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球化 城市 视觉导视系统 符号

当前,全世界的经济文化体系在各个国家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大必然趋势。而视觉导视系统中对于图形符号的构建就是为了把这一全球化的趋势变得更加容易与快速,目的就是为了无障碍信息传递。这些信息的无障碍设计可以让全世界得以识别,那就意味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不同语言的用户思维与认知差异问题需要解决。导视标识不能仅仅局限于平面美学与环境美学,而是要满足纷杂用户使用需求的,而所有基于国际导视符号标准的导视符号设计虽然缩小了认知差异,但是同时也忽略了用户文化之间的融合。其意义在于,一个良好的导视符号语义不仅有利于不同用户的观察、认知,降低出错率,而且有利于用户的视觉审美与文化审美。更重要的是,实现导视符号传达准确的使用目标的同时,充分发挥现代导视符号与用户文化交流的特色作用。

一、视觉导视系统的内涵

导视系统是城市空间信息传达的重要手段和媒介。它包括了城市空间内所有的路牌指示、交通标志等。这些标志成为了城市形象和体现城市人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科学技术和公益性质为基础的设计形式,专注于设计的功能性,设计的文化性的体现。它是城市表情特有的体现之一,满足人们各个层面上的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该以整个城市的环境模式为基础,集中体现城市空间的人文内涵。在当今信息繁杂、国际交流日益广泛的时代背景之下,建立“快捷、准确、高效”的视觉传达系统,是城市视觉导向系统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囊括了人因工程学、传播学、符号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艺术、视觉传达和行为科学等一系列的学科知识,是一套完整的、严密的、科学的系统规划设计。凯文·林奇对美国的标识系统归纳出著名的五个“城市印象构成要素”,即道路(Street)、边沿(Edge)、区域(District)、结点(Node)、标志 (Landmark)。这五个要素构筑成了城市视觉设计的基本网络框架,也构筑了城市的印象。这些都以视觉传达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使之符号化、系统化。而这些构筑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符号应该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进行合理的分配,进行科学而高效的编排成为我们讨论的内容。

二、视觉符号在城市空间中的运用法则

1.适用性原则

适用是标志的本质规律之一。作为导视系统,适用即要求其信息标示准确,视觉形象鲜明,易识别、易记忆。那么,视觉标识首要的原则必须是适用的,而在后面符合视觉接受规律、易识别、易记忆的交通标志,既是好的标识,往往也是美的标识。这里存在一个适用性和审美性统一的问题。标识的使用也必须考虑到相应的受众人群的接受能力,从而对于标志图形的简化程度,传达的符号寓意要非常明确,功能性是最主要的。标识是表明事物的特殊记号,它以单纯、易于识别的图像,通过图形、文字和色彩三大元素的视觉符号,给人留下记忆深刻和赏心悦目的心理印象,在城市的各类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最直观的工具之一。

2.编排的合理性原则

城市的视觉空间设计中,点、线、面等平面元素在空间的运用显得极为重要。处理好这些元素的编排位置,会使得空间本身具有更高的信息容量,承载的信息越多,编排得越理想,传达的效果也就越好。

在视觉导视系统的编排内容中,除了特定的图形符号以外,还有文字和色彩的使用搭配。视觉导视系统中的文字在对字体进行选择时要具备简洁、易识别、适合大量应用的特征。视觉导视系统中的字体符号会根据不同地域或者风格来选择合适的字体。国内的视觉导视系统一般都使用中英文或者纯中文,中英文同时需要时更强调字体的搭配,例如衬线体的中文搭配衬线体的英文,相反非衬线体的中文搭配使用非衬线体的英文。而纯中文字体一般较多使用黑体或者以黑体为主要骨骼的其他类似字体。在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的视觉导视系统设计中,文字大部分会使用英文字体进行设计,常用的字体有Arial、Helvetica等。而在不同的地域,由于当地文化特色或者宗教背景,视觉导视系统字体的选择会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合理的色彩运用是塑造视觉导视系统的有利符号,视觉导视系统中对于色彩符号的把握和对于文字字体的选择类似,也是需要醒目、属性明晰、适合大量应用的原则来传递信息。

3.视觉信息构架的清晰性原则

排版系统与网格固然是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色彩的运用与搭配,也是有科学的系统规划的。使用者必须肯定这样一个系统,形状越简单,它所传达出来的语义也就越明确,越容易被人记住。当然,根据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理区位以及人们的不同,选择的颜色也就大有不同,倾向的色系也会各有千秋。

现代城市瞬息万变,人们时常面临如何从某处出发抵达陌生另一处的困惑。城市的健康运作需要具备成熟的城市视觉导视系统。城市公共空间的导视系统不应只包括指示牌,良好的视觉导视系统能为使用者提供简洁明了的信息,帮助使用者迅速无差错、便捷地抵达目的地。视觉信息的构架一定要准确无误地传达必要的信息含义,让城市居民在短时间内一目了然、准确领会标识传达的信息。没有语言障碍,正是标识优于一切语言的最大长处。视觉导视系统是城市空间中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它包含城市空间内所有的路牌指示、交通标志等。这些标志成为了城市形象和体现城市人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视觉导视系统设计符号建构

国内的众多地区都没有很好地规范自己的城市空间视觉系统,不能够让人很清晰、明了、准确地了解传达的信息。有的时候甚至会产生误读信息。有诸多地方做得不够人性化,如道路的指示标牌、车站的公共显示都没有明细。相对应国内飞速发展的经济,户外广告、灯箱广告的增多,使得这些公共标识完全被挤压了生存的空间。基本功能性几乎丧失殆尽,合理、系统化的设计极为重要。城市的导向系统属于整个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公益性配置内容。如果没有完整城市视觉导视系统,那么城市的地图系统、道路标识系统就形同虚设,是单一的个体,要找一个位置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些看起来好像没有经济效益的设施,实则都是现代城市中和经济政治挂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一个城市的视觉导视系统的设计,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这一城市规划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而我国大多数城市视觉导向系统设计较老旧,形式简单,没有系统性,和现代的建筑、道路、整个城市规划极不协调。许多城市的视觉导向系统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设计者应该结合设计心理学、符号学以及美学的角度,对现行的视觉导视系统设计进一步改进。尤其在图形主导化的时代,符号的导视标识一定要具有清晰明确、区分不同人群分布和流动的特点,设置相应的设施、符号,包括导视标识牌的尺寸与安放的位置。

一个城市的视觉导视系统设计是这个城市整体水平的展现。全球化背景下,不管是国际大都市还是边陲小镇都应该有着国际化的视野。但是同时也必须具备自身的特色,这就需要对于城市的文化属性、地域特征、群体特性等因素进行完整的表达,它可以使得城市居民产生一个共同的心理趋向,是超越单个意识的复合符号。对于城市中凝聚力和归属感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另外的客观层面,城市的视觉导视系统作为一个城市推进全球化的重要手段,它起着美化城市居民外部生活环境,提升内部生活品质的作用,因此城市视觉导视系统是让人们在城市形象的提升中,获得生活品质与生命质量的提升,让更多的人通过城市中实实在在的品质优化,获得对城市的整体感知的强大武器。

我国是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每个城市都有着不同的城市脉动。深度挖掘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把这些价值更好地转化、利用成为商业价值形成传统文化的再生。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进程加快,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对于归属感的强烈需求使得设计正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对于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整体的规划水平要求日益提高。而城市视觉导向系统是城市空间中公共环境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套简单的视觉识别系统,还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注:本文为武汉工程大学2013年校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Q201309)

参考文献:

[1]洪兴宇.标识导视系统设计[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2]陈伟玲,赵前锟.论地域文化特色在城市导视系统中的传承[J].现代装饰,2012(12).

[3]陈慧姝.城市环境导视中的标识系统[J].包装工程,2011(8):127—129.

[4]肖巍.导视系统符号元素研究[J].包装工程,2012(10):136—137.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旧厂房;文化创意产业园;导视系统

当我们从一个地方来到另外一个地方,或者是从城市当中的地铁口出来,或是乘电梯来到一个不熟悉的楼层,片刻间让我们感觉茫然,失去方向感和安全感。这时我们会本能地四处张望,寻找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导视牌,我们会努力地辨认自己身在何处,找寻一切可以引导的线索。就像我们需要在网上收集素材一样,要找到某个关键词,而这时的“关键词”就是我们的导视设计。

1 导视系统设计

导视设计最早是受1851年万国博览会的影响,当时参展的商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推广,于是都在自己的标牌上做文章。再后来,由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的繁荣带动城市的大发展,导视设计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导视设计就发挥着它的重要功能。“导视”来自英文中的“Sign”,Sign在英文中的解释有很多种,有信号、标志、说明、指示、痕迹、预示等。目前国际上把“Sign”的含义开拓成了一个学科,延展成了一个完整的导视系统。导视系统(Way finding System)是指在一个公共空间支撑人们且人们在其中有效行动需要的综合空间信息系统。这个系统整合了标识以及标识系统作为一个媒介去传达信息,如图形、符号、标识牌和地图元素,这些元素是在一个基础空间信息架构中发挥作用的。

2 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

一般通俗的解释和说法是: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从西方发展和引进来的,国外对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讨论和研究也比较多。而根据我国国情,人们对它的说法是: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

3 旧厂房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导视系统设计

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既保留了工业遗址和工业文化风貌,又实现了工业园区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成功转型,是将一城市的文化与娱乐施以最集中的方式集中在该地理区位内,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结合,是多项使用功能(工作、休闲、居住)的结合。而导视系统设计是传统建筑设计与视觉传达的中间学科。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对人与环境的信息关系要求越来越高,小到一幢写字楼,大到一个区域甚至城市都要求有科学和人性化的导视设计。作为城市的一个较小构成元素的旧厂房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更是需要经过精心设计过的导视,不露痕迹地起到指引和告知的作用。而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导视系统设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 一切以人为基本的设计

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要从对环境的行为应激来说,环境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引起人的反应,如对噪音、拥挤作出反应。要是拥堵,人们会产生急躁和不安的情绪反应。再如,狭长和过多的弯道会给人带来心理的不安全和不稳定感。所以就更要求导视设计应该是以人为基本的人性化设计。要注意到人始终是设计的主体,要考虑人的生理、心理、情感、直觉等因素。还有安装和设置导视牌的位置高度,视觉信息量的多少和完善以及辨识度都应考虑在内。导视牌距离位置远近的放置,怎样做到导视方面的连贯性和科学性也是一个长期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在复杂的环境和空间中,除了考虑视觉、身高正常的人以外,还要考虑身体不便或是身体有残疾的人士,在关键的位置和信息点嵌入发声装置和触摸装置,来提醒一些弱势群体,从而提高公共空间的可介入性。导视信息的布局设置都应该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在设置方面,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人体工程力学的原理,控制导视牌的高度、规矩、间距以及字体大小等。一般认为25m~30m为远视距,4m~5m为中视距,1m~2m为近视距;悬挂高度为2m~2.5m;中英文字体的大小比例一般为3∶1;字体以标准中文的黑体为主,连续设置距离为50m。在国内,有时候英文导视信息的不规范、拼写错误、用词不当都会给阅读者造成误解和疑惑。导视信息的接收和识别还应该充分考虑它所处的环境位置,如在夜间和环境昏暗处需要增加照明设施,在雨季多发地区增加雨水保护措施,以保证在雨中的可识别性和可读性。

3.2 导视系统设计和环境相融

自古以来,中国就讲究人类和自然和谐一致的“天人合一”,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标准,所以导视的设计也不例外。要求其融入环境,不显突兀,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是优秀导视设计评判的一大标准。传递出“自然本位,人性回归”的哲学思想。

3.3 设计时要注意尊重历史和原味传承原则

在进行以旧厂房为延续项目的导视设计时,要注意尊重历史和原味传承。通过对历史的尊重、文化的传承,保留旧厂房结构的形式,保留原真性,低调地塑造一种语境“这里有故事,也有未来”,要找到当时的工业记忆和建筑肌理,让文化创意园再次焕发生命力和活力。在导视系统的设计时,要尽量让新的设计和材料同建筑的风格协调一致。利用以前精密、耐用、淘汰的机器来做景观雕塑,既能体现精神,又能唤回记忆。工业园区一般都保留修建时的最有代表性的标语和宣传画以及大喇叭,不仅采用了视觉还利用了人们的听觉。

以旧厂房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它不仅肩负着工业时代的文化特征,而且还希望把这种文化传承下来,做到经济与保护的均衡发展。还要求系统的、完善的导视设计。不仅体现出文化创意园区良好的品牌形象,还要体现人文关怀,让来这里休闲娱乐的人们感觉舒适、愉快和安逸。笔者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却发现景观规划里讲的导视设计和视觉传达里面的企业形象设计有很多的交叉点,这种交叉上的重叠就导致了设计上的混乱和迷茫。然而想把这种混在一起的概念和观点理清又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将各个导视系统整合起来,强化导视系统之间的连接,充分反映空间的概况。关键问题还要探索导视系统与环境的结合程度以及传达的信息是否明确有效,是否通俗易懂。但目前仍然没有既可以解决视觉形象设计又可以符合景观导视设计的一个统一的理论标准和规范。这里说的系统的、完整的导视设计也是一个比较相对的概念,可能并没有全面的、系统的规划设计完整,达到某种深度。但却希望在此得到更多专业人士和学者的关注和研讨。

参考文献:

[1] 肖勇.看!导视系统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 朱锷.消解设计的界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韦恩・亨特(美).环境景观识别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导视系统;色彩设计;地域特色

“导视系统”来自英文sign,它有信号、标志、说明、指示、预示等多种含义。导视系统设计即signdesign中的sign是指在整体层面上的一种识别符号,它注重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理感受以及设计对象的整体性营造,会使人产生一种由衷的亲切感,而且会形成设计对象的整体性可识别意向。

中村吉朗在《造型》一书中提到:人们刚看到物体时,对色彩的注意力占80%,而对形体的注意力仅占20%,这种状态约持续20s;2min后,色彩占60%,形体占40%;5min后,形体和色彩各占50%。这说明景观色彩往往能先声夺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色彩是形成系统性和可识别性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具有营造氛围、创造意境的功能,直接反映出某一空间环境的整体风貌,体现出时代气息。作为一种富含表情和情感的语言,色彩无疑是旅游景区导视系统设计中不容忽视的要素之一。

一、旅游景区导视系统色彩的机能

色彩在导视系统中是极具表现力的重要元素之一。旅游景区导视系统的灵魂是直接、醒目,导视系统的功能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色彩的运用是否合理来决定的。因为色彩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影响人的情绪波动,能与周围的环境色彩形成互补关系,还可以强化色彩对比,使导视系统从周围环境中脱颖而出,使人关注并接受相关信息。色彩也可以在一系列的导视中产生一定的视觉秩序,即第一信息、第二信息,这便是由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导致的一种可利用的因果关系。色彩的对比关系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补色对比、冷暖色调的调和;多种色彩为表达一个效果而互相产生作用,形成一种秩序:统一、和谐或调和。也可以把色彩的调和作用运用在导视系统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或导视系统自身的色彩构成上,通过色彩调和将导视系统与周围环境的色彩融为一体,使同类色或近似色体现出统一的色调,形成一种素雅的美感。

二、旅游景区导视系统色彩设计的一般原则

1.规范性

旅游景区导视系统的色彩应由统一的规范色构成,使各标识之间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效果,便于为游客提供清晰、明确的指示。美国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乐园导视系统的色彩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体现规范性原则的成功范例。其造型是由米老鼠肖像和几何形体结合而成,上半部由米老鼠的头部和两只大耳朵组成,下半部是一个方形结构,其上标有地点信息,色彩是由红紫两色构成。统一的造型、规范的色彩导识,高高地立在高速公路出口和园内路旁,闪动的色彩和迪斯尼肖像在树丛的衬托下形成一种既有很强导向功能又饶有趣味的景观导识标志,游客进入某一区域之前,此导识标志就开始反复出现。在这里,无论是哪国人,凭着规范的色彩和造型,都能识别导识标志上的“语言”,准确无误地找到他们的目的地,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在园内愉快地游玩。

2.与自然环境协调

人类的色彩美感来源于大自然对人的陶冶。对人类来说,自然的原生色总是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因此,景区导视系统的色彩设计永远不能离开大自然这个背景,设计中要力求保持和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大海及岩石的自然色。

图1为瑞典某地的旅游指示牌,画面精美。让人惊奇的是:随着指示牌中摇柄的起落,其中心的风景画也让观者享受到用望远镜移动景色一样的奇妙感觉,与背景的静态图片形成巧妙的动静结合,导视颜色与自然色也达到了和谐统一。在我国云南石林景区内,很多路标指示都用红色油漆在路边的石头上直接标出,虽然很醒目,但与自然色不协调,破坏了景区原有的岩溶风貌。

3.共通性

旅游景区导视系统的色彩设计须为广大游客普遍接受,要有一定的伸缩余地,即导视系统的色彩要具有普遍适用性。受众的差异性导致其对色彩感受的差异性,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这种差异性之中寻求一种最大化的共性认识。一般来说,旅游景区导视系统的色彩使用要具有弹性,不宜过于极端或过于强调个性化倾向。

如德国某旅游景区的指示牌设计(见图2),牌示中的白色、绿色单纯而明快;红、绿色的运用充分考虑到信息的高度通达性及其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性,产生了优美恬静的视觉效果。此指示牌设计的表现手法使游客在感受到原野清新空气的同时,也体会到现代设计的魅力。

4.可识别性

旅游景区导视系统的色彩在考虑共通性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个性,形成专有色彩,使色彩先于图形、文字等要素而直接传达出内容。个性化的专有色彩,有助于形成色彩的可识别性,促成视觉记忆,使标识易读、易记。

色彩通常具有非常强的视觉冲击力,无论是物理色还是光产生的视觉效果,都能加强或减弱导视系统发挥其识别作用的功能。所以,色彩配置的合理性及其对主题的有效配合都是十分重要的。图3是莱茵兰—法耳茨州城堡、宫殿的旅游指示牌,该设计运用了对比手法,古典风格的建筑与现代指示牌设计结合在一起,视觉反差强烈,红色的、斑驳的建筑立面形成了肌理上的对比,可识别性高,极富视觉穿透力。

三、景区导视系统色彩的地域特色

旅游景区导视系统的色彩设计不但要考虑一些色彩的基本特性,还要了解该景区所处地域的文化传统、居民的色彩习惯、使用者的色彩喜好、色彩的美观度、景区导视系统色彩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度等。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的色彩地理学是对色彩地域特色的最好诠释。在对旅游景区导视系统的色彩进行设计时,要结合景区的历史文化、民俗传统等研究分析景区导视系统的色彩,以彰显景区导视系统色彩的个性。

四、结语

导视系统的色彩是景区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要从全局出发,给景区一个大的色彩基调,而决定这个色彩基调的因素是复杂的,要从历史、文化、人文等方面对景区做周全详尽的调查考证后才能确定。在大的基调确定之后,根据各分支系统的不同使用功能,以及不同颜色灯光下的不同视觉感受,来确定其支系统的色调。只有这样,才能使导视系统正确地反映旅游景区的特点,减少人与旅游景区的生疏感、距离感,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参考文献:

[1]胡佳音.材料在导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D].成都:四川大学,2005.

[2]赵云川,陈望,孙恺,等.公共环境标识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53-60.

[3]余树勋.园林美与园林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99-211.

[4][美]莱斯利·盖勒里·迪尔沃兹.公共环境标识设计[M].杨晓峰,张谦,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5.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第4篇

1.1图形符号的设计

(1)简洁性

不管从放置位置还是信息元素本身来讲,标识导向信息牌都应设置在视觉发育还不健全的儿童们很容易看见的地方,而不是在辛苦找寻未果之后,发现就在身边附近的地方。为了让要传达的信息能第一时间被接受,简洁性原则最为重要。简洁性包含两大方面要求:一个是标识自身的简明,过多的色系和元素只会让儿童们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不知所措,去除多余的细节要比加强主要元素和增加尺寸、色彩、饱和度、照明强度等更见成效。再一个是减少标识的数量,在同一位置如果摆放过多的标识,和功能无关的信息儿童们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干扰关键信息的接收,致使儿童的注意力分散到次要信息上。

(2)适时适地性

所谓的适时适地性,指的是标识应该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出现,从某种层面上说,这里时间和空间是一个意思,儿童们在幼儿园的哪个空间点最容易发生识别导向障碍,这里就是需要设置标识的点,而这个空间点正是关键时间点的发生场所,所以两者是完全统一的。例如,新入园的孩子刚刚走进幼儿园大门时,接下来该往哪里走呢?进入幼儿园是关键时间点,这时应该设置入园信息指示;各个教室门外的地面和墙面也是关键空间点,孩子们到了这个点上一般都会有片刻停留以找寻标识。所以在各个教室门外的地面和墙面上要设置醒目易懂的标识,就能适时适地的传达信息。

1.2字体的设计

选择合理的字体,并对文字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才能够实现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导视系统的正常应用。字体的组合,字体种类的选择,以及根据具体导视内容进行的特殊要求的考虑,是在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字体结构、字间距直接关系到阅读的直观性和愉悦性。在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空间内形成视觉冲击,能够起到导视效果实践的文字组合,才真正实现导视系统的作用。导视系统中的文字艺术体现在字体设计与字形设计的变化上。在当今全球,字体与字型设计已逐渐从其他有关设计门类里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的设计学科。许多著名设计师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字体和字形的设计上,而在我国设计行业来看,这一领域仍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汉文字图形资源仍有足够潜力可挖掘。在我国现有的导视标牌中,仿宋体字、黑体字已过分泛滥。其实,并不一定每一个标牌都要板起严肃的面孔,在易读的基础下,文字尚有很多种形式可变。在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中,可以采用活泼,圆润的字体设计,使儿童们看到之后心理能够产生愉。

1.3色彩的设计

与图形相比,色彩对儿童的视觉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它能够迅速的吸引儿童的注意。科学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增强标识符号整体的视觉冲击力,帮助图形符号从环境中脱颖而出。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所产生的物理结果,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效应。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色彩心理。比如:红色会令人联想到热情、危险、革命等积极因素,而绿色具有安全、宁静、可靠和稳定的感觉。因此,色彩就成为抽象的表象符号,具有品格特征,传递着信息。导视系统的色彩首先应该根据不同的行业机构和品牌形象,以及由此决定的不同的内在要求、职能特征、受众群体等进行设计与选择。在特殊教育幼儿园中色彩的设计应有一个主要基调,这个基调是整个导视系统整体的色彩感觉。特殊教育幼儿园中的导视系统色彩可以是严肃的,也可以是轻松活泼的。比如,在特殊教育儿童幼儿园中无论任何一个儿童都想找到一种宁静、舒适、安心的感觉以缓解特殊教育儿童身心的紧张或压力,因此在进行特殊教育幼儿园的医务室导视色彩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些舒缓、洁净的色彩。而在游乐场馆的设计,就可以考虑采用一些单纯的、新鲜的、具有强烈刺激的色彩进行导视设计,以满足儿童的色觉心理需求。

2导视系统设计在幼儿园中广泛应用

幼儿园是一个综合性强的特殊环境,这里包括园林景观、办公区域、儿童活动室、食堂、医务室以及游乐设施等,俨然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区。幼儿园标识对于公共环境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幼儿园应有一个独特的形象标识,标识牌的制作材料要经久耐用,安装且牢固、美观。标识的字体要统一,颜色要和谐。标识牌的安装位置要准确、合适。对于特殊教育幼儿园的人群来说,更需要环境导视系统指引方向。

2.1楼道的应用

楼道导视标是用于标明楼体的名称,以及楼体内通道的走向和所抵达目的地的名称。我国的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个幼儿园,特别是规模大一些的幼儿园均有自己的办公、教学楼与儿童活动区域,甚至也有一些综合楼。有了楼道导视标识,配合幼儿园总索引图,则可以按图索骥,轻松自如地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总索引将幼儿园的总平面图与建筑群分布详尽地表述。楼层索引牌则将本楼中的各教室、活动室、医务室、办公室的名称及其具体分布定位标识清楚,它是整个导视系统中不可缺少一环。在楼道间,采用色彩斑斓的涂装、语音提示装置以及盲文凸起点,给不同身体障碍的特殊教育儿童提供简洁直观的指示。

2.2教室的应用

特殊教育幼儿园导视系统就是在幼儿园环境中,为特殊教育儿童提供一个易于识别的环境。在特殊教育幼儿园的环境中,根据班别而形成的教室众多,方位对于特殊教育儿童来说相对复杂。在导视系统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各教室、人群的走向及其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这种合理的空间关系是建立在对教室合理分布的基础上,是对特殊教育儿童的需求及心理以及建筑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教室铭牌是这一应用的重要手段。铭牌的制作应相对统一,利用引导标识色彩或者各异的造型对不同功能的教室加以区分。铭牌的醒目性和趣味性是对特殊教育儿童实现导视效果需要重视的一点。此外,沿着墙壁设置各种供特殊教育儿童感受的触觉图案,以及在教室桌设置集合型语训器进行声音引导,使特殊教育儿童迅速安全抵达座位。在座位上采用个性化文字图案等手段标识特殊教育儿童的姓名,以使特殊教育儿童正确找到自己的座位。

2.3卫生间的应用

在特殊教育幼儿园的导视系统设计中,需要特别强调卫生间的无障碍通道设计。配有专门的无障碍导视设施,指引平道与坡道,以及提示洁具的位置。设置拉杆扶手等辅助引导设施,确保特殊教育儿童的安全。在这一设计过程中有些部位可以进行声音引导,如供视觉障碍者和听觉障碍者使用的闪烁式诱导声装置灯。声音装置和灯光引导装置可采用红外线感应,能够准确针对特殊教育儿童的个体提供帮助。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与环境因素间的相互影响。

3总结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导视系统标识

高校

1.研究背景

1.1导视系统介绍

现今,对于导视系统有多种定义,较为符合本研究方向的说法是:“导视系统,一种运用地标、标识、路径和环境线索,帮助第一次访问者快速找到和使用具体空间的信息传达系统。导视设计的实质是整合和组织空间环境相关信息,从而帮助人们快速的到达目的地的信息设计。导视系统向人们提供指导和方法,帮助人们即使在陌生环境中也能感到安心轻松”。

1.2导视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导视的最早意义,追溯到古代的结绳记事。在13世纪发展起来的剑桥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包括道路、住宿、学院都有各自校徽、院校范围名字的早期导视系统。每一个盾徽代表一个学院,为识别大学的不同部分创造出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次国际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开幕。各国的设计标牌在工业产品中出现,导视系统的发展就正式开始了。

1919年,沃尔特-格罗佩斯在德国创建成立包豪斯设计学院,1926年的邵德包豪斯增加了一个新的系――建筑系,并且更加重视工业。这对于推动导视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0世纪20年代开始,少数发达国家开始出现相对完整的导视系统。

20世纪40年代、50年代起,在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各国战后经济得到复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由此也促使导视系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人们对于导视系统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凯文一林奇第一个提出来英文“wayfinding”――“导视”。从字面上理解是“找路”的意思,实际上“wayfindinq”包含了与找路行为相关的所有研究领域,涉及多种相关科学。

1.3国内高校导视系统现状

学校校园在某种程度上空间广阔,其开放性和公共性使高校校园人流量大、相应场所和设施多、空间布局紧凑,随着高校国内、国际化交流的频繁,导视系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因其能为校园的和谐和沟通架起桥梁,也是高校品牌建设和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高校导视系统处于发展阶段,系统性还不成熟,相较于国外的高校导视系统还存在很大差距。

1.4苏州地域背景

苏州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集大成者,其本身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苏四千多年的辉煌文化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永世常青,新苏科技文化经济在全国也是位居前列,这是一个古典与时尚交融的城市。苏州科技学院正处于这一大文化都市中。

2.研究过程

2.1优秀导视系统案例分析

导视系统国外已经发展了几十年,我国是近几年才引入的观念,各方面发展的都还很不成熟,高校导视也不例外,所以研究优秀案例时主要选择了国外做得比较好的案例。其中德国普福尔茨海姆学院很有研究价值,其以造型简洁的信息指示牌作为其导向的基本要素,指示牌上的文字和线条元素被纳入严密的网格中,它的版式设计既体现了信息的条理性,同时又不显得单调。韩国仁川学生教育中心的标识是从主题思想上出发,清晰地表达了这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文化空间。

2.2高校导视系统实地考察及存在问题分析

导视系统的最根本作用是沟通与指引,对于高校这样一类科学文化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而言,在一定层面上它具备了更多的文化属性与内涵。高校校园导视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众对于校园环境的识别和认可,以及学校师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深入了解国内高校导视系统现状,特针对国内四所高校做了实地考察。四所高校中南方北方高校各占两所,艺术类、综合类、偏重文科类、偏重理科类高校均涉及到。综合调查结果发现以下几点普遍存在的问题。

(1)缺乏规范标准。主要表现在标识内容的排布上,无合理的、统一的规范,字体大小、间距、行距、与标识的相应关系不合理。

(2)指示方向不明确。高校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和生活空间,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体育场、礼堂、食堂、宿舍、医院、超市、等场所不可或缺。相对设施场所较多,知识系统需要体现的内容就多。往往作为一个参观者,我们想去的地方看不到,即使到达也要找好久。

(3)缺乏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导视设计形式化。很多导视系统不重视设计,一味的复制和工业化批量生产。一则缺少独特性,二则与校园文化校园环境不融洽。

(4)缺乏地域特性方面考虑,材质选择不合理。一些标识牌在使用一年以后就出现了表层开裂、脱漆等问题,除去材料质量差之外,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

2.3以问卷形式调查和分析苏州科技学院对导视系统的需求

高校导视系统对外服务来宾,对其做指示指引;对内要切实服务于本校师生。苏州科技学院的师生对导视系统有怎样的需求也是本课题调点之一。为此课题研究小组以问卷形式做了调查(调查问卷见附录)。在各二级学院、各个年级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手绘选取有效问卷200份做数据统计与分析。

针对校内师生对学校场所及设施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由此可见,类似于苏州科技学院这类分期建设校园,特别是新老建筑穿插的校园,在没有完善的导视系统的情况下极不便于校内师生了解学校场所及设施。如何清晰明了的让师生了解学校是设计苏州科技学院的导视系统中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由校徽、校园文化出发探究导视标识形象设计。导视设计为了更好地传达设计者对导视本身和周边环境信息的理解,在形式上都设以一个主题,使之成为形象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校园导视其主题就要切合校园文化,而学校校徽通常是校园文化的浓缩和体现。因此在做苏州科技学院导视系统设计之前首先对校徽做了相关分析。

整个标志的外形是一个盾牌,虽然成立苏州科技学院时间不长,但是追溯最早的土木学院也有780多年的历史了,所以以盾牌为型给人以厚重感,显出深厚的底蕴。同时盾牌的外形使整个标志有了国际化的味道,通过标志来表达我们的学校有与国际接轨的愿望,在学术建设上跟上世界的脚步。细分标志可以发现它是由“U”、“S”、“T”、“S”四个字母元素组合而成,是我校英文名称“Suzhou Universitv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体现。其中“U”和“T”组成盾牌的外形,体现大学和技术一种坚实感;两个“S”一是以曲线的形的造型体现苏州水乡一种灵动的文化,二是组成一团火焰体现了科学技术蓬勃向上的发展。标志由蓝、灰两种颜色组成。蓝色代表着沉着严谨,如天空般纯净的蓝色给人强烈的空间感。明亮的灰色是苏州水乡的基调,再次体现苏州科技学院在苏州吴越文化的氛围中。

3.2研究步骤

(1)由调查问卷分析导视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合理结合。最常接触校园导视设施的还是生活在校园中的师生,为了解在广大师生不需要其指示信息时导视设施还能起到什么作用,特对校内师生对导视系统的功能需求展开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在“导视系统旁最需要配备的公共设施是什么?”多选项问题中,认为应配备“垃圾桶”的有50%,应配备“座椅”的有45%,应配备“路灯”的有55%,应配备“遮阳(雨)棚”的有51%。在“我们校区的基础设施还欠缺什么?”多选项问题中,选择“垃圾桶”的有57%。由此可见将导视设施与公共设施相结合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2)确定标识内容与位置。在针对校内师生对学校场所及设施的了解情况调查中,可以发现校内师生的了解程度极低。这主要是因为苏州科技学院石湖校区是分期建设的校园,且新老建筑交错排布;校内建筑、场所及相应设施规划不甚合理,例如校医院在老校区曲折角落中,不少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都不了解其具置。

因此,在做信息指示及节点排布时结合苏州科技学院实况我们了以下措施:第一,细化整理校园地图,依据目前校园建设完成及使用具体情况做合理区域划分。第二,对于不易寻找的地点,其名称信息提升一个重要等级排列。第三,对于名称不统一的地点,在全校范围内调查统计最终确定出最能为大家接受程度的名称。

(3)导视系统形象设计。我们以折纸为创作灵感,对导视牌进行形象创作,纸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最广泛的信息传递介质,学生阶段,是阅读以及知识的来源之一。用折纸的造型形式让阅读者面对导视牌有一种亲近熟悉的感觉,缓解因迷失方向而带来的不安情绪,使其有相对平稳的心态更好的检索目的地,从而提升导视的成功率。

为了避免由于导视系统的出现对原有景观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当下复合化的标识有以下三种设计方法:第一,同类信息一体化是道路名称+导向地图、方向诱导+地图等同类信息复合于同一导向体;第二,异类信息复合化是方向诱导+交通规制、地铁名称+地图等不同信息复合于同一个标识本体;第三,与标识以外的装置复合化,主要是导视+照明、导视+座椅等导视与其他装置的复合化②。这种方法更加节省材料,并根据各个导视牌的为之所在的需求不同,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是导视牌有了更多的人文关怀。这也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设计方式。

字体选择。在导视设计中,文字和图形是传递信息的两大要素,图形有更强的识别性,但文字可以传达更准确、更抽象的信息。字体是传达内容的载体,而不是字体本身的形式,太过于强调字体的形式会影响信息的识别性,那就舍本逐未了,降低了导视效率。而宋体等有衬线字体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因此无衬线的黑体是更优的选择。

学校作为知识交流传递的场所,经常会有国际友人来访,因此导视系统自然要与国际接轨,双语导视则是个必然趋势。但还要考虑到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在校师生仅有200名左右外国人员,导视的主体还是国内学生,因此我们中英并排分布,英文的大写字母是汉字的1/2,中英文行距以最小英文大写字母的1/2整数倍进行缩放调整,我们称它为“x”。我们把一段中文和相对应的英文称为一组,在组与组之间的距离同样为x的整数倍。在一组文字与前端图形之间,汉字是图形的0.6倍,图形与汉字之间的字间距同样要遵循x的整数倍原则,以确保整个信息版面排布的整体统一性。

另外,据《2013年度苏州气象报告》显示,苏州年降水103天,雾霾天气共有152天,这势必会影响能见度。综合以上分析,苏州全年约有一半以天数上天气是非晴天状态的,这势必会影响能见度。其中1月和9月份日照较少,而是9月份开学季,学校人员来往最密集,最需要导视系统。因此为了使文字能达到有效的视觉识别效果,我们了调整字体和底色的色彩明度和色相的对比关系。把色彩明度差设置在60%~70%之间,在这区间内对视觉障碍者的可视效果都是比较理想的。所以能在能见度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保证信息的可视度。

导视标识的排版系统及网格设计。在遵照文字信息排布的规律下,我们要把我们所排的到的信息内容排列到我们所设计的导示牌上。由于导示牌所处地点不一样,所以内容也必然不尽相同,这就要改变导示牌的外形来适应不同的环境需要。导示牌外形我们要有一个标准化的网格进行变换,国外一般应用的是15×15、30×30、45×45、60×60、90×90、120×120(单位:厘米)的网格比例进行组成的,但是在实际校园导视系统中无法适应如此大的网格变化,经过我们的反复推演确定为(单位:厘米)10×10、20×20、30×30、60×60的网格,以便更好的更灵活的适应校园多的空间。指示信息的排列与导示牌的边距应为整个牌子最短边的10%为距离。

导视标识材质选择。在材质方面铝是导视系统设计中最常用到的金属材料之一,它适用于医院、工厂、商场、酒店、宾馆、交通枢纽等场合。风格上造型繁多,颜色多样,设计自由度高。制作过程简单,秩序设计、切割、钻孔、组合即可。其各部件可方便拆卸,节省工时。

为了更合理的选择导视系统的材质,在选材前特地对苏州水文及气候等情况作了调研。依据从苏州气象局采集了信息,并作出了以下归纳:苏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气候湿润,年降水量较大。基于此原因,在材质选择上首先排除类似于冷板的易锈材质。铝和钢等强度大、耐腐蚀能力强的材质会更适合使用在降雨量大的地区。

研究合理性。以上研究及设计过程均基于实际调查和理论基础之上,尽可能追求合理。

3.3研究最终呈现

通过以上研究,最终呈现出一套适合苏州科技学院的导视系统,并总结出一套适合国内高校使用的导视牌排版系统。

4.设计总结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第6篇

重视老材料的新应用

医院中标识牌面板常用的主流材料包括不锈钢板、铝板、亚克力板等,还有一些医院使用型材。近两年,对外表面材料加工处理的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将图案呈现在硬性的平面材料上是比较困难的,只能采用喷绘的方式,然后裱在材料上面,并不美观。如今出现了平板的喷绘方式,可以直接将图案呈现在材料的表面,很有层次感,视觉效果也更好。广东番禺中医院的标识牌采用的是平板的高清晰度的喷绘和丝印的方式,呈现效果很好。

而型材因可塑性不强,且无法在造型及色彩上与医院的文化、建筑的风格及装修的特点相结合,在设计呈现、美观度上会有很大的制约,但型材的价格较为经济,如铝型材,造价便宜,安装也较为便利。

目前,在标识系统的材料应用方面,除了关注新材料外,更多的是将已有的材料以全新的方式进行组合和应用,使其在医疗空间中得以应用。例如,在307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区的改造中,我们采用了3M地面的两种特种膜,反响比较好。其实,这些材料并不是新的,但是它的混搭和应用方式是全新的,可见材料和工艺的跨界应用正在逐渐成为标识系统设计的潮流。

通过人机互动,增强就医者体验

在一些商业项目中,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比如一些交互式的技术,但是在医院建筑中,这种技术的应用尚在探索阶段。

人机互动装置会提高医院与患者的互动,增强患者的积极体验。人机互动装置分为两种:一种是体验式的,旨在提高医疗空间的趣味性,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感;一种是交互式的查询系统,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可以查询专家、门诊等信息;二是可以植入导示的内容,让患者可以查询每一层的平面图、科室的分布,还可以实现实时路径的生成,帮助患者规划从当前位置到达目的地的路线,引导患者以最短的路线到达目的地。这种设施在国内医院的应用还非常有限,在国外医院中却很普遍,其将是未来医院标识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例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安德森癌症中心就有一个触摸查询系统,这个系统内的导示内容与印刷的平面图、导示的地图是完全一致的,可帮助就医者最快到达诊室。

另外,经过调研发现,传统的医院大多是在用一种强迫、说教的方式跟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如用大量的宣传栏来展示医院的院训、理念,但是在细节上并没有做得直达人心,没有使医院与患者形成良性的互动。对此可以从室内的环境氛围着手,为就医者营造一种向上的、积极的、乐观的空间环境,提高空间和患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比如某肿瘤专科医院,设计师在门诊大厅设计了一个装置,它是有感应的并且可以张合旋转,患者进入空间之后,能够感受到对生命的一种希望,以此来增加与就医者的互动。

整体考虑,线上线下相呼应

严格意义上来说一套完整的导视系统应该包括医院网站上的引导内容、设置在医院内部空间的查询系统、医院建筑内外的标识牌、印刷的地图和导医手册等。但实际建设中,很多医院往往因为造价的原因,会省略一部分内容。其实,医院的导示系统是一项整体工程,每种导示方法都有其无法取代的作用,以网站为例,对于一些外地的患者来说,他们在来到医院之前,常常会在网上先查询相关信息,这有助于他们提前了解医院,从而节省来到医院之后所花费的时间。

改变标识牌的“语气”,改善就医者感受

在很多医院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标识牌上的字被设计得很大,箭头特别粗,颜色非常强烈,这是因为设计者担心就医者看不到指示信息,但由于缺乏人文关怀,往往有种被环境压迫之感。无论文字的大小比例,还是色彩的对比关系,都应该让人看起来是比较舒适的、柔和的,不产生刺激感。我们认为,导视信息能否在嘈杂的环境中被就医者迅速看到,取决于其规划是否合理,比如标识牌的位置是否合理,标识牌上承载的信息逻辑是否合理等等。举例来说,一个人身处A点,想要去B点,但是在A点处所能看到的标识牌上并未显示B点的信息;在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获得指引,如果关于如何达到B点的信息出现中断,人们便无法迅速找到继续前往B点的路径了。

因此,在标识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规划来帮助患者找路的功能是最核心、最基本的,只有将这个问题解决好,才能创造一个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空间。

标识系统造型,应以功能为基础

很多医院管理者在建设标识系统时,大多关心其外部造型,而忽略了规划方面的内容。标识系统设计的第一核心要素是把建筑空间的各种流线以及医院的特点分析清楚,这样才能解决好标识系统的导向问题,创建一个不迷失的空间。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才考虑与医院文化、地理特点、内装特点、综合预算的结合问题,功能是一切形式的基础,形式又有助于功能的发挥。

我们认为,标识系统最后呈现出来的设计形式一定是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即空间的尺度决定了标识的尺度,信息的逻辑架构组织决定了每个标识上承载的信息量的多少,信息量的多少决定了标识本身牌面的大小。

标识系统的规划和整个逻辑体系决定了最终方案的优劣,单独的标识牌即便其本身设计得多美、多有创意都没有功能内涵。

相关标准,宜与时俱进

标识解决的是建筑空间内迷失的问题,所以一定是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的,它可以弥补建筑设计当中一些小的问题和缺陷,帮患者找到他们想去的地方。我们认为,建筑设计在不断发展,标识系统的相关标准也宜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不断满足新的要求、适应新的环境。医院标识系统标准的制订应广泛听取设计公司和医院的声音以及患者的需求,这样才能制定出真正适用的标准。

当前,国际较流行的是美国、日本和欧洲3个标准体系,我们可以综合3个体系,结合我国医院特色,形成独具我国特色的体系。

案例

*新理念、新应用

中国人民第307医院根据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拟将急诊科从空间上分为“红、黄、绿”三区,急诊病人按病情轻重分为“四级”。医院的地贴指示上运用的箭头是肩章的样式,体现了军队的特性。

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地贴图案选择了“慢走”、“快走”、“奔跑中”这三种图案,并与卫生部规定色彩分区结合,很好地突出了生命救急路线,不容忽视、不能阻挡,且指示更加明确清晰。

在实施过程中,经过对材料的反复工艺实验,解决了色彩饱和度、耐磨性、易于清洁的三重问题,使用更加持久也易于后期的维护。

*新材料、新工艺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第7篇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目前,我国关于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理论研究体系不够完善,导向系统设计方法有待提高.笔者通过网上调研、数据核算、方案采集等得出一些个人看法,儿童在空间色彩设计上偏爱明亮、欢快的色调,设计标识导向系统时注意运用色彩的对比,合理的色彩设计对患儿有治疗作用;文字方面,因为儿童在学习的初期,字体与图像相结合的导向符号更受儿童欢迎,同时字体大小、字体排版、细节处理也需要加强等.本文通过对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概述,儿童患者心理特点解析,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原则,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要点等的详细论述,从人性化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角度,更好地为解决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现状与问题作出努力,提出了完善儿童的医疗空间标识导向系统设计原则,为今后标识导向系统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55-03

1 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概述

儿童医院,广义上理解为儿童就医的医疗空间和建筑体;狭义上指服务对象为儿童的公共卫生医疗系统.儿童心理生理和成人有不同之处,这些差异将影响我们儿童医院的设计.设计者需要考虑儿童群体的差异性,在人机工程学和设计心理学方面做足功课,确保儿童医院医疗空间即具备美感,同时有具有功能实用性.儿童医院作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不仅仅是公共卫生医疗系统的一员,它更是“为了儿童的需要而设计”的医疗建筑体系.在设计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时,尤为重要.

标识包括记号、符号,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信息的载体,也通过标记、符号向人们传递信息源.它使人们把内心需要表述的情感故事用符号传导的方法向后人延续,是信息传承下去的一种方式.它表明的不是一个具象事物本身,它传递了文化价值内涵,使得更多的人接受到这种文化信息,并广为传播.古今以来,宗教的文化传播也是通过标识文化广为流传.标识,作为标志的一个类别,它包括视觉传达图形和符号,将不同时期、不同派别、不同层次的视觉传达信息体通过标识进行传播,识别.这是人类引以为傲的文化产物.标识在地理位置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地理位置显著和标志建筑俨然成为标识的一部分.导向,指的是参照某些特定的人物,或者通过某个特定的物体向人们传递信息.在医院医疗空间设计中,导向系统包括建筑群体和医疗空间视觉传达识别的功能,导向包括所有传递医疗空间概念的信息载体和图像文字.成功的导向系统给病患正确的信息,将人们合理引导,少走弯路.

2 儿童患者心理特点解析

在标识导向系统设计中,有认知心理学、环境心理学,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有关的理论依据.将医院医疗空间进行功能分隔、装潢、展示、陈列,把医疗空间的色彩、形态、材料、肌理、光影等系统的规范设计其中,建造出一个符合儿童审美需求,利于患儿康复的医疗空间.从环境设计的角度,为儿童创造出天真浪漫的医院室内设计风格.下面来谈谈儿童患者的几种心理特点:

2.1 恐慌不安心理

儿童进入医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恐惧,很多幼童在成长阶段会“认生”,即“害怕接触陌生人”.这种与生俱来就存在的儿童天性,在进入医院之后愈发明显.离开平常接触的家庭,学校,熟悉场景,看到医院的复杂布局,紧张氛围,很难调整自己的情绪.儿童最常见的反应是,“白大褂综合症”,即面对穿着白色衣服,带着白色口罩,拿着白色纱布,和针具的医护人员就紧张恐惧,恐慌不安.他们不配合医生治疗,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孤儿,父母弃他们而去.此时的儿童不良心理反应,对医生的诊疗尤为不利.他们排斥医生护士为其体格检查,抽血化验,哭天喊地,要求回家.儿童年龄小,对事物认知能力差,他们的思想中没有生病住院的概念,一旦进入医院,就联想到可怕的针头、苦涩的药水、无休止的检查,他们通常表现为哭喊、吵闹、尿床、拒绝检查等.

2.2 极端反抗心理

儿童生理处于成长阶段,心理也尚未成熟,对周围环境、声音、气味、触觉、视觉都过于强烈,情绪波动较大,自控性差,容易极端化.此时需要安逸舒适的环境氛围缓解他们的不适.在儿童首先产生的恐慌情绪未得到缓解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极端反抗的情绪.“狗急跳墙”、“兔急咬人”,这是人类与生俱有的品质.通常有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大哭大闹,逃跑行为、拒绝治疗、怨恨父母等等.这些情绪严重耽误了医生正常的就诊时机,使得患儿病情危在旦夕.此时,儿童就医环境的氛围尤为重要,明亮的色彩,温柔的光源可以消除患儿的紧张不适感,使诊疗过程得以正常进行.

2.3 消极依赖心理

儿童大多数年幼,生活不能自理,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耐性.在情绪不佳的时候,这种需要亲人安慰照顾的心理就更加明显.在医院的诊疗室内,很多家长并不在身边.这种孤独的伤病患儿,很难适应医院冷冰冰的室内环境,对于身体的不适,心理的伤害,表现出绝望,无力.此时,消极情绪明显,这将直接影响医生为患儿治疗,患儿几乎不会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因此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3 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原则

3.1 强容错能力原则

对使用者误操作或错误动作所造成影响降到最低,好的信息源让人们在读取系统时减少错误几率.删除所有可能造成不安全因素的物件,当危险无法避免时,及时警示人们注意,有安全的失败系统,及时作出无意义操作也不会有危险的发生.这在儿童医院这个特殊的建筑体系中尤为重要.例如,标识导向系统提示“非医务人员不得入内”,这时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儿童很容易误入其中,门前的警报会响起,警示儿童这个房间有危险物品或器具,非相关医务人员不能进入.

3.2 直观信息源原则

导向系统直观简单,容易被儿童理解,并迅速传递信息.它不受知识、语言能力、经验等影响.为广大群众所能接受,尽量和患者直观感受保持一致性,减少无关纷繁复杂的信息源,当任务结束时有相关信息反馈,信息排列时注意主次,便于用户理解接受.在儿童医疗空间中,这种将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标识导向系统四处可见,几乎每一个诊室的门牌都绘制图案和文字,便于儿童与家属快速寻找相适应的科室,不耽误疾病的诊疗.

3.3 系统公平性原则

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面对各个年龄、性别、体重、学历、工作、收入的人,它可以被所有人使用,每个人都拥有公平使用的机会.用户们对系统的充满兴趣,使用时感觉舒适,这就是系统公平性的最佳体现.每个成人、儿童使用医院标识导向系统时尽量完全相同,患者拥有同样的安全保障.这就是目前所倡导的全设计.

3.4 系统灵活性原则

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符合我国国情,它充分满足大多数儿童、亲属的心理需求和个体喜好,难度较简单,适合大众需求.每个患者都可以读懂系统传递的信息,这表明设计有多种可供参考的标识,供成人、儿童选择性接受,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在国外公交站台上有一个男孩为主题的海报,从成人的高度看起来,这就是一个天真浪漫的男孩,他在向人们微笑招手.而从儿童的高度,重新审视这幅海报,看见的是一个满身伤痕,哭着求助的小男孩,下面是政府求救电话.这幅公益海报是为了拒绝家庭暴力的儿童而设计的,它是人性化设计的典范.

3.5 体力支出少原则

成功的标识导向系统设计为人们节约了很多体力,使人们更加轻松,毫不费力.它采用规范化的设计方法,减少无关重复的信息体,符合人机工程学,更舒适更贴近正常人的需求,使得设计更加人性化.儿童在使用导向系统时,如果在体力上支出减少,也减轻了家属和医院的负担,这时患儿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3.6 简易直接化原则

很多接触导向系统的人,即使存在身体残疾,也不会影响其对系统的辨别.这种简易直接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将重要的信息完整的传输给用户.它包括图像,语言,文字,触觉等各种形态,将信息源中的载体按照系统排序,使信息的“可识别性”最大化,重要信息与医疗空间其他环境对比性强,使人们便于理解.儿童医院医疗空间的导向系统需要简易直接的标识,便于儿童这个弱势群体接受理解,不在医院中迷路,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4 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要点

4.1 色彩设计

在导向系统的设计中,注重色彩的运用,首先保证色调统一,色相均衡.参考儿童医院本身的文化内涵,特定的服务群体.我们从色彩心理学角度考虑,关注色彩对患儿情绪的作用,这本身也是一种治疗方式.我们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处理好医患之间的关系.色彩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将患儿的不良情绪降至最低.色彩相对于文字和图形更为主观,有情感的元素蕴涵其中.色彩设计与患者年龄相关,众所周知,儿童喜欢明亮欢快的色彩,老人喜欢低调深沉的颜色,由于自身教育程度和人生阅历差异,又有不同喜好.一般地面文字的色彩对比度要比较强,特别是色彩明度对比强烈,例如黑色的地面,亮黄的文字,这样可读性很强,便于用户接受信息.有些医院在使用导向系统时运用十多种颜色,色彩五颜六色,使得使用者无法在第一时间扑捉到导向信息,混淆了眼睛接受信息源的直接性.

4.2 字体设计

在设计儿童医院导向系统时,需要顾及业界和用户的视觉感受,参考各种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也需要联系人体工程学.文字在导向系统中扮演着传递重要信息的角色,文字作为标识导向系统的重点,被广泛运用.它通过视觉信息被人们扑捉,在最简单直接的基础上,被人们高效的接受.文字设计的作用尤为重要,它首先要具备理性化的逻辑观点,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在编排上合理性,规范性,统一性.这样,人们在接受导向系统信息时效率就会提高,此时字体大小、形态、颜色都是重要元素.视觉扑捉效率和行动时状况,与文字大小密切相关,距离远,文字大,效率高.在医院导向系统设计中,个别医院居然使用了六种以上的字体,这同样使患者产生了无法直接接受信息的错觉,使得信息源混乱不堪.

4.3 图形符号设计

图形符号通常象征医院的人文理念,人文风貌,品牌特质.在儿童医院中运用到标志图形,它与文字一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面对的受众群体是儿童,通常儿童对于文字的识别没有对于图形的识别来的准确快捷.对于外国友人通常高于文字的运用.在世界范围内,图形符号设计普及率,远远高于其他设计元素,因为图画是无国界的,几乎代替了文字将信息传递给用户.在医院导向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设计一些过于个性的图形,因为这些导向要为大部分不懂艺术的老人、儿童、家属所接受,必要时图形与文字相结合,更便于人们理解接受.

4.4 尺度设计

根据医院室内高度和现场实际情况,可独立最佳尺寸.在远距离视物时,人们通常会标注标识导向系统的最适宜高度,它的策略方法参考人机工程学,以五米为视觉距离,悬挂标识的最佳角度为左右十五度,上十度,下十二度.这个范围就是有效视野,人们观察导向系统时是舒适的.而就近距离观看导向时,最佳高度又不相同.分为高和低两种,一般在使用者正常视野七十度范围内,距离导向标识一米时,普通人在距离地面1.35米时看到范围最大,残疾人在0.95时最大,老年人儿童的距离又要调整.

4.5 布点设计

分析儿童医院室内人流分布、各大出入口、电梯、卫生间、楼梯间、科室等的具置.设立准确有效的信息节点,将导线系统依据事先准备的图纸进行分布,并依据现场情况与用户需要进行有效调整.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位置,运用准确的标识导向系统,是医院、求医者所共同关注的重点.拒绝广撒网的标识布点设计,在具置简单的设立一处标识即可,达到画龙点睛的特效.这些导向系统是为所有用户准备的因此我们要观察人流量的高峰和低谷,确定合适的节点,让标识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不需要的时候隐藏起来.导向系统的布点设计经常纷繁复杂,它在不需要的位置出现,却在需要这些信息点的地方缺失,这使得它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盲目确立标识节点是错误行径.

4.6 版式设计

对于设计师来说,字体版式设计是彰显设计水平的手段.原则上要求版式简约大方得体,符合医院整个医疗氛围的需求.版式确保整体统一,这样便于用户快速识别、文字编辑设计关系到信息量和传递的时间,在标识系统中也是一个重点.一般编排有左对齐,右对齐、两端分离,居中.也有设计师故意设计的不对称,使其富有趣味性.切忌版面的文字图形被填的很满,这样看起来很累,也没有想象的空间.设计版面留白给人以遐想空间,使得传递信息更加明确化,简易,大方.

5 小结

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符合中国国情,满足大多数儿童及家属这个特殊群体的需求,以认知心理学、环境心理学,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作为理论依据,遵从强容错力、直观信息源、系统公平性、系统灵活性、体力支出少、简易直接化等设计原则,通过网络调研,数据分析,案例采集,最终归纳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医院标志导向系统设计的合理举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建筑体之间的对话,都需要标识导向系统作为媒介完成.试问,走在城市里,哪一处公共空间里没有导向系统的存在.小至学校,大到城建,每个细节都是设计成败的关键.我们的医疗空间复杂多样,有了标识导向系统设计之后,一切变得简易,快捷.标识导向系统为特定空间、环境设定符合其特点的导向图例,在任何国家、区域、建筑体中都是建筑细节的重点,对建筑起到补充完善作用.标识导向系统是儿童医院医疗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体系,它代表了医院人性化关爱患儿,为儿童的需要而设计,将儿童生理心理的特殊需求放到首要位置,以冲破一切建筑群体复杂性障碍,使人与建筑之间沟通无国界、无障碍.

参考文献:

〔1〕王艺湘.环境视觉标识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AndreosUeble[德].导向系统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3〕菲利普·莫伊泽.达妮埃拉·波加德.导视空间二建筑与交流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导视系统设计原则范文第8篇

关键词:信息设计;视觉设计;创造;新生活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74-02

互联网的发展,使海量信息和数据得以,并借助网络的力量得以传播和丰富。如今,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和冲击,但由于信息过于繁杂,我们对其无从下手。原本为我们提供支持和便利的信息变得不那么便利,我们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过滤这些信息,大大增加了获取的难度。我们需要的信息应当是显而易见的、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这一点看似是共识,但却并非如此。现在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信息依然是文字和数据,这些信息无论从内容或形式方面都没有考虑人的视觉感受,只是简单的信息堆积。我们每天认知到的信息大部分是由眼睛接收的,由于阅读的疲劳,大部分信息被无视了,而信息最重要的作用却是它的分享性,也就是传播功能,如果不能传播那就不具备任何意义。自古以来,人类通过语言、文字、图像来传播信息,语言用声音、文字用符号、绘画用图像来传播,所以声音、符号、图像就构成了人类传播信息的三种形式。只有通过这种表达,我们才能相互理解、沟通。

我们需要信息,如果我们把视觉的语言和意识的语言结合起来(后者指文字、数据或概念等),那么我们便可同时运用两种语言,把信息视觉化,将其转化为适合眼睛探查的全景图,这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事物形成的格局和内在联系,还可将其塑造成新事物及新观点,便于我们从海量信息中轻易抓住重点,以更具意义的方式娓娓道来,如同满载问题的“小贴士”,为我们带来打开有效信息大门的“钥匙”。

一、信息设计的定义

(一)信息设计的定义

目前对信息设计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简·维索基·欧格雷迪和肯·维索基·欧格雷迪编著的《信息设计》中,也是通过部分设计师对信息设计的理解来寻找信息设计的普遍规律。弗兰克·西森(Frank Thissen)认为,信息设计是对信息清晰而有效的呈现。他通过一种多学科和跨学科的途径达到交流的目的,并结合了平面设计、技术性与非技术性的创作、心理学、沟通理论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技能。

路易吉·卡纳蒂·德罗西(Luigi Canali De Rossi)认为,信息设计就是关于用户如何获取、分析和记忆信息的心理学和生理学,关于颜色、形态、图案和学习方式的作用和影响。

理查德德·索尔·沃尔曼(Richard Saul Wurman)说过:“交流的唯一途径是弄清楚如果信息不被理解会是什么样子,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可被理解的作品”。

内森·舍卓夫(Nathan Shedroff)对信息设计给出了如下定义:信息设计涉及对数据的组织和呈现:将其转化成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他认为,信息设计是教授如何进行良好交流的一门学科,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技能,是广泛存在于不同领域的。

可以看出,设计师们认为,信息设计存在于我们身边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以最清楚、可接近、易理解的方式来表述信息的一种与艺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

(二)信息设计的内容及交叉学科

与其它艺术设计不同,信息设计的表现形式多依附于其它设计门类或媒介手段。根据信息接受者的需求不同信息设计有以下各种形式:图形和符号设计、图表设计、色彩设计、标志和标识设计、地图设计、新媒体设计、指导和说明手册设计、展示和环境设计、日历和时间表设计、版式设计等。

由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要素就是信息的传递,信息设计则存在于大多数的艺术学科里,与其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形成交叉的学科较多,如导视系统设计、标志设计、字体设计、展示设计、版式设计、数字化展示技术、信息产品界面设计、计算机游戏设计等。

导视系统设计是环境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信息系统设计,导视系统不是孤立的单体设计或简单的标牌设计,必须承担对信息的引导、说明、指示等功能,使人们获得认知和感受,可以在商业场所、公共设施、城市交通、社区等公共空间中进行日常活动。版式设计是在传达信息的基础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不仅要求视觉上的美感,更需要传播信息的内容性,突出主题思想,增强读者的理解力。

展示设计是通过对空间的创造解释展品主题,使观众能体会展品内涵,并且参与其中,以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展示设计与平面设计不同,它需要利用立体造型、灯光、色彩、展品等更多的装置和人力资源来渲染和诠释信息。

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的生活中,信息设计是非常常见的。

二、信息设计创造新生活

(一)信息设计让生活化复杂为简单

信息设计是用视觉语言的方式来重新设计信息,将原有枯燥的文本和数据形象化、秩序化,以更直接、更明了、更准确、更轻松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我们获取信息和交流 。

(二)信息设计让生活化模糊为清晰

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被碎片化的信息所轰炸—有价值的、无价值的,散落在网络里。 而信息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提取海量信息中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并找到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联,形成体系,然后用一种最直接最准确的方式传递到你的大脑中。

(三)信息设计让生活化黑白为多彩

把复杂抽象的数据可视化,创意地展示信息的魅力,反映在形式上,是对空间的合理运用。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美观、简洁、有条理地展示无限的信息,这需要结合信息的认知与交流原则,让美学与功能齐头并进。信息设计的作品区别于原始数据和信息的单调黑白,根据不同的主题,使用相符合的色彩搭配,更丰富,更美观。

(四)信息设计让生活化无聊为有趣

信息常常令人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可以把它设计成参考图,但绝不可以是生硬呆板的教条。要达到传递交流信息的目的,就需要创造与受众产生情感的纽带,这就需要赋予设计趣味性和意义性。因此,无论是引人发笑还是催人泪下,关键是要触动人的情感。在形式和结构上,设计师可以采取隐喻或夸张的手法,增加设计的亲和力、幽默感。经过生动的组织和深刻构建的信息,传递的信息不仅更具见解力,还可以增加信息的价值。

三、结语

信息设计师David McCandless说过,“如果把信息比喻成一片茂密的热带雨林,那在生活中看着这些美丽的图表和可爱的数据,就好像穿过了一片被整理的干净整齐、排放有序的热带雨林。”

信息设计是融合了字体设计、图形设计、交互设计、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特殊设计形式,它要求的是信息的简洁易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与信息的精准性。信息设计不仅让繁冗的数据变得明了易懂,还让复杂的概念和信息得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更多的含义,让用户发现问题和规律。它提供给受众的不再是令人疯狂的信息堆积,而是友好、全新的探索体验。在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信息设计等待着你去发掘。

参考文献:

[1]简·维索基·欧格雷迪,肯·维索基·欧格雷迪.郭瑽译.信息设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