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说真的,特别感谢中心(学院)不断给我成长的机会,也感谢部门主任和其他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回顾自己半年所走过的路程,感慨颇多。总结半年来的工作,我想归纳出三条东西。

一是发挥工作中的主动性。发挥主动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努力学习新事物。刚开始肯定有很多事情不会做,或者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所以要主动去请教他人,比如可以多多咨询部门主任或其他老师。另一方面是在做事的过程中发挥自我积极性,不因循守旧。对我们新员工来说,很多工作都有可参照的处理模式。但除了参考,还需要分析此情此景,作出调整和改变,以期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情况”。我想,这也可以归结为“创新”。

二是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刚踏入新的岗位,不懂的东西太多,必须多向别人请教,多听取他人意见。不论是政工部的工作还是学院的教学工作,我的每次进步可以说都与领导和周围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分不开。而即使熟悉了岗位工作,仍应该虚心学习。我认为,这是实现人和人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和谐、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只有互相尊重,互相听取意见,才能造就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1.学生从小养成了不爱听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样样都行.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的插嘴进来.

2.教师不重视倾听习惯的培养.“教师讲,学生听”这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都一味追求“合作、探究、发现”这一新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重视了“说、读、写”的教学,却完全忽略了“听”在教学中占有的首要地位和“听”的重要性.甚至有些教师在评价一堂课的效果时,不是看学生听懂了多少,而是根据自己一节课传授了多少知识来衡量.

3.教师讲解枯燥乏味.很多教师外出听报告都有过这样的体会,那种长篇大论的大道理谁也不要听,讲一些生动的事例大家却听得津津有味.其实我们的学生也一样,如果教师的讲解过于枯燥,或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某个我们老师自认为重要的问题,那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让他们觉得这个老师很嗦,从而导致学生不爱听.

培养良好倾听习惯的意义:

自古以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倾听”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它体现了对讲话人的尊重,对于学习者本身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策略

(一)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研究主要策略

1.激发学生倾听兴趣的策略研究

首先教师要学会巧妙的运用自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联系设置的问题,巧妙地运用自己的语言.其次要把知识融化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①通过语言描述.教师利用亲切自然,使学生产生倾听的愿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变化等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兴趣.

②播放直观画面.在教学中,适时地播放一些直观的活动的画面,不仅能为教学创设一个和谐的、轻松的教学氛围,而且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倾听的需求.

③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回忆,同时也为学生学会倾听创设了情境.

④丰富教学形式.

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听.

2.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我们不能靠硬性灌输,应在和谐的气氛中渗透,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让学生脑中有一种“倾听是重要的”表象.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体验的增多,学生就会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3.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课堂倾听要做到“五心”.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4.课堂倾听要有意训练

①防不胜防法.上课时突然指名学生发言或是故意叫开小差的同学回答.

②真诚赞扬法.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真诚的赞扬,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发言.

③以身作则法.学生发言时,教师也需要耐心倾听,做好学生的榜样.少数教师一听学生回答得结结巴巴,或是全然不对时,就立马打断学生的话,指名其他人帮忙,或干脆自己加以补充.试想,教师都没耐心倾听,又有哪个学生能做到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呢?

④持之以恒法.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时,一定要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绝对没有效果的.也就是不论课堂还是课外,教师都要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5.每周进行一次听说或听写活动.

每周进行一次或两次听说或听写活动.

6.家校联手,争取家长的协助

①召开主题家长会,确立共同的班级倾听目标.

召开一次主题为 “会倾听,会学习”家长会,向各位家长介绍孩子们现在课堂存在的问题,及不会倾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会给孩子们带来多大的危害,剖析此问题出现的原因,共同制定班级学生的奋斗目标:1.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2.倾听时看着别人的眼睛不插话.3.认真倾听每一节课,听懂每一节课知识,回家后能向家长简单的复述学了什么.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生 听课习惯 策略

新课标倡导我们的教学要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我,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发言的学生讲得津津有味,别的学生或东张西望,或挤眉弄眼,或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

一位学生的发言还没有结束,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

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地顾不上听讲……

凡此种种,不由得引人深思。众所周知,“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中,“听”位居之首,可见听的重要性[1]。放眼社会生活,倾听能力的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听广播、听音乐,小到日常交流对话,时时处处都需要倾听。倾听的能力不是天生得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2011年颁布实施的《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但新课程下的课堂,却往往侧重说、读、写的训练,对学生“听”的能力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听”可以无师自通,不需训练,这样的认识,严重阻碍了学生倾听能力的形成,轻则影响听课质量,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降低,重则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制约其综合能力的后续发展[2]。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学生听课能力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它不仅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它体现了学生对说话人的尊重,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非常重要。那么,作为实践者的教师该如何立足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呢?

一、培养听课的心态

初中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说,甚至认为别人说的都不对,只有自己说的才是对的。因而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怎么说,只关注自己有没有机会发言。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到“听课”在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性,提高“听课”的自觉性。

二、优化听课的指导

学会听课,需要良好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听课是教师的重要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对学生“听”的指导:

1、细化“听”的要求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模糊,老师应该给他们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细化了的要求。因此,我在教学中明确提出“学会听课要四心”,即在听课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四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最后还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

2、树立“听”的榜样

初中学生的向师性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求学生养成听课的好习惯,老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听课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听课,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绝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课后与学生谈心、受理学生的“告状事件”时,也要注意耐心听取学生的讲话,给孩子一个展现个人思维的机会。教师的“听课”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听课氛围。

3、贯穿课堂始终

光靠说教,习惯的培养难以落到实处,有效的指导还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平时,我总是要求学生等别人的发言结束后,再说出自己的看法。针对学生没有听完别人的话就举手抢着发言的现象,我没有大声地呵斥,而是善意地提醒他们:“请等一下!”课堂上,我尽量利用手势和眼神提醒学生注意听课,以免中断教学或影响发言的学生。有些学生既不打断别人的讲话,也听不进别人的发言,针对这种情况,我则有意识地“设疑布阵”:“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你听懂了?”这么一问往往就会刺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我还经常让学生以“小评委”的身份,对其他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及时表扬会听、会评的同学,让学生体味到学会听课的喜悦,产生不竭的动力,更加注意听课。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评价时,要引导他们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再有礼貌地进行指正、补充。

4、建立评价机制

为巩固训练成果,应及时对学生“听”的习惯进行评价。我一般结合每周的评价表进行,组织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对孩子近期“听”的表现,做一个总结。通过评价,对那些听课习惯好、听课能力强的孩子进行及时、热情的表扬和鼓励,同时在下一阶段更加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地进步。

三、拓宽训练的途径

一个善于听课的人能在短时间内捕捉、筛选信息,并随即展开联想,形成个人评价。这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均需在瞬间完成,这种能力是必须经过长期训练的。因此教师还得想方设法拓宽培养学生听课能力的渠道,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听”的训练。

学生学会认真听课既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一种意志的锻炼。我想,只要我们教师常抓不懈,孩子们一定会拥有一对金耳朵,他们的听课意识一定会慢慢增强,良好的听课习惯也会内化成孩子们的语文素养。相信学会听课的孩子会更有智慧、更有修养。

参考文献:

[1] 陈安福. 中学生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首先,合作能力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护生多为18岁左右的青少年,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展转折期,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是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着重培养其合作能力,将会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以及社会,可以说护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合作能力。

其次,合作能力还是个人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合作能力是人与人交往时,逐步形成的与社会和环境相互依存、适应、促进的本领。我们这里所说的合作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①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并关心和尊重他人。护生由于都很年轻,大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自卑与骄傲,蛮横与懦弱,盲从与主观交错的心理,部分学生无能正常与人交流沟通,导致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缺乏合作能力,这些都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自我,并关系和尊重他人是培养合作能力的基础。②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观点以及做法。每个人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上都少不了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在与人进行交往时,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耐心听取和采纳他人意见,即使观点不正确,也不能横加指责,尽量采用别人易接受的委婉语气进行说服,这是个人修养的直观表现。③学会宽容、礼让、忍耐、谦虚。学会宽容、礼让、忍耐、谦虚虽说是做人的基本修养,但是其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合作能力较强的人,常常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予以赞扬;耐心提取他人的意见;大公无私,襟怀坦白;乐于助人,团结他人。总之,合作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最后,合作能力还是医学以及护理学发展的客观需求。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使医务人员更加充满自信和热爱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调节工作的氛围,还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发展和丰富个性,在与人交往时广泛的接触,筛选和捕捉对学习和工作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在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也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2 如何培养护生的合作能力

在临床护理教学的过程中,其核心内容是培养护生的综合护理能力,其中也包含着合作能力,这不仅仅是为了就业,也是为护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培养护生的合作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加强自身修养 护生自身修养的提升是培养合作能力的基础。护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同教师进行交往,还要与同学进行交往,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护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人素质,如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等,此外还要善于商量,会协调,随和大度,遵从集体;肯采纳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及纠正自己错误的观点。在教学考核过程中,不仅要考核专业技能,还要重视护生的合作能力和自身修养的考核,使他们明白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合作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才能相互尊重,真诚相待,情感融洽,这些都会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促进和激励的作用,使教师真正的成为护生的良师益友。

2.3 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是护生合作能力培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由于护生大都很年轻,社会阅历浅,对人际关系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缺乏判断经验,易受到教师的个人特点所影响。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形象,教师的政治观点、感情、处事态度、风度仪表、交际方式以及合作能力等都对护生的成长会产生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护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要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用热情、诚恳以及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形成合作能力。

2.4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能够有效培养护生的合作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尽量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针对不同的问题,让学习参与到讨论中来,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是护生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进行一些技术操作学习时,碰到问题,让学生先进行讨论,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注重指导学生在合作中解决问题。例如,为了使护生能够真正掌握护理技术,同时还要了解患者的感受,在教学中可以让两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护士,一人扮演患者,体会患者的心理压力及躯体的不适,同学之间相互配合是关键。通过相互配合的角色扮演,能够发现护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再将这些问题一起进行讨论,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其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其合作热情和创新意识,使其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习习惯

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谁都无法否认,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当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它贯穿于人的一生,由此可见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现在小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却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降低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又使学生很难领悟到今后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二、教师应培养出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教师应规定学生课前准备好语文课堂上要用到语文书、练习册、作业本和笔等,这样孩子们就不会上课慌乱找东西,而影响课堂秩序。此外,最好在班上张贴一张课程表,让学生都清楚下节课的具体课程,使他们有条不紊地掌握学习的节奏。

2.培养学生自觉预习的习惯。每次将要新学的课文要求学生去预习,因为预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去了解文本、学习文本。预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让他们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明白的词语,而且预习还应由扶到放,最后让学生做到自觉预习。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坐姿。“字如其人。”字,是人体生命的对应,是书者志向的外化,是书者心境的表白,是书者情绪的流露。写字如同造房子,要讲究布局、搭配、容让。教师应要求学生无论课堂内外都要形成这样的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能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头要正,身挺直,两臂分开讲姿势,三个一,脚肩齐,边写本子边前移。

4.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5.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为了让学生做到认真倾听,应逐步使他们做到“五心”:一要细心,无论听教师讲还是听学生发言都要听完整;二要耐心,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误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再指出不足;三要诚心,当有些同学的发言有语病时,不能讥笑别人;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虚心接受,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别人意见时不能盲目,做到有选择的接受。

6. 培养学生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应把每天的作业写在黑板上,而不是口头叙述,最好让学生用一本专用本子负责记录各项作业,以此来提醒他们,并且应寻求家长的配合,加强家校联系,利用校讯通平台及时把当天作业发送到家长手机上,让家长督促并检查学生的作业。此外还可以在班上开展各种自觉完成作业的奖励活动,这样让学生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7.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形成阅读习惯的心理动力,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面。教师可在班上举办图书角,让学生徜徉于书海;还可以开展讲故事的活动,邀请家长参加,给孩子评价、打分,日积月累,相信学生会越来越喜欢阅读,知识面会越来越宽。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四会;观察;复述;循序渐进;交流

文章千古事,妙手善为之。有的人提笔著文,文思泉涌,倚马千言,一挥而就,文意俱佳;有的人,三纸无驴,离题万里,或者搜肠刮肚,含毫渺然。究其原因是写作不得法。下面对写作技巧的获得、写作技巧的“四会”逐做例举。

一、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学会观察

有心者花草在心间,无心者日月不入眼目,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日常生活日复一日,新旧交替岁月轮转,冬去春来,花开花谢,北风啸歌,白云擎伞,“争妍花开风有味,伤心泪落脸生痕。”处图书大厦叹书海茫茫,游高山顶端觉风雨凄凄;小鸟喁喁歌唱,雄鹰展翅悠悠;小草咬破禁锢它的硬土才能露出尖尖的绿意,生命驱除笼罩它的黑云才能显示出熠熠的阳光……

稍微一留心就会发现世界原本是这样的多姿多彩:行住坐卧,哲理璀璨纷呈;万物万形,千人千面;百鸟百鸣,一花一果。正所谓:美无处不在,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而已。怎样去发现?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用心,时时留意,认真思维,勤加总结,多做笔记,眼观口读,所谓有心艰难能成事,无心顺境不成材。

二、注重积累,温故而知新,学会诵读、复述

清代文学家孙洙深有体会地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积累在学习古代诗词中的重要性,学生年纪尚小,没有什么文化积淀,中国古代诗词如此珍贵,作为教师,最主要的就是引导学生下苦工夫去积累,将这些优秀的文化转变为自身的无穷的财富。

积累的过程当中,最主要的就是反复阅读,久而久之,耳熟能详;其次,要让学生学会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古代诗词进行完整、优美的描述,如果能够用押韵的文字写成现代的诗歌更佳。小学生思维敏捷,观察敏锐,如果能够把很多名家的优秀作品都倒背如流,那么学生就拥有了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写起文章来就会文字锦绣。当然要想达到这一点还需要下苦工夫。古人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就必须有这样的精神,不仅仅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还要在课下不断地学习,长此以往才能取到良好的效果。

三、全面发展,有条不紊,学会循序渐进

在读书过程中,我一开始鼓励学生摘抄好词好句,但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只是积累,在习作当中根本不会运用,或者是原文不动地照抄,在引导使用上也下了不少工夫,但仍是不尽如人意。我不得不改变方式,让学生写读后感,而且写读后感是循序渐进地呈梯度上升,也就是说学生每处于一个阶段我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只是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通过读童话、演童话、补编童话来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中年级阶段通过写读后感及自己的三言两语的感言,让学生学会把读书和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联系起来,会写完整的故事,把读书和习作联系在一起。随着年级的增高,我会让学生简单概括内容,主要在联系实际写事上下工夫,在分析写作方法上下工夫,在运用修辞手法上下工夫等等。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尤其是高年级阶段,学生能够根据自己读的书来判断生活中自己做的事对还是不对,也能够应用书中的具体事例来评判自己和别人,这能让学生明白是与非,明辨美与丑,怎能不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呢?同年级的老师问我:“你班的学生为什么分析能力那么强呢?”我轻松一笑:“那还不是学生爱读书的结果呀!”而且通过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学生会灵活应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来,可谓两全其美。

四、看历史剧写观后感,学会交流

学生在写作学习方面不喜欢交流。我利用自习时间播放视频《龙且的失败》,楚汉之争中项羽的大将龙且一意孤行,不听田横之言,最后自刎而死,从而给项羽造成重大的损失。看完后,我让学生写观后感,题目自拟。学生兴趣浓厚,基本上表达了正确的观念:要听取他人意见,否则下场难以预料。读书、写作之后亦复如是,听取他人意见,多和他人交流,借此更能够提高自己的感悟。交流非常重要,让学生明白别人的好文章也是作者反复修改、反复交流而来的,这样一步步把学生引到他自己的文章上来,养成好的写作习惯,别把自己圈到一个狭窄的思想圈子里。

通过《楚汉之争》的观看,学生认识到:要多交流,多借鉴,治理国家如此,管理军队如此,写作文更是如此。

综上所述,写好作文、成为“小作家”的方法也并不是没有,诸如以上“四会”,也并不很难。关键是养成动笔的好习惯,有浓厚的写作兴趣,学会洞幽察微、一闻千悟,能够明辨慎思、如理作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一定会笔下生辉、一定能勾勒出想象中的未来世界,从而热爱生活,认识自我,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一、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学会倾听

1.“听”的重要性。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信息化的今天,要获取更多更好的信息,就必须学会倾听。只有在课堂上认真倾听,才能产生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2.“听”的要求。

倾听时要做到: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细心,在评价别人的发言时,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这样才能在“听”中发现问题,在“听”中点燃思维的火花。

3.培养习惯的方法及过程。

教学中,我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课前3分钟演讲,学会倾听和评价,发言同学说了什么,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评价同学应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寻找同学发言的闪光点。这样,学生无形中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听别人发言,首先要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内容,其次才是指正、补充等。

二、培养学生说的习惯:说普通话,讲文明语,学会即席发言

1.营造说普通话的氛围。

我结合学生和当地实际,把“推普”工作做到班里,创设一种以说普通话为荣的环境,鼓励学生不论上课发言,还是课后交谈,一律使用普通话。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便于随时随地进行训练。

2.培养文明的生活习惯,讲文明语。

农村学生们耳濡目染,极易养成说脏话的坏习惯,因此,在口语课中,要避免说脏话,注重培养学生在交谈中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

3.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即席发言。

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即席发言的技巧。怎样才能把即席发言讲好呢?首先,要确立中心,明确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其次,要从实际出发,为发言寻找一个切入点。再次,要有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开头最好干净利落,直接入题,结尾则要强化发言的主要内容。最后,要善于捕捉时机,即兴发挥,借以渲染气氛,使讲话横生妙趣。

三、培养读的良好习惯:学会浏览、精读与复述

1.营造阅读氛围。

农村初中由于办学设施条件的限制,可供阅读的书报资料不多,我就发动学生,广泛收集,设立班级书柜,互相交流。在收集推荐阅读材料时,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文质兼美,偏重古今中外名著;二是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即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三是注重小故事大道理,短篇幅大思想;四是突出时代性,选择有时代特色的书来读。

2.掌握阅读方法。

学会浏览、精读与复述。

(1)学会浏览。很多学生的阅读只是停留在为眼前的考试而阅读,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上对文章的分析解读,至于自觉地精选阅读内容、做阅读笔记、写读后心得则无从谈起。针对这一现状,我首先培养学生养成课外浏览的习惯。学生喜爱读书了,阅读能力自然就增强了,写作水平也跟着提高了,语文成绩当然不会差了。

(2)精读名家名篇。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讲读课文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名家名篇,一般都要求学生熟读,有些还要求学生背诵。把这些课文教好学好,是快速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因此,我规定教材中的文言文必背,诗词曲必背。

(3)复述课文。我每周抽一节课的时间进行集体的课外阅读或进行文学欣赏,让学生从人类的精神宝库中探求宝藏。开展读书、读报的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习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记忆力和想象力,这是初中生积累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培养写的良好习惯:规范表达,写规范字,勤于做笔记与练笔

1.写规范字。

随着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年轻的一代汉字书写习惯不良,书写马虎,写的字龙飞凤舞,难以辨认,错字别字另类字泛滥成灾,更重要的是随着汉字书写审美情趣的消散,那种严谨、平和、坚韧的治学心性逐渐消解了。为此,我规定学生每天坚持练字,这样坚持了一年,有些学生的字虽写得不是那么美,但规范、工整、清楚,有些学生的字不仅美观,而且很有艺术性,连人看上去都濡染上了几许淡淡的书卷气。

2.勤于做笔记与练笔。

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 有效 习惯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最多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时代精神的反应,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能让每一个学生有机会、有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能有效地提高活动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就目前情况来看,合作学习既有令人欣慰之处,亦有不尽人意之处。不尽人意之处体现在:流于形式,走过场,不重实效;合作目的不明确,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合作过程无序,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行其是;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参与面窄、参与率低等。这些不尽人意的表征与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及能力有关,与缺乏日积月累系统扎实的训练相联,最后结果直接指向无效合作,既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又易使学生对合作学习生出排斥感,或者衍生更多的“南郭先生”。如何改变这种现象,使合作学习有质有效?笔者认为,当努力培养学生的五种合作学习习惯。

一、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的前提

学贵有疑有思。学生一旦丢弃了积极的独立思考,学习活动也就不复存在,即使有也只是装模作样而已。就小组合作学习而言,没有独立的思考习惯,就不可能有有效的合作学习。现实中,有的学生平时沉默无语习惯被动接受,有的学生基础差一些,有的甚至没把学习当回事,他们在日常合作学习中往往处于弱势,总认为自己想到的肯定是不全面的,自己的观点一定不会被同伴重视,而其他组员的意见更正确或准确,会受到大家的重视,因而产生了“不言不说”、“不思不虑”的惰性。常此以往,就懒于思考,甚至不会思考了。笔者曾留心观察过,在日常的合作学习小组中总有一些同学在扮演着观众、听众的角色,他们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从属于组长组员,依赖于老师,只是小组合作形式的全程陪客看客,自始至终处于一种茫茫然不知何往的境地。

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在合作前提出独立思考的要求,给全体学生一段时间独立思考:①小组合作要讨论什么问题?将要解决什么问题?②我自己准备怎么做?我个人怎么想?③我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我能解决哪些?④还有哪些疑问需要提出?让学生一边进行独立思考一边将思考的结果简要记录下来,有了这个过程之后再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另外,在交流之后的讲析中,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学生看看自己的哪些想法与组员不谋而合,哪些观点人无我有,营造“人有我有是优秀的,人无我有是卓越的”这样一种评价舆论导向,特别记得肯定那些等待观望学生的见解,促使这些学生在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中快乐地、慢慢地摆脱传统中以记忆模仿、习惯接受和旁听为主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进而开启有效合作学习之门。

二、积极交流的习惯――合作的基础

即便有了独立思考,有了个人的见解和观点,倘若没有积极的交流,合作学习仍然无从谈起。因此,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交换意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所在。现实中,有的学生由于害羞的个性不能在大家面前流利地表达;有的学生缺乏有条理的思维,往往不知道话该如何起止转承而不愿参与交流;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习惯了听众角色,即使是进行过思考也不愿意发言不愿意表现。这是因为学生缺乏积极交流习惯的原因。培养学生积极交流的习惯,让学生有序有质地积极交流,不仅利于提高活动成效,也是有效合作的标志之一。

为了促进学生积极交流,老师可经常对合作小组进行这样的训练:①由组长牵头提出一个话题。②每个组员就提出的话题轮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观点与前一位大体一致,可以说“我与XX的想法基本一样,另外还有一点补充”)。③把交流的结果汇总,形成一致的观点和看法,在组内宣布通过。④记录员评价,通报发言的人数次数,肯定大家的参与。这样,融造一个友好宽松的氛围,提供一个个跨度不大的台阶,先保证学生能参与交流,再慢慢提高交流的质量,使合作学习走向全体,走向深入,走向有效。

三、认真倾听的习惯――合作的关键

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是尊重别人、与人合作、友善待人、虚心求解心态的自然表现与流露。当别人发言时,培养学生安静坐好,注视对方,认真听取和思考别人不同的见解,主动获取信息,积极构建自己的认知的良好习惯,是合作学习的关键。说者在被人尊重、深受重视、自由发挥的环境中,心无旁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才华,发言就会格外地精彩;听者在收集了多方信息、安静深入思考后,必能提出不同的见解或贴切的补充。然而,在这一方面,有些组员比较欠缺,特别是反映在讨论中,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时甚至是有两三个人同时说,只顾表达自己,而没有人倾听别人的发言,他们各打各的鼓,各划各的船,而不去倾听他人的发言,以至浪费了宝贵的讨论时间,最终小组的意见,也就成了组长个人的意见。听,成了老师无效或低效管理下的一个形式。长此下去,既培养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也无从谈起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如何教会学生“听”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听”的态度?怎样让学生明白倾听的重要性,让同学们乐意倾听别人的发言,让倾听别人成为一种习惯呢?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以“身”示“法”。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其次,老师可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并经常加以训练:①要弄明白说者说话的前提。②知道说者说话的主题是什么,围绕什么中心思想在讲话。③在必要的情况下,用笔记录一下别人发言的要点。④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双眼注视对方,以专注友好的表情呼应发言者。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乐听”、“善听”,学生的思维才能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才会倍增。

四、辨析评价的习惯――合作的灵魂

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观点往往不止一个;一个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往往不止一条,解决一个问题,办法往往不止一种。教育者就是要多培养见仁者,见智者。在众多的言论观点中,如何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就涉及到学生的辨析、评价能力。合作学习就为辨析评价搭建了一个舞台,提供了空间,创造了条件。辨析评价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升,是有效合作的灵魂所在。有了这种习惯,课堂上常会出现“道理越辨越清,思路越辨越宽”这样一种好境界。

培养这种习惯,可抓住以下要点:①先要让学生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必要的话,应该记录发言的要点,对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②学会套用一些常用句式进行质疑或评价,如“刚才听了某某同学关于……的发言,我的看法是……”;“我认为某某同学的说法不对,应该是……”;“我帮某某同学纠正一点”;“我赞同某某同学的观点,因为……”;③注重礼仪教育。学生发言的态度要温和,有礼貌,对别人的回应,一般要表示感谢。这样训练下去,不仅促进学生更认真地倾听,也培养了思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合作学习走向高质。

五、归纳总结的习惯――合作的重心

归纳总结的能力和习惯是与认真倾听、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评价的能力习惯相辅相成、因果相依的。具备这种习惯和能力,学生就能汇聚多家之言或提炼出最精当的观点,或总结规律性的东西,或抓住对方错误,或推出错误的结论,最终可以把小组达成共识的观点简洁、清晰地汇报给全班同学,取得全班性的共识;也能针对事情的全程经历总结成败得失,使自己下次做得更好。有了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合作效率就会高,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为了培养这种能力和习惯,教师可以拟定主题,搜集一些讲演的片段(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搜集故事、电影当中的一些片段),播放给学生听,请每个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听讲演的内容以及表达的意思,然后组织课堂交流,比较各自概括的准确性、全面性,使学生学会理解与概括。也可以组织观摩活动,让一个小组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其他小组旁听,等话题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针对刚才讨论中出现的观点进行概括和提炼、针对讨论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