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情感效应;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107-01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和人们对化学实验教育功能的深入研究,实验在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推动情感和意志的升华以及科学方法教育等方面都有其特有的功能。“化学新课标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和交流等要素。”

一、探究实验的几种形式

探究性实验内容广泛,可以是课堂上研究学习的知识的探究,也可以是延伸,也可以是生活小实验,实验可大可小,研究内容可以是研究性质,反应条件,反应方法,制取方法,装置选用,也可研究反应产物,无论怎样,探究性实验必须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老师引导学生为主的原则。

1.探究物质的性质:例如对铁生锈条件的研究。可把教材铁钉生锈演示实验中的(1)当作家庭小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请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启迪学生对教材讨论题“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进行探究,从而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

2.探究实验装置:一个实验装置的选用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生成物性质,根据实际情况,可选用不同的装置,有的实验装置简单,有些复杂,有些装置能够说明某一性质,有的装置有一种特殊的功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就可以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法。

3.探究实验条件:由于实验条件的不同,往往得到不同的现象或不同的产物。如铁生锈。将小片废旧的铁丝石棉网剪成宽约2cm,长3cm~4cm的网片,去掉上面的石棉放入锥形瓶里,加入少许稀盐酸,除去铁锈,露出光亮的铁丝,倒去盐酸,加水冲洗,再加入少许饱和食盐水,塞上单孔塞。3min~5min后可见在玻璃导管中形成一段液柱。说明铁丝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形成负压,产生液柱。

4.探究药品的选取:例如: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的一次教学中,学生通过对比发现碳酸钙颗粒与稀盐酸反应能顺利地进行,而与稀硫酸反应时却很快停止。许多学生猜测可能是稀硫酸不足,但继续加入稀硫酸仍无气泡;有些学生提出可能是碳酸钙颗粒表面出现了问题,于是,学生纷纷议论:有的说用砂纸打磨颗粒表面;有的说用刀片刮,但总感觉到效果不是很好,学生陷入思索之中。突然一个学生说:“用铁锤把它敲打”,大家一致赞同,学生继续做实验,接着,学生惊呼道:“又有气泡产生了!”再如制取氢气的药品的探究,对金属采用铁、镁、锌、铝、铜中哪一种,酸采用硫酸还是盐酸最佳可作多种实验探究。

5.探究实验的改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是是科学学习必备的素质,教材中很多实验可以通过学生或老师的探究更好的达到预期效果。

6.探究微型实验:微型化学实验是近20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它具有装置微型化、试剂微量化、价格低廉、节约时间,节省药品,操作安全,减少污染,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自制仪器,自行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7.探究生活中的化学:化学实验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探究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解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拓宽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怎样鉴别假黄金首饰”、“怎样除热水瓶中的水垢”、“怎样清洗油烟机”、“天然水的净化”、“面包和馒头里面布满小洞的原因”。

二、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价值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是由教师设置适当的问题情景,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想假设,并自己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2.教会学生做科学:通过实验探究的教学,学生养成爱动脑、爱动手的好习惯。一旦对某个问题有了质疑、有了争议,学生就会采取实验探究的方法来解决。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褪去。对于红色消失的原因,有些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有些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酚酞变成了无色的物质。

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在随之教育的推动下逐渐转变了部分教学方式。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化学实验作为当代学生学习中最薄弱的部分,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教学方式。近年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已经逐渐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化学实验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逐渐被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但在教学方式与内容上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行完善。只有客观的面对我国当带化学实验教育中还存在的缺点与问题,才能尽可能的推动我国高中生的实际能力。

首先,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目的性过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主要帮助学生提升一些非智力上的能力,而当代的化学实验教学目的性较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获取知识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得以锻炼,而当代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对化学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掌握,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还为完全的发掘。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对过程与方法的过度重视导致学生忽视了对情感、价值观与实验态度的培养。当代的化学实验教学过于主业化,目的性较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固然重要,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其次,当代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的次数有限,且多为教师代替学生进行实验。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的学习时间十分重要,面对化学实验的组织与开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未起到直接的影响,因此,部分教师将实验课程适当的减少或代替学生亲自动手转化为观看实验。在高压力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对教学课时的安排与教学方式都需要精心的安排与策划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次数有限,真正为学生带来的影响与改变几乎不存在。化学实验的过程对学生带来的影响远高于对实验现象的简易观察。

最后,化学学习的评价体系较为单一,存在一些弊端。化学是一门科学学科,对化学的学习不仅是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代的教学评价体系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对考试内容过度重视,而忽视了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教学体系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对实验教学的态度不够端正,将实验教学的评价计入成绩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评价环节。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极大的推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并改善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化学实验的重要性需要教师的强调并将其置于评价体系之中。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反思

化学实验教学重视学术性的特点导致学生的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面对当代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出现的问题,我们希望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化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产生了极大的帮助,帮助学生形成全新的化学学习的概念。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高中生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第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教育功能。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实验课时尽力缩减,许多实验由教师进行简易的演示,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降低,不易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学习态度。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无可厚非的,必须将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转变,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较多的时间,使其充分动脑思考,自主进行研究与学习,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将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真实情境下的教学模式,贴近生活,在生活中观察一些化学实验的现象。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尽可能的应用在生活中,并在实际情境中创设一些化学实验的情景。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仅是化学实验开展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开展。在真实的情景中开展化学实验更有利于学生的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根据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向学生展现化学实验的发展,合理利用资源更有益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与综合素质的培养。真实情景下的化学实验更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与学习欲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需要积极增加一些化学实验的内容,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中的化学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在团体教学中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开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大可能的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是素质教育与化学实验课程的主要教育方式。

第三,化学实验教学要加入评价体系,只有教师端正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态度,学生才会对化学实验教学产生积极的心理情感体验。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环境,在良好的创造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最大可能的拓展,使学生学会并习惯从化学的视角关注社会、审视自然,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地应用到生活中,尝试运用自己的能力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尤其是开发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应用型实验,可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实验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开齐开足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积极提倡绿色实验,微型实验,让化学实验绿色化、经济化,帮助学生形成先进良好的化学实验学习环境与习惯。

参考文献

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型实验;实验教学 ; 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99X(2009)03―0060―03

微型化学实验(Microscale Chemical Laboratory简写为M.L.C或M.C.L)是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方法,由于它具有一些常规化学实验无法比拟的优点,成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种新技术和新方法。微型实验被引入到化学实验教学中,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将浅谈微型实验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一、 微型实验在我国化学教学中的发展状况

所谓微型化学实验就是用小型的仪器装置、极少量的实际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虽然它的仪器装置一般比常用的要缩小十倍至几十倍,所用试剂的量也为常规实验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但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方便及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

1989年我国正式将“微型实验研究”列入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的科研规划中。从目前资料来看,近几年微型实验在我国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领域中引起国内化学教育界的极大关注。我国高等院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在实践中开发出多种实验配件和成套仪器,为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机化学、普通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带动了有机化学和中学化学实验的微型化。目前扩展到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医用化学和高分子化学实验的微型化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形成了中国开展微型化学实验工作的特点:微型仪器配套比较完整且价格低廉,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微型化学实验与常规实验相比,具有绿色环保、省经费、省时间的特点。微型化学实验的优势已经在教学中呈现出来,收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现在,国内800余所理、工、农、师范、军事院校及各类中等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发了微型化学实验。

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究中心统筹协调国内的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自1990年以来已在北京、大连、杭州等城市举办了几届:第一届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于1994年11月在郑州召开;另外微型化学实验的网站也相继出现,如:中国微型化学实验中心、湛江师范学院微型化学实验网等。主要包括微型化学实验、微型仪器、教学课件、资料中心、实验手册、化学论坛等栏目。从发展的角度看,化学实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实验的安全化等趋势也促进了微型实验的发展。

二、微型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教育功能

1.培养学生绿色意识

微型化学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效果良好、减少试剂用量、降低实验费用、减少污染、缩短实验时间且安全可靠的优点,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符合绿色化学预防污染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微型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意识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实验,改在点滴板上进行,结果利用实物投影仪放大,既减少了药品消耗及废物污染,有缩短了实验时间,现象非常明显。

2.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目前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对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及科学素养的提高都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以微型化学实验作为科学探究的载体,通过将科学探究思想引入到微型化学实验中来,并将二者整合,这对在教学中落实新理念、实施新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一个实验往往要重复多次,微型实验由于所用试剂的量少,仪器的规格小,反应的时间会大大缩短。在有限的实验时间、试剂资源内可完成的微型实验数量较常规实验要多,而且不受实验场地的限制,更易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获得所需信息。微型实验则可以一人一组,克服了常规实验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微型实验具有节约时间和药品、操作安全等优点,也便于学生改进实验和设计实验,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亦大有裨益。

3.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问题,它担负着探讨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命运和生存价值的重任。人文精神的培养,符合21 世纪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优秀的民族素质和创新人才。 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学生本身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在利用微型化学实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微型化学实验仪器本身就具有好奇心,对探究过程、实验现象充满好奇,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出发,教师应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探究,允许他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经受挫折的磨练,并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其次,化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活动,可以把观察现象、实验控制、收集事实、分析和统计结果等科学方法融于一体。由于微型化学实验必须单独完成操作,故更利于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第三,利用微型化学实验可以增强学生探究生活中涉及的化学知识问题的本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三、正确处理微型实验与常规实验的关系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微型实验也是有一些不足,首先,微型化学实验较忽视基本操作的规范性,所以通常情况下演示实验不宜采用微型实验,这一原因使我们中学化学教学在引进和推广微型化学实验时受到限制。其次,微型实验在定量实验中失真和误差较大,常规实验中因有某些基本操作方法及基本技能也无法进行训练。这些显然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改善。常规实验比微型实验的体积要大,规范性高,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更能够集中体现操作的要求,有利于对实验技能进行严格而全面的训练。因此,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常规实验是进行微型实验的基础。

总之,微型化学实验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技术,符合科技发展和环保的历史潮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尤其是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大力开发微型化学实验,而且要加大其与常规化学实验的配合使用力度,在学习先进的经验、方法的同时,发挥微型实验的优点,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未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 1 ] 蒋淑艳.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J ] . 大学化学,1998 ,13 (2)

[ 2 ] 周宁坏,主编 微型无机化学实验[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3 ] 宋新琦,有关化学实验改革的想法和建议[ J ] 化学教育, 2001(3)

[ 4 ] 郑长龙. 化学实验教学论[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 5 ] 李晶,何彩霞.化学新课程与科学素养培养―化学教育新视野,2002(3)

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学化学实验 微型化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学化学教学中所包含的教学实验虽然与科学研究所进行的实验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实验中的认识过程本质是相同的。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基础化学教育始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知识的积累,轻能力的培养等现象。受高考的影响,中学化学教育仍普遍以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为主,而传统的常规实验教学已经不能适应于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微型化学实验具有采用微型化的实验仪器装置和使用尽可能少的试剂这两个主要特征,因此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节约药品,节省时间,反应时间短,现象明显,便于携带等优点,且兼具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功能。

1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研究和推广微型化学实验的意义

1.1 传统的常规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

(1)常规实验以演示实验为主,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我国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形式以演示实验为主,约占实验总数量的80%以上,一般都是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记结论。极少有同学会主动动手做实验,出现的现象通常是一人做、大家看。长久下来,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懒动手,害怕动手的坏习惯,更遑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了。

(2)常规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占的比例过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大多是按照课本或实验册上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试验,程序化过于严重,只是单纯的验证所学知识点,并不能引发学生去思考、创新。就算是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也常常是教师做过演示实验之后,学生进行模仿、重复,或是教师进行有关的知识点讲解之后,学生拿着写有详细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的实验手册进行实验,做实验也只是流于形式,完全体现不了实验教学的功能。

(3)常规实验的药品用量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化学实验中,常常涉及到三废的处理,而常规化学实验由于仪器设备的体积较大,所需试剂量较大,因此产生的废气废液的量较多。且三废的处理一直是常规化学实验的薄弱区。这样就不仅造成了药品的浪费,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学生长时间接受着这样的实验课程教育,它本身就在进行着环境的破坏,根本就不存在对环保意识的培养。

1.2 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良好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

(1)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微型化学实验还能够密切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行微型化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有很多都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代用品,如:酒精灯可用青霉素药瓶做灯体,试管可用无色小药瓶代替,导管可用废圆珠笔芯、输液管代替;碳酸钙可用鸡蛋壳代替,剪下石棉网的一段,刮去油漆即可用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等。微型实验仪器价廉,学生可人手一套,且安全性高。

(2)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基于微型化学实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一改往常老师在做常规实验演示实验时,学生无动于衷的现象。利用微型化学实验,学生可以完全掌握实验的主导性,通过手、眼、脑并用,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重新认识化学实验内容以及方法。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学者来说,首先需要通过观察来积累对物质的感性认识。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微型化的仪器中进行的,需要的药品非常少,仅为常规化学实验药品用量的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因此大大缩短了化学反应进行的时间,这样就需要学生有更高的观察能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4)有利于人文教育。微型化学实验因其仪器精巧美观有利于促进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微型化学实验是绿色化学实验的一部分,它是严格按照绿色化学思想设计实施的,它并不是对常规化学实验的简单微缩,它在“三废”的处理,药品的回收利用方面做得很好,微型化学实验是影响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

2 开展中学微型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

2.1 做好对国内外微型化学实验进展的宣传,加强认识

自1990年以来,微型化学实验一直是ICCE的热点话题。我国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开始于1988年,1989年我国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把微型化学实验课题列入科研计划,由华东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学院首先成立微型化学实验研究课题组。经过努力,一些学校成功开发出了30多个部件的仪器实验小箱以及40多种初中微型实验箱,举办了多场研讨会,出版了论文集《微型实验》和《师范教育研究文集》等。也有许多论文在《化学教学》、《化学教育》、《化学通报》上发表。

2.2 加强对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的设计与研究

化学实验的微型化,不单单是指仪器的微型化,试剂的微量化,它更注重的是利用微型化学实验对化学实验进行深入的认识和研究,进而获得更多的化学信息。用微型化学实验替代常规化学实验,由于仪器与试剂用量的变化通常会引起试剂浓度,反应条件的变化,因此并不能完全按照常规实验的条件和方法进行实验,更要在设计实验时考虑到实验的可操作性。

2.3 加强对中学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的研究与开发

微型仪器的生产应有微型、新颖、美观、规范、标准、配套、实用性强等特点,且应同时具有组装灵活,封闭性好等优点,生产厂家应及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联系,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的改进。一线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在仪器的选用,组装方面多做研究,寻求最佳效果,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用合适物品代替某些仪器,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4 促进化学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全面提高

可以通过创建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研究协作网,定期举办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创建中学微型化学实验专栏主页和网站等途径,加强各地研究人员,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特别是相关的网站的建立,能大大地帮助有志于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研究与应用的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更方便,更有效地查找相关资料。

3 微型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改进

3.1 中学微型化学实验设计的思维方法

在进行微型化学实验设计前,首先要先掌握该项化学实验所遵循的反应原理,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然后猜想,在什么样的化学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例如,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喷泉实验,该实验设计应该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喷泉实验是利用某种气体极易溶于某种溶剂,从而引起盛装该种气体的器皿内的压强骤减,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大气压的原理制成的,水可作为溶剂物质的首选,所以就可从极易溶于水的多种气体中选择一种相对容易制备且水溶性较大的气体,一般选择氨气。(2)若选择的气体为氨气时,可以利用氨气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能够使指示剂变色的特点做出彩色的喷泉。(3)设计时,可充分利用气体的体积(压强)因外界温度的改变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这一特点。

3.2 分子的性质实验的改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对探究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这一性质时,所设计的实验是这样的:向盛有约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的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其溶液的颜色。然后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大小均匀的小烧杯中,另外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的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B烧杯放在大烧杯外面,然后观察现象。经过几分钟后发现A烧杯中的溶液变红,而B烧杯中的溶液不变色。

此探究实验需要用到4个烧杯,不易开展学生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为将A、B、C三个小烧杯改为载玻片或是玻璃片,在载玻片上分别滴上一滴相应的溶液,然后用小烧杯罩住A、B两载玻片,可以很快地发现A载玻片上的酚酞液滴变成红色,而B载玻片上的液滴不变色。这样设计的实验能够大大地节省实验试剂,并能缩短反应时间。

3.3 氧气的制取及其性质实验的改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对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的设计为:把少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按照质量比3:1混合,混合均匀后将其平铺于试管底部,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然后对试管底部进行加热,用向下排水法收集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铁丝等进行氧气的性质验证实验。

改进后的试验为:取一干燥洁净短试管放入大约1.0g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用带有尖嘴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放在尖嘴口处,木条复燃;从废旧的石棉网上剪下一条细长的铁丝,刮去表面油漆涂层,在火柴棍上缠上4~5圈铁丝,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棍,烧到近铁丝时将其放在尖嘴管处,可观察到铁丝燃烧起来了,火星四射(做此实验时应尽量远离反应装置)。

4 结论

微型实验作为一种实验方法有很多的优点,但它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仍存在困难之处。微型实验仪器本身精致小巧,操作灵活自由,较忽略操作的规范性且在搅拌、抽滤、分液、萃取、控温加热等操作上难度较大,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微型化学实验大大节省了实验时间,有些实验现象转瞬即逝,不易观察,不适于进行演示实验;学生的实验水平相差较大,进行实验教学时不易组织管理。我们应该采取常规实验与微型化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常规实验中训练学生的实验规范操作能力,利用微型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后雄.新理念化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66-269.

[2] 王群立,崔景尧.推广微型化学实验,创新中学化学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7):155-156.

[3] 潘丽霞.在中学推行微型化学实验势在必行[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7):184-185.

[4] 李风海,苗深花.浅论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的功能及开展[J].菏泽学院学报,2006(4):117-119.

[5] 姚如富,李艳婕,张骅骝,周泽尚,施巧月.绿色微型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6):125-129.

[6] 黎芳伦,蔡凌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绿色化学与微型实验[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111-112.

[7] 董春来.科学新课程中微型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J].新课程·综合刊,2006(10):35-36.

[8] 张彩文,张建夫,刘玲.中学化学微型实验研究[J].考试周刊,2008.17:207-209.

[9] 黄亚丽.微型化学实验及其推广应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

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化学教学方式 化学实验 “讲化学” “做实验”

一种事物因其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特性而存在,失去这种特性便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淹没于这个浩瀚、复杂的世界之中。学科教学也同样是如此。就如英语的学习以“听、说、读、写”为其特色,数学的学习以“推理、演绎”为其特色一样,化学学科的特色是什么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化学特有的、最适于化学的学习呢?在我们的化学教学中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呢?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因为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保持其学科特色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何将化学实验更好地融入中学化学教学中去,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项极具探究性的课题。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研究和化学教学的最基本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可以说化学发展历程中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的早期形成阶段,化学教育是包含在化学研究之中的,用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人才。后来出现了化学实验室,化学人才的培养仍然是在化学研究中进行的,并没有专门培养化学人才的化学教育。只是伴随化学学科的发展,化学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仅靠在实验室的实验中进行学习,很难全面地学习这些知识。于是1824年,李比希在德国的吉森大学建立了德国第一个系统进行实际训练的化学教学实验室,采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化学实验同时进行的化学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他的教学实验室里一个教师可以对多个学生进行教学,所以相对于仅靠化学实验的师带徒的培养方式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得益于这种培养方式,李比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化学人才,如:霍夫曼(A.W.Hofmann)、威廉姆森(A.W.Williamson)、富兰克林(E.Frankland)、武慈(A.Wurtz)、凯库勒(F.A.Kekule)、费林(H.Von Fehling)和热拉尔(C.F.Gerhardt)等[1]。

“讲化学”这种教学方式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化学教学质量的原因是:面对大量的化学知识,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更易于掌握,并且获取知识的效率大大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不再重要。我们可以假设,取消化学实验,仅靠讲解来教授化学,其结果会是怎样呢?化学的学习或许与历史的学习不再有什么区别,学生只需要记住一个个化学事实,如同历史事实一样;记住一个个分子式、反应方程式,如同记历史的年代一样。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是我们需要的化学人才吗?这样的化学教学还有其自身存在的必要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传授的只是知识,而化学教学的目的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科学态度、科学思维方法等,即我们常说的科学素养的培育。“讲化学”可以促进化学的学习,但却不是具有化学特色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讲化学”和“做实验”两种教学方式中,“做实验”更能代表化学学科的学科特征,更有助于实现化学教学的目标。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化学实验的功能中得到证实。

2.化学实验的功能。

对于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虽有不同的理解,但都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2.1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先是在具体条件下已经认识某一现象,那么他们能更好地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抽象思维[2]。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是最有魅力,最具活力的学习对象。国内外教育界的统计表明,中学生因喜欢做化学实验,而喜爱学习化学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70%以上[3]。关于教学的一些研究也表明,当他们有机会亲手进行实验时,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增加[2]。

2.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化学实验能力[4]。

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观察、辨别、实验准备、分类、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实验过程的控制,对实验结果的思考和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无论对化学工作者,还是对不从事化学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应该具备的,而借助真实实验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最好方法。

2.4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是探究性实验的一项重要功能。

2.5培养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

这是科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分支,化学教育也担负有相应的教育责任。对于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科学态度,目前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具有不屈的精神,怀疑、探求和验证真理,是为大家公认的科学态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科学态度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通过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解和理论分析,也会对学生产生一些影响,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其影响是浅层的,经过时间的过滤可能会被遗忘。如果通过实验,学生在真实的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快乐,体会到科学的精神所在,那么,在实验中养成的科学做事的习惯,掌握的科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可能会影响其一生。

3.对当前化学教学中重“讲化学”轻“做实验”的分析和思考。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的功能几乎包括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全部内容。因此可以说“做实验”是符合新课改的化学课程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只有采用这种方式才能全面地学习化学,培养优秀化学人才。“讲化学”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对“做实验”的有益补充。两者的结合更有利于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但现在的中学化学教学中仍多以“讲化学”为主,有些教师虽然采用“讲实验”、“做实验”的方式进行,但把化学实验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即使“做实验”也多以“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做验证实验”为主,实验的功能并未能很好地发挥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化学课程目标的实现。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知识的掌握量和掌握程度。

在知识的学习上,“讲化学”比“做实验”的效率要高得多。同样的知识量,用一个课时来讲解可能绰绰有余,而如果采用做实验的教学方式,只能熟悉一下仪器设备,练习一些简单的操作,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根本无法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对教学进度和知识掌握产生很大的压力。

3.2课堂秩序维持难度。

国内目前采用的基本上是大班教学,在这种体制下,“讲化学”是最易于维持秩序的。如果做实验,每人一个实验台,实验过程中随时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解答,如此会影响到实验的进度和教学的效果,并且会导致课堂秩序难以控制甚至混乱。另外化学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和仪器设备如果使用不当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也是众多教师避开实验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3评价方式的影响

目前虽然对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仍以笔试为主,而“讲化学”针对笔试这种评价方式有很多优点,很容易教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又鉴于国内一直是“讲化学”处于主导地位,升学压力对教学影响很大,即便是面对新课程改革,与费力而不出成绩的“做实验”的教学方式相比,教师仍然愿意选择“讲化学”。

4.对改变实验教学现状的几点想法。

鉴于上述原因,做实验的教学方式要得到广大教师的接受,首先必须改变原有的实验教学理念。从实验内容上,要以简单,易于操作、总结、分析且安全性高的实验为主。具体实验的安排上,要重点放在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科学态度和学习那些概念过于抽象,仅靠课堂教学难以使学生理解的知识上,而一般的知识可以通过讲解来完成。教学方式上可灵活采用家庭实验、课堂实验等方式,并且根据实验资源和学生的情况合理选择小组实验或班级实验。

虽然目前针对新课程标准有三套(人教版、鲁科版和苏教版)不同的化学教材可供选用,但这些教材也不一定能很好地适应本地区或本校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教材中的部分实验,另外再根据地区特点和本校学生的特点,选一些更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更感兴趣的实验,编制校本实验教材作为补充,以更好地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随着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进行,从“做实验”中学习化学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和认可,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相信广大一线教师一定会从实践中找出一些更好的教学方法,处理好“讲化学”和“做实验”两种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化学人才,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改革的成功进行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俊明,王祖浩.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32.

[2]Ronald P.Simpson,Norman P.Anderson.Science,Students and Schools[M].Johnwiley & sons,1981:113.

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范文第6篇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正确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顾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为主。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的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点着手。

1. 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教学,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要全部在课堂上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做了适当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2. 开发家庭小实验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相应的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当我第一次向学生布置家庭小实验时,学生感到新奇。

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开始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第二天在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教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学生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随着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还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3. 重视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除了对演示实验感兴趣外,对自己动手实验也有浓厚兴趣,我就利用他们的这种跃跃欲试的激情,提供实验材料,让其亲自参与到实验中去,以便使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4.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内容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

三、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在教学中要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实验结束后,我都会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范文第7篇

1、教学观念上,从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转向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实验既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充分赋于学生动脑、动手的权利。同时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训练,是化学实验的功能之一,但不是唯一功能,过分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进行专门训练的做法既枯燥,效益又不高。所以应将实验技能的训练,置于实验探究活动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化学实验技能,使实验技能的训练成为实验探究活动的结果之一。

化学实验改革还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一般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教师重视身教,做好示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应人为增添实验的“紧张”气氛。教师在强调实验操作要领以后,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同时加强巡视指导,给学生带来鼓励和安全感。二是注意提高实验成功率,教师精彩的示范并指导学生成功地完成实验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总之,实验教学和其它课堂教学一样,从情感陶冶、示范引导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或消除学生实验时的心理障碍。例如,银镜反应是师生较难做好的实验之一,试管洁净,配制的银氨溶液刚好澄清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规范地示范每一步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很快做出光亮银镜,必然激发学生强烈的感觉兴趣、操作兴趣、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实验完毕,及时引导学生讨论:洗净试管的最佳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化学实验的能动性。

2、教学方法上,从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探究的过程。化学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证明:化学科学的任何一项重大的突破,无一例外地是经过化学实验而取得的。正如波义耳所说,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中学化学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再认识,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中的化学实验是一致的。探究是学生的天性,作为对传统实验教学的改革,要求教师在实验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留有探究的余地。能由学生动手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轻易包办;能由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的结论,教师就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准备,包括自拟实验步骤弄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等等。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所有潜能和创造性都充分表现出来。

因此,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一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知识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先后顺序。教材的教学顺序一般是先讲授后做化学实验,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将某些教材的顺序作些调整,即学生先做实验后讲授。例如,在讲元素的性质和结构的关系这一节时,先组织学生学生做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实验,而课本上的演示则放在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进行推理作补充和校正使用。这样做由于学生事先对递变规律没有印象,只能通过自己所得到的结论进行讨论分析,推理得出,所以学生操作认真,观察细致,思维活跃,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效果。二是对实验的内容进行局部的变动,有时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高一化学第四章卤化银的性质,内容是向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钾三种溶液中各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硝酸观察现象。这是个被动的实验。准备实验时,把它做了形式上的变换,原来的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钾再加上碳酸钠四种溶液都未贴标签,只贴上A、B、C、D符号,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找出A、B、B、D各是四种溶液中的哪一种。这样使原来被动型的实验变成主动性、探究型实验,同学们的兴趣高,通过实验不仅巩固了氯化钠、溴化钠和碘化钾的性质,还学会了X—的检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3、提倡“绿色实验”、“微型实验”,让化学实验绿色化、经济化,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现代化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化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不断地享受着化学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方便耐用的生活用品、高效安全的化学药物、高质量多性能的化学材料……然而,随着大量化学用品的生产和使用,化学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此,美国最先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

“绿色化学”是指设计没有或尽可能小的环境副作用,并且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它不同于对环境污染所进行的后期治理,注重的是在化工的始端就进行预防污染,因此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理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份重任,使学生从现在就树立起较强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例如,在讲到由Cu和HNO3反应制取Cu(NO3)2时,可以举出三种途径:Cu与浓HNO3反应;Cu与稀HNO3反应;Cu先灼烧成CuO再与HNO3反应,然后再从环保和原子利用率角度分析比较三种途径的优劣,哪一种是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使学生在实验方案的选择上,始终不忘环境保护问题。“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因此绿色化学的理念,理应成为化学课程与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已成为众多化学教师的共识,但由于学生实验准备工作量大,且药品耗用过多,增加实验开支,与目前实验经费紧张很不相适应。因此教师应大力改革实验方法,创设一些节省药品,操作简便且现象明显的学生实验。

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现代化;方向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084-01

中学教育的现代化需要中学实验的现代化,但目前中学化学实验仪器仍沿用着几十年前甚至一二百年前的仪器,这跟时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中学化学实验的开设也仍沿用着过去“照方抓药”的模式进行着,这跟课程教材改革所推崇的探究式实验教学的初衷相违背。这就要求中学化学实验室需要配备现代化的实验仪器和专业化的实验教师队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教育现代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也逐渐增加,教育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如:学校可以不惜血本地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投资,投影仪、网络教室、电脑、笔记本等代表现代化的时髦的设备学校可以毫不吝啬的一批有一批地进行投资。许多中学里也都建起了漂亮的综合实验楼。但是,走进中学理、化、生实验室后,常常发现那里几乎找不到代表现代化教育的设备,一般都仍然沿用着几十年前甚至一二百年前的仪器。又大又宽敞的实验室也显得冷冷清清,简直就是一清水衙门。这不得不让人提出疑问:既然造了现代化的实验楼,实验室里为什么不配备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作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为何就被这样打入“冷宫”?这样,关于实验仪器要不要现代化、怎样实验实验仪器的现代化,如何发挥实验室的真正作用?等问题就摆到了我们面前。作为一名中学化学实验工作者,我在这里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我国中学化学实验室配备现状

目前中学化学实验装置基本上还停留在近代化学时期的水平,常用的仪器大多都属于近代化学时期常见的玻璃仪器。其特点是:设备陈旧、精确度不够,操作起来比较烦琐,这就导致了在一定程度上中学化学实验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索然,教师也无发挥余地之处。而且由于实验仪器的限制,许多中学化学实验并未注意到环境保护的问题,这与大力提倡环境保护的主题是不相符的。时代的发展要求全面发展人才,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在,有许多先进的仪器(如电子自动天平、数字式pH计、离子交换装置等新型仪器)是完全可以用到化学实验中去。例如,中学化学实验中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操作很烦琐,操作技能往往要训练好久。而电子自动天平使用比较方便,物品放在托盘上,可以直接读出质量的多少,而且精度要比托盘天平高。由此可见,现代化的实验仪器可以简化实验操作,突出思维的内涵,但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在都未能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得以体现。从而使目前中学化学实验往往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实验操作的训练上,没有达到实验的真正目的,忽略了实验理论的内涵。

二、实验仪器现代化的含义和功能

实验仪器现代化应当包括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清洁化、趣味化等,它们各自都有着一定的功能。

(一)实验仪器的智能化、自动化

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指减少人力操作,通过控制仪器装置而由仪器自动完成。随着科学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庄广泛应用,使实验仪器的智能化、自动化成为可能。实验仪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智能化、自动化的实验仪器不但可以减少烦琐的实验操作,缩短获得科学认识的时间,而且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实验、自己发现新现象新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仪器的清洁化、绿色化

化学实验仪器清洁化是指用这些仪器所做的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能降低到最低限度。所以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选择污染少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化学实验的清洁问题将成为化学实验研究的重要课题和中学化学实验的发展方向之一。现代化中就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绿色化学是指设计没有或者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并且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它是实现污染预防的基本和重要的科学手段,包括许多化学领域,如合成、催化、工艺、分离和分析监测等。

三、中学化学实验室的人员配备和实验室管理需要现代化

(一)改变了传统实验室繁杂的管理方法,引进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实验室达到了自动化运行,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的目的,对实验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建成理化生实验课件和积件库后,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