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

农业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业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 公益悬浮与商业下沉:基层农技服务供给结构的变迁 地铁出口与下沉商业广场的结合设计 商业与公益的双人舞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格局下的金融需求与供给研究 农业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的诱致性与强制性变迁 商业与公益合作的挑战和趋势 刍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提升区域农技推广服务水平 浅析基层农技推广的现状与改进的策略 试析基层农技推广的现状与改进对策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新起点与新思路 试论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和“经营” 农技与农机推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发性金融服务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探析 经济转型与产权制度变迁的供给支持 渠道下沉的机遇与挑战 渠道下沉后的转型与升级 商业明星公益真人秀节目的“成”与“惑” 商业社会背景下电视公益广告的生存与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0]高启杰. 我国农业推广投资现状与制度改革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2(8):2733.

[11]倪锦丽. 打通“最后一公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创新的必然选择[J]. 农村经济,2013(5):8991.

[12]胡瑞法,黄季j.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现状及影响[J].战略与管理,2001(3):2531.

[13]黄季j,胡瑞法,智华勇.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0年发展与改革:政策评估和建议[J]. 农业技术经济,2009(1):411.

[14]周曙东,吴沛良,赵西华,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3(4):5762.

[15]王甲云,陈诗波. “以钱养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成效分析――基于湖北江夏、襄阳和曾都三地的实地调研[J]. 农业经济问题,2013(10):97103.

[16]吴理财,张良. “以钱养事”后续改革推进的问题与对策[J].学习月刊,2009(3):3334.

[17]贺雪峰. “以钱养事”为何不宜推广[J]. 决策,2008(6):5455.

[18]周宣东.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2002(7):1920.

[19]何传新,窦敬丽. 当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对策[J]. 中国科技产业,2004(10):5760.

[20]《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 中国农技推广: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J].管理世界,2004(5):5057.

[21]周飞舟. 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3):138.

[22]宋洪远.中国农村改革30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2.

农业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一、农村进一步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改革的阻力和难度增大

农村改革走到今天,基本特征已发生重大变化:

1,从宏观层面进入微观层面。第一代改革主要是框架式的,今天的改革主要是结构性的,出台的政策尤其需要具体、细化。

2,改革的成本高了。过去的农村改革主要是放开问题,现在无论是财政体制、教育、文化、卫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改革的边际成本递增。

3,改革不能即期见效。过去一个政策出来,立竿见影,“大包干…一包就灵”,今天的改革很多都是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很难短期见效。同时,各类利益群体胃口高了,要求不断攀升。解决温饱后,人们的欲望变成无数个,“实惠越来越多,满意度越来越低,幸福感越来越低”。即使是取消农业税,农民的反应并没有想象中的强烈。

4,改革的支持率低了。社会群体不断裂变、分化、组合,不同的群体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很难再像改革初期那样形成强烈的改革共识。

5,改革的复杂程度高了。经济与政治,社会与文化,纵向与横向,过去与现在,都需要协调对接,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6,更依赖政府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而一些政府部门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且利益硬化,很难沟通。

7,初期的改革是自下而上推动,现在是自上而下推动。过去的农村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焦点是农民怎么干;现在的农村改革,目标是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全方位提供服务,焦点是政府怎么干。中央政府将成为今后农村制度创新的主导力量,而不能寄希望于农村自发的制度创新。这些变化,都使改革的阻力和难度大大提高。

(二)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并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农业体制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市场农业的发育水平还很低。又遇到深层次的制度问题,农村土地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人才市场、农资市场等发育几乎停顿,农产品市场甚至有所倒退,造成了农村生产要素向城市“逆向流动”,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1,现行的土地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1)我国城乡分治、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的土地制度存在缺陷。农地制度无论是地方创新还是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均朝着强化土地物权和以农户为主体的市场交易方向,而非农地制度却在朝向强化地方政府垄断和土地利益最大化的方向。(2)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缺陷。使用权受承包期限限制、受“计划权”的分割和限制、缺乏抵押等处置权。(3)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缺陷。在农地上仅表现为发包权,已没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利。在农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过程中,集体土地的产权也是残缺的,使用、收益和处置权都不完整。(4)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存在缺陷。只能在本村集体成员之间流转的制度规定,使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的交易价值被严重低估。所以,没有所有权支撑的家庭经营制度已经显示出了自己的虚弱:农民不愿意打算长期投资:农民对农村社区的人身依附:劳动力流动受到制约:土地经营规模的潜力不能利用: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乡村干部权力的日益膨胀;乡村社会关系日趋紧张等等。

2,农村金融市场不健全,农民贷款难。我国城乡金融发展长期不平衡,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很严重,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迄今为止,中国9亿农民的主要融资渠道仍是靠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人借贷。而从国家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农户尚不到五分之一。农户面临的正规信贷约束非常严峻:一是有现实的信贷需求,但却不能获得正规贷款:二是虽然获得了正规贷款,但正规贷款的规模小于实际资金需求规模。另外,农民觉得贷款难,是因为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国家商业银行不给农民放贷,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不知道哪个农户有偿还能力。

3,农村基层科技推广体制存在问题。一方面存在着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顾,运转机制不活,人员队伍不稳,经费保障不足,科技人员闲置等问题。

(三)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综合改革主要是以推进乡镇机构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内容的改革,而乡镇不是完整的一级政权。首先,乡镇干部编制和人事等管理权限在县一级,人事调动由县级编制和人事部门负责,乡镇不是完整的人事管理机构:其次,乡镇许多事务性工作大多由县级相关部门负责布置,乡镇只是落实和完成工作而不是因地制宜地去开展工作:再次,乡镇撤掉国库,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和基金收入以及税收收入全部上划到县管理,乡镇财政困难,经费缺乏保障。为了完成党和国家所赋予的神圣职责,不少乡镇在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举债保重点支出,保社会稳定。乡镇政府债务包袱沉重,全国乡镇政府总的背负着2000亿元庞大的债务,绝大多数的乡镇都有数量不等的债务。一些基层政府门前讨债的人连绵不断,讨不回债的人怨声载道,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也影响了基层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第四,村级事务实行村民自治,使乡级不能管理村级,而是协调和帮助村级工作。第五乡镇政府大部分职能肢解,职责权限不清,职能弱化严重。随着一些站所上划,形成条块分割局面,乡级政府管理职能肢解,职能弱化严重。如对财政收支、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以及文教卫生的管理和协调等等,为完善乡镇事权和财权要求进一步改革当前体制。

(四)有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合理配置城乡资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下一步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表面上看是涉及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但真正深层次的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机制。目前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税收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保障体系等都没有真正建立。

1,农民就业困难,收入低。“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不能得到提高,从而导致消费不足,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随着农业收入不再是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型力量,非农业收

入将逐步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性因素。所以从本质上讲,农民收入问题是一个就业问题。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还很低,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还远未形成。(1)就业限制依然存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还不能自由地进入城市所有就业领域。(2)就业歧视十分明显。同工不同酬的问题极为严重,使城乡二元结构演化为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3)落户城市的门槛依然很高。农民工及其家属还不能顺利落户城市。使城乡二元结构演化为城市二元社会结构。

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大。目前,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差距过大,根源在于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不同。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体制远未理顺。一是政府职能的边界不清。二是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划分不清。三是基层政府履行职能所需经费如何保障不清。四是“一事一议”机制何去何从不清。

3,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失地农民社保、农民工社保等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一是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较低。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近几年虽覆盖面不断扩大,但存在筹资标准低、保障力度小的问题。三是农村有上千万贫困人口还缺少最低生活保障。四是我国进城务工农民收入低、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职工就业不稳定,没有完全参与到社会保障体系中。五是被征地农民超过4000多万人,他们失去土地后多数还难以正规就业,面对诸多的社会风险,相当多的人成为弱势群体。城市居民享受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伤、生育、失业等劳动保险制度在农村也未建立。

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投入机制还未建立。尽管国家在资源配置上增加了投入,但对“三农”的支出并不太多,而且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很低。近几年国家财政收入幅度较大,财政用于支持“三农”的投入增长也较快,但新增财力用于支持“三农”的比重仍偏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实际上呈下降状态,“六五”时期为8.69%,“七五”时期为9.38%,“八五”时期为9.75%,“九五”时期为9.29%,而“十五”期间约为8%。总的来看,农业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还未制度化、规范化,工农业协调发展机制远未形成。

二、农村综合改革任重道远,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一)要寻求方法论的突破

新阶段的农村改革必须积极寻求方法论的突破,实现从体制机制创新向全面制度创新、从政策推进向法律规范、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逐步从原生态的“摸着石头过河”,到“找船过河”,最后走向理性的“造桥过河”。

(二)再造农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增强农村发展的内部活力

1,建立现代农地产权制度,使农民真正拥有土地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继承等权利,从制度和法律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这是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必须根本改革现行土地制度,推行土地的市场化。(1)改变土地政策的二元分割格局,实行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同地、同权、同价”。(2)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机制。农民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持长久不变,保证长期化,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范围扩大到处置权、抵押权。通过立法使承包权变为不可侵犯的农民的财产权,并使这种权利得以通过市场进行流转。(3)根本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实行公平补偿,以土地市场价值作为征地补偿的重要依据,不能以损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探索货币补偿、就业安置、社会保险、企业股份等多种补偿安置方式。缩小征地范围。非公益性建设用地,不应再行使国家征地权力,由征改购,并允许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的前提下进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4)预留1O%-20%的“公地”,解决公共需要和一定期限内因人口变动后产生的土地使用权分配严重不均的问题。(5)积极推行农民宅基地的商品化。农民宅基地的所有权完全划归农民,并允许自由买卖;(6)修改《土地管理法》,对农民土地权利实行物权保护。

2,培育和发展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形成竞争性的民间融资机制,这是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重要条件。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在实现自身可持续经营的同时,有效满足农村金融服务。二是改善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服务,进一步增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服务功能。加强我国农业发展银行与农业部之间的协调互动,把目前各种分散的农业支持资金适度集中。由农业部做好资金使用的规划,由农业发展银行做好资金的具体使用和调度,以提高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三是要解决农村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的发育问题。解决农村金融市场发育问题的出路是发展民营商业银行。这需要设立合理的准入门槛,强化政府监管。

3,培育和发展农村技术市场,逐步形成市场化运作的基层科技推广网络,这是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的必要条件。要扎实搞好与农民发展生产密切相关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构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一是以加强农业公共技术服务为目标,增加科技经费,强化公益性职能;二是以精干高效为目标,设置公益性机构,增加农业科技人员;三是以提高推广效能为目标,理顺管理体制。

(三)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新体制

1,推进乡镇职能转换,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强化乡镇一级政府的服务功能,引导发展农村经济职能、市场培育职能、基础设施建设职能、科技服务职能、引导发展生产职能和公共事业管理职能。真正把乡镇职能转到改善民生、服务“三农”、优化环境、维护稳定上来,重点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同时,要把不应由地方基层政府承担的经济社会事务交给市场、社会中介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去解决。最大限度地利用农村现已存在的中介组织资源(如乡镇、村社区组织、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以及乡镇的“七所八站”等组织形式)的网络体系、基础设施、专业技术人才和社会动员能力,整合农村已有的和正在发育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实现传统组织资源和新型组织资源的有效对接。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市、县分治和“省直管县”体制,进一步探讨如何解决地方党、政、群、团组织机构分设的问题。

2,合理划分事权与财权,先易后难,妥善化解乡村债务。重新划定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收入和财力分配,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事

权,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保证财权与事权统一,并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按照依靠群众、先易后难、民主公开、规范操作、依法办事的原则,妥善化解乡村债务。一是全面清理核实乡村债务,摸清底数,制止新债,锁定旧债。二是依据成因,明确化债责任。三是分类化解,多渠道探索有效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办法,逐步化解旧债。四是总结经验,稳妥开展试点。通过增加化债奖励补助资金等形式,建立化解乡村债务的奖励补助机制,调动基层化债积极性,形成化解乡村债务的合力。

(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建立和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1,切实解决农民收入和就业问题。实践证明,打开农民收入问题“死结”的钥匙是破除户籍障碍和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积极推动进城农民与城市社会的融合。一要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建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一套标准住房登记一户居民(可以是一人)的制度。二要完善社会流动机制,消除农民社会流动的制度障碍。三要改革劳动管理体制,调节劳资关系,增加城市就业机会。通过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解决农民工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

2,深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最为根本的措施是推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真正覆盖到农村。必须调整国家财政资源和建设资金的投向,由以城市为主向更多地支持农村转变,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要合理界定各级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完善相关政策,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还要加大农村卫生服务的财政支持,缩小卫生服务的城乡差距,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使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3,完善制度,健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制。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出发,完善制度,健全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制。目前发展的重点:一是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规范财政补助资金的拨付机制,扩大参保农民的覆盖面,逐步提高参保农民医疗费用报销标准,减轻农民医疗负担。二是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简化低保申领程序,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三是进一步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工伤、生育、失业等劳动保险制度,在城市郊区先行开展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步扩大范围,逐步建立健全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在内的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业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是随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展开而孕育形成的。伴随着农村微观经营制度由互助合作到再到家庭承包经营,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对象也由最初的互助合作、初级社、高级社到,再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其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由帮助和指导合作社加强财务会计制度管理,到“四大管理加分配”,再到目前的“三大管理、三项指导”。纵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变革,我们可以看出,农经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无不是伴随着国家生产关系的调整,伴随着农村的改革而展开。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也出现了国家、集体、农民个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暴露出这一制度下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正是针对这些矛盾,一方面抓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减轻农民负担和集体资产财务管理这三大管理,解决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抓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工作,解决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形成了目前农经工作的格局。只要这些矛盾存在,就有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生存空间,一旦这些矛盾得到解决,农经工作现有职能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从国家大局出发、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农经部门也要加快这些矛盾的解决,不能成为改革的障碍。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居安思危,眼光放得长远些,着眼于这些矛盾解决后的农经工作的发展方向。

从当前情况看,农村的第一个矛盾即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之间的矛盾虽未能完全得到解决,但改革的方向是朝着逐步规范化而展开的,无论是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和物权化、农村税费改革,还是集体资产的转制,都是如此。而农村的第二个矛盾即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现在才开始着手解决。随着加入WTO,这一矛盾会暴露得越来越明显。因此,从中期看,我们应该在解决第二个矛盾这方面多做些工作。

农业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 当前中国社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根源及解决路径 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党建突出问题 浅谈当前农村社会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对策建议 当前基层治理几个突出问题 当前城市义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酒店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的选择 当前旅游网络营销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建设项目审计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办法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探析 当前学前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当前中学外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策略探析 当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 当前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农村生物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办法 当前经济运行的新变化及突出问题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及应对 当前影响企业稳定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策略 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年2月29日。

②程同顺:“村民自治的时代困境及未来趋势”,《人民论坛》,2013年第26期。

③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信网,http:///,2016年1月22日。

④吴景双:“外出务工致农村人才流失超8成,职业农民培养难”,新华网,http:///,2015年5月11日。

⑤齐东杰,周海生:“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第2期。

⑥李丹丹,杨雨奇,赵欢:“12起村官巨腐案涉22亿”,《新京报》,2014年8月7日。

⑦曹溢:“‘村官巨贪’戏码缘何不断上演?”,《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10月22日。

⑧刘苗苗,宋明爽:“社会治理理论视域下的农村基层探析”,《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⑨叙岚:“反家暴更须关注留守妇女权益”,中国青年网,http:///,2016年3月10日。

⑩潘岳:“环境不公加重社会不公”,《t望》,2004年第45期。

苏扬:“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第2期。

农业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 改革 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在支持“三农”、服务“三农”、支持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特别提出了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能否建立一个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金融机构缺乏,有效供给不足。由于贷款的高风险性、高成本性和弱补偿性,商业银行在农业贷款中的赢利空间很小,导致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大量撤并机构、上收信贷管理权限、转移投资项目等。特别是已经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已将重心逐步向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转移,向优势行业倾斜。另外,目前的涉农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商品的供给主体,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已经开始基层机构收缩和撤并的改革。而被称为“资金漏斗”的邮政储蓄银行在全省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在信贷业务发展初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面相对狭窄,要在农村金融发展中发挥较大作用并不容易。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极其缓慢,民间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中的渗透程度与服务范围非常有限。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容乐观。金融生态环境是指由居民、企业、政府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农村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影响了金融机构开拓农村市场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个人和企业的失信行为导致银行出现大量不良资产,而银行一旦诉诸法律,却往往“赢了官司输了钱”,讨债十分困难。再加上农村地区的投资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风险大,造成了“个人、企业贷款难、金融机构难贷款”的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从根本上导致农村金融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地区退出,在新农村建设形势下,曾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农村信用社,难以独自扛起支持“三农”的重任。目前,河南农村信用社系统的存款数量仅占全省金融机构存款总量的40%左右,而“支农”贷款数量却占到全省金融机构“支农”贷款总量的90%左右。其中,67.4%的农户得到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持,贷款需求满足率达到84.3%①。然而,仅靠农村信用社这一家金融机构,很难满足河南农村、农业和农民对金融的需求。一“社”难支“三农”是全省农村金融现状的真实写照。

农村金融服务单一。现行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趋势,单一的农村金融服务已不能满足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金融网点匮乏。近年来,伴随着大量商业银行网点从乡镇的撤离,农村信用社的网点也日渐减少,农村金融网点的缺乏情况日益严重。由于急须融资的农户往往缺乏必要的担保,以及担保机制的不健全,作为农村金融主要融资渠道的乡镇信用社和银行并不能及时提供农村急需的资金,进而迫使资金融通不得不通过间接融资方式进行,这极大地破坏了农村筹资的效率。三是金融工具及服务品种单一。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上主要提供储蓄、抵押类贷款及农村小额信贷等金融品种,抵押、担保、承兑、贴现、承诺、咨询服务、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还很少,已经存在的金融品种往往要求有严格的抵押物,而急须融资的农户往往难以拿出符合条件的抵押物,商业化的运营加上担保机制的缺失,又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品种及工具的单一化。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一些依靠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服务项目,如网上银行等业务几乎空白。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建议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增加支农资金的有效供给。其一,拓展农村金融机构。新型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是既包括商业金融也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既包括银行也包括保险、证券、期货、投资基金、风险投资、信托等在内的完整体系。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中,信用社是事实上的主体,但它并非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除继续深化农信社改革外,还应发展真正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并拓展其他金融机构。一是要发展农村的保险业,特别是政策性保险机构;二是要发展农村地区的证券期货业,特别是发展农村期货市场;三是发展农村的投资基金,特别是农业发展投资基金;四是发展农村信用担保公司,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此外,还应发展农村的信托业、金融租赁业等。

其二,拓宽各金融机构的支农融资渠道。完善当前以政策性金融为导向,商业金融为主导,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将对农村资金的“抽血”机制,转化为“输血”机制,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农村。确定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及民间金融发展的方向,逐步填补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的空白。农发行应为农村发展提供政策性的金融业务,强化其支农职能,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农业银行,可参与农村重点企业或龙头项目的建设与发展中来,把营业网点延伸到特色农业和农产品的基地建设中来。允许农村信用社推出新的盈利模式,深化邮政储蓄银行的涉农业务范围,正确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逐步把民间金融引入农村金融供求体系中来。

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一是推进司法机关依法行政,有效保护债权人的经济利益;二是建立覆盖全部企业、个人的诚信数据库,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的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四是积极发展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探索“龙头企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担保公司+农户”的“四位一体”经营模式,有效解决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问题。

完善农村金融监管和保障体系。第一,健全和规范农村金融市场进出机制,适度降低进出门槛。可适度扩大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合作范围,强化金融服务面积的铺设,避免农村金融网点的萎缩,通过推动商业银行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来保证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利润,使相关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获得良性发展。第二,对支农贷款业务,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贫困地区,贷款应强调政府主导机制,发挥政府扶持性的贷款,削弱金融资金的商业化导向;对于贷款年限,可逐渐调整与农业生产周期相一致;适度扩大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及对象,逐步把农村产业链贷款纳入服务体系。第三,强化对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及职业道德培养。银行监管部门在制定适合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监管机制的同时,应进行配套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服务,对农村金融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进行及时、持续和有效的培训。第四,建立“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各级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三农”贷款风险基金,农村金融机构在其盈利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作为风险基金的一部分,用于不良贷款的核销②。

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开发适合农村市场需要的金融品种及金融服务,创新农村金融担保机制,开发授信授权管理机制,完善信用等级评定方法,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的优势,注意提供理财及投资咨询等金融服务,鼓励投资银行机构和证券交易所开发、设计为农民服务的金融产品,探讨资本市场为农村和农民服务的路径③;根据不同地区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分区,对金融市场发育完善的地区,可推广银行卡业务,逐步建立并完善农产品期权期货市场等;对金融市场发育欠缺的地区,建立起风险可控、方便及时的授信机制及担保机制,确保农村金融资源能真正服务于农村。建立起覆盖范围广的汇兑结算网络,通过提升服务水平推进农村金融的城市化和现代化,来适应多样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

政府应当对农村金融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一是要在农村地区继续强化政策性金融的主导地位,并对政策性金融给予财政和税收优惠;二是对其他农村金融给予财政和税收上的优惠;三是对商业银行的涉农金融活动给予财政税收优惠。不仅涉农金融机构有支持“三农”的义务,商业银行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鼓励商业银行向农村提供资金,对其涉农金融活动给予贴息、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等优惠。(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本文为2007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新农村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问题研究》中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07BJJ015)

注释

①訾红旗:“金融机构大撤退农村患上‘失血症’”,《南方农村报》,2007年1月17日。

农业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民基本权益的客观要求。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农民是公民成员,依法享有宪法赋予的享受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

    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农村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和体现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客观要求。

    2.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稳定的重要保障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不稳,则国家难定”。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并没有建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还是通过个体的家庭保障来实现“积谷防饥,育儿养老”这般的观念在农村社会根深蒂固。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土地保障为主的农村家庭保障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弱化,完全依靠家庭养老,风险很大。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受到严重挑战,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也受到严重威胁,“城乡二元制”的社会保障制度种种弊端不断显现,农民要求建立社会保障的呼声口趋强烈,都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势在必行。通过社会保障代替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无疑可以减轻家庭负担,缓解农村贫困,增加农民福利,维持社会稳定。

    3.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城乡收入差别大,相对于城市较为健全的保障体系来看,农村社会保障刺度的建设大大落后于城镇,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与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为基本前提而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风险性”,农村经济也是一种典型的风险经济。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实行,使农户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市场行为主体,从而决定了他们必须独立承担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因而也就产生了相应的社会保障要求此外,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的客观要求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将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这些脱离传统农业的农民,如同城镇职工一样,也迫切需要有稳定的社会保障。

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1.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起步晚,整个社保体系还不健全,处于摸索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从城市延伸到农村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了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后的结果。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从诞生到发展,在发达国家中已有相当成熟的经验。而在中国,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时间很短。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才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国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遵循。

农业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范文第7篇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改变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改变了农村经济的运行规则,对这种新的发展环境下农村经济变量关系的充分理解和认识,是解决农村、农业发展问题的基本前提。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动力系统,这种动力如何调动和利用以及其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社会的激励机制的类型和完善程度。激励机制是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管对激励机制或激励规则的规定是明确的,还是隐含的、派生的,激励因素总是客观的、无所不在的对社会经济发展效率发生着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当我们改变了经济变量间的关系,改变了经济的运行规则后,也就改变了其激励系统。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之所以带来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本质上源于农村激励机制的重构,极大地刺激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扩大农村经济活动的积极性;80年代中后期农业发展放慢,后劲不足,很大程度是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农村激励机制缺乏应有的调整和完善,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变量关系新的变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结果。这里我们强调激励机制与农村、农业发展的关系,并不意味激励机制不完善是我国农村和农业问题的唯一可以接受的解释,并不否认和排斥从其它角度所作出解释的合理性,它与其它角度的解释并非一定冲突而完全可能是相互补充的,但现有的农村激励机制不完善是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却是不容置疑。从对农村农业问题的已有思考来看,人们对此却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对于农村、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是将其主要归结为政府对农业扶持不够,对农民利益保护不力,认为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从而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应该说这样认识农业问题是有一定道理的。过去农业长期上不去,要害就在于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为了保证弱质性的农业稳定发展,无疑需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然而,在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化的今天,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看,仅仅注重农民利益本身,单纯依靠政府加大农业保护力度,并不能实现农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这不仅是因为缺乏这样做的现实基础,还因为农业问题已不象改革初期,主要只是个价格问题。目前,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出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市场价格事实上构成国内价格运动的上限。同时,任何社会都不可能以少数人对多数人长期进行经济上成功的支持,在8亿农民3亿城市人口的格局下,要想真正做到对农业的保护,国家财力根本无法承受。另外,目前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利益差距很大,据有关资料,一般情况下,要实现务农与非农人均收人的大致均等,粮食价格至少要在现有价格上提高4倍,这事实上是无法做到的;而达不到这个“阂值”,即使农产品价格有了很大的提高,仍不能解决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问题,农民增收后并不会形成增加农业投人的经济动力。当然,这并不否认当前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增加农民收人的必要。在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一时难以降下来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粮棉定购价格是维持农民收人预期,保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有效措施。但提高农产品价格只能是一种临时调节、延缓矛盾的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比较利益问题,提价的作用往往被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更快上涨所抵消。

出现比价复归有认识上的原因,有人为的因素的影响,如部门利益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其内在的经济原因。比价复归实际是由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在城乡、农业74与非农业较量上农民总是最后处于下风,除了农民组织程度低、缺乏有力的利益代言人等因素外,本质的原因是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利益的现实要求缺乏合理的经济基础,政府不可能在利益矛盾调节中,长期偏离经济原则倾向于农民;即使能这样,过份注重农民利益的这种保护,结果会最终损害农民和农业的长期发展利益。农业比较利益低从根本上讲,是农业落后的结果,国民经济结构的转换、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解决农业比较利益低的根本措施。不恰当地强调农业价格保护,将造成非农经济发展的不经济,使过多的资源向农业倾斜,影响国民经济整体增长,从而影响农业的长期发展利益。农业比较利益低与农业小规模经营方式有直接的关系,笼统强调保护农民利益,实际是对全体小农都进行保护,这只能是保护农业的落后。过分强调农业利益保护,会刺激农业高成本生产方式,阻碍和延误农业技术进步和科技投入分量,而这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内劲增强的重要措施。农业发展的目标,应是农民能在市场上得到激励,农业成为盈利产业,这仅仅是从农民利益本身考虑问题,仅仅依靠政府增加农业保护力度,仅仅靠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一目标需要有一种使农民逐利行为与社会目标有机协调,使农民利益从根本上得到保障,使农业形成持久稳定发展动力的机制,即一种完善的农村发展激励机制才可能真正实现。

激励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个劳动积极性问题。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是一切社会经济行为的基本准则,人们积极性的高低与自我利益的实现程度直接相关。农业传统体制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农民利益不能充分实现。绕开了原集体经济的激励误区,使农民利益与劳动供给直接联系起来,这对农民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村改革的成功就在于农村激励机制的重构。然而,激励不只是个积极性问题,激励是有层次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只是完整的激励问题中较为容易认识和做到的浅层次内容,它只能提高给定单位(农户)的经济效率,但不能解决农业的部门或产业利益问题。任何产业的发展都必须有相应的产业利益为前提。

改革初期,以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为中心内容的农村优惠政策和农业生产的增长效应使农业部门利益矛盾被掩盖。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和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农业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农业的产业利益矛盾突出起来,农户的企业效率再不能保证农民利益的顺利实现,保证农业持续有效地发展。另外,这种农户企业效率也不等于社会有效,而是往往与社会有效相矛盾,最为典型的是农民收入目标与农业的政府(社会)目标的不一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与其他部门资源配置利益要求是不同的,农民与政府的责利观也不一样,农业发展经常会出现农业与非农部门、农民利益与政府(社会)利益的矛盾。对现代社会来说,社会资源的高效率配置较之经济个体效率的协调,是农民个体利益充分实现的前提条件,而如何实现这种协调,是深层次激励的内容和任务。根据现代激励理论,规范地说,激励是主者(如政府)应制定什么样的行为规则才能使社会中每一成员的自利行为的实现与给定的社会目标正好一致,或者说,是应制定什么样的机制使得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社会也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是一种矢量和,它由农民的经济地位、特征和素质因素和农业发展激励因素共同决定。在农民是单纯的生产者时,农民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唯一决策是增加劳动供给(包括数量和质量),激励要解决的只是生产积极性问题,激励机制设计的基本准则是劳动报酬与劳动供给的一致。农民改革以后,农民由单纯的生产者变为占有生产资料(不完全)的生产经营者,这时激励已不只是个简单的与直接利益刺激相关的生产积极性问题。

要增大农业发展的激励强度,使农业有更大的内在动力,仅有对农民直接的利益刺激是不够的。对于农民积极性问题,目前理论界和政府的实际政策都是以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假定为基础,都是从农民是“经济人”的观点出发,认为直接的经济刺激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着眼于价格等直接的经济利益,将保护农民利益、激发农业内在动力简单归结为如何直接让渡更多的利益给农民,过于简单的理解农业发展的激励问题。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总体上讲素质较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他们的实际决策并不总是符合“经济人”理性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刺激经常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进人90年代,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是深层次激励的短缺或不足,农业要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迫切需要的是政府制定合理的行为规则,去诱导、约束和调节农民利益最大化行为,协调和妥善处理农业部门利益矛盾,规范政府自身行为和部门的行为,形成农业健康有序的动力,从制度上保护和实现农民利益。在这一点上,人们的认识和政府的行动明显地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结果造成一方面原有激励因素的作用衰减和作用基础消失,另一方面针对农村经济新环境的新的激励因素却又没能及时有效地形成和投人。农村激励机制的这种不完善,使得农业发展表现出被动性天靠外力推动)、彼动性(因政府政策和物质投入等外力的变化而不稳定)和悖论性(政策措施的实际结果正好与预期目标相悖)。农业激励机制的运作是个社会过程而不是个自然过程,一般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政府作为,它要受到种种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很难避免主观失误或操作变形,因而需要有一定的修正参数,以对机制的运作进行调节和修正。

完善的农村激励机制是个多层次的体系,从其功能结构看,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1)激发农民积极性的利益激励因素,这包括针对有意无意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对农民利益的直接维护和针对农业弱质性对农业利益的长期培育两个方面;(2)使农民利益与部门、社会利益协调的行为规则,这包括减少农业交易成本和优化配置的规则,引导农业供给与市场需求协调的规则,约束、调节农民经济行为,引导农村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规则,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使农业能公平合理发展,消除和改变对农业对农民歧视的规则以及规范、避免和减少侵害农民利益行为的规则等等;(3)农村激励机制正常运作的环境条件,这包括建立农民自己的组织,进一步加强农业方面的法制建设,规范地方政府和部门行为等内容。完善的农村激励机制的建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许多工作,最根本的是对农村激励机制要有正确完整的认识,要从农村激励机制的运作原理去思考农业问题,农村政策应该以完善的激励机制为价值取向。我们认为,建立完善的农村激励机制重点要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或者说要形成这样几个方面的激励。

(一)制度激励。总的看,已有农村改革是在原有的城乡格局下,在农村经济领域中做文章,这种改革的局限性日益明显,要突破已有的农村改革的局限,在更大的社会背景和更深层次中考虑农业问题。在向市场经济全面转化的今天,城乡发展机会不平等,工农业76利益分配不公平的状况再没有大的改变,仅仅是采取一些外在的、给予性的利益激励措施,农业内在发展动力不足的状况是不可能根本改变的。要以城乡配套的全方位改革来实现城乡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按比较利益的原理,使包括农村劳动力在内的所有农村经济资源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动态发展中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形成农业、农村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农业成为盈得产业,使农民在市场上真正得到激励。这首先要求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要实行工农业的平等协调发展,这是对农民的最大利益激励;其次是加快农村市场化改革,彻底改革农产品收购制度,建立统一的大市场,实现基本农产品的市场化是当务之急;第三要根本打破城乡隔离制度,要从农民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去考虑城市化的新策略,确立城市化的重大方针原则,加快城市化步伐。农业比较利益低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大量剩余劳动力使农产品成本过高。

(二)权益激励。除了直接的经营利益不能充分实现外,农业发展激励不足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原因,即农民的经济行为受到了不正常的干扰和阻碍,农民利益主体的地位得不到充分保障。增大属于自己的那份财产,是现阶段农民利益的核心,也是农民生产经营动力的源泉之所在。政府降低了要为农业建立稳定的物质支持系统外,还需要对农民的经济地位变化有真正的认识和充分的保障。首先,要把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真正落到实处,在目前农业的供给目标与政府的农业目标存在矛盾的情况下,政府时而自由放任时而过多行政干预的行为,加剧了政府和农民关系的不协调;其次是要进一步确立农民土地使用者的主体地位。现有的土地承包制随着市场经济和农民生产力的发展,局限性十分突出,难以满足农民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走向市场的需要,影响了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只有通过土地承包制的完善和创造,增强土地使用的竞争机制,赋予农民土地长期使用权,才能使农民放心地对土地增加投入;第三,要尊重和保护农民的财产所有权。产权侧度是人们经济行为的最重要的约束条件,产权以其法定的收益市场主体提供行为的激励。只有硬化财产约束,明晰农户财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财产关系资本化,形成资产增值的微观动力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经营积极性。

(三)规范激励。根据现代激励理论,农民利益不能充分实现,农村发展激励不足,与农村经济活动相关主体的行为不规范有很大的关系。建立完善的农村激励机制,不只是要增加激励因素和激励的强度,还需要对农村经济相关主体的行为进行调节和规范。

(1)对农民来说,规范激励是要突破农民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微观局限,使农民的行为更符合经济理性。这除了诸如通过经济合同将农户生产纳人国家指导计划、中介组织的建设、有效指导农民组织生产的农业信息网络的形成等制度性引导外,有一点需要强调提出,那就是要充分重视对农民的精神激励。其实,激励机制的手段系统本身是分为功利激励和符号(精神)激励两个部分的,精神激励也是经济发展动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外经济激励理论对此有较为深人的分析。重视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文化道德素质,鼓励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培养和提倡讲奉献、讲国家利益的精神境界和现代价值观,在农业短期内难以获得平均利润、农业没有过关的今天,是农业发展不可忽视的激励因素。重视农村精神激励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以落实、强化对农民的教育,尤其要注意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模范示范行为为榜样,去引导农民的经济行为。

(2)对有关职能都来说,规范激励是要突破部门的利益局限,变邵门利益垄断为部门利益与农民利益协晌,使其经济行为合理化。比如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价格并轨,关系到农民负担的规范化,有利于廓清农民负担的内涵,理出减轻农民负担的止_确思路。这一改革从农民的要求和城市居民的承受能力看,都不存在问题,障碍就在流通领域这个中间环节,在于粮食部门的既得利益。

农业农村改革存在的问题范文第8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6:1,扩大到2007年的3.55:1,现在又扩大到了3.4:1,差距扩大趋势不仅没有逆转,而且不断刷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最大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使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总体上相差10年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如果不能尽快得到有效遏制,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就会遥遥无期。

“三农”问题为什么没有被全社会重视和迅速加以解决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把“三农”的发展和整体的发展割裂了开来。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割裂?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投入不足,农民在占有公共物品和享有社会福利等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处于劣势,由此形成了包括公民迁徙、劳动就业、教育、财产和社会保障在内的诸多方面对农民的不平等。这种结构导致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基础设施以及政策等各个方面存在巨大鸿沟,导致农民聚集财富的能力、渠道和机会总体上严重不足。

比这种实际现象更严重的是,由于二元社会结构存在的时间太长了,我们的社会体制、政策架构基本上还是与其适应的,而且许多官员的执政思维仍然是“二元结构”的。在这种情况下,决策的城市取向是自然而然的。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思维惯性,再强调城乡一体化发展也不能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时期可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契机;而“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可以为克服国际经济危机影响提供动力。

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程已经清楚地表明,“三农”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完成,是互为表里的一件事情。在城乡一盘棋的-大视野下'农民目前不仅承担着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使命,而且在第二、第三产业中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从业者、参与者(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而在目前出口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下降,经济发展依赖国内投资和消费的情况下'解决“三农”问题,是“危”中之“机”,是成本最低的解决时机。

消除城乡差别是我党很早就提出来的概念。“三农”问题的提法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传统的“三农”排序是农业、农村、农民,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稳定的附属对象,处在受重视的第三位。这也是农民社会地位不高的反映。实际上,农民的问题不解决,农业和农村的问题就存在很大的变数,不可能真正得以解决。

“三农”应该是指农民、农业、农村,这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的。平等地看待农民,以帮助农民解决他所关注的实际问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农民工城市落户)为出发点,才能够最终解决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的问题。

在我国,农民人口最多,因而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增收最难,因而相对而言又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因此,无论是扩大内需,还是关注民生,都亟须想尽一切办法下大力气增加农民收入。中央所有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农民增收。只有农民增收的课题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性突破,在农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有实质性的历史成就。

目前,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地位,其中又把解决农民问题尤其是农民增收的问题摆在最重要的次序,我们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做。