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职教育优势

高职教育优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职教育优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职教育优势范文第1篇

Abstract: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ty has gathered experts, intelligence-intensive, large pool of talent and so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ty and vocational colleges cooperative education is helpful to train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and promotes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play an active r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chnology community in promoting the advantages of higher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ociations and proposes cooperative education vocational ways,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hoping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科技社团;高职教育;合作办学

Key words: technology societies;vocational education;cooperativ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158-02

0引言

科技社团作为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科技学术性团体,在培育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用与效能。除此以外,科技社团因具有知识、人才、组织网络和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等优势,在推进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完全可以有新的用武之地。

1科技社团在推进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优势

科技社团主要由专家学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界中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组成,具有专家云集、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等特点,这对于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极有利。

1.1 智力资本雄厚。科技社团集中了本学科知名的专家和学者、掌握了大量专业技术知识和技术信息,具有跨行业 、跨部门和跨学科的组织网络优势,智力资本雄厚。凭借专家群体的人才优势,对学科的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认识,可以成为双方合作的桥梁。一方面,科技社团的专家可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咨询等服务。高职院校围绕社团所提供的本学科或本领域的需求信息设置专业,进行专业调整与课程建设,建立起社会需求调查―决策―调整―适应的机制;另一方面,科技社团的专家可组成咨询委员会,为产学研结合提供咨询、指导与服务等,使产学结合具有更生命力,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

1.2 物质资源丰富。科技社团有部分专家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可借助于所在行业企业的物质资源提供高职教育所需的实习实训场所,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1.3 组织网络广泛。科技社团成员来自于不同的行业企业,各行业企业中存在着一定的人才需求,从而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创造可能。

2科技社团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综观全国高职教育发展,目前科技社团在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作用方面还发挥得不够。概括而言,当前我国科技社团在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2.1 科技社团自身有待发展。从全国科技社团现状调查中可以看到,许多科技社团自我发展能力较差。在经济能力上,大多数科技社团经费来源单一,经费短缺,影响工作正常运转。在人力资源上,多数科技社团都面临人才短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困境。在活动能力上,由于活动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缺乏争鸣,缺乏信息量和宣传渠道,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其有效性和权威性也面临考验。由于科技社团总体信息化水平较低,严重制约了活动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影响着科技社团自身的发展,影响了在推进高职教育发展能力的形成。

2.2 合作动力机制缺乏,组织运行体系有待完善。在实施双方的合作过程中,更多的是院校方一厢情愿:院校一方因自身发展及学生就业压力有足够的动力,而对于科技社团因自身原因自顾不暇,合作没有成为其迫切愿望,有的科技社团受短期利益影响,对人才培养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不高。此外,整个合作运行体系没有构建,要结合的各方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

3科技社团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途径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科技社团的专家资源优势,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促进专业建设。 具体来说,两者的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利用专家智力资源,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聘请科技社团学科专家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加强双方的合作,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建设始终以学科发展与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保证人才培养工作与行业、企业需求动态适应、有机衔接;学科专家也可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或承担教学任务,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并把最新的学科发展信息和技术带入学校;另一方面,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接触工作现场,学习生产一线新的应用技术,为教师们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2 利用专家企业物质资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作为来自于企业的科技社团专家所辖的企业可作为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学过程可在企业进行,让学生直接参加一线生产,为学校进行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企业也可以通过提供设备等方式,帮助高职院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满足专业课教学实践需要。

3.3 利用专家企业资源,开展人才搭桥工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可通过科技社团的人才交流网络,及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企业也可以充分利用科技社团的广阔的人才网络,提高企业获取所需人才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利用专家企业资源,开展技术服务,创造合作的双赢局面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科技社团所涉及学科领域的要求与标准,设置相关职业资格的培训与考试。这样既能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为企业服务,又能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同时,还能方便在校生及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而高职院校可利用自身的师资力量及教学设备资源,一方面为科技社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与科技社团专家组成团队一同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4科技社团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参与主体对策

在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科技社团和高职院校两方应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和行为选择,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并付诸实践。

4.1 高职院校高职院校首先要认识科技社团拥有的众多资源与优势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采取积极行动,主动出击,积极参加科技社团,了解科技发展动态,加强与科技社团的紧密联系工作,争取政府主管部门和科技社团主管部门对高职教育的认同与支持。其次要找准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人才与技术,一方面通过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为科技社团及行业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善于以技术作为中介,切入到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通过合作开展技术服务,实现双赢。除此之外,还要建立机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合作工作委员会”,制定相应的工作章程,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通过这种机制的有效运转,使科技社团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中来。

4.2 科技社团科技社团要应树立双羸合作理念,热心支持与大力扶持教育,共同发展会学合作教育模式。一方面,通过合作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院校为社团及行业企业提供优秀人力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借助院校师资力量、科研力量等优势,支持与扶持行业企业人才培训和技术创新工作。在合作中,科技社团应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提供社团及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参与院校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技术与管理经验,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场地,为毕业生就业机会牵线搭桥,为教师顶岗锻炼穿针引线。

随着我国科技社团的不断发展,所蕴涵的巨大潜在价值不断凸现。但只有在院校、行业协(学)会以及政府三者的良性互动下,会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闰永华,张兴.黑龙江省科技社团现状调研分析.学会,2008,(4).

[2]张健.试论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22).

高职教育优势范文第2篇

政校企多方协同合作机制的构建,离不开多方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政府在政校企协同机制建设中的主导性和保障性地位。因此,高职教育作为政府管理工作的一大分支,在关系民生、推进教育大众化和终身化实践中,要从提升劳动力整体能力水平上,积极加快对经济与教育、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协同与规划,从多个方面来保障高职教育的稳步改革。

1.政府要发挥产学研联盟中的协同优势

产学研是高职教育推进技术创新与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也是发挥高职教育功能优势,提升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动力推进的主要力量。产学研联盟作为强化产业竞争优势的新兴组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较为成熟,其特点是能够从技术创新与教育发展上降低企业成本,增强综合收益。我国对产学研联盟的投入还处于实践阶段,尤其是对于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需要从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家组织的共同参与中,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以共同的利益目标来确保各方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产学研联盟作为未来技术合作、交流、转移及人才培养的重要合作组织,对于激发各参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尤其是从高校教育实际上解决人才培养方向问题。政府要从自身角色定位出发,积极从产学研联盟中发挥各自的独特优势,为政校企协同合作搭建有力平台。

2.强化高职教育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需要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行业、企业等人才需求上进行调整,以顺应未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需要。当前的高职教育专业链建设,对于各专业内的结构优化问题较为欠缺,特别是不同地方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差异性,对于高职教育的学科建设带来影响。近年来,高职教育从发展实践中逐步暴露出的问题日益加剧,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难以适应产业链的发展需要,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结构的失衡,也给学生就业带来干扰。为此,加快对高职教育专业链的建设与完善,迫切需要从地方产业链的有效对接中来优化。研究发现,对于各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实际,特别是对产业服务专业,由专业门类来优化高职教育资源,才能增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契合度,才能强化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产学研联盟机制的协同,迫切需要从区域产业竞争力上来拉近产业发展与高职专业链的对接,依托产学研平台来整合专业教育资源、破解专业建设不合理问题,尤其是对于专业配置失衡问题,要从企业、行业岗位群结构优化中来及时调整,促进高职教育学科建设与职业教育岗位能力同步提升。

3.注重校企合作模式中政府的导向与支撑

创新高职教育发展,要从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中,尊重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尊重企业行为规律和教育特点,要从两者的共同利益诉求上实现深度合作与融合。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要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企业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中,要参与到人才的教育实践中去,发挥各自合作中的积极性。产学研联盟的稳步推进,政府要在主导中创造合作的环境,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高职教育要从人才合作培养上,关注企业岗位用人实际。如订单式培养、合作教育培养等模式,要从产学研联盟上规范各自的行为,为合作制定制度保障。政府是构建产学研资源整合平台的战略家,要从技术、人才、政策等方面搭建共享平台,发挥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能动性,积极完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师资融合、课程优化、教学创新等作用,构建“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的培养新模式。

4.立足服务域和发展域,构建高职教育协同合作新机制

依托产学研联盟机制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高职教育要从区域经济、产业、企业等领域拓宽服务域和发展域,坚持“服务的宗旨,就业的导向”,从发挥自身教育功能,顺应区域产业转型,改善区域劳动力就业结构上,突破人才培养上的瓶颈问题。同时,在教育实践与理论教育中,要从高职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上,提升高职办学质量,增强学生多元化发展。立足产学研联盟在政校企多方协同合作的积极优势,积极从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窠臼中突破服务瓶颈,积极参与到企业、行业人才市场需求中来,建立以高职教育为主体的校企人才对接新机制,发挥高职资源配置效率,满足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结语

高职教育优势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也开始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很明确

高职教育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高职教育在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样才能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还不是很明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高职院校缺乏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都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特色;第二,企业和社会对于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大多数的企业招聘人员认为高职教育人才的竞争力低于高等教育人才的竞争力,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实用性。

(二)师资队伍力量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和研究显示,目前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在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中,大多数教师毕业于普通的高职院校,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比较少;第二,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讲,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比较强,但是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然而,高职教育大多数是实践类的课程,因此教师无法完全胜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任;第三,一些教师还存在错误的教学观念,在高职教育的课程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还存在一些错误的教学观念,因此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没有取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高职教育来讲,其特色就是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进入企业工作时,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但是,目前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在实践能力上缺乏竞争力,实践教学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大多数的高职教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过分突出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第二,实践教学的内容与企业的需求不一致,实践教学内容的变化比较小,但是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实践教学培养出的人才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

(四)人才的综合素质比较低

根据资料显示,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其综合素质普遍低于高等教育的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专业素质差,由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教学的培养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因此培养出的人才专业素质比较差,无法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第二,创新能力不够,在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但是创新能力由于没有专业导师的指导,因此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途径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高职教育人才的需求,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最初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才能进一步突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在就业中的竞争优势。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每个学生具有自己的优势和专长,因此,在进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充分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制定符合个人发展计划的培养方案;第二,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人才培养经验。国外的高职教育发展时间比较久,一些培养模式也比较成熟,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国内实际的就业形势,更好地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

对于企业来讲,不仅仅需要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而且还需要人才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和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等等,因此为了进一步满足企业的需求,高职教育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进行高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还要进行实践教学,因此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较好的实际动手能力;第二,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对学生的其他能力进行培养,例如:职业道德素质、团队合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三)以企业需求为依据进行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大部分都进入了企业工作,以企业需求为依据进行人才培养,能够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在进行课程设置之前,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课程;第二,课程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需求做出合理的预测,从而设置具有一定超前性的课程。

(四)加强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优势范文第4篇

摘要:所谓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有两个层面的定义,第一层面是与普通高等教育比较而形成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第二层面才是不同高职院校根据区域不同、产业有别而形成的各自的办学特色。本文基于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立足我国高职教育开展现状,针对办学特色的培育做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特色办学与特色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办学;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49-02

一、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取决于办学定位

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办学定位上其更侧重于职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是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及大众化的重要举措,承担着为高新技术转化、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智能支撑的重任;在现代社会终身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平行独立的关系,一方面其与学术型及工程型人才培养定位的高等教育相区别,另一方面其又与中等技术或者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教育有差异。在国外,高职教育也存在并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级,德国的高职教育还有可以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本科层面上对接的通道。而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上仅仅把高职教育看成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低端,这样的定位误区,造成了很多高职院校在确定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其中最明显的是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方式方法、学校发展等方面上没能按高职院校的定位来设计、规划,而是一味地借鉴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把高职院校办成了低端的普通高等学校,失去了高职院校应有的内涵和特色,也失去了高职教育应有的优势与作用;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工作需要,即就业时出现了学生自我定位不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人才结构性失衡的问题与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准、办学特色不明显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这样的局面又反过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如果高职院校没能认清自己的办学定位,不能走出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办学之路,我国的高职教育将会出现无法持续发展的局面。

二、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含义

特色是指事物独有的,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色彩与风格等。高职教育办学特色一般来说有两个层面的定义,第一层面是与普通高等教育比较而形成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第二层面才是不同高职院校根据区域不同、产业有别而形成的各自的办学特色。现在很多时候在考虑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时,更多的是第二个层面,即具体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其实,如果没有清楚第一层面上的高职教育特色,是很难有第二层面上的办学特色的存在。关于第二层面上具体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而那些办出自己特色的高职院校都首先明确了自己的办学定位和第一层面上的办学特色。但仍有很多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还是没能准确把握,于是出现了很多高职院校把办学方向主要放在如何升本、如何让学生能进行专升本的教学与应试上,完全失去高职教育应有的本旨和特色。理论层面解读办学特色,其更多的是办学主体对教育规律时代内涵的深化与发展,是办学主体理想办学的追求体现,具有视野的独特性。基于实践层面,办学特色更多的是院校的办学优势,是办学优势逐渐凸显积累的过程。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是否能长期保持并实现保持基础上的补充与完善,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也是高职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主要论述的是第一层面上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影响。

三、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

高职教育办学特色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是高职教育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的反映、折射和物化。有其特定的内涵,它体现着一种与众不同、独辟蹊径的办学精神,具有以下特征。

1.应用性与实践性。只有相Χ烙小⑻乇鸬氖挛锊拍艹频蒙鲜翘厣。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参照标准是普通高等教育。从培养目标来看,它与学科型的传统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更侧重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造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框架,其主旨是应用,以应用实现教学内容体系的建构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应用人才。这就是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应用性。

2.职业性与实用性。高等职业教育的面向对象相对固定,主要是生产、建设及服务管理类的岗位,因此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向也十分明确,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具备某一岗位的应用技能,具有一定的管理技巧与实战经验,具有较高的服务素质等,在走上社会后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因此无论是专业的设定还是培养目标的制定,无论是教学内容的明确还是教学方式的选择,无论是考试考核的创新还是教师队伍的建设,都必须紧紧围绕岗位群。要求学生能适应岗位、服务社会就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较快地就业。因此对于传统的以学科知识讲授为主的课程体系必须予以调整,加大实践实训的课程比例,教学服务岗位,岗位指导教学,凸显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3.开放性与服务性。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其所指的办学特色主要是高职院校在办学职能、教育对象及培养过程中实现学校及社会局限的打破,倡导多元化、多层次及重实效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

4.市场导向性。高职教育要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为办学宗旨,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专业,坚持办学三个原则不动摇,其一必须契合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客观实际,这是其办学的基本准则;其二必须起到服务经济发展,带动社会服务的作用,让学校成为社会需求的对接对象是职业院校的教育职责;其三必须在人才质量评价及办学评价中引入社会评价,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做好市场资源的合理分配,通过市场机制,提升高职教育质量。

5.办学主体的多样性。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是教育部门,实施对象是学校,但高职教育的主体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还可以是企事业单位,根据产业、行业的需要,共同承担职业教育,可以与企事业就师资、实训场所、实习机会、就业等进行多方位的合作,办学主体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校企合作,多元办学。

四、明确办学特色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意义

明确办学特色对高职教育来说意义重大,首先其有利于明确发展方向,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必须凸显自身特色才能彰显自身优势,凸显核心竞争力。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就是服务,坚持市场导向,突出能力本位,走产学一体,校企合作之路。面向社会服务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培养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其次有利于教育结构的优化,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高职教育具有独立性,也可以被认为是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也是解决我国高级技术人才结构性失衡的主要手段,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明确办学定位,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通过办学特色与优势的凸显提升核心竞争实力,进而实现更长远的发展。高职教育决不能办成低端的普通本科教育也不能演变为中职教育的高级版,必须有自身特色,有自己的亮点,实现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和谐共生。

3.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性和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它要求实行“产学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但因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机制等原因,校企合作不到位,产学一体难以贯彻落实,这些都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自身发展的障碍。因此基于高职教育的特色必须坚持能力本位,突出其职业导向,强化任务驱动,发展“校中厂”“厂中校”“岗中学”等各种办学形式,走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从本质上说,高职教育要想真正发挥教学作用必须以办学特色为支撑,强化内涵建设,关注办学质量的提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高职教育优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是培养高职人才的有效途径。它涉及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新等诸多方面。“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而能否办出特色正是高职教育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我国,在校企合作方面,虽然基本形成了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有“订单培养”、“校企联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和“创业实践”等模式,但仍没有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体系,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校企合作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1 高职校企合作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1.1 在合作的功能定位上,由单纯面向企业用人需求向服务区域经济整体需求发展

高职教育要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变,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变,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变,适应社会需要而变。另外,高职教育源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上始终围绕经济发展的需求,两者互联互动。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职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产业结构决定着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经济技术结构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

1.2 在合作的程度上,由松散合作向紧密合作发展

近年来,校企合作不断出现新的形式,如股份型校企合作、校企实体合作、基地型校企合作等,这些形式与以往的实习实训合作、课程开发、订单培养等形式相比,已经发展到双方共建合作机构、共建合作实体、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合作基金或奖励基金等多种模式,从而使企业与高职学校的关系更加紧密。

1.3 在合作的形式和规模上,由校企单一合作向以群为主的多对多的联盟方向发展

以群为主的联盟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校际合作或校企合作模式,合作单位更加广泛,并形成了多级的合作关系,提升了联盟成员的竞争优势和资源互补优势,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所需的人才,构筑了更大的校企合作平台。

1.4 在合作的企业类型上,由以小型企业为主向大中小型企业多样化合作方向发展

随着校企合作程度的加深和以群为主的联盟合作形式的开展,高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形式更加灵活、有效,各种规模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参与方式,中小企业参与合作的机会增多了。

1.5 在合作的内容上,由以满足课堂向满足岗位需求发展

合作内容的应用性逐渐增强,越来越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使专业与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高职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从而创新教学环境、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增强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 高职校企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长效的、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机制,特别是在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机制上还缺乏突破和创新,校企合作的建设环境还没有真正形成,突出地表现为:

2.1 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政府、高职学校和企业各方在校企合作的认识上还局限于教育内部,表现为:参与校企合作的政府是以教育部门为主,由教育部门单方面推动校企合作,带动和引导其它部门参与:高职学校是校企合作中的主角和推动者,由高职学校带动和引导企业;企业多认为校企合作教育内部的问题,企业不属于教育内部成员,校企合作不是企业应有的责任,它会在利益的“标尺”下决定其是否参与校企合作。我国高职教育属于以学校形态的高职教育,学校本位的高职教育对政府、高职学校和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以高职学校为单一核心的狭隘的校企合作观念,这种观念使人们对校企合作的认识达不到应有的高度。

2.2 高职教育校企共同主导的宏观管理体制框架还没有形成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本质的体现,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它涉及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评价等多个方面,涉及到教育、行业、财政等多个部门,需要建立一套较为完善、较为规范的管理体制,以达到部门间的分工协作。现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还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和职能分割等问题:一是教育部门、人保部门和行业部门之间的不协调,教育部门、人保部门和行业部门各自分管职权范围内的高职院校,各部门各自设立一套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部门之间的职权和责任存在交叉,从而导致高职教育分散管理,多头管理,职能交叉,高职学校教育和高职培训之间、高职培训和就业之间相互分离;二是高职教育主管的教育部门与财政部门等其它相关行政部门之间的不协调,财政部门管理高职教育事业经费,发改委管理高职教育基本建设,在校企合作规划、重大制度制定和实施等工作上,管理的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管理主体的作用。虽然,近两年来,在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上,做出了一些具有实效性的工作,建立了联席制度,成立了行业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委员会等组织,但在高职教育管理的实际中,政府统筹的功能还没有真正发挥,中央对高职教育管理主体的统筹还没有落到实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宏观管理体制还处于摸索阶段,与校企合作的实践要求还相差较远,联席会议制度还不能真正落实。

2.3 高职教育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

从目前的校企合作总体情况来看,合作是以高职学校主导、以情感联络为主的浅层次合作。在高职教育中实施校企合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结合不同产业的需求,规划和设计完善的运行机制,协调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学校的关系,建立灵活的结合机制。从目前的国家政策和国家策略上看,正在努力建立企业的参与机制,主要从建立激励企业参与的法规制度、成立校企合作相关组织、提升高职学校自身办学能力和水平三个方面,来解决“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积极性”的问题。然而,这三个方面的工作都还没有到位,有些才刚刚起步,参与机制的建立还任重道远。应该看到,“激励企业参与高职教育”与“高职学校和企业共同举办高职教育”有关根本的不同,如何建立校企共同主导的运行机“校企合作”模式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来加以保障。现有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对高职学校教育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对学校教育之外的就业前高职技能培调、就业后在职培训,以及教育培训资源的统筹和优化整合,缺乏细则规定和法律规范。对校企合作有指导意义的法律除了《教育法》、《高职教育法》、《科技进步法》外,还有《专利法》、《合同法》,但这些法律都没有顾及到校企合作的特殊性。在我国,关于校企合作的法律看似很多,但这些法律法规多偏于政策性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另外,很多的规定单位过多、效力层级太低,内容重复而且没有针对性,真正与校企合作直接有关的法律法规很少.如何在立法层面上完善整个校企合作机制以促进经济、学术等各方面的发展还有待探讨,并且有很长的路要走。

2.4 行业组织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1998年大批工业部委撤销,失去了通过工业部门发挥的行业指导高职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新成立的各个行业协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80%以上处于人员经费不足的起步阶段,存在政会不分、依附性强、自主性弱和职能定位不准,覆盖面低、代表性差,行业分类粗泛,没有可操作性以及关于行业协会的相关法律滞后等问题,自身主动开拓市场、与企业联系也不够,因此不能真正代表行业在高职教育中发挥作用。现有的高职教育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行业的管理职能,并对行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约束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教育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劳动主管部门的联系不多,学校、企业、市场之间信息不畅都影响了行业在高职教育中应有功能的发挥。

2.5 校企合作缺乏起协调服务作用的第三方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应有第三方进行协调、监督、评价和服务,保证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还没有任何组织和机构起到第三方的作用

3 高职校企合作机制对策

3.1 发挥政府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而言,政府高度重视高职教育是校企合作发展的重要前提,从国家层面对校企合作的管理机构层次、职责的规制是保障合作持续、有效的关键。我国高职教育政府应该从地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建立科学管理机制,着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制定各个层面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规划、发展战略,统筹区域内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规模与格局。

3.2 建立行业主导地位的组织机构

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建立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体系,确立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从制度上、机制上能有效地介入高职教育,保障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使其成为政府、企业、高职学校的“桥梁”。

3.3 增加高职教育与企业利益关联程度

企业与高职教育有着紧密的利益关系。企业要增强对高职教育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人力资源建设和人力资本投资意识,改变只用人、不育入的观念,提高企业高职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加大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投资力度,为双赢奠定基础。

3.4 建立完备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规体系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需要一整套完备的高职教育法规体系,需要可操作的法律法规,使校企合作的各方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高江荣.基于“个性发展”的高职院校高职指导体系建构[J].教育与高职,2013(32).

高职教育优势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生态位;矫正

作者简介:邢运凯(1963-),男,河北邢台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教育生态视角下的区域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研究”(课题编号DJA110297)阶段性成果,主持人:邢运凯;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教育地理视阈的中国高职教育生态研究”(GZYLX2011031)阶段性成果,主持人:邢运凯。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7-0024-05

生态位原本是一种生物学概念,常态意义是表示生物种群或者生物个体生存期间必需的或可被有效利用的各生态因子或各种生态关系的总集合。目前,生态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城建、土地评价、教育管理等多个领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这既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指向,也是高职教育生态发展的逻辑起点。根据教育生态位的理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生态体系的一个物种,在生存期间,必然在高等教育群落中具有一定的空间、作用和积极功能。在相对的生存链中,个体的生态位越大,其相对占有并吸纳资源的作用力也就越大,其生存的能力也就越强,发展空间也就越大,这种对应关系体现了生态位的核心。

一、我国高职教育生态位现状

(一)高等教育生态体系是一个宏大复杂的多元结构的生态实体

在高等教育生态实体中,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形成高等教育的组群结构,按照其在整个体系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可以划分为五个层级。即建群种高等学校、优势种群高等学校、亚优势高等学校、伴生种高等学校和关键种高等学校,[1]五个层次形成高等教育组群的金字塔结构。

其中,建群种高等学校处于整个金字塔的塔尖位置,由于其控制着较多的教育生态资源,处于生态位最上游,能够在高等教育组群的进化和位移过程中发挥建构作用,决定着整个高等教育群落的基本性质。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几十年的生态积累,已从伴生种高等学校的生态位中剥离出来,向亚优势高等学校过渡,但在由普通高等院校为主要类型的亚优势高等学校组群中,虽然高职院校在个体数量上已成为这一组群的主体,但就生态位来说高职院校明显处于组群边缘。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生态位是由生态资源确定的,高校处在生态位原点,在接受资源以后又通过知识传递、信息交流、资金运用等过程的转化,实现社会效益,完成高等教育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生态资源转化能力远比不上普通高校。

此外,高职院校与同一组群的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在资源利用能力方面也存在先天不足的生态劣势,尤其是在体现学院核心竞争力的管理能力与教师共创价值能力、与地方行业的合作共生能力、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参与市场的主动竞争能力等,都逊于在亚优势高等学校组群中的其他教育实体。因此,高职院校在亚优势高等学校中的边缘地位客观反映了高职院校的生态位,是对高职院校群体生存空间及生态资源输入、输出及转化能力的真实界定。

(二)高职院校体系内的生态位布局

在高职院校的生态位中,由于生态资源、生态空间、生态规模的异化,尤其是职能部门的教育评价体系和投资导向,使高职院校通过政策资源输入和转化,生态位在体系内发生移动,逐渐分化为不同的生态位段。具体而言,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以10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首批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为主的生态位段,居于整个生态位的上游,占较小比例;第二个层次是数量众多的能够正常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高职院校,占全国高职院校的75%以上;第三个层次是办学困难,若干教育教学指标不能支持常规教学,资源输入能力差,通过资源转换实现社会效益低的少数高职院校,占有较低比例。

二、我国高职教育的生态位困境分析

同一生态位的高职院校是一种种间关系,种间关系分三种情况,即合作、独立和竞争。依高职院校的生态位表现现状,以独立尤其以种间竞争为主。高职院校的种间竞争具有不对称的特色,一般而言,当种群的密度增加,而资源相对有限时,竞争效应就会更加明显,竞争的程度就会更加激烈。这种发端于不对称性的竞争,其结果会导致种间的一些生命力较弱的个体消亡,另外一些个体由于生态位的高度重叠,在长期得不到有效资源之后,会主动改变其生态习性,利用其他生态位的剩余资源,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物种异化,形成新生物种或亚物种,相应地移存于其他的生态位。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主要以数量型扩张为表现形态,在其他资源并未同高职院校规模发展相应匹配的情况下,高职教育生态位反应一定程度上处于负面状态,主要表现为:

(一)高职教育趋同现象严重,导致生态位严重重叠

生态位重叠是若干物种同时利用同一资源时,一部分生态空间被共同占用的情况。一般而言,同一生态位的高职院校的生态位关系包括:生态位内含、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分离三种情况。

笔者认为,合理的生态位重叠有利于形成高职院校的良性竞争,进而优化和提升高职教育的整体层次。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由于国情的特殊性,规模体量巨大,而这一生态位的资源在客观型资源减少和高等教育生态位上游的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的双重挤压下,已出现资源紧张的迹象,如从2009年起,出现少部分高职院校招生计划名额闲置、新生入学报到率偏低等情况。因此,在同一群种的高职教育生态位内高职教育个体竞争为数不多的同位资源,势必破坏高职教育生态位的相对稳定,形成恶性竞争。

高职教育的生态位状况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教育资源的分配指向和利用能力,高职教育作为一个高等教育类型,由于在办学定位、教育理念、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方向、师资力量、科研实力、服务社会能力等主要生态指标上的趋同性,也相应造成生态位的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职院校本身所处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及区域产业结构的不同,各院校力图在教育教学的诸环节体现自己的生态个性,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体制上的政策属性,学校需求的核心资源都受控于职能部门,在以教育行政部门的价值取向和相对细化的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下,高职教育办学主体很难在体制内形成自己的生态个性。如目前评价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尺是学术性和投入水平两个母指标,在母指标下又生成相应的评价子指标,高职院校为了通过评估取得生态位上游资格,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和社会声誉,被动地按评估指标指导和落实办学要素,一些在生态位的大机体具有错位优势的学院其特色无法体现出来。

(二)高职教育生态位被挤压

我国高等教育现生态位结构和布局并非市场竞争和生态发展的结果,而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对高等教育实行统一集权制管理,按照投资主导价值和资源分配主导价值以及产权归属所形成的。按照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对高等学校的分类方法,高等教育可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教学服务型(职业技术型)四种。[2]上述四种类型的高校,由于在拥有资源上的差异性,不同类型学校的生态位虽然有局部重叠,但在办学定位差异化的作用下,局部的生态位重叠不会对整个生态位体系带来结构性的冲突,反而有利于不同生态位学校生成不同层次的生态效益。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尚未完全并入市场主导的轨道,虽然自2000年底的“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使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得以部分改变,高等教育管理重心部分下移,但随着中央集权的管理功能弱化,管理重心下移又形成地方集权效应,地方集权的本位思想,对原本相对稳定的高等教育生态位排列带来进一步的影响。以招生为例,一方面一些本科院校试图通过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实行生态位上移,另一方面又在市场竞争法则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压力下主动实行生态位下移,招生高职班或以多种形式举办高职高专教育,从而加剧了高职教育生态位的重叠程度。此外,在高等教育生态位的下游,同一高职教育类型,但生态位状态不同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也通过资源转借、资源合作等进入高职院校生态位主段,使高职教育生态位成为我国整个高等教育链条中生态重叠现象最为严重、重叠特征最为凸显的生态位,对高职教育生态结构的平衡带来负面影响,加剧了高职教育的趋同性竞争。

(三)高职教育生态位结构失衡

生态位理论中的高斯原理认为,生态位差异大的高等学校,个体间的相对竞争也比较小,而生态位存在明显差异的高等学校,个体之间的相互竞争会明显激烈。[3]基于这一理论,我国高职教育的生态位结构应通过多样化发展策略,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抵消由于群种数量规模带来的竞争压力。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现有的生态结构在发展策略上并未真正遵循生态发展的路径,因而形成了生态位结构上的失衡,具体表现为:

第一,在资源生态位上,虽然通过国家教育部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骨干高职院校等评价项目的实施,已形成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一般高职教育资源、不良高职教育资源的方阵排列,但由于居于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生态位的院校(主要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其数量较少,只占全国高职院校数的16.7%,此外,在国家宏观政策及地方投入的支持下,不良高职教育资源也为数较少,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均集中于一般教育资源的生态位置上,形成“资源性”目标和范围的恶性竞争。

第二,在空间生态位上,我国高职院校区域分布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就全国而言,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数量明显多于西部区域,优质高职院校的东多西少现象更为明显。以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评出的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为例,东南沿海的上海市有3所,江苏省有8所,浙江省有5所,山东省有7所,广东省有7所,而我国西部尤其是西北、西南地区较少,新疆2所,贵州、青海、宁夏、云南各有1所;[4]就局部区域而言,高职院校数量在大中城市、地域中心城市明显多于其他区域。以浙江为例,浙江共有高职院校46所,其中11所在杭州,6所在宁波,2个省内中心城市的高职院校数占全省高院校数的36%,其他中小城市如湖州、嘉兴、台州、丽水等均只有一至两所高职院校。[5]这种空间生态位结构,短期有利于高职院校利用中心城市或发达经济的集聚效应和环境优势培育学院成长,但当高职院校的成长峰值出现以后,对资源的竞争将直接挤压高职院校的生态空间。

第三,在规模生态位上,我国高职院校存在政策主导的规模与生态主导的规模之间的反差。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看来,学院的成长除了办学规模等硬因素外,学院特色、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期望值实现率等软指标更符合教育生态位的运行规模。职业教育理论和实务都较为成熟的德国双元制教育、美国社区学院、澳大利亚TAFE学院均有2000至3000人的在校生规模,专业设置方向明确,就业路径清晰,办学特色明显,均有良好的社会信誉。[6]我国台湾的技职教育学院也覆盖了从数千人到数万人的规模范围,形成了技职教育生态位的正态分布。在我国大陆,政策导向下的高职教育规模扩张引发各高职院校的扩招,各高职院校的在校生规模以7000人至10000人居多,除了在校生规模外,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图书、实验设备、办公条件等硬性指标也受高职院校办学评价机制的影响,有明显的求大、求全、求多的倾向,而以能力和资源输出诉求为主的软性实力明显滞后,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生态障碍。

三、高职教育生态位的矫正

(一)通过生态位移动形成完整的高职教育生态链条

在生物界中,当两个或多个物种的种间竞争弱化以后,其取食格局和行为方式也将随之变化。这种变化分短期生态变化和长期生态变化两种情况。长期生态变化和表现形态为进化反应。高职教育在生态位高度重叠的格局下,短期生态反应对整个教育生态格局已不起作用,惟有通过进化反应才能使生态位复位到合理密度。进化反应可以分两个方向:

第一,生态位上移。具体到高职教育生态位而言,就是以现有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骨干高职院校为生态基础,通过合理的竞争和优出机制从中部分发展为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并通过授于专业类学位的方式拉开与高职专科的生态位差。

生态位上移的策略是目前高职教育层次和教育生态发展的藕合。有学者从内涵特征的维度分析认为高职专科应与应用型本科衔接,[7]笔者对此持不同看法。应用性本科院校以近年来新建本科和新升格本科为主,从1999年到2010年10年间,我国共有265所新建本科院校,从2007年到2010年,有45所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8]这些院校虽然同高职院校一样都具有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征,但由于我国分类管理的高等教育体制和高职院校归属上的认识误区,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升本之后就开始以学术性本科教育的标准规范教学与管理,其应用教育的属性不断弱化,从生态位功能分析,新建本科院校与现有的高职院校形成上下游承接关系,由于两者种属不同,隶属于不同的生态位,因此,这种衔接无法从根本上化解高职院校生态位重叠的困境。而高职教育生态位上游的高职院校发展为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就可以移出生态位空间,有效解决高职教育生态位重叠的矛盾。

第二,生态位下移。生态位下移的主要策略是通过高职教育生态位不同阶段的资源流通,分散和释放重叠阶段的生态位压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生态位内高职院校个体数量的正态分布。

以大众化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扩招,从规模设计的维度统计,扩招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生态链的下游,又以高职院校最为明显。因而,后扩招时代的高职教育硬生态与扩招匹配的适应期过后,后扩招时代必将形成生源紧张、部分教育资源过剩、校际间同质发展、趋同竞争加据的过程性结果。因此,高职院校通过与居其生态位下游的学历性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和非学历性的继续教育合作,提高教育资源的输出率和转换效益,可以缓解高职教育生态位的压力。

生态位上移和下移后形成的职业教育格局,可以使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中职教育贯通,在办学层次上形成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高中三个梯次,在办学形式上形成以全日制教育为主体,以远程教育、继续教育为两翼的飞鸟型生态结构。

(二)通过生态位补充构建相对均衡发展的区域高职教育

有学者认为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中基本体现了均衡原则。[9]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均衡主要体现在政策主导或评价主导下的资源配置均衡,而更能体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资源输出与转化情况被忽略。笔者认为,资源配置基本均衡只是为高职院校校际间的生存提供了一个均衡起步,但由于教育发展是制度设计、经济环境、人力资源能量、人文基因等综合实现的过程,同一生态位上的竞争最终还要取决于软生态和软管理。在高职教育生态位上,存在着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竞争力”为关键词,主要包括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骨干性高职院校等;第二个层次以“发展力”为关键词,主要包括占最大比例的能正常运转、有正常办学效益的高职院校;第三个层次以“生存力”为关键词,主要包括办学困难的少数高职院校。以政策性资源配置支撑的生态位末端的高职院校,只是取得了高职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存力”,而要在生态位上相对稳定,还需要拥有制度性因素以外的能力,正如美国管理学家安东尼・阿索斯和理查德・帕斯卡尔的“超强竞争”模型理论指出的,企业成功主要受战略、结构、制度、人员、作风、技能、最高目标等七个因素的影响。[10]因此,来自政策要素的资源配置只是一个组织机构的运行条件,而诸多竞争因素的基本均衡并不意味着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

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城市和农村对应体间有许多差异,比如在职业教育理念、教学规范、教育投入与产出比率以及学生就业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生态补充也应相应的分三种情况,即对中小城市高职院校的生态位补充,对我国西部及边远区域高职院校的生态位补充和对农村区域高职院校的生态位补充。补充的机制宜由国家和地方政府两个层次分别制定进行,除正常的资源配置外,还应选择性地鼓励和要求生态位上游的高职院校以合作、共建、帮扶、引领等方式,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市场资源、信息资源等。

(三)通过生态位评价机制调整发展特色高职教育

对高等教育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进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选择性评价、比较性评价和实验性评价三种。我国教育体制的集权性决定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价中,以选择性评价为主,如高职教育序列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评比、骨干院校评比均属于选择性评价。

这种评价方法由评价主体根据设定的评价指标对被评价学校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并据此进行相应的资源配置。由于高职院校对资源的刚性需求,选择性评价的导向性进一步凸显。笔者认为,现行的高职院校评价体系主要体现了投资导向,对办学要素的考量注重大、全、齐、细,对于高职院校的规范教学、规范管理起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作用,但同时对高职教育生态发展视角下的特色培育与形成考量的权重不大。建议高职教育应建立生态竞争导向的评价体系,强调各高职院校结合区域经济、人文背景以及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开发办学特色,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基本思想包括:第一,评价主体由单一的政府职能部门转向政府、社会、学院、企业结合的多元评价主体;评价目标由综合实力向特色优势、校本优势转变,适度提高特色的积极评价权重;第三,评价方法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在评价中适度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潜力和可测预期给予更多关注;第四,压缩学院规模、建筑物等硬性投资元素的评价权重,增加对学院发展的生态竞争力评价。

(四)建构高职教育生态集群

集群在生态学上表现为一种适应性特征,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共同生存和繁殖的种内关系。学术界关于教育生态集群的研究多集中于不同生态位的高等院校之间的生态关联,如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服务型大学等不同生态位的高等院校组成的以某所重点大学为核心,其他高校及相关支撑机构组成的网络关系和空间集聚体。这些集聚体有比较稳定的分工和协作,如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作用,集权首校的示范引领作用、科研机构的课题研究及成果转化作用等。

高职教育生态集群的构建是以同一生态位为依托背景,不同生态位段的高职院校个体参与的空间集聚体。与不同生态位生成的集群相同之处在于,集群也需由一两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承担引领和示范作用,其他高职院校作为空间集聚体成员参与;不同之处在于,高职院校的生态集群的辐射区域应小于不同生态位的集群,如同一城市的高职院校,也可以根据学院专业设置的相同性、区域经济背景的相同性、学院归属的相同性或者具有互补、错位关联的学院组成,同时吸纳相对区域内的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教育、短期培训机构等职业教育实体加盟。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间的关系以线状关系为主,高职教育生态集群的形成,可以变高职教育校际间的线状关系为网状关系,有利于高职教育生态资源的输入和转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区域高职教育的生态环境,助拉高职教育生态位的宽度,提高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

[2][3]李军.中国高等学校软实力――生态竞争研究[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4]浙江高职教育研究会.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名单[S/OL]2010-05-22[2011-12-09]省略/zjvtedu/main/show_news.asp?show.

[5]浙江高职教育研究会.浙江高职教育能力的提升与展望[S/OL]2010-12-28[2011-12-07]省略/zjvtedu/main/show_news.asp?show.

[6]李震峰,袁广林.类型视野下的高职教育发展[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3).

[7]鲁武霞,李晓明.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衔接:内涵特征与内蕴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0(19).

[8]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11-07-06.

高职教育优势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服务 城乡统筹 对策3

2007年6月7日,国家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重庆作为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发挥重庆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作用的重大举措。作为重庆的高职院校,如何根据自身社区服务功能的优势,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和政策保障,才能真正发挥高职院校的独特社会服务功能,起到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作用,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

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与重庆高职院校面临的新机遇

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内涵。国务院明确了重庆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中重点要实施好“一圈两翼”开发、扩大内陆开放、产业优化升级、科教兴渝支撑、资源环境保障等“五大战略任务”,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原则”,要求“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到2020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①

重庆高职院校发展的新机遇。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现有近3300万人口,仅有1200万户籍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按照《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要求,到2020年,重庆在城乡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公共财政、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将得到全面改革和发展,形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因此,实现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需要大量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而高职院校正担负着培养这些应用型人才的历史责任,也是促进重庆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新机遇。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服务城乡统筹的优势

重庆高职院校的现状。重庆市创办高职教育开始于21世纪初,第一所高职学院始建于2000年6月。目前重庆已有31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其中公办22所,民办9所;主城区有18所,郊区有12所,县城里仅有1所。2009年重庆市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专业方向)已有200多个,但在专业设置上有趋同化、偏弱性等倾向,如计算机类专业,竟有19所学校设有相关专业,有15所学校设有旅游酒店类专业。另外一些专业如农业类、社会工作类等仅有极个别院校设置。重庆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基本上是由中专学校独立升格组建的,大多院校建校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整体办学实力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高职教育资源的现状与本地区经济建设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优势。第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普遍特征就是“学历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材的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专科学历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这一特点,有其内在、外在两方面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正是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定产物,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高职院校不同与偏重于理论性的一般本科教育,本科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的高科技人才;它也不同于中职教育(中专或职高),中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具有本科院校及中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和作用。

第二,高职院校的另一特征就是其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手段上,即以市场化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高层次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的产学一体化教学手段,它与区域经济有着相互依存、互生共长的紧密关系,直接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高职院校服务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高职院校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为推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服务。第一,明确定位,发挥优势,服务地方。城乡统筹包括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推进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统筹城乡基本公平等。因此,高职院校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这就需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中指出: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为再就业服务,要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②高职院校理应在职业教育中起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重庆城乡统筹培养出服务一线急需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服务“三农”的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第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动适应。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其特点就是在天性上更贴近社会和民众,在内涵上更贴近职业与民生。高职院校必须走特色发展的道路,以就业为导向,以地方经济需求、企业和行业需求、城乡统筹服务需求设置专业,建立以适应地方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能力本位”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四位联动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要与政府有关部门(包括乡镇、村社)、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进行高度合作,贴近社会主体和生活,建立外延与内涵共同发展的理念,主动适应重庆地方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的需要。

第三,以人为本,自主创新,提高质量。高职院校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本”。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的评定标准是唯一的――是否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保证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就要不断自主创新,坚持“特色”办学,“特色+创新”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教学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出现集中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这就要求首先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要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的骨干教师队伍;其次要注重课程改革,面向岗位设课程;再次就是坚持“产学结合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

政府主导,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完整合理的高职教育体系和机制。第一,合理调整和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满足城乡统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目前重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城乡、地域差别,导致高职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高职教育资源布局不尽合理。因此,需要政府主导,宏观调控,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布局结构调整。高职教育资源必须根据地方的地域特点、经济发展状况、民族文化等进行配置和布局调整,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有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第二,加强政府统筹,完善高职教育的制度化改革。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高职院校总体上看还比较年轻单薄,校际间的发展极不均衡,尚不能满足复合型、多样化、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企业、行业在用工上还处在极端自由状态,自然会对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毕业生就业上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外高职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为解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如美国《国防教育法》特别规定了社区学院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育”和“合格教育”,学生毕业后即可就地就业。再如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政府对其职业教育与培训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因此,政府应加大统筹力度,加快完善有关制度建设和法制化建设,使高职教育不断规范有序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第三,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增强造血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目前,高职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与内涵建设的需要。2009年重庆市财政对一般本科学校的拨款是每生6000元左右,专科学校是每生4000元左右,而高职学院每生3000元左右。高职教育的办学成本是很高的,甚至比一般本科学校还高。高职院校的先进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的投入是很大的。因此,应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引进社会办学资源、学校多渠道筹资等多元化的办学投资体系,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高职教育办学体系和机制。(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高职教育优势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外部困境;地方政府职责

作者简介:刘化喜(1973-),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教学评估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1-0081-04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社会共识。在国家层面,2005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为高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而在生产实践层面,社会对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需求日益加大,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现有高职院校已达1280所,在校生平均规模5813人。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一个包含高职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并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之一的高等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不过,高职教育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其中部分属于办学水平和质量范畴,可以通过高职院校内部改革和发展得以解决。比如:学校定位不准确、培养高级“蓝领”人才的目标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师资水平不高,尤其缺乏真正意义上具有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还习惯于传统专科教育或者简单模仿本科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实践环节薄弱,实验实训条件不能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等等。对此,相应的对策研究已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需要看到的是,高职发展面临的困难中也有不少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并非高职院校自身所能解决,必须借助外部特别是政府力量,对高职教育作出必要的调控和干预,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

一、高职发展面临的外部困境

高职发展面临的外部困境主要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第一,生源数量下降。随着本科教育的大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空间遭受很大挤压。据新华社报道,2012年山东专科高职批次最后一次投档中,5.6万个招生计划仅投档不到3000人,300余所高职院校遭遇“零投档”,尽管录取分数线已低至180分,仍有96所高职院校三次投档无一人报考,为高职院校敲响了沉重的生源危机警钟[1]。事实上,生源危机并非山东所独有,根据各地高考招生部门公布的数据,广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均出现大面积的高职招生难现象。第二,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地方没有按照要求制定和落实高职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教育费附加中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经费很少,局部时期内的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还呈现下降趋势[2]。据资料显示:2005年高职高专学校生均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北京市为7837.1元,而最低的江西省只有1053元。第三,社会对高职人才认同度不高。这一方面关乎高职教育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培养的学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息息相关。接受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受教育者自然会抬高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门槛,热衷于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大学,而轻视高职教育。第四,区域内高职院校间无序竞争。巨大的招生压力之下,各院校间出现夸大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现象,严重地引发有偿招生,出现工作人员在利益驱动下擅自改动考生志愿等违法犯罪现象,破坏了正常的招生环境,也损害了高职院校的形象。第五,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专业雷同、各院校的发展方向趋同,实验实训基地各自为政,建设效益不高,设备利用率低,也浪费了本就有限的教学建设经费。

高职教育遭遇种种外部困境,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高校生源规模总量下降。受人口出生率的影响,近年来高考人数不断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教育部网站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1020万,2010年946万,2011年933万,2012年915万,呈明显逐年下降趋势。其次,是社会传统思维根深蒂固。在考生和家长层面,很多人认为高职是低层次的教育,对高职毕业生的未来不很看好,所以宁愿选择一些层次较低的本科院校,也不情愿就读高职院校。而在社会层面,对高职教育的“次等论”指责同样长期存在,一些比较激进的观点,甚至在对高等教育的内涵理解中主观排斥高职教育,并没有在思想意识中真正把高职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再次,则是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保障机制方面的不完善。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宏观调控把握不准,该管的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缺少对高职院校有序竞争和发展的规则制定和引导;不该管的管太多、管太死,高职院校的办学自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显然,只有正确认识问题并实事求是地运用好政府调控之力,才能帮助高职院校走出困境。

二、地方政府在高职管理中的角色地位

(一)政府管理高职教育的合法性

高等学校需要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但政府也不可能放弃对高等学校的管理[3]。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是国家,政府理应对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发展作出必要的监督、调控和干预,以促进和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对此,无论《高等教育法》还是《职业教育法》均有明确要求。《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职业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

(二)政府管理高职教育的有限性

政府对高职教育具有宏观调控职责,但政府调控应该是保障高校自主办学前提下的有限调控。事实上,转变政府职能、保障高校依法自主办学正是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努力方向。政府必须遵守《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高校各自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依法管理高校,注重融入和强化服务意识。具体来说,政府对高校的调控和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体系,使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第二,制定竞争规则,维护竞争秩序,为高校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高等教育竞争市场的统一性、自由性和公正性;第三,合理配置资源,保证教育投入,建立相对完善的有利于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4]。

(三)高职发展更强调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责

政府依法对高等教育实施管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政府理应对高职发展及高职院校的运行依法管理。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一个显著不同,正在于高职尤其强调地方政府的调控和干预,迫切需要地方政府在优化高职发展环境方面作出努力。这取决于两方面原因。第一,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着眼于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一线实用性高技能人才,这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更多强调为地方服务。第二,就院校性质而言,高职多为地方性院校,这也决定了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地方政府层面作出必要的管理体制与保障健康运行的机制创新。

三、地方政府化解高职院校发展外部困境的现实路径

(一)建立高职教育地方政府统筹管理机制

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极大发展,很多地区都具有多所高职院校,办学类型多,专业覆盖广。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没有高职教育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不过,很多高职院校都呈现出发展目标盲目、方向趋同等现象,没有形成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良性发展态势。无论从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还是从职业教育领跑产业发展的需求来看,地方政府都有必要加强对区域内高职院校的统筹管理,适时引导区域内高职教育走向集团化发展道路。

1.统筹规划,促进区域内高职教育良性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必须正确认清自己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职责,并切实履行统筹职能,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院校间的资源配置,帮助学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同时,逐步规范劳动力市场,推动行业准入制度实施,明确企业用工标准,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和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

2.整合专业资源,促进高水平建设。加强市场调研,紧跟市场发展的变化趋势,对区域内高职教育实施专业整合,改变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优势不突出的现状,强调不同学校的特色化发展,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在整合专业的同时,优化师资队伍,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在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提高区域内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加强与区域内外的企业及职业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制定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职发展战略,引导高职院校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和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3.适时成立产学研工作领导机构。政府统筹成立产学研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与管理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培养,使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促进职业教育的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可以明文规定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要求企业与学校实现教、研对接,明确学校应按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必须为企业承担必要的职工培训,企业应按学生的专业来安排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可以要求校企双方制定长期的教、研合作计划,配以具体的教学实施计划,同时对计划的可操作性与实际执行情况加以检查与监督。

(二)完善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联动发展机制

1.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新型战略合作关系已经被教育界逐渐认可。目前各高职院校都已经开展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但这种合作大都是表面的、浅显的,缺乏深层次合作。只有让企业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实现根据市场要求培训学生,根据市场规则评价学生的高职发展道路,才能既使职业学校的师生正式走进工厂,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输送人力和技术力量,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对接,形成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

2.校产合作。地方产业主管部门给出具体产业的发展状况、产业需求与产业要求,同时对地区职业教育与产业相对应的各专业加以摸底,清晰二者供需对接情况后,地方政府有计划地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协调分配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培养要求,尽量避免学校盲目设置专业。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将地区支柱产业或新兴产业相对应的专业要求贯彻到计划专业的职业学校,并保证切实落实,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可以满足产业振兴或发展的需求;从高职发展角度来看,专业设置符合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职业教育适应企业要求,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3.校地合作。学校在地方政府统筹下,一方面配合地方政府的调控,根据政府发展地方经济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培养对口人才,另一方面积极主动与地方企业合作,直接寻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难题,与之合作,加以解决。企业可以将一定的设备移置于学校,明确考核要求,直接让师生参与产品生产,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又使得地方企业的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三)强化高职教育创新发展保障机制

首先是用人制度改革。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师资。有优秀的教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课堂,才能保证高质量的科研,才能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建立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把师资作为教学条件核心要素的重要体现,是实现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当前高职院校的现状是一大批优秀的内部人才外流,而外部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又常常因为高职院校待遇较低、编制紧张以及人才引进手续繁琐等原因很难进来。地方政府应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政策,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引进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灵活编制设置、简化引进程序,切实保证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其次是加大经费投入。经费投入不足是困扰高职院校发展的普遍问题之一。一方面,国家对高职院校经费来源渠道确立的是“以学费为主”的政策,规定高职“教育事业费以学生缴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而由于高职教育的管理职责主要在地方政府,高职院校的经费补贴也就主要以地方政府的补贴为主[5]。当地方财政紧张时,高职院校经费不到位的情况非常普遍,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影响教学环节的落实。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性、技能型人才,本来就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设备,然而政府在分配经费投入时,却往往习惯于优先保障本科及以上教育而轻视高职教育,严重影响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

此外是创造公平、公正的招生环境。区域内高职院校的无序发展,在生源压力逐渐严峻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恶性竞争,制造招生环境的混乱。在区域统筹管理要求下,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出台统一的地方招生政策,打破市县间的地方保护,杜绝各种行政强制现象,严肃招生纪律,禁止利用经济手段招生,杜绝招生过程中的各种经济交易,维护招生公平。

(四)建设高水平区域共享型职教基地

建立区域共享型职教基地的根本目标,就是优化资源配置、避免浪费、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建设区域共享型职教基地,能够集中和突出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和开放办学的优势,不仅在区域内的高职院校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和资金浪费,还可以辐射周边的中小企业,密切学校与企业的联系,让高职院校不但成为地区高职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成为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这不但有利于高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提高了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具体到共享型职教基地的类型,可以包括共享型实训基地、技能大赛高水平训练基地、师生发明创造培育基地以及教学科研基地等。

(五)探索打通高职教育进入本科层次的瓶颈

高职教育发展受到制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历教育止于专科,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将职业教育的层次提高到本科甚至研究生阶段,高职学生可以在获得专科毕业证书之后选择就业,也可以继续深造获得相应的学士或硕士学位。从国家层面来看,我国对高职教育的学历层次缺少明确的界定,但从高职教育的实践层面来看,上海、江苏、云南等地均已陆续启动高等职业本科层次教育。这意味着,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间的鸿沟已经被打破。更多地方政府理应创新思维、积极探索,不断在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有机结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作出更多的努力,推动打通高职教育进入本科层次的瓶颈,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对高层次、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娄辰.山东高考最后一批投档结束,5万多招生指标落空[EB/OL].2012-08-17,http:///xhsksd/2012-08/17/c_112761045.htm.

[2]苏宝芳,曹志清.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08):52-54.

[3]马陆亭.高教体制改革应转向解决政府与高校的关系[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