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方案

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在众多网络建设中突围的品牌意识强调网络本身的“品牌性”,如突出特色、整合优势、树立品牌与精品意识的“名牌网站”。名牌网站不仅是网站本身力争名牌,其涵盖的各栏目、频道等也应成为类似内容的品牌。同时,名牌网站也应着力于塑造“文化青岛”的品牌内涵和网络文化的品牌建设。如蔡文艺等在《青岛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谈道:“以 ‘微尘文化’、‘帆船文化’、‘海洋文化’、‘海尔海信现代科技文化’、‘孔孟文化’为重点,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大力加强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建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青岛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网络文化的品牌建设强调在建设“文化青岛”的品牌内涵时,所有内容都围绕一种或若干种精神建设展开,不能流于面面俱到与全景式扫描。概而言之,品牌意识是当前“文化青岛”网络建设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文化青岛”网络建设现状

当前的“文化青岛”网络建设,类似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文化网络建设,具有以下特点,即:文化内核模糊化、文化外延狭窄化、网络承载分散化、网络技术单一化。网站建设遵循的是内容的罗列与铺排,而不是文化内核的精深展示。目前的网络载体主要有五大类型:青岛政务网等政务类网站,青岛文明网等精神文明建设类网站,半岛网、青岛新闻网等新闻类网站,“帆船之都 多彩青岛”网等旅游服务类网站,青岛文化网等文化类网站。

青岛政务网重点在政务的网络展示、建设与互动,本意是提高政务办事效率,给公众呈现一个高效、廉洁、开放、积极的政府形象。这种形象本来就是“文化青岛”的一部分,但政务网在建设的过程中并未突出或意识到这种文化形象,主要依靠形式来暗示,而不是通过形象来展示。

青岛文明网重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政教、宣传意味较浓。其实,“文明”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组成部分,青岛的文明状况就是青岛文化的积极体现。但文明网过于执著于“文明”而忽视“文化”,专项治理、文明行为与人物等的新闻、信息展示成为最主要的内容,缺乏凝炼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内涵,“文化青岛”的形象欠清晰、立体。

半岛网、青岛新闻网等新闻网站,意在展示青岛和国内外的各类新闻,其中不乏青岛形象建设的内容,如关于“青岛精神”的讨论、青岛啤酒节等各种节庆活动的新闻报道等。但由于只注重新闻性,“文化青岛”的建设也服从于新闻性,缺乏统一性、一体性。

旅游服务类网站一分为二,一是商务网站,主打在商务,青岛旅游形象只是次之又次的内容;二是政府宣传类网站,最具代表性的是“帆船之都 多彩青岛”网,以青岛旅游形象展示为主,不涉及其他,缺乏统一的精神内涵。

目前,这四类网站无明确的“文化青岛”意识,网站建设都是为了某一特定主旨服务。

青岛文化网等文化类网站具有明确的文化意识,但对“文化青岛”的品牌内涵缺乏明确的指导意识与贯穿意识。如青岛文化网的频道包括新闻中心、政策法规、政务信息、艺术创作、社会文化、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文物天地、文化设施、艺术培训、演出资讯、剧场传真,但深入到具体内容,基本局限于政务、资讯、个人部门与机构的简介、剧目介绍等,“介绍”二字足以概括该网站的主要内容。平面而简短的文字介绍虽然具有直观性,但缺乏生动性、深入性与丰富细腻性,粗糙之中体现出网站建设者“文化青岛”思路的匮乏。

“文化青岛”网络建设品牌意识的具体体现

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与充实技术力量的基础上,当前“文化青岛”的网络建设应集合政府、报纸、影视、动漫、通讯、文化、城市形象宣传等方面的力量,整合政务、新闻、文化、社区、旅游、音乐、视频、网游、电子商务、博客等网络领域,建立一种或多种具有极强辐射力的核心网站。

1.构建核心品牌网站

利用集团化策略,整合政务网、报纸与广播电视旗下的网站,打造核心品牌网站,并设计品牌网站名称、标识、宣传标语等。命名遵循易于理解、发音原则,“文化青岛”是比较合乎受众心理的名称。网站标识的设计应遵循艺术、易解原则,具有强烈的青岛特性。青岛政务网站群的LOGO值得借鉴。网站的主页设计应简单、清晰并富有青岛个性等,尤其是“文化青岛”的核心内涵所指涉的层面。

建设核心网站,有助于化分散为凝炼,将众多涉及“文化青岛”形象的力量整合成一体。这有利于根据“文化青岛”的基本内涵构建设计思路,包括名称、标识、宣传标语等,也包括网站内容的设置。尤其是建设核心内涵,并将之贯穿于网站的整体建设之中。这样的核心网站,能使受众在最短时间最集中地感受青岛的文化形象与文化内涵,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亲临青岛、体验青岛、享受青岛的欲望。

2.构建网站库或集群网站

以核心品牌网站为门户,集合新闻网、政务网、社区网站、房产网站、手机网站、搜索网站等服务网站,构建网站库或集群网站,并以“门户”与“集群”两种结构整合各板块,是“文化青岛”网络建设的基本框架。

具体步骤如下:(1)定位。这批网站是“文化青岛”的品牌网络群,将是所有网民了解青岛的主要网络途径。(2)意向。在定位的基础上,要设定“虚拟青岛”的建设意向,即让网民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全面了解青岛的价值簇和青岛的主要文化内涵与文化形象。(3)建立反馈-评价体系。“文化青岛”网络建设必须重视受众,让网民迅速、自由反馈评价,给予及时、公开、公正的回复,并根据受众意见加强网络建设。

3.创设品牌板块

(1)打破行政区划与行业区划。由于传统观念,“文化青岛”的网络建设流于区域化、行业化,缺乏核心内涵。融合各行各业,避免行政区划与行业分割造成的相同性质网络建设的重复,是当前“文化青岛”网络品牌建设面临的棘手难题。

(2)“文化青岛”内涵多样化,应重点挖掘历史名人文化、海洋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道教文化等资源。最佳的建设办法是按相对集中的品牌内涵设立网络频道,然后将重点的文化资源置于各频道中,形成相对明晰、关联的体系。在形式上,虽然文字介绍必不可少,但不应该成为主要形式,而要着力于构建虚拟的2D/3D“文化青岛”导游库。

(3)建设音乐青岛、影视青岛、动漫青岛等资源共享库。这些资源可以是原创的,也可以是购买版权的现有作品。它们共同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角度呈现青岛形象,有助于受众感受到青岛的文化氛围与内在精神。当然,这些资源的编排必须避免常见的罗列形式,按照文化精神条分缕析。

(4)依托现有资源,建设新媒体、电子商务等板块,实现网络文化产品的线下延伸。如以海洋文化、道教文化为核心点,重点建设一种或多种网络文化企业。

(5)与传统品牌合作,或创立网络新品牌,设计服务板块。

“文化青岛”网络建设的品牌推广

“文化青岛”需要推广,“文化青岛”的网络建设更离不开推广。具体而言,可分为传统媒体推广、网络媒体推广、捆绑城市推广、结合其他新媒体进行推广四大类型。

相比于新媒体的民间性,传统媒体具有相对较高的权威性。因而,“文化青岛”的网络建设应充分利用传统媒体,集束性地推广品牌网站域名、标识及品牌板块,通过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捕捉受众的关注。

网络是新媒体的一种,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全球性等特点。“文化青岛”的网络建设,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受众的参与性与亲历性,甚至有可能在网络受众的互动中形成新的自我认知与建构,完善建设方案。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可以随时播报建设进程与特色,形成持久的关注力与知名度。网络的全球化特性更有助于最大范围推广“文化青岛”的网络形象,利用文化差异与互渗,多方位推进“文化青岛”网络建设。

网络媒体的可利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网络公告、网络广告、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和聊天工具等。网络公告具有与传统公告相似的简洁性、权威性,预先在有整合意向的网站网络公告,可以让受众提前关注,也可以在其论坛与聊天室公告并详细介绍品牌网站。制作精美且极具青岛特色的网络广告,可以选取中国各门户网站、社区网站、网络研究网站等即时、全天候,宣传核心网站与品牌板块。搜索引擎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捕捉率,故而可以在搜索引擎登录网站,并在此关键词广告。设置网站库或集群的电子邮件模板,通过邮箱推广;或者电子刊物、会员通讯等,加以深层推广。

捆绑城市推广有三种方式。其一,在青岛城市宣传中将其作为城市标志物之一,并加以现场展示。其二,与城市形象广告片结合,将其作为重要元素加以介绍。其三,与城市标志物建设相结合。

结合其他新媒体进行推广,主要指制作多种形式的数字内容,结合手机、移动电视、播客等加以推广。

总之,“文化青岛”网络建设的品牌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集合了文化、网络、历史、科技等多层面的知识,需要从意识、建设与推广等方面加以实施。

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原来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内部控制职能机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较为简单。企业内部控制机构不健全,组织机构设立不恰当,对内部控制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造成损伤。有些企业管理混乱,不能贯彻不相容职务分开制度,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未分离,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未分离。各业务部门对重大支出项目不咨询财务部门意见,不经过项目考察、认证、调研等前期工作,不从财务角度考虑项目的可行性,独断专行。有些单位负责人一支笔,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大人事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不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选择性的执行财务制度,致使财务部门“红管家”的职能长期被忽视。

二、完善报业集团内部会计制度的对策和方法

(一)从上至下普及宣传内控会计知识

首先由财务部门制定《内控会计知识年度学习计划表》,定期组织单位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业务经办人,对国家财经法规包括《会计法》、《税法》、《企业会计准则》、单位执行的财务报销制度和流程进行学习。外请行业专家授课,由本单位纪检、审计、财务部门,具有多年丰富经验的业务骨干、会计师、审计师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为大家讲课。其次财务部门通过制作宣传栏、印制《单位财务制度手册》、编制财务工作报销流程示意图、财务岗位分工指导等多种形式的普及宣传,引导员工坚持按章办事、依法办事、有法可依,形成单位内部控制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和谐氛围。

(二)营造有自身特色的集团文化

中央报业集团前身多是中央直属的官方新闻媒体。成立历史悠久,政治色彩浓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针对此特点报业集团可以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领导层和各管理层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率先垂范作用,以自身多年的业务水准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感染和影响企业员工,主动参加内控学习,与员工互动探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环境。其次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企业品牌。一个优秀的品牌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文化理念,品牌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增强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还有利于提高员工素质,关注企业发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为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奋斗。

(三)加快内部会计控制组织建设

首先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组织。成立集团内部会计控制领导小组,财务部主任担任小组组长,业务和行政后勤部门主管为领导小组成员,储备财务干部可成为小组成员。由组长牵头组织梳理集团各类经济业务类型,给小组成员下达任务,各自负责完善分管业务的内部会计制度流程。编写内部会计控制方案,分为调研、讨论、试运行、调整、汇总等阶段,形成定稿后由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其次由报业集团独立的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成立内控监督小组。不仅对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内部监督检查,还要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进行验收,检查是否高效,有无漏洞。可定期安排中介机构对集团进行财务审计,税务审计,内控制度有效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企业自身的内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对违法乱纪现象坚决做到不隐瞒,不迁就,不姑息。

(四)提高财务人员各方面素质

财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的内控制度,财务工作要想干得出色其实是需要各种能力支撑的。首先会计人员要注重财务知识和技能的随时更新。新的财经法规陆续颁步,财务部门需要每月组织会计人员学习新旧法律、法规。由于计算机的运用,会计电算化成为新时代财务人员的工具,如果还停留在以前传统的使用笔、纸的年代,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需要熟练掌握办公软件在财务日常工作中的灵活运用。其次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财务部门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会计人员的业务胜任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并妥善解决。会计人员除了记帐、算帐、报帐外还要与人打交道,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另外还要加强财务人员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以财经法律和法规严格要求自己的职业行为,知法守法,廉洁自律;坚持原则,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会计人员身处在掌握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在一些不健康的环境下,职业道德有可能会动摇受到影响,此时更要加强对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塑造职业品质,陶冶职业情操。

(五)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是企业战略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风险文化则决定企业如何成功地进行风险管理。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文化是日常工作的重点。首先,企业的领导层、各个业务部门都要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各级领导应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表率作用,重要环节和流程的管理人员和业务经办人员应为培养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其次熟悉风险管理的流程。企业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风险管理:收集风险管理的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与后续改进。最后是建立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岗前风险管理培训制度。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理核心内容的培训。同时还与薪酬制度、奖惩制度挂钩,防止只追求业绩,忽视经营风险的行为发生。

(六)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摘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泉州应如何顺应环保发展趋势,实现泉州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先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提出的背景入手,结合影响泉州外贸的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因素,主要提出了外贸企业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政府引导推进外贸可持续发展和以品牌建设巩固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三方面促进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外贸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对策

0引言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关贸总协定中旨在保护环境的非关税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了解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环境贸易的规则,分析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引导泉州外贸企业实现高效、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外贸可持续发展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外贸发展与其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密切相关的一种持久的发展,对保证对外贸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相互协调、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外贸可持续发展,应改变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观念,努力寻求与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的外贸发展规模和速度。依靠科技兴贸和技术进步,减少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对环境与生态的消极和不利影响。②外贸可持续发展,应通过国际间商品、劳务、技术、信息和资本的交换来获得比较利益,满足国内因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不足而出现的资源短缺问题,增加一定的资源基础,增加社会经济福利,更好地保护国内自然资源。③外贸可持续发展,应该促进国际社会的共同富裕,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国际贸易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实现国际环境保护的前提。因为贫困是生态环境的最大破坏者,建立在两极分化基础上的国际社会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也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都是以粗放式发展道路为主:出口产品高耗能且附加值低,而某些进口资源则过度依赖国外市场,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保证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固然是长远目标,对于泉州来说也不例外。那么,具体要如何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呢?首先,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影响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因素。

2影响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就泉州外贸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内部、政策和经济三个方面。

2.1 企业内部因素影响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经营理念、经营制度、企业文化和客观条件。

2.1.1 企业经营理念传统的中国企业往往认为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泉州许多企业的营销理念中,企业营销目标仍停留在刺激消费、追求消费数量增加的粗放型营销阶段;还有些企业的经营理念认为,企业自身尚不能发展,更没有兴趣考虑环境治理。例如安溪某些企业在产品包装方面所突显的环保问题却很令人担忧,他们使用了真空镀膜塑料袋包装,保证了茶叶的质量也增加了利润。但这类真空包装袋都是用不可降解材料制成的,茶叶店卖出多少包茶叶就等于制造了多少可污染的真空袋,引发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

2.1.2 企业经营制度泉州的外贸企业大都是民办私企,而过于浓厚的家族式管理是中国民企经营制度的一大弊端,泉州也不例外。泉州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泉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十分天下有其九”的重要地位。但是,泉州大多数的民营企业是通过“三闲”(闲人、闲资、闲房)起步,“三来一补”(来料、来件、来样;补偿贸易)铺路而创办的,创办的资金大多来自家庭的财富积累,或者通过小范围的联户集资而获得,因此企业规模狭小,大多数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实行家族制管理模式。家族制管理经营模式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局限性,诸如产权结构单一封闭,决策独断,经营权力主要由家族成员把持,管理上重“人治”而轻“法治”,任人唯亲,对外人缺乏信任感而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等等,这些局限性必然会制约泉州外贸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1.3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可谓无所不在,影响着职工的素质、管理的方式和水平、技术的水平和运用、产品的开发、市场的开拓等方面。然而,目前众多泉州民营企业家不够重视,表现在企业对环保等公益事业不感兴趣,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误导消费者的假冒行为泛滥等。而且,泉州的民营企业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大多走的是家族式管理这条路。这种狭隘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员工没有归宿感和安全感,表现为缺乏进取心和献身精神。而这恰恰是一个企业精神缺失、严重缺少凝聚力的突出表现,大大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良好、高尚的企业文化氛围,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1.4 企业客观条件分析泉州企业自身客观条件,如资金短缺、技术工艺落后等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另外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许多企业最棘手问题之一。企业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力推新产品,就要对现有的生产工艺与流程进行改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其中一个主要因素便是资金不足。如果一味地按有关标准去关注企业的环境问题,就会使“马太效应”在企业竞争之间重现。

2.2 政策因素在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将更为突出,增强政府深层次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极为重要。目前,泉州市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令条例和方案,但这些规定和方案还没有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部分政策调控措施不够健全和得力。在决策与管理方面仍有一些问题一时尚难以扭转,影响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工作的进展。

而在环境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方面,泉州政府所实行的政策尚有不足之处。首先,环境保护还未从狭义的环境治理提升至生态与环境建设的高度,环境污染的防治还未从末端控制扩大到生产领域调控系统的源控制。其次,环境经济政策不完善,实施困难。一方面,环境经济政策虽然种类较多,但真正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并发挥作用的并不多,另一方面,现行的环境经济政策缺乏系统性,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机关通常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层次,难免会出现各自为政、政出多门现象。再次,缺乏资源使用补偿办法和手段,缺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能力的市场机制。我国目前的环境资源立法中还没有充分运用补偿办法和手段以及市场机制来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泉州也不例外。并且,这种手段主要依赖行政强制力量,换句话来说,中国环境法律的整体内容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

2.3 经济因素由于泉州是一个民营经济发达、民营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长期以来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依赖粗放型增长方式。因此,泉州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仍存在不协调之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全面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监管和节能减排仍面临较大压力。例如,泉州出口产品多为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而进口是以机电产品为主要商品,这些产品都是高能耗的,对资源需求量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泉州实现等量GDP所消耗的原材料、土地、水资源,均高于苏州、宁波等发达地区,就煤的消耗量每年就达到600多万吨。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工业废水和大量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近海,泉州湾、安海湾等部分近海和滩涂受到严重污染。实践证明,靠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如果任其发展,不仅外贸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泉州也不久将“油尽灯枯”。

此外,绿色贸易壁垒作为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加大了泉州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和处理上的费用,国际竞争力将被严重削弱。而且,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或制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限制我国的一些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也对泉州出口贸易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得泉州外贸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这些经济因素对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阻碍都是不容忽视的。

3促进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尽管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政策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但将环保纳入国际贸易规则,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因此,我们也只有顺应这一潮流,加快泉州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绿色贸易,减少绿色壁垒对泉州的影响,才能实现泉州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3.1 外贸企业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联系泉州实际,企业自身的努力改善是促进泉州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自身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3.1.1 实行绿色营销策略,积极推行绿色管理绿色管理是指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三个主要目标:一是最大化利用物质资源;二是最小化排放废弃物;三是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绿色化。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资源利用越充分,环境负荷就越小;产品绿色化,又会促进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最终使企业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协调同步,走上企业与社会都可持续发展的双赢之路,从而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和谐统一。

3.1.2 优化企业文化,提高自身技术和管理水平一方面,进一步改善企业创新的环境,使企业成为有效的创新主体,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质量文化、项目文化等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能有效提升企业的自身技术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应用电脑和网络管理系统,如ERP系统,在使企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细致化、准确化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水平也得到了加强。

另外,在泉州的出口商品结构中,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初级水平仍占很大比例,相当一部分工业品达不到进口国的产品环境标准。因此我们外经贸企业应提高环保科技水平,努力增加出口商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和环保标准。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在技术设施、生产设备、产品质量、包装等方面,都必须坚持主要以环境竞争力参与市场竞争,为泉州的外贸出口开拓广阔的绿色市场。

3.1.3 尽快做好产品标准化和质量认证工作泉州外贸企业应积极采用ISO国际标准,它适用于一切企业的新环境管理体系,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张绿卡。这两种认证已经成为国际买家尤其是欧美买家的新标准,国外的许多企业在进行采购时倾向于已通过这两种认证的企业。所以,泉州外贸企业应建立产品生产的环境管理体系,并加强对出口产品生产的技术、工艺、设计、包装按照“绿色化”要求进行改造。例如,生产技术、工艺要考虑到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设计要选用无毒、无害、易分解处理的材料,包装设计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的消耗,避免包装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这样,泉州外贸企业就可以获得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突破绿色壁垒,从而比较顺利地走向国际市场。

3.1.4 开发绿色产品,拓展绿色市场,改善客观条件21世纪“绿色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点,企业要以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为中心,建立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商品结构必须体现资源的节约性,进口商品要严格把关,为禁止有害有毒的废弃物的转移,应采取限制或拒绝进口的贸易管制措施,将严重污染的产品、设备拒于国门之外。外贸行业要抓住这一良机,必须主动适应绿色潮流,顺应绿色消费的需求,按照国际贸易中环境保护的有关标准,大力发展绿色产品,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对产品进行一条龙改造,增加环保因素,发展绿色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及时研究、开拓绿色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绿色产品市场份额,全力以赴地做好绿色产品的开发,以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3.2 政府引导推进外贸可持续发展在促进泉州环保与外贸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地方政府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对外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泉州各级政府要担负起可持续发展中的领导责任,主要是推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外贸主体结构,着力推进工贸合作和出口,建立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树立对外贸易战略新思维,树立对外贸易战略新思维,防止片面追求高数量指标。从而,实现政治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增进当地的社会公共利益。

3.3 以品牌建设巩固泉州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改善自身条件和政府配合完善外部环境之外,泉州的外贸行业还应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品牌效益,以此来保持外贸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首先,外贸企业要及时关注外贸政策的变化,注重加快外贸增长方式向以质取胜转变,不断提升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加大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其次,企业要以品牌建设为切入点,树立自己的品牌,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扶持和培育出口名牌企业。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企业自己的研发中心,培养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做好产品设计、质量控制等工作,以加快产品出口量的增长。再次,企业应认识到,品牌战略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品牌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进行必要的投入和细心的培育。因此,企业必须全身心投入,持之以恒,努力打造企业的知名品牌,实现品牌战略的目标,并以这种品牌精神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一旦消费者认可了该品牌,即可为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和长期的回报。只有更多的外贸企业实施品牌建设,拥有了自主品牌,具备了品牌竞争力,泉州的外贸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关系。泉州外贸面临的,是挑战,更是机遇,问题在于我们应如何打好环境这张牌。我们应该结合泉州外贸发展的现状和实际,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减少国际上技术壁垒与绿色壁垒带来的阻力,积极发展绿色贸易和环保产业,从而促进泉州外贸的可持续发展,以保障泉州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静茹,薛瑞鑫.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J].时代金融,2007,07:13-15.

[2]殷宝庆.发展可持续性外贸:规避“壁垒”风险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2005,10:29-31.

[3]刘帮成,姜太平.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J].决策借鉴2000.04:3-4.

[4]孙素巧.企业在促进环境与贸易协调发展方面的对策[J].国际商报,2004,01:3-4.

[5]陈莉崟.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外贸可持续发展[J].中外企业家,2007,07:74-76.

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各位员工:

    今天我满怀感激与喜悦之情,站在这里代表沈阳置业有限公司总结已经过去的一年多的工作。

    首先,感谢公司的股东。是公司股东的高瞻远瞩,以战略投资的眼光投资1亿7千万元成立了这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光明前景的公司,非常感激股东一年多来给予了我们以充分的信任、理解和全力的支持。

    在这里我也要感谢公司的全体员工及各位员工家属,是大家共同的辛勤努力,创造了“河畔新城”这一沈阳房地产界新品牌,树立了沈阳房地产界一面大旗。面对未来,我为公司拥有这样优秀的干部和员工更加充满信心。

    同时也要感谢政府、社会各界朋友对我们的大力支持。需要提及的是营销合作伙伴广州凌峻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项目总设计师,沈阳华新国际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马涛先生;“”色彩主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健明教授;“”园林景观主设计师,清华大学章俊华教授。正是我们的这些真诚合作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与敬业品行,为项目的顺利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使我们的产品性能别具一格、脱颖而出。

    下面我代表沈阳华新联美置业有限公司做过去一年多来的工作报告。

    第一部分过去工作的回顾

    一、主要经营指标

    自2002年5月份公司正式组建,河畔新城一期可售房屋总套数555套,认购率100%;已经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并缴纳房款666套,签约率99%,尚未签约部分预计至明年6月份之前,部分主体封顶以后全部签约。可售住宅面积达22万平方米,预计实现住宅销售收入6亿元;半地下车库、库房、网点销售收入1万元,总销售收入5亿元,预计实现利润2万元。同时形成的股东资产有俱乐部、幼儿园、销售中心、物业用房等。据有关政府部门统计,在2003年沈阳市住宅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河畔新城销售总额、销售率、销售速度三项指标均位于沈阳市第一位。

    二、工程进展情况

    2003年河畔新城项目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河畔新城于2003年3月18日正式开工,总占地面积约16.3公顷,一期总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2003年全部开工。由于场地动迁和高压线迁移迟缓,五栋多层住宅7月份开工,二栋小高层和三栋多层九月底开工。

    工程建设方面:

    多层住宅共29栋,有26栋住宅已经全部通过主体结构验收,剩余三个单体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其中16栋楼土建装饰工程完成70%,剩余10栋楼砌筑工程全部完工。

    小高层共2栋,正进行四层主体结构施工。

    半地下车库共8个,主体结构全部完工,除8#、9#车库外均通过主体结构验收。

    幼儿园,土建装饰工程完成90%,已通过主体结构验收。

    物业办公用房,通过主体结构验收,土建装饰工程完成45%。商业网点,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

    俱乐部主体结构全部完工,正进行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

    三、企业品牌建设

    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或企业的信赖与忠诚,而且是长期与持久的信赖与忠诚。品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也是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是企业综合素质的体现。未来长期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就是品牌。

    因此,公司成立之初,下决心、花功夫进行品牌的建设,并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在去年就提出“河畔新城”要成为沈阳房地产界的一面旗帜。目前,在沈阳市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南有河畔新城,北有格林梦夏”,昭示着河畔新城品牌已开始深入人心。

    一年来,河畔新城项目先后获得6项全国性荣誉称号、3项省市级荣誉。

    2003年3月,河畔新城项目从全国35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当时唯独河畔新城通过国家住宅与环境工程中心的评审,成为本年度第一个,也是东北首家“国家健康住宅”试点工程项目。

    国家AAA级住宅是建设部根据住宅五大性能指标设定的最高等级住宅。2003年7月,在由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与沈阳市住宅产业化管理办公室联合组织的AAA级住宅性能评审会上,河畔新城项目以高分通过评审,成为沈阳首家国家AAA级住宅项目。

    2003年9月,在“中国沈阳第六届房地产交易展示会”上,河畔新城荣获“十大畅销楼盘奖”。

    2003年11月,在万众注目的第五届中国住交会上,河畔新城从强手如林、名盘汇翠的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2003年度中国名盘五十强”。

DiYiFanWen.com第~整理该文章……

    河畔新城作为沈阳市唯一住宅产业化示范工程,迎来了全国北方省市第十次墙改节能工作会议的建设部领导和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盛市的八十多位代表以及日本住宅性能认定专家小组成员,河畔新城项目得到了高度的赞誉。

    此外,2003年河畔新城先后获得了国家有关部委评定的“中国住宅经典示范楼盘”、“中国优秀环境住宅设计大赛”之综合金奖、“2003全国人居方案竞赛综合大奖”、“辽宁省明星楼盘”称号、“人居浑南2003建筑规划设计大赛”之“最佳规划设计、最佳景观设计、最佳户型设计”三项锦标。

    四、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是企业正常运作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公司成立之初首要的工作就是迅速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工作流程和工作秩序,规范部门工作职责和岗位责任制,短时间内公司进入正常运行状态,使各项工作流程清晰、责任明确、有章可循、有序运作。

    1、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一年来,公司共出台了包括招投标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员工管理、档案管理等八个方面近40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经济合同管理和大宗材料、设备采购是公司经济管理的重点之一,公司出台了《经济合同管理办法》、《大宗材料、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使公司资产管理有章可循,《资金使用及审批管理办法》保证了公司资金使用始终处于计划控制状态下。

    2、招投标制度在企业经营中广泛运用

    公司把招投标管理作为公司管理工作重中之重,在完善规章制度基础之上,认真贯彻执行招投标制度。招投标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对相关市场的调研、考察,对符合公司要求的工程承包商和材料供应商进行初选,实行邀请招标。公司对投标单位进行综合评议,按合理、低价的中标原则,确定中标单位。招投标制度采用决策权、执行权、审核权三权分立的原则,由工程部、预算部、计财部互相监督、各负其责,使招投标过程在“阳光下”运作,遏制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公司的侵袭,有效的保护了企业利益,也保护了干部和员工队伍。

    通过招投标制度,降低了工程开发建设的资金投入。例如:商品砼的市场价格在250元/立方米~410元/立方米,而经过招投标后价格锁定在235元/立方米~377元/立方米;符合项目品质的塑钢门窗价格在450元/平方米,招投标后价格为385元/平方米;通过招投标确定的同质采暖PB管材,价格比市场同类产品低一半以上。

    招投标制度在降低公司开发成本,节省资金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已深入干部、员工心中。

 3、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展示企业形象与风采,增强企业信誉与美誉,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内容。

    而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企业的员工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对于企业减少内耗、促进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企业文化存在的意义所在。

    (1)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我们追求的企业目标是利润、客户、员工。

    利润是企业实现再发展的基本要素,只有获取了利润才能回馈股东;客户是企业生存的基石,为客户提供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就等于为企业创造未来;员工的进步推动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发展又为员工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成立之初,公司提出了企业的七项价值观,作为公司的追求和理念。我们的企业价值观是:

    质量与信誉:是公司产品成功的关键,也是企业创立品牌的基础;

    原创与领跑:理念领先、技术创新、永争第一,是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精髓;

    规范与有序:实现规范化管理,有序化经营是公司的管理原则;

    和谐与奋斗:内部和谐的氛围与整体的奋斗精神是公司的追求;

    卓越与贡献:追求卓越与贡献是公司倡导的工作目标;

    信任与尊重:给予员工信任与尊重,是对公司“人本”管理思想最好的诠释;

    诚实与正直:是公司与员工共同秉承的优良品质。

    (2)给员工创造参与管理的机会,是公司管理者所倡导和追求的企业文化氛围。公司通过组织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对公司的总体满意状况、公司内部沟通协作状况、管理者行为评价、薪酬与福利等七个方面的意见,分析公司成功的原因,及时摸清公司存在的潜在问题,找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使员工更加关心企业,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3)加强对公司价值观、项目优势、项目规划理念的宣传与培训。注重对新员工的培训,每一位新员工上岗都会接受关于公司价值观、企业目标、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训,对于项目的优势、规划理念,公司更是抽出时间组织专场的培训,使员工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公司有计划地组织新员工分期分批到兄弟公司参观、考察,增强员工对河畔新城项目的信心。

    (4)成立工会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一年来,公司先后组织了乒乓球、象棋、跳棋比赛,组织了员工联欢会和旅游等活动,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增强了企业凝聚力,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五、企业资源

    企业生存于社会中,作为优秀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具备几个能力:资金力、资源力、产品力、营销力、服务力。合理、有效的整合社会上各种资源为企业服务是我们管理层工作的重要任务。河畔新城之所以能在仅一年半的时间里完成从规划设计到报批各项繁杂的手续直至一期销售的成功,与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是分不开的。

    1、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

    从规划设计完成后,公司在短短的三个月之内报建审批完成了从《规划许可证》到《施工许可证》的各项法律手续,为2003年3月份顺利开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施工过程中,河畔新城项目经历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检查,均顺利通过,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新区政府一直把河畔新城项目作为整个浑南开发建设的重点项目,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次到公司实地帮助解决问题。

    公司规范化管理及将高品质住宅进行到底的决心,赢得了市建委等开发管理部门对河畔新城项目的高度信赖与关注,在公司开发手续办理、企业资质认定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河畔新城在申报国家AAA级住宅性能认定过程中,市住宅产业办抽出专人陪同公司到建设部汇报申报情况,对申报材料提出多方面建设性意见,协助河畔新城在AAA住宅性能认定评审会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河畔新城被市建委指定为沈阳市示范工程,成为市建委向沈阳各大房地产开发商推介的对象。

    同时,公司与沈阳市三大主导媒体和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公共关系,为项目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在河畔新城一期的品牌推广中,与沈阳三大主导报纸媒体展开全面合作。通过与新闻媒体的深度合作,借助沈阳新闻媒体的雄厚实力,使得河畔新城项目的品牌宣传按计划推广实施,达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2、专业化资源综合利用

    河畔新城项目规划合理,采用了“三重围合空间”的先进规划设计理论,建筑户型与立面在沈阳乃至全国独具一格、新颖别致。同时,在东北首创建筑的色彩设计,由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留法博士宋健明教授主持,在业内引起了强烈震动,景观设计由留日博士、清华大学章俊华教授担纲。由于与这些一流专业化科研学术机构的良好合作,使河畔新城项目在沈阳乍一亮相,给沈阳市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冲击力。广大消费者相信,生活居住在河畔新城不仅能获得房子本身的舒适与安全,更能得到精神上的陶冶与享受。我想这也是河畔新城今年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

共3页,当前第1页1

    3、销售

    广州凌峻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河畔新城一期策划推广和销售。在合作期间,共同制定了项目整体品牌建设理念——“国际化生活”及“健康住宅”的推广计划。在策划、销售、签约等营销重要阶段发挥出专业的水准。

    4、相对稳定的干部、员工队伍

    随着公司的发展,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干部、员工56人,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66%,平均年龄为32岁,专业配置科学,人员结构合理。

    在干部、骨干员工队伍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公司又吸纳一批优秀的员工加盟到公司来,为公司带来了新鲜血液和激情。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更加明确,整合社会一流的专业化资源,才能制造一流的产品,塑造一流的品牌,为河畔新城的高品质、高附加值提供了保障。

    六、二期进展情况

    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1、年底前将二期土地进行初步平整;

    2、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土地勘察工作。

    规划设计进展情况:

    1、规划已报浑南新区规划局审批。

    2、建筑设计方面:

    多层住宅、半地下车库、小学校处于施工图设计阶段;

    小高层(三期)、全地下车库处于初步设计阶段;

    商业网点处于方案设计阶段。

    3、景观设计已经开始。

    4、色彩设计处于方案设计阶段。

    营销进展情况:

    1、完成对沈阳市竞争对手的全面调查,形成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2、组织开展二期建议征集及意向登记活动;

    3、制订二期销售人员的管理方案;

    4、二期营销策略基本形成。

    七、有待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1、服务观念、服务意识需进一步强化

    员工还没有从思想上树立起“客户至上”的服务观念,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使得我们在服务工作中较为被动。

    2、干部、员工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们的干部、员工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但部分干部缺乏管理经验,专业水平不高,工作计划性不强。河畔新城作为大型的房地产综合开发项目,开发过程复杂,开发标准较高。尤其二期工程开工后,在建工程将达到30万平方米,对我们的干部、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3、售后服务工作要加强管理

    在今后的售后服务工作中,公司将围绕“合同签署”、“工程变更”和“客户投诉”三大售后服务工作重点,规范售后服务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牢固树立起“客户至上”的服务观念,使服务意识深入到每位员工的思想意识中,并体现在实际工作中。

    第二部分二OO四年工作安排

    一、二OO四年沈阳市房地产的形势

    1、经济增长加速带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

    沈阳市2003年预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600亿元,创经济增值10年最高,同比增长超过14%。在中央支持下,老工业基地重新振兴,沈阳经济进入二次创业起飞阶段。整体经济环境趋好,必然会带动房地产业相应的快速发展。

    2、住宅消费高峰期到来

    沈阳市将于2004年进入第三轮房地产发展周期的高峰,其标志是大众住房消费市场全面启动,在居民追求改善居住环境、城市大规模改造拆迁等主导因素的影响下,住宅房屋消费将呈现。预计2004年全市增量房销售量将突破300万平方米大关,有可能达到350万平方米。

    3、住宅近郊化将成定局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沈阳作为中心城市的进程日益凸显;中产阶级迅速发展壮大,汽车消费市场活跃,汽车普及进入家庭时代初现端倪,人的居住标准日益提高,对大环境的的需求更加迫切,这些因素必将导致在城市原有意义上的近郊才能实现。这也是判断未来发展的大的社会因素。

    4、楼市进入大盘时代,演变为全方位竞争

    外地开发商和境外开发商在沈阳房地产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大,沈阳市房地产由地域性市场变为全国性市场和国际性市场,开始进入大盘时代、品牌时代和创新时代,进入了大开发商唱主角的社区开发时代。市场竞争由简单的价格和地段竞争变为开发规模竞争、品牌竞争和产品细节等全方位的竞争。

    5、竞争呈白热化

    随着土地供应量的失控,住宅开发的规模与数量将不断打破新纪录。住宅供应量的不断推出,带来的是开发商竞争意识的加强、开发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

    6、精装修房开始成为潮流

    市场逐渐对精装修开始认同,各大小楼盘纷纷尝试推出精装修房。

    7、购房的投资观念加强

    人们的购房投资观念不断加强,购买房屋作为一种投资理财的工具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二、河畔新城的优势与劣势

    河畔新城的优势:

    1、知名开发商开发,企业品牌信誉度高;

    2、良好的政府支持、与媒体及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3、区域自然环境好,临近浑河、五里河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4、随着富民桥通车,浑南大道等交通路网的改善,交通便利,与母城连为一体;

    5、与未来浑南中央商务区一街之隔,投资价值高;

    6、项目周边艺术城、大学城等大型公建的建设将提升河畔新城的人文氛围;

    7、项目规划庞大可带来完善的内部配套;

    8、独特的产品品质、立面色彩、四明户型、精装修、保温隔声等独领市场;

    9、开发商的物业服务保证;

    10、以俱乐部为主体的大型配套设施,运动与生活设施配备;

    11、知名幼儿园、小学进驻,提供完善的教育配套设施;

    12、河畔新城等于“健康住宅”的概念深入人心,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13、项目获得的众多荣誉称号带来的唯一性与权威感;

    14、市场已基本形成交口称赞的口碑传播效应;

    15、800多位业主的鼎力支持与厚爱;

    16、一期整体形象形成,客户眼见为实,为未来起到示范作用。

    河畔新城的劣势:

    1、浑南新区整体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交通体系、教育和公共

    服务相对滞后;

    2、浑南市政配套设施滞后;

    3、市民居住习惯及文化观念的定势尚留在母城区;

    4、新区土地出让的多轨制造成市场的不平等竞争;

    5、河畔新城已为众多楼盘竞相仿效与克隆,竞争日益激烈;

    6、河畔新城市场价格独领,竞争对手低价竞争,给我们带来价格压力。

    三、工程建设方面的计划安排

    一期工程:

    2004年是公司大发展的一年,一期工程在建和交付使用及二期在建工程总建筑面积30万m2,总体安排如下:

    1、建筑工程

    29栋多层单体2004年6月开始装修,9月中旬交付使用;

    2栋小高层2004年年底交付使用;

    3个公建及幼儿园2004年7月交付使用;

    俱乐部2004年5月中旬装修和安装设备,9月底交付使用。

    2、综合管网工程

    电力管网管道工程2004年6月中旬完成;

    弱电综合管网工程2004年7月中旬完成;

    污水、热力、给水、雨水、煤气等管道工程7月中旬完成。

    3、电力设备安装及供电

    今年6月上旬完成俱乐部内中心开闭站和变电所供电设备安装,6月中旬正式送电;7月底完成园区内供电设备安装和电力电缆敷设,8月中旬接通户内用电。

    4、景观、绿化及道路工程

    今年8月底完成基本绿化和主要景观建设,9月底基本完成道路建设,保证园区内及园区与市政道路的良好衔接与畅通。11月底完成大树栽植和景观细雕等完善工作。

    二期建设工程:

    1、样板间

    4月中旬完成土建工程,5月底完成精装修工程,确保6月中旬对市场开放。

    2、建筑工程

  今年3月中旬完成建筑放线工作,开始土建施工,7月中旬完成多层主体工程,10月底完成小高层主体工程,至年底多层部分土建工程全部完成,达到精装修条件。

    3、学校、公建工程

    今年3月中旬开始施工,6月中旬完成主体工程,7月底完成内、外粉饰施工,8月份交给政府进行内部装修。

    四、营销工作的计划安排

    实现销售回款4.37亿元人民币。预计在2004年6月开放二期样板房,2004年5月份认购,7月份开始签约。

    第三部分企业总体目标以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一、总体目标

    1、牢固树立起河畔新城的品牌

    沈阳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消费者日趋成熟和理性。房地产品牌作为信誉的标签、身份识别和情感归属,已经成为消费者购房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目前,浑南、和平和沈河区整个房地产竞争尚处于初级阶段,低价、恶意甚至诽谤等不良现象司空见惯,未来几年市场发育成熟,品牌竞争将是市场竞争的最高形式。从现在开始,我们全体干部与员工要有清醒的认识:愚者想今天的钱,智者想明天的钱。我们要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品牌是什么?品牌是一种标志,是在客户心中建立的长期的信赖,品牌是对客户的忠诚,是客户在长期消费过程中体验到的企业责任感。创立品牌不是百米赛跑,更多的表现为马拉松,表现为一点一滴的内功。我们必须要接受客户漫长甚至是残酷的反复检验,我们要不断地吸收、充实、改进、完善、提高。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打动客户的心灵,推动客户生活质量的提升。竞争对手可以模仿我们的户型,可以模仿我们的理念,我们必须创造别人无法模仿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2、对股东有良好的、长期的回报

    企业创造价值并使之最大化地回报给股东是天经地义的,也是我们经营管理者的责任与义务。股东投资办企业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够带来长期与稳定的回报,我们必须小心翼翼地经营这个企业,预测与抵御各种风险,不辜负股东对我们这个团队的信任、理解与支持,实现公司持续、健康、良性的发展,对股东有良好的长期的回报。

    3、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成为沈城房地产界的一面旗帜

    信守对社会和客户的承诺。做企业如同做人,讲品质,讲信誉。河畔新城在客户心中建立了很高的期待,有的客户甚至把一生的梦想和财富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做的要比说的好,甚至比客户想象的要好。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狠抓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是百分之百的指标,百分之一的缺陷也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最终可能葬送自己。二是牢固地建立“客户是上帝”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东北和沈阳是老工业基地,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工业生产的传统意识根深蒂固,国家计划、统购统销带来的劣性影响了几代人,服务意识与观念淡保在我们今天销售态势良好的状况下,在建立品牌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竞争就是质量和服务的竞争。质量与服务必须深深地刻在每位员工的心中,我们一定要常抓不懈。

    虽然,这个企业组建仅仅一年多,但是我们主要干部和骨干员工都拥有本地区的开发经验和全国视野,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在一期成功的基础上,使“河畔新城”成为沈阳乃至东北房地产界的一面旗帜,在市场中领跑。

    4、规范管理,运作有序

    随着企业地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企业业务流程,注意监督、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建立部门间、部门内的沟通机制,提高团队间的协作能力。共3页,当前第2页2

    5、员工能随企业的成长而成长

    河畔新城作为一个超大型楼盘,给我们的员工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锻炼学习的机会,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公司确信发展的企业会不断地给员工带来发展的空间,有才能的员工必然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

    二、产品售后服务及品牌建设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期取得的营销佳绩,主要依赖强势的品牌附加值、优越的产品力与先进的营销手法,而在竞争对手纷纷改良与克隆我们的产品,模仿与抄袭河畔新城的营销手法的态势下,河畔新城产品的个性化的优势不复存在。

    面对竞争对手的亦步亦趋,要跳出同质化竞争、价格竞争,实现二期的持续热销,必须在其他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方面下功夫,即狠抓售后服务,加强品牌建设,这是今年公司工作的重点。

    着力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以“国际化生活”为核心价值的品牌形象推广;

    2、通过产品持续的领先和创新,巩固市场领导者地位;

    3、打造可靠的工程质量,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

    4、依靠精致细致的物业管理服务,将“客户是上帝”的开发理念坚持到底;

    5、通过高质量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为客户提供愉悦的品牌体验;

    6、加大力度宣传“守诚信、重承诺”的企业品牌形象。

    三、对员工的要求

    1、对企业要忠诚,热爱企业,关心和维护公司的利益不受侵害。房地产行业投入大,每位干部手中都握有一定地权利,支配着公司的资产。希望每位干部、员工都要慎用手中的权利,替公司负起责任。我们也要进一步加强防范,坚决杜绝社会上不正之风、不良习气侵害公司健康的肌体。

    2、有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要勇于挑战,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保持积极进取心态对企业和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内在因素,可以化不利为有利,化危机为商机。从繁杂的事务中看到希望与曙光。面对困难有二种态度:一种是积极的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坚韧不拔,不达胜利不罢休;一种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束手无策。我们每位干部要注意平时培养进取心,有预见性、有工作能力和方法、有信心,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遥竞争既是残酷的,也是快乐的。通过市场的竞争我们能够更加成熟,增长才干,创造财富,体验人生的美好。

    3、工作要有计划性,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重点,根据各阶段的不同侧重点,制定每个阶段的工作计划,督促自己不断完成设定的目标,对自己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按部就班,脚踏实地,跟上公司整体的发展步伐。

    4、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廉洁自律。只有每位员工在平时工作中自觉的按照公司制度办事,才能形成一只规范、高效的队伍,面对任何竞争、任何挑战,也能从容不迫,取得胜利;

    5、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在各自的领域成为独当一面的专家。不断积累自己、完善自己,以适应公司不断发展的需求,在工作中体验自身的价值。

    6、有真诚为客户服务的观念,牢固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将服务真正融会在日常的工作中,真心的为客户服务,在实际行动中树立河畔新城品牌。

    过去一年,我们走过了从艰辛起步到初创成功的历程,我们也体会到了这一过程带来的快乐。今天,当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面对明天更严峻的挑战。我们依靠什么?我们领先一步的产品,一流的工程质量,先进的营销理念,良好的客服意识和优秀的干部、员工队伍。

  也许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并不平坦的路,但我们坚信这条道路注定是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希望。

    我们深信,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全体干部、员工坚定信念,奋发进取,团结协作,就能跨越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障碍,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新的更加辉煌的胜利。

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一、报业集团内部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内控意识淡薄,缺乏企业经营理念

迅速转企改制的中央报业集团,长年习惯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模式,受“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旱涝保收”,“吃财政拨款大锅饭”的传统管理模式影响,领导层缺乏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尚未意识到推动现代企业良性发展,制定一个有效、严谨、科学、灵活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有些集团领导还停留在“行政管理者”的角色或“委托管理者”的角色,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位置上统领大局参与竞争,缺乏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生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二)集团员工内控意识薄弱,对财务工作存在抵触情绪

企业一些员工素质不高,违反或不贯彻执行财务控制流程,人为出现漏洞,从而造成内部控制失效。有的员工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谋个人私利,于集体经济利益不顾,盲目扩大销售,虚报收入,少算投入成本。有的员工缺乏风险意识,抱着无所谓,不会出事的态度,对客户的资质、能力、信用度不予事前评估,为合同执行环节留下很多隐患。有的员工嫌内控会计制度繁琐,需要财务审核材料太多,要求太高,有抵触情绪,不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和业务经办部门作好审查、验收、付款、监督工作。由于员工缺乏对内控制度知识足够的了解,意识淡薄,这些都给内部会计制度的实施带来阻力。

(三)企业内控组织结构不合理,财务部门职能被忽视

原来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内部控制职能机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较为简单。企业内部控制机构不健全,组织机构设立不恰当,对内部控制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造成损伤。有些企业管理混乱,不能贯彻不相容职务分开制度,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未分离,业务经办与业务稽核未分离。各业务部门对重大支出项目不咨询财务部门意见 ,不经过项目考察、认证、调研等前期工作,不从财务角度考虑项目的可行性,独断专行。有些单位负责人一支笔,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大人事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不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选择性的执行财务制度,致使财务部门“红管家”的职能长期被忽视。

二、完善报业集团内部会计制度的对策和方法

(一)从上至下普及宣传内控会计知识

首先由财务部门制定《内控会计知识年度学习计划表》,定期组织单位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业务经办人,对国家财经法规包括《会计法》、《税法》、《企业会计准则》、单位执行的财务报销制度和流程进行学习。外请行业专家授课,由本单位纪检、审计、财务部门,具有多年丰富经验的业务骨干、会计师、审计师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为大家讲课。其次财务部门通过制作宣传栏、印制《单位财务制度手册》、编制财务工作报销流程示意图、财务岗位分工指导等多种形式的普及宣传,引导员工坚持按章办事、依法办事、有法可依,形成单位内部控制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和谐氛围。

(二)营造有自身特色的集团文化

中央报业集团前身多是中央直属的官方新闻媒体。成立历史悠久,政治色彩浓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针对此特点报业集团可以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首先领导层和各管理层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率先垂范作用,以自身多年的业务水准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感染和影响企业员工,主动参加内控学习,与员工互动探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环境。其次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企业品牌。一个优秀的品牌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文化理念,品牌建设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增强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还有利于提高员工素质,关注企业发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为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奋斗。

(三)加快内部会计控制组织建设

首先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组织。成立集团内部会计控制领导小组,财务部主任担任小组组长,业务和行政后勤部门主管为领导小组成员,储备财务干部可成为小组成员。由组长牵头组织梳理集团各类经济业务类型,给小组成员下达任务,各自负责完善分管业务的内部会计制度流程。编写内部会计控制方案,分为调研、讨论、试运行、调整、汇总等阶段,形成定稿后由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其次由报业集团独立的审计部门和纪检部门成立内控监督小组。不仅对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内部监督检查,还要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进行验收,检查是否高效,有无漏洞。可定期安排中介机构对集团进行财务审计,税务审计,内控制度有效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企业自身的内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对违法乱纪现象坚决做到不隐瞒,不迁就,不姑息。

(四)提高财务人员各方面素质

财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企业的内控制度,财务工作要想干得出色其实是需要各种能力支撑的。首先会计人员要注重财务知识和技能的随时更新。新的财经法规陆续颁步,财务部门需要每月组织会计人员学习新旧法律、法规。由于计算机的运用,会计电算化成为新时代财务人员的工具,如果还停留在以前传统的使用笔、纸的年代,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需要熟练掌握办公软件在财务日常工作中的灵活运用。其次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财务部门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会计人员的业务胜任能力主要有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并妥善解决。会计人员除了记帐、算帐、报帐外还要与人打交道,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另外还要加强财务人员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以财经法律和法规严格要求自己的职业行为,知法守法,廉洁自律;坚持原则,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会计人员身处在掌握财经大权的关键地位,在一些不健康的环境下,职业道德有可能会动摇受到影响,此时更要加强对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塑造职业品质,陶冶职业情操。

(五)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是企业战略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风险文化则决定企业如何成功地进行风险管理。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文化是日常工作的重点。首先,企业的领导层、各个业务部门都要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各级领导应在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中起表率作用,重要环节和流程的管理人员和业务经办人员应为培养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其次熟悉风险管理的流程。企业可以按以下程序进行风险管理:收集风险管理的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与后续改进。最后是建立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岗前风险管理培训制度。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理核心内容的培训。同时还与薪酬制度、奖惩制度挂钩,防止只追求业绩,忽视经营风险的行为发生。

(六)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建立内控授权财务审批制度,对内控财务所涉及的重要事项,明确规定批准的程序、条件、范围和额度。建立内控财务责任制度,明确财务各单位、岗位、人员应负的责任,岗位分工职责和明确的奖惩制度。建立重大风险预警制度,对重大风险进行监测,及时预警信息,制定应急预案,并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控制措施。建立财务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重点对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材料采购、财产保管和复核等岗位实行此制度,以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方案范文第6篇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中心以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为契机,五个“亿元工程”产业化项目建设为抓手,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注重在产业发展的关键点上寻找工作突破口,从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入手,强抓产业化建设不放松,调优结构促增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落实建设项目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各项工作呈现出新的起色。

(一)粮食工作不断升温,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恢复

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是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需要。为落实中央及省1号文件精神,确保我市的粮食生产安全,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针对我市的实际情况,我们紧紧抓住结构调整不动摇,以市政府既将出台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制止了我市粮食种植面积连年下滑的趋头。强化服务,提供粮食生产保障,积极为广大种粮农户提供种子、技术、信息、农资、政策等多方位的服务。据统计,全市上半年春粮总面积2.49万亩,总产量4300吨,平均亩产达172公斤,同比增23公斤。全年安排单季稻种植面积14万亩,比上年13.5万亩增0.5万亩,落实旱杂粮种植7.51万亩,比上年7.27万亩增加0.24万亩。

(二)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产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半年来,我们以五个“亿元工程”为载体,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围绕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绿色高效农业,着力提升特色产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经济新发展。上半年,发展改造新桑园8500亩(其中列入蚕桑产业化项目管理的4855亩);发展良种茶园100亩,计划全年种植1500亩(任务2000亩);去冬今春新增花卉苗4540亩,全市总面积已达17267亩;发展各类水果2872亩。

实施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技术,有效地带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春茶总产量1798吨,总产值7950万元,同比增加1115万元,其中名茶570吨,同比减10.9%,但实现产值6980万元,比去年的5800万,增20.4%。全市饲养春蚕3.502万张,比上年同期的32278张增加2742张,增8.4%,蚕茧总产值2837万元,比上年同期1866万元,增加971万元,增52%,1.9万户蚕农实现户均增收505元。花卉苗木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产值8000万元,比上年同期6500万元增23.1%,销售产值4500万元。春季蔬菜播种面积22489亩(含马铃薯8900亩),比上年净增17.7%,总产值3320.3万元,同比增长24.9%。1-5月水果总产量1239吨,总产值653.9万元,分别增133.8%和90.1%。牧业总产值(不包括蚕茧)19447万元,同比增加4871万元,其中养猪产值14895万元,同比增加45.18%,占牧业总产值的76.59%。

(三)组织化建设不断推进,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前二年成功组建茶叶、茧丝产业协会的基础上,上半年又相继成立了优质肉羊、果业、花卉三个市级产业协会。依托产业协会,带动了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全市新建乐平乡西乐村柑桔专业合作社、藻溪镇大棚水果专业合作社等果业专业合作社3个,(正在组建的有4个);新建蚕桑专业合作社8个。为进一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搞好产销衔接,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我市积极推行订单农业,今年在农业局和市茧丝产业协会共同协助下有11家专业合作社与天松集团丝业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合同。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检测工作,是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今年已制订标准2个,其中《天目山牌桑蚕鲜茧质量标准》已由临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优质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即将由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制订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意见》、《2004年临安农产品质量抽检实施细则》等实施意见,上半年全市开展土壤样本的定量检测分析69次、完成上市农产品抽检686批次,合格率95%送杭州市定量检测6批次,合格率83%。

(四)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农业的核心是市场,市场的核心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认证。为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切实提高“天目山”牌的知名度,我们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着力抓好品牌宣传工作。参与承办了2004年天目青顶新春品赏会、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临安天目青顶产销见面会等活动。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组织申报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7个,面积达2.251万亩,申报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3个。天目青顶及天目山牌高山蔬菜、优质瓜果等系列产品,已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成为了长三角的知名品牌。

二、主要工作措施

半年来,全体干部职工以求真务实、统筹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按照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强市名城胜地的总体要求,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保证。

1、深化蹲点服务,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实行农技人员捆绑式蹲点服务,是农技服务在新时期的一种探索和大胆的尝试。今年农技中心安排蹲点人员65名,其中基层蹲点33人,项目蹲点32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另有9名同志担任村级指导员。在工作中,蹲点人员始终以兢兢业业、艰苦朴素的敬业精神,在生产的第一线搞示范,传技术、授经验,与农民朋友同甘苦。通过蹲点服务,培植了一批效益农业示范点,推广了一批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壮大了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增强了我市农业的发展后劲。

在对蹲点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中,中心积极倡导“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党带群”,强化以个体思想能力的提高来带动整体推进的意识,努力创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不断强化蹲点人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发挥职能,在确立为民之心、落实富民之举、探索兴业之策、开拓强市之路上下功夫。通过学习,同志们进一步树立了专心致志、尽心尽责、任劳任怨、奉献“三农”的精神,为推进产业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的赞赏。

2、加强项目建设与管理,确保项目实施成效

项目建设,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过程,是拉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上半年共计申报各类项目36项,已立项25项。其中省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项目1项,杭州市农发基金扶持项目4个(立项4项),杭州市丰收项目5项(立项4项),科技创新项目2项(立项1项),临安市科技项目6项(立项3项),申报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7个(立项5个),市级示范村5个(立项5个)。目前,各项目已全部制定了实施计划,正按验收标准全面实施。

今年,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出台茶叶、蔬菜、优质肉羊等产业化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将蚕桑列入在内。目前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已全部结束,经各产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小组审核,报局审定后,共351个项目被立项,其中茶叶25个、蚕桑64个、蔬菜26个、优质肉羊236个。

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我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积极引入农科教结合机制,按照“项目带动,科教帮扶”的要求,中心各业务站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搞好服务。以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现场咨询、实物展示为主要手段,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76期,受训5892人次;开展科技下乡5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5100余份,接受各种技术咨询4000余人次。积极组织实施“百村示范、万户联动”工程,在全市确定100个村建立科技示范点,由农技人员驻村蹲点进行科技示范,带动10000个农户成为科技致富的典型,无性系良种茶栽培技术、方格簇营茧技术、波尔山羊改良技术等一大批先进实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方案范文第7篇

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要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特色为主方向,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为主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支撑。

1.1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装备体系建设

要用一流的装备来武装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要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实施标准农田地力提升6万亩;推进茶园、果园、桑园深度改造6万亩;扩大生态型标准化水产养殖规模。要扎实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新建市级设施农业示范园(种子种苗中心)10个以上,新增设施农业面积6万亩。要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新增农机总动力6万千瓦以上、新增农机具1.2万台(套)以上。完成水稻机插17万亩,完成油菜机栽5000亩、机收5万亩、农业机械化促进项目30个,粮食生产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1.2大力推进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平原、山区”三个农业圈层的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使三个圈层的农业既彰显优势,又各具特色。要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要继续推进农作制度创新,扶持种养结合、粮经并举、间作套种、立体循环等新型种养模式,大力推广“千斤粮万元钱”种植方式,推广面积增加10%以上。要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县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力争主要农产品标准化实施面积达到55%。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保护体系,重视农业区域性公共品牌建设,新培育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5个以上。

1.3大力推进产业规模经营体系建设

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按照各地的资源禀赋和规模化、设施化、产业化的要求,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引导基地大户向优势特色产业带集聚。要抓住“两区一基地”建设的重要机遇“,接二连三”,集约发展,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和整体效益。要重视规模经营的主体培育,引导龙头企业向农产品优势产区集聚,并开展跨区域的联合和合作。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的自我服务水平。要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培育市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0家。

1.4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创新体系建设

要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认真研究贯彻意见,召开全市农业科技大会,营造科教兴农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加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不断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要重视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制订种业发展规划,提高自主育种能力,以市农科院为龙头,年培育新品种3只以上。抓好国家级三角鲂原种场、浙江省食用菌良种繁育基地、省级“杭鳢1号”良种场、西湖龙井茶科研基地、蔬菜及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等基地建设。要完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在“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硬件投入、能力提升,逐步建立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要新建10个市级“三位一体”公共农业服务体系示范乡镇,带动周边乡镇提升服务能力。要针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和重、难点问题,组织联合攻关,实施市级重大农业科技专项10项、农业丰收计划30项。要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000户,实训“阳光工程”学员、农村实用人才5000名以上。要充分发挥区、县(市)农业部门的骨干作用和乡镇农技组织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整体合力。

1.5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建设

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和节能减排的要求,积极发展集约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推进生态农业项目建设,继续抓好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合作社)和示范项目的建设。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和整治,重视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循环利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20万亩、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技术130万亩。推进运河、上塘河水产生态养殖,示范推广“杭鳢1号”3000亩。建设水产生态养殖示范点5个,实施标准鱼塘改造1200亩,在外荡增殖放流2000万尾以上。稳步推进“三江两岸”农业生态治理,提升整治效果。推广杭产商品有机肥7万吨以上,商品有机肥企业生产销售有机肥18万吨以上,处理畜禽排泄物80万吨以上。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做好“清洁田园”等各项工作,确保农业节能减排,完成氨氮、COD控制指标。

2以“两区一基地”建设为主平台,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要坚持把“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菜篮子’生产基地”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杭州市推进现代农业的主平台和主抓手,以工业化的理念、功能融合的思路、现代化的装备、先进科技的支撑和集成化的措施,推进“两区一基地”建设。

2.1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

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重点上,要突出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改善,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和新型主体培育,着力提升园区建设内涵,提高园区经济效益。要充分运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平台,使之成为产学研、农科教结合,产业化多功能并举,跨产业、跨区域联动,组织体制、经营机制、政策科技创新,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是要全面推进158个省级园区建设工作,重点支持萧山江东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余杭高新农业示范区建设;二是要大力推进市级农业现代化项目建设。重点是抓好“菜篮子”产业现代化和设施农业项目;三是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各区、县(市)要全面落实省级园区建设任务,重点抓好综合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市级“菜篮子”和设施农业现代化建设项目。同时,要根据当地实际,实施一批区、县(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格局。

2.2着力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力度

要围绕省政府提出的“抓落实、保质量、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以更明确的目标、更完善的政策、更有力的措施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再上新台阶。一是要确立三个理念。在城乡统筹中坚持优先统筹粮食生产能力的保护和提升、在结构调整中坚持优先扶持以粮食为核心的粮经增收模式的巩固和提高、在科技兴农中坚持优先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二是要明确建设目标。全市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0万亩左右,累计达到32万亩。其中新建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万亩左右。要加大对已建功能区的保护力度,继续完善基础设施,严格落实保护政策,防止功能区“非粮化”现象。三是要完善扶持政策。整合各级涉粮项目向粮食功能区集中,引导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标准农田地力提升等项目在功能区实施,农机补贴等扶持政策向功能区倾斜,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扶持机制。四是要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功能区生产设施,创新农作制度,鼓励发展粮食生产二熟制和三熟制,培育发展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开展粮食生产全程统一社会化服务。逐步建立稳粮增效的功能区生产体系、长效有活力的功能区经营服务体系和功能区考核激励机制。

2.3着力深化“菜篮子”工程建设

要巩固提升现有“菜篮子”工程建设成果,针对“菜篮子”产品季节性、结构性、区域性短缺问题,统筹抓好生产和供应,努力实现“稳价保供”的目标。一是要在加强基地保供能力上下功夫。新建叶菜生产功能区3000亩,总数达到1万亩。新建高山蔬菜基地3000亩,总数达到1.1万亩。新建常年性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森林蔬菜基地各10个。稳定肉禽蛋奶基地92家,新建标准化畜禽示范场12家。提升水产基地10个左右,完成高标准池塘改造项目10个左右。二是要在完善调控机制上下功夫。要按照《全国重点城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评办法》,制定杭州“菜篮子”工作考核细则,将“菜篮子”建设任务分解到区县。要继续深化“菜篮子”应急预警、应急反应、应急恢复等调控机制,探索建立政策性保险、价格保险等制度,提高“菜篮子”工程应急保供能力。要加强预测预警,建立“菜篮子”产品市场信息预警制度,构建市、县、乡、基地四级信息采集和预警体系。三是要在推进流通体系建设上下功夫。要不断完善“菜篮子”商品市场供应网络体系,加强区域性专业市场建设。要稳定运销关系,加强与主产区的衔接,注重本地产品和外地产品两手抓,确保“菜篮子”产品丰富、保障有力。要加强产销对接,继续扶持“菜篮子”基地向城区农贸市场、超市、社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直供直销和微利销售平价销售,解决销售中的问题。

3以提高农业安全水平为保障,提升杭州农业的竞争力

安全是农业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提升杭州农业竞争力的前提。

3.1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

要重点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设。新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7万亩,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70只,绿色(有机)食品30只。要加强检测。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开展留地蔬菜质量检测、瘦肉精和“三品”标识专项治理,提高检测和监管水平。完成六大类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3500批次,确保合格率96%以上。要建立农产品准出管理示范基地30个,开展基地快速定性检测10000批次以上。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强化执法,提升执法威慑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强化预警管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杭州模式”的推广,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数据交互处理中心,实施农产品生产基地准出和追溯管理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监管效果。

3.2高度重视动植物疫病防控

要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基础免疫,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确保规模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强化全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市级和7个区、县(市)兽医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强化检疫管理,以产地检疫为基础,以外来动物及动物制品报检为重点,加大省际产销联防和风险评估,减少输入性疫病发生,加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力度。加强动物尸体收集处理,新建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设施60个。完善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防控体系,建立市级植物疫病监测点26个。开展植物疫病普查,加强检疫监管,建立市县两级综合防控示范区。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

3.3高度重视农业依法行政工作

稳步推进“六五”普法宣传,做好《杭州市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积极开展执法服务年活动,规范执法行为,形成执法合力。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深化农资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设市级农资数字监管系统。继续开展“绿剑”打假系列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继续推广“一高双低”农药,全面实施农资准入备案制度,完成1000批次农业投入品的质量抽检工作。

3.4高度重视农业安全生产

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完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工作例会制和考核问责制。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隐患排查、教育督查三项行动,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进一步健全公安农机警务联络机制,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现代化水平,继续开展“平安农机示范镇(村)”建设。要加强渔船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渔船集中管理机制。要重视局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安全生产。

4以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切实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稳中求进、奋发有为”,要求在2012年的工作中,既要坚定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和社会和谐稳定,更要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在转型升级、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联系农业系统实际,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4.1奋发有为要体现在能力提升上

一是要提升战略思维的能力。就是要识时务、顾大局、顺势而为、敢为人先、引领潮流。二是要提升统筹兼顾的能力。就是要在考虑问题、做出决策、推进工作时,自觉处理好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到科学发展。三是要提升创业创新的能力。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基地大户创业,当好实体经济发展的咨询师、服务员和监管员。要重视创新,鼓励创新,营造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四是要提升危机处理的能力。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将进入各类矛盾的高发期和突发期,需要我们提升应急决策、危机处理的能力,做危机处理、转危为机的高手。五是要提升贯彻执行的能力。要善于领会上级文领导指示的精神实质,做好结合文章,使杭州农业系统的政策意见既“接天线”,又“联地线”;要善于把握工作重点,既能“弹钢琴”,又会“解麻雀”,更要有执行力,做贯彻执行的典范。

4.2奋发有为要体现在作风转变上

一是要讲实情。要高度重视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倾听农民的意愿需求,研究破解有关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性、制约性问题,努力做到重实际、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二是要勤服务。要保持公仆本色,树立服务意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要继续做好“联乡结村”、结对帮扶、联基地、联大户等服务工作,利用农业项目这个平台和抓手,自觉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实体,提高服务成效。三是要提效能。要深化作风建设,围绕庸、懒、散等作风和效能问题,继续开展“效能亮剑”专项行动,巩固工作成效。要继续推进“西湖先锋”创先争优活动,总结活动成效。要加强基层作风建设,完成局属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继续争创人民满意站所。四是要强合作。要讲政治、讲大局、讲合作,左右联动,政事协作,努力开创农业系统团结协作的新局面。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强化对区、县(市)农业部门的合作和协调。

4.3奋发有为要体现在开拓创新上

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工作创新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在开拓创新上取得新成效。一是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围绕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体系建设三个重点,重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要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应用示范上下功夫。二是要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农科院、萧山传化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的科技孵化器、示范园和推广基地的作用,支持农业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三是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深入研究涉及土地流转、农业用地保障、农业投融资、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加快研究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稳步推进机构改革,认真落实“三定方案”,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参公”管理。要加强局管领导班子和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加强“131”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4.4奋发有为要体现在勤政廉洁上

要围绕打造“廉洁农业”的目标,强化勤政廉政教育,突出岗位风险教育。要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全面推进腐败风险预警机制和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建设,实施廉政风险防控动态管理。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督监管,重点加强对局党委的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的执行落实、农业项目、农口事业单位迁建工程、资产处置、招投标项目和强农惠农政策等落实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方案范文第8篇

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2%.

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3.3%.

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

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

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左右。

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

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二、任务分解

(一)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

9.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三个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提高服务业投资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服务业税收占全省地税收入的比重。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商务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服务业,继续发展和提升商贸、旅游、文化、体育等消费业。

10.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向研发和服务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做强做大一批软件园和软件企业,大力发展软件外包,努力实现软件业跨越式发展。

11.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做强做优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尽快形成销售收入万亿元级产业。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纺织、轻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和生物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全省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65家。

12.坚持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00亿元,增长18%.

(1)继续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设,建成刘山站、解台站,基本完成蔺家坝站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实施三市截污导流工程。基本完成新沂河整治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中运河骆马湖堤防加固、新沭河整治等治淮工程。完成22公里海堤防护和保滩工程。两市中心城区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形成。实施里下河、沂北、宝应湖等重点区域洼地治理以及太湖地区重点引排骨干河道拓浚。

(2)建成连云港15万吨级深水航道;加快启动过江通道,通榆运河北段工程,铁路枢纽、京沪高速铁路段的建设;积极推进连云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以下长江深水航道和沪通、宁杭、沿海铁路以及沪宁城际铁路建设前期工作。新增高速公路200公里以上。建成京福高速公路徐州绕城西段、沿江高速公路至、扬溧高速公路镇江至溧阳段。开工建设宁通高速公路江都至六合段、启扬高速公路江都至海安段、通嘉高速公路无锡至张家港段。

(3)继续抓好电力重点项目建设,新增电力装机容量470万千瓦,新开工建设电源项目500万千瓦,完成电网投资和改造210亿元。(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电力公司)

(4)开辟新航线尤其是国际航线,引进新的基地航空公司,提升禄口机场服务能力。完成苏南机场改扩建工程。

(5)加快推进淮安富士康科技城、无锡海力士集成电路二期、南通王子造纸、如东天然气储备与发电、盐城风力发电基地、常州特高压变压器和中邮航空速递物流中心,以及国家批准的南汽名爵自主品牌汽车、东风悦达起亚第二工厂、长安福特第二工厂、上汽仪征轿车扩建等汽车项目和中远川崎增资扩建、熔盛重工等船舶制造项目建设。

13.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区域共同发展。

(1)出台并实施沿海发展总体规划,启动新一轮沿海开发,推进沿海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布局。加快连云港建设步伐,逐步发挥带动沿海和振兴的龙头作用。

(2)进一步落实加快振兴的各项政策,把深入推进“四项转移”与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结合起来,积极支持南北共建开发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重点帮助宿迁实现更大突破。

(3)以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为契机,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对接和融合,深入开展区域大交通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信息资源共享、科技创新等专题合作,推进要素资源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加快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14.提高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加强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继续推进、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建设,全省城市化率达到53%.加强城市管理,坚持公交优先,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城市综合功能建设,积极推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建筑节能工作,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省建设厅、人防办)

(二)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5.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省财政安排“三农”投入211.2亿元,增加31.2亿元。引导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和地区有效信贷投放,扩大农村小额贷款规模。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在各省辖市选择1个县(市)开展农业保险试点。

16.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外向规模农业,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新增高效种植面积240万亩、高效渔业面积60万亩,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加快推进镇江等地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全面实施农产品出口振兴计划,建设一批农产品出口基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运用。

17.继续办好农村新五件实事。省安排补助资金61.7亿元,比上年增加11.2亿元。

(1)道路通达工程。新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新改建大中桥梁1000座,改建农村危桥4000座。

(2)教育培训工程。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倾斜。培训农村劳动力240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10万人。

(3)农民健康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2%.扶持经济薄弱地区改造乡镇卫生院100个、村卫生室1000个,培训农村医疗卫生人才12800名。(省卫生厅、财政厅)

(4)环境整治工程。编制完成1500个“三类村庄”建设规划,完成30%一般规划保留村庄的平面布局规划。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6个,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2.32万人。疏浚整治县乡河道、村庄河塘土方分别达到2亿和1.5亿立方米。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67.7万座。建设秸杆气化集中供气点20个,种畜禽场沼气工程150个,“一池三改”沼气池6万户。对200个村进行环境整治试点,选择50个村庄开展生活污水相对集中处理试点。

(5)文化建设工程。扶持建设经济薄弱地区100个乡镇文化站,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90万户,出版“三农”图书和电子音像产品各100种,新建“农家书屋”1000个。扶持经济薄弱地区开展“送科普书籍、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

18.坚持就地转移、异地输出和创业并举,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0万人,建设5-10个农民创业辅导示范基地。继续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推进经济薄弱村“八有”建设,帮助20%的贫困户实现脱贫。

19.组织推进村企挂钩,落实有实力的企业与经济薄弱村挂钩合作,帮助经济薄弱村加快脱贫致富。

(三)以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为突破口,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0.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

(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重点推进列入全国的“千家企业”和我省“百家企业”节能降耗,实施100项节能改造项目。加强电力节能调度。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50%的节能设计标准,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

(2)进一步实施《省循环经济试点方案》,组织130家单位开展循环经济试点,500家企业进行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

(3)组织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开展“行业节水行动”,全省万元gdp水耗下降4%,重复利用率提高2个百分点。

(4)在省级机关广泛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从节约用电、用水、燃油以及节约办公用品入手,完善管理规章制度,健全资源节约机制,使资源浪费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

21.全面落实加强土地调控、管理和节约用地的各项措施,推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扩大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试点范围。新增耕地面积21万亩,基本农田保护达标率100%.规范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收支管理,严肃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违规案件。

22.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

(1)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全面完成南水北调污染防治任务,完成淮河流域90%的重点治污工程,继续抓好太湖流域漕桥河、太滆运河等主要出入湖河流综合治理,促进长江段水质好转。完成119个日供水1万吨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整治工作,宁镇扬泰通地区新增区域供水通水乡镇70个,地区新增区域供水通水乡镇58个。继续整治大气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土壤污染。

(2)加快建设“绿色”。新增植树造林面积150万亩,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6.8%和41%.

(四)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3.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增加到10亿元,实施一批对产业带动性强、预期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新建10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13家重点研发机构、6家重点实验室、1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工程中心、8个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推进沿江留学人员创业带建设,完成信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任务。

24.加强技术专利、商标品牌、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20%和25%,其中发明申请量增长30%,注册商标总量达20万件。巩固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成果,稳步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

25.实施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实施“六大人才高峰”第四批项目资助计划,资助创新型项目200个,培养高层次人才2000名。启动“长江工程师计划”,实施“千名苏商赴境外培训计划”,组织“百名留日博士行”活动。培养25名重点企业集团领军人才,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20万人次。(省人事厅、科技厅、教育厅、财政厅、经贸委)

(五)继续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努力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保障。

26.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原则,进一步搞好事业单位改革。继续做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工作,制定全省及省级机关规范津贴、补贴实施办法。

27.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重要行业和优势企业集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严格产权交易和股权转让程序。

28.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为重点,扩大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巩固完善“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妥善清理乡村债务,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

29.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深入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非税收入全部纳入国库或财政专户,进一步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非经营性资产管理。

30.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加快地方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银行和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进一步发展保险业,组建2家地方法人保险公司,提高保险服务水平。

31.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技术进步,鼓励民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六)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32.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全省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全国领先,注重引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苏中、地区。加快规划和建设一批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积极引进研发和营销环节,争取服务业利用外资有新的突破。(省外经贸厅、发展改革委、经贸委)

33.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着力培育出口品牌,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商品出口的比重。加快建设机电产品、软件、医药、农产品、服务外包等出口基地。鼓励和支持服务贸易发展。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加强和改进口岸管理与综合服务。建立和完善贸易磨擦应对机制。(省外经贸厅、经贸委、海关、检验检疫局)

34.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建立生产基地、资源基地、营销网络、研发机构,加快建设境外经济合作区,境外投资中方协议金额增长25%以上;积极拓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增长10%以上。(省外经贸厅、发展改革委、经贸委)

35.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搞好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试点。优化服务环境,增强配套功能,降低商务成本,强化产业特色,提高各类开发区产业发展层次、集约发展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省外经贸厅、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建设厅、科技厅、海关)

(七)把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6.加大对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投入,省财政投入172亿元,增长25.9%.(省财政厅)

37.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1)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确保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万人。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帮助“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万人,确保双失业职工、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至少有1人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增长1.5%.(省劳动保障厅、教育厅)

(2)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研究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省内跨地区转移衔接办法,积极探索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金征缴率达到95%以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长8.5%.逐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人事厅)

(3)完善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长8%(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卫生厅)

(4)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省民政厅、劳动保障厅)

38.做好关系民生的十件实事。

(1)从年春季学期起,全面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每生每年230元、初中每生每年350元。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配套工程”。建立普通高中学生助学金制度,对普通高中困难家庭学生实行“一免两补”,资助家庭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省教育厅、财政厅)

(2)提高高校助学金、奖学金标准,完善助学贷款政策,加大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

(省教育厅、财政厅、人行分行)

(3)全面推进城镇非职工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出台以大病统筹为主、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指导性意见。

(省劳动保障厅、财政厅)

(4)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障制度,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人数分别达290万、273万人。

(5)积极推进惠民医院建设,对困难群众实行医疗费减免和医疗救助。建成惠民医疗机构80所、惠民医疗站点600个。

(省卫生厅、财政厅、民政厅、物价局)

(6)全面实行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重度残疾人全部享受低保政策。

(省民政厅、残联、财政厅)

(7)认真做好农村五保工作,提高供养标准和服务水平,全省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60%以上。(省民政厅、财政厅)

(8)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支持力度。新建改建50个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对贫困家庭和社会福利院6岁以下残疾儿童进行免费手术康复治疗。(省残联、民政厅、财政厅)

(9)在全省县城以上城镇全面建立廉租房制度,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面积550万平方米。

(省建设厅、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

(10)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为困难群众打官司提供有效帮助。(省司法厅、财政厅)

(八)增加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投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39.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今年省财政预算安排教育支出79.7亿元,增长20.1%.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省教育厅、财政厅)

(1)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轮训计划,选派25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选派2500名骨干教师赴农村千所薄弱学校对口支教。(省教育厅、财政厅)

(2)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各县(市、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以上。全面启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建设,新建25个中等职业教育、15个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抓好20万人次农村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入高一级学校学生技能培训。(省教育厅、财政厅、劳动保障厅)(3)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强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力争总数占全国10%左右;继续建设高校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抓好17所本科高校教学水平和32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

40.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城市居民覆盖面苏南地区不低于85%,其他地区不低于70%,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制度。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险、药品购销制度改革,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民办医疗卫生机构。

(省卫生厅、财政厅、物价局)

41.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和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新增100个计划生育示范服务站。建成国家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省人口计生委、财政厅)

4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1)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举办“锦绣”主题文化宣传活动,承办“第九届亚洲艺术节”、“第七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等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推进省广电总台国际频道在海外落地。

(省文化厅、广电局、新闻出版局、财政厅、社科联)

(2)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数字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支持省级文化企业集团做强做优,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创业主体和产业基地,加强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品牌建设。

(省文化厅、广电局、信息产业厅、新闻出版局、发展改革委)

(3)省美术馆新馆主体工程完工,开工建设博物院二期工程,完成大剧院选址并做好前期工作。

(省发展改革委、文化厅、财政厅)

(4)组织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30个县(市、区)基本完成新“四个一工程”,50%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建成体育活动中心,100%的行政村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年度全国最高水平比赛成绩保持前列。

(省体育局)

(九)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4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村庄、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组织30场次以“新农村、新文化”为主题的乡村巡回演出活动。

(省文化厅、广电局、新闻出版局、教育厅、民政厅、建设厅)

44.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实施《法治建设纲要》,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全民法律意识。落实司法体制改革各项措施,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办事公开制度,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居民自治等社会自治功能。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省司法厅、监察厅、民政厅、民委、宗教局)

45.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建立个人联合征信与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出台《省个人信用征信管理办法》和《省企业信用征信管理办法》。继续推进、苏州城市信用试点和常州、盐城中小企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

(省经贸委、金融办、公安厅、工商局、质监局、人行分行)

46.加强平安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和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室建设,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现行命案和主要刑事案件破案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健全工作责任制,完善依法表达诉求的机制。

(省公安厅、司法厅、安全厅、局)

47.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确保不突破国务院安委会下达的安全控制考核指标。(省安监局)

(1)认真做好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依法淘汰违法化工生产企业,推动化工生产企业向化工集中区域集中。严格化工生产企业市场准入,严格产业准入、安全准入和环保准入门槛,严格规范从业人员资质要求,努力消除安全和污染事故隐患。

(省经贸委、环保厅、安监局)

(2)扎实做好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继续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保障干线航道安全畅通,坚决杜绝特大水上交通事故。巩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加大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力度,加强农村道路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监管,全力压降道路交通事故,确保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较上年下降1.68%以上,机动车万车死亡率下降0.5个万分点。

(省交通厅、公安厅、安监局)

(3)加快推进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95%行政村实现药品配送进村,60%乡村卫生院、50%村卫生室通过达标验收。在粮食行业和无锡市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积极开展创建消费放心单位活动。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质监局)

(十)切实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水平,努力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廉洁政府。

48.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改进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化政务公开,积极开展权力运行公开试点,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目录,加大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提高省政府门户网站和重点业务系统建设水平,40%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在线办理。切实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省、市级应急预案体系,完成县级政府总体应急预案和主要专项预案编制工作。(省政府办公厅、省监察厅、信息办、人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