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工作民政总结

社区工作民政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区工作民政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区工作民政总结范文第1篇

各村、社区: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作用为导向,以指导社区建设、管理、服务为重点,逐步建立起功能设施合理、运行机制完善,有利于强化管理、资源整合和拓宽服务,独立承担其他行政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综合性管理服务机构。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镇社区服务中心。与*镇综合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增挂*镇社区服务中心的牌子。各社区(村)设立公共服务工作站。

(二)中心设主任一名,由沈雪仪副镇长担任,由沈国法、陈有福担任副主任。来源于:

三、职责任务

1、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及省市区有关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及社工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

2、负责指导全镇社区建设工作,制定社区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3、承担或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在社区开展民政福利、劳动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管理服务等工作;

4、负责整合社区设施资源,负责全镇社区(村)公共服务工作站和“一门式”服务大厅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5、负责制定社区服务管理具体实施办法,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6、负责制定出台社区工作者管理规范,负责落实社区工作者的“五险一金”待遇,负责辖区社工的聘用、教育、培训、交流和奖罚等工作;

7、承办由上级党委和政府通过准入机制确定需要进入社区、与其工作手段相适应的其他工作任务;

8、承办镇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来源于:

四、工作保障

(一)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和副主任实行交叉任职、兼职不兼薪。

(二)在社区工作经费总额度内,统筹安排社区服务中心的经费。其他经镇政府审核同意进入社区服务中心的行政和公共服务内容要做到“费随事转”。

(三)社区服务中心用房在镇综合服务中心统筹解决。

(四)社区服务中心根据职责和社区实际,设置工作岗位,建立工作职责。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社区工作涉及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明确责任,要及时研究、解决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和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中央关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要求,把社区建设当作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充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形成共建社区、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社区工作民政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水泉社区;公共服务建设;居委会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08-02

甘肃省临夏市水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隶属于临夏市东关街道办事处。该社区共有居民1 281户、5 351人,其中流动人口占489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98%,因此,是典型的人口结构复杂的少数民族聚居社区。该辖区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具有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整体素质和生活水平较低,无业人员多,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各项工作中面临的难度较大。

本次调研活动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目前水泉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该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从而为社区公共服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针对受访者的基本信息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二是深入调查受访对象所在社区的公共服务建设状况;三是总结社区居民对于目前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情况的评价和建议。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希望可以及时了解目前社区在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的情况及居民的实际需求,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一、水泉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亮点工作及经验总结

近年来,水泉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在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一主题,以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和打造社区“爱心金桥”党建品牌为载体,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

(一)树立党建品牌,搭建党群连心桥

水泉社区于2009年7月创建了社区“爱心金桥”党建品牌,组织社会力量救助孤寡老人、病残家庭、贫困大学生等弱势群体。近年来向340余户贫困群众发放面粉、衣物、助学款等共计8.2万余元。同时,筹资9万元帮助3户特困危房户对危房进行了新建;筹资4.2万元开展“情暖斋月”的爱心救助活动,向辖区520多户困难群众发放面粉780多袋;筹资2.8万元对辖区新村1 100平方米的路面进行了修补硬化,方便了群众的日常出行。通过实施“爱心金桥”这一品牌活动,旨在以社区阵地和社区党员、社区工作者为桥墩,爱心和奉献为桥身,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二)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区

在社会管理方面,水泉社区一是把惠民政策落实工作当作一项关乎民生的大事,按“四议两公开”和三级公示、三榜定案的要求,不断规范工作程序,保证了惠民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二是狠抓社区治安和矛盾纠纷治理工作,推进“平安社区”建设。三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促使辖区内宗教健康发展。四是努力抓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五是认真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劳务输出、物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进一步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

二、针对水泉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情况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本次调研,我们共发放了调查问卷80份,收回问卷78份,有效率达到了97.5%。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对象中女性居民为48人,男性居民为30人;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其次为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分别占23.08%和19.23%,可见水泉社区居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社区居住时间方面,受访社区居民主要集中在10~20年、5年以下这两个时间段,所占比例分别为42.31%、30.77%,这与该社区位于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多等因素分不开。

(二)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情况

在社区为居民提供的便民利民服务的调查中,超市、餐饮、理发店、洗衣店、家政服务所占比例分别为65.38%、53.85%、38.46%、23.08%、19.23%。结合数据可知,洗衣店、家政服务所等便民生活设施相比还不够完善。针对社区提供了哪些医疗服务设施这一问题,备选项中综合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门诊所)所占比例分别为7.69%、46.15%。由此可知,水泉社区门诊所的普及情况良好,且基本上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就医需要。

在社区环境卫生方面,水泉社区扎实开展城市综合管理集中整治活动,全面整治辖区的市容环境卫生,通过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执行社区干部分片责任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方式,社区环境已有显著改善。针对社区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周边环境污染严重、绿化面积少、环境卫生时好时坏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3.8%、37.9%和18.3%。

在对社区治安状况的调查中,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治安管理还是比较认可的。其中,在已发生的治安突发事件中,主要以车辆被盗、街面扒手、非法违章扩建、破坏公共设施等行为为主。

为了解社区文体娱乐建设情况,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调查:(1)问及社区附近是否有学校时,80.77%的受访者回答有幼儿园,同时26.92%和19.23%的受访者回答有小学和初中,15.38%的受访者回答不太清楚。(2)关于社区开展文娱活动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社区经常开展、很少、没有、不太清楚所占比例分别为5.2%、29.9%、47.0%、17.9%。经过了解,水泉社区提供的文体娱乐活动主要集中在报纸宣传栏、健身设施等方面,因此,这方面服务还有待完善提高。

水泉社区在就业方面为居民提供的服务有就业指导培训、积极提供就业机会等;在社会保障领域提供了帮助低保对象申请享受国家低保政策、上门慰问探望、为老年人提供送医送药服务等。针对社区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情况,10.2%的居民认为非常满意、24.6%的居民认为比较满意、49.5%的居民认为基本满意、15.5%的居民认为不满意。 通过对水泉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情况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大多认为社区居委会办事效率较高,比较能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对社区公共设施、环卫设施、医疗保障设施、老年人、残疾人服务设施等服务是比较满意的,环境绿化、劳动就业服务、家政服务、治安、文娱活动等社区公共服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水泉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社区为居民提供的服务基本上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但社区利民便民服务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社区开展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使社区环境明显改善,但周边污染顽疾仍是影响居民生活的弊病。(3)社区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缺乏创新和特色,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满足居民的需求。(4)社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水平和素质还有待加强。

(二)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了切实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建设,建立与实际需要相适应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结合水泉社区的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建议。

1.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水泉社区主要是依托政府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的要求和街道安排的工作为主。因此,面对社区居民需求的多元化,社区应当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个人等投入到公共服务事业中,弥补政府职能部门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局限,保证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例如,可以为老人、残疾人提供各种应急、上门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托幼、小饭桌、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

2.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水泉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附近有汽车站、市场等,人流量大,环境卫生情况时好时坏。要切实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第一,应当更新环卫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同时要确保环境保护资金的有效使用;第二,可以通过发放环境保护知识手册等方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第三,应当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维护中来,对于卫生环境较差的路段,可以通过制定惩戒制度以及加大监督力度,综合多种措施积极治理这一问题。

3.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要解决未就业、失业居民的就业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努力:首先,社区要做好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引导未就业、失业人员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其次,社区要切实加强社区未就业、失业人员信息的收集、整理,建立信息库,及时将社区得到的就业信息送到社区居民面前[1]。再次,社区要根据实际就业的需求,定期开展多门类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提高未就业、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最后,社区可以结合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实际情况,鼓励、支持和引导未就业、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向餐饮、修理、服务、零售等第三产业发展,既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也可以促进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进步。

完善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在于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能够不折不扣地惠及广大贫困群众,因此,社区在加强社会保障服务方面,一方面,要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对涉及惠民政策的内容实行“四议两公开”,保证惠民政策的正确落实。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动态管理,对不符合低保补贴条件、因户口迁移等原因不再享受惠民政策的家庭和人员要及时进行核销,同时,对新申报通过的低保户、住房租赁补贴的家庭和人员要保障其应当享受的惠民待遇。

4.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目前,社区工作人才缺乏的困境在该社区表现得尤为突出。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普遍较低,还要承担包括计划生育、社会优抚、环境卫生、城市低保、社会治安、民事调解等多项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公共服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2]。要解决这一难题,一要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例如可以通过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充分利用周边高校、科研机构来培养社区公共服务专业人才;二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具有专业服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帮助,从而促进社区公共服务建设。

参考文献:

[1]牟红.成都市青白江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47.

[2]罗振宇.我国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公共服务建设中的作用――以成都市青白江区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公共服务建设中的作用为例[C]//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论文集.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276.

[3]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夏学贤.济南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路径建构[D].济南:山东大学,2013.

社区工作民政总结范文第3篇

一、选聘原则

1、楼院长任职应具备以下条件:拥护党的领导,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热爱社区工作,热心公益事业,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具有奉献精神,竭诚为居民群众服务;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身体健康。

2、楼院长选聘采取社区公开选聘、楼院居民民主推荐等办法产生,经街道办事处审核批准后报区民政局和区计生局备案。

3、楼院长实行聘用制,年度考核不合格则随时解聘;楼院长本人提出辞职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由社区提请街道审批,并报区民政局和区计生局备案。

二、工作职责

1、楼院长实行挂牌服务制度。上岗期间佩戴统一胸牌,胸牌内容包括楼院长照片、姓名、年龄、管辖范围等基本信息;在楼院设置公示牌,向居民群众公布楼院长姓名、联系电话、工作职责、服务区域和服务户数,方便居民群众与楼院长的日常联系。

2、楼院长的管理和指导培训由街道和社区共同负责。规范楼院长服务行为,提升楼院长服务质量和水平。街道每半年召开一次楼院长经验交流会,探讨研究管理方法,总结推广管理经验,查找工作不足。社区每月召开一次楼院长工作会议,组织楼院长学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听取楼院长工作汇报,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3、楼院长实行日工作、周汇报、月小结的工作制度,及时有效掌握社区居民户数、家庭结构、出生死亡等基本情况,及时协助社区计生专干做好计生信息的了解掌握和统计工作。

三、工作任务

1、有效掌握所管辖楼院的居民户数、家庭结构、婚育计生、出生死亡等基本情况;同时摸清户籍人口、现居住人口、流动人口、育龄人口、老龄人口、学龄前儿童、适龄儿童入学情况等,并与居民建立良好的社群关系,同时将新信息填写工作日志及信息反馈单,协助社区计生专干做好计生信息的了解掌握和统计工作。

2、协助社区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区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宣传社区建设和社区工作的各项内容。

3、协助社区摸清所在楼院的基本情况,及时收集社区居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将社情民意上传下达、下情上报。

4、做好服务楼院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就地、及时调解一般矛盾纠纷,发生较大矛盾纠纷或案件时,协助社区、街道、派出所进行治安调解等处理工作。

5、组织楼院居民开展学习健身、文艺演出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引导楼院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义务劳动、扶贫济困、慈善捐助等社会公益活动。

6、组织楼院居民开展卫生大扫除、垃圾清运、文明劝导等有利于改善社区面貌的公共活动,及时劝阻或上报毁坏城市基础设施、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不文明行为。

四、考核办法

1、楼院长考核工作由街道负责,每月开展一次考核,考核结果报区民政局备案。

2、考核内容:入户情况、工作日志、月计划、月小结。

社区工作民政总结范文第4篇

一、目的意义

社区便民服务把管理、审批和服务延伸到农村基层,是基层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创新之举,是新形势下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说,是实现业务端口前移、方便群众办事的贴心举措,与农信系统支持“三农”、服务群众的宗旨不谋而合。金融服务进入社区能有效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辐射范围,是为广大农村、农民办实事的一项惠民举措,让居民足不出村,即能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总体目标

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宗旨,以方便群众办事为目的,将农村合作银行的金融服务资源向社区中心延伸,扩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辐射范围,实现业务端口前移,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理”和“一条龙服务”,让社区中心同时具备“助农取款服务点”、金融知识宣传窗口等功能,进一步健全我市社区中心的服务功能、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三、工作要求

坚持以“支农惠农、利民便民”为原则,根据我市社区中心的分布情况和硬件条件,结合农村合作银行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实现分批分类有序推进。选择部分社区中心作为试点首先开展助农取款服务,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形成规范后加以推广。

(一)分工合作。助农取款服务进驻的社区中心要提供金融服务必备的办公场地,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有关业务;农村合作银行做好业务人员相关业务知识和金融机具操作技能的培训,负责对金融机具的布放和宣传,并对工作运行中存在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

(二)试点先行。2012年1月底前完成具有代表性试点的推广实施工作,分别在街道社区、街道社区、镇社区、社区、镇社区、镇社区和镇社区等7个社区中心率先开展助农取款服务项目试点工作,为助农取款服务全方位推进工作积累经验。

(三)分类推进。2012年3月底前以示范型、标准型、简易型三种方式完成全市80%社区中心的助农取款服务推进工作;5月底,对布点社区中心的助农取款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牌。

(四)健全机制。为确保助农取款服务能够运行顺畅,由农村合作银行制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和反馈机制。

1、实行客户经理负责制。农村合作银行要确保每个社区中心有一名客户经理进行跟踪服务,随时检查、维护机具的使用情况,着力解决群众提出的服务要求。

2、实行定期维护制。管辖范围内的支行(分理处)每月不少于2次对社区中心内的宣传资料进行补充、更新,对群众意见进行收集,确保宣传资料和政策实时更新,群众意见及时反馈。

3、实行“能放就放”原则。农村合作银行对可以放权的事项要充分授权给中心工作人员,对无法放权的业务要留下联系方式,并做到“一人受理,全程服务”。

4、开展定期合作交流活动。各社区中心与管辖范围内的支行应定期合作交流,开展金融知识培训、代办服务流程培训等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积极配合

推进助农取款服务进社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助农取款服务进社区工作,合作银行要主动向地方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汇报;各社区中心与辖区内的支行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理顺工作关系,落实工作责任,高效推进助农取款服务进社区工作;中心工作人员和驻点客户经理要密切配合,妥善处理好群众提出的各项要求。

(二)强化监督,严格考核

市纪委(监察局)、市民政局、农村合作银行要加强对推进工作的监督检查,2012年2月底前对7个社区中心的助农取款服务工作进行检查,2012年4月底前对全部布点社区中心金融服务推进工作进行检查。

社区工作民政总结范文第5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不断重视加强民政工作,坚持突出重点,强化服务,切实增强服务居民、服务社会能力,着力维护安定团结政治大局,为促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一、建好机制,打牢社区建设基础。

社区是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开展民政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我们根据省、市、县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指示精神,坚持把社区建设作为民政工作的重点,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认真统一思想认识基础上,围绕打牢基础,着力建好社区建设机制。

一是逐步增加社区投入。在镇财政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每年都保持对社区的投入,每年每个社区2万元办公经费按时拨付到位。2005年,社区投入100多万元,同比增长20%,先后改造了白田、桃园、泰山东村社区办公用房。今年我们计划再投入120万元左右,新建铁桥社区办楼,改造学墩、东门、牌楼等社区办公用房,完善社区公共设施,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全镇21个社区居委会办公条件基本达到省级示范社区要求。同时,我们还采取向县财政争取一点、县驻社区部门单位支持一点,有关企业、个人捐助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社区建设资金。2005年,县驻社区部门单位大力支持社区工作,主动帮助社区添置各类办公用品,款物累计达万元,大大改善了社区办公条件。在这里,我谨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县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促进和巩固社区建设,我们将逐步增加对社区的投入,也恳请县有关部门和单位继续关心支持社区建设,扎实推进结对共建活动,为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研究解决社区重大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社区建设任务重、困难多,还与时展不相适应。为此,镇党政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社区了解情况,建立了社区重大问题民主决策机制,由镇分管领导和社区办提出有关问题处理方案,提请镇党政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每年至少解决3-5个社区实际问题。2005年,先后解决了社区人员调资,部分退休职工医保,改善部分社区办公用房等问题。

三是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过硬的社区干部队伍,是促进社区工作,加快社区建设的关键。我们坚持通过组织考察、公开招聘等方法,调整充实社区干部队伍,尤其重视配齐配强社区领头人。对年纪轻、工作能力强、政治思想素质好的同志,有意识地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和(锻炼。同时,在社区大力营造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鼓励社区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和函授学习,重视对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的掌握运用,并利用每月25日的社区例会,加强学习交流,从而大大提高了社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2005年,全镇共有名社区同志参加了党校、电大函授,社区干部中,高中以上学历的占%。

二、纾解民忧,不断优化民政服务

关注民生,纾解民忧,是党和政府一贯的优良传统,也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社会大局稳定。近年来,我们在正常开展扶贫济困、捐助和慰问贫困家庭活动的同时,突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解困房建设两个重点,把这两项工作作为落实先进性教育的具体措施,关注弱势群体的民心工程来抓,积极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着力优化民政服务,

贯彻落实低保政策。首先,建立组织。镇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民政、社区、农经等部门负责同志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全镇低保工作的领导,从组织上、领导精力投放上,为落实低保工作政策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其次,配备专职人员。针对低保工作面广量大的特点,我们在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专门配备了6名低保工作专职人员,分片负责社区低保调查等项工作。目前,全镇低保已达1388户3628人,其中城区1051户,2859人,农村337户,823人,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再次,加强动态管理。坚持深入调查走访,认真把握低保对象实际情况,注重加强对低保户的思想教育,向低保户讲清停保、降保或不批准入保的政策,耐心说服解释,彻底消除少数低保户“终身制”思想和依赖思想。去年,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先后提标60户,降标18户,停保149户,近650人,较好地落实了上级关于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扎实抓好解困房建设。实施解困房建设是县委、县政府关心特困家庭的一项重大举措和实事工程。继2002年完成首批廉租房建设和特困户入住后,去年我们又配合县政府新建了40套解困房。为把实事办实、办好,我们认真总结汲取首批廉租房入住经验做法,严格制定入住条件、入住方法程序,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原则,实施阳光操作,对156户申报入住对象,按照个人申请、社区调查、镇政府核实、社会公示、民政局把关审批等程序,确定了入住对象户,并于今年元月份举行了入住仪式。

三、创新特色,加快推进老年事业

我国正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断开拓创新,打造特色,切实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做到“老有所为,所有所靠,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在具体工作中,注重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创特色:

一是因地制宜,搭建老年活动平台。建立了200多人的“不老松”志愿者服务队,社区“五老”同志在参与社区管理、关心下一代、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开展各类为社区居民服务活动,尤其是在去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为进一步做好老龄工作,我们还配合县民政局,积极实施社区老年星光计划,先后对7个社区老年活动室进行了装修,添置了桌椅、棋、麻将和图书等娱乐学习用品。加强与县驻区单位协调,向社区开放广场、绿地、图书室等,为老年晨练、休闲、学习、娱乐提供了有利条件。老年人晨晚练现已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社区工作民政总结范文第6篇

一、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意义

安全社区建设,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举措。引进安全社区建设的经验,从基层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人的健康安全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方式推进社区建设,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安全社区建设,就是以镇作为安全社区基本单位,以社区为基础,实现社区群众安全、健康为目标的活动,主要是全面改进社区的安全水平,促进社区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的提高,加强安全预防,减少事故和人员伤害,提高居民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双基)建设,创造安全、健康、和谐环境的系统工程。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把全国安全社区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安委会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大力推广安全文化,以实现人的安全健康为目标,以改善社区工作生活环境为主旨,预防伤害和促进安全的建设活动,使人人享有安全和健康的权利,努力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环境优美的新镇。

(二)基本原则:坚持安全社区建设与社区建设工作相结合,将安全社区建设纳入日常工作范畴;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始终把广大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生活需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不断推进的整体合力。

(三)建设目标:在镇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省、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业务指导下,镇安全社区的建设工作将在2014年10月成功建设成省级安全社区的基础上,继续扎实开展工作,加大全员参与、加强资源整合、坚持持续改进,切实提升伤害预防和安全水平,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人人享有安全的工作宗旨,计划在2017年10月建设成全国安全社区。

三、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内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安全社区6个方面的标准要求和国家《安全社区基本要求》的12个方面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一)安全社区建设机构与职责。成立镇建设全国安全社区工作促进委员会,制定建设安全社区工作职责。设立建设安全社区工作促进委员办公室,负责协调和开展建设推进工作。成立安全推进项目工作组。

(二)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借鉴国内外安全促进的成功经验,利用社区内的资源,发挥社区中社会团体、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及社区内外的各类人才、专家型志愿者的作用与优势,协作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三)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危险源辨识、事故与伤害隐患的调查摸底。确定高危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弱势群体的主要伤害风险,需要优先解决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及解决方案。

(四)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在社区内针对高风险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弱势群体,确立干预项目,制定计划,成立干预项目的安全促进小组,开展持续改进工作。

(五)安全促进项目。根据社区调查的结果和我镇实际,挑选几个重点安全推进项目,成立对应的7个安全推进项目工作组,进行安全干预预防。

(六)宣传教育与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经常性地进行各种安全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与培训,让更多居民了解安全社区的理念。

(七)应急预案和响应。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制定应急预案,落实预防措施,应急响应措施。

(八)监测与监督。对高风险场所、高风险环境及弱势群体及安全促进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监测,提供数据资料,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九)事故与伤害记录。建立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收集社区内各种事故和伤害数据,为各项目实施提供依据。

(十)安全社区建设档案。建立规范、齐全的安全社区档案,全程记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总结建设过程中的工作。

(十一)预防与纠正措施。针对不断变化的调查结果,制定预防与纠正措施。

(十二)评审与持续改进。循环式地对安全促进项目进行回顾总结,不断消除,降低和控制各类事故与伤害风险。

四、组织领导

根据建设工作内容,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镇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及办公室、7个安全推进项目工作组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一)成立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

(二)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工作职责

1、全面负责具体建设工作。负责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决策,指导各项目组工作。

2、针对工作中的有关事项向上级工作领导小组请示、报告,协调县级相关部门配合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3、制定安全社区建设的目标、计划和规章制度。

4、协调、指导、督查各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成员职责:参加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会议;参与制定专项安全的伤害预防计划和专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交办的工作任务。

(三)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办公室

(四)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

负责在镇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领导下,做好日常事务和建设指导工作,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及工作的资料收集归档。

(五)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各工作组组成及职责

1.非专项工作组

(1)宣传报道组

(2)效能督查组

(3)伤害统计与监测组

由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安办主任周敏任组长,镇安办工作人员为成员,其它伤害数据统计单位交警中队、派出所、民政办、卫生院、明德学校、各村等单位配合。对各类记录、尤其是伤害记录进行统计(各类活动文字、图片、声像等,各类规章制度、规定、办法等,各类数据资料,尤其是伤害记录),根据统计进行绩效分析,包括主要问题和各类伤害的发展趋势(如意外伤害总数,住院人数等)以及主要原因,对各类伤害统计分析(按年龄、性别、职业、文化、伤害类别、伤害原因等进行分析)。进行绩效评估(不同年度意外伤害数据比较,不同年度伤害类别比较,不同年龄组伤害类别分布变化情况,不同年度伤害原因分布变化情况,死亡率比较,治愈率比较)。

2.专项工作组

3.村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小组

在镇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建设全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建立人口综合信息数据库、社会单位综合信息数据库和公共设施数据库,完善各类工作台账。收集事故伤害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利用墙报、专栏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共建社区、共管社区的建安意识,帮助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五、促进计划和主题活动

建设时间从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共分五个阶段):

(一)前期启动阶段(2015年3月至2015年5月)

1.在社区内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建设安全社区工作规划。

2.组织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考察、学习和培训,借鉴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

3.成立镇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促进委员会,设立安全社区建设办公室,召开建设工作动员大会。成立各项目工作组和村(社区)建设全国安全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实施目标,落实工作任务。

4.举行镇建设全国安全社区启动仪式。

5.开展安全现状调查,进行现有规章制度、安全需求、伤害检测点摸排,建立伤害监测网络。

(二)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6月至2015年7月)

1.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推广安全社区持续改进,促进事故和伤害预防理念和安全社区建设标准。

2.组识培训,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自我防范伤害和事故的意识,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积极营造安全社区建设氛围。

(三)全面推进实施阶段(2015年8月~2017年8月)

1.依据安全现状调查,邀请有关专家,开展干预项目情况调查、伤害数据收集、危险源辨识,形成统计、评价工作机制。

2.确定重点安全促进项目,制订相应目标、实施方案和计划,分阶段推进。

3.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对实施意见进行进一步完善。

4.持续整改薄弱环节,降低伤害。

5.利用电子显示屏、小区黑板报宣传安全社区工作,把各干预项目工作全面引向深入,从而构成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6.定期召开工作委员会成员及工作组会议,制定阶段性具体工作实施方案。

7.对推进项目分析评估,数据收集、分析、建立好基础资料。

(四)申请验收阶段(2017年9月至10月)

1.总结两年来安全社区建设成果。

2.对近两年来干预项目进行评估。

3.收集整理材料,撰写汇报书,向省安全社区工作委员提出省全国安全社区的申请,并接受检查验收。

(五)持续改进阶段(2017年10月以后)

1.把伤害监测与评审贯穿始终,完善伤害监测体系。

2.进一步组织运行、实施、检查和纠正,持续改进。

3.推进所有项目分析评估总结。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是一项自我纠正、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达到全国安全社区标准的基础上,要继续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总体规划,不断推进区域安全建设水平。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把建设安全社区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和帮助解决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做到各负其责。

(二)服从大局,提高实效。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服务群众这个重点,以安全促进项目为抓手,对参加具体项目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拓展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式,把安全社区建设与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健康社区、文明社区等建设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步谋划,整体推进,确保安全社区建设落到实处。

社区工作民政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区管理;人才需求

当前,北京市顺义区已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初步形成了以空港工业区、天竺出口加工区为依托的空港高新技术产业群落,以林河工业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为依托的现代制造业产业群落,以燕京、汇源为代表的都市型饮料食品产业群落,以空港物流基地、潮白河体育休闲产业带为载体的现代服务业产业群落,以顺鑫农业、三高农业示范区为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群落。随着顺义区工业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顺义新城的建设,顺义区城镇化的脚步也在逐步加快,原来的以村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将逐步被社区管理模式所取代。因此,顺义区将需要大量的学习社区管理的专业人才。目前,北京市高校开设社区管理的专业较少,而针对顺义区的经济现状开设的社区管理专业更是只有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一家高职院校。因此,我们组织、编写、发放、回收、整理并分析了调查问卷,以期对现有社区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指导,使得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好的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需求,使得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能够不断完善,从而为顺义区的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调查的基本内容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我们一共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回收5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86份,有效率为97.2%。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方式,将问题的选项分为五个等级,都为单项选择。此次问卷的发放集中在北京市顺义区内,采用了匿名重点调查的方式,重点对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一线工作者开展了调查,分别包括民政局、街道办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比例为1:1.5:10,不仅得到了各个层次社区工作者的全面的意见,并且坚持立足基层的原则,对基层的社区工作者有所偏重,当然这也是由于专业培养学生的岗位目标所决定的,更加贴近学生毕业后找工作的实际。由于是社区的一线工作者,他们对于社区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最有发言权,同时匿名调查也增加了调查的效度和信度,从而为本次调查研究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数据。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此次调查问卷被设计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社区工作中社区专业人才的优劣比较;第二部分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的能力需求;第三部分为社区专业课程的设置需求;最后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专业背景。本文将在下面做一一介绍。

(一)社区工作中社区专业人才的优劣比较

本部分又分为两个小部分,一为优势,一为劣势。优势设计了14个备选项,劣势设计了8个备选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2%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专业人才的优势在于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82.7%)、极强的人际交往能力(98.4%)、信息意识强(98.4%)、良好的团队精神(86.2%)和优秀的服务意识(96.7%);而超过77%的被调查者认为劣势在于知识结构不合理(88.5%)、缺乏爱岗敬业精神(78.6%)、实践操作能力差(78.6%)、创新能力不足(86.8%)和自信心不足(77.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社区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全方位的知识,扩充知识层次和结构,应该加强实践环节,并在创新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有所加强。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的能力需求

本部分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的专业服务能力需求,我们一共设计了13个备选项。调查结果显示,与居委会沟通、基层党建、心理咨询能力、信息宣传、开展文体活动、编制预算是需求的重点。

第二是社区管理人才的技术与管理能力需求,我们一共设计了9个备选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8%的人认为信息系统使用(90.3%)、社区资源规划(97.1%)、公共关系(88.7%)、人力资源管理(88.2%)和社会调查方法(90.1%)是所需求的能力。

第三是社区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需求。我们一共设计了13个备选项。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具有创新与创造力、营造信任环境、具有团队精神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是需求的个人能力。值得一提的是,100%的人都认为有效沟通技巧和保持积极态度是所需求的个人能力。

既然有了这些方面的需求,那么我们在社区专业的课程开发和改革中就要加大相关课程的比重,并且要相应的增加实践学时从而让学生能够有真正动手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更加贴近现实工作,这样我们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社区工作者,更好的为城镇化的进程添砖加瓦,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三)社区专业课程的设置需求

这部分是学院社区专业目前所开设的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是社区专业的专业知识的课程,总共有24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心理学、社区工作实务、社区管理、社区法律与法规、社区经营与社区服务、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文化与教育、社区福利与社会保障、领导科学、社会学概论、社会统计软件与应用、家政服务与管理和家庭社会学被认为是十分需要开设的课程。

第二是社区专业的计算机知识课程,共有9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被认为十分需要的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信息系统、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课程,比例均超过80%。

第三是社区专业的其他课程,共有10门。调查结果显示,其中93.6%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职高专英语重要,认为城市物业管理和城市社区服务是重要课程的比例分别为87.4%和90.1%。

从以上数据中的重要课程可以看出,这些课程和社区专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大部分都是社区专业的核心课程,里面涉及到了社区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基层工作,并且可以弥补前面第一大部分所突出的劣势,同时和前面第二大部分的社区工作者的能力需求是相辅相成,关系密切的。

(四)被调查者的专业背景

这部分一共两个内容,一是被调查者的专业背景,另一是被调查者的学历水平。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些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们是社区管理类专业毕业的比例不高,而高中/中专生所占的比例不低,研究生比例为零,这是符合实际状况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虽然他们不是社区专业出身,但是他们在社区管理与服务过程当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实践的能力是应该值得老师和学生所共同学习的;此外越来越多的大专生和本科生不断地加入到社区管理与服务的队伍中来,为社区管理这个行业带来了新兴的先进的理论,并且把这些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更好的指导实践,推动社区工作的不断进步。

三、总结

从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于社区工作者而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积极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学院社区专业今后的努力方向,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调整课程的层次和结构,扩大知识面,加大核心课程所占的比例,重视核心课程的学时分配和实践教学,对于第三大部分所提出的应重视的课程需要有所思考,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天博.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8).

[2]王红,马天芳.高职院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前景和趋势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1).

[3]朱国云.社区管理与服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社区工作民政总结范文第8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便民、利民、助民、安民为出发点,认真贯彻民政部“推进社区治理,提升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的工作要求,全面建立社区居民自治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事务管理体系,为社区居民创造幸福、传递幸福,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努力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目标任务

以居民群众满意为宗旨,引导广大社区工作者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融入度,把社区打造成居民的幸福港湾、温馨家园,实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目标。

(一)建设和完善服务平台。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导向,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规范服务方式,积极整合服务资源,建设和完善社区内各类为老服务设施、残疾人康复设施、困难群体救助帮扶设施、文体活动设施以及“一站式”办事大厅、“老少活动家园”等项服务设施。要在各类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紧紧围绕居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方案,围绕创建“幸福社区、温馨家园”服务品牌,设计服务项目,开展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提高社区综合平台的使用率,提升居民的参与率和满意率。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以社区管理“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为目标,不断健全和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要认真总结前期经验,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宣传。让更多的居民积极参与到网格化工作中来,在辖区内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在各楼道张贴宣传资料,向居民发送网格化服务宣传信息,在社区宣传栏张贴清晰划分各网格的整体示意图,张贴清晰记载网格人员编号、照片、联系电话、服务范围及工作职责等内容的服务公示栏,张贴服务流程图等,利用社区远教平台播放网格化服务有关知识,上门入户走访,向居民发放联系卡,营造浓厚的氛围,促进网格化服务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积极赢得居民的支持和参与。二是要进一步优化服务。将党的建设、综治、计生、社会事务等工作统一纳入网格内,在各网格内设立网格服务员公示牌,上面标明照片、姓名、联系电话、服务范围及工作职责等事项,确保网络全覆盖,做到服务零距离,提升居民满意度。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监督。为促进网格化服务高效、长效运行,镇、社区要不定期组织对各网格“四位一体”人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将其工作态度、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等作为考核评价标准,开展民意测评,并依据评定结果对优秀者适当给予奖励,对工作不积极、责任不落实、群众满意度低的网格员进行问责,与绩效工资挂勾,使服务更全面、更彻底、更到位,让广大居民真正受益,让“幸福社区、温馨家园”服务品牌落到实处,深入人心。

(三)加强民主自治建设。按照“四有”(有平台、有制度、有组织、有活动)标准,开展“市民主自治示范社区”评选活动。并将以此为抓手,在社区深入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全面提升社区自治建设水平。

三、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11月)。各社区要制订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于11月28日前报县局并立即组织实施。

2、推进阶段(2014年12月至2014年3月)。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活动内容扎实推进。县局及时开展督查指导。

3、评估阶段(2014年4月)。县局对创建活动进行评估总结,待市局验收后进行通报。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幸福社区、温馨家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把创建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创建活动有序推进。对创建成效突出的社区县局将进行通报表彰;对创建活动组织不力的将进行通报批评。

(二)拓展品牌建设。要紧密结合社区实际,大胆探索,开拓创新,针对社区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一步拓展、延伸、深化,打造各具特色的社区建设服务品牌,力争达到“一居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