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队伍建设方案

队伍建设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队伍建设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队伍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一、调研目的

根据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信息产业人才特点,分析研究信息产业由大到强对人才的需求,系统掌握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了解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出进一步加强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制定信息产业人才强业战略规划。

二、调研对象

各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直属单位,各集团公司,研究院所及相关单位。

三、调研方式及内容

请各有关单位组织力量,根据本通知要求,对当地及本单位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开展调查研究,通过重点调研和个案分析,总结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研究分析人才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对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分析报告。我部将组织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讨、交流会。

四、调研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信息产业人才情况调研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了解和掌握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调研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和筹划,保证调研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求真务实,确保调研质量。

要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扎实深入地做好各项调研基础工作,确保调研数据的完整、准确。要注意发现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借鉴成功经验,为加强信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和促进产业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队伍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二、凡利用职权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一律停止执行职务,视情予以行政记过以上处分。

三、凡利用职权入股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或被监督单位的,一律停止执行职务,视情予以行政记过以上处分。

四、凡干部及其配偶、子女参与经营消防公司、承揽消防工程、推销消防产品的,一律停止执行职务,视情予以行政记过以上处分;其他亲属在全省范围内从事上述经营活动的,视情予以行政警告以上处分。

五、凡在部队工程建设招标、物资采购中弄虚作假、暗箱操作、收受钱物,或在重大经费开支中严重违反《省消防部队财务管理规定》的,一律停止执行职务,视情予以行政记过以上处分。

六、凡在干部任免、士官选取、入警考学、人员调动、立功受奖、兵员征退、房屋租赁中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或贵重物品的,一律停止执行职务,视情予以行政记过以上处分。

七、凡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一律停止执行职务,视情予以行政记过以上处分。

有上述行为,受到行政处分的,还将予以相应的党纪处分,并责令退出现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队伍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ESP;教学现状;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12-01

1 ESP概述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国外对ESP的定义还是哈钦森与沃特斯(Hutchinson & Waters)1987年提出的定义比较权威;ESP is an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in which all decisions as to content and method are based on the learner’s reason for learning。[1]ESP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和行业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比如金融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计算机英语、汽车英语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阅读国外专业文献的英语技能。[2]ESP教学能够使学习者把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习者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下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Wilkins曾经说过,经过ESP培养的学生,在他们将要从事的专业领域里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语教育的学生能更加有效地胜任交际活动。[3]随着社会对人才英语能力要求的提高,ESP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ESP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而产生的,是一门新兴的学科。ESP的教学主张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外对ESP理论的研究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体系。我国的英语界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关注ESP教学的,而高校对ESP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研究成果上,在理论和实践上尚未进入成熟阶段,因而我国高校ESP的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我国英语一线教师对ESP的认识模糊,教学思想比较落后,教学模式比较单一。ESP教师缺乏对特定行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使ESP教学实践脱离了社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顺应社会的需求,虽然各大高校开设了ESP课程,但是ESP教学和研究尚处于试验阶段,未能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和体系

2 我国高校ESP教学现状分析

在理论上,ESP教学与EGP教学是同等重要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非如此。我国高校普遍重视EGP教学,而就ESP教学方来说,在各个高校和院系专业之间的差异就很大。大部分高校对ESP教学缺乏系统的教学安排,定位不准,师资配备滞后,教材建设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等。

2.1 ESP与EGP(通用英语)的衔接关系不够明确。

ESP与EGP都属于语言教学的范畴,都是帮助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过程。但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上讲,EGP在教学内容和目的上与ESP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既ESP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与专业和职业的关系更加密切。EGP讲授英语语言的普遍现象,训练学生的基础语言技能,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英语语言的普遍性;ESP则要解决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没有掌握或者尚未完全掌握的专门语体内英语知识和技能问题,帮助学生逐步具备以英语为媒体进行某专业学科交流的能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衔接好EGP学习和ESP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2 教学组织松散,教学内容单一。

高校对ESP的认知程度不够,认为ESP教学不过是带着学生阅读几篇专业文章而已,甚至很多ESP教师也是这么做的。要实现ESP教学目的,达到ESP教学目标,必须得任用既精通专业知识,又有着深厚英语功底的教师来从事此项教学。然而,我国很多高校在实际任用教师的时候,由于条件的限制,ESP教学并没有受到重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ESP教师教学内容单一,授课方式主要以讲解专业词汇和翻译课文为主,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分析和翻译专业文献资料,进行专业的口头和书面交流等。这主要是因为任课教师没有经过专业语言教学培训,使课堂气氛沉闷,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ESP教学。

2.3 缺乏有效的ESP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尚未建立起科学规范的ESP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也没有明确的测试要求和标准,难以准确地评价ESP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结果造成课程设置的无章性,教学管理的无序性,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教师教学缺乏指导、监督和管理,学生学习缺乏压力,从而影响了ESP的教学效果。教学必须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需要制定一套符合ESP教学规律和特点的教学评价体系。客观和有效的教学评价不仅能够调整教学行为和监督教学过程,而且能够及时对教学目标和教材进行评价和修订,从而客观地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

3 ESP师资队伍建设方案

有了专门的ESP教师队伍,才会有ESP教学法的研究者、课程设计者和教材编写者。因此,提高ESP教师素质,加强ESP师资队伍建设,是改善我国高校ESP教学现状

3.1 实现EGP教师向ESP教师的转型。

我国EGP教师大多具备丰富的英语语言和文学知识,基本功扎实,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教学经验丰富,胜任基础教学不成问题,但是很多人不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知识结构单一,要鼓励这些教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利用图书资料和互联网上的资料加强自学。教学管理部门应该给英语教师提供到国外或本科院校进修专业课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出国进修。鼓励年轻的EGP教师攻读其他专业的硕士或者博士学位,深入并且系统地学习一些专业课程。从而使ESP教师掌握所教专业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及所教的专业英语语体特征。

3.2 ESP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教学。

在ESP教学中,英语技能和专业知识是不可分割的。ESP教师没有必要成为专业课教师,ESP教师还应当积极与专业教师进行合作,共同承担ESP的教学任务。对从事ESP教学的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来说,相互合作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是进行成功ESP教学的可行办法。首先专业课教师必须对本专业英语语言和语篇感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培养专业教师的英语语言能力,培训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外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讨论ESP课程的教学方式和语言的使用方式。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ESP教师能够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度有足够的认识;ESP教师又能让专业教师清楚认识学生所面临的语言问题。这种合作教学的模式可以长期固定下来,ESP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确立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在长期合作中形成一整套ESP教学方案。当然这种合作教学甚至可以覆盖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以及不同院校之间的协调配合。

3.3 引进精通英语的专业人才担任ESP教学。

招聘从国外归来的留学生以及一些专业的工作人员,在外资或者合资企业中,能够熟练的使用英语和中文的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他们都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具备很好的外语水平,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培训,能够胜任ESP的教学工作。[6]吸纳有企业服务经验的业务骨干走进校园,开办ESP专题讲座等。

4 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扩大和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化,ESP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英语教学从内容和模式上逐渐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从内容上看,英语教学正在从单纯的语言知识的输入向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转变;从教学模式上看,英语教学把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ESP课程,鼓励教师开设多种类型的ESP课程,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用于综合应用能力。这必将带动我国ESP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Hutchinson T and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队伍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一、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基本原则

坚持分级负责,整合资源。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各县区建委(城建局)、各有关单位要视情况整合现有各类应急队伍,科学合理组编,形成应对合力。

坚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按需发展。针对常发、易发灾种确定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和完善。

(二)建设目标

力争用2年时间,组编建成燃气、供水、供热、排水、建筑生产事故救援、城市排涝、城市桥梁隧道、森林火灾应急队伍,加强应急队伍专业力量和专业技术装备的配备得到全面加强,形成统一指挥、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应急体系。

二、组建任务

(一)城市防讯排涝应急救援队伍由市市政管理处负责组建。主要负责城市排涝泵站抢险和城市主次干道出现严重积水、城市排水沟渠因强降雨发生排水不畅的抢险。组建规模为100人。

市政公司负责组建100人应急抢险预备队。

(二)城市桥梁、隧道保障应急队伍由市市政管理处负责组建。主要负责淮河大桥等城市桥梁、隧道的应急抢险救援。组建规模为80人。

(三)建筑生产安全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由市建筑管理处指定在淮较大、专业技术力量和机械装备较强的建筑施工企业组建。主要负责对特大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组建规模为100人。

(四)森林火灾应急救援队伍由市园林管理局所属舜耕山管理处负责组建。主要负责洞山林场范围内森林火灾扑救及救援力量的引导协调工作。组建规模为20人。

市园林管理局负责另组建50人火灾应急救援预备队。

(五)中燃公司负责组建天然气应急抢险队伍。主要负责城市天然气管道、管网附属设施、CNG加气站、液化气储灌站及天然气用户(包括工商业用户)燃气设施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组建规模为30人。

(六)首创公司负责组建城市供水应急抢险队伍,主要负责城市供水管道、管网附属设施、水厂及污水处理厂内生产设施、用水户(包括工商业用户)供水设施和一级泵站防汛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根据应急抢险的需求,分别成立制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防汛、主干管应急抢险队伍。组建规模为136人。

(七)矿业集团瓦斯利用分公司负责组建瓦斯气事故应急抢险队伍。主要负责处理突发性瓦斯气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组建规模30人。

(八)中润热力公司负责组建供热事故应急抢险队伍。主要负责城市供热管道、管网附属设施、热用户供热设施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组建规模为30人。

(九)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负责组建城市污水排水管网应急抢险队伍。主要负责污水管网、泵站发生事故,导致污水泄漏影响城市设施和群众生活或遭遇强降雨危及泵站等重要设施的应急抢险,负责救援力量的有关技术指导和引导工作。组建规模10人。

市市政管理处、市市政公司组建的城市排涝应急抢险队伍作为第二、三应急救援梯队。

(十)各县区建委(城建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整合应急力量资源,组编应急抢险救援队。

三、应急队伍建设步骤和工作要求

(一)工作步骤

各县区各单位重点抓好应急队伍的组建和充实调整工作,加强专家队伍建设,以专业人员、专家为骨干力量,依据职能管理和担负的抢险救援任务,组编各专业应急队伍。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已建成的各专业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编制专业分工合理,根据所担负的抢险任务,配齐基本的专业抢险装备,应对第一时间应急抢险救援。明确请求上级、友邻或境外支援的专业装备和人员。

(二)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县区建委(城建局)、负责组编应急抢险救援队的单位是应急队伍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因地制宜,合理组编,全力推进应急队伍建设工作。

2、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应急队伍运行管理机制。市城乡建设委调整应急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应急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各县区、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应急队伍和装备统一指挥调度、快速输送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

队伍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培养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083

我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因此,要培养符合当前建筑行业一线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就落在了高职院校的肩上。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中支出,各高职院校都要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确保院校培养质量,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最根本的保障,更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证的最关键。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业总产值从1952年至今亿增长一千多倍。建筑业从业人员目前已达到3000多万,其中大学以上学历者仅占11%,建筑专业教育远落后于实际需求的现状为高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而培养优秀的建筑类人才的重任便落在了教师身上。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国高职高专土建大类专业目录下的的骨干专业。是为建设工程一线培养最基层的技术管理人才的核心专业,其特点是具有超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由于该专业是支撑建筑业发展的急需专业,因此始终是高职院校招生过程中的热门专业之一,同时也是教育部门重点扶持的专业之一,据统计,到2009年底,全国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办学点已达514个,在校生将近20万人,每年有大量毕业生进入建筑行业,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近年来,在国家示范院校和骨干院校建设的带动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也积累了相对丰富和成熟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但就该专业的全国总体办学情况而言,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科学性,无法真正体现岗位需求。

(2)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化、雷同化,多数院校仍然带有浓重的本科教育的色彩,注重知识结构系统化,而忽略实践能力的系统化。

(3)课程标准不能体现情境式、模块化,以及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4)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无法满足学生真正参与的需求。

(5)没有真正实现双证融合,企业对毕业生的认同度不高。

而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归根在于师资团队的教学理念没能达到统一,没能完全按照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进行教学设计。而教师素质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高质量的保证,只有构建一支“学历高、业务精、技能强”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建筑施工管理人才。

因此,在完善建筑建筑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制度保障,构建合理师资队伍结构

根据不同教师的知识背景、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要求,对教师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或者直接从企业引进一批专业技能人才是建设双师结构队伍的最根本的途径。学院应制定保障措施,以“送出去,引进来”为根本培养模式,同时一定要强化专业带头人的引领作用,每年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由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性非常强,很多教师又是从“校门走出后又进入校门”,缺乏现场实际工作经验,这样便不能很好的带给学生精髓的专业技能,所以一定给教师合理的安排授课任务,尤其是新进教师,授课量不宜过大,同时要鼓励教师到施工现场进行锻炼,结合所授课程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相应岗位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建设制度保障,这样便能从根本上保障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2 按定位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2.1 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带领教师进行专业建设、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因此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建设途径主要为自行通过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二是从企业引进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在对其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主要根据其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判定。

2.2 骨干教师

通过学院建立的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制度进行骨干教师的选拔,骨干教师应为业务能力强,有工作热情,除能够承担常规教学任务以外,还能带队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从事和专业技能相关的其他工作,并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2.3 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目前是学校教学的主力军,但其教学经验与实践经验均不足,需通过“传帮带”等一系列方式对其进行培养,使其成长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应具有虚心好学的精神,树立能者为师的观念。同时通过各项技能对其进行考核,保证青年教师培养质量。

2.4 兼职教师

为保证各类课程有序教学,使教学团队多样化,则需要有针对性的聘请兼职教师。一般应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满足正常教学与专业发展的需要。

3 利用企业资源打造教师队伍

服务地方经济、为行业输送优秀人才一直以来是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加强校企合作,不但向企业输送优秀毕业学生,同时也可为企业承担培训、科研等工作任务,以此来进一步打造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了解企业第一线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技能训练。

队伍建设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3-0048-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即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需要,协调终身教育、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1]。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职业院校要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重新定位不同参与主体间的关系,重点强调了政府、行业、学校、社会组织和个人等主体的共同参与,落实各主体的责任,加强监督评价、依法治理,形成长效机制;同时指出培养人才质量的关键在创新培养模式、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2]。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专业建设是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并且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

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治理结构,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明确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能力要求,分析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职业教育治理对“双师型”教师的能力要求

(一)“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技能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需要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培养高端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这就需要职业教育院校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师范技能、娴熟的实践技能、精深的科研技能。在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理念下,“双师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师范技能,履行教师的基本职责,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培养新型高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另外,也要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做到培B理念和培养方式方法与时俱进。

(二)“双师型”教师应主动适应区域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的优化升级。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东西部、城乡之间的差距,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如民族文化、民间工艺的发展与传承。这样的区域发展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行商讨修订,做到互利共赢。自己设定的培养目标,自己实施的培养方案,自己监督控制的培养过程,自己对培养人才的使用,更容易找到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适应发展的需要,实现任务目标和计划方案。

(四)明确目标: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权益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即使是作为培养单位的职业院校也对自己培养的人才不满意,也就是人才质量不过关。职业院校知道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但在培养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使得培养过程偏离培养方案,其中职业教育学问化是最主要的方面。职业教育没有建立健全的体系,没有坚持自己的目标,总是和普通高等教育进行比较,不管是在学校建立、设备购置、教师准入、学校招生、教学评估等方面都进行比较,无法跳出普通高等教育的框架。特别是隶属于综合型大学二级学院的职业教育学院很难做到一校采取两套治理模式。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包括教师团队的发展,不同的教师从不同的方面有效组合成“双师型”更能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在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要求下,更需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明晰责、权、利。

参考文献:

[1]杨新春,吴艳.现代职教体系视野下的高职“双师型”教师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4(4):64-69.

[2]白维.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 提升治理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63-165.

[3]李梦卿,杨秋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6(14):24-28.

[4]肖凤翔,贾F.协商治理: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5-10.

队伍建设方案范文第7篇

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及贯彻意见汇报

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及贯彻意见汇报3月8日,省应急办在**召开**五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应急办主任**,**五市应急办主任及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各市交流了工作情况和20xx年工作打算,**主任对今年应急管理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会上获悉,全省13个地级市今年有6个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出现迟报、漏报2次以上,5个市迟报、漏报1—2次,我市和**市未出现迟报、漏报情况;我市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应急队伍建设贯彻意见出台、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省市值班室系统互联互通应急平台建设等方面走在**五市乃至全省前列。会议要求各地今年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1.健全应急管理体制。目前,省政府已经成立省应急管理委员会,对应急委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和工作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能作出明确规定,省政府办公厅的“三定”方案专门设立应急管理职能的内设机构,强化、固化了省应急办的职能和地位。各地要抓住省政府出台这两个文件和当前机构改革契机,多向领导汇报宣传,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推动成立应急委和政府办设置应急管理职能内设机构。2.推动应急队伍建设。该项为省政府50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要求各地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一是尽快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二是就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调研,开展试点,推动落实。3.加快应急平台建设。该项为省政府50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各地要加快市级综合性应急平台建设,整合应急管理资源,完善应急平台功能,尽早全面实现与省应急平台互联互通。4.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各地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在国家和省总体预案修订出台后,立即对各市的总体预案进行修订,同时要按照国务院应急办《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要求,组织开展预案演练。5.加强应急值守工作。要求各地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节假日、双休日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实行每周五下午通过省市值班室视频系统点名制度;进一步抓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报告信息。6.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各地在推进“十一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要做好“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的前期调研工作,确保将应急体系建设列入地区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7.开展应急宣传培训。要求各地应急办与当地组织、人事等部门共商培训计划方案和操作办法,运用多种形式将应急管理纳入各级各类培训班计划;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加大对基层应急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8.创新应急工作机制。包括区域联动协调机制,与军队和武警、消防部队应急联动机制等。根据苏北五市座谈会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3月中旬召开一次县(区)应急办主任座谈会,交流各县(区)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传达苏北五市座谈会精神,通报当前应急管理工作重点,研究落实今年各项重点工作的措施。二、围绕今年的市级十项重点工作逐项开展调研,提出方案报批,推动工作落实。具体为:一是修订市总体应急预案;二是组建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三是市应急平台图像监控系统建设;四是组建市一级应急专家库;五是组建基层信息员队伍;六是组建志愿者队伍;七是与军分区、市武警支队、市消防支队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八是建立区域应急联动协调机制;九是建立市级有关部门移动应急指挥平台急时调用机制;十是“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三、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修订、完善各项值班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进一步严肃值班纪律,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严格遵守省应急办关于政府系统值班工作视频点名制度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基层信息报送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向省政府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四、开展督促检查,全力推动面上工作开展。一是督促县(区)参照省、市尽快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在政府办增设应急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完善和理顺应急管理组织体制;二是督促县(区)和市各有关部门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加快基层综合性应急队伍和各专业应急队伍建设;三是按照国务院应急办《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要求,组织和督促县(区)及市各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演练;四是组织和督促县(区)及市各有关部门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和科普训传。

 

队伍建设方案范文第8篇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交通系统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坚持把队伍建设与创先争优、保持党的纯洁性、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紧密结合,把“加强效能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突破口,着力在保持党员、干部的纯洁性和加强执法队伍行为规范、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上狠下功夫,动真的、干实的,不断推进交通系统干部职工的作风能力建设,为扎实推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主要目标

(一)创新意识有增强。以打造“满意交通”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路径等方面实现自我超越,做到善于超前谋划、创新方法,做到勇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营造争先比优、奖勤罚懒的良好氛围。

(二)服务群众有实效。着眼于“三个服务”,按照“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微笑服务、温馨交通”和效能建设要求,着力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和规范交通行政执法行为,强化制度建设,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活动的最终评价标准,积极创建“阳光交通”。

(三)作风能力有提升。加强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进取心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执行力的责任意识,着力解决“不适应、不规范、不满意”和“懒、庸、散”等问题,切实提升履职能力,树立风清气正、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

(四)交通工作有实绩。促使全体交通运输干部职工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真正把心思用在事业上、把精力花在工作上,在完成好全年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创亮点、争特色,推动交通运输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继续保持走在全省、全市先进行列。

二、工作措施

开展以“效能建设问责问效”为主要内容的“抓队伍、强素质、促工作、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三不”问题,突出治理“松、散、懒、慢、乱”现象,加大考核评议力度,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服务能力,使活动过程真正成为交通运输系统提高作风素质、密切干群关系的“试金石”,真正成为提高执行力、优化发展环境、开创工作局面的“折射镜”。

(一)狠抓工作作风转变,着力加强效能建设。

1、建立健全“五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制定出台机关效能建设《绩效考核制度》、《干部交流轮岗制度》、《特邀监督员制度》、《督查制度》和《连带责任追究制度》等规定,建立健全职责清晰、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办事高效、奖惩分明的机关效能建设管理制度。

2、开展“效能建设大讨论、大排查、大整改、大督查”四项活动。一是针对全系统效能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效能建设大讨论、大排查、大整改、大督查”活动方案,切实做到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剖析原因,查找问题,制定措施,加强督查,扎实整改。二是全面接受群众监督,在新闻媒体公布监督方式、内容,实行有奖举报,实名举报做到“件件有回复、件件有落实”。三是严格执行严禁工作日饮酒、工作时间打牌、玩游戏、公务车管理等禁令,明确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和纪律要求,从严管理,切实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3、开展“工作人员大轮岗”活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有关规定,积极组织实施局管干部、执法人员和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交流轮岗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工作环境。

(二)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三走进”活动,着力提高服务能力。

1、走进基层站所。市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包保五县三区公路运输管理所及所辖1个基础薄弱的交管站,实行联系驻点制度,每季度不少于10天深入基层站所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力度,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实现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2、走进服务窗口。局直有关单位、各县区交通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包保1至2个交通服务窗口,每月要到联系的服务窗口办公1天,实行首席代表制度,切实加强服务窗口建设,深入开展“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树立交通新形象。

3、走进人民群众。市县两级交通机关干部要联系2至3名服务对象或困难职工,开展结对活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增强群众观念,积极发挥机关示范带头作用。

(三)继续开展“三训三考”活动,着力提高整体素质。

加强教育培训和干部管理工作,是加强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为确保巩固年目标实现,今年继续抓好“三训三考”工作。

1、狠抓“全员培训”。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要以深入开展业务培训、岗位训练和业务竞赛活动为载体,进一步营造勤奋学习、钻研业务的浓厚氛围,要求干部职工熟悉交通工作的政策法规、工作程序,熟练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实现个人学历与工作能力、职称职务与业务水平的相一致。各单位(部门)要开展“每日一问、每周一练、每月一测、每季一考”岗位练兵活动,紧紧围绕本单位(部门)工作重点,结合工作实际和业务特点,制订练兵方案,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把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把短期练兵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使全体干部职工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参加岗位练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市局计划安排30%领导干部参加“调训”、40%执法人员参加“轮训”,精心组织,务求实效。

2、规范“干部考核”。为加强和规范局管干部管理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照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对市管干部年度考核工作要求,严格程序,严明纪律,继续开展2011年度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实行每两年一次进行大述职、大评议,建立健全长效管理考核机制。

结合“全员培训”工作要求,各单位(部门)按隶属关系认真组织开展好“考试”工作,检验学习成果,促进工作开展。年终,各单位(部门)要开展队伍建设年“考评”工作,奖优罚劣,总结经验,深入推进队伍建设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四)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确保做到“三个到位”。

坚持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交通运输、队伍建设、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按照“围绕一个目标(建立三个机制:防范机制、监控机制、处置机制)、抓住三个关键(强化宣传教育、突出领导带头、严格责任追究)、确保三个到位(认识到位、排查到位、落实到位)”的总体思路,严格按照市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示范单位的要求,切实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覆盖面,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五)切实加强“双十佳”培树,着力提升社会形象。

认真开展好“双十佳”的培养和考评工作,着力推进各单位推树典型活动深入开展。制定出台“十佳先进集体、十佳标兵”宣传方案和奖励办法,加强宣传,激励先进,努力提高“双十佳”的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各单位(部门)要切实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培树工作,保护好先进典型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活动,确保“双十佳”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进一步开展队伍建设巩固年活动是全面落实我局各项交通目标任务的有效载体,各单位(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进一步开展队伍建设巩固年活动列入本单位(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网络、简报、宣传展板和其它媒体形式,加强对活动的宣传引导,要切实加大对局党委有关工作要求的宣传力度。要重视培养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形成广泛参与、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