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多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形式,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多媒体艺术是建立在计算机等终端设备上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借助现代化数字技术,使画面更加清晰,同时也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重要影响。

1 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对视传达设计的影响

1.1 增强视觉导向性

在多媒体艺术作品中,同样的拍摄背景下,运动中拍摄的视觉形态要比静止拍摄的视觉形态要好很多,因为运动状态下拍摄的画面具有很强的视觉导向性,往往能更加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比如,把主要的信息放置在整个画面的中心,次要的信息沿着中心分布,或者根据信息的强弱进行呈现。同样,在多媒体艺术中,动态图片比静态图片呈现的视觉效果更好。[1]通常情况下,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都会按照先静后动、先整体后局部、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开展,等所有的静态元素都布置完成以后,再进行动态元素的设计,保证整体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动态属性,让观看者的视觉随着画面元素运动,从而增强实践导向性。

1.2 强化观者的感知与记忆

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对促进观看者的感知和记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视觉传达设计者经常会把特殊性元素融入作品中,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增加观者的感知力和记忆力。比如,在一个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如果对平面中的某一个画面进行重复分布,并且加入一定的特殊处理方式,就会让这个画面在平面设计中的认知度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环境中,或者文字比较多的环境中,加入一定的动态元素,可以加深读者的感知和记忆。[2]

1.3 增强视觉冲击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通过视觉传达技术把一些动态元素融入多媒体艺术的表达形式,把需要表达的画面从二维空间转变成三维运动空间,使得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动态元素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1.4 帮助观者过滤信息

通过多媒体艺术表达形式能够更好地突出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通过画面信息的动态和静态的变化,促进画面重点信息的传播,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把观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中,从而把没用的信息过滤掉,提高相关信息的传播效率。科学家通过相关的实验证明,如果在一个画面中,图形和文字共同运动,视觉传达效果就非常明显。同时还能降低信息传达的难度,把自己的意识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通过动态的视觉传达,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从而把信息传递给观看者。[3]

2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

2.1 在信息设计重组中应用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资料的传递和设计有利于相关交流活动的开展和经验的积累,其实信息的设计过程就是把原始的数据转换成有效信息的过程。原始的数据、信息、材料是通过调查和研究得出的成果,也可以说是一种记录信息的符号。所以,主要把原始的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处理才能保证把原始信息转变成可以交流的信息。信息产生以后,才有了社会交流活动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从而把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相互转换和传递,提高人类总结过往事物的经验和智慧,把原始资料转换成相关的信息也是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的目标。通过对信息的设计和重组,能保证视觉传达发挥效果的主要基础,所以把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要保证各个画面中的信息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处理,依托每个画面信息之间的关系,通过层次清晰的组织形式,整合多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得视觉传达设计更具科学性和逻辑性。[4]

2.2 交互设计环境中应用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

在交互设计环境中应用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不但能长时间保留信息,而且还能加深观者对信息的理解。所以,把多媒体艺术形式的交互性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优化视觉传达设计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交互设计环境中应用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中,数据交互是基础的交互,在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中,实现信息交互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目的。同时,在交互设计环境中应用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要保证用户对视觉传达设计效果具有很强的可控性,从而保证用户能在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充分体现多媒体的创新性。通过在交互设计环境中应用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促进用户和视觉传达设计成果进行良好的交流,从而保证多媒体艺术形式更具灵动性和创新性。

2.3 在多元信息工具支持下应用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的信息工具越来越多,使得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在信息设计重组和交互设计环境中的应用,能够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随着我国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者在使用多元化信息工具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通过图像信息工具,保证视觉传达设计者设计的作品具有较强的美感和多样化,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图像是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的主要交流工具,所以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保证设计的图像具有美化功能,还要具有较强的传播功能,通过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多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其次,要加强利用文字符号的功能,文字是知识、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通过文字的颜色、字体、行间距等方式突出文字的层次感,对提高视觉传达效果有重要作用。[5]

3 结语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同时对视觉传达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对视觉传达有不同的要求。本文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着重分析了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希望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发展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 孟倩.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研究[J].民营科技,2016(06):248.

[2] 黄朝伟.关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探讨[J].艺术科技,2016(05):293.

[3] 程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分析[J].美与时代(上),2016(05):103-104.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技术

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人们接收信息的时间变得零散且短暂。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对于资料获取的需求却愈来愈大。科技进步改变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同时,新媒体也应运而生。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也给视觉传达带来了冲击。视觉传达在新媒体席卷的浪潮中需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新媒体环境下,结合现代化技术,加快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转变和视觉传达技术的发展。

1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概念

1.1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爆炸,人们需要接收大量资讯。然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想要接收大量信息就需要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新媒体应运而生。由于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广泛的市场需求,新媒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通信的浪潮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具有广泛市场需求和良好社会基础的新媒体从边缘化走向大众化,必将逐渐成为主流媒体。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则是另一个发展趋势。新媒体的出现虽然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但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因此,两者相互融合、共同演化的过程会长期存在。新媒体的产生是技术和时代的产物,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1.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已经在竞争中各自占据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两者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印刷媒体主要传播文字,电子媒体主要传播图像和声音。受众对印刷媒体有很强的操控性,能从电子媒体上获取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而新媒体不仅具有传统媒体的优点,还突破许多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新媒体基础技术、信源编码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网络通信及管理技术和智能终端技术使新媒体不仅更加多元化、个性化,还具有实时交互、共享资源等跨越时空障碍的新特性。数字化等先进技术支撑起来的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还冲击了视觉传达的文化层面、传播环境和符号语义等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和技术也必须为适应市场需求和新兴技术而做出改变。

2新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

2.1新媒体技术对视觉传达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也改变了视觉传达的固有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中,视觉传达不再局限于二维平面,而是由静态文本转变为动态资料,进而趋向三维立体空间。然而,新媒体技术还影响着视觉传达的文化层面、传播环境和符号语义等方面。应用现代化数字技术,视觉传达可以传递给受众的信息更多元化。视觉传达可以给受众传递更多或虚拟或现实的信息。这使得视觉传达更具有丰富内涵和时代特性。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改变了视觉传达的传播方式。更多样的播放媒介和更精彩的传达形式对视觉传达的设计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符号语义是视觉传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新媒体技术拓宽了视觉符号的外延,丰富了符号语义的内涵。一方面视觉需要新的刺激,这就要求视觉符号不断更新形态。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打破了地域限制,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符号语义则会发生交互。所以视觉传达的符号语义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或融合。新媒体技术对视觉传达产生长足的影响,推向更多元的层面。

2.2新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改变与创新

科技进步使大众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不断发生着转变。在新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也在发生着变化。新技术冲击下的视觉传达需要设计理念的改变与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理念需向综合化、动态化、空间立体化靠拢。受众的视觉需要新鲜感受的刺激[1]。新媒体时代的技术水平使其成为可能。动态信息更加流畅连贯,而空间立体的视觉效果更能增加受众的带入感和体验感。新旧结合则是设计理念的又一方面改变。受众的固有认知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完全转变。因而新媒体时代的视觉设计不能完全抛弃原有的设计思想。新技术新理念与旧认知的结合有助于新媒体迅速开拓市场,让受众更容易理解并接受。新技术的产生为视觉传达设计注入了新的动力。技术上有突破,设计理念上就应有创新。视觉与虚拟的触觉、听觉和真实的味觉、嗅觉相结合是设计上的创新[2]。这种感官融合的方式有利于视觉传达的信息更加完整。另外,新媒介与资料的有机结合会提升视觉传达信息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视觉传达设计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中产生适应性改变既符合自身需求,又顺应时代特性。

2.3新媒体技术推动视觉传达技术发展

信息时代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广大受众对可视化资料的要求和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也不断催促着视觉传达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基础技术实现了信息处理、数据传输的数字化;信源编码技术让图像压缩、视频编码成为可能;基础网络技术为信息传播、资源共享构筑传输网络;网络播放及管理技术为播放视频、阅读资料提供了技术支持;智能终端技术则可以让视觉传达的受众随时随地接收信息[3]。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对视觉传达技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新媒体基础技术和信源编码技术使得视觉传达技术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线性的平面设计。视觉传达的设计理念需要与时俱进,技术也要多元化。大数据时代的传播媒介已经不再单一,因此视觉传达技术要趋向媒介融合再设计。媒体融合的再设计可以使视觉传达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基础网络技术和网络播放及管理技术为视觉传达增添了许多互动性和趣味性。视觉传达技术则需增加互动交流和其易接受度,既包括视觉传达的方式,还包括内容。快节奏的生活让广大受众接触视觉传达的时间既零散又短暂。因此,在视觉传达技术上,要结合先进的新媒体技术,既要将所表达的信息在一瞬间抓住受众的眼球,又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受众视觉、意识与思维之间的转化。移动智能终端技术让视觉传达的受众变得广泛。受众可以是任何国家、任何阶层的人群。考虑到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层次多样,视觉传达技术需融入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人文特色。另外,根据不同的传达目的或市场需求,视觉传达还应该注重在技术层面上的个性化或全球化。没有任何技术是一成不变的。视觉传达技术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也需要不断更新进步,这样才能顺应时展、满足市场需求。

3结语

科学技术的进步将视觉传达带入了新媒体时代。大数据和新兴技术给传统的视觉传达带来强烈冲击。因此,视觉传达在设计理念上需要发生改变和创新,在技术上要向前发展。新媒体环境下,设计理念趋向动态化、空间立体化、综合化。新媒体技术使视觉传达技术多元化、个性化,还要注重在互动性和适应性方面的发展。新媒体环境加紧了视觉传达、技术、媒介与受众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洪凌超.移动互联网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特点研究[J].科技传播,2013(4):217-223.

[2]曹文琦.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12(8):125-130.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第3篇

学生存在年龄、认知水平、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不同学生解读视觉信息的能力是不同的,设计人员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从主题出发,对其学习路径进行设计,使学生能够快速找到学习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增强视觉内容的丰富性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文本、图形和图像、视频和动画都是重要的传达要素。在色彩方面,当传达的色彩是学生喜欢的颜色时,其对多媒体教学内容的记忆往往更深刻,设计者可以根据学生的视觉偏好对色彩进行合理、有效的搭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文本是承载和表达信息的重要符号,文字字体、样式、字号的合理搭配也会给课程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相较于纸质文字,学生从计算机上阅读文字的速度更慢,所以设计文本时应尽量控制屏幕上的文本数量,同时令文本样式风格与页面一致,增强整个课件的视觉传达效果,提高其在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对图形和图像进行恰当的应用能使其在课程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节省空间并保证多媒体课件整体的视觉传达效果,应注意合理调整图形和图像的尺寸大小。视频和动画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获得更加客观、直观的认识,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思维、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时,应注重融入能够表现事物细节的视频和动画;当然,为了避免分散学习重点,数量也不宜过多。总而言之,只有增强视觉传达内容的丰富性,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而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视觉传达与教材、传统教学方式、传统文化的结合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图形 意象 视觉语言 物象

一、关于意象图形

1.图形

艺术设计教育家尹定邦曾说,“语言对思维的无能之处,恰是图形的有为之始”……从中不难理解,当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想法时,图形恰好是最佳的“助手”。图形可以把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以再生意念的视觉形式表达出来,形态直观,并可以视觉信息化地呈现给世人。人类通过对图形的不断运用和总结,从图形构成元素分析,可分为具象图形、抽象图形和意象图形。其中,意象图形是现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元素,也是众多视觉艺术形式中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在传递意境和内心情感方面优于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更是设计师一直不断探究的视觉表达形式。

2.意象图形

意象一词最早源于中国,应用于古文作品中,以诗歌应用最为普遍。诗歌意象的追求形意兼修,讲究创造较高的艺术境界,但早期应用也仅限于诗词中,没有应用在视觉传达形式中;直到现代视觉设计造型领域,渐渐有设计者研究将意象造型广泛应用,意象思维、意象造型、意象图形的产生过程与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思维形成过程很相似,所不同的是,文学产生文字作品,而对意象设计则产生的意象图形,在视觉设计领域,意象的表达元素更为丰富传神。

意象,即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主观意识的加工、描述及重构。意象没有具体的指向性范围,可以是一类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表象再现,又是主观意识通过加工客观物象后进行的视觉化呈现。意象图形是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对客观物象进行的再加工、再创造的视觉图形,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产物,是用来反映主观情感的特殊视觉图形语言。与一般形态样式比较,意象图形在传递信息方面更有独到之处,除了极富视觉美感,运用视觉语言传递图形信息外,更多体现的是创作者的情感内涵。意象图形创作时,在客观存在具象和抽象图形表达的基础上,结合主观情感语言进行再次或数次重新构建,才能呈现出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意象图形。在千姿百态的视觉艺术形式中,意象图形发挥着独一无二的视觉冲击力作用,赋予设计艺术作品灵性,是信息时代传递和表达思想内涵的独特的视觉化语言。

二、意象图形与视觉语言

1.关于视觉语言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并没有自己的语言,但已经有了自我意识,需要用一种通用共识的视觉形式来表达含义。起初人们交流时,只是通过原始的叫声和极为简单的形体动作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声音、形体已不能满足人类进步的要求,于是产生了用记号表达意图,图形和文字的出现,满足了人类的视觉需求,完善至今,形成了视觉语言的整体概貌。

2.视觉语言的元素

视觉语言从古至今一直是人类社会用来交流、记录信息和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形式。情感无以言表时,视觉语言就会准确地传递出信息的内容及含义。视觉语言的组成元素有图形、图像、色彩、文字。表达信息和情感是否完整、准确,有代表性,则要看创作者对视觉语言的理解和熟练表达程度;一幅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在运用视觉语言诠释时有不同的标准。如,一幅插画设计作品,如果只用具象图形对作品主题进行客观的重现,虽然可以做到表达准确,但视觉形式语言和创意内涵就很弱;又如,运用抽象图形去完成插画设计作品,作品的整体设计感与视觉形式表达就会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在传递信息的基础上,视觉语言表达出部分设计创意者的主观设计与对主题的理解,但作品本身视觉美感仍略显不足;如果既要使插画作品传递准确信息,又要寓意丰富、视觉美感强烈,那么就应运用意象图形作为视觉语言去诠释作品。

三、意象图形在视觉语言中的解读

1.意象图形语言的分类

意象图形语言是运用信息、美学规律和主观精神三位一体的再创造视觉思维活动。根据不同的表现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类:表象意象和精神意象。

(1)表象意象

表象意象是指由一种或一类客观表象的创造加工出另一表象或概念的直接意象形式,这种视觉语言一般较为直接,没有更多的创作者主观意念的展现,只是为了展示或传递某种信息。如,不同民族根据对动、植物的客观表象特征,再加以主观提炼和创造,设计出具有吉祥含义或美好寓意的图画或纹样,用来表现对美好生活和不同事物的认识及理解。这种意象图形更多的是依附在客观存在的某一表象基础上来完成的。

(2)精神意象

精神意象是借助色彩、抽象图形和符号把创作者主观精神的想法做视觉化的表现。更多的是表现人们精神的内涵,往往也是抽象的,客观表象不存在意象图形语言。精神意象是某种意境的升华,把无以言表的内容,通过视觉化的图形语言传递给观者,不在乎众人皆懂,更在乎心领神会的表达形式。

2.意象图形语言的特性

(1)联想特性

意象图形的联想性是指意象图形传递的信息与其他物象之间存在某些联系。人们看到意象图形的信息时,可以引发联想。联想可以分为意义的联想和形状的联想。例如,全球华人设计师抗震救灾大型公益海报设计活动中抗震救灾主题的公益招贴,就很好地诠释了意象图形的联想性。作品在视觉表现上运用无数相似形状不同大小的心图形组成,心形相互排列构成的外轮廓,让观者很容易联想起对灾区的关心和牵挂;又如有着中华民族象征意义的华表。从意义的联想上,这幅作品更是十分准确地切入主题,从形状上用无数心形构成华表的表象形态,蕴含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寓意。意象图形的联想特性就是运用意象图形表现出受众所熟知的图形形态,启发观者通过意象图形语言的联想正确判断出作品想要传达的信息。

(2)含蓄性

优秀的意象作品通常都富有深刻的哲理性。深刻的主题寓意,丰富的情感视觉化体现,都利于表现出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外界交流。毫无疑问,含蓄的意象力是可以给受众带来震撼和无数惊喜的互动。这种意象的惊艳不光是视觉化呈现在受众眼中,也能直接触动每个受众的心灵,使他们的精神与作品传达的信息引发共鸣。意象图形语言的含蓄性主要体现在模糊感和缺失感两方面。模糊感主要体现了人们头脑中的记忆片段抽象化,主要是指人脑对事物抽象的记忆,对事物典型性特征记忆。不完整性是借助部分图形,利用人的视觉惯性,引发受众的合理意象联想,这种合理的联想也是在切合实际物象中产生的。意象的不完整性和模糊性从受众认知心理的角度分析,通过图形的表现引起受众的好奇,然后去思索设计想要表达的真实含义。

(3)实感特性

设计艺术的部分图形化表达,是对意象表达的最好诠释。图形的意象应该先掌握受众的审美心理,然后再通过图形与色彩等设计元素突出设计的意象表达。调动受众的认知兴趣,更多地展现出具有实感性的多维的意象。在一些广告招贴中,意象表达的实感性特征尤为明显,例如果汁饮品广告,运用色彩在意象中感知力较强的特点,通过不同色相来区分果汁的不同口味,给受众带来无限的联想空间,以此调动消费者的心灵感应与购买行动。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等的交互作用,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突出意象实感特性的优势。这种将多种知觉复合在同一图形中的复合意象的实感性特征,能更好地发挥和表达设计的互动优势。

3.意象图形语言的优势

意象图形语言对视觉传达设计具有概括性与良好沟通的作用。意象图形设计是图形、文字和色彩等诸多元素相互融合的再创意过程,图形意象语言既要简练,又要概括,也要符合人类思维意识的形成。意象图形语言是对原始元素的提炼、简化和保留其最本质的特性或符合设计诉求的形式美的构成部分,然后再把设计者的思想意念呈现在设计作品中,并且传达给受众者的意象图形语言。意象图形是对视觉设计的提炼,有利于图形信息的传播。同时,意象图形对视觉传达设计又有着与受众和谐沟通的功能。直白的叙述不如真实可感的视觉图形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体验深刻,因此,意象图形是一个枢纽,它是连接设计者与受众的桥梁。意象图形语言是发自内心的、被心态所染的感性形态。按意象形象设计出的意象性语言,是经过理性分析后的外在表达,所以,沟通受众者具有直观性和真实性的展示。日本设计大师福田传雄的招贴设计,多以简洁的意象图形展示表达出来,能很好地与受众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结语

综上所述,意象图形语言的根本,还在于运用视觉元素的表达,如何实现意象图形语言的设计与视觉元素的表达是重点。只有找到与意象图形语言的相关交叉点,就能实现视觉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存在意义。对于图形元素的提取还应该从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的切入点,意象图形创意思维和独特的表现方式是图形表现的关键。意象图形是一个解决一系列表现问题的过程,设计师要做好多元学科的准备,解决意象图形与视觉元素的统一。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2011年度科研项目,编号:B004)

参考文献:

[1]尹定邦.图形与意义[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

[2]毛德宝.图形创意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黄泽军.图形中的意象[J].太原大学学报,2007(12).

[4]叶经文.从“意”与“象”到“意象”[J].文艺研究,2009(6).

[5]汤义勇.论图形意象世界的创造[J].装饰,2009(3).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第5篇

一、消费者对产品的情感 

视觉传达设计一般都是根据某些产品进行创作的结果,因此其情感的碰撞应该是在消费者与产品之间产生,因此可以说情感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中比较关键的设计点。对情感设计进行研究需要对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如图一所示),是有关产品、消费者以及情感三者之间的关系图,该图直接展示的就是消费者对产品的反应,消费者对产品评价的好坏同样直接影响着心情的好坏,由图可以看出当消费者看到产品的设计,首先会进行关注,而关注的反应之后即是设计产生的刺激情况,而这种刺激的结果则直接反应在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评估结果上,从而直接影响的就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最终情感,因此可以看得出情感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重要性。 

二、对于情感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研究 

1.视觉传达设计与情感设计的理论框架结构 

首先,在研究情感设计之前,需要了解情感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两者之间的框架,在情感设计方面更多的是通过消费者的情绪、认知以及行为等方面进行生活影响,而只有设计者充分的了解人类情感知识,了解人类心理生理的变化情况,设计者才能够创造出更多富有感情的视觉传达设计,而情感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都可以从两大层面进行分析,其中第一种的层面是目的层面,所谓的目的层面其实就是产品设计的目的,就好比对手机进行明星广告设计,其实就是针对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和追星心理进行情感设计,从而获得的目的就是提升手机的销售量,而这种层面中针对情感进行反思设计,其实就是为了引起更过的共鸣,提高陈平的销售量。第二种层面就是执行层面,该层面又分为了两个部分,其一是策略层次,说简单点其实就是针对产品的信息、装饰、传达等进行解释说明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通过情感设计中的行为设计,将产品的使用情况、功能性等方面进行说明,在视觉上展示消费者更多的信息量,促使消费者更多的了解,然后提高销售量;其二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意念考量以及视觉化层次,这部分的设计主要包括了在产品的展示动作等方面的设计,包括在展示产品过程中需要掌握造型、色彩、语言等心理方面的知识,然后运用这些知识将情感层次中的本能设计进行激发,这种情感设计中的本能设计,直接体现的同样是感觉上的直接冲击,也就是说在进行情感设计的时候,需要对产品的外观、功能、重量等多方面都进行详细的阐述,使消费正产生一种“产品就是好”的意念情感,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 

2.情感设计的情绪变化三阶段分析 

情感设计的三阶段进行分析,可以从中了解到情感设计的功能,首先是第一阶段,该阶段的设计主要注重的是展示给消费者的视觉感受,所以在该阶段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从视觉的效果感受进行着手,注重文字、构图、色彩等方面的情感设计;然后是第二阶段,该阶段的情感设计更注重消费者对产品关注之后的刺激行为,因此在这阶段的情感设计应该注重的是产品的时效性、功能性等多方的性能介绍,以刺激消费者产生一些消费积极性;最后的阶段就是情感设计的最高层次,也就是设计展示出来的内涵和意境,就好比现如今最火的低碳环保设计,倡导的就是低碳出行,保护环境的内涵。比方说,在对警示灯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就是将使用者的生理情感进行融入设计,所以将警示灯设置成为了红色,因为红色本身能够刺激使用者一种紧张的生理,使使用者能够迅速的做出反应,这也是为什么交通信号灯的、病床呼叫灯等是红色的原因,所以说情感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效果方面会更加的有效。 

三、结语 

总而言之,情感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重点,在人类情感丰富的今天,设计者可以在三个层次互相影响的情况下进行情感设计,结合设计的目的进行情感设计,既在设计中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同时又使视觉传达设计的效果更上一层楼。 

參考文献: 

[1]刘媛. 基于人性化情感理念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 艺术科技,2013,05:221. 

[2]史俊霞,高耀.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的情感效应[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92-94.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第6篇

关键词:视觉传达;信息图标设计;视觉信息图表

在当今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信息图表设计作为视觉传达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抽样性数据与概念的形象化转变,对强化信息理解与沟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对视觉传达中信息图表设计的解读,有利于促进设计文化的发展,提升视觉传达有效性。

一、信息图表设计相关概述

从信息传播角度出发,在进行信息共享时,信息传播者需利用一定的信息传播介质用以对所要传播、共享的信息进行编码,并通过传播介质基本单位元素的组合与形态变化进行自身意愿、情感的体现。通常情况下,传播介质符号与传播介质信息的不同,对受众心理与行为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同。信息接受者只有正确理解设计者者的“编码”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与设计者的沟通与对话,完成信息的传递。而信息图表设计(Informationgraphicdesign)作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的组成部分,则是以可视化的形式,实现对信息、知识以及数据的有效传播。在此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借助多元化的媒介表现方法与可视化语言要素对复杂性的信息、数据与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整体组织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借助或形象、或直观、或简明、或凝练的视觉语言,进行符号、信息的重构,用以强化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互,是其能够快速、明确的认知信息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信息蕴含情感或思维。在当今信息化、大数据化时代背景下,视觉信息图表设计的应用有效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并在经济学、数学、信息传播学、统计学等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视觉传达中信息图表设计的原则

要想保证视觉传达中信息图表设计有效性的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需严格遵循以下几项原则进行实践操作。1.准确性原则视觉信息图表设计的宗旨在于满足人们快节奏的信息阅读需求,是信息接受者能够及时、准确的认知并理解信息内容。随着近年来信息的大规模、多元化发展,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对信息载体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快速性、准确性已经成为设计师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在进行信息图表设计中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通常情况下,视觉信息图表设计不仅在于图表的科学设计,更侧重于信息严谨与细致的梳理与整合。这就需要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在众多信息中找到具有应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并通过信息提炼将复杂、繁琐、抽象的知识、文本与数据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做到条例清晰、信息应用准确、逻辑合理。例如,著名设计师杉蒲康平先生则善于通过对复杂性的数据与知识进行科学整合,并在信息解析、梳理、整合中,借助具有趣味性的可视化语言进行信息图表构建。2.便于理解性原则基于信息图表设计宗旨以及人们在信息获取与阅读时的实践需求,设计师在进行视觉传达中的信息图表设计师需为信息接受者提供便于认知、理解、记忆的信息。这就需要设计师在信息梳理时,应用统计学理念,将复杂、抽象的信息进行整合与概况,并借助视觉语言进行信息重组,用以实现信息传递的快速性、高效性以及便于理解与记忆性。例如,关于医学领域中人体穴位图的设计,是通过符号、图形以及文字的科学组合进行信息的有效传达。而在此过程中,在保证信息准确性(信息图表中的穴位位置与人体对应位置要一致)的同时,需保证信息传递的“易读性”、“易理解性”。与此同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提升信息的趣味性、灵动性已成为视觉信息图表设计工作者关注的重要内容,借助可视化语言,在转换与重构中提升信息趣味性、交互性,有利于加深信息接受者的理解与记忆。3.艺术性原则视觉信息图表设计不仅在于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传递,也富有设计者的情感与思维。著名设计师乌尔曼曾说过:关于图形的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而是基于文化传播下对信息、知识、数据等的理解,是通过设计实现内心情感与思维的一种传达,需存在具有知性的艺术创作[4]。这就需要在视觉信息图表设计过程中,实现艺术的渗透,使其有表面装饰富有内涵与意义。即在相互理解与沟通基础上,借助视觉语言,如文字、色彩、空间、符号、图形等,进行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创作,给予设计者发展空间,给予信息接收者情感体验(图1创意视觉信息图表设计)。在关于信息图形设计是否具有吸引性问题的相关研究中发现,“特异”与“新颖”是引发人们视觉注意力,激发人们信息阅读兴趣的关键因素。就特异性而言,在规则的集群中,当某一点发展改变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人们的关注;就新颖性而言,人强大的好奇心、求知欲决定了自身对新鲜、奇特、个性等事物的关注与探究。因此,在进行视觉信息图表设计时,需坚持艺术性原则进行实践操作。

三、视觉传达中信息图表设计的有效性解读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信息图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遵循准确性、艺术性以及便于理解性的原则用以实现其信息传递的视觉化、信息化以及艺术化,增强设计有效性。对此,关于信息传达中的信息图表设计,其有效性的实现需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注重信息编码的有效性。即,设计师在进行信息资料分析、梳理与整合的过程中,要做到信息源的准确判定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与方法进行准确的信息编码。第二,注重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即,在信息图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各项信息编码所用视觉(非视觉)语言元素的准确性,提升信息吸引力。第三,注重信息解码的有效性。即信息接受者在接受到设计者传达的信息后,能够将自己的意识渗透到信息中,并感知信息设计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与意愿。可以说,信息解码的有效性是评定受众信息理解性的重要指标。此外,关于诗句传达中的信息图表设计有效性,从信息传播学层面出发需注重组织结构与逻辑思维上信息的负载量。通常情况下,要想通过合理应用视觉元素增强信息传达效率与质量,则需依据信息接受者心理与生理的审美特性与规律进行视觉元素的准确定位、规范化分布与系统化组合。因此,在进行信息图表设计过程中,需针对不同信息资源从不同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以创新思维为指导跳出固定模式,在学科与文化的不断跨越下进行设计构思。在此过程中需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便于理解性以及视觉传达艺术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价值的挖掘与提炼,剔除非本质元素,并依据视觉语言应用原理,采用可行性方法进行视觉语言应用价值与意义的延伸,营造秩序性、系统性、规范性的审美效果,并提升图表信息传播的吸引力,使受众能够清晰、准确、快速、及时的接收信息。总而言之,信息图表设计是视觉传达领域视觉形态设计得重要表现,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效满足的大数据、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视觉需求,成为视觉传达领域中信息设计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解读信息图表设计,加强对其的认知与理解,对信息图表设计潜力的发挥与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雅堃.基于可视化设计的信息图表在报刊编辑中的应用[J].中国出版,2015,01:45-48.

[2]刘思.浅析图表设计中信息可视化的分类[J].艺术教育,2015,04:286.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视觉传达;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一、视觉传达的文化内涵

视觉传达是以某种目的为前提,通过可视的视觉符号或艺术形式传达某种特定的信息,并且能够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过程。视觉传达的价值是利用特定的视觉符号传递信息,设计师既是信息的传递者,也是信息的倡导者,使人们获取信息,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设计是人类改造生活和创造生活的活动,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设计,人们的生活变得卓越、优雅,改善着人类的一切活动。设计追求实用性、美观性及经济性,设计也要合理利用资源,达到设计为生活、社会尽善尽美的服务的目的。由于设计在人类的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设计本质上与现实生活又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导致视觉传达设计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古典而现代、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1.复杂性和多元化

视觉传达从本质上属于生理交流的现象。这种现象是老百姓从日常的现实生活中经过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最终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集体特征的现实文化。视觉传达的形成就是由于民族地区的生活、劳作等内容不断地重复,不断地人为归纳,最终形成一整套价值观体系。因此它的存在体现了复杂性和多样性。视觉传达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抽象概念,但是又属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它既是一种现象,又是一种本质。总的来说,视觉传达主要分为精神类和物质类两种。精神类有民间小曲小调的舞台表演、美术工艺品的形象设计等;物质类有饮食、生产、建筑等。但是通常这两种文化都呈现出相互融合的一面。比如扭秧歌,它既是精神类也是物质类,而且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民族生活呈现出区域性、地域性、聚居杂居的特点。总的来说,这种特点都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然后根据阶级、民族成分、区域成分等因素展现出多样的特点。进入现代以来,随着现代多元文化的发展,视觉传达也开始有了改变。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视觉传达更加呈现出多元性的特质,再加上各种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对于视觉传达的整理和划分更加难以进行,这种关系也愈发复杂。

2.古典而现代

视觉传达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主要基础,也是最为基础的文化。进入现代以来,我国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现代文化层出不穷,但是视觉传达依然具有不可撼动的作用。它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对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视觉传达成为社会日益讨论的话题之一,它可以为社会发展带来最直接、最有效的思路和灵感。的确,只有视觉传达才能真正作为社会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核心源泉。在我国传统的视觉传达文化中,讲究隐晦地传达。这和民间的有很大关系。我们知道原始宗教讲究万物皆有灵,这对于古代的劳动人民而言,极具诱惑性。由于人们长期受这种观念影响,在许多劳动、生活中,充满了隐晦的色彩,比如过鬼节、烧纸等,这种敬神敬鬼的思想仍然存在。另一面,这恰恰反映了视觉传达中的实际一面。过去孔子说,鬼神可以敬而远之,就是强调鬼神不要得罪它就可以了,现实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思想影响了人们的心灵,因此我们在视觉传达中,能够看出这种实际性。总之视觉传达的实际性体现了生产、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满足了人们的现实需求。

3.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信息化环境中,视觉传达作为最直接有效的符号名片,把一个信息的内容元素进行了有效的归纳整理,形成了传达内容的具体源泉,比如在具体的形象设计中,这些符号名片填充了某种形象的框架,让其变得丰满有肉,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二、视觉传达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

视觉传达教学目前存在诸多问题,最为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脱轨,也就是教学实际效果不明晰。很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不准确,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和现实接洽,使得很多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就面临失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使传统的教学理念受到冲击,是视觉传达专业在教学改革中应重视的问题。

1.教学实际效果不明晰

实际效果是指教学在实践中的社会效果,它偏向于视觉传达的正确导向的效果。目前来看,对于视觉传达教学的实效性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在于实效性不足。毋庸置疑的是,视觉传达教学对于社会的正能量很大,视觉传达教学对于互联网文化的繁荣、社会公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就我们所搜集的资料来看,目前关于视觉传达教学的成效甚微,比如在过度商业炒作、信息欺骗等方面很难甄别和管理,有关部门也很难对其进行有效治理。首先,在制订视觉传达的问题的制度上面,缺乏有效的治理制度和管制约束,对于视觉传达教学的导向性的界定和管理,也是众说纷纭,难以统一。其次,在治理的有限手段中,很难跟得上视觉传达教学发展的速度,因此对于视觉传达教学的治理往往捉襟见肘,鞭长莫及。比如过度的商业炒作和包装是否值得推崇,这本身是一个深刻的人性问题。它的实效究竟如何,值得探讨。

2.教学理念难以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物质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丰富的物质形态让人们的精神思想也发生了巨变。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广泛应用,虚拟技术、高科技技术的普及,我国公众的文化理念和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这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物质主义、唯美主义、精致主义、个性主义、自由主义”等观念比比皆是,深刻地影响了当前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尤其在视觉传达教学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夹杂了这些观念。众所周知,视觉传达教学属于艺术教学领域的一门学科,它早在互联网媒体成为常态之前就被广泛地研究,只不过研究的理念有所不同。传统的视觉传达是在美术馆、会所等地方进行传播,这种传播受到了时空等条件的限制,无论是宽度还是深度都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或者说,传统的视觉传达教学具有限定性和不对称性,传播者和被传播者在传播信息的层面上不具有公平性。互联网媒体变革后,为视觉传达教学提供了新的场所,它不再受时空的限制,或者说限制的幅度大为缩短,这也为双方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更加公平对称的机会。这是客观条件所导致的。主观来看,互联网文化对当代人群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影响颇深,人们所追求的美学价值和审美层次多种多样,这也一定程度促进了视觉传达教学的主体多元化态势。

三、视觉传达教学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实践

视觉传达充满了强烈的视觉符号和视觉元素。这些符号和元素是我们视觉传达教学的主要切入口,也是本文写作的重点所在。通过分析视觉符号,可对以后视觉形象的传达设计提供支点作用,现分析如下。由于本文篇幅有限,能够代表通常意义上的视觉传达视觉符号又过于庞大,因此经过整理,按照三大类笼统叙述。

1.寓意型视觉传达

这类视觉符号具有寓意的功能,它的出现通常具有一种形象性特点,如东北地区的熊、梅花鹿等。尤其是梅花鹿,它的全身都是宝贝,古代名人李时珍就把这种动物的鹿茸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写入了《本草纲目》里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梅花鹿当作教学内容的设计之一,通过在历史的发展过程里面发掘人们对于梅花鹿具有的一种特殊感情和寓意认知,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视觉传达的内涵。教师可以拿东丰制药集团举例,让学生看到他们的一些药品的图案被设计成了鹿,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这种寓意本身就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希望,同时也可以稳定人们的情绪,对生活树立美好的信念。另外,鹿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禄”,这两个字是同音的,因此有时候鹿也代表功名利禄。这就是寓意的效果。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更直接更快速地明白视觉传达的真正内涵。

2.精神象征型视觉传达

视觉传达教学的创新必须要结合人们的时代精神的转向,不同的精神视觉符号在信息化环境下有着不同的表达内涵。东北地区最具有精神含义的民俗视觉符号恐怕就是岁寒三友。关于岁寒三友的典故不胜枚举,简直就是家喻户晓。在古代众多文人的渲染下,岁寒三友早已成为精神类的象征。它们用来象征人类的精神品格,人类以此为榜样鞭策自己。东北的岁寒三友和哈尔滨的冰灯节一样,为世人所知,几乎成为了城市的名片,并且可以体现出东北地区的文化特色。教师通过这方面的引导,可以提升学生对视觉传达的更高层次的理解。

3.直观型视觉传达

在教学改革中,要利用好直观型视觉传达方式。直观型视觉符号大多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视觉符号,其类型很多,比如大秧歌、二人转、农家饭等。通常可以在视觉图案当中直观地表现出来并为人所懂。农家乐就是典型的直观型视觉符号,通过视觉的描述,几只鸡、一个篱笆扎的院子、一口大锅、简单的几个符号,就可以让人浮想联翩。这就是直观型视觉符号的优势。相比前面两种类型,直观型视觉符号更加适合于视觉传达教学。教学中的创新,并不是否定传统的直观型视觉元素,而是将老话题弄出新花样。在进行视觉传达教学时,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文化,挖掘现代大信息环境最具价值的文化体系。重点将具有互联网气息的艺术类题材选入视觉设计的范围中,将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图案、人物的艺术形象纳入平面设计中,让互联网环境下的视觉设计具有更高的艺术与推广价值。比如东丰县就把农民画作为东丰县品牌形象设计发展的源泉,开展地区农民画文化展、主题文化周等活动。视觉设计和平面设计从本质上属于艺术手段。在视觉传达教学中,通过艺术手段的结合可以很好地创新视觉传达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理念非常现代,符合现代潮流,它面对的人群不同,更加具有朝气和时尚感,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结语

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认知范文第8篇

 

关键词:格式塔 网页设计 视知觉

引言

格式塔一词来源于德文“Gestalt”的音译,本意指的是形式、形状、方式、实质。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与艺术有缘的心理学理论,其主要目标是探讨视觉感知及其与学习、思维的关系,它所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形”,“形”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与视知觉活动密不可分。而网页界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向网络媒体的延伸,主要是通过浏览者的视觉感知来接受网站信息。因此,研究格式塔理论在网页界面设计中的运用,无疑对网页界面的设计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格式塔理论在网页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网页设计是将特定的视觉信息要素,根据主题表达的需求在特定的页面上进行的一种编辑和安排,其基础是视觉生理学和视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派通过对视觉感知的生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视感知规律,其中包含了“图底”这个核心概念,和“简明原则”“接近原则”“相似原则”“闭合原则”等视感知特性,将这些规律引入页面设计,有助于我们优化视觉时代“形象过剩”状态下盲目的网页设计,提高信息传达的速度与准确度。

1.图与底

在人的知觉系统中最基本的一种知觉能力是在图形与背景间作出区分。“图”是居于前部的区域,“底”被看成是用来衬托图的背景。相对而言,图比底,轮廓较为完整、封闭,形状较为规则,面积比较小,色彩比较鲜艳;此外,更重要的是,能组织成为一定意义的区域倾向于被感觉成图。

由于图与底之间存在的这种相对性质,在网页设计中,应当明确区分图与底,主体与背景。另外,主体自身结构要清晰明了,背景不能过于复杂,这样才有利于浏览者辨别需要了解的信息。在背景的色彩搭配上应尽量选用同一色系的颜色,尽量避免同时使用色相环中相对的颜色,大面积同一颜色宜采用低对比度,避免用强烈刺激的颜色引起浏览者的视觉疲劳与厌烦情绪。格式塔理论的图-底规则不仅说明了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条件,而且指出了背景在一个格式塔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网页设计中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背景的作用,图形是依赖于背景而存在的,要使主体感到存在,必然要有底将它衬托出来。因此无论在文字、色彩、图像,还是动画和视频方面都要坚持图底原则。

2.简明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知觉有一种“简化”倾向,所谓简化并非仅指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即物体中包含的成分少或成分之间的关系简单,而是一种将任何刺激以尽可能简单的机构组织起来的倾向。我们的眼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括太多不相关的单位,眼睛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否则,整体形象将无法被正确感知,这种形象势必会被人们忽视,以至拒绝接受。

我们可以将这一观点延伸到网页界面设计中。首先,在网页界面结构的设计上,应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网格结构,结构的设置应尽量简单明了,符合人的视觉流程,也符合人们对规则形的喜好,利于浏览者以最短的时间找到最需要的信息。

其次,在图像的选择上,应避免使用过于繁复杂乱的、容易分散浏览者注意力的图像,这样会增加浏览者找寻信息的难度。

再次,在进行文字编辑时,应该考虑编辑的最终效果。文字应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避免页面繁杂凌乱,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变化,使人易认、易懂、易读,不能为造型而编辑,忘记了文字本身是传达内容和表达信息的主体。在字体的选择上,虽然可供选择的字体很多,但同一页面上的字体种类最多只能有三四种,这样才不会显得花哨。字体的选择应依据段落大小和内容层次,由重到轻、由粗到细。字号的选择也应该依据内容层次由大到小,但到了节以下的层面,可以选用同一字号但用不同的字体加以区分。在文本密度方面,文本应该以短小的组块形式出现,并且应该经过编辑,以简化内容。

3.接近原则和相似原则

接近原则和相似原则的本质上都是简化和整体化知觉对象的组织原则,与前面的简明原则类似,人们在倾向于简化认识对象的同时,也倾向于将近似、接近的元素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知。也就是说如果不同的文字或图形组成部分位置靠近,浏览者就比较容易看出它们是一起的。根据这一原理,对于页面上的任何元素,如果在功能或内容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就应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相对较小的空间距离,做到“物以类聚”。比如,页面中用以解释图形或用以表明某一部分图形的文字就应当紧挨其所指的图形或部分图形。

相似的物体也很容易被认为是从属于一个系统,具有相似的功能。因而,需要通过将浏览者注意力集中于视觉范围内的关键概念,帮助他们获得信息。在网页界面设计中,可以通过强调、动画、对比色的使用或其他手段达到这一目的。假如一个图形中的组成部分都属于同一风格,这个图形就被视为一个整体。为了使浏览者重点关注图形中的特定部分,对这一部分可采用不同的颜色、动画、闪烁或其他区分方式。但是,如果一幅画面中区别过多,也会使浏览者难以注意需要获得的信息。因此,这些方法应该用于强调关键信息或图形的关键部分,而不宜用于大片信息。

4.闭合原则与网页界面设计

闭合原则是指一种完成某种完形的行动。这一规则表明,每一种视觉样式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陈述,对于模棱两可的视觉样式,人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按照不同的样式加以组织,这时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因此,在网页界面设计时,应当避免出现不完整的图形,以免使浏览者花费过多的时间去琢磨图形的含义,而不是从网页上获取信息。

闭合规则还表明,视觉形象被知觉的形式是首先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被知觉,然后再以部分的形式被知觉。因此,在进行网页界面设计时,要强调整体风格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结语

将格式塔心理学引入网页界面设计,目的是希望网页设计向理性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浏览者对页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在的页面设计大多还是从直觉出发,离科学的页面设计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因此要想达到科学的页面设计,就要在设计时遵照人类的认知规律,并且将这些规律正确地应用到设计实践中。而如何将格式塔理论与设计结合起来,仍是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

[1]曹方著.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江苏美术出版社

[2]卡尔·考夫卡著,黎炜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