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困惑

传统文化的困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1篇

文学翻译中的误读现象,多是由于译者的历史性前见所致。前见就是一种判断,是在一切对于事情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被最后考察之前被给予的。翻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之前就已形成了文化自我的文化基础,翻译作品时难免受其影响。这种前见意识可能诉诸于“传统”或“权威”,也可能来源于超自信的“轻率心理”。翻译者面对的文本毕竟不是生产于自己的文化环境,文本的真实性常常建构在自我前意识之外,如果没有深入文本语境之中,势必无从建构理解的思维框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前见规约着我们对异域文本的认识,前见总是游移于传统与自我创新之间,无论是传统的文化积淀对我们造成的影响,还是自我创新性认识使得我们对文本的开拓,都与文本真实具有一定距离。我们一贯的想当然地认为,置身于文本语境可能会靠近文本真实,这无疑是在说我们修正自己的文化环境,脱胎换骨地成为一个异域人,只能说是一种不现实的想法。伽达默尔曾指出,“个人的前见比起个人的判断来说,更是个人存在的历史实在”。翻译者可以选择自己的判断,但他的前见根本无法规避。也就是说,翻译误读在翻译者前见意识左右下无法规避,以至于我们常常指责翻译者的文化误读。

对于文本真实的认识,我们常常面对以上的困惑,这种困惑在翻译者笔下常常成为一个个笑谈。比如,汉学家翟理思(HerbertA.Giles)曾将《古诗十九首》诗句“空床难独守”译为“He’llfindsomedayfhebirdhasflown”,他把妇女译成“小鸟”,显然是西方观念。再如,杜甫《绝句》“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万里船”被翟理思译为“ocean-boundvessel”。这两条误读显然受前见意识的影响,不过是取决于两种前见,一则是西方文化观念的浸染,一则是自我创新性认识。当然,我们在翻译评论里会提到译者不懂中国文化,没有真正领会或理解中国文化,但这又无法规避,由于前见本身就固有于翻译者的文化思维之中。前见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历史性的,但又是不断创新发展的,这又取决于一定的学识休养。西方翻译者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难免从字面上来理解文本,字面上的释义可能并不准确。一如我们常常取笑中国式英语一样,取笑西方翻译者将中国意象词汇“长亭”、“南浦”译成“pa-vilion”、“nanpu”,西方翻译者当然不会体会中国人水陆送行的情态。这种翻译误读显然与译者文化前见相关,但是浅层的误读,毕竟字面上的理解总是译者常犯的错误。真正的前见影响却是异域生活中形成的历史性前见,比如前文提到西方文化里的“小鸟”,实为女性的代名词,从西方人接受角度来说当然没有问题,但却违背了中国传统礼法约束下的女性情态。前见导致的翻译困惑是显而易见的,正由此有些论者才想到如何使翻译者摆脱前见影响,实际上这又违背了阐释学视域下翻译的基本准则。伽达默尔认为,“一切诠释学条件中最首要的条件总是前理解,……正是这种前理解规定了什么可以作为统一的意义被实现,并从而规定了对完全性的先把握的应用。”

由此看来前见对于翻译者来说还不可少,没有前见,翻译者也无法全面把握文本,这可能又会犯以偏盖全的错误。文本翻译的重要性是对文本整体意义的把握,如不能做到这些无疑会事半功倍。对文本如何把握,当然会受到传统本土文化的影响,但却会开发翻译者理解文本的主动性,打好翻译文本的知识基础显然对文本翻译有益无害。究竟如何实现规避文学翻译的误读现象,这似乎还取决于翻译者自我对异域文化的认同。

二、传统换位:阐释学视域下的自我认同

前见意识是文学翻译误读现象的根源,但又不可或缺,我们只有弄清楚前见积极的一面,才是我们规避误读的症结所在。伽达默尔指出,“传统的有效性不需要任何根据,而且理所当然地制约着我们。”可见,要规避前见意识里传统的影响似乎并不现实,传统影响我们对异域文化的认知是客观存在的。翻译者要突破传统的影响而构造新的积极的前见意识已成泡影,这使得他们常常游移于权威与过分轻率之间而没有方向。权威是传统文化里毫无争议的认知方向,而过分轻率是积极创新者的歧途,但两者都是前见意识里重要的内容,又是两个极端。很显然,我们要突破传统对前见的影响,断不可偏执向自由创新的一个方面,也不用蔑视权威对前见意识的专断。翻译者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时,必然受到本土传统文化的浸染,从自身角度来理解文本并没有什么过错。“理解甚至根本不能被认为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而要被认为是一种置身于传统过程中的行动。”既然如此,理解文本就不可与传统本土文化为敌。传统本土文化概念非但不能被理解为阻碍翻译的桎梏,还要借助传统文化基础来构造理解的途径。异域文本本身就蕴含着异域文化思维,这与翻译者自身的文化思维不同,翻译者要真正认知异域文本就必须学会换位思考,置身于异域文化世界里,并结合自身的文化基础对文本进行全新解构。对于翻译者来说,作为“他者”的文本究竟蕴含何义,需要“自我”对文本的认同。认同不是简单地了解,而是深入的理解,舍身于文本语境之中,舍身于文本文化环境之中,但又要从文本释义中走出来,通过自我的文化认知翻译文本。所谓翻译界常常提到的“视域融合”,当与文化学里自我与他者的碰撞与交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在翻译者将其“转化”成自我本土语言之时,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就在所难免。但文学作品与民族文化不同,翻译者翻译文学作品时并不是拿“自我”来同化“他者”,而是通过“自我”来描述“他者”,这样一来,翻译者首要条件就是对文本认同,再将这种认同带来的认知转化为本土语言表达方式。实际上,这样的工作并不容易,需要传统换位和理性认知。

文学翻译的误读在翻译界是常犯的错误,原因多是偏离了文本主题,对于翻译文学作品来说,不仅是释义,而且还要做到韵脚严谨,这样的要求对于翻译者来说近乎苛刻,也正因此,多数翻译者的误读常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到了韵脚丢弃到了主题,一是关照到了主题失去意境。比如,汉学家弗莱彻(W.J.B.Fletcher)翻译李白《静夜思》:Seeingthemoonbeforemycouchsobright,Ithoughthoarfrosthadfallenfromthenight,Onherdearfacegazewithliftedeyes,ThenhidethemfullofYouth''''ssweetmemories.[3]194第二行的三个头韵词“frosthadfallenfrom”颇具诗意,后两行中“memories”与“eyes”韵脚固然优美,但“herclearface”与“Youth''''ssweetmemories”则完全背离了思乡的主题。再如汉学家奥巴塔(TR.S.Obata)对这首诗的翻译:Isawthemoonlightbeforemycouch,AndwonderedifitwerenotthefrostOntheground.IraisedmyheadandlookedoutOnthemountainmoon,IbowedmyheadandthoughtOfmyfar-offhome.该诗基本上照应了主题,韵脚也照顾到,但缺乏对月光意境的书写,整首诗翻译得过于呆板。我们从这两首诗的翻译不难看出,翻译者都期许对文本的主观认同,也着实在翻译中体现了这种认同,遗憾的是两篇翻译作品都存硬伤或漏洞。由此看来,文学翻译中对文本解读重要的还是对前见意识的合理构划,不仅要做到传统换位,舍身到语境中解读文本,还要合理运用本土语言来构造意境。翻译工作是琐碎又繁杂的工作,归根到底是文化认同上的困惑所致,想要突破文本限定的语义,翻译者必须打通本土与异域文化的界线,具体来说,既要深入词汇含义深处构造意境,又要关照文本整体的结构美感以及文本主题。

三、理性避误:从个别到整体的循环往复

理性翻译是规避误读现象的重要举措,但却又是一个空洞的理念。翻译者受前见影响下即使考虑到对文本的先行认同,还要规避本土文化对异域文化认同的困扰,于是乎,对理性工作的诉求便被提上日程。在阐释学概念里,“轻率是使用理性而造成错误的根源”。就因为翻译者过分偏向理性,而对传统的影响持坚决抵制的态度,以至于理性常常演变为轻率的代名词。真正理性者不可能不知道理性认知是建立在传统价值之上,脱离传统去创新必然要重新经历传统的试错之路。所以说,翻译者的理性避误不是建构全新的前见意识,而是要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深入解构文本,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握文本的主题,当然这里所谓的传统文化是文本形成的文化背景。

在翻译文学作品之中,翻译者理性的诉求是隐身于前见意识之中,但不是指轻率的创新意识,而是指理解文本的方法策略。文学作品的特征多体现在内容、修辞、主题思想几个方面,翻译者要把握好对这几个方面的理解并非易事。内容中可能涉及到异域文化中的俚语、方位词或典故,准确翻译这些内容,势必要翻译者对文本产地传统文化的认同。修辞方法中体现着文本整体的美感,翻译者如何把握文本的修辞,同样要对文本深入理解。主题思想可能对翻译者来说尤为重要,由于翻译者跨文化来理解这些常常受所处本土文化的制约。总之,翻译者在面对文本时,既要局部把握文本的诸层面,又要全面审视文本的主题,翻译之前的前见意识里便需构划好翻译的策略。

比如,在翻译局部内容时,翻译者把握文本转化语义并不见得都能准确。弗莱彻在译孟郊《古别离》“莫向临邛去”时译为“Butthatanotherstealyourheartaway”,并没有纠结于方位词“临邛”的字面意思,而是把握住文本整体的意义。但他在翻译金昌绪《春怨》“不得到辽西”句时却译为“Myloversmiledtome”,显然只照顾到了韵脚,却丢弃了文本真正含义,令人啼笑皆非。然而,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许渊冲先生,在翻译“不得到辽西”句时,却译为“Faroffonthefrontier”,显然局部把握住了文本的要义,这也是翻译研究者们津津乐道的典故之一。原因很简单,中国人对自己的文本涵义具有优先的认同感,对汉语文字的内涵也善于把握,在翻译作品时便不会失去局部内容的原义,但这并不能遮蔽对文本整体美感的把握。比如,中国译者徐忠杰翻译《静夜思》:Idescrybrightmoonlightinfrontofmybed.Isuspectittobehoaryfrostonthefloor.Iwatchthebrightmoon,asItiltbackmyhead.Iyearn,whilestooping,formyhomelandmore.这篇译文用词上不够准确,“descry”用法不当,整篇译文都首用“I”,使文本显得单调,破坏了整体节奏感,完全失去整体的美感。可见,翻译中的措辞十分重要,如何把握好文本局部涵义,措辞要得当。另外,娴熟运用本土词汇来描述异域文本也需要措辞的传神。修辞手法的体现主要就体现在对词汇的灵活运用,同样的词汇放置不同的语境下表达的效果不尽相同,所谓传神就是词汇的延伸义得以实现。这对于翻译者来说意义非同寻常,因为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就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两个方面,翻译者必须做到的首要工作是不破坏作品的艺术性,这样才能保留文本的本来面貌。此外,文学作品的修辞又关系到文本整体的美感,韵味即是通过修辞来实现,文本结构上体现节奏感也是修辞用词的功用。伽达默尔曾说:“一切翻译就已经是解释,我们甚而可以说,翻译始终是解释的过程,是翻译者对先给予他的词语所进行的解释过程。”就文学翻译来说,文本的个别(局部)与整体都关系到修辞用语,显然个别与整体的概念是我们必须把握的。

另外,翻译作品的主题也是通过个别语句得以体现,弗莱彻之所以能转化“临邛”的语义,而通过全新的书写方式表达主题,原因即时把握住了个别到整体的关系,徐忠杰句首贯用“I”恰恰因为个别的整齐合一而破坏了整体美感。由此亦见,文学翻译中要想规避文化误读现象,重要的原则是在前见意识里,策划好从个别到整体循环往复的翻译方法。

四、结语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2篇

我无法测知。眼下社会、媒体、网络的种种讯息和说法实在太多,年轻人不免困惑;恐慌呢,应该是谋一饭碗、混一前途越来越难吧。

50后当年的焦虑不是升学和饭碗,而是去哪个省份的农村、干哪家工厂的工种。去是非得去的,苦是一定苦的,恐慌也没用,全认了。部分60后与我们命运相似,部分70后的际遇和80后相似,50后的青春期堵在非常时期,不好跟今天比。

以上算进步还是倒退呢?难说。生理层面绝对进步了,我们那会儿整年都不会下馆子,谁家有冷热水设备呢?头发留长点就算打扮了。今时今日,一个打工仔还能脚蹬皮鞋,染一头金发,穷姑娘包包里,多少有支廉价口红吧。

但我不可怜自己的少年时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那会儿没得比,现在样样比。同学的家境、同事的升迁,悬殊多大。多少年轻人瞧着中档小区,就算攒钱攒到50岁,怕也买不起小区保安那座岗亭啊。

传统文化的割裂

别指责年轻人不懂传统文化。谁有资格?除了万万分之一的所谓国学家。谁懂?干吗要懂?如今除了知识题,又哪来什么传统文化?别拿传统文化说事儿了。咱们文化传统的一大项,就是动辄拿着大道理指责年轻人。

责难80后、90后割裂传统,是轻佻的。以我的观察,情形正好相反:从部分70后开始,越来越多有头脑的青年,默默回归传统。虽然他们不见得清楚什么是传统,但显然迷恋被历史割裂的那一端。极端的例子是:好几位青年告诉我,班上仪表堂堂的高才生,硕士、博士毕业,忽然就进了寺庙,剃度为僧,有法号,开始传教了。

准确地说,是百年中国折腾出来的“新文化”,将传统和一拨拨后代生生割裂。割裂后,拿不出什么好饲料喂后代,孩子们当然“青睐”西方和日韩的文艺――注意,不是“文化”。看英美剧、日韩剧的青年未必了解什么是人家的文化。可是50后、60后年轻时,对外头不是了解不了解,而是根本不知道。

80年代的“文化热”,是校园里热衷读萨特、读尼采,因为上一个十年是文化沙漠,人人无知。年轻人热衷日韩剧,是他们的上一个十年二十年,全社会世俗化、商业化、资讯化,他们受的教育明明白白教会他们什么是权力和权利,教会他们别再像爹妈那样,做人太累,读萨特、读尼采,有个屁用。这样子对吗?不很对。可是50后、60后那种生活,那种意识形态,留得住吗?行得通吗?所以出了80年代的哲学热、文学热,都想换个脑子,但多少有点夸张。在正常的社会,读哲学的读哲学,看俗剧的看俗剧,不像我们这里,阶段性群体转向,忽而全都去求真理,忽而个个认世俗,一个均衡正常的生态,迄今还没有。

恶搞而非解构

说90后解构一切?恕我无知,我一点不知道90后解了什么构。网络上或许全是他们的聒噪,那是因为没有别的出口可以表达。我所知的状况正相反:80后、90后是我见过最乖、最被动、最有悖青春本能、最缺乏表达意识的两代人。

至于他们的娱乐怎样没禁忌,怎样恶搞,我蛮想知道。人肉搜索、网络唾沫,固然有的,但以我的观察,80后、90后的这点娱乐,几乎谈不上娱乐。他们兴许只是“恶搞”了什么无关紧要的事,原因是,他们除了考试升学谋饭碗,没什么可以“搞”。

但愿我是完全胡说。纵向比较,80后、90后的表达欲望和空间,不如“”初年的50后,50后当年的表达空间,则远不如“五四”前后的年轻人。

逝去的浪漫主义

我和年轻人之间当然有代沟。代沟是好事,是常态,说明一切在变化。重要的不是代沟,而是双方如何看待代沟。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3篇

一、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道德主体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

无孝不雅――把追求个性演化为孤芳自赏。孝文化的灵魂是“博爱”、“德义”和“敬让”。今天的中学生,追求个性解放,富于民主思想和开拓精神,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部分中学生敬老意识日趋淡漠,对长辈的行为、观念不够尊重和理解;把父母长辈的照顾视为理所当然而不知回报,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或很少主动照料过父母;处事、看问题考虑的只是自己的感受;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注重玩乐享受,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父母的期待;要求买手机、mp3、mp4等所谓的必备学习用具……不尊重师长、乱扔果皮纸屑、满口脏话、江湖义气等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甚至有时相当严重,大有“丑陋的中国人”之嫌疑。然而,某些中学生却认为这是个性,富有时代气息,有派头,“酷”极了,“帅”呆了,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全然抛于脑后。

自私自利――同学与同学之间缺乏真挚友谊。中学生的交友出现了功利性的特点,如果没有利用价值,友谊就昙花一现,很难持久。

弄虚作假――在心灵和现实之间寻找平衡。今天的中学生,该掩饰的东西不想掩饰,是非倒置,观念模糊,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往往也采用弄虚作假的方式,欺骗人心。最常见的就是考试作弊。

好逸恶劳――将创造与享受根本对立起来。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自古以来,人们一向赞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奋斗精神,鄙视、谴责那些贪图享受、骄奢逸的人和事。少数中学生学习吃不得苦,生活上向高标准看齐,喜好打扮,厌恶劳动等。

纪律涣散――在渴望自由解放中放纵自己。有的中学生纪律观念淡薄,上课东张西望,作业半壁江山(答题时东拉西扯),考试交头接耳,下课丧志(上网游戏),有的中学生甚至不服管理,打骂老师,离家出走,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二、“传统文化”正遭遇“遗忘危机”,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在德育“传统模式”中被扭曲

现今教育中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德育被智育或其他的功利性强的教育所替代。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人事制度及社会观念的影响下,升入大学被看作是唯一的成才之道,而升学又取决于分数的高低。这就使得大多数老师、家长把对孩子的知识教育放在首位,往往忽视道德品质的培养,德育的过程中忽视知情结合、德智同行,或是严重出现偏颇,片面追逐智育开发。德育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浪费了丰富的传统道德教育的天然资源。

在德育模式上,许多中小学校无视社会发展规律,始终让德育工作停留在单一的“传统模式”中。“传统型”德育模式有目标明确、方式划一、易于操作等优点,它的最大成就就是通过学校、课堂灌输给学生大量的道德知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为干瘪的教条口号,或成为漂亮的外衣。

德育工作还在沿袭几十年一贯的方式:希冀搞两次爱国主义主题班会就能使学生爱国,搞两次捐助活动就能培养学生的爱心,组织两次环保征文就能使学生爱护环境,签两回名、宣两回誓“做文明人”就能使学生讲文明……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是否过于幼稚?除此之外,许多学校还喜欢以“运动”的方式跟着社会政治形势转,诸如三月“学雷锋”,“助残日”里扶贫困,一会儿抓这项教育,一会儿抓那项教育,社会有什么热点问题学校就开展某项教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染作用在急功近利的德育模式前已荡然无存。“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教育者自己都不能做到的决不要求学生去做。“真诚只有用真诚来唤起,信念只能靠信念来铸造。”

三、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成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中国优秀的传统教育理念,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其内容之博大而精深,其体系之严密而完备,举世无双,无与伦比!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源于华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深深根植于民族精神之中,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更易于被人们接受。只有在思想中被接受,才能在心底产生强烈共鸣,最终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这份精神财富,我们现代的人们一定要珍惜,使她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承担起祖国神圣文明的传播者!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当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可辅之以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感化,以发挥传统文化的独特教化作用。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关系

心理健康多定义为有良好情绪、正常智力、适度情感、融洽人际关系、高尚道德品质、成熟行为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一个人得成就等关系紧密。但在充满诱惑、竞争激烈的21世纪,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而我国古代贤哲们诠释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可促当代人心理健康的正确教育观点,但也存在弊端,现代教育应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丰富之处,并将其进行继承与发扬。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的有利关系

(1)中庸之道。“中庸”本质含义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此外,还包括因地制宜之意。而古书上记载的“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中”即是因时适中之意。换句话说即为君子可把我自身内心世界,并根据外界刺激合理调控自身心理感受,让内心始终处于平衡、宁静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因时因地制宜。

现代社会里,“中庸”之道能视为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挫折、逆境等能不悲不喜,这对现代人寻求正确生活方式,追求完美婚姻、走上事业成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因为“中庸”之道可促现代人心理平衡。例如在成功道路上,适度自信可让人更有奋斗的动力,但过之则为自负、不及则会自卑。在挫折、痛苦、困难面前,应正确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是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压力势必会越来越大,要让自己始终在社会生活上利于不败之地,就需借鉴“中庸”之道哲理,将自身心态调整至“中”,不可“过”,人与人交往时多点友善、少点敌意、多点信赖、少点欺骗,多合作、少对立,始终保持“坦然”“平和”心境,应对复杂社会。

(2)孝梯仁义。“孝”属于奉养父母的基本准则。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属于我们对生命的崇敬,要求关心父母、尊敬父母、从内心思想与行为两方面均表现出“敬”养之心;“仁”为人交际中彼此的互动感通,要求人应有一颗仁爱之心,只有有了仁爱之心才能建构良好人际关系;“义”属于社会客观形式法则,源于家庭中的“敬长”要求对待朋友应真诚、友善、衷信,在朋友遇到困难时能两肋插刀。在《雍也》偏里记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要求人在交际过程中应懂得替他人着想,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孝梯仁义”赋予的哲理均可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借鉴利用价值。

(3)无为而治。现实生活里,人之所以不快乐,主因欲望过多,欲望始终无法得到满足,负性情绪明显。现实生活里,人每日都在权力、诱惑、金钱之间徘徊,欲望会带来焦躁感,长期累积会引发焦虑。但传统文化中的无为而治则属于出世思想,提倡“返朴归真、顺应自然”,如“无为而无所不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均主张人应顺其自然,不可强行做一些有违自然的事情,确保心情平和,不做作,遇事后懂得以退为进。在复杂社会里,“无为”态度可让人宁静面对生活,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奋斗,身心均处于理想状态。而道家的“无为而治”态度与价值取向,则属于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21实际的精神需求,可让他们心理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抵抗逆境的精神力量及苦闷最佳宣泄方式。

(4)归本于空,耐得寂寞。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踏出学校进入社会后会面临各种机遇及挑战,欲望、诱惑、竞争纷纷涌现,愈演愈烈,烦恼与困惑始终困扰着他们,他们也应始终自觉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佛教注重“放下”,表明所有事物均是虚无的,佛教更回族汇总心灵意识分析,并借助“缘分”一词来阐述存在是空无的,即任何时间均讲究机缘巧合,但本质上是为了让事物回归本身,让心灵更宁静、坦然。心境平和,生命则不会被一些执着的贪婪欲望所控制。

以上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对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紧密关联,人生活在社会上,面对金钱、权力等诱惑,应始终以中庸之道、孝梯仁义、无为而治、归本于空,耐得寂寞的心理健康思想来调整自身心态。

二、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负面关系

(1)传统文化有较强的自律性、封闭性与内倾性。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提倡“自省”、“克己”、“谦虚”、“慎独”,这些文化理念中凸显了强烈的压抑气息,使得个人开始压抑自身内心想法,更易忽略自身真实需求,受传统文化影响,人的欲望、需求、情感均无法得到最佳宣泄。

(2)中国民众人格社会倾向性严重。大学生也不例外,在他们社会化过程里,很看中群体意识及社会责任,与个人价值取向相比,更注重社会价值取向,将集体利益视为至高无上,却忽略了个人利益,在与他人交往中,注重“重情重义”,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

(3)传统文化注重“忠孝”,逐渐演变为“三纲五常”,孔子则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伦思想,而后孟子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伦”人伦之道,注重地位的层次性,与命令的服从性,这种上下级关系不利于心理健康,却更容易让人的反抗意识滋生。

(4)我国传统社会本就属于一个伦理社会,儒家思想的理念即为人一旦有欲望之念则为失去道德理性,则被视为精神状态,将人的心理与欲望彼此结合起来,也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不敢有欲望,不敢有需求,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诸多问题。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5篇

(一)现状

很多高校目前已经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抓好结合、抓好融入、抓好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努力达到全部落实。1.发挥文化的熏陶渗透作用一是以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为主题,借助传统节日举行汇演、演讲、话剧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多高校还专门开设国学、古典文学等讲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必需品。二是以高校自身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各高校特有的文化,通过自身特点和优势,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为载体,打造各高校独有的文化品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文化熏陶。2.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一是广泛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主要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旨,多方面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传承和发展德育品牌。二是以“我们的节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各种主题的文化讲座,举行座谈会、主题演讲赛、知识竞赛、图片展览、视频播放、节日民俗、文化娱乐等形式多样的特色宣传活动,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学生中的宣传覆盖面。虽然高等教育领域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也应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一些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与理想信念的困惑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的一些腐朽思想也随之而来,对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严重的冲击,潜移默化地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起到了侵蚀作用,造成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紊乱和对现实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否定,对我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困惑。2.个别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缺失、不足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期以来,都比较重视经济的发展,一些高校也未能免俗,只抓高校经济,而忽略了高校教育的本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没有给予相等的重视。注重物质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缺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举措,导致低俗思想泛滥,不能突显主流价值观。

(三)产生的原因

1.经济利益驱动“‘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286作为思想精髓的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和践行决不可能在纯粹的思想领域内封闭进行循环,它必然和一定的利益相关联,这就使部分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推崇金钱至上的理念,为满足个人私欲,不惜触犯党纪国法,对高等教育领域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极坏的影响。2.价值观多样化经济全球化使价值观呈现出多样化,从而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对价值的追求产生迷茫,犹豫不决。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诱惑性,使得一部分青年学生精神空虚、道德失范、价值观混乱,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高等教育领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人类文明传播、发展的历史和实践已经表明,作为一个社会、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必须是高度凝练的。”[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精髓,高等教育领域是国家文化的重中之重,它的培育和践行有着深厚理论渊源和广泛实践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中华古代圣人和先哲都提出过价值观的思想,儒家的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高度概括了儒家价值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认为仁君只有实行“仁政”和“以德服人”的王道才能赢得天下,主张“推己及人”的社会和谐价值观;荀子提出“公平中正”的社会和谐价值观。

(二)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经典著作中,借鉴吸收了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形成了丰富的价值观思想。这种与时俱进的价值观思想,毋庸置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思想来源和精神之魂,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三)国内外实践价值观

我们在高等教育领域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观念,它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与时俱进的。它批判地继承了国内外实践价值观,承认并尊重世界价值观的多元化,是国内外实践价值观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是博采众长符合中国实际的价值观。

三、高等教育领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制度保障长效机制

马克思说:“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320“人创造环境。”[1]87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保障机制,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其重要载体作用,在高校教育领域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局面。

(二)实践养成形成自觉行为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关键在实践中形成自觉行动。各高校相关部门一定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尤其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和表率作用,引导全体学生立足实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作用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6篇

孔子他老人家故去2000多年了,怎么个问法?有趣。显然,我们不可能“起古人于地下而问之”,在作家的旷世奇想中才有此“可能”。汤显祖的名作《牡丹亭》,柳梦梅最后起杜丽娘于地下,棺材已经“钉头锈断”,里面的“人”却还“异香袭人,幽姿如故”。不过,在作家的浪漫主义想象中,饱含着让有情人成眷属的现实情怀。

“我有问题问孔子”,同样有这种意味。孔子的思想既是历史性的,又是跨时代的。从当代人的体悟与困惑开始发问,再回到孔子与儒家那里找寻启发,无疑会激发对孔子、儒家乃至传统文化更多更深的关注、讨论。当然,讨论之前,对孔子要有基本了解,看看他留下了哪些发人深省的见解。不要径直拿现代的概念去刁难孔子,或者和孔子抬杠。

了解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最近有专家建议,让孩子每天至少花半个小时阅读中国传统经典,这真是长远之计。顺便说一句,诵读经典,成人不能置身事外,不能以“从娃娃抓起”为由,推说此事与己无关。

窃以为,“优秀传统文化网上行”可添个孪生兄弟,再来个“我有问题问晏子”。晏子是一个十分值得被唤回现实的历史人物。“问孔子”是问“成长、婚恋、教育、事业、社会责任”,问晏子则是问如何为官。从来讲到谏诤,人们想到的就是魏征、海瑞,早一点的有汲黯,其实晏子更是个中翘楚。《晏子春秋・内篇》中的50则故事,晏子进谏有好多逆耳之言,如“君享国,德行未见于众,而三辟著于国”,不知齐景公当时怎么下得来台。今日从政者,不妨一问,晏子何来这种说话的勇气?

在生活作风上,晏子也值得一问。比如关于座驾。晏子是“乘弊车,驾驽马”,景公给他换成豪华版的“辂车乘马”,但他“三返不受”。他说,国家给自己的俸禄已经很多,穿得暖吃得饱,还有公车,已经很满足了;关键是,“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国之民”,我得带头廉洁节俭。又比如关于老婆。晏子的老婆在景公眼里“老且恶”,明言自己“有女少且姣”,愿意许配给他,但晏子“再拜而辞”。你若问他为什么,他会告诉你,妻子现在是老了丑了,但也曾年轻貌美,那时她将一生托付给我,我现在岂能背叛当初的承诺?其他还有关于换房子、关于别赐饮食与厚禄等各种额外的物质待遇,晏子一概回绝。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7篇

关键词:道家思想 平面设计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225-01

“平面设计”在中国虽然是一个新名词,其实它已经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现代平面设计是在古代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国的平面设计艺术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了宝贵的文化元素。创造的技法只是“骨架”,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哲学思想才是“灵魂”。没有“灵魂”的设计犹如行尸走肉。因此,中国的设计师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在设计中注入中国的文化和思想的内核。

1 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设计的影响

提到道家学说,人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老子的著作《道德经》,想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想到道家教我们如何养生,要求我们养成一种自然态度,潇洒地对待生活。那么,现代的平面设计可否用道家思想做指导,在这一传统哲学的观点中寻求创作的理念呢?要探讨这一问题,就要先看看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影响。

首先看看我国的园林设计。中国园林造型讲究因地而建、曲径幽通、朴素自然,轩窗生画,尺幅无心,这恰恰符合道家哲学思想中的“自然”与“自在”,而园林设计中不规则、不对称的布局,建筑空间与园林风景虚实渗透,使人足不出户,便能感受自然的亲切温馨,感悟宇宙的浩瀚无边。这正是道家思想在设计中的集中体现。

书画艺术也随处都可以见到道家思想的影子。我们能够从草书“狂圣”张旭和怀素的书法艺术作品中感受到一种“无己”“无功”“无名”的逍遥意境。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我们也能够看到“道常无为无不为,天下自正不欲静”的境界。中国画家追求深入对象自然本性,这也是艺术家心性与自然融合的过程。

2 运用道家思想解决东西文化的碰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文化交流已经成为新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思想被我们中国人所了解和熟知。曾有那么一段时间,中国的设计师在摒弃传统、参照西方模式重构体系和墨守成规、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中徘徊、迷惑,在为艺术作品到底为那一种审美方式指导而困惑不已。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原来东方和西方的审美文化并不冲突,因为道家思想本身就是包容万象的哲学。

西方人也意识到了道家思想的强大魅力。在20世纪初的几十年中,西方精神界甚至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道学热”。因此,在目前中国的设计领域,虽是参照西方的教学模式和发展方式,但是只有为设计注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作为内核,才能做到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中西合璧、有容乃大,换句话说,这样的设计作品才能在文化的碰撞点上立足,才能被各方所接受。

3 为现代平面设计注入道家思想的内核

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天灾人祸肆意横行。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于是,设计界掀起了绿色设计的狂潮。回过头来,人们突然发现,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道家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它倡导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道家的思想内涵,更是不断被国内外的设计师倾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香港设计师靳埭强极力主张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西方的设计理念之中,在他的设计中随处可见道家思想的痕迹。例如《自在》系列海报,“行也自在”“吃也自在”“坐也自在”“睡也自在”。意境中强调“天和”“人和”“心和”的和谐关系,以及庄子的逍遥观,并将它赋予审美的内涵,达到了一种高度的艺术境界。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巨人的衫朴康平,在被问道“你有没有一生都笃信的哲学呢?”时,他的回答是,“有,中国的道家学说。”由此可见,在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的精髓,已经不仅仅是中国设计师的追求目标,更是全世界设计师的共识。

正如《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对道家文化与平面设计之间关系的探讨才刚刚开始,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也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与现代实际不相符合的内容。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批判的继承,批判的吸收。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师,我们更有责任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以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为精神内核,共同将我们中国的设计事业推向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 范曾.范曾自述[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 张光裕.老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3] 马恒均.庄子正宗[M].华夏出版社,2007.

[4]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5]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传统文化的困惑范文第8篇

对当下人们关于“朋友”的困惑,可以两个框架来分析。

一个是人情社会和契约社会分析框架。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以家族为基础形成村落,村落是人们生产、生活、交往的基本单元,规范行为的家法和村规民约,教给了人们人情世故。即便离开了村庄,投亲靠友的对象主要是同姓、同乡、同门,朋友交往是建立在人情社会基础上的。

西方文明是建立在城邦社会基础上的,不同家族、种姓的人聚在一起,人们之间的关系是靠法律、契约来维系的,朋友之间也有情分,但其更重契约。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我们既然必须选择市场经济,社会也必然要由人情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型。这下问题就来了,社会大多数成员交朋友的原则――“人情”与社会运行的原则――“契约”必然发生冲突:若人情至上就有可能触碰法律、纪律、规矩,若坚守“契约”,就有可能被指责为不够朋友、不近人情。

再一个是道德理想与实际生活分析框架。若问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什么,十个人会有十种答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那就是道德理想与实际生活的分离、知与行的分离。对国人认知方面影响大的是佛道二家,而对国人日常行为影响大的是儒家。

具体到“朋友”,也存在道德理想与实际生活分离、认知和行为分离的情形,这一状况甚或给人们造成了误导。明朝大书法家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的《拜年》诗,即是真实而生动的写照。自古以来,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喜欢梅兰竹菊,说明其道德理想是崇尚梅兰竹菊之“品”的,但其中一些人在实际生活中却干着结党营私、损毁朋友的勾当。

即便芸芸众生,其道德理想也是追求挚友、诤友、密友、益友的,但不少人在实际生活中却感到很难寻觅,倒是交了不少利益之交、酒肉朋友,待到真正需要时,“朋友”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