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理念

科技创新理念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管理创新,要有科技理念

【摘 要】本文是以国家对房地产猛烈打压和持续调控下,市场多数人对2012年房价持必跌态度,一部分企业将会在这次竞争中淘汰的背景下, 房地产和建筑企业的管理创新,就应像苹果、三星和诺基亚、微软等企业一样,汲取经验,学习引领市场的成功之处。企业和员工只有具备了科技的理念,时刻与市场保持一致,甚至引导主流,才能掌握发展方向和企业的命运。这一理念就像计算机和网络一样,具有系统性、先进性、开放性,它的提出非常有创新而且贴切,必能指导企业的管理提升和工作创新。

【关键词】管理创新;科技理念;工作创新

Business management innovation, to ha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cepts

Xu Guo-dong

(Nine dragon Real Estate Group Jining Shandong 272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to violently suppress the state of real estate and continu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market most people to hold 2012 prices will fall, part of enterprises will be eliminated in the competition in the context of real estate and construction business management innovation,should, as Apple, Samsung and Nokia, Microsoft and other companies to gain experience and learn to lead the market's success. Businesses and employees only with the concep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ways consistent with the market, and even guide the mainstream, in order to grasp the fate of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enterprise. This idea is like computers and networks, systematic, advanced, open, its proposal is very innovative and appropriate, will be able to guide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to enhance and work innovation.

【Key words】Management innovation;Technology concept;Work;Innovation

1. 企业需要管理,以科技理念的管理在计算机工作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全文阅读

科技馆建设理念的创新思路

[摘要]理念是创造的基石,理念决定了科技馆在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理念体现了科技馆建设者所要向公众传达的科学思想、科学内容和科学精神。目前国内科技馆普遍存在着以“物”为中心的建设理念,导致展品雷同、众馆一面的弊端,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普展教能力的发展与提升。该文通过对科技馆建设模式及理念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科技馆建设理念存在的问题,提出科技馆建设要善于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新理念,做好前期的基础调研和策划工作,科学定位,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建设理念、自下而上的展览模式、课题中心模式等创新思路。

[关键词]科技馆建设 理念创新 以“人”为中心

1、科技馆的建设理念

1.1 什么是理念?

理念是理性化的想法、思维活动模式或理性化的看法和见解。理念既是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功能的高度浓缩与概括,又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功能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理念体系。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事物的不停变化而变化,不管什么理念,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周围物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才能进步与成熟,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进化理念,同时也会延伸理念的范围和深刻理念的内涵。

理念研究是科技馆建设的基石,它是建馆的行为指南和价值取向,在理念的指导下建立内容框架,以整合需要向公众表达的科学内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不同的理念将形成不同形态的科技馆。

1.2 科技馆各发展阶段的建设理念

科技馆的发展已有200年的历史,经历了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工业博物馆、科技中心的三个阶段,并正在进入综合性现代化科技馆的第四个阶段。科技馆的建设理念也从传统意义上的收藏、陈列、研究为主,逐步向综合功能方向发展。

全文阅读

高科技企业管理的创新理念

[摘要]高科技企业具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员工整体素质高,专业型人才、高知人才集中,在专业技术领域拥有一定的权威和影响力。随着我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企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但我国的高科技企业存在管理水平滞后于技术水平发展的现象,管理人员多为技术人员转型,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造成了强技术、弱管理的局面,亟待科学的管理理念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管理;创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069-02

高科技产品存在生命周期短、市场瞬息万变的特点,故而高科技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存在技术革新速度快、人才流失频繁、研发速度滞后于市场需求、营销与服务意识薄弱等问题,给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形成阻力。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需要稳固的核心能力支撑,如何把握市场动态、创造企业的核心能力是高科技企业亟待突破的瓶颈。因此,未来企业管理中急需创新理念的指引,作为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1追求合理化的技术知识管理机制

高科技企业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的生命,技术知识管理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核。技术知识管理体系包括六大方面,即获取知识、吸纳知识、共享知识、学习型企业、创立行标和保护知识产权。

1.1获取知识

高科技企业对于知识的收集途径分为内部积累和外部引入两种。内部积累主要指员工总结的技能经验积累;外部引入包括从客户、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处获取的信息。企业对获取的知识筛选出有益于技术革新的,运用于技术实践中。

全文阅读

新理念创建现代化科技档案管理

[摘 要] 现代科技档案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对库存档案资料的管理上,还需要兼有情报、信息等多项功能,其管理模式需做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信息技术形势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创新的服务模式、多维的知识结构、高度的信息素养、知识化的服务等技能均是现代科技档案管理必备的要素。信息技术给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科技档案管理等专业信息机构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这些变化不仅给档案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档案管理如何建设和发展的问题。目前科技档案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对档案资料的管理上,还需要兼有情报、信息等多项功能,才能满足科技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 科技档案管理 现代化

一、构建现代化的科技档案管理模式

科技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实质上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科学的信息管理平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档案载体由传统的纸张形态扩展为缩微型、声像型及机读型,这一变化使众多杂乱无章的档案有序化,满足了用户对档案信息多方位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利用率。而科技档案管理也面临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信息化模式转变,将原来传统服务的静态式、被动式、直接式、实物交互式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一种更为主动的姿态和超前意识向用户提供多维的、动态的信息服务,这包括对网络信息在内的各类信息进行系统化、逻辑化的分析和深加工,不断激活静态信息并挖掘其潜在价值,为信息主动寻找最合适的用户,并提供增值信息服务等。

二、构建创新的服务模式

科学的管理制度伴随着管理理念的更新,建立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及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馆藏的有形性,时空的局限性,操作的手工性,服务的单一性及利用的局限性,这种陈旧的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须要由封闭型服务向开放型服务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型服务转变。为使科技档案兼有情报、信息等多项功能,为科技工作提供多方面的服务,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从整体上研究信息材料的采集、加工、组织、开发与利用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各种载体的档案信息进行加工编辑和数字化技术的转换处理,使之成为二次、三次文献,建立科技档案信息数据库,将其成为可直接利用的数字化信息,并在信息检索、处理、交流和利用等服务中,把所获取和评估的科研信息最大化的提供给科研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快捷、全面传递信息的任何形式工作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将科技档案信息检索、传输、摘录和分析处理,来满足科研工作的需求。

三、构建科技信息编研工作模式

在科技信息编研时,要从数据库信息与科技材料中进行筛选,通过数据库的查询功能将信息筛选出来,并与相关人员进行信息核实,利用档案信息查漏补缺,充分体现了新型的管理模式在科技信息编研工作中更加方便。拓展多维的知识结构,使科技档案管理在形式上有显著的突破,并从档案信息收集、存档形式到分类、编目、简索等环节上采用计算机、网络通讯、信息检索等技术,才能科学有效地管理科技档案。

全文阅读

用“科技创新”,诠释“消费者至上”理念

《中国科学美容》对话宝洁美发及护肤专家

Jay Patrick Tiesman博士

说起宝洁公司(P&G),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无论是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等发用品,还是舒肤佳、玉兰油、佳洁士、碧浪、汰渍等品牌,无不在中国享有盛誉。宝洁,始终在一丝不苟地做品牌,不折不扣地诠释着“消费者至上”的经营理念。

今年夏季,Jay Patrick Tiesman博士,专程来南京参加“2008中华医学会”相关学术会议。作为中国专业美容领军媒体――《中国科学美容》杂志,特别对Jay Patrick Tiesman博士,进行了专程访问。

创始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宝洁之所以不断走向成功,与其倡导的“消费者至上”的理念息息相关。这一理念已真正成为“宝洁人”的共识,并已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之中。特别是在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上,更是将消费者的诉求摆在了第一位。

宝洁公司每年与超过700万的消费者进行交流,各种产品每年要做至少一次的改进和改良。全球性产品开发与研究加速了新技术的应用,宝洁公司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除了拥有先进成熟的经营理念,更得益于其精良的科学家团队、先进的技术、和对科技不断地创新和追求。

《CSC》记者:你最早将基因技术应用在个人护理方面,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在“基因芯片”上的研究情况?

Jay博士:“基因芯片”技术使我们得以通过高通量分析测量基因表达变化。在分子生物学发展初期,我们只能一次检测一个基因――就像用一根鱼竿钓鱼。然而,我们知道人类基因组中有数以万计的基因,如果我们对其逐一检测,那得花上几百年时间(就像用一根鱼竿去钓几万条鱼一样)。科技进步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赋予了我们新的工具,使我们能够在一次实验中分析几乎所有已知人类基因组中的基因。这就相当于用一张渔网代替了鱼竿来捕鱼。通过使用这种技术,我们在一周内完成的工作比使用以前的工具工作几个世纪所做的还要多。

全文阅读

论如何在高科技企业中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

【摘 要】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引领下,世界范围内的高科技企业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我国的经济也面临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很多企业都在向技术性产业转变。但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往往落后与实际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当务之急,本文就高科技企业本身的特点,从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模式,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四个方面来阐述论题。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管理理念;创新

一、高科技企业的特点

(1)风险较高。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周期,生产周期和换代周期都很短,而且有越来越短的趋势,一旦在某一时期研发的速度没有赶上,落后于其他企业,那么后果可想而知。所以高科技企业是一种风险较高的企业。(2)技术和资本密集。高科技产业别于传统产业的一大特征就是必须具有较高的先进技术和雄厚的资本,这样才有条件去研发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科技投入占生产要素的构成比重大,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3)知识密集。高科技产业的知识密集除了体现在它的产品和服务上,另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它的员工,特别是研发部门的员工。高科技企业的员工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富有创造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他们更强调自主性和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

二、管理理念的创新

(1)重视人力资本。就现在的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情况来看,大多只是承担招聘、考核、调配、培训等常规的工作,但是忽略了对“人”的研究,前面已经说到,高科技企业的员工是和传统企业的员工有很大区别的,他们都是知识丰富,有强烈自我价值和自我追求的人。所以应该创新机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把“人”放在更重要更凸显的位置上,全面认识员工的能力,为人才的合理管理和使用提供依据。建立多内容、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激励机制,改变传统的认为只有懂高新技术才能管理高新技术产业的错误认识,高科技企业需要的是懂技术、会管理、能运作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高技术管理人才的理念是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人本资源即人本经济,它在高科技企业的各个生产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2)创新管理模式。现代高科技企业的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知识化。由于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高科技企业管理向信息化发展是历史趋势。在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应该在保守企业内部商业秘密的前提下,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信息共享、促进企业信息流动。企业还应该充分利用外部信息网络,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有效利用外部信息资源促进企业发展。知识管理将成为高科技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传统行业的价值链是一条直线,而高科技行业价值链是复杂分散的,链条上的任何一节都可以获取利润。所以高科技企业的管理模式就不能照搬传统产业,知识管理将取代传统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模式上进行知识管理的新尝试。可以借助网络技术筛选信息和技术建立知识数据库,把知识当作资产进行管理,运用每个员工的智慧来提高企业创造力。(3)组织结构的合理化。一般来说,在一个发展趋势良好的高科技企业中,都存在这运营管理和项目管理两种主要的模式。从根本来讲,从组织方式来看,传统的“金字塔”结构被认为是最有效严谨的管理组织形态,而从现在的发展开看,现在的高科技产业的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型的等级化的垂直管理到多样化的管理,出现了“倒三角形”,“卫星型”、“网络型”、“扁平型”等组织结构,这无疑是很正确的管理尝试。因为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以前的一套做法完全不适应现在的情况,不能及时地对外来信息做出反应,所以改变原来单一的组织结构,向多样化的组织结构发展就成了必然的要求。当然,组织结构的转变,必然造成管理层次的减少。这样有一个优点就是改变了传统体制中的从上级到下级的森严的等级,信息就可以很迅速而且准确地反映到高层,可以避免报告被修稿,数字被篡改,信息被修饰甚至伪造的情况。在新技术下用水平的组织结构可以加快企业信息的传达,消除“金字塔”结构带来的官僚作风,降低管理成本,有效地改善了旧的组织结构带来的弊端。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任何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与人是密切相关的。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进步是相依相伴的,二者相辅相成,人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高科技产业是一种“人本经济”,人在各种要素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高科技企业创新如果离开了人是什么也做不到的。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以高科技企业员工的自身特点和高科技企业自身的特点为根据的。“科技以人为本”,高科技企业的员工也更有对人文思想和文化内涵的需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高科技企业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的人文力量可以为员工制造一个具有和谐人际关系,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用人文关怀和强烈的企业认同感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全文阅读

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系

[摘 要]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每一天人民群众都有新的需求,要面对不同的挑战,就像米哈伊洛夫斯基所说的:“生活给科学提出了目标,科学照亮了生活的道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国家繁荣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始终秉持着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的两大基本发展战略。尤其是在当前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想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更要在各个领域推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培育新动力激发新需求,以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为保障,令可持续发展观念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因此本文将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概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化 科学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观念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65-01

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时代在社会的发展中依次到来,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我们欣喜于贯穿其中的科技创新飞跃,却也不得不承认周围环境日益恶化。在我国接下来的建设中协调发展与环境、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在此种情况下,在各项事业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需要大力开发充分利用资源,还需要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基础提供新的能量机会。据此可以说,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1】。

一、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

在岁月的长河中发展是一种必然,但历经千百年的时间当前社会发展濒临瓶颈,几近停摆,各项事业急需创新以增加生机活力,以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正如培根所说的那样:“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简单来说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时展的关键,而在这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更是在无形中推动着、引领着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此我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的两大基本发展战略,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当前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更是通过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满足激发建设新需求,从而令固有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蓬勃向前,各项事业均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

同时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观念早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建设的层面,转而渗透到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四个方面多项事业中。所以各领域要真正鼓励坚持现代化科技创新。

全文阅读

基于“创新与教育”理念下的科技馆的发展方向①

摘 要:科技馆作为当代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场地,能够为学校教育提供专业的科学技术服务。因此“创新”以及“教育”应当是当前科技馆的服务理念,这在文化消费越来越盛行的二十一世纪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创新与教育”的理念来谈谈当代科技馆发展方向。

关键词:“创新与教育” 科技馆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219-01

利用科学技术馆普及市民以及学生的科学知识是当代教育的新模式,但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何在新时期发挥科技馆的重要职能是摆在科技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普通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的关注科技馆带给自身的知识消费,所以科技馆的发展方向也是当前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除此之外,科技馆的经费来源为政府拨款,是一项公益事业。因此,科技馆的发展方向还是一项社会问题,其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本文将对此进行论述。

1 当前科技馆发展的定位以及服务理念

科技馆的发展应当从地区科技馆的资源分布等特定优势出发,结合当地可利用的周边资源进行科技馆展品的规划和设计,来迎合市民以及学生等受众的需求[1]。然而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内不断的提升科技馆的价值需要立足于科普创新,这是科技馆发展的基本定位之一。

科技馆的服务理念应当根据科技馆的受众特点进行区分和判断。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知识经济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加强自身科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人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不断上升。科技馆如何在受众的质量和品味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提升服务质量,这也需要科学的服务理念支撑。

2 “创新与教育”理念下科技馆的发展新方向

全文阅读

大工程理念下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培养探索

摘要: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分析大工程观与科技创新素质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制度是前提,整合各类资源、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基础;分阶段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重点;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关键,只有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制订完善的考评细则、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大工程;科技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

作者简介:李养良(1966-),男,甘肃庆阳人,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潘东(1973-),男,江西九江人,九江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师。(江西 九江 33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基于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JXJG-12-17-18)、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材料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项目编号:JXJG-11-17-10)、九江学院2011年度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21-02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工程实践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科技全球化对工程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工程教育过分强调专业化、科学化,从而割裂了工程本身,因此,难以符合和适应当代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综合化发展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大工程观”作为一种新的工程理念已在工程教育界受到重视。[1-2]

一、大工程观与科技创新活动

1.大工程观的提出

全文阅读

活动课程化理念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活动课程化凸显“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基本实现了学生自主选择、自我完善的目的,激发了学生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文章针对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认识不统一、投入不足、行政化色彩浓厚、动力不强、缺乏科学谋划、随意性强等现状,提出引入活动课程化理念,构建有力的保障体系,实施科学的培训体系,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搭建有效的竞赛平台,着力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活动课程化 科技创新能力 培养

[作者简介]张科(1975- ),男,四川资阳人,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乐山 61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2013年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活动课程化理念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SA08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73-02

同志在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积极深化教育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育人体系的重大任务。将活动课程化理念引入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活动课程化思路及意义

借鉴教学管理理念和做法,将校园中一切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活动都看作是“课程”,系统规划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以及活动评价等环节,增强活动的培养元素,凸显其育人功能,运用学分杠杆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育人效果进行统一评价。在育人体系的设计中,将科技创新活动和课堂教学并列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整体中的两个子系统,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共同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