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职业教育的方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规格定位 培养模式反思 综合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蓬勃于90年代末期。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高职在校学生数量迅猛增加。就高等职业教育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是高职院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管理者、教师和专业人员针对当前的高职研究直接为办学实践服务。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需要我们廓清认识,把握实质,及时加以调整和改革,常常会遇到许多操作层面的实际问题。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必须用创新思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寻找有效途径,为了期待推动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我们要探索分析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实际问题。
1 人才质量规格的层级区别与高职思路
高职与中职中技相比,其人才培养质量规格到底“高”在哪里并如何兑现,这既是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关键的实践问题。如果在专业技能方面,高职毕业生与中职、中技毕业生一样只获得初级或中级技术等级能力与资格,那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没有优势的;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只掌握专业技能,而不拥有专业核心理论知识,那他就等同于中职中技生,在职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如果高职院校毕业生只重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没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那他就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比不过本科院校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比不过中职中技生,从而在就业市场上陷入被动。
因此,高职院校要以行业岗位完成工作职责为依据,首先解决好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定位问题,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坚持“核心技能、核心知识”中贯彻“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努力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既区别于中职中技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又区别于本科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要做到有所创新。
2 人才市场现实引发人才培养模式反思
探索和建立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反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透过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市场的表层现象,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市场有一种现象值得深思:一方面,用人单位高呼技能型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紧缺,另一方面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高、中职毕业生就业不易;一方面“不想对所录用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支付很高的适应期成本,是用人单位反复强调的理念,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认为自己在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各类合格人才。这一矛盾现象表明,职业教育院校的毕业生缺乏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并没有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承认,当前的职业教育在技能型人才目标指导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缺乏行业岗位业务适应能力。普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方面存在缺陷,诸如:师资素质、实操实训、课程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办学理念、教育思想等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职业教育院校并不是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根本改观,在生源上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有限的职业教育资源与中国庞大的追求受教育的人口群体之间的供求关系所致。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对这一层次人才需求的反映,是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近年的就业统计数据,而不是人才的质量,所以导致了这一问题,随着国家人口生育轨迹的变化、职业教育资源的进一步发展,职业院校必将面临社会生源的选择,面临竞争与淘汰,以及由此引发的受教育群体与教育资源之间比例关系的改变。
3 全面理解和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应该是一句套话和空话,在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机制,构建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工学结合,对于这一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一方面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在职业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加以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要全面、准确理解把握其本质,而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第一,职业教育院校涉及人才培养的其他工作,如职能部门的管理制度内容和管理服务态度、第二课堂活动、管理机构设置、学生管理方式等等。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内容、设计和实施,都要考虑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是否能帮助学生“配备”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各种素质,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就业本领。
第二,“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不仅要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下功夫,今天,用人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的考察,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履行职责本领”培养,还要包括责任、敬业、诚信、友善、合作、团队精神等精神要素的提高,努力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和做人的基本操守。
第三,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各环节中,“以就业为导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贯穿“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是重点是根本,就是要求职业教育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各项素质水平。
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职业教育院校的院、校长要从战略的高度,提高教师和管理干部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一方面要在操作措施上有力度,另一方面要在认识、理解上有深度。需要理解、接受和执行这一办学方针,要有符合这一办学方针要求的专业设备和生产运作配套等,院校内外的专业实操、实训、实习的环境和条件,教育管理机制要保障这一办学方针的贯彻落实。
4 坚持“能力为本理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一,大多数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知识培养还未到位,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还未找到真正的出路,是“企业关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态度、职业道德”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第二,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人才培养,重在德育”的原则,这是一个贯穿整个人生教育过程的原则要求,强调的是人才品德的关键性以及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事实上任何教育阶段也不可能单一完成这一任务。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要求由某一教育阶段完成。
第三,当今世界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要以不间断的学习和努力去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它要求每个个体成员,都要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对于教育来说,每一个阶段要完成的只能是阶段性任务。
第四,学生的职业道德问题是新形势下社会问题在学生身上的反映,包括失信、频繁跳槽、团队合作精神缺失等问题,设想在教育的某一阶段予以彻底解决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这对于社会来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要立足于自身特点,为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培养能熟练掌握现代职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社会输送既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的人才,只有重视能力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以就业为导向,最终圆满完成我们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章生平.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前景[J].成人教育,2005(10).
[2]李红.浅谈中国职业教育现状及竞争力[A].科教导刊.2012.10.
[3]张桂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A].理论前沿,2008(10).
[4]李红.浅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3(08).
[5]李红.玉树地震房屋震害的几点启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6]孙作林.多元主体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3).
[7]孙作林.投融资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探讨[J].价值工程,2012(35).
[8]张国祥,程宏辉.基体表面激光离散强韧化对镀铬层界面损伤的影响[J].铸造技术,2012(09).
[9]王波,张国祥.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对独立院校转型的启示[J]. 价值工程,2012(30).
[10]张国祥.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实践性问题研究[J].职教通讯,2012(27).
【论文关键词】黄炎培 职业教育理论 启示
一、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
黄炎培因大力倡导并积极推行职业教育而闻名于世。在黄炎培所处的时代,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着种种弊端,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一方面学校毕业生学不致用,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经济生产领域急需各种技术人才奇缺。黄炎培针对当时现状,改良中国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作用从理论价值来讲在于;“谋人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生产力之准备”。从对社会影响来讲,在于通过提高国民的职业素质,使学校培养之材无不可用,社会从业者无不得到良好训练。从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来讲,有助于解决中国最大、最重要、最困难、最急需解决的人民生计问题,进而使国家每一个公民享受到基本的自由权利。在当时现状的中国,黄炎培的主张虽然充满了幻想,但的确表达了他力求改变中国教育和社会现状的美好心愿。
(二)职业教育的目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职教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但他又意识到职教在使受教育者获得谋生并服务于社会的同时,还须注重其个性的发展。而后,黄炎培将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黄炎培的现代职业教育目的理论,是从人与社会的双重意义来阐述的。即对个人来说,职业教育具有求生存、求发展的意义;对社会来说,职业教育具有利国富民的意义。
(三)职业教育的方针
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黄炎培还远见卓识地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科学化、平民化是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所谓社会化,在他看来即“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所谓科学化,是指“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并用科学管理方法组织职业教育机构自身建设,力争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用科学之态度处理职教的种种问题。所谓平民化,是指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这说明了他把职业教育的对象关注到广大平民的身上,已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大众教育。
(四)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黄炎培在不断的实践、总结、探索以及结合职业教育特征的基础上,倡导且努力贯彻实施“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主张,来作为职业教育中开展教学工作必须坚持的教学原则。他发现办学的弊端在于学校功课设置重理论轻实习,学生富于欲望而贫于能力。于是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想达到这种境界,需手脑并用。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他批评了过去实业教育中“重理论而轻实习”、学生“有读书之惯习,无服劳之惯习”。黄炎培从课程设置、师资聘用等各个环节加强了应用与动手的分量。如学生行半工半读,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在三十多年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形成了较完整的职业教育思想,其中一些理论成果在今天看来依然十分具有前瞻性,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改变旧的社会观念
由于传统的封建陈腐观念残留,因此,教育体制的改革、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职业高中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封建思想,渗透在社会各个领域,蔓延到历史的各个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应提高人们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改变在人才、劳动就业上的旧观念,使职业技术教育扎根于社会。
(二)顺应社会需求
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都是以学校课堂教育为主,学校与社会组织、生产企业之间,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社会性。黄炎培认为,在生产中,绝大部门所需要的,必须是受过职业训练的中等技术人员。只有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具有熟练技艺和高超手艺的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才能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实际运用,才能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职业学校应培养社会和用人单位急需的有用人才,使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际职业生活中得到充分应用。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
整个教育都有一个现代化的要求,这是世界性的趋势,职业教育显得尤其重要。科技革命的发展,特别是各个领域知识的不断更新,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具有深刻的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具体反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在教学内容上,不管是文化基础学科,还是专业基础学科,都应该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增加基础理论知识的比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扩大学生学习容量,培养提高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模式是指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这就是模式。
我国学者查有梁先生在《教育建模》一书中,从模式论的高度对什么是模式给出了一个全面的定性叙述:“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方法。”
校企合作作为区别于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和社会本位模式的第四种职教发展模式,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是在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开展的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合作的标准样式。
校企合作模式的本质在于把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双赢”局面;核心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实现目标是增强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机制”一词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
理解“机制”这个概念,最主要的是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是机制存在的前提,因为事物有各个部分的存在,就有一个如何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问题;二是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的一定是一种具体的运行方式。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并发挥作用,例如竞争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制约机制等。
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体制主要指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的调整与配置;制度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可以说,机制只有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者变革),才能在实践中得以体现。
成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不仅有赖于学校和企业双方,而且政府推动和市场调节也构成了校企合作的重要外部力量。此外,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法律法规、行政和行业管理体制、企业生产方式等都构成了校企合作的外部因素。
二、校企合作模式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把就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而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贯彻这一办学方针的有效途径。
首先,校企合作模式可使职业院校学生获得实际工作体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在人才市场上,诸多用人单位希望录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这对一直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但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在校求学期间就有机会到企业进行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服务要求参加工作实践,这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了企业等用人单位录用新员工所需的工作经验。
其次,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参与工作实践,有利于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这是岗位实践活动以外的任何形式都无法完成的。
再次,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目前,应届毕业生在谋求就业时遇到的障碍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不能获得必要、及时的就业信息,使得学生付出很大的经济、时间和机会成本,也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增加了学生接触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机会,使他们在实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直接或间接获得有用的就业信息。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把握了行业发展趋势,掌握了企业用人需求,实现了“订单式”培养,大大改善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三、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要求职业教育在体制上实现回归。这种体制要求职业教育实现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的转变、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的转变、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建立“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为此,我们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我们要强化政府通过职业教育解决社会公平和市场失灵的角色和作用,并形成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政府应为校企合作提供平台,加强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调控,为职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同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服务体系,保证企业等投资主体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投入,给予办学的企业以税费的减免或直接给予经济资助。
二是校企合作中的主体缺失问题。我们应强化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不成功的。政府应规定企业有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利益补偿机制,同时提高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并建立相应的合作渠道和平台。
三是要解决行业(行会)等中介力量在市场经济中的制度保证,明确行业(行会)在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资格认定以及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法律地位和社会作用。在政府的指导下,行业组织要发挥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承担职业教育培训的统筹作用,建立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平台,系统、准确、及时、权威地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
四、校企合作模式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高职教育 定位 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18-01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与现代化建设最直接关联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包括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发展重点以及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必须随之而加快转变。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以往的指导方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重新思考发展思路,摒弃不合时宜的提法和做法。
一、高职院校要成为高技能人才和应用技术的技术源
首先,关于“职业技术教育”这一专有名词内涵的重新思考。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这一专用概念,这是因为黄炎培老先生创建的中华职教社一直沿用这一概念之故。我们有时也简称为职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将这类教育统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
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是有偏颇的。因为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当今是互相渗透、互不分离的。即使这样,两者之间仍然有差别。其中技术教育重在技术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完整的技术素养;职业教育则重在岗位、岗位群或职业所必须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上,旨在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中所渗透的技术教育是与岗位和职业紧密相关的,因而是并不完整的;而技术教育虽然也渗透着岗位和职业的要素,但是它重在技术训练和技术活动的完整性,既可表现为教授有形的工具装备、机器设备、实体物质等硬件的技术要素上;也可以表现为教授无形的工艺、方法、规则等软件的技术要素上,还可以表现为教授虽不是实体物质却又有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料、设计图纸等新技术要素上。
需要重新审视的是,高等职业教育既然同时也是高等技术教育,那么如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高等技术教育的要素?
二、高职院校应高举技术教育大旗
90年代以来关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存在争议。将这一培养规格表述为培养生产、管理、服务、建设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和管理人才;现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则表述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专门人才”。目前这种简单化、雷同化的表述,不仅在理论上是肤浅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不全面的。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从劳动密集型到技能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和创新密集型。必须根据这些新变化来重新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
三、重新审视高职院校若干指导理念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为了突出与普通大学在类型上的区别,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到专业和课程的改革,总结出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比例问题。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分专业的具体情况,将理论教学课时一减再减,甚至有将实践教学来替论教学的倾向;不分具体的课程性质,一律套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项目载体等教学方法,搞得有些课程内容牵强附会,信息量锐减,大大削弱了现代大学集约式输出信息和传授知识的功能。结果造成理论教学缺斤短两,内容空洞化、稀薄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技术基础和后期发展。
二是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问题。由于培养目标的重心下移和片面性,使得实践教学从内容上看比较浅薄,大部分学校停留在对某一实务、流程、软件的熟知和熟练上,缺乏对技术活动全过程的完整训练;从形式上看,集中表现在顶岗实习呈“放羊”状态,质量严重下滑。
三是关于生产性实训问题。为了强调在学校里也能真刀真枪地进行技能训练,便引入了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概念。所谓校内生产性实训必须符合生产是真实的,产品是真实的,营销是真实的等诸多条件。而且有一段时间还强调校内生产性实训要占整个实训的80%。这种过头的指导思想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既不符合学校实际,在现实中也很难做到。为了迎合这一指导方针,一些学校机械地将企业生产线引入学校。至于利用学校宝贵的稀缺资源,究竟能覆盖多少专业,能为多少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能否可持续发展,效果究竟如何,却很少去客观评估。
四是关于产学合作还是产学研合作的问题。一个时期以来,高职院校只能提产学合作,而不能提产学研合作。理由是认为研发不是职业院校的任务,而是本科院校的任务。其实这样的指导方针是相当幼稚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作为新加坡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他们的实践已经出色地回答了职业院校在技术应用和研发方面同样能大有作为的问题。今天,我国的高职院校能否将企业的研发中心或者企业的真实的研发项目搬到学校里来,与企业共同开发,这关系到高职教育对我国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也关系到这类教育是否能真正站住脚。
五是关于千校一面和以特立校问题。4年来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包括第二期的骨干校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高职院校的第一方阵。其示范带动效应也是明显的。反之,以特立校不足,特色专业匮乏,品牌教师稀少,倒是成了常态。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之所以造成这一局面,反映了我们在示范校建设的指导理念上还存有缺憾。
六是关于让学校跟着企业走,还是鼓励学校领着企业跑的问题。目前,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一般专业多,前沿专业少;长线专业多,紧缺专业少;紧跟现在需求的专业多,指导未来需求专业少。至于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互联网增值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和数字内容服务的信息服务化新趋势,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管理咨询、市场调查等专业外包服务,以及现代物流服务、现代社会服务等出现的新业种,支农、惠农、强农的新技术等等,不仅高职院校普遍反应不灵敏,而且国家的专业目录指南也反应得相当迟钝。
现在很多学校更为强调的是如何适应企业的需求,很少考虑如何引导企业需求和制造需求。我国的高职教育今后要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实现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转变,让更多的院校,尤其是让更多的示范校成为企业的人才源、技术源和信息源。
参考文献:
[1]陈锁庆.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J].教育探索, 2010, (1).
[2]朱家建.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建设[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 (3).
[3]陈炜. 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0, (11).
论文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台湾;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源
一、台湾产业结构升级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台湾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阶段,即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出口扩张时期。在这一阶段,台湾依靠“美援”,决定发展进口替代工业,采取了以农业养工业、以工业促农业的政策。该阶段台湾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体,工业相对薄弱,服务业相对稳定。60年代日本重点发展以重化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原有的轻纺工业、组装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海外转移,台湾利用这一时机,开始发展日本梯度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1960年,台湾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8.5%、26.9%、44.6%,就业比重分别为50.2%、20.5%、29.3%,农产品及农产加工品、工业产品出口值占总出口值比重分别为67.7%与32.3%,这标志着这一阶段台湾还属于工业化前的资本积累阶段。60年代进口替代效果显现,1963年工业生产净值首次超过农业,表明台湾工业逐渐取代农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成为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O年代中期,重化工业进口替代战略和劳动密集型出口替代战略并重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台湾利用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基础和经验以及国际上的有利条件,积极引进侨资、外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工业,走上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道路。70年代在石油危机的冲击及新兴市场崛起的背景下,日本进行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把资源耗费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部分移至台湾,台湾进入重化工业进口替代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高级的进口替展战略和高级的出口扩张发展战略并重发展时期。1974年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对台湾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迫使台湾将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调整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升级,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经济发展战略转向第二次进口替代,即高级形式的进口替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从轻纺工业转向重化工业。继1974年重化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超过轻工业后,1978年,重化工业再次突破半数,此后重化工业的比重一直超过轻工业。80年代初期国际经济的大动荡,再次使台湾陷入萧条局面,为了加速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台湾制定了“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发展方针,即高级的出口扩张发展战略,提出重新调整产业结构,把原有技术层次低、附加值小、耗能多的产业逐步转变为技术层次高、附加值大、耗能少的产业。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目前,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由于其他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经济的崛起,使台湾的出口商品不断受到新的挑战,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使台湾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很难占明显优势。因此,台湾继续把产业升级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工业发展的重点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到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工业上来。在优惠政策的激励下,通讯、信息、电子等新兴产业获得长足进步。从总量看,2004年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产值达5.6兆元(新台币),占台湾整体制造业生产总值的54.2%;从变量看,台湾高科技产业产值增长迅速,1990年至2000年,高科技产业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14.4%,2004年达到16.8%。从出口看,2000年至2004年,高科技产品出口值占台湾出口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6.3%,逐年提高到55.8%。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专门技术人员在就业人口中所占百分比也由5%增加到11.1%。
二、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相对应,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O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以发展农职为主,工职为辅阶段。20世纪50年代,台湾的经济发展方针是“以农业培养工业,以T业促进农业”。当时的产业结构是以农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轻纺工业为主。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主要是一些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有关轻纺工业的技术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确定为“以发展农职为主,工职为辅”。当时职业学校类型分为农业、工业、商业、医事、海事、家事6类,共22科,多为高级与初级合设。其中,农业职业教育在整个台湾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50年代初,台湾农业职校在校生人数约占全部职校生的1/3。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工商业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时期。从60年代中期开始,台湾的产业结构逐步由以农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外向型工业企业随着出口导向型T业发展模式的成熟不断增加。同时,为工业发展服务的第三产业尤其是商业获得快速发展。为满足经济发展对工业和商业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台湾开始重视发展工业和商业类型的职业教育,使职业技术教育的总量和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和商业职业学校数量及在校生比例呈上升趋势,农业职业学校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比例上都呈下降趋势。工业职业学校的学生数由1960年占全部职业学校学生数的15.4%上升到1970年的35.9%,商业职业学校则由31.9%上升到43.6%。1975年农业职校学生仅为全部职校学生的5.5%,学校数量由1965年的42所减少到1975年的6所。
同时,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格和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到1970年底,台湾将所有公私立职业学校的初级部均予停办,将40所省辖县市立职业学校改为省立职业学校,将部分改制为省立高中兼办职业科,将发展专科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这一时期的重点。调整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学生比例,提出从1969年起5年内将普通高中与高级职业学校在学人数的比例由6:4调整为5:5,到1980学年度调整到3:7。1975年,职业学校数量达177所,毕业生人数为75428人,普通高中数量为195所,毕业生人数为53608人。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数已超过普通高中。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职业技术教育结构调整和水准全面提高阶段。20世纪70年代,台湾提出“工业升级”政策,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换。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又一新课题。同时,由于20世纪60年代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已呈现不适应现象。一是60年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是为当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的,不能很好地适应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二是过分注重数量发展,使得职业学校尤其是私立职业学校质量普遍偏低,无法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台湾认为,在今后的时期,要更积极地改进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工业升级所需的各级各类人才素质。
针对经济发展需要,台湾将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层次作为这一阶段发展的重点。1974年,台湾成立第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标志着台湾由技术职业教育、专科技术职业教育和技术学院组成的完整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已经形成。1979年底,台湾规划分期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1983年公布了“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实施计划”草案,规定凡不满18周岁未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初中毕业生均应接受部分时间职业进修教育。为了配合产业迅速转型和升级的需要,1983年对工职课程标准进行修订。推行“群集课程”,即将相同或相类似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及技能水准的职业归为一种“群集”,每群再依其现有职业领域及台湾工业发展政策,制定各群集应有的科组,这种课程标准对学生就业和转业具有灵活性。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和水平阶段。由于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台湾经济结构进入转型期,工业发展的重点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到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上来。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大大增加,高职程度的技术人员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了促进科技教育水平的提高,台湾宣布实施“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实施计划”,研究制定了《改进技术及职业教育方案》,对职业学校及专科以上技术学院提出改革要求。从1985年起重新开放私立专科以上学校。1987年公布了《专科学校法》,明确专科教育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培养适用专业人才的宗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方面,台湾采取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扩充本科层次的职教招生规模,把办学绩优的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二是把部分技术学院改为科技大学。三是在普通教育体系方面,台湾于1996年出台政策,让普通大学附设二技,以衔接专科学校的课程。通过改革,台湾职业技术教育层次已经逐渐高移,规模也逐年扩大。据统计,1995~1996至2002~2003学年度,台湾科技大学由0所增为15所,技术学院由7所增至56所,大学附设二技院系(二年制本科)由2所增为37所,专科学校则由74所减为l5所。1997~1998至2001~2002学年度,高等职教各层次在校生变化情况是:博士生从378人增长为854人,硕土生从2166人增长为8768人,大学部二技生由3万人增长为15.6万人,四技生由1.4万人增长为11.8万人,而专科生则由43.4万人减为40.7万人,基本保持不变。
三、职业技术教育为台湾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战后台湾经济获得令人瞩目的发展,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转变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职业技术教育是推动其迅速转化的重要因素。伴随着产业结构由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主的渐次升级过程,职业技术教育也实现了由初级职业教育向高级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以培养产业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及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等多层次技术人才为宗旨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一不断发展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台湾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首先,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动态吻合,保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的动态需求。台湾根据产业升级的阶段适时地调整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处于以农业为主导产业阶段,台湾将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方针确定为“以发展农职为主,工职为辅”,农业职业教育成为发展的重点。60和70年代,台湾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工商业专科职业教育获得迅速发展。从80年代开始,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对高科技人才需求迅速增加,台湾的职业教育开始向高层次发展,技术学院、科技大学迅速发展,相应的新兴学科不断地被充实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系科设置中,源源不断地为产业结构升级输送需要的技术人才。
其次,建教合作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合适的技术人才和人力资源保障。建教合作是台湾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起始于1951年。建教合作是指教育机构、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实施教育与训练,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建教合作通过轮调式、阶梯式、进修式、委托式、实习式、研究式等多种方式,使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围绕企业的技术需要展开,培养出的学生能够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吻合;同时也将产业界的人才需求锁定在职业院校,使产业与职业院校密切配合,达到教育与建设相结合,促进产业升级,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为产业服务的效能。
【关键词】职业教育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167-01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个方面的有机和谐统一。其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统筹推动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适用于经济生活领域,它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引,要求职业教育全方位改革创新,力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
一 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应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并于同年得到联合国大会的批准和认可。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发表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相关条件,文件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关键与行动计划。该组织提到,鉴于“职业教育既生产资源又消费资源,同时影响未来劳动者的可持续发展态度”,职业教育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复杂而独到的特点,逐步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职业教育要注重内涵式发展,真正追求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教育界的共识与潮流。对于中国而言,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也不断提高,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并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来研究与实践。
二 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
第一,发展水平的传承性。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鲜明的历史传承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因为历史的局限而使发展处于追求完善的动态性。对于中国职业教育而言,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背景,决定了中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波澜起伏。当前,中国职业教育经过改革开放的努力与推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理解不全面、不到位,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不健全,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良莠不齐,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还不够大等问题。这些问题揭示着,职业发展必须要站在新的起点,继续以发展的眼光去推进,确保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再上新台阶。这就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在传承的基础上确立发展的目标和方针。
第二,发展条件的限制性。受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亟须突破的条件制约。例如,对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理念吸收还不够深入有效,一些职业教育招生难的问题制约办学,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力度还不够大等问题。如何抓住机遇,破解难题,迎接挑战,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既是职业教育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条件不够完善需要克服的问题。
第三,发展过程的规律性。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符合教育规律的发展要求,并向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在制定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针和策略时,要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新一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学习特点,结合职业教育目前的教学资源,力求围绕规律去办学、去创新,让职业教育发展真正体现规律性。
三 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没有真正把职业教育当作是推动教育发展、加快经济转型的办法思路,致使职业教育的政策力度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投入仍然不足,形成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动机制缺乏足够的平台,学生和家庭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观念还没有彻底根除,职业教育的就业空间相对单一等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加快提高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职业型人才都是十分不利的。
四 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设想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133-02
收稿日期:[HTSS]2007-04-30
作者简介:李益生(1955-),男,山东烟台人,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指依据现实条件来确定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定位、师资定位和教学方法定位等。定位是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明确自身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别,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彰显其办学特色。
(一)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技术型教育
笔者认为,根据高等教育的类型分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定位于高等教育中的技术型教育。技术型教育,不论具体专业如何,实际上都是要培养工作于基层的“转化”型高级人才,此种人才应具备把工程设计、技术规范、管理法则转化为实际的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层次定位
1.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定位
性质的准确定位,应把握以下基本特征:第一,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本科、专科教育等同。第二,高等职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第三,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的行业职业岗位的需要。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岗位,适应我国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既具有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并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协调发展,能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又有一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定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应定位于新版ISCED5B,学制上至少应包括大学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高职本科等同于延长了的高职专科,也不能把高职本科等同于普通本科。在培养目标上,专科高职教育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培养大量的高级技术工人;本科高职教育培养高科技部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以及职业学校师资等任务。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定位不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缺乏灵活性;高职院校师资缺乏;高职教育中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矛盾;高职教育发展途径的问题等。
首先,社会总体对职教的定位,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其次,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教学经验的总结、提高及推行。第三,政府机构调整还未顾及职业技术教育,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虽然呼声很高,但实施中碰到许多困难,政府职能的定位还须等待;一些政府部门在政府行为上受某些领导偏见或认识不足的影响,法规制度形成的动力不足。第四,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职教。第五,对各种独立的职教管理标准、规程、制度,没有被进行统一的整理、修订;质量考核标准,国际规程等没有全面引入职教考核范围。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树立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既要有高等教育的共性,更要坚持自己的特色,这样才有其存在的必要,其发展才会有生命力。现代社会,人们的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类型、金字塔型的,对于占据金字塔主要部分的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区分,主要依据劳动中的智力成分,前者偏重掌握理论技术、创造技能;后者偏重掌握经验技术、动作技能。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特色:
第一,专业设置。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由于学科是相对稳定的,而职业岗位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因此,要结合这种变化灵活地设置专业。世界高等教育会议的宣言中提出,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办高等职业教育更要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并依此设置新的专业。
第二,教育内容。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原国家教委曾提出高职教育的理论学习应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应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定。重视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突出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应完全按将来就业的岗位需求来设计课程。
第三,师资队伍。师资是实现高职教学计划的关键,应大力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际的“双师型”队伍,包括大量聘请社会上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的兼职教师。这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而且可以使专业易于调整,还可以降低培养成本,密切学校和社会的联系。
2.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流、层次衔接、类别沟通的终身教育体系
要改革“独木桥”和“一次教育定终身”的教育制度。实践证明,高等教育只有普通高校一条“独木桥”,不利于广大青年按自身条件和潜能选择成才道路,不利于调动人们发挥最大聪明才智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力量。要为青年学习成才铺设多条道路,使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这就要破除学习、职业阶段论,破除一次教育定终身的观念,建立终身教育制度。
3.发展民办高校,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高等教育是一项高投入事业,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比一般普通高校的投入甚至还要大。我国的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目前发展高等教育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资金。因此,在“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确立以后,还必须解决资金难题。其中,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在国家法律政策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加快体制改革,依靠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私立民办”等多种所有制条件下的民办高教体制。这种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是一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路,拓展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此外,普通本科院校附设“职业技术学院”和自学考试等也是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4.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高职教育如果缺乏正确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是很难发展的。首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高职教育要不要“大力发展”。陈至立部长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九次会上讲到:应“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逐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这一方针,反映了科教界和广大人民的呼声。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向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当我国经济调整到主要依靠科教发展的道路时,应取适当政策,调动企业投资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国家的重视,我国积累了相当可观的教育资源,在高教方面尤其如此,高职教育可以利用的资源是很丰富的。当然,只有在高中阶段的教育基本普及以后,经济和社会较发达的地区或城市才有条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是面向新世纪高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战略方针,具体实施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有步骤、有计划地去实行。
对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一线人才,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又千差万别,因此管理权最好下放给省和直辖市,让他们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求和条件去办。第二,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充分的自,让他们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同时有竞争、有淘汰,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第三,鉴于我国高职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因此应鼓励多样化的办学模式,对专业设置采取指导性目录,主要为防止重复建设和指导发展新专业。办学条件要有一定要求,允许和鼓励使用社会资源,并允许逐步完善。办学要依法注册和监管。第四,高职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原则上应按成本收费。目前可采取政府、用人单位、学生三方成本分担的办法,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比例分担。第五,提倡三教统筹,综合发展。应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结合、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结合,不要各搞一套。
参考文献:
[1]杨定亚.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改革主流思想[J].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999(1).
[2]侯玉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导向[J].教育与职业,2005(9).
[3]陈宝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1999(3).
[4]贾晓燕.浅谈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OL].省略/blog/txysxu/MyAriticleDetail.asp?id=881.2007-03-11.
关键词:改革;重视;职业教育
由于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中等职业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国家鼓励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加强中等职业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教育相关的各级部门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拓展转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虽然培训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但仍没有达到预期理想的目标。因此,本文联系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现状,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希望对中等职业教师以后的培训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中等职业教育具有普通教育的特征,但却不同于普通教育;普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继续升学深造,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专项专业技能教育。
1.教育技能专业性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方针主要依学生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进一步表明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不同。主要不同在于中等职业教育技能专业教育,直接面向社会就业。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主要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紧密地跟随市场专业需求办学,时刻需要运用到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这样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技术运用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2.职业教育中专业的多样性和新鲜性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涵盖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甚至是第三产业中的每一个行业,涉及的行业范围很广,各个专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紧密性和差别性,即各种各样的专业;社会日新月异地发展,专业更新速度更快,因此,需要中等职业教师不断地去学习适应不同专业不同的要求,以满足实际教学要求。
二、中等职业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历来中等职业教育不被重视,一直以来中等职业教师师资力量不容乐观,教师整体人员数量及素质有待去提高。很多中等职业学校老师专业技能性不强,理论知识偏差,缺乏对新专业的学习和认知,不能及时地掌握社会最新需求专业,教育技术能力偏弱。有的教师学历达不到所教授专业的要求,教学水平低下,所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素质迫在眉睫。因此,对于中职教育发展中教育能力的培养要长期规划好,有效地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现
状,指定有效的培训方法和内容。
2.中等职业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缺少规范标准
在我国仍旧没有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标准,目前的教育技术能力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根据实际教育情况去探索,实际培训过程中还是面临着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方法不恰当、培训模式不成熟、具体的概念模糊不清、培训定位不清,对中职教师最终的考核和标准缺乏认可依据。培训的安排不科学、不正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没有固定的培训机构按照培训标准统一去
培训,培训内容前后无法衔接,不规范,不具体,缺少对职业教育有丰富经验和具有较高学历的教师。(2)培训内容不合理。目前进行中等职业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简单地传授计算机的操作,主要学习Windows如何操作,Office办公软件等其他操作单纯的基础使用技能,不去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的理论基础。②计算机简单操作不去学习,单一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③计算机操作和理论都去学习,但实际中不会有效地去结合。主要原因是培训教师缺少教学实践经验所致。
三、对中等职业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建议
1.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制订中等职业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按照地区,结合当地中职教育现状及专业科学制订标准,标准制订要发挥出中职教育的特征,更新教育观念,以中职教育办学方针为指导,树立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分层次、分阶段地去实施新标准,实施过程中逐步修订和改善新标准。
2.聘请中职教育高级授课教师,加强培训工作的统筹安排,以实际应用为主要目标
实际培训中聘请教育技术专家、教授作为培训教师,这类高级教师在教学经验、教育技术教学方面非常熟悉和精通,培训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培训质量。经过调查研究对各地区的中职教育培训统筹安排规划,培训分阶段、分层次阶梯式进行,校内外相结合利用优势教育资源。培训中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密切结合中职教育课程教材需要,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并且应用到教学中去。
中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培训中积攒经验,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使中职教师整体教学素质得到提高。教师要总结经验教训,为中职教育更好的明天提供中坚主导力量。
参考文献:
[1]邓霁岚,周端云.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