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道德与法律的感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范文第1篇

关键词:道德;法律;实践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272-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面向高等学校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在传授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实践和行为规范向实践的转化。如何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实践环节,可以从课程教学设计上突出道德教学的实践环节、重视教学实践的科学性等方面入手。

一、实践教学的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该课的实践教学具有以下三个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基础课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因此把实践教学引入基础课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增强基础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对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的培养不是仅靠认知就能获得的,对道德品质方面的评判,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因此要把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课外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有利于高职生逐渐由学习角色向社会角色转变,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在实践体验中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知识内化为道德情操,从而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二、如何加强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该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课程之处就在于强调“知行合一”,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课程教学设计上就要突出思想道德和法律教学的实践环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环节与案例、与讨论等形式紧密结合

在讲授道德和法律知识时多采用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教学方式,在给学生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一些理论问题和道德和法律难题,或者是直接以社会道德与相关法律热点问题和发生在当代大学生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为例,让学生在探讨和辩论中,激发大学生对道德与法律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在思想的交锋和观点的碰撞中澄清模糊认识,从而提高道德认知和法律意识。

(二)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

道德与法律学习的目的并不是知识符号这种终极性的结果,而是过程、内涵。道德与法律源自生活。教育者应力求通过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某种生活角色或场景,有时能引起灵魂深处的触动、引发其思想或态度的积极变化,发生由认知失调到认知协调的过程,进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1)可以在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基本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2)根据基础课的教学进程,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演讲和辩论比赛。例如,在讲到“适应人生新阶段”时,可以在学生中组织一场以“在大学中你应该做什么:学习知识,学习做人?”为主题的辩论赛,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在讲到“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法律知识知多少”等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其社会主义法制观念。(3)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联系本校学生违法违纪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事例,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道德与法律,评判在学生的思想中引发对道德和守法行为的认知。(4)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学生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课堂纪律、教室和宿舍卫生、是否遵纪守法等,并将其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之中,这既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和法律实践,从中感悟道德、领会法律,又可以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最终形成好的校风。(5)让学生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譬如可以从学校所在地的社区开始,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和法律知识宣讲、定期或不定期的帮弱助困活动等各种形式的社区服务,或者其他形式的志愿者活动等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中“体法”、“悟道”,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其为人处事的能力。

(三)重视教学实践的科学性

开展基础课教学实践活动,需要讲求科学性,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循序渐进的展开。

1.对新生,大学是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如何学会适应新的环境、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很多学生心中都充满着好奇与迷茫。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在学生中开展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活动来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需要和对社会主义法律的认识。同时,我们还可以辅之以个别咨询,作为对问卷调查的有力补充。针对学生刚到学校的大学环境适应性问题,我们可以组织开展类似于“在大学中你应该做什么:学习知识,学会做人?”这样的主题辩论赛,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2.对老生,在大学中如何和班内外同学相处,如何和学校相关部门、老师打交道,如何处理好和异性朋友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都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息息相关,处理不好就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尤其是以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作为主要任务的基础课的教师,就应及时了解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

3.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我们的基础课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效果怎样?学生在思想上和道德与法制观念上还存在哪些问题?要了解这些情况,我们还有必要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制观念评估和总结性调查,找出我们在基础课教学实践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调整和改进,以利于以后基础课教学实践活动的更好开展。

参考文献:

[1] 魏玉梅.将实践教学引入“两课”教学[J].江苏高教,2006,(2).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政治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08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49

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形势的不断发展,给义务阶段小学和初中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各年级的课程设置上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初中政治作为一门初中生的必修课,不仅在教学内容上做出了调整,对政治教材也进行了整合。教材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更加符合青少年发展的需求,将道德与法律有机融合,在教学案例和课堂活动的设计上更具有人文性的特点。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修订新课程标准,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些改变都为初中政治新教材的改革保驾护航。那么,如何发挥初中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将政治新教材的知识讲得更加透彻和明了,引导初中生在思考和探索中学习,丰富初中生的精神世界,进而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了初中政治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初中政治教学经验,主要探讨对初中政治新教材改革的看法和应对策略,为政治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深入挖掘新教材,创新教学方式

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善于及时转变教学方式,调动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要深入挖掘政治新教材,按照实际学情进行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传统的初中政治教材注重学生品德的养成,而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更侧重于法治教育,在教材中增加了法治教育版块。那么,如何向初中生讲解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呢?需要初中政治教师多与学生沟通,选择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逐步的向初中生渗透法律知识。比如七年级下册《走进法治天地》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注重师生双向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拓宽初中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初中生对法治的重视程度,使初中生能够形成基本的法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紧贴学生的生活,开展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的改革并不是对人教版原教材的修编完善,而是在框架、结构、编排、立意上全部重新设计,旨在为初中生提供一套有价值、有内涵的学习资料。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课堂的开放性,引导初中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将德育教育、心理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初中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在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七年级上册《生命的思考》的教学中,为了让初中生学会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守护生命,政治教师应该适当选取生活中的案例,结合初中生的生活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激发初中生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干扰,初中生易感染不良嗜好。对此,政治教师应该以初中生在生活中的真实困惑为突破口,将“讲授道理”转变为“探寻道路”,规范初中生的行为和思想。

三、多渠道讲解法律,渗透法治教育

作为一门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专设课程,教师需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新规划教学方案,遵循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具有活力。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维方式,便于初中生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和分享,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新教材中包含“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等环节,给初中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法律的知识在新教材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初中政治教师要多渠道讲解法律,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带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循序渐进的向初中生渗透法治教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自觉地去学习法律,观看法制节目,听法律讲座,阅读相关书籍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初中生的法律意识淡薄,认为只要不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小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初中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必须要严于律己,学法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当代中学生。

四、围绕新课标教学,注重互动探究

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彻底改变了传统政治教材作为学生应付考试的工具的现状,更加注重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为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服务。政治教师必须要围绕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积极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将我国的法治更加鲜活地表述出来,帮助初中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领初中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初中生必须要掌握法律知识,将权利意识和现代法治理念植入心中,为使初中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新青年奠定基础。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提出:政治课程要引导初中生树立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和全球意识。还要教会初中生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认同中华文化。因此,我在教学时会着眼于初中生学习的全过程,加强对学习技巧的指导,设计有思维含量的探究问题,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要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减少初中生的畏难情绪,使初中生乐于上政治课。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与法治》改革对于初中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使初中生学会运用多元化的视角分析问题。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清晰的了解新教材改革的内容,提高对新教材的认识,结合一线实际教学实际,对新教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互动活动,促进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创新模式

一、以“先学后教”的方式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政治教学,应该重新调整教师、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设计具有启发性和适用性的预习任务,使学生在预习任务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来建构知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灌输式”的单方面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珍惜无价的自尊”一节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个人感悟,完成以下任务:总结自尊的内涵、意义及表现;尝试阐述自我尊重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关系;尝试总结如何才能做到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说一个跟“自尊”有关的历史典故或生活故事。通过布置预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创新。

二、以“连环提问”的方式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传道”不重“解惑”,只重“灌输”不重“启发”,显然,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连环提问”的方式,围绕教学目标巧妙设计“问题串”,从而达到启发学生智慧、开拓学生思维的教学目的,实现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创新。例如,学习“感受法律的尊严”一节时,教师可以采用“以问代讲”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我们小学时学过“钓鱼的启示”,作者当时面临的是法律问题还是道德问题?道德与法律的区别是什么?司机开车闯红灯的行为是规则问题还是法律问题?规则与法律的区别是什么?酒后驾车是道德问题、规则问题还是法律问题?请尝试说出道德、规则与法律的概念,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请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法律,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由此可见,法律有哪些重要性?我们应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法律的尊严?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理清本课的知识脉络,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通过“连环提问”,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智慧,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理解政治知识,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三、以“热点引入”的方式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政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变化。然而,很多教师教学时却墨守成规,几十年如一日的重复“手捧教材照本宣科,手持教鞭口若悬河”的课堂景象,政治教学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和教材章节,适当引入热点新闻,使学生通过分析热点新闻,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精准的把握,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例如,学习“终身受益的权利”一节时,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对于青少年来说,接受义务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教师还可以引入近几年颇受关注的“北京大学先后有500名保安考学深造”的新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使学生自觉维护自身接受教育的权利,珍惜接受教育的机会,奋发图强,刻苦学习。通过引入热点新闻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政治教学的德育功能,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政治教学改革与创新。

四、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案例分析是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指导下,对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并通过提出观点、解决问题、总结策略等方式,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反思等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强,是培养学生高层次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学习“我们的人身权利”一节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的内容,分析以下案例:一天,小强到超市购物,临走的时候收银员怀疑他偷了超市的东西,于是叫来保安,并对进行强行搜身,结果小强并没有偷盗超市任何物品。在此过程中,小强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于是对超市保安大打出手,并致其中一名保安轻伤。后有顾客报警,在公安机关的调解下,超市保安和小强都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本案例中小强和保安的哪些权利受到了损害?他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同时,他们各自应该承担哪些法律责任?该案件给我们哪些启示?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深入了解了个人的人身权利等内容,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通过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例中,从而构建了“理实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政治教学的创新。

五、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在探究中学会独立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可给学生布置合作探究任务,实现教学改革创新。例如,学习“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一节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以下两个问题展开讨论:以思维导图的方式,阐述挫折的内涵、特点及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及方法;以表格的方式,总结产生挫折的类型及原因。小组讨论结束后,各组成员轮流到讲台上阐述讨论过程及结果,并将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共享与点评。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反思,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思修课 教师 对策

本文系西安邮电大学2012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的发展策略”的初步成果。

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正经历从大国迈向强国的转变。社会思想日渐多元化,贫富差距突出,民众仇富仇官心理隐现,不断见诸报端。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影响着象牙塔内的教师与学生。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精英,其思想道德与法律素养一直是政府与社会关注的对象。培养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身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这是各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纵观当达资本主义各国,皆在大学设置思想政治课程或类似课程。目前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放松教育,这事关青年一代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作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思修课)的授课教师,必然面对诸多现实问题,遭遇全新挑战。面对复杂而多变的现实环境,传统思修课教师的思维方式与授课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应当作出相应调整。

传统思修课教师素养及授课方式的不足

1.授课手段单一,枯燥无味

部分思修课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脱离实践,从理论到理论,缺乏说服力,自说自话,索然寡味。理论联系实际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原则,也是一项教学原则。一部分思修课教师热衷于局限在象牙塔,忙于上课与科研,接触社会不多,对社会缺乏深入、具体的认识。在讲授思修课时难以紧密联系实际,从理论到理论,很难使学生信服。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心智已趋成熟,社会参与较多,已经形成对具体事物的独立判断力。他们会对脱离实践的授课方式产生看法,往往会认为其“大而空”,与自身关系不大,产生不信任甚至逆反心理,影响教学效果。课堂上学生主体角色不清,传统填鸭式教学仍占主要地位。目前部分高校缺乏对授课教师具有实质性影响的学生评教制度,部分思修课教师没有压力,得过且过。

2.思修课教师使命感不强

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相比,目前思修课教师承担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承担着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崇高使命。部分思修课教师虽有作为教师的基本责任感,但并未上升到党和国家要求的高度。他们将上思修课视作课程教学任务,将这本教材教给学生,学生考试成绩良好,就成功完成任务。存在如此思想,在教课活动中自然或多或少敷衍了事,蒙混过关。备课不下功夫,上课手段单一,枯燥乏味。只管自己讲授,不与学生互动,照本宣科,得过且过。对大学生要求不高,本着互相容忍、互相照顾的原则,按照教学计划将课上完,不去关注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追求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不关心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一言以蔽之,这部分思修课教师缺乏强烈的使命感。思修课教师要对工作有激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随时随地搜集相关资料,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及时总结生活的经历和感悟,这样才能使课讲得更透彻、更生动、更吸引人。

3.思修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单一

在绝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主要依赖卷面测试,而忽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具体考核,这种评价体系的实质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考核,并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考核。有的大学生思修课考试能考高分,但其实际的思想政治水平却差强人意。实践中各高校对思修课设有30—40分的平时成绩,但这部分分数主要考核日常上课时大学生迟到、旷课、作业完成等情况,并无其他内容。学期末思修课成绩评定,只需结合确定比例的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那么大学生的思修课成绩就跃然纸上。但问题是,成绩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党和国家需要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实际提高,并不需要合格考试成绩。高校辅导员经常接触学生,较为了解学生,但思修课教师与学生辅导员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许多思修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仅局限于课堂,不主动接近学生,不与学生交朋友,课后从不联系。由于相互了解不深,所以对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难以有实质性影响。

4.重道德轻法律

目前大学生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2005年国家教育改革后设置的新课程,其取代了之前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将法律依附于道德之中,法律内容仅占不足三分之一,并且列于最后部分。受总学时限制,一些教师往往讲完思政部分内容还没来得及讲法律,学时已满。学习该课程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与法律意识,但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思想政治方面,而忽视了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近年大学生犯罪人数约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17%。违法犯罪只是对待法律的一种极端表现,此外还有许多大学生对法律无知、冷漠,其中部分成为潜在的违法犯罪者。这种现象当然有许多原因,但部分原因或为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我们认为,道德与法律从来就高度融合,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密不可分,不可偏废。不讲授法律内容,不仅影响学生道德素质培养,而且对于本课程教学目标而言,也不符合基本的教学目标。

传统思修课教师素养及授课方式不足的原因

有果必有因,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高校思修课教师素养及授课方式不足的原因多且复杂,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于教师本身或者高校都失于客观。我们认为,其原因有:

1.教育体制的局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在保持乐观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暴露出的问题,如体制比较僵化,缺乏创新,政府干预过多,教师相对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多年,在短时间难以根本解决,这都影响到思修课教师水平的发挥。

2.现有评价机制的不足

目前各高校日益重视科研,考核教师主要以科研为主,教学虽也有考核,但难有硬性标准。大部分思修课教师为完成科研任务疲于奔命,难以抽出大量时间进行可提高教学效果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思政课在高校属于公共课,每个思修课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还要进行科研,的确缺乏充足时间钻研教学技巧。各高校应当逐步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对思修课教师个体的德、勤、能、绩进行综合评估,合理分配教学与科研任务,促进思政课教师自身素质的整体优化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3.对思修课不重视

教育行政部门今年逐渐开始重视大学思修课,但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专项资金投入仍然不足。高校在职称评审、评优等活动中没有明显照顾思修课教师。为数不少的大学生长期花大量时间学习专业课,而不重视思修课,认为该课程是“副课”,对其考研或就业意义不大,但又是必修课,不学又不行,于是混混学分,得过且过,不愿在这门课上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厌屋及乌”,伴随着对课程的偏见,也对思修课教师产生偏见。再加上个别思修课教师水平不高,更加深了大学生的这种偏见。

对高校思修课教师素养及授课方式的改进策略

目前高校思修课教师问题虽然不少,但有改进的希望。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寄予厚望,对新时期的思修课同样寄予厚望。我们认为,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师的素养与改进教师的授课方式。

1.切实重视思修课

重视思修课要有实际行动,不能停留于口号。思修课是高校一门重要的课程,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载体,是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思修课考核作为各高校考核的一项基本内容。各高校应当统一认识,充分落实思修课的重要地位。应当进一步增加思修课的学时,加大对该课程的资金投入与人员投入。高校思修课教师承担着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的重要任务,切实起着塑造大学生灵魂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作用,其重要性也应进一步加以肯定。在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其经济待遇的同时,应当在其评优、职称评审时予以适当照顾。

2.加强思修课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要有大师,思修课也需要大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所以应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出色的专业素养。应当逐步提高思修课教师的入门门槛,打造一支受过正规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思修课教师队伍。授课教师要有高度的政治使命感,洞悉社会状况,深谙学校教育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作风正派,勤于钻研。思修课队伍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并且在以后逐步减少兼职教师数量。激励思修课教师通过进修等方式提高专业素养,鼓励思修课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促进其教学与科研的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应当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围绕提高大学生道德和法律意识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关注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和学生关系密切的事物。普及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举行辩论会、模拟审判等活动。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定期邀请警察、法官、刑释人员等作报告或讲座。要求任课教师经常联系辅导员,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关注问题学生。针对问题学生,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个别辅导、重点教育。教师应坚持“表扬为主”的评价理念,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高校应与地方看守所、革命纪念馆等单位合作,建立思修课教育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开展活动,让学生密切联系现实。

4.完善高校思修课教师考核机制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经济法律课;教学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56-01

中职教育要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提高为宗旨。经济法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法制观,为今后从事职业工作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础。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依法治国,开设好经济法律这门课,意义尤为深远。

一、存在的问题

(1)知识点缺乏衔接。通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活动,发现中职新生总体上对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还是欠缺的。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开设在第一学期,通常对法律部分的讲解也到了后半学期。而经济法作为一门基础课,通常开在新生来的第一学期,这样就造成学生知识点缺乏衔接,课程讲起来不顺畅。(2)教材内容枯燥。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一门不同于经济系列课程的法律学科,经济法条文繁多,内容理论性强,教材给予的案例又太少。(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有中职生这一群体共同的学习现状。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较差,上课专心听讲又不够,学习方式仍停留在初中时期的死记硬背。还有一部分学生干脆对学习放弃。还有教材理论性太强,太枯燥。教师教学方式方法不当,教学组织不力,是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最主要原因。

二、解决问题的根本

结合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现状,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是教师改变自身传统教学模式,大胆进行教改。为此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力求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职业。应遵循这一原则组织教学内容,使教学突破两点:一是知识浅显易懂,二是课堂气氛活跃。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知、信、行”相统一,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

三、教学思路

(1)衔接知识点。教学伊始,不要急于讲新课,用最短的时间先补上法律基础知识这一课,为今后的教学铺好道路。这部分知识补充的重点除了必备的知识点外,还要力求让学生有兴趣,有动力,有信心学好这门课。

(2)提炼教材内容。法律课的一大特点,就是法律条文多,内容枯燥,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把握知识点,需要细致思考。教师授课切忌面面俱到,这样教学效果很差,时间上也不允许。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认知、社会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全书内容通常可分为三类:重点讲解部分,要求面向所有学生深入学习、系统掌握。一般讲部分,面向中等以上的学生点到为止。学生自学部分,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下去了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层教学法。全书各个章节取材力求突出重点,围绕重点取材,深度适宜,份量适宜,内容做到精练,力求做到知识、素质、能力的培养。

(3)健全课堂体系。经济法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该以案例教学为主线,多媒体课件为支撑,课堂考核作助力,采用多种探究活动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感悟、内化所学知识,真正做到“知、信、行”相统一。案例教学为主线。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案例教学直观,生动,大大缩短了教学和实际生活的差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它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它使教师由台前转到站在学生背后,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扩大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形成一些独到的见解。运用时需要注意:所选案例要量少而质优,“优”即经典,就是在该案例中能集中容纳多个知识点,并且有一定阶梯性的难度,便于学生步步深入挖掘,必要时需要适当地拓展补充,使案例更丰富,更有兴趣,对学生更有现实指导性。如果所选的案例还能为今后教学活动留下伏笔那就更好,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解案例时,以案例开头,概念、重点、难点由案例引出,争议、处理及启示由案例结尾,不要受限于知识点。多种探究方式并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探究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而非灌输、填鸭。探究方式可多种多样:讨论、辩论、案例推理、模拟场景等。案例教学虽然不是严格意义的实践,但有助于感悟和内化知识。此外,为了加大实践教学活动,还可以运用其他的实践教学方式。比如,在校内开展法律咨询服务,以及到法院旁听审理过程,亲自感受诉讼程序,从而感受法律的威严和力量。

(4)多媒体课件作支撑。案例的呈现除了传统教师口述案例外,还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并且把它作为主要的手段。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信息量、知识量丰富,案例分析的基本四步:主体分析、法理分析、责任分析和启示分析。运用多媒体课件会更直观、更生动形象,自然教学效果更好。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可以边播放边提问,也可以先播放后提问,这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利用好网络资源。

(5)课堂考核作助力。合理的考试方式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它不仅是督促学生平时上好课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提高素质的一种途径。因此,应该运用多种考核方式,切忌只重视期末、重记忆,期末考核只是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而中职生的学习更应该重视的是过程,要以加强学生平时知识、能力的积累为重。为此更应该重平时、重能力。重平时就是把平时的课堂案例分析、表现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重能力就是重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总成绩中平时成绩至少占一半比例,最好比例更大一些,这样才能扭转陈旧的学习理念。

参考文献:

道德与法律的感悟范文第6篇

一、功在课前――巧妙设置“预习单”

“预习单”制定的依据就是“先学后教”。所谓“先学后教”是指学生先根据“预习单”设置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活动方式和要求等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然后,教师依据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释疑、点拨、引导和提升。

“先学后教原则”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五不”,即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自学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不教,只要有学生会的内容教师不教,学生不会的内容教师不是直接讲解结论,而是通过教师点拨、引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先学后教”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亲身感知、感悟、感受学习。

教师编制的“预习单”不仅要明确学习目标,预置学习内容,而且要能在新授内容正式学习之前就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该文或内容的兴趣,并让学生尽早进入“临战”状态,从而为进入课堂的“实战”奠定基础。

如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较多使用的是讲授式或师生研讨式。像《拿来主义》这样的文章,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教师已经教了好多遍,但采取的教学程序往往比较单一:背景导入课文分析赏析论证方法,品评论证技巧总结、体会鲁迅杂文的特色等。但在“四单导学”的模式下,本人基于学生对鲁迅杂文的认知,在该文教学时就进行了大胆尝试,我在课前安排了这样的一组预习题:

1.要求学生回顾过去已经学过的或自己读过的鲁迅的杂文,也可利用网络查阅资料从思想内容、写作技巧、艺术特点等方面认识鲁迅的杂文。

2.带着问题进行课文预习。⑴鲁迅的杂文内容有哪些?本篇杂文就内容而言属哪类?试在文中找出依据。⑵本篇杂文鲁迅提出了对待文化遗产应有的主张是什么?其针对性体现在哪里?⑶作者是如何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为什么要先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⑷什么是“拿来主义”?鲁迅是怎样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的?⑸实行“拿来主义”意义是什么?⑹鲁迅极善于以新鲜贴切的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深奥的道理。你能从本文找出例子加以说明吗?⑺ 鲁迅的杂文还具有讽刺性的艺术特点,你能从本文找出例子加以说明吗?文章的讽刺性是通过什么手法得以实现的?

命制第一道预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复习已有知识,总体了解鲁迅杂文,以激发学生学习鲁迅杂文的兴趣,为具体学习《拿来主义》作铺垫。命制第二道题则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熟悉课文,通过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读懂课文,从而为课堂活动服务。

二、成在课上――精心打造“活动单”

“活动单”是师生开展课堂教与学活动的蓝本,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活动单”制定的依据是“以学定教”的原则。以往教师备课尽管也讲备学生、备学法,但实际上只重备内容(语文课本,各种学习材料等)、备教法,而轻学生、轻学情、轻学法。“活动单导学”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前、课后研究学情,也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学情,通过课堂观察,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把研究学情、备学法作为教学的起点,使不同的学生都有能力、有机会、有可能完成学习任务。

语文课堂本是由已知向未知不断探究的过程。只有教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状况以及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进行教学,学生才能学得有趣、学得会、学得通、学得活,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价值、有意义、有效的教学。

语文“活动单”过程中的“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自主学习,即学生根据“活动单”确定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进行自学;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即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个人自学中没能弄懂的问题;三是展示交流,展示内容包括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和目前依然存在的问题;四是点评提升,师生、生生互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教学内容的重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并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活动单”的编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选活动内容。

语文课堂活动除了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质疑――自我完善”的一般学科所具有的问题探究的活动外,还应该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除了有朗读与辩论的活动,说与写的活动,还应该有心与心的碰撞,情与理的对话,道德与法律的抗争等。语文课堂不只是一个传授与接受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文殿堂。语文教师应精心安排每一项内容,每一个细节,并使之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合理安排梯度。

语文课堂活动应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要善于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学生认知的规律来灵活设计活动安排的序列。语文课的活动单可以按逻辑段来设计,也可以按从“形象分析”“思想启迪”到“表达方法”来设计。如高一高二的新授课,教者要根据单元教学的重点,明确单元中每篇课文学习的内容,进而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单元教学。高三的复习课,如诗歌赏析,教师要先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常识,如诗歌的分类,唐诗宋词的特点,豪放派词与婉约派词的区分等,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具体诗篇完成诗歌鉴赏的练习。

3.明确表达要求。

一要精心推敲活动方案中每一个活动名称。活动名称一般是用简洁的词组或短句描述活动形式和目标,而不是学习内容。活动名称应杜绝“读第几自然段和第几自然段”、“学习课文的开头”此类说法欠科学的提法, “读”就应该明确怎么读,是默读还是朗读?是齐读还是指名读?“学习”是采用何种方式?是朗读还是讨论?是记忆还是理解?

二要在每一个子活动中要非常清楚地告诉学生学习的要求是什么,不能出现笼统泛化的表述,如“研读人物”、“阅读课文”等。研究人物的什么,外貌,语言,还是其他?用什么方式读?默读,浏览,大声读?这些都要明确告知学生。

4.灵活设置步骤。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质疑――自我完善”是活动的常规步骤,但并非每个活动都要步骤齐全,视实际需要而定。比如小组合作虽然是模式使用的主要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和必备的,合作不要充斥所有活动,需要合作就合作,不需要合作坚决不搞形式主义。像一些要求个性化表达的活动,就无需小组合作探究,可由“自主学习”直接进入“展示质疑”。一些需要合作才能进行的活动,比如课本剧表演、分角色朗读等,就直接进入小组合作。

5.展示形式丰富。

展示方式不拘一格,展示形式丰富多样,可以让学生读,可以让学生说,可以让学生写;可以是口头回答,可以是书面展示;可以让学生集体展示,也可以让学生推荐代表展示;其它方式还有如随机抽号展示,摆设擂台展示,游戏中展示……课堂展示形式,活动单中不必明确规定,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需要具体确定。

三、查漏补缺――科学编排“练习单”

“以教导学”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点拨、评价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实践,获得知识、智慧和能力,而学生是否真正获取了知识与能力,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都还要通过练习来检查,通过“反馈训练”来实现,同时,巩固所学知识使之转化为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效训练。

为使反馈训练取得实效,我们应该注意如下三个问题:一是选择训练的内容,应本着复习旧知,巩固新知的目的,应突出练习的针对性,力求针对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控制习题的难度,应本着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题量适中的原则,照顾到大多数,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是把握训练的时长,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自我完善――学会使用“反思单”

反思就学生而言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消化,方法的提炼与归纳。这不仅指知识层面,也包括道德、情感,价值观与方法论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反思也要学会正思,做到既能总结经验,收获成功,又能找出问题,找出方法,进而学有所成,将零散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当然,反思不仅是学生的事,也是老师的事。教者也要努力根据教学实际不断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优化,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最佳……总之,反思一切教学行为,反思一切教学行为的成败得失,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