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 第三方评估 学校定位 学科资源

前言

2017年1月24日,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国务院同意,正式印发。至此,“一流学科、一流高校”建设有了更为清晰的实施路径,对于医学院校而言,一级学科体系庞大,分级学科分布较散,基础临床学科存在一定的脱节。这些势必在医学院校进行“双一流”建设中形成阻力,如何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抓住要点,实现“双一流”建设的预期目标。这些都值得我们探讨。

1明确学校定位,争取“一流”话语权

在双一流的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该权衡和考量的是学校的定位,对于大多数地方性医科院校而言,学科设置较少,学缘结构单一,立足地方服务纵深较深,但辐射区域较小,并且与其它行业知识壁垒较大,不易形成一流声誉。因此,如何定位学校成为塑造一流的基石任务,地方性医科院校更应做点面结合的“顶天立地”,不可大而全。应有可以“顶天”的科研特色高地,又有立足地方的服务专长。做好承接顶尖知识和技术在地方的转化。

在明确学校定位之后,亟需解决的就是定义“一流”的问题,既要符合主管部门的较为单一的评价标准(如教育部学科评估标准),社会期望以获得在资源配置上的优势,还需要保持特色学科的定力。究竟如何定义“一流”并满足各方需求,成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的要点。

地方性医科大学往往有很强的区域性,坚持服务地方卫生事业的深度价值导向,注重地方社会声誉的影响力,并形成各区域的医学联盟,扩宽影响范围。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合力,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医学学科评价体系。引导医学院校的“双一流”建设。

2“双一流”建设的集体意识

在学校内部形成“双一流”建设的集体意识,应加强相应的文化氛围建设,从学生到老师,从科研工作者到科研管理人员,从各个角度开展多维度关于“双一流”建设的学校大讨论,其实在完成了“双一流”的定义后,更多的应该是对标意识,院校集体的自觉看齐意识,让“双一流”形成各部门的“灯塔”,在做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时刻保持这种意识,指导岗位工作。各院校多会以项目制作为执行“双一流”的重要抓手,不意味项目外的人和部门就不参与“双一流”建设,在“双一流”的建设过程中切不可有旁观者,而都应该成为推动者,切不可在双一流的建设过程中产生双流参与。

3合理使用第三方评价

“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原则为“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随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遴选条件为在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结合这两点,毫无疑问最有可操作性的要点就是引入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为绩效杠杆,对学科、学校进行评价。

当前在全球、地区以及国家层次上急剧增长的各类第三方评价,他们多以大学排名,学科排名的形式呈现。大学排名主要是基于可测量的指标,排名体系使用中最难的是取舍问题,比如有些指标与大学发展息息相关但却不可量化,有些指标在医学院校中并不适用,另外,指标的过度使用可能会造成高校问、学科间的同质化,产生院系间的内耗,影响学校特色发展。因此,如何选择第三方评价。如何结合既有的各类评价排名体系,制定符合既能符合遴选条件,又能促进自身发展,避免内耗的指标体系,作为学校的绩效杠杆,实现院校决策单纯依赖数据到“知会理性”的转变,是建设“双一流”的另一要点。

作为学校相关部门我们应该:(1)本着不可唯一排名体系论,加强院校研究,根据不同排名体系所关注的绩效指标要点,结合医学教育、医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制定符合本学校发展的目标体系。(2)选择对标高校,联盟高校用相应指标来对标本校成长轨迹,探究本校成长规律。从单一指标突破为抓手,有所用,有所不用,保持特色逐步推进。(3)扩大宣传力度,将相关数据定期公开,方便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扩大学校影响力。(4)积极外派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参与各级遴选条件的制定过程,深入了解各级评测的体系实质。

4统筹优势资源,化学科组织形式

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的龙头和基础,是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和保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归根结底也要从一流学科抓起。医学院校学科分布较散,一级学科体系庞大,基础临床存在一定的脱节。如何统筹学科的优势资源,保证学科特色,避免学科问的同质化竞争,以医学学缘关系为纽带,优化学科组织形式,促进学科合力发展,是“双一流”建设的又一个要点。

医学学科便于统筹的优势在于医学学科存在天然的有机联系,在医学学科本身一直存在整体到细化的制衡,在很多学科也存在着研究同一种问题,因此,应鼓励各学科以方法学、样本库平台建设、疾病相关性等为结合点,鼓励共享。以目标完成为导向,学者兴趣聚集等为纽带,采取创新团队组建,学科群建设,整合学院构建,学部平台搭建等方式,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优化学科组织形式。建成具有健全的人才梯队,较强的学术再生能力,稳定的资金、行政等资源保障,很强的问题完成能力的新型有特色学科。改变原本群峦无峰的现状,在保证学科生态不破坏的基础上打造学科高峰。

5明确特色、打造特色

由于学科结构较为单一,医学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同质化以及求全发展思想,因此,在双一流的建设中,在“求全”与特色之间选择,一直是一种困扰,不可否认营造学科生态的重要性,但是特色才能体现大学的发展定力,而且越是一流大学,越能够保有和强化自己的特色。医学院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更应该找到医学院校与其他高校、其他医学院校的差异,特色和优势,集中发展,形成我校“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的学科布局,但同时应该明确稀缺与特色的关系,形成不同领域的“塔尖”优势。始终持有“领跑”意识和“汇聚”意识。

6加强合作

建设一流大学,深化对外合作是“双一流”建设的任务之一,也是建设的必经之路。无论是从人才队伍的建设、科技指标提升还是服务地方能力的增强,加强对外合作,尤其是有深度有实质可持续有推进作用的合作无疑是最为便捷的方式。

医学院校涉及学科领域较窄,但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纵深较深,所以在开展合作时,(1)应该发挥技术塔尖优势,广泛开展横向多学科合作,提升学科的影响力。(2)应充分发挥医学院校服务地方的深度优势,注重区域内合作,整体提升区域内大学的整体影响力。(3)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医学类院校校友是最可靠、最具优势的展开合作纽带,应充分发挥校友在学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7加强管理团队建设

在“双一流”的建设中将面临许多全新的问题,亟需建设专职的学习型管理团队,他们中应该包括统筹协调人员,数据情报分析人员,战略发展规划人员,教育规律研究人员,并且时刻进行岗位学习,研究教育学规律、各类指标体系的核心理念,制定本学校相应的发展规划,学科布局,绩效考核办法,实施方案等。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第2篇

第3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前天我们刚刚看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我的内心激动不已久久不能平静,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今天在这里我先提前给大家送上祝福。同时,向受到表彰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老师们,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给高等教育发展带着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不仅仅中国是这样,全世界都一样。而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众所周知,美国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高等教育超级大国,但是他们同样也是教育改革的超级大国,他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进行了紧锣密鼓的教育改革,进入二十一世纪其改革步伐仍在加快。一个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就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对大学也一样,大学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否则就会导致落后和被淘汰。大学如此,教师也是如此。没有一劳永逸的大学,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教师。大学要改革,教师必须要跟上。

今年8月份,中央深改组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要求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和活力。这意味着,国家今后将按照“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两类统筹推进重点建设,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今年的教师节是在一个重大而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来临的。我们国家刚刚隆重地举办了纪念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盛大的阅兵式举世瞩目,全球震撼,国人无比自豪,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军事国防的日益强大和对和平的渴望。七十年前,战争停止的时候,湖南大学有幸成为了一所“唯一见证侵华日军投降仪式的中国大学”.经历过苦难就不怕艰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今天,我们要吸取民族灾难的教训,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差距与忧患。如果说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开始复兴的转折点,那么十以后的现在是中华民族开始强盛的转折点。中国应该尽快从一个跟踪发展的国家转变为一个引领发展的国家,这是当今中国的急需,也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的使命。湖南大学的老师,无疑是国家与民族最高一个教育等级的精英,理应是民族的脊梁和支柱。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我们没有理由不优秀。那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责任和担当呢?

我们要继承抗战时湖大人心忧天下、舍我其谁之担当精神。八年烽火,湖大师生将“心系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硝烟虽已散去,但抗战时期湖大师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书生意气却又铁骨铮铮的精神早已浸润了湖大的每一寸草木、每一栋建筑。今天,我们回顾历史,更需要铭记与传承,传承这种经世安邦、传道济民的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国读书人自古以来忧国忧民。湘楚大地,人才辈出,独领近百年。今天,作为湖南大学的新一代教师,作为先进文化的领跑者、培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竭尽全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应该怀抱中国梦想,不计得失,努力工作,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治理 内部管理 意义 举措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见,治理理念已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充分体现了加强治理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保障和促进社会各领域健康蓬勃发展的共性需求。高等学校是科技与知识的集散地,作为国家教育领域中的典型代表,深化自身治理结构改革,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无疑是完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的题中之意。

国务院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1]。时下,立足于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的“双一流”建设工程,已成为绝大多数高校的注意力集中点,这在客观上促进了高校内在发展潜力的激发,但也为高校的社会评价和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流的大学和学科建设,更需要有一流的治理结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流的高效管理。结合加强高校治理及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实际,科学地实现高校领域多元主体间利益的平衡,逐步实现制度硬管理与文化信仰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是当前高校内部管理的应有之思。

一、内部管理对高校治理的现实意义

一般认为,“治理”侧重权力与资源的配置,侧重决策与控制,而“管理”则侧重组织的运营与执行,是基于“治理”架构下的具体执行与安排,是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协调人们的行动以实现组织共同目标的活动[2]。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治理”包含了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外部治理立足于协调平衡政府、社会、市场与学校之间的责权利;内部治理则立足于校园内部全体教职员工、各层次学生的多元利益主体间的权利平衡。

(一)管理着力于目标的实现,对高校的发展定位具有深刻的现实作用

从大学章程到高校综合改革方案,乃至学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拟定实施,高等教育领域内呈现出战略规划式发展在实现高校发展目标中的独特优势和管理特征。科学而有效力的高校内部管理,无一例外地在以制定战略规划的方式定位着高校发展的愿景和方向,并积极探求与外部治理结构中政府、社会、市场的和谐关系,建章立制,争取和维护自身的办学自、发展权;更是毫无疑问地把执行战略规划以及实现高校自身发展的特定目标作为内部管理工作本身的价值定位。

(二)管理的落脚点在于任务的完成,符合高校治理体系中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需求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内部管理是高校管理者凭借自身的行政权威,通过执行或订立特定的制度和规则,对其可调动的组织资源通过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进行优化配置,以有效实现学校阶段性发展目标,完成学校阶段性建设任务的常规性活动。在以任务完成为落脚点的内部管理机制下,学校治理框架越清晰,越具体,管理的效力就越具有现实意义,越有利于高校治理体系中内外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平衡。基于深化治理结构改革的国家战略,科学完善高校内外部治理结构,建立以《大学章程》为统领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完成预期任务,一定程度上有赖于高校内部管理任务的执行和完成。

二、强化高校自身内部管理的现实举措

(一)以育人视角提升对管理工作的认识

管理是一个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组成部分,更是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从高校的领导者到管理者本身,需要科学地认识和评价管理工作,要真正把管理工作放在育人的视角下,正确理清行政管理、学术管理、思想文化管理三者间的辩证关系;明确管理不单纯是行政事务的执行,同时也是学校育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管理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完善内部管理体制,以学生和教职员工为本,集思广益,使学校内部各系统协调一致地运转,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创造条件;将管理和服务的过程真正纳入育人的过程,实现管理、服务与教书育人内在目标的统一。

(二)完善制度体系硬管理,与时俱进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制度本身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是传统管理中的硬性指标,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基础。在当前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切实贯彻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充分认识和强化制度管理在自身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规范以“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为核心的学校制度体制,有效强化制度硬管理。一方面,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的实践,以《大学章程》为统领,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启学校规章制度,建立符合学校实际和发展定位的党务、人事、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后勤保障、安全稳定等完备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有效措施加强制度本身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事无大小,有章可循,依规而行,以促进师生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和掌握,确立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思想基础,养成从有为到无为的管理习惯。这样,逐步形成完善的大学制度文化,夯实高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制度基础,明确自身的责权利,切实为自身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理清制度清单。

(三)强化文化软管理,形成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

“所谓文化管理就是学校组织内形成一套被其师生员工认可、接受并纳入到自身观念中的价值体系,能使学校内部成员自觉地用这套价值体系来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形成一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学校组织氛围。”[3]与制度管理相比,高校文化管理是一种建立在师生共同认可基础上的主流精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柔性管理。高等学校在尊重师生个体价值观和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建设目标和发展定位的确立与解读,打造体现院校特色的校训、校风,建立涵盖校友、毕业生的学校文化印记,为学生及教师员工塑造主流的内在文化气质。从高校领导到管理人员层面,都要注重营造学校信仰文化软管理氛围,通过开掘教职员工和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相似的专业背景和教育经历,充分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和存在方式,形成师生共享的价值观与信仰。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以人为本,民主管理,厘清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权力边界,最终形成师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组织氛围。

总之,要全面完善高校治理结构,高校的内部管理应该成为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完善制度硬管理与突出强化文化软管理双管齐下,实现学校师生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与自下而上的自我管理完美结合,达到管理与治理互为补充的内在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Z].2015.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第4篇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同年10月,国务院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拉开了我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的大幕。对本科院校而言,“双一流”建设具体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高职院校而言,“双一流”建设具体是指世界一流高职院校和一流专业群建设。

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指挥棒,其是否合理、科学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成败。根据本课题组的前期调研可知,一些省份开始启动高职院校的“双一流”建设,但其评价机制继承了原有的评价机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使得未来高职院校的“双一流”建设变成了国家高职示范校、骨干校的又一个变异形式,被形容为“换一身衣服重新登场”。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推动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刻不容缓。

一、“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的基本原则

第一,硬件达标、软件一流。在原有的评价机制中,硬件指标占有很大权重,不符合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思想,硬件指标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突击完成,但无法完成一流高职院校的建设,因此,在未来的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中,硬件建设达到相关标准即可,不应该变成一个拉开差距的指标。未来的“?p一流”建设应重点突出软件一流,据此构建相关评价标准。

第二,淡化指标、符合规律。我国教育原有评价机制的一大败笔是过于重视指标数字,但在大学建设过程中,很多核心的理念无法通过指标数字体现出来,或者局部体现出来,但又被一些其他无关紧要的指标数字稀释掉,无法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因此,未来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中,应淡化指标。是否符合相关的办学规律应该是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的一大标准,此标准看似容易,实际难度很大。根据本课题组的调研,一个省份在高职院校建设的推动过程中,实施了两个措施:一是实施省级的技能抽考,二是实施省级毕业设计的抽查工作。此两个措施看似可以很好地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实则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规律。技能抽考在实施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取得好成绩,所有的教学计划都围绕此抽考进行,不敢有任何创新,把高等职业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严重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此外,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很多高职院校逐步取消了毕业设计,但是省级毕业设计抽查的行政命令使得职业教育严重倒车。

第三,凸显特色、突出创新。一流专业群的建设必须凸显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突出创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二十余年的飞速发展,办学实力、办学特色、办学规模已有极大的提升,但是创新程度却严重滞后。创新程度的滞后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很多高职教育者认为职业教育是低等教育,不需要创新;客观因素是高职教育受相关行政命令影响较大,自主权太少,或者是由于职业教育者的整体水平偏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够。因此,在未来高职院校的“双一流”评价机制中,应重点突出高职院校的创新性。

第四,服务当下、引领未来。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服务当下,引领未来。服务当下要求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要满足办学要求,符合办学的基本规律,凸显专业群的办学特色;引领未来要求高职院校要提升软件建设、淡化指标体系,突出创新。

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的指标体系构建

(一)硬件指标体系构建

1.办学条件指标体系的构建

办学条件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保障,因此,在构建“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过程中,办学条件应该是一个必须条件,但不应该是一个产生差距的因素。办学条件应包括校园面积、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教学楼的建筑面积、体育设施、后勤服务设施、图书馆馆藏图书等。这些指标既要考虑总量,又要兼顾个体的平均数。达不到要求可以一票否定,但在评价过程中,不应该产生差距,否则将稀释“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指标。

2.师资队伍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原有的评价机制中,师资队伍一般被放在软件建设中,但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被指标化,使得高职院校盲目地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师资,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在未来“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不应该盲目攀比学历和职称,应重点考核师资队伍的架构和师资队伍建设体制。师资队伍的架构应该分为理论教师的架构、实习老师的架构、辅导员教师的架构、管理人员的架构、后勤服务的架构、真正双师型教师的架构。每个架构人员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应该有所不同,以理论教师队伍架构和实验实训教师架构为例:师资队伍架构重点考核本科及研究生的比例(以第一学历为考核重点,不盲目攀比博士数量)、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实验实训教师架构重点考核本科学历的比例(以第一学历为考核重点,不盲目攀比研究生数量)、工作经历等。师资队伍建设体制包括一个学校教师的引进制度、培养过程、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制度。在评价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也应该实施一票否决制,不应该产生差距,否则也将稀释“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指标。此外,师生比例也应该纳入一票否决制中。

3.实验实训室指标体系的构建

实验实训室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保障,特别是面对“中国制造2025”,实验实训的设施设备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因此,在构建“双一流”教育评价机制的过程中,实验实训室的指标体系是重中之重,且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不同的专业群实施不同的标准,达不到要求的一票否决,且实验实训室指标体系要重点考虑学生的人均占有率。

以上的硬件条件,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短期内可以突击完成,和一个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有很大的关系,体现不出一个学校办学内涵和办学实力,因此,在构建“双一流”办学评价机制的过程中,硬件条件应该实施以下政策:不符合条件的“一票否决制”,符合条件的不额外加分,避免形成一种盲目的攀比,稀释了“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指标。此外,硬件条件的考核既要实施总量的“一票否决制”,又要实施个体平均数的“一票否决制”。

(二)软件指标体系构建

1.办学理念及办学规律指标体系的构建

职业教育有其基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规律,但针对不同的专业群,又有具体不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规律。这些理念和规律看似很虚,实则对办学质量的影响最大,并且把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规律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难度最大。因此,在构建“双一流”建设的指标体系中,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规律的考核尤为重要。

2.社会影响力指标体系构建

社会影响力是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结果的具体体现,在构建考核体系的过程中,评价难度最大,也是一个高职院校无法突击完成的指标。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构建“双一流”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

3.创新意识的指标体系构建

创新意识是目前高职教育最为缺乏的元素,高职教育创新元素的缺乏既源于对高职教育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又是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程度的一个体现。高职教育本质上是“动手”教育,和中专教育比较,高职教育既要会动手,又要知其所以然;相较本科教育而言,不但要知其所以然,还要会动手。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生的就业一直受到市场的追捧,但很多教育者,包括一些职业教育者把高等职业教育当成了低等教育,从思想上没有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过去的十余年,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处于求生存求发展的时期,主要的精力、财力都投放在求发展的方面去了,没有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然而,高职生是把思想、设计、规划变成实物的最重要一环,因此,加强高职生创新教育刻不容缓。在未来的高职院校“双一流”的建设过程中,创新意识指标的构建必不可少。

三、“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的风向标

招生和就业被喻为高职院校的入口和出口,招生分数线体现了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一个学校的认可度,就业体现了社会、企业对学校的认可度。因此,招生和就业是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构建的风向标。

在构建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风向标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通盘考虑。行业特点、学校地域、招生人数等对学校的招生分数线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随着招生人数的上升,招生的分数线会直线下降,探讨、研究招生人数和分数线的线性关系至关重要。

就业指标体系的构建同样非常重要,且难度更大,就业品质一般包括就业企业、就业岗位、就业薪酬等方面,但是在新形势下,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自主创业,且自主创业的品质差别非常大,例如学机械专业的学生,有的是自己开办加工企?I,有的被动去饭店、便利店,如何评价这些就业对学校培养品质的影响也是一个亟须研究的课题。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第5篇

一、“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意义

“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推进势必会突破历史的局限,为地方高校进行良好转型发展提供契机。

不管是从宏观的政策层面还是从院校的主体层面,都会促使当地高校在各自的领域中追求卓越和争创一流,从而以创造出优秀成绩作为杠杆,充分激发高校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发展的活力,以提高当地高校教育的竞争力与综合实力,同时也能防止课程和知识的重复交叉。“双一流”建设方案对当地高校的分类管理、分类评估和分类发展进行改革创新,为当地高校的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进行大胆的探索,让各个领域、类别和层次创新出高水平的教学模式,以达到百花齐放、争创一流的良好竞争局面。

“双一流”的政策给地方院校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多样性的发展机遇,而且主导着未来五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方向,让地方高校得以抓住良好机遇,并乘势而起,追求卓越、跨越式发展。

二、“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能力的建设

1.树立起创新意识和创业型理念

随着经济时代的高度发展,“双一流”将地方高校推向全新的时代。在区域性创新总体系中,地方高校是主体,已不再是简单地向社会提供人才资源。创业和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当下高校拓展的新使命,为国家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创新作用。创业型大学具有浓烈的创新创业精神,是一种全新式的教育模范,不仅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而且有着强大的商业和成果转化能力,是推进区域经济更好发展的发动机,是当下“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需求。知识资源向知识资本转化是创业型高校典型的特征,只有满足社会主体的需求才能体现出市场的价值,才能转换成资本的形态。同时,创业型高校要树立起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创造知识、传播知识与应用知识等过程中,让知识资源得以资本化,形成创新创业的精神。

2.创新地方高校科技与能力建设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地方高校对原始知识的创造和基础的研究等应有突破性的创新。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教育和科研经费的投入都处在比较低的水平,造成原始知识的创造并不活跃。为解决这一矛盾,政府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应有所提高,并对科研经费进行合理的安排。而地方高校则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增强横向的科研合作,这不仅将筹集科研经费的渠道丰富化,而且有利于走出科研经费短缺的困境。同时,地方高校应对奖励的体制和评价机构进行改革研究,以改变以往只注重数量和形式却忽略质量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现象,并加强国家的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跨国际的科技合作,以寻得国际科研合作的机遇,从而提高高校原始知识的创造能力。

3.地方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应以培养具有开拓素质的人才作为最终教育目标,不应再局限于以往只为求得安稳工作的狭隘思想。所以,地方高校要将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出来,使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地方高校应把学生的批判思维、观察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培养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当下创业的优势和风险,并能把握住创业的机会。

三、“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层次的人才是高校高水平教学质量的保障,最近这几年,为了改变缺乏高层次人才的局面,各所高校加大了培养人才的力度,制定出引进人才的新机制,为地方高校实现“双一流”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对比海外一流大学,我国高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仍需提高。

1.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制度不完善

在“双一流”背景和时展的影响下,市场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高校对高层次教学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嗉哟螅传统等待式的招聘模式已不能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注意力。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政策,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所制定出的相关政策并没有考虑到长远发展的需要。如一些地方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盲目效仿海外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这与我国的时展不能很好地契合,毫无自身特色。近年来,我国高校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制度并不全面,从而导致高层次人才严重流失。如一些教师通过高校提供海外培养的机会出国留学,但待自身专业知识提升后便另寻出路,这为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2.对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不重视

要在高校中建立具有高文化素养和专业资质的人才队伍,就必须要求高校的管理层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有足够的重视,并有鼓励创新、超越自我的观念。但从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高校的管理层并没有意识到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性,所以导致在实际引进人才的时候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也没有为高层次的人才创造出优良的工作条件,使得我国引进人才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高校的需求。

3. 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培养模式单一

我国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战略并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引进人才的过程十分被动。在当下,人才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些高校因自身原因难以通过招聘的形式获得高层次的人才,即使能成功引进少量人才,但在进一步培养方面仍会存在困难。虽然高校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数量有所提升,但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一些高校仍未很好地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点,而且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没有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这对高校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极不利于我国高校“双一流”的建设。

四、“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的有效对策

1. 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通过交流合作才能保证高校人才的持续发展,尤其“双一流”政策推出后,地方高校要进行转型以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扩大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提高其专业素质。在地方高校之间建立起共同发展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途径,建立互联网平台是当下最便捷的方式。地方高校可以充分运用网络信息传播快速、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招聘高层次人才。同时地方高校应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微博、官方网站和公众号等先进的新媒体平台,对自身的办校优势和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宣传,并开设交流的平台,使高校与社会中高层次的人才进行交流。同时,地方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把高校发展的状况和教师的特点相结合,以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模式与先进的网络技术相结合,不仅能使高校的教学资源得以丰富化,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高校的影响力,为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只有通过建立起完善的奖励制度来提升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我国高校人才可持续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2. 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

政府部门应根据地方高校的发展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并充分发挥出政策的导向作用,使高校的管理者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在国际化环境影响下,世界各地高校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再加上相关的政策出台,使得高校传统的招聘人才模式被打破,而且基于转型发展的需求,高校的管理者会主动与具有高素质、高科研成就的人才进行联系。成功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后,高校应从满足人才的相关利益作为出发点,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相关条件,并打造出优良的工作环境。同时,在成功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后,不能忽略对他们的进一步的培养,高校应鼓励教师到海外进修,并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

3.建设多种引进培养人才的渠道

通过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丰富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渠道。高校对所引进人才给予足够重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高校教师的培养。高校应利用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教师的培养,比如可通过校企合作和当地企业共同开发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实践平台,让高校教师得以向企业优秀的管理者进行学习,与他们多交流,以丰富自身的专业技能,使高校教师的视野得以开阔,这对提升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可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建立校企合作学习的实践平台,对丰富高校培养人才渠道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使高校不再局限于单一理论式的培养模式。同时,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外语水平,让高校与国际进行对接,在“双一流”背景下实现高校的国际化转型发展,也能为建设“双一流”高校提供更多的人才。

五、总结

地方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培养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领头人和人力资源的培养基地。 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应吸收西方高校的成功经验,让我国高校的创新能力得以大幅度提高。通过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制度来保证高校人才的可持续化发展,并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让高校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宗模,吴朝平,杨慷慨.全球化视野下的“双一流”战略与地方院校的抉择[J].重庆高教研究,2016(1):24-32.

[2]王X永,任丽清.“双一流”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区域创新能力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38-42.

[3]瞿祥华,蔡楚元,江 琼.适应“双一流”建设需要 优化高校后勤队伍管理[J].中国高等教育,2016(17):48-50.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工程化;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

工程是关于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工程化教育旨在培养未来合格的工程师或具有专业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2]。当今国际工程教育改革起源于20世纪末[2-3]。《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纲要》提到“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需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富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应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双一流”发展指导,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环境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现行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多将其确定为理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往往忽略了企业需求;企业实习环节多限于参观见习,学生深入企业不够,缺乏对企业生产、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了解,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性倾向较重,偏离学生兴趣爱好,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工程实践训练不足,不利于工程化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建设目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培养向大众化普及的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环境科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层次将更倾向于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环保领域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应兼顾学生个性化要求和实际教学情况来制定。依据“地方性、应用型、工程化”的办学定位和“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应凝练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应用能力发展为导向,建立“校企、校校、校所、校府”合作,实现“办学、育人、就业和发展”的新途径,切实提高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建设内容

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背景、社会需求为导向、技术应用为主线,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培养能够从事环保工程设计、技术研发、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的环保应用型人才。围绕培养目标,以学生成才为核心,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整合校院现有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搭建创新教育平台,着力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产教深度融合,培养出社会和用人单位都满意的工程化创新性环保应用型人才。

3工程化建设的人才观和工程观

3.1人才观

工程化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4],逐渐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共同选择。环境科学专业工程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牢固树立并积极探索工程化教育人才观,培养既有工程实践能力又有创新意识,既有进一步深造和自学习能力又能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工程化应用型人才。环境科学专业工程化教育应以培养工程化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充分考虑工程化的本质和工程实践要求,提升工程化教育水平。

3.2工程观

应通过教育与行业、高校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中国工程院李培根院士提出“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4],将大工程观概括为“宏大(或复杂)的工程视野、工程多学科视野、基础科学素养以及相应的人文情怀和工程组织素养”,从工程本身、工程孕育与成长、创新和工程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阐释了大工程观,提出在工程教育中改变传统的专业观念,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科学基础、自学与自教育能力、大工程体验和宏观思维能力。

4工程化建设措施

4.1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专业工程化建设宜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开展基于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学习(结合项目和工程案例等),加强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企业实践阶段学习,学习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职业道德和技术,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和工程设计与研发,为社会培养具有环境科学技术背景的工程技术人才

4.2培养工程化应用型人才的课程建设

以应用化学为基础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本着既有利于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又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原则,构建课程群,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各教学环节,避免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叠以减少授课学时,增设实验课程,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以项目为主线,通过模拟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一要加强化学、地学、生物学和物理等基础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二是强化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认知实习和工程实践课程,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教育;三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四要精心设计专业综合创新实验、大学生科研训练等,培养学生发现工程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由原来的操作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逐步转向设计型、综合性、研究型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真题真做,通过校企互动交流平台,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实行校企双“导师”指导,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工程实践的能力。

4.3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是工程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依托校内外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平台,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和实训环节教学需求,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契机组建环境科学专业创新实践小组,拓展研究项目和本科生实习实训教学内容。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遴选实训项目,校企共建技术先进、贴近生产实际、特色鲜明和管理规范的“教室与企业现场合一,实训设备与生产设备一致”的示范性工程实训中心。将校园景观规划与环境科学专业建设需要相结合,构建土壤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污水处理实训平台,作为科研、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基地,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互动交流,了解企业面临的主要生产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实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到实习基地实习,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实习研究报告。

4.4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工程实践能力、熟悉企业文化、良好的团队精神的环保工程技术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教研结合,以研促教”,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项目研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生的综合性研究型试验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实训基地学习、挂职锻炼,丰富教师企业工作经历,鼓励教师参与企业课题研究、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同攻关、共克难题,锻炼并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服务于工程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与职称评聘制度,激励教师由理论教学型向工程实践型教师转型,聘请企业高职称、高学历、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指导教师,参与开发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充实工程实践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吴添祖,鲍健强.现代工程教育思想:从“专业化”到“工程化”———兼论地方工业大学工程教育模式的选择[J].高教与经济,1997(3):1-8.

[2]杨博,孙海涛,杨柳,等.工程化教育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5):63-64,83.

[3]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80-83.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第7篇

摘要: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时代的使命和召唤,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落脚点。经济转型中的中国需要有完整人格的创新型人才做为经济驱动力的保障,而目前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表现出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科雷同,人才培养等同批量生产,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陈旧,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导致学生岗位胜任能力差,考核内容和形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落后,忽视学生人格塑造、价值观和道德教育。真正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由制度到理念到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的变革,从学生走入校园,到进入社会的一段时间形成的有使命的、探索、启发式教学,把培养具有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实践能力、道德评判的完整人格塑造的大学生为根本目标。

关键词: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53-02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2012年11月,党的十首先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调把创新科技摆在国家战略发展的核心位置,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一次将创新放在“十三五”期间五大发展的首位,界此,创新被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刻,伴随着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很多传统行业将被颠覆,也必然需要一系列的创新型人才去推动经济的变革和转型。为此,2015年年初,在国务院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年年底,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指出要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在以上方针和精神的指引下,高校义不容辞的应当承担起为社会输送高质量创新型优秀人才的责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科教融合,是时代的召唤,肩负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这也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战略选择。

二、影响人才创新的因素分析

1培养目标不明确,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趋同问题严重,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炒大锅菜,搞批量生产。学科设置雷同,培养的方向相近,各个院校没有自己突出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导向,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清晰、定位不准确[1]。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迷茫,无所适从。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了解自己的专长,不懂得如何利用好大学的四年充分延展自己的兴趣。因此,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也是误打误撞,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和未来发展没有思考,更无从创新。

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法陈旧,课程设置往往依照之前的传统行业需求,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信息瞬息万变,产业模式和经营模式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这需要更新课程设置,也需要变革教学内容[2]。否则将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导致进入岗位后的岗位胜任力差,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弱。课程设置的知识体系密度大而不强,离散有余,深度不够。大学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还拘泥于“老师教,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上面过度强调了教的理化,而非“学”的认识和实践[3]。培养出来的学生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创新。

3考核评价方法单一,大学对于学生的考核方法简单化,以试卷考试为主,考核内容单一化,过于重视理论对实践的考评匮乏,考核评价方式方法较为片面,选拔人才常常以“一考定终身”,常规的期中期末考试只是结果的评定而不注重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实践的过程,这反应出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育学教授索耶博士提出的“授受主义”的弊端[4],培养出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处在孤立的记忆阶段,缺乏创造性学习的思维,且容易养成学生对于知识选择的实用主义倾向,缺少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策略

1创新入W导入教育,学生在入学初期应当有短期的专业导入学习,主要了解该专业涉及的领域、教师的特长,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学生的谈话和让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活动中让学生逐步了解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发掘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和模型,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拟规划出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加强各个学科专业的融合,在学分制基础上,允许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发展方向的课程。整个的入学导入阶段目的在于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己特长、喜好、习惯,学会自制、有时间规划、培养学习自信。

2践行有使命的学习,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更深入更专业化的学习。制定清晰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兴趣和对相关专业知识的需求,以及结合行业的诉求两个方面,制定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选课,完成目标学习下的知识体系多元化。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探索启发者,推进探究性、研究性、开放性课程体系建设。

3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变革教学方法,可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大班重理论和原理,小班注重单个领域前沿的探索性研究或思辨研究。根据学生专长,激发探索思考的意识,营造老师和学生深入互动的混合环境。除此之外,可践行哈佛大学课堂分组协作作业、斯坦福大学的浸润式学习和讨论,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带领学生的共同参与研究工作,康奈尔大学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等教学方法,注重以“问题导向学习”为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的运用。目的在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包含社会、心理、文化因素在内的兴趣的教育引领价值,注重量才施教上的激励和引导。

4实践多元化人才评价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融合多方面、多层次开展实践教学,如研讨、实验室、研究所、实习实训基地、网络、社会实践、研究项目参与、国际交流等,对学生考核评价思维应更为开放,除了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外,可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生能力测评的侧重点不同采取项目设计、学期研究文章、个人或小组汇报、课堂发言、课程实践等一系列评价方法。对人才的评价不能局限于即时的结果的量评,应当是持续的过程性的评价。人才评价要有追踪反馈机制,可采用在校生访谈、毕业生问卷调查、雇主反馈、校友追踪等方法获得毕业人才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综合能力评价,以反哺在校教育。

参考文献:

[1]别敦荣,齐恬雨.国外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动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7):7-13.

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提高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018-02

一、引言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确定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五项的建设任务。其中科学研究是每一所高校工作的重心,也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之一。而高校科研管理综合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科学研究实力的强弱。因此,根据国家提出的“双一流”建设目标,富有成效的科研管理是重要前提,如何扎实提高科研管理综合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科研人员多产出高水平成果,以不断地提升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一位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引起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重管理,轻服务。受传统的行政工作思想的影响,部分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错误的认为管理的含义就是行使权力,把科研管理工作当成行政管理工作来做,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了被动服务的现象,表现出对待上级部门领导的积极配合,对服务对象的消极和冷漠,以及对工作责任的消极逃避态度,给高校的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2014年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为例,有655项不符合申报条件,其中因“申请人或课题组人员未签字”而被初筛的达285项,比例高达44%,其他未通过审核原因包括“有国家在研项目”、“超龄”等问题[1]。不可否认,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服务意识的匮乏有关。

2.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岗位技能。高校常以科研人员的到位科研经费、科研获奖、科研项目等为高校科研工作的核心,却忽视了对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性和岗位技能的要求。早在20世纪8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已开设科研管理硕士学位点(Master of Science),用以培养高层次的科研管理人才,总结和提炼科研管理的工作经验,为美国高科技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2]。而我国至今仍也没有开始培养有关科研管理专业的人才,国内大多数高校也还没有意识到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和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差别,即使是提高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只是将招聘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条件作为进入科研管理的门槛,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的要求。同时,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系统的岗位技能培训和学习,出现了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对岗位工作流程不熟悉、在使用新更新的系统分析数据时出现错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科研的工作效率。

3.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落后。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对科研项目申报流程不清楚,对科研信息不能及时的掌握,对高校的科研成果奖励不满意,等等,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者投身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事务繁多,工作量很大,重复性工作多,尤其在年底对所有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和考核时,使得工作效率大幅的降低[3]。因此,基于以上的问题,引进科学和完善的现代化科研管理制度已经成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必然选择。

三、应对对策与改进措施

1.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创新科研管理理念。科研管理工作看似是普通的管理工作,实际上对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要从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人”的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将被动服务转变成主动服务,单一服务转变成过程服务,尽心尽力地为所有的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我们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还需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与时俱进,主动创新,摒弃官僚作风,将服务意识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的环节,积极有效地开展科研管理工作,为广大的科研人员优化和改善科研条件,及时解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例如:在项目申报初期,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第一时间将项目申报信息公布在学校的网站上,并通知有关科研工作者进行申报;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要准确掌握项目申报的起止时间、注意事项、填写规范要求以及盖章等工作,在项目申报者有疑问的时候应主动准确回答,避免他们在申报过程中走弯路;在项目立项后,我们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者还应该不断地关注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动态和进展情况,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2.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高校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今天,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影响科研管理工作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科研管理工作者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为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服务,使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率。

科研管理工作者不仅是科研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制定者,同时也是执行者。在承担高校大量的科研管理事物工作之余,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先进的科研管理知识,长期以往,必然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我们科研管理工作者需要积极的参与科研管理工作相关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训,定期组织科研管理交流会,向具有丰富科研管理经验的专家请教,着重熟悉并掌握国家及上级项目管理部门最新的科研政策,做到与时俱进。科研管理工作者还应主动地学习教育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3.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引进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科研管理制度关系到高校科研的质量。在科学研究发展新形势下,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地向有经验和能力的兄弟院校和研究单位学习、借鉴并引进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更好的服务于高校的科研工作者。

首先,应健全科技信息统计制度。高校常统计的科研信息有纵向项目、横向项目、校级项目、科技获奖、论文、专利、著作等。随着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科研队伍的壮大,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成果数量的提高,过去的科研统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如今高校的科研环境。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本校的科研管理结构,借鉴其他高校的科研管理经验,引进一套适合科研管理的信息统计服务平台。

其次,应改革完善科研奖励制度。科学研究是高校一项重要的职能。为使高校的科研工作者能蚧极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需要增加高校的科学研究氛围,提高高校的科学研究实力,并服务于社会。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应根据高校的财政情况,加强对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力度。很多研究表明,完善的激励制度能够更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工作状态,促使他们从内心的努力去工作,挖掘他们的创造力[4]。

最后,应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平时工作的重复性很高,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审核和填写,还需对科研工作者提出的问题和要求进行一遍遍的详细讲解,出现了工作压力很大,工作效率却不高的现象。因此,我们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统一简化和规范工作流程,专人专管,分工明确,为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信息咨询、项目申请渠道、成果交流等服务,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综合水平不仅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关系到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从提高科研服务意识、加强综合素质培养、规范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全力以赴做好科研管理工作,为提高高校的科学研究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关于公布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材料审核情况的通知[Z].教社科司函[2014]62号,2014.

[2]魏海燕.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模型构建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6):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