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建筑垃圾利用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建筑垃圾; 高速公路; 应用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waste in reconstruction XiBao highway subgrade,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in highway subgrade construction wast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testing standard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waste; Highway; Applied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工程概况

阿房宫立交是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起点,也是西宝改扩建西安至兴平新建八车道高速公路交叉的枢纽立交。建成后的阿房宫立交将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立交,被视为西安市的“西大门”。目前,工程建设区域内倾倒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建筑垃圾约150万方,总占地面积达500多亩,如何处理与利用好建筑垃圾成为制约工程进展和保护当地环境的大事,现在就以西宝高速改扩建工程昆明路右线(YK1+633—YK1+861)建筑垃圾填筑试验段为例,综合阐述建筑垃圾在高速公路路基中施工应用技术的各个环节。

2、施工特点

2.1工程所在地地形复杂,废弃的垃圾量大。针对实际情况摸索性的在施工中对建筑垃圾进行筛分处理。

2.2利用筛分的建筑垃圾进行路基填筑,工程质量、环境保护要求标准高。

3、施工方案

3.1、总体施工工艺

在众多的垃圾中初步挑选建筑垃圾进行收集集中,收集集中的建筑垃圾进行筛分,并清理混筑垃圾,对这些建筑垃圾直接进行路基填筑。对于粒径大于25cm的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在其中的生活垃圾、草皮、树根等杂物,分类堆放粒径小于25cm和粒径小于10cm的建后进行路基填筑。

3.2、关键施工工艺

3.2.1建筑垃圾的分类及标准

建筑垃圾一般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废料及其他废弃物,不包括草皮、树根及生活垃圾。腐殖质的含量不大于5%,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易溶盐的含量不大于0.5%。对建筑垃圾的分类的方法和标准,通过对现场5mm以上含量的不同以及5mm以下的力学指标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具体内容见表1.

表1建筑垃圾的分类及分类标准

对于四个类别中的二级建筑垃圾,不应直接应用,因为现场建筑垃圾经试验检测评定结果为二类,故设计方案为掺1.5%水泥进行加固处理,水泥采用标号为P.C32.5。

3.2.2 建筑垃圾的处理程序

①建筑垃圾的筛分

为充分利用建筑垃圾,通过筛分设备将建筑垃圾用孔径为250mm*250mm的筛子筛除250mm以上粒径的建筑垃圾,筛分时采用喷水雾方式进行除尘处理,对于建筑垃圾中混杂的生活垃圾,应及时清理干净。

②建筑垃圾的破碎处理

对于经筛分后粒径大于250mm建筑垃圾需进行破碎处理,设计要求破碎后粒径≤100mm,由于移动破碎站生产能力高,性能出色、可靠性高、易于运输、装配时间短、操作和维修安全、简单、符合严格的环保标准。因此,破碎设备采用移动式破碎设备,破碎方式为颚破。移动破碎站如图1

图1 轮胎颚式移动破碎站

3.3、建筑垃圾施工工艺

3.3.1 施工机械设备

表2用于建筑垃圾路基施工的机械设备

3.3.2 建筑垃圾掺灰拌和施工

由于现场建筑垃圾经试验检测小于5mm粒径的材料CBR小于3,故设计方案为掺1.5%水泥进行加固处理,水泥采用标号为P.C32.5。采用机械上料、拌和机拌合,设备选用(XCYD-200),根据建筑垃圾现场密度1.286T/m3和拌和机传料速度控制掺灰量,并按100m3/批对已拌合好的建筑垃圾的灰剂量、含水量和骨料配比进行批次检测,经检测合格后用运输车运至路基填筑区。

3.3.3 建筑垃圾摊铺施工

在垃圾摊铺前,首先根据试验数据确定建筑垃圾在路基填筑时的虚铺系数(虚铺系数=虚铺厚度÷压实厚度),本工程建筑垃圾试验虚铺系数为1.16,然后由填筑区域大小和虚铺厚度准确计算材料用量,在路基上标出10m*10m倒料方格,按照方格网点布置控制用灰饼,用测量仪器测定出灰饼高度,灰饼标高即是填筑垃圾的施工虚铺厚度,虚铺厚度及粒径要求由以下两种情况确定:

①.对于筛分后的建筑垃圾直接用于填筑路床顶以下2m至路基底范围的路基填筑,虚铺厚度值为≤350mm,填料最大粒径≤250mm.

②. 对于筛分后并经破碎加工的建筑垃圾用于填筑路床顶至以下2m范围的路基填筑,虚铺厚度值为≤230mm,填料最大粒径≤100mm.

以上控制措施对于保证碾压均匀性效果很重要。

3.3.4 建筑垃圾碾压施工

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合理的施工顺序,对于确保路基碾压质量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作用尤为关键。参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路基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采用施工过程沉降量观测和末端弯沉值指标的双向质量控制方法,要求最后一遍碾压施工完成后沉降量值≤1mm。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采取羊足碾与光轮交叉碾压施工方法进行控制,具体碾压顺序如下表

表3建筑垃圾路基碾压顺序表

3.3.5 路基养护

为保证掺灰建筑垃圾填筑路基的结构强度,结合水泥特性,设计要求确保路基碾压成型后面层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养护周期为7d,覆盖养生。

4、检测效果

检查结果:目前共检测了6个路基设计横断面,宽度、轴线偏位、表面平整度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沉降观测值部分成果见表4(单位:mm)(设计值≤1mm)

表4工后沉降观测结果表

通过对该段的检查、试验检测、短期沉降观测得知,该段建筑垃圾填筑达到设计及技术要求,前期试用基本成功,施工效果见图2

图2建筑垃圾路基填筑试验段

后期通过现场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并同时用弯沉检测进行控制,观测时间不小于3个月。后期通过检测,试验段路基稳定,沉降值<1mm,采用高速路弯沉检测方法检测的弯沉值<100,指标满足高速公路要求,将在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阿房宫立交路基中广泛应用。

5结束语

建筑垃圾在路基试验段填筑中的成功运用,既保证工程质量又降低工程成本(据施工后统计,试验段路基工程,用建筑垃圾代替砂砾填料,采用购买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方案,工程费用节约60多万元),既减少垃圾的二次转运又保护了当地的环境和有限的土地资源,最重要的是为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得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喆,张莹,夏伟龙.浅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管理[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2(05)

[2]蒋小花.浅析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14)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道路工程

Abstract: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construction waste generated due to various reasons, construction waste defects. Studies show that used in road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ing project has practical feasibility. Through bricks and scrap recycling waste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materials that meet the relevant specifications for recycled materials and primary subgrade aggregat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In addition, building materials recycling technology is quite mature, and with examples of construction waste benefit analysis.Key words: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ing; road works

R124.3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鉴于中国城市化程度尚浅,城市化体制尚不完善,近年来,城市化工作不断推进,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地不断推进,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据有关调查,中国每年产生的垃圾量近4亿吨,其中建筑垃圾约占。但绝大多数建筑垃圾尚未处理就随处露天或填埋堆放,不仅耗用巨额的征用土地费、垃圾运输清理费等,而且严重地污染当地环境,不利于环保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处理建筑垃圾,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难题。当前,我国公路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公路路基及路面各结构层均需要大量的道路建筑材料。考虑到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是碎砖、废混凝土,目前对这些废弃材料回收再利用后应用于道路工程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成就。

下面,本文仅就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

2 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首先,应对建筑垃圾进行分选,这是建筑垃圾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就是将建筑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或不符合处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离出来。建筑垃圾的分选有其重要意义,通过对其分选,可将可再生物料加以利用,并将不可利用或有害成分集中处理。建筑垃圾分选系统的总体构图如图1。

根据建筑垃圾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将建筑垃圾初步分选之后,可将建筑垃圾分选为三大部分:大块木材、纸板、塑料;金属;砂、石、渣。

图1 建筑垃圾分选系统总体构图

2.1 建筑垃圾的应用现状

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主要为道路路基和基层材料,其中,用作路基材料时,主要是以废旧砖块为主要原料,以石灰或水泥为粘结剂制备路基材料;用作基层材料时,主要是以废旧混凝土为主要原料,以水泥或二灰为粘结剂制备基层材料。因此,本文着重探讨废旧砖块及废旧混凝土在路基和路面基层中的回收再利用。

2.2 废旧砖块在路基中的应用

建筑垃圾用于公路路基时,是以废旧砖块为主要原料,通过设计不同的砖块、土与粘结剂比例,制成试件,并测试其7d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从而确定路基填筑材料最佳配比、最佳粘结剂及粘结剂用量。

废旧砖块用于路基材料时,其最小强度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的相关规定。建筑垃圾的分类方法与标准,是以建筑垃圾5mm以上颗粒含量的不同以及5mm以下颗粒的力学指标为标准的,其分类结果如表1。

对于4个类别中的二级建筑垃圾,不宜直接采用。通过对初步分选出的废旧砖块进行现场试验,确定其级别,若满足级别要求,则将废旧砖块通过筛分孔径为250mm×250mm的筛子,筛除250mm以上粒径的砖块。对于粒径大于250mm的砖块需进行破碎处理,破碎后粒径应小于100mm。通过以上准备工作,废旧砖块则可用作路基材料用于路基填料。

表1 建筑垃圾的分类及分类标准

路基施工前,应做好基底处理工作,待基底压实度及整平度满足规范中相关要求后,即可摊铺厚度适宜的废旧砖块混合料进行路基施工。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2.3 废旧混凝土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

目前,对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表明,将废旧混凝土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工程结构是技术可行的。国内外有关再生骨料回收再利用的相关资料认为可采用图2所示的工艺流程来制备再生骨料,该工艺简单实用,是一条理想的再生骨料回收再利用流程,其中的各分项内容可根据各单位的实际经济条件和实际工程的场地条件等来选用合适的加工机械、设备和合适的工作人员。在这一生产流程中,骨料破碎和筛分均是国内碎石骨料生产的成熟工艺,因此在生产中关键是要控制好分拣、分选、洁净等环节的工艺技术和质量。再生工艺设备应具有成套化、体积小、可移动性等特点,这样便于流动于各建筑工地就地处理建筑垃圾。

图3 路基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总的来说,再生骨料的回收再利用工艺流程应因时因地制宜,力求方便有效地回收利用,节约成本的同时制备出高质量的再生骨料。

完成以上准备工作后,对再生骨料分别进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力学性质相关试验,选取满足《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要求的再生骨料用于基层材料。

图2 再生骨料回收再利用工艺流程示意图

10~40mm10mm以下

5mm以下

5~25mm0.15mm以下 0.15~5mm

再生骨料用作基层材料时,除满足上述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外,还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9-2000)中对颗粒级配的要求。此外,根据再生骨料用于道路基层的相关研究表明:用再生骨料替代部分天然骨料用于基层材料,有些力学指标甚至优于全部用天然骨料制作的基层材料,因此再生骨料在基层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但是,考虑到再生骨料技术性质本身的特殊性以及我们工程应用经验的不足,仍然需要我们谨慎对待。

3 建筑垃圾应用效益分析

目前,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应用于道路工程,主要是考虑其经济效益。其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分别是建筑垃圾替代部分路基填料和基层天然骨料所节省的工程造价。因此,经济效益表达式为:

经济效益=建筑垃圾替代部分路基填料和基层天然骨料所节省的费用+建筑垃圾外运费用所节省的费用-建筑垃圾破碎费用

下面,结合实例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拆迁现场实际调查报告推算,以可处理的建筑垃圾总量为100万方为例(不含淤泥、表层土),其中废旧混凝土占9%,总量为9万方;废旧砖块占26.4%,总量为26.4万方;杂土占64.6%,总量为64.6万方。此外,废旧混凝土按1.5吨/方计算,废旧砖块按1.2吨/方计算,杂土按1.0吨/方计算。

目前,根据调查天然碎石市场价格约为50元/吨,则因废旧混凝土取代天然碎石所节省的成本约为675万元。另外,目前建筑垃圾清运费大约为250元/车(15吨/车),即约15元/吨,由此节约建筑垃圾外运费用约1646.7为万元。根据计算,每破碎1吨建筑垃圾所产生的成本费用约为20元/吨,由此产生的费用为903.6万元。则由以上三项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1418.1万元,经济效益可观。

其次,建筑垃圾再生利用还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方案的实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拆迁区域内的建筑垃圾处置问题,减少了由于外运造成的运输压力、油耗、尾气排放、扬尘、车辆清洗等问题。另外该方案的研发可以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进程,如果将建筑垃圾都加以适当的处理并回收利用,每年将会节约上百亩的耕地,同时可安排数百个就业机会,社会效益可观。

最后,通过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方案进行分析,表明该方案还具有相当可观的环境效益。由于建筑垃圾用于再生,避免了大量建筑垃圾的外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运输、油耗、尾气排放、扬尘等,避免了增加交通压力、往返需耗柴油、清洗车辆需耗水等诸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的问题。同时建筑垃圾在拆迁现场的就地处理、就地使用的原则还可以减少上建设过程中对天然砂石及土的消耗量,有效保护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4 结语

1)建筑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合理等,目前对环境、社会等带来极大损害。因此,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亟待解决。

2)建筑垃圾在道路路基及基层中的应用中,再生工艺、施工工艺较成熟,并具有可观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3)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再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瑞敏,王林秀.中国建筑垃圾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J].建筑工程.2011

[2]刘建.西安市建筑垃圾替换二灰碎石基层中部分石料的研究[D].长安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6

[3]左富云.城市垃圾在透水砖及城市道路上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开发项目;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开发项目如雨后春笋在各个城市动工,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原有的地貌,使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的安全收到了威胁。因此,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定该方案不仅能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更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步骤。

1 工程概况

某改造项目拆迁面积23.00hm2,其中用于开发改造的可建设用地面积16.15hm2。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工程所在区域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广东省“三区”划分中的重点监督区。

2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特点

2.1 建设地点在城区

房地产项目建设地点一般位于城市市区,与城市发展相一致,符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且大多集中连片,所处位置地势平坦、周边交通便利。在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将建设区域与外界用围墙隔开,这样既可减小项目建设影响范围,也可增加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

2.2 建设工期较短

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为3~5年,相对于火电厂、煤矿等建设项目工期较短。该改造项目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拟于2014年12月完工并交付使用,建设总工期60个月。

2.3总平面布局紧凑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使用土地集中,平面布局均位于施工围墙内,且地形平坦、布局紧凑而简单。该改造项目的平面布局主要有永久建筑区、道路广场区、园林绿化区、施工营造区和临时堆土转运场等,占地面积共计23.00hm2。

2.4挖填土石方量较大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土石方工程主要源于原有建筑物拆迁、地下室基坑开挖、道路管线埋设及园林绿化工程等方面。该改造项目总挖方量约274.30万m3,其中拆除房屋产生建筑垃圾37.50万m3,地下室基坑开挖土方235.10万m3,道路及管线工程开挖土方1.70万m3;总填方量约7.72万m3,其中:地下室内墙及顶板回填土方5.10万m3,管沟回填土方1.00万m3,场地绿化种植土1.62万m3(需外购);挖填平衡后,总弃方量268.20万m3,其中建筑垃圾37.50万m3,弃土230.70万m3。

2.5周边市政管网完善,不设废土(渣)场

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选址一般位于市区,所以房地产项目一般不设弃土(渣)场,在需要排弃废土(渣)时,直接运至市政统一的合法渣土受纳场即可。该改造项目,施工用水、用电与相关部门协调后可直接就近接用,满足施工需求。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多余土方全部运至市政指定余泥渣土受纳场集中堆放,运输车辆指定路线行驶,施工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定时洒水保湿等措施加以防护。

3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

3.1 水土流失量小但影响大

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相对完善,使得降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排出,减少了地表径流量,水蚀较轻。与铁矿、火电厂等在野外施工的项目相比,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轻微,水土流失量较少。然而,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地处市区,对市民的生活、市容市貌影响大,因此需高度重视,认真防治。

3.2人为水土流失比例大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水土流失,而非自然水土流失。也就是说,房地产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是由于地下室基坑、道路管线的开挖与回填等造成的。

3.3 项目建成后基本不产生新增水土流失

房地产开发项目建成后,除永久建筑区外,其余全部绿化或者硬化,水土流失量减少,工程运行初期仅园林绿化区存在轻微水土流失。

4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4.1 土石方平衡

土石方量计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水土流失预测、占地面积计算、取弃料场设置、防治措施布设,以及水土保持投资等多个方面。为此,水保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建筑垃圾单位换算

拆迁原有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一般由建设单位提供,其数量单位为吨,为方便计量,需要将其转换为立方米。该改造项目拆迁工程将拆除旧房屋建筑面积52.42万m2,产生建筑垃圾约60.00万t(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垃圾量,砖混结构每平方米1.2t),折合体积约37.5万m3(建筑垃圾密度约为1.6)。

(2)土方量换算

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自然方)计算,填方按压(夯)实后的体积(实方)计算,而水保监[2008]8号文要求各种土石方均应折算为自然方进行平衡。因此,在摘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土石方数据时,需及时了解是否采用了计价方的规则进行计量,若是则应进行相应换算。土石方的松实系数见表1。

摘要: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进行时会导致工程周围水土流失,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市容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十分有必要。本文以具体工程为了,在结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基础上,就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注意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开发项目;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开发项目如雨后春笋在各个城市动工,这样就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原有的地貌,使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的安全收到了威胁。因此,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定该方案不仅能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更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步骤。

1 工程概况

某改造项目拆迁面积23.00hm2,其中用于开发改造的可建设用地面积16.15hm2。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工程所在区域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和广东省“三区”划分中的重点监督区。

2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特点

2.1 建设地点在城区

房地产项目建设地点一般位于城市市区,与城市发展相一致,符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且大多集中连片,所处位置地势平坦、周边交通便利。在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将建设区域与外界用围墙隔开,这样既可减小项目建设影响范围,也可增加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

2.2 建设工期较短

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为3~5年,相对于火电厂、煤矿等建设项目工期较短。该改造项目于2009年12月开工建设,拟于2014年12月完工并交付使用,建设总工期60个月。

2.3总平面布局紧凑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使用土地集中,平面布局均位于施工围墙内,且地形平坦、布局紧凑而简单。该改造项目的平面布局主要有永久建筑区、道路广场区、园林绿化区、施工营造区和临时堆土转运场等,占地面积共计23.00hm2。

2.4挖填土石方量较大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土石方工程主要源于原有建筑物拆迁、地下室基坑开挖、道路管线埋设及园林绿化工程等方面。该改造项目总挖方量约274.30万m3,其中拆除房屋产生建筑垃圾37.50万m3,地下室基坑开挖土方235.10万m3,道路及管线工程开挖土方1.70万m3;总填方量约7.72万m3,其中:地下室内墙及顶板回填土方5.10万m3,管沟回填土方1.00万m3,场地绿化种植土1.62万m3(需外购);挖填平衡后,总弃方量268.20万m3,其中建筑垃圾37.50万m3,弃土230.70万m3。

2.5周边市政管网完善,不设废土(渣)场

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选址一般位于市区,所以房地产项目一般不设弃土(渣)场,在需要排弃废土(渣)时,直接运至市政统一的合法渣土受纳场即可。该改造项目,施工用水、用电与相关部门协调后可直接就近接用,满足施工需求。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多余土方全部运至市政指定余泥渣土受纳场集中堆放,运输车辆指定路线行驶,施工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定时洒水保湿等措施加以防护。

3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

3.1 水土流失量小但影响大

城市市政排水系统相对完善,使得降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排出,减少了地表径流量,水蚀较轻。与铁矿、火电厂等在野外施工的项目相比,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轻微,水土流失量较少。然而,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地处市区,对市民的生活、市容市貌影响大,因此需高度重视,认真防治。

3.2人为水土流失比例大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主要是人为水土流失,而非自然水土流失。也就是说,房地产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是由于地下室基坑、道路管线的开挖与回填等造成的。

3.3 项目建成后基本不产生新增水土流失

房地产开发项目建成后,除永久建筑区外,其余全部绿化或者硬化,水土流失量减少,工程运行初期仅园林绿化区存在轻微水土流失。

4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4.1 土石方平衡

土石方量计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水土流失预测、占地面积计算、取弃料场设置、防治措施布设,以及水土保持投资等多个方面。为此,水保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建筑垃圾单位换算

拆迁原有建筑物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一般由建设单位提供,其数量单位为吨,为方便计量,需要将其转换为立方米。该改造项目拆迁工程将拆除旧房屋建筑面积52.42万m2,产生建筑垃圾约60.00万t(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垃圾量=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垃圾量,砖混结构每平方米1.2t),折合体积约37.5万m3(建筑垃圾密度约为1.6)。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范文第4篇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建筑垃圾是指房屋装饰装修和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园林、广场、管网等在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

第四条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筑垃圾的处置管理工作,具体负责本市城区和金阳新区等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区域内建筑垃圾的处置管理工作。

县(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的处置管理工作,业务上受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规划、建设、环保、土地、公安交通、综合执法、房管、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职责,协同做好建筑垃圾的处置管理工作。

第五条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清理的原则。不具备清理条件的,可委托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清运。

鼓励和支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第六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将建筑垃圾消纳场、中转站等设施建设纳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

第七条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从事建筑垃圾运输以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处置建筑垃圾,应当向当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核准后方可处置。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决定。予以核准的,颁发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不予核准的,书

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处置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和建筑垃圾运输单位,核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

产生建筑垃圾的建设、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开工之前,应制定建筑垃圾处置计划,并与当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签订施工工地环境卫生责任书。

第八条申请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消纳场的场地平面图、进场路线图等工程图纸;

(三)相应的摊铺、碾压、除尘、照明等机械以及设备和排水、消防、指示等设施资料;

(四)建筑垃圾分类处置方案和废混凝土、金属、木材等回收利用方案;

(五)相应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

(六)管理人员相关资料。

第九条申请从事运输建筑垃圾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车辆行驶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三)建筑垃圾运输的时间、路线和处置地点等相关材料;

(四)运输车辆具备全密闭运输机械装置或密闭苫盖装置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

(五)运输车辆保洁方案。

第十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申请处置建筑垃圾,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建筑垃圾运输的时间、路线和处置地点等相关材料;

(三)建筑垃圾分类处置方案;

(四)与取得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运输单位签订的运输合同;

(五)与当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的施工工地环境卫生责任书。

第十一条建筑垃圾消纳场管理,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公示场地布局图、进场路线图;

(二)入场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推平、辗压,进出消纳场的道路整洁、畅通;

(三)有健全的现场管理制度和完整的原始记录,如实填报建筑垃圾处置相关报表;

(四)建筑垃圾按可利用和不可利用分类堆放;

(五)场内环境整洁,无尘土飞扬、污水流溢;

(六)不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废物。

第十二条运输建筑垃圾时应当做到:

(一)按指定的地点装载和倾倒;

(二)装载适量,覆盖严密,不撒漏、飞扬;

(三)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

(四)驶离现场时应冲洗干净,不带泥上路;

(五)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

(六)按照公安交通、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路线、时间运行,不得于早上7时至晚上8时在城区中心区域运输建筑垃圾。

第十三条建筑垃圾消纳场停止使用前,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单位应覆盖还田,搞好绿化,或按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处理,并报当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居民修建、装饰装修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本区域已实行物业管理的,应当按照物业管理企业指定地点临时堆放,并采取措施围挡、苫盖,在2日内及时清运;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应当按照社区指定地点临时堆放,并采取措施围挡、苫盖,在2日内及时清运。

居民修建、装饰装修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可以委托社区、物业管理企业联系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有偿清运。

社区、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在不影响市容环境卫生、街路畅通的情况下,在所管辖区域内指定建筑垃圾的临时堆放地点,并督促产生建筑垃圾的居民及时清运。

第十五条产生建筑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交纳建筑垃圾处置费。

第十六条电力、电信、供水、煤气、排污、园林、管网、绿地及市政道路维护工程、开挖的建筑垃圾需继续用于就地回填的,应采取围挡措施,防止建筑垃圾扩散污染周边环境,竣工后应及时清除余留建筑垃圾。

第十七条需要受纳建筑垃圾回填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建立接收登记制度,设专人对接收建筑垃圾的情况进行登记管理,并将接收登记记录报当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需要变更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内容的,应向原核准部门提出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九条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或者超出核准范围处置建筑垃圾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单位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或者建筑垃圾消纳场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废物的,由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个人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的或者将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10元以上100元以下罚款。

不按核准的时间、线路将建筑垃圾运输到指定地点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个人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建筑垃圾消纳场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二)、(三)、(四)、(五)项规定之一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运输建筑垃圾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第(二)、(三)、(四)项规定之一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个人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战略;物业管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X-3 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195-01

1 “绿色建筑”战略对物业管理单位的具体要求

为使绿色建筑行动落地,国家已经完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工作,新的绿色建筑标准,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新的评价标准,涉及到物业管理的主要章节“1 0 运营管理”,具体要求有:

1.1 控制项

1.1.1 应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管理制度。

1.1.2 应制定垃圾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垃圾物流,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垃圾容器设置规范。

1.1.3 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等污染物应达标排放。

1.1.4 节能、节水设施应工作正常,且符合设计要求。

1.1.5 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自动监控系统应工作正常,且运行记录完整。

1.2 评分项

管理制度

1.2.1 物业管理机构获得有关管理体系认证,评价总分值为10分。

1.2.2 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的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完善,且有效实施,评价总分值为8分

1.2.3 采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评价总分值为6分。

1.2.4 栽种和移植的树木一次成活率大于90%,植物生长状态良好,评价总分值为6分。

1.2.5 垃圾收集站(点)及垃圾间不污染环境,不散发臭味,评价总分值为6 分。

1.2.6 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评价总分值为10分。

2 物业管理企业的应对方案和管理要求

物业管理项目部成立后应组织学习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对“10 运营管理”章节做好以下工作:

2.1.1 物业管理机构应提交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并说明实施效果。节能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节能方案、节能管理模式和机制、分户分项计量收费等。节水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节水方案、分户分类计量收费、节水管理机制等。耗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维护和物业耗材管理。绿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苗木养护、用水计量和化学药品的使用制度等。

2.1.2 建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有家具、电器等大件垃圾,有纸张、塑料、玻璃、金属、布料等可回收利用垃圾;有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厨余垃圾;有含有重金属的电池、废弃灯管、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还有装修或维护过程中产生的渣土、砖石和混凝土碎块、金属、竹木材等废料。

2.1.3 除了本标准第10.1.2条已作出要求的固体污染物之外,建筑运行过程中还会产生各类废气和污水,可能造成多种有机和无机的化学污染,放射性等物理污染以及病原体等生物污染。此外,还应关注噪声、电磁辐射等物理污染(光污染已在第4.2.4条体现)。

2.1.4 绿色建筑设置的节能、节水设施,如热能回收设备、地源/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太阳能热水设备、遮阳设备、雨水收集处理设备等,均应工作正常,才能使预期的目标得以实现。本标准中第5.2.13、5.2.14、5.2.15、5.2.16、6.2.12条等对相关设施虽有技术要求,但偏重于技术合理性,有必要考察其实际运行情况。

保存记录:节能、节水设施的竣工文件、运行记录,并现场核查设备系统的工作情况。

2.1.5 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系统是建筑物的主要用能设备。本条主要考察其实际工作正常,及其运行数据。

2.2 评分项管理制度

2.2.1 物业管理机构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的需要,可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少环保支出,降低成本的目的,减少由于污染事故或违反法律、法规所造成的环境风险。物业管理具有完善的管理措施,定期进行物业管理人员的培训。

2.2.2 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的操作管理制度是指导操作管理人员工作的指南,应挂在各个操作现场的墙上,促使操作人员严格遵守,以有效保证工作的质量。

2.2.3 管理是运行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手段,必须在管理业绩上与节能、节约资源情况挂钩。

2.2.4 在建筑物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用户和物业管理人员的意识与行为,直接影响绿色建筑的目标实现,因此需要坚持倡导绿色理念与绿色生活方式的教育宣传制度,培训各类人员正确使用绿色设施,形成良好的绿色行为与风气。

2.2.5 建筑物与居住区的公共设施设备系统运行正常,是绿色建筑实现各项目标的基础。机电设备系统的调试不仅限于新建建筑的试运行和竣工验收,而应是一项持续性、长期性的工作。

2.2.6 本条适用于采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各类民用建筑的运行评价。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与通风系统已成为许多建筑中的一项重要设施。对于使用空调可能会造成疾病转播(如军团菌、非典等)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从而深刻意识到了清洗空调系统,不仅可节省系统运行能耗、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还可保证室内空气品质,降低疾病产生和传播的可能性。

2.2.7 使用非传统水源的场合,其水质的安全性十分重要。为保证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实现节水目标,必须定期对使用的非传统水源的水质进行检测,并对其水质和用水量进行准确记录。所使用的非传统水源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的要求。非传统水源的水质检测间隔不应大于1个月,同时,应提供非传统水源的供水量记录。

2.2.8居住建筑智能化系统应满足《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的基本配置要求,主要评价内容为居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住宅信息通信系统、居住区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居住区监控中心等。

2.2.9 信息化管理是实现绿色建筑物业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建筑的安全、舒适、高效及节能环保的运行效果,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2.2.10 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是降低城市及社区环境污染、维护城市及社区生态平衡的一项重

2.2.11 对绿化区做好日常养护,保证新栽种和移植的树木有较高的一次成活率。发现危树、枯死树木应及时处理。

2.2.12 重视垃圾收集站点与垃圾间的景观美化及环境卫生问题,用以提升生活环境的品质。垃圾站(间)设冲洗和排水设施,并定期进行冲洗、消杀;存放垃圾能及时清运、并做到垃圾不散落、不污染环境、不散发臭味。本条所指的垃圾站(间),还应包括生物降解垃圾处理房等类似功能间。

2.2.13 垃圾分类收集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分类处理或重新变成资源,减少垃圾的处理量,减少运输和处理过程中的成本。除要求垃圾分类收集率外,还分别对可回收垃圾、可生物降解垃圾(有机厨余垃圾)提出了明确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对有害垃圾必须单独收集、单独运输、单独处理,这是《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2012的强制性要求。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范文第6篇

1.民用建筑施工中运用绿色施工技术的意义

民用建筑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按照使用功能,我们可以将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为了更好的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维护大众利益,民用建筑中实施绿色施工技术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想真正做到绿色施工,必须加强管理,加强预防控制,从技术上改善,确保民用建筑的安全。总体来说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到民用建筑施工中有这样几个意义:第一,在民用建筑中开展绿色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比如在屋顶上加装太阳能,和雨水回收系统,就是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的便利,不仅有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有效降低应用成本,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第二,可以有效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提升资源旅游率。第三,能够充分的将自然文化和人文相结合,保护文化遗产,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第四,运用绿色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当前的生存环境,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突破社会资源需求的瓶颈。

2.绿色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具体运用

2.1树立绿色施工管理的理念

任何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想得到广泛的运用,必然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对于绿色施工技术也是如此。在民用建筑施工中推广绿色施工技术首先要树立的就是绿色施工管理的理念,总体有三个方面:第一,要以施工负责人为主要人,作为施工的组长,然后带领施工人员和分包负责人完成绿色施工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施工负责人要首先制定一个完善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绿色施工理念,并且要将方案做到精细化,根据施工内容、性质,以及特点的不同,来具体实行施工措施和方案,并且在开始施工前要对所有人员进行一次绿色施工概念的宣讲和技术培训,确保绿色施工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好的施工理念,才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人根据方案行动。第二,要确保方案中的绿色施工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口头上的保证,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对于积极推行绿色施工技术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施工态度随意的人员要给予批评或处罚,完善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将是民用建筑中绿色施工技术开展的保障。第三,施工负责人作为组长,要在自身上有足够的重视,把握好大局,让绿色施工技术真正落到实处。

2.2选择恰当的施工方式

通常在民用建筑中施工要求是要高效率、节约资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运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方式,比如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可以选择面表不做抹灰和喷涂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减轻污染,还能节约资源,减少建筑垃圾的差生。或者在地下室施工时,采用先针对每一层施工然后在进行整体浇筑的方式,随后向下挖,这样就会在下挖过程中由于表层楼的阻碍而减低噪声。现在一般在地基的处理上,还采用着开敞开挖的方式,这种敞开式的开挖方式,会造成大量的建筑扬尘进入到空气中,因此这个时候可以运用逆作法的绿色施工技术,将地基的施工封闭在地表之下,能大大减轻扬尘情况的发生。

2.3充分利用建筑材料

作为民用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充分合理利用是绿色施工工艺运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第一,要把好建筑材料采购关。在采购建筑材料时,要根据施工材料的库存、周转、施工进度等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材料采购计划,严格控制采购数量,避免造成材料积压或者浪费。第二,把好建筑材料使用关。在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施工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记录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限额领料。对建筑材料使用的重点区域和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材料的节材效率。同时,还要加强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2.4选择科学先进的施工机械

选择先进的施工机械,对于民用建筑中实施绿色施工技术十分有利,也是事关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得到良好运用的决定性因素。在选择施工机械时,要在符合工期、质量和安全等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噪音小、能耗低的环保型施工机械。要遵循施工机械的适用性和多用性兼顾的原则,根据工程特点选择适宜的主导施工机械,各种辅助机械应与主导机械施工能力协调一致。在同一工地上,施工机械的种类和型号要力求少一些,在运用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尽量运用工地上的机械,既方便管理,还能避免闲置问题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发出了一体化的工程施工机械,可以连续自动的完成多个工序,有效减少了人力和物力。

2.5做好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是考验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方面,做好回收利用工作,对于实现施工绿色化有重要作用。第一,可以将建筑垃圾进行简单分拣,回收废金属、废混凝土等,直接进行再利用。第二,可以将建筑垃圾转变成再生产品。再生产品主要包括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再生骨料是建筑垃圾最常见的再生产品,再生骨料主要用于制备再生混凝土、再生水泥等,还可以制成再生砖,再生砌块等。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面力量的配合,政府如果能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对于实现施工绿色化会十分有帮助。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1.场地及大气的环境保护

1.1关于场地环境保护

⑴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⑵施工总平面布置首先应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施工现场物料堆放占用场地应紧凑,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如果现场场地狭小,应选择第二场地堆放材料。材料堆放、加工以及工人宿舍等临时用地应尽量利用废地、荒地。⑶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的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⑷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绿化或摆放盆花,美化环境,防止土体流失。⑸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雨水管道、地表径流和空气带来的杂质、颗粒所产生的沉淀物污染环境。⑹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⑺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和危险性废物堆放场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工程,防止土壤被污染。

1.2关于大气环境保护

⑴施工现场扬尘管理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降尘等保护措施。⑵ 规划市区的施工现场,混凝土累计用量超过100立方米的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设置砂浆搅拌机,机棚必须封闭,并配备有效降尘防尘装置。⑶水泥和其它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保管,使用过程中要有防护措施。⑷ 施工现场地面要派专人负责洒水降尘。对大面积的地面、坡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用覆盖或固化的降尘措施。⑸施工现场设立垃圾站,垃圾实行分类管理,及时分拣、回收和清运现场垃圾。垃圾清运应按照批准路线和时间到指定的消纳场所倾倒。高层或者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应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或者采用容器吊运。⑹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施工。

2.材料及水资源的节约措施

2.1材料节约措施

⑴制定材料进场、保管、出库计划和管理制度。⑵材料合理使用,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⑶对废料进行二次选用,达到使用条件的要充分利用。⑷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⑸周转材料注意维护,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⑹要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可再利用的材料。

2.2水资源节约措施

⑴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不力。⑵制订计划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量,按预算用水量下调10%为施工阶段总用水量。⑶水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水措施,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节水措施的实施,提高节水率。⑷生产、生活要推广节水型水龙头和使用变频泵节水器具,实施有效的节水措施,降低用水量。

3.绿色建筑施工原则

3.1减少场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⑴场地内哪些区域将被保护、哪些植物将被保护,并明确保护的方法。⑵怎样在满足施工、设计和经济方面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清理和扰动的区域面积,尽量减少临时设施、减少施工用管线。⑶场地内哪些区域将被用作仓储和临时设施建设,如何合理安排承包商、分包商及各工种对施工场地的使用,减少材料和设备的搬动。⑷各工种为了运送、安装和其他目的对场地通道的要求。⑸废物将如何处理和消除,如有废物回填或填埋,应分析其对场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3.2提高场地空气品质

⑴制定有关室内外空气品质的施工管理计划。⑵使用低挥发性的材料或产品。⑶安装局部临时排风或局部净化和过滤设备。⑷进行必要的绿化,经常洒水清扫,防止建筑垃圾堆积在建筑物内,贮存好可能造成污染的材料。⑸采用更安全、健康的建筑机械或生产方式,如用商品混凝土代替现场混凝土搅拌,可大幅度地消除粉尘污染。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减少一些建筑材料,如地毯、顶棚饰面等对污染物的吸收。⑺对于施工时仍在使用的建筑物而言,应将有毒的工作安排在非工作时间进行,并与通风措施相结合,在进行有毒工作时以及工作完成以后,用室外新鲜空气对现场通风。

3.3减少对噪声影响

⑴对搅拌机、空气压缩机、木工机具等噪声大的机械,尽可能安排远离周围居民区一侧,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不力。⑵施工现场应选用能耗低、性能好、技术含量高、噪声小的电动工具。⑶打桩施工时不得随意敲打钻杆,施工噪音控制在85db以下,且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⑷对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棒、木工棚、,包锯、钢筋加工场等强噪音设备,要采取降噪防护措施:①施工中混凝土振动棒、手动电锤、锯等机具,通过时间安排上减少噪声影响;②现场混凝土输送泵应设置隔音棚遮挡,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③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减少噪音的排放;④模板加工的木工棚采用全封闭房间,门口挂降噪屏,窗户用降噪屏封闭;⑤进行夜间施工作业的模板、脚手架支搭、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⑥根据噪音防治需要,将外脚手架满挂密目安全网,并在结构施工楼层设置降噪围档。

4.文明安全施工措施

4.1场地文明施工

⑴施工现场的环境必须保证员工生理、心理健康,保持文明洁净、整齐有序。⑵工地大门、围墙、密目式安全网及建筑物外立面悬挂物规范、清洁、美观。⑶材料、构件、料具、机械按审批方案中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现场材料堆放按种类、规格堆放整齐,并挂标牌、危险品分类存放,有保护措施。⑷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因地制宜设置绿化。

4.2人员安全措施

⑴工程项目施工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应按照地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达到文明安全施工条件。⑵施工现场应按照《项目安全管理手册》要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⑶制订严格的防护措施。

5.结束语

绿色施工是企业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这些措施都将直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因此,必须重视及做好绿色建筑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闫乃华.绿色理念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5)

[2]耿延庭.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浅述[J].山西建筑,2008(26)

建筑垃圾利用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 工程; 建筑垃圾; 应用

Abstract: The emergence, dumping and carry of the construction waste in large scale cause the waste ofconstruction fund, and also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land taking. Reasonable use of construction waste must produce the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per, from the test analysis,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in urban road engineering.

Keywords: the city roa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ast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 R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垃圾利用及研究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就西安市而言,每年产生建筑垃圾总量约500万立方米,主要来源于城中村改造工程、市政工程和房地产工程。建筑垃圾的反复产生、倾倒和清运,形成了恶性循环,不仅造成大量建设资金的重复投入,同时也由于污染环境、占用土地等原因而产生很大社会影响。市政工程建设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随着城市扩张的全面进行,西安市市政工程建设范围已逐渐涉及到原来的城郊结合部,也是建筑垃圾较为集中的区域。因此,将会越来越多地会遇到类似问题。如果能够对建筑垃圾合理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也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环保产业政策的一项举措。因此,研究市政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再利用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西安市三环路长乐立交以北,原为居民高度密集区,东三环线位贯穿梁家街村。该处在2006年5月进行了集中拆迁,拆迁工作完成后在K9+550~K10+250段现场遗留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初步估算约有30万方,涉及长度约700米,地表上建筑垃圾平均厚度约3米左右。而建筑垃圾堆放区域的路基设计为填方段,填方高度2.5-4米,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现场的建筑及生活垃圾混合物等要全部清除,路基采用素土回填。如按此要求实施,其中仅将现场垃圾全部清运就需花费资金约1200万元,同时需耗时近一个月。根据西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的三环路阶段性建设目标,当年底必须保证东三环主线贯通。如不马上展开路基施工,该建设目标将无法实现。而进出施工现场的唯一道路为原有农耕路,因当时受雨水浸泡泥泞不堪,短期内无法满足重型运输车辆通行条件。在客观上制约了现场建筑垃圾清运和外购黄土的运输环节。根据以上客观因素,必须对原设计处理方案进行变更,科学合理的就地利用建筑垃圾,以大幅节约建设资金,最大限度的省却运输环节,并使雨天能够正常施工以保证工期。经过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多方考虑,最终确定改变原设计施工垃圾外运方案,充分利用现场的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填料。并立即就此展开研究,在东三环EK9+900~EK10+200里程段进行试验,以指导即将开始的施工应用。

通过本次应用研究,将会对西安市市政工程的设计、施工等方面提供可借鉴经验,为特殊环境下的市政施工提供新的思路。

三环路拆迁后形成的建筑垃圾

2. 试验分析

2.1 技术路线及试验方案的确定

依据击实和筛分试验与现场碾压试验对比分析,确定建筑垃圾颗粒组成及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建立碾压遍数和压实度与建筑垃圾填料中细料与粗料质量比之间的关系;总结寻找压实度与现场施工中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机械组合的关系;通过对建筑垃圾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了解该材料的工程力学特性,分析路基的稳定性。

2.2 击实试验

在进行室内试验时,考虑到现场试验路用材料的实际情况,为了使室内击实试验所选用的试样能够真实反映填料在施工状态的状况,试验选用试样均从现场取得。在现场取样时,为了考察不同场地的建筑垃圾的颗粒组成状况及其相应的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的变化特性,分别从建筑垃圾场地内三个位置进行了取样,在室内利用四分法进行选样,通过室内击实筛分试验与室内击实试验分析,具体试验结果如下表2-1所示。

通过试验可知,不同拆迁场地上的建筑垃圾经室内击实后的颗粒组成基本上是一致的,其所对应的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度也较为一致,路基施工中可以选用一个单一的指标进行压实控制。

2.3 现场碾压筛分试验

取试验段2到5层碾压土进行筛分试验,每层土从第10遍碾压后取料分析直到第18遍,共取5遍碾压后土料进行筛分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2-2、2-3、2-4、2-5所示。

由上述4表可以看出,不同碾压遍数作用下,四层填料的颗粒分布范围基本上是一样的,颗粒粒径绝大部分分布在0.075mm至40mm之间。由现场碾压后的建筑垃圾的颗粒组成来看,当碾压遍数达到18次,细料与粗料的质量比增大到=1.1~1.3,表明建筑垃圾中细料的含量有较大的增加,此时建筑垃圾的结构状况有较大改变。经分析表明,建筑垃圾由原来的骨架-空隙结构变为悬浮-密实结构,此时细料充满整个较大孔隙,孔隙比有较大降低,渗透性降低,抵抗变性的能力增加,路用性能得到改善。

2.4 建筑垃圾颗粒组成与压实关系分析

碾压遍数比较小时,填料的变形主要是由孔隙比的减小所引起的,当碾压遍数较大时,由于填料颗粒之间紧密接触,此时粗骨料开始产生破碎,填料中细骨料的含量明显增加,填料的结构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碾压遍数达到18遍以后,填料中细料的含量增加速率显著降低,填料的颗粒组成基本稳定。由粗、细骨料质量比随着碾压遍数及压实度的变化规律来看,通过机械碾压的手段使填料的颗粒组成最佳碾压遍数为18遍左右。

2.5 无侧限抗压试验

为分析建筑垃圾填料经现场碾压达到要求时的路基土体的整体稳定性,通过现场取土,室内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进行试验时,首先控制填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然后在振动台上进行振动压密,使其最大干密度与现场土体经碾压后的最大干密度基本一致,试件成型后,在恒湿条件下进行养生,然后进行相应试验,使所得到的试件的强度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路基填料在压密状态下的实际强度。另外,为分析饱水情况对路基填料强度的影响,在饱水状态下进行了相同的试验,为便于进行平衡分析,每种情况下共进行6个试件的强度试验,其中试件的具体尺寸为Ф150mm×150mm ,最佳含水量15.5%,最大干密度1.81g/㎝3 ,试件压实度97.0%,具体试验结果如下表2-6所示。

由表2-6所示可知,试件在最佳含水量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分布范围在0.85MPa至0.62MPa之间,其均值为0.74MPa,极差为0.23MPa,说明在最佳含水量下,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较高;饱水状态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其抗压强度的分布范围在0.618MPa至0.39MPa之间,算术平均值在0.523MPa,极差为0.248MPa,表明在饱水状态下路基填料的强度有降低,含水量对填料的强度有一定影响,但是依据试验结果,饱水状态下的最小强度仍能满足路用性能要求,证明建筑垃圾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

2.6 压实试验

通过现有的压实机械,主要进行了光轮压路机和羊角碾的机械组合碾压试验。试验压实效果的检测手段采用沉降率方法、弯沉检测和密度检测(灌砂法)。通过对压实试验数据的整理,得到了压实度与含水量、压实度与松铺厚度、压实度与碾压遍数、压实系数与松铺厚度、各摊铺层碾压前后厚度、松铺厚度与压实厚度间的关系,以分析确定各种因素对压实度的影响。其中现场压实度的测定方法采用灌砂法。在整个碾压过程中分别测定了第10遍、第13遍、第15遍、第17遍及第20遍的具体数据,具体如下表2-7所示。

使用纯建筑渣土进行路基填筑应该适用于在路床下一定深度之下。根据对路面荷载影响的深度规律和掌握的经验,路面下1.5米之下受到的荷载影响已十分有限。三环路主线路面结构层厚度为75cm,所以路床下80cm范围之外路基应可以放心使用建筑砖渣填筑。

3.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3.1 施工控制难点

3.1.1松铺厚度:拆迁后建筑垃圾无序堆放,垃圾形状各异,且夹杂一定数量的砼结构等,孔隙率难以确定。填筑较厚,作用力深度不足,底层砖渣块不易破碎,达不到预期效果。填筑较薄,粒径较小,容易破坏连续级配,造成机效功率浪费。

3.1.2碾压遍数:填料压实度通过机械碾压建筑垃圾,使之破碎,达到合理连续级配,达到压实目的。如果碾压不彻底,砖渣碎块粒径大小不一,级配不连续,孔隙率较大或不均匀,压实度不稳定,如果特别强调碾压遍数,固然能达到压实效果,但造成机械浪费,增加工程成本。

3.1.3检测手段: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填筑路基施工,目前在一些市政工程、高速公路施工,曾有利用建筑垃圾施工但无系统的施工规范标准来借鉴,造成过程控制的标准无参考依靠,仅靠施工经验认为其可行,缺乏行之有效的检测手段,必须多渠道试验检测验证其施工可靠性。

3.2 施工工艺

3.2.1 施工工艺流程

3.3 路基压实质量的检测方法与评定标准

根据填筑建筑垃圾自身的工程特性,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出发,提出路基压实质量的有效,合理的控制方法。除了常用的质量指标控制式与施工工艺控制式外,同时还需目测观测。

在采用质量指标进行控制时,应重点控制建筑垃圾路基填料的级配参数,以保其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严格控制此路基填料的压实度指标;认真做好建筑垃圾填料的含水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使路基工程顺利完工。

3.4 检测方法

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填筑路基的施工工艺及控制措施,我们进行多途径研究,由于目前对建筑垃圾路基验评无规范可参照,无统一的检测方式,填土路基传统的施工检测方法已不适用建筑垃圾检测,针对施工中遇到的困难采用与填土路基控制参数进行横向对比法,主要从压实度、弯沉以及弹性模量等方面进行检测比较。

3.4.1压实度检测

从上表可看出,施工过程中,碾压第17遍时压实度接近96%,施工过程中从填筑第三层全部按照碾压20遍控制,压实度达到98.09%,高于《公路工程质量检验验评标准》(JTG F80/1-2004)2.09个百分点,更能满足不同填筑层的压实要求。建筑垃圾填筑路基要好于填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填筑部位确定碾压遍数,以达到最佳机械效率。

3.4.2 弯沉值、弹性模量检测

第二层填筑厚度30cm,其他层填筑厚度20cm,数据分析以20cm填筑厚度为参照,试验测得弯沉值平均值为0.59mm,回弹模量143.8MPa ,弹性模量远大于填土路基20MPa。按照此方法进行质量控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好于填土路基。

3.4.3 压实度和弹性模量检测比较

从表中汇总数据显示,压实度较大,弹性模量也随之增大,基本与压实度呈线性关系,但也有个别数据不保持线性关系,但弹性模量也远大于填土路基弹性模量。

3.5 施工总结

3.5.1 建筑垃圾路基的地基处理要求:在建筑垃圾路基填筑前,首先应该对原地面进行表面清理,清除树木等杂物,同时进行压实处理,使其满足施工要求。在土质地基上填筑建筑垃圾路基时,为防止填料中的细粒料迁移,提高地基的强度与均匀性,应设置过渡层,过渡层填筑一层较薄的建筑垃圾填筑,并按规定进行压实。

3.5.2 建筑垃圾路基对地基的排水要求:建筑垃圾路基因其特殊性,路基应采取必要的引排、建议路基边坡及坡脚排水要采取严格的排水措施以防路面雨水以及坡脚积水浸入路床,浸泡软化基础致其整体沉降。

3.5.3 建筑垃圾路基的摊铺应采用渐进式摊铺方法,同时摊铺过程中必须使用大功率推土机进行填料的推铺。建筑垃圾路基填料整平工艺的关键是保证表面平整,厚度均匀。

3.5.4 对于建筑垃圾路基压实施工的碾压组合原则应是:优先选择拖式振动羊角碾及其他振动型压路机进行碾压组合,而不应单一选用自行式压路机;优先选用吨位及激振力较大的压路机;碾压组合的压路机数量越少越好。

3.5.5 建筑垃圾路基的压实宜使用以下碾压组合,开始用18T自行式羊角碾与18T光轮压路机的组合。后几遍用20T拖式振动羊角碾与18T光轮压路机的组合。建筑垃圾路基的压实施工碾压速度宜为3km/h左右,且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开始宜用慢速。

3.5.6 建筑垃圾路基的密实程度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加,而碾压遍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路基密实程度的增长率变小,趋于缓和,甚至有可能降低。建筑垃圾路基正式施工时的碾压遍数应结合填料具体的工程性质和现场压实机械情况通过试验路段来确定的,以沉降差值1mm为标准来确定碾压遍数。

4.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4.1 直接经济效益

根据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三环路东三环长乐路立交区产生的建筑垃圾需全部弃运30万m3,另需外购素土16万m3。通过本次建筑垃圾路基填筑试验研究,利用建筑垃圾16万m3。,减少建筑垃圾弃运16万m3。,减少外购路基填筑土方16万m3。。

东三环长乐路立交700m主线利用建筑垃圾填筑节约工程投资320万元,另外,减少外购素土节省土地80余亩,利用建筑垃圾节省弃土场约45亩。直接效益分析见表4-15。

4.2 社会效益

4.2.1经测算,每处理1万m3建筑垃圾需要占用约3亩土地,利用建筑垃圾进行道路路基填筑,有效节约了由于垃圾堆放而占据的土地,为土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可变废为宝,节约社会资源。

4.2.2将建筑垃圾从城市运往周边填埋场及堆放场,表面上改善了城市大环境,但同时造成了填埋场及堆放场周边小环境的污染,建筑垃圾长期埋置地表以下,会造成地下水源污染,直接危害周边农田及居民的生活,并且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地表沉降,覆土植被难以存活。利用垃圾进行道路路基填筑,则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4.2.3就西安市而言,垃圾填埋场及堆放场距市区较远(运距在15KM以上),垃圾清运将支付巨额费用。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为反复产生制造垃圾现象十分普遍,利用多次倒运垃圾谋取暴利。利用建筑垃圾进行道路路基填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从源头遏止这种社会不良现象,维护了建筑市场的秩序。

总之,建筑垃圾的再次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和谐,符合国家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节能减排”的总体指导方针,满足资源消耗量最低、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成通车的东三环道路

5.结语

西安市三环路自2008年12月25日全线通车以来,经过几年的运行,利用建筑垃圾的东三环路段路基稳定,效果良好。三环路公司关于“建筑垃圾在城市道路路基中的应用研究”对于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建设资金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因此获得2007年度西安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