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废弃物处置方案

建筑废弃物处置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建筑废弃物处置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筑废弃物处置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固体废弃物;治理;周期;环境;探究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逐步加快,使建筑数量明显上升,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此过程中建筑固体废弃物的治理问题愈发严重,是现阶段影响生态环境稳定发展的重要要素。因而及时的做好建筑固体废弃物质量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便凸显的尤为重要,成为解决现阶段建筑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处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概述

S着我国城市的迅猛发展,城市建筑不断更新,而在建筑行业不断兴起的同时,建筑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以及拆除原有建筑所产生的废旧砖瓦等这些建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治理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建筑固废主要包括建筑物在新、改、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建筑固废在城市整体固体废弃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建筑固废的堆放占据大量的用地面积同时也造成严重的污染,这样的简单堆放也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采用科学绿色有效的建筑固废处理,建立科学的还仅影响评价体系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二、建筑固废类别及常见治理方式

建筑固体废弃物包含金属类、无机非金属类、有机类等多种形式,不同类型的建筑固废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处理方式大致可氛围重复利用、再生利用、焚烧、填埋等几种类型。

1.填埋型

建筑废物填埋处理方式较为传统,能够有效的在短期内对大量废物进行处理,同时具有成本低廉及速度较快的基本特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首先需选取人烟稀少及地势相对低洼的区域进行填埋的准备工作,而后需进行周边区域的详细勘察工作,在确保填埋安全性后,可进行最后的建筑废物填埋工作。该方法虽具有多种优势,但在环境保护及占地面积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给后期的环境治理与周边公众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

2.焚烧型

焚烧型建筑废物处理较为便捷,能够将不同的废物进行低体积处理,使其处理的占地面积大大缩小,同时提高了建筑废物处理的经济效益。相对于其余种类技术而言,该技术处理难度较低,易于操作,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有效的解决废物处理效率低下及处理不完善等方面问题。在现阶段建筑废物处理过程中,该技术应用范围逐步缩小,其主要原因是现代建筑多采用高科技技术材料,在熔点方面相对较高,不易引燃,如采用专业的焚烧设备则进一步增加了焚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加,建筑废物焚烧处理方式逐步被取消,因而也难以在现展环境中得以有效应用。

3.回收利用型

回收利用型试讲建筑固废回收并进行进行分类处理后直接利用,这种方式操作简单容易,通过回收建筑固废获得一定收入来源,但是这种方式的利用率低,不能精细化管理,造成资源的浪费。

4.循环再生型

循环再生是通过先进的再生技术将废弃的建筑固废装变为其他可用的生产材料,这种方式是基于回收利用型的一种改进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降低部分材料的生产费用,循环利用减少了对新资源的大量需求,但是缺点就是再生技术较为复杂,处理成本较高,再生的同时也会对环境在此造成污染。

三、建筑固废治理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A)是对某产品或某服务系统的全生命周期中与该产品或服务系统功能直接相关的环境影响、物质和能源的投入产出进行汇集和测定的一套系统方法。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与1997年首次被提出,他的实施步骤主要为目标和范围定义、清单 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释四个部分。建筑固废全生命周期分为两阶段:从产品被设计、生产、投入使用到使用后的转变为建筑废物是第一阶段,从建筑废物产生到被治理处置是后一阶段。本文所讨论的建筑固废治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从建筑废物产生到再生到最终转变为废物的全生命值后期中,属于研究后一阶段中的影响评价过程。在建筑废物再生利用的过程中,固废的再次利用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所以废物再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着环境影响评价结果。

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实际处理要以建筑固废的全生命周期特点为依据,建立出一套科学的建筑固废治理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该体系所涉及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建筑固废治理的环节和固废再利用的环节,这两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完全相反。在固废治理过程环节包括建筑固废的产生、运输、废物处理等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不良后果,不利于环境保护。但是,建筑固废再生处理后形成的再生材料可以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避免新的原生材料的开采,减少固废总量,有助于资源重复利用及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为环境保护带来积极的影响。这样正负两种对于环境的影响相互抵消,从对环境影响净值可以综合对建筑固废治理过程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LCA方法应用于建筑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是促进实现资源节能化、生态化的有效方式,有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城市建筑改造力度不断增大,各个建筑项目纷纷投入建设的同时所产生的建筑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垃圾越来越多,并且这种变化趋势的速度将增长。长久以来,建筑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方式包括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循环再生等。一些例如简单填埋等传统处理方式操作简单但效果不好,高级的治理方式处理费用很高,再生循环利用是减少污染的有效方式。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能够客观的从固废产生到被终极处理全过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情况进行评估,是促进规范建筑固废处理的有效方法。

四、结语

建筑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理至关重要,对于提高建筑应用便捷性及周边环境质量均有着重要作用。是现阶段工程建筑施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根据建筑废弃物的种类选择及周期选择适宜建筑废弃物处理方案不容忽视,将成为提高建筑废弃物处理效果及处理安全性的重要举措,对于有效降低建筑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污染程度及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性均有重要意义。

建筑废弃物处置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建筑施工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losely, pay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construction continuously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present situation, in the building of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nd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by a variety of measures, reflected the new period architecture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to rise, the more that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企业的建设步伐也越来越快。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城市中开展。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施工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迫切需要更多的施工企业重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现状、在建筑施工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以及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多种措施,体现了新时期建筑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更说明了企业管理体制的发展。

建筑施工中环境保护现状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严格,建筑施工中环境保护问题不断的在施工过程中暴露出来。由于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对于因施工带来的环境保护问题的不重视,甚至可以说是视而不见,导致了在建筑施工中生态平衡的破坏,严重违背了建筑施工的基础管理和先进理念。由于建筑施工单位环保意识的不足和对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能用问题认识的不足,随着大量的建筑工程的建设,建筑垃圾不断的产生,建筑施工材料的浪费等问题不断的出现。据调查显示,我国有72.3%的建筑工程项目有资源浪费的现象,其中85%的建筑垃圾由于没有妥善处置和再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与生产;有38%的建筑施工单位由于环保意识较差对上述问题没有采取任何解决措施。所有,加强建筑施工单位的环保意识、找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是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筑施工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3.1 项目实施过程中交通的影响

工程建设时,由于车辆运输等原因,会使交通变得拥挤和频繁,较易造成交通问题,这种影响会随着工程的结束而消失。

3.2 施工过程的影响

(1)扬尘的影响

在建筑施工期间,运输的泥土通常堆放在现场,长时间,风吹日晒加上过往车辆,往往导致满天尘土,使施工扬尘将使附近的建筑物、植被等蒙上厚厚的尘土,严重破坏了周围的空气质量;阴雨天气,由于雨水的冲刷以及车辆的碾压,使施工现场变得泥泞不堪,行路困难。

(2)噪声的影响

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和施工桩基处理。尤其在夜晚,施工的噪声严重扰民,影响了附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

(3) 生活垃圾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时,工人以施工现场为家,产生的生活垃圾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导致施工趋于的卫生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夏天,施工区的生活废弃物乱扔,导致蚊蝇孳生,臭气、疾病等问题。

(4)废气物的影响

建筑施工期间会产生许多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在运输、处置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影响行人和车辆过往和环境质量;废弃物处置地不明确或无规划乱丢乱放,将影响土地利用、河流流畅,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城市的建设和整洁。

3.3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污水问题

污水处理厂是一项水污染治理工程,处理厂建成后将会大大改善环境污染状况。但与此同时,污水处理厂本身也将会影响环境。

(1)气味的影响

污水厂会有异味产生,影响污水厂总体环境及对操作人员有不良心理和生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城市形象和一定的经济损失。

(2)厂内污水的影响施

污水处理厂生产及员工生活和设备检修本身产生一些污水,这些污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河流造成一定的污染。

(3) 固体废弃物的影响

格栅的拦截物,脱水后未及时运走的干污泥等是厂区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这些固体废弃物本身携带大量有机物,如处置不当,会腐败发臭、孳生蚊蝇,造成二次污染,影响污水厂总体环境及对操作人员有不良心理和生理影响。

(4)噪声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噪声主要来自鼓风机房,水泵由于采用潜水泵,其产生的噪音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噪声对操作人员有不良的生理影响。

解决方案

4.1 对交通的影响的对策

项目开发者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对于交通特别繁忙的道路要求避让高峰时间,可以采用夜间运输,以保证白天畅通。

4.2 施工过程的影响的对策

(1)扬尘的影响

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过程中遇到连续的晴好天气又起风的情况下,对堆土表面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同时施工者应对土地环境实行保洁制度。

(2)噪声的影响的对策

为减少运输车喇叭声、发动机声、混凝土搅拌机声以及低级处理打桩声等造成施工的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工程在距民舍200m的区域内禁止在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上午六时内施工,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施工机械采取降噪措施,同时也可以在工地周围或居民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居民区的声环境质量。

(3)生活垃圾的影响的对策

项目开发者及工程承包单位应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生活废弃物;工程承包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不随便乱丢废弃物,保证工人工作生活环境卫生质量。

(4)废气物的影响的对策

建议工程建设单位会同有关部门,为本工程的废弃物指定处置计划;运输计划可与有关交通部门联系,车辆运输避开行车高峰期,项目开发单位应与运输部门共同做好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按规定路线运输,并不定期地检查执行计划情况;施工中遇到有毒有害废弃物应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与地方环保、卫生部门联系,经他们采取措施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

4.3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污水问题解决

(1)去除异味的措施

搞好厂区绿化,在生化池周围种植吸附臭味的花草树木,尽量减小臭味影响;对CASS池的预反应区厌氧段采取封闭式;污泥池内布置曝气系统,避免贮存污泥发生厌氧消化反应,产生臭气。为适应发展,在总面图中预留用地以便环保要求污水厂设置除臭系统。

(2)厂内污水的影响的措施

将这些污水均排入厂区下水道进入厂区粗格栅进水井,与厂区污水一起处理,从而保证整个厂区的洁净,杜绝污水外溢现象。

(3)固体废弃物的影响的措施

本工程格栅拦截物以及脱水后污泥,及时用车送到城市卫生填埋场填埋。

(4)去除噪声的影响的措施

采用绿化带将其与员工生活办公区隔离;对产生噪声的区域进行特殊设计。

如何保证以上措施的实施

5.1 增强环保意识

人是环境保护的主体,以人为核心,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人的责任感,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的素质。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保障建筑施工环境的保护。

5.2 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施工项目一般规模较大,施工管理难度较大。在环境保护与施工管理相结合的环境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一套合理的项目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谁管理谁负责,明确责任人,同时制定项目管理考核办法与奖惩制度等,将环境保护与项目管理考核挂钩,从而保障环境的绿色实行。

结论

结合某施工项目实例,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现状、在建筑施工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同时探析了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多种措施,体现了新时期建筑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更说明了企业管理体制的发展,旨在能为同行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章崇任.实施绿色施工的途径[J].建筑,2005(07):126-129.

[2] 朱燕,牛志平.建设项目可持续性概念与后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2006(01):5-10.

建筑废弃物处置方案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地沟油”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健全完善畅销监管机制,切实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重点。强化对生物柴油、工业油脂、动物饲料的生产经营监督管理,防治以餐厨废弃物油脂作为原料生产加工的油脂产品进入食品生产经营环节;针对“地沟油”违法犯罪链条中掏捞、粗炼、收购转运、深加工、批发、销售等各个环节,多管齐下摸排梳理线索,全面取缔非法制售“地沟油”窝点,追根溯源查清犯罪链条,彻底摧毁生产加工销售网络,严厉打击制售“地沟油”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各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和措施,进一步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粮油批发市场以及食用油、食品和其他相关企业的监督管理,强化现场检查、突击检查和检验检测,确保及时发现违法犯罪线索;严格规范餐厨废弃物排放行为,加强收集、转运、处置监管,加快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铲除“地沟油”犯罪土壤;完善餐厨废弃物管理和食用油监管的政策措施和长效机制,积极推动从源头上解决“地沟油”问题。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全面核查生物柴油、工业油脂、动物饲料等生产加工企业。

各级质监、畜牧兽医部门要制定具体检查方案,逐一核查以餐厨废弃物油脂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工业油脂等生产加工企业,逐一核查动物饲料生产企业油脂使用情况,全面摸清企业底数和生产加工情况。严禁使用“地沟油“和餐厨废弃油脂生产加工动物饲料。加强对生物柴油、工业油脂、动物饲料以及食用油精炼加工、分装灌装企业的监督检查,认真核查进料、出油记录等情况,现场查看实际生产情况,凡发现购入原料油来源可疑、进料与出油数量明显不符、大量购买使用过滤用白土、销售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以及生物柴油、工业油脂、动物饲料生产企业与粮油企业、食用油包装材料企业等有业务、资金往来的,要迅速采取措施深入调查,逐一排查隐患。对有犯罪嫌疑的要立即移交公安机关,依法查封生产设备和产品,查清原料、设备来源和产品销售去向,全面侦破“地沟油”产供销网络。(质监、畜牧兽医、公安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别负责)

(二)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地沟油”犯罪行为。

1、全面摸排线索,捣毁制售黑窝点。以城乡结合部、城市近郊区为重点,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清理取缔从事“地沟油”粗炼加工、存贮转运的黑作坊、黑窝点。对摸排发现的线索要逐一甄别,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要组织专门力量明察暗访、蹲守跟踪,有效掌握、收集和固定证据,摸清销售去向及下游企业,迅速捣毁炼制存贮窝点,并同步展开后续侦办工作。(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2、强化案件侦破,实施挂牌督办。结合“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总结推广前期案件侦办经验,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地沟油”破案会战。有关监管部门要按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的要求,做好证据收集和检验鉴定工作。对有关监管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公安机关要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核查;对涉嫌犯罪的,要立即立案侦查,迅速抓捕犯罪嫌疑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每一起案件都要循线深挖、追根溯源,全面查清原料来源、生产窝点和销售渠道,努力做到全环节侦破,彻底摧毁犯罪利益链。加强对跨区域案件侦办工作的协调力度,重大案件由市公安局挂牌督办。(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三)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

1、加强生产环节的监管。以食用油生产企业、小作坊为重点,加强监督价差和检验检测,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把产品出厂质量;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所采购、使用的食用油必须是获证产品,并附有批次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且如实记录进货台账,严禁购进、使用餐厨废弃油脂。(质监部门负责)

2、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管。以食用油特别是散装食用油批发零售单位为重点,严格落实食品市场监管“四项制度”、经营自律“三条线”标准和进货查验制度,督促食用油批发经营者使用进销货凭证,建立食用油销售台账,规范销售渠道,明晰供货源头,遏制“地沟油”进入流通领域。(工商部门负责)

3、加强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以城市(镇)、矿区、旅游景区等餐饮服务单位集中地为重点地区,以学校食堂、集体(建筑工地)食堂、小餐馆、火锅店等为重点单位,以食用油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标签标识和采购记录制度的落实情况为重点内容,加大监督检查频次,依法规范食用油进货渠道,严防“地沟油”等不合格油脂流入餐饮服务环节。加强餐饮服务行业管理,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作用,引导餐饮行业诚信经营。(餐饮监管、商务等部门负责)

4、加大案件查处和移交力度。监督检查中,凡发现销售、使用假冒伪劣食用油的,要依法给予相应处罚;对检查中发现食用油脂无标签标识、来源不明、进货价格明显偏低的,要追踪溯源,查清来源流向,确保做到“四不放过”:即食用油安全隐患查不清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突出问题不解决不放过,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不到位不放过。对涉嫌犯罪的,要立即移交公安机关。(工商、质监、餐饮监管等部门负责)

(四)规范和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

1、严格规范餐厨废弃物排放行为。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建立餐厨废弃物台账管理、分类放置、日产日清等制度;严禁乱倒乱堆餐厨废弃物,禁止将餐厨废弃物、煎炸废弃油脂直接排放到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城市下水管网或交给未经许可或备案的收运、处置单位及个人处理;以集体食堂和大中型餐饮单位为重点,督促其设置油水分离器、隔油池等设施,对新建单位要严格进行环评,对现有已建单位不符合要求的,要限期补建;依法严惩各类违法违规单位。(城管或市容环卫、环保部门负责)

2、加强对餐厨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的监管。建立餐厨废弃物收集、转运、处置制度,督促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与收集、运输企业签订协议;督促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建立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来源、种类、数量、去向和用途等内容;加大对餐厨废弃物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的巡查、夜查力度;依法严惩违法收集、转运和处置行为,严防流向非法加工环节。(城管或市容环卫部门负责)

3、加强对禽畜养殖环节的监管。严禁使用未经高温处理或无害化处理的餐馆、食堂泔水喂养畜禽,依法严惩违法违规单位和个人。(畜牧兽医部门负责)

4、加强对畜禽屠宰、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渣油脂的监管。督促企业建立残渣油脂处置台账,严防残渣油脂流入食用油生产加工环节。(商务、质监部门负责)

(五)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1、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制度建设。2012年底前,各区(市)、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餐厨废弃物管理的具体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完善餐厨废弃物管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扶持、补贴等政策措施,积极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作,对参与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置的企业实施许可或备案管理,促进从源头上解决“地沟油”问题。(各区<市>政府,市经信委、住房城乡建设局、财政局根据各自职责分别负责)

2、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食用油生产加工、经营和使用单位供应链条的快速追查溯源机制,切断“地沟油”供应渠道;加强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食用油标签标识监督管理,重点抓好散装食用油标签标识的规范和管理工作;鼓励餐饮服务单位使用预包装食用油、定点采购食用油;制定完善利用餐厨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和工业油脂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饲料生产企业用油方面的管理制度。(工商、质监、餐饮监管、畜牧兽医部门负责)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市)政府要将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和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大对专项工作的人力、物力支持,加大经费投入,积极探索食用油安全监管的有效机制和手段;要充分发挥乡镇等基层政权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广泛引导和动员群众进行社会监督,积极支持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活动和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区(市)政府要落实餐厨废弃物管理区(市)长负责制和食用油质量安全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统筹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全面落实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各项措施,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各区(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与责任分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要加大行政监察和问责力度,对许可审查不严、打击整治不力、“地沟油”问题突出的区(市),要严肃追究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责任;特别是对有非法制售窝点、企业,未能及时有效排查取缔的,要严格倒查追究属地管理责任。对餐厨废弃物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问题突出且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要通报批评、督促整改,并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三)强化部门协调。各区(市)、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案件线索通报、反馈和查处侦办联动机制。对公安机关跨区域侦办的“地沟油”案件,涉及到的区(市)、部门要全力协助,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地方保护。各级食安办、公安机关要会同经信、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环保、畜牧兽医以及城管(市容环卫)等部门,抓紧研究细化监督管理、检验检测、线索摸排、案件侦办等具体工作措施,多管齐下、高效衔接,合力推动专项工作深入开展。

建筑废弃物处置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废弃物;艺术品;再造手法

废弃物,即被人类遗弃或被社会淘汰的事物,如生活垃圾、建筑废弃品、废旧生活用品、无人居住被遗弃的房屋、废旧的厂房,以及诸如城市废墟这类大型废弃物,随着时间和物质的消耗,失去了原有的精美外表和光鲜颜色。要从废弃物身上寻找价值,使之与艺术相结合则需要通过一些特定的艺术手法。

现代城市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通过研究,通过艺术手段再造废弃物,可以发掘废弃物原本价值外的隐含价值,同时还能提升废弃物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城市废弃物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以长远的眼光重新看待资源的利用和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开拓艺术设计的形式,从而为欣赏者带来更新颖的视觉享受。

1废弃物的概念及其作为艺术材料的起源

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基本或者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回收和利用的排放物。废弃物的分类至今尚无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各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分类方法和类型也不尽一致。按照处置方式及来源的不同,将其分为工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建筑业废弃物、电子废弃物、农业废弃物5类。从组成成分来看,废弃物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从形态来看,有块状、粒状、粉状和半固体――泥状、浆状、糊状等;从危害程度来看,又有一般性废物和高危性废物之分;针对再利用特征而言,一部分可被回收,另一部分则应被永久性弃置、毁坏或焚化。事实上,除了有害和危险的废弃物之外,大多数废弃物可以被分类回收,经过洁净处理,利用物理、机械或化学、生物手段,以创意改变旧有功能,以灵感赋予其新生命。

在传统的艺术视野中,所有现成品的本质就是非艺术材料。后现代艺术形成了以现成品为材料的艺术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技术生产力的增长使得人类想进一步征服自然。生态问题导致人类的恐慌和焦虑在艺术层面上反应为:解构、复制、挪用、反本质。这些都是后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可以说,废弃物作为艺术材料,其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反思,是通过艺术手法以一种后现代主义情绪对过往文明的修正。废弃物作为艺术材料就具有美学表现力,在创作过程中,虚化材料本身的背景以及直接含义,从而让欣赏者发掘艺术品制造过程的艺术性,给艺术材料赋予新的含义。

追溯艺术史,立体主义和达达艺术家皆为此做出开创性的尝试。从18世纪英国纸板上刻画的掏粪工,到现代爱丁堡艺术节展出的当代废弃物艺术品,与废弃物有关的艺术似乎由来已久。20世纪50年代,废弃物雕塑艺术在欧美兴盛,艺术家们开始收集城市废弃物,通过重新组合或独立陈列的艺术手法再造成为艺术品。1959年,英国艺术家阿尔曼开始用废弃物制作他的“垃圾箱”作品。他的作品《妇女的现状》(1960年)是一个放在古董架子上的容器,里面盛满废物,这一作品被展览在泰德美术馆内。美国艺术家约瑟夫・康奈尔将旧玩具以童话式的画面展出。另一位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将垃圾商店主题融入他的艺术组合中,勾起了怀旧情怀,赋予虚幻意义。还有英国的里查德・汉密尔顿、美国的贾斯帕・约翰斯等艺术家大肆利用现成品进行艺术创作,从而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波普艺术”新浪潮。与此同时,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不约而同地看到了废弃物的美学和艺术价值。这些新兴的废弃物艺术品既有过去的沉淀又结合了新的艺术价值,使得原本暗淡的废弃物脱胎换骨。

2废弃物的艺术再造及其手法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但从生活到艺术不是原封不动地直接搬移,而是要经过人脑的加工制作,这就是艺术的再造。再造――“remade”,也可理解为再生,也就是废弃物经处理后再次使用,想要将废弃物再造成为艺术品,则需要通过艺术手法的加工。艺术品的再现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反映,也不是纯粹客观地复制现实,而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通过一定物质媒介(如线条、色彩、声、光、电等)来表现他所认识的生活。真正的艺术品是通过提炼、概括等艺术手法,把隐藏在生活和自然中的美集中起来,并使之升华成为艺术美。

笔者有幸去到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的海风楼参观学习,对废弃物的艺术再造手法加以研究,并对再造废弃物成为艺术品加以实践。海风楼是庄清泉老师在桠溪镇投资、设计并建造的度假村。庄清泉,台湾澎湖人,学土木工程出身。他在台北念大学,英国剑桥读研究生,毕业后在德国公司任职,先后到过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韩国、奥地利等地。1998年他回到中国,参与了秦皇岛到沈阳高速铁路的桥梁上部结构设计。2001年他完成秦沈高铁的设计工作从北京到南京,一直做建筑设计开发,直到定居桠溪镇。庄清泉老师的作品带来颇多经验与影响。海风楼中所有装置艺术作品的材料均就地取材,以废弃钢材、金属、木材为主。

图2是庄清泉老师的废弃物装置艺术品,该作品用废弃的汽车尾气管、钢筋、干枯竹子组合成“仙鹤”的形象。以钢筋作为整个作品的主骨架,以连接“仙鹤”的头部、躯干,并模拟“仙鹤”的腿部。将废弃的汽车尾气管弯曲,塑造“仙鹤”头部的造型。把竹子尾端削尖,并保留一小部分竹叶的根部,在竹子中段打孔,采用穿插的方式,通过钢筋连接在一起。通过错落的钢筋,每根穿插不同数量的竹子,模拟“仙鹤”羽毛的质感。钢筋、汽车尾气管这类富有“工业气息”的材料,与竹子通过艺术手法的组合,成为废弃物艺术品“仙鹤”。“仙鹤”放置在海风楼入口处,是海风楼入口的标志艺术品。该艺术品把废弃物再利用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工业废弃物以及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问题,通过艺术手段地重组,赋予了这类废弃物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并给前来海风楼观赏游玩的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笔者在海风楼实践学习,并参与制作废弃物艺术品“鸟巢”。制作废弃物装置艺术品“鸟巢”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形态模拟。根据方案设想,用树枝模拟小尺寸的鸟巢形态,以三角形为主要结构。

(2)结构试验。根据阶段一的模拟结果与改进,阶段二开始搭建正模。在初始主体骨架搭建完成时,发现该结构缺乏稳定性。阶段二的失败为后期重建提供了经验。

(3)正模构建。确定根基主副结构,并进行丰富和装饰铺成,最后装置上树。

废弃物艺术品“鸟巢”的制作主要使用的材料为农业废弃物,如树枝、干枯灌木、竹子、芦苇等,结合工业废弃物,如废弃铁丝、麻绳等用于加固的材料。准备材料时,需要分析所选材料的优缺点,在废弃木材方面,需考虑木材的直径、干枯程度、长度,以制作“鸟巢”坚固的主骨架。在副骨架的木材选择方面,则需参考主骨架材料的直径及长度。在选择装饰材料方面,需选择有一定韧性的材料,以便进行“鸟巢”的阴阳穿插,形成较为丰满的外观造型。制作过程中,通过材料之间的穿插以构建饱满的内部结构是较为复杂的部分,干枯的树枝及灌木枝条较为脆弱,穿插过程中容易折断,较为粗壮的树枝带有结节,会一定程度阻碍树枝或竹子的穿插。选择表面较为平整的枯枝并加以修剪,并选用韧性较好的竹条穿插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这一问题。制作后期的装饰铺陈环节,需要收集大量芦苇及竹叶进行鸟巢内部的装饰,通过编织的手法与原结构穿插结合,营造柔软的质感。最后,通过起吊机将“鸟巢”装置上树,成为完整的废弃物装置艺术品。

较之早期出现的废弃物艺术品,现在的艺术作品中出现的废弃物有了更新的社会意义。首先,它是对人们固有观念的一种革新。身边的无用之物竟然也能变成妙趣横生的艺术品,这无疑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提醒人们时常换一个角度看待周围的事物。

3废弃物艺术再造的价值

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是未经提炼的艺术材料。能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地处理废弃物,除了传统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方式,还可以对废弃物进行二次价值开发并通过艺术手法进行艺术研究,使得废弃物艺术化。废弃物的艺术再造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废弃物利用道路,也是延续产品本身生命周期的一种特殊而有效的途径。废弃物缺失他原本的价值之后,通过再次利用或艺术再造可以使其发挥不同的使用价值。例如,工业废弃物进行分类后,通过粉碎或者溶解,再以原始材料重新制作新的建筑材料;宝马汽车公司生产的z-1型赛车,采用可循环的热塑性塑料门、保险杠和仪表盘;国外一些公司用废弃金属制作剃须刀片,用废弃洗涤剂瓶制作乐器或加点外壳等。通过再造让废弃物得到了重生,这种将废弃物再次利用于建造的方法,发挥了其本身廉价的经济优势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属于废弃物再造的社会价值。若加以艺术手法对废弃物进行新的解读和再造,还可以挖掘其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以庄清泉老师的废弃物装置艺术品为例,废弃物再造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景观装置,在室内装饰方面也存在巨大潜能。庄老师的作品《破茧》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图4),整套作品在选材上不拘于一种材料,主骨架选用的是建筑工地上废弃的钢筋,次骨架则是铁丝。作品表皮的处理非常惊艳,用纱布包裹在部分骨架外形成“茧”的形态,纱布与铁丝的纹理将茧的质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作品最为动人之处在于其实用性。庄老师非常注重艺术与实用的结合,《破茧》不仅仅只是一个装饰艺术品,它还是一盏照明灯。光源放置在“茧”的中心,暖色灯光穿透纱布,营造出浪漫、温馨的气氛。而在光的作用下,这件作品变得更加完美,茧的纹理清晰可见,中心光源好似破茧化蝶一般充满力量。笔者总结,一件完美的废弃物艺术品需要创作者对材料有充分的了解与研究,注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1+1>2的效果。后期的处理上要善于运用多种元素(光、影、声等),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考虑作品的实用性能,让废弃物艺术真正走近生活。

建筑废弃物处置方案范文第5篇

在越来越多城市通过焚烧发电等方式有效处理生活垃圾的时候,建筑垃圾处理却远远滞后,似乎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据广州市城管委统计,目前广州的建筑废弃物年均产生量约为4000万吨,珠三角每天产生的建筑垃圾则超过7万吨,到2020年,我国至少新产生建筑垃圾50亿吨。

事实上,建筑垃圾几乎是可以100%回收利用,是制成混凝土、建筑用砖等再生产品的原料。然而,目前国内对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非常低,最常用的处理手段是置之不理、非法倾倒等,造成了不少城市面临建筑垃圾围城的局面。在党的十明确提出“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的新要求下,建筑垃圾处理亟需破题。

每年4亿吨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仅5%

随意堆放建筑垃圾占用土地,偷排建筑垃圾堵塞河道、甚至污染水源……近年来,建筑垃圾处理不当带来的弊端频频被曝光,建筑垃圾围城已非危言耸听。

据气候组织和《南方都市报》近日联合的《建筑垃圾资源再利用报告》――每堆放1万吨建筑废弃物约需0.067万平方米的土地,而建筑废弃物中的废弃砂浆和废弃混凝土中含有大量水化硅酸钙和氢氧化钙,废弃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废弃金属料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这些都会随着雨水的冲刷,进入地下水和土壤导致污染。硫酸根离子还会转化成硫化氢挥发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

以广州为例,建筑废弃物占了城市垃圾的1/4。据广州市城管委统计,2012年广州建筑废弃物产生量已达到2400万立方米,然而广州现有的5座建筑废弃物消纳场总消纳量为1934万立方米。可见,广州建筑废弃物的处置能力与产生量有明显差距。

广州目前处理建筑废弃物的方式是填埋。去年以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多次指出,包括建筑废弃物在内的城市固体废弃物都是“城市矿产”,应综合利用,填埋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没有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充分利用。广州的困惑也是珠三角乃至广东不少城市的共性。目前,国内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尚处在探索阶段,资源化率仅为5%。而在很多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已经高达95%。

“建筑垃圾是一种可再生利用的资源,经过科学的回收、拆分、筛选、冶炼完全可以变废为宝还原其原始性能,作为再生原料重复使用”,从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业内人士表示,像各种类型的砖、砂石、道路的基础层和水稳层材料,都可以由建筑垃圾再生而成。

城市矿产资源专家、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会研究员祝小波认为,建筑垃圾基本上是铺开的,至少百分之九十都能再回收利用。而且建筑垃圾的分类比较简单,通过一些设备破碎就好。“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筑垃圾处理的前景甚至要比生活垃圾处理的前景好。”

处理千吨垃圾每天可制砖30万块

为解决建筑垃圾围城的问题,广州市政府出台了《广州市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方案》,并以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为试点开展工作,探索城市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途径,在广州市建委、城管委、金融城办公室、市土发中心等部门的支持和协调下,去年开始广州市城投环境能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广州环能建宝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对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开展了试点工作。

建筑垃圾如何变废为宝?近日笔者来到上述试点现场一探究竟。笔者在现场看到,几千平方米的区域堆满了数米高的建筑“残骸”,“残骸”边上一台长形机器伸开几条传送臂正在高速运转。每个传送臂的末端,均在分类不断吐出颜色不一、颗粒粗细不同的土堆,形成一座座“小山”。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机器是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分筛生产设备,可以将建筑垃圾粉碎再利用,以制造出多种一级“再生产品”,例如石砖粉,粗骨料、细骨料以及混凝土再生材料等。这也是下一步再生产品,如空心砖、实心砖的前期必备原料。

在场地另一侧,一台体积较小的机器更为“神奇”。大机器生成的砖粉,被运到这个小个子机器来制砖。混合砖粉和混凝土等原材料进入这个机器内部之后,再注入水泥等加固压制就能成砖了,整个压制砖块的过程大约十几秒,随后通过输送带传到机器后端。广州环能建宝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彬介绍,机器每次可压制约40块高性能实心砖,常温情况下放置5天左右时间进行保养后就能使用。

在整个示范项目中,移动式破碎处理生产线处理能力为100吨/小时,满负荷每天可以处理1000吨建筑垃圾。而制砖机一天可制8万块砖,按0.3元/块左右的市场价计算,每台机每天产值就有2.4万元。

数千亿处理市场面临垃圾难收局面

在高彬等业内人士看来,“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是个功在当代、利国利民的行业,其公益性大过经济性,但对处理企业来说,建筑垃圾来源与处理成本是个问题,再生产品的销路也需要进一步打通,“变废为宝”之路仍需不断攻坚克难。

“建筑垃圾的来源要充足,才能保证机器有足够的原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再生产品,维持企业正常运作。”高彬指出,目前拆迁、清运、处理往往分属不同的企业。管理分散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封闭的垃圾处理链,无法真正实现垃圾的分类、集中堆放、分类处理、再生利用。

广州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将其运输到定点消纳场的成本并不低。一般运输是按照距离计算运费,普遍要两三百元一车,距离远的还要更贵。建筑垃圾送填埋等处理也要收费,所以不少拆迁企业为节省运输费用,对建筑垃圾的处理要么就近堆放,要么选择非法倾倒进江河和填埋。这造成了建筑垃圾“双失”的局面――倾倒后使环境遭到破坏,相关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得不到“原材料”。

与生活垃圾一样,建筑垃圾的分类也有讲究。上游拆迁企业若没有对建筑材料进行分类,后期分类的工作便留给建筑垃圾处理企业。“从时间与处理过程来看,无疑给后期增加了难度。”高彬说,“如果建筑垃圾处理公司能参与拆迁项目的上游工作,直接参与建筑体拆迁或与拆迁公司合作,在对建筑体实施拆除过程中就按钢筋、玻璃、铝材、塑料、胶皮、木料、水泥混凝土、砖渣等提前做好分类,会大大降低后期分捡的难度,同时可以确保再生产品的质量。”

有专家建议,建筑垃圾就地处理成建材或建材原料使用,能节省两次物料的运输费、建筑垃圾处理费,还能减少原需要购买建材或建材辅料的费用。“这种做法,将有效减少城市垃圾处理的负担,延长建筑垃圾处理厂的寿命,降低从建筑工地外运输建材的总量,减少对地球泥土、山沙、河沙的索取,减少运输车辆废气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打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链

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研究课题。发达国家大多实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使之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努力,建筑垃圾资源化率已经高达95%甚至100%,建筑垃圾甚至造就了一个新兴的产业。

在此背景下,有广州建筑垃圾处理企业提出打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链的构想。在建筑垃圾产业化过程中,实行全过程管理模式,根据一个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分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行维护阶段、拆除阶段,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分解、处理和回收利用好该项目可能产生的全部建筑垃圾。

产业链的概念也得到了祝小波等专家的认同,他表示,短距离的产业链是生产建筑用砖等再生原料,长期链条可包括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的生产,比如破碎筛分机等。“在技术改良上,可以往生产高档产品的方向突破,比如英国的装饰砖,非常漂亮,可以做家中的装饰内墙,这样产品的产值就很高了。”

此外,建筑垃圾里面还有一些灰浆,粉末,“后期通过加入一些添加物,就可以生产出建筑系统里一整套东西了。所以发展的前景还是非常有优势,尤其是在中国这种高速发展的国家。”

在末端产品的推广上,高彬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订相关的产业政策与再生产品的标准,明确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缴纳处理费的统一标准,推广建设单位按比例使用合格的再生材料,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循环。

建筑废弃物处置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施工企业;节能降耗;保护环境

建筑施工企业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为一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建筑施工企业总体来讲仍处于粗放型、低层次的发展阶段;施工的科技含量低、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差、耗能高、污染严重等。这些因素大大制约了施工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提高,也极大地阻碍了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施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已势在必行。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一)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按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和优先减少废物原则作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以物质能量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达到低污染低排放或零排放。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日益减少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如表1所示:

循环经济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通过物质的反复循环流动,使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过程基本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的减轻废物末端处理的压力,降低生产的显性和隐性成本,极大提高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二、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一)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对企业来讲,必须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而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方式却仍然以粗放型为主。

首先,施工工艺落后,材料利用率低、耗能高。施工仍主要以现场手工操作为主,施工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部分企业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舍弃新型绿色建材,选用能耗高的材料,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脚料大多当作废弃物丢弃,不能做到材尽其用。企业经济效益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施工中的能源消耗量大。

其次,管理水平落后,浪费人力、物力。减少施工中资源消耗的关键是要抓好施工方案的编制,而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规模不大,管理水平落后,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水平落后,不能合理高效地安排施工。企业在粗放型的低水平上激烈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从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发展来说,目前的这种粗放型生产方式己经不适应可持续发展、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速,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的制约作用将日益突出,企业再延续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不仅难以发展,甚至会威胁到自身的生存。所以,企业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增强竞争力和发展力。

(二)节能降耗的必要途径

我国人均占有的能源量低、能源消耗高。据统计,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而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高出10-25%,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千克,实心粘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建设部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16-20亿平方米,其中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

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建筑施工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施工企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危机,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必要途径。

(三)保护环境的有效方式

施工过程中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严重。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如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短头钢筋、金属废件、破碎砖瓦、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等如不经处置就直接排放,必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据有关资料介绍,经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产生的建筑废渣就达500-600万吨。按此推算,我国每年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废渣就有4000万吨。

建设施工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一般未经过任何处理就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填埋。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的不断增加,建筑垃圾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治理的时候。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给当代和后代提供更良好健康的居住条件,我们必须善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综上可知,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缓解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一系列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三、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发展循环经济,施工企业经营者要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从施工源头抓起,切实落实资源消耗和污染的减量化工作。要减少资源消耗和施工污染,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要充分利用材料,努力减少施工污染。建筑工地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破碎砖瓦经破碎处理后就可变为再生资源。泥浆可实现固液两相分离,液体泥浆可继续循环使用。短头钢筋、金属废件、竹木材等可提供给建筑垃圾处理企业,由他们进行分类、加工、回收,一部分经处理的建筑垃圾可销售给施工企业,另外的则可销售给建材生产企业作为原材料。

二是要加大技术投入,实现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建材资源利用率。企业必须积极研究新技术、应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强技术集成,逐步提高能源循环利用、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装备水平,减少施工中的能源消耗量,将施工过程中要废弃的物料按渠道回收利用,实现物尽其用。下决心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逐步步入循环经济轨道。

三是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减少施工中资源消耗的关键是要抓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施工质量,也可以减少建筑垃圾。例如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避免凿除或修补而产生的垃圾;避免不必要的包装而产生的垃圾等等。

四是使用绿色建筑材料,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耐久性。提倡使用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的材料,选用无毒、无害、无污染环境的材料和产品。坚决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随意改变设计方案等降低工程质量的现象,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加固甚至重建工作。

建筑废弃物处置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

Abstract: in recent China through promoting new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building a series of measures such as applic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s the current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his paper in the project of modern building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for building a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to contribute.

Keywords: modern building engineering;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当今世界,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低碳竞争力”也成为提升国家和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 。绿色施工技术并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

一、我国绿色建筑和建筑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对建筑的节能减排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而绿色建筑是提高能源效率并减少能源消耗的重要途经之一,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必然的趋势和刻不容缓的任务。

然而,虽然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前景明朗,建筑管理制度也日趋完善,但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并且进步的速度也不尽如人意。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中国绿色建筑起步晚、起点低之外,也与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上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和配套措施以及社会环保意识的缺失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将建筑管理与建筑“绿色”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强调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

二、推行现代绿色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制度实施细则不够具体,可操作性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以某城市首笔排污权交易在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难题为例,可以看出相关制度在执行时尚有空白之处。另一方面个别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时,只考虑局部利益、只重视短期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或轻视了长期的环境效益,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2)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与淡薄。一方面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城市垃圾处理为例,多数人已能做到垃圾收集、处理,简单地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但对再细化的分类处置知之不多,甚至很多环卫工人也不清楚。另一方面包括建筑管理人员及施工一线劳务人员在内的建筑从业人员环保意识、绿色施工理念的缺乏,会导致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急功近利破坏环境的行为。而更严重的是人们破坏了环境后,还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对环境造成的伤害。

3)部分建筑企业对绿色施工不够重视。一方面个别建筑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环保成本“外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自己项目的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部分建筑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有限,制约了其绿色施工的开展。

三、推行现代绿色施工的措施

1)进行广泛深人的宣传、教育是推进绿色施工的基础。目前,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尚未形成与现代工业科技社会相适应的新环境观,对绿色施工的认识仍然不足。只有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环保氛围,才能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施工意识。对参与工程建设各方进行强化教

育,使其正确全面理解绿色施工,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让企业能在绿色施工中受益并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促使其在施工过程中注重采用绿色施工工艺。同时加强对建筑一线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建筑施工的一线人员,认识到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绿色施工的实施过程中来。

2)建立健全科学的、系统的绿色施工相关法规是推进绿色施工的关键。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尚未达到理性的自觉时,需要靠政府部门制定切合实际的法规的引导。制定有前瞻性的市场规则和法规体系,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强大推动力,才能激发自下而上的积极呼应。继续加强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绿色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技术标准及规范的要求,并不断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进行更新。

3)加强行政管理部门对绿色施工的管理,是推进绿色施工的保障。完善建筑项目审批制度,以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作综合、科学的评判,保证建筑项目的科学性、长期性。可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承包商应在投标书中说明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予以覆盖;可提出承包商应通过 ISO14001环保认证的要求。加强行政监管体系、健全绿色施工技术的标准支撑体系、制定绿色施工评估体系,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工程质量验收或文明工地评优时增加或突出绿色施工技术的验收或考评。还可建立绿色施工责任制、施工单位的社会承诺保证机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的制约机制。

4)加强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是推进绿色施工的重要手段。有效的经济体制,是促进绿色施工的有效手段。一方面通过收费遏制或减少建筑业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通过税收调节,政策扶持,鼓励绿色施工技术及方法的研究及运用。对那些有力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新建或改建建筑物的公司,给予减税、奖励或使其得到更多的建设项目等优惠措施。另外,也可以选择补贴、预付金返、排污权交易等方式。

四、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

在建筑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施工阶段的绿色施工是应备受重视的一个阶段。在施工策划时就找出本项目环境因素,依据环境因素的影响力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重点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控制目标、控制措施及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一般来讲,施工阶段的重要环境因素包括能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材料管理、噪 声管理及废弃物管理。

1)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管理。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能源结构包括:煤、天然气、液化气、电、汽油、柴油等等,煤、天然气、液化气主要用于施工现场的食堂做饭、生活取暖和冬季施工时砂石料及混凝土拌和时的水加温;电主要是满足施工机械的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两大类;施工现场各种重型机械则是以汽油或柴油为主要能源。从“绿色环保”的角度来看,在进行施工用器具选型时,要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相对较低的工艺和设备,要逐步淘汰能耗大的机械及设备。确实做好供电线路的设计及优化,减少设备的无负荷运行时间。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运行正常,降低能源的消耗。根据不同的施工区域,采用不同的能源,最好是采用清洁能源。

2)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管理。施工工地的水源,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跑、冒、滴、漏现象。安装节水型小流量的设备和器具,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对供水管网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减少乃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3)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一般性的建筑工程,原材料的消耗约占土建成本的50%~60%,因此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进行有序管理,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程效益。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带有较少包装材料的产品,并应注重回收和重复利用包装材料。在施工现场建立废弃物的回收系统,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贮存、利用。

4)施工噪声的管理和控制。根据不同的污染源采取不同的管控方式。大型土石方施工,施工机具多为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运输车辆,应精密组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段,避开敏感时段。打桩施工,多为打桩机、振动棒、混凝土搅拌车,晚间超过一定的时间,应禁止施工,其他阶段,应注意噪声的限值要求,通常要小于55dB。结构施工期间,采用的机具多数是汽车泵、振动棒、电锯、外用电梯,应错开敏感时间段,同时要注意设备的维护、保养,并尽可能选择低噪声设 备。对施工噪声的管控,解决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消声、吸声、隔声等。在施工现场应提倡文明施工,减少人为噪声,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设备的施工机械,建立、健全控制噪声的管理制度。

5)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和控制。施工现场应对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排放、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进行全过程统筹规划,不仅应着眼于对已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更要注重对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建筑废弃物处置方案范文第8篇

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文明施工、保护文物。

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有关地方法规的要求,保护城市生态。

二、主要环境污染及其特征

(1)噪声

施工噪声包括现场施工产生的噪声和车辆运输产生的噪声。

施工过程将动用挖掘机、装载机等施工机械,这些施工机械在进行施工作业时产生噪声,成为对临近敏感点有较大影响的噪声源。这些噪声源有的是固定源,有的是现场区域内的流动源。此外,一些施工作业如搬卸、安装、拆除等也产生噪声,夜间施工噪声扰民问题比较突出。

(2)振动

施工振动包括重型施工机械运转,重型运输车辆行驶、碾压等施工作业产生的振动。

(3)大气污染

挖土、拆除、装卸、运输、回填、夯实等施工过程和开挖面、露天堆场等区域会产生大量扬尘,扬尘在大风天气和旱季较为严重,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此外,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和炉灶等燃具也排放废气。

(4)水污染

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地下水、雨水径流、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5)固体废弃物

主要有工程弃碴、建筑废料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三、环保工作内容

(1)施工准备阶段

①建立由项目经理参加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分工。

②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③核实、确定施工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点,施工过程的重大环境因素。

④明确施工范围内各施工阶段应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⑤制订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考核程序,定期对直接参与环境管理的人员进行环保专业知识培训,对各层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环保知识培训,对关键岗位员工进行岗位操作规程、能力和环境知识的专门培训,新工人进场和人员转岗都要进行相关的环保培训和教育。

⑥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阶段《施工方案》时有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根据施工特点,围绕敏感点,制定的噪声、振动控制方案;制定预防扬尘和大气污染工作方案和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方案;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保护城市绿化的具体工作内容;管线迁移和防护方案;施工范围内已有的列入保护范围的文物名称和具体的保护措施等。

⑦在《施工计划》中安排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任务,包括方案、措施、设施、工艺、设计、培训、监测、检查等,计算环保工作的工作量并作出经费预算。

⑧做好施工现场开工前的环保准备工作,对开工前必须完成的环保工作列出明细表,明确要求,逐项完成。

(2)施工阶段

①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和施工活动的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施工环保设计方案和环保工作方案中的各项工作。

②将环保工作和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在日常施工中随时检查,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③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时调整环保工作内容,保证工作质量。

④每周对环保工作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内容包括:

施工概况;污染情况、污染种类、强度、环境影响等;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可行性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和拟采取的纠正措施;下步环保工作计划;其它需说明的问题,如措施变更、污染事故和纠纷处理等。

⑤指定专人负责应急计划的执行,每季度进行一次应急计划落实情况的检查工作,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状态时,要积极处理并及时通知业主。

⑥在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对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编写事故或紧急状态分析报告,并根据分析报告制订减少和预防环境影响的措施,报送业主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根据事故或紧急状态发生后,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有关的应急计划进行评审、修订。

四、施工噪声、振动、废气物等的控制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重大环境因素主要为:施工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对城市生态的影响,施工产生的废水、扬尘和固定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1)噪声

①噪声超标时立即采取相应的降声措施。

②在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作方法。

③施工场地合理布局、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保证施工安排和场地布局尽量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噪声的强度和敏感点受噪声干扰的时间,超标严重的施工场地安设必要的噪声控制设施。

④自备发电机做隔声处理,有电力供应时不许使用自备发电机。

(2)振动

①严格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90要求。

②对临近建(构)筑物事先详查、做好记录,对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加固等预防措施。

③其余控制措施与噪声基本相同。

(3)城市生态

控制措施:

在施工范围内严格按法规执行。砍伐或拆移树木要报批,不得随意修剪树木;古树名木按要求进行特殊保护。严格执行某市对文明施工方面的管理规定。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以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为原则。施工筹划选用减少施工占地的措施和方法。严格履行各类用地手续,按划定的施工场地组织施工,不乱占地、不多占地。在施工场地周围出安民告示,以求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4)水污染

①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悬浮物(SS)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400mg/L;废水排水自然水体,悬浮物(SS)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150mg/L。

②根据排水网的走向和承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

③在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5)大气污染

①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

②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地布局,使产生扬尘的作业、运输尽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室外多人群活动的时段)。

③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毒物质要使用封闭和带有烟气处理装置的设备。

④选择合格的运输单位,做到运输过程不散落。

⑤车辆出场冲洗车轮,减少车辆携土。

⑥拆除构筑物时有防尘遮挡,在旱季适量洒水。

⑦使用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尘排放规定。

(6)固体废弃物

Ⅰ.工程弃碴、建筑废料污染控制措施

①减少回填土方的堆放时间和堆放量。

②制定废渣的处理、处置方案,及时清运施工弃土和渣土,建立登记制度,防止中途倾倒事件发生并做到运输途中不撒落。

③选择对外环境影响小的出土口、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

④剩余料具、包装及时回收、清退。对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尽量回收利用。各类垃圾及时清扫、清运,不随意倾倒,每班清扫、每日清运。

Ⅱ.生活垃圾污染源控制措施

①教育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丢垃圾、杂物,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整洁。

②严禁垃圾乱倒、乱卸或用于回填。施工现场设垃圾站,各类生活垃圾按规定集中收集,每班清扫、每日清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