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的艺术性

建筑的艺术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建筑的艺术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筑的艺术性范文第1篇

绪论

中国建筑有一种独特魅力,这种魅力产生于一种的美学效应――艺术。艺术是指作为艺术作品的美学效应,即人们被某种典型的形象引发出深远联想而获得的一种特殊美的感受。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的科学性艺术”。这也就是说建筑具有双重特性,建筑的技术性大家众所周知,而建筑又同时具有艺术的特征,因此建筑也是一门艺术,具有艺术性。本文就建筑中的艺术特征来进行简要的探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风格的艺术美

建筑风格是指建筑外形、功能布局和建筑装饰材料等所具有的时代特性。体现建筑艺术最直接、最鲜明的表达就是建筑风格,它是历史的产物。建筑按照其功能,可以大致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园林建筑、住宅建筑、宗教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之所以建筑的艺术性表现为时代的风格、类型的风格和民族的风格,是因为其中的每一种风格包含既有物质精神要素,也有包含体现当地民族地域的审美要素。

从我国的传统建筑来看,主要是以木材质为主,大到皇家园林,小到农家庭院,大部分都采用木结构,这种木质结构建筑似乎更接近自然,更亲近人性,体现地域的文化,像很多当代的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也开始在我国传统的木构建筑中寻找灵感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本人认为,这些建筑思想能够很好的反应建筑风格作为体现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筑结构的艺术美

建筑结构是建筑的轮廓也是建筑的骨架。从中国古典建筑的斗拱、额枋、雀替等,不同角度体现出了建筑结构的艺术美,有些构件看起来是用来装饰的,但也有为了处理其结构方面的原始需求。例如雀替,看起来似乎是出于立面构图问题而设计的,但是其本身也是为了解决一种构造上的需求而演变而来的。所以,很多时候为了让构造完全暴露出来而不在室内另作天花,只对个别构件作适当的处理用来装饰,就形成了“彻上露明造”。在中国古典建筑建造中,纯粹用来装饰的构件很少。构件是在充分的体现应用在其用途结构创造,再加以节制的装饰下完成的,适用则可,绝不添加滥用。在建筑的结构、建筑的功能和建筑造型取得完全统一时,建筑结构艺术美的独特性也油然而生。

建筑造型的艺术美

建筑造型是外部空间的表现形式,它包括建筑立面、色彩、细节等。完整的建筑造型需要外空间和内空间共同作用,外空间整体和统一的协调性是整个建筑美感的体现,给人视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享受。建筑造型是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统一,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物质技术等条件而设计的,并且与周围环境相结构所构成的造型艺术,使建筑具有整体美感,体现建筑地域性的时代感,这些都在中国传统建筑造型艺术得到充分体现。

建筑环境的艺术美

任何建筑都是存在于一定的客观自然环境中,都不能是孤立存在的,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注重环境与建筑的交融,追求美学原则和建筑形态,崇尚自然美和人文精神共鸣的建筑景观的构成,因此,建筑与环境关系的问题就不可避免。例如中国古典园林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建筑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并且要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人工建造的假山、理水、植物配置等方面。

另外,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地域风格下也会采取不同的建筑形式,产生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但建筑的内涵却会有很多的共同点。 如北京四合院型的民居,江南水乡临河而居的民居建筑,云南傣族“干阑”式竹楼,闽西客家土楼,等都体现出我国民居中以“天人合一” 的自然环境发展核心为理念的建筑艺术,体现当地社会自然环境风格影响下的建筑艺术美。

建筑的逻辑艺术美

中国传统建筑能够较好的体现了实用、规矩、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中国古典建筑一直都非常看重逻辑结构的真实性的表达与传递,关系都十分清楚。表现在从椽、檩、梁、柱到基础的结构力学传承,都建立在一套完整的木框架的结构技术体系之上。中国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

结语

建筑的艺术性范文第2篇

陶瓷壁画装饰必须符合建筑装饰的基本原则

陶瓷的壁画装饰具有依附性,与一般的造型艺术不同,它必须依附于建筑才能为人们的建筑装饰提供有效的服务。在陶瓷壁画的装饰中,对建筑建造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具体的陶瓷装饰施工中必须坚持建筑装饰的基本原则。

1加强环境的整体性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个体建筑是众多人造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建筑群体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人造子环境系统。在对个体建筑进行设计时,建筑的设计者要充分考虑环境方面的要素,要处理好单体建筑与周边的相邻建筑的关系,还要充分的处理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做好建筑的各个组成要素间的组合关系。由此可见,将陶瓷壁画设计融入到这样的环境系统中,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这样才能使得装饰与建筑的整体达到协调,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基础上,最终实现陶瓷壁画装饰艺术达到整体色彩与建筑造型设计的整体呼应。

2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原则

科学性原则。在建筑装饰中,对陶瓷壁画的设计应该坚持计划性原则,这样才能有效的满足人们对这种建筑装饰的特定需要。在进行建筑装饰中,运用陶瓷壁画装饰应该实现做好设计,要注意对相关要素的科学分析,还要全面考虑陶瓷壁画装饰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方式。通过科学性的分析,达到建筑装饰方式选择上的经济性。由此可见,建筑的设计者要注意科学方法的选用和科学的思考过程,这样才能实现陶瓷壁画的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化表现,减少建筑施工中的设计问题。建筑的施工手段包括施工技术和结构以及构造技术等内容,而这些技术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科技含量,这些技术也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实现有效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陶瓷材料的运用也极大的推动了陶瓷壁画装饰水平,使得陶瓷壁画在满足人们的需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艺术性原则。建筑装饰能够实现人们审美意识的艺术性表达,是传递人类审美意识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建筑装饰艺术化表达能够给人们带来艺术享受,由此可见,建筑装饰与陶瓷壁画装饰都具有艺术性特点。建筑的艺术性原则就要求要充分运用建筑的美学相关原理,要重视这一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只有从思想对其有高度的认识才能实现其在实践中的充分有效利用。建筑的艺术性还要求在装饰艺术形象的创造上,要注意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体现,要着重创造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建筑空间环境,这样才能实现现代人对建筑的心理需求。实现人们在快节奏社会中心理及精神上的解压。建筑陶瓷壁画装饰能够通过丝网印刷技术的利用,在陶瓷的表面装饰中实现单一图案从清晰到模糊的渐变,这就达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能够栩栩如生的展示建筑陶瓷壁画的动感艺术表达。

建筑陶瓷壁画的应用特点

建筑陶瓷壁画是陶质壁画与瓷质壁画的总称。建筑陶瓷壁画实现了绘画艺术与陶瓷工艺的有机结合,工序一般包括放大、制板、刻画、彩绘、配釉、施釉以及烧成等,能够通过施釉技巧的运用生产出具有艺术享受的陶瓷作品。陶瓷具有很多特点,其质地坚硬,具有很高的耐温性和耐酸性,化学的稳定性比较强。在建筑陶瓷壁画装饰中,陶瓷壁画能够实现绘画色彩的长期保持,这就把陶瓷壁画的不褪色和不脱釉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建筑陶瓷壁画作为装饰,具有易于清洁的作用,只要轻轻抹擦就能除去灰尘,恢复如新。陶瓷壁画的成本比较低廉,其创作和烧制方法也较为简便,所以在建筑中的运用比较广泛。除此之外,陶瓷壁画的制作技法比较多,可以选用刻划、彩绘、喷釉、涂点及浮雕等形式,能够有效实现建筑的艺术表达。

建筑的艺术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艺术;技术;结合

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其外观不仅可以法应一个时代的进程,同时也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发展方向。建筑技术作为建筑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生产技术以及建筑设备等内容,材料与结构是建筑空间环境的骨架,而建筑所使用的设备是限制建筑水平的技术条件。建筑的艺术性就是在满足建筑物的功能、当下的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时代美学法则的条件下,将艺术与建筑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过程。二者在现实的发张中体现了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其结合的程度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历史的变迁步伐。

1 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关系概述

广义的建筑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涉及到建筑业应用到的所有技术,而一座成功的建筑必然是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的产物。建筑的发展史表明,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工艺的出现可以极大的推动建筑业的发展。建筑艺术的发展不仅是在技术层面进行探索,同时也是在艺术方面的不断创新。

1.1 技术的进步来源于艺术的挑战

早起的建筑仅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并没有考虑到建筑的艺术特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人们不单单的要求建筑停留于满足基本需求的层面,更多的是体现建筑美。建筑美不仅关系到建筑的面貌,同时也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市容,甚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活力,给市民带来艺术的享受以及心灵上的抚慰。

因此建筑中越来越多的体现出艺术美的概念,为了增加建筑物的美感而增设里斗拱、屋顶的翘角飞檐等,或者是在建筑的表面雕刻兽纹。当现实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对于现实建筑的不满足时,就会想到新的建筑形式,而新的建筑形式需要更高的建筑技术,而这就会极大的促进人们去发现如何实现提升美的建筑技术。

1.2 建筑技术与艺术相互支撑

建筑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建筑艺术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没有一定的技术作为支撑,再完美的艺术也只能停留于纸面或者头脑;而建筑业经常出现的情况却是建筑艺术的发展滞后于技术的进步,致使建筑艺术的水平受到限制。建筑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技术,是技术与艺术最为直观的体现。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艺术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于建筑艺术也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建筑艺术形式给人们带来了美感,给一个地方树立了标志性的符号。但这也不断的要求建筑设计人员以及施工技术人员在建筑的艺术性设计以及建筑技术方面不断的提高,其目的是既满足建筑物安全、耐久、适用以及经济的建筑特性,同时也剂量的体现艺术性,给人们以美的感受,而这也是对于建筑艺术的基本要求。

影响建筑艺术的因素除了技术的局限性和艺术的发展外,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还受到例如文化、地域气候、政治、环境、哲学等因素的影响。而也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影响因素导致了世界各地出现了风格各异、形态万千的建筑艺术形象。建筑艺术可以说是一门造型艺术、感性学科,是在一定的建筑技术支撑下所达到的功能的合理化,使得结构逻辑、材料逻辑以及施工的科学性最终转化为具体的建筑以及抽象的美。建筑的技术性与艺术性仅仅是记住具有的多重属性的主要体现,同时建筑技术是理性的、物质的、功能的基础。而艺术是感性的、精神的、更高层次的追求。艺术的发展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建筑的技术的发展。

2 建筑美的基本要素

建筑美的基本要素主要的包括以下这么几点:

2.1 空间。建筑主要是通过空间构造来麻子实际需求的,建筑设计中应用空间的转换可以达到很好的艺术表现性。实际中可以通过设计住宅中不同房间的大小,公共建筑中设计各个建筑的占用面积等。

2.2 比例。通过调整建筑物的各部分的比例,例如虚实的比例、长宽高的比例以及凸凹的比例等,可以有效的改变人们的视觉印象,达到增强审美性的目的。

2.3 均衡。均衡主要指的是建筑物构图上的对称性,可以理解为建筑物上下、左右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我国建筑的均衡方式主要是在中轴线上实现左右的对称,最典型的就是北京的故宫。

2.4 形体。形体即建筑物的总体轮廓或者理解为外形,是通过形体与线条,空间和实体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并且有意识的凸显个性特色以及艺术性,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色彩在此发挥的作用。

2.5 与自然的和谐。建筑之美最为重要的是与周围、自然的和谐,即不能显得突兀。设计中不能仅考虑建筑个体而忽略了与其它建筑整体性,而这也是当今建筑设计的弊端,很多的建筑单独看很具艺术性,但是和其它建筑放在一起就显得不协调了。

3 将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结合发展

现代建筑的发展与人们对于建筑物审美要求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经常的情况是人们感觉已有的建筑水平不能满足审美的要求,并且希望通过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结合达到更为理想的情况。

3.1 深化建筑艺术,提升建筑技术

一个国家的社会、固有观念、经济以及文化等因素影响着建筑艺术的发展。而任何一个时代的建筑都要以当时人们的审美观为前提进行建造,以期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当今科技的日新月异更是促使人们对于建筑有了更为高层次的要求,这也就要求家住施工中加强技术的改造与监督,达到建筑物在技术与艺术两方面的协调。例如当下流行的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由于施工工艺简单,并且浇筑成型的混凝土平整、有光泽,外观大方、优美,后期的装修使用较为的简洁,因此得到了众人的青睐。

3.2 加强建筑技术,推进建筑艺术

如上文所述,建筑技术是建筑物的支持与保障,没有一定的技术作为支撑,艺术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例如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期间技术的进步极大的促进咯哦建筑艺术的产生及发展,而技术的发展也只有在建筑达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成熟。

3.3实现生态可持续的技术观和艺术观

每一个时代的建筑都要充分的采用当时的科学技术以及艺术水平,艺术与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必须是共同成长的整体,任何反技术或者反艺术的思想就是与人类的文明为敌。技术作为造福人类的主要支撑,建筑技术的进步也不仅仅指物质的丰裕或者改善,而是要看建筑的进步方向是否朝着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90年代以来,随着能源资源的危机的加重,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被关注,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生态可持续的技术观要求技术不能看作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将其视为实现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手段。

4 结束语

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矛盾而又统一的结合体。建筑技术的发展可以直接的给人们以建筑艺术形象,而建筑艺术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建筑形象的更新,可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将二者的联系理清,让二者相互的促进,做到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我们有理由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具有艺术性的建筑会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与此同时建筑的技术和艺术也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降尔维.建筑的艺术与技术[MI.黄运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建筑的艺术性范文第4篇

一、室内空间设计的概念

室内空间设计师按照建筑物的特点、所处的环境以及相关的标准,利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方法和建筑美学原理,营造出满足人们物质、精神生活需求的室内环境。这种空间环境不但具备使用价值,符合相关的功能需求,也呈现出历史文化、环境气氛等相关的精神要素。室内空间设计主要目标是设计出符合人们满意度和精神需求的室内空间,换句话说就是将人作为其中的核心,不断打造美好的室内环境。另外,在对室内空间进行设计构思的过程中,设计者必须利用相关的物质技术方法,也就是不同类型的装饰材料、设施设备等,同时还应该从建筑美学原理入手,这是由于室内设计具有艺术性。除了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具有相通的美学准则,室内空间设计更需要综合性地考量运用手段和功能。现代室内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需求和技术标准,同时与一些新兴学科如人体工程学以及环境物理学等有较大的关联性。现代室内设计在环境设计中逐渐成为独立的新兴学科。

二、室内空间设计与室内设计风格的关系

1.在空间设计中营造室内设计风格

室内设计风格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社会背景和居住者的个性特点,它的出现在一个地方或者一个时代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室内空间设计这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必须根据房屋主人和建筑空间的特点进行设计。在此过程中,设计者要对房屋室内的楼板面、墙面和地面进行改造,而改造又要根据室内空间、业主的要求和设计思路进行。在此过程中,室内设计师首先应该根据业主要求的设计风格进行分析与界定,设计风格一旦建立,还要考虑到房屋室内的空间设计是否与设计风格相呼应。设计师通过对室内的楼顶面、墙面、地面、光、电、水等以及其他环境方面的设计,努力创造出更加适合该房屋室内空间的设计风格。设计风格主要就是靠室内的物理空间、造型和装饰物来展示。一般来说,室内空间应该具有舒适、美观的效果,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加上城市钢筋混凝土的建筑让人们感觉沉闷,人们便希望能在家中寻找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环境。因此,植物以及家具等陈设品的加入,能够让室内空间具有一定的个性。在相对固定的环境中,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视觉色彩,室内环境的色彩对于室内的空间感、环境气氛以及其他方面的内容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2.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现代室内设计在营造室内环境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合理性与艺术性,将二者有效融合。从建筑和室内发展的整体走向进行观察,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变化使室内设计非常注重利用当前的科技成果,其中主要涵盖了新材料和新的施工技术。现代室内设计的合理性,需要设计者明确设计观念,注重设计手段。设计者以科学的方式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的优势,并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设计和绘图。计算机能够精确地绘制形体和空间关系,细致、真实地表达室内空间的设计形象。设计者一方面需要充分重视科学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充分重视艺术性,在重视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高度重视建筑美学原理,重视创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空间形象,创造具有视觉美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现代社会高科技、快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总之,室内设计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平衡和综合。在具体工程设计时,设计者会遇到不同类型和功能特点的室内环境,在具体处理中,对科学性和艺术性中的某个方面可能会有所侧重,但是从宏观整体的设计观念出发,仍然需要将两者紧密结合。科学性与艺术性绝不是相互割裂或者对立的,而是可以紧密结合的。

结语

建筑的艺术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功能;形式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37-01

一、图书馆周边环境的视觉质量

青岛大学图书馆是校园视觉的焦点,在图书馆周边环境中,百卉广场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我们的校园需要有景观设计,但在大学校园环境中,应在设计方案中考虑环境的视觉质量。何为景观?景观,是第一眼我们觉得它好看,当从它身边经过的时候,又能倒回来继续观赏它。景观设计必须考虑诸要素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否合理、妥当;作为设计者,则应考虑景观的造型、空间及色彩,使人在视觉、听觉、触觉等诸方面都得到享受。因此,环境的视觉质量对一个学校的形象会产生持续的影响。

二、建筑的功能与形式

建筑的本质是功能性的,建筑审美必须与它的功能结合在一起,由居住它、使用它的人来体验和判断建筑有无审美价值。任何一个只强调美学或只强调功能性的建筑师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图书馆具备了报告厅、阅览室、借阅室以及自习位等等一系列的功能需要,但在卫生间的设计上存在问题,特别是一楼卫生间。首先是它的位置不当,让一个不熟悉青岛大学的人想在这里找到卫生间并非易事;其次,卫生间内部的设计不合理,由于受图书馆外部造型的制约,其卫生间内部空间狭小且有不能充分利用的V形空间,只设计了两个蹲位,给人带来了不便。可见图书馆的整体造型没有很好的与其内部功能相吻合,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内部功能的需要,脱离了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建筑的人性化应考虑建筑使用者的需求以及符合人的尺度,具体表现在考虑建筑的空间尺度、细部等。这里所说的尺度并非尺寸,而是一种对建筑体量的视觉估量和心理感受,它是对一幢建筑最基本的印象。建筑的尺度感把握恰当会给人一种亲切宜人的感受。再次,正对青岛大学校门的图书馆主入口是不开放的,这可能是基于管理方面的考虑,但设计出来的建筑功能如果不加以充分利用,难免会给人一种设计脱离实用的感觉。我们假设主入口是开放的,那么师生穿梭于图书馆主入口的阶梯之中,将给学校增添一份生气与活力。

三、建筑的“和而不同”

(一)建筑的“和而不同”

包豪斯创始人格罗佩斯主张:为机器生产的产品好好设计,提倡简洁、明快、实用及服务于大量生产。其中的包豪斯校舍教师典型的“方盒子”建筑,不可否认的是包豪斯作为特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为当时的经济服务的。以柯布西耶为例,为解决二战以后的欧洲大量住宅建设问题,柯布西耶开发了一套比例体系――“模度制”,但他本人的设计却不受模度制的制约,模度制只是一个工具,如果模度制让他的设计不好看,他会马上放弃这个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大学校园,尤其是近些年刚发展起来的大学新校区,在规划校舍是,将节约成本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考虑在内,并一味地照搬甚至西化,由此便形成了大学校园建筑的“同”,没有把建筑的艺术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青大中心校区中,大多数的建筑仍然是方盒子建筑,建筑应该是艺术作品,建筑的问题不能靠艺术解决,但建筑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艺术解决。虽然图书馆在风格上对这种方盒子建筑有所改进,但在艺术性上做得还不够。

要使建筑在艺术性上有所突破,首先要使建筑“和而不同”可以通过平面及立面造型两个方面来达到要求。

(二)从平面造型看建筑的形式美

建筑的平面形状基本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或者是这些形式的跌跤、错位或自由组合,通过对几何体的平面构成可以使建筑形象更加丰富。青大建筑在平面造型上,青大图书馆采用几何形组合,打破了建筑的“和”,突出了艺术性。

(三)从立面造型看建筑的艺术美

立体构成对建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日本建筑师桢文彦设计的Spiral,使建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青大图书馆虽没有采用立体构成的形式,但我们可以从设计的基本语言要素:形、色彩、肌理等方面考虑,可通过在建筑的顶部增加简单的几何形体来增强视觉质量,如慎行楼;在肌理表现上,可在立面上采用多种材质,如西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馆),玻璃与石材的结合产生出了不同的肌理效果,从而使整个建筑看起来更加丰富。

四、结论

在大学校园中,建筑既要突出学院特色,还要从平面造型及立面造型上综合考虑以达到建筑的艺术性。面对校园建筑中的轻形式重功能现象,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结合仍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

建筑的艺术性范文第6篇

关 键 字卡洛·斯卡帕艺术博物馆空间多角色

中图分类号:B8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困惑

2006年《时代建筑》第92期,曾以“博物馆建筑与艺术空间”为题,探讨了当代博物馆多元化的发展倾向。其中一种倾向便是把博物馆作为一种“关联的容器” ,在“容器”(建筑空间)和“内容”(展示内容)间取得平衡;即认为建筑本身不仅是一个容纳艺术品的空间,同时自身也被塑造成艺术品展示。对这一理念的阅读,让我不由的联想起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 )。我曾经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斯卡帕的几个博物馆,那时的感觉正像在所谓的“关联的容器”中穿梭,欣赏其中的艺术品,更惊叹于建筑本身的精彩。不,用“关联”来定义,不确切!“包容”?“渗透”?“融合”?用“容器”来定义,更不确切!“艺术品”?“展示机器”?“艺术文本”?“二分空间” ?我困惑了。

于是,对卡洛·斯卡帕的博物馆空间的阅读便从这里再次开始。

重温

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 ,1906- 1978)毕生致力于历史建筑的修复或改建,以及一些很小规模的设计项目;在这些项目中倾注了他全部的智慧和心血。他的作品一直游离于现代建筑的主流之外,在现代建筑的提倡功能理性的时候,他始终没有放弃建筑延续历史文脉的一面。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对历史的一种干涉,他避免使用古老的语言,喜爱含蓄而“更真实”的语汇;他拒绝习以为常的“惰性做法”,喜爱隐藏在其后的“含蓄”。

艺术博物馆是斯卡帕酷爱的领域,他曾经花了6年的时间把一座古城堡改造成博物馆,这就是他的名作卡斯特维奇奥城堡博物馆。其他较有影响力的博物馆作品还包括:卡诺瓦雕塑博物馆扩建、奎瑞尼艺术馆改建等。在他所塑造的博物馆空间中,来访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震撼和艺术的魅力。

在这里,“建筑是被动的承载者”这一观点受到驳斥;在这里,建筑是“关联的容器”也不成立;在这里,建筑往往是主动的支配者!展品的意义被建筑最大程度的发掘出来,从而使展示空间有了更多出人意料的惊奇。

猛然间,我惊喜地找到了一个对卡洛·斯卡帕的博物馆空间的新诠释――艺术的“多角色”的艺术性空间。是的,斯卡帕塑造的博物馆空间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艺术性空间,而且斯卡帕还赋予了它们以“生命”,使它们鲜活起来,而呈现出“多角色”的精彩演绎。

解读

带着惊奇,我试图去解读斯卡帕所塑造的博物馆空间,试图去验证我对它大胆的诠释――艺术的“多角色”的艺术性空间。

引导者

斯卡帕的博物馆空间似乎和中国园林的“步移景异”有异曲同工之妙,整个博物馆被编制在奇妙的隐藏和探寻的过程中,而博物馆自身却担起了“引导者”的角色。

在卡诺瓦雕塑博物馆中,一尊残缺的半卧雕像出乎意料地背对着观者放置,(图1)但是这个背向的姿态正引领你到达展览空间的最后――卡诺瓦最著名的杰作――希腊三女神。(图2)当你惊叹于这精彩的收尾时,落地玻璃窗外波光荡漾的小水池,又引领你步入更深远的意境――在建筑更广阔的外延空间中,与女神共舞。

解说者

时代印刻在历史建筑上的烙印就像片断的记忆,斯卡帕创造性地将他们有序重组。他倾向于用隐喻的手法唤起回忆和情感,让建筑用自己的语言解说历史,给人以精神上的慰籍和鼓舞。

卡斯特维奇奥城堡博物馆前身是一座建于1354年-1356年的城堡,19世纪初,拿破仑军队将城堡三面改建成了L形的防御工事及营房。1956年,斯卡帕授命重新将其改造成中世纪艺术博物馆,其改造手法并不像弗拉蒂在1923年-1925年试图恢复城堡原状,而是显示出“历史透明度”。博物馆各组成要素被分离并置,建筑的片断被清晰梳理,各历史层面真实地展现出来。于是不同的建筑片断便扮演着古堡历史的“解说者”,述说着城堡从古罗马、中世纪、拿破仑时代直至20世纪20年代的每一层时代的积淀。

当我们进入最后一进券洞门,眼前赫然入目的曾遭受战火而倒塌的营房,似乎向我们解说拿破仑时代的兴衰;古堡内院主立面的“历史伪面具”,似乎向我们解说近代对其破坏性的粉饰(图3);博物馆新的地面以地毯方式铺展,天花中央架设的钢梁形成了新的空间纵深感,这是博物馆在用新时代的材料和构造语言解说新的空间秩序。拿破仑兵营的门窗采用内外两套独立系统,外立面的门窗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构图,而兵营内部展示的窗户则完全是“斯卡帕式”的。两套窗的重叠并置,新老元素的连接,是历史与现代跨时空的对话。(图4)

在这里,古堡就像是一个布满尘埃的文本,斯帕卡的改造“弹去尘土”,将文本从深厚的历史沉积中剥离出来。于是,新生的博物馆建筑开始解读历史,揭示隐藏的文化内涵,并通过自身的“语言”直接传达,从而引发关于历史、文化和时间的思考。

艺术家

斯卡帕赋予博物馆以灵魂,将其真实地“活化”为“艺术家”;并赋予精美细部的塑造能力、戏剧性采光的把握能力和丰富材料的大胆表现能力。

细部是“艺术家”对空间的深化,是观者的视觉焦点所在。观者透过它能从建筑的深层文化体系中发掘出建筑的象征意义。斯卡帕的博物馆空间中存在许多个性化的“标志”,奎瑞尼艺术馆的素混凝土的新地面和原建筑墙体完全脱开,脱开部分自然形成了一个贯穿建筑的室内排水系统;同时地坪的抬高,进入室内的台阶也随之加高。在台阶的处理上,原有的踏步结构材料被保留,而在上面贴了层大理石面层,新旧材料的巧妙并置,保留了建筑的演变痕迹。

光线在“艺术家”手下像一把刷子,涂抹在变化多端的表面上。色彩是“艺术家”自身下意识的轻歌曼舞和自身价值的标识,他倾向将过去的生动颜色涂抹在未来的愚钝的灰色之上:红色和粉红色总是出现在入口处,灰白的地板常用在雕塑展厅,红砖纹理常用于美术展厅,绿色的毛毡和紫灰色的灰泥以及黑白相间的背景则用于其他空间。

“艺术家”的构成材料是综合的。他恢复了体现古老的威尼斯建筑传统的材料做法:金属的打磨,石材的纹理,当地的特殊抹灰(一种大理石片、泥灰、色素和泥灰的混合);同时也将自然元素作为构成材料:水常以迷宫的形式和罕见的石材结合用在庭院里,从而召唤生活的奥秘。

组织者

他是能力极强的“组织者”。 观者会无可抗地“卷入其中”,面对着过去的“人物”,寻找着自己的“真实角色”。

斯卡帕的博物馆空间的“亲切感”,让观者可以参与到细部中;同时细部会随着观者的接触而变化。例如,可以根据光线调整的需要,而旋转角度的纺锤形画架;可以调节遮蔽的窗户;画框的金属支架可随着观者的推动而产生了富有人情味的光泽;等等。在这里,艺术可达,并可知。而艺术品的价值在与人的紧密接触中得以实现。

思考

斯卡帕的博物馆空间的“多角色”的演绎何止以上种种!然而,与其说斯卡帕将博物馆“活化”,不如说,斯卡帕将自己与博物馆“同化”。他是将自己的生命注入博物馆空间中,空间的“多角色”演绎,更是斯卡帕自身的成功演绎。

他是引导者。他引领我们寻找“惊奇”,把握“瞬间”。

他是解说者。历史感是他的解说中永恒的主题。

他是艺术家。他“诗意般的建构”来自于他对细部、材料、造型、光和色彩的运用。

他是组织者。他的建筑让人愿意靠近,赋有“亲切感”。

他是叛逆者。他拒绝绝对的习惯和规则的安排,漠视他人的反驳和排斥。

他更是超越者。他在强调历史的同时又不失去自我,以强大的自信超越历史,超越现实!

结论

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初的困惑,回到对斯卡帕博物馆空间的定义的探寻,回到对自己大胆诠释的验证。很显然,斯卡帕的博物馆空间不是“容器”,它不是艺术的被动承载者;但也不能用“内容”来定义,这过于片面;它明显凌驾与“内容”之上,引导观者,解说历史,更评价艺术。它确实是艺术的艺术性空间,它确实是“多角色”的活跃“主体”。

也许,我们应该跳出“容器”与“内容”的困惑,而把斯卡帕博物馆空间纳入“主体”与“客体”的关联中,用更开明的思想和审视的眼光来观赏艺术,来解读斯卡帕为艺术创造的艺术性空间的“多角色”。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Francesco dal Co,Carlo Scarpa.A+U special issue,1985.

[2]卢永毅.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世界建筑,1998(2):78-81.

[3]卢永毅.光中的舞者.时代建筑,2003(6):70-74.

[4]Andre Seleanu, Carlo Scarpa ――A Venetian Post-Modernist. Artfocus Magezine,1999.

[5]Yutaka Saito.Carlo Scarpa.1994.

[6]Antonello Stella.Capturing The Blue From The Sky.世界建筑,2006(9):25-28.

[7]谷敬鹏,孙璐.清丽蕴于无华――从历史环境角度解读卡洛·斯卡帕.新建筑,2001(2):50-54.

[8]汤朔宁,宗轩.细部与建构的意义.新建筑,2005(6):77-79.

建筑的艺术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

1. 引言

进入21 世纪,人类越来越注重健康消费。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考虑自身的生存环境。参考文献表明,之前学者主要研究城市环境、村落和院落环境,关于室内微环境的研究则不多见。统计数据表明,每个居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 世界上超过 10 亿的人居住在不健康的室内环境中。人们居住在不良的室内,不仅会降低人们的生存质量,还会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严重时会使人中毒死亡。正式基于此,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逐渐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品质,并越来越注重安全、舒适、健康的需求。因此,对绿色生态住宅的室内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绿色生态住宅与室内微环境的内涵

2.1 绿色生态住宅的内涵

关于绿色住宅的内涵,国际上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标准也不尽相同,但业内人士及专家们普通认同的是,绿色生态住宅指因地制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及建筑技术,将居住建筑与环境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使这个有机整体具有生物气侯调节能力,使人、建筑及自然生态环境间形成完整的循环系统。绿色生态住宅强调的是功能齐全、环境优越、科技含量高,且可持续发展,它既能适应地方生态又不会破坏地方生态,还能达到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形成一个高效和谐的循环特征。

2.2 室内微环境的内涵

一般而言,环境可分为大环境、中环境、小环境、微环境,大环境指的是县、区级以上的区域、中环境指的是乡镇、小环境指的是社区、微环境则指的是户与人体。若将生态平衡的概念引入室内微环境体系中,就形成了室内微环境生态平衡之说。室内微环境生态平衡强调六大要素:(1)室内空气顺畅;(2)室内光照适度;(3)室内温湿度适宜;(4)室内外无噪声;(5)居室环境不受污染;(6)良好的心理环境。

表1 室内微环境生态平衡六大要素

要素 备注

1、室内空气顺畅 规划设计合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通风良好

2、室内光照适度 房间光照充足,普遍安装太阳能设备

3、室内温湿度适宜 房屋围护结构要有较好的御寒、隔热功能,

4、室内外无噪声 门窗密封性能及隔音效果符合规范要求供暖、

5、居室环境不受污染 室内装修简洁适用,化学污染和辐射要低于环保规定指标。制冷及炊烧等尽量利用清洁能源、自然能源或再生能源。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给、排水系统普遍安装节水器具。

6、良好的心理环境 要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空间,小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一定值,无地面。

3. 绿色生态住宅与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生态住宅与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几点理念,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可持续发展、三是生态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图1 绿色生态住宅与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理念

3.1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强调的是家庭生活的安全性和秘密性,此外,还要满足人们社交的需要。绿色生态住宅与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身体与心理尺度,尽量做到无误差设计。绿色生态住宅与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过程中要以个性化的文化生态环境为终极目标,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融入文化、艺术的内容,最大程度的丰富住宅的内涵。绿色生态住宅与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还可以采用共享的方法满足以上需要。

3.2 可持续发展

自从我国住房机制从分配转为市场消费之后,消费者对住的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栖身的层面,更多的是追求健康环保、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住宅与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即是“满足需求、讲究环境”,方法是依靠科技进步,目标是满足生活新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满足人们生活的新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人们对住宅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绿色生态住宅与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应从消费者居住需求出发,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居住空间环境、以及邻里关系等因素。譬如,随着家用汽车的日益普及、社会老年化的到来,对住宅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值得建筑设计师们深入研究。

3.2.2 提高改造性和适应性

提高改造性和适应性强调的是绿色生态住宅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要能适应住户需求的变化,为业主再设计创造条件。譬如,住宅配置应具有可扩容性、可升级换代,从而为各个系统预留出接口,满足业主日后变化的需要。通过建立空中天台花园的方式为业主提供室外活动空间能使住户更加亲近大自然,而面积只按照一半折算,因此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3.2.3 减少施工能耗

绿色生态住宅作为一种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应该一种完整的产品。因此,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据悉,有些城市已采取措施取消新建住宅毛坯房的做法,并规定开发商品住宅做到一体化设计与施工,不允许甩项验收,最大程度避免施工过程能耗。

3.3 生态性与艺术性相统一

普遍的美学法则认为,只要和建筑与室内环境的生态性没有冲突,都可适用,这即表现了艺术性与生态性相分离的特征。然而,就生态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艺术性和生态性而言,生态性比艺术性的位置更加突出。因为,生态建筑注重的并非建筑或室内环境在视觉上的漂亮与否,而是室内环境能否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与工作场所,是否创造了友好的环境。生态建筑室内环境设计者通常会把考虑生态环境摆在首位,在设计中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方式保证室内环境达到生态标准要求。另外,使用新的特殊生态设计措施可以为丰富与出新室内环境中视觉元素带来良好的机会,也会因为生态的考虑更加丰富室内环境的艺术性,最后产生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正是基于此,绿色生态住宅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又表现了关联的一面。绿色生态住宅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应该达到艺术性和生态性的完美统一,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遵循“顺―迎”的法则。在绿色生态住宅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建筑与室内环境和自然之间关系。也就是说,建筑与室内环境应该从属于自然,而室内环境则应该为自然增光添彩,而非给环境抹黑,给环境增加负担,也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

4. 结论

绿色生态住宅的室内微环境是人们可以利用的部分,也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论文从绿色生态住宅和室内微环境的内涵出发,对绿色生态住宅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理念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可持续发展、三是生态性与艺术性相统一。而可持续发展又包括:满足人们生活的新需求、提高改造性和适应性、使用环保节能型材料、以及减少施工能耗四个方面。研究分析“绿色生态住宅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及设计理念,为改善人们住区环境以及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的参考,也为建设健康环保、节能的生态社会尽自己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静. 绿色生态住宅需求研究 --以银川市为例 [D].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建筑的艺术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美;美意;单体建筑

建筑的美是个老而常新的话题,复杂而莫衷一是,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不尽相同的建筑美。就建筑本身而言,建筑不是纯之又纯的环绕遮蔽物,而是综合了社会性、技术性和艺术性因素在内的人造空间。因此有其多重属性,人们关于建筑美的谈论有不同的角度。如功能论者认为实用即美,提倡形式追随功能,内部功能决定外部形式;形式论者认为建筑的美在于建筑本身的形体、结构、材料、色彩等构图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相互关系上所见出的和谐美;表现论者认为建筑的美主要在于其所蕴含的内容、意蕴美,其基本理论是通过建筑的形式表现某种内容、意蕴,进而表现某种情感、烘托某种气氛;另外还有两结合论即“形式美”和“艺术美”于一体者,认为前者只有一般形式的审美性质如对比、对称、协调、均衡、多样统一等,后者重在强调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重在某种气氛的渲染和意境的创造,并且后者才是高层次的建筑美。汪正章综合多种观点,给建筑美下了一个全面性定义;“建筑美是由建筑的美‘因’(物质功能‘因’和科学技术‘因’)、美‘形’(审美形式和艺术形式)、美‘意’(精神和意蕴)、美‘境’(自然环境和艺术环境)、美‘感’(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等要素所构成的‘开放式索多边形网络’。”这一建筑美定义突破了建筑之千古圭臬:适用、坚固、美观,将建筑美延伸至意蕴、意境的高度。依此,我们将维特鲁威的建筑三观点发展为“适用、坚固、美观、美意”以便更全面的把握建筑美,从而把此前所谓建筑的美推向艺术层面,把形式的美推向实质的美以见出其艺术性。

单体建筑作为人工景观,其美必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主要表现在“适用、坚固、美观、美意”四个方面。一切人造物都是为了我们人,人类的创造并不是为了创造而创造,而是为了服务人类而创造,不管是物质服务抑或精神服务,建筑亦不例外。我国著名建筑师林徽因说:“一种好建筑必含有以下三个要点:实用;坚固;美观。实用者:切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生活习惯,适合于当地地理环境。坚固者:不违背其主要材料之合理的结构原则,在寻常环境之下,含有相当永久性的。美观者:具有合理的权衡(不是上重下轻巍然欲倾,上大下小势不能支;或孤耸高峙或细长突出等等违背自然规律的状态)要呈现稳重,舒展,自然的外表,更要诚实的呈露全部及部分的功用,不事掩饰,不矫揉造作,勉强堆砌。美观,也可以说,即是综合实用,坚稳,两点之自然结果”。的确就建筑而言,不合用,人们便不会投之以情感,就无美可言;同样一座建筑给人“上重下轻巍然欲倾,上大下小势不能支”之感,也不能产生美。当然建筑之适用、坚固是产生美的基础,但它首先给人的是安全感、舒适感。建筑要显得美,还必须使其形悦目,即符合“形式美规律”,如运用“比例、对称、对比、对立、尺度、虚实、明暗、色彩、质感等一系列手法,对建筑的一种纯形式的处理,以造成建筑的形式美”,这就是所谓的美观。其实建筑给人的美感,就一般人而言大致基于这三个层面。但建筑毕竟是艺术家族的一员,要成为真正的艺术,显然不限于此三方面,建筑美还应该体现出更多的东西。

人既是_种物质性存在物,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存在物。建筑作为人类的创造物,作为精神存在之所,凝结着人们的思想、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因此说,建筑美除其实用、坚固、美观的特性外,还必须有美意。如果说实用、坚固、美观是指建筑美的物质性因素即建筑美的客观方面,那么美意则是建筑美的精神性因素即建筑美的主观方面。也就是说建筑美包括了物质形式本身的美与人所赋予的意义的美,建筑的美必须是这二者的统一,这才算是真正的艺术。当然建筑的物质形式之所以美,并不是其物质材料本身就美,而主要有赖于人的意匠、加工和创作。夏夫兹博里说:“美的、漂亮的、好看的都不在物质(材料)上面,而在艺术和构图设计上面;绝不在物质本身,而在形式或赋予形式的力量。”此话未免绝对,其实优质的建材对建筑之形式美起很大作用的,但正如夏夫兹博里所言,真正美的建筑艺术,美的建筑造型都不会凭空产生的,而是智慧人类孜孜以求的结果。黑格尔也说:“建筑所采用的一切形状不是来自现成自然事物而是来自精神创造的,它塑造这些形状一部分是按照重力规律,一部分是按照对称和谐的规则”创造的结果。建筑美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结果,当然这还只是浅层次的美,高层次的美必须要见出“理念”。

审美具有超越性,是在满足现实基础上对现实的超越。如果说建筑之适用、坚固主要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从而给人安全感与舒适感,是产生美的现实基础的话,那么美形、美意则是人们在满足现实基础之上对现实的超越也就是展开对美的追求。因此,这里所谓建筑的美主要是指建筑之造型美、建筑之意味美。美形者:建筑师面对物质建材,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意匠经营的建筑外形美;美意者:凝结、寄托、蕴含在建筑美形里的人们的某种美好的思想、情感、愿望等精神性内容。因此,一座建筑美不美,就看其形式是否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其形式是否蕴含着某种建筑“意”。台湾建筑学家汉宝德曾遗憾高楼林立的上海时说:“我不能说这些造型不好,或不美观,可是我无法了解他们除了惊世骇俗之外,在思想上,或在情意上,为人类带来了些什么。……高楼如林的上海,只使人感到奇形怪状的精神压力,却看不出任何情意,难道建筑的技术完全克服了地心引力之后,建筑家也就因此失掉了诗情了吗?”这就说美观并不等于艺术,也就是说光是美观的建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有比美观“更多的东西”,这就是文化。“‘文化’是艺术的内涵,艺术是‘文化’的外观,没有一定深度的文化内涵,这座建筑顶多也就只可能达到美观,不能上升到真正艺术的高度”北京国家大剧院由外国人设计而成,曾遭到建筑界冷嘲热讽,因为它没有相当深刻的文化内涵,通体现代科技的展现,既与周围极富历史文化的传统建筑环境不符,又缺乏泱泱中华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建筑决不能赶时髦,必须在追求形式悦目的同时,更注重其文化内涵展现,建筑必须从形式美层次提升到精神属性的最高层次。关于单体建筑美的判断,大致可依上述两个层面进行审美判断。

总之建筑作为城市的主体性景观之一,作为城市基质性景观,其美不是单一的形式美,也不是纯粹的内容美,而是形质内在的统一美,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因此就创建美的城市景观而言,要求城市建筑设计师既要因地制宣,又要兼顾人们审美心理需求,同时还要把握建筑艺术之本质以创造出美的单体建筑。

注 释

[1]汪正章.建筑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67

[2]林徽固.等著.建筑之美[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10

[3]萧 默.建筑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9

[4]v・c・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1

[5]黑格尔美学(三卷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35

[6]汉宝德.透视建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241-246.

[7]萧 默.建筑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