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简述市场体系的构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历史课,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2)19-0033-06
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主线,整合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以“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为立意,深化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认识;培养学生参与历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常规的专题复习课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或图表的方式,清晰表达本专题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但这种方式大多是在“炒冷饭”,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只是将知识点进行变相的罗列和干瘪的抽象。二是将本专题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如,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放置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扩展和人文主义的发展与思想解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去,可以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但这明显脱离了专题体系的要求,也会增添学生的负担。三是通过大量练习题的训练,夯实本专题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的教师不重视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这是错误的。本人认为,专题复习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正确定位是其关键。复习课应源于新授课,并高于新授课,应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应该提高学生对本专题中几个“关节点”问题的认识,应该成为综合提升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品质的有利阵地。
关于本课“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学组,并以本课所要探究的3个问题为依据,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依此将每组同学再次细分为3个学习小组。大组组长负责调控,力求保证每个小组人数的均衡。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本小组的问题,也可求助于组内的其他同学,这是组内的合作性学习。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指定某组同学的代表阐释答案,其他组研究同一问题的学生进行补正、辩驳等。如此,就实现了大组之间的竞争,这也是合作学习的表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同时,这三个问题,均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不是能够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的。
导课:同学们,15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本节课,我们将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的认识:
1.到底何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它应该包含哪几个要素?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核心推动力是什么呢?3.如果站在文明相互碰撞的角度上,我们该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呢?
下面,就围绕这三个问题,请自主择取其中之一,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
说明:学生之前已了解本课内容,直接点明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方式。
【学习内容一】明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概念。
1.直接呈现两种典型的表述和“附注”,让学生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
观点1:所谓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各国市场的总合。(常见于各类教学“课件”)
观点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某版本教材的表述。)
附注:(1)世界市场,是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整体。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内涵指的是与生产和交换过程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结果。
――据辞海、百度百科等整理
(2)“一体”:谓关系密切或协调一致,犹如一个整体。《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妇,一体也;昆弟,一体也”。一样;一同;一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陈余张耳一体有功于赵。”
――辞海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各自让渡一定的国家,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超国家和经济、贸易高度协调统一的整体。
――百度百科
2.结合上述内容及所学知识,请你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进行界定。
说明:让学生结合附注材料(1),分析出“观点1”中“总合”的表述不正确:“总合”乃“合并”之意,是一个行为动词,指各地市场之间的简单“拼凑”和“叠加”,这明显不妥。世界市场是指各地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种整体和稳定的结构状态,是经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结合附注材料(2),能够得出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在于自愿性、平等性和让渡性,而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其实质就是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市场,其形成的过程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和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过程,这含有意识形态的界定,不能混同于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另外,这里的“进程”也不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本是指一种结果和状态,而不是“进程”。
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影响的前提和基础。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事件内容的教学,也应重视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准确揭示和严谨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概念,在高中四个版本教材中,只有一个版本进行了说明(见上述“观点2”),其内容也是存在争议的。
教学不是简单复述教材内容的过程,而是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认知和独立判断的过程。通过提供“附注”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对现有的观点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概念进行重新的界定。此举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利用材料分析、甄别史学观点的意识和能力,并养成“历史研究始于概念”的意识。
【学习内容二】厘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15世纪―20世纪初),科技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在三个“节点”处引发了“突变”(加速了发展的进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阐释说明。(提示: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概念出发,围绕“市场行销空间的变化”和“市场内涵的丰富”两个视角进行思考。)
说明:专题复习课不仅要对本专题内容进行必要的纵向整合,更要有认识的深化。要抓住一条主线和内在联系,将内容进行重新的构建。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从动力因素进行考虑,科技进步是其主要的推动力。新航路的开辟及两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点”,而将这三个“关键点”进行串联的主线就是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市场行销空间的不断扩展和市场内涵的不断丰富。
鉴于该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的参考样式,第一个“节点”――新航路的开辟。“中世纪末期航海革命的重大技术:指南针、地图、船尾舵、维度表、罗盘、斜挂三角帆等(15世纪)新航路开辟市场的“发现”(北美东海岸、非洲西海岸、中国东南沿海)主导国家(葡、西、荷、英、法)特权贸易公司的垄断性贸易(土特产、黑奴、金银等)贸易思想(重商主义、商业战争)商业资本西欧与亚非美之间最初的分工开始形成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世界经济联系”。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个“节点”进行阐释说明。抓住市场的“拓展”(原因及表现)、生产和贸易方式、资本形态以及国际分工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思考,就能够清晰地看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逐渐形成和扩展。
“新航路的开辟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对于“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他们经常只是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简单复述,并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简单的嫁接,并未能深入理解。笔者在平时的听课过程中,也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将重心放置在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的层面上,忽视了对其影响的深刻分析。这是教学的难点。为此,在分析第三个“节点”(“为何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时,我没有让学生按照上述示例进行仿造,而是单列了一道题目如下:
2.史学界大都认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这一观点,请你运用以下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论证。
材料1: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期间,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更多的落后地区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从1890年至1911年,印度的铁路网大约增加了一倍,达33000哩。(印度)铁路和其他大型项目如灌溉工程和港口设施是用英国资本换来的。印度的经济发展因与英国的联系而得到促进。……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所需的资本。……传统的自然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急速地影响了殖民地地区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随着欧洲人及其铁路和机制商品的出现,以及他们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贪得无厌的要求,一种新的市场经济被引进。不久,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这本身又意味着他们不仅日益受这时已在这种新经济中富裕起来的商人和放债人的支配,而且日益受变化莫测的经济波动的支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说明:这则材料是从市场经济对殖民地的渗透的角度进行阐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更多的领土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这不仅体现在商品行销空间的拓展方面,也体现在欧美工业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上。市场经济被引进到殖民地,日益被其主动接受。以市场经济为纽带,以资本、工业制成品、基础设施和原材料等为内容,瓦解着殖民地的自然经济基础,工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一步深化了工业国与殖民地之间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
材料2:19世纪后期的殖民地官僚和经理人试图指导非洲和亚洲的农民学会科学种田技术,并使更广大范围内的殖民地人民工作得更勤奋和有效一些。这些努力涉及殖民地对西方控制的世界经济依附性的扩大。依靠新的工作习惯支撑了廉价原材料的出口,并且使更多的成分加入到殖民地劳动大军中来。……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都为供给工业化欧洲的经济需求而进行了重组。
――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说明:这则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欧美工业国对殖民地的技术输出,加速了殖民地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也进一步加深了殖民地对工业国的经济依赖。
材料3:随着大吨位轮船在海上开始逐渐取代帆船,电报、电话的使用,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级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已形成了许多大型的商品交易所,不少地方举办的博览会把世界各地的客商及产品汇集到一起。
――黄鲁成《国际贸易学》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为了适应当时国际经济关系的需要,英、德、法、意、美等国相继制定和实行了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形成了国际货币制度。在货币的比价、兑换、支付、结算原则和黄金转移等方面有了统一的规定。
――据《西欧金融史》等整理
一、高中经济史课程教学存在的缺失
1.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欠合理。首先经济史的课程内容由于不同的知识选择,导致不同课题内容设置存在着较大的轻重反差。有的课题内容偏少,教材编写也较空泛。如人民版教材中“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等课题。有些则内容厚重,造成教材繁杂。如人民版教材中“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等。此外,教材编写者对课标的把握也存在偏差:如人民版教材中“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内容包括“神农的传说”、“‘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大禹和他的继承人”。课标对此课的要求是“知道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与课标相比,人民版这一课内容显然多出许多,如阶级关系、赋税制度、水利工程等,而对土地制度却讲的不够详细。我们如果忽视对课标的理解,一味地依据教材,可能就会混淆主次,偏离学习重点。教材除这类游离于课标内容要求的偏差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不清、文字表达含糊,甚至体例结构不清等缺陷,这些教材问题的存在加大了经济史教学的难度。
此外,由于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编写体例客观上造成了知识断裂,人为割裂了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中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分析失去政治及思想文化层面的知识依托,成为了经济史教学中的障碍。
2.初高中经济史教学严重脱节。整体而言,初中历史课程存在着重政治史,轻经济史的倾向。从课标看,初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4个单元,共65个知识点,经济史仅占13个,占比只有两成。与政治史相比,经济史要求明显偏弱。当然,这与初中学生的认知程度是相关联的,但这也说明了初中阶段经济史基础知识的相对薄弱。而高中经济史的专题史体例和较高的能力要求,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储备。这种初、高中经济史相脱节的现象,导致高中经济史内容偏多、偏难。
3.师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贫乏。尽管学习经济史在现实层面具有经世济国的重大意义,但经济史对师生而言毕竟属于比较专深的知识内容,教或学难度较大。经济史内容涉及了诸多深奥、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与概念,往往超乎学生的认知程度。同样,许多教师也存在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知识储备相对不足的问题。以已昏昏,何以使人昭昭?改变经济学专业知识储备与高中经济史课程要求相脱节的状况,是许多历史教师需补上的一课。
了解高中经济史课程教学存在的缺失,是进行经济史有效教学的基础。下面,本文就此提供一些教学思考,希望对提升经济史教学的有效性有所裨益。
二、经济史课程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准确把握课标。经济史教学必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课标为依据。对课标的把握,除熟悉经济史的课程地位、基本理念、体例结构外,教学过程中还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课程内容的两个层面能力要求:即第一层是掌握史事的要求,第二层是历史认识的要求。如:课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采用两段式的表述形式,先要求识记相关史实,然后进一步提升到理解和应用层面,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在此,教师应对识记层面的“了解、简述、知道、列举”,理解层面的“总结、概述、说明”,应用层面的“分析、探讨、认识”等能力指向要求加以区别与把握,以明确教学目标要求,指导教学活动。
2.依照课标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如:两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市场发展的影响”。教学内容则可细化为(1)知道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并能列举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火车等重大发明,了解工厂制的形成;概述电、石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的相关史实。(2)探讨工业革命如何促成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从生产关系、国际关系和世界市场等方面评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目标要完整、准确地把握课标要求的内涵(即每个知识点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和外延,避免对课标知识点要求认识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吃透课标,要有准确把握课标的能力。
3.依据主流史观梳理经济史。高中历史课程以文明史为核心,突出体现了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等新的史学理念,并以这些史学理念贯通古今,联系中外,串起各个模块的知识脉络,经济史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一些基本史观出发,梳理经济发展的重要脉络及其规律,按不同史观的要求,对经济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同时,这三种史观是相互联系的。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更多地强调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及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实际上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二者只是在这一阶段用现代化范式和全球化范式来概括更能把握其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征而已。如果说,现代化主要从纵向角度演示人类的近现代文明进程,全球化则侧重于横向角度强调人类文明的联系与交流。
因此,只有认真研读经济史模块的课标,准确把握、理解课标的思路与要求,教师才能依据重点,简化教材,进行具体有效的教学设计,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二)理顺基本内容。由于教科书的叙述存在着或过分简要,或容量过大,甚至条理不清的情形,历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主旨及重点,依托新课程涉及的领域和范围,编织完善、合理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首先,要将基本史实条理化,复杂过程简约化。如“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新体系”,教材内容即可要点化概括为:一个中心(以美国为中心)、两个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三大组织(IMF、WB、GATT)等三个方面。此外,在理清各课知识条理的基础上,还应适时对单元知识及大、小专题知识结构进行宏观整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大跨度地纵横梳理知识结构,有利于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地“三步一回头”,达成温故知新的学习效果。经济史教学量较大,面面俱到不容易讲清楚,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故授课中要坚持简约知识结构,理顺基本史实的原则。
(三)讲清基础概念、讲透理论分析。经济史中涉及的经济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观点,对于中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抽象。历史老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要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解经济史中的这些概念和基本理论、观点,切不可冗长。(1)历史概念力求讲清、讲白。如“海禁”与“闭关”,二者往往混淆。海禁在明清时期都实行过,但都是短期的,并非一贯的政策(明朝倭患平息,清朝平定台湾后都开禁)。而清朝的闭关则是长期的政策(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而闭关则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此外,还有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原始资本积累与资本积累等概念间的区别。这些都是学习经济史中绕不开的基础概念,它们是学习理解经济史的重点,是历史思维的切入点,往往也是考试命题的着眼点。不少同学在考试中选择题丢分严重,其因素之一就是历史概念模糊不清。(2)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要讲全、讲透。如“为什么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论证这一观点:(1)首先,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分工格局最终形成,工业生产大范围、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各资本主义大国通过殖民扩张、瓜分世界、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掠夺原材料,建立了完全根据本国利益为转移的国际分工体系。(2)大规模近代交通通讯系统的建立。两次工业革命,形成了联接世界的铁路网、海运、公路交通网络及通讯系统。(3)世界贸易以空前规模发展起来。(4)世界金融中心形成。伦敦成为工业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金融中心。(5)股份公司的普遍化,甚至形成跨国公司。(6)列强对世界的瓜分进一步推进世界市场的形成。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新产品需要大量的铜、橡胶、石油等原料和能源资源,而这些正是欧洲国家缺乏的。这加剧了它们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引发了列强瓜分世界,东西方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
总之,经济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深入浅出地讲授经济史教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概念,注意把“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史相关内容。
(四)教材内容简则增补,繁则简化。教材内容编写是对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种诠释。由于课标的语言高度概括与浓缩,使得教材编写者在理解与把握课标中难免存在偏差,也造成了不同版本教材的课题篇幅往往繁简反差较大。以人民版经济史教材为例,专题六第3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课标要求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表述“言简”但“意不赅”,它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学习要求,第一层次“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侧重于史实的铺垫,主要以美国为重点,让学生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而第二层次“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侧重于对资本主义新变化认识的概括提升(如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通过财政及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实行福利制度等)。在此,人民版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显然出入较大。人民版教材的此课内容包括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美国的‘新经济’”、“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等四个子目,不仅内容编写分量重,一些所涉概念也相当艰深,如美国的“新边疆”、“伟大社会”、“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等,师生理解显然困难;而有关课标的主题要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却未予以明确指出。人民版此课内容编写较明显地游离于课标之外,造成了教材内容的繁杂,对此需要化繁为简,否则将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对于一些教材篇幅过于精要,不够丰满,不够完整的课题内容,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加以必要的补充完善,以便学生能够完整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关键词:总部经济创新劳动价值创造
总部经济是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是其显著特征。近年来,总部经济因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被许多国家或地区所重视。为鼓励总部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或地区还专门成立了研究机构,对总部经济发展的条件、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这种研究多是以总部经济形态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的,所研究的多是总部经济的形成规律和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而很少关注总部经济形态的内部活动。笔者认为,只有对总部经济的内部活动进行充分研究,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总部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其内容与内涵都很丰富,“创新劳动”就是其主要内容之一。本文就针对总部经济与创新劳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一、总部经济的核心与创新劳动的价值创造机理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其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已为社会所认同。但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内部创新劳动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研究总部经济的发展,创新劳动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一)总部经济的核心
在总部经济中,总部集中的区域一般具有区位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向该区域流动,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高端”地位,获取更高的利润回报,不但能够补偿其较高的费用成本,而且能够提升本区域的产业水平,扩大本地区经济总量,提高区域经济竞争能力。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之所以形成,是以众多企业的研发、管理、营销职能与生产职能在空间上的有效分离为前提的,是以企业的研发总部、管理总部、营销总部在相应区域的不断聚集为表现形态的,是以聚集发展要素、辐射周边区域发展的形式来体现自身价值的。因此,关注总部经济的发展,除了关注总部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总部经济的重要作用之外,更应该关注总部经济的主体——各类企业总部所开展的研发、管理和营销活动,这才是总部经济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核心部分,也即创新劳动。
总部经济的主体——各类企业的研发总部、管理总部和营销总部所担负的职能,在以“生产”为中心的发展阶段,是与企业的生产职能融合在一起的。他们创造价值的功能和作用均不明显。但在众多企业的研发、管理、营销功能逐步从生产环节中脱离出来,并日渐发挥作用时,意味着一个企业发展的新时代和创新劳动涌现的新时代开始了。因为,研发、管理、营销这些不直接生产产品的工作反而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这就是创新劳动时代来临的表现。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重点阐述了“劳动”的本质问题。他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过程,同时还提到,“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体力和智力”。这意味着,劳动不仅包括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也包括创造精神财富的过程。而精神财富一旦附加到物质财富之上,又将会极大地增加物质财富的增长速度。
从内部分工来看,现代企业是靠以下四种主要功能的综合作用来创造价值的,这四种功能分别是:研发、管理、生产和营销。其中,管理的功能是贯彻于各个环节的,“生产”是直接提供商品使用价值的环节,商品价值的实现需在“营销”环节得以完成,而“管理”、“研发”的工作价值则要通过生产、营销环节来逐步体现。
研发、管理和营销环节与生产环节的分离,意味着它们可以以“生产”环节为依托独立创造价值了,意味着研发、管理和营销所进行的是一种抽象劳动,其创造的价值需要最终体现在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上。所以,研发、管理和营销活动所进行的就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劳动。
(二)创新劳动的价值创造机理
创新劳动的内涵就是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复杂劳动构成的。不同层次的复杂劳动,在创造价值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般说来,技术创新是基于技术的创新,是产品或工艺技术的首次商业应用,技术创新不是创新中的技术发明阶段,而是整个创新过程,技术创新是一类特别重要的创新活动,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产业演化的主要动力。
管理创新是指对企业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做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管理创新劳动作为一种活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具体表现为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现在的管理创新,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也包括对企业外部资源的管理创新。
就企业内部而言,狭义的服务创新劳动主要是指围绕顾客需要所进行创新,以使顾客获得超值回报,得到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广义的服务创新劳动,则包括产品的营销推广、渠道维护、品牌塑造等诸多内容,它将在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压力下,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功能,进一步细化顾客受众群,为实现产品的更高利润而不断提高服务创新劳动的质量。
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来看,要形成价值,一般来说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人类劳动,而且必须是劳动者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过去劳动和物化劳动不能形成价值。第二,创造价值的劳动必须凝结在商品中,并进入市场满足别人的需要;不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不能形成价值。
技术创新劳动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中的作用,是通过劳动者活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的。技术创新劳动体现在活劳动上,则能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管理创新劳动能够通过管理活动作用于被管理对象,提高其劳动效率,实现更多价值增值。服务创新劳动表现为能够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便利的服务产品既有实物形态的产品,也有非实物形态的产品。在许多场合,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伴随着消费过程进入交换领域的,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以营销为主要内容的广义服务创新活动则有利于为“顾客”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便于“顾客”效用的最大化。
总之,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组成的系列创新劳动是一种尤其复杂的劳动,它往往具有长期性、不可预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具有极高的价值创造能力,并可以通过创新成果的逐步市场化而得到进一步地实现。
二、总部经济与创新劳动的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研发总部、管理总部、营销总部为活动主体的总部经济形态,实际上就是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经济形态。因此,关注总部经济与创新劳动的关系,更有助于发展总部经济、促进创新劳动。从总部经济的发展条件、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和创新劳动的特征来考虑,可看到总部经济与创新劳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一)“壳”与“核”的关系
根据有关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一个区域或城市发展总部经济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区域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二是区域要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设施。三是区域必须具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地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同时在基础性资源条件方面能够同附近周边地区形成较大的差异。便捷的信息、网络可以大大节约公司总部与制造加工基地分离导致的空间成本,进而有力地吸引银行、集团公司总部的落户。四是区域必须具备良好高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五是区域应逐步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应覆盖金融、保险、会展、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训、中介咨询、公关、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事实上,国际化程度高、对公司总部吸引力强的城市,服务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比如香港,它的服务业比重已达到了82%。高度发达的服务业、连贯性的鼓励竞争制度、完整的服务业发展战略,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与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之一。
事实上,发展总部经济所需要的诸多条件,也就是总部经济的主体——研发总部、管理总部、营销总部所需要的条件,更确切地说,就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创新劳动所必需的。随着总部经济的发展,更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发展要素会进一步集中,各种企业总部也会追随良好的发展条件而呈现聚集状态,从而使各种创新劳动在一个区域得以涌现。所以,总部经济与创新劳动是“壳”与“核”的关系。
(二)“渠”与“水”的关系
没有“渠”的地方有可能有“水”,有“渠”的地方也有可能没“水”,但如果既有“渠”又有“水”,则会泽被万物,让大地生机盎然。总部经济就如同是“渠”,创新劳动如同是“水”,总部经济之所以能够被各地方政府所重视,是因为这个“渠”里涌动着创新劳动的“水”,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一些企业开始将内部价值链在空间上进行分离、布局,使研发、管理、营销等功能环节与生产环节相分离,同时,许多类似企业总部在某一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进行聚集时,总部经济的最初端倪也就出现了。而这些企业总部所开展的创新劳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各个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强弱,并从整体上决定了总部经济这一经济形态在社会中的张力大小。正如“水”的多寡决定泽被农田面积的大小一样,创新劳动质量的高低则决定着总部经济作用的强弱。
从国内外大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它会在税收贡献、产业乘数、就业带动、经济辐射等方面产生重要作用。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为“内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一个产业链的不同部分在同一个区域密集分布,称为产业簇群;除了按产业进行区域聚集外,不同产业的同种功能,如研发、管理等,由于需求的一致性,也能在一个区域集群分布,这称为“功能集群”。正是由于同种功能,在人才、信息等各类资源的需求具有相似性,产生了金融区、贸易区、中央商务区等一系列功能集群区。功能集群区由于主体众多,需求相似,所产生的“磁石效应”,能够吸引一大批各种服务机构在周边分布。这种成熟的服务环境,又进一步吸引与其相同的企业功能向本区域聚集,形成区域经济良性的循环和发展,这就是“内聚效应”。
总部经济截取的是各种产业的高端,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它的下游,按梯度在本区域的周边成扩散型分布,各个区域的不同功能,在地域上彼此分离,但在经济活动上,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以总部基地为代表的总部经济区处于中心位置。在这里,诞生最为关键的技术,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成为成果的诞生地,信息流、物流、人才流的中心,并将各类资源向相关区域扩散,产生了“总部经济扩散效应”。
所以,总部经济的主体——研发总部、管理总部、营销总部作为创新劳动发挥作用的渠道,其空间分布与选择,往往决定了创新劳动发挥作用的地域。
(三)“河流”与“源头”的关系
影响总部经济产生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信息技术、创新要素、资源禀赋三个方面。其中,信息技术与创新要素本身就是创新劳动成果的一部分,抽象劳动的成分在其中占有很大成分。资源禀赋包括具有不可流动性质的自然资源和具有流动性但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的资源,如人口、劳动力、技术等。所以,资源禀赋虽然具有客观存在的一面,但也有多种抽象劳动或创新劳动长期积累的原因。因此,没有创新劳动的存在,就不会产生总部经济,创新劳动是总部经济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其实,当创新劳动本身发展到能够促进总部经济产生之后,其自身的演化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借助总部经济聚集发展要素的条件,进一步为自身作用的发挥创造了环境。正像河流的“源头”,不但促进了“河流”的产生,还为源头活水的流动创造了渠道一样,创新劳动在促进总部经济产生的同时,也铺设了有利于创新活动涌现的更大舞台。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缘于创新劳动的特有性质。
创新劳动是高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集中体现在技术创新劳动上,它带来了高科技领域的意义重大的飞跃式创新,带来了多个科技领域的飞跃式的创新。如像PC机由086到P4的每一梯级,都是重大的技术创新。创新劳动是与社会结合的高知识积累劳动。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管理创新劳动上,它将技术成果与经验积累结合起来,体现了多种技术与管理理念的相推动和交织。创新劳动是市场方面的创新服务,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服务创新劳动上。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和竞争机制,使企业产生了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和压力,也促进了企业逐步建立起了“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体系。
所以,创新劳动就像“源头”一样,给予了总部经济这条“河流”持续不断的前进动力。
促进创新劳动总部经济与创新劳动之间有着“壳”与“核”、“渠”与“水”、“河流”与“源头”的多重关系,这是由二者的本质特征和内涵决定的。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创新劳动作为经济形态的核心内容,它的大量开展对总部经济的进步一直担负着提高技术含量、加快发展速度、促进优化升级的功能,这是先进生产力的表现形式,此文不再赘述。其中,就发展总部经济促进创新劳动的利好作用简述如下。
(一)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培育创新要素,降低创新劳动的成本
总部经济作为高端经济,会对一个区域的发展产生立体效应。除了税收、消费、就业等明显的经济效应外,更重要的是会给区域发展带来社会资本效应。一个地区企业总部云集,必然会带来城市文化的多元和融合,提高城市开放度,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综合条件。而城市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又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在该区域聚集,这一切都正好是创新劳动所需要的。同时,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布局产业空间结构,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了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形成产业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降低的这部分成本中当然包括创新劳动的成本。
应用经济学“中心理论”认为,总部经济形成中心区域和合作分工的关系,利用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对要素重新组合和聚集。一个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一般能更多地吸引资本、技术、人才;而其依靠地价、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则形成比较稳定的加工基地。中心区域可能取得更高的利润,外部区域可以取得稳定的收益。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将进一步引导创新劳动向中心城市集中,在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劳动将会在中心城市更好的效果,并进而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管理方法,降低运输费用、信息成本、心理成本和时间成本,取得更高的回报价值。
(二)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优化资源布局,提高创新劳动的效率
按照总部经济的发展思路,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将实现总部所在区域、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共赢”的局面。这是一种进一步优化资源布局的做法。在总部经济模式下,通过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而形成产业链,总部在中心城市聚集,周边形成制造加工集群,进而将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把各自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实现双赢,变水平恶性竞争为垂直价值链不同区段上的友好合作。随着总部经济内部各产业链的合理布局和相同功能总部的不断聚集,各种信息的快捷交流成为可能,从而使企业之间的合作更为紧密。这种状况,可有效提高各企业总部的决策效率、加快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先进管理理念的传播,对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有着积极作用。
一些基于核心能力的“虚拟合作”也是资源优化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协作方式。它是指为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快速实现既定的目标,由一家大企业联合几家各具特色优势的企业按专业化分工原则组成相对稳定的协作型网络,网络成员以各自所具有的核心能力相互补充,共同实现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研发等各项功能。这种做法对于发挥网络成员各自所长、提高创新劳动的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强创新劳动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不断壮大并使各种功能环节有了在空间上分离的可能,这种“分离”是产业链的进一步延长。譬如,原来制造基地的新产品被生产出来,经包装设计后,再由物流企业运送到各相关营销渠道进入市场。后来,企业为提高工作效率,推行专业化,便将新产品的包装设计业务直接委托给另外一家专业企业,原来的物流企业便从此家企业将新包装好的产品运出。这种情况的变化,看似增加了工作环节,其实是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被委托的专业企业所开展的包装设计业务也是创新劳动,而且是符合市场需要更具性价比的创新劳动,否则委托方也不可能增加工作环节,延长产业链。这就是发展总部经济延长产业链,扩大创新劳动作用的表现。同时,就总部经济的产业关联性来看,总部经济对于创新劳动作用的发挥有着更大空间。总部经济主体——各类企业总部的产品本身是服务于各种生产和销售部门,前向联系很强,同时总部的运营需要购买大量专业化的服务业产品,如广告、会计、律师、信息处理、计算机服务、金融保险、物流业等,后向联系对于总部的存在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联系的广泛程度也意味着总部经济形态中创新劳动舞台的宽阔程度。
(四)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产业升级,提升创新劳动的质量
由于总部经济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当前各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制定发展总部经济的产业政策,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总部经济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方向演进。它包括结构效益优化和转换能力优化。结构效益优化是指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转换能力优化是指产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社会资源供给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变化的适应能力的优化,包括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换的能力、长线产业向短线产业转换的能力、衰退产业不断消亡和新兴产业不断产生的能力。由于总部经济的发展是以总部的资源来调控整个企业的资源,是一种集约型经济,所以存在其中的创新劳动也将拥有良好的效能,进而取得较好的劳动质量。
另一方面,总部经济对服务产业有着天生的拉动效应,它的发展将会带动通信、网络、传媒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带动银行、证券、信托等组成的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组成的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带动教育培训、会议展览、现代物流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的发展。这种拉动效应不但表现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上,也将表现在服务水平的提高上。这将进一步推动总部经济形态中各种创新劳动质量的提升。
(五)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形成创新文化,改善创新劳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