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思政课实施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职 “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58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be reformed. Based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e "basic"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se flip the classroom is not only feasible and convergence in abundance, including the promotion of teachers learning to grow up,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onstruction is the beneficial attempt in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he need 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detailed and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plan, fully adequate teaching preparation, list before class, class and after clas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pecific tasks, scientific evaluation. Whether the amount of teaching classes, the hardware support in place, the formation of a joint force of teachers, to urge students to study independently, effectively mobilize the students, scientific evaluation, is the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basic” course
反思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课堂上师说生听局面始终未能打破,教学效果令人唏嘘。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改革创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必须积极应对,改革创新。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是改善教学效果、回应时代要求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1 翻转课堂适合高职“基础”课
1.1 翻转课堂符合高职学情特点
高职生虽然大多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但换个角度看,他们受应试教育毒害相对较浅,当中很多人性格活泼,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也乐于表现。翻转课堂恰好给了他们创新思考和课堂上表现自己的机会。
1.2 翻转课堂适合“基础”课程特点
“基础”课一般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由于刚刚迈上人生新阶段,面对新的环境,新生通常会以全新的面貌投入期待已久的大学生活,普遍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听从教师安排和教导,好管理,易于教师实施翻转课堂。
“基础”课主要包括适应大学、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公德和法律基础等教学内容,实践中教师比较容易将这些内容从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适合采用翻转课堂开展教学。
2 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
如何在“基础”课中实现“翻转”,即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是问题的关键。
2.1 整合教学内容
2015年最新版国家指定“基础”课教材包括了绪论和八章,内容较多。依据“05方案”,“基础”课学分为3,学时为48~54。实践中有些高职尤其民办院校不执行文件精神,不同程度削减思政课时。若按教材体系一章一节进行翻转,课时必然吃紧。须将“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再来实施翻转,效果更好(如表1所示)。
整合后,教学内容更加聚焦,教学指向更加明确,更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实施。
2.2 实施翻转课堂
实施翻转课堂,教师必须预先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充分做足教学准备。方案当中应当包括翻转课堂的学习时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要求、检验评价等(如表2所示)。
3 实施翻转课堂的收效
3.1 促进教师学习成长
全媒体时代网络信息资源空前发展,尤其当前以慕课为代表的网络课程兴起,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和挑战,对哲学等人文学科影响至深。教师不能再抱着已有的知识体系固步自封,不能再固守传统思维按照既定套路照本宣科,必须居安思危、积极应对,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和改革,寻找出路、力求突破。实施翻转课堂,可以倒逼教师顺应历史潮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接受新鲜事物,广泛涉猎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持续更新自身知识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师学习成长。
3.2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实践中,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技术技能教学,忽视综合素质培养,运用翻转课堂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翻转课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和师生角色。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展示和提问――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沟通表达、组织协调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3.3 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尤其现今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学生难以抵挡网络游戏和其它手机乐趣的诱惑,课堂上任凭教师讲得再生动有趣学生,也只顾低头刷屏,教学状况堪忧。实践中很多高校都在坚持探索改革,但整体上教学效果仍有待提高。运用翻转课堂,能使思政课呈现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热烈讨论、激烈辩驳的景象,产生师生思想碰撞、畅快交谈、亲切交流的局面,教学效果大大改善。
3.4 推动思政课程建设
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是培养学风和学生行为习惯的黄金期。“基础”课一般在大一上学期开设,在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翻转课堂,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内化知识的学习习惯,养成优良的学习风气,为思政后续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推动思政课整体建设和发展。
4 影响翻转课堂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
4.1 教学班额不能过大
翻转课堂相对适合小班教学。教学班额过大,会造成有的学生浑水摸鱼;教师难以管理课堂和把控全局,难以给每位学生释疑解惑和因材施教。如果大班授课,学生展示环节只能分小组进行。
4.2 硬件支持必须到位
翻转课堂很大程度上依赖计算机和互联网,以及馆藏资源丰富的图书馆,对硬件设施要求较高。以笔者所在的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学校位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联网机房计算机配备充足,学生普遍拥有个人电脑且宿舍网络有保障,图书馆馆藏丰富、设施一流,硬件条件足以支持翻转课堂。
4.3 要形成教师团队合力
仅上传网络学习资料一项工作就耗时耗力,因此仅凭一人之力难以实施翻转课堂,必须形成团队合力。备课环节需要大家集思广益,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搜集学习资源需要集体出动,广泛涉猎和甄选网络教学资源以及图书馆学习资源,为学生筛选和指定学习内容;若有条件自行拍摄和制作微课视频作为学生自学内容,更需发挥集体力量。
4.4 要有效督促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有效督促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是实施翻转课堂最大的难题。首先应当想法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引导和教育。其次,可以搭建学校自己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有吸引力的网络学习资源。再次,可以成立学生自学协会等社团组织,建立QQ、微信等学习交流平台,为学生自学创造环境并提供技术支持。最后,还可以建立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互相监督和家庭监督的作用。
4.5 课堂要有效调动学生
传统教学造成学生不愿学害怕学、教师不愿教害怕教的恶性循环,翻转课堂必须防止这种状况出现,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竭力调动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愿意参与展示、讨论和提问,学起来也乐起来。可以挑选优秀学生或优秀学习小组担任课堂助教,辅助教师完成翻转。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国内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引发了多元社会价值观的碰撞和交流:一方面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道德素质下降,变得功利、自私、浮躁、褊狭;另一方面,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却仍然停留在唯应试教育上,沿用着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方法,致使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有些学生甚至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生硬、枯燥划等号,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如何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实践探索中确立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实现“教化”向“内化”的转变,最终促成学生知行统一,已成为思政课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为此,笔者总结自身多年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下意见:
一、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通过制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激励全体教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德育工作,并要求部分党政和学生党团政工干部必须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学任务,寓德育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学生开展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政治思想品德、意志品格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通过挖掘不同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所蕴涵的丰富的伦理道德、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等内容,春风化雨,潜移默化间使学生敬畏并遵守社会公德、规章秩序、宪法法律等,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与学校党政人员、各科专任教师的互为补充,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还可聘请校外有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等相关人员担任兼职思政理论课教师,通过参与教学实践指导或是开设专题讲座,进一步充实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结构。
二、整合思政课教学资源,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以学校党委行政为领导、思政课教研室为核心,整合教务、学工、团委在内的相关部门力量的组织管理系统,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各自为政”的问题,从领导体制机制上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格局。同时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机构的组织建设,突出其教学主体地位。可由校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教研室负责人,成立“大思政”教研部,由专兼教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心理健康与公共安全教育、社会实践等任务,教研室负责教学任务中课程方案及标准的制定、选配教师、编写或选订教材、排课、考核等具体工作,教务处全程督导教育教学质量。
三、增强学生考核的科学性,建立多元化复合型考评机制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遵循思政理论课既重考知识更重考能力的理念,实施中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出思维方式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设置考试目标;二是突出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考试目标;三是突出日常道德修养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设置考核目标。
为杜绝少数学生最后几周通宵加班靠“死记硬背”过关,忽视平时学习的日积月累和良好道德规范的日常养成,应加大日常考核、实践考核的权重。同时,参与学生考评的主体除了任课教师外,还应向两头拓展,即相应减少任课老师在考评中的权重,适当增加同学互评和社会评价的权重。课程成绩考核权重可设置为3∶3∶4。第一个“3”即平时考核占总绩的30%,内容包括单元测试、学习态度、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出勤等。为体现学习理论“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根据大纲要求,平时考核适当增加综合应用内容,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个“3”即实践考核占总成绩的30%,与其他课程配合,将学生日常遵守行为规范、参加市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竞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以及完成诸如调查报告、课堂教案制作、参观感想写作、文明礼仪志愿者活动等实践作业的情况量化计入思政理论课考核成绩。对于那些在校内违反校纪校规并被处以记过以上处分的学生,实践课成绩视为零分,但本着惩前毖后、教化育人的目的,允许犯错的学生通过在课余时间参与公益爱心活动、义工活动等进行品德补偿式自我教育,以重新获取实践学分。“4”即理论考核包括期中、期末考试总计占成绩的40%。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近年来,高职院校面临招生困难、生源质量下降的趋势,这给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千方百计招来的学生,如何教育好他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思政课而言改革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近年来,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教师、学生“三维不重视”的背景下有所“弱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应有的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立德树人的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是灌输式的简单教化方式,如何突破这个传统,是个极大的挑战。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本位是“解释世界、改造世界”,并由此实现主体“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后实施了如1978年、2005年、2008年等改革方案,每一次方案的调整过程,都既是“强化学科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强化实践环节”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只有在“基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发展于实践”中才能得到实现。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薄弱环节在于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的首要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然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灌输,轻实践育人”等问题。这不仅导致了许多大学生“不喜欢”该课程,而且也导致了许多大学生“精神流浪”与实践素养缺失,这与当今人才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需求产生严重的错位。西方先进的“需要教育”模式表明,教育必须基于“社会需要、实践需要、学生需要”。可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突破口就在于实践,尤其是高职院校,本身学生就厌倦学习,如果依然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无异于对牛弹琴,所以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措施
(一)统一思想、端正认识,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
针对目前生源质量下降的实际,每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高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学生大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要想让学生学有所获必须从教学改革方面寻找突破口,所以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统一思想、端正认识,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
(二)课堂教学要突出实效
教学内容设置本着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尽量简化,要加强学情分析,教师通常情况下在设置每一节课教学内容时往往考虑的是我想教什么、能教什么、善于教什么,忽略了学生需要什么,缺乏对学情的分析,应针对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以训练为主,把每节课的内容设置成几个让学生去解决的问题,采取问题式教学,这样既不枯燥又便于学生参与。
采用启发诱导式、互动式、典型案例进行教学,以学生参与为主,减少教师直接讲授环节,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用感性的东西进行教学,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如,视频、图片、典型案例。
(三)实践教学要落到实处
实践育人的主要举措:
(1)制订实践育人规划。为了全面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育人活动,首先就得制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以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的基本依据。方案应该覆盖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也涵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有环节;其内容包括实践教学原则、实践教学课时等事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2)建立实践育人基地。依托区位优势,去挖掘具有育人价值的地方,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开展实践教学。
(3)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我们两门课《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内容,但均承担着以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如何实现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教学体系向实践体系的转化、实践体系向育人体系的转化,其关键就在于从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提炼“实践点”、再从基地文化资源中提炼“教育点”,然后实现二者的有机对接。
(4)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达到实践育人的目的,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一是要有完善的实践教学制度,即从实践大纲到实践方案,从实践手册到实践计划、实践课表、实践考核均有严格的实践育人规范。二是要不断调整实践育人主题,可以根据党的时化进行实时调整;三是明确实践育人过程: “寻理―说理―辩理―启发―觉悟”;四是对实践育人进行考核,考核是以学生的现场表现、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为依据,以20%分数计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中。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职业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各**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有关国家级培训任务承担基地:
为切实提升我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2021年我省继续开展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及国家级培训。现就做好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国家级培训
1.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项目。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重点开展理实一体课程开发、行动导向的教学实践与演练、教科研交流与项目合作,协同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科研教研能力、研究协作能力等,共同研究开发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接续培养课程、教材及数字化资源。
2.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项目和骨干培训专家团队建设项目。待公开遴选项目承办基地后,于秋季学期内实施,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二)省级培训
1.骨干教师培训
(1)专业课教师培训。培训对象为职业院校(不含技工学校,下同)专业课教师,原则上以非“双师型”教师为主,培训内容以专业教学技能和实践技能等为主。
(2)公共基础课教师培训。培训对象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教师。培训内容以师德修养、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教学指导等为主。
2.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培训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内容以中职班主任角色定位、班级建设管理艺术、建班育人的知识与技能等为主。
二、培训方式和时间
培训采取集中面授和网络研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国家级培训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项目每期不少于4周的团队研修(其中网络研修学时一般不超过30%);省级培训中的专业课教师培训每期时间不少于160学时(其中实习实训和网络研修时间分别40学时左右),公共课和德育课教师培训每期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其中网络研修时间40学时左右),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每期时间不少于80学时。
三、培训经费
培训经费(含师资费、资料费、网络研修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场地费、设备租赁费等)从省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及国家级培训经费中列支;参加培训往返交通费由所在单位按规定报销。
省教育厅将根据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对各省辖市承担的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予以“以奖代补”,财政奖补资金要全部用于教师培训工作,各省辖市要配套相关培训经费。
各省辖市、各培训基地要严格经费管理,落实经费审计和预决算制度,严格经费报销,确保专款专用、专账管理。培训基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参训教师收取额外费用。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相关要求,厉行勤俭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培训要求
(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省辖市、各培训基地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按照疫情防控属地管理原则,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培训工作。要科学研判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举措,切实维护培训学员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加强培训管理。各省辖市、各培训基地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18〕797号)、《**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和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管理参照上述文件执行)和《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年度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7〕8号)文件规定的项目实施指南,明确培训目标、内容和要求,制定2021年度**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及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确保完成培训任务。各省辖市、各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需经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和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办)备案核准后方可实施。
(三)确保培训质量。各培训基地一是要优先从国内知名专家、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和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专家库成员中遴选授课教师,同时要遴选培训基地及合作企业中水平高、能力和责任心强的优秀师资和专业骨干,共同组成培训师资团队,确保培训质量。二是要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完善训前调研和训后跟踪服务,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三是要确保网络研修质量,网络研修要设置工匠精神教育、“双创”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论、专业基础知识等网络课程供教师学习,研修重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专家引领、交流研讨、成果展示,解决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四是要科学规划并及时更新培训内容,要紧密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要突出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贯彻、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格局、“双岗”教师培训能力提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等重点内容。五是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导向,专业课教师培训基地要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做好企业实践方案,避免培训与企业实践脱节。六是要积极组织受训教师参加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考核,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七是要做好学员的后勤服务,为学员创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八是要妥善保存学员考核资料,及时录入学员培训成绩,为实现教师信息大数据管理提供依据。培训期间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组对各培训基地和各省辖市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视导,视导的结果将作为今后培训任务分配及经费安排的主要依据。
(四)严肃培训纪律。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均应修满规定的学时,原则上不准请假。对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全部“网络研修”课程学习及集中面授阶段请假超过2天者,不予结业;对报名却无故不参加培训或严重违反培训纪律者,取消该教师5年内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等各类培训的资格。报名学员完成研修任务、经考核合格的,颁发由省教育厅印制的培训结业证书。各培训基地按照20%的比例择优评选优秀学员,由培训基地统一印制并发放优秀学员证书。
五、培训组织和报名
(一)国家级培训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项目任务
《**省2021年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中职)省级培训计划分解表(省级培训基地)》中带“*”的专业为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项目,培训对象为中职教师。参训学员于6月 7日至13日登录教育部 “师资培训管理系统”(202.113.245.38:8280/train/ ),选择培训基地和培训项目,并填写项目验证码(验证码2021HNZGZXJ)完成网上注册和报名。个人所有填报内容要详细、准确、规范,网上报名时要认真阅读报名须知和流程,严格按照指定的培训专业填报,不得擅自修改项目或专业。项目办审核参训学员资格后,培训基地管理员随时登录系统,复核学员参训资格,对不符合培训资格要求或因故不能参训的学员,协商学员所属地教育局或学校,重新选派相同专业且符合参训条件的其他学员参加培训。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及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组织该项目报名工作时,与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报名情况一并汇总填写报名回执(见附件7),在备注栏注明是“国培项目”。
(二)各培训基地承担的省级培训任务
1.中职培训任务。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及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要组织各有关单位根据《**省2021年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中职)省级培训计划分解表(省级培训基地)》(见附件1)和《2021年**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任务分配表》(见附件4)的安排,按计划分配指标组织中职教师和班主任参加省级培训。
2.高职培训任务。各高等职业学校根据《**省2021年职业院校骨干教师(高职)省级培训计划表(省级培训基地)》(见附件2)安排,结合学校师资培训工作规划,组织推荐参训教师预报名;项目办将根据计划名额、预报名情况以及各院校相应的专业规模等确定最终参训名单。
3.报名程序
(1)骨干教师培训报名程序。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及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参训教师的报名工作,填写报名回执汇总表(见附件7),于6月13日前将加盖公章后的电子版(PDF版)发送至指定邮箱**@126.com,并组织参训教师于6月7日至13日期间登录“**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vae.ha.cn)”的“网上办事”栏目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进行报名。网上报名完成后,审核通过的参训教师(报名系统反馈通知到本人)应按时到指定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各专业的培训时间、地点见附件5)。
(2)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报名程序。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及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要指定专人负责参训班主任的报名工作,填写报名信息汇总表(见附件8),于6月13日前将电子版(Word版和加盖公章后的PDF版)发送至指定邮箱(**@163.com),并组织参训班主任于6月7日至13日期间登录“**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ha.cn)”的“网上办事”栏目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进行报名。报名完成后,审核通过的参训人员应按时到指定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培训班次时间、地点见附件6)。
(三)各地承担的省级培训任务
在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教育局申请的基础上,经省教育厅审核,确定了2021年由各地承担的省级培训任务(任务分解表见附件3)。各地承担的省级培训项目由各地教育局自行开展,纳入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整体规划。
(四)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审核备案
各培训基地及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教育局要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和本通知要求,制定承担培训项目的实施方案(模板见附件9),于6月11日前提交项目办审核备案,并按照审核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实施方案备案通过后方可施行。
省教育厅职成教处联系人:
骨干教师项目办联系人:
中职班主任培训联系人:
(网上报名等相关问题请分别拨打骨干教师项目办或中职班主任培训联系电话咨询)
附件:1.**省2021年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中职)省级培训计划分解表(省级培训基地)
2.**省2021年职业院校骨干教师(高职)省级培训计划表(省级培训基地)
3.各省辖市承担的2021年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任务分解表
4.2021年**省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任务分配表
5.**省2021年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信息统计表
6.**省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安排一览表
7.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及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报名回执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课程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31
Abstract The origin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directly restricts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college personnel need to carry out the curriculum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management can be a good solution, the lack of existing practice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 system arrangement, teaching content is single, persistent enough, resource overlap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nd other defects. However, how to carry on the curriculum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ponder to its implementation step, the method and the principle, the concrete link content.
Key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curriculum management
思想政治理课实践教学(以下简称实践教学)的探究已经成为目前高等教育教学的主流,原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形式简单且缺乏有效的管理,这在实践学教学中既没必要实效性也不够突出。课程化管理能很好地解决现阶段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管理的必要性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都明确提出,深刻阐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作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特别是要求对实践教学进行课程化管理。如教社科[2008]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第17 条明确规定:“完善实践教学制度”,确保实践教学的学分,形成长效的制度机制。
实践教学课程化管理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政课主要有四门必修课程,是有内在严密逻辑的课程体系,整合了各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特征。单靠一门课程或者几门课程简单的结合,无法体现其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和发展这个思政课的作用和功能。这要求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其实践教学。
作为高校特别是独立院校在学校发展和定位上,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如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突出以特色办学为发展始终,按“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特点”的规律办学,培养“适应能力强、创新精神强、创业技能强”的特色应用人才。在高校的建设发展中,为践行高校的办学宗旨,必须推动实践教学课程化管理。
2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进行实践教学,这是独立学院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现状的考察,存在整体性缺失、内容安排单一、资源重合、考核机制不健全等缺陷,需要改善和提升。
(1)实践教学缺乏系统的安排。现有实践教学通常将思政课具体化为四门课程,各门课程再细化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然后分别按照每门课程的特点进行实践教学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得实践和理论割裂开来,并使实践教学只是成为了理论教学的补充。如有独立学院长期安排了实践教学,并围绕“基础”课开展了大学生活规划、法制宣传等主题教育活动,围绕“纲要”课开展了暑期红色社会实践、走访荆州历史古迹、评析历史人物等主题活动。并规定了实践教学计入学生成绩,占每门课程平时成绩的50%左右。在探索实践教学过程中,虽已取得一些成绩,并在相应的课程中形成了制度的规范。但是,却没有形成一个体系,随意性比较强。首先,没有形成规范和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其次,没有规范的实践教学内容,更没有明确的实践教学开展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任务等。再次,实践教学组织缺乏统筹不能保证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的内容单一。思政课的教材是国家统一制定的教材,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组织编写,内容统一、规范。实践教学以思政课的教材为依据,以思政课的理论内容为蓝本,作为实践教学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但是并不阻碍实践教学的丰富化,但是有些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唯理论出发,唯课堂出发,唯学校出发,视线教狭隘,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化。
(3)实践教学持续性不够。由于实践教学中涉及到的不仅是思政课的教师,还有学生,学校及社会各部门,加大了实践教学的难度,很难长久。如暑期红色社会实践由于涉及到安全、管理及经费,工作繁琐,耗费的精力大,不确定性的因素多,一度不能持久。再加上其他管理部门参与的力度较小,工作基本由思政课的教师完成,教师压力和阻力大,挫伤了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实践教学的持续性受阻。
(4)实践教学资源的重合。在实践教学中由于没有系统规划,学院各部门之间就实践教学沟通、协调较少,大家各自奋斗,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重叠和浪费。资源的重合是很多学校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其实,志愿者活动、校园社团文化活动、社区文化等活动可以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合理的利用资源,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5)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不够完善。完善科学的考核机制是对实践教学的激励,也是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设置了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标准,对实践教学也从学时、学分上作出了规范化的认定,但是仍有部分独立院校没有把实践教学纳入到思政课的成绩规范之内,而只是作为学生考核的一个参考标准。而且在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考核方法、考核时间上没有具体的说明和规范制度。有些独立学院虽已把实践教学的活动纳入到相应的课程之中进行考核,但不够规范,也没有制度上的认可。
3 关于实践教学课程化管理的思考
(1)内涵界定。实践教学课程化管理就是独立设置使之为一门课程,按照标准化课程开发的原则进行课程建设,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评价做出整体设计,提出要求和执行标准。
(2)课程化管理的实施步骤思考。第一步确定实践教学任务,以理论的整体性和学科整体化为要求,构建符合思政课发展趋势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第二步确定可行性项目,综合考察学校、学生、教师的可承受能力形成典型的实践教学项目。第三步建构课程内容体系,根据高等教育及学校人才目标要求,确定学生成长及认知规律的发展,将典型的实践教学项目转换为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课程必须体现教育的原则,体现学生成长的规律,这是实践教学的关键,是实践教学实效性能否实现的决定性环节。是学与做的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知识力量内化为学生能力的过程。第四步确定学习单元、设定学习情境,这是将课程内容具体化为一个个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体现学生主动性的过程,直接针对理论和现实。
(3)课程化管理的方法与原则思考。首先,课程体系的建构是一个系统,需要考虑课程内容设置的结构和逻辑,以使教学资源得以科学、合理的综合应用和配置。其次,课程体系应包含目标、学时及内容,其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理论教学的内容为纲,以时代脉搏为点,以学生热点为面,以学院特点为色。再次,学习情境设计体现思政课发展的原则。
(4)实践教学具体环节的思考。
第一,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的制定。根据各独立学院学时安排,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确保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完成;要重点关注课程受众对象特点和课程内容指向的这两个基本要素。作为独立学院,学生形象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较弱,在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上,以形象而生动的课题为主,研究性课题为辅。
第二,根据教育部和独立学院特色办学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设置项目式实践教学的专题内容。依据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内容、学院学生特点、专业设置、社会热点及用人单位职业要求,可以设置大学生生活规划,志愿者服务,红色社会实践,德育习得,荆楚文化鉴赏,法制精神与实践,社会调查,口述历史,石油精神与石油文化及自选项目等10个项目,以形成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蓝本。
第三,依据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特点,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打通教师队伍、学工队伍两支队伍,结合教师队伍和党团干部队伍,将分散实践与集中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将实践教学活动与学校党建、团委活动主题相结合。建立大德育队伍,专任教师、党团干部和辅导员通力合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队伍模式的建设。
第四,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的环节,学校管理部门特别是教务处是管理者,思政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主体,专业系部是后盾,应有力配合。特别是需要根据学校及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制定健全的保障实践教学的相关文件,从人才培养方案上肯定实践教学课程化管理方案的实施,从思政课的教学体系中肯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
第五,完善考核机制。有效的考核和评价能够很好地反馈实践教学的成效和问题,这是检验实践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的重要h节,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实践教学提供方向和依据。需要具体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环节进行考核评价,同时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直接计入学分,完成得学分。
基金项目: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16年度基金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管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6JY12)
参考文献
[1] 周长明.大课堂观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 金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J].学习与实践,2011(11):54-56.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国内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引发了多元社会价值观的碰撞和交流,一方面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道德素质下降,变得功利、自私、浮躁、褊狭;另一方面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却仍然停留在唯应试教育上,沿用着传统的单向灌输教学方法,致使学生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有些学生甚至将思想政治理论与生硬、枯燥划等号,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如何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实践探索中确立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实现“教化”向“内化”转变,最终促成学生知行统一,已成为思政课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2]为此,笔者总结自身多年思政课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以下意见。
一、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通过制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激励全体教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德育工作,并要求部分党政和学生党团政工干部必须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教学任务,寓德育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学生开展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良好学风、政治思想品德、意志品格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并通过挖掘不同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所蕴涵的丰富伦理道德、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等内容,春风化雨,潜移默化间使学生敬畏并遵守社会公德、规章秩序、宪法法律等,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与学校党政人员、各科专任教师的互为补充,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还可聘请校外有关政府部门、高等院校、民间慈善公益组织等相关人员担任兼职思政理论课教师,通过参与教学实践指导或是开设专题讲座,进一步充实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结构。
二、整合思政课教学资源,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以学校党委行政为领导、思政课教研室为核心、整合教务、学工、团委在内的相关部门力量的组织管理系统,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各自为政”的问题,从领导体制机制上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格局。同时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机构的组织建设,突出其教学主体地位。可由校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兼任教研室负责人,成立“大思政”教研部,由专兼教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心理健康与公共安全教育、社会实践等任务,教研室负责教学任务中课程方案及标准的制定、选配教师、编写或选订教材、排课、考核等具体工作,教务处全程督导教育教学质量。
三、增强学生考核科学性,建立多元化复合型考评机制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遵循思政理论课既重考知识,更重考能力的理念,实施中应侧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出思维方式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能力设置考试目标;二是突出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考试目标;三是突出日常道德修养的考核,围绕提高学生精神境界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设置考核目标。具体操作应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理论学习成绩与实践成绩相结合、师生评价与社会考核相结合,以实现考试的实效性与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机统一。
为杜绝少数学生最后几周通宵加班靠“死记硬背”过关,忽视平时学习的日积月累和良好道德规范的日常养成,应加大日常考核、实践考核的权重。同时,参与学生考评的主体除了任课教师外,还应向两头拓展,即相应减少任课老师在考评中的权重,适当增加同学互评和社会评价的权重。课程成绩考核权重可设置为3∶3∶4。第一个“3”即平时考核占总绩的30%。内容包括单元测试、学习态度、作业情况、课堂表现、出勤等。为体现学习理论“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根据大纲要求,平时考核适当增加综合应用内容,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个“3”即实践考核占总成绩的30%。与其他课程配合,将学生日常遵守行为规范、参加市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竞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以及完成诸如调查报告、课堂教案制作、参观感想写作、文明礼仪志愿者活动等实践作业的情况量化计入思政理论课考核成绩。对于那些在校内违反校纪校规并被处以记过以上处分的学生,实践课成绩被视为零分,但本着惩前毖后、教化育人的目的,允许犯错的学生通过在课余时间参与公益爱心活动、义工活动等进行品德补偿式自我教育,以重新获取实践学分。“4”即理论考核包括期中、期末考试总计占成绩的40%。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只有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用学生易懂爱听的语言,整合生动鲜活的案例,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启发学生思考,才能让学生真心喜欢上政治课,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己息息相关,对促进自身全面成才具有推动作用。
(一)教学手段现代化,拉近师生关系
加大教学硬件设施投入,实现每班都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几名学生就配置一台电话,课堂上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皆宜的PPT课件,使整个教学过程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增强教学的情感性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将基本概念、核心观点、主要方法、重大事件牢牢“入耳”、“入脑”和“入心”。针对目前学生家庭大多配有电脑的现状,思想政治课老师还可延伸校外“第二课堂”,通过组建班级或年级QQ群、MSN群等,围绕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目的设计、制作各种学习栏目,展示教学资源,供学生随时自主安排和选择学习内容,同时通过即时聊天、电子邮件、语音聊天等形式,师生间进行信息交流,打造一个针对性、个性化、开放式的网络学习空间。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在校时间主要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度过的,因此,抓住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就能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经常性、稳定性和长效性。要上好思政理论课,老师应抛弃以往手拿教学大纲从头到尾满堂灌的单一陈旧模式,在课外做足功课,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将理论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与案例式教学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1.理论讲授。要求讲授围绕核心观点、主要内容进行讲解,做到重点突出,讲解精辟,让学生很快抓住篇章要领,掌握理论精髓。2.讨论教学。选择学生普遍关注的时事、热点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和分析,以学生述评为主,老师引导为辅。如:就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这一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由各组派出学生代表做“阳光体育助我们腾飞”的演讲。通过对活动目的和意义、面临的困难、解决办法以及对自身影响等诸多方面的层层剖析和观点陈述,既培养学生关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又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陈述问题的能力。3.案例教学。结合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以及教学要求等,精心选择案例,将理论观点融入生动可感的典型案例中,通过先亮出观点再举例说明或是先举例再阐述论点来印证和说明理论观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真正掌握知识点,并通过案例引申鼓励学生培养发散思维的习惯,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3]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双基地” 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40-02
“双基地”不是两个基地,而是同一个基地的两种职能。主要是利用高职院校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服务。即拓展高职院校专业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使其在发挥专业课实践教学基地功能的同时,起到充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这是“大思政”理念和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操作恰当的情况下有利于培养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德才兼备的高职优秀人才。
一、高职院校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协同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大学生在专业实训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成长为一个职业人。然而,一个真正的职业人应该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其中内在地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个人意志、公德心、法治意识等综合因素,而这些素质的养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专业课实践教学基地也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平台,特别对大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把专业课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建设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是非常有益的,有利于发挥“双基地”的双重作用,协同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有利于有效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大思政”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要求全覆盖、不断线,它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单独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实习企业的协同努力,需要覆盖到每一个学生,覆盖到每一个学生学习、生活、实习的每一个地点,覆盖到大学生大学生活的每一个阶段。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老区、博物馆、展览馆、新农村、法庭等,但是很难达到实践教学应有的广度和深度,表现为实践教学形式化、实践内容单一、学生覆盖面小、组织成本高、组织不规范、保障机制不完善、评价机制不健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高职院校专业课实践教学基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潜在资源,亟待开发。首先,它可以覆盖更多的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要参加实训;其次,它保障了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线,把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学校延伸到实训场;再次,它拓宽了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真切地感受到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重要性;最后,它节约了资源成本,因为专业课实训基地本身就是现成的,只需要再赋予它一个新的功能。
(三)有利于综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比较严重,课堂上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课后的实践作业通常一学期只有两三个,甚至更少。正式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存在以下三种倾向:一是“假日式”,利用节假日开展分散式社会调查或集体性社会实践活动;二是“精英式”,受限于实践教学经费,选拔少数学生参加社会调研、参观考察活动;三是“走马观花式”,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止步于感性认识,缺乏理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改革的重点是针对以上弊端,通过提高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进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双基地”的建立首先可以实现人员参与广度的最大化,其次可以把实践教学内容的广度从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等拓展到真正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养成、职业素养提升等方面。最后,从深度上讲,大学生身处“双基地”的实境,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是切身感悟,比起网络上的抄袭、想当然的文字堆砌、旁人观点的机械借鉴要深刻得多。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二、切实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要从实际出发,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精心谋划,建立与专业课实训基地叠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具体如下:
1.统一认识,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由高职院校主要领导牵头,宣传部、教务处、科技处、思政部、学工处、财务处、各专业系部主要负责人共同参加,深刻理解“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达成共识,资源共享,群策群力,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2.积极主动,联系相关机构建立试点。由思政部联系各专业系部,进而联系一些专业实训基地建立“双基地”的试点。针对专业实训基地积极性可能不高的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耐心解释构建“双基地”对于专业实训基地的积极意义,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帮助管理学生而不是添乱,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都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彼此相互促进,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双重实训任务有利于大学生更好、更高质量地完成专业实训任务等。打消专业实训基地工作人员的顾虑,才能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积极配合“双基地”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
3.未雨绸缪,制定实践教学要点。这是实现“双基地”实践教学目标的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大纲的整体要求、结合不同的专业实训的企业类型、区域、行业等特点,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主题、目标、计划、内容和操作规范,克服实践教学的盲目性,保证实践教学有序进行,最终综合实现“双基地”实践教学的双重目标。
(二)齐抓共管,保障“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高效运行。“双基地”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转需要四方参与者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负责服务工作,思政部负责具体操作,实训基地负责协同管理,学生本人负责管理好自己。
教务处在新学期开学之前需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专业实训教学计划,制订宏观的专业实训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叠加的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方案;财务处要提前做好“双基地”实践教学经费的预算和统筹安排;学工处也要跟进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不能因为有实习单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管理就放松管理力度;各专业系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实习单位的协调和联系工作。
思政部首先要以教学团队为单位制订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和详细实施方案,结合各专业系的专业实践教学进程制定“双基地”实践教学时间表;然后认真甄选“双基地”实践教学的带队指导教师,要求指导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指导经验、较强的沟通能力、有责任感、认真负责;最后按照实训安排实地进行学生的实训指导,积极配合专业实训教师排除学生的疑惑,解决突发问题。
实训基地本来就有管理大学生的职责,通常是将学生纳入企业内部员工灵活管理的方式,现在则需要一个观念上的转变,即如何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专业成长、行业发展、区域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综合指导,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但最终效果如何还需要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不仅是接受知识、锤炼技能的主体,更是自主探究、自我教育的主体。学生按照一个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管理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更快地促进自己职业素质的养成。
(三)科学评价,推进“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保障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推进“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指导教师的评价,评价的原则力求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可操作性。
1.对学生的评价。评价主体包括实训基地和指导教师。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参与度、对实践教学兴趣的提升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度、学生理论水平的提升度、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度、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度、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度等。一个实训周期结束,每一个学生都要填写《专业实训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登记表(学生用表)》,表格内容主要包括实践起止时间、地点、专业指导教师、思政指导教师、专业实训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题、个人体会与收获、指导教师评价等,思政指导教师对提交的《专业实训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登记表(学生用表)》进行批阅,综合评定成绩,最后以等级形式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
2.对教师的评价。评价主体包括学校、实训基地和学生。评价指标包括对指导实践教学的参与度、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指导实践教学操作的规范度、指导实践教学的满意度等。一个实训周期结束,每一个教师都要填写《专业实训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登记表(教师用表)》,表格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参与指导学生、是否批阅《专业实训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登记表(学生用表)》、是否执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实践教学计划》、专业指导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综合等级评定等,评价结果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晋级评先的依据。
为检验“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必要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召开班级实践教学总结会,引导学生对实践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心理感受进行总结,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引导,讨论修改评价细则。最后由思政部组织专题研讨会,对“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讨、改进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陆亚玲,沈新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基地”建设模式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5)
[2]庞芳琪.高职院校思政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湘潮(下半月),2013(1)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点项目(2013zd15)
1加强课程建设,丰富教学方法
1.1课程建设紧扣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我校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贯彻深化实践、创新创业和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手术学培养方案,自编手术学教材及讲义,突出创新性及应用型。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基础训练与基本操作,精选手术项目,保持动物模拟手术开关腹、脾切除、静脉切开、盲肠切除、气管切开等不变的情况下,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力争在有限的课时内,将手术学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1.2教学方法注重临床应用
教学方法改革中,我们一个突出的做法是实验教学采用全程无菌管理模式。全程无菌管理模式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技术以及意识,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众所周知,临床上对于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严格,各种切口的感染率都有严格的控制指标。减少切口感染最重要的环节是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减少组织损伤。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手术前严格按照外科手消毒程序进行操作。把洗手、穿衣、戴手套、消毒铺巾等教学内容融入到动物手术操作综合训练的过程中。及时指正学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错误,如在手术台上手无意识地扶眼镜、擦脸、跨越无菌区域、自然下垂,从背后传递器械、物品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无菌操作的习惯。所有动物手术完全按照人体手术的标准开展,模拟临床手术场景,包括实验室的设计布局、各种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管理等。另外,我们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与意识。每5名学生组成一个实验小组,分别担任麻醉师、巡回护士、器械护士、主刀和一助。不同实验项目中学生分担不同角色。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在手术时互相监督、共同协作,平稳地完成每台手术。
1.3课程思政教育贯穿始终
课程思政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人文精神,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强大动力,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刻不容缓[3]。人文教育可以贯彻到任何一门课程中,手术学教学中我们将课程思政等人文教育内容写入教学大纲,教学中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包括医德医风在内的人文素养,在考核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指标和元素。
1.4教学评价引导创新能力
改变终结性评价,实行形成性评价,注重教学全过程。形成性评价虽然是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但也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变,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对教师的教学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4]。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人,课前将实验课内容通过网络发给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再反馈给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修改后交还学生。实验课时,指导老师对每个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同时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实验后就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并在小组之间互评解决方案。最终成绩由课前、课中、课后及最终考试几个部分组成,成绩的权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引导。
2组建教学团队,强化师资培养师资
2.1组建教学团体多途径
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一定程度决定了手术学教学的质量,由于实行形成性评价,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我们将校本部与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一体化整合,附属医院每年从不同科室抽调30至40名教师与本部教师一起组成当年的教学团队,附属医院的教师必须有一定的临床工作年限及临床工作经历。团队负责人为教研室主任,对团队总负责。团队根据学生数量分成若干教学小组,附属医院教师与校本部教师混合编组,小组长负责本小组,同时对教研室主任负责。为保证教学的标准化,附属医院的教师要求相对固定,并每年更新补充。同时每学期常规组织集体备课,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并由老教师演示模拟教学。
2.2教师培养机制多向化
校本部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但缺乏临床经验,附属医院教师则相反。为此,教师培养时,将本部教师与附属医院教师实行双向流动,本部教师到附属医院接受临床知识学习和培训,附属医院教师到本部接受基础医学及教育规范化有关知识培训。同时,规定所有晋升职称的教师必须到高层次院校接受半年以上的脱产学习;另外,贯彻学校人才工程计划,鼓励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在学院及教研室的绩效分配中,加大教学研究和科研产出的奖励比例。
3完善实验室建设,改善教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