创新网络研究领域,并成为创新网络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总之,创新网络模式为合作创新水平的升级和创新系统的落实提供了可能。创新集群模式。科技创新并非均衡分布,而是某些行业、区域或者时间点总是比其他行业、区域或者时间点具有更多的科技创新产出,甚至会出现科技创新成果“涌现”的现象。OECD基于实践的总结和理论整合,分别在1999年和2001年出版的《集群———促进创新之动力》和《创新集群———国家创新体系的驱动力》两部研究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当代意义上的创新集群。之后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对于创新集群的认识也日益深刻和多样,较具代表性的研究包括美国竞争力协会(2010)基于高强度合作视角的分析、Preissl等(2003)基于技术功能联系的解读和Scott(2006)基于创意领域的诠释。至于创新集群运行方面,创新机制、创业机制、产业促进机制和区域发展机制成为其有效实现的4大核心支撑机制。总之,创新集群模式的出现使科技创新与产业或经济的结合更为紧密,同时也为合作创新、系统创新和网络创新的建设开辟了新的视野。开放式创新。Chesbrough在梳理、总结创新已有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在2003年《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一书中正式提出开放式创新这一概念。他在对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做了详细的比较后认为,智力资源的流动与私人投资及其对外部知识的支持是开放式创新产生的重要原因,且认为这一模式的本质在于,企业可以通过外部(内部)的路径将外部(内部)的想法商业化推向市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建立新公司、认证许可等。之后,Ches-brough(2004)又对开放式创新的管理原则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为开放式创新的切实推行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3.网络众包模式。2006年,Howe在《连线》杂志首次提出网络众包(Crowdsourcing),但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之后Estellés-Arolas等(2012)在总结40个已存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络众包的定义,是指一种在线参与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科研机构、非营利性机构或公司灵活需要解决的任务,大众自愿承担任务;并廓清了网络众包的8个特征:清晰的任务承担者和众包者、任务目标明确、任务承担者报酬明确、众包者可接受的报偿明确、在线参与、一定范围内的公开征集和使用网络。可见,与以往创新模式相比,庞大、分散的参与者管理成为此种创新模式成功的关键。针对这一问题,两种解决方案得到认可:一种是技术方案,如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构建大型分布式计算系统,为网络众包中研发问题的编码、信息化和模块化提供技术平台;另一种是采用管理方案,如给每个研发问题指定一个项目经理或通过“动机—诱因—激发—行为”模型对参与者实现有效管理。作为刚刚出现的一种创新模式,其所独具的创新合作关系、计算机网络化和创新过程民主化为已有创新模式的发展,或者几种创新模式的整合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三、结论与研究展望

1.技术仍是科技创新理论的核心关注点,且科技创新模式根据不同的创新问题相应产生,具体来说:合作创新弥补了孤立、封闭式创新的能力或资源局限;系统创新规避了合作创新的偶发性,使其更趋稳定和可预测;创新网络在超脱了合作创新过度关注微观创新单元间两两关系束缚的同时也具体化了系统创新,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创新集群则摒除了均衡发力的思维,以有重点、分步骤的路径实现了创新辐射,同时紧密结合产业集群,使创新更加凸显生产力属性;开放式创新更加侧重创新要素组织间的无缝流动,为创新资源的集成使用提供了方法和依据;网络众包更是集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创新民主化,为大众创新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支撑。可见已有科技创新理论和科技创新模式研究成果为现实科技创新的有效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导引。然而,已有文献在以下研究中仍显薄弱,急需进一步的探讨与完善。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内在规律研究。由前述文献可见,目前针对科技创新的研究集中于技术领域,而对于更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却关注甚少。所以,应用于技术创新的理论和方法是否也可应用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与创新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过程到底如何进行?这些问题都需要相关研究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9篇

第一,调整科技创新战略的指导思想,更加强调原始性创新,力争实现科学技术发展的跨越。当代国际科技和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产业竞争加速由生产阶段前移到探究开发阶段。原始性创新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不仅能够带来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且能够带来新兴产业的崛起和经济结构的变革,带来无限发展和超越的机会,因而成为决定当代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基础条件。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实现从以跟踪模拟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深刻转变,这是我国新世纪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科学家进行自由探索,并在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紧密结合的基础探究领域积极开展创新性探究,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要在高技术探究发展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多地把握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逐步摆脱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对外技术依靠的被动局面。在制定和政策方面,我们将建立起和原始性创新相应的评价制度,形成符合科学和技术不同发展规律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我国科学家参和国际学术交流和探究合作。我们始终认为,在科技发展上,中国不但要发挥制度的优势,更要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紧紧把握新科技革命的大好机遇,在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平安和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重点领域寻求原始性创新,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调整科技创新的理念和管理体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应当说,人才非凡是尖子人才是创新的先决条件。面对当今日趋激烈的国际性人才争夺战,政府的主要功能就是构建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服务和营造创新文化。我们必须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促进科研机构形成开放、流动、竞争的局面,以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家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包括通过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数据共享等多种方式,为各类人才非凡是那些“小人物”的创新活动给予公平的对待。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引导科技人员关注探究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强调技术创新成果不要仅仅停留在论文、报告的形式上,而是尽可能地物化成为可操作的技术、可交换的产品,把知识变成专利、标准,并最终在市

第三,调整科技创新的工作方针,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所有科技领域居于领先地位。非凡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论是基础探究还是战略高技术探究,抓什么、不抓什么,先抓什么、后抓什么,这是战略决策的首要新问题。早在1990年,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但是,由于熟悉不到位,在机制上也缺乏有效的约束,这一方针贯彻力度仍显不足。当前,我们在科学技术发展当中确实存在着急于求成的倾向,总想为国家多做一些事情,这种愿望毫无疑问是好的,但是轻易导致力量的分散,形成“撒芝麻盐”式的项目管理,结果是“半亩树苗一桶水”,哪棵树苗都救不活,难以集中精力和财力办大事。另外,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科技资源本来就是稀缺,更应当克服探究工作的分散现象,把有限的资源用好。因此,我们要以产品、新产业为中心,把国家、地方、企业各方面的力量集成起来,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办成几件大事。同时,我们也要处理好集中和分散的关系。非凡是在创新的起步阶段,针对不同的创新思路和技术路线,调动各方面创新的积极性,用相对集中的资金来发现和凝练重大科技新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国家支持的重点。

第四,调整科技创新的模式,从注重单项创新转变到更加强调各种技术的集成,强调在集成基础上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长期以来,我们科技计划比较注重发展单项技术,这是技术开发初级阶段的必然过程。但从科技和经济结合的内在要求来看,单项技术的探究开发,由于缺乏和其它相关技术的衔接,很难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产业。事实上,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仅是一个创新过程,更是一个组织和集成的过程。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为核心,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其创新性以及由此确立企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远远超过单项技术的突破。为此,我们将通过强化国家战略部署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打破传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各种条条框框,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重组和合理配置。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都将明确强调学科间融合和部门间协作的必要性,强调从以发展单项技术为主转向发展单项技术和多项技术的集成创新,注重以产品和产业为中心实现各种技术集成。

第五,调整科技创新的政策对象,从注重科研院所转为调动和组织全社会科技力量。随着科教兴国战略逐渐深入人心,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科技的程度也不断增强。今天的科技工作,早已不只是科学家们深居斗室的冥思苦索,而是成为众多社会群体自觉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地方科技工作在国家科技工作体系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科技的需求十分迫切,并且和经济的结合比较紧密,地方政府对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也更加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宏观上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促进地方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高等院校是公共科学知识生产的主体之一。由于高校具有能激发创新思维的独特人文环境,大跨度的学科间交叉、渗透以及数量巨大的创新人才,使其在原始性创新方面往往具有独特的优势。实现科技和教育的紧密结合,对于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近年来,一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迅速崛起,使我国科技事业的总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确立企业在探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将努力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工作格局,努力形成部门、地方、高校和企业互融互动的新型科技管理体系。场上取得收益。

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10篇

(一)资金相对匮乏,研发资金不足

当前我们包装产业进行科技创新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的问题。虽然国家也一直在政策上支持包括包装企业在内的中下企业的融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行性还是比较低。据调查,整个包装行业约有四分之三的企业没有进行过完善合理的技术改造过程,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包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我们的包装企业融资渠道过于狭窄,不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受到很大的阻力作用。银行放贷程序繁琐,贷款利率比较高,直接融资中由于一些小型包装企业自身信誉的问题,也不能够顺利地进行。融资能力有限,资金严重匮乏,使包装企业很难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造过程。

(二)高级人才匮乏,基层员工专业素质较差

我们知道,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一个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匹配的高级知识人才。但是综观我们整个包装产业,人才都相当欠缺,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还是基层的技术工作人员,都缺乏过硬的专业素养,他们对行业的分析力、判断力比较差,没有一个先进的理念来进行行业的协调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国目前整个包装行业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只占我们整个行业职工总人数的2%,而我们全国工业总的技术人员占比是6.8%,对比后我们得出结论,包装行业的技术人员占比大大低于工业的整体水平,包装行业从业人员中受过专业培训和正规教育以及具有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的比例大大低于机械、电子、制造等相关行业。

(三)包装企业经营规模比较小,自身实力不足

当前在我国的整个包装行业市场上,占据绝大多数地位的还是自身规模比较小的民营包装企业,由于自身生产经营规模的限制,它们在具体的资金运用、科学技术的使用、扩大再生产等条件上都具有先天性的劣势。尤其是一些技术创新项目,包括采购先进的机器设备、聘请高级的管理人才和专业素质较高的一线工人、进行一些投资的研发创新等等,这些都需要很大的成本投入,但是这些小型的民营包装企业并无力负担。它们的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产业集中度不够高。因此,正是这些小型包装企业的存在进一步制约了我国包装产业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二、进一步推动我国包装产业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的措施

(一)国家要加大对包装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前文我们指出,我国包装行业中大部分都是一些生产规模较小的民营包装企业,这些企业资金匮乏,市场规模较小,进行科技创新面临着重重的阻碍。因此,要想推动这些企业的发展,实现整个包装行业的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我国一定要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发展这些企业。国家要对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包装企业予以资金支持,完善它们的融资渠道,对一些科技创新项目给予减税、补贴等支持,在全行业树立科技创新的意识,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活力的中小型包装企业,大力研发新产品,出台相关的政策,彻底解决这些中小包装企业的发展问题。

(二)包装企业自身也要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

包装企业自身要想得到很好的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必须要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不断加大对自主创新的研发投入力度。长期以来,我们的包装产业科技创新发展不够完善就是因为很多企业对创新的意识不够,它们把很多的资金用于留存,并没有对相应的科技研发加以支出。当前我们的包装企业应该改变这一传统的观念,市场的开发要与科技的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努力实现包装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完善包装产业人才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