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基础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方案研究

一、提高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措施

1中职机械基础实践教学应有目的性

教师应结合机械基础课程内容,为学生创造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在机械加工现场参照实物讲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有目的性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些实习经验与学习机械基础后续课程应紧密相连,奠定机械专业的操作基础。企业实习内容应针对机械基础教学课程,应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及轴系零件和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的工作特性、机械传动的原理和应用特点;学生还应跟企业的师傅学习维护和使用机械设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在企业的机械加工和操作实习,机械教学就更加生动,促进学生对机械工作原理的理解。实践课是机械基础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应按照教师的指导,按照实训步骤进行动手操作,遇到问题要积极思考,参照机械理论进行解决,这样更能加深对机械工作理论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定轴轮系时,可以带学生去参观普通车床的主轴箱,感受它内部的齿轮传动特点,这样直观、鲜明的教学形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师生互动教学

中职学校的机械基础教师应在专业课上有着丰富的知识,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机械基础课程内容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对于每节课程的设计,教师都应结合企业生产现状,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化解学生对抽象概念和复杂公式的畏难情绪。教师应对学生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互动讨论,以降低课程难度。教师应尽量避免抽象的机械概念和公式,而采用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比喻加深理解,化难为易。教师还应通过课程作业与学生进行互动,对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整理详细的讲解。在课堂进行辅导,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成为机械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指导学生从那些角度分析问题,并且应强调对机械结构实物观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查找参考资料,这样就可以拓展解题思路和专业视野。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提出与课程重点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开展探究性教学。教师设置思考情境,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讲解棘轮机构时[1],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骑自行车,脚踩自行车的反转踏板时,自行车却不能倒车的原因。再如,让学生思考蜗杆传动中涡轮转向应如何确定。

4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方法

全文阅读

“学案导学”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实施

【摘要】当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落后,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本文以《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这一章节教学为例,分享了“学案导学”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主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论述了学案导学法在这三个环节的实施内容及注意点。

【关键词】学案导学 导学案 机械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240-01

机械基础是一门理论性极强但却与实际应用联系深远的学科,限于实际教学条件,本门学科通常以理论讲授为主。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对理论教学较为排斥;教师对理论教学的授课方式仍停留在“满堂灌”的阶段,教学方法落后;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阻碍了教学计划的实施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研活动,观摩了一堂以“学案导学”法为核心理念的高效课堂,学生的课堂反馈与实际教学效果让笔者产生了一个念头:如果将学案导学法应用在职业教育“机械基础”的课堂教学,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课堂由原先的单调乏味变得生趣盎然,学生由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以《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这一章节教学为例,分享“学案导学”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课前准备――精心设计导学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对于导学式课堂,导学案的质量对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的效果有着较为重大的影响。对于《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这一教学内容的导学案可以这样设计:

第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存在条件以及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原则;明确学习的重点:①铰链四杆机构中各杆的长度尺寸与曲柄存在的关系;②认识机架选择与曲柄存在的关系;③铰链四杆机构基本类型的判别;确定学习的难点:铰链四杆机构各杆长度关系的分析和对曲柄存在条件的理解。这一步骤的设计意图在于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学内容,而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偏离教学中心。

第二步,围绕目标,在学案中创设情境,举现实生活中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缝纫机、筛分机、起重机,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全文阅读

学案教学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学案教学法以其诸多好处,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出现许多弊端。本文从教案到学案、“学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学案法的设计过程、“学案”课堂教学等四个基本环节对学案教学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剖析。

关键词:学案教学法 应用 机械基础教学

一、从教案到“学案”

一堂课的基础就是教案的准备,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案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单纯的教学性发展,也就是课堂上课本和教师就是主角,教师往往重视自己怎样去把握课堂,怎样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学好知识,而没有重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二是教案不够开放,教案的设计和制定者都是教师自己,学生没有参与到教案的制定之中,在上课之前他们根本不知道课程的内容安排。现在我国正处在课程改革的时期,但是,另外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又开始出现,在课堂上面,对于学生的作用太过于注重,完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了追求课堂的良好氛围却忘记了课堂最基本的教学功能。虽然很多课堂都在进行改革,而且是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最后并没有达到期待的效果,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传统的“教案”进行重新设计,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学案”。

这种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课堂过程中,帮助学生开发潜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的方式就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将自己的备案提前告知给学生,而这个备案是完全以学生为主,以教学目标为前提来进行制定的。学生们拿到“学案”之后能够通过自己进行研究和训练,直到将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全部掌握为止。对于学生们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弄清楚的知识,就可以放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来理解和掌握。这样不仅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学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编制“学案”的过程中不能够一蹴而就,而是要逐步进行,由简单到复杂,并且根据知识层次的不同,理论研究的难易程度制定出可以让学生不断提高的“学案”。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对“学案”进行了尝试,其主要过程有四个部分:一是明确教学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要求进行详细的表述,让学生知道自己改如何去学习。二是为学生指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向哪方面投入主要精力,这样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学。三是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教师根据章节的教学要求和学习的重点、难点,紧紧围绕教材,精心钻研,设计一些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水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预习。例如带传动的学案可以这样设置:在预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重点掌握以下问题:1.带传动组成共有哪些种类?2.带传动有哪些特点?3.带传动张紧的方法有哪些?四是强化练习提高。教师根据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例如,笔者在完成带传动一课的教学后,设置了这样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提高。1.带传动具体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带传动过载时会产生什么现象?常用这一特性保护重要零件称为什么?3.带的张紧方法有哪几种?4.平带张紧轮应安装在什么地方?同时,教师进行课堂练习时还要注意把握以下三个方面:典型例题分析(课堂应用例题)要具有代表性;课堂练习(进行加强性训练)要注重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巩固练习(用于课后学生巩固复习使用)要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

三、学案法的具体设计分析

全文阅读

浅析案例教学法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案例教学法是教育学领域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结合对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实践,从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案例的选择及具体应用几方面进行分析,表达了对于该教学方法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应用的见解。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研究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39-01

引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它对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从体系上可以分为机构和传动两大部分。由于机构比较抽象,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再通过课程设计和实验回归于实践,这一过程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因此在课程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通过几年的实践、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1 案例教学方法

1.1 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它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开创[1],由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郎得尔于1870年前后最早使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学教育之中,并随后扩展到医学、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教学中,但直到今天,在工科教学中运用甚少。

全文阅读

基于岗位需求的《机械基础》综合教学案例设计

摘要: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而言,机床设备故障判断及维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岗位技能。本文作者通过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综合教学案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机械认知能力,从而着力培养这种技能。

关键词:设备故障判断及维修;岗位能力需求;机械基础;综合教学案例设计

制造类企业对机修工的需求一直较为迫切,通过分析机修工岗位的能力需求,我们会发现它和职业教育机械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吻合的。机械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应具备机械设备的操作能力、维护保养能力、零件的检测分析能力之外,还需具备常用机械设备的故障排查和维修能力。机床操作工偏重于前三种能力,而机床维修工则更偏重于第四种能力。

1.机修工要有较强的机械认知能力

企业选拔人才充实机修工岗位,往往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直接从校园里招聘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进行人才储备和培养。二是通过竞岗的方式从企业内部选拔。无论通过哪一种途径,对于机修工的考核都包含是否具有对机械较强的认知能力。

《机械基础》课程恰恰就是一门对机构、机械认知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机械零部件、传动方式等,知识点涵盖各行各业的机械产品。学好本课程可以让学生全面掌握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进一步判断设备故障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2.结合机修工岗位能力需求进行《机械基础》课程综合教学案例设计

案例设计如下:在完成《机械基础》前十五个章节的基础教学后,以CA6140机床为载体,把原本分散的知识点重新组合起来,还原机械产品全貌,并进行机床故障分析和判断,课时设计为6-8节。

全文阅读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索

【摘要】本文总结了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简单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的发展及现状,探索了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教学 案例法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了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改项目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52-01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是机械类本科专业必修的一门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自动控制在以机械工程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在阐明机械工程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的基础上, 紧密结合机械工程实际, 研究机械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研究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对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课程的开设对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原理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各种工程问题的能力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后续的机械类相关课程的学习,如测试技术、数控机床、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具有内容抽象、概括性强、涉及知识范围广, 对数学、力学、电学、计算机等学科知识要求高的特点,在实施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该门课程比较抽象,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影响到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导致学生知识体系链中出现断链,制约其整个知识结构的完整建立。因此,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学不能单纯的采用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方式, 而应采用贴近生产实践、具有生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系统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而案例教学法经过不断的完善,已被广泛用于其他学科,如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特点、现有教学情况,结合案例教学法的优点,首次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应用,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目的。

1.案例教学法介绍

案例也称为个案、个例、事例或实例,最早属于医学领域,后来广泛运用于法学、军事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案例教学法是19 世纪7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Langclell首创的。他编著的《合同法案例》是世界上第一本案例教学法的教科书。20 世纪20 年代,哈佛商学院开始运用案例教学法。哈佛商学院院长 华莱士于1921 年出版了第一本案例集。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方法不可取代的优势。

全文阅读

机械基础教学案例--蔬菜嫁接自动化装置

摘要:《机械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与工程实践过程紧密相连,给教学带来了难度。通过项目引入教学案例,可使学生对从事机械设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并对工程实践过程有初步的了解,增加对课程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业机械;嫁接;蔬菜;研究现状

一、案例教学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

《机械基础》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设计能力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实践性比较强,课程内容与工程实践过程紧密相连,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对从事机械设计有一定的基础,对工程实践过程有初步的认识,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本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应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应着重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探讨工程实践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机械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基于以上认识,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需要恰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国外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能较好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我国虽然对案例教学法接受和实施时间不长,但已经在大学尤其是高职教学中已引起了普遍重视。

二、案例的切入点--机械嫁接装置

全文阅读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专题案例”课堂教学法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特点,对其课堂教学法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基于“专题案例”的课堂教学法,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建立系统、科学的“专题化”知识系统,并以案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推动该课程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专题;案例;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165-02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介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该课程涉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毛坯成型和机械制造工艺等内容,内容繁多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材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且内容繁多,对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无形之中给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困难。目前,在传统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大多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薄基础学习,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进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之前,接触到的专业相关课程及实践环节仅有《工程图学》课程和金工实习,因此,学生几乎是在对“机械制造”的概念十分茫然的状态下直接进入课堂理论教学阶段的。被硬性地灌输抽象、晦涩的专业知识,所接触的理论缺乏实际的、形象的实例的支撑,使得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存在障碍,久而久之,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逐渐减退甚至排斥。

2.教学内容繁杂抽象,“学”、“用”结合困难。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涉及内容覆盖了工程材料、毛坯成型和机械加工工艺、检测技术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系统繁杂、系统协调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大多是上述知识的简单堆砌,对各类知识的传递和讲述大多繁复、枯燥,内容抽象,缺乏规律性知识的总结和提炼,无法引导学生建立自身的理解和记忆体系。从而造成即使经过理论教学、实习实验的一系列训练,学生也往往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到茫然,“知道它是什么,不知道它该怎么用”成为课程学习中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难以激发学生主动性。

全文阅读

机械基础仿真模型库教学资源库构建方案

摘 要:本文探讨了机械基础仿真模型库教学资源库构建方案,包括机械基础仿真模型库的具体内容以及所采用的软件。

关键词:机械基础 仿真模型库 教学资源库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资源库越来越成为各个院校的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能够很好地实现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非常有用的平台。笔者所在学校作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的示范性学校,自然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中注重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

一、构建机械基础仿真模型库教学资源库的目的

构建机械基础仿真模型库教学资源库,是为了使机械基础教学过程更形象、更直观。由于在实际机器设备中,各种零件从视觉上往往相互叠加,有些在内部的零件和构件,即使拆开机盖,也不能看清。而机械基础仿真模型以动画仿真的形式将机械零件的构造、运动真实地展现给学生,能让学生轻而易举地认识各种常用机械零件,了解各种常用的机械构件,掌握常用机械基础知识。

二、机械基础仿真模型库教学资源库的内容

机械基础仿真模型库的教学资源库由以下两大部分内容构成:一是常用机构与机械传动及部分常用机构的拆分,二是常用机构在数控专业、机修专业、机电专业和汽车修理专业的应用举例。其中,在第一部分中仿真模型和仿真机构的拆装皆采用solidworks 软件来制作,而仿真机构的拆装用edrawing来,方便教学中的使用。

1.模块1“常用机构与机械传动及部分常用机构的拆分”的具体内容

全文阅读

工程案例教学法在机械制造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涵盖知识面广,实践应用性强。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案例教学法通过建立工程案例库,激发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引入工程安全教学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机械工程师。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案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7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1

案例教学法最早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朗代尔提出,广泛应用于法学和医学的教学中,后来案例教学法衍生为工程案例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工科教学领域,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教师设计的场景,学生将自己置于场景内,通过讨论或研讨等方式学习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机械制造基础高等教育机械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包含了工程材料、热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涵盖面广,实践性比较强,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效果不明显,学习积极性不高。为进一步提高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创新能力,将工程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机械制造基础课堂教学非常有必要,同时也是新一轮应用型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实践型专业人才。

1 机械制造基础传统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不能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涵盖了工程材料、热加工工艺和机械加工工艺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是多门专业必修课的前置课程。因教学内容多,涵盖知识面广,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传统黑板或投影等进行满堂灌的方式,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不能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脱节。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枯燥无味,课程内容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不愿意学习这门课程,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