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韭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韭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韭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韭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第1篇

摘要:越冬茬小拱棚韭菜生产技术重点在扣膜及扣膜后的管理。扣膜前要施足底肥,保证底墒;扣膜后要加强温度、水分、肥料等几方面的管理。

关键词:韭菜;小拱棚;栽培技术

韭菜小拱棚生产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的优点,每667 m2可产韭菜4 000~5 000 kg,667 m2经济效益1万元左右,目前在山东、河南等地普遍得以应用[1-3]。现将具体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分株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韭菜小拱棚生产要求选择耐高温、高湿、同时分蘖力强、生长速度快、休眠期短而又不易倒伏的品种。主要品种有:平韭2号、北京大白根、嘉兴白根、汉中冬韭、大金钩韭、河南791、寿光独根红等品种。

 

2 茬口安排

休眠期短的韭菜品种小拱棚栽培模式是秋延后小拱棚韭菜生产和越冬茬小拱棚韭菜生产。秋延后小拱棚韭菜生产在10月上旬露地生长期清除地上韭菜残体,10月中旬扣棚,11月上旬开始收获;越冬茬小拱棚韭菜生产在10月中下旬扣棚,11月下旬-12月上旬开始收获。以后每隔25~30 d收获一茬,共收获3茬。

 

3 整地做畦

3.1 生产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土质肥沃、无盐碱性、排灌方便、ph 7.5以下的砂质土壤,前茬作物非葱蒜类作物,并且要远离污染源。

3.2 整地做畦

选好的地块,冬前翻耕晾晒,立冬时节灌1次封冻水。早春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6 000 kg、磷酸氢二铵20 kg,然后深翻30 cm,反复耙平做实,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地表疏松绵软。北方地区一般做低畦栽培,畦宽2 m,长度可视地块和生产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30~40 m,整平畦面。

 

4 育苗与定植

4.1 种子处理

韭菜大面积栽培时多采用播种法育苗,为促进早发芽,—般采用浸种催芽技术。具体方法:首先用40 ℃左右的温水浸种24 h,去除瘪籽,搓洗3~4次(洗去种子表面的黏液)后用清水冲洗2~3次,然后滤净水分,用湿布包起来,置于15~20 ℃环境下催芽,每小时翻动2次,每48 h用清水冲洗1次,3~5 d后即可萌芽。

 

4.2 播种与播后管理技术

韭菜播种一般以地温稳定在l2 ℃左右,4月中下旬(谷雨前后)进行,采用南北向条播法,播种沟深13~15 cm,沟宽9 cm,沟距35~40 cm。播后覆细土l cm,不宜过厚,否则不宜出苗,覆土后轻微镇压,然后浇透水。

 

播种2 d后喷洒除草剂,预防韭菜田内的苗期杂草,一般每667 m2喷洒35%除草通100~150 g或48%的地乐胺200 g。韭菜出苗前不进行田间管理,以免破坏除草剂形成的药膜。韭菜出苗后,3~5 d浇水1次并遮阴保湿,在第3片真叶时灌大水,并及时疏密补稀进行匀苗,达到苗全、苗匀、苗壮的目的。

 

4.3 定植

定植时间取决于播种时间,春播苗在夏至定植,秋播苗于第2年清明前后定植。一般在播后80~90 d,苗子长到5~6叶,高18~20 cm时定植较为合适。

定植时首先将韭苗起出,剪去须根尖端,留2~3 cm,以促进新根发育。再将叶子先端剪去一段,留叶长10 cm,以减少叶面蒸发,维持根系吸收与叶面蒸发的平衡。

定植密度依品种的分蘖能力而定。畦内行距18~20 cm,穴距10 cm,每穴栽苗8~10株,适于生产青韭;按行距30~36 cm开沟,沟深16~20 cm,穴距16 cm,每穴栽苗20~30株,适于生产软化韭菜。定植宜深栽浅盖,覆土厚至与假茎平齐即可,以不埋住分蘖节为宜。栽后镇压,使根、土紧密接触。

 

5 定植后的管理

5.1 合理施肥

韭菜苗出齐后,及时追施催苗肥,每667 m2随水冲施500 kg人粪尿。在8月初和9月初,韭菜旺盛生长和养分积累的关键时期,每667 m2追施2 000 kg人粪尿或腐熟饼肥l50~200 kg和过磷酸钙100 kg,以促进韭菜健壮生长。

 

5.2 水分管理

韭菜属于半喜湿类蔬菜,比较耐干旱。雨季必须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秋季雨水减少后,9月份7 d左右浇水1次,10月份逐步减少浇水量,掌握见干见湿,不旱不浇的原则。

 

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倒伏。韭菜生长旺季,如果水肥管理不当,极易造成倒伏现象,若倒伏后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下部叶片黄化、腐烂,滋生病虫害。防止倒伏首先要严格控制田间水肥管理,根据田间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施肥和浇水的时期和用量,确保韭菜健壮生长。其次,如果发生倒伏要及时采取措施。春季倒伏后可适当割去上部l/3~l/2的叶片以增加株间光照,使其恢复直立性。秋季倒伏后禁止刀割,可采取设立支架扶持或隔天翻动的方法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5.3 及时去蕾

韭菜花蕾的生长和开花要消耗掉很多养分,严重影响到营养物质的积累。在秋季花薹抽出时,要及时掐除,以保证营养物质的积累。

6 扣膜及扣膜后的管理

6.1 扣膜前的管理

对于不需回青的韭菜,扣膜前应施足底肥,浇足水,保证扣膜后有充足的水肥供应。并在扣膜前5~10 d高割一刀,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对于需回青的韭菜,在全部回根后(地上部全部枯萎)土壤封冻前,灌足封冻水,造足底墒;清除残茎枯叶,保持田园洁净,如有残茎也应刮掉并全部清扫干净。清扫干净后,盖一层充分腐熟的优质马粪或土杂肥,用量以667 m2施1 668 kg为宜,以利于提高地温和保证养分供应。

 

6.2 扣膜后的管理 

6.2.1 温度管理

初扣膜时一定不要封严,以防止白天温度过高,昼夜温差过大,可采取昼揭夜盖的方法控制昼夜温差,待天气渐渐冷下来时再减少通风。一般第1刀韭菜生长期间,白天小拱棚内温度控制在17~23 ℃,尽量不超过24 ℃,不允许有2~3 h超过25 ℃,以后每刀棚内温度可比上刀提高2~3 ℃,但不要超过30 ℃;第1刀韭菜生长期间夜间温度控制在10~13 ℃,昼夜温差控制在10~15 ℃范围内,以后每刀夜间温度随白天温度的提高而提高。

 

6.2.2 水分管理与湿度调节

扣膜前已经浇过水的,土壤水分能够满足第1刀韭菜的萌发和生长需要,扣膜后一般不浇水。在收割前1周可浇一次增产水,浇水后应加大通风,避免湿度过大,叶片结露引发病虫害。收割后3~5 d不通风以提温保湿。上刀韭菜收割后至本刀韭菜长到6~8 cm高以前,由于伤口尚未完全愈合不能浇水。以后当发现韭菜生长减慢时,可适当浇水,注意浇水应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及时通风排湿。韭菜叶片肥嫩,叶片生长期间小拱棚内湿度应控制在75%~85%,湿度过大,叶片易结露引发病虫害。

 

6.2.3 土壤管理

当韭菜萌发露尖后,进行第1次培土,株高3~4 cm时进行第2次培土,株高10 cm时进行第3次培土,株高15 cm时进行第4次培土。培土一般结合松土进行,每次从行间取土培到韭菜根部形成2~3 cm高的土垄,4次培土后形成10 cm左右高的小高垄。垄沟相间便于浇水,提高地温,促进生长,还可以把株型开张的植株叶片拢到垄中央,改善行间通风透光条件。

 

6.2.4 施肥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肥不宜过早。为促进韭菜生长,结合浇增产水每667 m2施入15~20 kg的复合肥。注意忌用铵态氮肥,以免造成氨害。在韭菜叶片生长期间,可喷施一些激素和微肥进一步提高韭菜叶片的产量和质量。

 

7 采收

一般株高30 cm即可收割,收割时的高度控制在鳞茎以上3~4 cm处(即黄色叶鞘处);两刀之间间隔以1个月为宜,一般收割3刀。收割时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雨前和雨天不割。为获得高产高效益,每次下刀宜浅,以免影响长势。每茬收获后要注意追肥、灌水、中耕松土。

 

参考文献

[1] 尹守恒,原毅彬,陈中府,等.韭菜小拱棚秋延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

韭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韭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S633.3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096-01

随着韭黄比较效益的凸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广西地区韭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是柳州市柳南区2012年韭黄面积已达466.7 hm2,为广西最大的韭黄生产基地。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合广西地区生产发展的韭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韭黄生产提供借鉴。

1 选用优良品种

品种是种植成败、效益高低的关键,通过引种对比试验示范,近年筛选出了犀浦韭品种。该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性状稳定,韭香浓烈,品质鲜、香、脆、嫩,产量高,抗寒抗热力强,四季均可生长,适合遮光软化。

2 选地整地

韭黄对土壤要求较高,宜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排灌条件便利的砂质壤土种植。尽量不接重茬地或葱蒜茬地。韭菜种植后多年不翻耕,且年年“跳根”,生产韭黄又需培土,因此要求在播种前深耕。土层翻耕深度一般为25~30 cm,甚至40 cm以上,深耕后曝晒土壤3~5 d,打碎土块,精细整地后开沟做畦。地块平坦的在四周开围沟,地块高低不平的不用做排水沟[1]。

3 选择适宜栽培方式

若育苗移栽,大田按7.5 kg/hm2备种,播种时间为3月末至4月初,大田用苗床750 m2/hm2。播前用低于40 ℃的温水浸种10 h后,用2%多菌灵干湿性粉剂拌种待用。先将准备好的苗床浇透底水,然后播种,喷5%辛硫磷800倍液,再覆过筛细土1 cm厚,盖好地膜,两侧用土压实。待80%韭菜苗露头时,在晴好天气的傍晚,揭掉地膜。5片叶后,5~7 d浇1次水,分2次施尿素150 kg/hm2,移栽前5~7 d停止浇水。当韭苗长至15~20 cm时,即可移栽。若分株繁殖,直接从老蔸分离出苗进行种植,以秋冬季移栽为好,时间是当年10月至翌年1月。栽前施入腐熟的农家肥7.5~15.0 t/hm2或有机复合肥2 250~3 750 kg/hm2,与土壤充分混匀。种植规格行距75~80 cm,开种植沟深25~30 cm,双行“品”字型种植,株距5 cm,每穴以定苗1~2株为宜,淋足定根水即可[2]。

4 水肥管理

韭苗成活后,结合补水,可适当勤施薄施10%左右人畜粪尿2次;第1次培土前施1次重肥,可施不含氯的有机复合肥600 kg/hm2,以后每次培土前施有机复合肥300 kg/hm2,施在韭苗行的两侧。为提高韭黄产量,可喷施浓度1 000倍的普绿通作叶面肥,全生育期共喷施3次,即割韭青前7 d、割韭青后喷茬、割韭黄后15 d各喷施1次[3]。提倡节水灌溉方式,目前广西地区主要推广喷灌和水肥一体化滴灌。喷灌安装成本6 000~9 000 元/hm2,使用年限6~8年,按年收割韭黄2次计算,较常规灌溉(淋灌)增产4 500~6 000 kg/hm2。喷灌方式优点是对水质要求不高,投入成本较低,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缺点是灌溉不均匀,易造成土壤板结。水肥一体化滴灌安装成本3.75 万元/hm2,使用年限6~8年,按年收割韭黄2次计算,较常规灌溉(淋灌)增产9.6~12.0 t/hm2;较喷灌增产5 100~6 000 kg/hm2。该灌溉方式优点是节水、省肥、省农药、省工;缺点是对水质要求较高,一次投入成本较大。

5 培土割青

培土是使假茎软化的主要措施之一。韭黄第1次收割前,每年培土2次,即韭菜种植6个月后开始,时间在韭菜种植后翌年的5—11月;韭黄第1次收割后,每收割完1次即培土1次,每年培土2次。培土时先用细竹竿把韭叶挑起固定好,然后培土,注意不要伤根、茎、叶,等到韭叶长好后齐荷口2 cm以上割除韭叶,即所谓割青[4]。

6 盖棚

割青后即盖棚。韭菜种植1年后可以开始割青盖棚收韭黄。韭黄棚平铺规格一般为270 cm(长)×170 cm(宽),材料为内侧用稻草和茅草15 kg,外侧用防雨布3 kg。用木头作为支架,将小把的稻草和茅草平铺在支架上,草尾对草尾排列整齐,用细铁线扎紧扎好支架。按两边长270 cm、底宽40 cm、高85 cm的三角形状将韭黄棚覆盖在韭垄上,用韭黄棚450个/hm2,韭黄棚厚度以不透光为度,其覆盖高度宜高不宜低,否则会影响韭黄的产量和质量。

7 病虫草害防治

广西地区韭菜上常见发生的病害有灰霉病、疫病、锈病等。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低温高湿天气发病重。防治上,抓好田园清洁,通风降湿,割韭后及抽生新叶期分别及时喷25%多菌灵1 000倍液。疫病可危害根、茎、叶,尤以假茎受害重,湿度大时发病较重。防治上,及时摘除下部老叶,以防止田间积水。在发病初期,一般可用68.75%银法利900~1 125 mL/hm2对水喷雾,每隔5~7 d喷1次,连续喷2~3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面密生锈褐色粉斑,布满锈粉,叶片不能食用。温暖而多湿的天气有利于侵染发病和流行,发病初期及时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治。韭黄的虫害以韭蛆、蓟马、蚜虫等为主。可用黄板诱杀蚜虫,用40%氧化乐果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蓟马。韭蛆主要聚集在地下部为害嫩茎,春、秋两季为害韭菜的幼茎引起腐烂,使韭叶枯黄而死。防治上,用草木灰3 000~3 750 kg/hm2开沟撒于韭菜行间;用80%敌百虫晶体800~1 000倍液进行灌根。韭菜地里主要杂草有稗草、野苋菜、蒲公英等,可采用人工挖除,或喷施除草剂,用15%草甘膦2.25 kg/hm2对水675 kg均匀喷雾防除。

8 及时割取韭黄

当韭黄长到60 cm以上,叶尖开始萎蔫时即可收割。收割的时间视季节而定,1—2月一般盖棚后30 d左右即可收割;3—5月一般盖棚后15~20 d即可收割;6—10月一般盖棚后13~15 d收割;11—12月一般盖棚后20~25 d收割。收割时先揭开韭黄棚把韭黄叶扶向一侧,用“7”字型的刀沿地面均匀用力割,收割时间最好在早晨。为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避免早衰,延长寿命,以1年收割2次为好。秋、冬季韭黄收购价格较高,时间是当年10月至翌年2月。

9 参考文献

[1] 王思俭.徐州地区韭黄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115.

[2] 贺中娟,罗鹏举,张盛忠,等.干韭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7(12):26-27.

韭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韭菜;大棚;越冬;高产栽培

1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耐寒性强、休眠期短、丰产性能好的韭菜品种,如791、傲冬2号、平韭四号等。

2育苗

2.1播种期

一般在当地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13℃时播种。

2.2整地施肥

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12.5~142.5t/hm2,过磷酸钙1500~2250kg/hm2,腐熟饼肥1500~3000kg/hm2,肥料全部撒施,施后深翻地15~20cm,耙平作畦,畦宽1.0~1.2m。

2.3种子处理

播量60.0~67.5kg/hm2。播前浸种24h,晾晒后放在15~20℃地方催芽,4d左右出小芽即可播种。

2.4播种

播前将畦面踩实,浇透水,水渗完后播种,可撒播或宽幅条播。播后覆细土1cm左右,施33%施田补乳油1500~2100mL/hm2,对水600~750kg/hm2均匀喷洒地表,地膜覆盖保温保湿。待35%以上种子出苗后撤除地膜。

2.5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6~8d浇1次水,使地表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当苗高18cm左右时,适当控水蹲苗,防止徒长。结合浇水施硫酸钾复合肥225kg/hm2或尿素150kg/hm2。

3定植

5月末至6月上旬定植。定植方法:将韭苗起出,剪去须根先端,留2.5cm左右,以促进新根发育。再将叶片先端剪去一段,以减少叶面蒸发,维持根系吸收和叶面蒸发的平衡,在畦内按行距20cm、穴距10cm,每穴栽植8~10株,或进行条栽。

4定植后管理

4.1露地生长阶段

4.1.1水分管理。定植后连浇2次水,及时划锄2~3次后蹲苗,此后土壤应保持见干见湿状态,当日最高气温下降到12℃以下时,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土壤表面不干即可[1]。

4.1.2施肥管理。根据作物长势、天气、土壤干湿的情况,采取轻施、勤施的原则。随着苗情的生长,逐渐增加施肥量。

4.2棚室生产阶段

一般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扣棚,转入棚室生产。扣棚前,将老叶割掉或将枯叶耧净,顺垄耙1遍,将地表耙松[2]。

4.2.1温湿度管理。棚室密闭后,保持白天20~24℃,夜间12~14℃。株高10cm以上时,保持白天16~20℃,相对湿度65%左右,超过24℃放风降温排湿,夜间温度保持8~12℃。

4.2.2肥水管理。大棚扣后20~30d收获头刀,小棚30~40d收获头刀,生长期保持水分均匀供应,切忌大水漫灌,收获后2~3d结合浇水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255kg/hm2。

4.2.3培土。从第2年开始,每年进行1次培土,以解决韭菜跳根的问题。

5病虫害防治

5.1露地生长阶段

5.1.1农业措施。清洁田园,及时摘去并清除病叶、病株,携出田外集中处理,防病菌蔓延。合理浇水,雨季及时排涝,减轻疫病[3]。

5.1.2生物措施。用0.9%~1.8%阿维菌素乳油750~900mL/hm2,或1.1%苦参碱粉剂30~60kg/hm2灌根。灌根方法:扒开韭菜根茎附近的表土,去掉常用喷雾器的喷头,打小气,对准韭菜根部喷药,喷后立即覆土。临近覆膜期,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扒开韭墩,晾晒根2~3d后,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3750mL/hm2,对750~900kg/hm2,顺垄灌于韭菜根部,然后浇1次透水。

5.1.3化学防治。①韭蛆的防治。防治成虫,可于春、秋季成虫羽化盛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用20%氰戊菊酯乳油或2.5%辉丰快克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上午9∶00—11∶00时喷雾效果最好。防治幼虫,于幼虫危害盛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施药,用2.5%敌百虫粉剂45~60kg/hm2,或5%辛硫磷颗粒剂45~60kg/hm2,分别与10倍园土混合拌匀后撒于韭菜根际,也可以用40%毒死蜱乳油750~900g/hm2,或48%乐斯本乳油750g/hm2,或50%辛硫磷乳油2250g/hm2,分别稀释后顺垄灌根,或用5%益舒宝颗粒剂30kg/hm2,均匀撒入韭菜畦内,耙后浇水防治。②疫病的防治。于发病初期,选用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用药液600~750kg/hm2;或用5%百菌清粉尘剂15kg/hm2喷粉;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

5.2棚室生产阶段

5.2.1农业措施。将病叶带出棚外,深埋或烧毁。清扫棚膜尘土,增加光照。及时通风将湿,防止灰霉病的发生。通风量要根据韭菜的长势而定,刚割的韭菜或棚外温度低时,通风要小。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提高韭菜的抗病力[4]。

5.2.2生物防治。防治灰霉病,用1%农抗武夷菌素水剂150~200倍液,或40%纹霉星可湿性粉剂900g/hm2,每隔5~7d喷1次,连喷2~3次;韭蛆的防治方法与露天栽培相同。

5.2.3物理防治。大棚内日光灯,灯下放水盆,诱杀韭蛆成虫。

5.2.4化学防治。①韭蛆防治。韭菜盖膜后3~5d是防治韭蛆幼虫的有利时机,防治方法与露天栽培相同。防治成虫可将糖、醋、酒、水、敌百虫按3∶3∶1∶10∶0.5的比例制成溶液,放30~45盆/hm2,随时添加溶液,诱杀韭蛆成虫。②灰霉病防治。韭菜每次培土前喷1次药,割后3~4d地面喷药。选用粉尘剂、烟雾剂,在干燥的晴天喷雾。粉尘剂可选用6.5%甲霜灵粉尘剂或6.5%万霉灵粉尘剂15kg/hm2,7d喷1次。烟雾剂可选用45%百菌清烟雾剂或45%扑海因烟雾剂1800g/hm2,分放75~90处/hm2,于傍晚点燃,闷棚1夜。喷雾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灰核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兼治菌核病),或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韭菜收割后,用前述其中一种药剂防治即可。③锈病防治。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喷雾防治。

6参考文献

[1]殷秀东,董勤成,许博,等.大棚韭菜高效管理技术[J].吉林蔬菜,2005(6):14.

[2]任良,王署声.大棚韭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2006(12):39.

韭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韭菜;设施栽培;休眠近年来浙北地区引进示范种植大棚韭菜100多hm2,产品销往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通过升温越冬栽培实现高峰上市,667 m2产量达4000kg,收入12000元,调整了当地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

1 优化栽培模式

1.1 设施大棚冬季升温栽培

韭菜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为白天17~23℃,夜晚 10~12℃。越冬栽培是在最寒冷的季节进行的。因此,只有采取钢架塑料大棚升温栽培才能在1月份保证上述温度条件。

1.2 垄式栽培

采用垄式栽培防止田间积水,一般8m大棚作200cm宽垄3条,垄间开好25cm深操作沟(兼排水沟),移栽密度株行距25cm×25cm。

1.3 微喷灌系统

韭菜田间要有良好的排灌系统,做到旱能灌溉涝能排。其中,微喷灌系统就能解决传统灌溉形成高湿环境,造成病害高发和肥水流失的问题。

2 扣膜前准备

2.1 保证休眠

韭菜未休好眠,扣棚生产后萌发慢,长势弱,产量低,生长周期延长,效益下降,我们一定要根据当年的气温和韭菜的长势来准确确定韭菜是否回根,以防扣棚后韭菜生长发滞现象的出现。韭菜经过一定阶段遇低温和短日照,韭菜茎叶中的营养物质转移到根茎及根系中贮藏,地上部分逐渐枯萎,韭菜回根后才处休眠状态。

2.2 清园施肥、浇水

越冬韭菜在扣塑料薄膜提高温度、促使叶片萌发前,应做好清韭畦、除草与施肥工作。清韭畦:用耙子耙去田间铺满的枯秆、死叶。这些枯秆、死叶带有大量有害病菌,清理出田外有利于减少病源。除草:选择扑草净、塔隆等农药交替开展化学除草。施肥:用腐熟好的农家肥,筛细,撒在行间并与行间土耙匀,每667m2施700~1000kg,农家肥中掺入尿素 10 kg。也可单用复合肥15~20 kg。浇水:采用微喷灌方法浇好1次大水。此水要浇透、浇足,因为以后天气渐冷,直到收割后才浇水。

3 扣膜后管理

3.1 温度管理

扣棚膜前所有工作完成,应及时扣上塑料薄膜,以提高棚内温度,促使韭菜萌发生长。韭菜萌发长出地面后至第一刀韭菜生长期间,白天温度应保持在17~25℃,夜温以10~12℃为宜。在以后各刀的生长期间,控制的温度上限均可比上一刀高2~3℃,但也不能超过30℃。第一刀韭菜生长期温度过高会使韭菜生长期缩短,减少了向根内补偿养分的机会,影响了质量,同时也易引起病害的发生。

3.2 肥水管理

韭菜越冬栽培在扣塑料薄膜后,第一刀生长期间,如果在冻水浇得充足,土壤墒情好,外界温度低的情况下,一般不浇水,在收割前的2~3d应浇1次增产水。这次浇水有2个作用:一是增加产品中的含水量,保持茎叶鲜嫩,提高产量;二是满足底墒的需求,为下一刀韭菜的萌发和早期生长提供水分。由于韭菜收割后3~5d内,收割的伤口未愈合,不能浇水,增产水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在浇增产水时,可随水追施1次化肥,每次每667m2施复合肥10~15 kg,尿素 10 kg。

3.3 病害防治

韭菜适于干燥的空气环境,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 60%~70%。湿度如果超过80%,则叶面易结霜或形成水膜,易诱发病害,尤其是灰霉病。因此,以后每割一刀前2~3d浇足水,割后耧地保墒,2~3d后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l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及时防治灰霉病,韭菜生长期间除非特别干旱不再补水,这样可有效地控制湿度,防止灰霉病的发生。

韭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韭菜;品比试验;西宁地区

韭菜属百合科葱属,叶、茎、花都可食用,是一种可连续采收的多年生宿根性蔬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1~2]。韭菜抗寒耐热,适应性强,利用设施栽培,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生产,达到周年供应,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提高韭菜的产量和品质,西宁市蔬菜研究所引进6个品种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区保护地栽培的韭菜品种,为本地蔬菜种植业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点设在西宁市蔬菜研究所生物园区科技试验基地,前茬作物为茄果类蔬菜。韭菜试验品种为平韭2号、平韭4号、平韭5号(由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汉中冬韭(由陕西省华县辛辣蔬菜研究所选育),791雪韭王(由河南省扶沟县韭菜研究所选育),寿光精选独根王(采购于山东省福庆种子有限公司),其中以平韭2号为对照(CK),平韭2号在本试验基地种植多年,性状稳定。

1.2 田间种植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3 m2,定植前结合深耕每1 hm2施复合肥7.5 t及尿素0.38 t作基肥,行距30 cm。本试验韭菜均采用直播方式,条播,播种沟深2 cm,用种量60 kg/hm2,播前浇足底水,播后覆细土1.0 cm厚,盖土后轻轻镇压,盖地膜保墒,当有10%以上的幼苗出地面后,及时揭去地膜。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及时除草,沟灌水,结合浇水及时追肥,病虫害采用常规防治[3]。

1.3 测定指标

从试验开始后,定时进行田间观测,所有进行性状调查的植株均为二年生韭菜,植株生长性状采用随机取样10株,取平均值法,分别测定叶长、叶宽、分蘖数、叶鞘粗、产量(按小区面积的产量折算)、抗病性(定植后每10 d进行观测统计小区主要发病情况)[4]。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DP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的植物学特性

从表1可以看出,各试验品种植物学特性略有差异,株高在42.7~47.5 cm,791雪韭王、寿光精选独根红植株较高,汉中冬韭品种较低;各品种叶长在30.6~35.1 cm,与株高相对应;各品种间的叶宽相差不大,平韭2号和汉中冬韭叶宽0.8 cm略窄于其他品种;各品种间的分蘖数在2.0~2.9个;叶鞘较粗的品种为791雪韭王3.9 mm、平韭4号3.8 mm、寿光精选独根红3.7 mm,较细的品种为汉中冬韭3.3 mm。

2.2 不同品种的经济性状

由表2知,通过对几个品种的产量测定,折算出1 hm2产量,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平韭4号、791雪韭王、寿光精选独根红3个品种的年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产量为冬春季生产产量),平韭5号和对照品种平韭2号的产量次之,而汉中冬韭品种的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在试验的几个品种中,抗寒性较强的品种有平韭2号、汉中冬韭、寿光精选独根红,平韭5号和791雪韭王品种抗寒性较差;根据近一年的植株田间发病情况调查表明,抗病性较好的品种有平韭4号、791雪韭王、寿光精选独根红,平韭5号和汉中冬韭品种的抗病性最差,田间主要的病虫害为韭蛆和灰霉病。

3 结论与讨论

韭菜是多年生蔬菜,品种选择是栽培成败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参试的韭菜品种植物学特性、产量、抗寒性、抗病虫害情况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平韭4号、寿光精选独根红2个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适宜西宁地区气候环境条件下栽培。

韭菜田间管理中有效控制病虫害,结合浇水及时进行肥料的补给,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温室冬春韭菜最多可割4~5刀,根据韭菜地上与地下养分运转关系,收割时两刀之间间隔应以1个月左右为宜,收割间隔期太短,会使韭菜长势衰退减产。温室韭菜收割结束,4月中旬可揭膜转入露地管理,特别要重视夏秋管养根,为下年覆盖生产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付乃旭,王群,荣传胜.韭菜品种引进鉴定[J].蔬菜,2012(12):57-60.

[2] 郑志强.拱棚韭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4):45.

韭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韭菜;大棚;越冬;高产栽培

1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耐寒性强、休眠期短、丰产性能好的韭菜品种,如791、傲冬2号、平韭四号等。

2育苗

2.1播种期

一般在当地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13 ℃时播种。

2.2整地施肥

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12.5~142.5 t/hm2,过磷酸钙1 500~2 250 kg/hm2,腐熟饼肥1 500~3 000 kg/hm2,肥料全部撒施,施后深翻地15~20 cm,耙平作畦,畦宽1.0~1.2 m。

2.3种子处理

播量60.0~67.5 kg/hm2。播前浸种24 h,晾晒后放在15~20 ℃地方催芽,4 d左右出小芽即可播种。

2.4播种

播前将畦面踩实,浇透水,水渗完后播种,可撒播或宽幅条播。播后覆细土1 cm左右,施33%施田补乳油1 500~2 100 mL/hm2,对水600~750 kg/hm2均匀喷洒地表,地膜覆盖保温保湿。待35%以上种子出苗后撤除地膜。

2.5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后,6~8 d浇1次水,使地表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当苗高18 cm左右时,适当控水蹲苗,防止徒长。结合浇水施硫酸钾复合肥225 kg/hm2或尿素150 kg/hm2。

3定植

5月末至6月上旬定植。定植方法:将韭苗起出,剪去须根先端,留2.5 cm左右,以促进新根发育。再将叶片先端剪去一段,以减少叶面蒸发,维持根系吸收和叶面蒸发的平衡,在畦内按行距20 cm、穴距10 cm,每穴栽植8~10株,或进行条栽。

4定植后管理

4.1露地生长阶段

4.1.1水分管理。定植后连浇2次水,及时划锄2~3次后蹲苗,此后土壤应保持见干见湿状态,当日最高气温下降到12 ℃以下时,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土壤表面不干即可[1]。

4.1.2施肥管理。根据作物长势、天气、土壤干湿的情况,采取轻施、勤施的原则。随着苗情的生长,逐渐增加施肥量。

4.2棚室生产阶段

一般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扣棚,转入棚室生产。扣棚前,将老叶割掉或将枯叶耧净,顺垄耙1遍,将地表耙松[2]。

4.2.1温湿度管理。棚室密闭后,保持白天20~24 ℃,夜间12~14 ℃。株高10 cm以上时,保持白天16~20 ℃,相对湿度65%左右,超过24 ℃放风降温排湿,夜间温度保持8~12 ℃。

4.2.2肥水管理。大棚扣后20~30 d收获头刀,小棚30~40 d收获头刀,生长期保持水分均匀供应,切忌大水漫灌,收获后2~3 d结合浇水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255 kg/hm2。

4.2.3培土。从第2年开始,每年进行1次培土,以解决韭菜跳根的问题。

5病虫害防治

5.1露地生长阶段

5.1.1农业措施。清洁田园,及时摘去并清除病叶、病株,携出田外集中处理,防病菌蔓延。合理浇水,雨季及时排涝,减轻疫病[3]。

5.1.2生物措施。用0.9%~1.8%阿维菌素乳油750~900 mL/hm2,或1.1%苦参碱粉剂30~60 kg/hm2灌根。灌根方法:扒开韭菜根茎附近的表土,去掉常用喷雾器的喷头,打小气,对准韭菜根部喷药,喷后立即覆土。临近覆膜期,选择温暖无风天气,扒开韭墩,晾晒根2~3 d后,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3 750 mL/hm2,对750~900 kg/hm2,顺垄灌于韭菜根部,然后浇1次透水。

5.1.3化学防治。①韭蛆的防治。防治成虫,可于春、秋季成虫羽化盛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用20%氰戊菊酯乳油或2.5%辉丰快克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雾。上午9∶00—11∶00时喷雾效果最好。防治幼虫,于幼虫危害盛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施药,用2.5%敌百虫粉剂45~60 kg/hm2,或5%辛硫磷颗粒剂45~60 kg/hm2,分别与10倍园土混合拌匀后撒于韭菜根际,也可以用40%毒死蜱乳油750~900 g/hm2,或48%乐斯本乳油750 g/hm2,或50%辛硫磷乳油2 250 g/hm2,分别稀释后顺垄灌根,或用5%益舒宝颗粒剂30 kg/hm2,均匀撒入韭菜畦内,耙后浇水防治。②疫病的防治。于发病初期,选用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

[1] [2] 

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用药液~ kg/hm;或用%百菌清粉尘剂 kg/hm喷粉;或用%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倍液灌根。

.棚室生产阶段

..农业措施。将病叶带出棚外,深埋或烧毁。清扫棚膜尘土,增加光照。及时通风将湿,防止灰霉病的发生。通风量要根据韭菜的长势而定,刚割的韭菜或棚外温度低时,通风要小。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提高韭菜的抗病力。

..生物防治。防治灰霉病,用%农抗武夷菌素水剂~倍液,或%纹霉星可湿性粉剂 g/hm,每隔~ d喷次,连喷~次;韭蛆的防治方法与露天栽培相同。

..物理防治。大棚内日光灯,灯下放水盆,诱杀韭蛆成虫。

韭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第7篇

1 大棚韭菜栽培

1.1 品种选择与育苗

采用嘉兴白根或河南791韭菜,砂箱床育苗。育苗砂选择清洁河砂,砂粒直径不能小于1 mm,以2~3 mm为宜,含土量不得超过10%,最好不含土,以免床温低、透气性差,发生沤根现象。育苗前1周采用1%福尔马林消毒,然后摊薄散尽药味,再上箱播种,播种期为7月上中旬。嘉兴白根667 m2用种量4~5 kg,河南791韭菜667 m2用种量3.5~4 kg。晚播需增加播种量1 kg。实行育苗移栽时播种量要减少1 kg。育苗地667 m2用种量5~6 kg,可移栽大田0.4~0.46 hm2。

1.2 棚内定植

施肥整地做畦,畦宽1.2 m,畦埂宽20 cm,埂高15 cm,每畦内定植5行韭菜,每穴20~28根(分级后),行距20 cm,穴距10 cm,定植后及时浇水。

8月中下旬3~4片叶时移栽,栽苗前1~2 d浇水。栽苗时用片刀按6~7 cm铲苗,装入平底土篮,运到生产地块,按穴距6 cm平放于垄沟内,栽完灌水,使垄帮浮土下沉,埋住根系。既保持苗深浅一致,又不致于埋土过深影响缓苗。定植后浮面覆盖遮阳网,棚上加盖顶膜■遮阳网降温挡雨促长。

1.3 韭菜大田管理

要加强栽后管理,促进韭菜的生长。10月中旬覆盖2 层塑料大棚,11月初加盖小拱棚或草苫,白天掀夜晚盖。温度白天20~25 ℃,夜晚10~12 ℃,湿度80%~90%。

1.4 韭菜病虫害防治

韭菜易发生白粉病、灰霉病和白粉虱等,可针对病虫发生情况选药防治。韭菜移栽时,可用50% 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浸根杀灭幼虫。幼虫发生初期用50% 辛硫磷乳油800~1 000倍液灌根,10 d后再灌1次,成虫盛发期在上午9:00-11:00叶片喷洒60% 敌百合剂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扣棚后也可用以上方法除治。

1.5 适时采收

一般元旦节第1茬韭菜即可上市。采取大中棚覆盖加强保温措施,春节可收第2茬,节后可收2~3茬。

2 大棚西瓜栽培

2.1 品种选择

当地栽培西瓜常选用早佳(84-24)、早抗京欣、墨童等优良品种。

2.2 适期播种

大棚西瓜于2月中旬进行营养钵(钵体20 cm×20 cm)温床育苗。苗床温度掌握白天温度25~28 ℃,夜间温度12~15 ℃,湿度保持在70%~80%,进行育苗。

2.3 定植前准备

于3月上中旬韭菜最后1刀收割后耕翻灭茬,整地时将韭菜根捡到棚外,每667 m2施商品精制有机肥150 kg、过磷酸钙50 kg、5% 重茬地虫灵1 kg,翻耕平整、起垄,垄下分层基施生物菌肥150 kg,垄宽度50 cm,垄高度8~10 cm,垄向和大棚走向相同,3月中下旬进一步整理加固大棚,月底前准备棚内西瓜定植。

2.4 定植密度

行距0.5~1.9 m(宽窄行),株距50 cm,每667 m2定植800株;在垄上三角定植2行西瓜,行间距35 cm,并覆盖地膜,浇透钵水,以利缓苗。

2.5 整枝理蔓

西瓜缓苗后要及时进行人工理蔓,采用左行向右顺、右行向左顺的方法,以利侧蔓的发生。实行双蔓整枝,其余侧枝可全部去除,但留瓜部位的侧枝不要去,以利坐瓜和果实膨大。

2.6 人工授粉和定瓜

人工授粉在早晨8:00—9:00露水退去后,用雄花进行人工授粉,一朵雄花同时授2朵雌花。西瓜有鸡蛋大时,选择品种纯正、瓜和瓜柄长的即可定瓜,1株定1个瓜。

2.7 追肥与浇水

西瓜缓苗后可浇1次小水,促进植株生长。定瓜后可667 m2追施麻散50 kg■硫酸钾5 kg,瓜碗口大小时再667 m2追施1次硫酸钾复合肥20 kg,每次施肥必须浇透水。

2.8 西瓜病虫害防治

韭菜茬西瓜易发生、灰霉病、炭疽病、霜霉病等病害,及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虫害。对灰霉病、霜霉病、可用嘧霉胺、腐霉利、霜脲·锰锌等进行防治,对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可用多杀霉素、阿维菌素等进行防治。对危害西瓜苗的韭菜根蛆,切忌使用毒死蜱(苗期有药害),可在西瓜定植前667 m2用康绿功臣2 kg加水500 kg浇灌,定植后可选用硫酸亚铁3 000~4 000倍液或50% 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灌根防治。

2.9 采收腾茬

大棚西瓜一般于5月上中旬开始采收,6月底结束清茬。注意要彻底清除西瓜根蔓,保留大棚钢架及顶膜,上面覆盖遮阳网准备套种夏白菜。

3 夏白菜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以抗热45号、夏阳50、夏阳60等为当家品种,这些品种生长期短,结球紧实,品质良好,抗病毒病,耐霜霉病,较抗软腐病,在35 ℃ 左右条件下仍能正常结球,是适合早春保护地和夏季栽培的优良品种。

3.2 整地播种

当地的适宜播期为6月初至7月底。上茬作物收获后,清除田间杂草、残株,667 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5 000 kg,三元复合肥75 kg,并混施20 kg过磷酸钙,10 kg硫酸锌,深翻细耙,做到土地平整。为利于排水,须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垄距40 cm,畦宽80 cm。为了防治病害,每667 m2用0.75 kg甲基硫菌灵加10 kg细土撒于畦面。以穴播为好,每667 m2用种50~100 g,播后覆盖0.5 cm厚细土,并耧平压实,株距33~37 cm,行距40 cm。

3.3 苗期管理

在白菜幼苗3~4片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5~6片叶时定苗。间苗、定苗时,要防止伤根,以防止软腐病发生,每667 m2保苗4 500~5 000株。

3.4 肥水管理

夏季温度高,土壤水分蒸发快,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严防土壤干湿不均。在高温干旱天气,应加大浇水量,降雨或雨后应及时排水,以防田间积水,造成烂根。夏白菜包心前10~15 d浇1次透水,中耕蹲苗。在浇蹲苗水后,再追施1次壮心肥。结球期要注意保持土壤水分,地表发白要及时浇水,结合浇水667 m2施尿素10 kg或硫酸铵15 kg,以穴施或沟施为主,施肥点应远离植株,以免烧伤根系。收获前5~7 d停止浇水,这是夏白菜丰收的关键。

3.5 病虫害防治

夏白菜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和软腐病,出现病株要及时拔除。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0% 甲霜灵·锰锌500~600倍液防治,软腐病在发病初期,每667 m2用50% DT杀菌剂10 g对水25~30 kg,或丰产灵200~300 g对水100 kg,也可用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对菜青虫,可用吡虫啉防治。

韭菜的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套种间作;防风;种植技术

1、间作套种技术的优势及相关实例分析

间作套种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既能减少抗风大损失,也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如玉米与大豆或绿豆的间作。

间作套种的作物对病虫害要能起到相互制约作用,例如:大蒜套种玉米,大蒜分泌的大蒜素能驱散玉米蚜虫,使玉米菌核病发病率下降。

根系应深浅不一,即深根系作物与浅根系喜光作物搭配在土壤中各取所需,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促进作物生长发育,达到降耗增产的目的。如小麦和豆科绿肥作物的间作。

圆叶形作物宜与尖叶形作物套作,这样可避免互相挡风遮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如玉米与花生的间作,主副作物成熟时间要错开,这样晚收的作物在生长后期可充分地吸收养分和光能,促进高产,同时错开收获期,既可以避免劳力紧张又有利于套作下茬作物。例如:玉米间作红薯,主作物玉米先收,副作物红薯后收。

枝叶类型宜一横一纵,株形枝叶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间套作,可形成通风透光的复合群体,达到提高光合作用效益的目的,例如玉米和南瓜的间作。

品种双方要一互一利,既要有利于双方发育生长、互利共生或有利于一方,与此同时不会损害另一方的生长。例如玉米套种大豆;大豆的根瘤菌可为玉米提供氮肥。而玉米分泌的无氮酸类则是大豆根瘤菌所喜欢的基质。

种植密度要一宽一窄,即一种作物种宽行,另一种作物种窄行,这样便于通风,保证增产优势,例如玉米套种蚕豆,蚕豆窄行,玉米宽行。

缠绕型作物与秆型作物有机套作时能节约架条、省工省钱。例如玉米和黄瓜间作,可用玉米秸秆替黄瓜架条,让黄瓜缠绕在玉米秸上,还能减轻或抑制黄瓜花叶病。

2、作业计划

1.1 韭菜、荠菜、秋葵间作套种模式

韭菜生长期为3月―10月,荠菜生长期为11月―翌年3月,秋葵生长期为3月―11月,韭菜垄上十月份撒荠菜种子,荠菜与韭菜混种,既能减少荠菜上的蚜虫发生率,也极大抑制了韭菜根线虫的发生。秋葵杆粗壮叶宽大,种植在韭菜垄两边能大大减小风力。

1.2 玉米、南瓜、花菜间作套种模式

在同一土地上,玉米4月―10月,南瓜4―7月,散花菜8月―翌年4月,玉米南瓜间作,株形枝叶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互不影响,玉米能为南瓜挡风,从而减少南瓜叶子破损而导致的减产;南瓜采摘后种植花菜,一部分玉米杆子可铺地面,另一部分玉米杆子可继续留着,可大大减少花菜苗早期因风大而摇根死亡。

1.3 玉米、大蒜、红薯间作套种模式

此模式利用的是大蒜分泌的大蒜素能驱散玉米蚜虫,使玉米菌核病发病率下降,而且有玉米的遮挡,大蒜的成品率也大大提高。

1.4 大棚内瓠瓜、蚕豆、土豆间作套种模式

大棚早春瓠瓜在冬季定植,冬季生长缓慢,在离垄1米可种植一垄10月―翌年2月的土豆,并且还可在大棚内两边种植蚕豆或豌豆,大棚内采取间作套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了大棚薄膜保温效果,在主作物未覆盖大棚内地面时,合理的间作能大大减少杂草丛生现象,也提高了大棚的产值。

3、预期效果及应用前景

3.1 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该技术想通过试验基地现有的基础全面推广实施蔬菜间作套种防风技术,围绕绿色安全要求,全面推行种植茬口科学安排,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生产管理、采摘、出场检验、包装销售标准,提高蔬菜的品质,单位价格明显提高,示范区每亩产值增加0.1万元以上,社员户均增收0.5万元。

3.2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不同蔬菜的间作套种模式,能有效充分吸收前茬作物种植后的剩余肥料,防止因作物的偏向性吸收肥料而导致的土壤板结,促进土壤结构的优化,改善土壤墒情。多品种蔬菜的种植丰富了市场本土蔬菜品种,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Y束语:

由于该技术具有很大的栽培条件优势及推广意义,特别在舟山缺乏土地、风大的岛屿地区,不仅可以缓解土壤盐渍化、板结化问题,而且可以通过我社示范种植,及时更新间作、轮作、套种新品种,通过我社与社员、农户相互学习、探讨生产、推广应用,充分利于时间茬口安排,将土地的利用率完全发挥出来。这种种植模式对提高经济效益,解决农业用地少的难题,促进舟山群岛新区农业的发展具有必然的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姓名: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