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双膝酸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双膝酸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双膝酸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双膝酸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范文第1篇

现在我将读者刘鉴泉写给叶老师的两封来信登在下面,目的并非宣扬我们刊物为读者做出了什么贡献,而是有感于刘先生抗病的精神与态度,希望大家也能与我及叶老师有同感,为自己的健康把握住每一次难得的机会。

读者刘鉴泉去年8月份的来信……

我现年73岁,自1998年正式退下来后,老两口开始幸福晚年。不料在2001年秋,从外地山区游了一圈回来后,突然双膝以下肿胀麻木,双脚如针刺,不能着地。经医检:双膝退行性骨质增生和痛风。我已断断续续练了几十年的杨式太极拳,这下也不能继续练了。经一段时间的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痛风基本治愈,腿脚一利索,又恢复了太极拳锻炼。当年冬天左膝病又发作,只能放弃太极拳,改练陈平章老师创编的“治病养生保健功”――以呼吸为节拍,双腿平衡的全身保健操30分钟,外加20~30分钟倒走。约一年光景,情况良好。其间还上过黄山、九华山游览。2003年1月,一个严寒的早晨,晨练后,左膝又发作得很猛烈,从大腿到足跟不能动弹。同时右手中指,右耳前牙骨关节酸痛,活动不便。被迫停止一切活动。半年多来跑了多家医院,从西医到中医,服了汤药、成药,用膏药、偏方均无根本改观。随着天气转暖,疼痛稍有缓解。每晨恢复30分钟保健操,但来回仍以自行车代步。医生警告:30分钟也应分2次进行,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今特来信向叶老师求助:我的腿能否康复?怎样才能康复?我也想成为“康复训练指导中心”的学员或函授学员,以健康幸福地度过余生……

读者刘鉴泉今年5月份的来信

首先感谢李编辑,感谢叶老师。《健身科学》去年第10期“金手指点评”摘选了我的求助信,叶老师对我的双膝退行性骨质增生、痛风等病情进行分析后,特编排了治疗方法。经过几个月坚持训练取得明显效果。现向二位作一汇报,并请指正。

去年7月向《健身科学》发出求助信后,又遇8月高温天气,在一次不适当的空调降温中突发感冒,医治月余始愈。但左膝病情更加严重,疼痛得不能着地,处于瘫痪状态。特地买来拐杖也无法站立。经过打金针、拔火罐、刮痧等各种中西治疗,非但少见效果,肾功能、血尿酸检测数据大大超出允许值。正痛苦迷茫之际,《健身科学》的叶老师给我送来希望。按照叶老师提供的方法训练2个星期就显现成效:不仅借助拐杖能够站立,而且还可以慢走5分钟,随着时日延长,病情日益减轻,慢走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现在拐杖备而不用可以慢走1小时,走走歇歇,一天慢行四五个小时也能坚持,又可以到公园散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了。同时,除右手中指在睡醒后稍有酸胀外,右牙酸痛难咬已全部排除。令人惊奇的是,我自幼形成的每年冬天无论如何保暖。手脚习惯性的冻疮在今年这种几十年一遇的寒冬却没有再发作。过去经常出现的便秘,现在基本上好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我的老花眼有了明显的减轻,不得不翻出过去低度的老花镜。这也是练“易筋经”的结果呀!下面将我的实际训练方法和锻炼过程中出现的有关情况向二位老师作一汇报。请指正。

开始,因无法站立,病后体虚,只能躺着训练。为容易记忆和动作一致,把“双脚训练”和“双手及咬牙训练”合二为一,以“双脚训练”为基础,又把“易筋经健身操”的鼓小腹、提肛、缩肾纳入其中,如:张脚趾的同时双手张开,同时张口、鼓小腹。休息半分钟后,勾脚尖同时双手握固、咬牙、收小腹、提肛、缩肾,再休息半分钟,绷脚尖的同时双手张开、张口、鼓小腹,此为第一节;第二节改为张脚趾的同时双手握固、咬牙、提肛、缩肾,休息半分钟,勾脚尖的同时双手张开、张口、鼓小腹,再休息半分钟,绷脚尖的同时双手握固、咬牙、提肛、缩肾。第三节与第一节相同。每节分3小节,每小节练8拍,加节间休息半分钟共花11~12分钟。每天练4次,睡前醒后各一次,上下午各一次。关于呼吸的要领按照松紧――张紧的顺序,放松时吸气,张紧时呼气。随着徐徐呼气收小腹、提肛、缩肾,吸气时全身放松,气至下小腹。既避免了强呼吸,又按呼吸习惯控制时间节奏。现每晨又加练一遍“易筋经健身操”。以同样呼吸方法,每节4个8拍共用时15~16分钟。不知此练法妥否?请指正。

在训练中曾出现过两种情况:一次下意识地想将无法伸直的左膝拉直,导致膝盖嘎嘎作响,周围筋肉牵拉得刺痛难忍。待结束后,双膝僵硬,痛楚难忍,无法活动。再读叶老师的文章,方知练易筋经也忌用强劲、不能心急。在双脚训练中,有时出现头发胀、眩晕的现象,稍作休息后便恢复正常。是否与任意改动叶老师的训练方法有关?请指正。谢谢!

叶华强在此回复刘鉴泉

看了读者刘鉴泉的来信,我深受鼓舞。首先应该肯定和鼓励的是刘先生对健身运动和康复训练有着一般人不容易做到的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所谓“天道酬勤”,刘先生能够重拾健康,与他本人的努力是绝对分不开的。我为刘先生感到高兴。

刘鉴泉先生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是比较有悟性的,灵活地将各节训练内容互相融合在一起锻炼,可以说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是不会有什么不良情况出现的。这里主要对刘先生在训练中曾出现过的两种情况进行以下简要的分析,供参考:

1、刘先生在信中说:“一次下意识地想将无法伸直的左膝拉直。导致膝盖嘎嘎作响。周围筋肉牵拉得刺痛难忍。待结束后,双膝僵硬,痛楚难忍,无法活动。”这种情况的出现,刘先生后来自己领悟到了。“再读叶老师的文章,方知练易筋经也忌用强劲、不能心急。”这里还给刘先生提一个小诀窍,就是在进行康复训练各节动作锻炼的同时,可以尽量用意不用力,也就是说,在做动作的时候先要尽量使身体放松,然后尽量用自己的意念去指挥身体完成动作内容,不要太用力,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做到我所说的“用力要柔软均匀,不用僵劲”了,健身的效果也会更好,而且也就不会出现“膝盖嘎嘎作响,周围筋肉牵拉得刺痛难忍。待结束后,双膝僵硬,痛楚难忍,无法活动”的情况。

2、刘先生在信中说:“在双脚训练中,有时出现头发胀、眩晕的现象,稍作休息后便恢复正常,是否与任意改动叶老师的训练方法有关?”这种情况可能有几种原因:第一,可能是在锻炼过程中训练方法不妥当,用力的时候用僵劲,过后又没有能够很好地放松,这一点前面已经说了,“用力要柔软均匀,不用僵劲”;第二,可能是运动量太大。不同年龄和不同体质状况的人运动量要进行适当调整,刘先生已过七旬,要注意调整自己的运动量,衡量运动量是否合适,可以简单地以锻炼以后身体是否舒适做参考,如果出现不舒服,司能就是运动量太大了,自行调整一下就可以;第三,可能是由于身体力面的其他疾病引起,尤其要注意看看是否有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这一点建议刘先生到医院去检查一下,如果有问题,应该配合医生治疗。另外,在锻炼以后要多注意全身放松,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双膝酸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核心稳定性训练 腰肌劳损 QSWESTRY功能量表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055-01

腰肌劳损又称肾虚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无明显诱因的腰部酸胀痛为主要症状,休息后可缓和,但卧床过久又感不适,稍事活动后又减轻,活动过久疼痛再次加剧。临床上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很多,如针灸推拿,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各种理疗(电脑中频、超短波、磁热疗、低周波),功能锻炼等等,但大多存在远期效果差,易复发的缺点。笔者近两年采用按摩加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肌劳损30例,对其慢性疼痛的减轻,重返工作岗位都有显著的疗效,而且经过随访,极少复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来我科住院或门诊接受治疗的30名腰肌劳损病人,诊断标准:①临床症状: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酸痛不适,时轻时重;②体检:疼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棘肌,腰椎横突及髂嵴后缘,腰部肌肉紧张可扪及硬结,腰部ROM基本正常;③影像学检查:可见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骶化,无其它改变。

3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35±5.4)岁,病程(28±4.2)个月,对照组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33±4.6)岁,病程(30±2.1)个月。两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及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按摩治疗,部位及取穴:点压、弹拨肾俞、腰阳关、大肠俞、秩边、委中、承山等穴及滚腰臀部,采用按揉法双侧膀胱经,每次按摩30分钟,以局部发热为佳,一周做4次。实验组按摩后另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动作一、四点跪位,双膝与髋同宽跪于软垫,双手与肩同宽支撑于垫上。头、臀成一直线,收紧腹部。呼气,右腿伸直抬至与身体成一直线。同时,左手前伸,肘伸直,保持5—10秒。吸气,缓慢回到开始姿态,左右交替进行各5次为1组,重复2--3组。动作二、俯卧,腹、大腿三分之二处置于平衡垫上,双手伸直向前,双脚伸直略分开,背部挺直,下颚微收。呼气,下背部用力,双手、双脚离地至平行于地面。吸气,缓慢回到开始姿态。10—15次为1组,重复2—3组。动作三、仰卧,臀、下背部贴于平衡垫上,屈髋45度,直腿,双手伸直打开过头,贴紧耳朵,收紧腹部,下颚微收。吸气,双手伸直往下至肩前方,与大腿平行,同时身体卷起来至与大腿成90度,呼气,缓慢回到开始姿态,10—15次为1组,重复2—3组。动作四、双桥运动,仰卧,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双脚放在瑞士球上,抬起骨盆,使瑞士球在小腿下保持平衡并且肩、骨盆,双腿成一直线,维持30秒,再回到起始部位,重复10次[1]。以上动作每次做30分钟,一周4次。

1.3 评定方法。采用QSWESTRY功能量表进行评定[2],分数最高提示患者疼痛,失能程度最严重,所有患者由同一组治疗师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及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计量资料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差异显著性水平为(P

2 结果

治疗4周后,本研究将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照组的疼痛程度,生活起居、提东西、走路、站立等得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笔者认为目前临床治疗腰肌劳损如按摩理疗等都是针对疼痛对症治疗,近期效果可,但远期疗效差,易复发,因为没有找到腰痛的根本原因。腰肌劳损为腰部肌及其附着点筋膜、骨膜的慢性劳损性炎症,其病因病理是躯干的稳定性在脊柱,当其结构失稳时,起稳定作用的腰背肌将超负荷工作,以求躯干稳定,长期弯腰工作腰部肌持续呈紧张状态,使小血管受压,供氧不足,代谢产物积累,刺激局部产生损伤性炎症,如一组肌肉发生这种慢性劳损,必将使对应肌产生相适应的变化,以补偿原发部位病变后的功能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一个部位的腰痛随时间而向上下或向左右发展[3]。许多学者认为腰背部肌肉和腹部肌肉力量的减弱是慢性下腰痛的主要原因,应采用增强躯干肌的力量来治疗和预防腰肌劳损,而核心稳定性训练重视对腰部核心肌群的训练,核心肌群是能够调控人体重心达到维持身体平衡稳定的肌肉,包括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多裂肌,竖脊肌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增加腰椎局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腰椎节段的稳定性,同时为腰部大体肌肉收缩产生安全的躯干运动提供稳定性基础。因此笔者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取得理想效果,也教会患者一种自我锻炼的方法,使患者主动参与,预防复发,此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志基 现代体能训练—弹力带全方位力量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77—86

双膝酸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范文第3篇

“跑步虽然好,就是伤膝盖。”

“你现在跑这么多,到老了膝盖肯定不行。”

这样的唠叨,每个跑友应该都很熟悉吧?在本人针对跑友进行的答疑过程中,关于膝盖的问题是跑友提到最多的问题之一。在这里把本人通过多年教练生涯,总结出的对膝盖伤病、劳损以及恢复的心得与大家分享。在这里对跑步和膝盖的关系不做具体论述,只涉及具体的伤痛和解决方案。

膝关节是我们人体最复杂、使用最多的关节,也是最容易劳损、疼痛的关节。在所有的运动创伤和腿部疼痛的统计里面,膝关节疼痛占到损伤疼痛、退行性疼痛的70%以上。众所周知,由于跑步的时候地面的反作用力是步行的3~5倍,再加上长距离积累起来的冲击力,对于膝关节的损害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从我们对于损伤后康复手段的运用,以及损伤前各种预防手段的运用效果看,是可以控制和克服的。如果因为怕膝盖受伤就放弃跑步,无异于因噎废食。只要合理练习,循序渐进,完全可以享受跑步带来的益处而不受伤病的困扰。

膝关节疼痛原因:膝盖疼属于一种骨科疾病,给很多人带来困扰。据调查显示,我国内地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每100人中就有46个人有膝盖疼的症状,超过45%。而在经常运动的人群里面,这个比例达到了70%以上,而70岁以上则接近百分之百。不得不说,膝盖疼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当然,有疼痛的症状不等于已经受到了不可逆的伤害。膝盖疼痛原因很多,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在运动方面:大多数运动导致的疼痛,都是劳损类的,也就是因过度使用,没有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导致的疼痛。据我观察,跑步者,尤其是业余跑步者,往往在开始锻炼的初期受伤,并且不断反复,有的甚至导致放弃锻炼,认为自己就不适合运动。其实,锻炼身体或跑步并不是导致伤痛的元凶,受伤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对自己身体的不了解,在肌肉力量和身体条件比较薄弱的情形下投入练习,并且盲目加量,受伤后不注意休息,不注重恢复性训练等等一系列错误的选择。

各类膝关节劳损、疼痛的治疗

通过静力、拉伸等方式,可以有针对性地治愈膝盖疼痛,这些方法得到了很多人的验证,效果很好。

你疼痛的部位是哪里?可能的原因和力量练习方法

· 前膝盖疼(又叫髌股关节疼)

表现:膝盖周围,前膝盖疼

训练方法:单腿下蹲或臀部下蹲、半蹲墙根或压腿、侧卧、拉伸后腿腱、拉伸小腿、鹤立、下跪拉伸。

· 膑腱炎,膝盖骨下方髌腱炎

训练方法: 鹤立、拉伸后腿腱、拉伸小腿 。

· 滑囊炎:膝盖骨上方或上胫骨内侧滑囊炎

训练方法:鹤立、拉伸后腿腱、打坐、拉伸小腿。

· 四头肌腱炎

表现:膝盖上方,四头肌腱发炎

训练方法:鹤立、拉伸后腿腱、拉伸小腿、下跪拉伸(主要是拉伸放松股四头肌的方法,这样可以缓解大腿主要肌肉的疲劳,加快恢复,非常重要,有效)。

· 髂胫束症候群(跑步膝)

表现:膝盖外侧,髂胫带疼

训练方法:臀部下蹲、侧卧、双手双膝拉伸、交叉腿、拉伸后腿腱、拉伸小腿。

髂胫束症候群:(拉伸练习)这个练习主要是拉伸后面那条腿:自己开始20~30秒的动力性的由小到大逐渐加大下压范围,直到肌肉最大活动限度,静止拉伸15秒。仍然是需要循序渐进,贵在坚持。这是克服膝关节髂胫束疼痛最有效果的拉伸练习。三周就可以缓解很多,五周基本好转。

拉伸后腿腱:站立两腿前后交叉:后面腿尽量保持伸直。足底尽量下压。感到小腿和跟腱有拉开绷直的感觉。前面的腿可以适当弯曲。主要是拉伸后面腿的小腿和跟腱部位。 保持一腿伸直,一腿弯曲在一侧身体向前缓慢倾斜,直到感觉大腿后侧被拉伸。注意这个过程中手不要前移。

拉伸练习

紧张的大腿、臀部和小腿肌肉,有可能是你膝盖过劳损伤的原因。

拉伸的方法:如果没有其他说明,每种拉伸保持20~30秒不要动。

拉伸的频率:每天2~3组,每周6~7天 拉伸练习帮助你放松紧张的肌肉。

拉伸小腿:双脚正对墙,双腿前后开立,双手扶墙脚踵着地,后面一条腿伸直。慢慢弯曲前面一条腿的膝盖,直到感觉后面一条腿的小腿被拉伸。

下跪:单腿下跪,收臀,臀部向前移动,直到感到一股力量作用在前面的大腿上。不要前倾和扭曲臀部。

拉伸后腿腱:平躺在垫子上,一腿伸直,一腿举起,大腿和臀部呈90度。缓慢伸直举起腿的膝盖,直到感觉大腿后侧被拉伸。保持五秒,放下,做10~15组。

双手双膝拉伸:平躺在垫子上,伤腿举起,大腿和臀部成90度推拉膝盖和踝关节,越过另外一条腿,直到感到臀部外侧被拉伸。

交叉腿:平躺,伤腿跨在另外一条腿上面,用和伤腿相对的手向肩膀方向拉伤腿膝盖,保持脚平放在地,保持直到感到臀部外侧被拉伸。

力量练习可以帮助你的肌肉重新平衡

半蹲墙根:背部靠墙,双脚位于身前18~24英寸处(45~1500px) 慢慢弯曲膝盖至小于90度角,保持膝盖不超过你的脚趾,保持一段时间后伸直膝盖。为了锻炼,可以在膝盖之间夹一个球。

单腿下蹲:把伤腿放在台阶上慢慢弯曲膝盖至另外一条腿碰到地面,慢慢伸直膝盖。

侧卧:双脚并拢,膝盖弯曲90度,侧卧将上面一条腿的膝盖缓慢向上举起,直到膝盖分离一掌宽保持一段时间,缓慢放下注意脚不要动,也不要把臀部翻倒平躺。

臀部下蹲:靠墙用没有伤的腿站着,收臀提臀,保持臀部收缩到极限。慢慢弯曲伤的膝盖至45度保持一段时间,慢慢伸直膝盖。

压腿:调整踏板让你的膝盖成直角,把脚放在踏板上,推你的脚让膝盖伸直,然后缓慢屈腿。不要完全伸直膝盖,让脚保持在踏板上。

如何缓解膝关节疼痛

缓解膝盖疼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 冷敷20分钟:急性膝部扭伤或发炎,应在24至36小时内冰敷患处,好处是使血管收缩,减缓软组织肿胀。时间最好20分钟,若超过30分钟可能冻伤神经组织。

· 抬高双腿:可将一枕头放在行李箱上,将脚抬高,可促进静脉回流,减缓患处肿胀。

· 减痛护膝:最好选择中间开孔、膝盖上下横置拉力带的护膝,可有助减缓膝盖不必要旋转,舒缓痛楚。

· 服用药物或补充剂:若剧痛难当,可由医生开服非类固醇性消炎止痛药,但治标不治本,长期更会引致胃部不适,同时要注意补充钙。

· 双手经常合抱起来沿着膝关节上下两侧按摩,搓捏。每天三次。一次3~5分钟。

其他膝盖伤病的症状及治疗

症状:尖锐而刺痛的感觉,发生在你的膝盖外侧,大腿外侧的一条韧带,摸摸看,连接到你的膝盖外侧,是用来固定与连接大腿外侧那条肌肉与膝关节的,这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牵涉到两处关节,三处肌腱。当你这一条韧带在踩踏过程中腿伸直的时候,摩擦到膝盖外侧的一块软骨,就会有这种疼痛感。O形腿、内八字脚、骨盆较宽、膝内翻症(踩踏或行走时膝盖会向内,甚至碰撞的一种问题)以及扁平足,都比较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治疗方法:这是很少数膝盖问题,你需要减少膝盖伸直的力度,这样可以减少韧带与软骨之间的摩擦,除了冰敷以外,大腿外侧韧带的伸展运动也会有帮助。

症状:膝盖后内侧腿筋受伤,通常是由于发力过猛或腿部伸展过直。

诊断:足部鹅状滑囊炎

治疗方法:冰敷,休息与伸展。

症状:膝盖内侧膝盖骨的边缘多出的一块内膜,百分之七十的人有这块无用的痕迹器官,有些人在行走时,会造成这块膜与膝盖骨的摩擦,通常是因为行走时膝盖过于弯曲用力或外八字导致的。

诊断:中层韧带发炎

治疗方法:冰敷,按摩,尽量伸直膝盖,更改外八字姿态,某些比较严重的情形需要手术去除那块硬膜。

症状:膝后部中央腿筋疼痛,通常因为行走力度与姿势不正确,使得膝盖及肌肉长时间的疲劳。

诊断:股二长肌腱炎

治疗方法:冰敷,减少行走时间及强度。

症状:很明显的膝盖骨下方粗大的韧带疼痛,通常被称为“春天膝伤”。受这种伤的人通常是在初春的时候,重新开始运动的时候作了超过韧带负荷量的运动。过多的重量训练,或者是膝盖没有保暖也有可能导致同样的问题。

诊断:膝腱炎

治疗方法:冰敷五分钟之后,顺着韧带方向按摩,重复数次。另外,电疗或者是超音波疗法都相当有效。

症状:上下楼梯或坡道时所造成膝盖骨后的疼痛,压痛点在膝盖骨上。

诊断:大腿及膝盖骨疼痛症候群

治疗方法:行走对于这种症状,事实上是没有太大的帮助。应避免长距离大负荷的行走。做适当的恢复训练来强化你的股直肌的力量(位在大腿正中央的一条肌肉,是固定膝盖骨的重要关键)有助于避免这种经常发生的恼人症状。

· 静力力量锻炼方法,5~8组,每组30~50秒。支撑腿需要直角。上举腿需要伸直并高于支撑腿。后背离开地面越高越好。这样大腿股四头肌,大腿后群,臀部肌肉,背部肌肉力量都会得到锻炼提高。这个练习持续三周就会让我们远离伤病,对伤痛刚开始的跑者非常见效果!注意,坚持第一,循序渐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力量是预防膝关节疼痛、加快疼痛治疗后的康复的最有效果的主动性方法。推荐给已经有膝关节疼痛和刚开始锻炼运动的朋友两个练习,只要坚持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康复效果和预防作用。

如果有下述情况,尽快找医生

1. 两周自我治疗后膝盖继续疼痛

2. 休息(坐卧)时候感到刺痛

3. 步履蹒跚

4. 可以看到或感觉到变形(可能是骨折)

5. 感到膝盖、小腿下部或脚有不同寻常的麻木或麻刺(可能是循环系统问题)

6. 小腿下部、脚或脚踝发紫发冷(可能是循环系统问题)

7. 小腿下部、脚或脚踝发红发热,同时发烧(可能有感染)

膝盖损伤的预防

对于运动人群,特别是跑步者,要注意避免“连续多日”进行跑步和长时间运动,可降低受伤概率。尽量避免在过硬(水泥路)或过软(沙滩)的路面跑步运动。在过硬的路面会把大部分的撞击力通过下肢传回身体;过软的路面则会导致脚部着地后过度旋前,并且导致跟腱受到过度的拉扯。此外,凹凸不平的路面也容易造成足踝扭伤。

跑步和运动训练计划必须遵守各项运动训练原则,特别是不要连续多日进行跑步和运动训练,且要留意身体的反应,一旦出现过度的情况,便要适当调整计划(休息几天再进行训练)。

绝大多数的膝盖过劳损伤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预防:

· 运动前的调理。为预防伤痛,锻炼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是很重要的,这应该在你的运动中占首要地位。在你开始一个运动时段或艰苦训练计划前,花至少4~6周来调理。任何新的运动时段或锻炼制度都从低强度开始。

· 体育运动开始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每周慢慢增加你的时间和强度,体能锻炼如跑步、骑车、游泳和力量练习都从短时间低强度开始,每周的时间和强度增加量不要超过10%。

· 穿一双对足弓和脚侧面有牢固支撑的鞋,如果底部很明显都磨损了,就应该换一双鞋。

热身

· 做一套三段式流程来让你的心肺和肌肉为运动做好准备

· 慢跑5~10分钟,以使血液流到肌肉中,提高肌肉弹性

· 采用静力拉伸法(不动弹)到动力拉伸(跳跃、侧滑等)

· 做特定运动的动作,运动或训练后立刻放松

运动后

· 为了帮助你回到休息状态,步行2~3分钟

· 为了提高你肌肉的柔韧性,趁体温还因为运动而较高时候做拉伸(4~6组,每组30秒)

膝关节疼痛的危害

膝盖是我们身体的主要负重部位,坐立行走无不需要膝关节的配合,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膝盖疼,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虽然初期可能只是疼痛肿胀,但是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那么演变成慢性疾病,甚至后期致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要多加注意,及时治疗并且做好日常保养。

护膝

如果在你的运动中允许,就戴上护膝。人类的膝关节在演化上是非常粗糙的。当人类的远祖开始用两脚站立时,膝盖并没有准备好接受这样大的力量。这一点,由许多的膝关节韧带以及软骨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徒步跑步这样转动的运动会造成膝盖的紧绷与张力,引起损伤。为什么会这样?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膝盖运动的方式,并不是像铰链一样单纯一个平面上的运动。而是在活动时会有一点极轻微的转动。举例来说,如果在行走时,注意一下你的膝盖骨,如果它是垂直的上下运动,而没有前后的晃动,那么膝盖所受的压力是极少的,但是如果你的膝盖骨是呈8字形或是S字形运动(从侧面看),那么,就有可能造成膝盖的受伤。所以,一个好的行走姿势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贴士:关于膝关节伤病治疗康复时间和注意事项

· 约25%的跑步受伤的跑友和运动爱好者需要接受诊断及治疗,而当中的75%能够完全康复。

· 约2%至3%的伤迫使运动员或是跑友们中断一段时间。

· 约65%的跑友和运动爱好者说,经过2~8 周的治疗后,跑步时已没有感到痛楚。骼胫带受伤的康复则需时较长。

· 若处理不当,有20%~70% 的会复发。

· 男、女跑友的受伤概率没有分别。只是男性的跑量一般较高,所以才造成男性跑步者较易受伤的错觉。

· 跑速、体重、跑道的硬度均与受伤的概率无关。

· 受伤的机会与跑步的时间成反比,初学者特别是跑步不足三年者受伤的概率较高。跑步距离、运动的时间、运动项目和方式与受伤的位置似乎有关:马拉松跑友—脚部;中距离的跑友及运动员—背部及臀部;春季和夏季是受伤的旺季。

· 上一个月的累积训练量越高,本月受伤的概率越大。

· 每150至200个跑步小时约出现一次受伤。因此,每周的跑量越高,受伤发生的可能周期越短。

保护膝关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膝盖疼,都是膝关节内部受到了损伤,大家要注意做好膝关节的护理,以避免疼痛加重。

合理运动

合理运动,防止膝关节过度疲劳。运动是我们身体健康的根本,比如散步、倒步走、骑自行车等等,但是切记不可过度,比如频繁爬山、反复上下楼梯、剧烈奔跑等运动就要尽量避免,以免加重膝关节的损伤,让疼痛加剧。

健康饮食

另外,在饮食上还要多加注意,要少食牛奶、羊奶等奶类和花生、巧克力、小米等含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的食物,少食甜食,少饮酒和咖啡、茶等饮料,因其都可加剧关节炎恶化。可适量多食动物血、蛋、鱼、虾、豆类制品、土豆、牛肉、鸡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等。

保暖防寒

膝关节出现疼痛之后就要注意做好膝关节的保暖,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多穿衣服,保护膝关节健康,在天气变化的时候更要注意,因为疼痛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膝伤答疑

连续跑了几天,膝盖内侧(外侧)很痛是怎么回事?

髂胫束的紧张,轻微炎症表现。需要拉伸,结合热敷和按摩。一周就好。

跑步时候应该戴护膝和护腿吗?有什么作用吗?

可以戴,作用是保护膝关节和小腿的肌肉,帮助支撑。

跑跑道和路跑有哪些区别,会对比赛和膝关节有影响吗?

跑道柔软,保护膝关节。公路硬,对膝关节和肌肉的损伤大。跑道对比赛影响有利。

我刚开始跑一个月,但是膝关节经常受伤,我很绝望,我该怎么办?

首先合理地安排运动量。循序渐进,每次锻炼都要准备活动充分,慢慢开始。结束后需要加强拉伸,每周安排两次腿部的力量锻炼。这样会好很多。

本来一直跑5000米的,后来一下子增到10000米,差不多每天都跑,后来就把膝盖弄伤了。现在走楼梯都使不上劲,膝盖一弯就痛,还有,这样的情况洗澡用什么水?

按摩拉伸。先热水再冷水,交替。

我是跑步新手,应该如何开始?避免膝关节的伤痛,有什么训练计划吗?

循序渐进就是最好的计划。每次都需要留有余地。这样一个月后肌肉和支撑关节就适应了,膝关节就可以得到保护。

应该怎么选择合适我的跑鞋,来缓解膝关节的冲击力,能给我推荐一下跑步装备吗?

初级的跑者最好是买有气垫的厚底鞋。这样缓冲好,可以保护膝关节。

跑步到底会不会伤膝盖?

如果不注意合理的运动量会对膝盖造成伤害。但是自己合理安排锻炼强度,注意留有余地的锻炼,每次都注意拉伸,加强力量锻炼,就可以改变这些,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避免受伤。

髂胫束需要多久时间养好,期间是静养还是配合低强度的训练?

看受伤的程度,一般两周左右。坚持按摩、热敷、拉伸。严重的两个月难好。需要配合一般的身体训练、力量训练。快走和游泳最好。

跑步到底应该前掌着地还是后掌着地?对于膝关节有影响吗?

前后落地都是可以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不要勉强。但是落地都需要缓冲滚动着地,由后到前,这样可以缓解膝关节的压力,保护膝关节。

如何避免脚底出现水泡?和膝关节关系大吗?

跑少点就可以避免,但是基本不可能避免。没什么大不了,及时挑破,有酒精消毒,保持干燥,一天就好。和膝关节没有关系。

有一周时间下楼梯时膝关节啪啪响,上楼梯和走路都没问题,还没敢试验跑步响不响。大夫说大概是半月板的问题。之前跑步时也没注意膝关节保护,现在练站桩来得及吧?

如果不痛可能是软组织变硬变脆而引起的肌肉劳损或者是关节面粗糙,如果有疼痛则可能是半月板受伤。建议先查清楚再跑步。站桩对髌骨疼痛及膝关节有利,可以是先靠墙练,半蹲时腿间的角度不宜过大,小于120°为宜。

上月初间隔一个多星期后跑10公里,就开始有疼痛了,不得已开始休养,然后尝试恢复性跑步,跑两公里就不行了。该如何彻底解决“髂胫束综合征”的困扰?

可以通过做拉伸运动、降低运动量及避免跑上下坡进行理疗。

双膝酸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髌骨软化症;拍打疗法;膝关节力学平衡;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9-21-03

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CP),又称髌骨软骨软化症、髌骨软骨炎,是引起膝前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髌股关节序列的生物力学关系紊乱,造成髌骨半脱位或侧倾,髌股外侧小关节压力过度集中和磨损,而内侧则缺乏应力刺激,导致髌骨关节面的软骨水肿、软化,进而碎裂、脱落,软骨下骨质、增生硬化[1]。其病因主要由创伤、先天因素以及营养紊乱等引起[2]。同时从MRI影像学的角度来看,髌骨软骨是由胶原纤维、葡聚蛋白分子、水和软骨细胞组成[3],电镜下分为3层[4],即切线层(表层)、过度层(中层)、辐射层(底层)。以上所产生的髌骨的病理性变化在MRI影像学上均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来,且可以通过1.5T MRI准确诊断出较为严重的髌骨软化症[5-6]。髌骨软化症多数可以在X线发现,其主要X线征象有:软骨下骨密度增高,髌股关节骨质稀疏及皮质下囊性变,关节后锯齿样不平整及骨质增生,髌股关节间隙改变等[7]。该病好发于运动员、体力劳动者,女性及中老年人多见。髌骨软化症早期常始于软骨表面,继而逐步向深层发展,到晚期,累及整个髌骨,最后发生髌骨骨关节炎即膝关节骨关节炎。对髌骨软化症的普查结果发现,其患病率高达36.2%[8]。

目前文献报道治疗髌骨软化的方法很多,如银质针加热疗法、温针配合康复训练疗法、热敷散配合功能训练疗法、按摩配合封闭疗法及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疗法等[9],这些方法归纳起来均是手法按摩、腧穴针刺及药物内服外敷等一些传统方法,虽然治疗方式不同,但治疗上均有一定的效果。笔

者曾经在中医学院进修学习时学到了拍打疗法,后经改进并且用于体育按摩实践中,经过20余年的实践证明,拍打疗法对于治疗急、慢性损伤均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运动中的肌肉拉伤、关节的扭挫伤等效果显著。同时摸索出拍打的部位一般采取针刺的取穴原则,可痛点拍打、循经取穴拍打或邻近取穴拍打等,一般拍打的时间是隔天1次,每次拍打需要轮换部位,短期内不能拍打同一部位。拍打程度以皮肤泛红或痧状物透出皮肤表层为度。鉴于此,本研究尝试针刺腧穴并突出按摩手法中的拍打疗法再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髌骨软化症。实践证明,不同程度的髌骨软化症通过此法的治疗,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控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单一疗法。本研究认为拍打疗法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血液动力,加强血液代谢功能,进而减轻局部张力等,但仍需科研论证。基于此,特拟定此题目,对针刺腧穴并突出按摩手法中的拍打疗法再结合功能锻炼进行治疗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试验对象由通过医院确诊病例进行严格筛选的6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组成。男12例,女48例;年龄18~52岁,平均40.2岁;病程最长1年半,最短3个月。左膝22例,右膝25例,双膝13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3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30例)。60例受试者在接受试验前未经过其它治疗。诊断标准[10-12]:(1)有膝部外伤史,或长期膝关节过度运动史;(2)患侧膝关节酸软,上下楼梯无力,运动后症状明显,休息后缓解,膝酸痛、不稳定感,屈膝、半蹲位或下蹲站起疼痛明显,严重时需扶物才能站起;(3)髌骨压痛试验阳性,髌骨软骨试验阳性,抗阻力伸膝试验阳性,磨髌试验阳性;(4)患膝X线正侧位片和髌骨轴位片示:早期多无异常改变,晚期髌骨关节面毛糙或关节面下骨硬化或髌骨边缘见唇样增生,髌骨关节间隙略变窄。实验室检查:血沉、抗“O”均正常,类风湿性因子(-)。排除标准:(1)心、肝、肾、肺功能不全者;(2)不能坚持治疗者;(3)类风湿因子、血尿酸增高者;(4)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试验前分别予以进行功能测定和静蹲在150°时的站立时间测定。功能测定,对两组患者施与不同的针刺按摩康复疗法加以治疗观察。

实验组:采用针刺、按摩配合拍打疗法进行康复综合治疗。患者仰卧平躺,医生站立患者患侧用手指及掌心揉捏股四头肌,放松股四头肌后用拇指点按阿是穴、梁丘、阴陵泉、犊鼻、内膝眼、阳陵泉、委中、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和涌泉等穴1min并采用28号1.5寸毫针针刺以上穴位0.8~1.2寸,针刺得气后,留针15~20min。起针后刮髌骨,采用单手拇指刮法:先将患者髌骨固定,使疼痛部位尽量显露,另一手拇指指甲沿髌骨疼痛部位匀速匀力的刮动,重复30~40次左右;再采用弹拨法弹拨肌腱:双手拇指垂直按住要弹拨的肌肉,且手指皮肤与要弹拨的肌肉皮肤紧贴住不要发生错位或滑动,两拇指沿着与肌肉走向垂直的方向来回拨动;最后配合拍打疗法拍打髌骨、窝及髌骨周边的疼痛部位。

对照组:单纯采用上述的针刺、按摩技术而不施加拍打疗法予以治疗。

两组治疗完毕,分别佐以配合功能锻炼。嘱患者练习高位站桩,具体操作方法是,患者两脚分开,宽度与肩相等,两手抱球状置于胸前,然后两髋、两膝微屈呈160°左右,持续站立10~20min,每天1~2次。在治疗期间,患膝日常需装备弹力护膝,并适当制动。注意:患者原则上应该在膝关节无痛的角度下进行锻炼。

两种治疗方法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然后采用量角器对两组受试者分别进行膝关节的活动角度测定,即当患者以标准站立姿势从站立位开始缓慢下蹲(膝关节从伸到屈)产生痛觉时,用量角器记录下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若无疼痛,则记录膝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再让患者从下蹲位开始缓慢站立(膝关节从屈到伸)产生痛觉时,用量角器记录下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若无疼痛,则记录膝关节正常的活动范围)。用量角器记录下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时,使量角器的轴心放于股骨外髁,固定臂与胫骨纵轴平行,移动臂与股骨纵轴平行。

两组性别、年龄,病史,症状,体征及诊断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屈”与“伸”的力学平衡的调整作用观察、膝关节静蹲时间比较、视觉类比评分(VAS)对比及膝关节功能测定的疗效标准来进行观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其中膝关节功能测定的疗效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3],痊愈:膝关节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行走和蹲起自如。好转:膝关节疼痛减轻,关节功能有所恢复,上下楼梯有所好转。无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均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

2 结果

2.1 针刺、按摩配合拍打疗法对髌骨软化症患者膝关节“屈”与“伸”的力学平衡的调整作用观察

2.1.1 针刺、按摩配合拍打疗法对髌骨软化症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从站立位下蹲角度的影响 经对两组髌骨软化症患者的不同治疗后,观察其膝关节从站立位下蹲角度在治疗前后的测量值如下。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从站立位开始下蹲角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下蹲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2.1.2 针刺、按摩配合拍打疗法对髌骨软化症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从下蹲位站立角度的影响 经对两组髌骨软化症患者的不同治疗后,观察其膝关节从下蹲位站立角度在治疗前后的测量值如下。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从下蹲位开始站立角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站立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2.2 针刺、按摩配合拍打疗法对髌骨软化症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静蹲时间比较

从表3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患者在膝关节150°静蹲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静蹲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P

2.3 针刺、按摩配合拍打疗法对髌骨软化症患者大体疗效观察

经对两组髌骨软化症患者施以不同的针刺按摩康复疗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预后转归如下。见表4。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痊愈10例,好转18例,无效2例;实验组痊愈23例,好转6例,无效1例。在综合疗效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治愈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针刺、按摩配合拍打疗法对髌骨软化症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疼痛改善程度采用视觉类比评分(VAS)[14]来比较

从表5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第1次治疗后、第2次治疗后及第3次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3 讨论

膝关节髌骨软化症属髌骨软骨退行性疾病,是多种原因使髌骨软骨及相对应的股骨滑车软骨面的软骨磨损呈退行性病变,导致髌骨软化、纤维化、溃疡、剥脱、翘起等而出现膝关节酸软、疼痛、活动受限,是膝关节的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5]。

本次试验中,实验组经过治疗后膝关节的稳定性比对照组增强。这表明:针刺、按摩配合拍打疗法对于加速髌骨软化症的康复有很好的疗效。从治疗方法上看,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运用针刺、按摩配合拍打疗法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从疗效机制上看,针刺取经外奇穴鹤顶、膝眼能扶正,减轻关节疼痛,犊鼻通经活络、散寒止痛,配合血海、阳陵泉、阴陵泉,可促进局部血管扩张,血运增加,代谢加快,促进炎症吸收及软骨修复,改善关节软骨的内环境,使肿痛减轻,起到舒筋活络、软坚散结、消肿止痛作用。

按摩手法有缓解肌肉痉挛,增加股四头肌肌力,消除粘连的作用,而拍打是本疗法的关键。该手法原属于按摩手法中的击打类手法之一,多用于运动按摩和保健按摩中。本研究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将拍打手法单独提炼出来,继承并发扬该手法,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拍打手法具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祛风散寒、疏松肌肉、解除膝关节内软组织粘连、活跃神经、激发和调整神经的功效。所以本手法可能通过针刺配合拍打的这种特殊作用,调整了膝关节的力学平衡及作用在髌骨软骨上的压力,从而减缓关节软骨的退变。本手法中的拍打具有水泵样唧筒作用,加大拍打处的动脉压力和静脉排空,产生瞬时低压,将血液吸入毛细血管,加速有害病理物质的吸收,阻断软骨-滑膜间的恶性循环,改善关节内环境,促进软骨细胞修复。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由于受条件限制,样本较少,对针刺突出按摩手法中的拍打再结合功能锻炼的疗效不能用量化的客观指标进行权威论证,并从分子生物水平和组织形态学方面对其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Dye SE.The pathophysiology ogy of patellofemoral pain:a tissue homeostasis perspective[J].Clir Orthop Relat Res,2005,436:100.

[2] 王象腾.髌骨软化症的诊断和治疗[J].社区医学杂志,2012,8(10):54-55.

[3] Hayes CW.MR imaging of cbondromalacia patelate and cartilage.In:Weissman BN.Syllabus a categorical course in musculoskdetal radiology[M].Oak Brook:Radiological Society North America,1993:189.

[4] Jefery AK,Blunn GW,Archer CW,et al.Three-dimensional collagen architecture in hovine articular cardlage[J].J Bone Joint Surg Br,1991,73(5):795.

[5] 潘亚伟,张丁城,周建和,等.MRI表现诊断髌骨软化症的可信性研究[J].中医正骨,2012,11(24):22-25.

[6] 杨冬秀,刘丽娜,徐凤梅.X线及MRI对髌骨软化症诊断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0,11(16):206-208.

[7] 梁红杰,姚红民,白宗堂.髌骨软化症的低场MRI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86.

[8] 武玉锦,方建国.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7):541-543.

[9] 殷琴,余庆阳.髌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12,9(24):65-69.

[10]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86.

[11 ] 李欣,张彦.骨伤科X线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86.

[12] 孔飞.髌骨软化症的X线、CT、MRI表现分析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11):554-555.

[1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

[14] 李忠廉,安建雄,倪家骧.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