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

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范文第1篇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坚持的四项重要原则

第一,符合初中学生思想、心理实际的原则。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奇心重、易于冲动、敢于冒险、逆反心强、渴望自由。因此我们的评价方法就必须适应初中学生这样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克服和避免空洞乏味的道德说教。比如尽量避免向学生宣读大量禁止性条款,而是向学生介绍一些违反这些禁止性规定而发生的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结论,这样可以较好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

第二,符合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原则。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的过程,我们采用的各种教学评价方法也应该分别符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要求。各种评价方法取长补短,共同作用,最终服务于培养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质的目的。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实际,初中学生的思政课目标应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正确与同学、老师和谐相处,尊重和孝敬父母为主要内容,而不是以政治观念政治态度为主。

第三,坚持正确思想导向的原则。思政课教学评价方式可以也应该多样化,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必须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否则无论多么新颖的改革探索都只能是南辕北辙,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任何形式的改革探索也达不到改革的目的。

第四,引导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原则。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每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每个人自我反思、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过程。我们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有利于激发每个人善良本性,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羞耻心和道德责任感。道德素质的形成虽然不能完全靠自觉,但离开了道德自觉,思想政治教育就变成舍本逐末,不但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招致学生的抵触情绪。

二、几种行之有效的新型思政课教学评价方法

在各地进行的思政课教学评价改革探索中,出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区别于传统纸笔考试的评价方法。

第一,日常行为观察法。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特别是自以为不为人知、不被人关注时的行为表现最能体现一个人真实的思想道德水平。所谓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记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依次作为评价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依据。

第二,课堂表现记录法。严格的说这种方法属于观察法的一种,由于课堂表现记录法的考查范围仅限于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表现,目的是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和对思政课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所以单独作为一种评价方法加以强调。课堂表现记录法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的机会,观察了解学生的课堂纪律性、学习自觉性,有关知识的掌握、运用水平并进行记录和评价。

第三,谈话法。该方法是指教师有针对性的在课内、课外与学生进行谈话,获得有关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素质、学习效果、兴趣爱好、社会经验等方面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谈话应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教师不能刻意强调谈话的评价意图,否则学生可能会隐瞒真实的思想、情感;同时教师也应禁止在谈话中使用有损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的语言。谈话应以交心为途径,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适时点拨、合理引导,既掌握了学生思想状况,又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第四,情景检验法。教师创设特定的道德情景,观察并记录学生在特定的道德情景中做出了怎样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选择,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依据。例如有的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景:故意让洗手间的水龙头开着,看哪些学生会主动关闭水龙头。需要注意的是,对初中学生进行道德情景检验,一般只能选择日常生活中有道德意义的生活小事,不宜创设严重违反道德原则的诱惑式陷阱去检验学生。

第五,项目评价法。这是探究教学方法在思政课教学评价中的运用。教师和学生围绕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选定若干研究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完成这些项目。教师观察、记录各小组学生计划制定情况、分工协作情况、调查研究情况、资料收集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内容,根据每个学生的综合表现确定成绩等次。

第六,成长过程记录(成长档案袋)法。与以上方法相比较,成长记录法不是一种独立的评价方法,而是对前述各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保存、整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通过建立学生成长事迹档案袋,记录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进步表现和成绩。档案袋中除了教师的记录内容外,还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记录、家长的记录和其他同学的记录。教师和学生都能通过成长记录看到学生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变化轨迹并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

三、新的评价方式难以推广的原因及对策

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德育;思想道德

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方针和思路必须按照党和国家关于提高当代学生的全方位素质的要求来制定和实施。基于此,就必须在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合理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这一点也已经达成共识,毋庸置疑。那么,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主要手段的的体育教育,除认真完成好自身的目标以外,如何在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积极协助学校完成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在现阶段,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分析

笔者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和实地调查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表现出片面性、边缘化的倾向。

1、在整个体育教学中偏重于身体素质练习以及专业技能的教学,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而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这一点在各省市的业余和专业体育学校都有很严重的倾向。分析原因,主要是各个体育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完成各省和地市下达的金牌任务,因此,在平时的专业训练中,往往更偏重于专业技能的训练,而作为思想道德的渗透和养成基本上是停滞状态。

2、在整个体育教学中即使有部分学校进行了德育教育,也存在着重在说教,忽视身教,导致教育效果不好,对学生的影响不够深入的问题。比如,在某市初中部,体育教师在某次体育课堂上,讲述耐力的问题,仅仅强调耐力需要长时间的锻炼才能获得,与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关系并不是很大,要求学生以磨时间为主。其实,这位教师原本可以利用耐力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一次很好的意志品质的相关方面的教育,充分说明人的意志力是可以在体育训练中得到充分发挥和锻造的,然而,却一语带过,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3、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重视日常的课堂教学,忽视体育德育方面的教育。个别体育老师一提起要求在学生中广泛结合体育渗透道德教育的话题,往往就是把教育搬回了课堂上,教室里,机械的生搬硬套,空洞的脱离现实的发表一些一些不合逻辑的说教,一方面教师疲于应付,另一方面学生也无心真正往心里去,导致一提到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老师不愿讲,学生不爱听的恶性循环。

以上种种现状决定了在体育教育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如何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正如以上所述,学校不仅要锻炼学生健壮的体魄,更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笔者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道德状况,创造性的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寓德育教育于体育之中。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一下如何有效的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作为体育教育主体的一线的体育教师,要勇于并善于进行德育教育。

作为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充分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和结构,破除以前不十分正确的观念,与时俱进。为什么?因为体育课程是一个包括身体、思想、智力情感和态度的内在的综合学科,它不仅可以锻炼美的性格,更能培养耐心,提高思想觉悟,提高社会适应力,而不能像从前一样单纯的将体育理解为仅仅是强身健体的单目标性的学科。所以,要想在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取得突破,关键是转变一线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来。

2、各级教育机关、学校党委要充分认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身体力行,大力推行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要想使广大教师能够发挥积极性,各级教育机关的上级党委,在年度计划的制定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将其纳入年度计划的一部分,还要将其所达到的效果和成绩列入体育教师年度考核的指标中去,必要时可以给与一部分的物质奖励和一定的惩罚措施。再进一步,可以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日常教育的一部分。

3、加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让学生自觉在体育锻炼中主动的有意识的进行自我道德品质的考量。

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座谈或者是现身说法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的概念,让他们真正在体育锻炼中主动的强化自己的道德素质。比如,在冬天,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长跑,那么,学生就要知道冬季长跑不仅仅是加强学生冬季的身体体能的储备,更重要的是通过冬季长跑,考验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

三、要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高尚的道德意识

1、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高道德意识

在体育运动中,如何克服障碍,包括阻力和困难等等,是运动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如何看待和对待障碍,反映出学生的不同性格、能力、气质、兴趣等各种心理特征。比如有些独生子女身体素质比较好,但就是怕吃苦、娇惯,动手能力差,性格倔强。那么,作为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就能有效的解决这些连一些家长都很难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把体育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道德意识培养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这些学生的优点,来逐步克服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

2、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在现代经济背景下,难免受到个别家长的一些不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以及对家长的过分依赖感。那么,就使得他们在面对新环境时,常常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应有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他人的基本尊重以及应有的沟通手段。众所周知,体育活动多数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也就是集体项目众多。这就为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进行团队教育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因此,我们说,体育活动是最有益于团队精神意识的形成的。

3、倡导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健康意识教育

体育锻炼主要的目的是增强体质,形成健康的身体。那么,可以利用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相结合,让同学们懂得健康的意义。使大家懂得只有通过正确的体育锻炼才能获得健康的身体。而以前的体育教育真是由于缺乏了应有的健康教育才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死读书,很多名列前茅的同学都不爱好体育的怪现象。

4、运用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加强文明意识培养

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学艺术;]员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5-0094-01

一、思想道德教育与美学教育的关系

美学教育是提高一个人思想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净化人类灵魂的一种教育方式,艺术是通过作品内容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或再现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向往和歌颂与赞扬,对丑与恶的鞭笞与憎恨。从而培养学生对真、善、美、丑、恶的鉴别能力,净化思想与心灵。

艺术人才的培养教育,必须结合思想道德教育。或者说思想道德教育要走在任何一种教育的前面。因为]员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通过表]作品来传递对他人的教育,同时自己也是一位被教育者,做人要讲究道德,不然就没有资格去教育别人。一部好的作品足以能够使人们在灵魂深处受到振颤,那么振颤人心的故事情节,需要靠]员的“二度”创造。这是我们所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也是关系到一部好的作品能否完全的表现出来,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思想能否被人理解以及能否达到培养人、教育人的目的,在高职教学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

二、心理素质教育与艺术意识教育

心理素质和思维反映应是紧紧相连的,越是心理素质好,对事物的反应就越敏捷,对表]意识就越强烈,理解人物、表达人物的思想内涵就比较准确,学生的思维反应与心理的条件反射比成年人快,接受能力强,所以在直观教学中一定要掌握学生们的优势,培养学生树立自我形象、自我独立的概念,增强学生们的艺术意识。要在她们的心理上驱使他们完成树立人物形象和自我形象概念;用高水平、高层次的作品来锻炼自己的感染力,用人物对比提高自身的表]技能,增强自信心。因此,培养艺术人才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重要。

三、身体素质教育与肢体语言相结合

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担负着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及法律素质,将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结合新课改研究提高“基础”课实效性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对于适应形势发展,增强“基础”课时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基础”课实效性是指依据教学活动规律,结合学生思想发展变化情况,选取最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要传授的内容及时、准确的传递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教学投入与教学结果产出的最佳比例。从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基础”课实效性的提高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研究提高“基础”课实效性这一问题将激励教师摆脱“基础”课教学照本宣科的模式,有助于教师根据“基础”课理论体系、教材体系的特点构建自己富有特色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使大学生自觉提高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素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从而保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继有人。

一、影响“基础”课实效性提高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授课内容枯燥

目前许多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把握上仍将灌输教育与填鸭式教学方法混为一谈。目前许多教师仍受着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听命配合的固有教学模式束缚。这种生硬灌输的教学方式,无视大学生的主体性,把道德片面、狭隘的理解为对人意识行为的限制,这易使“基础”课教学变得乏味,形成教师在台上讲的兴高采烈,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

“基础”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很强,但绝不是只对概念、原理、原则的简单重复,而是需要结合大学生实际,研究大学生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还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强调概念与概念的联系,理论到理论的演绎推理,忽视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需求。这种枯燥的内容讲授,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形成逆反心理。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课融合程度不够

众所周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两门课合一产生的。我们在道德与法的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道德观念在很大的程度上与法律观念是相重合的。法律是维系社会运转和发展的最底线道德要求,道德观的基本要求不仅是法律构成的基础,而且在很多层面上直接表现为具体的法律规范。在这一价值层次上,道德与法律一脉相承,法律精神与道德观念趋于融合。然而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或者放大了道德观念与法律观念的重合度,将法律规范要求与道德要求完全等同,或者过于强调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忽视了价值层次上道德与法律的一脉相承性。这种情况易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德与法的同质同向性,不能很好结合法律与道德的要求全面提升自己法律道德素质。

(三)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目前,一些高校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环节总体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在教学计划、实践形式、经费保障等方面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标准。

加之,“基础”课实践教学涉及场地、经费、后勤保障等多方面问题,协调难度大,相比课堂授课要复杂得多。因此,许多高校的“基础”课实践教学仅停留在号召和书面要求上,或者流于形式未见实效。这易使学生产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脱节,造成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水平与问题解决能力不相匹配的问题。

二、解决对策

(一)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P.41)因此,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师生间互动,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达到提高大学生“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教师可以采用专题式教学法,将教学内容按章节讲授转为按专题讲授。专题可以从爱国主义、道德领域、法治观教育、价值取向等方面切入,结合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以小见大的引导学生树立伟大人生目标,坚定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使“基础”课达到说理而不说教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对贴近大学生实际的案例加以筛选,选取那些大学生关心程度高、时代感强、涉及人物与大学生契合度大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允许学生各抒己见,讲出自己真实的看法、观点,教师给予适时引导,这既能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潜能,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有利于增强“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导向性,提升“基础”课的时代感。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结合授课实际单独和综合应用启发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切实提高“基础”课的实效性。

教师不能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实现对教材内容的超越,即教学内容的选取既要体现教材的主旨内容,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状况做好教学内容的转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避免对理论知识的误解或教条式的搬用;要加强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的研究,及时将这些理论成果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和与时俱进性;要按照贴近社会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的要求,运用理论知识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基础”课的实在感,使“基础”课论理而不空洞,从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基础”课的吸引力。

(二)加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融合

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互相支持、相互促进的。因此,必须加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融合,整合二者的教育内容,从而形成完整的、体系化的“基础”课教学。

首先,要坚持理论在法学教育中的指导地位。要在法律基础课的讲授过程中,渗透的基本理论。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法律基础课的讲授,渗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使学生懂得虽然政治、哲学、宗教等各种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与发展也有作用,但追根溯源,“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2](P.82);要渗透阶级理论,使学生明白法并不是超阶级的,它是由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与以往法律不同,社会主义法制,是真正反映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要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使学生理解法并不是超历史的,既不是永恒存在,也不是永久不变的,从而让学生明白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先进性、科学性,使其自觉接受法制教育,自觉遵守法律规范,成为一名懂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

其次,要在法律教育中强化道德意识。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再完善、法律条文在繁多,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社会关系。同时,法律调整的滞后性也容易给别有企图的人产生可乘之机。因此,人们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日常行为的善恶。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基础”课教学仅局限于法律知识的单一传授上,而应结合实际,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将“法”与“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向学生阐明有关法律规范的立法精神,解析其立法用意及与社会主义道德的深层次联系,使大学生既树立起法律权威意识,又克服“法律万能”的观念,推动学生追求法与德的双重规范。

(三)加强实践教学,实现理论实践双重提高

“基础”课价值体现方式就是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取得的成效。同时,实践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一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厌倦情绪,为“基础”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教师应充分挖掘校内实践教学潜力,通过聘请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等开展主题讲座,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聘请知名学者举办学术讲座,使学生紧跟理论发展步伐;支持学生成立理论研究小组,主题社团等学生组织,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能力;鼓励学生开展校园调查,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充分重视网络新兴媒体的作用,利用校园网组织学生展开网上讨论,交流实践经验,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资源,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让其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使其自发形成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

最后,高校教务、学工、后勤等部门应紧密配合指定中长期“基础”课实践教学计划,对实践教学在时间要求、工作量核算、业绩考核、经费保障等方面做出完善的规定,使“基础”课实践教学长期化、制度化、可操作化。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范文第5篇

1.德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新的变化。对于英语课堂教学来说,学生容易接触到大量关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容。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等获得大量的西方文化信息,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也蕴含了不少西方人的价值观等,特别是一些带有偏见和特定立场的文章宣传,对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影响比较大。在英语课堂的德育渗透中还存在一些难题和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师对课堂德育工作认识存在偏差

教师作为掌握一定英语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在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对于德育渗透则比较忽略。他们认为德育教育和英语教学没有联系,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德育教育和英语教学的统一性作用。对于不属于英语教学内容的知识,都非常的排斥。他们认为德育是辅导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责任,和英语课程的教学是互不相干的。同时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视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于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以及其它的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比较忽略,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掌握和应用的能力。部分教师认为英语教学负担比较重,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和德育相关的知识,只能注重于英语知识的教学。部分教师没有正确的掌握英语教学的科学方法,不重视语言的实践,不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不注重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部分教师不能够有意识的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思想道德教学理念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没有充分的发挥英语教学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实际上,对于英语教学来说,也应具备一般的教育特点,例如社会性和教育性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实现学生的知识、道德、品行等多方面的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思想、有文化的新人才。

1.2学校对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随着扩招,提高了大学生的数量,但是也带来了就业方面的压力。因此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只能按照社会的要求,重视眼前的利益,对于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德育教育的作用。学校在英语的成绩评估中,没有添加德育方面的分数,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对于德育的重视,也加大了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难度。同时学校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硬性规定也影响了教师的自主权,特别是统一进度、学方法、评价标准等,影响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使教师在教学中只能按部就班,个人风格也难以发挥。这种呆板式的教学方式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但是效果却不够明显,也影响了德育教育渗透的实施。

1.3学生个人道德意识亟待提高

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学生会从互联网中得到各自各样的信息,但是学生对于这些信息的甄选能力比较差,无法区分其中信息是否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不少学生在社会不良价值的冲击下,难以区分是非善恶,难以坚持正确的思想观念。学生个人的道德观念也非常的模糊,例如不少学生认为考试作弊不再是不光彩的事情,还有一些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缺乏责任感和一般的道德,对于感情极度不认真,行为轻率,没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约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旧的道德观念破裂,新的道德观念还没有正式的建立。在这种背景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抵制,部分学生以自己有限的社会经验或者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认为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观点和看法都是错误的,德育教育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使德育教育面临着新的难题。一些学生对于外来的思想文化全盘接受,不加选择,造成了自己人生观的错乱,而且忽略了本民族的传统道德,忽略了自身道德素质的建设。

2.英语课堂进行德育渗透的措施和办法

大学不仅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更加关键的是大学应当培育德育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的了解自己和世界,才能够在社会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价值。当代大学生处于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阶段,社会中的各种思潮和价值观会相互影响,对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教师应当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教师对于英语教学德育渗透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本人的言谈举止对于学生具有示范性的作用,会影响到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教师的行为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过程,对于学生具有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教学态度,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能够以身作则,关心和爱护学生。热爱学生作为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同时也包含了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做好德育的渗透,应当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充分的发挥感情的感染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通过动之以情,于理于情,实现知识文化教育和德育的充分结合。通过保持和学生良好的情感,能够使德育渗透进入到新的境界,同时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样不仅有利于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能够成为学生做人和学习的楷模。教师教书育人,特别是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也应当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教会学生做人的基本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2.2找准德育渗透的切入点

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如何寻找到德育准确的切入点,是德育渗透中的难点和重点。部分教师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认为英语教学不需要进行德育渗透,德育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责任。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关于人们的思想道德的知识,例如爱情、尊老爱幼、环境保护以及职业规范等,这些都是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素材和切入点。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联系和教材有关的话题,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和思考,还可以用英语小作文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悟。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在反思、对比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通过课堂英语讨论,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肯定学生的积极看法,对于学生的错误认识要进行及时的指正。例如在Waiting for a call一文中,关于女孩在等待男孩的过程中,各种理智和非理智想法的相互交织表现了女孩内心复杂的心理。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剖析主人公的心理和态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判断其行为的正确与否。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恋爱观念,保持和异性正确的关系,正确的处理好学校和恋爱自己的关系。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不仅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同时也会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使学生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学习到相关的英语知识,而且还能够感悟到人生的道理,感受到快乐,找到做人处事的正确方法,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3塑造德育渗透的良好氛围

通过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德育渗透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和理解教材中所蕴藏的深刻思想。在具体的课堂氛围塑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自演英语短剧。例如在讲解A dinner of smells一文时,故事的内容讲述的是一个穷人由于在一家餐馆前站了一会儿,餐馆的老板认为这个穷人闻了他的食物要收费,穷人由于没有钱就请一位智者来帮忙解决,智者于是把钱袋放在老板的耳朵旁摇了摇,智者说钱的声音就是穷人付给老板的钱,最后餐馆老板没有要到钱,灰溜溜的走了。对于这样的故事情境,教师可以交给学生进行自由扮演,并且用英语进行表达。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穷人的无奈和可怜以及富人的贪婪都尽情的表现出来了。部分同学还将故事进行改编加入了法庭断案的内容,将法官塑造成为了一个坚持正义、刚正不阿的现象,学生认为法官应当公平公正,不能够见钱眼开,否则平民百姓怎么生存。这位学生的看法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学生们的情绪高昂,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德育渗透的效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新知识,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辨明是非,学会了怎么做人,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范文第6篇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 体现

中学历史教材思想性强,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历史教学仅仅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从而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本人认为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在历史教学中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方可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紧扣课本,把握历史信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历史信息源源不绝,尤其是在近百年历史中更为突出。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最有效的历史信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讲述历史时,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是林则徐;在讲述时,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就是“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令向日本“吉野”号冲去,不幸中鱼雷沉没,全体官兵壮烈殉国等等。我们在这些最有效的历史信息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把握三个环节:①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这些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和作用;②教师分析后让学生发表意见,补充与这些历史事件有关的资料;③让学生在课后写小论文,评述这些事件中主要历史人物的爱国之举。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逐步深化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二、摆出事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如讲授“”中我先让学生讲述谭嗣同的主要事迹,然后再出示他说的话,即:“大丈夫不作为则已,作则磊磊落落,且外国变法未有不流血者,中国变法流血者,请自嗣同始。”被捕入狱后写下了留传千古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刑前,视死如归,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让学生感知谭嗣同决心变法,为使国家富强起来,不惜用牺牲自己生命唤起后来者的觉醒,对他的舍生忘死精神和爱国品质产生崇敬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立志做一个坚定的爱国者。

三、联系今古,结合时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绝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每时每刻都在现实中具体地反映出来。因此,我们必须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之古为今用。如讲述的历史,我们便把当年林则徐禁烟和今天的禁毒联系起来,说明两者都是不同时代的爱国之举,其宗旨都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青少年绝不能上当受骗吸毒。又如在讲“”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大量图 片展示日军在南京制造的种种罪行,灭绝人性地屠杀当地和平居民。而在20世纪60至7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其国内的一些右翼分子却美化侵略战争,否定,散布种种谬论。以此告诫学生一定要奋发学习,振兴中华,慎防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等时事,及时结合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通过历史节日,开展形式生动活泼的系列专题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主体间性 思想道德教育 多元主体

高职教育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必须遵循“教育为本,德育先行”的基本原则。思想道德素质在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才质量标准中占据首要位置,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

在社会转型和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高职思想道德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值得深入研究。主体间性教育观,为高职思想道德教育主体研究和多元主体条件下实现培养目标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一、教育主体说的历史沿革及比较

(一)教师主体说

该理论认为,教育三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活动是以教育影响为中介,教育者改变或影响受教育者。因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影响者与被影响者,是改变者与被改变者;教育者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对象或客体。在这种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等弊端日显突出。

(二)学生主体说

该理论认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该理论要求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助产士”和“催化剂”,教学过程应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于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须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学生主体说极大地推动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但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足够重视。

(三)双主体说

该理论认为,教育三要素为活动、活动的双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将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界定为交流,交流双边均是教育活动主体。该理论要求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主导者,在教育活动每一环节上都能体现主体性;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选择者、转化者和创新与超越者。我国教育界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就是双主体说,它既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重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主体”与“主导”概念内涵的重叠性,双主体地位很难同时实现,常常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凌驾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之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得到尊重。

(四)主体间性说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20世纪哲学领域中逐步受到重视的一个概念,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互识’是指主体之间是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通过对共同事物达成的共识,主体才能达到深层的互识。因此,主体间的互识和共识是相互作用的。”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是对主体性的发展和超越,涉及教育的本质。“主体间性说”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其交互活动是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该理论要求将目光投射于师生间的交互活动,关注师生间的交互关系。

二、高职思想道德教育主体具有多元性

高职思想道德教育主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 ,具有多元性。

(一)教师和学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基于主体间性教育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及其相互间关系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据此,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理应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二)以师傅为主的企业人员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高职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类型,与普通教育相比,其教育主体多元性特征表现更为突出。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通过有限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使其成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必须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对接。这使生产实践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成为必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者的主体必然多元化。从职业教育过程看,表现为生产实践中教育主体的改变和增加,反射出高职思想道德教育主体的多元化。从社会学观点看,高职教育是学生完成一次社会角色的转变,即从中学生转变成高素质的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学生不仅实践技能的形成需要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经过感知认同、模仿、练习、熟练协调、反馈校正和创新创造几个阶段的反复训练才得以形成,而且未来角色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也必须在真实的生产一线实践中进行培养才能形成。特别是未来角色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爱岗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及其他日常行为规范,只能在工作环境中反复磨炼才能养成。所以,职业素质的形成和职业角色的内化都必须在真实生产过程中才能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通过教师、教学管理者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企业的实习或实训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常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1∶1,国家示范院校实践教学所占比例更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外,企业的师傅、管理人员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与学生发生交互关系,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学生的世界观、职业道德、健康心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往往比校内教育更加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以师傅为主的企业人员成为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直接教育者或影响者,他们和学校的教师一样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三)学生相互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为了使教学过程更加紧密地贴近实践工作,使学生在项目与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向和直观的看待学习任务,以便毕业后能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和融入工作角色,高职院校普遍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即“行动导向、项目驱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一种现代教育形式,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其特点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种教学法一般是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教师给出一个任务(项目),学生按照获取信息、计划、决策、执行、控制和评价六个步骤分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起辅助作用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也可相互检查、评价。项目教学法使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影响成为了主体间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的思想道德情操、意志品德、职业精神都会相互影响,所以学生相互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四)家长等社会角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家长与孩子(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对孩子(学生)个体有着重要影响。此外,来自网络的虚拟主体也会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家长等社会角色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

三、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在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实现途径

(一)构建以活动为核心、以实践为重点的交互式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视为不断生成与建构的‘文本’,而不是封闭的、稳定的、从外部即可加以研究的意义系统。既然知识是非客观的、不确定的,那么,知识的形成和获得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参与。”同样,高职思想道德教育是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相互交往是关键。它反对 “填鸭式”说教,认为“道德传承与生成的根本途径在于师生交往实践中的体验建构。”因此,我们应建立以活动为核心、以实践为重点的交互式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将思想道德教育投射到整个实践活动中,使受教育者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体验生活与工作,在与教师、师傅、教学与生产管理者及同学的共同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行动感知丰富自己的道德经验,在实践活动中内化道德修养,同时将内化的道德修养外化为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

(二)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全覆盖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体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保障。之所以要建立全覆盖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是由于生产实践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学生易于接受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育者的主体的多元化使得过去的教育管理制度难免有主体缺失的情况。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建设不仅包括学校内的各种制度建设,而且包括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思想道德培养的各项相关制度。它们在空间上,要覆盖学生所有的学习场所;在时间上,要覆盖学生所有的学习时间;在人员上,不仅覆盖所有的学校教师主体,而且要覆盖学校和企业所有相关的人员。虽然目前学校都有相应的校外实习实训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没有与企业共同制定,主体缺失现象比较明显。要形成全覆盖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必须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完善相关制度,要将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师傅纳入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范畴,形成思想道德教育齐抓共管局面,才有利于培养社会欢迎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从主体间性教育观出发,明确高职思想道德教育是多元主体间性教育,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各环节的主体;教学过程以活动为核心、实践为重点,为多主体之间相互交往与沟通搭建思想道德教育平台,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模式;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全覆盖的思想道德教育管理体制,是避免教育主体缺失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岳伟,王坤庆.主体间性:当代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6) .

[2]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

[3]基于企业需求为中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绵阳师院学报,2012(12).

[4]韦诗业.论高校师德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 .

思想道德素质的概念范文第8篇

在逻辑学看来,概念是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要准确了解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及其价值,应当首先了解他对素质教育概念的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应当了解他对其中关键词“素质”的认识。素质教育是由中国学者最先提出的一个教育学概念,它的科学性如何最终要看对素质的解释合理与否。素质原先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但在人们的运用中,“素质”概念已经发展成为“先天遗传的禀赋与后天环境影响、教育作用的结合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1],如“干部素质”、“学生素质”等。他认为,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实践的需要”[2]赋予了素质概念新的内涵。“我们反对没有科学依据与实践经验去杜撰新闻,但也不拘泥于引经据典而阻碍新认识、新思想的产生。”[3]可见,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点———概念问题,潘懋元先生坚持概念确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辩证逻辑观点,既反对“杜撰新闻”、臆造新词的主观主义倾向,也力避食古不化的形而上学窠臼,从而在逻辑上给“素质”,进而给“素质教育”以合理的学科定位。这反映了老一辈学者治学上深厚的逻辑修养。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们认为,在潘懋元思想体系里它具有密切关联的两层含义:第一,“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4]。这是它的最基本含义。这里,他采取了教育理论界一个广为认同的观点。那么,“全面素质”包含哪些内容?它有“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5]。在稍后(2001年)研究杨贤江教育思想的文章里,他讲得更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6]。这样,“全面素质”包含着四项内容。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素质教育又称为“全面素质教育”[7]。这是素质教育的第一层含义。第二,素质教育不仅是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是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这是较难把握,又容易忽视的另一层含义,需要详加分析。他说:“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是:第一,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也就是‘学会学习’。第二,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发展能力,包括思维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不仅要使学生增长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学会做人。”[8]其中,第一、二点讲“增长知识”与掌握学习方法、“发展能力”应当兼顾,是文化科学素质(或思想道德素质等)内部应当注意的问题,实质上不同于第一层含义,是另一层含义。第三点涉及两层含义。一方面,如若增长的知识、发展的能力不属于德育范畴,即增长的不是“做人的知识”,发展的不是“做人的能力”,那么,“学会做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属于思想道德素质和其他素质(如文化科学素质)之间的外部关系。这时,第三点就是讲思想道德素质要与其他素质并重,不可偏废,属第一层含义。另一方面,如若增长的知识、发展的能力属德育范畴,即增长的是“做人的知识”,发展的是“做人的能力”,那么,“学会做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属思想道德素质的内部关系。这时,第三点讲的就是其内部不同层次各因素之间要保持协调,这显然涉及素质教育的另一层含义。潘懋元先生说,实施素质教育有待于“转变观念”,包括“转变学生观”。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9]是否构成其素质教育概念的确定内涵,从而形成不同于上述两层含义的第三层含义?对此我们持谨慎态度。所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杨叔子的话说,教育是“‘育人’非‘制器’”[10]。这是因为,学生是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主体,其思想和行为具有自主性、自觉性、自律性等,而供人役用的器物无此特点;从教育的内部规律出发,教育理应将原属于人的主体地位还之与人。当然,这样做“绝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1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之所以不能形成第三层含义,主要是因为,对素质教育已有的两层含义进行逻辑分析可知,对学生的两个要求———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以及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本身已经内在地包含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单以培养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的智育而论,要求知识、能力和智力三层因素协调发展,就是要重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其中的思维力,而思维力正体现了他人无法干预或包办的鲜明的自主性。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正是潘懋元先生反复强调的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潘懋元先生理解的素质教育没有这层含义。总之,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具有两层含义:它是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同时又是诸项素质内部各层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

二、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两层含义的成因及相互关系

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第一层含义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从的观点看,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人是多种规定性的有机统一体。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而个人的发展又有待于内在多种规定性的协调、平衡和充分发展。潘懋元先生说:“素质教育则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体现恩格斯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所指的‘自由’发展。”[12]他显然同意,历史唯物论关于人和社会关系理论、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素质教育思想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共同的哲学基础。简言之,这也是第一层含义之所以成为潘懋元意义素质教育基本含义的原因所在。据我们分析,素质教育的第二层含义涉及潘懋元先生多次论及的知识“内化”这一关键问题。和杨叔子教授的思想一致,他认为知识应当通过思考和实践,“内化为人文精神、文化素质以及其他素质”[13];否则,受教育者可能有知识、缺能力,甚而“言行不一,品质恶劣”[14]。知识不“内化”或少“内化”是我国传统教育久治未癒的痼疾,自然成为素质教育意欲针砭的对象。实际上,第二层含义还涉及一个比知识“内化”更一般的问题———知识和智能关系问题。潘懋元先生早说过,教学过程有“两个平行的密切相关的任务”,即“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智力能力”[15]。因为“知识和智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相互转化的”[16]:知识的学习促进智能的发展,反过来,智能的发展也促进知识的学习……。他持辩证逻辑观点,反对割裂关系、偏执一端的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传统教育所遗传的“重知识,轻智能”的原有倾向,一种是受“西风”感染的重智能、轻知识的新兴倾向[17]。不难理解,知识消化不良实质上仅属其中一种倾向,即“重知识,轻智能”倾向导致的恶果。然而,一种素质要成为名符其实的素质,必然要求同时防止两种倾向,从而在知识与智能之间保持协调和平衡。因此,知识和智能的协调发展思想,可以说是他素质教育观的心理学基础。简言之,这也是第二层含义之所以成为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不可或缺的内在含义的主要原因。然而,上述成因并不直接导致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形成,联系二者的中介或桥梁是新的教育质量观,即“素质主导的多元化”[18]教育质量观。“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知识质量观,是以知识的多寡、深浅为主,甚至被看成是唯一的质量标准……”[19]他深刻认识到,它存在着两个意义的片面性:一是“重知识、忽视能力”[20],一是“忽略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成长”[21]。对此,他在论著中多处论及。无疑,新的教育质量观正是同时在这两个意义上对传统教育质量观加以纠正。[22]显然,它的产生是潘懋元先生接受上述哲学理论和心理学思想影响的当然结果,而它又是进一步催生其两层含义的素质教育观的直接理论依据。在潘懋元思想体系里,素质教育的两层含义密切结合在一起,共同保证着素质教育成为真正潘懋元意义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第一层含义是说,各项素质应全面发展,避免重某些素质、轻其他素质的倾向。第二层含义是说,一种素质内部各因素之间应当协调发展,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素质,防止在知识和智能之间失去协调和平衡。从两层含义的相互关系分析,每项素质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构成了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两层含义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完整地把握潘懋元先生的素质教育观,就应当清楚认识到其内在的两层含义,以免挂一漏一,“顾此失彼”。我们将会看到,根据这一素质教育观,可以分析和思考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许多重要问题。考察潘懋元先生对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的论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其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是极易引起混淆的两个概念。什么是全面发展教育?从潘懋元先生的思想沿革看,它不是一个脱离实践和认识发展的一成不变的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潘懋元先生即在《高等教育学讲座》中阐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3]的教育思想。这反映了当时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他所景仰的前辈、陈嘉庚、杨贤江、王亚南等人思想的影响。到90年代末,文章《试论素质教育》详细了论述二者关系。他认为,一方面,它们“方向一致、目的一致、基本内涵一致”[24];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目的同具体教育实践的中介”[25],同时其内容“有一些是全面发展教育学说所未提及,或虽包含在全面发展教育之中但不明确的”[26]。2001年,他又进一步认为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的地位开始大为升高,不再是单纯培养审美素质的狭义美育,而是一个兼顾原先不曾顾及的“情感的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广义的美育的范畴”[27]。至此,除了继续以“中介”环节彰显其特殊性外,其第一层含义的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趋于一致。

三、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启示

(一)理论启示

在理论上,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为分析、澄清和评价当今教育界、教育学界关于素质教育的种种思想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理论视角。这里,我们据之解读《教育规划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也用以分析、评价关于素质教育流传已久的一些误解。《纲要》提出,本阶段我国教育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了达到战略目标,要贯彻三大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看,可以这样理解,三大战略主题的基本内容都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坚持德育为先”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学会做人”,这是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第一层含义强调的内容。“坚持能力为重”,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三项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纠正传统教育“重知识、轻智能”的不良倾向,这相当于潘懋元素质教育第二层含义所强调的内容。“坚持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教育,实际上相当于第一层含义的潘懋元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此外,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还可看出,道德目标和能力目标尽管为《纲要》所着重强调,但它们终究属于素质教育的两个目标而非全部目标,我们不应将素质教育的品德追求和能力追求简单视为素质教育的全部任务。在此,潘懋元素质教育观为我们分析、理解《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确立了一个良好的解释视角。潘懋元素质教育观有助于我们澄清目前学界对于素质教育概念及其他概念的一些误解。有学者主张:“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28]也有学者声称:“从严格的定义来讲,素质教育是指: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以促使知识深刻内化为关键,以激活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以促进所有学生共有和特有的精神品质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为目标的整个教育活动。”[29]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看:其一,“面向全体学生”或“促进所有学生……”不能成为素质教育概念的固有内涵。不然,素质教育在将全体教育对象、特别是包括校外教育对象完全纳入教育过程之前,根据定义不能称为严格意义的素质教育,因为一种教育从部分学生推广到全体学生毕竟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那么,这种处于推广“进行时”中的“教育”的性质如何?它与传统教育、素质教育分别有何关系?我们应当怎样界定?这将引起学界思想上的困惑和混乱。其二,不能用全面发展教育概念来界定素质教育。从潘懋元对素质教育的释义,以及对它和全面发展教育关系的论述看,全面发展教育毕竟还是一个有别于素质教育的概念;并且,从某个方面说它较素质教育更为抽象。因此,将素质教育界定为“……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并没有使有待明确的概念内涵得到明确,不合逻辑定义的基本要求。其三,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应直接列入素质教育的定义之中。从潘懋元素质教育观的第二层含义分析可知,知识和智能的协调发展已经包含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与此同时,这种协调发展导致的积极结果远远不限于此。对素质教育的科学定义理应涉及所有可能的结果。因此,诸如此类流行的说法作为强调的重点是有意义的,作为科学定义有待商榷。此外,上述分析还启发我们,创新教育并不是一种有充分理由可以独立于素质教育之外的教育,相反,它隐含在素质教育之中,所以大可不必脱离素质教育的大道,另辟蹊径,搞一套有别于素质教育的“创新教育”。

(二)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