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艺术效果

文学艺术效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学艺术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学艺术效果范文第1篇

在谈及文学艺术发展时,我们首先来对“文学艺术”和“进化论”两个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文学艺术是借助语言、表演、造型等手段塑造典型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它既包括语言艺术,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等,也包括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还包括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当然还有综合艺术,如电影、曲艺、戏曲、戏剧等等。关于进化,《辞海》对其的解释是:“进化,亦称‘演化’,旧称‘天演’。生物逐渐演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为:“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变化。”而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开始,“进步”和“演化”两个词逐渐合并,最终人们习惯将其称为“进化”。由此认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总趋势是进化的,实质就是肯定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整个漫长的人类文学艺术史中是不断演化和进步的。

关于文学艺术的发展总趋势是进化还是退化抑或是非进步的问题一直是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当然,各种观点都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例证,从我们所处的时代出发,从我们现在感悟到的身边的文学艺术的变化发展出发,笔者认为文学艺术发展的总趋势呈现进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艺术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性

中国的语言词汇中有“否极泰来”,“周而复始”,“生老病死”等等这样一些阐释事物发展规律的词语,实则蕴含着万事万物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依附于一定的自然规律这样的道理,文学艺术也是一种事物、一种现象,不论文学艺术是为写实人生而服务,为娱乐大众而服务还是作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文学艺术终究逃脱不了其由社会中的人创造的这样一个基础,既然由人创造,那么他的发展总趋势就必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消亡势必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发展,如果依据安东尼·孔帕尼翁的说法,他认为艺术不可避免地依附于一种发展模式,即黑格尔哲学或达尔文进化论的模式。黑格尔哲学强调的是事物发生、发展、灭亡这样的一个模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强调了生物不断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实际是一种不断进化。

二、文学艺术的发展在今天的地位和表现

1、文学艺术样式的创新

文学艺术发展到今天,距离古代的文学样式,虽然不能说是有所增加,比如《文心雕龙》中提到的论述文体各篇中,在篇名中提到的文体共有三十三类,如骚、诗、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笺、诔、碑、论、说等等,但是,文学艺术的样式却一直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出现创新和繁荣,除却大家熟知的古代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当今的文学样式由于受到科技时代网络的冲击和影响,受到“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的影响,网络文学大行其道,博客、微博、各种网站论坛为现代人提供了尽情展示文学艺术特长的舞台,一句话就能引起大家的讨论或者产生广泛共鸣的微博,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影响着中国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和普通大众,特定的字数限制,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于一体的新形式,涵盖众多的内容多半属于文学艺术的范畴。再以中国为例,从19世纪晚清出现的报告文学[1](文学与新闻的综合体)到20世纪出现的革命文学[2](积极进取精神、批判现实主义与革命事业的直接关联)等等这些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文学样式,都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之上的创新,不管其生存的时间长短,总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这些文学样式都取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为特定的时代服务过,甚至短时间内文学艺术对社会、对人生所产生的影响总有其相对积极的一面。此外,电影艺术的发展当称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从古代没有电影到早前的简单的黑白电影放映机再到如今的3d(4d)立体影院[3]的纷纷建立,电影无疑是文学艺术样式的一种新鲜样式,结合了科技和人类无限的创意,电影也是将纸质或者人类脑海中的文学艺术搬上荧屏与大众分享的一种很好的表现文学艺术的样式。

2、文学艺术传播途径和方式的扩展

古代文学艺术的传播由于受到交通、科技、阶级观念等的局限,传播途径和方式比较单一,口口相授或者口口相传、书面记录是主要传播途径和方式,而今天我们来看被归为文学艺术范畴的一切内容的传播途径和方式明显已经大大扩展,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相继出现,街头彩印、屏幕广告、杂志等等都为文学艺术开启了几乎可以说是声势浩大地涌向社会的大门,这就为后来的文学艺术受众的越来越广泛化提供了中间桥梁,也为文学艺术更加宽松和自由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条件。

3、文学艺术受众的广泛化

古代文学艺术完全不像今天这般,纵观世界亦是如此,文学艺术是贵族、宫廷等阶级的人所能享受的待遇,因此文学艺术自古似乎就被与“高雅”“博学”等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世界全球化的趋势蔓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便捷也更为普通和广泛,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开始寻求知识的无国界化,地球村概念的推广更是加大了人类彼此了解的欲望,文化、文学艺术随之大量充斥人们的生活之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多媒体技术使得文学艺术在世界的很大范围内拥有越来越庞大的消费者和创造者,文学艺术不再是一部分人独有的专权,它走出了“小家碧玉”的束缚,显然开始全方位地接受世界“观众”的淘洗和品评。换言之,这种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文学艺术的普及显而易见,比如媒体行业的发展,使得电视节目蒸蒸日上,前几年流行的“百家讲坛”电视节目就是一个让文学艺术走进寻常百姓、走向通俗易懂、走向全民受教育的很好的例证。笔者自始至终认为,虽然媒体的发展背后,更多的利益冲击和虚假作业必不可少,也许“百家讲坛”的某些章节的理论水平和价值也有待商榷,但是,从文学艺术走进广大人民群众方面来讲,它还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

转贴于

4、文化教育的发展对文学艺术的推广

从文化教育狭义的概念来讲,主要指学校教育,最早诞生的学校是宫廷学校、职官学校、寺庙学校和文士学校。古埃及的这些学校极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尊日神、忠国君、敬长官、孝双亲,以造就文士为重要目标,即训练继起的统治者和他们御用的爪牙,同时教授书写、词令。中国奴隶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从古至今,文化教育一直比较重视的书写、辞令还有六艺,其实就是早期的文学艺术,它与现在的文学艺术相比,在内容和形式上显然都存在较大差距,当今学校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对包含文学艺术的人文科学(学科)的重视,小学、中学、大学开设的众多与文学艺术相关的学科,文理分科产生的对文学艺术类考生的优势等等都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5、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文学艺术作为精神食粮的需求增长

现代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快节奏的生活和现代人的压力也使得人们常常感慨精神荒原的不断侵袭,不然,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托马斯·艾略特在1922年发表的《荒原》如何能够迅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为生活的空虚状态和人类面临的精神荒芜已经成为潜在的威胁和杀手。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便开始认识到,文学艺术对填补人类精神荒原的重要作用,于是,哪怕闲暇时多读一本书,周末去看一场电影或者演唱会都可能使人身心愉悦,生活充实。由此可见,文学艺术在人类未来发展的历程中,将会越来越起到重要作用,由此产生的反作用,也会越来越促进文学艺术的向前发展。

总而言之,虽然对进化概念中低级、高级的定义还不是非常清晰,对种类多与少等等的判断也未可知,但我们相信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着曲折和坎坷,在人类不断探索的实践下,文学艺术的发展终将继续朝着进化的方向踏步前行。

注释:

[1] 报告文学:文学体裁的一种,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的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散文体裁,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我国从晚清开始出现报告文学。

文学艺术效果范文第2篇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文学艺术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在于他创造性地解决了自古以来文艺界颇具争论的问题,特别是文艺创作的原动力问题。弗洛伊德对文艺创作的灵感进行了系统和深刻的解析。有史以来,人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论述了灵感的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并认为文学,艺术作品是文学艺术家灵感的产物。但却没有人能解释文学艺术家的灵感的来源。也就是说我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精神分析创立以前,对灵感的解释多少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认为是神灵依附到了诗人和艺术家的体内,把灵感传输给他们,暗中操纵着他们去创作。而弗洛伊德从潜意识的核心—望着手来分析文学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他认为灵感是由无意识的冲动而产生的,创作者就如是做“白日梦”的人,在梦境之中,意识和理智放松了对无意识的控制,灵感就从无意识的状态中突显出来。可以说诗人,艺术家冲动的能量在梦境得不到完全的释放,因此在白天依然要释放这一能量,艺术家储备冲动能量越充足,他创作的欲望也越强。相反通过梦就可以释放这一能量的人,永远也成不了文学,艺术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一个人都有潜力成为艺术家。能量释放的方式有很多种,艺术家们采用艺术创作的途径来释放性能量来达到平衡状态。当一个人不能合理的释放性能量,他们就成为精神病患者。由此可说,艺术家同精神病患者是同一的,两者没有根本的区别。弗洛伊德说过:“想象力的王国被看做是在快乐原则向现实原则进行痛苦过渡间所设立的一块‘自留地’,其目的是给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放弃的本能满足提供一种替代物。艺术家同神经病患者一样,从不能满足的现实中退出而进入这一想象力王国;但是,与神经病患者所不同的是,他知道怎么从这一想象的世界退出,在一次在现实中站稳脚跟。他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其功能如同梦一样,是无意识愿望的满足。而且同梦一样,它们也具有妥协的性质,因为他们不得不避免同压抑力量发生任何公开的冲突。”这里弗洛伊德提到了文学艺术家创作灵感的真真来源以及文学艺术家与精神病人的区别。我们再来看看,弗洛伊德对文学艺术创作过程的解释。首先,文学艺术作家的创作与梦的工作原理相一致,无意识欲望在想象中得到满足,但为了避免压抑,想象必须经过艺术加工,即经过艺术家在构思时所进行的凝缩,移置,象征,润饰等改装的办法和方法,因此可以说,文学艺术作品就带有浪漫色彩,戏剧性,典型性,象征性等艺术效果与价值。艺术作为审美的对象,可以满足人的欲望,带给人以审美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美?弗洛伊德的解释为美根源于性感,也就是说从美的对象身上获得冲动的满足,而美的对象就是性的对象。他说:“唯一可以肯定的便是美是性感情领域的派生物,对美的热爱是目的受到控制的冲动的最好的例子。‘美’和‘吸引’最初都是性对象的特征。”任何可引起性感,有吸引力的人或者物都是性的对象,也是美的对象,即便是变态的性对象也不例外。也就是说,美是针对于人的而言的,撇开去谈美是不现实的。一种事物是否美,要根据它是不是对人的有现实意义。反之,则不具有美的价值。而美的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人的欲望却具有相对的恒定性,因此,只要有生命的存在,冲动的存在,美的对象就一定会改变。美是人的欲望冲动在美的对象上获得的满足,审美是一种享受,是快乐所在或者称之为审美的,它根源于爱的本能,本能,它从美的对象中获得。在弗洛伊德看来,美和美感都来源于冲动,外部事物为什么能成为美的对象,就是因为人的附着于其中。人也在外界的对象中获得冲动的满足,也就是审美的。与其说艺术是无意识的升华,倒不如说艺术是的升华。

弗洛伊德认为冲动是人的最原始的本能冲动,它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快乐也就是快乐原则,它不断的发泄,满足,但由于人类道德,理性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欲望经常受到排挤和压抑,因为它是有悖于人类伦理道德的准则,因此欲望便退缩到无意识当中,焦虑,痛苦也就相伴而生。但这种被压抑的欲望是不会自动消失的,它往往去寻求别的方法来发泄。累积的能量采用各种补救的方法来使痛苦得以解脱。这种转移是被外界现实所能接受和允许的,同时有能满足被压抑的欲望,这就是所谓的的升华。“性的精力被升华了,也就是说,它抛弃了性的目标,而转向了更为高尚的目标。”弗洛伊德指出,艺术不论是欣赏还是创作,都满足了人的冲动(被压抑了的望),又符合文明社会的道德,伦理要求,艺术是一种转移,升华。在升华的过程中,人类原始的本能冲动找到了实现的途径与方法。弗洛伊德把文学艺术创作的动机归因为:实现未满足的欲望。其中望满足为起核心。因为人的冲动长期受到压抑得不到满足,导致他郁郁寡欢,为了满足被压抑的欲望,他们开始文学艺术创作,以此来得到欲望的满足。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文学艺术创作纯属人的冲动。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文学艺术家都是梦幻者,他们类似于精神病患者,文学艺术家们的创造活动就是潜意识活动或者叫自由联想,作家创作时更像是处于白日梦之中,跟精神病患者一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将堆积在意识层面以下的欲望冲动得到宣泄。文学艺术家通常是性格内向的人,与一个真正的精神病患者相差不远。

以上讨论的是弗洛伊德运用心理分析对文学艺术活动进行的独到的解析与评述,他的学说不但影响了现代西方文学艺术创作活动,而且对现代西方文学艺术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本人就是一位很有独到见解的文艺批评家,他写下了一系列有关文艺批评的著作,对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他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一文被誉为西方文学艺术领域中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石。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文艺批评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一些观点之上的。

第一,弗洛伊德强调对文学艺术家的无意识动机的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在文学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心理活动确实是十分复杂的。文学家,画家,音乐家,诗人,雕塑家等都在心理的三个层次上,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进行活动,但他们的创作动机却来自于潜意识层。弗洛伊德《米开朗奇罗的摩西》一文将细枝末节的表象联系起来,从中分析出艺术家创作的深层动机。米开朗奇罗所刻画的其实正是他自己本人,是一个战胜了自己的人,一个超越了自我的人。

第二,弗洛伊德强调对作品中的俄狄浦斯情节和欲望的主题分析,强调文学艺术家儿时经历与作品的关系

弗洛伊德强调文学艺术家的早期经历对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他从字里行间,去追寻文学艺术家的儿童经历,探究他们的无意识领域。他分析了达·芬奇,莎士比亚,歌德等名家的文学作品,他认为决定这些文学艺术家创作冲动的,是人类无意识领域中普遍存在的恋母仇父倾向—俄狄浦斯情节及欲望。例如在《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中,弗洛伊德从达·芬奇儿童经历分析出达.芬奇的精神特征,从而揭示出达·芬奇作品中“谜一样的微笑”的含义。该微笑再现了作者的被遗弃的母亲特瑞娜的充满激情的微笑。在这中再现中,达、芬奇对自己童年是被母亲抚爱的种种回忆得到了满足。

第三,弗洛伊德强调对文学艺术的宣泄作用的分析

在弗洛伊德看来,文学艺术的主要价值就在于他的宣泄作用,无论对于文学艺术家,还是对于欣赏者都是如此,它都能使人的本能欲望得以宣泄。整个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便是文学艺术家本能欲望的宣泄过程。

第四,弗洛伊德还强调对幽默的内在动机加以分析

弗洛伊德在其早期的著作《开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中,从感情消耗节约的角度来考察幽默。后来在《论幽默》一文中,他提出了幽默是对现实的反叛,“他不仅表示了自我的胜利,而且表示了快乐原则的胜利,快乐原则在这里能够表明自己反对现实环境的严酷性”。

文学艺术效果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物理教育 文学艺术 运用

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是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并把探索研究总结出来的规律再应用到生产与生活中。文学艺术也有折射自然现象的一面,它把自然现象及规律用艺术的手法加以处理,使人有美的享受。如能在物理教育活动中运用文学艺术,必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迸发出更大的物理学习热情来。

一、文学艺术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的需求

1.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是单调枯燥的过程,而应是一个快乐、轻松,又能增长知识的过程。文学艺术能通过诗情画意的手法来触动学生的美感,领略知识的真谛,感悟生活的价值。物理学是一门从现象到规律,再到应用的过程,把文学艺术运用于物理学的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需求。

2.《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谈到物理课的价值表现时,有这样的要求: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怎样领略自然界中的美妙与和谐,诗情画意的物理教学便是一条很好的教学途径,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文学艺术,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使物理课生动有趣。如,在学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我加强物理与文学的整合,把定律改成诗:

惯性不姓牛,宇宙万物有。迷津牛顿识,写在定律首。

再如《欧姆定律》,我也让它诗化:

物理学家叫欧姆,千次实验测电流,分析数据找规律,阻压影响电流走。

压高电流正比增,阻大反比降电流,世人未忘其贡献,命名定律载千秋。

通过语言艺术整合,可以丰富物理教学语言,学生读时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这样可以通过诗歌整合物理,有利于各科知识相互渗透。由此可见,诗情画意的物理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物理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体验我们民族文化的魄力。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

3.文学艺术中含有对中华民族厚重历史的诠释。诗情画意的物理教学,不仅能使学生习得物理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体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魄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凝聚力。

4.中国在物理学的很多领域中都有突出的贡献,需要把中国的贡献艺术般地呈现在世界面前,把中国融入世界,同时也发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在促进国际交往、了解世界物理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同时,大力发展本国物理学研究和物理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学,并迅速与世界接轨,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而与世界的结合又必须体现民族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才能真正体现中国的研究价值和中国应有的地位。诗情画意的物理教学,便可体现我们民族的文化,可把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物理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加强学科整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课程。如果再通过国际物理学交流,不仅能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物理学的发展,而且可以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到我们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尽快走向世界,为世界所接受。

5.现代社会需要创新人才。“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物理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学艺术令人遐想,思绪飞扬,物理学对自然的认知仍需不断发展,与生产、生活科技的结合仍需不断深入。

6.未来中国急需综合素养高的青年。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如能自发地结合文学,必将使学生的学习境界得以升华,学习内容得以饱满,学习的情感更加丰富。加强物理教学语言的文学艺术性,可以改变学生及老师的学科本位思想,从而能加强学科整合,满足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它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二、文学艺术对物理学的表达

1.现象表达

“月落乌啼霜满天”描述声、光、热学现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都把自然现象的美与物理学相结合。“晚风拂柳笛声寒”、“大江东去,浪淘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自然现象与人的心境的结合通过物理现象衬托出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通过诗人选择参照物的一个“归”字,使人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展现物理现象的人文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不仅有运动学中参照物的选择问题,而且有声学中的音色等知识。

2.规律表达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月在云中走”说明物理学中参考系的选取对运动描述的影响。“潭清疑水浅”、“池水映明月”、“鱼翔浅底”,揭示光的反射、折射原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诗人准确地揭示了潮汐和月球运行的密切关系,把物理现象中的科学美,通过诗的语言表现出来,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3.应用表达

“东边日出西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就是把现象背后的规律应用指导人们的生活。

三、文学艺术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实施要求

物理教学中加强物理教学语言的艺术整合,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既可以传授物理知识,又能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丰富的情感。既要让学生习得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满足物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应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加强对文学、美学等其他知识的学习,达到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以提高物理教学语言艺术。同时教师也要开放思想,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感性地在物理学中享受多角度的美感。

参考文献:

[1]物理新课程标准.

文学艺术效果范文第4篇

(一)影视艺术与音乐艺术的融合

影视艺术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而兴盛起来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中,人们生活的苦与乐都会通过影视艺术作品得到反映。所谓的影视音乐是影视艺术与音乐艺术的高度融合,影视音乐能够以抽象、概括的思维来体现影视的中心以及主题思想,从而赋予影视艺术崭新的生命力。分析众多的影视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古典的交响乐一直以来是影视作品中常用的音乐,在不同年代的影视作品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像动画片《猫与老鼠》中,不仅实现了影视艺术与音乐艺术的融合,而且也实现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在广袤的音乐时空中,持久绵延的音乐与瞬时音乐是影视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种音乐风格各异,从它们不同的音乐风格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多种的社会形态,像冯小刚导演的作品《夜宴》,那种轻慢的音乐与血心屠杀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伴随着屠杀场面的不断推进,音乐也有轻慢的古典旋乐转换成钢琴乐与交响乐的激烈撞击,期间强烈的视觉画面也与音乐交融在一起,彰显了影片中高贵的女性色彩以及皇权主义。纵观当前的影视作品,我们可以意识到音乐与画面影视艺术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音画综合效果已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的观众已在不知不觉间接受着这种融合艺术所带来的影响,在不觉间被具有光影的画面以及流动的音乐所吸引。经典影片中的《出水芙蓉》与《音乐之声》一直以来都受到了观众的好评,那究竟是什么因素感染、感动着观众,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事实上,这种感染力来自影视画面与音乐艺术相结合而带来的特殊魅力。

(二)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的融合

音乐与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二者都可以展现人类真挚的情感。一方面音乐能够激发人类对文学创作的灵感,给予人们无尽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文学是音乐创作的基础语言,能够表现音乐的主题。中国的何战壕、陈钢将文学作品《梁祝》改编成了小提琴协奏曲,西方的柴可夫斯基将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成了交响乐幻想曲,这些都是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融合的典范。人生就像一首美妙的歌曲,人生中总会有精彩与低沉的旋律,而这些旋律正如乐章中的插曲,或者是几个跳跃的音符。尽管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存在有一定的差别,但正是二者之间的差别,才使得二者融合起来更具有魅力。文学与音乐都属于艺术的表现形式,而艺术是具有共性的,文学艺术以及音乐艺术正是在这种共性的基础上以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与方式,如若将这两种艺术融合起来,相互借鉴、相互作用、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那么无论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讲,还是音乐艺术的角度讲都会收到良好的功效,可以说二者的结合,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歌曲便是文学与音乐结合的最好典范,歌曲吸收了二种艺术的特点,很好的表达了人类的情感体验。从一定程度上讲,音乐表达的情感比较抽象,但具有很强的生动性,而文学则相反,文学表达的情感细腻,但是生动性差。如此看来,用音乐渲染文学,用文学来解释音乐,实现取长补短的效果是创作歌曲时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三)音乐艺术中各种表现形式与风格的混搭

在音乐艺术中,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器乐、声乐、旋律音乐、节奏音乐、古典风格、民族风格、流行风格等等,各种表现形式的混搭与风格的混搭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环境下音乐艺术的趋势与潮流。在多个平台中显现出这一“艺术混搭”。比如歌曲演唱与节奏音乐的融合成为说唱艺术,民族风格与流行音乐混搭成为新民歌的新体裁。在综艺晚会与一些大型艺术展演中,电视导演也纷纷尝试应用各种混搭形式来丰富屏幕。

二、结语

文学艺术效果范文第5篇

从传播媒介演进与文学进步发展的互动关系上看,文学传播活动大致经历了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等几个历史阶段。在人类社会及其传播一起走进“数字化”生存的今天,新媒介环境下文学传播是否保持了人类既定的审美旨趣,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是看重其“艺术”的人文性内涵还是执迷其“技术”工具的幻象创造,都成为必须考辨和斟酌的问题。

被称作“第四媒体”的计算机网络借助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已日渐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呼百应的“偶像”,这使得“媒介技术决定论”和“技术沙文主义”又有了滋生的土壤,造成了人文价值理性的遮蔽和冷落。那么,新媒介环境下文学传播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游戏冲动”对“审美动机”的消解

新媒介环境下,文学创作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文学创作不再是特殊人群的特权,文学作品的审美旨趣也不再是一部分人的独特体会。以网络文学为例,网络文学写作的“发轫者”多数不是从事文学出身的,甚至不是学“文”的。他们大多属于文学边缘人群或业余文学爱好者。学水利的痞子蔡,学通讯的邢育森,学金融的安妮宝贝和宁财神,学理工出身的李寻欢,画家出身的恩雅,在外企工作的黑可可等。上网休闲,摆弄文学的“无心插柳”其实质更多的是游戏冲动,而非审美动机。从技术的角度说,新媒介传播尤其是网络传播更适宜于艺术中的游戏倾向,它追求光影之间的感官效果,很容易消解人们心中对于永恒性的崇拜,进而使原本向往纯美与崇高的理性思维麻木。从积极的角度看,“游戏”是张扬个性、使人个性解放的有效手段,但难免会动摇责任与道义、松懈意志和旨趣,可能使文学艺术活动失去庄重和崇高,乃至抛弃价值和意义,最终使创作始于游戏而止于游戏。

“技术智慧”对“艺术规律”的消解

新媒介说到底是一门新技术,新时代的文学传播与传统文学传播的区别首先是由技术载体的分野引起的。“以机换笔”、“软载体飘移”、“无纸传播”、“蛛网覆盖”、“交互式欣赏”、“虚拟现实”等,这些文学传播新现象都是基于新技术背景而出现的。但新媒介技术不等于艺术,技术优势不等于文学强势。也许有人会说,新媒介会改变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会改变读者阅读的习惯,会改变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它能否改变文学本身。说到底,文学源于生活积累、源于精神创造,而非源于技术,技术只是艺术借助的工具、手段罢了。虽然在文学艺术的发展历史上艺术起源于“技艺”,但艺术一旦从“技艺”中剥离出来就超越了“技艺”,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创造性而朝着价值理性迈进。新媒介技术无论多么神奇,它仍然只是技术而不是艺术,它永远代替不了艺术本身。

“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消解

工具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而价值理性是以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以及人性的终极关怀为皈依的人文精神,所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工具理性着眼于“器”与“物”的因素和目的,价值理性则关注于“道”的宗旨和“人”的因素,它们往往是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观及其认知方式。新媒介技术的泛化和至上化所引发的“工具理性”具有一种见物不见人、重器不重道的实用主义技术观倾向。技术决定论导致的主客分立的二元论出现,导致技术成为一种异己的、破坏性的力量横陈在人类面前,禁锢着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一方面,新媒介技术作为文学的“工具”,是人类迄今为止发表作品最容易、传播作品最便捷的技术载体,尤其是在数字化技术所营造的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可以“运筹于帷幄之中”,可以实现“天涯变咫尺”的情景,可以实现不必依赖于自身的亲感、亲为就能够认识世界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媒介技术的虚拟性与艺术创作的虚构性和想象性有共同的一面,这对文学创作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介技术的新奇和玄妙,又可能使人们陷入技术工具的黑洞而不能自拔,进而迷失文学艺术的本性,误将虚拟的技术符号当作普遍的真实价值,其严重后果是可能误入人类导向意义和价值虚无的危途。因为在新媒介情境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传播,电子化的工业流程与大众化的价值追求容易造成普遍化、标准化、纯数量化的时空模式,“数字化生存”掩盖了真实的生存图景,非自然、非人性的成分引入时间、意识、理性、历史的世界之中,并运用超文本或超媒体符号思维的外在干预,形成自然呈现的中断和价值理性的阻隔,带来文学艺术对人性的遮蔽和对人文的偏离。

总之,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文学传播的发展,又在文学的传播过程中“阻碍”前进的步伐。当我们从人类文明进步和文学传播进步的角度探讨传播媒介与文学的关系的时候,需要坚守的仍然是人文本位和审美立场,反对以技术主义替代精神创造和人文价值;反对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反对技术决定论,尊重文学艺术的终极追求,毕竟文学艺术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乘着传播媒介技术的翅膀,文学传播必将飞得更高、更远。

文学艺术效果范文第6篇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魅力”。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描写艺术(音乐和绘画)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知识,积累一些基本的鉴赏技能,进而培养学生们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但这个目标对于目前的高中学生来讲却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学生自身已有的艺术素养不足以支撑他们对描写艺术的文学作品的品读鉴赏。因此当作者用一些相对专业的术语把对音乐和绘画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的时候,学生很难通过抽象的、自己也不甚理解的文字去还原艺术作品的本来面目和真正魅力,在此接受层次上进行艺术鉴赏几乎不可能。因此在教学上,多数老师不过是把它们上成文学课罢了,对于如何真切地感受艺术魅力觉得无从下手。笔者力拙,但却想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角度去作一尝试,力争使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感受艺术魅力上能有所收获。

阅读是打开文学艺术作品宝库的钥匙。学生要想体味用文字呈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就要到文字上去找突破口;要想体会文学艺术作品的美,感受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就必须从它的载体――文字入手;要想深刻体会文字所传达的艺术气息,就必须在明白语义的基础上反复阅读,在阅读中感悟、体会、升华,由文学形象还原为艺术形象,由艺术形象上升为一种个人情感体验。因此在设计本单元的教学时,要把阅读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以《琵琶行》为例,笔者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目标、自主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不管是学习目标还是探究的问题,都要强调在阅读的基础上去设计,去理解。这样,阅读就成了课堂的主轴线,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初步感知艺术形象,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本单元的教学总目标才会达成,学生才会真正从本单元的学习中得到可能受用一生的东西。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个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魅力”。大家知道,艺术的魅力是永恒的,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学习这个单元的任务就是来尝试掌握这一本领的。而《琵琶行》主要是为了锻炼大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的,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琵琶行》,一起品味、感受音乐文学艺术的魅力。

2.检查预习

明白文意是理解文本的基础,检查内容主要是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

《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传世佳作,阅读全诗,结合学案,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为本课设计一个学习目标,并根据自己设计的学习目标,设计一个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学生设计的目标和问题,尽管表述各不相同,但都不外从情感、音乐描写、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方面着手,老师此处可根据学生设计,选择两个问题进行课堂处理。教师备课要充分,所有的方面都要准备好。笔者执教过程选用两个目标:⑴阅读品味音乐描写的特点。⑵ 阅读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针对第一个学习目标,老师引导学生从集中描写音乐的第二段入手去品味琵琶曲之美。首先,学生高声朗读第二段,总体把握琵琶曲的特点。学生多数能体会到琵琶曲的美。此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来描绘琵琶曲的美的。学生带着问题再读文本,很快就会发现作者运用的一些典型艺术手法。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使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席如此美妙的“听觉盛宴”。音乐本身是流动的时间艺术,主要通过音调的高低和旋律的变化等来塑造艺术形象,作者的文字描绘当然会捕捉到这些变化。而学生也要捕捉到这些变化,并利用朗读的轻重缓急来反映这些变化,就要再读文本,边读边体会。当学生掌握后,请学生朗读,老师趁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学生就能越来越准确地把握琵琶曲的变化,并读出自己的情感,此时老师再适时范读,把整个阅读体味推向。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通过阅读而再造的琵琶曲的艺术境界中,个个摇头晃脑,跃跃欲试。

由此老师总结过渡,进入第二个目标的学习。音乐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困苦,我们也能感受《二泉映月》的辛酸,没有经历过爱情的痛苦,我们也能感受《梁祝》的悲欢。音乐是用来表达情感的,那琵琶曲表现琵琶女怎样的情感呢?同学们再读文本。

学生通过阅读会从乐曲中得到愉悦、激愤、哽咽等不同的情感体验,老师趁势点拨,学生一下子明白了一首繁复的琵琶曲就是琵琶女一路走来的人生经历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总体情感基调是由喜转悲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第三段,印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琵琶曲旋律的变化和琵琶女身世的经历是如此的契合,学生真正体会了音乐作品和演奏者合二为一的境界,也就自然体会到了艺术的震撼力和表现力。

对于琵琶曲作者的体会是“我闻琵琶已叹息”,对于琵琶女的诉说作者的感受是“又闻此语重唧唧”。学生阅读第四段,体会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学生能概括出作者的人生经历,由此联想琵琶曲的繁复多变和琵琶女的身世经历,不免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二、三、四段,深入品味艺术作品的魅力。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很优秀,通过一起讨论交流,我们共同积累了感受文学艺术作品的方法,提升了感受艺术魅力的能力,达成了同学们预先设定的目标。有了这些能力,如果我们能重返两千多年前俞伯牙所生活的地方,那么相信他将不再会感到知音难觅,相反他会说:高山流水,知音无限。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文学艺术作品的感受力为目标,以阅读为主线,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最终形成了学生、作者、琵琶女、琵琶曲多方面的共鸣,真正体会了艺术的感染力。从这个角度说,这节课是成功的。本节课还尝试了让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自我设计探究问题的环节,从实际的课堂效果看,学生经过这么多年语文素养的积累,完全可以放心地把这个工作交给他们自己去完成,这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捕捉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文学艺术效果范文第7篇

20世纪以来,电子媒介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拓展甚至开辟了新的文化艺术领域。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来说,如果说,上半个世纪还主要是由印刷媒介在承载传播现代文学作品,到了下半叶的80、90年代之后,则是由电子媒介通过新技术将中国当代文化带入了影像时代,在文学领域内掀起了一次次视觉转向的热潮。本文想在此梳理一下影视艺术与当代文学之间的新兴关系,并探讨文学在新媒介包围之下的发展走向。影像时代的来临,对人类的艺术文明意义深远。它拓展了人类的艺术领域,早期文学的媒介载体,主要是纸质媒介,影像技术把文学由传统纸媒搬上了银幕,胶片、银幕等影像设备是它的载体,凭借新的技术载体,电影和随后产生的电视,把现代人带入了新的文化格局。电影这一艺术门类“创造一种摹本,一种独立的存在,依据深入、认同的美学定律创造一种完美的幻觉,使人生成为视觉的公开的和戏剧的。”[4]15在此之前,同样内容的艺术作品,由于承载媒介的形式相对单一,效果也因此单一。影像技术影响艺术的生产与门类的拓展,是其对人类文化艺术的一大重要贡献。影像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是纸媒的文字所完全无法具备的。在此之前,文学集中地用书籍、报章、杂志来刊登、传播、保存,媒介的性质,决定了文学创作与阅读的抽象性,换言之,只有掌握了文学符号的人,才有可能阅读与体验相关的文学作品,这一属性也从文化阶层的层面,构成了文学艺术的精英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文学的写作与阅读,是属于精英阶层和有一定文化能力的人,没有接受过文字符号教育的大众,是被排斥在文学的阅读与体验之外的。这种文化格局的重大突破与改变,也正是得益于影像技术的来临。影像艺术,以其视觉的直观性,得以让所有文化阶层的人都可以接受和体验,从它诞生那天开始,它的受众队伍不断得以壮大,发展到今天,电视传媒已经当仁不让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第一传媒”。具象与直观是人类从初始文明起对世界的最初体认与感知,人类最早的原始艺术,出土的卦爻、器物上的图符、岩石上的岩画等,都带有具象与直观的特点,艺术的起源,就是起源自视觉的感官认知。而抽象的文字,是在人类进步到一定文明阶段之后才出现的文化产物。当人类文明不断演进,进入到20世纪、21世纪,科技不断进步,影像艺术使艺术创造与审美体验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从人类文明之初至20世纪,口口相传、纸媒文学、影像艺术,已大致代表了人类艺术由媒介技术而带来的三次大的变革,由声音传播的艺术、文字符号的艺术发展为视听感官的影像艺术,人类走了一大圈,现代人凭借着技术,又在具象与直观的感官体认上与人类的初民站在了一起。“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5]49从这个意义上,影像艺术是对纸媒艺术的一次重大文化反拨,这次反拨,把人对艺术的感知从纸媒文学的抽象性和文化性中拉出来,让人回归感官的体验与认知。影像技术对现有艺术冲击最大的当属以语言艺术为主的纸媒文学。毋庸置疑,整个世界范围内以影像艺术为主的视听文化时代已经来临。当纸媒文学遭遇影像艺术,传统的文化格局悄然改变,构成了新的文化局面。影像将文学边缘化。电影、电视、录像机、投影等电子媒介,以其鲜明的视听效果优势,面向几乎所有的大众,不分年龄、性别、种族,最主要的是消解了受众的文化程度这一无形的门槛,使这一艺术门类,从接受方式上与文字阅读的文化性、知识性、抽象性区别开来,将影视这一现代艺术通过现代传媒,以日常审美的大众化方式,有效地进入广大接受者的艺术体验与审美感知中。影像的长驱直入之势,对传统的纸媒文学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与危机。电影从19世纪末期开始以其技术革命性的力量,改变了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通过这种影像技术,使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品,而得以走向大众。“机械复制的艺术改变了大众与艺术的关系:……激变成了最进步的关系———如对卓别林,……在行为中进行观照和体验的与行家般的鉴赏态度发生了直接的关系,这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标志。”[3]19影像技术不仅带来艺术门类在生产与创造上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它打通了一条由现代传媒通往大众文化的道路。

二、影视与文学复杂共生的局面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发明了影像机,这是媒介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命性事件,使得依靠影像技术支撑的电影,开启了大众传媒时代的新纪元。人类进入电影时代,主要历经了无声到有声,黑白默片到彩色影片,平面电影到立体电影,一百多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3D、4D电影,是最新技术性的电影,《阿凡达》就是2010年全球轰动的3D电影。在成都金沙遗址,以金沙古国为题材内容的4D电影《重返金沙》上映几年,除了三维视觉带来的逼真立体效果,制作者还在相应机关投立了喷水处,座椅身后的按纽机关在电影相应环节会自动开启,如当电影展现洪水场面,现场真的会有水花溅出在观众的身上,当电影出现蛇群出动,座椅靠背真的会让观众感到有蛇在背上穿过的涌动感,这些比视觉效果更增进了感官感受的高端技术把影像的功能更推进了一大步。也许,再过一段时间,能发出各样气味或者传递调动更多感觉的影像技术将应运而生,给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添加更多的享受。自电影问世以来,早期叙事文学性占了相当的比重,而今天很多在世界各地取得辉煌票房的所谓大片更多是呈现新的视觉效果,而非人性的内在挖掘。“电影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似乎又有一个逐渐摆脱语言中心模式影响的历程,它逐渐地找到了电影所以成为电影所在———景观。”[6]电影走到现在已经呈现出一种趋向,以好莱坞为首包括中国都倾力地在画面的技术性上出新出奇,似乎奉献挑战感官视听极限的画面场景是当代电影的第一要务,这使得电影离技术更近而离文学更远了。“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现代景观电影虽然力图摆脱语言的影响,把画面作为感染观众的主要方式,但它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样式,不管怎样景观化,文学对它的影响始终是无计消除的。”[2]23“当一种媒介变成深刻体验的手段时,原有那些‘古典’和‘流行’、‘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范畴再也行不通……人人都抛弃了不敢品尝精英文化的约束。”[7]249现代传媒时代,影像艺术已日益成为大众的文化艺术的消费选择,进入到消费时代之后,大众对影像的这种消费行为,成为了促使影像艺术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以文字符号为主的语言艺术———文学,相形之下,显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峙的尴尬。90年初期的电视剧《渴望》和90年代末期的电视剧《还珠格格》,所造成的举国追捧,万人空巷,与同一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当代文学以文学期刊命运为代表的衰落之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事实说明,现代传媒时代,越来越多的大众将电影电视作为自己的艺术消费选择,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以纸媒文学统领文化领域的传统文化格局。“电子技术正在为多种传播媒介的联合提供前所未有的可能。……改写了艺术进入社会循环的轨迹,改写了(文字)抒情作品———无论是在诗的意义上还是在音乐的销售纪录。在这个意义上,传统的蔑视可能错过某些重要的文化动向。”[8]181影像与文学已呈合谋之势。影像艺术,它的技术手段决定了受众审美体验上的听觉性与视觉性,这一点的确是语言艺术的纸媒文学无法比拟的。但是,这些主要以电视剧、电影为成品的影像艺术,它们艺术生产的重要一部分,是影像所在呈现的内容———剧本,实质上,往往以语言文字为最重要的基础。这使得,影像艺术与文学艺术,虽然在一段时期呈现出了此长彼消的态势,它们之间内在的关联,又使得影像艺术与纸媒文学之间,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促发的文化现象。中国电视近三十年来的发展,“从传播方法的演变角度看,还可以分为三个10年:第一个10年是中国电视人自己摸索为主的阶段,电视节目的形态主要是文学的;第二个10年是中国电视人有意识地向西方学习的阶段,电视节目呈现出电影的、报纸的和口语的等多种形态;第三个10年中国电视的节目形态紧紧跟随世界最新潮流,并通过成功的‘移植’而实现本土化。”[5]347-348电视已成为目前中国受众最广的大众传媒,而电视是由综合节目构成,新闻、纪事、娱乐、科技等等,而具有文学元素的主要是各种题材类型的电视剧,中国近年来电视剧发展势头蓬勃,历史剧、经典文学电视剧、青春偶像剧、现实生活剧等等内容丰富的电视剧频出,冲击当然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直观性的视觉观赏方式相比文字符号当然是智识上的清省与容易,任何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也许没有能力翻阅一本书,却可以很轻易地用手指翻动摇控器去观赏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极端的简易化与大众化,是电视这一传媒捕获最大受众的根本原因所在。影像与文学,并非长江后浪推前浪,新旧交替文化更朝换代非此即彼的关系。看到当今视觉转向的大动态是一种敏锐,但对文字承载的文学却没有必要持全然的悲观的态度。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影像媒介的艺术存在虽然与印刷媒介为载体的文学作品已经有了介质上的全然变革,但不同媒介之间也依然存在共通的底色,以文学艺术来观察,电视剧与电影必不可少的是剧情,而承载剧情的剧本其实还是文字文学,可能描述更为简约,画面感更为强烈,但人物、地点、情节、场景,也都需要文字描写来作为整部影视剧作的蓝本与框架。电影、电视与文学之间纠结相生彼此衍发的内在联系远远比外部表象所呈现的视觉转向复杂得多。因此,所有的电视剧制作过程,以文字为主要依托的电视剧是基础环节,影像时代带来视觉转向并不意味着文字作品的使命结束,彼此之间有互相渗透与转化的关系。近年来,《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榜》《三言二拍》《聊斋》等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在电影、电视的多次翻拍之下,使文学经典由大雅之堂通过电影银幕、电视屏幕,走向了大众,也使文学经典通过电影电视的再创作,完成了传媒时代的经典重构,这些都是影视与文学共谋的文化现象。

文学艺术效果范文第8篇

关键词:模仿秀;表演;独创性;法律属性

中图分类号:DF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11)06―0116―04

随着我国文化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种被称为“模仿秀”的节目逐渐受到大众的喜爱。十年前,央视《欢乐总动员》节目在全国首先推出“模仿秀”栏目,此后各地纷纷效仿。针对这种节目,被模仿的明星们看法各异。有的明星甚是欢迎,认为“模仿秀”可以帮助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有的明星则持否定态度,认为“模仿秀”会对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那么,“模仿秀”这种表现形式到底具备怎样的法律属性?它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上的表演呢?

一、“模仿秀”概述

(一)“模仿秀”的定义

“模仿秀”(Imitation Show)是一个舶来词,起源于英国。上世纪中叶,许多英国国民乐于模仿喜剧大师卓别林的表演,这个词语便逐渐流行于大众生活当中。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就有对各种模仿行为的生动描述,如成语东施效颦、唐临晋帖等。可以说,模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

现今的“模仿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模仿秀”泛指所有的模仿行为,如临摹书画家的作品、生产“山寨”产品等。狭义的“模仿秀”仅指通过效仿表演者(一般为明星)独特的表演技巧,以再现原表演者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的表演形象和表演效果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所探讨的“模仿秀”仅指狭义的“模仿秀”。

(二)“模仿秀”的特征

从上文“模仿秀”的定义可知,“模仿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模仿者模仿的对象往往是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明星。明星通常是大家熟知甚至崇拜的公众人物,模仿者之所以乐于模仿明星,其本质在于能够借助他们的“明星效应”来娱乐大众或者实现某种利益。如果模仿者模仿的是一个公众并不熟知的普通人,则无法调动和吸引公众的兴趣,模仿者的自身利益也无法实现。

2.模仿者模仿的内容是被模仿者的表演形象。该形象必须是被模仿者以表演者的身份在舞台或荧屏上展现出来的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的表演形象。表演形象区别于被模仿者的个人日常生活形象和肖像,如果模仿者仅仅由于长相相似并不构成模仿他人的表演形象。

3.“模仿秀”的演出效果力求逼真。模仿者进行模仿的目的不是为了展现自身表演的独特性,而是依靠自身的领悟力尽可能地还原被模仿者曾经的演出效果。追求与原表演者一致的表演效果是模仿者之所以乐于模仿而不愿意“自己表演”的根本原因。

(三)“模仿秀”的类型

“模仿秀”根据其模仿手段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声音模仿、动作模仿和综合模仿。声音模仿是指仅模仿表演者表演时独特的声腔特点和语音语调而无需展现其外表形象,如模仿艺术家的评书表演和通过广播电台模仿明星演唱等。动作模仿是指模仿表演者的动作特点和演艺造型。这类模仿只需要在动作和外形上与被模仿者的整体表演形象相似即可,并不强调自身面容和表演时发出的声音,如模仿英国著名喜剧演员憨豆先生的无声喜剧表演和舞蹈艺术家的舞姿等。综合模仿,也即是前两种模仿的混合。这种模仿是最全面、最完整的一种模仿形式,如模仿美国歌星迈克尔・杰克逊演唱的同时模仿其舞步等。

“模仿秀”根据其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可以划分为非营利性“模仿秀”和营利性“模仿秀”。前者纯粹是为了自娱自乐和丰富大众生活而进行的模仿活动,如在KTV包厢里模仿歌星的演唱,又如在学校新年联欢晚会上的演出等。后者主要利用表演者的形象和名望的影响力获取利润,以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及相关的其他利益,如各电视台举办的“模仿秀”比赛节目等。

二、“模仿秀”不属于著作权法中的表演

从各国的法律规定来看,对模仿行为的规制主要涉及作品的滑稽模仿和模仿名人拍摄商业广告,这与本文所探讨的“模仿秀”并不相同。同时,法学界对于“模仿秀”的研究也鲜有涉足。在此,仅结合著作权法的基本理论和现行相关法律规定,本文认为“模仿秀”表现形式不属于著作权法上的表演。

(一)著作权法中表演的概念

对于什么是著作权法中的表演,《罗马公约》并未给出明确界定,但是该公约却对表演者的概念做出了界定:表演者是指演员、歌唱家、音乐家、舞蹈家和表演、歌唱、演讲、朗诵、演奏,或者以其他方式表演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人。任何缔约国可根据国内法律和规章将本公约提供的保护范围扩大到表演非文学艺术作品的人。我国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5条规定:表演是指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词等直接或者借助技术设备以声音、表情、动作等公开再现作品。2002年,我国颁布的新《实施条例》第6条规定:表演者是指演员、演出单位或者其他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的人。由此可知,罗马公约虽然将表演限定在文学艺术领域,但却给了缔约国任意扩大定义的空间,而我国著作权法仅承认文学艺术领域内的表演。

(二)从表演的概念看“模仿秀”与表演的相似性

单从上述表演的概念来看,“模仿秀”似乎存在表演之嫌。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当作者创作完成一部作品之后,表演者能够根据作品的内容予以展现。而在“模仿秀”中,模仿者虽然模仿了他人表演的特点,但模仿的过程仍然是对原作品的展现。换句话说,“模仿秀”这种表现形式也以作品为根基,表演的内容不可能空穴来风。因此,从表演的概念来看,原表演者与模仿者的行为都是对作品的展现和传播,二者并无本质区别。

(三)“模仿秀”和表演所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不同

我们知道,仅根据表演的概念并不能区分“模仿秀”和表演的不同之处,但是从二者所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来看,“模仿秀”与表演还是存在着较大区别的。表演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作者对自身作品进行的表演,另一种是他人对作品进行的表演。在第一种情形中,表演的主体是作者本身。作者既是完成作品的人,也是将作品表演给大众的人,作者身兼数职,同时享有作者的权利和表演者的权利。在第二种情形中,由于作品由他人表演,作者实际上将自己对于作品的表演权让渡给了表演自己作品的人而使这些人享有了表演者权。此时,表演涉及作者和表演者两方主体。从“模仿秀”来看,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相对复杂。模仿者模仿的是原表演者的表演形象,且模仿的内容与原表演者表演的内容同为某一部作品。由此,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形:当作品的作者和原表演者分别属于不同的主体

时,“模仿秀”涉及模仿者、作品的作者和作品的原表演者三方主体,模仿者在与原作品作者产生法律关系的同时还会与模仿的对象即表演者之间产生法律关系,这其中既有可能涉及作者的著作权还有可能涉及表演者的表演者权;当作者创作作品的同时由自己进行表演时,“模仿秀”仅存在模仿者和作者两方主体,产生的法律关系限定在模仿者和作者之间。

(四)公众对于“模仿秀”和表演的评价标准不同

从公众的角度出发,对于“模仿秀”和表演评价标准的差异也可以说明“模仿秀”不属于著作权法上的表演。从前文可知,表演在于表演者通过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并通过对艺术的创作将作品内容和人物予以生动、丰富的展现,不同的人对于同一部作品所展现出来的表演形象是不同的,也即表演的内容针对的是作品形象。有一千个演哈姆雷特的演员,就应当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次成功的表演往往都能生动、形象地展现有形的文学艺术构思,公众对于一个表演是否成功的判定是以作品形象为标准。而从“模仿秀”来看,由于不存在新的创作,因此,其并不是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新的展现,模仿者给公众再现的只不过是原表演者的表演形象而不是自己通过分析作品后展现出的新作品形象。这种再现是一种机械式的再现,不添加任何模仿者自身对于原作品的理解和诠释的元素。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得公众在欣赏“模仿秀”节目和欣赏一般的表演节目时心中的参照和评价标准是截然不同的。成功的“模仿秀”是与模仿的原表演形象无限的接近,虽然它和表演一样均以原作品内容为根基,但由于在展现表演形象时指向的不同使得对于“模仿秀”演出效果是否成功的判定以原表演者的形象为参照,而不是以作品形象为标准。从这点来看,我们也很难将“模仿秀”归为著作权法上的表演范畴之内。

三、“模仿秀”的独创性分析

(一)著作权法中的独创性概述

独创性,又称原创性,关于独创性涵义的界定和评价标准,法学界尚有不同观点。李明德教授认为,独创性是指在创作作品过程中投入了某种智力性劳动,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最低限度的创造性。吴汉东教授认为,作品的独创性表现在它是指由作者独立构思而成的,作品的表现形式或内容完全不是或者基本上不是同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相同,即不是抄袭、剽窃、篡改他人的作品。虽然学者对于独创性的理解存在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独创性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必备条件和认定著作权侵权的主要依据。一部作品只要不是对一部已有作品的完全的或实质的模仿,而是作者独立构思的产物,在表现形式上与已有作品存在差异,就可以视为具有独创性。

只有具备独创性的作品才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已成为各国法学界的共识,但对于表演是否具有独创性的问题,各国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尚存争议。本文认为,表演和其他邻接权客体的最大区别在于表演者对作品的传播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不改变原作品内容形式的单纯操作性或技术性工作,而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表演者融入了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认识和技巧,并对表演形式做出了自己的设计与安排,饱含了表演者辛苦的劳动。为什么有些作者在创作出一部作品之后自己不进行表演而需要符合要求的表演者进行表演,其根源在于作者本身无法通过形体、声音和动作很好地表现出作品的内容和所蕴含的情感,而某些表演者却可以表现出这些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因此,成功的表演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需要具备一定的智力和能力,这种智力和能力反映出的就是表演时所产生的独创性。可以说,表演具有一定的“再创作”行为,并形成了独特的智力成果。这样,表演体现出的倾作品性使其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二)“模仿秀”的独创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