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医美行业的认识和总结

对医美行业的认识和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医美行业的认识和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医美行业的认识和总结范文第1篇

在当归中医学堂上过几节中医育儿课程后,姚遥开始对多年的工作产生了动摇,在忍痛告别多年一同奋战的同事们、花了数月说服自己的家人后,她开始了和当归学堂的发起人李永明一同艰苦创业的日子。后者同样是从IT行业转行的。

像姚遥、李永明这样的“跨界”人才,在几年间的中医行业已经屡见不鲜。影响最为广泛的是前凤凰卫视主持人、百度高管梁冬,他不仅自己投身中医,组建的创业团队也极尽“混搭”之能事:有在奔驰中国做了九年客户体验及经销商培训的经理、在西医院从业超过十年的公司骨干,更有精通药材的中药饮片行业某知名公司的高管。而从事投资银行多年的京朋汇(原三艾堂)创始人邱琳,则因中医给了她第二个儿子,也开始不遗余力地发展中医事业。

“现在,不缺有人把钱砸到中医身上,也不缺媒体的宣传,还差什么?差的是人。”出身中医世家的御源堂负责人徐文波如此评价目前民营中医行业的发展。这位日本岩手医科大学访问研究员、科班出身的中医人才,对目前中医行业发展的顽疾深有感触。中医行业多年来在这种怪圈中循环:年轻中医道行不够赚不到钱,越来越少有人愿意进入这个行业,中医诊所收益不好,没钱雇优秀的管理人才,没有好的管理人才,中医诊所更难良好运营。

同样出身中医世家的孔令谦,年轻时就是因为“坐不住”,赚不到钱,而选择弃医从商的。近几年,因为“只有从医才能看到爸爸的笑脸”,才再度投身中医行业。

这个时代,中医势必需要经历一场改革。多年来,我们用西医的体制发展医学,而中医这一传统的智慧却在这种体制下日渐式微。中医需要在职业属性、商业模式、传播模式,甚至技术上,进行一次全面的革新,才能符合这个时代对于中医这一古老智慧的要求。只有解决了中医的商业化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推动中医的发展。

“周杰伦唱一首歌,让许多人都知道了《本草纲目》和几味药材,靠传统思路已经不能推动中医的发展了。”徐文波说。她的哥哥、著名医师徐文兵,也在寻求多方面的探索,这是值得期待的。毕竟,他在企业和娱乐名人中有着很高的声誉,报名参加他课程的人,已经排到了明年。

被中医救过“命”的来救中医的命

近年兴起的民营中医堂的创始人,除了中医世家出身外,多半是被中医救过“命”的外行人。

2009年,李永明感觉容易疲惫,晚上盗汗并且偶有胸闷的感觉,,但他当时去医院检查时,无论挂什么科,都被告知身体没问题,被称为亚健康。于是,他通过朋友找到中医名家徐文兵。徐说李永明算是病的不算轻了,满肚子都是结。经过徐文兵和罗大伦两位医师的调整,李永明不光肚子里的结没有了,连的腰围也小了两寸,但是体重却没有明显变化。

兆麟堂的韩洁也是在高烧不退的情况下,被老中医鲁兆麟的几味药下去,挽救了生命。从此,她当起了鲁老的跟班,并“弃商从医”开办了诊所。梁冬是体味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后,解决了自己的痛风问题。姚遥则是通过中医“拯救”了自己双胞胎儿子的健康。

“为什么一个说我没问题,一个说我病得很严重?”李永明被西医和中医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困惑了。于是,他看《黄帝内经》,看徐文兵等专家的各种书籍。看了很多中医的书之后,李永明突然意识到:中医不只是医,而是认识世界、认识生命、认识规律的理论体系,而且特别美。李永明对中医的痴迷,一如他说这句话时脸上的陶醉。他当时想做与中医相关的事,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股中医热潮,在梁冬看来非常符合常理。“在中国古代,是个知识分子都学医,坡、欧阳修、张之洞、李鸿章都是懂医的。”他告诉我们,来正安上课的学生中,一半都是传媒工作者。

“现在最悲哀的是,传统中医是什么样,大家都不清楚”。徐文波觉得,现在把传统中医弄明白八九分的人都不多,更别谈传承了。她认为这是现代人的悲哀,而不是古人的悲哀,在这种形势下没有一个大师,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的人,哪门都很精,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在“望闻问切”上我们的感觉都在退化。

中医需要各路人士用智慧解决发展的问题。

到企业去“治未病”更符合中医逻辑

孔令谦的故事,特别能够反映中医职业兴衰的变迁。他是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是孔伯华中医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但孔令谦从小对中医的兴趣完全在于虚荣: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在一起玩,别的孩子会说“你爷爷见过”、“你爷爷跟主席合影了”。但是父亲让孔令谦读医书,他却是百般推辞。因为天生坐不住的性格,父亲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让孔令谦到宣武中医院跟着四伯父学习。但是实在是太清贫了,因为耽误了学习,孔令谦比一般的同学都要大,成家也早,总要跟家里要生活费,完全不符合他的性格。当有一个去那时的王牌IT公司上班的机会时,孔令谦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开中医。

如果不能解决中医人才的吃饭和发展问题,中医的人才和发展就会面临越来越大的问题。李永明觉得,现在一部分人自觉自愿地来做一些事情,但是一定要用商业的手段,否则就无法维持下去。“不管难不难,我就先踏出一只脚来做。”李说。

中医要想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必须走出象牙塔,中医不止能解决疑难杂症,更是治“未病”,解决亚健康的法宝。而这正是中医最擅长的领域,也是“二两拨千金”解决中医商业化的问题。

事实上,已经有更多的受众愈发体味到中医的妙处。民间中医太极正骨陈启锋的工作室常有很多企业家来拜访。他们对陈说:“像我们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什么固定资产,最大的资产就是员工。我一个月给他们薪水少的开一两万、多的开四五万,如果他病倒了,我损失太大了。”陈启锋被各路企业家们请到公司讲课、教授正骨操,最远的地方到过新疆。这使得陈启锋这样的民间中医也能够找到商业模式。

受到陈启锋影响的还有《给你一个亿》主持人樊登,看到家人因中医调养好身体后,他开始大力推广陈启锋的正骨操。身为博士的樊登,还是IBM领导力讲师,也是多所大学的老师,在企业讲课结束后,都会教学生们练习这套操。

京朋汇(原三艾堂)创始人邱琳,给我们讲了另外一个故事。联想在印度的总裁,在京朋汇接受按摩师的治疗后,在联想印度3000人的大会上,花20分钟讲述了这种“神奇”的中医疗法。他告诉联想员工们,谁干出了成绩,他就带谁“去中国体验”。

事实上,在国外,中医的市场价值早已高过西医了。御源堂负责人徐文波告诉我们,在美国、日本,很多人的病西医的方法治不了,看中医的话都要自费,但是大家为什么还是愿意看中医?因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国外,一个针灸师施针,一次约为200美元,而在中国,扎一次4块钱,对于医生来说感觉完全不一样。很多中国医生在国外没办法做西医,只能想尽办法用中医提高疗效,会看很多书,学很多东西,加之商业利益的刺激,他们的水平往往会比国内的中医高。

如今这些民营的中医机构,因为圈子小,都互相认识,也是很好的关系。他们认为应该重新站出来、联合起来,真正按中医学科的特性去探索一个适合学科发展的管理模式和形式。

虽然在各个中医馆跳槽的情况时有出现,但大家的关系并没有因此变得紧张。

徐文波认为进入中医行业的人能够发挥各自特长,大家应该联手起来为中医行业做一些事情。就如同她与哥哥徐文兵在同一屋檐下,一个管理着御源堂,治疗病人、研究中医专业,一个开办厚朴中医学堂,将更多精力倾注在中医文化的传授和传播上。两人各自为政,也不时互相交流、互相扶持一把,所做的都是为中医发展添砖加瓦的事情。

对于中医商业模式的发展,徐文波有一套自己的总结:用职业培训传承中医、用现代科技带动中医、用连锁管理发展中医、用国际推广弘扬中医。她认为,中医最符合现在的“5P医学模式”。“5P”即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参与性(Participatory)和健康促进(Promotion)。

现在,京朋汇有11项专利技术,都是在治疗方法上面,所以他们现在属于高科技企业。邱琳认为,作为一个医疗机构,他们就是凭中医里面一个一个的方法和成果在运营。“如果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不可能走得长、走得久。”

新中医不改革就不能振兴

“我希望投入中医事业的年轻人都是很时尚的,他们出身中医科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写写小楷、喝喝茶、精通外语、父母健在、劫富济贫、收入可观。”徐文波好像是在按照她的模子来制定“新中医”的要求,但她说她还远未达到,比如说写小楷、天文、地理。

当我们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求父母健在时,徐文波说,如果自己没有学透的话,父母身体能好吗?我们觉得这样的人一定难找,但她认为,一定会越来越多的。

其实,说得一口流利的外语、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真的没有绝对的必要,这些都过于理想化,徐文波觉得中医大夫最主要的是会看病,而且要乐于普及中医,还要会看化验单。

在日本工作多年的徐文波在思想上走在时代前沿,她觉得中医作为一种职业必须要重新定义。对于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他们都希望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同时满足自己对物质的追求。中医职业必须满足他们的需要,才能在人才输入上有更多的保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要么是“没出路”人的选择,要么是“贵族”的选择。

而对于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御源堂负责人徐文波和李永明的思路多少有点异曲同工,他们都想培养妈妈们对中医的了解和热情。“只有妈妈看到中医大夫很牛、挺滋润的、茶也懂、车也有、老去国外旅游、病也看得好,才会培养孩子当中医全科医生。如果像现在这样很多中医诊所都哆哆嗦嗦的、诊所又小又脏、药房也那么破、指甲也不剪,你愿意让他当吗?”徐文波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兆麟堂的韩韩洁希望能够尽快找到经营人才,这样她就可以有时间帮鲁兆麟老师抄抄方子,在协助鲁老师工作的同时,学习一些知识,当好跟班。她觉得真正的师传,就是鞍前马后地伺候着,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体会全然的精髓。现在,她的儿子在中医大学读大二,将来有望传承中医衣钵。

徐文波觉得,自己从来没有想着弘扬中医。她认为,中医是一种能量,生生灭灭,却不会完全消亡。徐文波的哥哥徐文兵告诉她,人有愿望、有能力,就多做一点,没有能力就少做一点。徐文波自己的理想,是做御源堂的学术交流会,她希望大家联手起来,发挥各自的特长,借助科技的力量,包括网络教学等等。

什么样的东西能获得追捧?就是要把传统中医用大家理解的语言阐述出来。徐文波很推崇歌手周杰伦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一首《本草纲目》让多少年轻人记住了那么多专业的药名?她觉得这就是符合时代需要的中医传播方式,这样的传播者越多越好。梁冬做的也是同样的事。他曾说,他不会当大夫,但是会更多地推广中医。

对医美行业的认识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文化建设;以人为本;职工素质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是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医院持续发展的精髓[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医院之间竞争的不仅仅是医疗技术和设备,更重要的是医院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的高低,医院文化已成为医院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成败的关键,因此,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的跨越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坚持科学的文化观,继承和发扬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借助某种文化观念、历史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因素,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入手,在一种医院精神的统领下,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事业心等,将医院各种力量统一于既发展医院又发展个人的共同方向上,培养医院的共同价值和医务人员的共同情感,形成医院自身的文化[2]。

在医院文化建设上,坚持优良传统,开拓创新,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和整体形象。挖掘医院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优秀文化成果,继承和发扬医院传统的特色文化,总结医院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经验,探索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实现医院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统一。

1.1夯实基础,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坚决克服“学理论无用论、与己无关论”“学不学照常干工作”等思想误区。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真正扎扎实实开展学习培训,开展理论辅导,切实把理论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建立健全理论学习的领导责任制,把理论学习纳入责任目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学习档案和总结交流制度,每个人要有学习笔记,学习心得。

1.2强化以人为本,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人本管理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文化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医院应该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医院用人的实质在于发挥其能,发挥其能的价值,从而实现医院的经营目标。要在人才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看作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医院整体效益的源泉,把医务人员引导到医院确定的目标上来,使职工产生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对医院产生一种向心力,并把实现医院目标变成自己的行动。因此,要在各项工作中真正做到理解人、尊重人、重视人、激励人,通过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长处来提高医院的效能。做好医院骨干的文化知识培训,建立一支起带头作用的骨干队伍,通过他们带动整个医院职工队伍投入到医院文化的建设中来,树立一些先进的模范人物,使广大职工能从这些人身上看到方向,获得形象的感召[3]。

1.3坚持突出特色,塑造自己医院的文化建设模式医院文化建设既要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共性,更要突出医院个性。思想上要突出培养和建立卫生行业价值理念,制度上要建立和完善符合卫生行业运行规律的行为规范,品牌上要塑造和创建个性鲜明的医院社会形象。

多学习国内外先进医院的成功经验,结合医院实际,设计和塑造自己医院的文化建设模式,突出自己医院的个性。从医院的创业史、发展史、医院的优秀人物成长和医院经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化为职工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4]。医院在文化建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生长点,根据市场和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创出自己的医疗特色,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靠医疗特色取胜。

2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操守

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医德医风是医院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得有一支技术优良、职业道德高尚的职工队伍,良好的医德是塑造良好医院形象的根本因素。因此,医院职工必须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一切为患者服务,一切让患者满意。工作中大量事实证明具有良好医德的医务人员,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虚心求教,对患者采用的每项治疗措施深思熟虑,治疗效果好,漏诊、误诊少,医疗纠纷少,甚至没有;反之,医德不良的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即使技术水平较高,也常常出现责任性差错和事故,给患者增加痛苦,甚至造成伤害。

在推进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医院应把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作为一项永久性工作来抓。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通过媒体、电台、宣传栏等舆论阵地,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能够正确对待外面世界的诱惑[5]。

3深化环境文化建设,培养医院的团队精神

环境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医院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给患者创造一个优雅的就医疗养环境。医院利用各种文化阵地,积极组织和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使职工在文化娱乐活动中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享受文化生活的品位。通过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职工感到亲切,找到归属感,从而激发职工爱院、爱岗的工作热情。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能展现职工的精神风貌和医院形象,而主题鲜明的各种文体活动在培养职工的群体意识、团队精神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6]。通过特色的文体活动,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归属感、自豪感,使其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投入到医疗工作中去,为医院的发展壮大竭尽全力。

参考资料

[1] 王秀云.浅谈我院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航空航天医药,2010,1(10):1876-1877.

[2] 殷红娟.浅谈医院文化建设[J].医学信息,2009,3(7):31.

[3] 匡正伦.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医药科学,2011,1(7):156-157.

[4] 张志华.论医院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J].现代企业文化,2009,7(33):32-33.

[5] 张子尧.医院文化建设思路及实践探索[J].管理观察,2011,1(3):165.

对医美行业的认识和总结范文第3篇

中国加工贸易从“三来一补”方式起步,近 30 多年来先后经历了承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承接机械及电气设备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转移、承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等发展阶段,积淀形成了今天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作为一种 “大进大出”型的贸易方式,在现行国际通行的贸易统计体系下,加工贸易必然产生顺差,而且随着贸易规模越大、顺差也会逐年增长。总体来看,中国的加工贸易顺差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从总量趋势看,加工贸易顺差逐年增长,一直是中国外贸顺差的主要构成部分。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从 1980 年的 16. 7 亿美元增长到 2010 年的 11578 亿美元,曾一度占到对外贸易的 “半壁江山”,目前约占 40% ( 表 1) 。随着加工贸易总量增长,顺差规模不断扩大,2008 年达到近 3000 亿美元峰值,2010 年达到 3229 亿美元,占全部顺差的比重 2010 年达到 176% ( 表 2) 。

二是从地区结构看,加工贸易顺差和逆差流向基本上反映出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目前,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市场是美国、欧盟、香港和日本,进口主要市场是韩国、中国台湾、日本和东盟。这主要是基于近年来全球产业内贸易、产品内贸易不断发展的结果,集中体现在中国从日、韩、台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在中国大陆加工装配后出口到美欧发达国家,由此导致中国对周边经济体逆差增加,而对美欧顺差扩大。以2010年为例,中国对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逆差总额达 2113 亿美元,较中国对美顺差 1813 亿美元还略高。跨国企业对这一贸易链条的形成发挥了主导作用,这也与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主体 80% 以上是外资企业相吻合。以苹果 iPhone 手机为例,可以清楚地展现出贸易流向,即中国从日本、韩国、德国和美国进口零部件,由富士康公司组装后出口美国。反映在现行贸易统计上,有研究估计 2009 年中美iPhone 手机贸易额约 20 亿美元,其中中方顺差 19 亿美元。

三是从产品结构看,加工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电脑、手机等更易进行产品内分工的电子类产品。据统计,目前全球约 90%的笔记本电脑、80%的数码相机和 50% 的手机属于加工贸易出口。就中国而言,加工贸易约 80% 属于电脑、手机、船舶、液晶显示板、集成电路等电子类产品。以中美贸易为例,加工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数据处理设备等相关电子产品领域。而中国较具优势的传统机电类产品,如电站设施、汽车摩托车、移动通信基站、机床、农业机械和机械基础件等,则主要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

四是从国内增值率看,近年来随着国内配套能力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也在逐步上升。按照 “( 出口 - 进口) /出口”的方式粗略估算,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从 1990年的 26% 上升到 2010 年的 44%,但整体仍处于国际产业链条的低端( 表 3) 。以前文的 iPhone 手机为例,研究人员估计每部手机的总制造成本约 178. 96 美元,中国组装只占 3. 6%,即 6. 5 美元。中国不仅在高端制造环节落后,在上游的研发设计、下游的品牌营销等产业链环节上整体更为薄弱。国内也有研究人员运用美国学者 Hummels等人估算垂直专门化比率的方法,对中国 1992—2003 年出口特别是对美出口中的垂直专门化程度进行了估算,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用大约十年的时间,使得出口贸易中垂直专门化的价值比率上升了 10 个百分点,国外也有相关研究成果支持该结论。

二、关于加工贸易顺差问题的几个再认识

长期以来,对于加工贸易存在一些 认 识 上 的 误 区,需 要 加 以澄清。

一是在加工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背后, “出口导向政策”是主因吗?

事实上,从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的对比来看,前者更多受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影响,对国际环境的敏感度远大于对国内政策的敏感度。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前,加工贸易已经出现明显的增速下滑信号,反映出全球跨国生产链条的内在影响。之后全球经济复苏,也表现为加工贸易率先恢复,成为危机后贸易形势的 “晴雨”指标。与加工贸易相比,一般贸易受国内政策和环境影响更大。2002 年,外贸经营权放开带来民营企业大发展,导致一般贸易出口急剧增加、顺差急剧扩大; 而在 2006—2008 年前后,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对大宗能矿产品和国外消费品进口急剧增长,导致近年来一般贸易项下出现逆差。这些事实说明,我国今天的贸易格局和顺差状况,是中国作为一个处在高速工业化城镇化阶段、拥有 13 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长期以自身比较优势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外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差异以及国际分工调整等一系列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段时期内,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分工的深化,顺差还将保持一定规模,之后随着相对比较优势的消长,顺差的构成也会发生改变。最终随着内需的逐步扩大,总体贸易平衡状况才可能改善,这是客观发展规律,并非简单的政策调整可以改变。

二是人民币升值,可以有效减少加工贸易顺差吗?

毋庸讳言,通过本币升值的途径,对降低一般贸易出口竞争力、扩大一般贸易进口是有效的。但对于加工贸易来说,这种效果则十分有限。加工贸易的理论基础是产品内分工模式,即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工序或环节在空间上发生分离,分布在地理距离较远的不同位置。而从贸易主体来看,跨国公司在全球加工贸易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有数据显示,中国工业品出口的 55% 以上、高科技产品出口的87% 以上,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在这种新的国际分工背景下,汇率调节贸易失衡的作用在不断弱化。以中美贸易为例,中国对美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美资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汇率在一定程度成了跨国公司的内部核算价格。从贸易链条看,受水平分工向垂直分工转化的影响,一些复杂产品的设计、工艺、制造等环节相分离。由于品牌、设计、流通等服务性环节等非贸易部分占比不断提高,制造环节占比下降,导致产品最终售价对汇率的敏感性下降。因此,受全球产业分工以及加工贸易自身特性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减小加工贸易顺差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三是加工贸易出口规模越大,就等于耗费中国更多的廉 价 资源吗?

这涉及我们如何认识加工贸易作用的问题。过去 30 多年来,我国通过发展加工贸易,不仅仅是扩大了就业、积累了外汇、获取了税收,更重要的是通过 “干中学”,在产业、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获取了巨大的外溢效应。一些产业如造船、航空制造、光伏等,通过加工贸易方式承接国外订单,获取相关资质认证,实现技术积累,反过来又助推了国内上游原料生产和下游市场培育。加工贸易还促进了国内产业集聚,为许多产业转向一般贸易出口和创设自主品牌创造了条件。目前,许多国内品牌企业的创业者以及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多有在大型加工贸易企业的工作经验。这在纺织服装、轻工等比较优势明显的行业更加突出。近年来,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在做大规模的同时,正在市场竞争压力下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对上下游产业的拉动效应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这些事实均说明,不应仅从贸易角度来看待加工贸易及其顺差,清醒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中长期比较优势,有助于理清下一步推进外贸结构调整的思路。

四是以 “减顺差”为政策目标导向,有助于推动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吗?

对于这一问题,应从两个层面来加以认识。一方面,对于加工贸易的制造环节来说,在现行国际贸易统计体系下,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延伸加工贸易价值链,其结果必定是国内产业链越长、国产料件比重越大、国内增值率越高,则加工贸易顺差越大。因此,如果孤立地将 “减顺差”等同于 “不出口”或 “少出口”,这显然与提高外贸出口附加值的大方向背道而驰。另一方面,目前我们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中总体处于低端位置,主要不仅是制造业本身的问题,而症结恰恰在于与制造相关的研发设计、物流供应、市场营销、金融咨询等生产环节严重滞后。近年来,许多加工贸易企业正在探索进行业务转型,如供应链公司通过专注做整个产业链的优化重组,虽然出口规模成倍增加了,但其通过精益采购、物流仓储、报关运输等种种增值服务,挖掘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带动了配套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符合产业升级的大方向。因此,我们要辩证认识加工贸易顺差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某种程度上推进转型升级是一种路径选择,而减顺差应当是 “果”,不应本末倒置。

三、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顺差走向的互动关系初析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实践与路径进行了分析。有研究从产业内、产业间、企业模式、区域转移、内销及海外投资等六个角度,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模式进行了全景式分析。下文则试图以全球产业链条作为分析主线,从四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模式入手,初步分析其对顺差的影响和联动关系。

第一类: 企业延长国内产业链条,国内零部件采购率上升。这是一种较常见的加工贸易升级模式。企业通过开展深加工结转业务使加工贸易产业链不断延伸,不仅在产业内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成品之间相互紧密配套,形成了相互配套的加工贸易企业群,而且伴随产业上下游链条的横纵延伸,在产业之间也开始形成比较完善的加工产业链和产业配套群体。例如,广东东莞市已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全球 40% 的硬盘磁头、30% 的覆铜板、27% 的高级交流电容器在东莞制造,电脑整机零部件配套率达 95%。这种模式体现在贸易环节,直接表现为进口减少、顺差增加。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对国内相关产业制造水平提升、扩大就业和税收均有积极的正面效应。

第二类: 企业自身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从 OEM 向 ODM、OBM转型,做研发和设计环节。这是许多大型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路径。一些企业从开展加工贸易业务做起,逐步实现了从 OEM ( 贴牌加工) 到 ODM ( 委托设计生产) 再到 OBM ( 自有品牌营销) 的转变,逐步拥有自己的品牌和知识产权,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例如深圳的华为、中兴、康佳,顺德的美的、格兰仕、科龙电器,珠海的格力等。这些企业中,有的已经转型成为一般贸易企业,有的则将开拓内销市场作为主攻方向,有的则进一步通过贸易、对外投资和内销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外扩张,成为真正的跨国企业。这种模式体现在贸易环节,一般表现为顺差增加,但是同时出口附加值和收益也大幅提高了,其对国内相关产业的溢出效应也不可低估。

第三类: 企业自身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做渠道、品牌和销售,定价权更加灵活。这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许多传统加工贸易企业的转型方向。受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回落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引导,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一些加工贸易企业从传统的 “大进大出”逐渐转向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服务,内销比例不断提高,形成了内外贸市场双轮驱动的格局。这种模式体现在贸易环节,可能表现为顺差减少,但随着内销比重上升,出口企业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连带效应进一步提升。

第四类: 伴随供应链公司等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产业分工更加深化,一部分企业更加专注做制造,一部分企业更加专注做服务。这是近年来在国内一些沿海城市兴起的一种新型企业模式。在深圳、厦门等地,一些企业利用自身掌握的优势资源,重点从精益采购、仓储运输、物流报关、金融支持等涉及加工贸易的 “全产业链”入手,开展 相 应 的 增 值 服 务,实 现 了“没有一个工人、没有一间厂房、但年出口达到数十亿美元规模”的发展模式创新。其实质,是在当前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既高度分工又紧密融合的格局下,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挖掘中国强大制造业背后的庞大服务需求而进行的商业模式创新。虽然在形式上,似乎类似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专业贸易公司,但其内涵和盈利模式已经大大拓展。这些供应链公司背后的制造企业,则往往更加专注于制造环节,通常在生产工艺上有创新、在企业管理上较为先进,具有较明显的规模效应。这种模式的效应,体现在顺差上是将原有部分制造企业的顺差转移到专业供应链企业项下,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顺差。但从整体来看,这种分工更加细化的商业模式,对于催生相关生产业意义重大,同时也对传统外贸管理体制和政策带来新挑战。

四、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是清醒认识中国加工贸易顺差存在的客观性和长期性,以平常心看待。从历史上看,任何一个大国崛起都会导致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失衡。当前,中国正处在高速工业化、城镇化阶段,劳动力比较优势还将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内需市场的扩大同样需要在参与全球经济大循环中逐步得以实现。这些客观因素决定着,中国的贸易顺差特别是加工贸易顺差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应尊重客观发展规律,清醒认识所谓的 “失衡”问题,既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同时更加注重把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在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是 推 进 外 贸 转 型 升 级 是“本”, 减 少 加 工 贸 易 顺 差 是“末”,切忌舍本逐末。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受国内传统比较优势弱化、总体竞争力提升、全球产业分工深化等诸多因素影响,许多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在市场竞争条件下走向了转型升级之路。从目前企业的实践来看,这种探索与政府推进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不谋而合的。在此背景下,如果过多强调以 “减顺差”作为政策目标导向,势必导致政策的频繁调整,打乱企业正常运行的预期和环境,反而起到“欲速则不达”的效果。因此,正确的政策导向应当是顺势而为、依托企业的实践,研究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外贸转型升级的政策思路。

对医美行业的认识和总结范文第4篇

写述职报告时应认真总结出限定时期的工作特点,抓精华,找典型,以这段时期工作中突出而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反映一般。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房地产营销部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房地产营销部述职报告1一、工作绩效述职

时间过的飞快,在繁忙的工作中,在公司工作不知不觉已经将近2年了。首先,非常感谢公司给我这个成长的平台,令我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慢慢的提升自身的素质与才能。同时,向公司的领导以及全体同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有你们的协助才能使我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也因为有你们的帮助。我才能在工作上,围绕公司的中心工作,对照相关标准,严以律己,较好的完成各项公司安排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心得和体会

虽然一直从事房地产这个工作,但是我发现要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通过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较短时间内熟悉了工作流程,明确了工作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

我十分感谢公司,给了我很多的学习机会,也希望公司日后也能继续一些有些关于销售的培训工作,我希望能通过学习不同的知识,补足自己的不足之处,让自己能把销售工作做的更好。

三、关键事项

作为一名策划人员,我本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各方面的专业技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的完成本职工作,做好房产策划工作,严格细致地要求自己按照公司流程中所有步骤及时完成工作。

我很有幸的多次参与了公司分配的市场调研工作,每次我都深深的体会到终端销售的力量,也让我觉得策划并不是万能的。

四、__年的改进思路

在这段时间里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存在些题,主要表现在:创新精神不足,不能积极主动发挥自身聪明才智,而是被动适应工作需要。领导交办的事情虽然都能完成,工作当中有时会忽略考虑更深一层次方面,这样会造成是被动工作,减慢了工作上升到一定高度的速度。后续工作有些做的不到位,但是,我相信在我自己不断的努力和领导的帮助下,我会尽快提升自己,避免掉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发生,所以我会不断补充自己各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做好销售工作,希望能为公司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奋斗,巩固现有成绩,针对自身的不足加以改进,争取在新的一年做的更好。

20__年也许对于房地产行业会是一个考验,但对于我们大家也许也是一种挑战,但是身处我们团队中,我十分的有信心来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冬天”。

房地产营销部述职报告2您好!在此我先对领导和同事们对我一直的指导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20__年10月21日我加入__公司以来,本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抱以积极,认真学习的态度,用心去做好每件事,做为一名置业顾问,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帮助客户买到趁心如意的房子。

自入职以来,可以说是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己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从进入案场以来,前期的培训,学习考核,接待客户,签合同。系统的一路走来,感触颇多,我觉得销售中最重要的首先是对工作的热情,并切自始之终都保持下去,每一个客户都是自己的财富,每一次良好的热情沟通都会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益和财富。

大多客户奋斗一辈子可能也就是为了买这套房子,所以在买房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迷茫与疑问,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一一的为客户引导,解决客户心中所有的疑问,最终达成客户成交。入职半年以来,工作中包含了太多的艰辛与不易,即离不开自己对工作的勤奋与努力,更离不开公司各级领导对我的支持与指导。每当成交一个客户,看到他们满脸高兴的模样,我心里非常的开心,感觉自己不仅是卖了一套房子,而是给客户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家庭,那种成就感顿时充满我的心间。截止5月23日,本人共成交房源21套,总销售额元,总回款额 元。

回顾这几个月工作的点点滴滴,虽然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作为销售部的一员,我深感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公司形象,所以我要坚持不懈的提高自身素质,以高标准的服务水平要求自己,在高素质的基础上更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

此外还要广泛了解房地产市场的动态,走在市场的前沿。需要掌握更多的销售经验和技巧,业务水平有待继续提高,及时了解周边楼盘销售动态等。按照目前公司的销售规划,下半年将启动都市新城项目商业部分和二期住宅的销售工作,对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销售工作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①对不同客户的分析,客户区域来源分析,客户咨询问题总结。

②努力提升销售技巧,如何更好的做SP、如何现场逼定。

③加强对国家对房地产政策的学习。

时间的步伐带走了一切的忙碌,烦恼、郁闷、挣扎、沉淀在心底的那份执着令我依然坚守岗位。回首过去的半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记得刚来的时候对于项目的很多情况我什么都不是很明白,不过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帮助下,我很快了解了项目的全部情况,熟悉了销售工作的流程。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我已成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人员,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的同时为诚发公司的发展奉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房地产营销部述职报告3在繁忙的工作中不知不觉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回顾这一年的工作历程,我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我学的是旅游管理但在酒店实习根本就没有做过销售,刚从三亚回来是一直在酒店寻找自己合适的岗位,但却发现这管理模式和自己所学的一点都不一样怎么样都融入不到团队里。

自从进入房地产公司已经有半年多了,我进步了很多,不仅仅是在业务方面上的进步,还有很多现实中的问题。比如为人处世原则、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和同事客户之间的关系。这些我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感觉自己在房地产公司工作真的是没有选错,自己进入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和公司,我感觉十分的幸运。20__年已经走过,我在过去一年的工作做一下我的总结:

一、业务能力

1、进入一个行业,对行业的知识,熟悉操作流程和建立自己的客户关系。

在实际工作中,我也学到了如何抓准客户和跟踪客户,懂得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2、对市场的了解。

不仅是要对目标市场有所了解,也对竞争对手的了解。绝对不能坐井观天,不知天下事。因为世界上不变的就是“变化”,所以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策略,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制胜。应该不断的学习,积累,了解行业动态,价格浮动。在了解了竞争对手的户型以及价格信息,才能凸显出自己楼盘的优势。

3、处理好跟客户的关系,和客户建立好良好的关系。

因为同一个客户,可能会接到很多户型以及户型的价格,如果关系不错,客户会主动将竞争对手的价格信息,以及户型特点主动告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楼盘优势,特点,分析对方价格,并强调我们的优势,进一步促成成交。

二、个人素质能力

1、诚实——做生意,最怕“奸商”,所以客户都喜欢跟诚实的人做朋友,做生意。

售楼也是一样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要体现自己的诚意。在客户交流的过程中,只有诚实,才能取得信任。

2、热情——只要对自己的职业有热情,才能全神贯注地把自己的精力投下去,房地产销售更是如此,因为销售是一个很长销售的过程。

3、耐心——房地产销售中一个新客户的成交时间一般在一周或一个月甚至更长所以,不论是上门的客户还是电话客户,或是老客户带来的新客户,零零总总的加起来也有不少来客量,但是成交的客户却不是很多,我们可能很多时间都是在做“无用功”。

但是一定要有耐心,有很多潜在的客户,都是要在很长的时间里才转变为真正的成交客户,所以必须有耐心才会把业绩做得更出色。只要有意向的客户,就要厚着脸皮把他抓住不放,总有一天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于成交的客户,不用说肯定是重中之重,需要时不时的问候一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维护好关系。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在自己没有成交而同事有成交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暴风雨后便是彩虹。

4、自信心——这一点很重要,把他抓住不放,总有一天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于成交的客户,不用说肯定是重中之重,需要时不时的问候一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维护好关系。

5、勤快,团结互助。

一个人的力量在整个工作中显得非常渺小,只有大家团结互助精心合作才能保证成交的顺利完成。

6、认真细心,做事用心。

这样才能避免自己犯错误,从内心深处清醒的认识到:任何人都可能犯错误,客户也不是神,甚至在某些方面客户可能还不如我们——才会更仔细地去工作,认真地去核对资料,及时发现和减少错误的发生。犯错误和返工是的误工和浪费。

7、进一步规范自己的工作流程,在新的一年里避免一些低级性的错误出现,减少混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增强自己工作的计划性,这样可以避免遗忘该做的事情,减少丢三落四现象的出现。

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20__年的工作中进一步的学习和改进。

世界没有完美的事情,每个人都有其优缺点,一旦遇到工作比较多的时候,工作多的时候容易急噪,或者不会花时间去检查,也很粗心。

以目前的行为状况来看,我还不是一个合格的置业顾问,或者只是一个刚入门的置业顾问,本身谈吐,口才还不行,表达能力不够突出。主要没有突破自身的缺点,脸皮还不够厚,心理素质还不过关,每个人的经历和知识水平都不相同,这决定了每个人在做事情的能力上也会存在差别,但很多时候,工作能否做好,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当大的一部份工作不是靠能力来完成就能做好的,而是靠对公司对部门对自己的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与很强的执行力来完成来做好的。

我想今后我一定会努力朝着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首先是抽空学习一些关于房地产销售的专业知识。作为一名业务员,如果当客户问一些有关产品的专业问题时,若一问三不知,那么很可能会失去这个客户。因此为了抓住每个潜在的客户,一定要对自己所销售的楼盘很熟悉,要达到了如指掌才能很专业地回答客户的问题。其次,之前经理也说过作为一名合格的售楼人员,如果真的想使自己有成就感的话那就要做出业绩来,因此今后我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好好加油。

也很感谢李哥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到了太多太多,让我不仅收获了成功开阔了眼界,更多的是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自我的突破,也感谢同事和经理对我的鼓励和指导。

房地产营销部述职报告4不知不觉中,20__年已经接近尾声,加入公司已有些时间,这这段时间的工作中,我学习并积累了很多知识和经验,锻炼和提高了业务能力,更让自己的人生多了一份激动,一份喜悦,一份悲伤,最重要的是增加了一份人生阅历。可以说,在建华的这段时间中,收获颇多、感触颇多。在这里,非常感谢公司的每一位领导和同仁的帮助和指导,现在已能独立完成本职工作,现将今年工作做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一、学习方面:

学习,永无止境,来到公司的时候,对于新的环境,新的事物都比较陌生,在公司领导的帮助下,我很快了解到公司的性质和操盘模式,通过努力的学习明白了销售经理的真正内涵以及职责,并且深深的喜欢了这份工作,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二、心态方面:

刚进公司的时候,项目没有进场,觉得有点无聊甚至枯燥,但12月进入之后,回头再看,感觉在公司中每时每刻都会学到东西,主要在于自己有没有去发现、去学习。在公司领导的耐心指导帮助下,我渐渐了解心态决定一切的道理,要以一颗平稳的、宽容的、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随之心境也是越来越平静,更加趋于成熟。

三、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1、共计销售套,销售面积平米,销售额元,回款额元;

2、到后,对项?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敝匦孪低撑嘌盗朔康夭ㄒ抵逗拖奂记伞?/p>3、修改和重申了案场制度,制度更加细化。

4、制定早、晚会签字制度,分析市场、客户以及销售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团队士气。

5、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参与制定12月的月团购计划,联系团购单位,选房、签约,最终成交套,销售额元,回款额为元;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对业务监督执行力度不够

2、对项目整体把控有待于提高。

3、需要进一步增加管理方面的经验。

4、与甲方缺乏有效沟通。

在学习公司完善的操盘经验,发掘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的同时,计划在去年工作得失的基础上取长补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2、及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3、与甲方及时有效地沟通,保证销售工作的正常化;

4、不断改进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保证明年销售任务的顺利完成;

5、同时努力学习策划推广方面的技能,给项目销售提供更好的可行性方案。

6、加大工作的检查力度和计划的可执行性,努力增强团队的执行力。

7、制定月可行的销售计划分级管理,执行目标确立到个人,分工和责任明确,使销售工作系统化和正规化,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8、工作从细致性出发,做到掌握销售上的一切相关事务

20__年这一年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收获的一年,虽然我来公司时间不长,但是在这里真正体会到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创业的一种精神,同时感谢各各领导、同事对我工作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我相信公司在每一名员工的努力下,在新的一年中将会有新的突破,更好的发展,项目在公司的领导下,会以更好的业绩回报公司。

房地产营销部述职报告5尊敬的公司领导:

半年的时间过去,我们营销部的工作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大的波折,里面有人员方面的困难,也有市场方面的瓶颈。同时也有我个人在市场决策方面的失误。年初,我接手营销部盘子的时候,就承接了公司团队5万人,散客12万人的销售任务。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上半年的业绩很不理想,总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业绩不理想的原因

1、团队建设的缺失。

我接手营销部的时候,一共有3个人。(后刘泽鑫因个人原因辞职)团队方面一是没有相应的企划人员,平面设计、微信、内勤全部由我们3个兼任,不专业,不明确。直到5月份,企划人员才全部到位。直到今天,区域经理缺失两人,企划(微信营销)缺失两人,团队建设依旧没有完成,这里面,我个人肩负着主要责任。人员缺失、专业岗位没有专业人才,直接影响上半年市场的正常开发。

2、营销策划的盲目性。

上半年我的工作始终处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应付状态。琐碎的事情占据了大量精力,没有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思考市场。除了原有的樱花节取得了成功以外,其余的时间我们没有一个能够打动消费者的产品。经过半年的摸索,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营销的本质在于策划,在与思考。

3、广告投入的缺失性。

上半年由于特殊因素,我们所有的广告都是靠门票置换来完成的。这就产生了人流量很大,但是没有实际团队收益的情况。4月份以后,针对市场乱象,我们停止了一切门票置换,紧接着就产生了一段时间的广告停顿期。

二、201_年1月—6月团队销售数字

1、旅行社团队:6198人

2、预售票::2000张、民丰旅行社3000张、票付通500张、临沂原野旅行社100张、携程网:150张

3、合计:11948张

三、201_年下半年工作规划

自6月20日开始,我们策划了暑期征文大赛后,景区在山水景区普遍进入淡季的情况下,迎来了一波客流。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暑期市场特点的成功把握和前期的有效策划。开创了:学生+景区活动+公益宣传联合的销售模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成功的。但是仅仅依靠这个活动,要想完成全年的销售目标,这里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所以,下半年我们重要的的事情有以下几个方面:

1、紧紧把握住征文比赛的销售契机,利用一切手段把客流量推上高峰。

我们预计客流高峰将在7月20号—8月20号。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组织2到3个有意义的活动,进一步提升整体游客数量。同时利用这种方式制造事件性营销,提高景区的整体曝光度。

2、红叶节的策划和组织。

红叶节是我们齐山全年的重头戏。齐山四季皆美,但是最美在秋。省内同类景区的同期游客接待量远远要大于我们。这说明,我们还缺乏对我们的红叶节深层次的挖掘和宣传。如果齐山要在2015年产生亮点,产生爆棚效应的话,我感觉红叶节是最好的亮点。国庆节2万人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3、微信销售团的创建和营销模式的创新。

从当前的的发展前景来看,手机终端已经成为营销的主战场。全国微信用户有6亿人,微信支付用户4亿人。微信支付,网络订票,终端查询,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主流。如果我们能够紧紧地抓住这次契机,对我们景区来说,将会是一场质的飞跃。单单针对微信这个未来最大的销售平台,我们了解的太少,知道的太少。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所以,组建合格的微信营销队伍,是我们迫在眉睫,必须要做的。

4、团队建设的完善。

对医美行业的认识和总结范文第5篇

(一)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当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卫生工作,加快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区人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达到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卫生工作的新跨越。

(二)把握两条主线

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线。国家即将出台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即将陆续出台并组织实施,根据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省人民政府将出台符合浙江实际的一系列配套改革政策,我们要做好相关准备,坚决贯彻执行好新医改方案在我区的积极推进和实施。

二是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主线。今年国家“两会”的主旋律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这些议题已纳入各级政府今年工作的重要施政日程,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必须突出“重民生”,努力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不断提高卫生发展认识、创新卫生发展方式和增强卫生发展能力,不断加强卫生人才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强化卫生服务能力、改善卫生行业形象、实施卫生强区建设,着力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以群众信赖、人民满意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卫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三)做好三项重点工作

1.夯实社区卫生服务基础,实现硬件过硬、软件不软

经过几年努力,我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达到和超过省定硬件标准,包括医疗用房面积(大部分已超过)、配置了较先进的医用设备和仪器,今年要继续加大对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硬件的投入,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去年全国招收一批本科生充实到社区卫生服务一线工作,收效很好,今年将继续招一批本科毕业有执业资格的“村医”,提升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深化站点布局,科学规划,对建站确有困难的行政村,可以设社区卫生服务点,开展流动服务、隔日服务、签约服务等来满足边远地区农村的健康服务的需求。

要继续坚持城乡“牵手工程”富有成效的做法,不断创新服务途径。在原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区级医院一对一领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级医院业务科室一对一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区级医院骨干医生一对一带教社区责任医生的制度;今年要扎实抓好人员下派工作,在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区级医院要积极输出和支援,局要制定出台相应政策予以推进和保障。

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协调发展。制定分级管理办法,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大人员下派到服务站的比例,责任医生团队、责任医生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效能,推行招宝山街道分级量化管理的工作长效机制,要加强量化考核,要完善对下派医生的通信补贴、交通补贴,对做得好的要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让责任医生在农村安心工作。今年要认真抓好在庄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上新台阶。

2.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做到沉着应对,处置有方

首先要加强公共卫生三级网络建设。在行政组织管理指导上要充分发挥卫生局(公共卫生科)——镇或街道(公共卫生管理员)——村或社区(公共卫生联络员)的作用。一是提高卫生局对整个网络的统筹协调能力,能够及时发现、有效调度、及早控制全区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二是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村联络员队伍要提高质量,镇(街道)管理员队伍要提高工作责任性和工作能力,区应急机动队、应急小分队要提高业务素质和应急能力。三是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局公卫科、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要从业务上切实加强监管对象系统工作,加强指导监督,加强对各部门的工作考核。

其次,公共卫生工作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摸清家底、抓好重点,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摸清全区有多少家化工企业,生产什么化工产品,存在何种职业危害,有多少接触有毒有害的从业人员,中毒后怎么抢救,这些情况要摸清楚,要细化相应二级预案(即局与企业),做到心中有底,遇事不慌,处置有方,提高防范工作针对性和处置有效性。抓好重点,就是要抓好食品卫生和职业卫生这两个重点,今年重点抓好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贯彻工作,充分发挥区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作用,不断提高设备、人员能力,保证居民食品卫生安全;同时把《职业卫生法》执法工作作为重点,保障好化工企业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既要考虑稳定,又要做好工作。

第三要进一步提高应急能力,平战结合。强网络、整队伍、抓重点,为提高应急能力服务。*区域虽小,但化工企业众多且情况复杂,要树立随时准备应急意识,做好应急准备,提高企业内干部职工应急意识,开展民众应急知识普及,开展医务人员的急救知识和能力培训和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同时要做好应急药品、医疗器械、住院床位和医务人员的准备等等。

3.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纠纷减少、满意率提高

建重点学科。医疗机构在满足基本医疗的基础上,要树立品牌意识,培植特色专科,综合性医院尤其要多调研、多思考,如龙赛医院要拓展大内科特色,建设中的龙赛医院新城院区要把大外科作为发展方向,中医院要发展中医小儿科特色,小儿科争取达到市领先水平,炼化医院在化工急救上要成为全市的领头羊等等,从实际出发拓展自身学科建设。局将在调研基础上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各医院要为学科建设提供资金,为学科带头人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适当向重点学科倾斜,争取通过我们共同努力,使我区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有较大的提升,建成几个市内广为人知的部分特色品牌科室。

抓医疗质量。要理直气壮抓好医疗质量,创建平安医院,保障医疗安全。建立每季一次的医政例会制度,分析医案,吸取教训,改进工作,警钟长鸣。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培养和提高医患沟通的能力和水平。

强人才队伍。一方面,全区卫生系统2009年将新增医务人员编制200名,各单位要落实细化卫技人才引进规划,对引进的适用优秀人才要奖励。另一方面,对连续两年不能考取执业资格的医生、护士要优胜劣汰,同时,鼓励全系统员工刻苦学习、奋发向上,鼓励在职自学、轮流进修、出国深造、继续教育、岗位成才,多管齐下,使全系统卫技人才队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需要,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正医德医风。抓教育、抓制度、抓监督、抓查处,不断提升我区卫生系统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实施医德考评制度,不断改善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建立行风工作例会制度,不仅仅是医务人员参加,要让群众参与,行风建设好不好,群众说了算。重视看病贵、看病繁问题,尽我们的能力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合理处方、合理检查,替病人特别是困难、自费病人精打细算,努力缓解看病贵矛盾;二是抓好减少看病程序,在让病人方便就医上下功夫,解决或缓解看病繁矛盾,特别关注低收入外来民工等弱势群体的看病贵问题;三要坚持“四有服务”有效载体,入院有人引,检查有人陪,住院有人送,出院有人访,重点抓好“一引”、“一访”,设导医,勤回访,发挥党团员作用。

(四)要加强四个方面工作

1.“清洁美化家园行动”和健康促进工作

全区70%的行政村达到“水清、路洁、庭美、地绿”的要求,全面完成“行动”工作三年目标。在全区全部达到区级卫生村基础上,确保市级卫生街道在我区的创建面达到100%。力争新增省级卫生街道1个。

调整充实“健康教育讲师团”队伍,在农村社区积极推行“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促进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开展,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卫生防病意识。大力开展“灭鼠、灭蚊、灭蝇、灭蟑”工作,努力营造健康环境。

2.农村合作医疗和健康体检工作

今年参合农民人均筹资达到320元,提高了补偿封顶线(从3万到5万元),增加了李惠利医院为区外定点医院,住院分娩也纳入补偿范围,对部分特种疾病的门诊纳入补偿支付范围。我们要切实加强监督,管好农民的救命钱,保障农民的健康。

同时,要切实加强农民健康体检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科学安排体检时间和体检人数,不断提高体检质量,二年体检率确保70%以上。

3.红十字会与无偿献血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会工作的通知》,理顺和完善区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加强红十字会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场地,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扩大并加强基层红十字组织,在村(社区)试点成立红十字小组,拓展红十字会救助领域,强化红十字会救护培训,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认真贯彻《无偿献血法》,把献血和用血相结合,抓好对全区临床医师的用血培训,对用血医疗机构进行依法用血工作检查。建立3000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名库,献血工作要吸纳新*人并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对医美行业的认识和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专科学校:职官教育;艺徒制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源远流长,其灿烂和兴盛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社会,只是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才开始衰败。我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特别是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科技的发达与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发达是分不开的。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我国古代职业分化程度较低,主要是农牧业,虽然也有官吏、教师、僧侣、手工业者、商贩等职业,但这些职业数量少且多为世袭或半世袭,农民进入这些职业的社会需要少。各社会职业流动十分有限,因此在我国古代没有建立起开放的社会化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仅局限在各个职业圈内进行就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萌芽产生时期

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在我国跨越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三个历史时期。

1.我国原始社会的职业教育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职业教育的萌芽和先民们最早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在农业和畜牧业方面,“教民以猎”、“教民以渔”、“教民以耕”等职业教育活动十分活跃,古籍中曾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耜,教民农耕”;“尧聘弃……拜弃为农师,封之台,号为后稷”。而在手工业方面,除原始石器、骨器、木器等工艺制作外,还出现了制陶、纺织、房屋建筑、育蚕治丝等专门手工艺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如史书记载:“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蚩尤作兵”和“以铜为兵”的记载标志着我国手工工艺的教育在原始社会达到了职业教育的高峰。

2.我国奴隶社会的职业教育

随着奴隶社会的建立和社会生产技术的提高促使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而手工业的发达和商业的繁荣,使大批奴隶被驱人手工作坊,商周奴隶社会中出现“百工”的记载。发达的手工业生产要求对手工业奴隶进行强制性的技术培训,因此出现了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职业性教育形式。此外,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一部分脑力劳动者成为专门掌管农业、建造业和手工业的官吏,出现了设官分职的现象。奴隶制社会是官守学业,为官之父兼而为师,传其学;为官之子则就其父学,习其所业,于是又产生了在官吏中实行子习父学的职业教育形式。这两种职业教育形式是出现可以看作是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萌芽。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通过学校教育、职官教育、世袭家传、艺徒传承、行业教作等多种途径进行,这也是我国古代职业教育长期兴盛的基础。我国学校教育不仅产生较早,而且职业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始终,最早的“六艺”中的乐、射、御、书、数都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如“数”,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认为数术包括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和形法”六项.即所有表述自然之理和技术技巧以至用宗教迷信来解释自然与人事现象的技巧和技术都可称之为数;而书教也包含了“铸鼎象物”的自然博物知识教育和甲骨刻文等技术教育。

3.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职业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这时期科学技术呈现空前繁荣,手工业内部分工更为细密化.手:厂技术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而私人手工业者的出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再加上私学的快速发展,这些都促使我国古代职业教育进入了第一个兴盛时期。这主要表现在:①大批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朝廷编辑的《考工记》、《术经》和私人编撰的《墨径》等书籍,为职业教育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材蓝本。②私人办学的兴盛拓宽了职业教育途径、丰富了职业教育内容。很多私学实际上就是传授专业技能的职业学校,如墨子创办的私学传授木工与器械制造等手工业技能;许行创立农家学派,设学收徒,著书立说,组织学派,传授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建筑业的“祖师”鲁班不仅发明创造众多,而且也广收门徒,传授技术。③出现了新的职业教育形式。由于奴隶制的废除,奴隶得到解放组成个体经济的家庭进行物质生产,同时也进行着家庭型的职业技能传授,于是出现了家业父传型的职业教育形式。《管子.小匡》曰:“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荀子.儒效》曰:“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这些典籍所反映的便是这种职业教育形式。

(二)我国古代职业教育鼎峰兴盛时期

秦王朝的建立至唐宋时期,我国封建社会从发展走向繁荣昌盛,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也达到了顶峰时期,这主要表现在:

1.教育形式的丰富

首先,先秦时期家业父传的职业教育形式通过官府加以推广。如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都是继承父业从事历史著述的。而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其曾、祖、父辈都是有名的医生,家传基础十分丰厚。其次,出现了设官教民的职业教育形式。“设官教民”是指国家在管理机构中设立专门的部门和官员,负责传播职业知识和工具的应用,指导百姓从事生产。如历代历朝设立的劝农官有治粟内史、大农令和大农司、典农都尉、督农功长吏、司农参军、劝农使、巡行劝农使、劝农司、司农司、行大司农司、营田司等数十种,这些劝农官名称虽不同,但职责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即负责管理农业生产和教民耕种。第三,艺徒制的出现。这一时期手工业技术的传授,除家传和私人授徒外,还实行了艺徒制。朝廷垄断了冶铁、盐、官陶等大量行业,集结了全国最优秀的工匠和艺人,其技术知识在师徒之间通过艺徒制传承开来,据史书记载.唐朝设有“掌百工技巧之政”的少府监;“掌土木工匠之政”的将作监,这两监的职能之一就是培训艺徒。

2.专科学校的创立

专科学校始建于东汉末年灵帝时期,当时称之为鸿都门学,这是一所专门学习尺牍及字画的艺术专科学校。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请南朝宋文帝设立医学校,成为中医专门职业学校的雏形,,唐朝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门类齐全、学制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央官学中的专门职业学校系统包括尚书省国子监管辖的律学、算学、书学等专科学校:尚书省管辖的四种职业技术学校:太医署管辖的医药卫生学校、太乐署管辖的音乐舞蹈学校、太卜署管辖的卜筮学校、司天台管辖的天文、历数、漏刻学校,这些都可算是高等职业学校。另外,在地方官学中还设有府州医药学校,在普通学校系统中设有实科学校讲授自然科学等实用学科。这些教育机构的设立有官办的,也有半官半民的,有中央设置的,也有地方民间设置的,但都有相当的办学规模。到了宋代,专门学校中又增设了武学和画学,各类专科学校招生人数大大超过前代。在历朝的专科学校教育中,有专门的教材和严格的考核制度。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欧洲到公元9世纪才有医学专科学校在意大利创建,比中国约晚二、三百年,而欧洲的实科学校则是在17、18世纪才出现.比我国隋唐之初的实科学校晚了近千年。

3.职官教育的转变

在我国先秦时期,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往往都是通过父传子受的方式传递这些专业性科学技能。如夏商周三代的“畴人”,是指掌管天地神祗物类的官,因这些职务的神圣性、专业性,故而总是世袭的。而所谓的“畴人之学”,即是指那些世袭的专业科技教育,其教育内容包括了天文历法、农业技术、地学、医学等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畴人之学在丧失世袭性的同时,保留了职官性的特点,逐渐转化为秦汉时期的宦学,宦学即古人所说”宦学事师”,是“政教合一”的又一种职官教育形式,求学要人仕途,就教于官府,边仕边学,学习为官之术,秦汉职官不为世卿世禄,宦学不为父传子学.秦朝贯彻的是“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政策,而汉代则是在官学中贯彻“学而优则仕”的原则在宦学体现“仕而优则学”的原则,官学本着“士先志”的精神施教,宦学则根据“官先事”的方式传授。王充曾对此作过认真比较,“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二者长短,各有所宜”,指出了官学培养的儒生和宦学培养的文吏各有长短。宦学的教育内容除律令、文学外,还包括农田水利、算学、管理等技术知识,标志了“文吏”的职业化要求和水平,而这些在西方国家却是资本主义文官制度建立之后的产物。从畴人之学到宦学则是我国职官教育的一大创举,开职业教育之先河。

(三)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缓慢发展时期

元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衰败阶段,以传播科学技术为主的职业教育也受到一定影响,但仍处于缓慢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

1.传统私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加强

在传统私学教育中出现了研讨和传播自然科学与技术应用的新风气。如元朝朱世杰,他是研究和传授数学的职业数学教育家,著有《算学启蒙》和《四元玉鉴》。天文、律历和地理学家刘秉忠聚徒讲学,共同研讨天算学术,其学生包括张文谦、王恂、郭守敬等,这些都是元代《授时历》的研制人物。

2.官营作坊中的艺徒制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历代朝廷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机构中都设有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系统,这些官营手工业作坊均采用艺徒制的教育形式培养了大批能工巧匠。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掌管百工技的少府监,每年十月,从刑部都官司的官奴婢和官户中挑选一部分人为工户,送到少府监学习细缕、车辂、乐器制造等精细手艺。少府监还对不同工种的学徒年限作了明确的规定:“细缕之工,教以四年;车辂、乐器之工,三年;刀鞘之工,二年;……”这是一份完备的职业教育教学计划或大纲。传技师傅从全国各地挑来,代表当时各行业职业技术的最高水平。在皇权命令和物质奖励下,师傅们不得不拿出祖传的绝技。这极大地提高和推广了当时各行业的职业技术水平。

3.出现了大量职业教育的教材

这一时期反映农业技术的教材有《沈氏农书》、《补农书》、《三农纪》、《农言著实》、《知本提纲》和《豳风广义》。反映水稻生产技术的教材有《江南催耕课稻篇》、反映烟草生产技术的教材有《烟草谱》;反映棉花生产技术的教材有《木棉谱》、反映甘薯生产技术的教材有《金薯传习录》等,反映畜牧兽医技术的教材有《元亨疗马集》和《养耕集》,此外,职业教育的教材还有:传授种棉织布的《木棉图说》,传授园林建筑技术的《园治》,传授经商计算服务的《算法统宗》、《盘珠算法》。

4.职业专门学校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这一时期职业性专门学校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学科增多,规模扩大,管理日趋完善。如元朝统治者为提倡农耕,在各地创办了主持教化的“社学”,凡农田、水利、树艺、鱼畜等职业教育都在社会学中进行。据《新元史·食货志》记载:“凡五十家立一社,每设立学校一,择通经者为师,农隙使子弟入学。择年高晓农者为社长,社长专以教劝农桑为事。”社学的创建对组织农民及劝课农桑起到一定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建立的一种兼有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比欧洲国家1723年在英格兰建立的农业知识改进会要早400多年。

二、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艺徒制

(一)对艺徒制的认识

艺徒制是学徒一边从事劳动,一边接受师傅关于操作技艺教育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我国古代的职业教育,除家传外,在官营和私营作坊中都是通过艺徒制来传授手工技艺的。民间的一些工艺技术的传授,也是依靠艺徒制来进行的。在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中,艺徒制是最为普遍、受教育者也最

多的教育形式,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中时间保持最长的教育形式。

艺徒制作为我国古代职业教育中最为典型的教育形式,是以奴隶制社会中统治者集中全国功匠艺人建造作坊为开端,在封建社会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兴盛。从西周时的工肆制度到封建社会的行业教做,则把艺徒训练推向了高峰。正是由于艺徒制这种行业内的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其效果远远超过了家业父传型的行业教做,这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职业技术传授水平。当然,来自民间的父子相传的技艺知识、经验等,是国家艺徒制的基础,而国家对技术知识的不断总结和著述,又大大推动了民间的职业教育。元代“棉神”黄道婆便是艺徒制传授职业教育的典例。她首先虚心从黎族人民那里学习了纺织,然后逐步加以改进、革新和推广。通过她的推广和传授,到元末时,乌泥泾从事棉织业的居民有1000多家。

(二)我国古代艺徒制的特点

1.艺徒制是一种全程教育模式

学徒要全面掌握一项工作,其内容涵盖工作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培养出的工匠不仅对自己的职业,而且要对整个行业都有全面了解.才能保证工匠的专业水平。因此,古代艺徒制教育贯穿于行业生产的全过程之中,具有全程教育的特征,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人综合素质较高,富有创造精神。特别在古代社会末期艺徒制职业教育培育出许多杰出人才和能工艺匠,他们创造了我国古代精湛的工艺业,有的产品今天被视为“国宝”,成为我国古代高度文明的重要标志。

2.艺徒制以技能传授为中心

由于古代没有多少技术理论,因此也没有独立的理论教学。但师傅也不是仅让徒弟机械重复操作,他们也非常重视技术经验和行业规范的传授,师傅通过自己演示和在指导徒弟操作的过程中传授技术经验,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行业规范。因此,艺徒制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实践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学生不注重学历,只注重其就业价值,只重视操作而不重视理论原理的追寻。

3.艺徒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现场学习为主

古代艺徒制职业教育是生产第一、教育第二。学徒主要是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边看、边干、边学的。一般过程是徒弟先在旁边看师傅干,了解了生产的基本情况以后,徒弟便可帮着师傅做一些简单辅助活计.徒弟辅助工作干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达到胜任基本工序以后,便可在师傅指导下开始系统工作并逐步过渡到独立工作。但还要继续领悟师傅最精妙的“绝活”,学徒期结束后才成为独立的工匠,其学徒期长短中国有习俗约束。

4.艺徒制中师徒之间关系非常亲密

艺徒制职业教育在早期都是父子相传,然后过渡到师傅收养子作徒弟,最后才扩展到一般的师徒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一种私人性质,也是一种社会关系。为了保证技艺和秘诀的代代相传,必须加强亲密关系,视师如父,视徒如子。有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是徒弟的衣食父母”之说。“尊师”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准绳。这种“情感效应”对知识技能的授受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它限制了技术的传播范围和对象,有时还会因偶然因素导致技术失传。

5.艺徒制的教育效率较低

艺徒制职业教育属于个别教育形式,徒弟在独立操作之前必须首先要熟悉所有工序。但每道工序又很少单独教授.大多是在完全自然的工作过程中随机学习,因此学习的周期特别长、教育效率低下。

古代艺徒制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教育的规律,它的许多做法对于今天我国职业学校消除“学用脱节”、“手脑分离”、指导无计划性等问题仍具有借鉴意义。

三、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分析

与西方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先进性是非常明显,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行为的强制性

我国古代职业以农牧业为主,特别是农业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历代比较有作为的政府及官吏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国家收入,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生产者进行职业教育。因此,推行职业教育便成为一种政府行为,具有强制性,国家统治者运用手中的权力,集中国家力量,总结推广来自民间的创造、发明和职业教育经验,使得职业教育技术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齐桓公和管仲执政时期明确规定:士、农、工、商的子弟应子就父学,弟从兄学。西汉武帝为了推行赵过的代田法.命全国郡守派遣所属县令、三老、力田、乡民到京师培训,学成结业后负责教民。通过这种强制性的教育行为,代田法在汉代僻远的居延(今甘肃北部)也得到了推行。北宋太宗时期规定,中央政府在京都汴梁、洛阳及全国各地设置“农师”,让其会同地方政府官员督导农事、教化农民。明朝时期国家规定,医者之子恒为医,考试成绩好的可享受国家薪俸(有俸无职),喻 仁、喻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培育出的著名兽医兄弟。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政府推行职业教育的典型例子。

(二)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职业教育自古以来都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历代历朝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国家举办为主、民间举办为辅便成为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途径。在此特征下,教育形式多样化特征—卜分鲜明。从“六艺”之教为发端的官学教育,到专科学校的创建与发展、从畴人之学到宦学、从劝课农桑的社会教化到官府作坊艺徒制的建立、从民间的世袭相传到师徒相传,其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相比的…正是因为如此,使得我国在封建社会里就办成了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兴起之后才得以办成的职业教育,但是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由于长期处于“治术教育”的附庸地位,只是“实效”之学而已,难以真正形成完整独立的教育体系。

(三)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到了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天文历算、冶炼铸造、纺织造豁、农医兵器等无所不有。但从整个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教育内容主要集中于四大门类——天、算、农、医,这四门学科的教材也相对比较完备,如历代的天文志、《算经十书》、著名的农书以及《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医经药典.都是由朝廷组织人力不断编订校刊,诏令颁行,代代承传,不断完善的。当然,我国还有其它门类的职业教育专著数千种,如《夏书》、《墨经》、《考工记》、《法式》、《天物开工》等,它们同样在我国漫长的职业教育历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我国古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倡导“博通物理”的辩证思想,即培养善于将事物综合起来,进行整体研究,在把握事物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具体掌握一技一艺之理,它体现了以理御术、培养辩论思维的特点。这种以自然哲学为基础的辩证思维理念,从整体上影响着古代职业教育的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具体反映在“师生论难”,言传身授、考试考核等人才培养过程之中,这也说明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先进思想同时还反映在注重实证和应用的理念上。

(五)我国古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造性

我国古代的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不同的是它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实证性和可操作性,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就创立了图解法,而墨子在二千多年前就创造了小孑L成像实验法,而取象比类的比较法和观象制影的实验观察法更是一直在职业教育实践中长期占据重要位置;而在医学教育中,自秦汉到宋元一直使用的极富创造性的案例教学更是比西方的早了近二千年,此外宋代医学教学中还创造了第一台医学教学模型——针炙铜人。在职业教育考核中,我国自古就重视操作性应用考核,无论是工艺技术的考核,还是宦学中的职官考试;无论是医学的实证案例考试和平时的实证性记录考核,还是天文历法和作坊制器的考核,都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上,以操作和应用能力为目标的。

古代中国“对西方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这些贡献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而古代中国之所以能为人类社会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这跟我国古代社会重视对生产实践者进行职业教育是分不开的。这也表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与劳动者的职业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M].第1卷.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5.3.

[2]谢广山. 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兴盛及其特征闭.职教论坛, 2004(10上):63-64.

[3]袁学琦.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史话[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5 (3):44-45.

[4]胡钢,谷小勇.中国古代农民职业教育方式[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9):410-413.

[5]马欣荣.补农书所见经营地主的经营策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05- 110.

[6]胡钢,谷小勇.中国古代农民职业教育方式[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9):410-413.

[7]黄育云,熊高仲,张继华.职业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79-81.

[8]曹银根.漫谈我国古代的职业技术教育[J].职教论坛,1995(3): 44,46,

对医美行业的认识和总结范文第7篇

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

媒体的活力根本上来自“心力”,广播创新需要良好的心境。

第一,向其他媒体学习,始终保持变革出新之心。我们看到,我国的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广播电视事业都在大步前进,互联网和电脑、手持终端等新兴电子数字媒体仍然在创新中迅猛发展,大众文化媒体如小说、图书、音乐、电影等创新势头强劲,电视媒体不断创作出理念先进、形态新颖的新型节目。相对而言,广播节目的创新虽然也逐年有所进步,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节目形态、理念上的创新却相对平缓,少见堪称新颖独特的广播作品和创新型节目的杰作。一些同志目前仍然对“宣传”存在偏颇的认识,许多日播节目的设置“行业”色彩太浓,节目播出和运作的手法比较保守,广播在声音的艺术化、内容的文化品位上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在当前各种媒体都在努力创新变革以尽量吸引受众的情形下,这些问题理应引起广播人的高度重视。

如果说电视节目今后的创新将更加注重突出展现唯美画面加动人音响,那么广播就必须更加倚重展示声音的表演艺术,同时加紧开发网络广播,采用多种物质手段,使广播成为“可以看见”,可以长期保存、重复收听的新型媒介。今后的广播节目不仅要切实做到内容新鲜独特,更应该在“怎样说”上多动脑筋,说、评、论、辩、议、谈,各有味道,各有奥妙。形式、手法、手段上的创新必定会使广播形成新的特色。

第二,高度重视平民理念,加快打造平民化的新型节目。我国平民化的节目是伴随着“民生新闻”的出现而产生的。近几年,我们又在中央电视台和一些省级卫视上看到了其他类型的创新型的平民化节目,从内容和形态上扩展到了综艺、益智、选秀、竞技、魔术,以及各种服务类。

广播在跟进推进平民化的过程中,理应更加坚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信念,更加自觉地做好“三贴近”,在勤于担当舆论引导的同时善于做好舆论监督,在继续完善民生新闻节目的同时抓紧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听的综艺、益智、选秀、竞技类节目,还要更加努力地打造更多更专业的为民服务节目。在2010年春节团拜会上,温总理深情地说,今后要“让人民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我们应当以此作为广播的神圣职责和办好平民化创新节目的宗旨。

第三,始终保持包容之心,实现适度扩张的包容性创新。广播实现包容性创新,至少可以有三条途径:第一条是按照多元化的方向实现广播节目的包容性创新。当前,在广播宣传逐渐回归本义,显得更加“以人为本”,越来越开明开放,特别是在近几年实行频率专业化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根据市场和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创造一批新型节目。在节目定位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可以有“下里巴人”;在收听对象的定向上,应针对各种人群的各种趣味、各种需要开办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目前,世界上许多广播和电视媒体并不宣称“××立台”,但它们都能创作和传播各式各样新颖独特的龙头节目,显示了多元化创新的力量。

第二条是整合资源,保障广播节目的包容性创新。节目创新,必须对人力物力等硬资源进行整合,按照创新的需要重新配置。要特别注重培养、引进和合理使用创新型人才,特别要培育充满创造力的团队,大力支持他们满怀激情和理想地投入到创新节目中去。同时还要整合节目所需的软资源,包括借鉴其他媒体创新节目的经验和具体做法,以及总结自己的经验,尽量掌握创新所需的各种文化、信息资源等。总之,一切能为创新节目所用的资源都要兼收并用,一切可能成为创新节目障碍的偏见和消极因素都应摒弃。

第三条是保持适度扩张,以利于广播节目持续地包容性创新。广播媒体根据内外各种条件,对于在一定时间(一年、若干年)和空间(全台、频率、团队)能创造出几个创新节目,能拓展到哪些领域,将包容哪些内容和形式,都应制订一个规划。这样有利于科学合理和持续稳步推进媒体的节目创新,保持一种节目数量和规模的适度扩张,避免内部各频率各部门在节目内容和节目营运上产生摩擦,规避外部因素的不必要障碍。

创新节目须有很好的意境

意境,本意是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其实,创新广播节目也必须有很好的意境。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创新者在创新过程应当具有较高的创意水平;二是说由他们创造的新节目应当具有很高的境界和情调。

创意是复杂脑力劳动和辛苦操作过程的复合成果,它是创新之源和核心内容。开创一个新型节目的独特创意,总是从敏锐地发现最有价值的问题和积极地解决问题着手。

比如2002年初,江苏电视台在“以人为本”的旗帜下,抓住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开办了全国第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2009年5月1日,升极为《零距离》)。再比如辽宁台新闻广播2004年根据群众不满社会弊端和爱听故事的情况,开办了《建明说新闻》节目。主持人建明语调沉稳,语速从容,通篇充满“说”味,把各种热门新闻改编成故事,每个故事最后都有一小段点评。一个小时的节目大约说和评点6―8个新闻故事。这些新闻取材于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媒体,内容以批评性为主。我们还可以列举出我国广电媒体一批堪称开创性的创新节目,而且近几年,此类创新节目越来越多。

节目的创意偶尔来自于灵感,更多来自于修炼。人们常感到创意无门,无法可循。不过,许多人在不断探索创意规律的同时,也总结了不少创意的好方法,其中提到最多的是借鉴移植法和组合法。组合法就是先确定少数几个核心元素,再和另外几个非核心元素组合起来。比如先确定了“真人秀”和“平民”两个核心元素,然后,再分别加上“娱乐”“竞赛”“慈善”“益智”等非核心元素,就可以组合成“平民娱乐真人秀”“平民竞赛真人秀”“平民慈善真人秀”“平民益智真人秀”或者“平民娱乐竞赛慈善真人秀”等新型节目。其他的方法还有集中精神法、心理调节法、思维变革法、联想想象法、类比法等。对于创意,多把握一些规律性,掌握一些好方法,会大有裨益。

今后一段时期,应当特别注重“平民”“公益”“益智”和“服务”等创意元素,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构成一个创新节目,而它们之间的合理搭配和组合则可能创造出更多更受欢迎的新型节目。

努力追求绝妙的化境

化境是幽雅清新的境地,是极其高超的境界。广播人每天都在辛辛苦苦制作和播出各种节目,应该说每天都在创造新东西,传播新内容,其中不乏创新的因素和成分。大批广播作品中的少数佼佼者有的获得同行好评,有的获得社会称赞,也有的获得各级政府奖、专家奖、民间奖等。这些创新佳作是广播节目创新的现实基础,也是一个基本的层次,不过这些作品或单期节目在严格意义还不能算是完整的创新“节目”。

创新“节目”应该是指那种日复一日长年持续播出的新品牌节目,它不仅要做到内容新、形式新、手法新,更要做到形态新、模式新,这是一个较高的层次。几十年来,美欧日韩等国家广播电视创造了一批开创风气、引领潮流的真人秀、脱口秀、模仿秀等类型的广播电视节目,比如美国CBS的《幸存者》《极速前进》,英国BBC《逃离蝎子岛》等户外真人秀节目,美国ABC电视网的《奥普拉的奉献》(慈善真人秀节目),日本朝日电视台的《最终警告!恐怖的家庭医学》(剧情+演播室的健康医讯节目),韩国KBS2频道播出的《两天一夜》(韩国首创的野生娱乐旅行综艺节目)等等。这些节目堪称世界广播电视界创新的先锋节目,是经典的开源之作。

创新节目的境界再提高,就会突破单纯办节目的范畴。比如创新节目和创新团队相辅相成,有多高境界的团队就有多高境界的节目,反之亦然。再比如创新节目能够回避知识产权问题。移植改造别人的东西打造自己的好节目必须相应付费购买别人的版权;原创了一个创新节目模式也要及时申报知识产权。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一味克隆,不可能成就境界高的节目,而不能成功申报知识产权的节目也不能算是境界高的节目。一个高境界的节目,它的形式、手法等可能容易被人复制,但是内容的精髓、主创人员的思想资源、节目蕴含的文化基因难以被人克隆。再比如,现代市场经济会强力推动广播生产方式的进步,广播势必成为社会经济链中的一个环节,创新节目的生产和营销也势必越来越依赖这幅链条的运转。这也就意味着,一个高境界的创新节目必须是对社会经济链安全高效的运转作出突出贡献的节目。

这样,我们就离创新的化境越来越近。那么,达到创新化境的终极标准是什么呢?从主体来讲是前无古人的绝妙独创,从客体来讲是社会实践的检验,是历史的认可。化境是二者的统一。

(作者单位:江西人民广播电台)

栏目责编:陈道生

参考文献:

1.鲍勃・富兰克林(英国)等著:《新闻学关键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2.袁靖华著:《电视节目模式创意》,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3.《20世纪的科学名篇》,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4. 肯德尔・亥文(美国)著:《历史上100个最伟大的发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5.《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7―2010年版)》。

6.《江西广播电视年鉴(2006―2009年版)》。

对医美行业的认识和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会计理论;教学与研讨;内容;结构;研究

大学教育的使命是文化传授、专业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未来的科学研究人员(奥尔特加·加塞特,2001)。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既注重对在校博士、硕士和本科生进行系统的专业基础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与来源结构,强化对其进行基本理论教育以扩大专业知识面,提高其专业理论素养,为将来从事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一、我国现行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层次划分

会计理论是运用一定逻辑形式对会计实践行为的本质及其演变与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后所形成的系统、全面的理性认识。它是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它在整个会计专业教育体系(主要是研究生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经得到学界的共识(葛家澍,1998)。

据了解,在国外大学会计专业教育体系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在国内各会计院校的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内,均设置了会计理论类课程。尽管其课程叫法各异,但内容上却大同小异。而在教学要求上,却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科生教育中,一般均设为选修课(大多数列为必选课,少数列为任选课),课程名称为《会计理论》、《会计理论专题》或者《现代会计理论》,教学时数为30学时左右;硕士生教育中,则均列为学位课程且属于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一般称为《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安排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教学时数为40学时左右;博士研究生教育中,有的学校是将其设为学位课程,有的则设为考查课,课程名称有的称《高级会计理论研究》,有的则称为《会计理论发展与学术流派》等,教学时间有的放在第二学期,有的放在第三学期,教学时数一般为60学时左右。由此可见,不论是哪个层次,会计理论课程均属于教学计划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二、现行主要会计理论类书籍的内容结构分析

尽管学者们普遍认为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当加强其专业理论素养的教育,但是在如何安排会计理论课程内容以及如何组织教学内容上,国内外学者却持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就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教材内容体系。国内市场上较早的会计理论教材当推已故著名会计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阎达五(1985)教授应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邀请,为适应会计专业教学需要而编写的《会计理论专题》一书。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可作为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用的教材与理论论著共有20多本,较有影响的有16本,它们大致可以分为本科生教材、硕士生教材和社会性理论读物三种类型。

第一,本科层次教材。它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从引进原版教材或者翻译的本科教材,主要有3本。即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1982所著《会计理论》;哈利.J.渥克、迈克尔.G.特尔尼(1997)所著《会计理论》;洛斯德、克拉克和卡西(2001)所著《财务会计理论与分析》。二是国内有关学者组织编写的本科教材,主要有5本。即魏明海、龚凯颂等(2001)编的《会计理论》;卢永华(2000)主编的《广义会计理论》;于玉林、田昆儒(2000)编著的《会计基础理论概述》,梁毅刚等(2002)编的《会计理论专题研究》,张白玲(1998)主编的《会计基本理论》。

第二,硕士研究生层次教材。它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翻译的教材,主要有2本。即威廉姆.R.司可特(1999)所著的《财务会计理论》和阿迈德·贝克奥伊(2000)所著的《会计理论》。二是国内有关学者组织编写的研究生教材,主要有3本。即汤云为与钱逢胜(1997)所著的《会计理论》;葛家澍与林志军(2001)所著的《现代西方会计理论》;于玉林与李端生(2001)主编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

第三,理论读物性质的论著。影响较大的有4本,即葛家澍与刘峰(1998)所著《会计大典——会计理论》,陈今池(1998)编著的《现代会计理论》,阎德玉(2002)主编的《会计理论比较与评析》和葛家澍与刘峰(2003)所著《会计理论》。各层次教材的主要内容可比较分析如下:

(一)本科层次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1.国外本科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主要有三本:

(1)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企业管理学教授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EldonS.Hendriksen)于1965年所著的《会计理论》(AccountingTheory,1982年原版)。该书被称为美国第一本有关会计理论的教科书,由作者分别于1970年、1977年、1982年和1992年进行了4次修订(第5版系与他人合作),它在很长时间内是美国会计教育界专门论述会计理论的唯一教科书。该书于1987年经王澹如等翻译并由立信会计用品社出版,由18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研究法(定义、层次、归纳、演绎、其他方法);1959年以前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起源、借贷记账理论、17~18世纪的会计思想、19~20世纪初的会计思想、1930年以前的会计思想、20世纪20年代的会计实务);1959年以来会计理论的发展(AICPA、FASB、SEC、成本会计准则委员会CASB、AAA、NAA、CIA、ICAEW、ASB、IFAC、IASC等其他会计团体对会计准则发展的贡献);会计概念、计量和会计理论的机制(会计理论的概念、性质、体系、环境假设、目标、计量);财务陈报的收益概念;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财务陈报与物价变动;现金与资金流转;资产及其计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存货;厂场与设备、购置的和租赁的;折旧;无形资产、非流动资产及递延费用;负债及其权益;业益;股东权益的变动;财务报表上的揭示。

(2)哈利·I.渥克(HarryI.Wolk)、迈克尔·G.特尔尼(MichaelG.Tearney)著《会计理论》(AccountingTheory,引进1997年原版)。该书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其主要内容由19章构成:会计理论绪论;会计理论与会计研究;会计组织的结构与发展(1930年前、1930~1956年、1946~1959年、1959~现在);财务报告规则的经济分析;假定、原则与概念;会计目标;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存货与应收账款会计信息的用途;会计信息的披露形式;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物价变动会计;所得税会计;石油与天然气会计;养老金会计;租赁会计;对外投资权益;国际会计难题(外币交易、国家比较、国际协调)。

(3)R.G.斯洛德(RichaedW.Schroeder)、M.W.克拉克(Myrtlew.Clark)和J.M.卡西(JackM.Cathey)著《财务会计理论与分析》(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andAnalysis,引进2001年原版)。该书由中信出版社2002年正式出版,其主要内容由15章构成: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计信息运用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收益概念;财务报表:损益表;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国际会计;营运资金;长期资产:厂场、设备;长期资产:投资与无形资产;长期负债;所得税会计;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并购会计;财务报表的揭示要求与伦理责任。2.国内本科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目前,国内已经出版本科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较多,但若从其内容组合上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1)会计理论教材,包括财务会计与成本管理会计两个部分。譬如,由中山大学魏明海、龚凯颂等编的“高等学校本科会计学专业教材”——《会计理论》一书,该书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并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1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概述(涵义、功能、体系、发展);现代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理论种类、传统方法、创新方法);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类型、特点、制订、评价);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概述、目标、质量特征、要素、确认与计量);收益确认与计量理论;资产计价理论;财务报告理论(体系、基本报表、表外披露、未来发展);有效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含量(实证理论内容);契约关系与经理会计行为(实证理论内容);成本计算与控制理论(成本计算、成本控制);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原理、新领域)。

(2)会计理论教材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审计三个部分。譬如,由厦门大学卢永华主编的“21世纪课程教材”——《广义会计理论》,由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书涉及财务会计理论(7章)、管理会计理论(3章)与审计理论(3章)三个大的部分。财务会计理论主要包含财务会计理论概述(作用、环境、研究方法)、会计理论发展简史(中国、西方、发展的启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西方的概念结构、中国的理论体系、比较)、财务会计假设与财务会计的目标(假设、原则、目标)、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财务报告理论(财务报告、历史演变、未来展望)和会计规范理论(基本理论、法规、职业道德、证券市场会计规范、中国现状)共7章。管理会计理论主要包含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发展、基本理论、相关学科、前沿领域)、中西管理会计理论比较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理论比较3章。审计理论主要包含审计基本理论(定义、环境、目标、证据、判断、准则)、中西审计理论比较与广义会计理论结构3章。

(3)会计理论教材包括基础性理论专题。譬如,由天津财经大学于玉林、田昆儒编著,并由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会计基础理论概述》。该书主要涉及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环境、性质)、会计理论的特征与体系、现代会计的形成及其特征、会计系统、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理论体系、会计管理理论体系、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预算)、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会计分析、大会计科学在发展和会计理论的发展在于创新等18章。

(4)会计理论教材以财务会计理论为主,兼顾其他会计理论的内容。譬如,由石家庄经济学院梁毅刚等编的《会计理论专题研究》一书,由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出版,设有会计及会计理论(涵义、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的演变(古代、近代、现代)、会计理论的结构(目标、假设、质量特征)、会计确认、会计计量、资产及其计价原理、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收益、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会计准则基本问题研究、会计准则的体系与结构、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研究、会计准则(制度)的国际协调与国家特色、内部会计控制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环境会计问题研究、实证会计研究等20章。另外还有附录,含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5)会计理论教材以财务会计理论为主,适当涉及其他会计理论的内容。譬如,由集美大学张白玲主编、并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会计基本理论》一书,就设有绪论(会计理论性质、研究方法与历史发展)、会计基础理论(理论体系、本质、目标、假设、职能)、会计要素理论(六大要素)、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资产计价理论、会计规范理论(概念、原则)、财务报告理论(目标、质量特征、基本报表、其他报告)、物价变动会计理论、会计环境理论(会计环境、会计模式)、会计理论的新领域(金融工具会计、环境会计、增值会计)等10章。

3.港台本科生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笔者于2001年、2003年访问台湾有关大学期间,曾与相关院校会计理论课程的专业进行过交流,并多次访问有关院校的网站,发现台湾高校会计专业本科生层次的会计理论课程基本上与美国的内容一致。

(二)研究生层次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1.国外研究生层次会计理论教材的结构与内容。目前,翻译成中文并在国内影响比较大的教材主要有两本:

(1)《财务会计理论》(FinancialAccountingTheory)。该书由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著名的会计学教授威廉姆·R·司可脱(WilliamR.Scott)所著,它是作者以多年讲授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讲义为基础而形成的一本专著,主要是以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会计理论界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会计问题所形成的理论结论为基础而编成的一本论著,于1999年出版。该书于2000年由陈汉文组织翻译并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据了解其现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四个部分计13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理想环境中的会计;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有效证券市场;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经济后果;实证会计理论;冲突的分析;管理人员报酬;盈余管理;准则制定:理论问题;准则制定:一种政治问题。

(2)《会计理论》(AccountingTheory)。该书由美国芝加哥伊利若斯大学阿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AhmedRiahi-Belkaoui)著,它是贝克奥伊的代表作之一。初版于1981年出版,先后修订了3次,在我国有两个翻译的版本。1981年的第2版由杨进等译,并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九章组成。其2000年的第4版由钱逢胜等译,并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现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四个部分计16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的历史和发展;会计的性质与用途;构建会计理论的传统方法;构建会计理论的规范方法;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概念框架;会计理论的结构;会计中的公允、披露及未来趋势;会计的研究视角;会计:一门多重范式的学科;事项法与行为法;预测方法与实证方法;现时价值会计;一般物价水平会计;各种资产计价和收益模式;当代会计职业的背景;国际会计。

2.国内研究生层次的会计理论教材(3本)。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两类:

(1)包容了西方会计理论教科书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两本:一是汤云为、钱逢胜著的《会计理论》。该书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其基本体系与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的《会计理论》接近。全书共组合为18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定义、方法、分类、检验);会计与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古代、近代、现代);会计规范和对会计原则的探索;财务会计的理论结构(构成、使用者、目标、质量特征、要素、假设、确认与计量);现金流量与资金流量;财务报表中的收益概念;收入和费用、利得和损失;资产及其计量;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存货;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负债及其计量;所有者权益及其计量;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与实务;现时价值会计;实证会计。

二是葛家澍、林志军著的“会计研究生系列教材”——《现代西方会计理论》。该书由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是1991年版《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的改进版,2003年被教育部列作研究生推荐教材。该书的体系较具代表性,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6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会计的演变(19世纪前会计发展、19~20世纪初的会计;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会计发展);财务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性质、研究方法论、理论验证);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组织、假设、原则、准则的制订);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性质、发展、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确认与计量);实证会计理论(发展、基础概念、结论、评析);会计计量理论(涵义、特点、属性、单位、模式);资产及其计价原理(涵义、性质、分类、目的、基础);流动资产及其计价;长期资产与无形资产及其计价;负债及其确认与计量;业益及其确认与计量;收益概念与收益确定;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涵义、性质、内容、基本报表、其他手段);现金与现金流量表;物价变动与物价变动会计;国际会计协调等。

(2)包容了会计理论的主要基本问题。典型的有于玉林、李端生主编的“高等院校会计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该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也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教材。全书共组合为15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发展的动因;会计基础理论;会计理论体系;会计学;会计定位;会计结构;会计目标;会计行为规范;会计现代化;会计模式;会计方法;会计中国特色;会计国际协调;会计学发展趋势等。

(三)一般读物型会计理论论著的结构与内容

1.专著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是葛家澍、刘峰著的《会计大典——会计理论》一书,该书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出版,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研究生层次会计理论研究的参考读物。全书的1998年版共组合为18章,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涵义(概念、作用、内容、结构);会计理论的演变(复式簿记时期、产业革命时期、探索、体系形成);会计研究的不同方法与流派(方法论、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其他流派);会计的定义及争论(西方、我国);会计的基本假设;财务会计的概念结构(概述、发展、产生背景、现状分析);财务会计的目标与信息质量;会计确认的理论研究;资产计价与收益决定(计量原理与模式);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与评价;会计准则的性质;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若干问题研究;现行财务报表的体系分析;财务报表体系的改进与未来(现行体系、美国的改进、英国的改进、IASC的改进、未来发展)。

2.普及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是陈今池编著的《现代会计理论》,该书由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纳入“立信会计丛书”出版。此前该书曾先后以《西方现代会计理论》(1988版)和《现代会计理论概论》(1992版)出版两次,该书也被国内多所院校指定为硕士生层次及本科生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参考读物。全书的1998年版共组合为18章与一个附录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会计职能与范围、会计理论性质、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理论起源、发展停滞、近代会计理论发展、现代会计理论发展);会计理论的结构与内容(基本结构、目标、假设、概念、原则);传统会计的特点和报表结构;主要会计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收益的计量;收入确认与费用配比;资产计价;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负债与业主产权;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一般物价变动水平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变现价值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国际会计;附录: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3.专论性的会计理论读物。影响较大的有阎德玉主编的《会计理论比较与评析》。该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业近年(2002~2005)来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的参考教材与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该书共设15章,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导论(概念、功能、内容、发展、体系);财务会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的定义、性质、对象、资金、职能、目标);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概况、特点与趋势(计划经济时期、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特点、趋势);会计与经济效益;会计模式理论(概述、世界会计模式、中国会计模式);会计准则产生与发展研究(美国、中国、IASC、各国发展);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机构、人员、程序、范围);会计准则的性质、结构与内容;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研究;财务报表理论研究(概述、产生与发展、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增值表、现行矛盾);我国会计改革和理论与实践;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企业会计、政府会计);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研究(概述、会计法、统一会计制度、其他相关法规);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会计环境、规范体系、服务行业、会计人员、会计教育);知识经济与会计。除此之外,其他有影响的论著主要有:孙芳城等著《比较财务会计学》(2001),李孝林等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2002)以及阎德玉等(1992)著《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等,但在内容结构上大同小异。

(四)现有会计理论教材及论著结构的基本特点

上述16本会计理论教材或者理论读物,在内容设计上既有个性的设计,也有共性的内容。个性内容:主要体现在对每个专题内容的组织上,不同层次的教材以及不同作者的偏好,因此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内容结构体系。共性内容则可以划分为会计理论及研究方法问题、会计理论及历史发展问题、基础性会计理论问题、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问题、财务报告理论问题、会计准则及规范体系建设理论问题、特殊业务会计专门理论问题、会计领域其他专题理论问题、管理会计理论问题和审计理论问题等十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个别教材还设有附录。笔者通过对其所涉及会计理论基本内容的统计与分析,归纳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会计理论基础知识及研究方法问题,共有15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基础知识(涵义、性质、功能、范围、内容、体系、种类、层次、发展、作用、环境、特征等);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方法论、定义、种类、传统方法、规范方法、创新方法、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检验、事项法与行为法,预测方法与实证方法等);会计理论研究的学术派别(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其他流派)。

2.会计理论及历史发展问题,共有14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理想环境中的会计;现代会计的形成、演变及其特征(19世纪前会计发展、19~20世纪初的会计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会计发展);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与演变(会计理论起源,古代会计理论,近代会计理论——借贷记账理论、17~18世纪产业革命时期的会计理论、19~20世纪初的会计理论,现代会计理论发展——1930年以前的会计思想、20世纪30年代后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1959年以前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会计理论);会计组织的结构与发展(1930年前、1930

~1956年、1946~1959年、1959~现在,AICPA、FASB、SEC、成本会计准则委员会CASB、AAA、NAA、CIA、ICAEW、ASB、IFAC、IASC等);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概况、特点与趋势(计划经济时期、体制转轨时期、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会计理论的未来发展(动因、创新、趋势、大会计科学)。

3.基础性会计理论问题,共有15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理论的结构与要素(概念、假设、目标、原则、程序与方法、狭义与广义的结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分析、性质、目标、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基本要素、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我国传统的会计基础理论(西方及中国对会计的定义、会计系统、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属性、会计对象、会计信息、会计核算理论体系、会计管理理论体系、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与预算、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会计分析、六大会计要素理论、会计学、会计定位、会计结构);中国的理论体系及与西方的比较。

4.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问题,共有13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确认理论(涵义、特点、标准、原则);会计计量理论(涵义、特点、属性、单位、模式);资产及其计价理论(涵义、性质、分类、目的、基础),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收益概念、计量原理与确认模式,收入与费用、利得与损失的确认与计量;现金流量与资金流转5.财务报告理论问题。共有1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报告与信息披露(涵义、性质、内容、其他手段、揭示要求与伦理责任、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财务报告基本理论(概述、产生与发展、财务报告、目标、质量特征、历史演变、现行体系结构);基本财务报表的理论(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增值表、其他报表、表外披露);现行财务报表的体系(现行体系、现行矛盾、美国的改进、英国的改进、IASC的改进、未来发展)。

6.会计准则及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理论问题,共有9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准则基本问题研究(概念、性质、内容、体系、结构);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产生、发展、组织、类型、内容、结构特点、制订、评价);会计准则产生与发展(美国、中国、IASC、各国发展);会计准则制订的相关问题(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研究、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国家特色等,制定的经济后果与政治后果);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研究(机构、人员、程序、范围);会计规范理论(概念、原则、基本理论、会计法规、职业道德、证券市场会计规范、会计行为规范、中国研究现状);我国会计法规体系(概述、会计法、统一会计制度、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其他相关法规)。

7.特殊业务会计专门性理论问题,只有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所得税会计,石油与天然气会计,租赁会计,养老金会计和并购会计。

8.会计领域其他专题性理论问题,共有1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一门多重范式的学科,当代会计职业的背景;有效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含量,契约关系与经理会计行为,有效证券市场,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与计量观,冲突的分析,管理人员报酬,盈余管理,会计中的公允、披露及未来趋势;实证会计研究及理论(发展、基础概念、结论、评析);物价变动会计(物价变动与物价变动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一般物价水平会计、现时成本会计,变现价值会计),国际会计(外币交易、国家比较、国际协调),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增值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会计环境理论,会计模式理论(概述、世界会计模式、中国会计模式),会计方法,会计现代化,会计与经济效益,会计中国特色与国际会计协调;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企业会计、政府会计),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会计环境、规范体系、服务行业、会计人员、会计教育),知识经济与会计。

9.管理会计理论问题,有2本涉及。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计算与控制理论(成本计算、成本控制),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原理、新领域);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发展、基本理论、相关学科、前沿领域);中西管理会计理论比较;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理论比较。

10.审计理论问题,有1本涉及。审计基本理论(定义、环境、目标、证据、判断、准则);中西审计理论比较等。

此外,还有两本设有附录,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学家、专业团体、重要文献等。

三、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与内容设计

(一)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的重点内容

综上分析可见,会计理论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学生需要在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三个不同的阶段不断地学习与研讨。但是应当如何区分与协调不同层次的重点内容,以减少重复并提高教学效果,则需要专门研究如下问题。首先,是不同层次的会计理论课程应当讲到什么程度?本科、硕士、博士课程各自所涉及的范围应有多大?内容应有多深?知识面多广?深度如何把握?其次,教材内容如何组织?涉及的机构、组织、规范、杂志、学人、文献和观点如何组合?是否只讲西方财务会计理论?是否只讲实证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是否需要讲?第三,教学方式如何组织?是否只让学生分组讨论已经形成的论文即可?在这个课程中是否需要系统介绍某些知识?可否用一定量的知识供给来刺激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笔者认为,其主要区别在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会计理论的广度、深度与对研究方法论的掌握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涉及的范围上,需要适当宽泛而不宜过于狭窄,不宜让学生只了解以某一方法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应当考虑会计理论的点(专业)—线(发展线索)—面(知识)。在内容上也需要兼顾相关内容,如会计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理论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会计法制规范发展的主要线索和会计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线索等。

因此,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的重点即需要针对不同层次而适当体现差别。本科生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是以丰富学生会计理论的知识点为基础来了解会计理论的基本结构,以拓展其会计理论方面的知识面及应用会计理论解释、评价和指导会计实务能力。在“点”的明确要求下,教学中需要兼顾中西方的会计理论专业知识点。硕士研究生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应当是注重理解与掌握基本会计理论的线索,在“线”的要清楚要求,以充分认识中国会计理论发展的历史地位为基础,以西方会计理论特别是以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研讨为核心向外延伸,同时需要兼顾中西方的会计理论问题并体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博士研究生会计理论研讨的重点,要放在广博的知识掌握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论的有效运用上,即在“面”要广博的要求下,应当以研读经典文献、研讨名家思想、把握中西方会计理论流派的发展脉络为基础,以了解学科交叉与渗透发展动向为基础,以具备一定会计理论研究创新思维和认识为目标,故需要广涉中西方的会计理论文献并独立进行分析、梳理与加工。

(二)不同层次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设计

1.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设计。本科阶段《会计理论专题》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对前几学期所学会计主干专业课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以加深学生对会计专业方法的认识与理解,并有助于其在未来的会计专业实践中运用。与此同时,还应当向学生适当介绍有关会计理论发展的知识,以拓宽其专业理论的知识面。因此,在内容的组合上,就要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主要会计理论(特别是财务会计理论)的系统认识为主线,以帮助学生对前导会计课程所学专业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融会贯通为重点,注意培养学生总结问题、分析问题与初步表达学术研究成果的能力。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已不满足于本科层次的知识学习,而积极投身于“考研”的队伍中。由于目前研究生学历教育层次规模的急剧扩张,而教学资源的增长相对滞后,若把会计理论课程完全置于研究生教育阶段,也会使研究生教育压力过重,故可以考虑把一些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划入前一教学阶段,以减轻研究生教育的压力。以此认识为基础,可以考虑将教学重点放在以下四个主要方面:一是中西方会计及其理论发展的基本知识。主要是介绍会计及其理论有关发展阶段的特点、成就、重要学者与重要文献等方面的知识,在范围上要兼顾中外,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适当介绍会计科学发展新领域的知识,如相关新学科的简介等。二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涉及财务会计业务处理过程及其所涉及专业问题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系统的结构与运行、会计准则、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与方法、财务报告的结构与编制等方面的理论要点,并注重与前导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的对接。三是我国会计改革的相关理论知识。主要是结合中国会计改革的现实,介绍会计管理体制、会计监管、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等专题性问题的研究成果。四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与学术规范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步骤、基本学术规范与论文结构要素等专业论文写作方面的基本知识,并适当进行论文写作的初步训练与指导,以便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打下基础。另外,还有其他相关会计理论知识。

2.硕士研究生阶段《会计基本理论研究》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设计。硕士研究生阶段《会计基本理论研究》课程的研讨重点主要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传授并互相研讨会计理论知识。但目前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来源结构上比较复杂,不仅学生毕业的本科院校有不同专业优势(理、工、农、医、文、经、管),而且学生本身有不同的专业背景(理、工、农、医、文、经、管)、不同的专业经历(应届、往届与多年在职)和不同的学业经历(中专、专科、本科),这就给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会计理论课程在内容组织上,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面,还要注重理论的一定深度,更要考虑教学对象会计理论知识甚至是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积累上的差异。基于上述认识基础,故可以考虑将教学研讨重点放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会计及其理论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是研讨会计及其理论相关发展阶段的特点、重要学者与重要文献等方面的理论贡献,在范围上以西方为主。二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研究。主要是研讨FSAB的财务概念结构。三是会计准则的发展、结构与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主要是以研讨西方会计准则的发展为主线,同时研究中国会计准则建设的相关现实理论问题。四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理论问题研究。主要研讨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原理、基本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论以及资产计价理论和收益决定理论等问题;研讨财务报告理论的演变、现时若干问题(内容、结构等)与未来发展变化(内容、方式与形式等)等。五是西方实证会计理论的主要内容研究。主要研讨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成果及有影响的学术观点。六是中国会计改革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主要研讨中国会计改革进程中有关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会计监管体系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建设等专题性理论问题。七是会计科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主要是对会计理论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八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与学术规范的知识与运用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的会计理论问题。

3.博士研究生阶段的《高级会计理论研究》课程研讨的基本范围设计。博士研究生阶段的《高级会计理论研究》课程的研讨重点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会计研究方法论及其会计理论发展规律。重点是通过对会计理论发展不同时期经典文献的研读,让学生能够把握会计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认识会计理论学术流派的形成基础,认识会计理论分支学科的形成环境与学科发展环境,掌握主要会计理论分支的核心观点,对现时会计理论发展的若干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认识,为在会计理论的发展方面做出创新性贡献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其要求可以归纳为:认识会计理论研究的思维方法,追索会计理论的发展线索,研究会计理论的发展规律,弄清不同流派的理论特色,认识主要流派的理论贡献,掌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运用会计理论创新的研究方法。基于上述认识基础,故可考虑将教学研讨的重点放在以下八个方面:一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的思维逻辑与认识论研究。可主要涉及:科学理论研究与思维模式;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程序;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方法体系;会计科学的学科地位与发展;会计科学研究的要素结构;会计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步骤;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相关论著研讨。二是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变迁研究。可主要涉及: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阶段划分;规范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及其特点;实证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及其特点;现时西方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选择与研究方法运用问题;关于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的讨论。三是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研究。可主要涉及:发展阶段与特点研究;著名学者研究;经典文献研读。四是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研究。可主要涉及:发展阶段与特点研究;著名学者研究;经典文献研读。五是会计理论的主要学术派别研究。可主要涉及会计科学理论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学说、流派和学派的特点:譬如,与会计本质认识有关的会计工具说、会计艺术说、会计信息系统说、会计管理活动说、会计控制(受托责任)说等;与会计行为认识有关的组织会计说、行为会计说、产权会计说、会计契约说等;与会计记录原理研究有关的静态会计说、拟人会计说、动态会计说等;与会计科学理论研究思维模式有关的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等;与会计理论体系内容有关的规范会计理论、实证会计理论等;与专项理论研究有关的事项会计理论、价值链会计理论等。六是会计科学理论的交叉发展研究。可主要涉及:经济学说演进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管理思想变迁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法学理论变迁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科学技术创新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其他学科发展与会计理论发展研究;会计科学研究新领域的开拓研究。七是会计学博士论文写作的相关问题研讨。可主要涉及:选题动态、开题要求(文献回顾)、准备(资料、数据、初步分析)、写作(学术规范)、答辩及成果(前期、中期、后期)等。八是会计科学研究课题的相关问题研讨。可主要涉及:会计科学研究课题的发现与路径设计;科研课题研究申请书的编制、科研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编制、科研课题的调查(调查问卷、调查量表、调查资料的统计与分析)、科研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科研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科研课题的后续发展(论文、著作、报奖、申报新的课题)等。另外,还有其他相关问题研讨。

【主要参考文献】

[1][加拿大]威廉姆.R.司可特,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美]阿迈德.贝克奥伊,著.钱逢胜等译.会计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美]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著.王澹如,等译.会计理论.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7.

[4][美]哈利.I.渥克,迈克尔.G.特尔尼,著.会计理论.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美]斯洛德,克拉克,卡西,著.财务会计理论与分析.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6][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洲等译.大学的使命(1946).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陈今池,编著.现代会计理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8]方正生.会计理论问题.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9]葛家澍,林志军著.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10]葛家澍,刘峰,著.中国会计大典——会计理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11]葛家澍,刘峰,著.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2]葛家澍,杜兴强,等著.会计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3]梁毅刚,等.会计理论专题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14]廖洪,著.会计理论及其应用分析.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15]孙芳城,等著.比较财务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16]李孝林,等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17]卢永华,主编.广义会计理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18]汤云为,钱逢胜,著.会计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9]魏明海,龚凯颂,等编.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0]阎达五,著.会计理论专题.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

[21]阎德玉,等著.现代会计理论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22]阎德玉,主编.会计理论比较与评析.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3]于玉林,李端生,主编.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