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持续发展定义

可持续发展定义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可持续发展定义的重新建构

[摘 要]可持续发展定义直接影响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贯彻落实,而当前具有绝对权威、占主导地位的布伦特兰定义具有自身不能化解的问题,亦不适于时代的要求。重新构建可持续发展定义刻不容缓。在阐发和谐、公正等可持续发展本质的基础上,提出新建构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明确当代可持续发展是自然环境-社会-人三者的协同进化。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定义、协同进化、和谐、公正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能找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已超百种。现有定义主要从5个角度描述可持续发展。⑴侧重经济增长。如“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1]⑵强调生态保护。如“在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2]⑶偏重伦理道德。像“目前的决策不应当损害后代人维持和改善其生活标准的能力。”[3]⑷着眼科技进步。如“可持续发展是趋向更清洁有效的技术,零排放或封闭式的工艺方法,以此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4]⑸综合型定义。例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尝试,将伦理、经济、社会与生态统一到一起,使今世和后世的人与其他生物能够延续。”这些定义中,被公认为最具权威的是布伦特兰定义。其表述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5]直至目前,只要提到可持续发展,人们最认可最先想到的还是这一定义。

但也有人质疑布氏定义。凯里考特指出:“布伦特兰定义没有反映出对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呵护。”我国学者王书明也指出:“布伦特兰定义并没有从根本上跳出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目标的发展观”。[6]研究表明,布氏定义有5大难以克服的缺陷。⑴布氏定义在逻辑上有同语反复与循环定义的错误,用“发展”解释发展。⑵布氏定义表述含糊,使人看后仍不知如何去做才能“可持续”。⑶布伦特兰定义有强烈的人类中心论色彩,不能正确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不利于建立恰当的可持续发展伦理。⑷该定义在突出代际公正的同时,却弱化了代内公正。⑸布氏定义1987年提出,落后于时代,其表述上又难于调改。综上,布伦特兰定义已不能担当当代可持续发展定义的表率。

考察现有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有的只侧重某一方面,有的概念模糊,作为当代可持续发展定义的表率都尚显不足。另外,当今世界上资源耗竭、环境破坏、贫富更加分化、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现实迫切需要可持续发展,重新构建一种能反映可持续发展本质的定义势在必行,这对于推进当代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关系到人类与地球的未来。

二、问题的消解

欲重建可持续发展定义,必须准确揭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笔者将其概括为5方面。

全文阅读

基于时间空间维度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摘 要: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可持续发展较为公认的定义仅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性化描述。基于此,综合数学建模中的相关方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量化评价体系,并先后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对数据做出修正,确保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在对数据进行时间维度修正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空间维度对数据进行修正。通过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3类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分别计算,模拟出3类国家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从非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所应当满足的不同要求。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层次分析法;一次指数平滑法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1-0173-02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初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提出,被描述为“既满足当前发展要求,又维续未来发展潜力”。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界定至少需要综合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应当考虑到各国在历史、地理方面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相对性[1-2]。本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可持续发展指数,以不同对象的数据为例,通过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修正,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性定义。

层次分析法(AHP)是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决策分析方法,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知识平台给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递阶层次机构,二级指标涵盖科学技术、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并分别下设3、5、5、6共19个三级指标。

第一步。根据T.L.Saaty提出的理论[3],衡量B1至B4四个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用1,9表示比较关系(1表示两个因素具有同样重要性,9表示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4],构造判断矩阵。矩阵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即各二级指标所占权重。用类似方法为每个二级指标下设的各三级指标定权。

第二步。对上述所有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利用式(1)、(2)分别计算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CR(1)至CR(5),其中RI代表随机矩阵的均值,可通过查表得到。式(3)计算出模型整体的一致性比率CR(6)。表1给出检验结果,可在0.05的置信水平上认为模型通过一致性检验。

第三步。根据来自世界银行的数据,以海地(1998―2012年)为例,将19个三级指标的数据进行中心标准化处理后,依据各指标不同权重得到各年度可持续指数。

全文阅读

职业定位:制约信息技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及其意义

摘 要: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通过文献查阅与基层一线访谈,本研究认为重新认识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明确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定位,这对于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升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引导高校信息技术专业办学等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1/03-0038-03

为了应对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21世纪初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单独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新型教学人员应运而生。但近年来研究表明,信息技术教师已成为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一大病源1,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在数量与质量上都难以适应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需要,一方面却出现“一线缺乏信息技术专任教师与高校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却不愿来”的师资困境,陷入专任教师缺乏、师资给养难以持续补充的恶性循环之中。认真反思这些问题的背后,必须看到,信息技术教师角色超载,承载太多的使命与责任,重新认识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明确其职业定位,已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职业定位刻不容缓:来自文献梳理的剖析

信息技术教师到底做什么?显然这是一个很不值得一提的问题,但却是困惑一线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发展的难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理所当然是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但现实却是信息技术教师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能否对等还有待确定,“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角色定位模糊,专业特殊未被认可”2已成为国内信息技术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

自2002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与K12信息技术教育论坛联合开展了“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发展”专题以来,有关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专业发展的研究引起各方重视。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主题词,在中国期刊网上可搜索到2011年12月份之前的文献有1447篇,通过整理,得到“信息技术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调查、职业(专业)认同、课程价值认同、教师角色定位、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文献近113篇。

“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调查”文献达到近35篇(其中期刊文献27篇、硕士论文8篇),涉及地区为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青海省、辽宁省、陕西省、江西省、浙江省等部分地区,资料表明:信息技术教师地位低,处于求生存状态,3边缘化现象严重,不容乐观。

全文阅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阈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和长远的工程,要保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常建常新,不断发展,就必须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从理论研究的视角,从目前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等方面来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阈。这种研究目的在于引起更多的人来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视阚

作者简介 阎占定,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向夏莹。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9)11-0018-04

2005年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且成果颇丰。贺聪志和李玉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中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对中央政策的解读阶段,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新农村建设背景、意义、内涵等方面;二是对新农村建设路径和实践的探索阶段。比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障碍、国外经验的借鉴、途径探索等等。这些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政府为农村和农民做了许多的具体有益的事情,比如修公路、架电线、盖房子等等。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如何保证新农村建设常建常新和可持续发展,这又成为一个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从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来综合考量,笔者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需要来看,都应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阶段,学界的研究应该更多地重视这个研究课题。因此,笔者拟就目前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抛砖引玉,以便引起更多的人来研究和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

如上所述,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十分火热,研究内容和成果十分丰富,从学界、政府部门到媒体都十分关注。相比之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则显得冷清,研究成果也不多。已有的研究,或从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因素来研究,或从就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来研究,很少有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和体系来研究。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搜索1997,2008年之间直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文章不到10篇,而且文章篇幅很短,论述也不深刻。其研究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解读和体系指标的初探。中国人民大学李院平撰写的“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及其促进对策”一文,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和经济系统、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社会系统和科学技术系统等因子构成的一个整体的一般原理,结合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来解读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认为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农村循环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杨漾、殷茵撰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初探”一文,基于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围绕“二十”字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数理分析,试图将该指标体系用于实践,深入农村调研,开展农村资源和环境的监侧和评估,发现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伍永忠在“保持环境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河南社会科学》,2007(4))一文,从“村容整洁”的一个侧面来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环境美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应首先注意保持环境美化,并探讨了保持农村环境美的实现路径。

全文阅读

浅析国际环境法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摘 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国环境与资源危机不断突显,在此背景下,作为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逐步产生并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地位在理论界仍存在着争议。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可持续发展原则已成为国际环境法中的一项发展中的基本原则。并对该原则在国际层面的贯彻实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国际环境法 基本原则 贯彻实施

一、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两种观点的争论——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契机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悲观主义认为地球上的资源不是无限的,不断增长的生产和消费将会给环境巨大地压力。如果目前地球上的状况继续下去的话,地球上很多资源将被耗尽;乐观主义认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无限的,没有必要因强调资源保护而影响经济增长。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得知无论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他们的理论既有合理性,也有非合理性。悲观主义抓住了人地关系中的关键要素: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污染。这对于我们理清人地关系具有借鉴意义。但他们却忽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乐观主义弥补了这一缺陷,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却超过了一定的“度”,显得过分自信,从而忽视了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在这两种观点的争论之下产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限制,而且重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它扬弃了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片面之处,吸收了它们的合理成分,具有进步性。

2.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确立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和思想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并被广泛接受。

全文阅读

理性主义与立场中心主义

内容摘要:可持续性日益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各学科的学者积极投身此中。总结当下学术界的可持续研究,主要存在理性主义和立场中心主义两种研究范式。理性主义范式主要包括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两种倾向;立场中心主义范式则含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两种理论。这些可持续研究的范式都没能有效推进可持续的实现,因而急需一种新的范式进行补充。

关键词:理性主义 立场中心主义 研究范式 评述

二十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由于越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可持续性研究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生态学、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学者投身于该项研究中。可持续性研究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生态经济、绿色消费、绿色经济发展等一系列界限并不清晰的研究领域。概括而论,当下学术界的可持续性研究基本上体现出两种最主要研究范式:理性范式和中心立场范式,下文将详细介绍并逐一评论。

理性主义范式及其局限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性范式源于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传统—理性主义。理性主义追求普遍恒一性,试图用唯一标准对现实去繁化简,将不可知纳入可知领域。这一诉求希望的最佳形式就是将现实事物的规律公式化,因而在理性主义范式指导下的各学科科学体系的最高追求莫过于将其理论数学化。理性主义推崇人的理性,贬抑感性,为了达致目标,要去除情绪化的非理性,因而手段的唯一作用就是实现目标,衡量手段的标准只能是能否达至目标,工具理性战胜了价值理性。当目标—手段的逻辑在理性主义和现代性的结合体中达到高峰时,理性范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范式,甚至成为生活世界的指导原则。理性范式下的可持续研究又分为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两种理论取向。

(一)经济理性

可持续研究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此时正值野心勃勃的经济学帝国主义拓展研究版图之时,因而可持续研究最初以经济理性范式为主。该范式基于一个关于人性的元假设:经济人假设,即人类的本性是贪得无厌、趋乐避苦和自私自利的,一切都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并且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经济理性将一切人类行为转化成交换行为,成本—收益公式成为其重要的分析工具。在交换中个体、组织乃至社会都是追求最少的成本付出和获得最大收益。生产者追求的是最大利润,消费者力图以最少成本获得特定需求的满足。即使是慈善助人等利他主义行为,经济理性也可以将其解释为以付出助人的经济、精力等成本来获得某种回报或收益,这种收益不一定是经济上的,还可以有更广泛的形式:如可以是被助者的感激、世人对助人者的赞赏和关注、助人者良好的声誉等。

经济理性范式在可持续领域的研究应用首先体现在解释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消费的定义上。布兰切特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 中提出可持续发展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以损害下代人的需求为代价”。这个广为人接受的定义就是典型的成本—收益表达法:以较少或不牺牲下代人需求的环境成本投入,获得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收益。后来,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则干脆将可持续定义公式化。他列出一个公式:

全文阅读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价值依据比较

[摘要]本文追溯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观在不同学科中的理论渊源,分析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不同价值诉求,探讨了基于功利价值、正义价值或良心价值等不同价值基础之上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环境与发展经济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的部分流派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可以为旅游发展提供现实的、可操作的指导,体现了对功利价值的追求。旅游社会学和旅游人类学的主要流派理论密切关注旅游的社会、政治及文化影响,体现了对正义价值的追求。而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学则更多地考虑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对良心价值的追求。

[关键词]可持续旅游发展;价值依据;功利价值,正义价值;良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3―0013―05

“可持续旅游发展”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导向与要求。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可持续旅游发展”给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这些定义是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否存在理论上的差异和实践层面的冲突?应当如何理解这些定义,并将可持续旅游发展思想运用到实践中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可持续旅游发展不仅仅只是一种发展方式或工具的选择问题,它首先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基于不同的价值诉求,可持续旅游发展可能会选择不同的道路,而辨明其中的价值诉求,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根据现实社会条件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

1 可持续旅游发展概念的价值依据分析

可持续旅游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旅游业的运用。可持续发展观有着它的哲学、实践、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直接理论基础。

全文阅读

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理论创新研究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来自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认可的未来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了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首先讲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然后详细介绍了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理论创新影响,最后讲述了新的经济法的法律关系重塑。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理论创新;法律关系重塑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后迅速风靡全球。到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给社会和经济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我们将在下面的篇幅中做出详述。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在1987年联合国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人对满足他们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1)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模式不再简单地以经济发展或者经济总量的提升为根本目的,而是考虑到整个人类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根本出发点考虑问题,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最根本条件。

(2)跨时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不仅仅要照顾当代人的利益,更应将眼光放在未来,放在后代对资源的需求利用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跨时展思维。它强调当代与后代的相互衔接,而不是彼此割裂。

(3)整体发展与综合发展。从地域上来讲,可持续发展较之以往更加强调全球化的整体发展战略,讲究合理利用全球资源。综合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特点,即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又是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影响的佐证。

全文阅读

可持续发展内涵再探

[摘 要]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Brundtland)女士在发表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但是,这并不代表该定义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完美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还有待深入推敲和探析,许多中国传统生态伦理观念和西方优秀经济学思想非常贴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值得借鉴。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公平 和谐 创新

下定义是诠释内涵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这要求有十分严谨的逻辑推理和科学判断。由于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覆盖面过大,涵盖内容过多,在没有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情况下,很难下一个比较全面、深刻而又简明的定义。然而,有许多中国传统的环境伦理观念和西方优秀的经济学思想非常贴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值得借鉴。本文试图以此为基点,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做一个多角度的诠释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试探性地对可持续发展重新下一个定义。

一、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义――公平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之能力的发展”,包含着明显的公平性含义,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解决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一)代内公平

其实,代内公平就是传统西方经济学意义上的分配公平,当前西方主要的分配公平观大致分为功利主义和福利经济学的公平观、古典自由主义公平观和罗尔斯主义公平观等三大类。这三种观点依据不同的哲学思想去分析和把握“分配公平”的核心内涵。

1、功利主义和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公平观。以功利主义为思想基础的福利经济学,从增进世界的或某一国家的经济福利入手,把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讨论。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基数效用假设,福利经济学认为,自由市场机制所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分配结果不能使一国的经济福利最大化。增进一国社会福利需要同时注重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促进分配的公平。功利主义认为,社会中人与人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人都不能无视对其他人的影响而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的利益。面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贫困和社会各阶级收入差距扩大,提出了政府应从增进全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为社会的贫困个体制定一个可容忍的最低生活水平标准,并为社会不同利益集团的生活水平制定一个相对的标准以解决贫困和收入差距扩大。

全文阅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观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的传统发展观有极大的区别,它是一种强调人口、经济、环境和资源综合协调发展的全面发展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论断,这是党经过长期探索,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更是我们党与时俱进,自觉遵循和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的有力体现。

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必须深入思考和探讨在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找出稳妥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一、在新型工业化中,提高认识和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首先,要加强全民素质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抛弃传统的发展观,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它强调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资源的平等配置,并且形成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要使人们能够彻底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真正领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就必须大力加强全民的素质教育,使人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其次,要科学界定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澄清模糊认识。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界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定义。第三。要完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设。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有一个量化的评判标准,必须完善这样的指标体系的建设。

二、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首先,精神文明建设可塑造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需的社会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强调的集体主义原则,明确提出要坚持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全面利益和局部利益的有机统一,可以克服工业化模式从剥削阶级集团或血缘、地缘的局部利益出发,无视整体与个体,全局和局部关系的利己主义价值观;另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调社会物质文明与人的精神状态,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要同步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等等,可以为新型工业化塑造其所需的综合价值目标体系,使人们在实施新型工业化中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自觉地对经济体制进行思考和改革,真正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其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建构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伦理道德。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的内容看,它不仅十分注重倡导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及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而且强调倡导满足社会需要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统一。可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观,既考虑到当代人的需要和发展,也考虑到后代人的需要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构造的这种伦理道德,正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工业化所需要的伦理道德观。随着社会成员的“三德”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社会公德意识的增强,对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使我们可以不断克服主体主义、人本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干扰,不断克服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和法制不健全而出现的某些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社会风气败坏、伦理道德沦丧、生活行为野蛮、腐败受贿等不文明现象及其所导致经济行为病态、野蛮失控和混乱,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等不道德行为,从而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发展的权利与保护自然资源的义务,把经济发展和造福子孙后代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最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可以增强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前影响新型工业化实现的重大问题有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品“含金量”不高、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多、人均资源不足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加强科学领域的研究,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内在机制,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通过提高科学水平,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利用它们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使我国能在消耗极少资源的情况下,生产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并且通过科学研究,发展各种高新技术、无害化技术、低消耗技术、资源可再生技术等,克服粗放经营和急功近利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减少工业发展带给社会经济结构、人文结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要制定出有力措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仍然存在者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着日益突出的矛盾、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主要表现为:第一,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第二,人口总量庞大,素质较低;第三,资源短缺,人均资源明显不足;第四,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因此,我国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绝不能再走大多数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以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而要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发展、保护、治理同步,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