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队伍建设指导意见

队伍建设指导意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1篇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形成科学有序就医格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意见》指出,到2019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意见》明确了两大方面工作举措:一方面,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主要采取6项措施:一是明确城市二、三级医院、县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慢性病医疗机构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发挥全科医生的居民健康守门人作用。三是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开办个体诊所等多种形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四是全面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能力,加强县级公立医院临床专科建设,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五是整合并开放二级以上医院检查检验等资源,推动区域资源共享。六是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促进跨地域、跨机构就诊信息共享。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分级诊疗保障机制。主要包括6项制度机制:一是完善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机制,制定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标准,重点控制三级综合医院数量和规模。二是建立基层签约服务制度,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组成团队,与居民或家庭自愿签约。三是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四是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对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患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五是建立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向下转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向签约服务的医务人员倾斜。六是以业务、技术、管理、资产等为纽带,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

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2篇

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全科医学概念,初步建立了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和资格准入制度,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2011年中国仅7.8万注册全科医生,整体素质偏低。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注册的全科医生仅有7.8万名。而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届时将有30万―40万名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作为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所受的训练和经验使他能够从事内、外科等若干领域的服务。全科医生面向居民提供方便连续经济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家庭和个人健康的保护人和普及卫生保健的主要提供者。全科医生以其独特的态度和技能,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全科医生是医生中的多面手,这种多面手一直存在于整个医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其作用是任何其他专科医生所无法取代的。

全科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北美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医学学科,但全科医疗在西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68年美国成立家庭医疗专科委员会,全科医学专业学科正式诞生。1972年世界全科医师学会成立,全科医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得到推广。目前全球超过50个国家建立了全科医师制度,欧美各国在高等医学教育基础上规范全科医生培养制度,严格注册准入管理和竞争性淘汰机制保证全科医生高质量,形成了相对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

全科医生的面向居民提供方便、连续、经济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家庭和个人健康的提供者。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科医生的作用在转变服务模式、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全科医疗处理的多为常见健康问题,其利用最多的是社区和家庭的卫生资源,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通过对社区医院的扶持与协助,如宣传、添置医疗器械,对社区全科医生培训、增加社区医生收入、转诊社区等政策来增强社区医院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与作用性。社区医院建立社区居民医疗档案和病例,对于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认知和保障。201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指导意见》指出,中国将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推行"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在过渡期内,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可以实行"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方式,具体方式由各省(区、市)确定。

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有关要求,为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下达了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0亿元,用于支持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有计划、按步骤地逐步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力度,提高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能力,满足到2015年培养15万名全科医生的要求。

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培养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门从事全科医学教育与研究的专职教师,建立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培训考核,设立有效的效果评价体系,使中国的全科医生培养不只是流于形式。全科医学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初级卫生保健、全科医生临床策略、全科医学概论、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人际交流与沟通、组织管理、医学心理学等必要的课程。即使高校学生毕业后不从事全科医生的工作,这也能为其以后与全科医生进行合作提供基础。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医疗卫生的重点工程是建成一批标准化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通过规范化培训途径培养15万名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培养基地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建设以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为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实践基地的全科医生培养实训网络。政府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建设和教学实践活动给予必要支持,中央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补助;卫生部会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制定临床培养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全科医学师资标准,依托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建设区域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

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3篇

华能选手在电力、煤炭两项全国行业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佳绩——

2012年9月21日至23日,第八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继电保护工决赛在苏州举行。来自电力行业13个单位的70多名选手参加竞赛,华能集团通过层层选拔、集中培训派出了5个代表队共计10名选手参赛。通过理论考试、故障分析和实际操作等环节的激烈竞争,华能集团取得了个人第2、3、4、6、7、8名和团体第1、2、3名的优异成绩。此次竞赛是国家一级二类赛事,竞赛前3名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竞赛前20名授予“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12年9月1日至3日,“华能伊敏煤电杯”第一届全国煤炭行业露天煤矿职业技能大赛在伊敏煤电公司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煤炭系统9个单位的47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此次竞赛属于国家二类赛事,是煤炭露天行业最高级别的技能竞赛活动。竞赛包括矿用重型汽车司机和露天采剥机械电修工两个工种,分为技术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两项。经过激烈角逐,华能集团公司代表队取得了个人第1、2、3、4、6名和团体冠军的优异成绩,伊敏煤电公司被授予 “特别贡献奖”。竞赛第1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前3名、前10名分别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煤炭行业优秀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前6名中35岁以下的选手被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以赛促培,稳扎稳打,练好内功,

华能这样做——

制定审核竞赛方案,做好技能竞赛的具体组织工作;

制订竞赛规则、命题、裁判、考评等工作;

细致做好竞赛承办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落实符合条件的竞赛场地、设备、资料;

认真抓好赛前培训、预赛组织、选手推荐和集训;

结合实际需求,细致培训内容,聘请业内一流专家进行授课与指导,并对参赛人员进行赛前心理辅导;

在每次赛前成立相应的技能竞赛工作委员会,分别做好裁判、考务、监察等工作;

各承办单位在赛前组成赛区组委会,全面组织赛区工作;

各产业、区域公司成立技能竞赛组织机构,做好技能竞赛管理工作,制定、落实年度技能竞赛计划;

基层企业做好技能人才的日常培训、培养,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和师带徒活动。

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4篇

关键词:警务辅助力量;现状;法治

中图分类号:D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133-02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警务辅助力量在协助公安民警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开展行政管理和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可以说,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是警力资源的有益补充。要用好这支力量,就必须以法治思维为统领,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完善其存在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以扎实的工作有效推进顶层设计,使警务辅助力量迈向法治化、规范化发展之路。

一、警务辅助力量的界定

我国各地关于警务辅助力量的具体称谓不尽相同,从早些时候的“治安联防队员”“治安员”“交通协管员”,到颇具地方特点的诸如“警辅”“协警”“辅警”和“协辅警”。这种称谓上的混乱现象反映出目前我国的警务辅助力量的发展与管理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常言道:名不正则言不顺,统一称谓有利于对警务辅助人员法律身份的界定。明确的身份是警务辅助力量机构设置、编制管理、权限及责任归属的前提。近来,从公安部领导讲话到各地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立方实践,集中趋向于“警务辅助力量”的提法,其具体工作人员则被称作“警务辅助人员”,简称“警辅”。

警辅是指直接由公安机关聘用,协助在编警察从事警务活动的辅助力量。这反映了警辅所具有的如下特征:一是警辅主体的非行政性。警辅只是作为警察的助手辅助参与警务活动,并无执法权限,故自身并没有行政属性;二是警辅管理的直接性。警辅是被公安机关直接管理使用的,没有第三方管理者的介入;三是警辅行为的非市场属性。即警辅不参与市场活动,不存在生产经营和盈利等经济行为[1]。

二、警务辅助力量的发展现状

公安工作改革必须“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拓展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社会化治理的新路子”,这是警务辅助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的现实依托。

(一)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警务辅助力量列入公安机关独立管理。各地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建设职业化、规范化的警辅队伍。2001年1月1日,浙江省杭州市成立了全国首家由政府出资、公安机关管理使用、队员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统一称为“协警”的新型警辅队伍。由于“警辅”界定的范围不同,在全国范围内很难计数实际投入使用的警辅力量,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各地,特别是基层一线的警辅力量总数大大超过了正式警察的数量。以浙江省为例,截至2013年8月统计,全省共有公安警辅队员96 384名,比2009年80 561名人数增加19.6%,净增15 823人,平均每年增员3 956人。全省公安民警与公安警辅队员配置比例为1:1.52。

随着各地警辅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从公安部到各地方的一些管理规范不断出台,使这支队伍的管理日益趋于规范。其中公安部分别于2008年、2009年下发的题为《关于加强交通协管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公交管[2008]88号)和《关于在城市公安机关试行文职人员制度的意见》(公通字[2009]44号)的两个文件一般被认为是来自国家层面的关于规范警务辅助力量的指导性文件。根据两个《意见》的精神,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各地市相继成立警务辅助力量管理机构并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在浙江,全省警务辅助力量管理的体制机制正逐步建立健全,警辅队伍管理职能归口公安机关政工部门及市公安局各部门、各警种的政委和县(市、区)公安局政委。负责警辅队伍建设的管理责任体系在公安机关内部正在逐步建立、健全,“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警辅使用管理原则得到全面贯彻执行。浙江省公安厅及地市公安局等相应地建立了警辅管理专门机构,强化监督指导工作。例如温州市公安局于2011年5月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协辅警人员管理处”,其下属各县市区公安机关也先后成立了警辅管理科或文职管理中心。此后,温州市公安局又下发《温州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协辅警队伍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了警辅队伍管理的“三级”领导责任制(县局、用人单位、主管民警)和警辅队伍状况定期会商分析制度。目前,浙江全省公安机关在思想理念和管理措施上都已基本实现了“像抓警察队伍建设一样抓协警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来自实践单位的调研结果普遍反映,当前公安警辅队伍建设遇到的突出问题是来自于制度设计的依据不足和外部支撑不力,更明确地说就是警辅人员身份职能定位和经费保障问题。实践中,各地政府及用人单位只是将警辅作为机关编外用工人员来对待,而他们又共有一个被异化的“临时工”的身份标签。可以说,只要警辅队员的身份不明确不改变,警辅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面貌就难有明显改观。2012年度,浙江省省警辅经费支出平均每人仅3.087万元,扣除服装费用和劳务派遣管理费,每个警辅队员实际收入平均2.72万元,再扣除五险一金,每年实际拿到手只有近2万元。这一待遇保障与2012年度全省在职职工平均收入40 087元相距甚远。警辅队伍招录难、留人难就是这一窘迫现实的直接反映。据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反映,该支队2013年招录了409名交通管理警辅,至当年11月底已有380人辞职另谋择业,流失率达到了92.9%。作为经济发达并且法治化程度较高的浙江省的情况尚且如此,其他的中西部地区的局面恐怕更不乐观。

三、警务辅助力量的法治化建设

警务辅助力量的存在与发展既是历史的延续,也是现实所必需。警辅队伍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以法治思维为统领,运用法治方式,从以下方面加强和改进警辅队伍建设和管理。

(一)深入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对于法学、公安学、社会学等学科学者及亲历辅警实践工作的公安民警和警辅队员而言,深入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警辅制度责无旁贷。近年来,有关于警务辅助力量领域的研究日益活跃。以国内公安院校学术期刊为主阵地,学者们从公安群众工作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及社区警务理论等多方面对我国警辅制度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多种构想。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必将会极大推进警辅队伍发展建设实践和相应的制度创新。

(二)创新管理实践

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苏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警务辅助人员管理的地方规章。2012年夏天,浙江省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在温州召开。刘力伟厅长指出,“协辅警队伍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建设好、管理好这支队伍是夯实公安基层基础的重要任务。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就要理顺协辅警队伍管理机制,完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稳定队伍,留住骨干,吸纳人才。一是经费有保障,争取将协辅警队伍经费统一纳入财政保障;二是招录有标准,明确招录协辅警的统一标准;三是管理有规范,像抓警察队伍一样严格要求和规范协辅警队伍;四是干好有出路,每年争取一定名额,通过考试录用优秀协辅警队员为事业编制人员,强化激励作用”。2015年4月29日,由浙江省编办、公安厅、财政厅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协辅警队伍建设的意见》。该《意见》就警辅队伍身份定位、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警辅队伍的经费保障机制及其日常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在“我省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中每年拿出50名招录计划面向公安协辅警招录”。《意见》还规定,“各地也可结合实际,鼓励事业单位拿出合适的岗位招聘具有协辅警工作经历的人员”。

(三)借鉴外国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国关于警辅制度的建立发展各有其历史、文化及地域因素。比如“英国自古以来就有治安法官从民间任用‘特别警察’协助维持治安的制度。现代仍沿袭这一传统,并逐步演化为今天的辅助警察力量。”[2]美国的辅警队伍是根据地方法律组建的,比如纽约市,其辅警队伍根据《纽约州紧急防卫法案》组建,是为防范外来入侵和重大自然灾害而组建的民防力量。经过历史演变,现在的辅警主要是协助警察从事维护治安的工作。美国辅警队最大的特点是其人员来自各行各业,担任辅警属于志愿服务,没有任何报酬。法国辅助警力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叫辅助警察。它实行现役制,其成员从应征入伍的青年中挑选;另一种是指不占国家警察编制的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服务人员。这种辅助警力相当于我国公安机关中的文职人员。在我国香港地区,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域原因促成了香港辅助警察队的成立。其后颁布的《香港辅助警队条例》,对辅警的职责权限、职级晋升与奖惩、薪酬与抚恤等都做了详细规定,使辅警工作的开展变得有法可依。总览外域警辅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共同的特征即警辅制度具有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警辅的录用程序标准科学严格,设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职务序列,警辅的职责明确,警辅的待遇得到明确规定及建立了奖励抚恤制度等。这些都为我国警辅制度的构建指明了可供借鉴的发展方向。

(四)依靠法治保障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化是我国警务辅助力量健康有序、规范发展必由之路。一方面要求我们,警辅队伍的管理与发展要依靠法治。首先,要明确界定警辅身份,界定警辅的职责权限;其次,要明确警辅队伍的经费来源,提高警辅的薪资待遇;再次,要探索设置警辅人员晋升通道的规定。另一方面要求我们,警辅人员参与执法工作要依靠法治。首先,知法是参与执法的前提。只有清楚相关法律的规定,才会知道自己参与执法的边界,才会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其次,守法是参与执法的保障。只有遵守法律,按法律规定参与执法,才能既不侵害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又使自身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再次,敬法是参与执法的境界。只有生活在法治社会里的人才会感受到自尊、自信。警辅树立法治思维,就是要发自内心地拥护和真诚地信仰法律,把守法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3]。

参考文献:

[1]王宁,杜芳.国内外辅警制度基本特征之比较研究[J].公安教育,2013(9).

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5篇

2005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学习转变作风。学习交通保障知识,熟悉交通保障方案卷拟制的基本要领,精通本职业务。6月底前,将通过答卷形式检查学习效果。全市交通战备干部要从遵守纪律做起,从改变精神面貌做起,从增强团结做起,从小事做起,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谋事、干事、成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2、搞好运力统计,做好全市运力状况调查摸底工作。这是切实贯彻《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的实际步骤。搞好摸底工作,掌握全市运力分布、所属及车型等基本情况,为今后动员打好基础。今年重点对营运车辆,以各区市县和市直为单位,按客车、货车、特种车等分类统计。此项工作10月底前完成。

3、继续搞好正规化建设,搞好资料整理工作,今年重点对干线公路保障方案进行梳理和修改完善,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充实交战办人员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强保障队伍建设。(1)搞好保障队伍的调整工作,重点搞好工程保障队伍、运输保障队伍编队人员的调整充实。8月底前完成。(2)按照《交通战备干部训练.和考核大纲》和《交通战备训练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交通保障队伍建设,根据应急交通保障需要,结合运输生产、工程施工、抢险救灾和军事行动保障,组织保障队伍开展抢修、抢建和抢运训练,以增强保障队伍整体素质和保障技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不断适应军事斗争交通保障的需要。

5、根据我市实际,着眼首都防空和安全需要,在与军事部门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我市四级交通重点保障目标11月底完成上报工作。

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6篇

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是工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工会参与劳动安全卫生监督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维护职工群众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为进一步密切与职工的联系,开展服务职工活动,福建省总工会日前发出了《关于实施“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意见》,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在推动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是加强工会劳动保护组织网络体系建设

为贯彻《指导意见》的要求,福建工会坚持在全省县级以上工会、企业和班组三个层面建立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级网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安全生产格局中参与监督的职责。2011年4月13日,福建省总工会颁布了《福建省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管理办法(暂行)》(闽工[2011]39号),进一步加强我省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群众监督作用。

2011年我省基层以上工会聘任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4585名,全省企事业工会建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2.6万多个,在班组中设立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6.8万名,逐步建立起了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队伍。全省聘任煤矿安全群众监督员1600名,成为活跃在煤矿一线查隐患排险情的安全卫士。

二是切实维护和落实企业职工安全生产参与权

工会劳动保护的重点是事故多发行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要以农民工相对集中的煤炭、建筑等高危行业和非公有制中小型企业为重点,组织职工群众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激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本岗位的各类隐患排查治理,推动各级工会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促进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冶金、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企业的工会组织建立健全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档案,落实隐患整改措施。

要推动各级工会设立举报电话、信箱、电子邮箱,建立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重视发挥市县总工会对中小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指导作用,适时对各地组织职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调研和检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推动该项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

福建总工会坚持广泛发动职工,全面、深入查找身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努力防范、治理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2011年全年基层以上工会开展参加各类安生生产检查10163次,基层工会参加安全生产检查170932次。

1 三是积极参加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检查督查活动

福建工会认真履行工会参加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事件调查处理职责,坚持依法参与,突出维护职工安全健康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职工对隐瞒事故和重大职业危害事件举报制度,推动各地工会组织结合实际,制定相应办法成规定。

201 1年我省基层以上工会共处理工伤事故564件,基层工会处理工伤事故5453件,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组织受理举报3600件,提请劳动安全卫生监督部门处理630件。

四是开展预防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各种群众活动

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7篇

一、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指导各地、各行业制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等工作机制;举办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暨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启动会,开展2011年试点工作的检查评估工作,启动2012年技师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工作;统筹推动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研究制订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完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形式,建立与世界技能大赛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做好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筹备工作,加强参赛组织管理。组建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研究中心,建立世界技能大赛工作信息平台和公共网站;开展第十一届高技能人才表彰活动,指导各地、各行业大规模开展高技能人才表彰。开展2012年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选拔工作,指导各地完善高技能人才津贴和奖励制度。

二、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

组织召开全国企业岗位练兵活动现场启动会,交流岗位练兵及企业职工培训经验,部署推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强化职业培训规范管理。推广使用全国补贴性职业培训信息统计系统,加强职业培训过程和资金监管。扩大创业培训范围,规范创业培训管理。研究制定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促进就业意见;出台并落实《关于加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选择部分地方和中央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度试点。研究制定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促进就业训练中心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对不同地区、不同培训类型、不同培训模式的分类指导和工作推动。

三、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组织召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成果交流活动,对教学试验成果进行总结、评估与推广;完善技工院校改革发展政策制度。深入推进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制定下发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文件,研究制定三类技工院校评估标准,指导各地完善技工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实施技工院校国家建设项目。加强技工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技工院校办学实力;开展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经验交流工作。

四、完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

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推动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印发《中央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规程》,指导中央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加强职业院校鉴定规范管理,开展院校鉴定考务管理平台试点工作。规范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做好社会化鉴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质量示范评估工作,加强对职业资格证书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办法。研究确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试点的领域与范围,启动试点工作。

队伍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8篇

关键词:阿拉善 偏远地区 灭火救援力量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15-01

1 阿拉善灭火救援力量现状

1.1 阿拉善消防安全概况

近年来,随着阿拉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旗县级工业园区不断增加备案,全盟目前已有建成或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和其他园区共7个,主要是巴音敖包、策克、金岸区、腾格里、雅布赖、敖伦布拉格。园区增加了,各类煤化工、盐化工大型企业也纷纷落户于这些园区,导致致灾因素日趋增多。而现有消防站的数量不足、功能偏低、布局不够科学合理、保护面积过大等情况日益显现,已经不适应现在新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

1.2 现有灭火救援力量存在的问题

(1)警力不足,辖区面积过大,超过7平方公里,行政区就是责任区。阿拉善盟辖区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下辖3个旗和1个经济开发区。阿拉善左旗面积8.04万平方公里,阿拉善右旗面积7.25万平方公里,额济纳旗,面积11.46万平方公里,阿拉善经济开发区40km2。阿拉善消防部队现有现役官兵123人,分别驻扎在阿拉善盟三旗一区,除去支队机关20余人,各旗区中队平均每队20多人。这种辖区面积过大,人员明显不足的情况就会对在发生火灾灾害时的救援遇到很大的问题。

(2)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落后,大型企业该建队而未建,防范火灾能力弱。随着阿拉善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招商引资力度逐年加大,工业园区的不断增加,各类大型企业纷纷落户,这些企业生产原料、生产过程、成品大都含有易燃可燃物质,消防安全压力较大。但消防人员的编制、数量等并未随着企业生产效益的增加而增加,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过于落后。

1.3 农牧区防火意识差,防范火灾能力差

农牧区居民防火意识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1)农牧区居民的防火意识薄弱,经常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且该现象比较严重;(2)日常用电管理的不规范,出现有居民私拉、乱接电线的问题;(3)未能管教好儿童,出现由于儿童玩火而导致火灾的情况。

2 加强偏远地区灭火救援力量建设的对策

2.1 建设加强型消防站

(1)建设“加强型”消防站内容。“加强型”消防站根据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针对干旱缺水、冬季严寒等地理特点和消防队站跨度较大、高度分散的部队特点以及电力化工企业发展迅猛的火灾特点,对车辆器材配备进行强化处理,同时加大相关人员的配置,增加更多的训练设施,从根本上满足实际作战需要,真正提高消防队站功能。

(2)加强型消防站的特点:①就近处置。因为辖区中队对灾害情况可以进行掌握并了解,而且可以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灾害地点,减少了跨区域的增援,第一时间处置各种灾害事故。②一站多能。建立“加强型”消防站,可根据器材的不同装备,充分发挥灭火、应急救援、维稳处突等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部队的独立作战能力、战勤、通信保障能力,将服务效益最大化。

(3)优化投资。“加强型”消防站经费一般由本级政府单独出资或政府、辖区企业共同集资。同时提倡建立多元化、多角度方位的经费保障机制,优化经费投资。

2.2 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

阿拉善地理环境特殊,地区面积大、跨度大,冬季严寒,全区公安消防部队分散较为高度,而且相距都较远,队站之间跨区域增援难度非常大。所以,在经济较发达的偏远旗县建设不单要建设“加强型”消防站,而且还应该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组织各人员(包括乡镇专职消防队、政府、企业)建设联合机动的消防队伍,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消防人员不足的情况,还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宣传并让群众更好更多的学到消防知识,从火灾的预防开始学习,减少因人为原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灾害。

为强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训、管机制,从中队建立起就要从长效机制入手、规范管理。一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经费的保障。协调各政府及财政部门,将专职消防队的建队、业务经费分别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解决困扰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的保障问题。同时,各地强化业务经费保障,确保消防业务经费可以及时到位。(2)加强福利待遇。对编制队员按月拨付伙食费。同时事业编、合同制消防人员还应该享受养老、工伤、失业、医疗保险等。(3)加强装备、人员方面的配置。坚持依靠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采取多元化投资的办法,不断改善消防装备建设。根据《消防法》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等法律和指导意见等,大力发展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重点加强城市社区、企业、乡镇政府专职、企业专职、消防保安、民办消防等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4)业务指导。全面坚持按标准建设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执勤训练、灭火战术等专门的指导,坚持“一队多用、一专多能”。灭火队、消防宣传队、防火巡逻队、治安联防队,都为构建平安的阿拉善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2.3 打破行政区域,加强邻近城市跨区域灭火救援建设

跨区域灭火救援是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的有效手段,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中队与中队之间、支队与支队之间、总队与总队之间、公安消防部队与其他救援力量之间的一种联合式作战,同样也是经济建设发展与消防职能发展的趋势[2]。

邻近城市跨区域灭火救援建设是指本地消防力量和技术装备无法满足火场需要时,经过和相关上级部门的传达沟通,消防机构跨区域调集消防力量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作战行为。这种灭火救援方式一般由上一级消防机构进行统一的指挥,集中最优的势兵在灭火救援实战中发挥作用。

2.4 加强本地各职能部门联勤联动机制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已为本地各职能部门联勤联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向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各地通信指挥系统的建立,为本地各职能部门联勤联动机制调集力量、查询方案等提供了支持,提高了灾害救援的组织指挥效益。

3 结语

阿拉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基础是强化政府主导,优化人的结构,完善基础建设,打造信息化指挥平台,现在已形成系统的应急体系,为日后的灭火救援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人民群众的安居生活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