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案

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校心理咨询 小学生 心理问题

一、前言

学校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家庭和社会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教育在家庭中成了重中之重。家长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铺设孩子的成功之路。这种情况在中国尤其盛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孩子们从小就失去了玩耍的自由,只能背负着大人给予的“成才”的沉重包袱蹒跚前行。玩耍本是孩子的天性,当这种天性在家长各式各样的威逼利诱下被形形的培训班和学习所代替时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就水到渠成的产生了。当前我国儿童的心理问题呈现日渐突出和上升的趋势。据相关资料显示上海普陀区对近900名幼儿的调查发现:有问题的幼儿占调查人数的18%,且行为种类达18种之多。同时有2种以上行为问题的幼儿有35%以上。郑州市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小学生中有各种焦虑情绪占28.9%,初中生为20.2%,高中生为25.3%。上海市对1326名小学生与初中学生及家长的调查显示:普通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是19.7%,特殊学校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是29.6%。同时发现:60%的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关系,其中与母亲的关联度更高。上述资料充分说明,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存在与发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应该引起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否则,任其发展下去,将可能导致严重的异常行为,危及儿童身心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未来。

二、学校心理辅导能够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一)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以“积极的人的发展”为理念。学校心理辅导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潜能,并通过积极的诱导,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自我实现是一个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向,儿童、青少年处于未成熟的生长发育阶段,更具有这种发展的潜能。

(二)学校心理辅导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以个体的成长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帮助儿童、青少年解决成长中的一系列问题。如认识自我,如何认识他人和社会,以及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包括学业、交往、情绪调适、青春期困扰、学校生活的适应和职业前途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不是靠教育者的说教和社会规范的灌输,而是需要辅导者的耐心帮助,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领悟、自我实践,进而不断地开发自身潜能,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我。

三、学校心理辅导可以通过多种手段,矫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偏差

个别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它可以通过聆听技术、暗示技术、松弛技术、系统脱敏技术、行为改变技术和理情治疗技术等方法,来改变和矫正学生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偏差的心理或行为。如:针对一个不交作业的学生,我们可以运用学校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设计好如下:

(一)确定终点行为:半学期(8周)内消除不交作业的现象。

(二)分析起点行为:该学生第一周内不交作业不能超过10次。

(三)设计有利情景:A.选择增强措施,达到某项标准即可得到相应的奖励。如第一周内不交作业减少到9次即获1份奖励,超过上述标准,视情况增加奖励;B.向家长告知辅导方案,争取家长配合。

(四)选择适当策略:A.增强:与学生约定,每周不交作业的次数逐步减少的最低标准。每周评一次,减少多少分相应给几分;达到何种分给何种奖励;B.逐步养成:从第一周至第八周依此订出减少不交作业的目标。在八周中如果达到预定的目标,不定期地给予适当奖励;C.剥夺:某周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即剥夺某项喜爱的活动。

四、学校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自己对他人的了解、分享经验和感受、接收多元信息和形成多元的价值观

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最主要特点是班级授课制,每一学生都是在一定的群体中参与学习和活动的,因此,对学生来说,群体是一个大家庭。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也都是通过一定的群体组织来进行和实施的。心理辅导和教育也不例外。而且通过群体的活动,对学生各方面的教育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学校心理辅导和教育。首先,在学校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自己对他人的了解。在团体辅导中由于成员间的人际互动,他人的存在,对自己就象一面“镜子”,有时自己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他人的意见可以使自己反省,能帮助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成员间互相倾诉、表露,也可以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对别人有了进一步了解,这对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同理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有益的。其次,学校心理辅导有助于学生分享他人的感受与经验。当个人遭遇到困难和情绪不佳时,常常会感到恐惧、无助与失望,并且常常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倒霉鬼。如果这时有老师的关心、帮助、开导,特别是当发现和自己相同处境的人居然也不少,从而孤独感便会降低,不会再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可怜的人了。这种经验和感受的分担,具有治疗,可以消除个体自责、自卑、退缩等不良情绪,增加彼此的理解与支持。再次,学校心理辅导有助于学生接收多种信息、形成多元价值观。学校、班级中的成员各自有不同的背景和经验,对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这种不同视角、不同立场的多元信息,无疑为所有成员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开启他们的思路。

五、结束语

总之,学校心理辅导与关怀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新兴的教育活动。它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代进步的教育潮流。现实与未来对学校教育的期待归结为一点,就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健全发展的人。这是学校教育的宗旨,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宿。

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德育教育;教育活动

作为一名小学大队辅导员,它的工作繁琐且复杂,是与小学生少先队亲密接触的引导者,是对小学生身上发展的德体美,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也是与家长同时对小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合作伙伴,还是教师的劳动模范。如何做好小学大队辅导员的工作,我提供以下措施,以作参考。

一、吸收前辈经验

1.对学校老师教学的了解 大队辅导员既是学生密友,也是在校老师。辅导员要与相应的老师进行教学交流,了解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得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制定实践方案。对老师教学流程的了解,能够使自身的工作得到完善,结合老师教学制定活动时间与内容,才能加强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方面,践行教学上的内容,达到真正的教与学。

2.吸收老师们的经验 从古到今,教学经验是汇集先驱者教育理念的一种学问,是经过时间与实践证明的。吸收优秀的教学经验,能为我们在教育上省去许多不必要的步骤。经验的来源,主要是中国提出的因材施教方案,是现在获得学者们一致同意、受大家喜爱且适合的方案,辅导员可以从这个方面,对小学生实行因材施教。

二、与家长进行沟通

1.进行家庭调查 每一个小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及时了解每一个小学生的家庭情况,才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待事物都非常敏感,不会刻意去隐瞒他们的情绪,当受到伤害时,就会大起大落,很难控制住他们的情感,这样对教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关注他们的家庭,就是从点滴做起,是极其必要的。

2.与家长进行沟通 家长喜欢把孩子丢给学校,认为教育小孩是学校的事,从而忽视在家里的教育。为把家长们的思想调整过来,辅导员有必要与家长们进行沟通,纠正家长这一观点,带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教导自己小孩子的责任中来。与家长的沟通不仅是让家长在家里教育小孩,也是辅导员对学生近一步的了解。

三、因人而异

1.因材施教 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性情、家庭情况和爱好,对学生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首先,辅导员要对每一个学生有具体的了解,并制定妥善的教学方案,然后实践在老师们课堂上,同样在家长方面,辅导员也要进行劝服,希望家长们能积极配合,最后在各项活动上,实行自我选择机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2.教育学生坏与好 有些学生处于迷糊阶段,他们的自控能力差,喜欢虚拟世界的东西,比如打游戏等。我们都知道电子产品有好也有坏,但是它对学生的伤害远大于有利的部分,特别是对越小的孩子,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3.依情况而定 即使是对喜欢的东西,我们也要分清楚善与恶、坏与好和利与弊,小学生不能辨别事物本质,思考问题不全面,如果一味地随着他们的性子,对以后的发展没有好处,坏的甚至影响家庭生活,因此,我们需要依情况而制定对学生有利的教学活动。

4.心理辅导 心理问题是每一个人在任何时段都会有的问题,这种问题只需要在乎它的程度,看是否严重。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交流,从他们口中我们会得到他们内心到底是怎样想的,及时修正他们看待事物的想法,是任何一位辅导员所必备的。面对学生消极的思想,应多加进行积极向上的安慰与劝导,积极采取办法,改善他们的消极情况。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就需要严格要求辅导员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组织活动

1.采取教学与活动结合的方式 把学生从课堂中解脱出来,多做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做到体与智的同时发展。其实,现在我国教学普遍反映学生在户外活动中缺乏教育,表现在不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和身体亚健康等情况。所以,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知识的学习,还要保证他们能多接触生活,做一定量的运动。

2.针对性的活动 对于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活动,依据学校条件,采取全面发展。不同学校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特点,他们的爱好就有不同,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活动,依照他们的兴趣来实行,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目的。

五、与上级或同级进行交流

与像校长和副校长或更高级别的领导,进行教学研究。当对学生采取某些行为,就要多与同级别或级别高的领导交流,认真听取他们对你的意见,才能完善对学生教育,听取这些建议也是在吸取经验。还有与外校的辅导员需要进行多项探讨,互相发现对方的优缺点,也会对工作有一定的启发,也能发现对学生教育的更好方案。

结语:做好小学大队辅导员的工作,不是一日之事,需要从小事到大事的了解,从想象到具体的实行,从下级到上级的配合,由此可见,做好它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一件事,辅导员应具备的条件也是非常严格的。但是,他们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同凡响的影响,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王安凤.《如何做好农村小学大队辅导员工作》[J].学周刊?上旬刊.2015,(9).

[2]章雁.《谈提高小学大队辅导员工作实效的四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5,(44).

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昆明五华区;专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1-0016-03

组织体系健全 心育成果丰硕

记者(以下简称记):李局长您好!2012年,五华区被教育部评选为首批20个“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之一,请您大致介绍一下五华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

李劲局长(以下简称李):我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如下。

1.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程度较高

五华辖区内小学35所,初中及普通高中11所,共计46所,其中农村学校9所,均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了心理辅导室。辖区内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9人,兼职146人,覆盖所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与学生总数之比(师生比)为1.65:1000。

2.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基本健全

五华区成立了由区教育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有专职心理健康教研员;各中小学基本建立了由校长或分管校长牵头、有关职能处室密切配合、学校心理辅导室具体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在五华区青少年宫建立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中心。

3.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及评价体系

2006年五华区教育局制定并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五教发〔2006〕34号),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予以明确规定。又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的指导意见》(五教发〔2010〕74号),要求各校派专兼职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颁发《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五教发〔2010〕151号),对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予以指导和规范,对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档案也统一了标准;在《五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考核指标及其要求。

4.投入了一定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经费

建立五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购置相关设备及《五华区师生心理档案系统》;划拨了93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经费及心理健康教师师训经费;划拨了10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建设经费。

5.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较为丰硕

与省内其他县区相比,五华区心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及评比活动的获奖率高。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昆明市学科带头人全部在五华区,五华区有8人次获“健康杯”十佳心理健康教师、十佳心理健康教育校长、十佳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五华区的心理教师群体中有7位骨干教师已成为云南省较为知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昆八中、昆二中、昆二十八中、龙翔小学被认定为“云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示范学校”。以五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专家团队为主的骨干教师团队与云南省教科院、昆明市教科院共同开发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材》《生命、生存、生活》《教师心理健康成长读本》;与其他机构共同编写了青少年课外读本《七彩心桥》、教师培训教材《搭建农村青少年通向现代社会的桥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书《积极心理学团体心理活动课操作指南》;开发了远程教育课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编制了《中小学生心理资本问卷》量表,完成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2012年五华区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

行动计划领航 积极应对困难

记:在这些年的实践探索中,五华区心理健康教育是否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李:我区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机构和专业师资队伍亟待强化

由区教育科研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心理实验室”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只有一位兼职心理健康教研员,难以引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深化成果。心理教师中专职比例低,师生比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低。根据2010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的指导意见》,我区选拔了93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但由于考试难度较大,仅有20人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部分原有的专职心理教师由于多种原因不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职业资格的教师在学校也未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故心理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任务依然艰巨。全区教师缺员严重(全区4000余名教师,缺员近400名,近10%),心理学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难以以专职心理教师身份进入我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

2.工作制度有待完善和创新

2006年颁发的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执行力度不够,且文件依据是教育部2002版《纲要》,需修订完善方能适应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实际。《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制性不够,《五华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考核指标权重较轻,五华区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中心的运行也缺乏有效制度。

3.心理辅导室建设和规范管理有待加强

各中小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离《五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个别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徒有虚名。目前还缺乏相关管理规定对各中小学已建立的心理咨询室进行规范管理。

4.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亟待建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均需要必要的资金支持,如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补助经费、心理教师持续培训经费、心理教育研究经费、校外心理辅导中心运行维持经费等都需要建立经费长效保障机制,才能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5.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亟需构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属于系统工程,不可单靠学校一方之力,还需家庭、社区全力支持配合,只有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才能更好地支持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6.横向纵向交流合作和示范引领作用还需保持和扩大

从目前五华区心理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竞赛及评比活动的获奖率看,玉溪、红河等州市,盘龙、西山、安宁等昆明市其他县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迅速崛起,我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优势正在不断缩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究拟定了《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报请政府发文,举全区之力共同克服目前的困难,推动我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不断向前。

推进六大项目 突出心育重点

记:今年6月25日,五华区教育局就《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讨论稿)召开了听证会,请您谈谈这份行动计划方案的主要设想。

李:本行动计划拟经过三年行动,建成1个区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48个校级心理辅导站、11个校外心理辅导站,形成五华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优化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资源配置,建设一支专家引领、顾问支持、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相结合的、能胜任新时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开展各类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育青少年的自我调适能力和健康行为方式;加强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构建三级危机干预体系;加强以家庭教育方法为主的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培训,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家庭辅助支持系统;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课题研究;开展社区青少年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与辅导,探索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开创适合五华区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新局面,发挥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全省、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

今后三年,我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将以项目为载体,突出重点,推进六大项目来实现本计划的各项目标。这六大项目是:“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项目;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项目;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建设项目。

“三位一体”工程 编织心育网络

记:这份方案中提到要进行“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请问“三位一体”是指哪三个方面?这项工程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李:“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建设是指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面“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更好地支持帮助中小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本项目建设目标为:建立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发挥其在规划制定、标准研发、研究、培训、督导等方面的作用;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年内实现100%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达标验收,已成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的三所中小学保持省内示范领先,20%的中小学校成为区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通过示范辐射和引领,推动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所有学校完善校内心理健康辅导站,青少年宫及街道办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三年内实现100%的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达标、80%的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达标。

提高师资水平 完善队伍建设

记:目前社会、政府、学校包括学生自己都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种种原因,专职心理教师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提高师资水平、留住高层次的心理专业人才方面,五华区有什么新的举措?

李:《五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中将提高师资水平、留住高层次的心理专业人才方面的工作作为一个专门项目提出来,我们称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目标是:优化配备与准入,强化培养与管理,基本完成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业水平的认证工作,逐步建立教师考核激励和分层培训机制,建设一支专家引领、顾问支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和校外心理健康辅导队伍。项目建设内容如下。

1.优化心理教师的配备

提高专职心理教师的比例,优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形成以专职心理教师为主、兼职心理教师为辅的教师结构。三年内全区学校心理教师与在校生师生比不高于1:1000,心理教师中专职率力争达到50%以上。

中学(含一职中专和新萌学校):在校生1000人以上的学校每校配备不少于2名专职心理教师,少于1000人的学校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心理教师。

小学:在校生1000人以上的学校每校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心理教师,在校生少于1000人的学校可以兼职心理教师为主,但城区示范学校必须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城区普通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比例要力争达到50%以上,城郊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比例也要力争达到20%以上,农村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比例要力争达到10%以上。

2.强化心理教师的准入

进入中小学从事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教师应具备全日制大学本科心理学、教育学或医学专业的学历。

专职心理教师:须具备全日制大学心理学、教育学或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注:不含自考、函授、夜校),并取得相关学位,同时要取得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国家三级及以上);非心理学及相关专业毕业教师要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具备三年以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取得心理学相关专业硕士(含教育硕士)及以上学位,并具有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国家三级及以上)。

兼职心理教师:有班主任、德育教师、校医的相关工作经验两年,取得省市区任一级岗位技能培训证书,逐步实现持证上岗。

3.规范心理教师工作量与待遇

学校要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安排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工作量。活动课与其他学科课程课时量等同,开设讲座按10课时/天计算工作量,团体辅导以及个别咨询按时间长短以45分钟/课时进行工作量核算。心理教师工作要有记录,根据记录折算为课时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迎检备查、相关宣传活动(宣传栏、网站建设、广播、宣讲等)、心理健康活动周(月)也可根据投入的时间计入心理教师工作量。心理教师的待遇标准不低于班主任教师。对心理教师的工作情况要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绩效奖励、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获奖心理教师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优秀的学校及相关工作人员要予以加分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4.改进职称及业务荣誉评定机制

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可以按有关规定评定职称,评审资格要求参照学校学科教师评审要求,教学能力考核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能力,鉴定论文限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研究内容。兼职心理教师在评定职称时,按有关规定评定职称,评审资格要求参照学校学科教师评审要求,其参与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历及成效可作为重要参评依据和条件之一。专兼职心理教师均可申报参评“五华区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三年内拟评出10%的专职心理教师和5%的兼职心理教师为“五华区学科带头人”,10%的专职心理教师和5%的兼职心理教师为“五华区骨干教师”。

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第4篇

中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作为一项刚刚起步的工作,肯定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

(一)专职教师缺乏,严重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当前,各个市级学校基本都拥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室,但心理辅导员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背景千差万别,辅导队伍中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专业人员少,跨专业人员多。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已经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瓶颈。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严重缺乏,大部分都是由政治课教师或班主任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许多重合的地方,但毕竟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它们从属于两个学科门类,笼而统之地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显然是不合理的。因而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需要纳入一些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样才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二)心理咨询场所简陋,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心理咨询室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室相对而言还相当简单,缺少基础的设施和专门的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工具、场所。为了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大多数中小学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一般都下设在“德育处”或“政教处”,但实际也就是一间房子和几张沙发、凳子。心理咨询机构设施简陋,布置缺少主题,最关键的是没有专门值班教师,部分有值班教师的也是安排政治课教师和班主任值班,而他们的大多时间又忙于上课和管理班级,所以心理咨询室大多时间都是关闭状态。此外,中小学教学任务和学业任务以考试或升学为主要导向,因而更多的教师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所以,很多中小学校尽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和机构,但心理咨询机构形同虚设,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

(三)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较为具体和实际的工作,进入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室,可以见到许多的原始资料,比如,学生填写的SCL-90测验量表、行为测试的量表以及很多活动的照片、手工制作、心得体会等。但这些工作之后的经验总结很少,没有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就很难有后面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因而在这个方面高校要帮助中小学多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促进后期的工作开展。

二、高校与中小学校联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的进展

(一)建立健全制度,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

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精神以及甘肃省心理学会下发的相关文件,甘肃省各个市级中小学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和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在规划的制定中,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与高校心理辅导教师多次取得沟通和联系。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等具体内容的确定中,高校的多名专家教授对此工作给予了一定的支持,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得规划的制定更加规范、科学和可行。同时,各中小学纷纷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成立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心理辅导中心负责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方案,制定每个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管理全校学生心理档案,指导各年级、班级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负责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收集教育论文、经验总结和优秀个案等资料;安排“知心屋”的值日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心理委员开展工作,撰写每学期的工作总结。严密的机制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通过培训,提高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中小学教师从事的是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大多数教师都是毕业于师范院校,在师范教育中,都接触和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对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专题培训,对班主任进行班级心理辅导讲座和继续教育等,通过这些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努力避免师源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互相作为实践基地,使得中小学心理辅导的方法多样化

心理辅导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团体辅导,也可以是个体辅导。在校校联合的过程中,中小学给高校提供了实践的场所,使得多种心理辅导方式都得到了实践。高校心理辅导教师给中小学的学生定期做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是合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根据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规划,结合学校学生在某一个时期或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高校可以组织这些方面的专家、教师专门去中小学做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宗旨是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多体验生活,在体验中获得成长的经验。在中小学的心理健康工作中有一项具体的工作是“成长快乐营”,这项工作主要就是让学生体验生活。在合作中,高校自然成为了中小学生体验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高校的实验室、标本室、心理咨询中心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探究生命的兴趣和对高等院校的向往,这些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和内心世界,也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的动机。

(四)完善了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工作

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第5篇

我是上海市平江路小学的保健老师,从事学生保健工作已经十几年,在做好学生保健工作的同时,兼任心理辅导老师。许多时候,学生前来卫生室询问:“为什么我一紧张就腹痛”,“为什么我老是管不住自己的手脚”……在不知不觉中,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渐渐纳入我工作的视野。

一、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从学生因身体不适,到卫生室与我聊天、渴望交流中,我得到启示:心理健康教育应在学校占有一席之地,要还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课余放松心情,尽情地游戏、玩耍,找回欢乐、找回童真。由此我向校领导建议,成立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设立放松屋、健康咨询室,并全力承担制度的制定、人员的安排、教室的布置、资料的整理汇总等。为了能够积极有序地开展工作,我制定了心理辅导人员守则,制定了放松屋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了心理健康活动。

安排党、团员青年教师进入放松屋为学生辅导,以教师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满腔爱心,去关注学生、亲近学生,带领学生们游戏、活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只有团员班主任参加,到现在教职员全员参与心理辅导,我们不间断地走过了三年的历程。

作为心理辅导老师,我积极参加心理辅导培训,哪怕是在双休日。我的读书笔记中也摘录了大量的学习资料,记下了学习体会,我还加入了上海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辅导专业委员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充实自己,丰富自身的内涵,并获得学分。对于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只要是有机会,我都会主动参与,掌握最新的各类信息,开拓思路并运用于实践。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自编、整理有关心理教学教案,在积累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利用学校的广播、板报、墙报以及校内校外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辅导。

二、创建悄悄话信箱、放松屋、健康咨询室

1.悄悄话信箱:说说你的悄悄话,让我成为你的良师益友;倾听你的心声,让我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2.放松屋:可爱的绒毛玩具摆满小屋,鲜艳的塑料拼版铺满教室,精致的小玩具站立在橱窗里,在屋子的中央吊设了一个沙袋,在屋角放置四驱赛车道,而四周的墙面贴满温馨鼓励的话语。瞧!“乐观是奋进的催化剂”、“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这些装饰,由我和学生精心布置。这就是我们的放松屋,一个温暖快乐的家园。在放松屋中,我每学期会补充或调整玩具和拼版,让孩子对放松屋充满好奇、向往,积极参与放松屋的活动。

3.健康咨询室:在现代社会里,许多疾病都是由身心因素引起的,我常常结合学生的保健工作,为学生解答心中的疑惑。如,每学期针对五年级女生上好青春期卫生课,疏导学生紧张不安的情绪。

三、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是乒乓球特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始终贯穿在体育训练中。顽强的拼搏精神、面对严峻时刻减轻心理压力、正确面对比赛的输赢……我积极配合体育室开展心理教育,通过广播、健康教育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我校已连续获得了几届“区小学生乒乓球赛”的冠军,心理健康教育功不可没。在我校的区级重点课题《小班中个别化教育的研究》中,我也与老师们一起跟踪研讨学校中的特殊学生,为一些有学习障碍或是不太合群的学生提供帮助,为他们的学习和交往策划行动方案,使他们融入集体,快乐成长。

现在我的工作只是刚刚开始,但是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以及家长的理解。虽然好多家长碰到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时,会向我请教,虽然不少优秀教师自己的孩子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常常会向我咨询,虽然许多孩子成了我的好朋友,但我始终认为我仅仅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素质教育不是一句口号,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一种时髦,我们每个教职员工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学生才会更加快乐地成长,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才会感受到更大的乐趣。

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第6篇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当前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很多中小学校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相关手段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将详细阐述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以期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经专家验证,当前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大多形成于中小学时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当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对于大学甚至之后的心理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焦虑、自私等现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心理健康状况是可变的、可逆的和发展的,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1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校未能重视心理活动课:中小学校未能够重视心理活动课的重要性,在课程的安排上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课程量比较少,课程时间比较短,教学方式单一,而且还经常存在心理活动课被其他课程随意取代的现象。其次,教学资源配置不足。教学资源配置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硬件设施不健全,很多学校教学设施不健全,心理咨询室及相关心理咨询辅导用具不健全;二是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学老师。很多中小学校的心理学老师都是兼职老师,甚至是一些思想道德修养老师,并不是心理学专业的职业老师。

1.2存在片面化教育现象:当前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都存在片面化教育现象,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咨询问题、忽视中小学生心理辅导问题,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矫正性心理咨询、忽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同时在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时,很多教师存在仅就问题谈论问题的现象,而未能够进一步探索对该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

1.3存在学科化倾向:中小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其培养健全人格。然而,当前很多中小学校未能明确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仅仅将它当做一门学科来进行,并未能深入学生生活运用心理活动课来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只是进行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灌输,甚至还不科学地布置课程任务、组织考试。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够实现开设心理活动课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甚至还给学生增加了课业负担。

2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现途径

2.1强化课堂教学的渗透性:理论讲解通俗化。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出于现实需要及能力考量,并不需要他们以直接理论的方式理解与掌握这些复杂而专业的心理学理论。教师在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生动化及通俗化的处理,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理论知识实践化。教师必须要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进行心理活动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矫正中小学生的心理,维护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中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教师不仅仅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要善于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符合特定学生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及心理辅导方案,解决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真正发挥心理学教育的现实作用,而不仅仅把它当成一门学科对待。重体验、重感悟、重反馈。教师必须要能够真正发挥心理活动课的功能。因此,在进行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在进行一堂课程之前,首先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最后根据交流结果来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内容;第二,注重体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该注重活动情境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来亲身体验到一些正能量,例如,团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以及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等。通过活动情境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第三,注重反馈。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尽情释放情感与体验情感,以达到矫正学生心理之目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帮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并能够运用于课堂之外其他问题的解决。同时,教师要倡导学生在课下养成将感悟记录下来的习惯,并鼓励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家长之间相互交流与思考。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培训:教师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力军。要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要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队伍。当前,可以通过以下四种培训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第一,专业技能培训。中小学校可以与其他的高校联合起来,邀请在心理学领域一些知名的专家或者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心理学老师来校进行专门的指导与培训,以提高本校心理学教师的专业技能。第二,研讨式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各种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学术交流会,在相互交流中提高专业技能。第三,评促教式培训。所谓评促教式培训,是以一些公开课、交流课的方式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由专家听课并在课程结束之后提出相关建议,以达到弥补其不足之目的。第四,讲座式培训。讲座式培训,就是由中小学校邀请相关专家针对当前心理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重难点问题或者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学校相关教师以听讲座的方式进行学习。

3结语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中小学生当下乃至以后能否健康成长。培养健全人格、维护心理健康是学校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教师必须要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冲,孟万金.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叙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8,(03).

[2]杨晓霞,尹丽娜.关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3]廖金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第7篇

形式化

各种原因导致了心理教育还没能真正地融合到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去,没能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差,大多学生普遍以为只有存在心理疾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去了心理咨询,那说明心理肯定存在某方面的疾病。

再加上,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任务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去专注心理课和自己的心理问题。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有的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一把“遮雨伞”,心理咨询室更多的是一种摆设。

很多学校表面化、形式化现象严重,没有内化为学校的自觉行为,没有真正发挥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咨询和辅导功能,更没有真正走近、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学科化

随着心理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出现了一种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备考以教材和参考资料为中心;活动方案没有学生自主处理的时间和空间;选材内容生活化不够;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认知;学生的参与性与体验性不高。

老师向学生强行灌输有关心理名词、定义、概念,强行记忆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学校机械设定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甚至是心理知识体系,纠缠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这种用学科知识传输的方式来操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教学形式单一乏味,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规律,势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学科化”,不利于维护和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提倡“课程活动化”,即通过“做中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融入教师创设的各种文化情境中,身体力行、设身处地地去体验,情景交融,在体验中领悟,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追求。

德育化

当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德育化”现象十分严重,“德育化”即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

虽然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许多交叉、重叠,甚至共生之处,但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要解决的是中小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问题,是涉及学生品质的问题;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涉及的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实际上,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许多行为来源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而非道德问题。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干预,很容易导致行为问题,行为问题进一步的不良发展就会导致学生的品德问题,所以孩子初期的很多不良行为,例如厌学情绪、不适应、自卑、焦虑、攻击等往往是心理因素导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心理辅导的角度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开导,反之,其效果必然适得其反,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医学化

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首先表现在把“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相混淆,主要是面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疾病的咨询、辅导和治疗,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问题的矫治。其实,由于学习压力大,中小学生中出现一些常见的心理阴影和心理障碍是很正常的,如果把学生当作心理疾病的患者,这种医学化的倾向,会导致学生心理的高度紧张、焦虑,甚至压抑。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主要表现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偏重于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性辅导,重视个体的矫治型辅导,用治疗取向代替预防、发展,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化倾向,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发展性教育。其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向个别差异的同时,更要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预防和发展性教育相结合。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增强中小学生的受挫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使学生更有效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被动化

当前中小学的心理教师,总是期待学生主动求助,忽视了对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服务,很多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其门前常可罗雀。一方面的原因是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不理解,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理辅导教师习惯于“守株待兔”,坐等学生主动前来求助,而不是积极主动走近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进入学生日常的生活世界。

心理咨询老师应该积极宣传心理咨询,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增进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心理咨询不仅仅是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更多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包括学习困难、焦虑、早恋、家庭及性问题,升学和就业的选择,适应不良,行为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

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大方地走进心理咨询室,通过适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有效缓解受助者的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解除心理困扰,排除心理障碍,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

成人化

专制型化的规训与控制,共同造就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站在学生的视角上去。

心理健康教育的“成人化”,主要表现为心理老师习惯于用成年人的思维,成人的认知,成人的方式来解决当前的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以成人的心理感受、道德认同和价值目标来辅导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心理体验来对待当事者,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违背了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共情”和“同感”原则,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一些中小学心理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就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有些老师不顾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照搬照抄一些心理矫治的原理,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所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实际,不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在需求,不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这样的辅导效果必然是苍白无力的,难以触及到学生的“心灵世界”,更难以让学生产生“共情”与“共鸣”。

责任化

当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责任化”现象严重。学生心理有问题,就找心理老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全部交付于学校的心理教师,已成为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种普遍的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心理老师的“独角戏”,忽视了全员育人,忽视了其他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面渗透。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在心理老师的专业帮助下,各学科教师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化”,还表现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影响。殊不知,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有一定的相关性。“粗放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缺乏对学生情绪和情感等内在需求的关注,家庭亲子关系不良、代际传递等原因都是造成学生行为偏差和心理偏常的重要原因。为此,中小学心理教育要重视学校与家庭的协同共育,寻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的合作与平衡的关系。

几点破障建议

加大“心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当前中小学学校心理教育形式单一、内容弥散,心理资源与学校其他资源相对独立,缺乏整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为此,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精选和整合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主要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月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并整合专门学校内外部各种相关的显性的和隐形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来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情境,并利用、优化和整合各种文本的、自然的、生活的、信息的和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得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空间,充分发挥它们的促进作用。

改变传统“心育”的教育方法。从心理教师的说教、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对学生以谈话咨询、情境模拟、小组合作、小组讨论、自我训练、角色扮演、创作、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为主等方式,从而保障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的文化情境转变,创设一种“非课程化”、充满文化情境式、诉诸学生生活体验和主动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心育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水平,完善学生人格。

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字:心理健康 赞扬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何帮助今天的儿童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的社会严峻挑战等这些问题,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在中小学校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开展。但是,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有一些我们值得反思的现象。 一、重治疗,轻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有两大方面的功能:一是矫治,即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二是发展,即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在实践中,有些老师仅仅着眼于矫治的层面,只为少数有问题或适应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服务,注重补救性工作,忽视了对正常学生的辅导。如,发现某某同学情绪不稳定、某某同学爱说谎、某某同学有自卑感教师才开始矫正、补救。有时,教师只把学生的心理状态分为正常状态(常态)和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而忽视了当中的灰色区域——不平衡状态(偏态),以至于笼统分类,“一刀切”。 其实,从效果来看,如果到了学生心理偏常或心理有障碍的时候才来补救,矫正和治疗,工作的难度就大,花的时间和精力也多,效果还不一定显著。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学生正常健康地发展、成长、成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而不是重点放在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的矫正和治疗方面。总而言之,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有防重于治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