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压配电改造施工方案

低压配电改造施工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低压配电改造施工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低压配电改造施工方案范文第1篇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rounding system of middle and small industry corporations, including electrical grounding system,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system and electrostatic grounding system. Furthermore, curr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re involved. In addition, feasible corrective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se existing safety problems.

关键词:电气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系统、静电接地系统、等到电位联结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目前,中小工业企业普遍采用10KV高压电源供电,小型企业则由供电公司的公用变压器供电,采用0.4KV低压电源供电。而电气系统涉及的安全问题主要有触电和电气火灾,因此,工业企业电气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成为工业企业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

一、中小工业企业接地系统

工业企业的接地系统包括电气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化工企业还有静电接地系统。

1、电气接地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包括工作接地、重复接地、保护接地。

按GB 14050-2008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系统标称电压为交流220/380 V的电网的系统接地有以下几种型式。

(1)TN系统

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中性导体或保护导体连接到此接地点。

根据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的组合情况,TN系统的型式有以下三种:

a)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分开的。

b)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

c)TN-C-S系统:系统中一部分线路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

(2)TT系统

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3)IT系统

电源端的带电部分不接地或有一点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

2、防雷接地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由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3、静电接地系统

静电接地系统由静电接地母线、支线、跨接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二、中小工业企业接地系统的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气接地系统

(1)电气接地系统的设计和设置

目前,采用10KV高压电源供电的工业企业,10KV变电所经由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由有相应资质的安装单位安装,设计审核和安装后的验收由供电企业负责,投运前经电气交接试验和继电保护整定,有统一的变电所管理制度和配备了统一的安全工具,电工均由有相应资质的人员担任,变电所的低压配电系统均为TN-S,配电盘均设置了零母线(N)和接地母线(PEN)。

由于供电企业一般只负责变电所的管理,因此,配电线路、车间配电间(盘)、配电箱及用电设备均由企业自行安装或委托安装单位安装,对于经正规设计、监理并需竣工验收的建设工程项目,电气工程包括接地系统的安装是较规范的。

但是,大多数企业的电气安装除变电所外均无正规设计,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上百家企业的电气安全检查,大致可归纳为以下问题:

A、有专变的企业

1)从变电所到车间的电缆(架空线路)均为三相四线(三火一零),PEN线未从变电所接地母线引出,从变电所低压配电室看,接地母线上均无线引出,使TN-S系统变成了TT系统。

2)进入车间配电间的电源线,既无PEN线重复接地,也无零线重复接地,使全厂的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既不能形成TN-S系统,也不能形成TN-C-S系统。

3)变电所低压配电室的每一路出线安装触保器,在车间配电箱安装触保器或漏电开关,漏电电流调整在150mA左右。未设置接地系统,用触保器代替接地,这在原农村地区的工业区较为普遍。

4)车间配电箱的金属外壳通过一根接地极接地,部分设备的接地接到车间配电箱的外壳上。

5)车间分配电箱均未接地,从车间配电箱到分配电箱的电源线均为三相四芯,其中一芯为N线,无PE线。

6)用电设备的接地,大多数未接地、就地连接到金属构架上或就地接地,一些设备接地或在设备下不可见,或用导线与就地接地棒连接无保护措施。

B、公变供电的企业

公用变压器供电的企业,规模和用电量均较小,由于供电公司按GB1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的要求,安装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一般为触保器或漏电开关),因此,均应采用TT系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在总配电箱安装触保器,漏电电流调整在150mA左右,未设置接地系统,用触保器代替接地,这在原农村地区的工业区较为普遍。

2)车间配电箱、分配电箱及用电设备存在的的同上。

(2)电气接地系统的安装

1)接地装置安装不规范。

2)接地线不是从配电箱接地母线引出,与电源线一起穿管敷设,采取单独明敷分散接地。

3)配电箱不接地。

4)配电箱至电机等用电设备的电缆线中的接地线悬空未接。

(3)电气接地系统的运行维护

1)电气接地系统作为安全设施,无定期检查记录。

2)电气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无定期测量记录。

3)无相应的管理制度。

(4)触保器的使用问题

1)在总配电箱装设触保器,在使用移动电具、手持电动工具及潮湿场所未装设触电保护器,即未装在用电末端。

2)漏电动作电流大于30mA。

3)移动电具、手持电动工具及潮湿场所用电设备不装设接地线。

4)无相应管理制度和定期试验记录。

2、防雷接地系统

(1)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防雷接地系统未经正规设计,接地系统设置不符合要求,避雷引下线的规格和数量不符合要求。不必要地在应采用避雷带的场所设置避雷针,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与道路、人流通道等处距离过近,与其它的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2)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

防雷接地的安装质量关系到建筑、设备和人身安全,接闪器是可见的,但避雷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是隐蔽工程,安装不规范存在严重隐患,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新建项目:

1)框架结构建筑物的避雷引下线一般利用立柱内对角二根主筋焊接,主要存在搭接长度短、搭接错位的情况,甚至出现未焊接的情况,某单位防雷装置验收时,屋面的避雷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经测量居然不通。

2)接地装置的问题:接地极与接地母线之间焊接不到位,焊接后不做防腐处理。

整改项目:

1)一些企业在进行防雷接地系统的整改过程中,无整改方案和图纸,只重视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的安装,接地引下线利用无接地装置的金属构架,某单位在整改时,不设置接地装置,将避雷引下线焊接在工艺管道上,使避雷装置变成了“引雷装置”。

2)不必要地增设避雷针,但接地装置不良。

3)施工人员无相应资质,安装顺序错误:某单位在整改过程中,在夏季雷雨季节,在未安装接地装置及接地引下线的情况下,在屋顶竖立避雷针,被安全检查人员当场制止。

(3)防雷接地系统的运行维护

1)不定期检查。

2)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未定期测量。

3、静电接地系统

在化工企业,易燃易爆的车间、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均应设置静电接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静电接地系统的设计和设置

1)接地点偏少;

2)不必要设置全厂的静电接地干线,并与电气接地系统直接相连。如某设计院在设计某化工企业的静电接地时,设置全厂的静电接地干线,并与变压器中性点和车间的接地装置直接相连。由于该企业的低压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因此,车间配电间的进线电缆的零线均与接地干线并联,运行时静电接地干线中有电流通过,一方面使直接埋地的静电接地干线产生电化学腐蚀,另一方面使车间配电间的电源线产生不平衡电流,使电缆的保护钢带中产生涡流,并可使变电所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误动作。

(2)静电接地系统的安装

1)接地干线、接地支线的焊接和螺栓连接不规范,易腐蚀失效;

2)静电跨接线使用材料规格不当,易断裂;

3)未形成相对独立的静电接地系统,利用电气接地作静电接地,甚至利用电源零线、避雷引下线作为静电接地,如某化工企业在设置释放人体静电装置时,将静电触摸球的接地线与避雷引下线相连。

(3)静电接地系统的运行维护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安装完成后无运行维护。

4、等电位联结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雷接地、电气接地、静电接地未做等电位联结;

2)等电位联结未在等电位联结端子箱进行,存在任意联结的现象,破坏了三个接地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3)不进行维护,等电位联结失效。

三、系统接地型式的历史沿革

八十年代以前,我国的工业企业普遍采用的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是TN-C,与之相配套的电气设备、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均是如此。如:配电盘外壳直接接零线,没有零母线和接地母线,用电设备的零线从低压配电盘外壳引出;配电线路均为三相四芯;用电设备的配电盒金属外壳接零线,机床等设备均按此设计。由于零线是通过电流的,由于过载、短路、接头二端材料不同、接触不良等原因,零线易发生断路,使断路点之后的设备均带上危险的高电压。

而在农村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均不设置接地系统,采用触保器作触电防护。

1993年,国家标准GB14050-1993《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后,TN-C系统逐渐淘汰,工业企业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或TN-C-S,与之相配套的是:低压配电盘设置了零母线和接地母线;用电设备的的配电箱内设置了接地母线,机床等三相用电设备一般不用零线,控制电源由控制变压器提供;用于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的电缆的规格较以前有较大的变化:

三芯电缆:L、N、PE,用于单相电源线和单相用电设备;

四芯电缆:A、B、C、PE,用于三相电源线(不带零线)和三相用电设备;

四芯电缆:A、B、C、N,用于TN-C-S系统或TT系统的电源线;

五芯电缆:A、B、C、N、PE,用于TN-S系统的电源线;

但目前市场现货销售的电缆普遍为三芯和四芯电缆,因此,原有中小工业企业采用TN-S系统的情况很少。

2008年,国家标准GB14050-2008《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后,进一步规范了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要求。

四、接地系统整改的可行性建议

1、电气接地系统

A、有专变的企业

1)将各车间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改造为局部TN-S系统:

a) 各车间改造为局部TN-S系统的具体要求:

车间配电间的电源零线在进线处重复接地后,分别接至零母线和接地母线,此后零线(N)和接地线(PE)不可再合并。

车间内三相用电和单相用电宜分别设置。

车间配电间至动力设备用的分配电箱电源线采用四芯电缆(A、B、C、PE)。

至单相用电分配电箱(照明)电源线采用三芯电缆(L、N、PE)。

车间配电间至三相四线动力设备用的分配电箱和三相供电的照明配电箱的电源线采用五芯电缆(A、B、C、N、PE)。

在分配电箱设置零母线和接地母线,使整个车间的接地装置、接地母线、接地线形成系统,设在配电箱和电源线内,使车间电气接地系统受到保护并可检查和测量。

所有用电设备的接地均应从配电箱引出,并与电源线同管敷设。

重要的分配电箱可在接地母线重复接地,但禁止零线重复接地。

b) 改造前的准备工作:

设置车间配电间的重复接地装置、接地母线。在取消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前,电源零线暂不重复接地,车间接地系统对于全厂来说是独立的。

准备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施工材料。

c) 改造工作:

可不停产改造,按施工方案分路、分阶段实施。

改造过程注意安全,实行工作票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

注意改造过程中的安全监护。

d) 完成局部TN-S的改造:

一个车间内部改造完成后,该车间可先行完成TN-S的改造。

取消变电所至该车间配电间馈线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以及车间配电间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车间配电间的电源的零线在进线处重复接地。至此,本车间完成了局部TN-S系统的改造。

2)将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改造为TN-C-S系统:

各车间依次完成改造为局部TN-S系统。

各车间均完成后,即完成了全厂的TN-C-S系统。

3)将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改造为TN-S系统:

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更换变电所至车间配电间的馈线电缆为五芯电缆(A、B、C、N、PE)。

车间配电间的电源的零线在进线处不接地,PE线在进线处重复接地。即完成了TN-S系统的改造。

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使用和运行维护:参见GB1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主要用于手持电动工具、移动电具和潮湿场所的触电保护,漏电动作电流应在30mA。

B、公变供电的企业

1)在总配电箱处设置接地装置,在总配电箱内设零母线和接地母线,零线(N)不可接地(供电公司在公变的每个馈线均设置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2)除零线不可接地外,其余见“A、专变供电的企业:a) 各车间改造为局部TN-S系统的具体要求”。

2、防雷接地系统

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设计图纸经审核合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施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施工过程应按接地极接地母线避雷引下线接闪器的顺序进行,焊接应规范,焊接处防腐工作不应遗忘,隐蔽工程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覆盖,施工完成后经防雷中心验收合格,取得验收合格证书。定期维护,定期由防雷中心检测合格。

3、静电接地系统

化工生产装置、输送可燃气体或液体的管道、可燃性粉尘的装置和管道等生产区、储存区,应设置静电接地系统,静电接地干线宜沿墙、构筑物明敷,高度在20CM左右,距墙1-2CM,应采用热镀锌扁钢采取搭接焊接方式敷设。接地支线采用扁钢时,与接地干线应采用焊接;接地支线采用导线时,与接地干线应采用螺栓连接。静电接地系统应在两端不少于二处与接地极连接。管道法兰之间及与设备之间应静电跨接,连接线应为6平方毫米以上软铜线或铜编织线。长距离无分支管道应每隔100m接地一次。易燃易爆场所的入口外设置释放人体静电装置。

静电接地线不得利用电源零线,,不得与防直击雷地线共用。(GB12158-2006第6.2.3条)

4、等电位联结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内部防雷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以下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建筑物金属体、金属装置、建筑物内系统、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

在一个建筑物中,防雷接地、电气接地、静电接地应做总等电位联结。

参考文献:

[1] GB14050-2008《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2] GB13955-200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3] 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低压配电改造施工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

0.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供电可靠率已成为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战略指标。尤其近年来配电网建设工程量大、任务复杂,因配电网建设和改造造成的用户停电时间占总停电时间的50%以上。因此,在保证完成配电网建设任务的情况下,减少停电时间、停电次数和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率,已成为当前供电企业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影响供电可靠率的因素有很多,如配电网自身网架结构、接线方式,线路、设备的运行状况,故障率和故障修复时间,作业停运率和停运时间,用户密度和分布等。要想提高供电可靠率,必须对每一项影响可靠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寻找出有效的办法。

1.提高供电可靠率的措施

1.1统筹安排工作计划,避免重复停电

(1)年度配电网工程项目下达后,先组织项目管理单位和运行管理单位进行讨论,对所有项目进行梳理和分类,编制年度停电计划。属于同一停电范围内施工的项目,应尽量安排同时施工,避免重复停电。

(2)及时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如设计、施工、监理的招标、设备材料的购置等,在停电前全面完成不停电施工的工作内容。做好停电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在停电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完成,不影响停电施工工作。避免延时停电,做到所有工程均能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

(3)认真分析延时停送电、重复停电等问题,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1.2从规划入手,建设高可靠率的配电网

近年来,中低压配电网的中长期规划中都加入了可靠性规划。结合年度可靠性分析,以建设高可靠率的配电网为目标,主要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提高10kV线路的可转供率。一方面通过规划新的出线线路与原有线路的联络,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线路的环网率;另一方面改善现有线路的负荷率,使其满足“N-l”原则的要求,提高可转供的能力。可转供率的提高可以有效转供非检修线路部分的负荷,减小停电范围。

(2)在线路合理的位置上加装分段、支线开关。在配电网需要停电检修或改造时,可只停需要施工的线路段,而其余部分正常运行,有效缩小停电范围。

(3)改造“卡脖子”线路、设备,使线路充分发挥供电能力和转供能力,减少资源浪费,完善配电网网架结构。

(4)改造故障停电次数较多的线路、设备,如将出现发热、烧断的线路更换成大截面导线,更换经常出现故障的配电变压器,在出现雷击跳闸的线路上加装避雷器等。这些措施可有效促进电网健康、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停电次数和时间。

(5)加快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通过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率,有效切除故障线路、设备,恢复非故障线路的供电;迅速判断故障点的位置,方便运行人员迅速开展抢修工作,减少停电时间。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可靠性规划的要求,指导电网建设的方向,并作为配网工程立项的依据,逐步完善、优化10kV配电网结构,促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线路可转供率,从而实现可靠率的进一步提高。

1.3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停电时间

(1)要求停电作业的工程项目编写详细的施工方案,将整项工程分解成若干个步骤,对应每个步骤进行人员、作业时间等的安排,做到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并组织相关单位的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对涉及的停电范围、作业工序、人员、时间等的安排进行严格审核,以最佳方案指导停电施工。审核通过后方可上报停电申请。

(2)停电计划申请必须明确施工范围外的停电线路、设备能否转供电,并注明转供电的馈线名称和编号;事先制订相应的转供电方案,在停电操作时一并进行电源转供;将具体转供电工作落实到班组的月度工作计划中;不能转供电的停电计划需注明不能实施转供电的原因。

(3)在人员充足、作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停电作业时,应分组同时进行施工,以减少停电作业的时间。如线路施工时,可以将线路进行分段,每一段由一个小组负责实施,每组配备足够的人员、工具等,同时进行施工。

1.4加装分段、支线开关,减小停电范围

对工作量大、外部环境复杂、需安排多次停电才能完成的线路改造项目,可以考虑在线路上合理的位置加装分段、支线开关,并利用第1次停电时安装。对线路进行分段改造时,可将使停电范围缩小至当次停电作业的范围,其余部分不受影响。采取加装分段、支线开关的方式,可以在停电作业时有效减小停电范围,减少停电的时户数。

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临时电源转接。在线路前段施工时,通过分段开关、刀闸将后段负荷隔离开,并将后段负荷转由其他线路供电。

1.5加强施工工艺、质量管理,杜绝重复停电消缺

工程管理单位需明确各级工程管理人员职责,严格把关施工工艺、质量,对现场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特别是在停电作业时,施工完成后、准备送电前,一定要对线路、设备的工艺、质量进行认真的检查,并做好检查纪录。发现问题当场整改,严禁存在安全隐患的线路、设备报送电,杜绝重复停电消缺的情况发生。此外,可以采用可靠率高的变压器、开关、线夹等设备,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工程质量的提高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基础,是减少停电的关键,所以必须重点投入,抓好质量管理。

1.6推广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次数

带电作业在配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和推广,为提高供电可靠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负荷接人工程中,不仅可以减少停电次数,还可以避免因排停电计划而造成工期的延长。目前,带电作业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安全技术的提高及安全防护措施的不断完善使10kV电压等级带电作业安全可行。因此,进一步推动带电作业的发展,扩大带电作业的范围,加强带电作业的安全管理等,将是今后提高供电可靠率的重要途径。

低压配电改造施工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气设备 设备使用与检修 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306-01

当确定了一个适合我们的电气设备管理规定以后,下面的任务就是如何把这个规定贯彻下去,并取得预期的结果。完善的设备日常管理就是确保设备预期结果的保证。对于电气设备来说,由于其设备复杂,停机对生产带来的损失高,因此对设备的日常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

我部目前电气设备的基本管理方式如下:运行车间操作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巡检,点检时发现的问题车间技术人员汇总后报给维修车间,维修车间根据设备故障类型维修解决、解决不了的给有关科室协调解决。

我部设备检维修管理方式如下:运行车间技术人员每个月规定时间内给装备科报设备月度预防性检修计划、装备科组织运行、维修单位技术人员开会讨论,确定检修内容和检修时间、如有调整系统的检修项、生产技术科协调解决。

我们目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设备前期管理存在的问题

设备前期管理是指从设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投入使用的管理,它包含设备需求策划、设备采购评审、设备招标、签订技术协议和合同、设备到厂检验、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设备终验收、设备移交等过程。

对于设备采购存在的问题:我们电力工程部各车间技术人员把设备购置计划报到装备科、装备科审批后上报开发公司工程技术部、工程技术部审批后通过招标采购、采购前没有对设备进行从人、机、料、法、环、测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因此设备到货安装调试时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去年采购的小电流接地装置、通讯服务器安装后出现小电流接地和通讯服务器无法实现通讯等问题。

二、技术改造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部技术改造、每年年底讨论下一年度技术改造项目、开会进行可行性分析、基本上达到预期目的、主要是开发公司立项的技术改造,石化厂、化肥厂、作业区等单位技术改造设计阶段或图纸评审因电力工程部基本上没有人参加或参加的人员没有提出合理的建议、图纸评审人员离开岗位时没有工作交接规定,最后设备到货安装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很难整改的情况。

比如:国产低配室几面配电柜安装完后发现没有回路指示灯、电流表、小区配电室安装的配电柜电流互感器、电流表、与实际负荷电流不符、看不到运行电流等问题。

三、设备检维修方面存在的问题

运行车间技术人员报月度预防性检修计划时,存在关联性检修内容不全情况。比如一台电动机报电机保养检修计划时没有考虑该电动机送电回路的低压配电柜检修、控制回路检修、控制电缆做实验、主电缆做实验、计量器具检定等内容而出现重复停电情况。

四、部分设备存在返修、欠修、检修质量达不到预期要求情况

出现返修的主要原因不只是检修质量的问题。部分设备存在安装位置不合理、周围环境存在腐蚀性气体、误操作等,因而引起设备返修。

五、大部分重要低压电气设备因没有后台监控或监控内容不全,存在及时得不到准确故障信息问题

比如:发电车间高压给水泵主控室后台监控内容,只能看到电动机运行电流、其他温度、震动。

部分电气设备存在以前遗留问题,车间担心操作不成功引起停电范围扩大、检修计划执行时无法停电问题。比如N2配电室两面进线柜、今年6月份报检修计划、因无法停电的原因至今没检修计划无法执行。

对以上问题的对策:

1.设备采购方面:

电力工程部要建立设备采购前的可行性分析制度、参加招标人员职责、考核制度等管理规定。可行性分析人员不光是维修、运行车间设备管理人员,还应该包括工艺、安全分析人员,全面分析后确定上报采购计划。

2.技术改造方面:

今年电力工程部已经成立技术、设备专家组、今后的技术改造从核查工作量、施工方案开始,专家组里面制定参加人员名单等管理规定。开发公司、石化厂、化肥厂、作业区等单位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技术改造从设计、图纸评审阶段也要制定参加人员名单和工作交接管理制度避免设计和施工方案阶段出现问题,对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或技术落后的电气设备我们要利用技改技措来逐步完善。

3.设备检维修方面:

一台设备检修时全面考虑关联检修内容、为实现全面考虑关联性检修内容,①运行车间技术人员建立整套设备台账,台账内容包括:辅助实施、主电缆、控制电缆、现场按钮、计量器具的台账。报检修计划时,按照整套设备的内容包,这样可以避免计划漏项、重复停电等现象。②对故障频繁的电气设备纳入到分类分析、安装原因或设备本身、操作、环境方面作分析,找到解决办法,建立电力工程部检修质量责任制,提高检修质量。

4.对重要低压电气设备因没有后台监控或监控信息不全,存在无法收集准确的故障信息问题:

对这个问题, ①重要低压电气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电动机、泵等设备的温度、运行电流、电压、震动等重要运行参数引导主控室,实现后台监控,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参数。②对运行车间巡检人员、进行短期巡检内容判断能力培训班。提高他们的发现问题能力,给维修人员提供准确的故障信息。

5.对部分电气设备因存在遗留问题、运行车间无法操作或没有足够的危害分析和对策:

对于这个问题:①电力工程部技术,设备,工艺管理人员继续开展电气PHA工作,对每台电气设备进行分析,提前收集设备的可行性分析资料、运行车间利用设备停用时间进行模拟操作等方式,发现电力工程部电气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前处理这些问题、提高检修计划完成率。

六、结束语

不断完善电气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分工具体的设备管理网络,建立运行操作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双重负责的设备管理体制,明确规定双方设备管理职责。

参考文献

低压配电改造施工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低压电网;电压质量;农网改造

中图分类号:TM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070-03

0 引言

农村配电变压器负荷大多为动力与照明混用,加上农村用电的特殊性,农忙、农闲的用电量相差悬殊,造成配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时高时低;而电压的波动对各种用电备的性能、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电网中线损的大小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线损高低直接反映供电企业的设备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线损是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1 云南农村低压电网电压质量现状分析

由于云南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其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情况都与平原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大部分农村山寨依山而建。农村低压网络主要是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构成的,是以农村农牧民群众电炊、电热、生活照明、农副产品加工、农田灌溉、乡镇工业等用电形成的配电网络。最近几年,云南省在农网改造和运行管理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确保了部分地区电压稳定运行。但受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传统运行管理思想的制约,电力单位对农网的运行管理仍部分环节有待改进。具体来讲,云南省农网运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电网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 农村电网多为辐射网,环网供电范围小,负荷转移能力差,事故、检修停电范围大,供电可靠性较低,单主变、单回路供电区域较多,变电站之间转供电能力差,保护配置不全,安全水平与自动化水平都很低,因而供电可靠性普遍较低。近年来,由于家电下乡政策的落实,农村家用电器数量剧烈增加,现有的供电能力已不能满足乡村用电需求。

1.2 电能质量合格率低 最近几年,农村生活质量的改善使得农网用电需求激增,农网运行负荷逐年增加。现有中压配电网线路截面小、回路数少、无功补偿不到位,加之不合理的配变布局,使得电压合格率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据量测,95%的10KV配网电压达不到运行要求。此外,低压电网运行效率也很低,一些地区线损率已超过15%。

1.3 输供电设备陈旧、安全及可靠性低 农网中运行的变压器大多属于高耗能型,有的地区占80%。部分农网低压架空线还是单股线、破股线、铁线等,给农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

1.4 农网布局不合理,缺乏长远规划 由于缺乏规划,农村电网配电变压器分布不合理,低压线路迂回曲折,直接造成农村电网的损耗居高不下,历史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在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一些边远山区如迪庆、怒江文山等少数名族聚集地仍有无电地区,直接阻碍了农村电能销售的增长。

2 影响农村低压电网电压质量的原因

农村低压供电网采用380/220V系统供电,随着农网改造的深入,供电电网的电压质量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一些农村地区用电需求仍然过快增长,部分农村配网还未进行过改造,一些低压老旧线路使用年限久、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为农村用户安全可靠用电带来了严峻考验,使得电压合格率普遍较低。具体来讲,影响农网稳定运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农网电压偏移问题的成因分析 县级和县级以下的农电配电网点布局分散,线路输电半径过长。日负荷曲线经常大幅波动,且无功补偿不到位;配电范围内小水电站洪枯水期出力存在较大差异,一到枯水期,配电网电力供应能力明显不足。加之前期规划时对用电负荷估计不准,输电线路普遍为小截面导线,电网运行一段时间后电网电压运行明显不稳,严重时甚至威胁农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根据《全国供用电规则》可知受电端电压变化幅度必须在以下范围之内,35KV高压供电为额定电压的±5%、6~10kV高压供电及低压动力用户为额定电压的±7%,低压单相用户为额定电压的+5%~-10%。

2.1.1 输电半径过长 农村地区住户分散,供电网点也相对分散,供电线路长距离运行。一般情况下,农村10kV输电线路的输电半径基本都达到了20~30公里,规定的经济输电距离为15公里;低压线路输电半径基本在1000~2000m,而规定的经济输电半径为800m。实际线路输电半径远远超出经济的距离是造成电压损耗的主要原因。

2.1.2 中性线断线造成电压偏移 当三相负荷基本持平时,中性线可以使低压星形供电系统电压维持均衡值,确保三相负载电压始终维持在允许范围内,以满足家用电器和农电设备的用电需求。但如果三相负荷波动较大,使得中性线断线,负载最小相的电压可能会超出额定范围,严重时会影响农电设备的安全运行。而380/220V低压供电系统又很难保持三相负荷平衡。

2.1.3 日负荷曲线大幅度波动 当前,随着更多惠农政策的颁布,农村生活质量大大改善。农忙时节和新年期间农村地区外地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农村生活用电负荷激增,可能导致的农村个别地区出现低压配电设施满载、过载运行。农村的企业大多采取单班制生产模式,用电高峰集中在白天时段,每到农忙时节农电网络的日负荷曲线就会出现大幅波动,峰谷负荷的差值不断加大,电压运行极不稳定,甚至某些高峰时段低于额定电压,每到低谷负荷阶段,电压又会急剧升高甚至超过额定值。

2.2 农网高电压问题的成因分析

2.2.1 由于相、中性线接线错误,造成电压升高至线电压 电力施工中,通常用相线、中性线同杆架设或同时沿墙敷设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配电线路。在农网改造时,易发生接线错误,如果接线过程中误将中性线作为相线,其它两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的电压将升高到线电压,将会造成电器损坏甚至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2.2.2 变压器分接头位置需要调整 部分用户为了提高配变二次电压,将配变装置出厂时本应接在II分头的分接头刻意接入III分头,使得用户电压偏高。当变电所10kV出口电压达到上限后,配变二次出口电压达到最大值258.4V;当变电站的瞬时电压大于额定电压,二次电压最大可达到269V。由于一部分10kV配电线路负荷大幅度波动,而线路中又装有配套的无功补偿电容,当负荷较小时,在线路上形成过补偿,造成10kV线路电压过高。

2.3 农网低电压问题的成因分析

2.3.1 线路导线截面小 改造农网时,一些区域因无法准确预测用电负荷,采用了截面较小的导线输电,两年后用电符合不断增加,已有小截面的线路无法满足供载流量的要求。

2.3.2 无功补偿容量不足 农村低压电力网中装有多个负载率低的异步电动机及配电变压器,这些设备无功负荷通常较高,因而运行时自然功率因数偏低。运行时一旦补偿并联电容器容量达不到运行需求,线路便会大量输送无功功率而造成电压损耗,继而出现电压偏低的问题。

2.3.3 10kV或低压配电线路供电半径长 供电半径要根据电网系统供配电能力而定。如果供电半径过长,就会相应加大线损,长期运行会出现电压偏低的问题。农村地区用电高峰期集中出现在春秋季农忙时节,电压偏低会对农业生产活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电网中现有主变压器,有载调压装置投运率低或调压操作滞后于用电需求,部分农户采用小容量配变器,用电高峰时段配变器超负荷运行,极大的影响了供电质量。

3 改进农网电压质量的措施

近几年,随着云南农村地区旅游餐饮业、果菜种植业的兴盛,以及家电下乡和各种农用机械的增加,村民用电增长过快,农村电网的负荷不断增长,出现了‘卡脖子’现象,部分偏远山区的农村电压质量偏低。今年,我们分期实施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确保让农村地区享受到与城里人同等质量的用电服务,让农民朋友用上安全电、舒心电、满意电。”具体来说,在改善农网电压质量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措施:

3.1 电压偏移的调整措施

3.1.1 利用电容器进行补偿 在每一台异步电动机上配套安装随机补偿并联电容器,使其同步于电动机的运行状态,从而调整并优化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功率因数。过长的输电线路会使电路产生的分布感抗,此时可通过串联电容器来调整线路参数, 以控制线损,提高线路输电效率,确保供电稳定高效。

3.1.2 调整生产班次使日负荷曲线尽量平稳 通过加强行政管理,配合经济、技术等方面的管理措施,采用移峰填谷的供电形式缓解用电高峰。下午5~10时通常为用电高峰期,可在这一时段推行限电政策,同时鼓励深夜24时~次日6时用电。试行强制农村乡办企业的单班制生产为双班、三班制生产,最大限度控制日负荷曲线的变化,以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3.1.3 重新调整低压供电系统的三相负荷,做好中性线的重复接地 为保障用户冬季安全可靠用电,我单位积极组织人员对辖区内运行线路、变压器等配网设备开展负荷测试和红外测温工作,对重载负荷线路及设备进行重点查验,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及测温测负荷安全作业指导书。安排人员在晚19时至22时的用电高峰期,对配电变压器及低压出线进行电流及温度的测量温度,及时处理变压器超负荷运行、三相负荷不平衡等缺陷,并对配电线路的电缆头、高压分接线箱,环网柜展开红外测温,及时监测负荷变化和设备的健康情况。中性接地线的材质与截面必须与相线相同。实际运行中,还需参考位置信息布设二、三处重复接地(接地电阻≤10Ω),以防负荷侧电压中性点偏移设计位置,实现三相电压基本对称平衡。

3.2 综合整改电压偏低的问题

3.2.1 加强农村用电负荷特性及需求侧分析 根据用电需求,大力推行农网改造计划,合理调整县域电网结构和电源点布局,改善农网调压能力,提高供电效率。同时,不断强化低压用户负荷需求管理,借助集体系统建设和装设配变综合监测仪,收集配变和低压户用电负荷相关信息,针对其特性展开综合分析,并参考分析结果进行后续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

3.2.2 强化运行管理和营销数据分析 配网运行状态检测分析常态化,能够使电力单位实时掌握各配电台区负荷结构和运行特点,并且能够提高低电压普查的工作效率,从而帮助电离电位掌握本单位供电辖区低电压用户的分布状况,以便进一步完善电力服务保障体系。加强电网营销数据分析,有助于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协同服务体制,提升故障报修、居民缴费、客户用电安全等服务能力。同时为建立差异化服务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加强与重要客户、大客户、高危客户及弱势群体的联系沟通,提前了解政府重点工程的用电需求,进行跟踪服务。此外,要进一步完善优质服务月度例会制度,加强服务事件专项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的服务保障体系。

3.2.3 加强对农村低电压地区的线路设备改造 为解决农村电网薄弱问题,电力单位在指导居民用户合理开展错峰、避峰用电的同时,组织人员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配电网进行排查。为加快报装接电速度,电力单位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周密有序的施工方案,按照优先保障、优化流程、优化方案、优质服务的原则和受理快、勘查快、施工快、验收快、送电快的要求,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严把图纸会审关和竣工验收关,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切实解决农网架设薄弱、供电质量不高,供电能力不足,供电损耗大等现象。改造后,高标准的低压线路穿过村庄,房屋上的进户线路安装整齐,全新的配电表箱代替了破旧的表箱、私拉乱接的线路消失不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整个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3 解决电压偏高的措施 一是对广大电网用户开展用电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对电压质量的监督意识;二是合理调整配电变压器的分接头;三是将变电所主变有载调压装置作为重点监管环节,以保证10kV母线电压符合运行要求;四是通过自动投切装置严格控制10kV和低压线路的无功补偿。

4 结束语

农村电网的改造提高了农村电网的安全水平和供电能力,降低了线损,在逐步实行“同网同价”后,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促进了农村用电量的增长,对扩大内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何改好电网,让广大群众用上安全电、放心电,值得每一个学习者和电力工作者和去深入分析研究。农村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云南省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落实政策要求。在农网改造升级中对电能质量给予高度重视。为更好地服务“家电下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村低压电压质量问题的治理,加快对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

参考文献:

[1]丁超,张娟.试析农村电网改造的思路和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

低压配电改造施工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配电网;规划:负荷预测;配网自动化

1、城市配电网规划的原则

城市配电网的规划必须与上一级电网的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依据负荷预测,首先确定各区块的密度及负荷分布,然后合理分布各个变电所的供电区域及供电半径,确定配电线路的走向,网络接线方式,不同变电站之间联络线的联系方式等。在编制过程中,必须坚持有长远的整体规划,然后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阶段的实施计划,避免零敲碎打,缺乏统一的打算和不必要的功能重复。对编制规划还应进行效益的综合评估,最后整理编制出正式规划文本。

2、城市配电网的规划思路

配电网络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分为长期规划、网络规划和施工设计三项内容。长期规划(决策)用于确定未来的主要投资项目和主网架的结构:网络规划用于处理近期的各种投资项目;而施工设计用于考虑各个网络元件的结构设计,以及考虑能否便利地获得各种设备和材料,施工方案是否经济可行等。配电系统的长期规划是供电企业规划活动中的基本环节。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规划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最优的网络接线方式,投资水平以及投资的时间安排。在规划的每一个阶段,一般需要对供电安全性和协调性等各种情况进行调整,并尽可能地降低系统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考虑所有的费用因素,不仅要考虑投资额和投资时间安排,还要考虑每年所需消耗的费用,如系统运行的线损费用和维护费用等。一个优秀的网络规划应做到总投资额最低。

现有的城市供电系统已基本上覆盖了城市所有的居住地区,现有的网络对规划系统未来的网络结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未来的投资需求主要在于满足负荷的增长,以及更换网络中残旧、存在缺陷的设备,以保证网络安全、可靠运行。通过制定规划,可以有目的、有条理地逐步改造现有配电网络。我们在以新的和适当超前意识制定规划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以安全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的规划思路,使规划能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地决策电网投资,从而能保证最有效地使用资金。例如:在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如果考虑新线路径的费用或新变电站的占地费用,对现有架空线路和厂站进行升级,通常比架设新线路或建新站更为经济。在考虑是升级原有设备还是增加新设备时,还需认真考虑网络发展的长期费用,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修改原有的规划方案。此外,规划工作者还要考虑由于以下各种因素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如不同区域内的负荷增长率、材料和能源费用以及越来越多地应用新技术等。

3、做好城市配电网规划的主要考虑因数

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很多。①城市电网规划中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负荷的发展及分布状况很难准确预测;②城市电网规划与建设所涉及的部门和专业领域多,它除了要满足安全性与可靠性、投资成本等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外,还要与市政规划等部门协调,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城市配电网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数。

3.1充分考虑现有网络和负荷预测对规划的影响

对于各种规划,现有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是一个自然的起点,如果考虑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必须规划,考虑各种因素,如果没有研究网络在现行负荷条件或故障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就不可能实事求是地评估网络的整体技术能力,也不可能找出现行网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就不可能在规划中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网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了解,尽可能掌握规划区域内未来负荷的增长趋势和信息,利用各种计算方法对规划区域内的负荷增长作出精确而适当的估计,这对于配网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因为

规划阶段负荷水平的误差是引起错误投资的主要原因,负荷预测过大、过快,会使电力建设投资过早、过剩的电力供应不能发挥作用,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负荷预测过低,则使电网建设无法适应负荷发展的需求。只有深入了解现有电网,精确做好负荷预测,才能真正规划出一个安全可靠、适应能力强、结构合理、裕度充分的电网网架。

3.2配电网的规划要与配网自动化规划紧密联系起来

城市配电网的自动化是随着城市电网的发展,特别是在城市用电有越来越高的可靠性要求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提高城市电网的供电质量和降低线损。它是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发展的方向。一个真正高效、优质的城市配电网,其配电自动化程度也将是很高的。因此,规划工作者在确定配电网络规划、建设的技术原则时,要充分考虑到配电自动化实施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通道建设、设备选型时综合考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需要,避免重复投资,造成资金的浪费。

3.3规划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滚动修编

城市配电网络的规划不同于主网规划,有一定的时限性。特别是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规划的调整、区域负荷增长、变化的变动和不确定性增强了。从事中、低压配电网络规划的工作者应主动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主管部门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关系,密切掌握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市政建设和区域负荷的变化,适当地修订和确定相应时期内的电网建设项目和资金投向,使中、低压配网的规划既严谨又具弹性,使规划真正起到电网建设和投资决策者的角色。

4、做好城市配网规划电源点的选取

在规划城市配电网时,将城市供电范围按制定的标准划分为一定数目的负荷区间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线损、优化网络结构。每个负荷区间都有2-3个电源点,电源点采用多回线、多分段、多联络等方式构成网络。区间内某一线路(电源)故障时能够通过多电源及环网来恢复供电;线路多分段有利于故障查找及抢修,能有效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但考虑到线路环网及互联运行时,一条线路将带两条线路的负荷,应视区间内网络结构合理控制各回线路正常运行时所带负荷。同时在系统规划时应综合考虑无功优化和中性点接地方式,以保证电能质量。

5、其它

随着高电压深入市区,多回并架、地下高压电缆建设日益增多。绝缘导线和电缆也在配电网中逐步应用。变电站积极使用全封闭组合电器、综合自动化等装置。配电设施要求以小型、无油、免维修和成套组合化为方向。积极推广真空断路器、环网柜、电缆分支箱、箱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等新型装置。城区高压配电架空线及电缆一般沿街道或公路架设,城区配网易形成格式网络,环网分布,应合理装设分段器、分支箱、环网柜,开环运行。重要用户应实现双电源供电,其两个电源应来自不同的变电站或不同的母线。充分利用通道,线路可以采用同杆架设。lOkV线路多采用大截面导线,推广使用低损耗非晶态合金铁芯配电变压器更换高耗能变压器,合理配置无功补偿。对于低压配电网的规划,为跟上城市对电力的要求,在对城市低压配网改造时,应以“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调整网络结构。这样才能最终降低线损,保证电能质量,满足用户的要求。

低压配电改造施工方案范文第6篇

市区拥有10千伏公用线路829线,环网化率99.91%。线路总长4780千米,架空线路1643千米,其中绝缘线路1640千米,电缆线路3037千米。绝缘化率为99.95%,电缆化率为64%。开闭所2669座,配变共18486台,总容量970千伏安。

**局从1996年起全面实行配网设备招投标制度,以高性能、全绝缘、小型化、免维护要求进行配网设备的选择。近来来采用了大量免维护、高性能的新型设备,包括柱上开关、环网开关柜、箱式变压器等。同时坚持每月开展运行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使整个配电网始终运行在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较好地控制了设备事故的发生。

1、架空线路

10千伏架空线选用铝芯绝缘线,主干线截面选用185mm2,大分支线截面选用120mm2,小分支线选用70mm2。

2、柱上开关

10千伏分段、联络开关采用免维护或少维护的SF6断路器或负荷开关。

3、电缆线路

10千伏电缆主干线选用YJV22-3×300mm2,个别负荷密集较高地区也有选择地使用YJV22-400mm2电缆为主干线,大分支电缆截面选用240mm2或120mm2,小分支电缆120mm2或70mm2,至变压器回路的电缆选用截面≥35mm2。

4、开闭所

采用环网负荷开关RM6、SM6等型号,不配继电保护,采用单母线分段、单母线接线,主要作为10千伏配电网的分段点和联络点,向用户分配电能。开闭站根据负荷及电缆主干线条数,前期土建按最终规模建设,根据负荷初期,只上一排RM6或SM6型开关柜,后期随着负荷的发展建设第二排RM6或SM6型开关柜。既节约了投资,又适应了负荷发展的需求。

5、SM6型双柜开闭站

开闭站采用“双Ⅱ”接线,从两条10千伏主干线获得电源,站内设两排SM6型开关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根据需要可设联络开关在两条主干线间起到联络作用。每个开闭站最终为4进12出,进线均选用YJV22-3×120或YJV22-3×70电缆作为馈接用户的出线电缆。

6、RM6型双柜开闭站

开闭站采用“双Ⅱ”接线,从两条10千伏主干线获得电源,站内设两排RM6型开关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根据需要设联络开关在两条主干线间起到联络作用。每个开闭站最终为4进4出,进线均选用YJV22-3×300电缆,每个开闭站出线容量控制在5000千伏安以下,出线截面可以选择YJV22-3×70电缆作为馈接用户的出线电缆。

7、10千伏电缆分支箱

10千伏电缆分支箱分两种,无开关的电缆分支箱,接于10千伏开关站的10千伏出线开关以后,主要目的为减少开关站内开关台数及电缆沟电缆条数,在中小用户集中处,可经电缆分支箱向2~4个中小用户供电。

8、变压器选择

为了减少低压线路的损耗,在居民住宅区变压器采用“小容量、多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公用配电变压器容量统一规范为:315,400,500,630,800,1000千伏安,杆架变压器单台最大容量为400千伏安。箱式变电站最大容量800千伏安,配电站单台变压器最大容量为1000千伏安。新装设的变压器采用S9型及以上低损耗变压器,现运行的S7型以下(不包括S7型)高耗能变压器正逐步更换为低损耗变压器。对防火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使用高燃点油配电变压器,当不满足防火安全要求时,安装干式变压器。

二、遵循的几个基本标准

1、绝缘化改造

**作为风景旅游城市,树木绿化率较高,树线矛盾十分突出,架空裸线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如1988年8月的强台风造成**大部分区域停电,持续时间长达十多天,其中线路停电主要原因是树木倒在架空线上,引起断线等。1999年初开始,市区配电网10千伏架空线路新建线路不再采用裸线,原有线路通过绝缘导线更换裸导线进行改造,减少线路接地和提高配网抗灾能力。在绝缘化改造的初期,我们仅仅是绝缘导线更换裸导线,这种方式仍留有较多的点,如连接点,配变、电缆的引下线、各种设备的桩头等等,为此,我们进行了适度的改进,提出了全绝缘化、标准化改造,专门购置了各种设备的桩头的绝缘罩以及接地环等设备,初期设立了几条样板线路,再逐步在全市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市区的绝缘率达到了99.95%。

2、架空线入地改造

2001年起,**市政府为了提高城市整体环境,缓解行路难问题,以及西湖博览会的举行,大规模的开展了道路整治,要求电力线路同步整治入地。通过电力线路的“上改下”,能够提高配电网的整体水平,特别是抵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得以加强。因此,**局结合道路整治逐步提高电缆化水平,在市区最终形成以电缆为主的网络结构。紧密配合市政府组织的城市道路建设及改造,并明确费用界限,即由建设单位承担土建费用,**局承担电气费用。为此,自98年以来,**市城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改造资金,总投资为8.3亿元。实施了西湖南线整治工程、西湖西进工程、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梅家坞茶文化、“三口五路工程”、“一纵三横道路整治工程”、“五纵六路道路整治工程”、05年和06年的“背街小巷改善工程”、钱江新城工程、**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滨江高新开发区配套建设等工程。至2006年末,市区电缆化率达到了64%,有效的提高了**配网的健康水平,使得抵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得以加强。

3、环网化、分段化改造

一般而言配电网线路利用率和可靠性较高的为格式网,但在目前城市改造中难以按格式网的形势布置线路,同时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电网,变电所的布点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格式网的布局难以实现。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使配电网处于经济运行状态,**局配电网的设计技术原则中提出了中压配电网重点发展环网结线、开环运行。主干线路设置分段开关,每条10千伏线路以3分段或4分段设置分段开关,分段原则以每段用户数小于10户,或用户总容量小于2500千伏安。每条10千伏干线支接变压器总容量小10000千伏安。在环网原则下,考虑线路的经济运行,10千伏主干线的负荷控制在200A以内,事故检修等异常运行方式下,一般控制在350A以内。环网、分段原则不仅适用在主干线路的环网,对于分支线路、同电源的供电也相应考虑同电源的环网,以提高供电可靠性,详见图1示意。

伴随着城市建设,区域负荷密度不断提高,10千伏线路也逐步增多而且密集起来,并且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在原有的单联络的回路之间再进行分段和联络,就可以很自然的形成分段三联络接线模式。同时,提高了网络带负荷的能力。适用于负荷密度较高,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区域,并且允许架空线路供电的区域。对于这些区域,**局在规划中预先设计好分段联络的网络模式及线路走径。在实施过程中,先形成单联络网络,随着负荷水平的提高,再按照规定逐步形成五分段三联络的配电网络。分段数增多使故障时有多种负荷转带方式供选择,能根据线路的实际负载情况灵活处理,能充分利用各联络线转带能力。在正常运行时,每条线路均应留有25%的裕量。图1所示为10千伏架空网典型结构,主要突出了主干线需进行环网、分段的原则,其目的是减少10千伏供电半径,提高供电可靠率。

图2所示为大分路的环网,由于旧城改造和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等原因,城市中经常存在大部分负载集中在分路,而主干线路负载较少的情况,分路用户的重要性并不低于连接在主干线上的用户,为避免分支线停电损失大量的时户数,在大分支间进行同电源或不同电源的环网,配合线路分段有较高的效益。

同时还采用电缆双环网结线,类似于架空线路的分段联络接线模式。当其中一条线路故障时,整条线路可以划分若干部分被其余线路转供,供电可靠性较高,运行较为灵活。这种接线模式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能够提高线路理论负载率,例如互为备用的主备接线最高运行负载率为67%。这几种接线模式可以有类似于架空线路中分段联络模式形成的过程。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局部地区的负荷水平逐步增大、趋于饱和,负荷密度很高,电缆环网线路密集。这种条件下,在原有单环网的回路基础上在适当环网点之间添加联络线路就可以发展为这几种理论负载率较高的接线模式,可以适应负荷发展。它适用于城市核心区、繁华地区,负荷密度发展到相对较高水平,而且存在大规模公用网的情况下,尤其是架空网逐步向电缆网过渡的区域。对于这些区域,**局在规划中预先设计好接线模式及线路走径。在实施中,先形成单环网,注意尽量保证线路上的负荷能够分布均匀,并在适当环网点处预留联络间隔。随负荷水平的不断提高,再按照规划逐步形成分段联络接线模式,满足供电要求。主要是针对10千伏大用户供电,由于10千伏用户对供电比一般居民有更高的要求,要求用电稳定,有较高的可靠率,电缆双环网中可以较好的解决双路供电的需求,在网络布置时也可按负载情况出线,电缆双环网一般不支持其它电源,用户增加后优先考虑新建环网,这样配网规划建设可以按长期设计。

由于一般小区变的用电性质为三类负荷,小区变的供电从投资经济出发,仅考虑小区变或分支电缆故障时能通过接线转移,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故小区变的环网为同电源的环网,这样结线主干网投资经济,可以满足小区供电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小区配变接入分支中,从投资角度讲联通小区变的线路可以选用较小截面,同时由于熔断器保护可适用于100mva短路容量以下区域,小区变接入分支较为合适,另一方面目前比较流行的美式变压器,其负荷形状的额定电流一般为200安,短路耐受电流小于16伏安,小区变不直接环入主干网中。

三、取得的效果

经过几年的建设与改造,提高了供电能力,增强了网架结构,基本满足了电力需求(2006年7月3日最大负荷达到243万千瓦,仅1条10千伏线路出现了限电),部分缓解了因由电源建设滞后所产生的局部供电紧张问题。同时,利用城市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契机,合理调整改造配电设施,提高设备装置水平,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为电力企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新增公用配变点和低压台区改造,及一户一表改造工程,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并较大程度的提高了电能质量。在建设与改造过程的同时,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服务意识,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配网的综合指标即供电可靠率逐年提高,由1999年的99.757%提高到了2006年的99.9682%,2006年在浙江省公司内排名第二。在29个重点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中排名第三,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同时环网化率由1999年的87.84%提高到了2006年的99.91%。电缆化率由1999年的32%提高到了2006的64%。绝缘化率由1999年的68.86%提高到了2006年的99.95%。

四、建设与改造的几点体会

1、要加强供电可靠性的管理

供电可靠性是配网的综合指标,体现了供电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能力。网架建设改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是网架建设改造对当年的供电可靠率影响较大。如何在建设改造中减少停电影响是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局主要开展了可靠性的精细化管理,制定了考核细则,通过从规划、设计、施工、停电管理等全方面加强管理,实行严格的过程考核。同时优化施工方案,实行工程的阶段作业,特别是大量的开展了带电作业,有效的减少了网架建设对可靠率的负面影响,使得供电可靠率指标逐年增长。

2、要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

在电力建设和改造中,**局积极争取地方与政府对电力建设的支持,采用多种形式,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到2006年末,中低压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方面已收取各项补偿资金8940万元。并且由市政府牵头成立**市电网建设领导小组,实行电网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从2005年起减免了部分涉及电网建设与改造费用。各级政府和开发单位还直接出资建设了一批电力项目。减少了电力局在电网建设改造时的前期工作,也节约了一定的资金。

3、要做好预测分析,确定改造重点

**局通过电力负荷预测、电力电量预测、用电需求预测、对应新增主变容量预测和分析,**局得出配电网建设与改造的主要问题是电源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负荷增长速度,容载比逐年下降。为了减轻高压配网对中压配网的压力,促进中压配网的网架完善,确定近几年的重点在于电源点的建设和改造,确保了资金的有的放矢,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配电网的网架水平。

4、要明确配网建设改造的目标

**局以“一强三优”为目标,确保电网安全、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的安全可靠用电,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促进中低压配电网领前发展,增强电网供电能力、确保电力送得进,落得下,供得上。有效地增强市区中低压配电网网架,提高电网安全可靠性、保障中低压配电网和主电网、与市政建设改造协调发展。根据本地经济实际发展需求,因地制宜,确定中低压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投资的规模及其实施进度。满足电力负荷及用电量增长的需求,提高电能质量。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高设备利用率,以构建经济灵活、可靠供电、适度超前的配电网为目标。

5、要综合各项工作进行建设改造

**局中低压配电网的改造与建设,与高压电网的规划和建设相结合,与市政工程相结合,与业扩工程相结合,与配电网的大修、技改工程相结合,有效协调各项工作,避免重复建设。

6、要结合市政同步实施电力管线

电力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后,专项规划要服从城市总体规划,而在城市总体中,**市区110千伏及以下无架空通道。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下资源日趋紧张,众多的管线抢占有限的通道。道路开挖困难,审批程序复杂。**局在道路建设时,同步建设电力管线,抢占有限的地下管线资源。

7、要加强更换设备利用

**局对各项建设与改造,特别是配变台区改造中更换下来的设备(主要为柱上配变、柱上开关等),经整修后,统一调配,重新使用,重点使用在农村、镇区。以充分利用设备,节约投资。

8、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建议

首先,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快“热点”地区的新建变电所建设,尽早完成中压线路配套送出工程,提高供电能力,建设坚强电网,适应社会用电发展形势。

其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调整配电线路,优化网络接线,最大程度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负荷需求。

第三,合理改造老旧设备,增加公变配电容量,推广一户一表改造,确保电能质量的合格率。

第四,适度超前规划和建设中低压配电网,减少重复建设,降低建设成本。

最后,推进配电网精细化管理,合理安排停电检修项目,深入开展带电作业,提高供电可靠性。

五、面临的困难

1、建设改造资金面临较大的缺口

城市道路整治过程中,政府部门本着对景观的美化,要求架空线路改电缆线路,以目前的费用分界来算,电力局仍然需要承担大量的费用。而在国网目前严格控制电缆使用的情况下,**局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

低压配电改造施工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设备改造 安全管理

一、加强管理力量及培训

1、 广州地铁一号线在运营的线路上进行加装屏蔽门改造是国内第一次,没有先例可借鉴,要使工程顺利实施首先要组织一个管理力量强大的项目部,公司挑选了一批责任心强,安全生产知识广,有多年地铁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构成项目部骨干,成立由项目经理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配备了一名安全主任,三名专职安全员 ,并对进入本项目的工人进行了筛选。工人必须达到的基本条件是:①有责任心、服从指挥,②高中以上学历、技术过硬、特种工持有效证件,③身体健壮、体检各项主要指标正常。

2、安全培训

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及班组长在运营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安全学习及考试。主要学习了《行车设备维修施工管理规定》Q/GDY442-2003、《进场作业管理规定》Q/GDY614-2003、《一号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进入变电所(站)安全管理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Q/GDY 419 -1999等,并考取了运营部门颁发的施工负责人《合格证》,只有取得施工负责人《合格证》的人员才允许进入地铁内进行施工管理。

二、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项目部认真编写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核并实施。针对拆装空调风管、组合柜机、墙体、起重吊装及站台地面绝缘层施工等工作重点,及每晚施工时间只有四个小时左右的限制条件,项目部特别编写了以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轨行区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①轨道巡查;在站台的各项施工中难免有各种构件掉进轨道,只有通过收工前认真仔细巡查,才能避免在轨道有遗留物对地铁列车的运行造成损害。

②停电及挂地线;正常情况下轨道接触网带1500伏直流电,在我们的施工作业中有拆除导向牌、拆吊风管、拆装天花等工作侵入接触网的安全范围,此时必须采取停电及挂地线的防护措施。该措施由供电操作人员负责在该作业地段两端挂接地线。

③红闪灯防护;在站内线路施工时,由车站工作人员在车站两端头轨道上设置红闪灯防护。在区间线路施工时,除施工部门设置防护外,车站还负责该施工地段两端车站的端墙门平行位置的轨道中央设置红闪灯防护。施工前,由请点车站设置红闪灯,并通知作业区另一端车站值班员放置红闪灯防护。施工结束后,车站撤除红闪灯,并通知作业区另一端车站值班员撤除红闪灯。如遇到跨越站内站间时,车站的防护信号放在车站内另一端墙门平行位置轨道中央。

④荧光衣防护;凡进入线路施工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荧光衣,并根据作业性质及作业要求使用其他安全防护用品。

2、风管拆装及设备起重吊装专安全技术措施;

风管拆除、安装过程中由于空间与时间限制,大部分工作只能采用人力,效率较低;由于运输通道窄,吊装空间限制不能使用机械设备只能简单利用手拉葫芦吊来完成。因此对工作量的严格限制也是非常重要。

3、站台地面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站台地面绝缘层施工主要包括站台地面石材垫层开凿、混凝土浇捣、养护、基层自流平、铺贴橡胶地板、打密封胶等工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在1.8米宽136米长的工作面上架空一层3mm厚花纹钢板制作的防护钢板,每块钢板约70公斤。该钢板需要卡压在屏蔽门门槛上,高出地面约4cm,在其斜坡面做了黄黑警示色带,同时利用列车、车站广播提醒乘客地面的高差变化,以保证乘客的出行安全。

三、计划管理促进安全生产管理

1、施工计划的编制及申报

地铁停运后,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很多维修及改造项目要同步进行,地铁线路上的时间、空间、配合人员等都是宝贵资源。做好严谨,详尽的施工计划是确保工程安全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根据工程合同总工期的需要制定年度总计划,每月的20号向地铁OCC(控制中心)申报下一个月的每天施工计划并提交《月施工计划申报单》,申报单中包括日期、作业部门、作业时间、作业内容、供电安排、申报人、防护措施、及详细配合要求、联系电话等。遇有特殊变更还可提交《周施工计划申报单》,《日补充施工计划申报单》。施工计划编制原则:

①施工作业计划内各项作业应注明施工日期、作业起止时间、作业内容、作业区域、安全事项及其他应说明的问题(行车计划、配合部门及详细配合要求、联系电话等);

②计划必须有较高的准确性, 经济、合理地使用各种机车车辆,避免浪费人力物力资源。

③在报计划前各专业人员先与维修工程部相关配合人员、部门、OCC发令者沟通,协调好再上报计划。

2、持令进场按令施工

《施工进场作业令》是施工单位根据已审批的施工方案上报施工计划由OCC(控制中心)审核并签发的施工凭证。OCC(控制中心)在当日下午的17:30分前发出第二天的《作业令》,持令进场按令施工是基本原则。《作业令》对作业内容、施工分类、作业地点、作业时间、封锁区间、停电区间协作及其它做了明确的界定,任何施工不能超越《作业令》规定的范围,只能严格执行,这一点是施工安全的基础。OCC(控制中心)发出《作业令》的原则:

①月、周施工作业计划的安排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考虑均衡安排,避免集中作业;

②处理好列车的开行时间和密度、施工封锁等几方面的关系,避免抢时、争点现象;

③为方便施工单位作业,月、周施工作业计划内各项作业应注明施工日期、作业起止时间、作业内容、作业区域、安全事项及其他应说明的问题(列车编组、行车计划、配合部门及详细配合要求、联系电话等);

④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车辆,避免浪费资源。

四、强化施工作业的安全监控

1、制定进站作业的标准程序

根据该工程施工特点,从安全技术角度出发,结合地铁运营部门有关安全规定,项目部制定了夜间施工进站作业的标准程序,明确了当班车站施工负责人的职责,全体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的作业流程,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施工负责人对于以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部位必须旁站监督:动火作业、设备吊装、高空作业等。

2、做好书面检查记录

参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并根据实际情况项目部编制了《车站夜间施工施工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及考核表》及《车站夜间施工班组安全生产职责及考核表》。每晚施工负责人对30个职责项目进行动态自评并记录,对班组长31个职责项目进行动态考评并记录,每月汇总一次,优奖劣罚。

3、加强日常检查

每周例行由项目经理主持,对施工现场和加工场进行安全检查评分。填写“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汇总表”、“项目部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记录表”发给相关班组落实整改,整改完成后核实签名。及时发现隐患整改存在问题。

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1、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该工程是在运营中的地铁线路上进行的大规模改造项目,主要的施工时间是在地铁停运期间凌晨0:30至4:30进行,早上6:00地铁开始运营。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或紧急事件,将可能出现下列不利情况,第一、由于突发事件在凌晨发生,施救各方响应速度比较慢,救援组织相对困难,容易造成事故扩大甚至影响营运;第二、施救的时间太短,又不能对地铁运营造成影响,只能用临时应急措施补救。

2、应急演练

面对不利因素,项目部对施工全过程中的危险源与安全因素的进行了详细的辨识与评价,编写了详尽的《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救援预案的重点是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的应变及处置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只有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来实现。项目部每季度组织全体施工管理人员学习一次地下建筑火灾的逃生方法、常用灭火器的使用常识、常见事故急救常识主要包括:外伤止血、重创伤员的现场急救和转送、骨伤的救治、电击伤的救治等。各车站与项目部建立了24小时热线电话,如果地铁在运营过程中发现施工引起的任何异常情况或潜在危险(如吊杆、导向牌的松动等)都能及时通知我们项目部,项目部都能在1个小时内派人赶到现场,并做有效处理。因此我们的应急救援预案覆盖了施工过程与地铁运营过程。

低压配电改造施工方案范文第8篇

农村乡(镇)供电所管理范围内的农村电网有:10kV线路、配电变压器、380/220V线路、低压配电装置等的供电设施。农村电网应从规划设计、施工架设、运行、维护、检修等方面着手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稳步推行现场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作业。

(1)对农村电网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以及检修、变更、施工、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安全监督。

(2)农村电网在规划设计中一定要按照《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农村低压电气安全规程》、《农村安全用电规程》等相关规程为原则,搜集有关设计资料,写出初步设计说明书、投资概算、动工图纸、负荷预测、施工方案等。

(3)农村电网在施工中,一定要按照《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及《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409-91)、《安全生产工作规定》。认真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执行“二票三制”,强化安全管理,完善施工监理,通过制定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规范施工现场人员行为,加大违章考核力度,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4)农村电网竣工后,要组织验收,对所施工的设施要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特别是电力线路的线间距离、交跨距离、对地距离要符合规定。

(5)在从事农村电网运行、维护、检修的工作中,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和高空跌落事故,实行“五步作业法”,能够推动全所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新局面,提高农电安全管理水平。

(6)加大《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争取乡(镇)政府的支持,建立健全乡、村、户三级电力设施保护组织,达到保护电力设施的目的。

管理好农村电网,是农村供电所现场安全工作的重头戏,农网设备的运行缺陷,严重威协着农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它是安全生产活动中最大的拦路虎,为此,要打掉这只拦路虎,首先必须舍得投入资金,做好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并及时消除设备的运行缺陷,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其次严把新建设施的质量关,建立严格的交接验收制度,把事故隐患消灭在农村电网建设的初期。

2 农村电工安全管理

在农村安全用电管理体系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人(农村电工)是第一要素,是安全生产的执行者。由于农村用电量占县(市)级用电量的比重逐年增大,且农村电网线长面广,点多量大,农村电工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肩负着农村高低压电网的安全运行、维护、检修和农村用电安全检查等任务,他们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关系到农电工作的发展,责任十分重大。因此,做好各个乡(镇)供电所的安全用电工作,就需要依靠全体农电人员严格的管理和尽责的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1)乡(镇)供电所所长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首先要发挥供电所所长在农村供用电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所长的安全意识是农村供用电安全的首要因素,落实所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抓好农村用电安全的关键所在,发挥所长基层领导作用是农村用电安全的重要保证。所长是一个供电所的核心,其能力的大小、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供电所的管理水平。要求所长在开展工作中,要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确保不违章指挥,精心组织好各项安全生产活动。

(2)农村电工直接在供电所所长的领导之下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他们处在农村用电管理工作的第一线,足整个农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日前,农村电工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差、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大部分农村电工综合素质距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而限制了整体农村安全用电管理水平的提高。

(3) 目前,乡(镇)供电所管理的首要工作应放在农村电工的培训卜,包括业务理论、生产技能、相关法律法规等,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地进行严格的教育培训,经常组织农村电工进行技术比武活动,乡(镇)供电所的培训工作首先要从所长、生产班长、营业班长开始,让他们做好一个领头羊,才能更好地打开一个农电管理的新局面。

(4)建立健全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依照《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安全生产有关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安全生产监督规定》及市供电公司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结合乡(镇)供电所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每个人,做到“三不伤害”。一旦发现有违章作业或不安全行为从严考核,对已经发生的各类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分析、处理,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坚决不允许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3 农村居民用电安全管理

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每年农村触电死亡的人数高达1万人左右,农村居民由于文化素质结构的差异,安全用电的意识比较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私拉乱接的现象比较严重。供电企业要广泛深入开展《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活动,如采用宣传车在全市或全镇范围内进行巡回宣传,在电视台播放电力安全警示片,在交通要道口设置安全用电标语灯箱广告,到中小学校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讲解等。不拘形式地宣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达到提高全民安全用电的意识,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1)加强农村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管理,防止发生农村居民间接触电事故。经过农网改造后的低压电网380/220V,由于产权的变更。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也随产权延伸到农村居民用户的电能表,使得安全供电的法律责任更直接、更具体。因此在农村低压电网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作为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重要后备保护就显得更加必要。同时也必须告之农村居民用户:安装在农村配电台区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不是任何形式的触电都能保护的,用户必须安装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防止家庭中可能发生的直接接触触电造成伤亡事故,用电户应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从而形成农村低压电网的剩余电流保护二级、三级系统,使各级之间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2)提供优质服务,增强农村居民安全用电意识。农民在抗旱、排涝、浇灌、四夏农忙季节,发生用电故障或遇到困难时,供电昕抢修小分队要迅速赶到现场,解决用电上的实际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大量家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由于多数农民对这些电器的使用和维护知识知之甚少,农村电工要能提供家用电器的选用、使用、维修方面的知识。对电能计量装置出线侧(产权分界点)、农村居民用户室内的电气线路、设备的安装、维修,要做到耐心解释:以产权分界点为限,产权属于谁,谁就是该产权的安全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