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差异化;规划;建设

1997年以来一、二期农网建设和“十二五”期间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农村配电网整体状况供电能力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但随着设备老化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快速变化,当前全省县域农村配电网设备状况参差不齐、改造分布不均、整体依然薄弱的问题依旧突出。在此背景下,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如何做到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实现有限资金的高效利用,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1 县域农村配电网建设现状

1.1 网架结构薄弱

全省县域10千伏户均配变容量在1千伏安左右,加之县域城区与农村户均配变容量分布严重不均,整体供电能力不足。10千伏主干线路导线截面和分支线路导线截面仍然偏小,加之县域农村10千伏网架结构以辐射为主,线路互联率和手拉手比率低,由于供电半径大、长距离“拉手”,造成部分线路联络带负荷能力低。

1.2 建设改造统筹不够

中低压电网存在重复改造现象,相关中低压项目之间统筹兼顾不够。一是10千伏线路存在分段重复改造现象;二是配变存在重复增容改造现象;三是同一个小的供电区域(一个行政村)相邻台区建设改造配合不够,缺乏统筹考虑;四是各类农网项目投入仍需加强统筹衔接,特别是台区建设改造与表箱、表计改造,存在不同步现象。

1.3 规划建设模式存在分歧

目前农村配电网建设改造主要按照“整村推进”为主、兼顾解决“突出台区问题”为辅的思路开展,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又有不同做法。模式一以行政村为单位,先高压后低压。模式二以行政村为单位,高低压同步实施。模式三对行政村进行分类,不同类别行政村分别采取“先高压后低压”和“高低压同步”两种不同的规划建设模式。这种“整村推进”建设改造模式不统一、认识存在分歧,不利于农村配电网统筹协调发展。

2 问题分析及建议

2.1 对行政村进行合理分类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新农村建设,县域农村呈现出分化发展的趋势。目前普遍认可城镇化和新农村发展趋势,顺应农村空间格局变化,将行政村进行合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村庄采取差异化模式进行配电网建设改造的规划发展思路,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城中村、城郊村以及产业集聚区内村庄,经济高度发达,人口高度聚集。

第二类:新农村试点村,村庄规划完善、村庄建设整齐划一;经济发达村庄,村庄内基础设施完善、村庄内通组道路普遍硬化;传统历史文化、乡村旅游业发达村庄,以及迁建、移民等形成的新增居住点等,村庄内人口相对稳定。

第三类:经济落后村庄,基础设施差,人口逐步下降,部分村民常年出远门打工、仅春节期间回家1-2周。

第四类:黄河滩区、深山区、煤炭塌陷区等不具备发展条件、不适合居住的村庄,村民居住分散、人口下降明显。

2.2 不同类别行政村采取差异化建设改造思路

通过调研,初步考虑对不同类别行政村分别建档立卡,采取差异化的规划建设思路,一次建设到位要满足一个五年规划期的发展需要,切实减少建设改造次数,避免短期内重复建设。

第一种是提高建设标准,按照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建设,高低压同步实施、一次建设到位。同时考虑到此类村庄位于城市近郊(或产业集聚区)内,须紧密跟踪此类村庄的地方政府开发进度,在政府拆迁改造之前慎重安排项目,随着政府拆迁一次建设改造到位。

第二种是标本兼治。低压线路随台区建设同步实施改造、一次建设到位,全面提升村庄高低压供电能力、提升供电质量,彻底消除供电瓶颈;村庄的表箱、智能电表、高低压用电信息采集和无功补偿配置一次到位,实现村庄用电管理信息化。

第三种是治标为主。重点增加台区布点和提高户均配变容量,切分低压供电半径、减轻低压供电压力,低压线路原则不做改造。消除台区过负荷和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超标引起的“低电压”等影响居民用电问题,确保此类村庄“用上电”。

第四种是保障基本供电。原则上不再投入电网建设改造,当群众基本生活生产用电不能满足时,重点利用其他地区“梯级轮换”后的配变进行增容改造。

2.3 有限资金有效投入

受投资能力约束,考虑农村居民生活台区利用率低,同时高峰负荷时段农村供电矛盾突出、问题多、急需快速提升供电能力,对投资需求最大的第二类行政村规划建改原则进一步优化。对第二类行政村中用电量大、利用率高的行政村,新农村示范村,以及迁建、移民安置点等新出现的增量配网建设需求,按照高低压同步的原则实施建设改造,一次性解决“用好电”问题,其他第二类村庄整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先将高压台区建设到位、解决“用电难”问题,再逐步实施低压改造、解决“用好电”问题。

2.4 统一技术标准

鉴于村庄内线路走廊、台区布点日趋紧张,为切实减少建设改造次数,并为远期电网建设预留条件。建设改造台区布点要基本满足长远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后期布点的困难和增容需要;配变容量可以逐步到位,一次建设改造配变容量配置应满足5年规划期供电需要;同时,鉴于农村村庄内低压线路走廊的唯一性,后续只能改造增容,本次低压线路建设要满足长远(20年以上)发展需要。

3 结束语

农村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发展,对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采用差异化的规划建设改造思路,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对数量最多、投资需求最大的行政村,采用户均用电量指标进一步细分,统一技术标准,并优化其建设改造原则,能够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效益,确保电网供电能力满足长远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威.农村电网规划相关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41:20.

[2]张云.农村电网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吉林农业,2013,08:14.

[3]燕京华,杨建华.县域农村电网规划与改造优化方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委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学术年会[C].2010.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村庄绿化建设;举措;存在问题;发展建议;江苏溧水

村庄绿化是溧水县生态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该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村庄绿化建设,实施3年来,全县共绿化村庄230个,累计新植树150多万株。建设力度逐年加大,2007年绿化村庄30个,新植树20多万株;2008年绿化村庄44个,新植树30多万株;2009年绿化村庄156个,新植树超过100万株。建设后的自然村道路和水体宜林地绿化率均达到95%以上,绿化覆盖率均超过30%,基本每个村庄都能形成1~2个绿化亮点,并建设成一大批绿化优秀村。

村庄绿化的建设有效改善了该县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广大村民的生活质量,带动了农业旅游“农家乐”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1]。现对溧水县村庄绿化建设举措及发展建议作一论述。

1举措

在村庄建设全过程中,溧水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方针,遵循以民为本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注重绿化建设质量的提高,注重工程建设与富民强村、改善民生的协调,真正将村庄绿化建设做成一项惠民工程。

1.1规划设计先行

一是在建设村庄选择上严格把关。在每年的村庄绿化建设前期,县镇两级林业主管部门都会严格按照《绿化新村建设标准》要求,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安排人员对全县各自然村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遴选出基础条件较好、绿化空间较多、绿化积极性高的自然村作为村庄绿化建设对象。二是精心编制村庄绿化建设规划设计书。针对每个建设自然村制定一套具有各自特色、可操作性强的设计书。在树种选择上合理把握树种的适应性,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绿化树种,做到适地适树,确保新栽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注重乔灌花合理搭配,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在绿量把握上做到绿树成荫、见缝插绿,确保每个自然村新栽苗木不少于5 000株,建成后绿化覆盖率超过30%。同时,每个自然村集中精力建成1~2个亮点工程,如高标准的公共绿地、水体绿化等。

1.2争取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将村庄绿化建设列为省“绿色江苏”和市“绿色南京”工程项目,享受每个村5~8万元的省、市级项目资金补助。同时,县财政拿出部分资金用于配套补助,有效解决了村庄绿化这一民生工程的经费问题。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绿化设计和苗木栽植、补植,同时提留部分作为长期管护费用。

1.3狠抓建设质量

一是在每年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县政府以及农林局都组织召开2~3次专题现场推进会,组织各镇分管镇长和农服中心主任参观村庄绿化先进村、交流工作经验,为各镇的村庄绿化工作提供借鉴指导,促进其建设水平提高。二是由县政府及农林局分管领导组成县级督查小组,不定期对各镇进行巡回检查督促,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建设单位整改提高。三是建立以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生态溧水”建设工作督查责任制,每镇由农林局确定1名县级林业技术人员作为该镇村庄绿化建设的技术督查人员,除负责该镇村庄绿化的质量进度督查外,还负责相关技术指导。多项督查指导措施的实施,有效保障了村庄绿化建设质量的提高,确保规划设计书的设计内容落实到位。

1.4遵从民意

村庄绿化在农民居住区内实施,尽管是为群众办实事,但同时也存在绿化植树与群众生产生活争土地的矛盾。为了化解这一矛盾,保证村庄绿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本着以民为本的原则,采取一些措施:一是组织镇村干部做有关村民的思想工作,向其宣传村庄绿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提高其对村庄绿化建设的认可度,自觉配合村庄绿化建设;二是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充分征求相关农户的意见,在不违背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其对树种要求,需果则果、需花则花;三是树木由镇村组织专业队统一栽植,栽植后的树木在谁房前屋后或农田里的就归谁所有,从而提高了农户参与建设与树木管护的积极性,保证了树木的保存率。

1.5从实际出发,兼顾全面治理

同时,为保护绿化成果,针对农村当前实际情况采取了有别于城镇绿化的原则开展绿化。一是控制草坪的用量。许多人提议村庄绿化建设应大力实施草坪绿化,以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直控制草坪的用量,其主要原因是:草坪管护成本大,每年都需要进行多次除杂、修剪等管护工作。多数村庄绿化后的管护相对比较粗放,定期对草坪进行精心管护还不太现实,一旦管护不到位就会造成杂草丛生,加之牲畜破坏,会严重影响绿化景观效果,弄巧成拙。因此,确立植树

造林这一建设重点,将有限的绿化经费集中投入到提高树苗绿量上。二是选择低矮花灌木作为农田区域主干道绿化树种。因农村水泥路两侧绿化空间较窄,紧邻农田,为了降低绿化树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减少农民因此而对树木的破坏,对于农田区域主干道绿化树种,基本选择紫薇、蜀桧等低矮、树冠较小的花灌木,尽量减少香樟等高大乔木的使用,确保绿化苗木与农作物的和谐共生、绿化建设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三是兼顾全面治理。在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在增加绿化总量、提高林木覆盖率的同时,还兼顾进行了村庄垃圾清理、杂草清除、河塘清淤等辅助工作,促进了村容村貌的全面改善,促进了村庄绿化建设与村庄卫生整治的协调全面发展,以村庄绿化建设为切入点,促进村镇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2存在问题

在村庄绿化建设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受绿化经费和群众认知程度的影响,绿化苗木以香樟、女贞等常规中低档树种为主,榉树、含笑等景观效果好的高档树种以及具有经济和观赏双重功能的果树使用的较少;绿化树木的长效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绿化成果遭破坏现象时有发生;绿化空间大的自然村逐年减少,为今后几年村庄绿化建设造成空间难题。

3发展建议

一是遴选出榉树、青桐、乌桕等景观效果好、价格适中的乡土树种以及石榴、枇杷、甜柿等景观果树作为今后村庄绿化建设的重点推广树种[2,3],适当引进乐昌含笑、黄山栾树等优良树种进行点缀,减少香樟、女贞等用量,积极向群众宣传各树种优缺点,进一步改变其认知观念。二是进一步完善管护责任制,村庄绿化建成后须由专人管护3年,管护费用从省市补助经费中列支,对于毁绿案件由林业主管部门严肃查处,对于需要较大量涉及绿化树木的水利、土建工程,应由县林业主管部门审批[4]。三是对于村内无较大绿化空间的自然村,以建设围村林为主,营造出“村在林中”的景观效果。

4参考文献

[1] 冯涛.新时期延安新农村建设中的四维和谐构建[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18-20.

[2] 周继芬.果树在居住区绿化中的发展前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97-99,101.

[3] 郭朝清.开发种植石榴拓宽致富门路[j].河南农业科学,1995(10):38.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3篇

近年来,为更好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土地使用集约程度,学术界和决策者纷纷加大了对城乡统筹理论的探讨和实践。其中较为明显的表现为实践理念从过去的侧重新农村建设向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推进双轮驱动转变。而无论是在新农村建设还是农村区域城镇化推进进程中,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都是其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国家对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缺乏统一的规范,各地因自身条件不同,在建设方式、建设主体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规划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也因缺乏调研、保障机制、不同利益群体诉求机制以及地方财力吃紧等问题,难以实施。本研究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通过对其历次中心村建设回顾以及对实施效果的追踪发现,虽然地方政府曾先后两次力图通过规划的手段加快市域内村镇整治和现代化建设,但收效甚微因此,本文在对以往规划编制和实施情况梳理分析,以及对不同利益主体和相关部门实地调研和走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更好地指导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

1理论综述:城镇化与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1978年以来,随着我国农村各项体制改革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在上级政府大力支持和村、镇两级政府和机构的积极参与下,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域,并涌现出了各具特色的农村地域发展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1-3]。农村城市化也因此在我国整个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与此同时,原有的城市化理论模型已经无法清楚的解释新时期的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模式也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转向政府主导和“自下而上”自发式并举的双轨城市化模式[4,5]。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已有研究中出现了农村城市化/城镇化两个概念,但均关注的是发生在农村地域上的变化,只是侧重点不同,有学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将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归入乡村城市化的范畴[1]。近年来,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周国华等在农村聚居模式的研究中指出,国家新的战略思想的提出,农村聚居模式的形成、演变及调控要求从人地共生、城乡统筹、地域协调、社会和谐等多角度研究[6]。

虽然农村居民点属于乡村地理学研究范畴,但在城镇化战略及城乡一体化宏观背景下,农村居民点/聚落问题愈加趋于综合性和开放性,并越来越受到政策/规划和经济因素的影响。陈美球等从乡村城镇化落后于非农化原因入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其对乡村城镇化的影响,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我国乡村城镇化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7]。王建等结合北京郊区村庄地理位置和具体类型,从城镇体系的视角提出迁建安置、城镇化整理、保留发展等发展模式[8]。另外,也有学者就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在居住方式变迁中存在问题进行相应的案例研究[9]。从已有研究情况来看,虽然研究者切入的视角不同,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如何正确指导农村加快结构调整和健康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命题。本研究以城镇化为理论基础,以实地调查的方式对案例地在农村集中居住点规划和建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农村集中居民点建设的建议。

2研究案例概况东台市位于江苏中部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部,和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界处。在经济区位上处于上海经济圈和沿江黄金走廊的东部(图1)。市域总面积3220.68km2,2010年市域总人口113.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28万人,人均耕地0.11hm2。图1东台市区位图改革开放以来,东台经济社会发展迅猛,GDP从1978年的3.6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73.00亿元,年均增长16.65%,总量居苏北第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推进,三次产业结构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5∶17∶18优化为现在的16.6∶47∶36.4,财政收入也从改革初期的0.35亿元增加到67.45亿元。工业总产值2010年达到175.10亿元。东台已经连续十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2010年排名第67位,综合实力跃入江苏省20强。3村落布局和发展的总体特征2010年,东台市域共有行政村348个。虽然经过多次村庄合并和整治,但并未改变村庄布局分散、规模偏小的状况。通过对东台的调研,发现东台村落布局和发展有以下总体特征。

3.1空间分布离散且不均质东台市地势开阔低平,市域经范公堤(204国道)自然分成堤东、堤西两大区域,市域内河流和道路相互交织。村庄作为独立的社会单元大多在河网和道路间星罗棋布,密度约为0.18个/km2。除自然环境因素外,村落布局和发展多处于自发状态,致使自然村落众多,规模普遍偏小。如头灶镇共有193个自然村,自然村密度约276个/100km2,平均每个自然村75户;唐洋镇自然村密度约230个/100km2,平均每个自然村64户。此外,东台市域乡村聚落空间布局在堤西和堤东也呈现出不同特征:西部里下河地区的村庄形态以团状布局为主,东部滨海平原的村庄沿河沿路以条状布局为主。且堤西地区的村庄规模和村庄密度均高于堤东地区(表1)。表1堤西、堤东地区村庄空间比较堤西里下河地区堤东滨海平原地区

3.2公共设施结构性不足目前,历史上形成的各类公用设施过多集中于镇区,以及近年来为合理引导农民集聚而对公共设施布点进行的调整,都使得公共设施的相对集中与村落的离散状况不协调。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在村庄人口没有有效实施集聚的情况下,很多自然村内的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资源开始不断萎缩,而新设施布点又没有相应的居住人口。另外,有些镇域内设施资源过剩,但规模难以扩大,如富安镇按照人口和服务半径要求只需6所小学,但实际却有12所。此外,体育、文化等设施也远达不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3.3产业结构与功能单一东台市农村工业化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加之为了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工业规模,现行政策要求工业要向工业园区集中。在现有城乡发展政策引导下,缺乏资金、技术的广大村庄仍主要从事着第一产业,乡村经济缺乏有力的第二产业支撑。

4东台历次中心村建设的调研与检讨1990年代后,东台市曾先后两次组织编制村庄布点规划,试图通过规划推进中心村建设。本研究通过对历次规划进行追踪发现,虽然中心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理想的地方。

4.1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中心村建设的意见为了总结历次中心村建设和规划的经验与问题,笔者对东台市中心村建设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对象涉及镇村建设管理人员、村干部、中心村居民以及非中心村农民等不同群体。调查紧紧围绕中心村建设这条主线,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各个群体对现行中心村建设的看法、问题,以及各自利益诉求等多个方面。主要意见汇总如表2。总体来看,农村集中居住是大势所趋,但中心村规划和建设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回避。

4.2中心村规划建设中的问题通过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和历次中心村规划和建设的研究,中心村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规划编制任务指向,操作性有待提高。历次中心村规划和建设均由各个乡镇主导,整个规划编制过程更多的是“复制式”落实上级政府下达的有关中心村建设任务。例如从2006年东台市各镇镇村布点规划的编制情况来看,规划对编制的任务和目标认识清晰(依据上层级规划),但对村庄状况的分析和农民需求的摸底调查并不充分,很难对村庄布局规划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例如,没有考虑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差异,规划建设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集中居民点未考虑农民发展副业养殖的需求;一些不富裕的农户承担不起中心村别墅式房屋的建设费用。(2)建设资金难筹,推进缓慢。在调研中了解到,中心村建设财力不足是导致规划难以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针对现行中心村建设及基础设施配套资金的筹措渠道很多,如建房户分摊、集体出资、政府奖励等,但在实际操作中,集体出资几乎是不可能的。以许河镇为例,村组负债最高时达1500万元。不负债的村集体很少①。加之政府奖励资金总量少兑付迟,使得中心村建设上资金成为主要瓶颈。(3)基础设施不完善,中心村规模偏小。通过对各镇重点打造的集中居住点走访发现,只有个别农村集中居住点的规模上百户,大部分规模偏小,仅有十余户。在空间布局上,房屋沿道路“一张皮”布局的现象非常普遍。基础设施投入方面更是具有较强针对性,大多镇村考虑到经费问题,出现了“量体裁衣”的配套模式。只有中心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政府才会考虑对其内部环境进行优化改善,因此各中心村给排水、供电、电讯等设施配套较差。(4)政策保障乏力。虽然东台市政府和乡镇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以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但土地、户籍等政策面临诸多瓶颈。以中心村建设用地和农田调整为例,具体调整方式可结合村庄实际,既可以是组与组推转、也可户与户置换,但实际操作中还是遇到诸多困难。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农民更加惜地,都不愿腾出土地进行中心村建设。因此,在没有强制性政策情况下,镇村干部只好与农民协商有偿转让承包地,增加了中心村建设的难度和成本。据许河、新街等地农民反映,一户宅基地补偿资金都在1万元左右,大大增加了中心村的建设成本,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农民进中心村的积极性。此外,农民跨村居住、入住新村农民的身份转变、养老保险等政策问题也制约了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乡村规划

1背景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因此,为了改善这种局面,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以及“美丽乡村”两个概念,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乡村建设本身存在复杂性,加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乡村提出了更高的规划建设要求,从而使乡村规划难度增加;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模式的应运而生,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乡村的生活环境,但在推广与规划设计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因此引发了思考。

2传统的村庄规划问题

2.1传统的村庄规划设计不科学

现在大多数乡村规划建设生搬硬套地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将村庄规划成“住宅集中布置、形态、村庄道路布局整齐规整、并配有宽敞的广场及公园”的城市模式,将乡村规划建设成现代小城市,忽略乡村原本具有的形态特征。有时为了过分强调村庄规划布局,不惜推山填湖,破坏原有的生态地貌。生态、和谐乡村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原则,而那种过分强调布局形态的规划方案,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与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相违背,规划者仅仅只是从自身设计角度出发,没能够将乡村现状融入到规划设计中,盲目模仿城市建设模式,很难有效地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2.2风格特色缺乏统一

在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乡村整体建设缺乏统一风貌。首先,在周期长的乡村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村长或者书记换届调任,对乡村建设的专业角度解读不同,导致村庄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风貌。其次,当地居民根据自主意愿来建设房屋,这就导致凌乱的建筑风格,失去了村庄特有的传统风格。长期的村庄建设活动,需要全体村民自觉把控村庄文化精髓,保持传统建筑特色,在满足房屋的实用性条件下,实现村貌统一的韵律美感。

2.3产业和文化特色不鲜明

目前,多数村庄通过亮化、彩化等方式来改变乡村旧貌,村庄整体生活生产的局面未能得到全新的改善,整体村庄文化内涵无法得到诠释,此种速效的村庄规划设计的持续性不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规划设计前期,没能考虑建设有乡村特色的产业,在传统乡村规划设计周期性长的情况下,仅仅依赖政府财政支持,很难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其次,规划设计时未能结合村庄的传统文化,致使村庄的文化特色消失,而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乡村传统的文化元素。

3美丽乡村规划的建议

3.1根据现状地貌,整体布局设计

在村庄的整体空间布局规划中,除了参照乡村原本的地形地貌,还应充分考虑村庄现状的居住分布。充分把村庄特有的山川河流、绿化植被以及农作物等元素融入到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打破原有整齐划一的布局模式,从而规划设计出符合当地地形地貌的布局方式。目前,多数乡村充分地利用自身的特征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有的根据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出生态村,有的根据自身悠久的历史古镇从而规划设计出历史古村,因此,只有充分地融入自身具有的优势,才能规划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美丽乡村风光。例如长乐市江田镇南阳村在规划设计美丽乡村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自身具备特有的元素,同时结合山水以及独特的山川河流元素,进而规划出具备自身特色的美丽乡村。

3.2利用地理优势,完善自身产业链条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具有周期长的特征,它既要实现生态上的完善,还要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需要完善的产业链条提供资金的支持。传统的乡村发展模式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从表象上来看,乡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互制约,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不仅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因此,在规划设计时,需结合乡村的本土地理特征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乡村品牌,实现乡村的知名度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城郊村凭借靠近城镇的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从而为城镇提供生活便利,其道路、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均按照城镇标准来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实现与城镇的对接。

3.3统筹配套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与城镇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给水、排水、采暖、燃气等市政管道的敷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前要先做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因为配套设施建设需求资金较大,一般乡村无法独立完成建设要求,因此要求乡村与城市之间、相邻乡村之间应统筹考虑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如江田镇邦上村在配套规划时,对接上位规划,对村庄市政配套规划整体考虑。

4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要想得以实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适合乡村发展以及具有乡村特色的规划方案。它需要从美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方面学科着手,既做到不破坏乡村的自然肌理,又要满足乡村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融入文化内涵及乡村特色等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为美丽乡村实施建设做好铺垫,才有可能规划建设出生态美、百姓富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刘建.美丽乡村要表里如一[J].西部大开发,2014(11):1.

[2]谢汉能.探究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9):1.

[3]王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的规划与建设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管理;建议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政策从“城市化”向“城镇化”转型,村镇规划建设日益提上日程,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积极稳妥地加快村镇建设和发展,是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1 准确把握村镇规划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村镇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通过科学的村镇规划进行引导调控,才能保证城乡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村镇规划的内涵十分丰富,狭义的村镇规划是指乡、镇人民政府为了实现村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市、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规划,以及村镇的历史、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合理确定村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协调村镇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而制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广义的村镇规划是运用规划学、策划学、市场经济学、现代行为科学、社会学、环境美学等理论方法,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人力、财力、物质、信息的最优分配和利用为手段,以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导向,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科技、环境及区域定位、分工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所做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是村镇未来发展和建设的蓝图,是保证村镇建设时空连续性、整体性的依据,是管理的准则和法律。

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对于培育发展农村市场、发挥城乡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搞活流通,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村镇规划建设深化广大农村的现代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和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2 当前村镇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村庄建设一直是自然自发的过程,基本谈不上什么规划,处于自然推进的状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潮中,村镇规划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牢固树立抓村镇建设就是抓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观念,真正把村镇建设作为事关农村改革与发展全局的战略重点。目前村镇建设规划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一直以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基本成熟和规范。但村镇规划建设机构很不健全,各地机构设置不一,五花八门,再加上建设项目资金短缺,很多时候工作重点主要偏重规划编制。村镇没有专业的建设管理分工,乡镇一级大多没有专设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科室,即使专设也存在人员力量不足、兼职运作、素质不高等问题。还有的村镇规划机构人员工资无着落,机构运转艰难,对于庞大的村镇规划建设工程而言,显得很不适应。

2)村镇规划定位不准。表现在部分村镇规划建设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和区域协调政策与措施,各类村镇的职能和目标不够明确,发展重点不突出,存在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各自为政、小而全现象。一些地方的村庄布局缺乏规划指导和约束,农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有新房无新村、环境脏乱差等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3)村镇规划盲目攀比,“求大、求洋”。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不是把农村建设成为城市,但不少村镇规划不切实际地用城市规划方法来进行村庄规划,在村镇规划中建生活安置小区、造大广场、宽马路、小洋房等,导致规划中出现很多形式主义工程,村镇失去原有特色。因此,村镇规划建设一定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大拆大建,提倡生态文明。

4)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措施不严。尽管国务院曾颁布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但由于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资金不到位,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条例》无法很好贯彻执行。多年来大部分地方农民建房仍然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安排,自留地甚至农田随意报建,面积不限,一户多宅、单家独户住房现象普遍。“农转非”户、进城就业户,所闲置的农村住房没有及时清理,土地浪费严重。

3 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的措施建议

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抓住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有利时机,适度超前,有序推进,实现村容整洁、青山绿水。

1)要超前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做到专人负责、责任明确、考核到位。充分调动政府、专业机构、农民的积极性,邀请地方建筑设计院所,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开展村镇总体规划控制。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努力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大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水平上来,适应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和自然景观,合理确定建设标准,条件好的村镇要高起点规划建设,条件差一些的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要提高房屋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经济实用。

2)要加强管理,确保各方责任到位。乡(镇) 及有关部门要协调联动,搞好配合。乡(镇)重点负责做好规划经费的筹措,规划方案的编制、专家评审、技术论证、按程序报批、公示以及规划人员的办公用品购置等工作,建设部门要在乡(镇)规划经费到位的情况下,负责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提供、规划方案的技术指导、村镇规划测量、规划成果上报备案等工作。土管部门负责提供乡域和分村土地利用规划图纸等有关资料,提前做好规划建设用地和企业占地的划界定桩工作。村庄和农民要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规划,在涉及拆迁、回购等问题上要服从大局,确保建设规划落地。

3)要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村镇的基本自然资源直接来自于它周边的区域,村镇规划建设中必须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村镇规划要尽可能地保留乡村原有的资源、地貌、自然的形态,生物的多样性及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紧密不可分离的共生共存关系。要发展生态产业,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在加快农民致富的进程中保留一片青山绿水。

4)要加强配套支持,维护村镇规划的严肃性。要建立健全各级村镇规划管理机构。在市规划局单独设立村镇规划管理科,配备专人对全市村镇规划进行综合指导。乡镇也要建立完善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村镇规划管理的专业人员,有计划地录用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村镇规划管理部门工作。加强对村镇规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规划执法水平和专业素质。严格把关村镇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落实村镇建设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严格查处违法工程,切实维护村镇规划的严肃性。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法的宣传普及,在村镇试点工作中,加大对相关规划建设法规的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制意识。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6篇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rice farming and the social culture in Yuanyang Honghe Hani Terrace Heritage Area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form a unique set of road traffic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 traffic system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understands the Hani culture from the view of the traffic system, evalu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关键词:哈尼梯田;遗产区;道路交通体系;因素

Key words: Hani terraces;heritage area;road traffic system;factor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179-02

0 引言

红河元阳哈尼梯田农业历史悠久,有深厚的原始农耕基础,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与哈尼社会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相应的道路交通体系。道路交通体系的形成与哈尼族原有的生活、生产方式、旅游业是分不开的。

国内学者对山地与村庄的道路交通体系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①结合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根据山地城市特殊的地形地貌与城市用地特征,从交通方式、交通可达性和交通设施等因素切入,进行线网规划、站场规划和出租车规划等交通规划研究[1-3]。②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分析道路交通与居民出行构成特点,提出山地城市人性化交通建设中的对策与小城镇发展的新模式[4-5]。③针对静态交通、公共交通等某一交通问题,从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提出山地城市交通优化建设对策[6]。针对山地村庄道路体系与民族生活、生产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对于遗产区来说,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与旅游业的继续开发,现有道路交通体系已不能满足大多数村庄的运输需要,道路交通体系是影响遗产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对道路交通体系的研究与村庄的发展密不可分。

1 遗产区道路交通体系特征

在哀牢山立体地貌与立体气候中,形成了高山区森林、中山区村寨和下半山区梯田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

1.1 遗产区对外交通 遗产区对外交通目前主要依托214省道,省道在遗产区西部贯穿南北,北接南沙,南接绿春。另“哈尼梯田”机场已完成选址,位于遗产区西边的沙拉托乡,距新街镇约20公里,距南沙约30公里;建成后将为遗产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极大的便利。

1.2 遗产区内部交通

1.2.1 车行体系 内部车行体系,依托S214省道、元绿公路及牛角寨新街连接线以国家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形成一个环状交通网络;以S214省道、途径大鱼塘、全福庄、胜村及多依树的县道并和攀枝花与多依树连接线形成另外一个旅游环线。通往村庄道路和村庄内部交通路网由于地形原因,多是尽端式道路;有的村庄坡度太陡,内部没有车行路,只是通到村入口。整体呈现以环状连接枝状形式。

1.2.2 步行体系 ①纵横交错,遍布群山:哈尼族迁徙到哀牢山后,在这片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开始以采集狩猎为生的生活。当时狩猎,野兽穿行地段逐步变成人行道,构成了原始山道的起源,后来形成了自然的道路交通。因为山地对于发展交通不利,人们之间的互相往来基本靠徒步行走,物品的运输也靠人背马驼。所以造就了遍布群山的步行体系,以此满足生产、生活及交往的需要。②形似等高线:在下半山区梯田间,由田埂组成的道路形同遍山的等高线,是开挖梯田时垒起的田埂。在坡度缓的低山,田埂较低较薄,梯田面积较大;越往高处,坡度越陡,田埂越厚约密集,梯田面积较小。这些田埂是村民通往田间的主要道路。 ③水渠即道路:高山森林的小潭、小溪和河流的水源经过水渠注入最高层梯田,水满再流入下一块梯田,直到汇入河谷江河。兴修水渠是梯田农业的关键,所以人们很重视水渠的护养,形成了大水沟跨县连州,小水沟通往村寨和梯田。以此修筑的沟堤宽大结实,行走舒适,也成为道路交通体系中重要的的一部分,主要是联系从高山森林区通往半山区的村寨与下半山的梯田[7]。

1.2.3 道路交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①停车混乱。当地居民的村庄内部停车混乱,影响车辆通行和村庄风貌;在遗产区承担旅游服务的村庄,例如胜村,常出现交通拥堵,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旅游环线上停车设施不足,当游客在景观较好路段停车观看时易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②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地形原因,村寨中部分步行道一侧为陡坎,此类道路无护栏且无路灯,对儿童和夜间行走构成隐患。部分村内车行道路坡度较大,为水泥硬质路面,防滑处理不够,车行与人行之间存在隐患。③路面状况较差。路面状况差主要表现在路面破损和路面卫生较差两方面。现阶段村庄路面基本硬化,但存在部分路段破损严重,影响车辆通行和村庄风貌。由于排污沟渠小,常有污水溢流;另垃圾随意堆放也影响路面卫生状况。

2 影响道路交通体系的相关因素

2.1 地形地貌限制 由于遗产区所处区位边远,地势险要的哀牢山区,北部红河隔断了与外部的沟通,所以对外交通以214省道为主。村庄间与村庄内部车行体系不完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坡度较陡,不能满足通车的条件;另外有的区域地质条件不稳定,也限制了道路交通的发展。

2.2 农耕文化影响 在哈尼族迁徙到此后,开始在山地上发展农业。开挖的梯田不仅形成了哈尼族的劳动场所,相连的梯田间形同等高线的田埂形成了步行交通体系。使村寨与梯田,村寨与村寨紧密联系。

随着村寨扩大,新开梯田增多。为了有充分时间保证精耕细作,梯田的维修保养,必须保证耕作半径在一定范围内。所以为了就近田地,就会分出新寨,形成小型分散的聚落与相连成整体的梯田空间格局。此时步行交通成了丈量人地距离的工具,劳动时间的限制不会造成村寨的无限扩大与劳动空间的无限扩大,从而平衡村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是哈尼梯田的一个特征,其中,兴修水利行成的沟渠不仅保证了村寨与梯田的用水,形成水网体系,也成为联系村寨与梯田的道路交通体系。

2.3 生活与社会交往需求 哈尼族在家庭观念上,奉行“树大分支”,哈尼族男子一经结婚生子,一般要与父母分家,修建新房,建立独立的小家庭。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村寨膨胀、分离。哈尼族居住相近的村寨的人们在古老氏族社会中存在血缘关系。虽然这种关系早已淡薄,但是村寨之间的关系还是很友好,每年“苦扎扎”节的串寨活动都是加强村寨间相互沟通,加深友谊的手段,对哈尼村寨友好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8]。由于梯田农业是依山地自然地貌而营造的,往往需要大范围的集体协作才能使其正常顺利的进行。这种合作的关系也会使得村寨之间需要相互交流与沟通。所以联系村寨间的步行体系较为完整。

2.4 旅游业发展带动 由于开发旅游的需要,旅游环线把保护区内景点连接在一起, 同时又兼顾保护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功能分区的划分。旅游环线基本上是沿着村寨与梯田的边界。这样,在保证林梯田景观完整性的同时,又在空间上引导了游客旅游环线,同时保证了通往各村寨与外界联系的便捷性。

2.5 村庄的快速发展 随着人口增长,村庄的扩大,道路交通体系的滞后性更加明显。原来村内垃圾随沟渠自然排放入梯田,不需要处理。现在原有排污沟渠已不能承当,村内部分垃圾需要运出村外处理,由于村庄内部车行系统不完善,造成垃圾的滞留而导致影响环境卫生。村庄内的很多建设活动,建筑材料的运输还是依靠人力。旅游业的发展使游客数量增加,景点周边停车设施不能满足需要,管理滞后,使游客随意在路边停车,也容易影响交通的通畅性。

3 启示与建议

遗产区的道路交通体系线路走向都是伴随着村镇发展与扩张以生活、生产与社交需求为引导形成的。相对于纵向上自由形成的连接森林、村寨、梯田步行体系,遗产区对外和通村的车行体系整体缺乏系统的规划,村与村间往往没有做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旅游交通体系的规划只是在线路上连接了景点之间,缺乏相应交通设施,许多道路是放射状的。这样的路网结构适应了一定时期交通的要求,但不能满足其继续发展的需求。

针对遗产区交通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3.1 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遗产区的发展将会更加依赖车行道路体系,目前停车混乱的现象更加严重,所以遗产区应该完善道路交通体系。一方面是村内车行道路体系的完善,以传统村落道路系统现状格局为基础,要考虑道路系统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环境允许道路系统发展的可能性为前提,通过环状化、加强村内道路体系连续性来完善通村车行路与旅游环线的连接,以此满足村庄机动化运输的需求(如图1、2)。另一方面在旅游交通体系中,逐步解决旅游过路交通与村庄之间的矛盾,增加交通设施:例如交通标识、停车场的建设。

3.2 完善市政设施配置,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通过市政设施的完善保证传统村落的设施供应不能落后发展水平,使村庄日常生活水准对村民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依托村落道路系统而配置市政设施,既不破坏道路系统格局,也不影响传统村落风貌。

3.3 完善节点空间、加强村民保护意识 道路空间同时也是村民社会交往的重要公共空间。道路交通体系的完善不仅需要技术方面,还需要加强村民保护意识。传统村落村民意识到完整的道路系统可使传统村落风貌变得更美,自觉维护道路体系与路面环境[9]。对道路系统进行梳理,增强道路的安全性的同时,根据街巷空间与村民活动需求在公共节点增加公共设施,诱发街巷交往活动,通过丰富公共交往活动增强村民对村庄公共空间的体验感,从而激发村民对公共环境的维护意识,增强乡村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王矗王玮.西南山地小城镇公共交通规划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3(01):31-35.

[2]李泽新,李治.西南山地高密度城市的空间结构与交通系统互动关系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4,29(04):45-51.

[3]崔叙,赵万民.西南山地城市交通特征与规划适应对策研究[J].规划师,2010,26(02):79-83.

[4]李泽新,童丹,李治.山地城市人性化交通建设目标与措施[J].规划师,2014,30(07):21-26.

[5]董菁菁,温旭丽,郭海超.小城镇交通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105(9):273-276.

[6]蓝岚,莫乾树.山地城市静态交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3,13(03):16-19.

[7]王清华.梯田文化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6.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7篇

1.1农村规划建设中思想认识不到位

过去各级政府不够重视村庄建设,普遍存在“重城轻乡”的现象,对贯彻国家提出的“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决策尚未落实到村庄规划建设层面,缺乏实质性措施。村委会本身更缺乏对村庄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导致无序建设严重,往往既浪费土地,又破坏资源与环境。此外,基层方面把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村庄村貌建设,变成了拆旧房、建新房等简单建筑行为。

1.2农村规划建设缺乏资金支持

政府对农村规划缺少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往往将争取来的农业项目资金全部用于种、养、加工等产业的扶持,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乏资金支持。再者,农民增收缓慢,也限制了规划的进一步开展。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民增收依然十分困难,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在长期二元结构下,对农村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目前多数农村的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编制规划的经费,限制了规划编制的启动以及后期建设的顺利展开。

1.3农村规划建设缺乏公众有效参与

传统的农村规划是一种偏重于物质建设规划上的规划,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方法,缺乏公众的有效参与,使得规划不能体现满足村民的普遍愿望。村庄规划中即使存在公共参与,也只是被动的、初级阶段的参与,仅停留在有限知情权和监督实施的较低层次上。首先,公众参与范围小、广度和深度不够,较少涉及参与主体利益平衡等深层问题。其次,目前的技术手段多为问卷调查、一些意向性地选择和规划成果展示,它们仅被作为辅助设计手段,起不到协调、平衡作用。

1.4农村规划建设缺乏长期投入机制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但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偏低,多年来的建设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甚至有些旧的建设由于缺乏后期资金投入尚未完成,加之新的建设对资金的需求量又十分庞大,对农村建设所需资金试图主要依赖财政投入解决,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同时由于缺乏长期投入机制,至今难以得到保障,地方政府明显“力不从心”。

2我国农村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农村规划编制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农村规划编制质量参差不齐。首先,有的规划是多年前编制的,没有预计到村庄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后来也没有及时修订,明显滞后于村庄发展的需要。其次,有的规划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点的特殊性,耗费大量土建工程来建设城市型社区,结果丧失了农村的地方风格。此外,以往农村规划不全面。有的规划仅有建房规划,缺乏交通、给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对于村民安全的项目,如饮用水源的选址和保护等更是很少涉及到,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建设农村所必需的。

2.2农村基础设施长期缺乏

农村居民点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其建设普遍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致使房屋排列无序、各年代建设的房屋并存,道路曲折不整,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普遍缺乏,用地结构失衡。此外,由于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且缺乏稳定的财政支持,无法维持诸如教育、文化、卫生、交通、娱乐、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的运营,因此很难在每个村庄都配置适当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这就给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3农村生态环境普遍堪忧

目前一些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水、乡镇及个体企业废弃物等缺乏处理,严重污染了生活环境、水源和农田,破坏了生态系统。在农村,农业污染非常突出,包括肥料污染、农药污染、地膜污染等。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化肥中的部分成分挥发到空气中污染大气,部分成分随水流入河流和湖泊造成富营养化,甚至污染地下水体,致使一些地方出现土壤酸化、板结、不好耕作,且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其引起的耕地环境污染已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

3政策建议

3.1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措施

农村规划建设不仅受到村庄周边地形地貌的影响,还受到区域内重大项目建设、现有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将农村规划建设置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统筹规划,才能统筹协调村庄与周围区域的关系。政府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当地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地域资源经济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的生态和经济系统效益,通过科学设计,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实施方案: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实现村庄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

3.2大力引导资金投入农村建设

地方的农村面貌与农村发展直接体现了领导部门对农村建设的认识与决策水平,规划管理部门应从长远、社会各个方面考虑,不断提高宏观决策水平,不要盲目建设与急于求成。同时,要切实落实国家的各项支农政策,对于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违背农民意愿的建设应坚决制止、追究责任。此外,政府应将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放在首位,立足于公共利益,注重每一项规划措施的社会效益。

3.3不断提高农民参与规划的水平

农民是农村规划和建设的主体,因此在进行农村建设规划时,必须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必须争取到农民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提高村民的决策参与度,充分调动村民贯彻落实各项决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农民参与村庄规划和建设中,应该赋予农民一定的决定权,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4制定长远的农村规划建设方案

农村规划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才能引领农村规划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为此,各地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界定建筑和建设标准,防止搞脱离实际的“面子工程”。其次,农村规划一定要量力而行。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在具体操作中,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经济状况和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分步实施。

参考文献

[1]沈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初探[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2).

[2]李铜山,陈明星.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3).

[3]洪音.新农村规划建设要突出农村特色[J].城乡建设,2008,(5).

[4]施利红.谈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J].科技资讯,2008,(6).

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农村住宅建设用地 规范化 管理

为切实解决农村村民住房矛盾,促进新农村建设,根据《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精神,我区启动了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工作。随着该项工作的开展,逐渐出现一户多宅、未批先用、地类认定不清、未节约利用土地等问题。农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既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及农村民生问题,又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唯有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农村住宅建设用地,才能将基本国策落到实处。

1 当前农村住宅用地利用现状

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标准时点为准,本区域内耕地总面积为15.51万亩(基本农田13.99万亩),其中辖区内纳入农村建设用地管理的规划控制区外有5个乡镇,耕地面积10.55万亩(基本农田10.02万亩)。自2007年开通农村住宅用地审批管理业务以来,共审批农村住宅用地29批1082户,面积108520m2,其中2007年2批97户、用地面积9770 m2,2008年4批183户、用地面积16560 m2,后逐年增长,2011年达到8批283户、用地面积28550 m2。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列入农村住宅用地管理的5个乡镇基本农田占全区域内基本农田的71.6%,是基本农田集中分布区域,也是耕地保护重点区域;同时,近年来该区域内农村住宅用地需求呈逐年增长态势,自开通管理业务以来,农村住宅新增用地平均每年增长38.4%。切实保护耕地,严格规范农村住宅用地管理已是迫在眉睫,也是国土资源管理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 农村住宅用地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住宅用地缺乏科学规划、合理引导

目前,除了道路等基础设施拆迁安置区及有条件的村集体以统一建设农村住宅小区外,相当部分的村庄因用地条件所限,缺乏科学规划及技术引导,未能建设农村住宅小区。主要以单独申请住宅用地为主,造成了零星分散建房的现状,不利于新农村成片规划、有序建设的开展,也给国土资源住宅用地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2.2 落实“一户一宅”及“旧宅处置”政策缺乏有效措施

在农村住宅用地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管理“一户一宅”及切实解决“旧宅处置”问题,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制度。农村子女成家分户、老人轮流随子女生活、旧宅的风水迷信等原因,给界定“一户一宅”带来很大困难,也给拆旧宅等处置旧宅用地造成一定阻力,且收回、调剂旧宅用地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所在村委会进行,目前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具体操作办法。

2.3 管理程序不够规范

目前,省、市均出台有关政策及文件,但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具体过程中,需予以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出现的问题有:一是审批管理程序未能较好地实现无缝对接,造成管理真空,如未履行批后监管,造成移位建设、超面积建设等;二是报批程序不统一,如由乡镇政府上报、国土资源基层所上报及申请者个人上报等情形,上报管理程序紊乱;三是地类认定材料不够规范,造成部分土地占用耕地,未按农用地上报等现象;四是未按规定程序履行管理职能,如未履行先公示后报批、多部门交叉勘察等。

2.4 地质灾害搬迁户等“民生造福工程”申请用地受限

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因地质灾害搬迁住宅用地需求日浙增多,特别是列入地灾易发区内的搬迁户需要新建农村住宅。但由于近年来,按照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基本农田和耕地占补平衡的有关规定,上述区域农用地中大部分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或土地整理区,加上山区林地面积比例较大,能用于审批建房的用地可选择性不大,造成了山区急需解决地灾搬迁户等民生问题而又无符合要求的用地等困境。

2.5 未批先建、少批多占等违法现象仍存在

按现行有关政策,农村住宅用地按每户3人及以下80平方米、4~5人100平方米、6人及以上120平方米审批管理。但受农村传统观念影响,农村村民大部分愿意住大宅楼,不按批准面积建房,而随意扩大住宅面积,部分申请者在办理审批手续过程中,未批先建或边批边建,给国土资源执法管理带来了难度。

3 农村住宅用地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3.1 以“科学规划统一建设农村住宅小区”为主、辅以“散户建设”的管理原则

以统一规划建设农村住宅小区为主,积极为农村提供建房技术服务,采用村庄土地整理和旧村改造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自然村向中心村、集镇集聚,鼓励集中建设农村村民住宅小区,引导农民科学选址、合理建房、节约用地。村庄的科学规划应以“六个结合”为基本原则:一是与环境卫生相结合,合理预留绿化带及卫生设施用地;二是与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依托农村路网进行规划选址;三是与村庄改造相结合,统筹旧村改造、土地整治及新农村建设布局;四是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集中分散居住的农户,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利用和规模化种植;五是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充分考虑当地旅游特色,力求在建筑风格上与自然和谐统一;六是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注重保护河流、水库、森林等生态资源,坚持预防优先,恢复补偿为辅,恢复补偿等措施与项目所在地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相适应[1]。对无房户、明显低于法定用地标准户及无法达到最基本居住安全和质量要求的危房户,确需新建但客观上又无法纳入农村住宅小区统一建设的,给予考虑单独申请住宅建设用地。

3.2 规范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