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范文第1篇

1.社会经济关系,就是反映社会经济制度本质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生产始终是“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90页),因而人们在生产中必然发生构成这种社会形式的独特的经济关系。这类经济关系的实质和基础是所有制关系,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成果的分配方式。正是这类经济关系决定了生产的目的,即生产是为谁的利益进行的,决定了社会的阶级结构。每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它固有的与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的社会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构成了该社会经济制度的质的规定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斯大林指出,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完全以生产关系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由此确定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五种社会经济关系,规定了五种社会形态。

2.组织经济关系,就是在具体组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这类经济关系反映在经济运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它说明的是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具体形式和特点,如劳动的分工、专业化和协作,企业的经营形式和管理方法,调节经济运行的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等。这类经济关系,一方面是适应生产一般的需要,因而往往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之中,显示出超越社会经济关系的某种共性;另一方面,它又不能不受到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因而必然要反映和体现社会经济关系的特点和要求,成为社会经济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生产关系(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在这些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共性,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现社会经济关系的特点和要求。

二、生产关系两层次的区别和联系社会经济关系和组织经济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二者的区别: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形式在经济上的质的规定性,是不同社会经济形态根本区别之所在;组织经济关系的许多内容往往是不同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显示出它们之间的共同性。

2.二者的联系:社会经济关系和组织经济关系是密切联系的,两者是一种从属关系。社会经济关系反映的是社会制度本质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组织经济关系反映的是人们在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相互关系。前者是决定性的,后者是从属性的,是前者的具体实现形式。

三、正确理解生产关系两层次的意义

1.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两个基本点”的内在统一性。“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从经济上来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反映社会制度本质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即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等。我们的改革(开放也是改革)是改变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对象和内容是在具体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所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是两个层次的问题,非但不矛盾,而且是互相促进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改革开放规定了正确的方向,是改革开放得以健康顺利发展的保证;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助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可见,分清生产关系两层次,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范文第2篇

一、垄断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垄断与竞争的互动关系以及垄断的社会经济效应,建立了垄断理论。垄断学说是一个外延十分广阔、内涵非常丰富的理论体系。它是最早源于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恩格斯、希法亭、列宁等者对马克思的垄断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列宁形成体系,后来者丰富和发展了垄断理论。

(一)关于垄断形成的理论。马克思关于垄断这一经济范畴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他的鸿篇巨著《资本论》中。他在《资本论》第3卷中写道:“就出售来说,没有任何自然的或人为的垄断能使立约双方的一方高于价值出售,或迫使一方低于价值抛售。我们把偶然的垄断看成使那种对买者或卖者来说由偶然的供求状况所造成的垄断”,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论及三种类型的垄断:自然垄断、偶然垄断和人为垄断。不过,垄断理论所关注的只是人为垄断,这种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或若干企业的联合独占生产和市场”。

根据的垄断理论,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马克思关于垄断形成的理论,科学地阐述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进而形成垄断的主观原因。

(二)关于垄断与竞争关系的理论。马克思认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垄断有封建垄断和现代垄断之分。从动态发展的视角看,“我们不仅可以找到竞争、垄断和它们的对抗,而且可以找到它们的合题,……垄断产生着竞争,竞争产生着垄断……。垄断只有不断投入竞争的斗争才能维护自己”。在这里,马克思特别强调了垄断不仅不排斥竞争,而且离不开竞争,垄断和竞争同时并存,而且相互转化。只有在不断竞争中,垄断者才能生存下去。马克思对竞争与垄断辩证关系的历史考察和动态分析,对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竞争与垄断关系的这种宏观层面的抽象分析,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各自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三)关于垄断效应的理论。垄断理论通过对垄断形成以及垄断和竞争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垄断对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即垄断的社会经济效应。概括说来,垄断的社会经济效应具有二重性: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垄断理论认为,垄断的消极作用是垄断社会经济效应的主要方面。垄断控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和流通,垄断资本家通过指定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损害消费者权益和中小企业利益,阻碍技术进步,降低经济效率,导致社会生产和经济技术停滞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垄断必然产生停滞和腐朽的趋向。“在规定了(即使是暂时地)垄断价格的范围内,技术进步因而也是其他一切进步的动因,前进的动因,就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了;其次在经济上也就可能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但是垄断所特有的停滞和腐朽的趋势仍旧在发生作用,而且在某些工业部门,某些国家,在一定的时期,这种趋势还占上风。”

马克思垄断理论的分析表明,垄断的终极结果是“剥夺者被剥夺”。正如马克思指出:“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的不断减少,……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纵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垄断问题的多方位阐述,我们发现,经济学家肯定了垄断的积极作用,但是把重点放在了垄断导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停滞方面。

二、我国的垄断问题

(一)我国垄断产生的原因。我国的垄断问题比较特殊,其大多不是市场竞争的产物,而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轨而来的。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占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基本没有决策权,整个国有企业体系就如同一个垄断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与之相对应,我国主要存在两种垄断形态:行政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行政垄断指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或妨碍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产生的垄断。经济性垄断是指市场主体控制某一产品或者服务的经营状态,以及利用经济优势或者联合组织或合谋等方式限制排斥竞争的行为。行政垄断是垄断暴利产生的根本原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管理失职,是造成垄断暴利的重要原因;法制不健全,反垄断、反暴利立法滞后是产生垄断暴利现象的社会原因;垄断企业的不合理定价机制是产生垄断暴利的直接原因;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产生垄断暴利的主观原因。

可见,我国垄断的出现不但没有违背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而是可以借用其垄断理论加以说明和解释的。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又导致垄断。只要承认我国存在自由竞争,那么垄断的出现就是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只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承认微观经济单位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致力于营造统一、开放、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就会出现优胜劣汰、生产集中,并最终产生垄断。

(二)垄断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我国经济垄断以及行政垄断中的国家垄断和自然垄断可以称为正常的垄断,其他的行政垄断可以称之为非正常的垄断。正常的垄断指社会经济运行所必然产生或必需的垄断。正常的垄断是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巩固和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保证社会经济福利得以实现的高效的产业组织。非正常的垄断指政府滥用行政权力,阻碍企业竞争而维持的垄断。其形成是行政权力滥用与市场经济力量的恶性结合,是违背市场规律的。非正常垄断非但不能给社会带来任何利益,相反,只会侵害社会利益。

正常的垄断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非正常垄断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经济生活中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我国垄断的社会经济效应的二重性,也与的垄断理论相吻合。

三、结论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科学社会主义

二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各国开始了自身的调整过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已出现了较之本世纪初有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的变化给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一些传统的理论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回答当代面临的新问题,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当达资本主义各国,经过几十年的自身调整,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①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虽然存在,但已有所变化,主要表现在国有经济的出现和股份制经济的发展上。在二战前的野蛮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生产的社会化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对抗性的,常常造成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和社会的政治动荡。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各国开始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加以调整;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虽然存在,但人民的生活状况有较大改善。二战前的野蛮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一极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一极是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尤其是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当时是很糟的,相当多的劳动群众处于绝对贫困化状态年代;③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战后,资本主义各国为了克服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④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虽然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但它依然在推动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没有表现出像二战以前野蛮资本主义时期那样,严重束缚生产力。

资本主义在当代的上述变化,为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了新课题。它要求我们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1 应进一步认识和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

随着资本主义在当代的变化,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产生了怀疑,以为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消失了,资本主义成了最合理的制度。应该承认,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有下述三点我们必须看到。

(1)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并没有消失,并且依然发展着。在美国,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不仅依然存在,并且致使美国日益成为病态的社会。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2)从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中不应得出资本主义制度更合理的结论。因为,这种变化恰恰是资本主义各国在科学社会主义取得重大成就、社会主义社会的许多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后,吸收、借鉴社会主义成就的结果。

(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达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其他国家东施效颦,走资本主义之路很难成功。必须看到,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脱离封建社会较早,进入大机器工业的文明发展阶段历史较长。在上百年的时间中,它们曾长期剥削和奴役落后国家,这为其经济起飞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由于这些国家在生产社会化、市场化方面,起步早、起点高,捷足先登,率先抢占了某些世界市场,因而也为他们在战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应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

多年来,人们一直以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就是要彻底否定资本主义的一切。其结果使社会主义发展缓慢。现在看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必然的,但代替的具体形式则是辩证否定的形式。代替的同时也有继承、借鉴和吸收。

从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一,战后资本主义在几十年的发展进程中,虽然有较大的变化,但其基本经济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没有改变。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度主义的时候,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是需要加以根本否定和摈弃的。其二,资本主义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为了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相继推出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具体的经济管理形式和社会管理形式。实践证明,这些具体的管理形式是人们积极探索和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客观规律的积极成果。显然,类似市场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管理形式和社会管理形式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和商品经济条件下发展经济、管理社会的成功经验的结晶。它属于人类的共同财富。其三,战后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为了缓解自身矛盾,也借鉴和吸收了社会主义的一些成功的做法,从而使它成为今日的状况。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在代替资本主义的时候,不应将此作为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摈弃。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也不应为了同资本主义“划清界限”而丢掉或抵制这些本来是社会主义应有的东西。如果那样,我们不仅偏离了人类文明发展大道,同时也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正确轨道。

3 应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具体历史进程

多年来,我们一直以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就是革命,只存在夺权的爆发式质变一种模式,似乎再无其他模式。笔者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借鉴、吸收社会主义成就而发生较大变化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具体进程,除了有爆发式质变的方式,还会有非爆发式质变的方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可能要经过几个阶段性部分质变,最终达到根本性质变。

目前,这些国家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国有化经济,国有经济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行业,都较完善地建立了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大多数人民生活有所保障并不断有所改善;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所克服;少数国家还吸收工人代表参加董事会,参与企业管理。上述这些实质上属于一种社会主义因素。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当代资本主义同早期资本主义相比,不是离社会主义更远,而是离社会主义更近了。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将要经历一个两种社会制度既相互较量、斗争,又相互借鉴、吸收,在某些方面相互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过程。目前,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恰好就处在这样一个阶段中。

参考文献: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资本;增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随着大机器的出现,工业化初露端倪,最初采取货币的形式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也存在商品生产和流通,固然资本也会在市场经济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明确提出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简单来说是放宽搞活我国的经济,更多发挥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作用,本文就是针对资本及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加以讨论。

一、资本的概念及本质

资本,最初以货币的形式而存在,但它又不等同于货币,他们的区别就在于:当具备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这一条件时,货币就转化为了资本,这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G-W-G)的矛盾的条件。经典作家给资本定义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更详细的讲:资本是以市场运动为其生命,并采取货币和其他商品形式存在的能够使自身增殖的价值。资本的本质,不是物,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性质

资本的性质,我们首先可以从资本和劳动关系中去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是资本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称为公有资本;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不再是资本雇佣劳动基础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而是一种新型的和谐关系,具体来讲是公有制条件下的合作关系。

三、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纵观世界历史,资本在西方迅速成长壮大,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书写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华丽篇章。但在东方,典型的是我国,资本一直倍受抑制,畸形发展,这是导致东方社会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之一。资本在东西方不同的境遇,足以说明它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现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应该以此为前车之鉴。

(一)资本是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素

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不少,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是根本动力,所谓改革就是要首先搞活经济,而资本要素就是搞活经济的一种成分。资本的本性是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价值,这使得资本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呈现一种隐性的张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

(二)资本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手段和工具

首先,资本通过其巨大的吸引力将各种生产要素融合,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这样讲,若没有资本,任何一种生产要素不能单独地发挥其对生产的作用。其次,资本通过融资将简单的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最后,资本本性也会客观上刺激技术管理等革新,由此也会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资本财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市场经济发端于物质财富的胚胎里,并从物质财富中汲取营养发展壮大。社会主义资本就是社会主义物质财富的代表,是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体现,是发展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条件。社会主义资本规模越大,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就越雄厚,社会主义发展速度就越快。

四、发挥资本在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的举措

(一)解放思想,使社会主义资本观念深入人心

使国民具有浓厚的资本观念,具体来讲,即使要从心底接纳资本,用资本来组织生产和经营。改革开放之前,我们习惯于把资本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在制政策上也更倾向于把资本排除在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之外,导致社会主义建设屡屡受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本问题上必须解放思想,破除一切歧视资本的传统观念,充分发挥资本对发展社会主义的作用。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再走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牺牲生态环境的那种粗放型的老路,而是要走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路子,实现劳资关系、资本与环境的关系、资本与社会关系和谐发展。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是国有企业,现阶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就是对国企的深化改革,其中改革的重要一点就是要用资本重组国企,实现政企分离,从组织结构上根本改造国有企业,使之成为以追求国有资本盈利为存在价值的现代企业。

(四)打破资本界限的限定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范文第5篇

一、经济法的产生背景与国家干预

(一)政治、经济原因。根据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任何一种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法当然也不例外。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国民经济部门的不断增多,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在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克服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这就在客观上呼唤以国家干预为己任的经济法的出笼。

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客观必然性,是经济法产生的政治原因。任何时期的经济运行都需要国家干预,国家干预经济运行是国家管理经济的基本职能,体现了“国家之手”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干预则更为必要和迫切,国家干预是医治“市场失灵”的一剂良药。

(二)理论原因。任何一种法律现象的产生必然有其深刻的理论原因和浓厚的文化渊源。以国家干预为核心的相关经济学说和法学观点是经济法产生的理论基础。无论是凯恩斯的国家全面干预主义还是强调国家适度干预的新凯恩斯主义,都对经济法的产生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部门法原因。弥补传统行政法、民商法的调整真空而重新架构新型的部门法的需要是经济法产生的部门法原因。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一系列崭新、复杂的经济社会关系的产生,这些社会关系突破原来单纯的民事和行政关系而表现得更为错综复杂,传统的以个人权力为本位的民法和以国家权力为本位的行政法在这些社会关系面前举步维艰、无能为力。因此,在传统的民法、行政法之外构筑一个新的法律部门来调整这些新的社会关系就成为必然,而这个新的法律部门就是经济法。

(四)其他原因。除此以外,经济法的产生还有法律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它们和以上几种原因的共同作用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经济法的产生。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与国家干预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的经济法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的时代,是随着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出现而逐渐产生、发展的。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计划经济的弊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并不完美,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完美的,但是与其他机制相比,市场有个优点:它能提供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私人和公共决策者都能迅速纠正其错误。”[1]但市场经济并不等于自由经济,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失灵的时候,市场经济的弊端决定了必要的国家干预的出现。在过渡崇尚自由竞争和市场经济万能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为理论基础,资本主义滑向了完全自由竞争的极端。在这一阶段,经济上要求完全的自由竞争,法律观念中推崇“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合同完全自由”等原则,强调政府完全不干预经济,而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这种极度夸大“市场之手”作用的自由放任主义成了指导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纲领。然而,市场自身仍有许多难以克服的顽疾,其滞后性、盲目性、无序性缺点必然导致过度竞争和垄断等限制竞争行为,从而窒息整个市场经济的活力。“我特别反对一种看法,即如果对市场放任不管,就能保证资源的最佳配置。我把这种看法称作‘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Fundamentalism),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危险的,因为它对市场机制过于信任了。

市场在相互竞争的私人需求之间配置资源非常有效,但不要指望市场会满足所有的社会需求。”[2]终于自由竞争在经历其疯狂自由后终于走向另一个极端———垄断,从而使整个资本主义走向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资本主义垄断时期。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反思其经济发展态度,认识到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必要性,为克服市场经济的缺陷转而进行国家干预,于是一系列体现国家干预经济运行的法律法规开始产生,这就是现代意义经济法的产生,而国家干预本质即是经济法应有之意。当然,国家干预在资本主义社会也经历了完全干预和不完全、适度干预的发展演变。以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为代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逐步成熟,从而使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干预演变成一种以经济法治、经济民主、经济公平、经济效益以及经济秩序等为目标的积极的干预、适度的干预、谨慎的干预。相对于市场“无形之手”的调节而言,国家干预则是利用“有形之手”的调控来弥补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经济发展史和经济法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历史都表明,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干预,没有国家干预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想象的,经济法的产生本身就是国家干预制度的产物。

三、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国家干预

中国经济法的产生背景却有别于资本主义国家,我国经济法是为了匡正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导致的“政府失效”应运而生的,即先有“政府失效”,再有国家对“政府失效”的干预和对市场机制的呼唤。面对以国家过度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束缚,国家必须要通过改革,尊重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社会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同时规范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约束政府的过度干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够同时调整市场规制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的中国经济法才由此诞生。所以,中国经济法仍然是国家干预的产物,国家干预仍是经济法的基本内涵,经济法的国家干预本质正是经济法具有公法性质、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根本原因。总之,不管是“市场失灵”也好,“政府失效”也罢,都离不开国家适度干预的弥补或医治。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之法,西方国家如此,中国也不例外。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范文第6篇

摘 要:剩余价值理论是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服务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其作用的发挥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实现,有效地消解了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不协调,从而可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创设其发挥作用的文明范式。

关键词:剩余价值;市场经济;现实意义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剩余价值,但他并没有将剩余价值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范畴,剩余价值具有一般属性,并对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剩余价值的范畴、来源及特征

1、对剩余价值范畴的再认识

剩余价值的一般属性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分析。从质的规定性来看,剩余价值只是剩余劳动的凝结,只是物化的剩余劳动。从量的规定性来看,剩余价值等于原预付货币额的增加值,即超过原价值的余额。从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来看,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社会范畴,而是除原始社会之外其他社会共有的范畴。剩余劳动物化为剩余价值,也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商品经济,剩余劳动必然物化为剩余价值,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着剩余价值。

2、全面认识剩余价值的来源

传统理论认为,剩余价值只能来源于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工人的剩余劳动。然而今天的社会状况显然与马克思当时研究剩余价值的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来源主要有:

(1)全社会的劳动者活劳动的剩余劳动形成价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剩余价值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中。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社会劳动者活劳动中的剩余劳动都能成为剩余价值的来源。

(2)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剩余价值的产生

知识的积累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从而促进了剩余价值的产生。知识的价值经过投入转入就形成了知识的剩余价值,或叫做技术的溢出价值。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只要重复使用这种知识,就可以增加剩余价值的量。

(3)生产力系统效应形成的价值

现代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联合劳动和分工协作的范围就越大,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水平就越强,系统效应就越强。这种系统效应提升了新价值,不增加产品成本,而形成剩余价值。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基本特征

(1)剩余劳动的性质和反映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来源于政治上处于被剥削地位的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来源于政治上享有主人翁地位的劳动者提供的自觉劳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反映着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对抗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反映劳动者整体利益与劳动者个人利益之间的兼顾关系,虽然其中也包含着利益差别和矛盾,但这种差别和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2)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及其反映的经济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活动中,表现为利润、平均利润、超额利润、商业利润、利息、企业主收入和地租等转化形态,并共同瓜分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因而反映的是一种对抗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剩余价值也存在上述种种转化形态,但主要是采取了税收和利润这两种主要转化形态;此外,还有各种社会基金形式的转化形态。这些具体形态所反映的经济关系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剩余价值的占有和分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完全归资本家无偿占有,其分配在资本占有者内部进行,其用途也是为维护资本所有者的根本利益。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企业的剩余价值从根本上说属于劳动群众共同占有,剩余价值再分配也是为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服务。

(4)剩余价值在市场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用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是生产的特定内容和动力,处于支配经济运行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剩余价值增殖固然重要,但更重视兼顾公平与效率,因而剩余价值起着推动社会全方位发展的作用。

二、剩余价值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作用及指导意义

1、剩余价值理论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剩余价值规律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利用商品生产者受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追求剩余价值的行为,促使商品生产者把资本投向利润率最大、效益最好的产业和部门,从而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利用剩余价值规律促使各个企业在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社会财富得到增加,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2、剩余价值是促进技术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从剩余价值的自然属性和商品经济一般的角度,去把握和规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这个范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发扬其有利于扩大再生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面,以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范畴就体现了这种“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这就有力地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所以,一方面政府要在政策上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技术革新;另一方面政府应着力提高社会范围内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

3、剩余价值理论有助于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充分揭示了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开放前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成功运行始终离不开劳动力商品的支撑。我们目前正在大力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劳动力市场。当前经济发展对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需求比对物资资源的需求更为突出。因此我国现阶段,一方面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坚决贯彻“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把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作为经济发展最深厚的基础,不断开发我国人力资源中的巨大潜力,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逐步消除妨碍人才流动的各种障碍,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4、利用剩余价值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分配制度,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由于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因此,在分配制度的设置上应充分体现出要素的贡献和要素所有者应得利益,有效地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劳动者不断加大对自身素质和培训的投入。在此基础上,健全竞争法规,完善市场体系,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良好的竞争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竞争机制的内在功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必要的动力。在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

[2]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M].人民出版社,(1975).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范文第7篇

从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到确认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什么改革的实践总显得步履艰难?为什么理论常常落在实践后面,甚至抑制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实践?原因之一就是要承受“是不是在搞资本主义”的巨大压力。这就有必要正确认识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利于我们理直气壮地搞经济体制改革,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应该把资本主义国家许多符合商品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具体方法、形式及部分思想文化观念与资本主义制度区别开来。尽管这些东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形成的,尽管资本主义制度给它们带上了特殊的社会性质,但是,它们却不一定是这一制度所特有的。比如发展商品经济的一些具体做法,社会化的现代工业管理方法等等,就是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现代文明的成果。如果我们把它与资本主义制度混为一谈,实际上就是将社会主义与现代文明对立了起来。

要把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某些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区别开来。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很多弊病。然而,如果不加区别地把一切问题都归因于资本主义制度,那是不准确的。必须看到,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问题,有的是现代工业社会所共有的问题,也可能是我们或迟或早将要面临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我们曾经把它看作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无法治愈的痼疾,可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我们也遇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虽然我们同样能够对它进行有效的治理,但这一事例说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问题的片面认识和简单化批判应当避免。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当代西方国家;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转型;启示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8-003-01

政府职能是各国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所固有的功能,是适应国家的根本目的而形成的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内容。它分为两大类:政治统治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其中,公共管理职能,是其政治统治职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其内容、范围和模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具有不同的表现。

由于早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运行完全靠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来自行调节,它在有效配置资源、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可以依靠市场来解决。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问题是无法仅仅依靠市场来解决的,这也就是“市场失灵”之处。而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正是政府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为基础论证了国家全面干预的合理性。以美国为代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纳了凯恩斯主义的主张,普遍推行了国家干预政策,加大了对经济社会生活管理的范围和力度,公共管理活动明显加强。

在20世纪,西方各国政府扩展公共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福利国家”的建设。“福利国家”是政府以社会总体代表的身份,试图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校正社会自身所固有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的趋向,并以此作为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种手段。正是由于各国政府全面而有力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的缺陷,保证了西方各国战后近30年经济的持续“繁荣”。

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如同20世纪初遇到“市场失灵”问题一样,又遇到了“政府失灵”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英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德国、法国、瑞典、日本等国家先后进行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方面的改革。这次西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转型的主要内容有: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重新界定与定位,处理好“掌舵”与“划桨”的关系,把政府的决策职能和管理职能区分开来;政府的“企业化”,政府原有的管理模式必须改革,要向企业那样,不断地以新的方式,运用其资源来创造最大限度的生产率和效能;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分权化”,有许多政府公共管理部门被改为准政府机构或独立出去,履行政府的某些管理和服务职能;政府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即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政府不仅要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而且要充分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推行公共服务社会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要科学地界定政府职能,及时转变政府职能。这意味着政府角色的转换:即从微观领域的管理者转变为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外部性间题的解决者、市场制度的保护者、微观制度创新的推进者、公平竟争的维护者、规模效益的管制者;在宏观领域政府要承担起维护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及充分就业的解决者的角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进行监督,充当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和外在效应的消除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源开发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支持基础研究、新兴产业开发、落后地区开发以及从事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维护治安、加强国防等工作。

在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过程中,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用市场的力量来改进政府的工作效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吸引民营企业、社区、非盈利组织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在公共管理领域要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达到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进而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的目的。

要建立健全法制、完善规章制度,尽快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从本质上看,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秩序的确立、运行必须靠制度来保障,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活动也必须靠法律来规范。因此,在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必须加强法制建设,重视制度规则的选择和创新,把政府的公共决策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决策的质量;依法约束政府行为,将政府机构规模、人员及经费开支的数量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实现政府管理过程的程序化、法制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