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垃圾回收

建筑垃圾回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建筑垃圾回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筑垃圾回收范文第1篇

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料、弃土、余泥以及其他废弃物被称为建筑垃圾。随着目前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水平的越来越高,建筑垃圾也在发生变化,将对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1]。因此,如何将这些数额巨大的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回收再利用,成为了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1中国建筑垃圾产生现状

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我国仅施工建设所产生和排出的建筑垃圾就超过了亿吨。在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每年的房屋施工面积超过54亿平方米,在城市垃圾总量中,建筑垃圾已占到30%-40%。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建筑垃圾产量仍在逐年递增,500-600吨建筑垃圾在仅1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就会产生。由此推算,在延安市整个市区,若按45万居住人口人均10平方米建筑面积计算,现有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已经产生了数十万吨的建筑垃圾,若干年后,这些已使用的建筑被废弃,再加上改建建筑,建材企业等产生的建筑垃圾那是巨量的。这些巨量的建筑垃圾若都像现在这样不经任何处理,那对环境治理造成的压力,同时耗用的耕地以及资金,还有浪费的资源等都是巨大的。

2中国建筑垃圾处理现状

近二十年来,约为60亿吨的垃圾在中国城市中产出,其中24亿吨左右为城市新建、扩建或维修构筑物的施工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40%。然而,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率仅有5%。虽然2005年6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开始施行,但是事实上,我国目前对于建筑垃圾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如图1所示。填埋时需要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与此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2]。但是在很多城市,已经开始进行一些卓有成效的改进。如2005年初延安市垃圾处理厂购置了2台装载机、1台挖掘机、1台垃圾压实机等设备,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污染。目前已通过国家二级垃圾卫生填埋场复查,可见我国对于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日益重视。

3中国建筑垃圾再利用现状

目前中国建筑垃圾产生数量巨大,主要的处理再利用方式有几下几种:(1)目前在延安当地以及其他一些大中城市,利用如(图略)所示的建筑垃圾破碎机,对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垃圾进行现场初步处理。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许多建筑垃圾中的废弃物,大多还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粉碎后,另外可将一些不同性质的砖石等完全粉碎,可产生中细度、低细度等粒级的粉末,用做再生技术,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打混凝土垫层、抹灰砂浆等。砌块、花格砖、铺道砖等建材制品也可由此制作。(2)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的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多种规格的钢材;人造木材则可以用废竹木材制造。如延安市宝塔区家居建材博览中心项目中公示中承诺关于建筑垃圾可以做到:建筑垃圾遵照延安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进行处置,且土建工程垃圾一般在施工后都可以回填,安装工程的金属废料均可回收再利用。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也可用作土地平整中的回填料。(3)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等骨料,来源于建筑垃圾的再生骨料主要由破碎混凝土的石子、砂浆碎块以及碎砖块组成。再生骨料成分比较复杂,软弱颗粒及碎块强度不一致,所以生产高强度混凝土是不切实际的,但生产C30以下的混凝土还是非常不错的。例如,北京的一家城建企业回收的800多吨建筑垃圾,并将其用于内墙、砌建筑砂浆和顶棚抹灰、混凝土垫层及细石混凝土楼面,成功的实现了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4)利用建筑垃圾制成再生砖体、混凝土砌块和混凝土板材等成品在建筑垃圾再生砖技术方面,目前已基本趋于成熟,采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对非烧结产品非常适用,再混合适当的再生粗骨料、细骨料及粉料。在我国南科大校区建设中,引进了郑州某矿山机械的移动破碎站设备,建筑垃圾在现场破碎后制成砖,全部回用于该校区建设中,从而使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由于采用了现场处理的方法,可节约土地资源约6公顷;按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转化率90%计,可减少天然砂石原料消耗60万立方米。(5)利用建筑垃圾生产预拌砂浆再生骨料生产预拌砂浆,在生产设备和劳动定员上与传统砂浆差别不大,由于再生骨料的价格低于天然砂浆产品,而且运输距离将大大缩短,砂浆强度等级不高,在单方水泥用量、外加剂用量上略有变化,但差别不是很大,由于再生骨料占砂浆总重量大于50%,可以符合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规定减免所得税。因此,相同强度等级的再生骨料生产预拌砂浆产品每吨产品利润空间远大于一般的预拌砂浆工厂。例如上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市中心的“华亭”和“霍兰”两项工程的7幢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并把有用的废渣碎块粉碎后,与标准砂按1∶1的比例拌合作为细骨料,用于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且该砂浆具有极高强度。(6)利用建筑垃圾进行基础回填对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预处理之后,将无害的、可用物质较少的垃圾物料回填入基坑中,用于建筑物基坑建设或道路路基等。(7)新技术的开发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在各地被开展了很多探索。例如上海宝钢就采用了一套完善的现场处理技术,做到零排放。由同济大学、上海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建筑建材业技术创新联盟,已经开发出封闭模块组合式建筑垃圾处理再生骨料回收系统,创造了100万吨的建筑垃圾年处理能力。我国的一家机械公司为云南某建筑集团公司设计的建筑垃圾处理生产线,由移动筛分站、颚式移动破碎站组成。三年可消化建筑废弃物多达400万立方米。如延安市建筑垃圾颚式破碎机优势十分凸显,破碎腔深而且无死区,提高了进料能力与产量;其破碎比大,产品粒度均匀,节能可靠,且噪音低、粉尘少。

4中国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发展途径

正如前文所述,中国目前的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工作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我国的再利用率仅为5%,笔者认为,加快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1)大力发展新型科技,学习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目前中国节能减排的步伐正在加快,但是距离国外发达国家在很多技术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应该重点发展新型科技,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建筑垃圾处理技术。(2)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应在政策上给予倾向,率先加大支持研发力度.各省、市、自治区、各级地方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门对此都应优先资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及建设施工单位横向合作.并借助多渠道筹措经费,借助社会力量,多方面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攻关。(3)开展环境教育,促进全民参与环境教育是关键,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对人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宣传,从而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可制定各种奖励政策,比如设立“资源回收奖”、“再生绿色产品质量奖”等等,以此来激发人们回收建筑废弃物中有用物质的积极性。(4)加快国家政策的引导与落实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涉及到产生、运输、处理、再利用各个层面,涉及到多个行政管理部门,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统一管理,协同配合,有效联动所有的环节,才能真正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使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技术标准可执行。彻底改变目前以填埋为主的不合理的建筑废弃物处理方式,大力发展以废弃物资源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建筑垃圾回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化;建筑垃圾;回收利用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年建筑垃圾产生量近20亿吨且逐年增长。有数据表明,每新建1万平方米建筑就会产生500吨-600吨,而每拆除1万平方米建筑则会产生7000吨~13000吨,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新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之大令人震惊。然而,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率仅为5%左右,绝大部分垃圾未经处理直接进行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理。

1.镇江市建筑垃圾现状

1.1占用大量土地

现有建筑垃圾除建筑工程自身回收利用外多采用简单的填埋处理,镇江每年填埋处理的建筑垃圾占地面积超过810亩。2013年镇江市区近五年累计拆迁量超1000万平方米,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约超700万吨。仅2012年镇江市建筑垃圾年产量就接近900万吨。镇江市最大的生产、生活垃圾填埋场――城东垃圾填埋场年处理量不过38万吨,另外两个主要用来倾倒建筑垃圾的场所――秀山填埋场、金山创意产业园(通过回填增加园区面积)也早已饱和。建筑垃圾的随意堆放、填埋,占用大量土地。

1.2影响市容市貌

2013年市区岗子下旭辉时代城楼盘外建筑垃圾霸占人行道,致使行人出行不便。位于镇江市中心的苏宁广场也曾被报道其东墙外垃圾成堆,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2.镇江建筑垃圾利用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镇江市政府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支持力度不够,政策法规不健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企业的成长环境非常艰难。且由于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容量有限、管理存在盲点、职能缺乏连贯性,大多数的建筑垃圾被施工单位采用违规途径私下处理。

2.2回收利用主要型及方式单一

经走访多处工地不难发现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局限于钢筋和混凝土模板的低级回收。施工单位仅回收部分长短、大小适宜的钢筋和模板,并加工成所需的尺寸,其他剩余边角料仍作垃圾处理。

在建筑垃圾回收类型中,钢筋废金属材料和渣土、弃土、余泥所占比例较大,其中施工单位多分拣价值高的钢筋及废金属材料。其余大部分被当作垃圾处理,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2.3回收利用利润低

经实地调查,发现87%的被调查者了解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数量在10家以下,专业回收机构数量少未能形成规模效应,难以实现盈利,因此投资商对回收建筑垃圾不感兴趣。

2.4建筑垃圾回收产业运营成本高、竞争力弱

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与普通建材企业相比面临更高的成本。除建筑垃圾的分拣、破碎、搅拌、养护和特殊的产品检测方面的成本外。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还需考虑企业自行寻找、运输建筑垃圾的成本(如镇江25家新型墙材企业可回收利用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但其中大多数企业仍为筹措原料从外地大规模购进砂石),以及这一过程中所采取的防尘、降噪措施的成本。在市场竞争力方面相较天然材料产品有先天劣势,销量有限,企业运营非常困难。

3.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技术及主要再生产品

3.1生产环保型砖块

建筑垃圾中的渣土可制成渣土砖;废砖石破碎处理后与普通水泥砂浆混合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轻质砌块;废弃水泥、砖、石、沙、玻璃等经配制处理,再加温加压,可制作成空心砖、实心砖、广场砖等。目前镇江市区的有些人行道路铺设的砖块虽然采用了建筑废弃物等再生材料,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与传统材料制成的产品相比,抗冻性、抗压强度、保温性都有待提高,因此应用范围有一定限制。国内外已有的一些技术均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辅助材料,但这就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如何解决环保砖综合性能和性价比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2生产再生骨料

建筑垃圾中的废旧混凝土块、砖石、砂浆等经过破碎筛分、粉磨等工序加工后即可作为再生骨料的材料来源。加工后所得的粗骨料可直接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和飞机跑道的垫层、室内地坪垫层;细骨料可用于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

3.3生产再生混凝土

建筑垃圾中废弃混凝土块经加工处理后,将集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经配置加工可生成再生混凝土。由于再生骨料的孔隙率大、吸水率大、堆积密度小、压碎指标值高、坚固性差,导致其工作性差、强度低、干缩大、刚度低、碳化快、抗冻性能差和抗氯离子渗透性差。目前再生混凝土多只用于制备路基材料、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花格砖等低强度等级的低性能混凝土。为了提高再生混凝土使用的普及率、拓宽应用领域,必须研发新型加工技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各项性能。

4.对策及建议

我国正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而大量天然建筑材料的开采、建筑废弃物的简单处理更进一步加剧了形势的严峻性。为了尽可能地做到节约资源、绿色环保就必须利用建筑垃圾,开发再生产品,使其资源化。这是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城市化建设中必然面临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样这也是一个城市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4.1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国家要确立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并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由于建筑垃圾资源化不完全是市场行为,具有一定公益性质,因而不能要求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企业完全自负盈亏,国家应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吸引民间资本进入这一行业,并从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与扶持,让相关企业发展起来,使其进入良性循环。

4.2加强管理力度和执行力度

首先政府要正视建筑垃圾的利用问题是事关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要制定政策对私自处理填埋垃圾的行为进行舆论谴责;运用市场化手段对私下违规处理建筑垃圾的企业收取环境资源处理费;通过综合治理的办法,出台切实可行的配套管理办法。同时加强各级政府环保部门的组织领导,并明确分工,加强考核,避免职责模糊情况的出现。

4.3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镇江市政府相关部门应分工协调,在政府公共建筑建设过程中,鼓励施工企业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让建筑垃圾有产出就有销路,使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可以及时得到原材料的补充。

4.4引进先进技术

同济大学、上海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上海ET生态环境材料产学研联合体研究开发了封闭模块组合式建筑垃圾处理再生骨料回收系统,解决了建筑垃圾资源化中的一些技术瓶颈,建筑垃圾年处理能力达100万吨。镇江市政府可尝试与高校或科技企业合作实现技术产业化。

4.5寻找合理的运营模式

建筑垃圾的搜集、运输、堆存、分拣、破碎、分筛等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除部分金属、木制品等可通过变卖取得一定回报外,废砖、废混凝土的利用率很低。若先⒎献、混凝土块等加工成粗骨料再生产再生混凝土、环保绿色材料或新兴材料,其成本远高于使用新的天然原材料制造的产品,附加值低于各项处理所花费用之和。在处理过程中首先要运输大量的建筑垃圾,而建筑垃圾处理因噪声大、污染环境等一般位置偏僻,且相对于数量巨大的垃圾而言,可回收利用的数量少之又少。这样便花费巨额的运输费用,所以建筑项目必须进一步论证方案或向其他发达国家借鉴学习先进经验。

4.6精选项目地址

建筑垃圾的处理成本高,而成本主要在于人工和运输费用。若想减少人工费则需选址在农村郊区而运输成本又会大大上升。镇江可在城市郊区建立固定的处理中心,在建筑垃圾较多的地区建立几个临时处理站,采取固定与临时相结合的方法。

建筑垃圾回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垃;再生资源;利用

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排放量已达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以上,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而堆放和填埋则需耗用大量的征地及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工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沙飞扬等问题又加重了环境污源。另据资料显示,经对砖混结构、全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建筑类型的施工材料统计分析,每一万平方米的建筑施工中,会产生500-600吨建筑垃圾。按此推算,我国每年仅建筑施工就产生超过4000万吨的建筑垃圾,严重地浪费了建筑材料。由此可见,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成为社会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建筑垃圾的分类

按建筑垃圾的来源进行如下分类:

1.1土地开挖:分为表层土和深层土。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

1.2道路开挖:分为混凝土道路开挖和沥青道路开挖。

1.3旧的建筑物撤除: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钢铁和非金属的几类。

1.4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即工程中没有使用调而多余出来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即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木材、金属、纸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2.建筑垃圾的开发和利用

2.1再生建材重新利用

建筑垃圾中废混凝土块在处理工厂中,去除混入混凝土块中的砂等,采用破碎机械破碎,用筛子区分粒径大小,就能作为再生骨料或再生碎石使用;施工中散落的湿砂浆、混凝土,可通过冲洗将其还原为水泥浆、石子和砂进行回收,英国已经开发了专门用来回收湿润砂浆和混凝土的冲洗机器;建设工程中的废木材,除了作为模板和建筑用材在利用外,通过木材破碎机,弄成碎屑作为造纸原料或作为燃料使用;废金属、钢料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经在加工制成各种规格的钢材。

2.2作为建材产品直接利用

用建筑垃圾加固软土地基。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起吊机械将短柱形的重夯提升到一定高度,使之自由落下夯击原地基,在夯击坑中填充建筑垃圾(使粒径为4―6cm)进行夯实,以使建筑垃圾能托住重夯,这样建筑垃圾即在地基内形成一个坚实的短柱,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了地基的压缩性。这种方法不仅使城区改造中拆除的大量建筑垃圾变废为宝,降低了工程造价,保护了环境,而且实践证明,切实可行,能够满足房屋结构的设计要求。另据报道称可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代替部分水泥拌制混凝土,其和易性得到改善、收缩减少,强度略有降低(早期强度降低较多),适用于不需要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工程。

2.3用垃圾建造房屋、发电

美国爱达荷州有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它用回收的废物建造了一幢330平方米能够利用太阳能的住宅:墙壁是用回收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造的;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钢料是从建筑工地上回收来的;所用的板材为锯末和碎木料加上20%的聚乙烯制成;而旧报纸、纸板箱则成了屋面的主要原料,并作为墙面的绝缘体,使房屋能更有效的利用能源。这种新型住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荣获了美国住宅营造商协会颁发的“住宅风格奖”,而且被正式命名为“资源保护屋”。日本最近研究开发出了垃圾复合发电技术和块状垃圾发电技术。块状垃圾发电是将回收的建筑垃圾除去金属和砂土,加入熟石灰等,制成圆形的块状,供专用的垃圾发电炉使用。这种块状垃圾平均每公斤产生的热量为普通标准煤的一半。

3.目前存在的问题

3.1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化水平不高,绝大部分依然是混合收集,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3.2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低。全国每年产生的4000多万吨建筑垃圾,需几万人去分拣,由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工人待遇低,专业分拣的人员又很少,所以大多数可以回收的资源白白浪费掉了。

3.3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新技术、新工艺开发能力,设备落后。垃圾处理多采用简单填埋和焚烧。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们健康。有些城市甚至不做任何处理,导致环境问题加剧。

3.4建筑垃圾处理投资低,法规不健全,建筑工人环境意识不高。

3.5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落后,大量的手工操作,是产生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因。

4.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措施

为了促进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有必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工作。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基础,没有合适的技术方案,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就无从谈起。尽管国外建筑垃圾的再生技术被认为是成熟的,但这恰恰是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所以,在国内尚没有大力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的时候,就应该首先花大力气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科研工作。实施符合我国实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战略和技术方案,仍需要有针对我国实际的科研工作基础。科研工作主要应集中于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方法、建筑垃圾收集和利用的方法,再生建筑材料的市场化措施,开发简单的分析方法用于鉴别再生材料与环境的相容性等方面。

4.2建立健全的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 建筑垃圾资源化是一个复杂的废物循环利用过程,在此过程中,须同时处理好两个重要的环节,一是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二是回收后的再利用。这两大环节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建筑垃圾不进行分类回收也就无法利用,分类回收后不进行相应的利用也就失去了分类的意义,同样也不能进行资源化。国内有一些城市和社区也曾经试行过建筑垃圾分类投放,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同时也因没有解决好分类收集后建筑垃圾的利用问题,因此,最终没有很好地坚持下去。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方面,应禁止填埋还可利用的建筑垃圾,有义务的单位必须设置相应的设备或者委托第三方来利用其建筑垃圾。要强调产生垃圾的单位首先自己要有解决资源化利用的条件,或支付较高的处置费用委托其他单位帮助处置。凡利用垃圾生产出的材料和产品,国家应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

4.3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 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是一项政府行为,不少发达国家均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比如,欧共体的FAST规划,把资源的再生利用与信息、生物技术和就业并列为四大课题之一。前苏联也完成了“完善在国民经济中利用再生资源”的立法。日本在垃圾资源回收方面也居于领先地位,町田市成立了一个废物再利用文化中心,把废物回收、资源再生利用提高到民族新文化的高度等。中国目前相关的法律及对策还很不健全,因此中国各级政府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出一套从建筑垃圾的产生、收集、清运到分类、利用的相关法律和优惠政策,来引导和约束公众行为。在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的管理上,由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与实施意见,政府办公会可协调其他相关部门如交通、财政、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制度,这样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否则,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4.4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宣传教育工作。要让会与建筑垃圾打交道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建筑垃圾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同时提高建筑工人的环保意识,并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最新技术和工艺方法介绍给大家。

4.5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监督执法工作。一旦颁布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法律,就应该通过严格的监督执法来使法律得到确实的遵守,做到令行禁止,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总之,建筑垃圾作为各种建材产品废料的混合物,未加处理直接填埋,不仅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唯有采取积极措施,才能确保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庆 都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J] 2001(6),4-5

[2]陆凯安 利用建筑垃圾减少环境污染 北京节能[J] 1999(3),39-40

[3]黄宗益,李兴华 日本对建设工程副产物和建筑垃圾的处理[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2002(4),24-25

[4]李俊峰 时丽 我国城市垃圾管理基本思路 宏观经济研究[J] 2000(4),39-40

建筑垃圾回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废渣 路面基层材料 市场化运作

1、建筑废渣的特点

在建筑废渣综合利用的研究中,许多内容和成果已经取得共识,建筑废渣的“四大”特点如下。

1.1 建筑废渣产生和排放的数量巨大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拆除、改造和新建工程产生建筑废渣6亿吨,而且每年大致以8%左右的增长率递增。其中每一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建筑废渣500吨到600吨,而拆除一万平方米旧建筑,将产生7000吨到12000吨建筑废渣。武汉市建委资料显示,2007年武汉市的拆迁总规模达到580万平方米,拆除产生的建筑废渣高达到650万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一次产生建筑废渣达数亿吨。玉树、舟曲的地震和泥石流灾害产生建筑废渣也有上亿吨。

1.2 建筑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大[1]

建筑废渣对环境的污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建筑废渣乱堆乱放,中转抛撒,增加大气扬尘,影响市容;

填湖造地,减少湖泊水域面积;

堆放在路边,阻碍交通,破坏绿化带;

混入生活垃圾,影响生活垃圾的处理;

掩埋处理,占用大量土地、破坏土壤结构;

运送郊外填埋,增加运费,加剧交通紧张,加快道路磨损。

1.3 建筑废渣资源化利用前景大

建筑废渣主要由渣土、砂浆块、混凝土块、碎砖瓦、金属、竹木、装饰废料、包装材料等组成。通过人工分拣,设备分选,金属、竹木可以直接分离、回收,经破碎分筛后,建筑废渣被加工为粉料和不同粒径的细骨料、粗骨料。20%的建筑废渣可转变为再生骨料,76%的建筑废渣可用作生产混凝土砖和路面基层的原材料。我国道路建设需求量大,其中城市道路建设及维护工程量首当其冲,需要大量的路面基层材料,这是建筑废渣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对建筑废渣的再生资源化可以缓解建筑材料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以年处理100万吨建筑垃圾并将其进行资源化利用为例,可以节约优质石灰石50万吨,节约水泥、石灰等胶凝材料10万吨以上,节约原煤20000吨以上。

此外,建筑废渣可以加工成建筑用砖、护滩砌块、路缘石、地砖等,可以在广泛的领域获得应用。

1.4 建筑废渣利用的投入大[2]

搞好建筑废渣的利用,需要有关技术、资金的投入,也需要社会各届的关注,更需要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目前,发达国家经过长期投入和系统研究,建筑废渣资源化技术及装备已经很成熟,但是设备造价仍然十分昂贵。我国虽然近年来非常重视建筑废渣的资源化利用工作,在大型机械设备研发制造方面还很落后,没有资金、政策支持,单靠企业难以进入“设备投资-建筑废渣深加工-获得废料高额附加值”的循环中。

我国建筑废渣处理中的问题如下:

建筑废渣分类收集的程度不高,回收种类的范围小。仅回收钢筋,占建筑废渣组成比例最大的废混凝土、废砖瓦被排弃,造成建筑废渣回收利用率低;

法规不健全、投资少造成建筑废渣处理及资源化技术水平落后;

建筑废渣资源化技术不成熟,处理回收技术复杂,环节过多,费用过高。

2、建筑废渣利用的技术保障

“建筑废渣路面基层材料技术的应用研究”项目通过优化PCSB[3]建筑废渣固化技术,获得优异的固化性能,使得将建筑废渣加工成为道路基层(底基层)的铺路材料成为可能。根据固化剂的特点和固化性能,废砖块、石、砌筑砂浆块、抹灰砂浆块、混凝土块甚至泥土块等不用分选,直接破碎,破碎后的集料不需筛分、级配,直接配料搅拌摊铺。制备工艺异常简单。

对比其他应用技术,应用PCSB技术简化了建筑废渣处理环节、降低了回收费用。“建筑废渣路面基层材料技术的应用研究”项目开展了建筑废渣破碎工艺调研、生产线设备选型以及开发建筑废渣路面基层材料工艺成本经济性分析等工作,对建筑废渣样品进行了破碎、筛分、压碎值、击实试验,试配了建筑废渣固化剂,制备、检测了有关配合比、强度、水稳定性、延迟成型凝结性等性能的近百个试件,经过实验室初步的试验研究,获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通过试验研究、分析可以看出:

(1)PCSB固化剂固化建筑废渣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CSB特有的固化机理使得PCSB固化建筑废渣的性能(水稳性能、凝结时间等)可控;

(2)PCSB固化建筑废渣强度随PCSB固化剂剂量、PCSB建筑废渣混合料的压实度及养生温度增加而增长;

(3)PCSB固化剂稳定建筑废渣的饱水养生强度能满足路面基层强度的基本要求,5%、7%的PCSB稳定建筑废渣能达到《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程》(CJJ/T80-98)中城市次干路和支路、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主干路的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的抗压强度标准;

(4)利用PCSB固化建筑废渣的技术开发建筑废渣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较建筑废渣的其他应用(制砖、再生骨料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PCSB建筑废渣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综合成本略低于石屑(碎石)路面基层材料。

3、建筑废渣利用的产业开发市场运作模式

经过近几年来企业及科研院所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技术和设备瓶颈逐渐突破,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和装备条件。然而近几年来,虽然有不少企业对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的市场化运作进行了大量实践,但成功的却极少!综合来看,问题的关键并非出在技术和装备上,而是因为缺乏政府全面而有效的支持。[4]

国外先进国家的成功实践证明,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的培育,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支持!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产业的成熟和发展又必须走市场化的运作路线,才能保证其生命力,保证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外的成功经验是,建筑垃圾处置由政府强制实行,同时给以一定的政策扶持,而具体如何处置交由市场运作。为此建议,政府要有意识的加强培育并引导建筑垃圾利用的产业化,并完善以下几项工作。

3.1 明确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归口管理部门

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生、运输、处理、再利用各个层面,只有所有的环节统一管理、协同配合、有效联动,才能形成一个闭合的建筑垃圾处理链,真正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目前,这些链节间实际是孤立的。政府应该明确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归口管理部门。要建立机构,明确职责,配备人员,由一个部门牵头负责,其他各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通力合作,把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专项工作全力抓好。要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纳入到建设工程管理全过程,对于不按规定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建筑垃圾利用处理内容的,不予招标备案或核发施工许可,对不按规定利用和处理建筑垃圾的,不予通过节能专项验收,不予建筑节能认证。要加强对建筑垃圾排放、清运、填埋的管理,对于不按规定处理建筑垃圾的企业,应按规定予以处罚。

3.2 尽快制订、完善和落实配套法规

2009年10月1日《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要求对建筑废弃物收取排放费,要求建设单位编制建筑废渣利用方案,将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费用列入投资估算,政府预算中包含建筑废渣处理、回收费用,用来支持、补贴建筑废渣处理回收企业。这给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政策范例。同时要尽快制订城市促进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禁止填埋可利用的建筑垃圾,规定建筑垃圾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要建立规范科学的建筑垃圾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建立建筑垃圾环境许可制度、建筑垃圾处理申报批准制度、建筑垃圾产出限量制度、建筑垃圾循环利用达标制度、建筑垃圾监督管理执法制度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依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堵塞建筑垃圾大量排放和低水平利用的漏洞,使节约资源能源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3.3 加大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扶持力度

循环经济首先要循环,其次要经济。所谓经济,就是要发挥政府、企业、公众三方面的积极性,使各方都受益。所以,政府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扶持,注重运用政策、价格、财税、金融等多种手段促进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加大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力度。一是停止垃圾填埋场的审批,促使建筑垃圾走综合利用之路,同时要把现在的填埋场变成垃圾综合处理厂;二是对从事垃圾处理的投资和产业活动给予税收优惠,以增强垃圾处理企业的自我生存能力;三是对投资经营垃圾处理达到一定规模、运行良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把政府的直接投资行为变成鼓励行为;四是政府对从事垃圾处理投资经营活动的企业给予贷款贴息的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向垃圾处理经营活动注入资金;五是建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可采取独资、合资、股份制合作、政府合股等多种形式,鼓励国内外投资经营者参与深圳市建筑垃圾处理和经营;六是开辟社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自我资金不足的问题;七是对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产品,政府工程要首先带头使用,鼓励房地产商积极使用,提高建筑垃圾利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山东省潍坊市出台一系列建筑垃圾供应、新型建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鼓励综合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建材生产企业引进新工艺,将得到总投资额6%的资金补贴;二是建筑商使用购买新型建材产品,政府给予购买建材总金额6%的资金补助。此举值得借鉴推广。

3.4 激励企业及科研院所加快研究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和利用技术

政府应该安排一定的科研资金,在科研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加快构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体系,激励企业及相关院所进行技术创新与设备研发,提高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水平。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涉及新型材料、新型设备和新型工艺等多个方面,需要比较大的科研资金投入,仅靠企业和院校有限的经费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3.5 积极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示范

希望政府引进国际上建筑垃圾利用的先进理念,鼓励企业和相关机构通过合作,加大对建筑垃圾处理的投入,探索适合实际的建筑垃圾处理新模式,通过政府建立的示范项目,带动全面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工作的开展。

3.6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让全社会了解建筑垃圾处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建筑垃圾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财富,从而提高全社会综合利用建筑垃圾的意识和积极性。要大力宣传和推广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最新技术和工艺方法,为实现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创造条件。

建筑垃圾的利用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系统的工作,既要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的关注,又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既要在技术层面,又要在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市场层面、法制层面、管理层面等进行系统研究并解决。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造、培育和完善建筑废渣利用的产业开发市场运作条件,引导企业在市场运作中实现科技创新。建筑废渣回收利用符合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设两型社会,实现人类、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契机和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毛静民.PCSB固化建筑废渣的路面基层性能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8):118-123.

[2]吴健,申玲.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4):57-59.

建筑垃圾回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垃圾处理方式调查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 a larg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waste generated to the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n not be ignored. Through site visits construction site in Nanjing, and access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mainly on the Nanjing in recent years, the genera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construction area and construction waste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waste disposal, and for reasonable suggestion, the problem from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 legal,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model practicabl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struction waste in Nanjing.

Keywords: Construction waste disposalMethods of investigationSurveyProposal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如火如荼的推进,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更是带来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市政与民用建筑设施的新建、改造、更新与扩建都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建筑垃圾)。面对巨大产量的建筑废弃物,如何合理的处理和再利用成为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步骤。南京市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承担着举办2014年第二届国际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任务,南京更要做好有关建筑垃圾的处理的事宜,为世界展现古城南京的魅力。

鉴于此,课题组进行了关于建筑垃圾的调查。通过对南京周边一些开发项目的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和文献查阅,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讨论目前建筑施工垃圾管理及回收利用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建筑施工垃圾管理及回收利用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 南京市建筑施工垃圾产生的来源及处理方式

课题组调研了南京市部分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初步了解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式。见表1

表1 南京部分施工现场垃圾的产生及处理

对不同建筑结构形式、施工方案的建筑工地,其建筑施工垃圾的组成成分所占比例大不相同,;而不同工地产生的垃圾数量也因施工和管理情况的不同差异很大。课题组又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如表2),了解到不同建筑结构形式的建筑工地中单位建筑面积的垃圾量及其组成。

表2不同建筑结构形式的建筑工地中单位建筑面积的垃圾量及其组成

单位建筑面积垃圾量(Kg/m2) 50~200 45~150 45~150

2南京市近几年的建筑施工面积与垃圾产量的分析

南京市2005-2010房屋建筑面积与垃圾产量分析表

表中数据来源《南京统计年鉴》以及南京市统计局

根据表1数据以及2005—2010年建筑业竣工面积测算关系,中国现阶段每建筑1×104m2 ,就会产生废弃砖和水泥块等建筑垃圾550t。因此,计算建筑施工垃圾时,按1×104m2建筑施工面积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废渣的产量为550t,以此推出表3、表4中数据。

表3:建筑垃圾产量随年份变化(2005-2010)

表4:垃圾年产量相对于上年增长(2005-2010)

3建筑施工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由表1可以看出,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垃圾大致有9个种类。工地操作人员给出的处理方式是最常见的现场处理方法(表1)。虽说也有“集中回收,交由废弃物回收站进行进一步处理”的信息传达出来,但还是略显笼统,细究追问下,现场操作人员也无法具体给出集中回收运走后到底是如何处理的。由此,南京地区建筑废弃物处理上面临的问题也可见一斑。所以要解决建筑垃圾问题,首先要找出其存在的原因。

3.1现场管理粗放,回收利用率低

我市以往对于城市建筑垃圾只是采取以下几种简单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且都是事后处理,缺乏现场严格的管理制度,现场管理粗放,回收利用率低。程度最严重的是材料加工产生的建筑垃圾。材料加工是对建筑废弃物产生量的影响程度最大的原因。材料在加工下料时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边角余料,例如钢筋切割为设计尺寸时产生的钢筋头,木模板拼接时切掉的多余边料,砌块砍砖产生的碎块,瓷砖为了适应结构尺寸切掉的边角余料等等。这些加工活动发生频率高,产出的建筑废弃物数量也最多。而这些废料大部分以“集中外运”的方式运送进入废弃物处理厂,最终与城市生活垃圾混杂在一起,使得原本就满负荷运行的废弃物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没有把边角材料利用好,只是简单的当垃圾处理了,回收率几乎等于零。

3.2中转、运输系统配备不到位,环境污染较严重

在南京部分工地的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工作人员所称的“待集中清运”的废弃物中仅有砖石混凝土等会集中起来用于铺路回填,其余大多都随意散落在地。可以看到,废弃物的存放,运输环节还存在较大问题。

下图一和图二是从工地实拍的施工现场的垃圾存放图:

图一 图二

中转、运输系统主要问题在于:1.城市区域内建筑垃圾的回填、消纳点较远,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2.建筑垃圾运输过程中渣土等的飞扬撒落,影响市容与大气环境;3.清运市场混乱。建筑垃圾运输市场最低价中标的规则使价格恶性争夺市场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企业甚至以偷倒乱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弥补成本,赚取非法利润。

3.3 “三化”处理率较低,处理方式较为落后

“三化”指的是建筑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建筑垃圾回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经济;源头消减(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source)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了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为了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均衡、可持续性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对策研究已经迫在眉睫。2008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循环经济定义为:“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这里提到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就是循环经济的3r原则。3r原则应用到建筑垃圾的整个生产循环周期,就可以大大减少建筑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还可以保持建筑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及问题探析

1、 建筑垃圾产生途径

建筑垃圾是指构造物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根据产生源头不同,建筑垃圾可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是由砖、石头、旧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灰浆、钢铁、废铁塑料、玻璃、纺织品、橡胶和沥青等构成的。

根据我国目前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性质来看,上述建筑垃圾可以分为直接利用型、再利用型和不可再利用型三种。直接利用型,主要是指从垃圾中清理出来并且可直接重复使用的砖、石头、木料等;再利用型也就是转化利用,将剩余的钢筋头、铁丝、碎砖石头等转化为其他用途;不可利用型就是指油漆、碎玻璃、橡胶、石膏等必须经过垃圾资源化企业进行技术处理和再加工。

2、 我国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处理现状

(1)我国建筑垃圾的初级利用是渣土碎石的工程回填和绿化回填,问题是开工以后填埋的建筑垃圾再利用就非常困难了。

利用拆除工程中产生的砖、石、混凝土等废料代替塘渣,来进行场地和基地处理是比较通常的做法。比起传统的使用土石来说,渣土碎石的回填既解决了拆除、改建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处理问题,又可以节省了作为塘渣使用的土石。可是问题在于,这些填埋掉的建筑垃圾在工程正式开工后,会被再度清除,并且因其与工地的泥土混合在一起,所以只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而这样产生的建筑垃圾就没有再利用的机会了。

(2)我国建筑垃圾的中级利用是利用回收废弃混凝土制作墙体材料和集料,问题是上述建筑垃圾再利用商品的市场接受度不高。

2002年上海成立了国内最大的建筑垃圾制砖厂,利用建筑垃圾制造新型墙材。浙江省的杭州富丽华建材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利用废渣、废料生产新型墙材的环保节能型企业。问题是与传统墙材相比,新型墙材的制作成本并不低,导致推广制作方面可行性降低。最重要的是,大部分新型砌墙材料在强度变化规律性、耐久性等某些物理和力学指标上还是略逊于传统的建筑材料,因此,它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率还是比较低的。

将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碎块回收粉碎以后,作为混凝土骨料,用于砌筑砂浆、内墙和顶棚抹灰、细石混凝土的楼地面和混凝土的垫层。这个在新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中再利用率颇高,问题是缺乏对建筑垃圾的进一步的有效技术处理。尤其是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级、清洗、堆存,该骨料收集和制作需要耗费一定的机械设备、技术和工艺,不是每个工地都拥有的。

(3)相对高级的建筑垃圾再利用是诸如河北的公专新业科技服务总公司研究开发的“用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利用碎砖石、废钢渣、碎石等填料经过重锤夯扩后制作成扩大头的钢筋混凝土短桩,同时配套减振、隔振技术,可以扩大桩端的面积,挤密地基。

(4)相比较拆除工程,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状况相对比较好,尤其是框架结构阶段的工程。根据调研,在建筑过程的框架阶段中产生的可以废物回收的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是很高的。

“单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许多最经济和最有利可图的回收方法已经被仔细挑选过了”。问题在于:不能回收、筛选的砖、石、混凝土混合物,以及旧模板、废塑料、碎玻璃,油漆零料等建筑垃圾究竟如何处理?目前,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还仅仅是简单的未加处理的填埋。

二、基于3r原则的建筑垃圾循环

经济模式

基于上述对我国建筑垃圾产生和循环利用现状的分析,我们从3r原则出发,来分析建立适合我国建筑垃圾循环经济模式和问题对策。

1、建筑垃圾循环经济模式

图1中国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模式

2、减量化(reduce)建筑垃圾源头消减策略

减量化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实施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设定建筑垃圾排污权的总量控制和建立建筑垃圾排污权的交易机制、完善相关法制法规的配套。

首先,需要对建筑产品采取全周期过程的管理模式,改变以往的建筑材料—建筑物—建筑垃圾的直线型模式,形成建筑材料—建筑物—建筑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的建筑物生产管理模式。从建筑设计阶段的工程设计到建筑、建材设备采购各个环节都必须减少材料的无故浪费。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维修、更换和拆除阶段垃圾的排放量,最低限度地减少不可再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的使用。其次,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修、维护费用,以达到全社会建筑垃圾排放总量的消减。

一方面,有必要制定建筑垃圾排放监测和评估指标,制定建筑企业建筑垃圾排放的指标和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指标,强化建筑企业管理者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完善法规和政策体系,制定奖惩制度,提供标准衡量指标,由建筑行业和企业自行实施自己的建筑垃圾减量工作。

最后,为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还需要认识到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只有建立一个政府行政管理方法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机制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综合的行政管理和市场调节机制在国外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上已得到较为广泛和成功的使用。 3、再利用(reuse)建筑垃圾效率提升策略

建筑垃圾的直接和间接再利用率提升的对策:施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建筑垃圾移动处理筛选设备的配备等。

前文提到相对于拆毁建筑来讲,在新建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状况相对较好。而在新建建筑过程中,相对于装修、安装阶段,框架结构阶段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相对比较高。原因是框架结构入驻的工程承包商只有一家,易于管理。建筑垃圾中许多废弃物经过分类、分拣、剔除和粉碎后,大多数可以再利用或者回收。在后期安装、装修阶段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主要是因为管理混乱、建筑垃圾二次污染而产生的。所以,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是施工过程中提高建筑垃圾再利用率的关键,熟悉图纸、熟悉建筑施工过程中垃圾构成比例和数量、针对施工项目进行建筑垃圾的分类、筛选和堆放的管理。行业内企业应做到施工精细管理观念人本化、垃圾管理工作流程程序化、建筑垃圾排放监控手段数据化,才能切实建立起提高建筑施工全过程垃圾再利用率的长效机制。

另外,建筑垃圾移动处理筛选设备的配置也是提高再利用率的对策之一。河南人大代表郭靖华在2010年年初人代会上就提出了相关提案,建议为了提高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水平,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对拆除下来的废旧混凝土进行现场破碎,分别加工成商品混凝土骨料、建筑砌块集料、道路填铺料等不同用途的再生集料。这种处理方式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废旧混凝土的利用效率,减少多次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费用支出,更可使加工后的建筑垃圾成为商品,实现一举多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4、资源化(resource)建筑垃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

建筑垃圾再加工商品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对策包括:政府政策上的扶持,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再加工(成本和技术),企业营运模式探索,建筑垃圾再利用商品推广和产品规模化等。

从经济的角度看,如果当地建筑垃圾处理、填埋费用低于建筑垃圾运往建筑垃圾处理厂的运输费用,建筑原材料的价格低于再生材料价格,对于建筑垃圾再生产企业来说,根本无利可图。可是,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带来的公众或者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因此,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一般需要政府介入,为建筑垃圾收集、运输企业制定相应的减免税收和其它政策性的扶持。政府邀请行业内企业、主管部门、消费者和环境组织的代表参与政策制定,灵活使用税收杠杆,除了“谁污染谁付费”外,可以根据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实施“差别税率“,降低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从而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

另一方面,需要促进开发和研究建筑垃圾的资源化技术,政府

部门应尽快以企业为主体研发并解决在建设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建筑垃圾的消减、再利用和资源化,其关键在于全社会的重视和联动机制。政府作为职能部门,需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合理利用行政管理手段和市场力量来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资金参与建筑垃圾再生产。而建筑行业及企业需要针对建筑项目建立科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增强环境保护、资源消减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建议针对每一个建筑项目进行拆毁建筑垃圾和新建建筑垃圾的模拟预算、预测软件以及信息管理,以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建筑垃圾循环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浩、王洪黎、熊宝成、陈涛、陈柱,从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看我国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对策,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21卷

[2]陈燕,城市化过程中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现代城市,2011年11卷第3期

建筑垃圾回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垃圾处理;孔内深层强夯技术;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3.128

1 建筑垃圾组成及处理的重要性

1.1 建筑垃圾主要组成

所谓建筑垃圾是指在对建筑物进行新建、改扩建,以及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根据垃圾产生根源可以将建筑垃圾分为施工建筑垃圾和拆毁建筑垃圾,其中,前者是指在新建、改扩建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后者是指拆除建筑物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两类建筑垃圾一般由废渣土、弃土、余泥、剔凿过程中产生的砖石碎块以及拆除搭手架留下的竹木材、废金属、在装修装饰中产生的废料、包装废料等弃料组成。这些材料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但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建筑垃圾数量是巨大的,根据有关调研数据显示,建筑垃圾500~600t/万平方米,我国建筑垃圾可达4000万t/年。

1.2 建筑垃圾处理重要性

近10多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得到超前发展,建筑垃圾犹如城市建设中留下的“疮疤痕”,由于无序的堆放,时间一长,不仅侵占土地,而且产生的废气、废渣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带来围城之患。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垃圾要么采用就地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理,而且在清运堆放中遗散和粉尘、灰砂等又对沿途造成了新的第二次环境污染。建筑垃圾开始出现与人争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对建筑垃圾处理既是环境保护的需要,又是建设新城镇、新农村要求,尤其通过科学合理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在减少占用掩埋土地同时,还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城市、乡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外建筑垃圾处理经验启示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多数垃圾废弃物如废气金属、木材、砂浆等往往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经过相应的处理,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使用。关于建筑垃圾的处理利用,美国、日本、德国的许多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对建筑垃圾采用微博技术,粗细骨料添加固化类材料后,也可用于公路路面基层。旧沥青面料达到100%回收利用,且成本降低1/3。而日本把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日本政府于1977年、1991年分别制定实施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其目的就是将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德国西门子公司对垃圾处理经验启示:利用垃圾再生产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环境与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对先期建筑垃圾进行分类,经过再资源化处理中心的处理,以及分类垃圾集中焚烧处理,用干馏燃烧法有针对性再对垃圾焚烧物进行工艺处理,使可再生材料分离,最后进行回收利用,在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燃气用于发电,一方面解决垃圾占用耕地的问题,另一方面节约了资源成本,实现了良性循环。

总体来讲,这些国家大多施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通过一定科学方法减少建筑垃圾数量,同时对建筑垃圾进行再利用。

3 建筑垃圾处理

3.1 建筑施工技术处理

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和孔内深层强夯技术是处理建筑垃圾的主要方法。其中,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是以建筑垃圾加固软土地基为基础,选择一层具有一定厚度、土性较好且层位稳定土层做加固对象,结合多桩基地施工,把建筑垃圾作为填料,借助特殊施工工艺、施工机具等,反复夯击垃圾填料,通过挤压改造土层,而且夯击到不同阶段填充不同性质垃圾,最终形成一个“人造特力层”,“人造持力层”的产生既扩大桩端的承载面积,消除了端庄的应力集中现象,也消除了桩端及以下土层的大部分的变形。

孔内深层强夯技术(简称DDC技术),利用各种无机固体废料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其技术处理就是通过机具成孔,将垃圾填料注入成孔深层部位,然后进行冲、砸、挤压处理,进一步加固地基,达到消纳垃圾、渣土的目的。整个施工过程采用由深及浅,自上而下均匀加固地基,利用夯锤进行处理时,与地基承载力相比,孔内加固料单位面积可提高3~9倍,桩体直径可达0.6~2.5m,复合地基的整体刚度均匀。

3.2 回收利用处理

利用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破碎站进行垃圾处理。它是一种专门针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破碎的新颖的破碎筛分设备,通过它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等金属建筑垃圾以及砖石、木材等废料进行分拣、剔除或粉碎,一部分回炉处理,另一部分加工制造成各种钢材、砌筑砂浆等建材制品。它整合了振动筛,给料机,皮带输送机,一级、二级、三级破碎机而成。该产品可大大缩短破碎工期,降低了物料、工时消耗,同时也降低运输费用,提高设备的机动性、灵活性,以及提高室外作业的适应性。

以上建筑垃圾施工技术和回收处理方法都有着适用范围广,适用条件低,技术用料标准低特点,并可就地取材,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巨亮,王宇静,邰秋等.建筑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垃圾产量分析与处理建议[J].绿色科技,2014,(12).

建筑垃圾回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技术;循环利用

前言

建筑垃圾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而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成分也大量增加和变化。建筑垃圾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态环境,对城市的发展,人类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了严重威胁,使得建筑垃圾产生与消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城市垃圾处理工程十分必要,迫在眉睫。

一、建筑垃圾再生处理的必要性

(一)国内建筑垃圾数量持续增长

我国建筑垃圾排放高峰期已到来,建筑垃圾的总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

(二)建筑垃圾的危害

目前大量建筑垃圾中,废弃混凝土约占40%左右,经估算,2003年我国的废弃混凝土的数量已经达到1.8亿吨;我国的建筑垃圾尤其是废旧的混凝土的再生利用没有引起很大的重视,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到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这种处理方式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沙等飞扬造成环境污染。

(三)建筑垃圾再生处理的必要性

1.建筑垃圾再生处理是改善城市环境卫生条件、保护城市风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需要。

2.建筑垃圾再生处理是节约用地,保护土地和环境资源的需要。

3.建筑垃圾再生处理利用能使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成为能够二次使用的再生集料,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资源。

4.建筑垃圾再生处理利国利民,是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响应。

5.它有利于保护地域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避免二次污染;促进了良好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的形成。

二、建筑垃圾再生技术

(一)建筑垃圾成分、特点、分类、与应用

1. 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和特点

(1)建筑垃圾是由碎混凝土、碎砖瓦、碎砂石土等无机物类构成。

(2)化学性质稳定:建筑垃圾的化学成分是硅酸盐、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硫化物及硫酸盐等。这些成分属于无机材料,耐酸、耐碱、耐水性好。

(3)物理性质稳定:颗粒大、透水性好、不冻涨、塑性小。同时具有相当好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冲击韧性、抗冻性、耐水性等。即强度高、稳定性好。

(4)总体来说,建筑废渣又具有相当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其性能优于粘土、粉性土,甚至砂土和石灰土。

(5)这些性质决定其经过处理是一种很好的建筑材料,可以应用于工程建设,变废为宝,同时又解决了城市建筑垃圾排放污染土地的问题。

2.建筑垃圾的分类

按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如下:

(1)土地开挖:分为表层土和深层土。前者可用于种植,后者主要用于回填、造景等。

(2)道路开挖:分为混凝土道路开挖和沥青道路开挖,以及水泥石灰稳定土粒料。

(3)旧建筑物拆除:分为砖和石头、混凝土、木材、塑料、石膏和灰浆、钢铁和非铁金属等几类。

(4)建筑工地施工:分为剩余混凝土、建筑碎料、即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和其它废料等类型。

(二)再生技术方法

1.就地再生

建筑垃圾将采用移动式建筑垃圾回填处理设备,就地再生使其得到规划利用。

2.厂拌再生

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就是把功能不同的破碎设备、筛分设备、传送设备及除去杂质的设备合理地组合在一起的生产工艺过程。

3.建筑垃圾处理的基本硬件要求:

(1)包括装载机――搬运碎石和产出的骨料;

(2)储备场地――贮存不同类型的废料和再生产品;

(3)预处理设备破碎锤、液压镐等,用于破碎大块废料;

(4)装卸设备――填料和装卸料的挖掘机、装载机;

(5)初步筛分装置――在破碎前去除土、石膏、砂等杂质;

(6)初步破碎机――一般是颚式破碎机;

(7)电磁系统――从碎石中分离出铁质;

(8)筛分设备――用于分离较小粒径的骨料;

(9)二次破碎和筛分设备――分别将废弃混凝土骨料破碎成需要的粒径和分成不同的部分;

(10)再生材料的质量与回收过程和处理方法关系密切,处理过程应经过系统规划,并合理选择质量较高的处理设备, 编制高性价比的建筑垃圾破碎设备的工艺流程。

(三)建筑垃圾回收应用方向

1.直接利用(作为回填材料)

(1)市政工程软基处理

建筑废渣,具备其它建材无可比拟的优点:数量大、成本低、强度高、质量好,是市政工程难得的水稳定性好的建筑材料,废旧混凝土可用于建筑垃圾夯扩桩加固软土地基。

(2)作为回填材料直接利用

废旧混凝土一般不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可以直接用于市政工程回填、铺垫路基。

2.再生利用

(1)作为再生骨料生产再生混凝土,利用再生骨料作为部分或全部骨料配制的混凝土被称为再生骨料混凝土简称再生混凝土。主要工艺骨料:进料、 筛分、 破碎、 分选筛分、 二-三次破碎、 多层筛分、 分级原料(0-5毫米、5-16毫米、5-2毫米、5-31.5毫米)。利用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生产粗细骨料,经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用于C30及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中。也可直接用于生产广场砖 、人行道砖 、马路牙砖 、植草砖 、小区砖 、铺道平石、道沿石,井圈等。

(2)建筑垃圾生产出的骨料,具有相当高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冲击韧性、抗冻性、耐水性等。强度高、稳定性好。可生产级配碎石、碎石灰土、二灰稳定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用于市政工程道路基层及沟槽回填材料,代替一部分天然石料。如果掺加土质固化剂,可以节省10%生石灰、水泥。

三、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一)每年回收废弃混凝土10万立方米替代约20万吨天然石料,价值约600~650万元;可生产12万立方米二灰碎石,约40万平方米道路基层用料;以道路宽度20米计,可建道路约20公里。

(二)按弃填混凝土平均5米计算,每年可减少填埋占地将近30亩。

(三)再生骨料的经济分析综合考虑了其生产成本和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保护了资源,净化了环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四、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1400万元。

(二)年付现成本

年付现成本合计575万元

其中:年管理费用75万元

设备大修、保养20万元

生产成本48万吨X10元/吨=480万元

(三)销售收入

48万吨X18元/吨=864万元

(四)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略)

(五)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PT=5-1+181.1/329.73=4.5年。

(六)净现值

NPV= (CI-CO)t(1+ic)-t=618.58万元≥0,

方案可行。

式中(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t=1,2n

N――建设项目计算期

ic――基准收益率定为10%

(七)收益率计算

i1=18%,NPV1=27.69

i2=19%,NPV2=-27.08

IRR=i1+ (i2-i1)=18.51%≥ic ,

方案可行。

(八)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润率= X100%

=122.7/1500=8%

方案可行。

(九)平均报酬率(ARR)

平均报酬率(ARR)= X100%

=321.57/1500=21.4%

方案可行。

(十)结论

经以上分析该项目可行,若考虑当地产业政策补贴,无偿提供土地,无息贷款,以上分析指标更加理想,垃圾处理利国利民,企业受益。

五、环保效益分析

(一)建筑垃圾露天堆放存在粉尘飞扬问题;其次,其中的废弃混凝土的细粉料和可溶性酚碱成分经风吹雨淋扩散至地下会恶化土壤和地下水质。

(二)建筑垃圾回收再生利用,充分利用了建筑垃圾中的骨料成分,节省了天然岩石材料的开采,显著节约矿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