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劳动实践

社区劳动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区劳动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区劳动实践范文第1篇

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工作中

我们作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是社会上的一些特殊群体,他们来自大墙内外、来自社会的阴暗处,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不尽相同的思想缺陷和被扭曲的心灵,这都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发现并予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在谈话沟通方面,针对不同的社区矫正人员,要注意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社区矫正人员,我们尽量用委婉的言语,以免伤害他的自尊;而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社区矫正人员,不能尽说文绉绉的话,否则他会觉得你不真诚,而不愿与你沟通。

社区矫正工作必须"帮""教"并重

在实践工作中,作为矫正工作者,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进行帮助或教育,应当将两者辩证的统一起来。如果单纯"只教不帮",许多社区矫正人员自己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就会成阻碍他改造的"绊脚石",直接影响工作成效。而"只帮不教"虽然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困难,但忽略了从他的思想根源上对他的教育,忽略对他的法制观念的培养,一旦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个别社区矫正人员就会"故态复萌",重蹈覆辙。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帮""教"并重,缺一不可,比如有些社区矫正人员其实素质挺高,因过失犯罪被判刑,对他们主要是给予心灵上的沟通,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而有些社区矫正人员,法律法规他们可能比我们还要熟悉,没有必要给他们讲大道理,而要和他们拉拉家常,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培养公益劳动的积极性域

对于公益劳动,我们需让每一名参加劳动的矫正人员都能够感到他们并不是在从事被惩罚的劳动,而是在参加一种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因此培养参加公益劳动的积极性只有将参加公益劳动变成矫正人员的一种习惯、一种要求,在他们中形成良好的劳动氛围,才能使公益劳动变得真正有意义。

加强社区矫正执法工作专业化

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

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四川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规定,切实加强在社会服刑人员教育管控工作。建立社区服刑人员台账,直观了解每一位服刑人员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与监督管理。并有效结合县司法局的档案检查工作,查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明确下一步具体工作方向。

社区劳动实践范文第2篇

社区服务实践报告今天我们终于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穿上并不御寒的“金立手机”的红背心,拿上厚厚一沓宣传单,我们踏上了“社会实践”的漫漫征程。

刚开始时很打怵,遇到了人也不好意思上前,后来看看手上的宣传单慢慢变少,身上的负担也越来越轻,心里也越来越轻松,微笑着说着那句“您好,艺达手机城,谢谢”也渐渐习惯。看着数码相机上那些劳动的背影,我才发现我们的微笑是那么的甜。原来劳动者才是最美丽的。

劳动了一上午后,现在我们正坐在店里吃着热气腾腾的土豆粉,心里是无比的畅快。休息片刻,下午的劳动马上就要开始了。fighting.加油!

下午依旧是一样的模式。看着手里厚厚的宣传单,看着源源不断的陌生的人群,我们开始有了劳动的乐趣。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劳累的几天,虽然是义务劳动,但我们收获了很多。

开始时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工作的,但是后来看着传单一张张的减少,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轻松。冻僵了的手,笑僵了的脸,走过了的街道,穿过了的人群,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任务的完成,更是自己的成长。并且我们知道了对待同一件事,你的兴趣越大,你的效率就越高。

虽然我们在社区服务的过程中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困难和麻烦,我们有过分歧,有过退缩,但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努力,直至达到目标。

通过本次的社会实践,我们不但像以前一样知道了劳动的辛苦和乐趣,更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发挥团队集体的力量,不退缩不放弃,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

社区服务实践报告今年的寒假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假期。我校组织了很多项有意义的假期活动,期中有一项是去社区志愿服务的活动,虽然三次活动让我们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们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这三次的实践,使我们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对于我们来说社区服务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在社会上做些什么?为社会做点贡献呢?心理上总有这样的疑问......寒假的社区服务就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平台,迎接未知,考验自己,把想象和实际联系起来。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雪后,天气是那么的寒冷。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激起了我们要把社区服务的活动做得有声有色的决心。我们倒要看看自己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区服务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区服务,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区服务活动给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记得第一次来到平安社区,与李书记申请志愿服务时,我还略微有点紧张,但是李书记很热心的接待了我们,从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区服务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身为一名辽北技师学院的学生,毕业后的我们即将走上社会,所以我们更应该提早的走进社会、认识社会。

社区服务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而且第一次参加这样活动的我们也觉得很新鲜。通过这次的社区服务,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着·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工作,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而我们的父母正在为了我们的好生活去承担着这么多压力与责任,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工作,好好的孝顺他们。

这一次社区服务给了我们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们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社区劳动实践范文第3篇

   打扫卫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700字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按老师安排,我们节假日前进行了学校卫生打扫。周末,我和几个同学开始了校园卫生打扫的实践。我们带上了垃圾袋及一些工具,到操场和寝室周围建筑,进行打扫以及清洁,为同学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公共环境。这段实践虽然时间不长,可是比起在家里呆几年却要受用得多。正如马哲书中所讲“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一个人经历得越多,那么他对社会和生活的熟悉和体会就会越深刻。通过这次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我对很多事物有了新的熟悉,同时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可以说我是受益匪浅,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自身能有多大的价值,为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社会也同样回给予其多大的回报。相反,我们对这个社会没有多大的价值,社会给予我们的只有少得可怜的回报和同情。

  我坚信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竭力而为,我们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总觉得下地劳动是一种粗活ā罢庵执只畈皇俏颐侵醒生干的”。很多中学生“吃喝玩乐”的钱也都是父母通过这些“粗活”挣得的。为了让同学们知道钱的来之不易,为了让学校更加洁净美丽。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现在多吃点苦,多参加劳动,也能为将来培养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打下基础。现在的中学生已经劳动能力退化,主要是因为缺少劳动场合,在寝室垃圾往门口一丢,在教室往课桌了面一塞。

  通过这次义务清扫,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也收获了参与过程中给我带来的快乐。今后,我要努力好好学习,做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ㄍ时在校期间,我要多进行些社会服务实践活动,让自己毕业后能够很快溶入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里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贡献。

   打扫卫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700字

  这次的活动,是班集体组织的,大家分成不同的小队,去到不同的社会做服务工作,到了社区,我们就开始分工,扫地的,清理草坪的,修剪树木的,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工作,虽然看起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少,但是完整的把社区的卫生打扫完,我们也是花了很多的时间,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但看着干净的街道,美丽的社区,我们还是感到很高兴,这就是我们劳动的成果。

  团结在一起,才能把工作给做好,这次社区的打扫工作大家分工,各司其职,配合好去完成,如果是我们一个人去做的话,可能做到没多久就不想做的,但是我们一起做,却是在劳动中体会到了开心,感受到了大家一起做事,一起配合的好处,工作起来也是快了很多的,而社区平时的卫生打扫据我们了解却是一个人去负责的,想想就知道非常的辛苦,而且日复一日的工作着,我们也是要感谢他们的付出,才有了美丽的社区环境。

  打扫卫生也是培养了我们的一个动手能力,虽然在学校我们也是搞过卫生,但是不同的地方,不一样的方式,而且社区的环境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这次的打扫卫生让我明白做事情,不是靠脑子想一想就行的,必须要落实到行动当中来,而且在行动中我也是明白,以前在学校做的那些卫生工作都是比较简单的,而社区的卫生工作就比较复杂一些,而且一些边边角角的卫生也是不容易搞好的。

  同时通过这次的活动,也是培养了我们的一个责任心,使我们明白我们自己要做的事情,必须要有责任心去对待,既然分配了做什么工作,那么就必须要认真的去对待,把卫生打扫干净,不能拖沓,不能不认真的去做,打扫卫生还是比较简单的事情,但是从这些简单的事情中我也是得到了锻炼,让我更加的明白,有责任心,是更能把事情给去做好的。

  活动虽然是已经结束了,但是也是让我们明白社会上环卫工人的工作并不是那么的容易的,同时也是告诉我们要养成好的习惯,不能乱扔垃圾,要爱护环境,尽量的不要去给他们添加麻烦。

   打扫卫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700字

  虽然以往也参加过学校的卫生大扫除却也属于学生的职责体现罢了,毕竟身为校园一份子的自己对于环境的维护也是承担着相应的责任,然而这次前往社区打扫卫生却让身为学生的自己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无论是打扫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还是社区负责人的讲解都让我理解了许多常识,实际上正因为以往对社区环境的不重视才会对于这次卫生打扫感到诧异,然而得到经历过这次打扫以后才会明白社区环卫工人的不易,也因为这次打扫中暴露出来各类问题感到有失高中生的身份。

  尽管随着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导致每个人都拥有在校学习的机会,然而对于成绩的追求导致我们对身体素质以及个人品德方面有所欠缺,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便是许多高中生在成绩优异的情况下存在着身体素质孱弱以及品行不端的问题,得益于这次社区卫生打扫活动的开展让我明白了高中生应该如何开展学习,无论是对所谓小事的重视还是公益活动的参与都是从侧面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方式,只不过以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才会在参加打扫社区卫生活动时感到诧异。

社区劳动实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农村社会发展 管理创新 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社区建设及教育功能发挥正日益成为全国上下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重点问题。农村广大基层组织不负众望、全力施为,一方面认真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社区教育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自身现有资源,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奋力拓新,正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实力和潜能日新月异般地显现出来。令人惊喜的是,农村社区教育功能越发加强,不仅为基层社会经济建设带来无限活力,而且为农村区域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焕发勃勃生机。本文从农村社区教育和创新社会管理角度试简要阐述。

一、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基本功能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政治功能。这是由它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相对于政治和经济制度来说,农村社区教育是“来自于斯、服务于斯”,而后者的社会实践已经对其政治功能做出了事实上的诠释。如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伦理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各类诚信教育等即是如此。②经济功能。“社区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是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它发挥着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能力,进行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质量的作用。”③文化功能。通过社区教育传播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促进社区全面和谐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的思想、身心、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等素质,以及价值观念、劳动态度、合作精神、创业意识等。④聚合功能。社区教育充分发挥载体性作用,逐步建立以志向、兴趣等为纽带的各类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把社区居民有效聚合起来,把社区发展和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步实现社会、社区与人的共同发展。⑤整合功能。把社区内的政府、单位、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种教育因素有机整合起来,并形成较强合力,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这种整合功能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根本无法做到的。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具体内涵和根本目标

所谓“创新社会管理”,主要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通过现有资源和经验,依据社会运行规律主要是相关管理理念和社会规范,积极研究并充分运用新的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元素,对传统管理模式及其方式方法进行“三改(改造、改进和改革)”,从而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相应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一种过程性活动。根本目标就在于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性因素,同时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从而有效确保社会发展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个方面:确立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准则;维护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顶层设计与重心向下。

三、正确认识社区教育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

总体来说,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依靠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必须为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一言以蔽之,“服务与依靠”就是社区教育与创新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呢?

1.丰富社区教育内涵就是深化创新社会管理。农村社区教育经过最初阶段的发展,已不再是青少年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也不再仅限于老年人的娱乐和保健教育。新时期的现代农村社区教育,已全面涉及科学文化知识、生产劳动技能、公民思想道德、文化价值理念和闲暇娱乐生活等众多领域。社区教育在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同时,由此产生不断丰富的社区教育内涵;社区教育内涵的不断丰富,日益扩大自身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2.扩大社区教育功能就是加强创新社会管理。随着社区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丰富多元的开放教育、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各类组织学习和各类社会培训等现代化模式,已经成为其发挥影响力的良好载体和重要手段。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为主要目标的社区教育,有效促进社区内成员的自主化发展、全面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性发展,提高整体性生活质量,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此同时,加速社区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进程。随着社区教育功能的不断扩增,它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必将更明显与突出。

社区劳动实践范文第5篇

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人”。

二、活动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二)具体目标

1、研究性学习: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劳动与技术教育: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社区劳动实践范文第6篇

通过成立“少先队活动之家”,努力推进少先队的社区活动,充分利用暑假期间让他们融入社区大家庭中,体验其中的乐趣,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并结合“八荣八耻”做好假期的教育工作。

案例:一、“七一听党史”爱国讲座进社区。

活动时间:7月1日(周六)

活动地点:社区活动室

活动目的:结合“七一”这个特殊的日子,为了庆祝建党80周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聘请党员辅导员来到我们“红领巾”之家给队员们进行讲座。

活动过程:

1、党员老师进行爱国主义和党史讲座。

2、组织“红领巾小记者”采访有关情况。

3、设计开展体验活动。

二、 “劳动光荣”――我能行 活动时间:7月8日

活动地点:社区活动室及新石社区

活动目的:结合各个年级认知、情感、行为、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年龄化特点,制定活动,做到内容连贯性,操作可行性,实践社会性。增进队员们服务人民的意识。

活动过程:

1、五分钟劳动岗,保护身边环境;

2、服务社区,服务居民,培养劳动的习惯。

3、社会考察,社区特点自行发掘的,

三、维护环境,共建绿色家园。

活动时间:7月15日 活动地点:社区活动室及新石社区

活动目的:将环保行动带入社区,用我们的小手拉大手,共同维护社区环境,培养环保意识和社区小主人意识。并将争章活动融入少先队社区工作中,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增进队员们的劳动意识。

活动过程:制定环保细则:

队名 行动任务 评价机制 “护绿”小队 维护花草、树木和绿地

护绿章 “环卫”小队 打扫环境卫生,维护小区环境

环卫章 “清除”小队 清除小广告、小标语和粘贴画

清除章 四、 “家队沟通”――进社区。 活动时间:7月22日

活动地点:社区活动室

活动目的:现在的队员和家长每周沟通较少,通过建立社区家队沟通日,通过小手携大手,大手牵小手,共同开展家队结合的活动架起子女与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

nn40.com 活动过程:

1、母子交流、家家乐文化展示。

2、少先队知识家庭学习竞赛。

3、热点话题讨论,增进沟通。

五、寻访军人艰苦奋斗的足迹。

活动时间:8月1日 活动地点:社区活动室

活动目的:结合八一建军,组织队员们追寻军人艰苦奋斗的足迹。从而培养和提高孩子们意识。

活动过程:

1、邀请我社区内的老军人讲讲当年的故事。

2、畅谈感受。

3、文艺演出献给军人爷爷。

六、法制讲座进社区,遵纪守法最光荣。

活动时间:8月8日 活动地点:社区活动室

活动目的:使少先队员们在讲法、学法、宣传法、防止青少年犯法的体验教育中开展活动,增强了队员们的法律意识。

活动过程:

1、邀请我校的法制副校长――史永忠来到“红领巾”之家。

2、互问互答,解决有关问题。

3、分析案例,做到知法、守法。

七、诚信小队在行动。

活动时间:8月15日 活动地点:社区活动室及新石社区。

活动目的:诚信,自古有之,中国民族文化之精华。从小培养孩子们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让诚信深深刻在脑海中,体现在言行举止之中,真正做到诚信待人,言行一致。

活动过程:

1、诚信故事大家讲。从古代到现代“诚信故事”听我说。

2、做一件诚信小事。

3、小小辩论赛“讲诚信吃不吃亏”。 八.爱心入社区,关爱你、我、他。

活动时间:8月22日 活动地点:社区活动室

活动目的:以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交往,进一步开展爱心助他人的行动,让我们的爱心之花开遍社区。汇报暑假中的社区活动。

1、说说自己结实的好朋友(包括校外辅导员)。能够真心相处,处处为他人着想。

社区劳动实践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实践能力;特色课程;实践基地;能力培养

农村幼儿园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民俗,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进行幼儿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学应结合园本特色资源,为幼儿提供各种参与实践的环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一、注重实践性课程内容的渗透,为幼儿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

以“玩中做,做中学”的生活实践理论为依据,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原有经验基础,注重实践性课程内容的渗透,开展了特色主题活动。

1.开展主题活动《春暖田间——马兰头》。根据季节特征及幼儿的兴趣及需要,主题活动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野外寻找马兰头》、科学活动《认识马兰头》、语言类活动《儿歌——马兰头》、音乐创作活动《马兰头》、美术活动《制作马兰头》等一系列活动。其中,社会实践活动《野外寻找马兰头》,旨在通过感知、寻找、比较,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野菜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活动《制作马兰头》,则侧重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基本的绘画、剪贴等技能。

2.开展主题活动《好吃的蚕豆》。立夏,农村有吃蚕豆的习俗,因此开展了《好吃的蚕豆》这一主题。科学活动《美丽的蚕豆花》和《认识蚕豆》,教师注重以幼儿实地观察为主。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剥一剥等形式,让幼儿参与实际操作,认识蚕豆花、蚕豆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长环境。美术活动《制作蚕豆玩具》,教师让幼儿借助牙签等辅助材料,将蚕豆组合成各种有趣的造型。活动旨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锻炼手部肌肉,发展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开展主题活动《田园乐》。秋季是农村丰收的季节,为了丰富幼儿对秋天丰收的感受,教师围绕《种菜》和《水稻》两个内容生成了主题活动《田园乐》。根据孩子们喜欢的蔬菜,设计了科学活动《种植萝卜》,让每个孩子参与种植,学习正确地使用简单的种植工具:铲子、喷壶等,并初步学会种植、管理萝卜的方法。科学活动《起米》,旨在让幼儿了解米的生产过程,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材料(如积木、瓶子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压、碾、滚等)起米,从而增强幼儿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严谨的科学态度。幼儿在体验到劳动乐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珍惜粮食的思想意识。

二、充分开发与运用农村周边资源,为幼儿实践提供物质条件

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立足本地,从幼儿园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挖掘与开发社会资源,让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为此,幼儿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利用园内自身条件、社区、农村周边资源,有目的地选择和建立了“实践基地”,为幼儿的实践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1.开辟园内种植基地,为幼儿主动探究与实践服务。幼儿年龄小,活动范围窄,能直接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总是有限的。因此,在园内创设一个自然教育的环境,对幼儿进行实践的生态教育极为重要。在幼儿园内开辟了“种植园地”,从而为幼儿主动探究与实践服务。

孩子们通过亲自播种、亲眼观察记录、亲身体验收获,初步了解了植物的生长特点,养成了爱劳动、与同伴合作等良好品质,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

社区劳动实践范文第8篇

[关键词]赋权理论;旅游发展;社区参与;能力建设

[中圈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002-5006(2008)09-0022-06

0 引言

目前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的地区一般是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地理和区位的劣势,所面临的“三农”问题也更加突出,旅游发展的优势为他们提供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契机。旅游业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的城市化,推进乡村社会转型有积极意义。在旅游业中寻找合理的方式,让社区、让农民得到共同的利益和全面的发展实为必要。但实际上从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的乡土社会转变为一个以工业和其他产业为基础的现代都市社会,并不是仅仅靠把生产用地变为景区用地、把农民变为旅游生意人以及达致一系列经济指标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发掘农民自身的创造力,需要各利益群体的协调。如解决不好,还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专注于农村研究的学者认识到对于农村社区的问题,农民自身的问题,仅仅靠政府官员和学者的同情心是不够的,还应该从“农民的视角”探究“农民眼中的农村实际”。学者们认识到要对农民的行动做到“投入理解”和“同感解释”,即将自己置身于农民身处的社会环境,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来理解农民,同时按农民自己赋予他们行动的意义来解释农民的行动和农民的态度。

农民被迫进入市场,而他们在市场上得不到任何保障,市场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创收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带来了风险和使他们处于被剥夺的地位。参与旅游业,实现就地非农化,转移剩余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农民进入市场化所面l临的风险,特别是抵御风险能力差的西部地区农民。相对于其他行业,旅游业则相对容易进入且风险不太大,主要是面对游客提供服务,更进一步的参与是监督政府和企业在自己社区内的发展规划和导向。当然,旅游业的参与门槛也不会如有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低,以为“旅游业的发展,特别适合于那些经济技术不太发达、教育不太普及的地区。旅游业不像其他产业一样,需要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对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所需要的观念和能力,毕竟是可以通过培养实现的。要提高社区农民在旅游开发各个环节中的参与程度,就离不开社区能力的建设。

赋权理论(empowerment theory)为旅游发展中的社区能力建设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参照。该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盛行于社会工作、妇女研究、贫困研究、少数族群、弱势群体等研究领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开始关注赋权方面的研究。有的学者研究了伤残农民工的赋权问题,指出“赋权(empowerment)是赋予权利或权威的过程,是把平等的权利通过法律、制度赋予对象并使之具有维护自身应有权利的能力。透过这一过程,人们变得具有足够的能力去参与影响他们生活的事件和机构,并且努力地加以改变”。赋权,也译作增权、充权、培力、增能等。有学者认为“增权理论强调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控制权和决定权,倡导个人通过一些中介系统如学校、邻里或其他自愿组织对自己生活的社区进行民主参与,透过自我实践增强能力(权利),实现个人生存状况的改善和环境的变迁。在整个理论体系及其工作实践中,‘增权’是核心的概念,它指向获取权利的行动、过程和结果”。

在旅游发展中,由于利益群体的分化和制度安排的原因,相对边缘化的农村社区缺乏实现自我利益主张的权利和能力。作为旅游业利益相关者中之弱势群体的社区,亟需予以不同层面的赋权以提高其参与能力。赋权是一个建立意识、增强能力和发展技能,通向更多参与、更加平等、更大影响的行动过程。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已经发现:没有赋权,社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是难以达成的。许多国家的社区被置于决策过程之外,为他们所制定的政策和决定并不是经过他们而作出的,因此而导致了由政府、规划者和开发商执行政策并主动保持可持续性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情形应该由社区赋权来改变。新西兰学者瑞吉纳・斯基文斯(Regina Seheyvens)在其文章《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的赋权》中,从4个层面提出了赋权的框架,以此用于社区和发展商规划适度参与生态旅游的方式。其赋权框架理论是在弗里德曼(Friedmann)所提出的心理的、社会的、政治的3个层面赋权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赋权,而成为4个层面。国内关于赋权在旅游领域中的研究还未出现。本文将运用瑞吉纳・斯基文斯(ReginaScheyvens)所提出的面向社区的赋权框架来对中国的西双版纳傣族园、阳朔遇龙河、阳朔世外桃源等旅游社区,分别从经济赋权、心理赋权、社会赋权、政治赋权4个方面阐述社区旅游发展中的社区能力建设。这些案例社区虽然在旅游业的推动下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依然需要进一步的赋权和社区能力建设,才能使处于弱势地位的社区能力得到全面成长,才能实现真正的社区发展。

1 经济赋权:让社区从旅游中广泛受益

经济赋权是旅游最为直接的特征,经济影响是旅游业最显而易见的特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更是把旅游所带来的正面经济影响看得尤为重要。

在指导思想上,地方政府把进行旅游开发作为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奔康的有效途径。在现实中,社区旅游的确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出路,社区居民的旅游参与积极性也迅速提高。社区在参与旅游业后,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