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视频推广策略

短视频推广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第1篇

行业新秀火起来

眼下,人们开始怀念短视频,而“微电影”的出现正是对这种诉求的体现。看看微博何以这样的火,你就该明白这个视频行业的新秀为什么能博得众人青睐。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短”,微电影情节紧凑,避免了“大电影”的铺陈和累赘。如今电影变成一种快餐文化,网络观影让你不必出门就可以享受首映的。

微电影投资比较小,内容多是身边生活琐事,记录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正是这样的题材反而容易引发网友的认同。《玩大的》表现三个80后在玩游戏中长大的过程,情节非常细腻,堪比主流电影,很容易获得80后认同;《看不见的女朋友》更是在十几分钟内表现出一段惊心动魄且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场面的刻画也是不亚于数亿元制作的超级大片效果。

当然,微电影的用途也很广泛,除了作为导演系和摄影发烧友的爱好,还可以用于营销和宣传。比如,金山公司推出WPS 2012时,制作了一个恶搞的穿越电影;暴风影音也借助微电影推广他们的“左眼键”;最近,诺基亚更是与范冰冰合作拍摄了N9的微电影。

微电影的出现让整个视频行业显现了别样的生机,于此同时,在这股热潮的带动下,“微电影广告”、“微电影营销”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营销策略前景好

因为影视版权水涨船高,使得视频网站处于艰难的困境中,尤其是热门的影视剧在筹拍期根本就不谈价格,只有赶到上映前才开始卖版权,卖出最高价。所以对于视频网站来说,增支的同时却未实现增收。另外,视频网站的广告价值也被极大低估,跟电视广告相比,网络视频广告只能算“白菜价”,那么加之广告存量不足,高昂的版权费无处消化,视频网站“财务黑洞”越来越大。

如今,酷六网退出了版权大战,加大了短视频和UGC的力度;网易和新浪则与搜狐分道扬镳,坚持各自的短视频道路;人人网全资收购56网,正是因其在短视频领域的优势。可见,在版权烧钱时代,短视频和微电影成为新宠,为视频网站带来更多的效益。

为微电影带来增益的是背后的“微营销”――内嵌广告。在自然运用下,用户不仅不会感到反感,还会记住产品记住企业,远比网页中一点就出现的硬性广告更受认可。

赢道顾问总策划邓超明认为,微电影精短的内容制作、巧妙的广告植入方式、较低的制作成本、灵活的投放传播方式极具吸引力。尤其在限娱令的颁布和广告费用不断上涨的前提下,只要创意与吸引力足够,很容易引发非常不错的传播效果,投入产出比颇高。

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第2篇

小咖秀的蹿红让韩坤始料未及。在他的计划里,这只是公司内部创新的一次尝试。小咖秀诞生前,韩坤和团队一直在运营的另一款短视频应用――秒拍,这款因冰桶挑战而为大众熟知的产品,此时已经在移动短视频领域占据领先位置。

而韩坤在短视频领域有着更大的野心。秒拍满足的大多数用户“看”的需求,这就需要有人来创作内容。“中国用户在创意上总是放不开,所以我们想降低内容创作的门槛。”韩坤说,“既然用户不知道拍什么,我们就把内容做好让他们演。”

“铁三角”不会昙花一现

在外界看来,小咖秀是一款现象级应用。自2015年5月13日开始在App Store上线,随即吸引广大视频创意达人拍摄体验,这其中就包括很多有影响力的影视明星。7月25日,王珞丹在《快乐大本营》上进行了一段小咖秀对嘴表演,吸引众多网友讨论;同一天华妃蒋欣在微博上利用小咖秀了一段对嘴金星秀的视频,转发量达到23万,不到1个小时,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首,将小咖秀彻底引爆。

小咖秀引发的全民效应让韩坤觉得自己就像一脚踩中了好运气。但事实上,这背后的技术支持,事件、话题营销,还有与明星的合作,都不是一个小公司所能掌控的。

韩坤回忆说,当时一位湖南的朋友参加了《快乐大本营》的录制,结束后就给韩坤发微信,说当天的录制中几位主持人和王珞丹、周渝民现场玩起了小咖秀,反映热烈。韩坤当下判断,小咖秀在节目里出现一定会引来媒体传播,团队索性提前安排推广,并且加大服务器带宽,等待节目播出的那一天。“如果说那天一下子爆发起来,我们整个服务器瘫痪了,那用户反馈也不会像今天这么好。”韩坤说,仅仅这一天,小咖秀的用户增加了200多万。

小咖秀的火爆完全超出了韩坤的预期,也同样引来质疑。人们纷纷揣测,小咖秀是否会和之前的爆款应用一样,难逃昙花一现的宿命。韩坤回应称,过去昙花一现的产品都是独立存在的单一产品,而小咖秀是由秒拍开发,秒拍背后则是新浪微博投资,小咖秀与秒拍、微博形成“铁三角”。

“过去类似小咖秀一样爆红的软件,他们所生产出来的内容基本上是靠一个主题或美化加一个背景,但这些都是公司的技术部门或产品部门产生的。而小咖秀的声音主题不是自己公司产生的,是通过我们和别人进行版权合作加入团队的一些开发。过去爆红的产品主题可能一周更新几款或者十几款已经很多了,因为他们的创意非常有限,但小咖秀声音的主题每天都有几百首甚至上千首加入进来,这也不是我们开发的,而是合作而来的。”

目前在社交平台上,段子文化和娱乐文化成为年轻人秀的表现方式。小咖秀供提供了有趣的声音库和剧本,满足了不少年轻人的表演欲。对于小咖秀的未来,在韩坤看来,主要在于提升用户体验。

说到做到 做不到就说

从个人站长到搜狐的 ChinaRen 总编缉,到后来与李善友创办酷 6 网,再到时下风靡的秒拍、小咖秀创始人,韩坤的经历可谓一部典型的草根逆袭奋斗史。而与他息息相关的秒拍,当前的用户量也已经破亿。漂亮的成绩单总是需要付出的,这位连续创业的互联网新贵,似乎对这些成绩单也有着自己的思考。

去年9月,秒拍完成5000万美元C轮融资。秒拍CEO韩坤本人也在做投资。他投资,看人,不怎么看项目。“只要是对的人,他第一个项目做失败了、赔钱了;第二个项目,肯定会赚回来,而且会翻倍赚回来。即便第二个失败了、第三个失败了、第四个失败了,只要他人不倒,他还是会把这个翻倍赚回来。”

韩坤的老家是安徽怀远,产石榴的地方。从安徽大学攻读完电子工程课程毕业后,前往安徽亳州市下面的一个县做户籍警察。不同于刑警和交警,作为户籍警察的韩坤,比较早地接触了计算机。韩坤说他的互联网知识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积累的。

后来,他扔掉“铁饭碗”,一心想进搜狐当个实习生,他就想进大公司。搜狐当时是比较热门的公司,做内容的,要的是人大或者广院学新闻的;做技术的,则是要清华或海归之类的。他试着多次往搜狐招聘邮箱发了求职邮件和简历,少有回应。后来,伊拉克战争爆发时,搜狐招聘,他发了简历,抄送给了一位主编。对方问他是否愿意过去做实习生,月收入3500元。

其实,那个时候的韩坤与朋友做了一个导航网站,个人月收入超过10万元。这个导航网站最终卖了。进搜狐之前,韩坤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

关于创业,韩坤理解成一句话:找对人,做对事。

当年招韩坤进搜狐的人,现在也在做公司,投资人中有韩坤。如今,在秒拍,韩坤的几个合伙人都是跟了他很久的人。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信任,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共同的底线,“我们是不能破坏的”。

秒拍的公司文化就是:说到做到;如果做不到,那就说出来。这个看似简单,其实很难。还有,在处理问题和判断各方面事情时,都会一针见血,不会绕弯子。对事不对人。

一心扑在工作上,最大的爱好就是同公司同事在一起,所以陪孩子和家人的时间就少。韩坤觉得,工作和生活很难平衡。

秒拍和Youtube的差距

早在酷6时,韩坤的目标就是像YouTube一样,打造一个用户自发创造内容的UGC视频平台。但在当时只能是一种理想,“那时候大家拍段视频靠的都是DV,WiFi不发达,拍完也不会想到要上传,最多是导进电脑里保存起来。”在韩坤看来,当年的设备和网络环境没有条件让用户创造原生性的内容,所以各个视频网站纷纷买版权、买带宽,提供高清电影和电视剧。

从酷6离开时韩坤30岁出头,虽然经历了一个创业公司从零发展到上市的过程,却还是心有不甘。韩坤一直想做UGC的视频内容平台,这个想法没有实现,他还要等待机会。

随着移动互联网迎来爆发,短视频产品之间的竞争也如同受这个概念鼓吹下的其他领域一样激烈。但韩坤并不像现在的很多创业者,一提起产品和市场语气里就充满火爆和冲劲。相反,他从始至终都很温和内敛,就连自己平时录段小咖秀也只是存在手机里几乎不上传。

一个好脾气的人要在红海生存,韩坤说关键要够坚持,“经历过一次创业,就会变得没那么急躁和焦虑,很多事也看开了。但我很珍惜每一次创业的机会,只要让我看到就会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不放。”

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第3篇

“我们的成长蛮简单的,快手没有做任何的市场活动,包括付费或者是不付费的市场推广。在六年多里前五年半没有做,今年有一些更好的品牌形象,能够让更多的用户也知道这个品牌。所以我们开始比较主动地做品牌的推广和宣传,包括昨天晚上上最大的综艺节目,就是收视率最高的跑男。”CEO宿华今年4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快手投广告,火山给补贴,这是一组非常典型的由于市场位置不同决定了营销策略差异化的案例,大叔在此简单分析一下两家的打法。

竞争者:争夺用户

5月16日,火山小视频上线会前一天,MC天佑微博表示自己最近在玩火山小视频,“希望大家多多关注多多支持”。看似是MC天佑的个人“导粉”行为,却暗藏玄机,话术中侧面表达了在火山小视频可“赚钱”,为第二天官方宣布10亿元补贴埋下伏笔。

第二天,今日头条内部孵化的火山小视频,正式举行线上会,整场会有两个要点:

一是宣布未来12个月,将拿出10亿元聚焦补贴小视频内容。这是现金补贴。二是表明火山小视频仍以头条的核心机器算法模式进行分发,并会接入今日头条App作为主Tab出现。这是流量扶持。

火山想表达的意思十分明确:来我这儿发视频,有钱拿!还有今日头条的流量!并且最重要的是,这些钱和流量每个人都有机会拿到,哪怕你以前从没玩儿过小视频。

作为小视频行业最新的玩家,面对已经拥有4亿用户、6000万月活的快手,火山小视频明确地选择了作为竞争者而非追随者入局。

在这一正面进攻的竞争定位下,所有策略都是为争夺市场而服务。与短视频相比,UGC小视频的用户门槛实际非常低,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录制视频成为玩家。因此火山小视频拿出十亿补贴本质是提高市场占有率。换句话说,十亿补贴实际上和头部红人关系不大,补贴真正想要吸引的是那些中长尾用户。争夺用户(包括快手的用户)才是10亿元补贴背后的重点。

先行者:提升品牌

快手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稳坐小视频行业第一把交椅。对于这家公司而言,扩大整体市场规模必然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但在这之前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它是怎样火起来的?

最早得益于其“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快手没有x择一、二线城市,而是挖掘广袤的农村和乡镇,因为在这些地方,并没有多少人使用微博,微信也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交工具,很多视频平台的内容也不是他们所关注的。在没有其他视频社交应用的竞争下,快手对于这些用户来说是一个极其有趣且新鲜的事物,可以用极低的成本让自己的表演欲得到释放。再加上界面简单、容易编辑等特点,快手短视频应用得以迅速地在三、四线城市或周边小城镇、农村蔓延开来。

也就是说,快手的用户更多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因此快手现在选择了提高品牌调性,获取更多高端用户,实现扩大市场规模。从今年年初开始,快手猛增广告预算,抢下众多头部综艺和户外广告。

除了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约赞助外,还有口播、摆放植入以及针对网播版定制的暂停页面。在最新一期的《跑男》中,快手还借由跑男们在黄河边合唱《黄河大合唱》,传递自己不仅能记录“俗”,也能记录“雅”,以驳斥有人对于审美的思维定式。

《吐槽大会》中也进行了投放,李诞在节目上调侃地说出了快手,称主持人张绍刚将会在快手上录一些绝活,例如吞剑啊,胸口碎大石啊,并且李诞本身也是快手的用户。同时,快手还在各商圈投放了灯箱广告、大楼视频广告、空中巨幅广告。

此轮投放无论从节目调性还是曝光基数,都让快手的品牌调性直线跨越了几个等级。对行业的主导者而言,扩大市场需求的途径通常包括为产品寻找新用户、新用途或促使现有用户增加使用量。其中寻找新用户包括发展新的用户圈层以及拓展现有用户圈层。目前来看快手显然选择了前者。

大叔认为,主要原因与快手需要面临的“危机公关”不无关系。在被用户和资本捧上天之后,快手出现了多个维度的“危机公关”,比如来自用户层面的《快手女主播误机后大闹机场连喊带骂直播撒谎》等。

正是基于用户和用户输出的内容,“低质”成了快手的关键词,同时它也被打上了农村、恶俗、low等标签,对此时的快手而言提升品牌调性已不仅仅是为了扩大市场规模,同时还能扭转市场认知,帮助商业变现。一个策略实现两个目的,已经是一个最优选择。

博弈?双赢?

两个最优选择的博弈,最终结果尚未可知。但比起“光脚”的火山,“穿鞋”的快手接下来要面对的可能有些棘手。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快手会不会因为一次大规模的投放,就能改变其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大叔认为很难,这是产品的基因问题,如果其用户还是以农村为主,它的运营模式和鼓励机制还是根据视频热度来变现,就很难输出高大上的内容。

而依靠于此,快手所希望实现的圈层迁移及扩大市场规模所能达到的效果可能有限。在竞争者火山的狙击下,如何保护已有的市场占有率也成为未来要重新考虑的重点。不过这是每一个行业主导者都将会面临的问题,快手终于迎来了它第一个敌人。

又或许,火山小视频和快手在这个尚未饱和的小视频行业里都将成为赢家。正如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泰德罗在《零售营销》里形容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时所说:“双方都要成为赢家,要为这个市场提供乐趣。双方提供的乐趣越多,买他们产品的人就越多,无论什么样的产品。”

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第4篇

“当你经历过起,经历过落,再经历起的时候,你的感觉会完全不一样。”余双对记者说。如果要说什么变了、什么没变,那就是2012年和2015年的两拨人已经换了,但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没变――如何赚钱。

自2009年上线至今的七年时间中,微博走出了一条“U型”曲线,从当年的“围观改变中国”变成了多元化大众信息的消费平台,但随之而来的是商业化的成功,微博在2015年Q3至2016年Q2四个季度内净利润都保持300%以上的同比增长,2016年Q3也同比增长了156%。

“我相信市场一定会容纳两款社交产品,一个是公开的,一个是私密的。”新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微博董事长曹国伟说。

微博在曾经如日中天的时候没有赚到钱,随后被微信超越,当它的用户结构和内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之后,却又被价值重估,这个戏剧性的转变,让一些人感到振奋,也让一些人感到不解。

曹国伟认为,微博是中国互联网史上从旧业务中孵化新业务的典范。

从“改变中国”到多元化信息消费平台

2011年时,微博是整个中国互联网的焦点之一,却因为没有启动商业化而面临质疑,被形容为“抱着金饭碗要饭”。此后微信爆发,分流了用户的使用时间,2013年微博首次出现用户增长放缓。在此背景下,微博内部的一项争议变得更加激烈――微博应该如何定义?是更重媒体属性,还是社交?

“我与团队争议最大的地方,就是我认为微博不应该加强社交属性。微博往社交方向的尝试实际上耽误了很多时间。”曹国伟说。

自2012年开始,微博采取新的策略。首先是针对不可逆转的移动互联网趋势,在内部推进“移动为先”战略。同时,加强媒体属性,与微信形成差异化发展。微信代表朋友的交互,是一个私密的圈子,而微博代表公开的社交平台,媒体属性更强。为了这些,微博无论在用户结构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进行了巨大而艰难的转变。

确定方向后,微博先后执行了三个战术:用户下沉、兴趣社区垂直化、改善信息流算法,用户下沉是为了增加用户存量,后两件事是为了增加用户活跃度与黏性。这也是让微博得以崛起的重要举措。

微博主要的增长空间来自二三四线城市。

与用户下沉相配套,微博开始把兴趣社区垂直化,并扶持中小V。当微博是一个具有公共空间意味的新媒体平台时,微博上的话题更多在讨论社会类事件。而随着2014年微博开始将各个兴趣社区垂直化发展。

2015年初,微博在内部按垂直行业进行细分,比如时尚、美妆、旅游、股票等,并在6月成立了微博电商事业部。曹国伟说,微博现在有55个垂直领域,阅读量超过10亿的大概有45个。

随着微博用户增长,用户黏性的问题浮出水面。微博之前的信息流与Twitter相似,是基于用户关注人的时间排序。2016年初,微博打破了时间序列,在新算法下,加入了兴趣推荐。

内容推广驱动下的商业化

曹国伟总结,微博再次崛起的重要原因是,微博作为平台的生态开始发力。

微博的生态颇为复杂,甚至连微博自己的员工都无法算清楚它到底包含了多少参与者。

王高飞曾粗略估计,仅在视频、直播和网红电商三个领域,微博共与326家公司有合作关系。但实际在微博生态中活跃的参与者不止这些,还有各类大V、中小V,以及淘宝网、聚美优品等电商平台。

为了缓解盈利压力,微博曾花了很多心思。2012年微博推出了微博推广,可将企业广告在用户信息流中展示。微博还尝试过微游戏,希望以网页游戏盈利,但收效并不明显。

“微博最困难的一年是2013年。”余双回忆,当时微博的商业体系还没有建立。正是在这一年,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18%股权。此后阿里通过三年的广告协议投入,帮助微博度过了营收最困难的时刻。

微博的商业逻辑看上去也和淘宝更接近。相比淘宝以卖商品为主,微博的组成很复杂,人们的利益诉求也不一致,有些人在卖东西、有些人在评论股票、有些人只是为了自我实现。

而微博的盈利通道也类似于淘宝,是基于内生的广告需求。

曹国伟说,微博的商业体系本质上是为内容推广服务的。以网红经济产业链为例,微博作为产业链上游的社交平台,是主要的流量来源;中游的网红孵化器和网红经纪公司作为运营商,是网红和内容的主要供给方;下游则是变现渠道,例如淘宝、一直播等。

对于微博来说,打造一个正向的内容生态就成了最重要的工作。微博必须小心平衡用户、广告主和平台三方利益,如果丢失了用户,再多的商业化工具也是徒劳。

网红“金字塔”与微博多媒体化基于内容推广所形成的内生性广告需求,在网红经济来临后爆发,也帮助微博抢得了网红经济的有利形势。

一位网红电商公司人士说,如今微博上每一位网红的背后,都有网红电商公司在支持,一是协助提供内容,很多是以前的段子手转型;二是负责电商运营,包括打理供应链。网红经济有两个金字塔结构。一个是“变现金字塔”,最顶端的是通过电商变现的网红,这一类有可能发展成为独立品牌,潜力最大;中间层是通过广告变现;最底层是通过打赏变现。

另一个是“流量金字塔”,排名前十的网红机构现在已经垄断了70%多的流量,后面的100多家网红机构在纷争剩下的30%。

在短视频爆发的基础上,2016年移动直播迅速崛起,给微博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2013年,微博领投了一下科技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此后微博又参与了其C、D、E轮融资,累计投资了1.9 亿美元。一下科技旗下三款知名产品是秒拍、小咖秀和一直播。

据微博财报,2016年三季度微博平台上视频的日均播放量同比增长740%。2016年一季度网红“papi酱”所的69条视频中,在微博平台的播放量占到了全网播放量的45%。

微博顺势在2016年上半年开始推出视频广告,目前预计有三种形式:品牌速递型(出现在移动客户端首页)、微博信息流(出现在热门微博信息流中)、视频流广告(出现在视频信息流中)。

微博通过一下科技赶上了短视频、直播的风口,走出了一个“U型”曲线。

微博二次崛起

曹国伟认为,微博未来最大的挑战是,用户黏性的增长能否超过用户增速下滑的风险。他表示,微博会加强在视频上的投入,丰富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提升内容质量,这会吸引新用户。

过去几年,微博一直在强化移动和多媒体战略,这也与广告市场从电视、报纸、互联网向移动、社交、视频的迁徙趋势相同。

投行机构瑞穗认为,微博很可能将在未来复制Facebook的利润分成模式,将广告收入与视频制作者分享。另外,微博也有可能上线付费直播功能,参考YouTube推出付费内容和付费频道。

与淘宝相同,微博也将自己定位于基础设施提供者,为平台上的“大V”及相关经纪公司提供服务工具,从内容到传播推广再到内容变现,实现全覆盖。

互联网在过去十年最大的广告需求来自于电商和游戏,并由此诞生出了中国互联网市值最高的两家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

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第5篇

自2009年上线至今的七年时间中,微博走出了一条“U型”曲线,从当年的“围观改变中国”变成了多元化大众信息的消费平台,随之而来的是商业化的成功,微博在2015年第三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四个季度内净利润都保持300%以上的同比增长,2016年第三季度也同比增长了156%。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中,曾经出现过几次明显的价值重估,其中以腾讯、百度在2009年后得到重新估值最为典型,腾讯在2009年至2010年股价上涨接近200%,百度上涨100%。它们当年的核心突破都是公司找到了稳定的营收模式,并且实现了业务创收。微博也遵循了这一规律,在持续亏损了五年后,终于从2014年四季度开始连续盈利,股价在两个季度后开始重估。微博在2015年用户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6880万美元的净利润。

2016年10月18日,微博市值首次超越Twitter。自2016年初低谷以来,微博股价最高上涨了362%。

根据微博的2016年三季度的财报,微博月活跃用户为2.97亿,同比增长34%,创下今年最大增幅。三季度微博总营收达11.8亿元,同比增长49%,净利润同比增长156%,远超华尔街分析师预期。

“我相信社会一定会容纳两款社交产品,一个是公开的,一个是私密的。”新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微博董事长曹国伟说。

微博的生态是内容生态,在商业逻辑上与淘宝类似,淘宝上的卖家为了出售商品产生广告需求,而微博上的卖家通过贡献内容获得影响力,然后再去销售商品,这些商品不仅仅是实物,可以是任何东西。

微博在曾经如日中天的时候没有赚到钱,随后被微信超越,当它的用户结构和内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之后,却又被价值重估,这个戏剧性的转变,让一些人感到振奋,也让一些人感到不解。

微博最大的幸运,也是战略上的正确判断在于,一直对微博这个产品的未来抱有信心,所以新浪才能坚持为微博投入五年,哪怕对旧业务产生影响。

“在微博最困难的时候,我也从没有想过把微博卖掉。”曹国伟说。

曾经抱着金饭碗要饭

当一家公司处于高速发展期时,诸多问题会被暂时掩盖。但当增速放缓后,这些问题会成为致命伤。能否及时做出改变,关乎一家公司的生死存亡。

2011年时,微博是整个中国互联网的焦点之一,却因为没有启动商业化而面临质疑,被形容为“抱着金饭碗要饭”。此后微信爆发,分流了用户的使用时间,2013年微博首次出现用户增长放缓。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微博更需找到用户增长点和盈利模式。

在用户增长幅度放缓及商业化尚未打开局面的背景下,微博内部的一项争议变得更加激烈――微博应该如何定义?是更重媒体属性,还是社交?

“我与团队争议最大的地方,就是我认为微博不应该加强社交属性。微博往社交方向的尝试实际上耽误了很多时间。”曹国伟说。

从2009年到2011年,微博的早期用户大多数是从开心网和MSN迁移过来的,很多用户把微博当成QQ空间或中国版Facebook使用,所以团队中有不少人认为微博应该加强社交。

曹国伟坚持认为,微博应该主攻媒体属性。在微信上线之前,微博曾经尝试过往社交方向走,并在后端底层架构上做了一些修改,这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媒体产品的传播效率。

自2012年开始,微博采取新的策略。首先是针对不可逆转的移动互联网趋势,在内部推进“移动为先”战略。同时,加强媒体属性,与微信形成差异化发展。微信代表朋友的交互,是一个私密的圈子,而微博代表公开的社交平台,媒体属性更强。为了这些,微博无论在用户结构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进行了巨大而艰难的转变。

确定方向后,微博先后执行了三个战术:用户下沉、兴趣社区垂直化、改善信息流算法,用户下沉是为了增加用户存量,后两件事是为了增加用户活跃度与黏性。这也是让微博得以崛起的重要举措。

一位微博离职高管回忆,2014年初,微博CEO王高飞对内作了一次未来战略分享会,其中有一页PPT令他记忆犹新:用户从哪里来,里面罗列了中国一线到四线城市的数据,而微博主要的增长空间来自二三四线城市。

为了获得二三四线城市用户,微博和包括四大卫视在内的电视媒体进行合作,在爆款综艺节目中植入互动环节。此外,微博通过线下渠道做安卓手机预装快速渗透。曹国伟说,针对三四线城市用户,微博加强了本地内容的运营,并且还开发了一个简单版本,以降低微博的使用门槛。

“很多资本市场人士一直忽视了微博在二三四线城市的努力。”曹国伟说,2014年微博上市时,很多国外基金的中国分析师原来是微博的重度用户,但后来转向微信,由于自身体验的影响,微博上市前的路演一度挑战不断。

目前微博的用户结构已经实现改变。移动互联网数据研究公司QuestMobile 2016年中报告显示,二线城市成为微博用户主要的聚集地,占比达33%。三四线城市用户占比分别是21%和27%,一线城市用户占比只有19%。同时,三四线城市用户微博使用时间的增长也较快,半年内增幅均在14%左右。

当用户量增大时,仅仅依靠大V,尤其是最初时政类大V的内容产出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内容把用户留在微博,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与用户下沉相配套,微博开始把兴趣社区垂直化,并扶持中小V。

当微博是一个具有公共空间意味的新媒体平台时,微博上的话题更多在讨论社会类事件。而随着2014年微博开始将各个兴趣社区垂直化发展,电视节目、旅游、炒股、网红等话题,成为了微博的新重点。

新浪微博时尚电商事业部总经理余双说,以前微博集中于社会类新闻,对应来说时尚类新闻不会有大V节点出现,但是会有一堆中小V。顺应这个趋势,微博把这些中小V当成一个社会阶层的“中小阶级”推出来。

2015年初,微博在内部按垂直行业进行细分,比如时尚、美妆、旅游、股票等,并在6月成立了微博电商事业部。曹国伟说,微博现在有55个垂直领域,阅读量超过10亿的大概有45个。

随着微博用户增长,用户黏性的问题浮出水面,王高飞在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中说,很多用户每天上微博2次-3次,但每次刷新2次-3次之后,就无新内容可读,这也将导致用户离开微博。

微博之前的信息流与Twitter相似,是基于用户关注人的时间排序。2016年初,微博打破了时间序列,在其中加入了兴趣推荐。

在新算法下,如果用户时间序列产生的内容不足时,微博会把过去三天中用户未读到的、或与用户兴趣相关的内容,插入到用户的信息流当中,从而增加用户在微博停留的时间。

2016年微博Q1财报显示,新信息流的刷新次数超过了日活用户的增长,而后者快于月活用户的增长,这也意味着新算法带来了用户活跃度的提升。目前,推荐内容占信息流的10%左右。

虽然针对微博体验的吐槽依然存在,但很难否认的是,微博已经成为用户最重要的信息消费平台之一,而且所消费内容的类型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另外,从里约奥运、王宝强事件在微博上的火爆程度,以及本次美国大选国外社交平台的表现来看,社交媒体一旦形成用户规模,就更容易获得内容的“独家性”――内容者不管是否喜欢社交媒体,为了追求最大的传播声量,必然要选择这个平台。

这意味着,随着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相对于其他新闻产品,微博、Twitter、Facebook等平台获取内容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而丰富的内容又将刺激更多用户使用社交媒体。

曹国伟回忆,2014年一季度是很冷的一个季度,但随着上述策略的执行,微博也从这一阶段开始转好。2012年和2013年微博的用户增长放缓,但2014年后重启增长。

微博生态圈模型初现

曹国伟说,微博再次崛起的重要原因是,微博作为平台的生态开始发力。

微博的生态颇为复杂,甚至连微博自己的员工都无法算清楚它到底包含了多少参与者。

王高飞曾粗略估计,仅在视频、直播和网红电商三个领域,微博共与326家公司有合作关系,其中有统计数据的合作机构共估值528亿元人民币。但实际在微博生态中活跃的参与者不止这些,还有各类大V、中小V,以及淘宝网、聚美优品等电商平台。

为了缓解盈利压力,微博曾花了很多心思。2012年微博推出了微博推广,可将企业广告在用户信息流中展示。微博还尝试过微游戏,希望以网页游戏盈利,但收效并不明显。

“微博最困难的一年是2013年。”余双回忆,当时微博的商业体系还没有建立。正是在这一年,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18%股权。此后阿里通过三年的广告协议投入,帮助微博度过了营收最困难的时刻。

微博的商业逻辑看上去也和淘宝更接近。

淘宝实际上搭建了一个商场,卖家在里面“缴税”。如果按流量计算,淘宝的商业生态原先是金字塔结构,但随后逐渐演变成纺锤型,中部卖家数量增多,不过真正能赚到大钱的依然是头部卖家。

阿里集团为这些卖家搭建基础设施,包括金融、数据测算等等,所以阿里对商业的介入是非常深的,这些卖家完全是依靠阿里体系生长起来的。

虽然微博的生态与淘宝类似,但比淘宝更为复杂,因为淘宝由各类卖家构成,以卖商品为主,而微博的组成很复杂,人们的利益诉求也不一致,有些人在卖东西、有些人在评论股票、有些人只是为了表达自我,或自我实现。

而微博的盈利通道也类似于淘宝,是基于内生的广告需求,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有了微博这个平台,所以才产生了这些新的广告需求。

曹国伟说,微博的商业体系本质上是为内容推广服务的。以网红经济产业链为例,微博作为产业链上游的社交平台,是主要的流量来源;中游的网红孵化器和网红经纪公司作为运营商,是网红和内容的主要供给方;下游则是变现渠道,例如淘宝、一直播等。

包括网红在内的垂直领域作者如果希望在微博上获得更多收入,不但要在内容创作上投入精力,也需要借助微博的广告产品体系,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他们因此成为微博广告产品的重要买家。在2016年Q2,信息流广告收入占总广告收入的53%,中小客户和个人广告主是主要投放者。

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内容越多,内生性广告的需求就越大,微博的收入就越高。广告带来的效果越好,作者内容的积极性就越高,优质内容就会更多。

对于微博来说,打造一个正向的内容生态就成了最重要的工作。微博必须小心平衡用户、广告主和平台三方利益,如果像人人网、开心网那样丢失了用户,再多的商业化工具也是徒劳。

华创证券传媒与互联网分析师谢晨分析,微博实现盈利的背后,原因也很简单:第一是微博通过转型,带动活跃用户数增速回升;第二就是微博掌握了定价权,广告报价的含金量大幅提升。

来钱的路子很多

基于内容推广所形成的内生性广告需求,在网红经济来临后爆发,也帮助微博抢得了网红经济的有利形势。

如涵控股是微博内生性广告的买家之一。这家公司是微博谋求转型时找到的第一批合作伙伴,也是目前最大的网红电商公司。如涵以销售女装起家,是众多淘品牌中的一员,曾经跻身淘宝销售前十,但在2014年销售增速放缓。

如涵CEO冯敏表示,2014年时网红经济趋势初现,当时淘宝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涵与原瑞丽模特张大奕签约合作,为其打造个人品牌,公司也逐渐退出淘品牌运营,开始以网红经纪模式运作。

2015年如涵的GMV(订单流总额)近6亿元,部分网红店铺销售额增长超过500%,毛利率约50%,未扣除网红分成的净利润约1亿元。

2015年10月,如涵获君联资本数千万元的B轮融资,同年 12月获远镜创投等1200万元的B轮融资,2016年借壳挂牌新三板。

一位网红电商公司人士说,如今微博上每一位网红的背后,都有网红电商公司在支持,这些公司负责两件事,一是协助提供内容,很多是以前的段子手转型;二是负责电商运营,包括打理供应链。网红电商机构会根据网红的销售情况,做一个阶梯式分成比例。

上述人士表示,这样的分工是最近才逐渐形成。网红电商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一开始以“淘女郎”为主,那个时候还没有经纪公司,以摆拍照片为主;后来有些红人产生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开始产生专门的经纪公司;第三阶段增加了互动,需要红人去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第四阶段就是现在,不仅是图片,还需要有视频、直播配合,并且每个网红都在倡导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尝试打造独立品牌。

网红经济有两个金字塔结构。一个是“变现金字塔”,最顶端的是通过电商变现的网红,这一类有可能发展成为独立品牌,潜力最大;中间层是通过广告变现;最底层是通过打赏变现。

另一个是“流量金字塔",排名前十的网红机构现在已经垄断了70%多的流量,后面的100多家网红机构在纷争剩下的30%。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网红电商钱夫人负责人告诉笔者,出路只有继续提升内容质量,比如以前做发型教学视频的网红,未来需要尝试更多形态的美妆短视频。变现诉求更明确的网红,为获得流量而更愿意尝试新的内容和形式,视频成为他们的首选。

在短视频爆发的基础上,2016年移动直播迅速崛起,给微博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微博于2016年5月正式上线了移动直播服务,虽然这晚于Facebook,也晚于其他直播平台映客等,但由于微博天然的媒体属性及巨大的用户存量,很快成为这一领域的核心玩家。

2013年,微博领投了一下科技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此后微博又参与了其C、D、E轮融资,累计投资了1.9 亿美元。一下科技旗下三款知名产品是秒拍、小咖秀和一直播,秒拍是一个手机视频拍摄、分享工具,定位为“10秒拍大片”。小咖秀是一款自带搞笑功能的视频拍摄应用,用户可以配合APP提供的音频字幕唱KTV,或像表演喜剧一样创作搞怪视频。

曹国伟说,最早微博投资一下科技时,它并不是一家短视频公司,是微博改变了其产品策略,使其变成一个与微博高度结合的短视频公司。

据微博财报,2016年三季度微博平台上视频的日均播放量同比增长740%。更具说服力的是,2016年一季度网红“papi酱”所的69条视频中,在微博平台的播放量占到了全网播放量的45%。

微博顺势在2016年上半年开始推出视频广告,目前预计有三种形式:品牌速递型(出现在移动客户端首页)、微博信息流(出现在热门微博信息流中)、视频流广告(出现在视频信息流中)。

在Facebook的各类广告形式中,视频广告的点击率最高,这也是微博对视频广告寄予厚望的原因之一。王高飞在2016年Q2财报电话会议中强调,2016年微博把流量推荐向视频领域进行了倾斜,未来将是内容生产的主要驱动力。

微博在2016年的爆发,离不开前两年的“基本功”。渠道下沉拓展了用户数,为了产出更多内容以支撑更庞大的用户群,微博开始将兴趣社区垂直化与推行中小V计划,这直接激励了各类红人与自媒体参与,增加了用户活跃度。随着内容数量的增长,如何帮助用户筛选信息成为了当务之急,微博在“信息按时间排序”与“筛选更高价值内容”之间,选择了后者,更改信息流算法客观上提升了用户黏性。

在此基础上,微博通过一下科技赶上了短视频、直播的风口,走出了一个“U型”曲线。

微博二次崛起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中,昙花一现的产品很多,但几乎没有一款产品能在陷入发展桎梏后再次崛起。微博是一个特例。

截至2016年三季度,微博月活跃用户2.97亿,移动端用户占比89%,自上市以来连续十个季度实现30%以上的增长,营收11.8亿元,连续八个季度实现盈利,利润率也超过30%,越来越接近百度、阿里这样平台型公司。

曹国伟说,新浪是互联网发展历史中转型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在旧有模式中越强的公司,你要在新的模式获得成功往往是很难的,一是因为基因,二是因为利益。”

而新浪最大的幸运在于,管理层非常确信微博的未来,于是可以不遗余力地支持新业务,哪怕对旧业务一定会有影响。“微博做了七年,从去年开始才年度盈利,新浪一直在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决心和自信才有了今天的微博。”曹国伟说。

对于移动互联网而言,微博崛起的意义在于,其是基于两个不同基因、不同属性的转型,腾讯诞生微信,实际上是从PC的通讯平台变成了一个移动的通讯平台。而从新浪到微博,是从门户、媒体到一个社交产品。

从营收、利润、用户活跃度而言,微博已经再次崛起。但其增长能否持续,关键还在于微博能否让这个生态更加健康。

曹国伟认为,微博未来最大的挑战是,用户黏性的增长能否超过用户增速下滑的风险。由于中国很多APP的高速增长都是享受了人口红利,而这一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他表示,微博会加强在视频上的投入,丰富内容的多样性,以及提升内容质量,这会吸引新用户。

除了用户增长,已经实现盈利的微博,对于商业化有更大的“野心”。曹国伟说,一个平台不可能适合所有类型的广告,但微博作为综合性平台相对全面。

首先,对于不同类型广告主的需求,无论是品牌广告还是效果广告,或者是网红经济催生的内生性广告,都有各自对应的广告产品。

比如品牌广告的强曝光需求,微博提供了开机报头,对追求广告效果的中小企业,微博提供了信息流精准广告,另外微博还推出了类似推荐热门话题的互动广告产品。

过去几年,微博一直在强化移动和多媒体战略,这也与广告市场从电视、报纸、互联网向移动、社交、视频的迁徙趋势相同。无论广告主的预算如何调整,微博都可以满足投放需求,在国内目前只有微博和腾讯可以做到。

投行机构瑞穗认为,微博很可能将在未来复制Facebook的利润分成模式,将广告收入与视频制作者分享。另外,微博也有可能上线付费直播功能,参考YouTube推出付费内容和付费频道。微博的变现通路越来越多元。

相比支撑平台商业化的社交广告,商业生态的可持续性对微博来说也极为重要。阿里通过制定简单明确的规则,来让商业生态保持正向并不断产生利润。与淘宝相同,微博也将自己定位于基础设施提供者,为平台上的“大V”及相关经纪公司提供服务工具,从内容到传播推广再到内容变现,实现全覆盖。

一位网红电商负责人坦言,现在钱夫人90%的广告预算都投在微博,因为在微博上的运营效果最好。但对于网红电商来说,粉丝会跟随网红账号移动,现在大家在微博上关注网红的信息,未来如果有其他社交工具更好,粉丝也会跟随移动。所以,微博的增长能否持续,关键在于其生态能否健康发展。

互联网在过去十年最大的广告需求来自于电商和游戏,并由此诞生出了中国互联网市值最高的两家公司:阿里巴巴和腾讯。

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第6篇

先从欧锦赛开始

2012年无疑是一个各类体育赛事的 “大年” 。4月12日, 国内最大的综合视频门户腾讯视频, 宣布正式成为 “CCTV5欧锦赛报道官方互联网全平台合作伙伴” 。 腾讯在

线视频部总经理刘春宁在接受 《成功营销》记者采访时表示,腾讯视频这次斥巨资与央视体育频道进行合作, 获得欧锦赛所有场次的网络直播、 点播权和独家移动终端播放权益, 是在伦敦奥运会之前投下的一枚 “重磅炸弹” 。

这是一个长期布局。

作为一个全媒体平台, 腾讯视频的目标是满足用户对视频的所有需求, 包括长视频、 短视频及用户上传的UGC视频内容。 腾讯在视频内容方面, 购买独家电视剧、 电影、 综艺节目资源, 坚持原创出品的微电影、 自制剧、 综艺节目等原则, 也同样适用于介于长短视频之间, 细分类的体育专业化视频。 因为体育视频不仅有娱乐功能的需求, 也具备着专业化的需求, 受众人群之广且含金量高, 尤其是乐观、 对生活充满热爱, 有积极消

费观念的金领、 白领等精英阶层, 是体育爱好者必看的内容, 有极大的营销价值。

刘春宁说, 作为 “五大核心战略” 之一的腾讯视频, 今年不光欧锦赛和伦敦奥运会, 在欧洲杯、 英超、 意甲、 德甲、 NBA等赛事的资源采购预算、 原创节目制作、 人员配备、 带宽服务器等方面均将持续投入。 以欧锦赛和伦敦奥运会为契机, 腾讯要打造的是一个 “腾讯视频体育台” 的清晰概念。

欧锦赛将遵循腾讯体育整合营销播放体验的思路, 以腾讯视频为核心, 在带给用户独特的观看体验的同时, 结合腾讯门户、 腾讯IM、 腾讯微博、 微信及QQ空间、 朋友网等SNS优势平台进行内容营销。 刘春宁介绍了欧锦赛期间的三大看点。

“互联网电视” 标准。 腾讯在线视频平台, 在体育赛事内容的传播、 分发和带给用户的播放体验方面, 都将以 “互联网电视”为标准。 这是腾讯视频跟传统门户网站体育频道的最大差异, 强势的报道资源也是腾讯在体育营销方面的核心优势之一。

欧锦赛期间, 用户可以在腾讯看到跟央视同步的直播视频, 也可以在腾讯微博、 QQ空间等社区平台上自己的感想,这些评论将出现在电视中, 与主持人进行实时互动。 除了台网联动, 腾讯还准备了一些欧锦赛原创奥运节目及线上线下参与度很高的整合营销活动。

云视频处理技术。 云技术时代, 技术能让用户在PC端、 智能手机和Pad端得到视频的无缝体验。 如用户可以在电脑上观看的欧锦赛片段花絮收藏到腾讯视频在云端的平台, 那么他就可以在移动或其他终端上从刚才看过的地方继续看起。

云的海量存储功能, 不仅让用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在视频平台看到比赛, 腾讯开发出的最新视频编解码软件技术还可以通过压缩或释放视频码流, 让教练员或者铁杆球迷把比赛中的某个镜头回放及进球路线的分解、 放大, 分析每个进球的角度,得到极致的用户体验。

在技术驱动下, 腾讯用户将发现, 自己在与好友QQ聊天时, 打出 “欧锦赛” 字样, QQ窗口会出现腾讯欧锦赛比赛直播的链接。 据刘春宁介绍, 这项新技术未来会应用到腾讯更多影视剧的推广中去, 实现聊天与观看视频的无缝连接。

社区互动体验。 腾讯整合了视频、 腾讯门户、 腾讯IM、 腾讯微博、 QQ空间及朋友网等SNS平台的巨大用户群和强弱关系链, 提供了一个低成本传播渠道的广泛入口。

用户可以在QQ群、 微博群 “一起看窗口” 和腾讯视频播放器一侧的好友列表中加好友, 边看视频边聊、 边看边分享、 边看边微博。 体育解说员等名人还将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直播欧锦赛, 在各类播放和分发平台上分享腾讯定制的精彩比赛视频片段, 通过关系链吸引好友和粉丝, 将视频营销内容广泛地传播出去。

冠军的“自媒体”

播报在经历了欧锦赛的在线视频、 互动和社交的极致体验后,腾讯的用户们应该满足了 。

但这只是铺垫。

奥运会期间, 他们会发现, 羽毛球、 乒乓球、 跳水、 体操、 举重、 排球、 田径等项目的181个体育明星, 中国金牌冠军队90%的独家赛后第一时间访谈权和官方微博,都被腾讯 “独揽怀中” , 成为中国传统媒体之外的 “第二新闻中心” 。 运动员本人的

视角, 让网民能够更近距离地看到奥运这场超级表演的台前幕后。 对此, 刘翔说: “腾讯为前方赛场与国内观众之间搭建了一座互动的桥梁, 带给国内观众身临其境感受的同时, 也为运动员增加了强大的信心和力量。 ” 他还表示, 与千万粉丝互动 “也是一种激励, 能够感受到身后的13亿中国民众, 会更有信心跑出好成绩。 ”

在关注运动员比赛时, 中国媒体也喜欢重点报道冠军父母和家人的反应。 通常运动员们为了备战奥运, 都长时间不回家,所以当父母和家人通过电视看到孩子夺冠时, 总会特别兴奋。据腾讯网副总编辑王永治介绍, 在今年, 腾讯把庆功活动搬到了伦敦, 预计将请到30对运动员的父母、 老公、 太太或外公外婆等最亲的人去伦敦, 孩子夺冠之后直接见面, 这种兴奋感和冲击力将非常具有感染力。

这也正好与奥运主题为 “为母亲喝彩” 的宝洁的观点不谋而合。 在宝洁公司近期的、 由Wieden + Kennedy广告公司和曾以 《通天塔》获得戛纳最佳导演的亚历桑德罗・伊纳里图共同打造的伦敦奥运广告 “谢谢你, 妈妈” 中, 其文案 “The hardest job in the world, is the best job in the world. Thank you, Mom.” , 正是这种温情深深打动了观众。 作为奥组委官方合作伙伴和腾讯的战略合作伙伴, 宝洁已经确定跟腾讯这档原创视频节目合作, 利用腾讯整合社交媒体平台的力量,将宝洁的观点传达给更多中国受众。

此外, 腾讯还独家推出微信 “叫醒” 产品, 实现金牌运动员的内容第一时间触达受众。 目前微信已拥有超过1亿用户,据NTA创新传播机构创始人申音预测, 微信用户在2012年将突破2亿。 备受国人瞩目的男子110米栏决赛会在2012年8月8日晚间举行, 在刘翔比赛的前十分钟, 微信手机客户端的用户, 会收到刘翔发来的提示他比赛时间的语音微信。 千万不要太惊讶,这就是腾讯发动签约的冠军明星资源, 与微信携手, 共同为用户送上的一份厚礼。 不仅是比赛直播之前的收看提醒, 还有奥运冠军们提前录制好的叫醒微信。 想像一下吧, 微信里传来体育明星们像朋友一样的语音提醒, 是不是会让你一天的心情都变好呢?

全视角聊奥运

除了体育明星在奥运赛场最前沿的报道, 腾讯与国际乒联、 泳联、 篮联、 羽联等体育单项国际组也进行了独家合作, 获得了奥运单项采访证, 可以在主席台、 记录台后面的座位进行赛事报道。

专业体育报纸 《体坛周报》 独家授权腾讯使用旗下所有报刊杂志及网站所属的相关版权信息内容, 双方共享体育专家名人资源。 《南方都市报》 、 《成都商报》 、 《楚天都市报》 、 《华商报》 、 《半岛晨报》 、 《京华时报》 、 《都市快报》等14家国内发行量、 广告额均排在第一阵容的都市报也是腾讯的合作伙伴。对于合作, 《体坛周报》 总编辑李烨晖表示: “可以看出腾讯网已展示出国际大媒体的能力和高度, 新媒体反哺传统媒体的情景很可能在奥运期间的腾讯平台上普遍出现。 ”

除此之外, 王永治向我们介绍了腾讯出品的十档奥运主题原创视频节目。 在布局成茶馆的伦敦演播室, 在 “中国茶馆”概念主题下, 开设了冠军父母为孩子下厨做饭的温馨节目, 明星莫文蔚的《品蔚英伦》 , 名主持梁文道跟严肃文学作家余华、 池莉、 舒同、 毕淑敏等碰撞出的深度思考性脱口秀, 还有刘建宏、 段暄等作为领衔嘉宾的体育评论性节目。 腾讯奥运大使郎朗等艺术家也会现身腾讯的 “中国茶馆” , 跟网友一起喝茶、 聊天。

腾讯还通过搜索地理位置, 向以西欧和英国为中心辐射地区的100多万个QQ号码定向发送Tips, 征集海外的留学生、 华人, 动员他们当腾讯的拍客团和微博评论员, 以他们自己的角度全程参与、 直播伦敦奥运会。 在这些用户产生的视频和微博中,筛选优质内容, 再由腾讯推送给更多的网友。 腾讯新版的地图产品 “搜搜街景” , 甚至能让你看到360度的伦敦街景, 不用亲自到伦敦, 给你参与奥运的体验。

除了关心本国运动员, 知名国外运动员动态也是网友关注的焦点。 腾讯重点选定了NBA球星、 泳坛 “飞鱼” 菲尔普斯、 日本的福原爱等数十个运动明星与广大网友互动, 或加入冠军访谈节目、 或开通腾讯微博, 通过各种渠道与腾讯网友进行互动交流。

高投入高产出

曾经在传统媒体有资深职业经历的王永治, 在提到新媒体体育营销策略时表示, 腾讯的体育营销策略延续了传统媒体的“高投入高产出 低投入没产出” 的理论。 以客户需求为根据, 斥巨资买下的奥运垄断报道资源, 横跨腾讯多个门户、 微博、 QQ空间、 微信等平台, 与客户联合策划符合品牌形象与互动要求的营销活动, 用整体产品包的形式简化品牌植入的过程。

据介绍, 腾讯的奥运营销备战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奥运营销产品进入最后的开发测试阶段, 内容报道进入执行阶段, 招商已完成了50%的指标额, 对合作客户的品牌推广也已进入执行阶段。 未来的4、 5、 6三个月, 就是扫尾客户的冲刺阶段。

腾讯现有的品牌客户涵盖快消、 汽车、 鞋服等各大行业领域, 宝马、 宝洁、 联合利华、 耐克、 阿迪达斯、 可口可乐、 哈尔滨啤酒、 青岛啤酒、 红牛、 王老吉等都已经确定了合作意向, 与腾讯共同规划了奥运品牌营销计划。

腾讯能为广告主带来什么样的营销价值呢? 王永治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个是品牌价值的增长。 腾讯目前在全球互联网行业市值排名第四, 在自身的资源、 流量、 影响力方面非常有竞争力, 客户的品牌传播也会随着腾讯媒体报道的影响力持续增长。

其次, 有效带动客户线下实体店的直接销售, 这在汽车和运动品牌最为明显。 在2011年世界杯时, 本田摩托在腾讯发起了64场比赛结果的竞猜活动, 每场比赛抽出一台摩托车给竞猜成功的网友, 当时本田收获了爆发式的销量上升。 这场线上线下的互动营销活动, 让本田与腾讯达成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 今年这类合作模式还将继续。

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第7篇

而旗帜传媒推出的视线平台,是以内容为核心覆盖全网的,其自主制作的微电影在网络快消的今天也显得可圈可点。

线上的影视内容发行商

为了更好地解释视线平台的属性,销售及市场业务总经理吕尚宜将之类比成今天电影发行中的发行方。她向《互联网周刊》表示,视线是媒体属性的平台,只是用户不会看到其网页而已。为了更形象地传达这个新模式,视线平台借鉴了传统院线的概念。在院线做广告时,广告主有两个途径:只投万达,这就像视频网站中的优酷,它拥有自己的服务器和受众;在电影放映之前的另一个广告渠道,是通过片方和发行方这些版权所有者,将广告和内容打包在一起放进全部院线中播放,客户广告得到展示。视线更像后者,把内容和广告捆绑在一起,互联网视频是内容媒体,但因为有数据匹配,所以可以搭配得更完美,这让视线上的广告效果成为可以衡量的。

吕尚宜认为,今天的视频市场,核心竞争力仍是内容。毕竟由国外购入版权每家都可以做到,最多可以占据先发优势,但长此以往,单单依靠独占版权占据市场,是任何平台都无法独自承受的。

近年来,互联网广告和网络视频业务高速发展,时至今日,视频广告行业分工细化和产业链条完善的程度已大幅提高。在当前的数字媒体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线上观影来消磨时间,视频市场成为互联网营销重阵。而现阶段视频网站高价买剧,造成售卖价值过高,后期广告价值浪费。我们观察到更多观众的观剧行为开始以内容为导向,观众也更喜欢选择长视频去观看,所以是否以内容为导向、将广告与用户观剧行为进行系统分析的投放将独具优势? “视线”平台便是在此思考上诞生的一款新产品。

视线作为平台型视频产品,以内容为核心覆盖全网,而之前的视频网站通常都是单一平台,自己定义属性,再以节目配置自我定义,但在渠道多重的情况下,在吸引用户这一层面,仍然是内容为王。视频市场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当然是内容。由于外部采购来的版权任何具备经济实力的平台也可以同样做到,在这一方面最多可以占到一个先发优势。但不断占有大量内容的话是任何平台都无法承受。这也是后来很多视频网站通过自制内容来区分属性的原因。对用户来说,平台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在优酷没有整合的时候,大量购买版权,靠优质版权内容不断吸引用户来强化媒体自身竞争力。好的内容越来越贵,且要活下去,就需要做自制。

只做精品

而在内容方面,吕尚宜告诉《互联网周刊》记者,视线平台上的内容主要分成两大块,一部分是大剧营销。视线平台背靠旗帜传媒,主要以投资的形式针对版权集中的片方获得大剧版权,并通过相匹配的品牌广告与之捆绑,以此实现品牌的有效传播。为了更好传播,视线平台与三大门户都有合作,吕尚宜认为,门户具有的传播作用在目前还是不容忽视的,而与门户的合作有利于提供新近的爆点,从而为客户做出更好的效果,达到更有效的视频内容整合营销。说到相关广告,吕尚宜特别指出,视线平台做到的是先选择内容,然后才是匹配相关广告。作为内容平台,首先应该考虑的始终是用户的满意度,有了用户的市场,广告主的营销才有意义。

视线平台上另一部分就是旗帜传媒已经做出一定成绩的微电影出品。说到微电影,吕尚宜指出,很多人现在对于微电影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甚至有人会认为一些在网络上传播的粗糙短视频就是微电影。但在视线平台这里,微电影的制作,从演员班底、导演、剧本、制作等方方面面,都是和电影制作相当的。在旗帜传媒已经出品的微电影中,比如《山上有棵圣诞树》、《老人愿》、《因情圆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大屏幕上熟悉已久的身影,比如吴秀波、黄海波等,而《山上有棵圣诞树》的品质更是得到了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首届微电影大赛专业组优秀微电影奖的肯定。

其实,高质量的内容带来的受众群体,才可以让广告内容得到有效传播。在制作高质量微电影的同时,平台也会考虑客户需求,如果刚好与客户的理念相契合,就可以进行情节植入,由此产生的内容结合度会非常高,吕尚宜将其称为搭车。而最匹配的情况就是定制了,根据客户品牌内涵量身定制的微电影从概念、剧本、选角、制作、发行、推广,整个过程都会根据客户理念匹配,对于品牌深层含义的传递成为这类微电影的突出特点。

在大剧的版权方面,视线主要运用对版权集中拥有方进行规模化战略投资的策略来稳固持有内容的优势。这让视线在内容方面能够做到今年10月份就可以预知明后年市场热点内容,并因此可以尽早开始规划,探讨决定如何和合作伙伴进行更好的内容运营。这种自身拥有强大内容资源的状况类似于地方卫视的经营方式,但吕尚宜认为,虽然形式类似,但性质并不完全一样。同时,她认为在视频行业里,电视、视频网站,包括新推出的这种视线平台的模式,相互之间除了渠道本身,在内容制作与经营理念方面并不存在严格界限,而只有客户需求是铁打不变的。内容为王始终是视线平台的核心思想,只做精品,才能靠好的内容抓住受众,实现平台的自身价值。

最短营销距离

“视线”平台的核心是将广告和投放系统与优质内容结合,集成输入到各家合作视频媒体。同时,通过混聚(Mash Up)其它大规模数据,提高视频广告资源的有效到达和对目标受众的针对性。

提到精准营销,吕尚宜认为,业界推进的精准营销,暂时概念成分更大一些。要将之做到极致,仍需要更多数据来打通,这在现有环境下不是可以一朝一夕实现。而视线平台以优质内容为出发点,通过抓住内容,直接和用户对接,找到广告主和用户的最短距离,通过整合广告资源,缩短广告主的营销距离,从投放层面帮助客户实现提升投放效率。以往由于广告主选择的投放平台较多,广告在全网出现的频次是难以控制的。而视线可以做到跨媒体调控频次,在合作的平台之间实现去重,从而让客户成本降低,减少浪费。

短视频推广策略范文第8篇

不管是企业还是营销人,都已经感受到营销变化带来的危机。

难说清的营销

什么是营销,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甚至一些营销人也不见得能够讲清楚。一般时候大家都会引用一些话。

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是企业的一种活动,旨在识别目前尚未满足的需求和欲望,估量和确定需求量的大小,选择和决定本企业能最好地为其服务的目标市场,并决定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计划,以便为目标市场服务。

美国营销协会:营销是一种组织职能和一套流程,用来对顾客创造、沟通和交付价值,以及以有益于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的方式管理顾客关系。

百度百科定义:营销是指企业发现或挖掘准消费者需求,从整体氛围的营造以及自身产品形态的营造去推广和销售产品,主要是深挖产品的内涵,切合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让消费者深刻了解该产品进而购买的过程。

但看完这些定义,许多人都还是模糊的,曾经的我也是如此。在营销领域多年的经验之后,我有了自己的理解:

营销,就是把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通过策划包装,形成内容信息,并推广传播出去,从而引导消费者记忆、二次传播或购买的全过程。

一旦有了自己的理解,就像心里有了信仰,不再有疑惑,所以做营销就通透许多。此后,我就知道:清晰并正确的认知,是做好营销的前提。

是结果还是过程?

做营销,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要求:“给我们公司做个微信营销吧!”“微信营销做的不好,有什么办法呢?”

分析一下这两句话,挺有意思,前者背后的意思是:公司正需要更多品牌曝光,增加销量,增加粉丝,增加老客户购买等等;后者背后的意思则是我们的新媒体,粉丝太少,文章阅读量太少,没有销量等等。

无论是哪句话,所要的都是“结果“,但这不是营销的本质,这些结果只是营销要帮助公司达到目的。营销是一个过程,比如上面的第二句话。微信营销做的不好,那究竟是什么不好呢(结果)?如果是粉丝少,那原因是什么?

用户不愿意关注,没有关注的动力。那动力应该有哪些,比如优惠折扣,即时咨询,学习知识等需要逐一分析。

用户不知道有微信,更不知道有什么价值。这是推广微信的问题,先要想办法把微信账号曝光,印在包装上、卡片上、官网上。

用户首次关注了,但很快取消,留不住它。这是微信内容问题,粉丝喜欢什么内容,迫切需要什么服务。比如@招商银行查询余额,还款;@一号店,跟踪快递状态等。

当分析粉丝少这一结果时,我们会倒推很多环节,这个时候再看“微信营销”它就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系列过程,比如微信定位分析,内容规划,推广微信等这些环节。

所以,将营销的过程解构的话,最终可以简化为四个环节:产品(服务)――信息――渠道――消费者。

也就是说,不论是10年前的传统营销还是如今的新媒体营销。我们都需要关注,挖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卖点、特色;把价值与卖点形成传播内容,形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或音频;根据目标消费者,选择合适的载体渠道来接触与传递信息,最终希望的目的总是,达成销售或记忆品牌。

自始至终营销要达到的目的没变,这四个环节也没有变。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信息传递的媒介(渠道)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得营销发生了改变。

传统营销与新营销的区别

如果以2004年为界,传统营销时代,用户接受企业信息的主要渠道以电视、报纸、广播、杂志、户外广告为主,一般有实力的企业才能投放得起广告,并且媒介资源也有限,比如电视黄金位,报纸版面都是固定的。同时消费者只能是被动接受信息,对渠道不拥有参与互动的权利。渠道规定好信息,企业提供,消费者接受,都是既定规划的。

当时网民数量很少(9400万人),绝大部分人,获取信息主要依赖电视,广播和报纸等。消费购物主要限于本地,网购不发达,所以产品的选择性比较少。从某种意义上讲,消费者个性化购物需求是被客观环境抑制的。所以企业只需要占领传统媒介,宣传自己,消费者就会相信和购买。

当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将近80%的人通过智能终端获取信息、社交、消费。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企业都可以参与对话,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其中的变量因子增加了很多,所以营销发生了巨大改变。

首先是渠道的变化,其更加多样化,每一个互联网应用都是一个媒介,都聚集着用户;渠道也不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上海人可能会与北京人在看同一个页面,逛同一个社区,并且是24×365天在线;渠道不同内容形式不同,而且呈现个性化,微博以140字为主,微信公众号以图文为主,秒拍以短视频为主,今日头条以软文为主,知乎以问答为主等等,每个渠道有不同的规则、人群和风格。企业的宣传信息必须根据平台定制。即便企业自媒体,微博或者微信,都需要根据用户喜好来长期的定制经营。

而且渠道的载体也在变化,由大屏(电视/pc)变智能终端小屏,所以用户更加重视体验,速度快(只安装最有用的应用),广告要少(移动端网页很少有广告),图片清晰字要大(产品详情页简洁明了)。

同时,渠道由固定场所变得可移动,用户是场景化消费,以前购物卖东西都是下班后或者周末,而如今在车上,地铁上,午餐时,甚至临睡前都有可能产生消费。一切营销设计都需要考虑消费者出现的场景。

用户以兴趣部落聚集在某些应用渠道,营销市场更加细分分散。以前承包省市级电视台黄金位置就可以覆盖80%用户,但是现在他们在不同时间,分散在不同渠道中。比如要做一个咖啡壶的营销推广,我可能需要寻找具有美食、旅游、职场、摄影等几十个不同标签的自媒体账号进行宣传。

其次是消费者的变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选择欲,价格、口味,品牌,甚至喜好都是考虑购买的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子太多了,不同渠道的广告、朋友、陌生人评价、促销政策、场景时间等。所以现在营销人要考虑的因素非常之多。

比如,要做一场全国性的营销宣传,传统营销的做法可能是,拿下各省最好的电视台黄金位,制作好视频,投放一个月,或者再包些报纸版面;但是现在,你可能要分别投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和联盟广告,每一个平台辐射不同人群,需要制作不同形式内容,还要根据实时投放的效果来优化策略。从营销宣传到网店销售几乎是动态的,营销人一刻都不能停下,直到营销之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