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技术的利与弊

新技术的利与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技术的利与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技术的利与弊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影响

一、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应用的重要意义

农业是生物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培育出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的农作物以及畜禽、林木、鱼类等新品种;可以进行再生能源的利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可以扩大食饲料、药品等来源,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可以进行无废物的良性循环,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等。因此现代生物技术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界所关注,被认为是新世纪农业科技的先导部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我国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现代生物技术的利与弊

(一)生物技术给生态带来的益处

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可以减低农业向原始的、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扩张的要求,因此,它有助于有人类保存、保护地球上仅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资源,有助于人们未来再利用其中的基因资源开发新的产品。

(二)生物技术给环境带来的益处

1、降低污染。生物技术已用于生产抗虫害、抗除草剂作物。正如前面所述,一些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等具有抗虫害、抗除草剂的能力。1995年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转基因马铃薯,这种马铃薯能产生水晶蛋白,而水晶蛋白对科伦那多马铃薯甲虫有毒害作用。这些转基因作物能减少杀虫剂的用量,降低杀虫剂及其残留物对食物链、水体造成污染,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2、人造氮肥。在许多农业生产区,土壤氮素可利用量是制约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子。而一高科技农业生产区使用人造氮肥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制造氮肥要利用大量能源,据统计,英联邦农场平均投入的能源大约有50%来自肥料。由施用肥料而产生的温度气体(二氧气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不可避免地促进地球气候变暖。

3、固氮。除此之外,农业土壤的氮素流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生物技术的利用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潜在的、真正有价值的帮助。同样,人们可以利用真菌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温莱指出:特定的真菌类能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从而促进作物生长;真菌也能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例如纤维素等)释放出糖类,促进固氮菌的生长。转基因作物的最终目标是使作物本身能够自行固氮,避免、减少使用人造肥料,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在目前尚不可能,但在将来却有望实现这个目标。

三、现代生物技术的影响

(一)经济角度来说。从经济角度上讲,生物技术带来的不利并不明显,然而,它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

(二)对人体健康方面。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况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生物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民也会造成许多困难。生物技术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制造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三)对生态环境。生物技术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这一结果是由于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向它原本不适应的地域扩张而造成的。生物技术同样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另一个令人担心的是:转基因植物、动物、微生物脱离当地农业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危害。许多有意或无意的动植物引起当地严重的生态问题。最明显的例子是澳洲引进的兔子。至于转基因作物脱离当地农业生态系统后有可能引发:第一,转基因作物使自生作物成为严重的杂草问题;第二,转基因作物通过杂交后产生杂种;第三,转基因作物影响食物安全。任何一种转基因作物都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冲击的可能性。

(四)综合展望。未来20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农业将经历具有重大意义的革新。毫无疑问,生物技术作为科学和技术在这场变革中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原则上讲,生物技术本身有能力帮助人们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但在实践中,生物技术作为环境保护的人其作用相对来说是微乎其微的。人们对它在环境保护以及促进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仍将拭目以待。

四、结论

现代生物技术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对当代农业也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生物技术不仅从生态环境、经济等各个方面对我国农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并造福社会同时也会在经济、环境等方面或多或少地产生消极影响,尤其现在盛行的转基因作物,对我们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的大。总的来说,现代生物技术对当代农业做出的贡献不能磨灭也不容忽视,值得一说的是在开发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的同时更要考虑好它与环境的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良恕.现代农业发展与食物安全战略[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建.发挥区域优势,建立现代高效生态型农作制度[J].南京农专学报,2001.

新技术的利与弊范文第2篇

“我们清楚,神经科学研究可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益处,它可以贴近日常生活,找到一些疾病的具体疗法,帮助治疗例如帕金森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癫痫、吸毒成瘾、抑郁症这类神经紊乱型疾病。”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生化药理学教授罗德・弗劳尔说。然而,了解大脑和人类活动,除了可研制药物推动社会发展外,还可以使人类社会倒退,例如,应用于战争武器。

弗劳尔现正带领一个研究组,联合神经科学、国际安全、心理学和伦理学专家,预判神经科学未来发展应用的走向。这个研究组的一份报告刊登在7日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刊》上,报告着重阐述神经科学的战争应用。

报告将神经科学的战争应用一分为二,一是借助神经科学强化部队战斗力,二是借助神经科学打击敌军战斗力。两种应用原理相似,却在伦理上相互对立。借助神经科学,有多种方式可强化战斗力。例如,用大脑思维直接控制无人机等武器对敌攻击;用大脑造影判断不同士兵的警戒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水平,进而指派不同任务;直接借助药物或神经传导手段向士兵“灌输”特定指令等。

“许多研究已经在进行中,例如如何用药物增强战地士兵的警戒力、注意力、记忆力,”报告说。另外,军事指挥官对扫描士兵大脑、判断不同士兵的不同特长进而指派不同作战任务表现出极大兴趣。牛津大学大脑造影学专家伊雷妮・特蕾西是报告的撰写者之一。她说,现阶段,一些神经科学技术概念已经投入医学试验并获得成功,例如借助大脑假体植入术帮助安装假肢的患者用意念控制假肢活动。

“可以想象,这些技术如何应用于军事,或帮助伤残士兵复原,或帮助士兵用意念遥控武器,”特蕾西说,“这些玩意儿今天是这个样,但随着技术进步,明天就会变成那个样。”专家提示,当把意念、假体、遥控、武器、战争、伤亡这些概念串在一起的时候,伦理问题就会出现。

“神经科学应用于军事,可能模糊意念和机器的区别,所以,需要极度审慎,”弗劳尔说,“如果有一天,我们用大脑控制一部精妙的机器,这个机器做了些事情,构成了战争罪,谁又该承担罪责,是人,还是机器?”

在这篇立意新颖的报告中,撰写者同样分析了借助神经科学打击敌军战斗力的危险。例如,一项名为“制导能量武器”的新技术正在起步,它可以发射一种波长为1毫米的能量束,被击中的人会产生痛感,进而失去认知能力。

新技术的利与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城市主义 居住区规划方法 中国实践 利与弊

20世纪80年代“新城市主义”理念出现,由于其提出的理念与现代主义“理性”思想相悖,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上世纪90年代欧洲各国率先运用该理念指导规划设计,在解决“边缘城市”的弊端方面效果良好。目前在中国以“新城市主义”为设计理念的城镇及居住区规划设计,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意在通过对“新城市主义”背景、理念、类型等介绍的前提下、以其在中国实践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客观性总结其在实践中所呈现出的利与弊,为真正建设中国化的“新城市主义”提供参考。

二、新城市主义产生的背景

1.城市主义和边缘城市概念的产生

以1933年现代建筑国际会议(CLAM)通过的《雅典》为代表的城市主义是一种建立在迪卡尔 “我思故我在”的“理性”基础之上的规划设计方法。1938年美国学者路易斯.沃斯(Louis Wirth)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主义》(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一文中,从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城市主义(Urbanism)概念:都市环境产生了一种持续的社会生活,包括庞大人口、高密度、异质性与匿名性的生活方式。其以工业时代为背景,以机器为原型,倡导城市规划以功能分区为主要手段等为主要特点。

二战后,由于高速公路修建、经济飞速发展、汽车生产和个人汽车拥有量增长等因素的影响,欧洲许多大城市的郊区开始城市化发展。居住、商业、办公等由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内城逐渐瓦解――即:边缘城市(Urban Sprawl)[4]。其显出:内城瓦解;郊区化无序蔓延;文化丧失;城市周边环境恶化;农田侵蚀;人性冷漠等等致命弊端。

2.新城市主义的出现

“新城市主义”是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与现代主义“理性”思想相悖的以生态性、以人为本为特点的城市规划思想。它以《新城市主义》为标志,以解构主义、建构主义为主要哲学思想。具体表现为追寻文化及传统来源以及建设满足人各方面需求的道路、建筑、公共场所等。

二、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类型与理念

1.新城市主义的主要类型

新城市主义由TND(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和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两大类型组成。

TND:传统邻里开发模式,是在1920年代~1930年代“邻里单位”社区规划模式基础上提出。重点在对传统城市邻里空间重塑,打破现代城市体系中简单的功能分区,回归传统社区邻里生活方式,强调交往空间、邻里单元和传统街坊的重要性。

TOD:以区域性公交站点为中心,以人步行的最大需求距离为设计半径,将人们所需的各方面设施和建筑都安排在这一设定半径中,其目的是使公共交通能取代私人汽车,从宏观设计层面减少环境污染。

2.新城市主义的设计理念

新城市主义的设计主要从生态可持续性、人性化和公众参与这三方面体现。

(1)生态可持续性

首先,新城市主义以生态学观点为基准,将城市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并认为城市的发展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即:存在无形的界限(Urban Growth Boundary)。其反对城市无序扩张;反对郊区环境和自然植被破坏,认为城市应是可持续发展。其次,主张社区多样性,认为多样性是造成城市及社区稳定、持久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人性化

新城市主义人性化主要从三方面体现:

①生理需求方面。注重对步行道路合理设置,注重一定范围内商业、居住、工作等建筑和设施的混合布置等。

②心理方面。注重安全与交往,采取紧凑建筑集合体形式,用建筑围合空间创造半私密-私密的空间形式,倡导步行为主、交通为辅的道路设计模式,从而满通安全需求,采取混合设计模式,促使各阶级之间相互交往,满往需求。

③情感需求方面。新城市主义秉承后现代主义对文脉的继承与发展,采用具体环境具体分析,对不同设计地域的不同文化和传统进行理解,创造出具有认同感、归属感的设计。

(3)公众参与

新城市主义不仅提倡在规划和决策过程中体现科学性、民主性而且也强调建立完善规划决策体系的重要性。为公众提供众多了解和参与的机会,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三、新城市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的利与弊

1.中国居住区规划的主要方法及不足

(1)苏联模式

1949年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结束前,中国的居住区设计大多采用以“被动式”为特点的苏联模式。其主要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具体地、严格地建设标准进行相应规划设计。住区规划主要在国家有限的资金分配下解决居民“可居性”这一最低需求而极少考虑环境等其他因素。

对苏联模式盲目模仿和运用给中国居住区建设产生了许多弊端。例如:机械化功能分区导致的长距离通勤;缺乏公共场所而导致的人性淡漠;居住区内环境恶劣;住区内道路多以满足汽车通行为目的的大尺度马路等等问题。人的心理、生理的多方面需求得不到满足。

(2)卫星城市

“卫星城市”是在“田园城市”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规划思想。它主要针对中心城市无序蔓延现象,通过在中心城区外一定范围内,根据一定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人口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建设几个满足人们所需设施、能为大部分人提供工作岗位的具有向心力的、吸引人居住的子城市的规划理论。北京的通州、顺义、香港元朗新城和将军岙、上海浦东陆家嘴等均是其在中国的具体实践。

卫星城市理论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母城市与子城市之间交通不便;子城市成为社会分层的代名词,造成阶级矛盾恶化和社会环境恶劣;子城市内建筑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缺乏,导致识别性弱;子城市后期管理不利,造成中心城市再次无限蔓延等不足处。

(3)邻里单位

佩里于20年代末在《纽约区域规划与它的环境》(Regional planning of New York and Its Environs)中提出了迎合汽车发展需求的“邻里单位”理论。该理论具有如:由小学合理规模确定邻里规模;邻里内部设置齐全的、满足需求的基础商铺;主要城市干道围合形成邻里单位边界;邻里内部道路采用环绕式,保证人车安全等优点。

“邻里单位”概念以满足汽车发展、大规模郊区化等需求而提出,其本质是塑造适合小汽车空间尺度及宜人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空间。客观上造成了以满足汽车尺度需求为主的城市形态的发展,带来“城市蔓延”问题。

2.新城市主义在中国的实践

人们生理、心理上的需求随着社会高速发展越来越难以满足。在住区方面,人们再也不仅仅追求“可居性”而以追寻具有宜人、舒适、人性化的居住环境为目标,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家”成为当前中国城镇和居住区规划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许多省市的项目都开始采用“新城市主义”指导规划和设计,因此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罗店新镇、安亭新镇、“汉口天地”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研究能较为准确的得出目前 “新城市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现状。

(1)新城市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优点

①建筑类型及布置的多样性

首先,多样住宅类型,提高了当地居民对场所的归属感和可识别感。如罗店新镇:规划为:现代城、花园城、生态城三种特色居住区分区类型,并在不同的分区类型中设置特色的建筑类型。现代城由联排别墅、独立别墅、多层住宅构成混合居住区域;花园城以联排别墅或下低层别墅为主;生态城以独立式、联排式别墅为主。

其次,多样的建筑类型混合布置,满足了居民生活、心理等方面需求。如“汉口天地”:将居住、商业、公共设施通过街道与开放空间紧凑相连,共同构成集合各种活动的人性化空间。

②合理道路设计与规划

主要是从人车分离设计、曲线形道路设计、高密度步行道路设计三方面体现。如安亭新镇:设计环形道路并将新城区内主干道与城外大干道以丁字形连接,限制车辆快速行驶,保证居民步行安全。

武汉“汉口天地”:恢复旧租界原有高密度网格道路特点,将高密度网格道路与周围区域城市道路顺畅衔接.提供适于步行的邻里与街区,以公共交通站点与开放空间为中心,有效形成公交社区。

③标志性创造

“新城市主义”在中国的设计实践中,通常表现为创造标志性建筑。如罗店新镇以北欧地图为地形特色修建诺贝尔公园作为标志;

安亭新镇将中心场地教堂作为地标建筑;“汉口天地”则保留区域历史建筑,体现“汉口天地”的特点。

④新技术运用

“新城市主义”设计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中强调新技术的运用。罗店新镇、安亭新镇和“汉口天地”这三个项目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运用了集中供能系统、保温隔热、同层排水、共同沟、环保节能技术、外维护结构保温材料等高档材料和先进技术,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舒适的生活品质。

(2)新城市主义在中国实践中的弊端

①城市归属感混乱

“新城市主义”注重对文化与传统的延续、保持甚至再发展,认为应把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个活的生命来对待,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态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如果一旦遗失,这个城市或社区便会失去灵魂[16]。然而,目前在中国的“新城市主义”社区和城镇建设中大多是套用“新城市主义”模式,仅从表现上机械模仿所谓“欧陆风情”,忽视了文化本质的从属性特点。例如:德国魏玛小镇镇长杰尔摩博士来到以其为母版进行建设的上海安亭新镇时他说:“城市是人生活的,首先得考虑到人生活的需要,人处在这个城市里,要有舒适的环境来工作、学习、生活、休憩。城市不是众多建筑物的堆积,城市应有自己的肌理和器官,要有文化,要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只有具备这些后才是真正的城市 。如果没有歌德,没有席勒,魏玛也不会是现在的魏玛。”这位镇长的评价值得深思。因此,缺乏对相应文化的背景和深刻理解,盲目地构造所谓的“异国风情”无谓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②风格差异明显

许多“新城市主义”居住区在建设和设计时未考虑具体环境特征,造成新规划区域与周围现存区整体上的脱节。例如:罗店新镇与罗店老镇一个北欧风貌一个以江南水乡特色 “一镇两貌”,值得深思。

③富人区的代名词

“新城市主义”最初是以为广大普通民众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而提出的规划理念,现在却价格高昂,成为高级精英和少数富人的“桃花源”。

四、结语

运用“新城市主义”思想进行规划是一种极大进步。表明规划真正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但应该用一种理性态度认识“新城市主义”,应该采取“拿来主义”而不是盲目的争相模仿。无论是以形成归属感为重点的整体布局还是道路系统规划、公共设施安排、建筑大小甚至内部小品尺寸设计等各方面,都应以是否满足人们需求进行衡量。对适应具体国情、具体环境的方法和模式应选择性利用;对那些比较好但与实际有些差距的则应具体分析。因此,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城市主义”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Thomas Angotti.Metropolis2000:planning ,poverty and politics.Routlege,London and New York,1993

[2]吴缚龙:中国的城市化与“新”城市主义[J].城市规划,2006,30(8):19~23

[3]沈 锐 李同升 赵 伟: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J].城市问题,2005,(4):20~24

[4]Garreau ,Joel. Edge City :Life on the New Frontier[M].New York :Doubledy ,A Division of Bantam Doubledy DellPublishing Group Inc.1991.

[5]戴晓晖:新城市主义的区域发展模式―Peter Calthorpe的《下一代美国大都市地区:生态、社区和美国之梦》读后感[J].城市规划汇刊,2000,(5):77~80

[6]袁 雁:新城市主义的理论探索和设计实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9(2):289~293

[7]李 强:从邻里单位到新城市主义社区―美国社区规划模式变迁探究[J].世界建筑,2006,(6): 92~94

[8]王 健:“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住区规划与设计的影响[J].安徽建筑,2004,(1):30~31

[9]Bernick, M and Cervero, R.Transit Villages for the 21th Century[M].New York:McGraw-Hill,1997

[10]沈清基:新城市主义的生态思想及其分析[J].城市规划,2001,25(11):33~38

[11]靳润成 张俊芳: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与设计的几大法则[J].经济地理,2004,24(3):299~303

[12]丁文静.新城市主义的人本理念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城市问题,2006,(3):89~93

[13]孟 强 舒 韬:城市建构中新城市主义理念的运用―上海曹路新市镇中心区城市设计[J].城市建筑,2007,(2):13~16

[14]仇保兴:卫星城规划建设若干要点―以北京卫星城市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6,30(3):9~12

新技术的利与弊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非开挖技术;市政管道;修复;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051-01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安全性,传统的开挖技术往往会给城市带来绿化被破坏、交通出现拥堵、因扬尘而造成空气污染、制造噪音等负面影响,在市政管网工程中运用非开挖技术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性化需求的新手段。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市政管网工程承担着扩大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的重要角色,其属性是地下的一种隐形工程,可以满足城市的多元化需求,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为了为人们未来的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又不对人们当下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非开挖技术应运而生。

1 非开挖技术的概述

非开挖技术是指在采用非开挖方式完成管道敷设或修理的一种技术,我国的非开挖技术起步比较晚,但因其具备许多开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所以也很快被广泛应用到市政管网工程的各项工作中。非开挖技术大致可以分非开挖施工和非开挖修复。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会采用定向、导向钻进的手段,在入口和出口挖开一个极小的口子或利用检查井,完成对地下管道或是管线的铺设、更换、修复等工作,这种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地面的影响非常小。

日常的市政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一般分为整体非开挖修复和局部非开挖修复,非开挖技术不受交通条件的限制,基本上来说只要设施设备和地理环境符合要求,都可以将这一技术运用到市政管网工程中,而越来越多的新材料的合成、新技术的开发,也昭示着非开挖技术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2 在市政管网修复工作中使用非开挖技术的利与弊

2.1 非开挖技术在市政管网修复工作中使用的优势

综合成本低:非开挖技术在施工成本和劳动力两方面都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非开挖技术的机械位于地面上,无须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更不需要开发方投入成本去扩大地面工作面,所需要配备的施工人员也更加精简化,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拆迁麻烦和对环境的破坏,减少了工程的额外投资,从源头为工程的建设解决了综合成本。

负面影响小:非开挖技术的施工既不影响路面正常的交通运行,也不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更不需要为原住居民房屋拆迁的协商问题发愁,在施工过程中相对于明挖技术来说也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采用液压设备,噪声低,符合环保要求,减少了扰民因素,社会效益明显提高;

施工周期短:非开挖@孔技术的施工速度快,施工工期短,管道修复工作更有效率,完成之后很快就能投入使用。

占地面积小:由于非开挖技术不需要大型机械在地面上工作,也没有明挖技术挖出来的土没有位置堆放的困扰,因此大大缩减了工程的地上工作面。

2.2 非开挖技术在市政管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该技术还是一项新兴技术,在很多细节问题上把握还不到位,国家也尚未制定统一的施工规范和准则,缺少可遵循的各种非开挖施工规范,施工质量较无法保证,因此在管理和技术改良方面都还有待加强。

3 非开挖技术在市政管网修复中的应用

3.1 管道的非开挖修复技术工艺

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有3大类(包括10多种工艺技术),一类是采用树脂固化的方法在管道内部形成新的排水管道,如CIPP、现场固化等工艺;一类是采用小管穿大管的方式,在原有管道内部套入小的排水管道,以解决燃眉之急,如短管内衬、U型管拖入等工艺;最后一类是采用螺旋制管的方式在原有管道的内部采用缠绕法形成1条新管道,如螺旋缠绕法等。

3.1.1 软管内衬法修复技术

软管内衬法,也称原始固化法(CIPP),是目前最常用的管道整体修复工艺,目前国际上大概90%左右的整体非开挖修复均采用此种修复工艺进行,其一般采用翻转或拖拉的方式将填充了树脂的内衬软管放入待修复管道内,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在修复管道内内衬一根新的管道的修复方式,其根据原管道的损坏情况,可设计为半独立结构修复和独立结构修复,其能够修复大部分的管道缺陷,修复后结构稳定,可满足管道的长时间使用。局部修复工艺主要针对管道内大部分结构良好,仅存在局部缺陷的管道情况所采用的修复工艺,其一般为在缺陷处环装装贴复合材料、止水橡胶、树脂型材等来达到管道局部修复的目的,是管道整体修复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3.1.2 U型内衬HDPE管修复技术U型内衬HDPE管修复技术通常也称为紧密结合内衬法,其原理是采用外径比旧管道内径略小的HDPE管,通过变形设备将HDPE管压成U型并暂时捆绑以使其直径减小,通过牵引机将HDPE管穿入旧管道,然后利用水压或气(汽)压与通软体球将其打开并恢复到原来的直径,使HDPE管涨贴到旧管道的内壁上,与旧管道紧密的配合,形成HDPE管的防腐性能与原管道的机械性能合二为一的一种“管中管”复合结构。该技术因其具备卫生性能良好、过流断面损失小、变形适用范围大以及可长距离修复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给排水等相关管网修复工作。

3.1.3 短管内衬法修复技术

短管内衬法就是将短管在现场一边焊接一边拖入旧管道内,最后将新旧管道之间的间隙注浆填满,这种修复方法通常在水流量较低的情况下适用。此方法在我国应用比较早,费用相对比较低,但由于管道修复后断面损失比较大,目前逐渐被新工艺所替代。

4 结束语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观的引导下,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双向并行的,将城市建设所需的一些相关设施铺设在地下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途径之一,市政管网工程的建设起着首当其冲的作用,地下管网工程的发展前景也是光明无限。目前来说,我国的非开挖技术的技术标准和相关制度都不够完善,这就意味着在市政管网的建设工程中使用该项技术会有一定的风险,本文简单概述非开挖技术的内涵,分析非开挖技术的优缺点,介绍非开挖技术的几种基本方法,旨在在市政管网的建设工程中能够对症下药,充分利用该项技术。

参考文献

新技术的利与弊范文第5篇

一、从传统阅读到网络阅读的转变

传统阅读是经过人类几千年的思辨而保留下来的阅读方式,必定有它独到与可取之处。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读者获取信息的形式更加丰富,网络以及手机等便携设备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纸质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并迅速抢占阅读市场。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网络阅读,它因具备传统阅读所无法企及的优势而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并且对传统阅读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分析两种阅读方式的利与弊及其对阅读主体的影响,继而更好地提供全面深入的阅读服务。

二、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利弊及关系

传统阅读:

1、传统阅读具有权威性高,保存性好。

2、传统阅读对于深层次知识研读和深度学术交流仍然是一种很好的载体,最能够表现和传达细致入微的情感和深刻思想,代表着一种阅读的传统和理念。

网络阅读:

1、方便快捷,信息量大。

2、网络阅读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实现文本、数据、声音及各种图像在数字化环境中的一体化传播。网络读物的概念远远超越了传统的书本概念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与传统读物相比,读者接触到的素材不仅仅是文字,而且包括了图像、声音,内容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网络阅读所带来的内容丰富与种种便利使广大读者受益匪浅,但其中存在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阅读环境的污染。网络阅读环境污染包括信息泛滥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信息重复、失实和误导;另外,网上信息的并无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内容也未经过严格的筛选与过滤,虚假低劣信息泛滥。二是内容浅薄,缺乏深刻性。电子媒体的快捷报道和海量信息,使之自然不能像传统读本那样,字斟句酌,严谨有加。三是网络上可供阅读的内容许多是重数量而不重质量,重在夺人眼球不重发人深省。四是网络上传播的信息娱乐性较强,内容布局上显得琳琅满目,使得阅读只是浮光掠影,一闪而过。

无论是传统阅读还是网络阅读都有其无法替代的一面,也有其不足之处。我们进入了媒体融合时期,不能单纯地看用什么载体来阅读,所有的载体都不过是外在形式而已。其实,无论通过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关键是有内容可读,有益心益智的读物可读。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尽快地更好地让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平台实现对接。构筑一个大的阅读平台,让倾向于网络阅读的人登陆网络后能看到大量的传统优秀读物,让倾向于传统阅读的人也能够接触到网络上流行的优秀作品。

三、建设数字图书馆适应新的阅读方式

21世纪,数字技术将在提供信息的储存和存取的方法上产生极大的影响。作为对文化记忆的记录与存贮手段,数字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一是人们可以使用计算机管理多种文献资源;用数字信息提供网络技术服务;提供各种图片和多媒体资料服务;二是可通过网络连接各种信息服务中心和数字化图书馆。三是利用搜索技术建立分布式的大型文献信息库及检索系统,改进组织形式,提高检索速度,方便网上检索。

上述数字技术的是传统阅读向网络阅读转变的基本技术保证。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效的计算机管理,采用计算机作为管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手段。二是新型的存贮技术,采用先进的存贮技术,对信息资源建立分布式的大型文献信息库及检索系统。三是网络化的组织形式,使得信息可按自身的逻辑关系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技术,用户不必关注所查信息存在何方,该项工作由检索工具去完成,这种存取方式对用户而言是“透明”的。四是便携的联网查询。通过各种电子通讯手段,特别是网络技术,将用户和各个信息服务中心、图书馆数据库连接起来。五是以用户为主的服务模式,通过计算机网络,用户不用直接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只需坐在办公室或家里的终端前,就可对远程的数据库进行联机游览、检索、套录。

四、实现数字图书馆所需的条件

数字图书馆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高新技术于一体,改变了传统文献的存储方式,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时空界限,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条件是基于以下应用需求基础上的:

一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有信息的局域性,使信息由原来的传统数据格式演变为现在的数字化格式,同时也大大加快了信息更新的速度,图书馆作为信息的中转站,其技术的应用发展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同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服务的全面开展。海量信息的存储,包括超大容量的数据的存储介指、管理软件和长期安全保存的手段。高速、宽带网络包括网络的高可靠性、安全性、动态、灵活的边界控制。

二是为了解决资源的存贮、共享和利用,我们需要新的技术来描绘馆藏(纸质书籍、数字化图形、光盘网址)和服务(网上借、还、馆际互借等),这种技术称为数字化馆藏。新型的应用系统包括对海量信息的加工处理、智能化搜索引取、多媒体信息的表达、电子商务工具、新型的统一的用户界面或平台、多语种多媒体自动识别实时处理等。

新技术的利与弊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信用体系 信用监管

电子商务中的信用在大多数网上消费者看来是动态的和变化的。信用是基于购买经历慢慢形成的。对于每个购物网站,网上消费者都是从初期的初步认知,到前期的浏览了解,然后到中期的购买尝试,最后才形成成功购买后的基本信任。这个信任度会随着成功购买经历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即网上购物商家在每个网上消费者眼中的信用随着其成功购买经历同步形成和稳定。而在信用形成的过程中,初步尝试是消费者决定信任网站最重要的一步,而网站信用一旦形成,对于保持既定购买者数量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网上消费者对商家的信用是伴随着消费过程培养出来的,同时也在心理上不断消除在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

一、四种风险

1.财务风险:购买中损失金钱或者支付过多金钱的风险。 消费者可能由于信用卡信息泄漏,病毒影响网站银行转账或丢失账号密码,以及购买支付后商家恶意或由于履行能力丧失导致的不发货都有可能导致消费者的财务风险。

2.业务风险:收到错误或者故障商品的风险。 由于电子商务商家的物流体系不完善或者信息处理不及时等原因,可能导致消费者购买后收到错误的、延期的或者故障商品的风险。

3.社会风险:由于购买使购买者受到不好社会影响的风险。 消费者可能在购买中被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由于网站数据库技术问题或者商家为了商业利益而泄漏,便存在消费者由于信息泄漏而遭到恶意侵害或者广告烦扰的社会风险。

4.物理风险:购买到对身体有害商品的风险。

二、电子商务及信用体系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环境将对信用体系的建立完善造成怎样的影响等等?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信用体系大象无形。长期以来,对于如何规范电子商务活动,人们确立了几种基本模式,那就是技术手段、行政管理、法律制裁与信用保障。在电子商务和网络发展的初期,人们更多地偏重于从技术上进行规范,如加密、认证等安全措施,都是以技术为核心的。但很快人们就认识到了过于依赖技术手段解决电子商务中的问题存在着弊端,便开始更多地考虑行政管理和法律制裁。而信用保障与技术手段、行政管理、法律制裁相比,又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从一定意义上看,信用保障主要是创造一种可信赖的商业环境,尤其是与法律制裁相比较,它既是一种“软环境”,具有法律制裁所难以具备的防患于未然的功效,又不会面临技术手段难以解决的交易安全性与便捷性的矛盾。电子商务的生命就在于其快速和便捷性,如果过多地利用技术手段和行政干预手段对网上交易进行管理,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性,但却恰恰限制了网络交易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其优势丧失殆尽。所以,总的来看,在规范电子商务活动的四种主要措施中,信用体系可以说是一种最为灵活且最有可能与电子商务本身实现良性互动的规范模式,它可以无处不在却同时能做到大象无形。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由于电子商务与信用体系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它们可以很容易地做到无缝连接,这种无缝连接所带来的效率和便捷正是电子商务所必需的。而在行政管理及法律制裁中,我们发现,要实现它们与电子商务的无缝连接还是十分困难的。

2.四种信用模式的利与弊。电子商务作为虚拟经济、非接触经济,如果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作保证,其生存和发展都将十分困难,个人和企业的交易风险都将提高。比如,买家付款后不能及时得到商品、卖家卖出商品不能保证收到货款、商品质量问题、网上重复拍卖等等问题,都难以避免。

三、如何对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进行监管

1.监管问题是一个在制度层面上影响着电子商务在中国应用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同时它也如同系统支持方面的相关技术因素一样,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法律、道德和其他公共政策问题仍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法律和道德是所有商业环境监管部分的关键组成部分。事实上,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就是法律、道德及相关的公共政策问题。

2.法律是由政府制定的严格的法定规则,在其司法范围内监管所有公民或组织的行为。而道德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规定哪些是正确的,以及哪些是错误的。但在今天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对正确和错误的定义并不总是十分明确。正是因为电子商务开创了一系列现有法律没有调整约束到的行为空间,所以道德就在这中间扮演了一种很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灰色地带”中,一些从事电子商务的机构就需要一种自有的指导方针,来规范特定情形下行为的合理性,以此来规避一些法律问题。

新技术的利与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危机;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58-01

一、多媒体教学概述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不仅代表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也蕴涵了全新的教育理念。首先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它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对象的类型及特点,结合现代教学中的各项信息媒体及载体,将教学信息以多重媒介的途径传达给教学对象。

如今,多媒体教学在各类教育机构中已经成为一种主要且必需的教学模式,其实效性和优势已得到大多数教育者的认同。然而,其中也蕴含着一些危机急需解决。

二、多媒体教学中危机的表现

(一)教学边界日益模糊化

借助于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包括开放化的教学环境的设立,作为教育对象的个体在联系上也就更加便利,信息通道也就形成了能够在个体之间全面建成的可能,和传统教学下的地理空间不同,多媒体教学的空间愈加趋向于虚拟化发展,教育对象在日益模糊的教学边界条件下,一方面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但另一方面,这种虚拟空间如果不加限制的蔓延,在取代现实教学中交流互动的同时,不仅会使得教学对象在甄别教学知识的正确性上降低,也会让教学对象在适应了正式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对适应虚拟社群式的非正式教学模式而感到困惑和遇到困难。

(二)教学主体日益边缘化

在各类教学方式下,教师都应该是教学的基本主体,而教学对象应该是知识的接收人员,如学生。然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出现,一方面教育对象可以在更短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而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本身赋予了教育对象以更普及和更民主的方式来获取信息的条件。因此,在当今多媒体教学技术广泛运用的背景下,教学对象的个体地位相对于以前得到了根本的提升,而教学主体的信息控制权则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丧失,进而造成其权威性的下降。当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信息提供能力下降到整个社会信息提供的平均水平时,教师将测底被这种教学方式所边缘化。

(三)教学内容日益同质化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所带动的多媒体教学的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整个社会在知识的储备量上的飞跃式增长,因而在理论上,教学内容也应该更加丰富以及更加多样化。然而在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当“拿来主义”这一教学思想被教学主体转化为具体实践,并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加以滥用之后,本来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就日益趋向于同质化,长此以往,不仅教学对象所获得的知识信息会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而且可能会导致在教学对象中各个个体的个性的长期缺乏甚至丧失。虽然,教学对象个性丧失的直接原因不一定直接来自于教学内容的同质化,但是这种影响却必须要引起重视。

三、应对多媒体教学危机的建议

以上可知,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媒体教学所存在的危机是这一教学方式和理念在其发展中的重要阻碍,为应对危机,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以教学对象的需求为中心

多媒体教学下的主导力量应该来自教育者本身,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首先就需要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做到与时俱进,也要能够对不同时期、不同特征的教育对象实施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及内容。具体可以由以下内容体现:

1.教育者应该甄别、筛选知识。作为教育者,从其专业化的特征来讲自然要比教学对象拥有更强的知识和信息的鉴别能力。面对日益碎片化的知识和信息,多媒体教学过程要避免碎片化的唯一有效途径也就需要教育者随时把教学对象的需求放在首位,让教学对象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达到以下认识目标:划定认知范围,树立认知信心,明确认知关键,理顺认知过程,瞄准认知方向。

2.教育者应该构建知识体系,加强方法引导。表面上看来,在多媒体教学的背景下,教育对象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但是如果缺乏系统性的引导,教学对象就可能无所适从。而教育者如果能够引导教学对象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让其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才是教育者“授人以渔”的实践表现。而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在这一状态下也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以维护教学主体在教学对象中的权威为保证

多媒体教学如果趋于滥用,就可能造成教学主体的边缘化。由于网络信息的发展,教学主体的权威受到一定影响,当然,这种权威被动摇也可能来自于教学主体自身能力及修养的作用,但从多媒体教学的过程来讲,以下条件则应该是教学主体权威保证的关键。

1.多媒体教学更要重视教学对象的人格培养。正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首位,这就需要教育主体牢记自身的教育使命,在多媒体教学的平台上,不仅需要给教育对象传授理论知识,更需要将做人做事的道理教授给教育对象,进而通过树立起教育对象健全而良好的人格来维护教育主体的权威。

2.强调对教育对象批判精神的培养。在多媒体教学下,教学边界的模糊化以及教学内容的同质化所包含的一个共同事实是,大量以多媒体信息作为表现的“知识”越来越以快餐信息的形式表现,这就要求强化教育对象的批判精神,这不仅能够抵制快餐文化,在强化教育对象的精神力量的同时,教学边界模糊化以及教学内容的同质化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丘萍,彭玲.浅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教育与职业.2008.03.

新技术的利与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材料,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244-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高等学校得到越来越广泛地推广和应用[1]。《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课时少、内容多且各种材料的性能影响因素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建筑材料》课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毕竟只是一种现代教育手段,相对于传统课堂,多媒体技术又暴露出一些弊端。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避免其弊端,使之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建筑材料》课程特点以及传统教学的不足

《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建筑材料的知识,为提高工程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降低工程成本奠定理论基础。而建筑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各异,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更是不断推陈出新,学生要掌握和分辨材料之间的性能特点和生产工艺比较困难。其次,《建筑材料》教材中大多是叙述性内容,理论计算较少。《建筑材料》课程中实践教学由于其重要性占了一部分课时,使得理论课授课内容无形中增多,仅靠教师的描述很难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传统教学方法又以教师板书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听讲还要做大量的笔记,不但浪费时间,还会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在《建筑材料》课程中的应用优点

1.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筑材料》这门课课时少内容多,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传达给学生精、准、多的信息,仅仅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授课方式显然满足不了要求[2]。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合适的课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章节构造,加强主次内容的分辨,对于一些次要内容只需一带而过,节省课时,重点及难点则可以用一些图片或动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墙体材料”这一章中,烧结砖分为普通烧结砖、烧结多孔砖和烧结空心砖。单凭教师口述,学生很难理解和区分各种烧结砖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但是如果把各种砖的图片一一列出,使得学生有一个感官认识,教师再进一步讲解,学生就会很快掌握各类烧结砖的区别。利用多媒体技术快速、准确、大容量的特点,在课堂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教学,既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了时间,又加大了教学信息的容量、讲练的密度,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2.丰富课程内容,补充材料新知识。建筑材料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绿色建筑材料、节能建筑材料、舒适性建筑材料以及高性能建筑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不断应运而生,随之出现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新规范、新标准等使得课本上的内容更是跟不上专业的发展,造成课本与现实的脱节。因此,将大量最新的建材信息传递给学生,多媒体技术便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新技术融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可以将专业的最新动态快速、及时、准确、生动地告诉学生。例如“混凝土”这一章,教材上只讲到普通水泥混凝土及少量其他品种的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等)。而混凝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除教材上的内容外,还融合了多学科知识的各类新型混凝土,如生态混凝土、自修复混凝土、自清洁混凝土等,将这些处于材料科学技术前沿的新型混凝土介绍给学生,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又可以引发学生更高的探索求知欲。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教学内容的安排、讲课的方法等都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加上《建筑材料》课程的内容繁杂,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觉得枯燥乏味,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被扼杀[3]。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如果教师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富有创意的画面、动态的演示、丰富的影视资料,则可以给学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例如木材这一章的教学,可以用图片直接展示各种木材不同的纹理图案以及木材相关的制品,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而展示一些木材的家装应用实例图片,更可以让学生产生共鸣,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创新教育思想。

4.促进任课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由于材料行业发展迅速,关于建筑材料的新知识需要不断补充,多媒体课件虽能更有效地传递知识,但毕竟容量有限。这就促使教师对建筑材料的新知识有要充分地了解,才能从大量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中进行搜寻和筛选,选取最合适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而为了制作出完善的课件,除了不断提升建筑材料的专业知识以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多媒体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善《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

三、多媒体在《建筑材料》课程中展现的弊端

1.过分强调形式,忽略教材内容。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时候,过分强调多媒体的形式,制作的课件眼花缭乱,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4]。然而,多媒体技术的初衷是为了辅助教学,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补充,生动的图片或者动画是为了引发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兴趣,加深知识点的印象,如果附加过多的无关信息,形式过于繁复,容易导致学生主次不分,反而干扰了教学。

2.照搬教材内容,课件枯燥无味。有些教师制作《建筑材料》课程的课件时,只是将书本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变成电子稿,上课时虽摆脱了黑板的束缚,但又受到了多媒体的束缚。这样的课件,其实并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则一成不变,不能结合教材做到因材施教,不能针对学生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教师为图方便直接使用课本配备的课件,这样的课件虽与课本相匹配,但教师为了迁就课件而失去了自己的授课方式,不能真正反映教师授课的目的,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3.过分关注多媒体,忽略师生互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有的教师过多地关注多媒体,而不注意观察学生的教学反应。有的教师则只是一味地操作多媒体,而无暇从讲台走到学生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会使整个课堂成为“填鸭式”教学,忽略教学中应有的师生互动环节,反而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建筑材料》教学改进措施

1.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升专业知识,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教师在《建筑材料》的教学过程中占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加大自己的信息储备,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尤其建材行业发展如此迅速,如果教师不积极参加专业培训,补充新知识,必将导致教学的空中阁楼[5]。其次,专业课的教师并不主修计算机,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掌握一般,只有积极参加相关多媒体应用和制作的培训,才能真正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制作出符合课堂实际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2.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多媒体技术在《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虽有多种优点,但并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要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建筑材料》课程中有部分内容是需要计算的,这些内容就必须通过板书认真详细地为学生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要点。除此以外,建筑材料的样本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因此只有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才能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强调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模式,加强师生交流。《建筑材料》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科学地运用,因此任何教学模式都应以学生为主,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应时刻注意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结合课件进行提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发学习。除使用多媒体课件之外,还应使用多方面的语言表达形式,如肢体语言、眼神、动作引导等,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

综上所述,21世纪的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综合型的实用性人才,《建筑材料》课程因其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建筑材料》课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加强教学的时代性、竞争性和开拓性,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建筑材料》课程培养实用性和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秀昌,宋建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魏彩春,黄海涛,张华.多媒体技术在建筑材料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2):105.

[3]尚莉.浅谈多媒体教学中的人机关系[J].科技教育创新,2010,(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