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移动支付方案

移动支付方案

移动支付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3G 移动支付 IVR SMS

1 概述

移动支付满足了消费者在商品交易、资金流转方面个性化、便捷化的需求,颠覆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和消费观念。3G技术的日趋成熟、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移动支付在技术应用创新、安全防护保障、合作盈利模式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移动支付业务已被视为最具潜力的创新性业务之一,移动支付的实现方案也得到专业人士的更多关注。

2 移动支付概述

所谓移动支付就是将移动通信技术、射频识别技术、金融结算系统整合衔接,使商品贸易或金融交易的双方,通过移动终端作为业务接入手段进行商业交易的过程。主要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两种形式。通过短信、移动网络、3G技术等系统平台进行交易的称为远程支付。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衍生出来的基于手机的NFC技术、基于银行卡的Pay Wave和Pay Pass、基于手机卡的SIM Pass和RF-SIM等技术,通过移动终端完成刷卡记账的称为现场支付。

近年来,移动支付产业在政府、通信运营商、金融机构、服务提供商(CP/SP)多方的参与和协作下,在政策监管、商业模式、技术创新、业务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智能交通、商场购物、便民缴费、网上购物等方面的广泛需求,为移动支付的应用普及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移动支付业务已经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之中,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产品。

3 移动支付的特点

移动支付作为传统交易方式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在原有的支付结算的基础上又展现出如下特点:①操作灵活便捷:用户借助移动通信网络,只要在有无线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完成所有支付和结算的操作。②交易成本低:移动支付节省了往返银行的交通成本、柜台签单的时间成本。特别是对于交易频繁的小额度支付业务,移动支付的优势明显。③安全系数高:无线通信技术的编码策略、交易过程中的密钥验证,有效地避免了非法的截取或窃取。④优化产业链:作为创新性业务,整合了上下游的资源,不仅为金融系统增加了中间业务的收入,也为运营商带来了增值业务收入。

4 移动支付的主要实现方式

随着通信技术由固定网络向移动网络的演进,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发展。移动支付在实现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和变化,目前比较主流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语音电话

语音电话业务(IVR,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是传统固网语音类增值业务。用户只需拨打特定号码,就可进入相应的系统服务中心,按照语音提示,完成相应的信息输入,通过互动式服务,完成费用的支付或商品的交易。其优点是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安全高效。声讯语音服务市场运营时间长,用户基础广泛,服务提供商(SP)与各方合作的经验丰富,业务推广和产品使用已经相当成熟。

IVR的服务费常常与普通语音通话的费用不同。对于大量的支付额度小、交易行为频繁的情况,有时会产生较高的通信费用,造成用户无法接受。此外,交易平台提示语音的设计思路、操作过程的时限长短,都是影响用户支付时间和业务感知的关键因素。

4.2 短信方式

短信方式是语音通话之外手机用户之间的一种重要沟通方式,它已成为最成熟的文本类信息交互模式,为通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SP)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以短信作为移动支付的媒介,伴随着手机的普及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是早期移动支付成熟推广的主要实践方式。在短信支付系统中,手机用户按照服务提供商(SP)要求的规则,通过手机输入固定格式的信息,发送短信到短信中心(SMSC),经短信中心、短信网关、支付结算平台的交互配合,在后台数据库中记录用户信息、完成费用划转、生成核实指令后,再将相应的确认短信发送给手机用户。手机用户核实确认后,一笔交易完成暨宣告完成。其优点是使用简单、方便、交易成本低,短信费在支付交易中所占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目前金融机构、公共服务行业等领域广泛采用这种方式,在各类移动增值业务中,短信支付业务也已成为手机用户交易消费的主要方式。

但是短信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短信固有的存储转发技术机制,致使信息时延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业务高峰时期、在网络拥塞区域,时常出现短信丢失的情况,或者短信延时到达,导致交易拖延或操作失败。所以,移动网络质量的影响、信息交互的延误会影响用户的业务使用,导致付费不成功、重复付费,从而导致用户对移动支付的不认可。

4.3 WAP/WEB方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WAP/WEB方式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各商业银行、各航空公司、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推出了基于WAP/WEB方式的支付服务。基于2.5G的WAP技术能够得到广泛的网络支持,通过手机访问WAP交易网站,按照网上交易的流程完成支付。3G技术提供了充足的无线带宽,随时随地WEB网上购物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互联网上的各种病毒、木马程序,对WAP/WEB方式的移动支付造成了很大的安全威胁。盗取用户账户致使用户利益受损的现象,时至今日尚无彻底的解决方案。此外,WAP/WEB交易过程中的流量费,无论是按照时长计费、还是按照流量计费,都与语音电话方式、短信方式大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的交易类型,进行具体的选择,努力降低支付交易的成本。

4.4 RFID方式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RFID的基本组成包括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其工作原理是,当标签进入磁场范围后接收、解读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取的能量,或者发送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相关数据处理。RFID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的特性得到大家的认可,从最初的身份识别到商品标签、门禁考勤、移动支付、跟踪定位等,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手机公交卡为例,将传统公交卡与手机终端整合在一起。用户乘车刷卡时,使用配备RFID芯片的手机来刷卡付款。结算平台识别手机用户信息,传递信息到后台支付系统进行交易处理,确认声音提示后完成一次交易支付过程。

RFID的技术特点,使其在移动支付方案中越来越受到运营商的重视。首先,发展RFID支付应用对运营商来说是双赢的选择。目前手机用户趋于饱和的特征日趋明显,传统语音业务的发展空间已经面临瓶颈。在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服务行业的RFID应用,使RFID技术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接受,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成熟的产业链已经培育起来。所以,运营商将RFID移动支付应用视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战略产品。其次,RFID与手机都对私人专有特性有一定的保密措施,身份证、银行卡、门禁卡等RFID应用都是基于个人身份识别的成熟产品。RFID技术与手机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已经使通信终端成为个人身份的标识。再次,手机中SIM/UIM卡能够存储身份识别信息和支付信息。随着卡容量的不断扩大,可以存储更多的用户识别信息、个人身份信息,能够更广泛的支撑RFID在消费领域的应用。最后,移动通信网络使RFID的应用更加灵活和方便。比如,传统的公交卡充值,用户必须到特定的网点或POS机上才能完成。而利用RFID与SIM/UIM卡结合,就可以利用移动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空中充值操作。

5 结束语

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安全可靠的交易保障、经济实惠的使用成本,这些都是移动支付不断追求的目标。随着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必将成为通信业、金融业跨行业合作的利润“金矿”。随着技术的演进和市场的变化,需要专业人士对移动支付方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春红.3G时代的移动支付业务[J].中国新通信,2007(19).

[2]刘楠.我国移动支付仍需克服三大瓶颈[J].通信世界,2009(28).

移动支付方案范文第2篇

随着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的不断成熟,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被打破,移动电子商务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

补齐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短板

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3.03亿,进一步逼近PC网民规模,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很多传统电子商务企业都嗅到了这一商机。当当、淘宝等都已推出了手机客户端解决方案。早在2008年2月,淘宝就开通了手机版淘宝网页。不久前,凡客诚品的手机客户端和手机凡客网上线,目前每日手机客户端产生的订单额占到日交易额的3%。京东商城也在布局移动电子商务。然而,支付问题成为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除此以外,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很多业务的开展都对移动支付提出了很急迫的需求。“移动互联网的功能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访问和信息,我们在探索如何让消费者应用手机去满足其生活中的更多需要,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支付宝CEO彭蕾指出,去年以来,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通过手机进行消费,2011年春节通过支付宝完成的无线支付交易同比增长15倍。她补充说,通过手机实现的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如团购、运营商店、游戏等。这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出现,也都对手机的支付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UC优视董事长兼CEO俞永福指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个:一是广告,二是游戏,三是电子商务。除了广告以外,其他的两个盈利模式都面临如何支付的问题。我国传统互联网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突破发展,得益于独特的货到付款模式,以及后来的电子支付,解决了支付问题。“移动支付是移动互联网企业重要的‘造血’机制――盈利渠道,支付渠道不打通,行业发展就会陷入瓶颈。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存在一个巨大的机会。”俞永福说。

移动运营商、银联、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移动支付终端和芯片制造商都看到移动支付巨大的市场潜力。2011年3月中国电信成立支付公司――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不久前,中国联通挂牌成立了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旨在发展移动支付业务。中国移动此前入股了浦发银行,并计划成立支付公司,目前正在积极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运营商的移动支付主要用于自身网站电子商务业务的支付,或者是传统交易的支付,而没有真正往移动电子商务领域扩展。

由于软件、网络、终端环境都很复杂,用户无法在手机上直接沿用PC互联网支付方式,这阻碍了移动互联网从阅读等浅层应用向手机购物等深层应用的发展进程,极大地制约了移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行业的良性发展。

“有支付才有未来,但若支付不安全不快捷,同样没有未来。”支付宝无线事业部总经理诸寅嘉认为,在从浅层应用到深层应用发展的第二轮发展关键点上,支付需要安全、无缝地与用户需求结合,应用内支付是不二之选。

打造全新支付体验

4月20日,在支付宝推出的手机安全支付基础上,UC优视联手支付宝推出了手机浏览器+安全支付服务这一移动支付解决方案,首批推出了基于Android、Symbian等平台的UC浏览器7.7版本,今后还将支持iPhone、WP7、Blackberry等手机平台。

淘宝无线业务负责人邱昌恒认为,用户将手机作为电子商务终端,就是为了方便,所以支付方式要足够简单。另外,用户为了方便而来,还会因为不安全而离开。因此,UC优视联手支付宝推出的手机浏览器+安全支付服务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用户对于便捷、安全的需求。

用户在下载安装加载了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的UC浏览器7.7版本之后,在支付环节会出现支付宝付款页面,第一次使用时需与支付宝账号进行关联,后续支付都将进入快速支付方式,200元以下的小额支付可无需输入密码。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移动支付的体验。

在安全性上,支付宝安全支付提供了身份认证、可定制的验证方式(包括密码与短信)、基于HTTP与私有安全算法的安全传输机制、对手机硬件对应的识别码,以及定期更新密钥等业内领先的安全措施与机制。

在便捷性上,用户在手机上支付不必跳出当前应用,在当前页面即可快速完成,相比WAP支付减少4~5个跳转步骤。同时,在关键的支付资金来源方面,支付宝也在余额、卡通支付的基础上增加了无需登录网银的快捷支付,用户只需输入10家合作银行的卡号及支付密码即可支付,且无支付额度限制。快捷支付是当前在线支付领域最先进的支付方式,达到了线下刷卡的支付成功率水平。

UC优视技术总裁梁捷表示:“UC浏览器的云/端架构能够支持安全支付插件,以UC浏览器承载用户从访问商户网站到下单确认购买的整个流程,并通过调用支付宝安全支付插件针对移动支付用户的信息流进行加密保护。“

可见,该方案解决了困扰移动支付产业多年的终端、网络环境复杂的问题,使移动互联网用户只要使用手机浏览器访问商户网站就能直接完成安全支付,实现快速便捷的手机安全支付,打通了移动互联网行业长期不畅的移动支付渠道。该方案帮助用户摆脱了繁琐的移动支付流程,消除了对移动支付的安全隐忧。

驱动移动电子商务爆炸性增长

“与PC互联网时代一样,支付宝会做好底层支付服务,把应用和场景带给合作伙伴,力挺各位向前走。”支付宝CEO彭蕾认为,接下去的几年将是移动互联网支付快速发展时期,并且很可能奠定未来的市场格局。“只有移动互联网入口与支付系统结合后,才真正意味着移动互联网真正成熟,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对用户来说,这也是更便捷生活的开始。”彭蕾说。

俞永福指出,UC-支付宝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的,为用户扫清了在使用移动支付之路上的拦路虎,激发了他们的使用热情,不仅驱动移动电子商务迎来新的蓝海,小说阅读、音乐下载、手机网游、商旅、团购网站等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会上,很多嘉宾认为,UC-支付宝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为商户和用户都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体验,将大大释放移动互联网的活力。诸寅嘉认为:“UC-支付宝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覆盖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的主流用户群,创业者完全可以放下收钱难的心,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决定用户付钱的产品与服务方面,这既有利于用户,也将为整个产业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移动支付方案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移动支付;计划行为理论;移动终端;产业价值链;应用模式

0引言

移动支付对于国人已不是一个新概念了,早在2000年初便得到移动运营商的大力推广。但当时技术、政策、商业模式都处在萌芽阶段,并没有条件投入大规模商用,只是尝试性的测试,小范围内试运行,且也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几年过去了,国内的移动支付依然是不温不火地发展。而欧美,特别是日韩的移动支付已发展地如火如荼。移动支付是否能推广关键在消费者手里。因此研究消费者如何评价这几年的国内移动支付技术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很重要。

1潜在的巨大国内市场

1.1巨大的手机用户群体

GSM协会于2008年4月16日在网上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称,全球已有超过30亿的手机用户数量。

GSM协会指出全球最大的GSM市场在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己达5亿9000万,并且每月增加700多万新用户,对这第3个10亿的贡献为14%,毫无疑问2008年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必将突破6亿。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1.2巨大的银行卡持有量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地方金融十一次论坛上,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介绍,到2007年9月底,中国银行卡发卡量超过13亿张,发卡机构达到183家。可见银行卡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手机与银行卡合二为一也成为一个大趋势。

2引进计划行为理论剖析移动支付遇到的瓶颈

2.1计划行为理论(TPB)

根据TPB理论,人的行为模式受到3项内在因素影响:

(1)个人行为态度:个人对自己行为可能出现的结果的一种看法和观点。

(2)主观规范:对他人的标准化行为模式的主观性感知。

(3)知觉行为控制:对于促进或阻碍行为效果的相关因素的认知。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图如图1所示。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是决定行为意向的3个主要变量,态度越积极、重要他人支持越大、知觉行为控制越强,行为意向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2.2建立移动支付TPB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是从信息加工的理论、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出发点解释个体行为一般决策过程的理论。由于移动支付是一种个体理性行为,它不但受到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外界的客观环境等条件相关。所以本论文根据TPB理论,从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来分析影响移动支付的行为,如图2所示。

2.2.1影响移动支付的内部因素分析

TPB认为个人的行为意向是预测行为的最佳变量。在实际控制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对于移动支付而言,个人想要使用移动支付的意向越强,代表他越可能从事该行为。

(1)移动支付的态度倾向

个人进行移动支付的态度倾向是个体对执行该特定行为喜爱或不喜爱程度的评估。例如,用户在面对新的支付方式时,首先要先主观判断要不要更换手机,安全性如何,支付程序是否复杂,若不使用以后消费是否会不方便。这就涉及到移动支付中消费者比较关心的安全问题和成本问题。

安全是制约移动支付发展的关键因素。资金安全永远是银行考虑的第一要素,也是影响消费者体验的首要障碍。目前,我国手机支付实现技术主要有基于短信、WAP、BREW等技术,由技术原因造成的数据传输中的加密性和数据的实时性、完整性不够,使得支付面临安全隐患。手机由于携带的随身性,其丢失和损坏造成个人信息泄密的概率较高,这也是手机支付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ForresterResearch调查公司做过一份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消费者认为信用卡安全是最大的问题。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手机支付的成本过高,支付程序繁琐。这也是消费者比较关心的一方面。成本包括直接交易成本和使用支付服务的固定成本,还有技术上基础设施的成本(例如用户可能需要购买新的移动电话)。而新的支付系统需要新的硬件设备来支持这是必需的。

支付程序繁琐一方面是由移动支付的产业链分工不明确,产业链效率低造成的。手机支付是个复杂的产业链,涉及银行、信用卡组织、移动运营商、手机终端厂商、手机支付平台提供商、商业机构、内容和服务提供商、用户等多个环节,需要各个环节的联合启动推进产业发展。从而造成产业链协作效率低下。无论对于运营商还是银行来讲,做手机支付都需要重新对自有的网络进行技术改造,并提供相应的额外服务。而对于银联来讲,受制于自身的体制限制,业务创新和市场反应能力也相对较差。

(2)移动支付的主观规范

移动支付的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决策是否使用该服务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它反映的是重要他人或团体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

移动支付的一方:年轻人喜欢追求时尚,易于接受新事物,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移动运营商应该注重推广用户体验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移动支付的另一方:商家。如果商家不支持移动支付方式,当客户要求使用移动支付时,商家也会面对社会压力和需求压力。

(3)移动支付的知觉行为控制

移动支付的知觉行为控制是指个体感知到执行移动支付难易程度,它反映的是个体对促进或阻碍执行行为因素的知觉。个人认为自己承担起移动支付带来的成本压力,或者是移动支付的资源或机会越多时,则他对执行该行为的控制知觉越强。移动支付的资源是指移动支付工具越来越电子化和移动化。移动电话、网络、信息技术通常会加速移动支付的发展。使用移动支付的机会有很多,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坐公交车刷卡,在商场买东西刷信用卡等。越来越多的场合都会用到移动支付。而此时消费者就会比较容易接受移动支付。

2.2.2影响移动支付的外部因素分析

影响移动支付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因素和政策环境的因素。本节以TPB理论的外部变量为基础,来分析影响移动支付的主要外部因素。具体包括:

(1)用户年龄:据中国信息产业部于2008年1月28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截止2007年末,中国手机普及率已达41.6%。而据“2007中国首届城市移动信息化创新论坛”上公布的数据,目前我过城市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3%。而在年轻人当中这一数据更高。所以移动支付的用户群还是集中在20—30岁之间的年轻人,他们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2)受教育程度: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调查报告称,受教育时间越长的人,获得就业和高薪的可能性越大脚。而这也直接关系到他们接受和使用移动支付的程度。

(3)使用手机或网络的技巧: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多功能手机,包括听音乐,手机上网,拍照等。而老年人只局限在打电话或发短信等简单的功能。

(4)政策环境因素: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够健全。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信用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信用作为一个文化问题,它的培养是需要一个很长周期的,需要一个真正完善和深入人心的漫长过程。根据调查显示,国内的手机用户中有超过90%的曾经收到过欺诈短信,更有半数以上的用户对通过手机进行支付的安全性抱有怀疑态度。

3移动支付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根据以上的分析,一下就手机终端的改造,支付的安全问题,支付的程序方面提出3个解决方案:

3.1手机终端的低成本改造方案

移动运营商和手机厂商定制合作是日本手机市场的通行法则。这一模式目前已相继被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运营商所借鉴。目前,主要的移动设备制造商,诺基亚、索尼一爱立信、西门子、摩托罗拉等提出了各自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同时移动支付应用也对移动终端提出了特殊的功能要求。图3就提出了一种移动支付手机终端改造方案。

RF_ID(radi0frequencyidentiifcation)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一个显着特点是它可以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此技术已上公交卡业务上广泛应用。

在手机主板上嵌入RFID模块,只需对手机做些小的改动,就可以实现此功能。IC卡嵌在手机背壳上,IC卡是独立的,该卡既可以接受RFID读写模块的操作,又可以接受商户终端的操作。RFID读写模块主要作用是修改IC卡上的金额,比如用户消费或充值时。IC卡的独立性保证了Ic卡发行方的利益和积极性。

3.2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安全问题是最大的隐患之一。安全包括数据的完整性、用户身份的认证、验证、数据的保密性、交易的不可抵赖性。具体讲就是消费者认为,数据从手机向销售点读卡机传送过程中,无论其传递途径是移动网络、红外线技术或是蓝牙这类无线网络,都有极大的可能被拦截“。此外,手机被盗或丢失同样也带来安全隐患。我们就其中一个重要的交易环节来说明。手机支付过程如图4所示。

此交易过程有几个关键点:敏感数据从手机向读卡机传送,携带银行账号及支付密码的数据向银行或第三方传送及其返回过程都存在着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要制定更高的技术安全规范。我们可以借鉴韩国SK电信公司的MONET业务方案,当使用支付业务时,设置个人认证号码(PIN)、账户密码和保安卡等,采用三重安全防卫。保安卡的功能类似副卡,一旦手机丢失或被盗就可以使用副卡。而当用户输入密码时,若超过规定次数,就自动锁住,避免用户手机丢失时他人的恶意盗用。

3.3成本、过程繁琐问题及解决方案

造成支付繁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支付产业链涉及众多角色。用户使用支付业务时要通过各方验证,输入各种验证信息,这导致了支付过程的繁杂和效率低下。本论文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手机支付应用模式。如图5所示。

此种模式是采用银行与运营商合作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对银行而言,其机会与挑战就在于将其现有的服务连接到移动装置上去。银行拥有以现金、信用卡及支票为基础的支付系统,并在重要的相关服务中占据着垄断性地位。而在中国移动运营商是不可能绕开银行系统而自立门户,主管用户账户的鉴定、清算等敏感业务的。

目前在日韩用卡支付已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移动购物等日益成为流行的消费及购物方式,这导致了传统的银行业务不足以满足消费者对消费自由度、便利以及节约时间的需求。国内的银行应有危机意识,要重视消费者的需求。

对移动网络运营商而言,应尽快开发出能增加消费者使用量及建立忠诚度的业务,而只靠移动运营商来开展移动业务是不会一帆风顺的,而很可能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在这个领域银行拥有移动运营商所缺少的东西:现有支付体系的入口、精确的信用管理技巧以及消费者在进行支付时所信任的品牌名称。

移动支付方案范文第4篇

仅用手机在POS机上“嘀”一下,无需插卡刷卡、输入密码、签名确认等繁琐程序即可完成消费。这是NFC(近距离非接触)技术所描绘的近场支付场景。这项技术早已在日韩等国实现规模商用,在国内却一直举步维艰。在4月18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透露,移动支付国家标准即将推出。NFC终于将迎来新的推动力。

柴洪峰透露,目前国内外各层面技术标准已经日渐明朗。国家标准已经完成了公开征求意见,形成标准送审稿,正在过程中。据了解,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承担着移动支付国家标准的编制任务。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近场支付的相关内容,明确了近场通信采用13.56MHz,智能卡产品形态将兼容多种方案,如SIM卡方案、SD卡方案、全手机方案,双界面电信卡等等。

如同第三方支付普及后发生的事情一样,移动支付改变的也许不仅是支付,更将改变许多人的生活方式。

NFC元年

“2013年将是‘NFC元年’。”NFC手机厂商思路国际副总经理孙意笑认为,两年内,NFC将像陀螺仪、GPS等一样,成为手机标配。

NFC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的近距离支付方案。它的反应时间0.1秒,感应距离15cm,均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其信用加密等安全功能集成在硬件上,相比其他基于软件应用的互联网支付,更多了一层屏障。但另一方面,NFC的技术优势却面临产业链过长、利益分配与射频标准难以统一的尴尬。因此其商业化进程缓慢,运营商、手机厂商均鼓吹多年的“NFC大爆发”一直波澜不惊。

自去年通信运营商与银联在标准方面取得共识后,NFC开始迎来新的契机。今年,英特尔、微软先后宣布将NFC作为平板电脑及WIN8系统的标配;银联计划将支持NFC的“闪付”终端改造从150万台增加到400万台。中移动则提出今年要推出1000万台NFC手机,并拿出160亿补贴推动NFC走近用户,这是通信运营商第一次对NFC明确提出数量指标,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据《新商务周刊》记者了解,在去年9月27日,中移动在内部研发会议上,更是将NFC定义为“继语音通信、移动增值后,拉动通信行业的第三波力量”,NFC的美好前景让人遐想。

2.4G标准:中移动折戟

从硬件构成而言,NFC分为控制器、感应天线以及基于安全SE集成的存储空间三部分。按照分布位置不同,其解决方案分为全终端(手机)、全SIM卡以及“SIM卡+手机”的SWP-SIM方案三种方案。前两者易理解,第三种则是将控制器、感应天线两部分集成在手机硬件上,将存储空间集成在SIM卡上,并遵循SWP(单线协议)达成兼容。

由于目前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占全球手机总出货量不足20%,在普及程度不高的前提下,全SIM卡模式在过去三年是国内的主流方案。这种方案包括由中移动主导的、基于2.4G的REID-SIM卡方案以及银联、中电信支持的基于13.56MHZ的SIMpass方案。

从技术层面说,感应天线是全SIM卡模式的最大障碍,而REID-SIM卡方案似乎更占优势。这个方案将NFC的所有硬件集成在SIM卡上,与传统SIM卡外观相似,更容易为用户接受,2.4G的射频范围可以同时覆盖10米以上的远程支付与1米以内的近场支付。而SIMpass方案则要把感应天线外接在SIM卡上,俗称“辫子卡”,外接的天线容易折断,且较低的频率会受到金属手机后壳干扰。同时,4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机并不兼容这种方案。但REID-SIM方案面临高开发成本的问题。相比于SIMpass每张卡28元的开发成本,一张REID-SIM卡则耗费70元以上

标准的争执更是让NFC一直在远离市场的层面上打“神仙架”。

在推广2.4G标准上,中移动确实不遗余力。2010年世博会期间,中移动与上海世博局推出手机票,仅需换一张SIM卡就可在世博会期间刷手机购物,并投入近6000万元生产受理终端设备。在2010年3月,中移动斥资300多亿入股浦发银行,成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在金融机构内加注筹码。

但这个标准却与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制定的《中国金融集成电路卡规范》(POBC2.0)有冲突。该规范要求金融IC卡及终端受理设备为13.56MHZ,银联基于POBC2.0标准对POS机终端进行改造,推出“闪付”功能,从刷卡演变为非接触式感应。对于商户来而言,在购置一台1000多块的POS机以外再增加一台支持2.4G标准的受理终端的意愿显然不强,银联在大型商超及中大型企业里铺设的500多万台POS终端反而成为障碍。据讯联数据研究员、《支付视界》执行编辑寇向涛介绍,中移动在世博会所展示的终端设备并没有真正推向市场。

另外,中移动在产业链上同样势单力薄。2010年,中移动基于2.4G标准的SIM卡进行了首次统谈分签,仅有两家供应商获得订单。2010年,中国银联宣布联合18家商业银行、中联通和中电信、手机制造商等成立移动支付产业联盟,中移动被排除在外。

去年,标准之争的平台开始倾斜。3月,主导2.4G标准的中移动副总经理鲁向东辞职,据中电信前移动支付项目负责人陈建伟透露,随着他的辞任,2.4G标准在中移动内部已被否决。5个月后,在中国人民银行主持下,运营商、银联及第三方支付公司共同参加关于移动支付的技术规范的内部评审会,明确13.56MHz为NFC技术标准。2.4G技术开发者,广东国民技术股价应声暴跌。目前,其股价在15元左右徘徊,距离其最高价57元缩水了四分之三。

13.56MHz完胜,2.4G的标准是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至少国内的电信运营商与手机厂商并不希望这样。孙意笑认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应该把2.4G与13.56MHz作为入网双频标准,不仅因为在中移动与国民技术的推动下,深圳、广州、青岛等地的公交系统均采用2.4G标准,更重要的是,2.4G的多项核心专利由国内企业掌握,“可以一定程度对冲掉13.56MHZ国际垄断专利的费用。”

银联:鸡肋般的胜利

标准之争,几乎所有媒体都定义为银联的胜利。但陈建伟却不这么认为。“手机支付不单纯是金融支付,可以完全绕开银联,”据其透露,他在主持中电信移动支付工作时,甚少考虑银联的作用,包括其多年耕耘的POS受理终端。

“相比于已投入的其他成本,终端铺设的费用不算什么。”陈告诉《新商务周刊》记者,在终端改造中,为商户建立后台成本的费用才是最高的,每个商户需要200元以上,按目前中国电信已开拓的800万用户来算,再加上已发行的1000万张SIM卡,投入的硬成本就超过了35亿,而铺设终端至多只需要5、6亿。”

因此,终端建设的瓶颈不是来自资金,而是政策限制。中国人民银行在2010年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规定,所有线下“银行卡收单”必须经过POS机终端。而陈认为,这是个“从未被执行”的规定。目前,无论是哪个标准, NFC支付仅局限在公交、学校等封闭系统内。“这个‘线下使用场景’也是运营商与人行及银联方相互妥协的方案。”

为何争夺终端控制权?因为这确实是个大蛋糕。用户每完成一笔刷卡消费,商户需要支付1%-2%的手续费,其中0.2%左右是终端设备的“收单服务费”,银联的70%左右收入来自于此。据孙意笑介绍,中移动在深圳推广的“公交一卡通”中,向用户收取0.1元的月租费以及向公交系统收取“设备折旧费”,其实也是变相的“收单服务费”。

基于13.56MHz的SIMpass方案似乎是银联与运营商最合适的方案。去年2月,银联与中电信联合推出“银联翼宝”则是这个方案的实践。电信将SIM卡的存储空间向银联开放,银联控制交易过程。但据通信业内部人士透露,银联并没有增加手续费外的其他收入,而电信也没想好如何创收,双方对这个业务的推广均不积极。陈建伟还告诉记者,由于银联方的不坚决,“银联翼宝”目前仍不能在其“闪付”终端消费。

而借助终端优势,银联也试图绕开运营商开展NFC支付。2011年9月,银联与HTC联合推出“NFC-SD银联支付手机”,把NFC的核心部件安全SE集成在SD卡上,手机硬件完成其他功能。在今年“收单手续费”下调25%的前提下,发行SD卡可以为其创造新的盈利渠道。

但在寇向涛看来,银联推广的NFC-SD只是为了加注与运营商博弈筹码的筹码。“SD卡的局限性很大,首先,占中国手机市场30%以上的苹果并没有SD卡接口,而仅为了增加一个支付功能让用户换SD卡的可能性也不大。”在去年底“标准之争”双方妥协的结果是,银联也没有继续推广它的SD卡。

换句话说,银联虽然赢得了标准主导权,但是却没有创造新的盈利渠道,这个“胜利”来得有点鸡肋。

TSM平台:运营商的比拼

由于坚持2.4G标准,在全SIM卡方案上,中移动已经比中电信慢了一步。去年底开始,中移动开始转而主推SWP方案,其今年计划销售的1000万台手机亦是基于此。

“目前的NFC手机出货量小,除了标准外,还有成本因素,加载NFC模块及改造主板需要花费300元左右,而一个千元手机的利润率一般仅在5%-10%左右。”寇向涛认为,在没有足够的用户认知,增加NFC功能无法促进实质营销的前提下,手机厂商更多会采取观望态度。这种情况下,以运营商定制机主导推动市场会保证手机厂商的订单量,刺激了厂商的生产意愿。“在未来很长时间,这种方案将是NFC的主流。”该方案让手机厂商得以共享利益,强化了中移动的同盟关系,手握安全SE与存储空间的中移动则拥有收单结算的控制权。

在过去的全SIM方案中,存储空间是客户与运营商协调预置的,公交一卡通、银联翼宝等模式均是基于此,运营商收取空间租赁费,收单结算渠道由客户选择。但运营商在这种模式中的收入固定,不能按交易量获得流水收入。

去年3月的一个论坛上,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代晓慧首次提到可信服务管理平台(TSM)平台的建设,此平台将存储空间转而向下游用户开放。用户在平台上自行下载银行客户端及优惠券、等电子凭证到存储空间。孙意笑说,TSM相当于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比如说用户在中移动的TSM上下载招行的客户端,同时将招行账户信息加载到存储空间中,中移动可以对招行收取一定费用。”TSM是一个开放式平台,银联、运营商甚至手机厂商均可以选择自建,在手机页面并存(类似于豌豆荚与安卓市场的应用商店关系),由消费者自行选择。但是,中移动控制着“高速公路”的入口标准与运营管理,让中移动获得平台的先发优势与议价权。

TSM的意义远不止这些。通过TSM,用户还能“空中办卡”,“银行卡”信息直接加载到SIM卡上,改变了传统银行的柜台服务模式。同时,TSM平台还能为加载社保卡、公交卡、门禁卡等IC卡应用,一个手机变成“多张卡片”,将很大程度上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网关”。

今年2月,银联将面向商业银行的TSM平台与中移动的TSM平台进行对接,中移动的NFC手机首次可以在银联的闪付终端使用,而早在2009年就建成省级TSM平台的中电信却要在今年年底才上线全国级平台。这一次,中电信明显慢了一拍。

全终端的未来

“其实对于用户而言,全终端模式的NFC用户体验是最好的。” NFC手机厂商思路国际的孙意笑及NFC标签服务商云飞网创始人罗翔宇均认为,全终端模式最开放,也最能激发NFC的价值。

“NFC不止是支付,它最大的价值是实现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互,”罗告诉记者,NFC的应用场景包括卡模式、阅读模式及点对点模式。支付是被动需求,后两者是主动需求,价值更大。“阅读模式可以赋予广告标签视频、图片等更丰富的内容,而点对点模式可以实现手机信息(如电子名片)的快速交换及更丰富的手游形式。”而当NFC的存储空间集成在SIM卡上时,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用户下载特定应用软件。

其实最初的NFC即是以“全终端”模式出现。2005年,诺基亚首次推出NFC手机。“当时的解决方案很‘老土’,就是在手机后壳贴一个NFC芯片,”罗说,这类似于之前银行方推出的贴膜卡。但由于诺基亚主打功能机,NFC的后两种优势无法发挥,仅实现支付功能。诺基亚的第一次试水还没受到关注就很快夭折。

但是全终端模式绕开了运营商,并不为其认可。陈建伟告诉记者,全终端模式推广最好的是日韩两国,但是这两个国家手机几乎全是定制机,运营商可以在定制环节获得控制权,而中国的定制机市场却刚起步。同时,日本有一个横跨金融机构与运营商的软银集团,能在集团内部实现利益分配。

据了解,前年9月,谷歌推出Google Wallet的NFC全终端模式在美国仅有一家运营商与它合作,近两年时间也没有打开局面。但是孙意笑则认为,Google Wallet之所以受到运营商的抵制是因为谷歌自建了TSM的封闭平台,而在中国则没有这种困扰。“一个TSM平台的建设需要数千万元,不是一个手机厂商轻易能承担的。因此,NFC手机投入市场必然需要将安全SE向运营商开放,并接入运营商的TSM平台。”

但是,不管是NFC从业者罗翔宇与孙意笑,还是出身通信业的陈建伟,均不看好NFC的支付前景。“支付涉及的利益关系太复杂了,商业模式至今并不清晰。”孙意笑告诉记者,目前,思路国际在全球共出货70万台手机,在国内目前出货仅数万台,主要客户来自于直销行业,而发挥的是阅读模式在广告标签上的应用。而在其最大市场印度,支付场景同样以城市公交系统为主。

外在危胁:远程支付

“在用户认知与受理终端改造还没成熟的前提下,NFC的商用前景还不明朗。”钱方创始人李英豪如是表示。钱方做的是类似于POS机的终端设备,利用较低的设备成本与验证门槛,瞄准500万台POS机外的近4000万家中小商户市场。“钱方的最新版本可以支持NFC功能,但没有推向市场。毕竟增加一个模块就增加一份成本。”在李看来,未来3年内,刷卡与现金依然占据80%以上的近场支付市场。

而互联网公司则希望基于软件应用的“近场识别,远程支付”的方式进入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公关经理陆俊告诉记者,目前的互联网近场支付方式包括二维码、超声波以及短信支付等方式,而这几种方式都是走互联网渠道及支付宝账户,不通过线下的银联渠道。目前,支付宝三头并进,二维码主要应用于出租车市场;今年4月,支付宝在杭州首次推出超声波售卖机。但这两种模式均面临跳转频次太多的问题。以超声波支付场景来说,用户需要选择商品,登录支付宝客户端,打开“当面付”页面,与终端感应,确认付款等步骤。而二维码易被复制、超声波易被监听也影响了它的安全系数。

“最受商户欢迎的支付方式是超级付款。”陆俊认为,这是源于其便捷性。超级付款是一种典型的短信付款方式,消费者在商家手机的支付宝客户端输入自己的手机号,并在自己手机收到一条验证码短信,而消费者仅需将验证码回复该短信即完成支付,交易金额同样来自支付宝余额或快捷支付两种途径。4月15日,支付宝联合订餐系统奥琦玮,与北京300多家餐饮商户建立超级付款的合作关系。超级付款的跳转频次足够低,但依然受制于网络环境的速度问题以及没有硬件保障的安全问题。

移动支付方案范文第5篇

中国支付市场,近十年来都是中国银联一枝独秀的局面。从2002年成立至今,霸主地位无人能撼动,但随着在线支付平台逐渐发展成熟并率先在新的市场领域规划布局,地位也开始受到动摇。

首当其冲的就是支付宝。它依托淘宝网迅猛发展起来,现已是整个电子商务体系最大的支付平台,在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和转账上均能为用户提供便利、快捷的支付体验,并能绕过银行的网银入口,直接跟银行后台数据对接,已经成为银联最大的竞争对手。除此之外,财付通(腾讯旗下)、汇付天下、快钱、百付宝和易宝支付等第三方支付企业已多达上百个。如今,随着智能电视的发展,还诞生了电视支付。

在网络支付尚未成型的背景下,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再次带动了移动支付的发展,并有望改变传统支付格局。这种情况之下,多方势力都在积极布局移动支付业务。以支付宝为例,其已进入包括二维码购物支付、手机购物支付和其他远程支付方案领域。

在网络支付领域落后于支付宝之后,中国银联并不想失去引领移动支付的机会。为了不在移动支付领域落于人后,银联也在2010年推出银联在线,积极布局第三方支付。

从技术角度来说,目前的移动支付分为移动终端刷卡支付、近场支付(NFC)与远程支付三种。银联的优势在于,在移动终端刷卡支付领域享有绝对优势。由于传统零售渠道的POS支付通道被银联占据,电信运营商选择了近场支付(NFC技术)重新铺设支付网络。例如,中国电信就推出了天翼移动支付应用,以话费为基础进行费用结算,这是摆脱对用户银行账户和银联通道依赖的创新性尝试。中国移动早在2010年3月就入股浦发银行,力图整合移动和金融资源,开展移动支付业务,但直到今年6月才推出“中国移动浦发银行联名卡”,丧失了先发优势。不过,由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拿到了支付牌照,它们还可以依靠自身的通信网络和用户群,提供近场支付或刷卡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除了运营商,发力NFC的还有商业银行。国内大型银行普遍已经开展手机银行业务,可以实现缴费、充值和电影票购买等远程支付业务。移动支付兴起之后,银行也想有更大作为。例如,招行机卡合一的移动支付方案就在酝酿过程中。

移动支付方案范文第6篇

一、核定农村税费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基数

1、教育附加、计划生育、道路维修费用以2001年统筹费决算数为基数;

2、军属优抚、五保供养费用按当年实有人数据实按标准核定基数;

3、农村核定固定和变动基数,确定固定和变动比例。固定基数按照村级规模大小、地域面积、人口等因素核定,变动基数以该村农业税正税占全乡镇农业税正税的比重核定。

二、明确农村税费改革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重要性和专用性

1、明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是国家稳定农业、农村、农民,支持和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村长期稳定的重要举措。

2、明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可用财力减少,确保教育经费正常投入,计划生育、道路维修等各项公益事业的正常开展,落实优抚政策,保证乡村两级机构正常运转,以及日常经费需要的专用资金。

三、统一资金管理,统一审批手续,统一结算程序

1、统一资金管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实行报帐制,设立专户管理。

2、统一审批手续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由乡镇财政所拿出支付方案报政府审批,财政所按审批方案拨付到各单位和各村。

3、统一结算程序财政预算总会计每月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拨入专户储存,教育、计生、道路、民政等部门及各村按转移支付方案每月定时到财政所报帐,凭相关手续划款。

四、报帐员、农税专管员、分管领导、主管领导把四关

移动支付方案范文第7篇

恶意“欠薪入刑”,云南,正用行动表明态度。

近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安厅联合召开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工作新闻会,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群作新闻,向社会公众公布了云南省部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例。

案例中有单位犯罪的,也有个人犯罪的;有欠薪逃匿的,也有有能力支付拒不支付的;还有因工程款拖欠导致拖欠工人工资。这些案例的公布,表明云南省坚决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行为态度,对恶意欠薪犯罪实行零容忍的决心。

黄毅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2013年12月5日,廖某某等人到云南省曲靖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反映,昆明宏成建筑经营有限公司承建的万宇国际商贸城A区第四项目部拖欠工人工资,曲靖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进行了立案调查。

经查,2011年底,昆明宏成建筑经营有限公司在承建曲靖万宇国际商贸城A区工程后,将第四项目部的工程承包给保某某,保某某与黄毅合作承建该工程,工程由黄毅实际负责。

根据合同约定,昆明宏成建筑经营有限公司已将工程款按合同约定全额拨付到第四项目部工程专用账户,黄毅将其中的1300万工程款转入其私人账户。

2013年6月,黄毅下落不明,并拖欠116名工人工资5654635元。因无法联系到黄毅,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4年1月3日以到施工工地张贴送达的方式向黄毅下达了《限期整改指令书》,责令黄毅支付拖欠的农民工工资。黄毅逾期未支付。

2014年1月15日,曲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案件移送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立案侦查,2015年1月26日公安机关在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某宾馆将黄毅抓获。

2015年1月28日,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法院以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被告人黄毅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一审宣判后,被告人黄毅不服提出上诉;2015年4月9日,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高忠荣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2014年5月23日,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接到刘某某、雀某某等11名农民工投诉,称包工头高忠荣拖欠工资。

经查,刘某某、雀某某等11人跟随高忠荣在多个工程项目做工。高忠荣在结算到110095元工程款后逃匿,共拖欠11名农民工工资76645元。因无法联系到高忠荣,2014年6月24日,德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到建筑工地张贴送达的方式向高忠荣下达《责令改正决定书》,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高忠荣逾期未支付。

2014年7月19日,德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案件移送德钦县公安局。德钦县公安局依法立案并网上通缉,2014年8月6日将高忠荣抓捕归案,移交检察院提起公诉。

德钦县人民法院在审理中认为:被告人高忠荣与附带民事原告人达成协议,当庭支付了劳动报酬,在庭审中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具有酌情从轻处罚情节。2014年12月10日,德钦县人民法院以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高忠荣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张军林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2013年1月30日,范某等10余名工人到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称镇沅县人民医院住院楼及辅助用房建设工程劳务分包者张军林拖欠农民工工资。

经查,云南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将镇沅县人民医院住院楼及辅助用房工程分包给张军林,施工期间该公司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将工程款足额拨付给张军林,张军林未足额支付工人工资并逃匿。因无法联系到张军林。2013年3月6日,镇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到施工工地张贴送达的方式向张军林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责令其支付所拖欠的工人工资。张军林逾期未支付。

2013年6月7日,镇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案件移送镇沅县公安局立案侦办。2014年12月,张军林在云南省景洪市被公安机关抓获。

2015年4月13日,镇沅县人民法院以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被告人张军林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付清范某等14人劳动报酬共计34895元。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张军林不服提出上诉;2015年8月7日,云南省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任云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2014年1月至8月,劳务承包人任云(无资质)多次组织贺某、程某等人就工资拖欠问题围堵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某建筑公司项目部,并多次到县政府上访,反映拖欠工人工资共计400余万元,石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依法立案调查。

经核实,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拖欠工程款造成拖欠工资。经协商,业主、建筑公司和劳务承包人任云于2014年6月28日签订了三方协议,约定业主方把其名下房屋作价406.7109万元抵偿给任云,用于支付该项目的工人工资,不得挪作他用。

任云收到业主方作价抵偿的19套房产后,将其中18套房屋抵偿给邱某,收到抵偿款240万元(其中抵还借款及利息110万元,现金130万元)。

2014年8月任云向下属班组长支付了81万元后便失去联系,仍拖欠贺某等115名工人工资215.141万元。因无法联系到任云,石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5年1月29日和2月9日到施工现场张贴送达的方式向任云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决定书》,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任云逾期未支付。

2015年2月12日,石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案件移送石林县公安局。石林县公安局立案侦办,于2015年3月20日在重庆垫江县将任云抓获。2015年8月7日,石林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向石林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10月23日,石林人民法院以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被告人任云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0元。

事实上,2015年1月22日,省高院、省检察院、省人社厅、省公安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涉嫌劳动保障犯罪案件查处衔接工作的规定》,对云南省查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涉嫌劳动保障犯罪案件作出了规定,明确了涉嫌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移送标准、移送程序,解决了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类案件中存在的主体认定、文书送达、责令整改期限和“逃匿”行为认定等具体问题。

从2011年以来,云南省人社部门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111件,公安机关立案65件,人民检察院批捕26件29人、22件30人,人民法院审结21件,涉及劳动者813人,涉及工资金额1173.99万元,有效打击和震慑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移动支付方案范文第8篇

一、非接触移动支付的特点及分类

(一)非接触移动支付的特点

非接触移动支付是指用户在消费现场用手机和POS终端通过近场通讯技术如红外线、蓝牙、射频技术等,采用非接触的方式完成支付行为。非接触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的移动支付手段,无论是在用户的使用习惯、方便性还是在支付安全性方面都有着传统移动支付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再加上产业链中各厂商和运营商的积极介入与推动,使得非接触移动支付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非接触移动支付相对于传统移动支付优势明显。首先,由于非接触移动支付支持电子钱包的功能,用手机就可以模拟公交卡、银行卡、会员卡等多种卡片,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人们衣食住行多方面的要求。其次,非接触移动支付的支付过程是使用手机靠近POS机表面即可,这样的支付过程相对于短信、WAP等传统移动支付手段来说无疑更加简单和方便,使用户更加愿意接受这样的操作方式。最后,非接触移动支付中,手机和POS机之间的距离很短,信号被截获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在信息安全性上得到了保证。

(二)非接触移动支付技术分类

非接触移动支付技术的标准有几类,从发起方来说,银联和移动通讯运营商都有自己的支付标准。目前,主流的非接触移动支付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是NFC、SIMpass以及RF-SIM。这些技术都存在一些利弊,具体如下:

1.NFC。NFC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该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从技术上来说,NFC最大的软肋是需要定制手机或在手机上加装芯片。另外,手机卡和支付账户的分开管理,也会给用户造成诸多不便。

2.SIMPass。北京握奇公司开发的SIMPass技术又称为双界面SIM卡,是中国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种应用于移动支付的智能卡技术。该技术兼容多个智能卡应用规范,可在无线通信网络及相应的手机支付业务服务平台下,开展各种基于手机的现场移动支付服务。用户只需在消费终端前挥一下,即可完成支付过程。但SIMPass技术需要使用特制手机,或者用附加天线为SIMPass提供射频信号。后一种方案用户不需要更换手机,但不足之处在于,需要考虑天线的可靠性,此外还需要考虑增加天线之后对手机便携性的影响。

3.RF-SIM。RF-SIM是一种基于SIM卡的近/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该技术也属于NFC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一种,它将具有RF射频功能的模块镶嵌在SIM卡内,使用2.4GHz的微波频率进行通信。不过RF-SIM目前毕竟还处于发展萌芽阶段,技术上没有达到成熟。

二、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一)移动支付发展前景广阔

表1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预测预测年201120122013移动用户数(万户)59969.363292.365387.1手机业务渗透率(%)15.6551.9967.66手机支付用户数(万户)9385.232905.644240.9数据来源:根据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整理得出。据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移动支付已实现交易6268.5万笔,支付金额共170.4亿元。用户规模在2009年已达到8250万人,2006年~200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24%。未来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还将不断增长(见表1)。如此巨大的发展潜力预示着非接触移动支付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二)非接触移动支付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

中国移动近年来已先后在湖南、重庆、广州进行非接触移动支付试点,陆续采用了双界面卡、NFC、RF-SIM等多种技术方案。中国联通近年也开始了非接触移动支付的研究。目前,中国联通近场通信项目已形成了大量的技术规范,包括近场通信对移动平台的要求、SIM卡对个人数字证书和密钥的管理规范等。中国电信从2008年底由于CDMA网络的支持开始了非接触移动支付的预研,目前有些支付业务发展较好的省份根据自身的情况已经向集团公司提交了非接触移动支付的预研方案。中国银联倡导13.56MHz的NFC支付标准,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POS机升级改造。全国已有约40万台POS机完成了NFC标准改造。根据中国银联的规划,到2011年年底前,可完成全国230万个受理商户的POS机设备升级改造,可支持银联支付手机等终端设备刷卡消费。可以说,非接触移动支付的推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三、电信和金融产业在非接触移动支付领域融合的层面及存在的问题

电信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在当前电信业和金融业产业关系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融合趋势的发生,不是在单一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而是技术、产品服务、企业和政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一)技术层面对融合发展的制约

技术融合的首要条件是具有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比较成熟且覆盖面较广,中国银联的POS机跨行网络体系也连接了各商业银行,一部分POS机也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金融与通信的融合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但中国银联与各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技术标准不尽相同,而且缺乏统一明晰的业务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开拓,并可能造成未来移动支付领域的资源浪费。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启动了标准统一工作,由中国银联倡导的13.56MHzNFC手机支付标准有望成为统一的近场支付标准。这将大大加快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进程。

(二)产品和服务层面对融合发展的制约

产品和服务的融合主要体现在电信和金融终端用户的消费内容和消费形式上。其融合过程将围绕着消费者这一中心而展开。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对于非接触移动支付业务本身和用户来讲都是最为关键的。最终用户一定会关心融合创新后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本身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带来的便利程度。非接触移动支付的发展也将最终体现在终端用户环节上,这就是基于电信业和金融业融合的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涌现,包括产品服务形态、产品服务内容、产品服务价格、产品服务质量等一系列的变革与创新。而目前我国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本身就不完善,中间业务发展水平低,服务意识和产品创新能力都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和市场开拓。同时,我国金融服务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尤其是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金融服务资源非常有限,这些连一般金融服务都覆盖不到的地区,新的产品和服务就更难触及。

(三)企业层面对融合发展的制约

技术融合、服务融合,其最终的执行和实施仍是在企业层面。运营商、设备提供商和金融机构的良好合作是非接触移动支付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运营商、行业服务提供者以及金融机构之间在利益和关系上的定位尤为重要。只有各个相关产业环节通力合作,非接触移动支付带来的方便性才能真正“落地实现”,进而普及推广,使整个非接触移动支付的产业链进入良性循环,得以健康发展。而目前产业链中各相关环节的合作模式已成为制约非接触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瓶颈。各合作方在利益分配、权利和责任、费用结算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制约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运营商和银行均希望加强自身在产业链的中心位置,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第三方移动支付公司的竞争和排挤,产业链内部博弈造成的内耗正在转嫁给第三方移动支付公司,因而第三方移动支付公司不得不改变其整合的行业方向。目前一些第三方移动支付公司希望通过与免费WAP网站合作,为其提供支付渠道而获得未来的发展。

(四)政策层面对融合发展的制约

中国行政垄断和部门分割的管制模式以及现阶段电信与金融产业融合的技术与市场的需求相左,已经不适合电信与金融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如果不打破各部门的既得利益基础,继续采取传统的管制模式和框架,必将阻碍产业融合的进行。同时,移动支付行业也不宜由金融部门单方治理,因为单方治理虽比较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监管,但却会抑制信息服务业务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工信部等部门都可以对移动支付的某一个方面进行监管,国内尚未明确具体由哪个部门统筹监管整个移动支付产业。

四、金融和电信产业在非接触移动支付领域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在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下进行多方位布局

虽然移动支付的行业标准已经初步确定,但在具体的技术细节方面还存在分歧,在由中国银联倡导的13.56MHzNFC手机支付标准下,可以采取升级、更换手机、更换SIM卡或使用智能存储卡等多种方式。不同的厂商选择不尽相同。笔者建议运营商可以选择布局多种方案,以适应不同的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同时,应建立一系列技术检测机制来配套技术标准,检测内容包括手机终端、智能卡、手机操作系统、手机软件等,也包括业务规则等方面,所有的检测都应由国家主管机关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

(二)努力提高融合性产品的创新能力,提高金融资源覆盖面

在产业融合之前,金融市场和电信市场各自独立,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基本没有联系。而非接触移动支付使得两个市场出现交集,其产品和服务的融合成为必然。我们应关注市场融合带来的更大范围的综合性竞争,鼓励企业大胆创新产业边界融合性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开拓新市场,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使用户真正感受到移动支付所带来的便捷和实惠。金融行业应努力扩大金融资源覆盖面,使更多的人享受到融合性创新支付产品所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三)选择合适的业务模式,展开全方位的业务合作

移动支付市场有众多的参与主体,在不同主体的推动下,产生了多种业务模式,不同业务模式各有利弊。我国移动支付业务刚起步,在业务模式的选择和发展上,应坚持市场原则,客观评价已存在的多种业务模式。企业应清晰定位自身在产业链条和业务逻辑中所处的地位,展开全方位的业务合作。可以将支付业务进行细分,银行支付做大额和中等额度的支付,电信做小额支付和微额支付,努力实现产业链条中各利益方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