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班级建设方案建设背景

班级建设方案建设背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班级建设方案建设背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班级建设方案建设背景范文第1篇

摘要: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班级文化往往会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问题的因素涉及到了中职学校的校园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和校外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以教育工作的信息化带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对师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发挥和对班级文化建设环境的优化,是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影响措施

在中职学校之中,互联网技术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变化,让班级文化建设问题成为了顺应时展的一种需要。信息化媒介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的建设原则

1.1普遍性与职业性的统一。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在校园生活中的主要表现。从中职学校的自身特点来看,针对学生群体在文化素养和自制能力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问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制约功能的发挥和班级活动对学生的导向功能的发挥,是对班级文化的有效性进行保障的重要因素。从中职学校的角度来看,作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之间的融合,也是教育工作者在构建班级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新环境下,普遍性与职业性的原则的发挥,就应该成为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个主要原则。在这一原则之中,要求中职学校各个班级的班级文化要与学校的整体办学原则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即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看作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后者要求教育工作者在组织学生构建班级文化特色的过程中,要让职业教育的自身特色渗透到班级文化之中。

1.2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从文化自身的角度来看,班级文化是班级自身发展历程的一种表现。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班级文化与信息时代的融合,可以让班级文化成为提升班级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在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从学校所构建的校园文化入手,构建一种让教师文化、学生自身的个体文化和群体文化共同发展的文化模式,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种可行思路[2]。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各个班级在构建自身班级文化的过程中,要遵循一种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即在对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文化传统进行传承的基础上,从班级自身的实际情况入手,构建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

2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2.1校园因素。从班级文化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影响来看,优秀的班级文化可以为学校的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一定的载体。因此,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德育教师应该对班级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但是从中职学校的现状来看,一些学校对学生的实用技能培养工作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过于关注,这就使得人文思想教育成为了中职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在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缺乏关注的情况下,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制度性要求的缺乏,往往会让班级文化处于形同虚设的局面。

2.2教师因素。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因素也会对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知识技能的传授问题过于关注,对德育问题的忽视,往往会让班级缺乏一种积极的文化氛围。在班主任的主导作用相对欠缺的情况下,班级管理中所表现出来的混乱局面会成为影响班级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2.3外界环境因素。外界环境问题也是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极端的网络评论、缺乏官方证实的新闻报道、黄、暴力视频等不良因素出现,可能会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威胁。社会中的、知法犯法等不正之风,也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3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的建设措施

3.1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建设环境进行优化。从前文的论述来看,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对班级活动形式的创新,是对班级文化建设环境进行优化的一种表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某中职学校数控班针对班级同学中存在的上课缺勤问题,将企业化的管理制度应用在了班级文化管理制度之中。在对考勤措施进行调整的过程中,教师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将班级改为了一家与数控技术有关的虚拟企业,在利用选举机制选出一些班级管理人员以后,通过发放虚拟工资单的方式,对班级的考勤制度进行了调整,在考勤制度进行调整的同时,对于一些在学校受到奖励的同学,教师也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虚拟货币鼓励,在家长的配合下,这种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针对外界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校与社区之间合作,也成为了推动班级文化发展的一种有效措施,一些中职学校与学校所在地区共建义工服务站的做法,也是对班级文化建设环境进行优化的一种有效措施。

3.2对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信息化技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是中职学校各班在创建自身班级文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既要对自身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也需要对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进行充分发挥。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开展过程中,一些中职学校班主任借助信息化手段让自己与学生家长之间加强联系的做法,是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种可行措施。利用网络平台对班级优秀同学进行宣传的做法也是丰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在调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辩论会、节日娱乐活动等形式,对自己在班级中的作用进行发挥。

3.3对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进行完善。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在构建班级文化环境的过程中,信息化班级环境的建设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在班级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熏陶,是对班级物质文化进行丰富的表现。信息化影视素材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是信息技术背景下开展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在法制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一些中职学校的班级将《今日说法》《天网》和《忏悔录》等栏目应用在了班级文化建设之中。利用信息技术对这些栏目中与青少年有关的栏目进行筛选以后,这些在中职学生群体中具有典型性的节目可以在班级学生中发挥一种警示作用。在开展人文教育的过程中,《百家讲坛》栏目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拓宽了自身的视野。

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化的德育教育工作,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机制,对班级面貌进行充分展示是中职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一大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这一工作中的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树民.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杜伟伟.中等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班级建设方案建设背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风建设;班风舍风;长效机制

加强学风建设、推动高水平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要务。学风建设兼具系统性、长期性特点,宏观上要健全长效机制,微观上要系统激活各个主体。随着学生工作促进学风建设方案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学风建设是教学、行政及学工的有机结合,涉及到校、院、班级和宿舍纵深层面。良好的学风形成需要统筹指导及职能部门的齐抓共管,更需要班级、宿舍共同推进,从而有效地促进班风舍风建设常态化覆盖。

一、重制度,创思路,不断提高长效建设水平

加强班风舍风建设的突破点在于健全制度,需要因地制宜地健全班风舍风系统管理、体制建设和分工协作机制,构建班风舍风建设的规划、实施、评估、检查、反馈等各个要素与子系统。学工方面,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领导挂帅,辅导员及主要学生干部深入各班级、宿舍展开调研,通过系列专题座谈会,针对学生在专业学习、在校生活、毕业就业等方面的困难进行系统排查,广泛收集意见、分析并深入探讨。

学风建设制度化要实现职能部门有效融合,在管理上形成合力。为实现系统化管理,教学、学工、后勤必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在班风舍风建设中反映的问题集体协商、民主调研,开展效果检测和反馈,根据建设目标进行比较,有针对性地适当处理。

学风建设中,必须注重制度建设和实施。在严格执行包括教学活动考勤、诚信教育与测评、班风舍风管理、各类奖学金评定等制度的同时,注重班风舍风建设自我管理与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团委、学生会与学生自律委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二、重实效,抓协调,开创班风舍风建设工作新局面

明确分工,完善跨部门协调和管理工作,加强系统性。系统做好班风舍风建设工作,离不开教学、后勤与学工方面的密切配合。

教学方面要注意将教学任务深化到班级班风建设项目中,加强同后勤、学工的协作,从专业知识和管理技术层面全面参与;学工方面应设置以辅导员为主力的督导小组,每月同教学、后勤方面召开督导例会,交换和设计教学工作进度和后勤管理状况,把加强班级、宿舍管理纳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并作为年度职称考核内容,随时随地检查。同时,后勤部门要积极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班风舍风建设的行列中,形成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提高班风舍风建设的针对性。

三、重覆盖,强进度,全面推进信息化工作

打造信息平台,实时追踪班级、宿舍动态,提高班风舍风建设的敏锐性。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开放、多元、灵活和交互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探索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引入并作为班风舍风建设的辅助工具,对于提升学风建设的实效性具有重耍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班级管理信息平台的创建,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也可使学院教务、团学管理部门弱化单纯的“传话筒”成分,更加关注学风管理评估。

搭建新媒体网络学术交流平台,增强班级、宿舍整体学术氛围。借助新媒体网络平善的管理和信息布局能力疏通班级、宿舍学术交流渠道,特别要综合运用人人公共主页、校内BBS等渠道实现教师答疑解惑,更新学术著述和前沿信息等并进行群组讨论,利用相关视频、图文等引导和激发学生探索和自主研究精神,填补背景知识和教学反馈空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域,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

四、重情商,推典型,充分发挥班级、宿舍负责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情商教育兼具方向性与渗透性,在班风舍风建设工作中,要把情商教育工作放在首位。要注意情商教育的渗透性,将其紧密地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相结合,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刻苦学习、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加强情商教育要导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在学风方面全力推动,以此培养、提高他们的情商。如班级的政治学习、宿舍竞赛等活动,可采取学生轮流负责制,培养学生自身的参与、组织、管理的情商和其他方面的能力。

优良的班风学风应该是建立在全班学生自觉意识的基础上。集体主义是班集体的凝聚力,而强有力的班团干部是形成集体主义的核心。优秀的班级干部和宿舍负责人应踏实肯干、能做模范、勤创新、讲奉献、乐拼搏,有积极群众影响。要充分发挥优秀干部、宿舍代表以及学风建设中涌现出的典型积极分子,通过总结表彰、宣讲会和学风建设协调会发挥学生和积极性。

总的来说,以班风舍风建设为抓手,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需要的是走进学风建设单位,紧跟学生客观需求,完善和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将学生培养计划、学风建设方案和学生工作有机融合;需要的是充实学习生活环境,掌握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学习方向和目的,将情商建设贯穿始终;需要的是引导班集体形成“比、学、赶、超、帮”的氛围,用切实有效的活动打破学风建设屏障,形成求真务实、深入人心、寓教于乐的学风建设方式,打造出学风建设自身独特的影响和实效。

参考文献:

班级建设方案建设背景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教育也日渐发展,学校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日臻完备和成熟。这为班主任有效地开展班级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依据,也极大地促进了班主任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但同时,班主任也感觉到另一个问题的存在:大多数学生能在制度的管理下积极学习、全面发展,但极个别学生由于对班级管理制度不认同,拒不遵守,成为班级中的个别群体、不和谐因素,影响到和谐班级的建设。

我认为出现这种教育尴尬局面的原因可归纳为两个:一是教育管理制度自身的强制性是有限的,它是以教育学生为最终目的。如果学生内心不认可、不认同、不接受,那么它的教育效果是十分苍白无力的,老师最终无可奈何;二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缺失或不到位,即缺失促进学生认同管理制度的班级文化氛围的“软力量”。现在的学生底下“尊称”班主任为“老班”,“老班”这个角色可不好干,相信干过这行的都有深切体会。尤其是现在,时展了,“老班”更忙了、更累了。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班级文化会催生学生从内心对管理制度的认同,达到自觉遵守纪律、自我约束的效果,以减轻“老班”的劳累。

因此,班主任应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软实力,并能使之与管理制度有效统一,一内一外,一软一硬,共同起作用,必将更有力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谈几点班级文化建设以提高班级软实力的体会。

二、解决方案的内容及措施

1.充分利用标语、口号等形式,明确班级文化的主题,初步形成班级文化的雏形。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首先要确定班级文化的主题,在确立班级文化主题时应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自己的管理风格。只有这样,确立的班级文化主题才能具备最广泛的学生基础,并在下一步的培育和建设中顺利推展开来,才能广泛地获得学生的认同,更充分地发挥其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班主任在确立班级文化主题后,应以标语、口号形式表达出来,宣传班级文化的主题,让学生初步认知班级文化主题。这是整个班级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建设班级文化的切入点。标语、口号内容的选择要有特色,要合适,这对后期班级文化的顺利建设有重大的影响。

实际工作中,我确立的班级文化的主题是“自我鞭策,成功自我”,即自己监督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成就自己。确立主题后,结合学生纪律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较低的实际,我把“失败是自己精心设计的”作为班级标语,用冷色幽默的语调来提醒学生,认识到失败是一定过程的必然结果。

标语和口号的提出,有效地转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为学生的学习明确了策略,同时宣传了班级主题,让学生对班级文化主题有了初步的认知。

2.充分利用班会、谈心的形式,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完成班级文化的发展。

班级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班主任及时将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知引导提升到对班级文化的认同层面上,即完成班级文化的内化过程,这是形成班级文化的关键。班主任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来培育和建设班级文化,其中主要的有效方式是主题班会和谈心。

利用主题班会,能不断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逐步增强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班会的主题可以根据教育教学实际,多角度、多层面地选定,但一定是围绕班级文化主题展开。通过具体事例的讲解分析,能进一步突显班级文化主题、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我会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对学生一周的总体表现提出表扬、指出不足,注重日常学习过程的教育和矫正。

同时,在和学生个别谈心的过程中,我也围绕班级文化主题展开,结合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多角度分析,多层次切入,进一步丰富了班级文化的内涵,加强了学生对主题的认同。

3.充分促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完成班级文化的升华。

随着学生对班级文化认同感的增强,班级文化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管理因素,并开始发挥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良好习惯的逐步养成,这是班级文化的升华。

我班学生在班级文化的影响下,开始认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并制定了各自的学习计划,用计划的形式来规范日常学习过程。在制定计划时,我要求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具体特点来制定,如有的同学偏科现象较重,要在计划中注重偏科的学习和复习巩固,进一步督促学生将计划落到实处,日久天长,学生的计划则由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因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思考与建议

班级建设方案建设背景范文第4篇

学风建设策划书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宗旨

学风是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也是一个班级的立班之本。优良学风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的无形而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促进我校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鼓励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保持优良的学风,结合我班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班学风建设月活动方案

三、活动目的

1、通过组织学习规范、校风校训等有关知识的学习及检查、督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严谨求实的学风,在全班学生中积极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为全班学风建设的蓬勃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通过组织学习,使每个学生能够对照学习规范,反省不足、改正缺点,使牢记校风、践行校训 成为每个昌大学子的自觉行动,解决教学场所生活化等突出问题。

四、活动要求

在全班范围内展开,每个同学积极参与,每个班委做好带头作用并做好自己本小组的活动开展情况,十二月八日前将总结书交到班长处。

五、活动内容

1、组织领导

软件4班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此次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学习委员按照活动方案具体实施,班委会进行检查、监督。

软件4班学风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李娜 成 员:寇文涛、王宏、张旭、姜海洋

2、活动内容:

1. 召开学风建设月动员班会(11、7)

2. 学风问卷调查(学习委员负责)

3. 文化沙龙(副班长负责)

4. 提倡理性使用电脑(生活委员负责)

5、成立班级学习小组(汪庆权负责)

-------------------------

一. 活动背景:

1. 基本情况简介:仰恩大学为严肃本校校风校纪,决定于20xx年3月8号起针对我校学生在校内骑行自行车,穿拖鞋进出校园,携带早餐进入教室,校外租房,学生穿着较不规范等较不文明行为进行纪律排查。为响应学校号召,共青团仰恩大学法学系委员会各部门积极举办学风建设月系列活动,以配合学校纪律排查活动,

2. 主要执行对象:针对在校内骑行自行车,穿拖鞋进出校园,携带早餐进入教室,校外租房,烫发,染发,穿着较不规范的违反校风校纪行为进行劝阻引导,在法学系范围内加强宣传,强调遵守校风校纪的重要性。

3. 组织部门:共青团仰恩大学法学系委员会主办,团委纪检部及宣传部联合承办

4. 组织优势:法学系同学纪律意识较强,以纪律在我心为征文活动及纪律宣传主题,有利于我系同学进一步了解我校风校纪,并加强我系同学遵守校规的意识。

二. 活动目的:

1. 活动目的:配合仰恩大学3.8加强学生遵守校风校纪意识的纪律排查活动,针对法学系学生日常行为中在校内骑行自行车,烫发,染发等不符合校风校纪行为,通过在我系各班组织纪律在我心征文活动,宣传遵守校风校纪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配合学校,加强同学守纪意识,进一步减少违反校纪的行为。共创和谐的仰恩大学。

2. 活动目标:

⑴配合学校纪律排查活动,减少我系同学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

⑵通过漫画宣传,寓教于乐,配合纪律在我心征文活动,使维护校风校纪,爱护仰恩大学这一共同家园的观念深入同学心中。

三、活动开展

1、活动形式:征文活动

2、活动主题:纪律在我心

3、时间:20xx年3月8号

4、征文活动具体流程:

⑴由宣传部在普照楼,男女生宿舍楼宣传栏上定期更新张贴宣传校风校纪海报为前期宣传方式。

⑵以宣传仰恩大学校风校纪为中心,召集大一大二各班纪律委员召开会议,以班级为单位,倡导遵守校风校纪。

⑶配合以宣传纪律为主题的系列漫画,由法学系团委纪检部、宣传部干事对遵守校规进行宣传,并由各班班主任,班委进行遵守校规的班级动员。

⑸向法学系各班征集以纪律在我心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与共青团仰恩大学委员会,法学系团委记者站,法学系网络工作室配合,甄选较为优秀作品刊登至共青团仰恩大学委员会《团报》及法学系网站。

四、经费预算

班级建设方案建设背景范文第5篇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领域的责任主体和实践主体。班级建设的质量、班级建设对学生成长价值的实现,受制于班主任的全部素养。班主任是具体的执行者,不是综合创造。经常能感觉班主任认真、负责,而较少看到班主任以自己的智慧面对具体复杂的工作。有位教班主任曾做出如下反思:“苦干多,巧干少;经验多,科学少。”班主任通过大量辛苦的工作换来学生的发展,这是非常难得的。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依然存在: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把班级工作看做是更需要时间、精力和爱心的投入,而可以不要或很少需要智慧投入的工作。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堵、控、压”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班主任工作必须由“体力型”向“智慧型”转变,智慧型班主任应当成为班主任专业化的理想境界。

一 实行班干部轮换制

传统的班级管理更关注班主任和小干部如何管好班级;建立秩序使班级工作正常开展。班级建设应以学生为主体,应更加关注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参与和成长,关注班级对他们的发展价值。班级干部的轮换和班级岗位的设立,对学生公民意志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班级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学校中的班干部不同于社会上的干部,不以能力为选拔标准,但以能力发展为目标。学校中的干部选举是教育的起点而不是教育的终点,不意味着当干部的学生就是发展最好的学生。

当前,学生干部轮换依然有很多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班主任要坚持所有学生参与班干轮换的基本制度要求;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对不能胜任干部要求的学生发展“搭台”。建立小岗位与小干部的共同培养机制。班主任可先提供小岗位与之锻炼,帮助他们胜任岗位,然后再去竞争干部。针对轮换下来的学生干部,需要为他们提供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使他们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停滞或后退。

实践证明,班干部轮换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这种制度,能实现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大部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公平、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这种制度真正体现的是以人为本、以理服人、科学管理的教育原则。

二 创建生气勃勃的班级文化

1.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创设学生成长环境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不但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笔者特别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充分利用好每一个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布置“共同的家园”。

2.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奠定学生成长基础

班级精神文明建设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其根本目标在于营造良好的班级人文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使班级文化渗入学生心灵。因此,要构建起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可以从发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设立班训、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教会学生与人相处、学会做人这几方面入手,共同繁荣班级精神文化。

3.建设班级制度文化,让学生在规范中成长

班级制度文化是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遵守的班级规章制度、公约、行为准则等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它是学生的行为准绳。

三 开展有教育价值的班级活动

1.结合“最近发展需要”,提炼活动主题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对于理解班级主题活动的主题和目标有很大启发。要提升主题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价值就必须找到班级学生的“最近发展需要”,从中提炼出合适的活动主题,确定符合学生需要的活动目标。过高或过低的活动目标都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有高于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且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活动,才能让学生在挑战中获得发展。

2.引领学生主动优化活动结构,提高学生的活动水平

第一,引导学生设计活动结构。只有在活动主题鲜明、结构清晰且有逻辑性、方案具体可操作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有效地进入活动情境,领悟活动宗旨。在班级开展主题活动初期,班主任可利用自己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的经验引导学生设计一次主题活动的内在结构,这是以活动为载体教会学生设计活动结构的最佳时期;学生积累了经验后,在从事后续的系列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把握这种内在的结构。

第二,让学生用好活动结构。主题活动处处都蕴含着教育契机。活动结构本身就是提升学生内在思维逻辑的重要资源。班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开展主题活动的经验后,要放手让学生尝试有逻辑地发掘班级发展的问题与需要,并且交流提炼出解决方案。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只有通过一定次数的重复才能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与技巧。掌握了技能技巧后就会把思维的重点移向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活动结构本身。当学生学会运用合适的结构呈现问题、打开交流空间、提炼教育资源的时候,他们已经在自我教育了。

3.充分利用后续活动,让成长体验进一步深化

第一,对活动过程及效果进行多元化评价。这里的多元化评价是指包括主体、内容、目标在内的综合性多元化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或学生。评价内容包括活动主题的适切性、活动过程的精细化程度、活动目标的达成度等。评价的目标可以是学生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及应变、体悟能力等。实践证明,他人多角度的评价,以及自我反思评价是促进学生自主意识、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

班级建设方案建设背景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课程改革 铁道工程 高职教育

技术与科学之间虽然联系密切,但二者具有明显不同的基本精神,技术是对自然进行改造,与经验有关,而认识自然的结果为科学。普通高校与高等职业学校之间存在着培养目标与性质的不同,要求教师具备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积极对课程进行改革,更好地实现人才的培养[1]。

1.现状与问题

1.1现状

在高职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各高职院校均投入了大量物力、人力,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模式及新的方法被提出,不断促进课程优化。在教育理念改革上,就业导向的理念被杨海平提出;在高职院校《土木工程制图》中,行动导向教学的方法被李桂红积极实施;在《工程力学》教学中,项目教学法被童艳芝带入课堂;成如刚通过一系列改革实现了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其建构本体为职业能力,载体为工程项目,导向为工作过程知识。虽然实施了不少改革举措,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对于岗位工作不能够快速适应这一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也依然具有较大影响,其影响不只是在学生的专业及就业方面,也关乎校方整体的发展与生存。在课程改革中,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方面的研究较少,即便有,其改革在系统性与科学性上也存在明显不足,因此,需重视这一课程的改革并加快改革进度。

1.2问题

现阶段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知识的更新比较慢,存在比较滞后的教材建设,且理论为偏重,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并不适宜;②教材存在较差的连续性及整体性,教材中大部分都是简单地罗列工程案例,不利于完整概念的形成;③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问题,工程案例与实际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不能严格以岗位职业要求为依据进行教学;④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较少进行实际操作,存在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2]。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带来了严重影响,一方面,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学习,但与现场实际工作相比,其学习的知识明显较落后,一些知识已经是不合时宜甚至是被淘汰了的,这就造成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是出现厌倦心理,造成所学知识不扎实且具有片面性,不利于学生在岗位职业中的快速适应。

2.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课程改革,需查阅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安排专业教师到工作现场进行考察,并与企业专家进行积极交流与探讨,再对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建设进行制定与完善,从而有效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改良与优化。与此同时,需及时检验和评价改进过后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针对其不足之处做进一步优化。

2.1教学主体的改进

首先应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进行改良。加大在专业人员指导方面的投入比重,以经验丰富、业绩突出的企业专家对教材和相关方案的改进进行指导,以专家建议为依据全面审视教材,剔除其中不合时宜的面临淘汰的知识,并以实际工作需求为依据对教材中缺乏的内容进行添加与完善,并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良,提高其有效性与实用性,使讲义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挂职实践锻炼,通过在施工现场的实践对相关案例及文字资料进行整理与搜集,在讲义中添加这些具有典型特征的实践案例。

完善实训室的建设。在施工现场安排专业教师进行研究与调查,落实教学所需的实训设施,将调查结果与专家建议相结合进行新的实训室建设,同时及时淘汰已然不再使用的设备,并进行常用设备的更新与引进。实训室的建设能够实现理论教授与动手操作的同步教学,在实训室中,教师可进行理论讲解,同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大大缩短理论课与实训之间的间隔时间。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能力与教学水平也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专业教师需具备的素质。教师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可通过加强挂职锻炼的方式实现,选择具有先进技术和一定规模的施工企业作为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场地,使教师能够在作业第一线对当下最新的施工经验进行了解和学习,才能有统一实践与理论,促进“双师”制度的逐步实现。

2.2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进

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搜索与查阅,对课程改革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学习与指导,多方考察,将教学模式调整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应明确其基础为专家咨询,载体为项目,导向为岗位需求,在教学中始终以案例贯穿全程。以视频与文字形式的案例在教学中添加,以生动的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以实训室结合施工现场实施实践教学,以双配制进行教学,通过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提高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如在工程测量的教学中,在实训课中进行全部课程内容的教学,而不再进行讨论课、习题课、实验课及理论课的区分,而是将四个课程有机结合。将传统学科体系模式打破,精心设计每一次课,在第一次课时对课程要求进行介绍之后,就以实训场训练的方式让学生逐一熟悉仪器,引起其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

2.3检验和评价改良的方法

检验和评价改良方法通过对比方式进行,选择不同班级作为评价对象,要求所选取的班级具有相同的教育程度,在教学方法与模式上一些班级使用原有方式,另一些班级则使用改良过的方法。校内考核为检验的主要方式,最终考核与过程考核为组成考核的两种方式。对施工现场实际工作进行模拟实现过程考核;最终考核中包含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掌握程度的考核,其中大幅减少理论内容,而主要以关于操作能力掌握程度的主观题进行考核。不同班级经过校内考核后,与采用原来方法的班级相比,采用改良方法的班级的表现较好,并且这一表现同时体现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上。顶岗实习企业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是评价的主要内容。理论教学改良中视频案例的应用,使知识讲解变得丰富生动,学生感受有很大不同,课程的枯燥乏味感大大降低。施工现场的实践在帮助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理论知识以立体直观方式呈现,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状态,动手操作的方式对于学生深化认识有积极影响。顶岗实习企业均表示,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且表现出了较强的掌握后续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班级建设方案建设背景范文第7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青年大学生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当前的大学生多是80后或90后的一代,在获取信息便捷化、多元化、立体化的背景下,个性活跃,个人特长明显,渴望得到认同,但在学习生活中也经常表现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团队合作意识,过于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大类培养、自由选课、自主择业等新形势下,高校班团组织建设逐步弱化,班集体凝聚力下降,大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不强,致使班团组织工作难度日益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和思政工作的有效性。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以创建班集体建设基金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主动性,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完善班团组织制度建设,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和才能展示的平台,引导和教育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茁壮成长,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二、以设立班集体建设基金为切入点,创新班团组织建设模式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结合当前形势下学生工作的特点,在调研分析、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大胆推出班集体建设基金项目,所有班团活动实行“申报、评审、资助、验收”模式,取得了5个方面的明显成效。

(一)班集体基金的设立。行政班级是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最基础单位,也是班主任和德育导师工作的重要依托。调研结果表明,目前班团活动开展基本都是从上而下型,即老师要求做什么,学生才被动的去完成,即使是参与面比较广的文体活动,也往往只有少部分骨干同学在策划开展,大部分同学被动参加,有些同学甚至认为班团活动与我无关,很少参加班团活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大胆打破原有班团组织活动经费学院按人头下拨、学生每学期凑交的形式,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以项目申报制的形式,用于对班集体开展具有引导作用和教育意义的活动,增强班级向心力,营造良好的学风和班级氛围,。

(二)班集体建设基金的实施。为有效推进班集体建设基金项目的开展,达到预期成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制定了严格的实施办法。

第一,申请项目必须由学生组织策划,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往活动的组织模式一般都由学院老师主导,学生居于被动,只能选择接受或拒绝,久而久之打击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甚至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这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在班集体建设基金的实施中规定,所有申报项目必须让同学们自主策划。班主任以指导教师的身份予以引导和帮助,这样不但减轻了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负担,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首届班集体建设基金共收到来自全院各班级的申请项目52个,最终经评审委员会评审,39个申请项目获得立项批准,其中半年期项目38个,一年期项目1个,每个班级都获得了一个以上的立项项目。这些来自同学们自己设计的活动方案,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

第二,实施班主任项目负责制,加强教师的指导和监督,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班集体建设基金的设立,将班主任由台前转到幕后,由组织者转变为引导者。为确保申报项目的科学性、有效性,避免出现活动全部“学生化”情况,学院实施班主任项目负责制,即要求班主任全程参与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全程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在每年的班主任考核中,将各班基金项目的申报、开展和验收情况作为指标之一,也从另一个侧面推动班主任更多参与班级建设工作,达到一举两得的成效。

第三,制定严格的申报、抽查和验收制度,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果。为加强班集体建设基金实施的科学性,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还专门成立了评审委员会,负责申报项目的立项、中期抽查和验收工作。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学院党委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团委书记、专兼职辅导员和部分优秀班主任组成,通过现成答辩会的形式确认申报项目,通过中期抽查检验立项项目的开展情况,通过成果报告会的形式验收活动成果。一整套完整的制度,督促各个班集体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立项活动,以确保达到预期效果。首批班集体建设基金立项项目全部通过了中期抽查和最终的验收,

(三)班集体建设基金的成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首批班集体建设基金项目已全部通过验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随着班集体建设基金项目的实施开展,同学们都表现出了“我是班级一员,我要为班团活动出谋划策”的主动态势,在活动的商讨、规划、组织过程中主人翁意识和个人服务团体意识不断加强,班级凝聚力不断提升。

第二,引导了班集体建设的方向,营造出良好的氛围。为了使自己班级的项目在申报过程中脱颖而出,同学们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不断开动脑筋,设计新颖而又含义深刻的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生动活动的项目引领着班集体建设方向。由于是学生自己设计,所以贴近学生,深受学生喜欢,参与率很高,同学们在活动中寓教于乐,营造出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建设方案建设背景范文第8篇

开展优秀童谣、红色歌曲征集传唱活动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了弘扬民族精神,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进我校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我校组织开展“优秀童谣、红色歌曲”征集传唱活动,要求全体学生用心、用情、用行动歌唱,歌唱祖国的繁荣昌盛。在重温优秀童谣、经典红歌的同时,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增强学校文化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活动目的: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抒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他们更努力学习、立志报效祖国的巨大热情,我校准备开展“优秀童谣、红色歌曲”

征集传唱活动。

三、具体实施

1.统一思想,明确责任。

自“红色歌曲大家唱”歌咏活动启动以来,学校及时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了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学校“红色歌曲大家唱”活动实施方案,专题研究部署了此项工作,动员全校师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红色歌曲大家唱”活动是重要政治任务,是集中展示和反映师生参与、享受健康文化的活动,并要求各班级、各教研组和各处室相关负责人统一思想,明确责任,精心组织,抓好落实,并指定由分管领导负责,确保达到最佳效果。

2.

广泛动员,积极指导。

“红色歌曲大家唱”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广泛宣传,并组织学生传唱红色歌曲,挑选优秀演员。学校音乐教师积极指导,组织排练,为全校性的演唱会做好准备。

四、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五、活动形式

1.集体传唱

全校学生集中利用周三下午社团活动时间进行。

2.班级练唱

以班为单位组织练唱学校集中传唱的歌曲。

3.歌咏比赛

利用重大节日,五一、五四、六一、国庆节等节日开展主题红色歌曲比赛,进行评比奖励。

4.组建合唱团

以年级为单位,组建合唱团,聘请专业人员辅导。

六、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以李冰为组长、刘聪为副组长、班长、文艺委员为成员的传唱轰动领导小组。

2.精心组织。各年级、班级要认真组织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网上“学童谣、谈感言”活动和优秀童谣暑期传唱活动,努力扩大优秀童谣传唱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面。

3.务求实效。各年级、班级要以组织开展优秀童谣传唱活动为契机,不断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把童谣传唱活动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推动优秀童谣传唱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使广大少年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灵、提高素质,展示良好风貌。

七、具体活动安排

1、造氛围。第二周开始,利用校广播台,坚持每天三次的放红歌,营造良好的唱红歌,听红歌的校园文化氛围。了解红色歌曲的创作背景、词曲含义,让全校学生真切感受红歌无穷的魅力,促进他们对红色经典歌曲的热爱和理解,增强对党、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珍惜目前美好的生活环境,使之转化为“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开展交流分享红歌故事、阅读红色经典著作、书写读书心得等活动,深化同学们对红歌精神的体验,积极培育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2、教红歌。组织音乐教师和有音乐特长的教师集体备课,指导学生学唱红歌,了解红歌的背景,要求每个班都会唱红歌。并进行一次红歌传唱拉练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