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校本研修计划

幼儿园校本研修计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幼儿园校本研修计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园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素养 知识内涵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信息是一种社会资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各个方面,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而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促进教育对象健康成长所具有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情操等。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1989年美国国书馆协会(ACA)理事在其年度报告中对信息素养的定义为:“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一般认为,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和信息技能(技术层面)。笔者认为,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具备如下特点:知识层面上依据小学、幼儿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要求,须有扎实的文学修养、心理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专业理论知识,要成为一个幼儿教育的“全科教师”;意识层面即必须有较强的信息敏锐感、信息获得意志、能力、信息甄别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发展要求,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信息解决教育、教学及工作、生活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层面就是能将信息加工转化成教学资源的自我素质。

二、小学、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幼儿园教师正处在一个转型阶段。一是部分学校老龄化加快,这在农村、山区小学尤为明显,教师分布出现了断层,据调查,部分学校48岁以上者占到了60%,信息知识也出现了萎缩;二是新招小学、幼儿教师80后居多,信息知识层面足够,但信息道德、职业理想还存在一定问题;三是撤点并校后部分初中教师分流到了小学、部分小学教师分流到了幼儿园,他们的信息素养还只是停留在小学阶段,对幼儿教师专业、幼儿心理学、保健等知识未系统学习。

另外,近年来教育系统一些教师违反职业道德,常常发生侵害幼儿身心健康现象。作为小学、幼儿园教师,在追求知识层面和技术层面技术上,还必须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因此,加强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信息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加强教师的信息道德教育是其信息素养提升和信息内涵提升的重要保障。

三、提升小学、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对策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小学、幼儿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一)转变信息素养观念,强化信息道德教育

首先,教师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教师既是新的信息知识、信息技术使用者和受益者,更应是一名信息素养的传道者,教师的信息素养不足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教育,要有“信息危机意识”。 其次,加强信息道德教育。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信息道德,是他们立身为教的根本和基础。再次,构建终身学习理念。瑞士优秀教师的评选标准是:教师要习惯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生的好习惯,而信息素养使教师的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

(二)鼓励参加各种培训,努力提升素养品质

培训是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也可以说是给教师一种最大的福利。近年来,国家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法规。2011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意见》,2012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3年教育部又出台《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高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加强培训,科学正确引导教师参加各项培训是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良好途径。

1. 集中脱产研修,共同提高

从2011、2012年两年看,国家为幼儿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些培训,直接服务于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脱产研修是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

2. 远程网络学习,拓宽学习渠道

新课程要求“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强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因此,学会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解决信息闭塞、教学资料缺乏等问题,使自己能及时了解到新课程信息,掌握新课程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力。

3. 校本研修,让教师自主发展信息素养

近年来,在教师的自我教育、自主发展过程中,各地倡导并开展了一种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研修方式――校本培训,是在学校里教师不脱离工作岗位,但很有组织有目标有活动的一种研修行为。在研究形式上,有基于课堂教学,如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等;基于专家指导,如专题讲座;案例点评;咨询诊断名师工作室等;基于同伴互助:以老带新;结对互助;教研活动;专题沙龙;兴趣小组等;基于校际合作的研修方式:对口支教;影子培训;项目合作;基地活动;校际结对;区域联盟等。基于专业发展的研修方式:实践反思;技能训练;教学竞赛;专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三)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提升运用效度

信息素养提升与工作是有机的统一,以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激发信息获得,强化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工作效益的提高体现信息素养的价值;为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才能有效提高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1. 高校、名校外派学习平台;2. 送教下乡平台;3. 博客交流平台;4. 活动交流平台。

(四)对照专业标准与指南,加强信息素养考核

2011年,国家出台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出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知标准、对标准,查不足,定目标是当前信息素养提升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引导与必要的考核,是提升信息素养的重要措施,只有外部的助推才能使内因很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意义在于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是密切联系的,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人类传统文化素质和延续和拓展。小学、幼儿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信息知识补充、信息技术训练、信息道德的提升等,是教师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大教师面向未来,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要求,教师信息素养也将成为衡量队伍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教师区别其他行业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杨剑屏. 信息素养──21世纪教与学的新坐标.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

[2]林正范,徐丽文. 小学教师专业与小学教育专业探析[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10).

[3]张海水.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与个人书库建设初探[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10).

幼儿园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第2篇

一、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学历教育的校本化

学历教育是教师研修的内容之一,它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拓宽教师的知识背景,改善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传统的教师学历教育以函授为主要形式,这种形式存在的问题:一是集中面授时间长,工学矛盾大,进修成本高;二是专业设置少,不可能顾及到中小学每一个专业的所有教师;三是内容也只能以经院式通识性的理论课程为主,以致出现学历提升了,文凭拿到了,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不大。为了搞好学历教育,我们提出开拓创新,努力使学历教育校本化。我们和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办学,通过远程网络,让教师不受时空的限制,足不出校就能完成学历提升的教育。我们面向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开设了27个本、专科专业,参加学习的教师结合本职工作通过在岗自学教材、教授视频辅导、同事互助研讨、网上作业答疑等多种形式进行个性化的校本化的学,深受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欢迎,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历教育的校本化。2005年以来,我市网络学历教育共录取2535人,至2010年已有1524人顺利毕业,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二、因地制宜,不断追求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校本化

我们所说的教师非学历继续教育,主要有两种:一是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每一个在职教师每年必须完成的一定课时的专业教育,这是一种全员的非学历继续教育:二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部门为了一定的目的要求、组织开展的各类专题或骨干培训,如校长及各层级学校管理干部的培训,各学科新教师或骨干教师培训等。十一五以来,我们采用了两项措施:一是通过网络实施全员的非学历继续教育。(1)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合作。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合作,为中小学教师开设的270多个专题和课程,每年组织需要参加全员培训、需要完成继续教育课时的数千名中小学教师,结合本校本岗位本人的具体实际有选择地进行个性化的校本培训。(2)提供校本化继续教育平台。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研发,通过自学教材、视频辅导、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考核等方式,对全市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与创新能力”、“有效教学、”“塑健康心理,做阳光教师”的全员远程非学历继续教育,为所有需要完成继续教育课时的教师提供了校本化的继续教育平台。

二是将各类专题培训班办到基层的学校,实现教师研修的校本化。近年来,我们和以往一样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举办了各种专题培训班,有校长培训班、教导主任培训班、小学(语文、数学、外语)骨干教师培训班、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骨干教师培训班等。为了使这一类专题骨干培训实现校本化,这几年除了理论的通识的专家讲座集中在进修学校进行外,更多地把培训班放到基层学校。在培训中,做到培训工作与学校的管理实践和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听汇报、看资料、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观摩活动、听课评课、研讨交流等形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将培训落到实处。

三、以课题为抓手。对实验学校进行校本研修的指导

为了适应形势,努力实现教师研修的校本化,十一五期间我申报了“校本研修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市级重点立项课题。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除了组织本校的专业教师进行理论的研究外,还组织一批有丰富经验的地方专家对实验学校进行校本研修的指导。五年来,我们结合课题组年度的工作会议,分别到昭关中学、丁伙中学、双沟中学、昭关小学、丁伙小学等实验学校进行现场的研修指导。专家组帮助学校分析学校的教师队伍状况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状况,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还帮助学校制定新一轮的校本研修计划。几年实践下来,效果显著,反响很大。《人民教育》、《江苏教育通讯》等报道了丁伙中学、双沟中学在这方面的做法,我们通过各种会议、培训班和刊物、教苑网向全市推广,起到了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功效。

幼儿园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幼儿园 学习型组织 园本管理 园本培训 园本文化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佛睿思特教授于1956年在《企业的新设计》一文中提出,后来他的学生彼德・圣吉在他的观点上经过总结提练于1996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中系统地阐述了一种新型的宏观的组织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他提出的五项修炼――圣吉模型是学习型组织的一种典型。幼儿园作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机构,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使全体成员处于不断学习和成长之中。幼儿园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型组织在幼儿园的体现,是幼儿园谋求自身发展的努力。它并不是一种静态的组织模型,而是一种理念,是把幼儿园构建为学习型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

一、建立人本管理机制,变行政管理为教学领导,给教师赋权

传统幼儿园充斥着制度气息,缺乏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监工式的管理体制使教师疲于应付量化指标,无暇思考、学习,缺乏专业成长的土壤。几轮教学生活下来,教师仍然没有成长进步,真正成了教书匠。事实上,教师是有精神追求的,幼儿园应该成为教师的成长土壤,管理者应该加快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人本管理机制,塑造教师的精神长相,让幼儿园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

教学管理是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等管理活动。[1]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幼儿园的教学管理遵从“官本位”思想,管理者用行政指令指导教师的教学,将教师作为教学机器,忽视了教学其实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师教学作为一种生活,其意义基点就是幸福,即教师应该是为了幸福而教,而不应该为其他的目的所禁锢”。[2]教师是建设幼儿园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对教师的管理应该真正转移到对教学的领导上来,“去官僚化”和“去行政化”,管理者应当运用教学领导来引领发展,而不是运用传统的行政权力来牵制和管理教师。同时,应该真正给教师赋权,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是连接幼儿园和幼儿的桥梁和纽带,给教师赋权,对幼儿园学习型组织建设大有帮助。首先是赋予教师“否决权”,“教师教学的自由必须表现为否决权,如果在弱的意义上则表现为拒绝权”。[3]幼儿园不能将教师作为指令的执行机器,教师必须有否决其认为不利于教学工作指令的权力。其次是“选择权”,教师在能够否决某种指令的基础上,能够选择有益于教学的事情。最后是“创新权”,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创造,幼儿园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更是一种在创造之上的创新,园领导应该充分相信每一位老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让教师自由、自主地去创新幼儿教学。

二、建立园本培训机制和研修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习型组织建设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幼儿园要逐步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园本培训和研修机制。确定园本教研和园本培训的固定时间,“通过举行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评优课、教师教学反思交流会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4]让全园教师在学习型组织中通过培训、研修和相互学习,促进专业成长。教学科研是幼儿园不断前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教师对教育规律的深入探究,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为把教师培养成有识之士,推进幼儿园学习型组织建设,幼儿园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同伴互助”活动。

同伴互助,形成教师集体的合作文化,是园本培训和研修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5]互助活动可贯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反思和研究的过程中可通过互助活动促进专业成长。同伴互助的参与主体是教师,参与成员不仅包括本园的同事,而且包括跨园的同行,可以是本专业的同行,也可以是跨专业的教师同伴。同伴互助的参与主体还可以吸收教育行政机构的教研员、大学院校的教育专家,使同伴互助得到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参与活动的教师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多个,在互助过程中要求参与主体地位对等,要求参与教师积极地做好反思和对话。在网络化的今天,同伴互助的方式可通过论坛、博客等网络媒体实现。新教师之间可进行互助提升,但是老教师对新教师的帮助尤为重要。新老教师之间“结对子”,老教师对教学新秀实行重点指导,对他们承担的各级研究课、评优课实行全程指导,对他们的成长过程实行跟踪指导。在师傅的“传、帮、带”下,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

(二)“全员培训”活动。

为了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让所有教师都能“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幼儿园可举办各类讲座,如“成材先成人”、“教师礼仪养成”、“时代呼唤创新人才”等。为了让教师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幼儿园可组织教师参加“计算机培训”、“课件制作”、“电子备课”、“办公自动化”等系列培训。幼儿园要为教师创造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分批轮流让教师“走出去”,同时,通过举办研讨会、交流会的形式将外园的同行和专家“请进来”,营造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幼儿园还可以举办各种比赛活动,如硬笔书法、画画、打字等比赛,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个体培训”活动。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可在幼儿园开设“园本论坛”活动,让骨干教师展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风范。对有教学经验和教学实绩的骨干教师进行“充电”,为他们的进一步成长创造条件。新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生力军和希望,要特别注重新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引领。通过“同伴互助”、“全员培训”、“个体培训”等活动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生活,园领导要有意识地多给新教师创造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如举办专门针对新教师的培训活动、每周一次的新教师展示课、新教师教学研讨会、新教师教学沙龙等,同时多给新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为新教师的成长创设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园本培训的本质是“在幼儿园中,基于幼儿园,为了幼儿园”,[6]是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培训形式,适应不断发展的学生实际和不断变化的教育要求。让教师成为反思型、研究型和学习型教师,“反思性教学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7]这是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要求。建设幼儿园学习型组织,要求有学习型园长和学习型教师队伍,管理者不仅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而且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教育理念。

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组织学习力

学习型组织理论突出强调“学习”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学习与工作相辅相成,既要强调工作中的反思,将工作学习化,又要把学习看作与工作一样,进行规范、检查、考核,将学习工作化,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将学习、工作“生活化”,防止将教师当作教学的机器,为教师将教学当作一种生活创造条件。除了个人学习外,学习型组织更强调团体和组织的学习。其主要包含三大要素:以信息反馈为基础的组织学习;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学习;以共享为基础的组织学习。幼儿园是一个系统的学习共同体,作为领导者的园领导除了变行政领导为教学领导外,还要对组织成员的学习做好及时反馈,总结组织学习的成功经验,指出组织学习存在的问题,指明全体成员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反思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教师在组织学习中不断地自我反思,园领导在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持续地反思管理方式和引领模式,组织成员在持续的反思中提升组织的学习力,最后促进成员的专业成长和幼儿园的良性发展,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必须以反思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杜威曾言:“共享的经验是人类最大的善”,[8]孤立地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在学习型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对话、交往十分重要。英国文豪萧伯纳说:“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组织学习在共享、对话、交往中持续和发酵,最后切实地提升幼儿园的组织学习力。现代人处在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改变“一次受教育,终身受用”的陈旧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要培养“即时学习”的理念和习惯,把工作和学习相结合。提升组织学习力,不仅要提升学习知识的能力,而且要提升业务素质和能力。要改变幼儿教师的心智模式,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用开放的心态学习别人的优秀经验,不断反思,做反思型教师,通过集体研讨、合作研究,让更多的幼儿教师参与到园本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挖掘中来,真正形成学习共同体。

四、推进园本文化建设,提升软硬实力

园本特色是园本文化的核心要素,先进的园本文化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有利于幼儿园形成办学特色。同时,幼儿园建设一种民主、开放、合作的园本文化,对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园本文化的重点是由教师教学的开展形成的,组织文化的建设要培养教师将教学当作一种生活的意识。这是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追求。同时,要提升园所的软硬环境,“环境变量对个体、团体和幼儿园组织的心理行为起重要作用。改善幼儿园软、硬件环境,就是通过变革幼儿园的技术行为,推动幼儿园组织变革创新和发展”。[9]

提升幼儿园组织软实力,主要是指改变组织成员的精神状态,塑造其精神,将幼儿园塑造为孩子们的“快乐家园”和教师的“精神家园”,让教师为幸福而教。它包括创设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形成良好的园风,建构有特色的园本文化,形成浓厚的学研风气,组织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提升幼儿园组织硬实力,是指改善幼儿园的物质条件与外部环境。它包括科学制定幼儿园发展规划,配备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建筑符合教育标准的园舍与活动室,引进并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等。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91.

[2]傅淳华.教师教学的自由特质及其实践表征[J].全球教育展望,2009,(10).

[3]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1.

[4]吴殿更.新课程背景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9,(18).

[5]朱宁波.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J].教育科学,2005,(5).

[6]陈东胜.“学习型学校”的建构策略[J].甘肃教育,2005,(1-2).

[7]刘文军,李臣之.课程研究民族化的基本路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

幼儿园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第4篇

以316素质过程督导规范办园,教研活动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为中心,根据园务工作计划的要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引领,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目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集体备课、定期进行课题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本年度教研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二、教研重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教师在工作之余,要坚持学习,及时转变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以科学的教育方式组织学习,以饱满的教育热情对待孩子。为此本学期我们通过有目的地定期开展教科研学习活动和自学相结合,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具体如下:

1、积极借阅幼教刊物,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做好理论学习笔记,并且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理论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同时,积极参与本园观摩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论及授课水平。

2、进一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指南》,进行深入理解、积极探索、切实落到实处。积极参与教师再培训教育

(二)、注重业务培养,提高保教质量

1、本学期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和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力求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生活环节、集中教育活动、游戏教育活动以及保教人员学习和日常工作常规方面。幼儿园期望通过这种常规制度的导向引导大家注重落实一日保教规范,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注重幼儿的游戏教学,使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按计划落实保教管理。结合保教一线的具体问题,经常深入一线,观摩活动,及时有效地实施保教管理,对教学过程、一日保教活动进行探讨,思考并提出适宜的意见与建议,切实为保教一线服好务。

2、根据本年级组、本班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班务计划以及班级月计划。本学期调整为每周四上交纸质周计划审核、每月最后一周上交一份有质量的评课稿。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一步进行规范和指导。每位教师要认真对待教育各个环节,从备课到上课再到活动延伸,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内容有:

(1)每周由各年级教研组长带领各教师认真备课,做到先活动设计后行课,格式统一,目标明确,层次分明。

(2)观摩交流,主要观摩本园教师的公开课,借鉴别人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保教手段,课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评,由开课老师就这堂课的有关问题作介绍,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共同讨论,并从中寻求最佳教育途径。

(3)开展评比活动,适时开展教育随笔、教玩具制作、活动设计等各种评比活动,激发教师教育热情,努力营造我园良好的教育氛围。

(4)实行随机查课,"推门听课"的制度,督促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并给予评价。

(三)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其辐射作用

研讨是调动教师主动参与培训的重要形式,逐步完善教研活动制度,它能为每个人提供较充分的表达思想、观点的机会,让思想和观念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升,本学期我们采取的研讨方式有:

1、分年级组研讨。教研组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研实效,本学期教研重点针对新教材、游戏活动以及节日主题园本研发活动、《指南》在实践中的应用、《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常规》等活动等进行研讨,对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提出来,大家相互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并适时做好资料积累,避免以后在教学中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集中研讨。扎实推进"周三教研日"和"每听必评"两项制度。利用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以结对带教的形式,以老带新的方法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

(四)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不仅关系教师自身的成长,更是关系教育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本学期根据上级要求,针对我园实际情况,我们将进一步夯实技能培训任务,扎实开展培训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做好师资建设工作。

1、继续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主要是绘画、手工制作、舞蹈(黄弹唱、活动过程的设计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2、不断反思,善于总结。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形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认真组织幼儿深入观察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分析,并不断调整计划,改进教育行为,最终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做好教育心得笔记。

3、开展教师相互结对活动,相互听课每月不少于2节,并做好听课记录。

4、认真落实2015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做到有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每位教师认真填写研修活动纪实表

5、环境创设要为教育教学服务。区域环境按照幼儿智力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投放游戏材料,提高区域游戏活动水平。

(五)加强课题研究,提升个人科研能力。

1、课题研究。立项的省级课题《环境创设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作用》和《特色幼儿园创建与节日文化的开发与研究》以及个人微型课题,要求各班级、各位教师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及步骤切实开展好相应的课题研究工作,商议确立本班的子课题。并将课题研究活动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计划中,贯穿到每周的课题活动、区域活动及主题活动中,使得课题研究方案中的目标、方法、步骤都能得到真正地落实和执行,达到应有的课题研究效果。

2、各教研组做好以节日为主题的课程研发工作。开展园本课程研发教学活动的研究。园本课程研发在我园已试行了一个学期,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能摸索出一条路子,但在一些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使教师们做到取长补短,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专题讨论,使教师们在这些活动中,教学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本学期积极调整思路,将有计划地进行教学观摩研讨、评比活动,如随堂听课、互帮互助活动;优质课、案例评析活动评比;教育随笔评比等,形成人人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以服务家长为宗旨,切切实实做好家长工作

树立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切切实实做好家长工作。继续结合节日主题活动的组织开展和课题的实践研究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在关怀、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中学习和生活。通过多种形式的家园合作研究,以达成家园合力的教育效果,本学期末将继续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以找到我们工作的不足和优势,更好地为孩子服务。

幼儿园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第5篇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教师〔20*〕4号)的精神,落实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的要求,适应我省实施十五年教育、深入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等工作的需要,经研究,决定在全省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并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均衡发展”为原则,以《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为依据,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教师全员提高培训项目(简称“3333”项目)

1.300名访问(进修)学者项目。在“省5522名师名校长计划”基础上,全省选拔顶尖教师250名和校长50名,参加国内外高级研修活动,培养一批中小学各学科首席带头人。

2.3000名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全省选拔中小学骨干教师2500名和校长500名,参加省级培训,造就一支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领军队伍。

3.30000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结合各市工作实际,按教师总人数10%左右的比例组织选拔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参加市级培训,形成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4.300000名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结合全省小学教师专题培训和中学教师主题培训,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参加新一轮全员培训;结合新课程要求,全面推进新课程师资培训。

(二)学历提升进修项目。动员和鼓励全省约13000名幼儿园教师、62000名小学教师、50000名初中教师和2000名高中教师参加学历水平提升进修。到20*年底,全省幼儿园教师专科、小学教师专科、初中教师本科和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含在读)平均分别要达到50%、80%、80%和5%。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未达到专科学历的幼儿园、小学教师和未达到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均须参加学历提升进修。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支持中小学教师参加更高层次学历水平提升进修。

(三)农村教师素质提升项目。用三年时间,在欠发达地区选拔300名教师和100名校长参加培训,逐步形成一支农村骨干教师和校长队伍。在上述学历提升进修项目计划中,这些地区要有2900名幼儿园教师、16000名小学教师、12000名初中教师和170名高中教师参加进修。到20*年底,这些地区幼儿园教师专科、小学教师专科、初中教师本科和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含在读)平均分别要达到50%、70%、70%和2%。

(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省级区域项目。以省内高等学校为主体,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支撑,充分利用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和现有网络资源,构建我省区域教师教育网络。2005年完成“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研修网”教学平台建设,开发一批继续教育课程并投入试运行。20*年,全省有60%左右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能够运用网络资源开展继续教育活动。

(五)师德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培训制度;每年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主题,开展一次师德主题培训活动和师德论坛活动,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

(六)教师培训机构建设项目。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2002〕3号),每县(市、区)办好一所教师培训机构。各地要按照省政府“改善承担教师培训任务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的要求,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到20*年,所有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必须达到省备案条件,取得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资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要与高等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高等学校教育资源,为教师全员培训服务。

(七)培训者培训项目。选拔和组织500名教师进修院校优秀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的高级研修学习,培养和建设一支继续教育教学和研究骨干队伍;建立和完善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的兼职教师人才库。

(八)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大力开展英语学科教师培训,充实英语教学力量,满足中小学英语教学需要。每年选送2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赴英语国家参加短期进修学习。

三、项目的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省师训、干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计划项目的统筹规划、科学管理、省级培训经费保障及督查评估等工作。省师训、干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计划项目的具体实施。各地应明确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执行机构。

(二)落实培训经费。坚持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原则。从20*年到20*年,省政府每年下达的2000万元教师培养培训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素质提升项目。省教育厅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省级培训项目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省级区域项目等工作。

各地应切实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47号)文件精神,按每年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中小学师资培训专项资金,由县(市、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各地应按省政府要求安排骨干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特别要对农村地区教师培训予以经费和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

(三)明确“属地管理”职责。按照“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中小学的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负有主要责任。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主要负责培训县属中小学教师和指导中小学校本培训;市级教师培训机构主要负责培训市属中小学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和指导辖区各县(市、区)教师培训业务;省级教师培训机构主要负责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和指导各市、县(市、区)教师培训业务。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努力创新培训机制和方法,提高培训实效。

(四)省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要组织调查研究,提出具体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建议。有关学校在成人高师招生和教育硕士招生中要首先满足中小学和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进修需要。

幼儿园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第6篇

“培训地点的情况与我所在幼儿园的情况类似,培训的内容也很贴近我们日常的保教实际。” 对比之前参加过的培训,邱继琼发自内心地觉得这次培训离自己的保教工作更“近”了,有了更多可以直接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邱继琼感受到的变化,源自云南省“国培计划”培训模式的改革创新――“送培下乡”项目。云南在继续实施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转岗培训、远程培训等模式的基础上,“送培下乡”成为今年的又一积极探索。

“接地气”,“国培”由高校移至教学一线

邱继琼3年前曾参加过“国培计划”组织的转岗培训,由一名小学教师顺利成为幼儿教师。而这次玉溪师范学院承担的“送培下乡”项目让她受益良多。

“送培下乡”项目由玉溪师范学院、玉溪市红塔区教师进修学校以及红塔区的李琪幼儿园和高仓幼儿园共同组织实施。其中,玉溪师范学院负责项目统筹管理、课程设计及教学组织;红塔区教师进修学校和两所农村乡镇幼儿园作为项目的合作方,负责场地协调和后勤保障,同时组织当地的教师参加培训。

“送培下乡”项目改变了以往由高等院校单一实施的格局,培训地点也由高校下移至教学一线。玉溪师范学院副院长苏丽春说,培训方式的变化给承担培训任务的高校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注意到,对于“送培下乡”项目培训地点的选取,云南省有明确规定:“必须在中小学或幼儿园课堂教学现场实施,严禁在培训院校开展培训。”这是该项目的前置条件。

云南省6所承担“送培下乡”任务的高校都与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将培训地点都放到了中小学和幼儿园。

在培训地点的确定上,各培训院校也在考量什么类型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更适合参训教师。云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赵德荣说,培训环境的选择很重要,如选择与培训者所处教学情境过高的培训场所,会让培训者感到距离太远,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参加玉溪师范学院“送培下乡”项目培训的是来自玉溪和普洱的50名乡镇幼儿园教师。“考虑到参训学员都来自农村幼儿园,同时参考交通、场地等因素,最终确定了红塔区的两所乡镇幼儿园作为培训地点。”玉溪师范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丁丽萍告诉记者,培训地与学员所在幼儿园的层次、资源等大致相同,他们的发展方向和所遇到的问题也是相近的,这样“接地气”的安排,能大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培训地点下移到教学一线,这对参与组织培训任务的基层中小学和幼儿园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而在李棋幼儿园园长王强鸿看来,能够参与到组织“国培计划”中来,这对幼儿园更是一种促进。“我们要求没课的老师都来观摩培训,足不出户就有机会参加国家级培训了啊!”王强鸿说,有了这次参与“国培计划”的组织经验,以后在自己幼儿园开展校本培训也会更加高效和得心应手。

“强实践”,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比重加大

随着培训地点从高校下移到中小学和幼儿园,“送培下乡”项目的课程形式和内容也有明显的变化。“送培下乡”项目为期10天的课程,共包括专家讲座、教学名师示范课和参训学员研究课3个部分。其中,玉溪师范学院承担的实践性课程的比例达到了70%。

玉溪师范学院“送培下乡”项目的课程方案设计与教学组织实施负责人刘芳告诉记者,课程体现了三方共同实施的特点,既有学科专家的理论引领,也有省内一线教学名师的示范教学,而学员研究课则通过直观案例引导参训学员比较和斟酌教学中的得与失。整个课程以提升参训教师教学技能为中心来开展。

记者来到红塔区李棋幼儿园采访时,来自普洱市思茅区幼儿园的学员李丽玲被随机选中作展示,她给大班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制作茶具的泥工活动课。

这位学员的活动设计、组织得怎么样呢?活动结束后,在现场观摩的学员、专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提出的问题不少,有的意见还很尖锐,但李丽玲却听得很认真、记得很详细。“能有这么多不同幼儿园的同行来给我的课挑毛病、提意见,这不仅机会难得,而且对我的提高和帮助很大。”李丽玲说。

赵德荣说,近些年一直在跟踪调查教师的培训需求,以前“国培”集中在高校的时候,主要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工作指导性不强。有一部分实践课,也都是安排到高校所在城市的知名中小学幼儿园进行观摩。由于观摩学校和农村学员所在学校的差距较大,导致直接借鉴、参考的意义不强,一部分学员丧失了培训的信心和积极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云南省开始在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上进行改革创新,大力推进实践性培训,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除“送培下乡”项目外,云南“国培”的其他培训项目实践性课程比例都进行了调整,要求不低于50%。

幼儿园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第7篇

张掖市甘州区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其作为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头等大事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相继出台了《甘州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甘州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甘州区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等,设定了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有序、高效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口:一体化办学

为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甘州区不断创新管理模式,2013年,区教育局制定了《义务教育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成立13个“联校办学管理委员会”和5个“划片招生对接捆绑区”,建立捆绑发展联合体,积极探索推行大分片管理模式。

在实施“一体化办学”改革中,甘州区采取了“联校办学”、“联片办学”、“对接捆绑发展”三种运行模式。城区学校分别与1所或多所农村学校对接,组成办学联合体,实行大学区办学,抱团发展;乡镇以中心学校为单位实行区域内联片办学;城区初中和划片招生学校实行对接捆绑发展,实现生源均衡。

同时,区上把统一发展规划、师管理、学管理、统一质量评价、统一捆绑考核“五个统一”作为确保区域“一体化”办学工作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在办学联合体内部,探索创新硬件建设和经费投资渠道,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立教育质量一体化评价制度,促使各成员学校缩小差距;实现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生源输送等方面的提前对接,促进共同发展。

为推动“一体化办学”改革,甘州区还制定下发了《城乡中小学结对帮扶方案》,探索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补充机制,将教师合理流动、学校结对帮扶工作与区域“一体化办学”试点改革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推行校长轮岗、教师交流、择优选调、筑巢引凤等多种人才引进和资源配置方式。

2013年,甘州区13所城区学校与26所农村学校结成帮扶对子;137名城乡教师进行了对口支教和交流学习;15名乡镇中心学校校长进行了轮岗交流;引进外县区优秀人才18名,从农村中小学选调49名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2014年,区上进一步完善了联合体内教师支教交流工作机制,组织216名城乡教师进行对流,并选拔74名农村教师补充到城区缺额学校任教。

作为一所区属学校,甘州区南关学校从2012年就开始在一体化办学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根据区教育局“一体化”办学的部署,由南关学校牵头,张掖三中、三闸中心学校、花寨中心学校、安阳中心学校组成办学联合体,实行一体化办学。

办学联合体实行“管理委员会”管理体制。南关学校与各联合体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对口定期交流。由南关学校选派教师赴张掖三中、三闸中心学校、花寨中心学校、安阳中心学校支教, 联合体对口学校选派教师到南关学校顶岗学习并执教。交流期间,教师的业务考核在任教学校进行,并报送原学校备案。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南关学校一体化办学联合体各校在学校管理模式、课堂教学、教研活动、育人环境、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入学等方面逐渐形成一体化特色,并且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同课异构、同学科教研、学科优质课教研、德育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基本实现了一体化办学的目标,达成了“捆绑式”发展的目的,5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比实施一体化办学之前有了大幅度提升。

通过实施“一体化办学”改革,开展“送教下乡”、“跟班培训”、“挂职锻炼”等活动,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像南关学校这样的办学联合体的活力不断释放,甘州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新突破。

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点:教师队伍建设

在推进一体化办学改革的同时,甘州区还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据了解,为缩短新聘教师教学和班级管理适应期,更好地满足农村教育需求,甘州区从2007年开始,要求新聘教师上岗前,必须在城区学校接受半学期的实习和带班实践,开展岗前教学“练兵”。 同时,启动实施“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读书工程,将提高教师内驱力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着眼点。

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区上积极探索“行政+学会+基地”县域教师培训模式,利用成立的语文、数学、英语、史地、物理、生化、音乐、体育、美术、班主任、学前教育、心理健康等12个学科研究学会,积极组建学科专家团队,扎实推进走教、评课、说课、送课等教研活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学科能力提高计划、中小学骨干班主任能力提升计划、青年教师体艺素养提升计划。

2014年,组织1900名教师在学科研修基地参加集中研修,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12次,受训教师达2426人次;340名青年教师参加了35岁以下青年教师体艺素养提升行动;积极承办省教育厅国培项目校本研修和远程研修整合项目,组织3326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全员网络研修和校本整合项目试点。全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累计达9000多人次。

此外,为了优化城乡师资配置,完善骨干教师培养选拔机制,强化教育人事管理,还选拔了74名农村教师到城区缺额学校任教,考核认定100名区级骨干教师,并落实区级先进个人表彰一次性奖励1000元激励机制,启动实施教师2年一次体检工作。在捆绑发展联合体内部,进一步落实优秀人才限额外聘任政策,29名教师聘用到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在高效课堂建设方面,甘州区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搭建多元化的教科研平台,坚持以科学评价促进学生成长、引领教师发展、推动学校发展。

2014年,举行了全区初中7个学科优质课评选工作和小学教师说课比赛;开展多形式的教研活动12次,受训教师达2426人次;青西中学、大成学校、西街小学、区一幼被确定为省级“金色教苑”基地;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大幅提升,参加甘肃省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历史等5个学科优质课比赛的8位教师全部获奖,省市区级立项课题200多项。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甘州区不断完善制度约束和人文管理,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仅2014年,就对存在违纪违规行为的7名个人和负有管理责任的相关学校进行了严肃处理,清理在编不在岗教职工49人。

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师支教交流工作机制,调整交流5名城区教师,选派17名教师分赴甘南、肃南民族学校支教,并公开引进和选聘18名应届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新增71名教师在进行岗前培训后全部分配到基层教育工作岗位。教师队伍更趋合理,城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教育均衡发展的总目标:社会满意度

近年来,甘州区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目标,紧扣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时代脉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事业亮点不断涌现,社会满意度不断提升。

德育工作成效显著。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甘州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课堂学习教育、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学雷锋”、“倡扬孝道、感恩母亲”、“24字人知人晓工程”等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搭建全方位的教育网络。

2014年,张掖二中通过省级文明单位验收,6所学校通过全市“快乐校园”验收,青东小学等3所学校通过市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验收。全区各学校利用世界读书日、纪念孔子诞辰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和首届校园读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读书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立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际,甘州区持续加大基础教育学校建设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全区办学条件。2014年,争取项目资金5233万元、教育基建项目15个,建设校舍面积3600平方米,完成新墩镇中心学校、农场学校、张掖五中、农二中4个扩容改造项目。区级配套资金5032.5万元用于学校项目建设,完成民族小学、西关小学校容改造项目建设,甘州区第二幼儿园土建项目全部完工……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建设、校安工程、教师周转宿舍、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全方位改善了甘州区的办学条件,促进了城乡学校办学层次的整体提升。

为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甘州区还不断加大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力度。 2014年,全年完成教育装备和信息化投入资金623.7万元,新建计算机教室24个,新增“班班通”学校26所,完成“校校通”改造升级工程, “人人通”建设任务效果明显,中小学教师开通教育个人空间,3万多名学生建有个人空间。 2015年,又投入省级资金1232.7万元,为47所中小学配备计算机2246台,为37所中小学配备计算机教室42间,为7所学校配备65寸触摸平板电视74台,装备多媒体“班班通”教室74间。

学校文化内涵不断提升。围绕现代学校建设,甘州区积极挖掘学校文化建设内涵,逐步形成以绿色学校创建为看点,以家长学校建设为重点,以传统文化建设为支点,以节水型学校创建工作和节能宣传周为抓手,以创建语言文字示范校为契机,深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校园文化创建机制。

2014年,全区学校环境教育率达到100%,张掖五中、青西中学创建省、市级绿色学校通过省、市级验收;共创建家长学校227所,全区家长学校创建率达100%;张掖一中等3所学校通过市级文化示范校验收;4所学校通过市级“节水型学校”创建验收工作并被命名;青西中学代表张掖市参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甘肃赛区选拔赛,取得团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3所学校通过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验收。

阳关体育运动特色鲜明。为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甘州区制定下发了《甘州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甘州区校园足球布点学校经费管理使用细则》。2014年,组织开展了第12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阳光少年”评选推荐及甘州区第二届“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等活动,并承办了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联赛;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创建校园足球布点学校22所,增加校园足球非定点学校6所;4所学校通过市级阳光体育运动示范校验收。

各学校依托课堂教学、课间活动、运动项目、社团组织、校园活动,着力打造阳光体育品牌。甘州区民族小学代表甘肃省参加2014年“谁是球王”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西北赛区比赛小组循环赛,获得娃娃组第二名,南关学校被确定为首批省级阳光快乐示范校。

教育治理力度不断强化。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甘州区还积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强化教育督导,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全区中考及小学学业水平测试考核评价办法》,探索完善小学学业水平评价机制。落实中考招生改革,进一步调整学科分值,全面落实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按省级示范性高中35%的招生名额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政策措施。

2014年,完善了5个一级督学责任区,10个二级督学责任区,并聘请63名兼职督学,完成对全区30所中小学、2所幼儿园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对创建的40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进行评估验收,修订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的实施意见》,加大了对有偿家教、乱收费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各类教育实现协调发展。近年来,甘州区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建设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2014年,8所幼儿园通过“省级示范园”和“省级一类幼儿园”复评验收;22所城乡幼儿园结成帮扶对子;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

同时,高中教育实现了特色化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9.6%。2014年全区参加普通高考5687人,上线5195人,上线率91.35%。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区职教中心参加全省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综合排名全省第二;完成了“全市3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

为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甘州区对民办学校校(园)长和办学投资人进行了业务培训,落实100名民办幼儿教师参加国培计划;依法审批“金安润园幼儿园”和“甘州区爱尔贝幼儿园”;对56所民办幼儿园、学校、非学历教育机构开展专项督查。

为民办实事,推进教育公平。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甘州区将教育公平放在突出位置,深化阳光入学、阳光招生、均衡编班机制,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强力推行城区中小学对口招生、整体划拨政策,切实规范招生秩序,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择校、择班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执行方面,2014年,甘州区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375.92万元,实施学校130所(含教学点14个),供餐学生春季学期23476人,秋季学期22388人,供餐率100%。

为方便学生上下学,甘州区则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管理、部门监管”的校车运营模式,确保校车安全运行。全区73辆专用校车,覆盖14个乡镇,接送41所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学生5488人,专用校车接送率达89.2%。

幼儿园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第8篇

XX年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为重心,以教研为中心,以科研为引领,以培训为抓手,以信息为支撑,以加大经费投入为保障,教研、科研、培训、信息协同运作,四大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发挥“研训、引领、管理、服务”的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为我市率先实现高水平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研究与指导。

以提高学科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以同伴互助、专家引领、自我反思为主要形式,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坚持行之有效的计划、总结审查备案制度。学年初,学校制订校本研训专项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思想、活动内容、主要措施、主要活动安排四个部分。年末写出校本研训专项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活动内容,基本做法,取得的成绩或经验,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办法。计划总结要分类归档保存。坚持校本研训年度评估制度。根据校本研训的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调整完善评估方案。评估采用综合评议和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加大校本研训评估结果在考核评估中的分值权重,把学校管理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师、学校、质量的内涵发展上来,加强制度建设,注重过程管理。今年将继续进行“校本培训先进学校”的评选。

2.精心组织好各类培训活动,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XX年培训计划,包括十大培训模块、52个培训项目。项目设计涉及德育研修、教育教学研修、现代化装备管理与使用、学历提升等,实现各类教育和各类人才全覆盖。

重点培训项目内容:

(1)开展“亮师表,正教风,提形象”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以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系列活动,切实解决当前师德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做好市第七届中小学主题班会课评比和年度班主任征文的评选工作。

(2)充分发挥“雉水名师工作室”作用,招收固定学员,吸收走读学员,进一步扩大影响,扩大教师受益面。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意识,建立“雉水名师工作室”考评标准,以教师受益面、人才成长率和公众认可度为主要指标。

(3)继续办好第六届市“雉水校长(园长)”。加强学校管理干部职责和执行力培训,通过培训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管理干部履行职责的能力。

(4)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举办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坛新秀、XX届和XX届新教师等培训班,促进其快速成长。

(5)开展教研方式的“微革命”研究。组织中小学学校发展共同体全方位开展合作教研和横向互动与交流活动。有效实现各共同体内部在教师构成、信息资源及其活动组织方面的优势互补。定期召开共同体建设沙龙研讨活动,积极开展共同体一日开放活动。利用各种教研活动加强教师培训,引领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6)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教育云平台)上取得突破。认真研究目前教育信息化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探索教育云的具体表现形式、县级试点单位的技术架构和瓶颈难点及对策,积极稳步启动并完成上级要求的试点工作。组织9个市“xx”规划课题学校的研究工作,扩大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组织小学校长、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团体竞赛,充分应用智能录播系统,发挥“学校联盟”优势,进一步推动现代教育技术普及应用和研究水平的提高。重视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智能录播、组组通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高效融入“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竞赛活动。

(7)扎实开展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现代信息化应用及研究能力。组织计算机、电教设备管理人员的基本维护培训,组织“xx”市电教专项课题研究人员的培训,开展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教室等管理人员专用软件使用培训。

(8)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开展远程教育培训。进一步办好微型课题研究网、活动教学研究网、市教育科学课题管理网和教科室网页,及时更新内容,做到新、快、准,不断扩大教育科研信息量,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9)深入推进读书活动。举办年度读书征文、读书笔记、青年教师藏书家评比活动。举办“第四届市青年教师读书展示会”(开展青年教师读书漂流活动、名师赠书活动)。加强读书工作的管理和考评,以评促读、以评促学。做好学校教科研年度考评的组织工作,优化考评手段,运用考核杠杆,推动和促进基层学校自觉、自主地提高教科研水平。

(10)进一步做好在职教师学历进修。《市xx教育发展规划》对在职教师的学历进修提出了明确要求,幼儿园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必须达到95%,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必须分别达到45%、65%、95%;初中、高中、中职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必须分别达到8%、20%、15%。各单位要认真开展“xx”中期自查工作,进一步完善学历进修机制,制定在职教师学历进修计划,大力鼓励教师开展学历进修,并切实做好教师学历进修权益保障工作,妥善处理工学矛盾,确保至XX年各学段教师学历要求全面达标。各单位10月底前要将学历进修教师名册和相关情况报教育局人事科。

三、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