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舆情应急预案

互联网舆情应急预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互联网舆情应急预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互联网舆情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 关键词 】 环保;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引导;互联网技术;应用

1 引言

环保网络舆情事件的发源地通常是一些地方性的网站和论坛,通常都是百姓生活中关心的问题,其中不乏一些处理失当,甚至引起很大社会负面影响的事件。这跟地方政府没有科学地对待,利用政府网站等互联网平台及时相关信息,而是一味地站在管理者的层面上进行压制或者封锁信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互联网时代环保部门应充分重视舆情事件,总结和探索新形势下更好的网络舆情事件引导方法。

2 互联网条件下环保舆情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公众通过互联网参与环境管理的热情日益提高。以连云港市为例,从2011年起至2013年8月份,环保舆情有四五百条之多,分别为化工企业排污、秸秆焚烧、城市内河污染、近岸海域的污染等。随着城市的发展,有些大型污染企业从郊区位置发展到中心区域,这就涉及到企业搬迁的问题,2013年碱厂的牛奶湖事件在网络上引起广泛报道。

3 基于环保舆情特点的网络舆情预警、引导措施的研究

环保舆情预警、引导措施的选择必须遵循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让网民对环保事件有正确判断,减少非理性因素。

3.1 建立环保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为及时引导提供时间上的保证

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首先在时间上保证了不让舆情危机现象的发生。及时、准确地监测到环保网络舆情,并对网络舆情的内容、走向等方面进行密切关注,将最新情况第一时间反映到责任部门,保证责任部门对环保舆情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及时做出分析和应急反应,做出正确处理、引导,避免事件向消极的方向发展。

预警机制应和环保部门的应急反应机制相联,出现重大危情时,环保部门启动危机应急机制,有效地进行舆情处理,正确引导舆论走向,促成舆论共识。

3.2 架起环保部门与公众沟通桥梁,提高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环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架起两者之间沟通桥梁,为民众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宣传工作,提升公众心中的政府形象,才能形成民众较为认可的公信力,真正解决环保网络舆情问题。

以连云港市西盐河治理为例,附近居民在一段时间内经常闻到异味,以为是化工区的气味飘过来的,对此意见很大,在连云港市的“在海一方”等地方论坛上多有反应,环保部门监测到舆情后,积极应对,查出问题出在西盐河水质上,在第一时间通过门户网站上及时向公众公布了此调查及处理信息,得到了附近居民的认同。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度和性质直接影响着舆情是被平稳解决还是激化成网络。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预防环保舆情发生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政府规范自身行为,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才能获得公民信任,提升绩效公信力。如果政府具有一定的公信力,政府在进行舆情引导过程中获得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4 互联网技术在环保舆情预警、引导措施中的应用

4.1 建立环保舆情监测预警系统,结合环境应急管理系统,妥善处理网络舆情和突发环境网络事件

系统通过意见挖掘、爬虫技术等互联网技术对环保部门关注的舆情内容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并进行有效的自动分类,实现对互联网上有关环保舆情的收集、整理工作,准确反映舆情热点问题并对敏感问题,评估和分析当前的环保网络舆情态势,并给出预警信号,遇有重大危情时,自动联接到环境应急系统,启动环境应急预案,进行环境应急响应,为突发环境事件舆情引导提供技术支撑,如图1所示。

4.2 环保门户网站为信息平台,正确引导舆情导向

政府网站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的特点,是获取政府信息及服务的主要渠道,政府门户网站(如图2所示)的“政务信息公开”、“环境空气质量日报”、“水质周报”、“国控重点源监督监测”等,在信息公开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其次网站有“在线办事”、“公众参与”等互动性很强的栏目,可以作为环保部门与公民互动、沟通的平台,从而提高公众对环境管理工作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因此门户网站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必不可少的环节。

4.3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的应用让权力更加透明

通过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让公众在单位或在家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申请,例如环保部门应用最多的行政审批权限——环评报告的审批,申请人就可以通过该平台(如图2所示)先进行网上申请,网上提交相关材料,并根据网上相关的提示要求,如确需到审批部门的,再到审批部门办理,为申请人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且平台每个办件都有时间限制,纪委可以监督环保部门的办件情况,加以监督。每个办件在网上可以公开查询,增加了透明度,让企业、百姓满意。

5 结束语

环保部门对网络舆情越来越重视,应对网络舆情的意识在逐渐增强,逐步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引导工作。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为舆论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也为环保部门的舆论引导提供了手段,怎样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加强舆情引导,提高环境管理能力,也是环保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 卫鸿婧.电子政务环境下网络舆情应对策略.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9期.73-76.

[2] 谭永军.互联网背景下的舆论引导和监督的对策及路径.梧州学院学报,2012,(6):40-44.

[3] 李怀强.当前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现状分析与引导对策.决策探索,2013,53-54.

[4] 刘焕成.政府网站化解网络舆情事件的能力研究.知识学习与管理,2012(145),124-129.

[5] 王进等.基于政务需求的互联网舆情监测分析研究.电子政务,2012(117),61-76.

作者简介:

互联网舆情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两面性特征;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3-0126-02

一、引言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社会的主流媒体,发挥着实实在在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互联网了解国际风云变幻、关注国计民生、表达利益诉求。网络在给地方政府的社会控制提供新手段的同时,也给现有的社会管理和信息控制模式带来了挑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注重分析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传播速度之快、波及面之广、影响力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如何理性看待网络舆情,如何正确引导和应对网络舆情,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各级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

二、网络舆情的两面性特征

1.理性与非理性

互联网时代,网民随时都能将现实事件转变为网络舆情,而广大网民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无一不是指向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一些网民对问题进行了非常理性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看法,甚至对公共决策产生了影响。但由于缺少传播过程中的权威审查机制,在因虚拟而表现得更加自由的同时,网络叙事过程本身也就转变成为消费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叙事主体因不断发泄非理性情感而得到娱乐。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自由地发言,彰显出现实空间中较难被调动起来的民主热情和讨论精神。曼纽尔·卡斯特指出:“在这个系统里,现实本身(亦即人们的物质与象征存在)完全陷入且浸于虚拟意象的情境之中,那是个‘假装’(make believe)的世界,在其中表象不仅出现于屏幕中以便沟通经验,表象本身便成为经验。”在较少体现责任精神的语境中,非理性和理性结合起来,其结果一方面是公共领域得以开展,另一方面则是公共精神的萎缩Ⅲ。

2.隐匿性与外显性

互联网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存在,在这个虚拟空间里,现实中的“人”形成了虚拟空间中“人”的另类聚合。在网络上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他们不会看见你的肉体并且做出假设,他们听不到你的口音也不做任何预设,他们眼中所见的只有你的文字、舆情是公众主体内在的心理活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的行为倾向,但它并不是行为本身。行为可以一目了然,而舆情只能从公众主体的言论、举止、表情等间接地推测和分析。也正是因为网络可以隐匿人们的真实身份,人们无须像在现实生活中那样顾及太多,在现实中往往内隐在人们心中的舆情也就很容易地被表达出来。通过一个人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能够较为清楚地推断出他的情绪和态度,这种外显且较为真实的舆情,在现实中并不很容易把握∞。

3.民主性和狭隘性

普通公民通过网络自己个人生活的感受,也关于社会政治的见解,从而使网络成为最具互动性的沟通渠道和大众媒介。网络政治既然是一种直接民主政治,也就具有了直接民主的内在缺陷。由于中国网民整体理性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群体极化”现象时有发生。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对群体极化做出如下定义:“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之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法国学者勒庞认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共有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当这一群体意见形成之后,无论对错,都会成为群体极力维护的观点,并且很难与其他反对的观点相容,形成网络舆情的排他性和狭隘性。

4.技术性和政治性

互联网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旨在帮助美国军方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随着网络通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运用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媒体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正在传播政治价值、影响政治决策、改变传媒格局,事实证明,在重庆最牛钉子户、山西黑砖窑案、厦门PX项目缓建、华南虎照片风波、抗震救灾捐款等系列事件中,网络舆论对事件发展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草根网民聚合成强大的政治力量,成功实现了意见表达、政治参与,体现了财产保护、政府诚信、道德伦理、爱国情怀等政治价值追求。美国学者托夫勒认为,在信息社会里,所有信息是和权力并进而与政治息息相关,随着我们逐步进入信息政治的时代,这种关系会越来越深。

互联网舆情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网络舆情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其性质特征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内突然发生的,以大学生为主导、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和生活秩序产生一定影响或危害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危害性、参与主体的特殊性等特征,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政治类突发事件:这类事件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如大学生以爱国为名义参与非法集会、罢课、游行等活动;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如师生人身意外伤害、校园暴力、失踪、盗窃等;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如传染病、流行病、食堂食物中毒等;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指地震、洪灾等引起的突发事件;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因高校自身管理问题引起学生对抗的行为,如群体性考试作弊、学籍管理问题等。

高校突发事件在网络舆情的推动下,近年逐渐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上升趋势。“2011年上半年高校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显示,2011年上半年十大高校舆情热点事件都属于舆情危机事件,其影响力都超出教育系统,影响整个社会。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利用高速传播的网络舆情及时处理,对于维持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二、网络舆情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影响机制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传播方式下对具体高校突发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有:传播扩散迅速,社会关注度高;舆情效果不可控,危害性大;舆情信息失真,引导难度大。

在新媒体广泛使用的背景下,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舆情监控能有效防范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利于高校维稳工作、构建和谐校园;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可直接诱导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或加速高校突发事件的恶性发展。由于大学生自身固有的心理特点,且部分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弱,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引发他们强烈的情绪共鸣,如果不及时对负面网络舆情进行控制、引导和管理,很可能导致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化和升温。

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1.加强舆情监控,完善舆情危机预警机制

预防和预测是应对危机事件的重点。各高校结合高校突发事件特征和本校实际情况,树立集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和预警等于一体的科学监督体系。在信息收集、加工和分析环节,高校管理者应及时全面掌握学生信息、判断危机事件可能发生的征兆,并对高校师生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同时,高校管理部门可运用一定的网络技术和方法24小时监测各网站,尤其是重点网站和重点论坛的舆情内容,并及时了解、掌握和分析网络舆情的动态,避免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各高校必须为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做好准备,重视应急预案及其他各项预备、预警准备工作,如设立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小组或应急机构等。

2.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及时处理舆情事件

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容易因沟通不畅导致信息失真,造成谣言和恐惧,耽误突发事件干预和处理的最佳时机。因此,学校要和学生、媒体形成合力,完善信息报送机制,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优势,透明公开,尊重客观事实,将事件发展向积极的方向引导,有效且快速解决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带来的各种问题。

3.加强应急知识教育,完善法律制度

目前,仍然有不少高校不同程度地缺少突发事件相关的应急知识教育、处置和舆论引导等制度规范。高校应把突发事件引发舆情危机的相关应急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且形成稳定的教育制度规范,如加强对师生使用各类网络媒体平台及应对新闻媒体方面的规章制度引导等,此外,应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引导规章制度的建设,构建完整的引导策略法律体系,用法律法规来保障和推进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论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及成因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2):11-15.

[2]陈少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2(3):5-9.

互联网舆情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预警;应对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8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现状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具有特定的传播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进行的,针对某些特定发生事件的意见表达。高校网络舆情由于涉及的常常是与高校师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因此更容易产生群体效应。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结构

高校网络舆情分主体、客体和媒介三部分。

高校校园的舆情主体是指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主要指通过高校校园网络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建议的高校师生。虽然大部分师生只以看客身份出现,只有少部分才是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但热点新闻、校园突发事件一旦出现,尤其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件,若得不到合理解决,便会很快在各类网络平台中发酵,甚至一发不可收拾,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客体是指引发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信息和事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外热点新闻事件。如2016年3月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报,2015年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创下新纪录,共达21.8万件。美国仍是申请量最大的国家,而中国增长最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则在企业界蝉联首位。高校大学生对这一事件十分关注,对知识产权这一热点词汇搜索排名一度上升,充分反映了高校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上升。

二是校内外突发事件。主要指涉及高校师生的突发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如火灾、食物中毒或不健康饮食、学生受伤、重疾等。

三是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如师生的评定优秀、考试作弊、学术腐败等。这些事件一经网络传播,特别容易引起其他师生的转发和评论,形成网络舆情。

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有着开放、迅速、多样、隐藏、不明确及难以控制等特点。

现今高校网络舆情成为全民都可参与的活动。只要有互联网,有移动通信设备,网民就可以自由地表达对高校事件的看法。网络有实时性,它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连接互联网就可提供实时动态信息。新媒体的迅速报道,可缩短信息传播的距离,加快舆情形成的进度。谁都可依托网络将实时关注的新闻焦点通过发帖、跟帖、分享朋友圈等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一起互动,这种互动如果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很快就会引发舆情。高校舆情的内容多样,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隐藏自己在现实中的身份,这种自由使个人的网络言论到处传播,若动机不纯,会造成消极影响。大家很难预料哪个事件将成为热点,也几乎无法预料事件的发展进程。高校网络舆情事先几乎无预兆,却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强大的网络舆论。

四、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预警

1.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现状

当前预警意识偏低。我国部分高校在面对网络危机时预警意识不够,认为不会出现太恶劣的结果。即使处理时也只是简单地敷衍一下,在爆发危机时也往往采用隐瞒等不恰当的方式应对公众,很容易使公众对高校失去信任,如果影响扩大,则进而影响到高校的口碑及招生就业等。

学院网络舆情管理不到位。目前,高校舆情管理效率低下,源于高校对网络舆情预警不太重视,处理问题时没有完善的策略,导致高校舆情管理延迟甚至错误处理。高校管理舆情的过程中,预判不准确,决策时也会拖延,不能当机立断,没有解决措施。有些高校在处理这方面问题能力不足,出现问题时选择逃避和漠视,任由问题恶化。

学生道德意识较弱。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太明确,在获取信息时缺乏是非判断,加上从众心理,会导致道德意识薄弱。而大学生群体大,很多谣传的信息都会选择大学生作为受众,从而将信息扩大,引起不良后果。

沟通渠道不畅通。许多网络危机可以通过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沟通化解,然而当大学生不能理解学校的管理工作,高校管理者又不能得知学生的心声时,双方会产生误解,导致矛盾升级。这时大学生就会利用网络的渠道将实情夸大,导致高校的声誉受损。

2.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

出于对网络舆情预警现状的考虑,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方面来建立预警机制。

一要强化危机意识。高校应意识到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并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而且当舆情爆发时高校应积极应对而不是逃避或置之不管。危机意识的建立是重点,高校应充分重视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将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做到位,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

二是完善高校舆情管理。高校应建立有效的舆情管理机构,要切实落实任务和工作。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人员对将要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敏感性,搜集信息后,要将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判断信息的真假,及时把结果上报给上级; 在信息处理方面,应将问题进行整合,并且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这样当问题爆发时就能够及时拿出方案进行处理; 预警工作要做到严格无误,落实到人,对存在潜在危机的信息,高校舆情预警人员应及时向当事人提出警告。

三是强化学生预警意识。学生具有预警意识不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保护学校的网络安全。大学生应有一定的判断能力,遇到虚假信息,应及时上报给高校的有关部门。高校应该时常开设相应讲座,引导大学生获取有效的信息,并且识别虚假信息。

四是拓展沟通渠道。学生跟高校之间应沟通想法和看法。学校要给提供大学生可沟通的渠道,可以通过校长信箱、班级座谈会、学生社团等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学生也应该不隐瞒、不夸张,将自己的意见告诉学校。以上方式既可以大大化解学生与高校之间的矛盾,也可降低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几率。

五、高校应对校园网络舆情的方法

网络舆情的产生具有突发性,要求高校有迅速的反应速度和应急措施。针对事件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事情严重与否,即刻启动应急预案,让事件的发展可以合理掌控。在处理网络舆情过程中,要分阶段进行。处理过程中,要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在处理信息过程中,要实时公布处理结果,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态度。同时在事件处理过程中,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与事件当事人的有效沟通交流。再者,要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学校有专门的对外发言机构,应统一说法,避免信息传达混乱;应表明学校立场,要积极引导媒体进行正面和全面报道。同时,要把握好舆情处理的节奏。网络舆情的发展会随时间不断变化,学校要根据舆情发展的状况及时调整策略,对内形成统一意见,以维护学校的正面形象。积极应对社会质疑,及时阻断各种网络传言,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做好公关,要注意管控好网络信息的传播渠道。在处理事件过程中,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形成协同合作的应急处理机制。

参考文献:

互联网舆情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为认真执行《突发事件应对法》,深入贯彻《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的指示,加快实施“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工作大局,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应急管理形势,牢固树立应急管理工作意识

近几年来,由于区位特点和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导致我区自然灾害频发,生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风险系数加大,诱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增多,而我区还存在基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应急常态管理意识不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滞后、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等问题,因此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不强,应急管理形势不容乐观,任务艰巨。为此,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应急管理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及时有效地解决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应急管理保障。

二、进一步突出应急管理重点,全面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

(一)全面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1.着力加强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本辖区、本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预案编制、修订、管理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督促,全面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修订完善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单位预案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预案。重点推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坚决杜绝预案老化、行业空白现象。

2.全面推行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要落实专人,对预案实行专柜、专档管理,严格遵守预案层级备案制度。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和规模以上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报区政府应急办备案;其它企事业单位预案和大型集会、庆典、会展等群众性活动及大型宗教活动的应急预案报区级主管部门备案;村(居)委会、基层站所的应急预案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备案。各级各部门要迅速开展一次预案的大清理、大修订、大完善工作,在年底完成各个层级、各个行业的应急预案编制、修订、管理。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履职尽责,在12月底前全面检查验收。

(二)大力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坚持以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常态管理机制,大力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建立安全隐患巡查制度。定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掌握本辖区、本行业、本部门各类风险隐患情况,落实综合防范措施。

2.建立群防群测体系。抓住和用好“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的有利时机,由区专业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各级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建立健全气象、洪涝、森林火险、地质滑坡、环境监测、食品药品安全、动植物重大疫情、急性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信息网络监测系统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跨区域流动监测系统。

3.加快建立信息平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台、报刊、互联网、个人移动通信终端等多种方式,建立预警平台。

4.严格落实应急值守。切实加强政务值班工作,坚持全天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落实国家法定节假日、双休日、汛期、重大活动期间领导带班制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收集和报送制度,加强突发事件的常态管理。

(三)及时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准确把握应急管理新形势、新特点、新变化、新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1.坚持先期处置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区和主管部门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并按规定及时报送信息。有关人员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控制事态发展,防止次生和衍生灾害发生,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2.建立联动处置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要依据法律法规和各自的职能职责及时参与相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服从调度、听从指挥、协同配合,确保应对有序、处置高效。

3.搞好恢复重建规划。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事发地人民政府和区级有关部门要及时组织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及时组织实施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对重点防范对象或重点物进一步制定防控措施。适时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核实。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等问题开展调查和分析。对信息报送、应急决策、预警、处置与救援等应对工作进行全面客观评估。对因突发事件的影响遭到破坏的重点工程和重要生活设施迅速进行恢复重建。

(四)规范管理突发事件信息

完善政府信息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送快速反应、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严格落实信息核实、审查、和管理制度。

1.明确信息的责任主体。区人民政府是本辖区相应等级突发事件信息的责任主体。其它未经授权的单位和个人不能随意突发事件信息。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重大利益的突发事件信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2.注重信息方式。突发事件的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简要信息,随后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由授权单位编写新闻通稿,组织报道,突发事件知情人有义务接受记者采访,必要时由区人民政府举行新闻会。

3.加强信息管理。区政府办公室是突发事件信息、新闻报送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单位,要严格落实信息核实、审查、等管理制度。

(五)深入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培训

全面落实宣传培训责任,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制度,利用多种手段、广泛宣传培训。

1.广泛开展大众宣传。各级各部门要利用召开会议、组织活动、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开展面向大众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部门要继续加强中小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将应急知识纳入各类学校的教学内容。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要无偿开展公益宣传。

2.积极开展专业培训。安监、农业、林业、畜牧、卫生、公安、环保等部门要利用应急演练、技能比赛、举办培训班等方式积极组织从业人员和行业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和救援技能的培训。

3.定期开展管理培训。区应急办、区法制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区级部门要将应急管理知识纳入公务员、事业人员岗前培训内容,各级各部门要定期对应急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的应急管理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六)强力推进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全面打造以公安、消防、武警、民兵预备役、专业应急队伍为骨干突击力量,以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骨干、社区志愿者等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分行分类登记造册,强化演练,实行保险,重点打造多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和以政府储备、部门储备、单位储备、个人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1.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由区公安分局负责,以区消防大队为主,进一步整合区公安巡特警、辖区交警、区林业专业扑火队、区卫生应急救援队和电力、通讯、供气、供排水、危化救援等力量成立区综合救援大队。人武部负责,以民兵预备役为依托,分别组织各辖区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骨干、社区志愿者等力量,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区街道办事处分别成立基层综合救援分队。

2.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区级有关部门要着力打造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公安消防、环境监测、卫生防疫、建筑施工、电力抢险、水陆救援、旅游救援、危化救援、防暴处突、动植物疫情防控等专业应急队伍。

3.加强应急志愿队伍建设。以团区委、区工会、区妇联、区工商联等为依托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4.加强应急专家名录档案管理。区级有关部门要建立专家信息数据库,加强信息跟踪,实行档案管理。在应急处置中,充分发挥专家组成员在应急处置中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形成专家参与预警、指导救援和恢复重建等应急决策咨询工作机制。

5.加大应急保障投入。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统一调配、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应急物资保障系统和信息库,完善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更新、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分部门、分区域储备应急物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应急抢险资金财政自然增长机制,区财政按每年本级财政收入的2%预备应急保证金,并把应急管理经费和专项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职责任务建立应急保证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储备等方面投入,切实增强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的保障能力建设。

(七)加快推进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加快建设应急指挥与接收平台,逐步形成上下对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决策科学、快捷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

1.加快推进区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区政府应急办要搞好项目申报,力争尽快实现与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及区级部门专业应急平台的对接。

2.加快推进区级部门专业应急平台建设。区政府应急办牵头,区发改局搞好项目申报,区财政局按实施方案筹措配套资金,有关区级部门加强配合,实行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3.加快推进基层应急接收终端建设。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快推进各乡镇、办事处并延伸到村组(社区)和重点工程、重点地段的接收终端建设,逐步形成应急指挥网络化体系。

三、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创新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任务抓好抓实。按照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要求,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创新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一)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体系

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级各部门要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充实管理人员,改善工作条件,切实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责任落实。

(二)不断创新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应急管理责任意识,及时有效解决应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有关部门负实责,相关单位负连责,确保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头。紧紧围绕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互联网舆情应急预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危机传播 政府 责任

危机传播的概念,是顺应我国社会转型期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而产生的。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政治改革开始进入“深水区”,改革开放日益触及到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法律和家庭在内的社会制度系统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制度变迁,在社会发展序列上恰好应对着“非稳定状态”的频发阶段,即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以及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等人所说的“风险社会”(risk society)。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利益和权利在不同主体间重新分配、转移,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在这些诱因的作用下,近年来我国重大突发事件激增,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危机事件的常态化决定了危机信息传播的经常化。在此背景下,“危机传播”的概念已经逐渐为学界和业界所熟悉,它是指“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的信息传播”①。也有学者这样定义:“危机传播是指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如何采取大众传播及其他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它的目的在于,按照社会传播和新闻传播的规律,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干预和影响,促使危机向好的方向转化。”②从危机传播的环节构成看,行政体制中的各级政府是其最为重要的主体之一,或者称为“高位主体”,具体表现在:政府是政策、法律(规范)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它行使着社会管理的职能,同时也是各种社会信息系统运行的参与者,体现在危机传播中,便是它的双重角色,即作为信息传播者,因其法定的社会管理者的角色,使政府拥有其他任何社会主体所不具备的获取、储存和对外第一手信息的权力;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又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对大众传媒及其他信息传播者进行管理和监督,行使把关职能。政府在危机传播中的角色地位至关重要,既是危机传播的实施者,更是危机传播的“导航者”,它从根本上控制和决定着危机传播的实施过程和整体走向。因此,政府应当根据其法定职能担当起危机传播所赋予的重大责任。

快速启动新闻应急预案,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通常情况下,政府是危机传播的一级(前端)信源,它是所有正规信息的唯一出口,具有其他任何信源所不具备的正式性与权威性。但是,社会角色的重要性与其因缺位而导致的后果的严重性是成正比的。这就要求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进入其角色,快速启动新闻应急预案,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在民主体制下,行政公开是政府的义务,而知情权就是行政相对人(公民)的重要权利。尤其是在各种紧急状态下,知情权更是公众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首要权利。而在危机传播中,“及时”则是公众知情权的价值所在和实现的先决条件。

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曾提出关于危机处理的著名的“3T”原则:“Tell you own tale”(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显然,这三条原则都涉及危机传播。虽然危机信息的亦有准确、适度、有利等原则要求,但危机事件的突发性、紧迫性、高度不确定性和既有及潜在的破坏性,决定了“及时”(Tell it fast)应是危机传播的首要原则。信息往往具有先入为主的特质,受众由于心理和社会经验等综合因素的制约,往往对第一时间获取的第一手资讯有较大的接纳度和准入度,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在危机事件刚刚爆发的时候,往往是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最大的时候,如果这时政府动作迟缓或是刻意隐瞒,保持“无知的镇静”,那么,各式流言和谣言就会成为官方权威消息的替代品,通过非正式的传播渠道,以几何级数的方式迅速扩散,一旦不当言论“先发制人”形成舆论热点,正面信息往往会被淹没其中,给舆论引导带来极大难度,政府的危机传播往往会演变成事后手忙脚乱的危机公关,“无为坐等―证实新闻―解释新闻―澄清事实―四处辟谣”,成为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应对危机事件最常见的一般流程和模式。如2009年10月20日到11月7日不到20天的时间里,深圳市接连发生三起儿童绑架案,其中两名小学生惨遭“撕票”。虽然这三起案件均在案发后一周多的时间内告破,但由于警方迟迟不予公布相关信息,致使全市流言肆虐,盛传深圳已发生20多起绑架案,且均由一个境外犯罪团伙作案,一时间全城都笼罩在绑架儿童的恐慌之中,许多豪宅业主开始卖房卖车以藏富避祸,而香港媒体的率先曝光更加剧了社会的恐慌气氛。直至12月8日,深圳警方才以简单的新闻通稿方式,证实了10月份以来发生的这三起绑架案,并对诸多传言进行辟谣。而此时距离首起案件发生已一月有余。??危机传播最大的“噪音”并非危机本身,而是伴生的各种流言与谣言。而以政府为唯一“端口”的权威信息的及时出现,则会从根本上“封杀”各种“小道消息”。例如,2005年7月7日,英国伦敦发生地铁爆炸案,这一突发事件立即成为媒体和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案发后仅数小时,伦敦市政厅新闻办即在当地召开新闻会,宣布伦敦发生了地铁爆炸案,初步说明了事件性质、现场调查情况、伦敦市政厅采取的措施和市长及市政厅对此事件的态度。权威信息的快速介入从源头上有效避免了各种传言,消除了市民及其他各大城市民众的恐慌心理,也赢得了国际舆论的赞誉。??

快捷高效做好媒体应对,掌握舆论主导权。政府的媒体应对,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对媒体所持的态度及相应的做法。在现代社会,媒体应对是各级政府必须做好的经常性功课。做好媒体应对的前提,是对媒体采访权的必要尊重与保障。媒体是政府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桥梁,也是政府用来营造舆论、引导公众应对危机的强有力工具;同时还是危机事件中公众获取危机信息的重要渠道。如果媒体的采访权无法保障,记者不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危机现场并向外传递信息,那么保障公众知情权则是一句空话。无数事例证明,当媒体集体“被失语”之时,也是公众最为惶恐而流言与谣言又最为活跃的时期。危机事件中,政府需要应对的媒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本级媒体。本级媒体因为在地方政府的管控范围内,往往受到较多的约束而在危机事件中难施手脚。因此,对本级媒体地方政府应做到“放得开,管得住”。“放得开”,就是在危机传播中应充分尊重和保障媒体的采访权,不以“正面宣传为主”或其他条规绑缚甚至打压媒体,支持其在本区域内环境监测功能的充分实现。因为地域上的便利,本级媒体往往可以在第一时间赶赴危机现场,通过本级媒体,政府可以及时、准确、透明地传达与危机事件相关的各种信息,以及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基本态度和应对措施,取得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同时也把公众的需求和呼声传递给政府以利于其科学决策,形成有利于应对危机事件的社会舆论环境。“管得住”,就是对本级媒体不放任自流,应充分利用“党管媒体”的优势,依靠新闻议程设置来引领媒体的报道方向,从而形成正面的主流舆论,为化解危机助推加力。另一类是管控外媒体。这类媒体又分境内和境外两类。管控外媒体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又不为地方政府所领导,既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化解危机,也可能给工作造成极大被动。因此,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这类媒体的应对工作。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应迅速主动与本区域外的各主流媒体取得联系,邀请其参加新闻会或进行采访报道,利用各个媒体的主渠道功能传递并放大自己的声音。在此过程中,政府必须坚持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对各媒体做到实事求是、开放透明、坦诚自信,在最短的时间内公布危机事件的真实情况,并通过媒体及时向社会通报危机处理进度,消除公众疑虑,争取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只有做到以人为本,取信于民,政府才能发挥对各媒体的“聚拢效应”和对社会公众的“向心效应”,才能赢得主动,有效将舆论主导权抓在手中,让各媒体成为自己的舆论阵地和展现危机应对能力、树立政府形象的平台。再以伦敦地铁爆炸案为例。事件发生后,伦敦市政厅新闻办快速拿出新闻和舆论应对方案,打破常规,以多频次、多层次、多角度的新闻活动,向各媒体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及时提供大量的信息,形成大面积的信息覆盖,满足社会对爆炸案的信息需求。在整个爆炸案的处置过程中,伦敦市政厅新闻办以快速、高效、公开、透明的姿态确立了自己在事件中新闻的主渠道地位,始终控制着新闻的主导权。⑤

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平台。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等大众传媒外,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为人们的信息传播活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供选择的信息接收与平台。互联网作为媒介革命的代表,具有广泛性、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在危机传播中,这些优势既可以为负面舆论所利用,也可以成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助推剂。一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和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以及其他主流网站,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报道手段,及时、准确、动态地向公众和媒体传递有关危机事件的各种信息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信息汇聚的特点,密切关注网络社区、论坛、贴吧、聊天群的舆情动态,针对一些歪曲事实、煽动矛盾、不利于危机事件解决的有害言论,应组织专门的网评人员及时在互联网上、张贴危机事件的真实情况,对事件的处置进行实事求是的网上评论,以抵制错误言论,疏导公众情绪和心理,正向引导社会舆论。

建立危机传播机制。任何事物,只有将其归于机制的范畴,才能保证有章可循。健全的机制是现代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危机传播机制包括:建立相应的公共危机传播管理机构和信息系统,制订公共危机事件应急预案;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并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公共危机时期的信息传播提供保障;确立政府新闻和媒体规范报道双层平台制度,实现危机信息立体传播等。危机传播机制的建立无疑是政府着眼长远的最为重要的职责之一,也是危机传播趋利避害、顺利运行的保障。以新闻制度为例:自2003年非典危机以来,我国新闻制度从无到有;从中央直属部门初试到地方各级政府普遍采用;从形式单一的新闻会到各种吹风会、安排集体采访、个别采访,受理记者问询、发表白皮书等多种形式综合运用;从初期的政府主体“单打一”到逐渐尝试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我国的新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深化和成熟,在应对三聚氰胺事件、南方冰冻雪灾、汶川及玉树大地震、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等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中,各级政府通过不同类型的新闻会和新闻手段,以及时、准确、丰富的新闻资讯满足了国内外媒体和公众的信息需求,对稳定社会秩序、平稳解决危机事件、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政府是现代政府的核心内涵。在危机事件频发的“风险社会”,政府理应担当起较之以往更为重大、更为复杂的责任。在危机传播中,政府的责任自然不止于上文所列,但这些无疑是政府在危机传播特殊语境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职责内容。只有对自身职责清醒认识并且勇于担当,政府才能不辜负“风险社会”公众的角色期待。

注 释:

①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②张任明:《迅速开放传播通道――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政府传播对策》,《公关世界》,2003(10)。

③《深圳儿童绑架恐慌》,《南都周刊》,2009年12月18日。

④⑤张长春、王小明:《英法在突发事件时如何管控新闻宣传》,《新闻与写作》,2006(3)。

互联网舆情应急预案范文第7篇

一、充分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工作,是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把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工作抓紧、抓好。

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县科技局要进一步抓好“三网一员”建设,加强地震监测工作。一是强化地震宏观观测工作,尽快建立切实有效的地震宏观观测网,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宏观异常信息报送、核实、研判联动机制。各乡镇要依托县科技局,建立一个比较规范的地震宏观观测站,并且做到有人员、有牌子、有制度、有场所、有必要的经费保障。二是加强短临预报研究。加强对地震发生规律的研究。强化震情跟踪,及时捕捉地震活动临时信息,综合分析各类宏微观前兆异常的动态演化,力争在短临预报上有所突破。

(二)县教体局要加快推进全县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工作进程,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县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继续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专项监督工作,对各中小学校工程进度及存在问题,按月调度,每季度进行督查通报。

县住建局要按照国家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危房改造支持政策,加快危房改造进度。县财政局根据我县危房改造任务,积极申请中央和省、市专项资金,按标准拨付县本级补助资金。重点对危险场地上的住房和D级、C级危房实施改造,逐步解决困难群众的居住安全问题。建立协调机制,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协助指导危房改造户办理相关建设手续,为需要搬迁异地重建改造户协调解决建设用地。严格危房改造档案管理,实行一户一档,对确定改造的危房,争取尽早开工建设,尽早投入使用。

县科技局要依法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管,确保各类建设工程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一般工程要按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设抗震设防要求一个档次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逐步建立地震行政许可服务的县乡联动机制,实现抗震设防城乡一体化管理和服务。

(三)消除各类地震隐患,落实各项地震应急措施。县安监局要结合省、市安全生产重点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违法行为。县水利局要对全县水资源抗震能力、设防等级进行全面摸底排查,进行登记造册,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制定治理方案,限期整改。一旦遇险,能迅速应对,排除险情,确保群众安全。县政府应急办要会同县科技局、发改局、安监局、教体局、住建局、水利局、国土局等部门组成地震应急工作检查组,对各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不定期抽查,重点检查中小学校舍安全、农村民居安全、河渠加固、厂企治理等工作。要加大对重点单位关键部门和部位地震应急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位。

(四)县教体局要健全学校安全教育和演练制度,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疏散能力。要把应急避险知识纳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地震、消防等灾害的应急演练,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利用暑假时间做好对各类管理人员和教职员工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工作。

(五)完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切实强化地震应急处置和保障能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不断增强地震应急保障能力。一是积极推进县、乡镇、单位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日常演练,密切协作机制,提升装备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要加强对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培训指导,规范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二是做好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组织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演练,切实增强地震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充分利用广场、公园、学校、体育场(馆)以及人防工程等公共设施,建立具有必要功能的应急避难场所,为群众应急避险提供安全保障。四是积极开展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的紧急自动处置技术应用研究,切实提升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的抗震防灾能力。五是尽快完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对乡镇、部门应急指挥系统调查摸底,已具备视频会议联网条件的进行设备联调,实现部门间、现场与指挥中心间音视频互联互通,最大限度的实现应急物资、装备、队伍等信息共享,切实提升地震应急决策指挥和处置能力。六是科技、国土、水利、安监、公安、气象等部门和电视台、移动、联通、电信等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应急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快推进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预警、灾害信息机制和平台,尽快将地震预警、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安全生产等公共突发事件信息,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使公众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了解各种突发事件信息,有效消除公众疑虑,做好防灾避险工作。加大对网络舆情和坊间传言的关注和甄别力度,充分利用新科技传媒手段,及时澄清地震谣言,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强化重大活动和关键时段的地震安全保障工作。

(六)扎实做好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工作。由县科技局牵头,会同县发改、财政等部门,加快推进我县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的立项实施工作。

(七)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防震减灾宣传规划。县科技局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全县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制定《县防震减灾宣传规划的实施意见》,明确职责分工和目标任务。要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纳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教育计划,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的“五进”活动。要利用“5·12”防灾减灾日、“7·28”防震减灾宣传周、法制和科普宣传周等有利时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动《省防震减灾宣传规划》的贯彻落实。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将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纳入本单位职责范围,配合县科技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争取到2015年底,在全县基本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使全县80%以上有学习行为能力的人接受一定程度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

互联网舆情应急预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声誉;风险;防范

声誉风险对企业利益的损害屡见于现实,声誉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已是无可置疑的。重视做好声誉风险防范者尝到了不少“甜头”,与之相反者则吃了不少“苦头”。这一点,为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员工所共识。这个共识,应该以积极的声誉风险防范观念为引导,将声誉风险管理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实、做好,充分地体现到转型发展和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务必要着力提高声誉风险防范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提倡积极的声誉风险防范工作,反对消极的声誉风险防范现象

所谓积极,乃是表现为重视、认真、热情、负责,常抓常管,工作扎实,前瞻性强,基础牢固,应对有力,敢于担当,有所作为;所谓消极,乃指忽视、松懈、放任、回避,敷衍塞责,无人过问,平时不抓,遇事慌张,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声誉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企业价值的管理活动,是有机地融入业务营销的整个过程之中的,积极防范有益于业务发展,消极对付则祸莫大焉。

二、积极的声誉风险防范工作,重在实际的管理水平和操作能力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基本要素:第一,管理班子特别是主要管理者真正给予重视,树理念有措施,亲自布置和推动,表达出抓落实的决心;第二,建立了声誉风险管理制度,不将制度束之高阁,保证制度的正常运行、实施;第三,指定了分工负责的责任人,必须有声誉风险防范的“指挥官”,且全员懂得自己应负的声誉风险防范职责和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员工包含声誉风险防范能力的综合业务能力;第四,定期有形势对策分析研判,平常有检查督促,出事有问责奖惩;第五,犹如做客户营销,要拓展涉及声誉风险防范的外部支持渠道,争取无所遗漏;第六,坚持建立、健全、落实应急预案,保证报告和应对流程畅通、分工明确,开展经常的涉及声誉风险的业务风险点排查,及时查漏整改纠错,防患于未然;第七,将声誉风险防范机制嵌入经营管理流程,与业务的互动配合经常和明显,做到同布置、同检查、同推动、同总结,借助各种机会强调要求,分享传授经验和技巧;第八,开展适应形势和工作所需的营业一线声誉风险防范培训,年年有安排,舆情勤通报,务使基层一线掌握声誉风险防范的基本能力,以正确的立场、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应对处理涉及声誉风险的问题。总之,积极的声誉风险防范是富有活力的,不仅表现在口头上,更见诸实际行动,是看得到、摸得着、见实效的。

三、一分布置,九分落实

是否实施了、做到了积极的声誉风险防范,一看总、分行和各监管机构的声誉风险管理精神、部署,是否在本单位、在岗位上落地生根;二看是否领导动手,建章立制,立说立行,抓铁有痕;三看结果好坏,最终保证了舆情稳定,以“正能量”舆论影响社会和公众,成功地巩固维护并提升了企业形象、品牌价值和产品美誉度,为业务营销创造了令人称道的“深感信赖和温暖”的企业社会舆论氛围。重庆市分行重视开展积极的声誉风险防范工作,在全辖落实声誉风险防范“三道防线”建设,第一道是业务条线坚持依法合规销售和合规操作,把优质服务的客户体验做实;第二道防线是前加强服务管理,及时响应客户投诉,妥善处理化解纠纷,避免矛盾扩大蔓延;第三道防线是做好媒体关系管理。三道防线形成联动合力,共同负起声誉风险防范的责任。同时,运用声誉风险信息改进服务和管理,使声誉风险防范为业务发展贡献更多。不久前,重庆市杨家坪支行黄桷坪分理处发生一起客户因外部手续不全引起的纠纷,营业网点迅速向分行和支行报告,分支行及营业网点共同努力,在查明情况后,主动协调外部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使初拟对我行做负面批评报道的媒体深为理解,最后为我行做了上、中、下三期的为民服务正面表扬报道。把自己的事办好,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遵守各项监管法规,才能化声誉风险苗头于无形。能否把声誉风险管理的价值体现在业绩的健康快速增长上,是最重要的衡量防范成效的标准。

四、创造声誉风险防范的企业文化条件

整个声誉风险防范工作,还必须建立在有效的企业文化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之上,始终重视员工这个最活跃的因素,把工作落实到人,才能真正地夯实声誉风险防范的工作基础。统计分析表明,大量声誉风险事件的爆发,起源于相关业务工作人员的不当言行。由于思想意识、作风态度等问题,导致出现违反以客户为中心等企业文化理念,忽视践行群众路线,和有悖各种业务规章制度及监管要求的现象,声誉风险才屡屡发生。因此,做好声誉风险防范工作,必须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管理,注意从员工思想观念上解决问题,抓好声誉风险防范的思想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声誉风险防范工作结合起来,确实是必须和必要的。

五、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声誉事件发生

(一)预防第一。银行声誉风险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及其他各类风险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其他风险一旦形成,都可能引发声誉风险。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最主要的是加强对内的各类风险控制,只有牢固树立预防第一的思想,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及时消除风险隐患,才能从根本上防控声誉风险。

(二)全员参与。声誉风险是一种涉及面广的风险种类,每一项业务都可能引发声誉风险,每一个员工都可能是声誉风险的制造者,必须培育全员风险意识,各级行、各部门及全体员工都要树立声誉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危机观念,切实增强防控声誉风险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声誉风险管理水平。

(三)制定预案。各级行要认真分析本行可能引发声誉风险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粮棉收购旺季、重要政策出台、干部聘免、客户调整以及发生事故案件、等敏感时期,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模拟演练,不断优化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处置技能,确保在声誉事件发生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按照既定方案有序处置。

(四)动态防控。声誉风险、声誉事件、声誉危机是一个逐次传递、动态发展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防范、监测和化解机制也应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防控声誉风险要坚持制度化、常态化,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跟踪分析利益相关方的各种反映,及时修订完善应对措施,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把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五)快速处置。一旦出现社会关注的负面报道,相关媒体会快速转载,并通过互联网广泛传播。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化解。要第一时间报告舆情、核实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为有效处置争取时间。二是要及时官方信息,掌握信息主导权,避免信息泛滥和无度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