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分享总结

课程分享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精品课程研究主题衍变及其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启示

[摘要]以“开放和共享”为核心理念的精品课程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从研究主题对精品课程的文献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当下精品课程研究的重心己转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应用和评估。研究提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遵循“精品、开放、共享”的原则,应秉承“文化资产”的建设理念,侧重信息共享、提高教学有效性,注重统一规划,注重宣传推广,完善共享机制等。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研究主题;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8-0095-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8.019

引言

新世纪以来,通过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理念的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7年,项目被列入“质量工程”。2011年,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未来五年将组织高校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下文简称为共享课)。

共享课以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原国家精品课程为基础,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多级联动,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研究拟对精品课程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使既有的精品课程继续发挥作用,并借鉴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l建设共享课,促进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精品课程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和过程,必然随着时代要求和技术进步向前发展。研究中的精品课程是普指本科、高职高专和网络教育类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主要包括旧形态的精品课程(2010年以前)及新形态的共享课(2011年以后),具体见图1。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全文阅读

分享式教学在构建高职经管类课程高效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要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首要关注点就是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教师传统授课方法和互联网时代的矛盾下,学生参与度低的低效课堂已经成为众多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难题。笔者在结合自身经管类课程教学经验基础上,结合经管类课程特点,发现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分享式教学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基于此,在分析了分享式教学内涵、分享式教学与经管类课程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对分享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效果展望等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 分享式教学 经管类课程 高效课堂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59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haring Teach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Class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s

CHENG Hanhua

(HuBei Water Resource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he primary concern is how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er,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the inefficient classroom with low degree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facing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he cours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s,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sharing teaching which emphasizes the students' main position and arouses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room. Based on thi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sharing teac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red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course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shared teaching.

全文阅读

分享方法在公安民警心理行为训练中运用的研究

摘 要:分享方法应当是公安民警心理行为训练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对实现课程目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安徽公安职业学院相关课程实施为例,阐述当前课程实施时运用分享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分享方法使用不当的弊端,并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挥分享方法作用的对策。

关键词:分享;公安民警;心理行为训练

心理行为训练指的是以心理素质模型为基础,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以行为训练作为媒介手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和培养受训者心理素质的一种训练方法。目前,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都逐渐重视并陆续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心理行为训练也被称为素质拓展训练、拓展训练和心理训练等。为了达到相应的课程目标,该课程标准的教学流程为:组建团队――具体训练科目的训练――回顾总结。而对于具体的训练科目,完整的教学流程为:介绍训练科目的名称及意义――布置训练任务,明确规则和注意事项――学员操作,与此同时,教师观察典型行为――分享。分享方法应当是公安民警心理行为训练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对实现课程目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课程实施过程中,受到课时量、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分享方法运用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希望阐述当前课程实施时运用分享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分享方法使用不当的弊端,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挥分享方法作用的对策。

1 当前运用分享方法存在的问题

1.1 重操作轻分享

重操作轻分享是公安院校乃至一般院校的心理行为训练课程都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安徽公安职业学院为例,一个高空训练科目的训练时间一般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之内,一个地面训练科目的训练时间一般控制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如果操作时间控制得当,一个训练科目用于小组分享的时间大约在5-10分钟。以一个小组15-20名队员计算,一个人只有不到一分钟的发言时间。这样的分享常常是在浮在表面而难以深入的。况且有时综合考虑各小组训练进度,一些小组因为操作时间过长,分享不得不被取消。

1.2 重教师说教轻学员表述

这是在小组分享时所表现出的另一个特征。教师往往具有传授某些知识的倾向,在某一学员开始分享时,教师就习惯性地使用某些知识、规律对其进行点评。这导致教师说的比较多而占用了学员发言的时间。当然,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职责之一。教师还应当是话题的引导者,带领学员自然而然地获得感悟,要让重要的话由学员想到并说出来,而不是由教师灌输某种观点。

全文阅读

分享式教学在高效课堂的应用

摘要要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首要关注点就是如何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教师传统授课方法和互联网时代的矛盾下,学生参与度低的低效课堂已经成为众多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难题。笔者在结合自身经管类课程教学经验基础上,结合经管类课程特点,发现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分享式教学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基于此,在分析了分享式教学内涵、分享式教学与经管类课程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对分享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效果展望等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分享式教学;经管类课程;高效课堂;应用

1问题的提出

1.1高职教师的教学现状虽然有关推动高职传统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是环顾周围,在我们的高职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课堂教学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灌输的知识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未被学生消化掌握。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想法、思路去教学。一些思维价值较高的问题,往往也是一讲而过,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一手包办”;一些本可以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权威而被扼杀。因此,只有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需要。1.2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理论基础较弱,但是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动手能力强。他们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内容,其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枯燥乏味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比如,现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海量的最新资讯均可以在智能手机上随时获取,课堂上,学生倦于教师生硬的教学方法,使得高职学生分散注意力,课堂上玩手机现象非常普遍。对于玩手机这样的现象,不能单纯地靠“堵”的方式来解决,要善于用“疏”的方法来解决。因此,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矛盾,势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久而久之,也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那么,该怎么样来缓解教与学的矛盾呢?笔者作为一名经管类专业教师,在致力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的过程中,发现分享式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

2何为分享式教学

所谓“分享”,从字面上解释是和别人分着享受,它指的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分享智慧,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经验,实现共同成长﹑享受认同与尊重的愉悦过程。人们为什么乐于分享?我们认为人主要有四大天性: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人们对未知世界是好奇的,一旦产生了好奇心,总希望能够一探究竟。那么,这种探究到什么程度为止呢?感到世界在一个统一的秩序中,自己能够解释并与他人分享,内心也得到了慰藉,这体现了人们的求真、求善、求美。而所谓“分享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感知、质疑、探究、创新,得出思考成果,然后在全班进行分享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促进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经过交流分享和思维碰撞,擦出火花,萌生灵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的价值和成就感,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每个人都是乐于分享的,高职学生也不例外,虽然他们在传统的课堂上表现比较被动甚至消极,但是只要教师做好了充分的教学设计,生动进行教学展示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会有令人惊喜的精彩表现。

3经管类课程与分享式教学的有机结合

经管类课程属于社会科学,无论是其理论基础方面,还是社会实践方面,都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理工类课程。经管类课程知识,是对千千万万具体的实际经济管理现象及活动的共同规律的总结、归纳、概括、提炼、抽象和一般化,而往往这些经济管理活动就来自学生的生活,这就决定了其始终是和个人、企业、政府等各种市场与非市场主体的活动紧密联系的。正因为经管类课程理论知识大多来自对周围经济管理现象的总结,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理论知识都是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或现象;所以经管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辨,举一反三,迁移升华。基于以上的特点,经管类课程适合开展分享式教学。教师成为课堂上的引路人,课堂上花小部分时间指出理论的一个“点”;学生则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大部分时间用来分享,用他们各自不同的见解带动基于理论的延伸拓展并形成一个“面”。

全文阅读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传播策略研究

【摘 要】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主要包括基础性的课程建设、保障性的课程传播和关键性的课程应用三方面的工作,而课程传播一直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薄弱环节。高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信息缺位,是导致课程传播范围小、使用人数少和利用效率低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创新课程传播策略、明确课程传播主体和拓展课程传播渠道,能够快速扩大课程影响力和有效提升课程知名度,从而有效实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又好又快传播。

【关键词】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传播现状;传播策略;传播主体;传播渠道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3―0055―06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10月,教育部宣布启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左右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左右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精品资源共享课是指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1]教育部组织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 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效益,真正实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目标,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基础性的课程建设工作、保障性的课程传播工作和关键性的课程应用工作。然而,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传播工作一直是整个精品课程建设和推广应用过程的薄弱环节。[3]作为继承和发展原国家精品课程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否存在同样的课程传播问题,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和跟踪研究的话题。基于此,本文就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保障性工作,即课程传播问题展开研究,调查课程传播现状,总结课程传播经验,分析课程传播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传播策略,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更好更快传播提供些许的建议。

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受众规模分析

传播学理论认为,受众规模(或者说受众人数)既决定了媒体对于广告主的价值,反过来也决定了广告主对于媒体即广播电视机构的价值。基于此,本文认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受众规模,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传播规模和应用范围,还能够充分体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意义和应用价值。2014年5月15日,笔者对爱课程网站正式上线的626门本科教育类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受众规模即学习者人数进行了调查与统计,结果发现仅有79,561名学习者通过爱课程网站平台使用过这些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计算可得平均每门课程的学习者人数约为127人。

全文阅读

基于资源共享课建设基础上的考试制度改革探析

摘 要:精品课程建设是关系高等教育质量及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要求。在共享理念和共享文化尚显欠缺的今天,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成功实施,势必带来共享观念的冲击以及共享机制的运行,其示范效应和冲击力都不可低估。在这样的基础上,高校专业教学改革遇到很好的机遇,做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考试制度的改革也有了很好的平台,如何利用这个契机改革高校考试制度,是当下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目前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提出了改革高校考试制度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考试制度,资源共享课,考试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253-03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课程的考试模式比较僵化,考试形式单一,以60分为标准,作为评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而忽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高校的各种学科期末考试成绩可能直接和学生的荣誉、利益挂钩,影响奖学金的评定、选优、入党,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就业、择业。因而考试作弊,在今天的大学校园中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以会计类学科为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考试方式单一,能力测试不足

以我院会计类考试为例,专业课分考试课和考查课。通常对于考试课程,学校实行闭卷考试,试卷包括填空、单选、多选、判断、业务题等题型,每学期如此。实行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考试卷面成绩占最后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则占到总成绩的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于考察课程,学校则实行开卷考试,每位学生期末或者写一篇论文,教师根据论文的质量给出该科成绩,或者比照考试课出些试题,题量稍少些;也同样实行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期末成绩占最后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则占到总成绩的60%(也同样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考试课试题偏重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反映应用型的试题较少,不能通过考试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对学生的能力测试欠缺,无法通过考试环节刺激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灵活学习,掌握技能。考查课方式比较灵活,可以统一考试,也可以随堂考试;可以出题,可以写论文,但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掌握的比较宽松,基本上学生都可以过关拿到学分。所以测试的重要性没有得到体现。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

摘要: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在明确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在确定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建设理念、课程建立机制、教育手段、共享工作落实等方面的问题后,转换课程建设理念、提高教学团队素质,提升教育水平同时促进精品课程的推广建设,最终促进高职教育总体水平的提升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一、高职教育与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因为无法接触到一线生产工作,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之间存在严重知识脱节。即使有实训、实习等环节,但是由于实训设备的落后或者实习环节评价工作不到位,学生整体水平也无法提高。

2014年,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总理明确提出需要利用校企联合招生培养的方式,推进现代学徒制政策的发展。2015年,根据教育部通知决定,我国学徒制试点工作会议召开,表示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深化校企联合育人能力,全面开展校企联合育人政策。

二、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问题

(一)精品课程建设功利性较强

各个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之初,忽视了课程建设的意义,片面将课程作为自身品牌建设的一部分,过分追求课程评审的通过,对于课程的质量、如何实现共享、如何进行课程评价、课程后期维护需要采取的手段以及后期课程使用情况等都不关心。据调查显示,仅有20%左右的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同时还有13.9%的院校从未关注过这些共享课程,更谈不上使用。具体数据如图1

全文阅读

基于诺兰模型的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建设

[摘 要] 大商科是将商科在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进行整合而形成的一个学科平台。建立大商科平台的目的是使商科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能加深对核心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并对整个商科门类的课程体系形成全面立体的认识。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则是大商科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基于诺兰模型确定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阶段,以及各阶段的建设内容,以期能使基于各种目的的系统使用者都能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切实促进商科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 诺兰模型; 大商科; 资源共享; 系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3. 067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3- 0112- 02

1 建设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意义

1.1 大商科平台的内涵

本文研究的大商科平台是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在2012年提出的一个教学创新构想。大商科平台的内涵是依托商学院大商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实验中心,将学院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等本科专业融会贯通,使商学院各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商科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能把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各门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价值。

1.2 大商科平台复习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意义

全文阅读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共享的建设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库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应用型人才,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发挥无限的教学功效,实现课程之间、专业之间、乃至校企之间的知识共享,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其中基于共享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就是解决以上教学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学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68-01

笔者通过对本校教学资源的调查研究,对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库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一、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对已有教学资源利用的现状

在提出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库建设这个观点之初,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对本校基础部、交通运输系、电子信息系的学生及老师就现有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简单的调查摸底,大致情况如下:

(一)教学资源的总体利用率不高。通过对三个系部的调研结果显示,现有教学资源总体利用率偏低。通过深入了解,造成教学资源总体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教学资源内容陈旧,类型单一,大多数是随书附赠的关盘,难以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造成了这部分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第二,虽然本校开发了精品课的建设,但是由于对教学资源库的宣传力度不大,有很多师生没有选择使用网络上开发出来的相关教学资料。第三,教师上课大多使用自己搜集到的教学资料,难以实现共享。

(二)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能充分满足师生的需要,存在“重量轻质”的现象。调查显示有过半的师生认为现有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并且质量有待提高。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第一,教学资源的收集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知识点、视频,随书附带光盘等方式收集教学资源。第二,缺少专门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和管理技术人员去不断更新教学资源

全文阅读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于MOOC浪潮下建设探索

摘 要:该文在当今网络开发课程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总结了MOOC中先进的技术及理念。结合现阶段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精品资源课程在资源呈现、跟踪反馈、交互、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提出了课程建设建议。

关键词:MOOC;网络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交互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41-02

MOOC作为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迅猛发展的新生事物,它正带动着国际开放教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猛烈的MOOC浪潮下,我国教育部总结原有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经验与不足,于2011年提出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计划。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1 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 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其目的在于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于学习者自主学习。

一、MOOC的创新

(一)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主体

在近些年的教学改革中,教育工作者一直尝试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知识的优势占据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听甚至满堂灌的局面,但传统的课堂由于学生个性原因很难以实现,MOOC利用优质的课堂资源及系统的平台设计吸引了大规模的学习者,从多个环节的设计尊重学习者的自主选择权利。

1.MOOC的教学视频设计借鉴可汗学院视频制作的经验,把传统课堂的45分钟分成多个平均为10分钟左右的微课堂,课程内容根据一定的课程目标进行单元化讲解,而不是凌乱的知识分享。有利于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对自己关心的单元进行高效学习,满足碎片化交互学习需求[1]。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