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厂环保教育

工厂环保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工厂环保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厂环保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保教育;环保意识;潜移默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270-02

当前,垃圾成灾,水源污染,沙漠蔓延、森林锐减,人口膨胀等环境恶化现象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请节约每一滴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等人类发自内心的诸多对环境忧虑的口号表达,预示着人类的环保意识逐渐觉醒,环保教育迫在眉睫。我国从1983年起就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并要求从幼儿园到大学开设有关环境教育的课程,建议“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因此,环保教育的开展首先必须从娃娃抓起。那么,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有什么具体的方法与策略呢?在此,笔者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教育活动,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环保意识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但思维方式仍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对自己需要的、有兴趣的事物,他们都会坚持不懈地去追问、去探索;这个时期他们主要靠模仿来学习,只有直观的、形象的教育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幼儿园可以在环保教育活动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因地制宜,利用自身资源,加强幼儿对环境恶化危害性的认知。针对幼儿环保教育,适时强化孩子们的感性认知。如乡村的幼儿园可以多带领幼儿去田间活动,让幼儿观察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也可以让幼儿喂养小羊、小猪等小动物,萌发保护小动物的情感。而城市的幼儿园可以带幼儿到附近的广场、街道等地方走走,聆听喧闹的人群及汽车的喇叭声,感受噪音的嘈杂难耐;观看工厂烟囱冲出的滚滚浓烟,怎样使湛蓝的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这些都可以让幼儿逐步确立环保的意识。

2.通过看电视节目、flas、听故事等形式,进行环保教育。幼儿园可以利用所配备的硬件及软件教学设施对幼儿进行生动、感性的环保教育活动。譬如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flas《会变的小河》、故事《不乱涂乱画》、《耳朵上的绿星》等都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其次,教师可以透过简单的环境保护类的画报、图片,让孩子感受一些环保的基本知识。再次,也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以幼儿熟悉、喜爱的人物为主,在有趣的情节中受到教育,如故事《搬家》讲的是动物村的村民嚷嚷搬家的原因。在故事中,幼儿知道了人类砍伐树木,使树木越来越少,猴子无家可归;工厂排放的废气笼罩在天空中,呛得小鸟直咳嗽,机器的轰隆声减弱了小鸟的听力;工厂未经处理的污水,污染了小溪,小鱼生命垂危。这样,幼儿在寓教于乐中易接受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从而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

3.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展示,幼儿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之时,也获得了很多知识。所以幼儿教师可以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树立环保意识,在玩耍中接受环保教育。譬如,在过家家等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材料的来源——是买呢,是做呢,还是收集我们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呢?让幼儿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说明理由,教师进行适时的评判和引导,最后形成一致意见:游戏材料应该由大家一起收集并制作,大家把家里不需要的旧报纸、纸盒、洗发水瓶子等带来放到游戏中给大家使用。教师要强调一定要收集一些无毒无害的废品。在这些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既体验了做游戏的愉悦,也懂得了如何减少生活垃圾和再次回收利用废品的方法,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促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提高教师的环保素质,通过教师的自身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在幼儿的眼里,教师的形象永远是慈祥的、美好的;在幼儿心目中,教师的威望是崇高的、不可违抗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他们,他们也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着老师。所以在环保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这一优势。时刻注意以身示范、树立榜样、共同参与。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明确的环保意识,绝对不做有损环境的事。教师通过自身的这些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强化幼儿对环保的责任感。

三、发动家长参与,利用家庭资源进行环保教育,提高教育实效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中开展环保教育可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环保知识,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和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与行为。因此,幼儿园应做好家园的协调和沟通工作,尽力做好家长的工作,发挥他们的教育督导作用,尤其要请他们配合幼儿园在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让家长在孩子身边真正起到榜样和示范的作用,譬如:在游乐场所不摘花折枝,不乱扔瓜皮果壳,不吸烟;在小区、楼道或家里,不制造噪音影响他人的生活;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进行垃圾分类等。幼儿园也可以适时向家求环保教育的建议,并虚心接受家长的合理化建议,结合植树节等节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种草种花,以此带动所有的人都爱护环境、保护家园。另外,幼儿园也要向家长提出不管何时何地都要珍惜幼儿萌发的环保意识,如幼儿把垃圾捡到垃圾箱、收集废旧电池、提醒别人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等,这时家长应给予适当的支持和赞赏。

幼儿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进行长久的不懈努力,才能使幼儿树立环保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成为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参考文献:

[1]方明.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素质[M].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2]李季湄,肖湘宁.幼儿园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工厂环保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环保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40-01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随着这些口号的提出,人类环保意识正在觉醒,环保教育近在眉睫。孩子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使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那我们如何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呢?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几点尝试与探索:

一、萌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增强幼儿的环保行为

由于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虽然他们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对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事物喜欢去追问、去探索,但是,幼儿期的孩子主要靠模仿来学习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教育对幼儿有深刻的印象。

1、从幼儿的生活环境出发,引发幼儿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必须加强孩子们的感性认识,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孩子的生活环境,从孩子的切身感受出发,激发幼儿对环境的认识。例如,带孩子到附近的工厂参观,看看工厂烟囱里冒出来的滚滚浓烟,怎样使蔚蓝的天空变成乌黑的一片,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看看工厂里排出来的废水,如何使清澈的河水变成黑水,了解废水污染的严重性;带孩子到马路上走走,听听嘈杂的汽车喇叭声、闻闻呛人的汽车尾气,感受噪音的危害、尾气的危害……所有这一切都会让幼儿强烈的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逐步确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2、利用录像、课件、图书、画报等手段,加深幼儿的环保认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文学作品等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通过电视记录片,了解工业污水的排放如何污染了城乡的水源,大量的森林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怎样导致河水日渐污浊,还有满山遍野的“白色垃圾”如何剥夺我们的青山绿水等等。课件《伤心的小鲤鱼》、《窗外的垃圾箱》等都是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材料。同时,我们还利用环境保护的宣传画报、图片等,让孩子了解一些环保知识。这种直观、具体的教育方法,可以让幼儿比较容易的接受环境保护的知识,加深幼儿的环保认识。

二、融会贯通,将环保教育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1、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环保教育。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特别是在国际国内一些主要的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幼儿园更应积极开展环保专题教育活动。如在我国的植树节、爱鸟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等。同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还可采用游戏、故事、录像、儿歌、手工制作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相应的环保教育,使幼儿在快乐、自由的氛围中习得环保知识。例如,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告诉幼儿鲜花能美化环境、令人愉悦;鲜花和人一样都有生命,所以不能采摘公园里的鲜花。科学《鸟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通过展示鸟类的图片、标本、播放录像等,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的鸟,告诉幼儿鸟是人类的朋友,不能捉小鸟,并告诉爸爸妈妈不杀小鸟、不吃鸟。语言《窗外的垃圾箱》告诉幼儿美好的环境要靠每一个人来维持,保护我们的环境,美化我们的家园,人人有责……孩子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学得更生动、有趣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给幼儿很大的启迪,促使他们把认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

2、教育生活化,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不放过幼儿在活动中的每一个教育机会,及时进行环保教育。例如,针对幼儿平时乱摘花、乱丢纸屑、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现象,教师要进行现场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幼儿克服自身的不良行为,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还可以成立环保宣传队,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宣传,让孩子在快乐的活动中,增强环保兴趣和环保意识。

三、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提高教师的环保素质

教师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学习的榜样,因此在环境保护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和明确的环保意识,绝不做有损环境的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同时还要身先表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如看见废纸就捡,亲自动手打扫卫生等。教师还应和幼儿一起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带幼儿到花坛除草,成立环保小卫队,齐抓共管,共同爱护一草一木。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使幼儿形成保护环境的优点,强化幼儿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这样,孩子在耳濡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四、家园配合,提高环保教育的实效

工厂环保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意识;环保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新路。而化学教学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化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是强化环保意识的主渠道。在目前尚未单独开设环境教学课的情况下,化学教师抓住教材中的环境知识,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专题性的环境保护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例如学习《空气》这节内容,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的成分后,引导学生了解江苏省南京市的空气质量日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本市空气的污染状况及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接着讲述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汽车尾气排放、矿物燃料燃烧、工厂废气排放等的影响,然后讲述预防空气污染的措施和方法。另外通过氟利昂、氮的氧化物对臭氧层的破坏,将使地球温度升高和受紫外线的辐射,让学生认识到必须寻找新能源替代这些污染大的能源。在学氧化碳性质时,应强调指出二氧化碳虽不是空气污染物,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因此,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大力开辟新的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等。此外还要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在讲解合成材料时,要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尽可能少用塑料袋,不乱扔塑料袋,尽量不用一次性碗筷,以防止“白色污染”。

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强化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又一条途径。例如,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测定实验室、教室、校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测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的pH值,模拟用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过程,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此外,化学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例如,在组织学生做二氧化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指导学生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以防止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使学生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增强环保意识。

三、在化学课外活动中,深化环保教育

(1)组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所居住小区空气污染物浓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居民区拾废弃金属、收集废电池、捡废弃塑料袋,等等,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进一步增强环保观念。

(2)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例如,在家里要养成节约用水、节约用气、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时时处处牢记环保使命,同时要敢于同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不良行为作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3)通过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环保教育。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定期出环保专栏,办展览和小报,每学期组织一次环保知识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附近工厂污水处理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环保知识竞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

总之,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特别是青少年的参与。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只有教师高度重视、精心设计、正确引导,从小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才能引导他们将来为优化我国的环境面貌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Joy A.Palmer.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工厂环保教育范文第4篇

提起环保,大家可能会想起我们伟大无私的地球妈妈,因为地球妈妈正因人类的不环保而日益衰老,还得了重病。你们说认为人类是个大孝子吗?不,不是,因为他们亲手让自己的母亲得重病,而且日益衰老,但是人类还不认错,不过,还有一些人类知错就改并且到处宣传,使地球妈妈早点康复。在这里我向大家提几条环保建议,也顺便也说说对环境的看法:

(建议)1、既然是环境保护,当然要先搞绿化了。希望全世界每个人争取每年种植一棵树,多搞一些退耕还林的宣传活动。

2、减少战争,减少核污染,因为核武器有非常强的核辐射,会致人严重疾病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力争2008年底,所有的汽车全部更换成太阳能汽车,以减少汽车的尾气。

4、把工厂排出的污水进行净化,再流向庄稼或河流,并且不乱排废气,以减少污染。

5、开播一个专门的环保教育频道,对全世界的地球居民进行环保教育。

6、不要无节制的大肆开采资源,以导致资源枯竭。

(看法)1、环保,人人从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要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

2、向自己身边的人宣传环保教育。

工厂环保教育范文第5篇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危机等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化学污染对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是每一个中学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化学中的环境保护素材十分丰富,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怎样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呢?

一、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

把化学知识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学习“空气”时,让学生了解本来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适合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但近几百年来,工业污染改变了空气的组成,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在介绍煤时,让学生了解煤的组成,煤燃烧时会释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其中一氧化碳是剧毒物质,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使雨水变酸。在讲授水与氢时,让学生在认识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水资源的有限性的基础上,知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水质恶化,以至给人类造成灾难。学习水的净化等知识时,向学生介绍硬水对人体健康、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使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方法和基本原理,学会处理硬水。在二氧化碳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循环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煤气中毒、吸烟危害健康与一氧化碳毒性的关系及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在介绍氮、磷、钾等化肥时,既介绍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积极作用,又介绍其对农产品、土壤、水体造成的污染。……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1、以环保意识备好实验课。备有关实验课时,要设计好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以及有关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特别是在有毒气体的实验中,要做好毒气泄漏的预防、处理、吸收及停止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中废弃物的处理、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设计等。

2、以身作则,规范实验操作。教师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因此教师以身作则、规范实验操作对进行环保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到实验操作正确规范,尤其是涉及环境教育的实验。

3、改进实验,体验环保。

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尽量减少实验中有毒或有害物质对人的危害及对环境的污染,既是实验安全的要求,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例如,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可将现有仪器改装成能防毒气逸出的实验装置;又如,氨分子扩散的探究实验,可以将氨水改为醋酸,将酚酞改为紫色石蕊试液。 转贴于

4、开展微型实验,减少环境污染。开展微型实验是当前国际上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趋势。这种实验是用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得比较明显的反应结果和准确的化学信息,实验中反应物和产物的量都很少,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降到最低程度。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实验中,改在试管中进行的实验为在点滴板上进行。

三、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开展环保教育

结合化学教学的课外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能相机开展环境教育。

1、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结合课堂知识,带学生去参观附近的化工厂,可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车间的生产流程,并提醒学生注意工厂对废水、废渣、废气的处理。

2、举办环保科技知识专题讲座。结合目前国内外形势和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可定期给学生举办环境保护知识专题讲座,如“世界著名的公害事件”、“吸烟与健康”、“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与危害”等,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

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利用课余时间,可指导学生阅读与环境知识有关的报纸、杂志和科普读物,搜集整理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的资料,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另外,还可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室、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环境知识,营造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都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

工厂环保教育范文第6篇

一、结合实验教学,培育环保意识

1 在化学实验中,规范实验操作使实验在严密的情况下进行。在实验时师生都要接触有害和无害物质,也会闻到有害和无害气体。因此,必须指导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实验操作。正确地闻气体气味、取药品。甚至如何盖瓶盖、放置试剂、取药品的各种工具的选用、取用药品量的多少都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桌面,这些都要认真细致指导,使实验活动从始至终成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经常向学生介绍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知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如贮存硝酸时,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处,以免硝酸见光易分解且挥发,污染空气。还要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一定要按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然后统一处理,严禁随意胡乱倾倒。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 实验微型化,在实验操作中,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尽量利用少量的药品来实验,药品用量较多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因此,在实验中用玻璃管弯制各种可加热的替代实验仪器,用点滴版等进行微型实验。这种方法药品用量少、反应产物少、操作安全,实验不会造成危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同时也达到了实验的目的。如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要求学生不用试管做实验,而是改用点滴版,实验时只需取一滴稀盐酸在孔穴处,再取一滴硝酸银溶液滴在孔穴处,立即可见白色沉淀生成,然后取一滴稀硝酸滴人沉淀中,沉淀不溶解。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操作中不仅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而且把化学实验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渗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体验。

二、紧扣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意识

1 在学习完《燃料与燃烧》之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循环情况,向学生介绍《温室效应》。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大家在切身感到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同时,接触了温室效应的概念。那么如何理解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呢?据有关资料显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以往千百年间变化不是很大,但随着人类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煤和石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由100年前约960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每年约60亿吨,再加上生物呼吸排放出的20亿吨二氧化碳,总排放量达80亿吨而人口的急剧膨胀又大量破坏了植被、森林,使地球现有的植物转化不了这么多的二氧化碳,多余的二氧化碳便滞留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在白天强烈地吸收红外线,而晚上二氧化碳便阻止热量从受太阳加热过的地球逸散出去,结果热量便聚集起来,反过来加热地球,地球便由此变热。

有科学家预测,按照目前二氧化碳的增长速度,到2030年大气中的含量增加1倍。将导致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1.5--4.5摄氏度,极地冰川开始融化,海洋地平线将上升60厘米以上,世界上的许多沿海城市和岛屿将被海水淹没。专家根据海平面上升幅度预测,我国18000公里的海岸线,现有的盐场、化工厂、电厂、油田、海水养殖场以及大面积粮田将基本被淹没或破坏。

2 学习完《酸碱盐》知识后,结合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向学习介绍有关酸雨的知识。

现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如我国的西部省市飘飘洒洒的雾泊雨纱,不是滋润万物的甘露,而是危害环境甚烈的酸雨。酸雨即酸度很大的降水包括雨、雾、雹、雪等的统称。酸雨的形成原因:是石化燃料燃烧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有害气体超过大气的稀释能力得以富集,它们在太阳光照射、水蒸气等气象因素的作用下氧化,逐渐变成硫酸、硝酸,并被云雾、雨雪、漂尘捕获或吸收所致。据统计人类活动每年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超过1亿吨和0.5亿吨。受气象条件影响它们或降落当地或随风漂落,甚至越境降落他国变成一个没有边际和国界,影响国家关系的全球环境污染问题。

三、利用课外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1 专题讲座。针对有的学生认为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造成的,与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可举办《家庭生活与环保污染》讲座,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环境污染是由工业、农业等生产部门造成的。其实不然,实际研究表明:工业污染只占污染的41%,家庭污染占59%。据有关专家统计,一个人一天平均要制造0.9kg垃圾,因洗发、洗澡、洗衣服等等一天平均制造200升废水在污染着河流、大海和土壤;被污染的土壤和水造成农作物歉收,就施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我们吃下这样生产的粮食,就很容易得白血症和肠胃癌。可见环境保护不止是国家、环保部门的事,每个人都应从家庭污染出发保护环境。通过这些信息的介绍,使学生感到自身在制造污染破坏环境,多么可怕又多么可悲,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少用化学用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而改变生活习惯。

工厂环保教育范文第7篇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为此,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化学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像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1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3,稀HN03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二、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综上所述,环境保护教育,只有上下一致,通力合作,从小抓起,从我做起,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劳动生活环境,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工厂环保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意识;培养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使人类较大程度地获得了生存自由,然而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时刻带给人类不期而遇的灾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中学生中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

一、寓环保意识于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源源不断地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三废”,使得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由于全球温室效应,引起人体组织缺氧,导致头痛、神经麻痹,甚至危及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无节制的使用氟里昂做制冷剂,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大量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危及地球上生物的健康;我国的一些大工业城市近年来连降大量的“酸雨”,随着大量的化学合成物的生产、使用,一些具有激素功能的化合物(如某些除草剂、杀虫剂、防腐剂等)也随之排入周围环境,产生污染,造成巨大的危害。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使生物体的生殖机能下降,性器官变异,导致动物雌性化现象的出现,严重威胁着各种生物的生存……显然,环境的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严峻的环境危机,使得加强环保教育成为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国家教委也从1990年起把环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并在《关于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中指出:“把环境教育渗透到有关学科教学中去。”由此可见,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势在必行。

二、寓环保意识于生物教学中的方法

环保教育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全民性等特点。而生物学科与环境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渗透的内容很多。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

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进行环保教育的渗透。通过在生物课堂上环保教育的渗透,既能对学生拓宽知识面,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联系地方环境状况,加强环保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外,还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工业状况,环境现状以及本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生活污水、工业“三废”的无节制排放,空气刺鼻难闻,沿海居民的身体素质在逐渐下降,这些耳闻目睹的环境现状都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良好素材。通过这些看得见、听得到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水质的污染不仅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且给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危害,严重危及了人体的健康,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了解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及环保部门的努力下,周边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正在加紧治理,我们应该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美丽、富饶的家园会再现在我们面前。

3.开展第二课堂,加强环保教育

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把环境保护教育与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以适应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的特点。例如结合课本中环境保护的内容,让学生利用假期到附近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写出有关环保方面的调查报告。组织学生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闲暇时间对空气及附近工厂的废水进行采样分析化验,指导学生开展环保科技活动。另外,还可开展环境保护小论文竞赛,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利用橱窗、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和展览等,寓环境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之中。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另一方面更能引起广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强了参与意识。

4.使用现身说法,将环保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在讲完“环境保护”一节时,我给学生讲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环保行为。如平时购物时尽量少用塑料袋,不乱扔塑料袋,从上大学至今一直奉行这个原则。这虽是种很不起眼的行为,但可以保护环境卫生,节约资源,防止塑料这种难以分解的物质流落到自然界中。这时学生会自然而然的表露出对这种行为的认同,于是我进一步提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按这个小小的要求去做,不仅我们周围变得更加卫生,而且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塑料带来的污染。

5.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可配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节日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也可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校园里建立植物角和生态平衡系统,开展校内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北海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北海市水质污染源调查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同时增强了教育效果。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所能够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全人类都来关注。作为中学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寓环保教育于生物教学之中,从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孔繁翔:《环境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