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污水运维方案

污水运维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污水运维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污水运维方案范文第1篇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完善大交通网络。

2009年,我们要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和深化项目推进落实年的良好氛围,加快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对提升城市功能和区位优势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交通网络建设。全线开工建设世纪大道北延、东外环北延、北外环东延一期和大庆南路北延等绕城高速连接线项目。进一步配合做好绕城高速东段、舟山连岛工程宁波连接线、东外环路等省、市重点交通工程。积极做好舟山连岛工程通车后我区对接道路——庄俞路、骆费路的改造工作。按时组织、协调推进宁波铁路北环线政策处理工作。基本完成化工区主干道、汶骆路改造、石蟹线二期等交通项目,有计划地做好贵镇线二期拓宽改建和威海路改造工作。

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设施。大力实施城市排污系统建设,全面完成城镇截污排污系统改造一期工程。牵头实施城镇截污排污系统改造二期工程,力争全年再建成三级以上管网30公里。加强调研指导,配合区农办推动有关镇、街道做好村庄污水进网工作。基本完成镇海污水处理厂二期及中水回用项目前期工作,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进一步改善城区生态环境。

按照建设*历史文化古城目标,有序推进老城区的改造提升工作。完成聪园路改造及北延工程,打通老城区南北方向应急通道。再接再厉,完成老城区物资局、镇海中学扩展等地块征地拆迁工作。配合服务好招宝广场二期、物资局地块一期、公路段等区块的开发建设。

在项目推进中,既要讲效率、求速度,又要讲规范、重质量。要进一步强化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和竣工结算等有关环节的完善和细化。既重视项目的快速推进,又重视项目推进中的各方参与、科学决策、群众沟通等工作。既重视管理人员工作任务的完成,又关注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工程全过程管理能力的锻炼。稳步提升工程品质,争创精品工程。

二、扎实实施关注民生行动计划,着重创新公共交通运行模式。

按照保民生的要求,扎实做好关注民生三年行动计划,要超前创新谋划相关工作。突破公共交通运行中的有关难题,缓解群众打的难,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1、全面完成新一轮住房保障任务。

切实落实第二轮住房保障工作实施计划,安排好经济适用房、解困房的骆驼、庄市片房源。继续做好扩大廉租住房申报、审批工作,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面,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扩大到600户左右。积极做好区委、区政府参谋,制定第三轮住房保障政策意见。牵头协调各街道(镇、园区)积极推进外来务工人员集居房建设,完成5万平方米建设任务,新开工12.5万平方米。做好配合服务工作,开工建设一批拆迁安置房。

2、大力创新公共交通运行模式。

坚持统筹协调城乡一体的要求,继续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用镇海新城公交中心站(骆驼)和九龙湖旅游区公交站。完成城乡公交候车亭三年建设任务,启动长途客运站搬迁工作。适应城区扩大和人民群众对个性化出行要求的新形势,探索实施出租车及城区小客运营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努力缓解群众打的难矛盾。按计划推进新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实施新农村联网公路项目7个,里程3.4公里。深入调研,完善方案,加强指导,启动实施农村公路亮灯工程。

3、继续推进老小区物业改造和管理服务工作。

再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老城区老小区的物业改造工作,2009年实施3到5个老小区的物业整治改造。进一步落实区政府《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落实镇(街道)物业站工作的职责,以达标创优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指导和考核、监督工作。配合实施好城乡固房工程,加快实施城乡居民危旧房改造、维修工作。

与此同时,要积极做好城乡新一轮水改和自来水并网扫尾工作。做好摸底调查、方案制定和相关前期工作,适时启动*老街2800户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片并网和骆驼到澥浦供水管网建设工作,努力全面改善全区居民饮水条件。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着重强化安全稳定。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服务,促进物流业、建筑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升级。切实应对成品油税费改革、危化品运输规模较大、出租车运行不稳定、金融危机对房地产企业的冲击、大交通项目建设对现状路网的损坏等不稳定因素,切实加强行业安全稳定的基础和长效机制建设,努力促进行业诚信发展。

1、积极促进运输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升级。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我区航运业。重点推进新加坡、上海、青岛、大连等地航运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2009年水运运力确保70万载重吨,力争80万载重吨。道路货运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家集约化经营的集装箱运输物流骨干企业。以海铁联运枢纽港建设为契机,发展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业,实现产业升级。继续促进货运市场发展,完善经营机制,货运市场营业额2009年力争突破9亿元。加强政策激励,扶持建筑业升级创牌、走出去、壮实力。

2、平稳做好成品油税费改革工作。

按照上级部署,稳定顺利落实人员安置和交通管理有关单位经费保障等相关工作。以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交通运输管理新机制。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依靠科技手段,提高交通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3、加强专项整治,强化道路养护和运输安全监管。

针对我区大交通工程建设对现有公路路网损坏影响的新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对道路路网标志的高要求,主动转变养护方式,建立道路损坏的快速修复机制,补充完善危险地带施工现场的警示标志。加强与施工单位衔接和沟通,确保对影响路段的及时修复。加大损坏路况路权的执法力度,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以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水陆旅客运输和港口经营、作业安全监管为重点,积极主动地应对新形势、新情况,认真研究监管的新办法、新措施,扩大监管面,确保运输市场安全、有序。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出境登记点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危化品运输“五定”措施。试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全面落实《宁波市外籍危险品运输车辆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细化完善监管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重视长途客运车辆的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公路超限超载、打击无证客运、城区小客违规营运、长途客车站外组客、营运车辆维修、水陆危化运输、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港口危险货物作业、水上“三乱”等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建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突出“三客一危”管理重点,切实加强对水上运输企业的行业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水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属地安全管理责任。

4、完善制度,进一步推进建筑、房地产行业的诚信建设。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机构队伍配备,完善落实重点项目、企业安全生产定期汇报制度。控制重点危险源,深化完善周边环境安全评估制度,实施重大危险源公示、跟踪、验收制度。扩大民工学校成果,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深化建筑节能,新建建筑和公共建筑达到建筑节能65%的标准。改进工程质量监管手段和验收检查方式,推行稽查制度和差异化管理。

以治理围标串标和标后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抓好招投标活动的诚信建设。逐步推行招标业务竞争性比选制度,落实工程招标项目责任制。推行《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严格资格审查,完善评标办法,实施资格后审办法。抓好合同履约管理、标后管理检查和责任追究,遏制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

继续推行商品房买卖阅图告知制度。全面完成数字房产信息系统建设,将房管租赁、房管执法、房屋拆迁等纳入数字化流程和管理。实施商品房面积预测绘成果网上公示制度。

5、立足平战结合,稳步提升人防工作水平。

建设应急疏散地域指挥保障中心,积极推进中国防空博览园项目建设。抓好结建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综合验收工作。继续推进基层人防工作。加强对镇、街道人防办的业务指导,全面完成社区人防工作站组建。进一步加强社区、网络的人防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开展人防集训,增强人防战备职能意识。稳步推进民防、人防一体化建设。

四、全面提高基层队伍素质,着重提升服务满意度。

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继续强化全体工作人员关爱民生意识,增强服务群众的感情。继续推进“关爱、便民、创新”的优质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全系统推出百条优质服务承诺。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大力宣传各单位服务的政策法规和工作职能,尽可能让社会了解各单位服务的范围、对象和政策规定,取得群众的理解。各服务单位要切实扩大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留服务空白和盲点,做到服务到位、工作到家。大力开展职工的纪律规范教育、优质服务教育,努力提高全员职工素质。积极开展文明窗口、班组创建工作。树立一个职工就是一个窗口,一项工作就有一个评价,人人都是服务明星的廉洁和服务责任意识,推进全员优质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民主评议机关的满意度。积极开展“访百家企业,解百个难题、暖百家心”活动,在服务促发展活动中做出积极贡献。

深入落实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一岗双责”的相关规定要求。继续围绕创建节约型机关、单位,抓好财务内审、财务审批管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制度的完善、落实工作。深化完善工程保廉体系,实施重大项目廉政交底、承诺制度。继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后备干部的培养,提高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干部的全局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污水运维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地下水 环境影响评价 模型 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地下水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此造成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地下水污染严重损害了地下水资源的使用价值,除了给人类带来了种种不良后果,有损人体健康外,还损害了工业产品的质量;使农作物减产和土地盐化;减少了地下水可采资源的数量,致使整个水源地废弃。

要改变地下水的环境状况,首先要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起。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最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约40年的历史,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不过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企业进行环评工作时的动机不足,缺乏专业的环评机构和人员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不当等。就环评方法而言,地下水方面环评的方法就很匮乏。

目前,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地下水的环评还比较薄弱。许多企业或者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污水一般是经过处理达标后排入地表水体,而不是直接排入地下水中,加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致于在现在的环评工程师的培训时,还很少有包括地下水环评的相关内容,而且在环境保护行业的标准也不够全面。在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中,也没有包括地下水环境。而不少项目恰恰由于没有进行地下水环评或者环评出现重大失误,可能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规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制度,我国仅在地质矿产行业标准中制定了《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Z0225―2004)。而其它行业均未做规定,虽然也可参照执行,不过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在开展地下水环评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水文地质条件、污水排放量、水质复杂程度、地下水质量要求类别以及环境敏感区等确定地下水的评价等级,接着需要对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对地下水的影响进行识别,然后还需要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最后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和不良影响的防治对策。其中在地下水的环境影响预测中主要是通过数学模型来求得,下面简要探讨地下水模型在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中的应用。

1 地下水模型

地下水预测分析应用于环境学科研究的模型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国际上常用的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有基于有限单元法的FE―FLOW (Finite Element subsurface FLOW system)、Visual MODFLOW;基于有限差分的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PMWIN (Procee- ding MODFLOW for Window)等。这类软件具有较强的功能、与外部GIS数据的接口具有比较好的可视化效果,在地下水的环境评价和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地下水模型与GIS的集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体现在利用GIS软件进行图层信息的分层管理、自动绘制等值线图、控制点的添加、空间查询等方面,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Visual MODFLOW在地下水的流动分析和预测方面应用比较广泛,而对于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方面应用的比较少。MODFLOW程序设计的独特之处,是利用了地下水模型与GIS的集成,利用各类GIS工具对地下水模型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在地下水的环境影响预测中主要是对通过地下水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后得出相应结论,因此MODFLOW是比较适合应用于地下水模型预测的。

1.1 地下水模型建设的思路

地下水模拟系统所涉及的模拟要素主要包括含水层、大气降雨滞后入渗、潜水蒸发排泄、河流和水库及各种井孔、泉等。而河流及井孔等地下水主要受降雨、蒸发、灌溉、河流补给、开采量和横向补排的影响,因此模型的一切分析都要围绕上述因素来进行。各因素的关系通过地下水概念模型表示,如图1所示。

在建设地下水模型的时候,首先应根据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将地下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称为地下水对象。地下水对象又是一个聚合对象,或称容器对象,它包含了多种成分对象,整个地下水对象可细分为点对象、网格单元对象、含水层对象、透水层对象、算法对象等。用户再对这些对象进行描述和建模,这就是地下水模型建设的基本思路。

1.2 地下水模型的计算方法

在地下水模型中又可分为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其中二维模型通常采用二元结构二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上部潜水基本方程如下:

而在三维模型中有限差分地下水流模型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为了模拟三维地下水的状况,整个地下水流模拟系统中都应用到了有限差分模型和相关的计算程序。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流,通过区块中心有限差分法来模拟。水流的模拟要与外部的条件相联系,如井、区间补给、蒸发、排水等因素都要考虑。地下水三维运动数学模型通过下列偏微分方程来描述:

式中:Kxx、Kyy和Kzz是沿着X、Y、Z轴方向白水力传导系数(m/s),h是势能水头(m),W是单位体积的过水流量(l/s),Ss是单位释水系数或单位储水量(l/m),t是时间(s)。

2 地下水模型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2.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

环境是人类的栖息地,各项环境要素如空气、水、土地、生物等都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环境具有净化污染物和自我调节的能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依托。地下水属于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也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地下水环评着重对影响地下水质量变异的各种环境因素(工业布局、污染源的分布与变化)和地质因素(地质地貌、地下水埋藏条件、水化学特征及实际污染程度)分别作系统的分析。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下水污染源类型及其分布情况;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含水层的岩性、分布范围、埋藏条件、渗透性、导水性与富水性;隔水层的岩性、结构、厚度、埋藏条件、连续性;地下水类型、补给、径流、排泄条件;饱气带岩性、结构、厚度、渗透性与隔污性能;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水温动态特征;水文地球化学资料等。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是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危害,并针对这种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对策,控制地下水环境恶化,保护地下水环境,为建设项目选址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技术方法

通常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方法有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其中物理模型法在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中,主要是指以物理装置为手段进行的单元物理模式和整体物理模拟。一般只在解决个别特定问题或无法利用数学模型法预测,而又有现成物理模型可利用的情况下采用,实用性较低。类比调查法只能做半定量或定性预测。对评价等级较低或由于评价工作时间短等原因,无法取得足够的参数、数据时,才选用类比调查法。但是在预测时,类比调查的对象与拟建预测对象之间,必须满足:二者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水动力场条件和水质状况类似;二者工程特征及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因此实用范围局限性比较大。专业判断法只能做定性预测。只是针对某些评价等级较低或某些难以定量表示的环境因子(如地质环境的破坏、水质中的感官性状),目前尚无实用的定量预测方法,且没有条件进行类比调查时,可采用专业判断法。该方法是根据专家经验定性推断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因此准确系数较低。

而数学模型法可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不过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条件和必要的参数、数据。一般此方法可借助地下水动力学中较成熟的地下水水量、水位、水质数学模式,应首先考虑选用。

2.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数学模型

在建设项目的不同阶段(主要分为建设过程、生产运行过程和服务期满后等阶段)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预测。

当定解条件简单、确定而且已取得足够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弥散参数资料时,可采用解析解模型或数值解模型求解水动力弥散方程进行水质预测;当含水层的边界条件、结构和水文地球化学条件比较复杂,难以确定汇源项和求得弥散参数时,可采用径流函数法、水动力渗流网法等近似的水质模型加修正的方法进行预测;当影响水质的随机因素较多而又有较长时间的实测数据系列时,可采用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等随机模型进行水质预测。

3 地下水模型应用于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思路

地下水模型应用于环境影响预测的思路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具体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第一阶段是明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在预测范围内应布设适当数量的预测点,通过预测这些点所受的环境影响来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接着选择预测时期,一般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对有废污水外排的建设项目,必要时应按污染物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两种情况进行预测。然后根据建设项目各时期拟预测的地下水水质参数,对地下水污染渗流场条件进行概化和污染源简化,构建地下水预测模型。

第二阶段是确定含水层的参数值及选择水量(水位)的预测模型。地下水水量(水位)预测所需用的含水层入渗系数、渗透系数、导水系数、释水系数、给水度等参数值,应从评价区以往水文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中选定,或根据相邻地区和类比区最新勘查成果资料确定。如果评价区内缺少可直接利用的参数值,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机、民井,开展抽水、渗水等试验,求取所需渗数值。对定解条件简单、确定而且已取得足够的水文地质资料时,可采用水均衡法、解析解模型和数值解模型。而对于含水层结构、边界条件比较复杂,又有较长时间的监测数据时,可采用数理统计模型。

第三阶段是利用地下水模型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主要是根据水资源计算(包括地下水补给量、允许开采量、储存量等)和预测结果,按照激化开采、均衡开采、节制开采的原则和“三水”转化的观点,评价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可能出现水资源衰减、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性质及其影响范围、程度、特征等。在具体评价因地下水位变化可能导致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时,可采用预测水位与初始水位比较的方法进行评价。最后根据地下水环评的总体要求和模型的具体目标,进行多方案模拟。

第四阶段对于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最终结果,应得出建设项目在不同实施阶段,能否满足预定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要求的结论;正确说明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正、负影响的性质、特征、范围、程度以及对完善环保措施的对策与建议。

4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地下水模型在环评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在环评的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地下水数学模型需要得出定量的结果,因此模型所用水文地质资料的精确度要高,应当尽可能反映实际,否则模拟结果的可靠度会降低;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之间存在着越流补给,在进一步分析中应当加以考虑;模型的率定资料应当采用长系列,并且要有多年的资料进行校验,以便形成最佳的参数组合;对于地下水水量、水位的关系研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地下水的污染不仅表现在水质方面,如果水量较大的话,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地下水与地表水是一个系统,水资源在其间相互转换,不应该将其割裂开来单独考虑,应该把地下水和地表水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结合区域、流域水资源情况,并且从水资源循环系统来考虑。

5 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地下水数学模型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将数学模型应用于地下水环评是可行也是有效的,而且目前也在逐渐完善中。地下水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同时也是环评中间接影响评价的有效手段。数学模型应用于地下水环评中可以显著地改进地下水环评的定量分析能力,极大地提高地下水环评中多方案比选时的排序能力,有利于得出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最优方案,为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综合决策作出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Hans―Jorg GD.孙祥光,王井泉,翁明华译.FEFLOW 有限单元地下水流系统[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1~154.

[2] Anon.SSG Software[M].Washington:The Scientific Software Group,2000:4~5.

[3] Anon. Visual MODFLow V.2.8.2 User’S Manual for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s in Three―Dimensional Groundwater Flow and Contaminant Transport Modeling.Ontario:Waterloo Hydrogeologic Inc.2000:1~ 3.

[4] Chiang W H, Kinzelbach W.3D-Groundwater Modeling with PMWIN [M].Spfinger-Veflag,Berlin,2001:1~339.

[5] 韩瑞光.海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模型初步研究[J].海河水利,2002,(6).

[6] 李庆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问题[J].地下水,1989,(8).

[7] 田春声.地下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探讨[J].中国环境科学,1992,(6).

[8] 朱学愚, 钱孝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要点[J].北京大学学报, 1998, (4).

[9] 朱学愚, 谢春红. 地下水运移模型[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129~183.

污水运维方案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我国特色小城镇发展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困境,研究特色小城镇经济复苏战略。并以兴化市周庄镇为例,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空间用地布局、塑造挖掘城镇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强区域合作战略等角度,探索出一条具有一定特色的小城镇经济复苏道路。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经济复苏

在党的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小城镇作为沟通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和桥梁,不仅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必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城乡问题,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保持稳健的城镇化进程,关键在于发展小城镇。

一、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新型城镇化既不同于其他国家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也不同于我们以往所走过的城镇化道路,它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本文从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动力机制、运作模式、产城关系、投融资体制等方面归纳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的基本特征。

1.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并不是简单地将农民户籍城镇化,而是实现进城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让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实现市民化,获得均等的公共服务。更重要的是保障农民的发展权、居住权、财产权,促进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2.新型城镇化是“四化”融合的城镇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竞争的加剧,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更加密不可分。尤其是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成为基于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拉动力,以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为基础的城乡融合发展形成的推动力,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最终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3.新型城镇化是集约、绿色生态型发展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坚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优先、“三集”发展的城镇化,改变过去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状态,追求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将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集约、绿色生态型发展道路。

4.新型城镇化是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将改变过去以政府投资为主,依靠土地财政的投融资方式,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完善政、企、事投资界限的划分,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形成以社会资本为主、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二、特色小城镇面临困境

1.城镇特色逐渐丧失,城镇功能形态杂乱

特色小城镇普遍存在特色逐渐丧失的问题,逐渐削弱特色对城镇带来的优势。从形态和层次看,老镇区配套设施低档陈旧,新镇区开发无序散乱,镇区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商贸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相对比较滞后,生活污水接管工程、垃圾中转站等基础配套相对落后。从城镇特色上看,城镇历史文化特色逐渐丧失,生态环境逐渐被忽略,城镇商贸业态档次偏低,社区及家庭服务业相对偏弱,城镇绿化缺乏形象工程,城镇辐射范围越来越小,没有形成城镇的人口凝聚力和吸纳力。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大多数特色小城镇依然主要靠能源、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资源消耗较高,经济效益偏低。长此下去,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将逐步增大,土地资源、能源消耗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制约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各种配套要素不足,制约城镇经济发展

从我国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支撑要素分析看,技术、信息、人才、资金、政策及相关产业要素支撑体系相对薄弱,在发展中大多面临着科技创新水平和资金压力的制约。有待建立健全相关支撑体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整体层次,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三、特色小城镇经济复苏战略

1.强化新型城镇化推动战略

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化带动城镇化。针对小城镇产业特色不突出、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问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现有工业优化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主导产业,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为本地和周边地区农业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吸引人才留在本地,推动小城镇的城镇化进程,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形成产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互动发展。

2.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针对小城镇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科技创新水平较弱等现状,为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在城镇工业集中区内建设公共科技研发中心和载体,培育发展科技服务业。要注重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工业领域的前瞻性技术开发和共性技术、交叉技术和行业长远发展所需核心技术,从整体上提升产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为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对传统的工业和服务业进行优化,对技术、设备、工艺、业态等进行科技水平提升,对传统工业和服务业实现转型升级。

3.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充分挖掘城镇特色,优化城镇生态环境。针对城镇风貌不突出,城镇生态环境欠佳等问题,一方面,充分挖掘城镇的自然风貌特征,通过生态廊道、生态斑块以及其他生态绿地的打造,建设绿色生态格局;通过生态环卫设施等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各种方式,恢复原生湿地植被,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湿地的生态修复。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城镇历史文化特色潜力,倡导城镇生态生活,通过城镇风貌整治、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水系沟通、生态文化建设、完善生态制度等生态文明工程的实施,大力推动城镇特色文明风貌的优化美化,提升城镇文明风貌层次,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基础设施带动经济发展战略

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从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完善城镇和工业集中区的给排水、气、电、暖等基础设施,为招引工业和服务业项目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城镇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如边际区位、道口优势、港池优势等,完善其基础配套,深挖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边际区位可以带来商贸市场流通产业,道口和港池可以带来物流市场产业的兴旺等,从而带动整个城镇经济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推动整个城镇的新型城镇化进程。

四、以兴化市周庄镇为例

泰州兴化市周庄镇地处兴化市、泰州市姜堰区和扬州市江都区三市(区)交界处,交通区位条件优越,规划建设的352省道、阜兴泰高速公路和盐泰锡宜城际铁路均在周庄境内穿过,并设有道口和站台,启扬高速从周庄南侧经过,此外,境内的三级航道卤汀河,拥有千吨级船只泊位。

周庄镇域面积91平方公里,人口5.8万,是江苏省文明镇、生态镇和泰州市重点中心镇,也是兴化市南部地区工贸重镇,在历史上属于三市(区)交界地区商贸中心城镇。2013年,周庄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1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3:37.6: 44.1。从经济总量分析看,其在兴化市乡镇中处于第一梯队,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城镇发展特色不突出、经济发展速度较慢、产业层次偏低、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阜兴泰高速、352省道的规划建设,加上阜兴泰高速周庄道口和卤汀河港池的规划建设,为周庄镇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重振周庄当年雄风,繁荣城镇经济,打造城镇特色,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成为周庄镇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周庄经济复苏推进城镇化的路径研究

在对周庄现状调研基础上,从新型城镇化推进角度分析,总结出周庄在城镇化、工业化和服务业现代化三个方面存在抑制经济发展的问题,即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三个主要着眼点。

城镇化方面主要存在城镇化水平低,人口流出严重;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城镇风貌杂乱,特色逐渐丧失等三个问题。主要从产业化带动城镇化,提供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塑造城市特色风貌、优化城镇生态环境三个路径解决问题。

工业化方面主要存在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工业发展粗放;主导产业不明确、未形成产业集群等问题,解决途径主要依靠强化创新驱动,培育新型产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选取主导产业,培育大型龙头项目,增强吸引辐射力,完善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

服务业现代化方面主要存在商贸业辐射范围大,但整体层次水平偏低;没有充分利用有利的交通条件,物流业发展较弱;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旅游业未得到发展等问题。主要解决路径是提升商贸业产业层次,扩大辐射范围;充分利用道口和港池等优势资源,打造服务工业与商贸业的现代物流业;深挖文化与旅游资源,打造周庄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品牌。

2.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化带动城镇化

基于周庄镇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以创新驱动、规模集聚、优化升级、跨越发展为目的。工业方面,充分利用戴南不锈钢产业和陈堡镇精密机械产业优势,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出发,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型升级发展现有传统基础主导产业,与周边地区优势产业衔接,培育扶持发展新的优势支撑产业——精密不锈钢铸件和汽车零部件产业;服务业方面,一方面,根据工业发展需要,配套发展科技服务等生产业,另一方面,在现有服务业基础上,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对商贸流通业提档升级,依托高速道口和水运港池,配套发展物流市场业;农业方面,依托周庄农业基础资源,一方面,扩容升级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另一方面,实行农旅结合,发展观光农业。在区域内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传统支柱产业与未来新的先导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服务业与农业之间相互促进、融合互动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现代化产业新格局。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基础上,提升产业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吸引外地高端人才留在周庄,本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为本地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达到产业化带动城镇化的目的。

3.优化空间用地布局,形成完善的空间功能体系

基于周庄周边外围区域特征、自然地理特征、综合道路交通条件,根据城镇用地扩张模式和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集群打造、三集等要求,确定周庄城镇空间发展总体方案为“东接、南优、西控、北连”。“东接”:镇区向东是对接发展模式,一方面,对接戴南产业发展,提高周庄对戴南产业的承接力度和对接力度,另一方面增加周庄城镇对边城组团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南优”:镇区南侧是卤汀河和买水河,是周庄重要的生态资源,以生态优先的理念为指导,将镇区向南优化发展、精明发展,将镇区南侧打造成为宜居型、紧凑型的生态居住区;“西控”:镇区向西发展到卤汀河,即是城镇发展边界,也是城镇生态安全线,还是周庄重要的南北大动脉。镇区要控制发展,既不能越过城镇边界线,也不能破坏城镇的生态安全环境;“北连”:城镇向北拓展,将周庄工业集中区跨越352省道与陈堡镇工业集中区连为一体,形成产业发展联盟,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城镇空间发展总体方案基础上,综合考虑城镇空间分布、发展特征与方向,提出“两核、两轴、五组团、多节点”的总体空间布局模式。从根本上盘活土地存量,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打造一个“功能板块特色清晰、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

4.塑造挖掘城镇特色,增加城镇辨识度

城镇特色指的是人文特质、自然特征或产业特色的名片象征,是城镇发展的可视可感的一条历史轨迹。周庄镇由于位于三市(区)交界地带的独特地理区位,容易接受不同的文化,产生出具有江北古典特色的“折中主义”。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这些文化特征、自然特征都逐步被掩埋,城镇特色不突出。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周庄水乡特色,深挖周庄古镇历史文化资源,大力推动城镇特色文明风貌的优化美化,倡导城镇生态生活,提升城镇文明风貌层次,重塑产业品牌,形成兴化周庄名片,增加兴化周庄在江苏省的辨识度和影响力。

5.突出基础设施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

大型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小城镇乃至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道口是利用高速公路互通口,推动当地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快速集散区域,能迅速拉动地方经济,是当今大流通、大市场的大都市经济必然发展趋势。充分利用阜兴泰高速在周庄的道口资源优势,结合周庄现有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采用“物流+道口”模式,有效配置各类经济活动。积极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兴化与泰州之间的区域性物流商务中心,培育周庄的物流名片,带动周庄工业和服务业集散力呈梯级增加,增强周庄整体经济辐射力。港口经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港航、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作为本地区与外界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要载体,港口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升级后的三级航道卤汀河在周庄的港口码头,培育发展港口物流、临港工业等产业类别,进而带动周庄工业集中区、周庄城镇的发展,推动周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6.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一体化效益最大化

通过三种对接方式,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复苏周庄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是加强与陈堡经济的合作与区域一体化发展。陈堡镇位于周庄镇北部,其工业经济较为发达,精密铸件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较好,周庄要充分利用陈堡的产业优势,产业发展要与之互补错位,构建产业发展联盟,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凸显区域发展合力,共同打造一个区域性小城镇合体;二是加强与戴南不锈钢优势产业集群的对接,立足于戴南不锈钢制品、汽车钢帘线等不锈钢零部件的产业发展基础,根据错位发展、区域协同的原则,在产品种类上和戴南展开“ 差别化竞争”。围绕不锈钢产品产业延伸,重点发展制造型、成品型等不锈钢产业后端产品,着力增加不锈钢企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产业对接基础上,主动对接戴南镇协会、市场、物流三大产业平台,实现区域物流信息、市场信息的共享;三是加强与泰州、兴化市区经济的对接。周庄镇在区位上位于泰州市和兴化市区之间,充分利用周庄工业用地储备优势,加强区域产业互补和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形成与主城区产业的协作分工。针对泰州市有序推进市区经济“退二进三”的思路,周庄要主动对接融入泰州市产业链发展,承接产业分工,将泰州的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等的配套产品生产引到周庄。

本文以兴化市周庄镇为例,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空间用地布局、塑造挖掘城镇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强区域合作战略等角度,探索出一条具有一定特色的小城镇的经济复苏道路,希望对我国其他地区的边际小城镇、道口小城镇、历史文化小镇等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经济复苏、促进产业化带动城镇化等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特色的小城镇还需要有不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复苏路径。

参考文献

[1]周维思.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外建筑[J].2013(6):80-81.

[2]闻海燕,陈飞跃.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小城镇的典型样本.开发研究[J].2014(2):29-32.

[3]李兵弟,郭龙彪,徐素君,李湉.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给小城镇十五年发展培育期. 城市规划[J].2014(3):9-13.

[4]黄亚平,汪进.论小城镇特色的塑造. 城市问题[J].2014(3):6-9.

[5]孔祥智,盛来运主编.中国小城镇发展报告2009: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小城镇发展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